高一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23:14:23

高一历史论文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档案使用说明全面性真实性逻辑一致性关键问题完整性

历史是社会前进的基础,是开创未来的启示,也是人类的最好的教师。总书记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历史科学具有教育、认知、借鉴、资政等社会功能,能为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历史依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行动的盲目性。档案是最重要的史料,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原料。历史工作者在写作历史论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依靠众多反映以往历史的史料为中介,研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现在研究历史的同志很多,对历史档案的挖掘和应用也有了新的突破,但在历史档案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当之处,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注意。

一、使用历史档案要注意全面完整

档案资料是历史论著的血肉,是构成历史论著的最主要构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善为文者必善积累资料。只有完整的占有历史档案资料,才能更好地发掘文献中包含的事实、思想,才拥有学术发言权,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研究工作避免片面性、实现科学性的基础和保证。司马迁写作《史记》,考证了大量的资料,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与取材广泛、资料完整是分不开的。马克思著述的《资本论》,白寿彝著述的《中国通史》,都是史料丰富完整的名作。

使用档案史料的全面性、完整性要从多方面得到体现,既要注意纵向的全面性,也要重视横向的全面性,还要注意史料类型的全面性。注意纵向的完整性,就是说使用的文献档案从头到尾、来龙去脉都要清楚,要能首尾衔接。注意横向的全面性,就是文献档案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各个层次都要齐全,不能出现空白。使用文献档案类型的全面性,是指要善于使用各种类型的文献档案,印刷型、手写型、视听型、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原始文献、传抄文献、撰述文献,等等,均要使用,不能偏废。运用各种文献档案,要如同网状的结构,经纬分明,翔实全面,才能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比如“”期间,曾经批判刘少奇1949年4月前后的“天津讲话”鼓吹“剥削有功”、“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结束后,党中央对“天津讲话”作了重新评价,而重新评价的基础就是把“天津讲话”的全部内容搞清楚,把刘少奇在17次不同场合的讲话、插话的全部会议记录稿都搜集整理出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科学结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重新评价。

二、使用历史档案要注意档案材料的真实有效

历史档案贵在真实。要尊重历史,从客观历史出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历史档案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客观历史形成什么文献资料,客观历史存在什么文献资料,就搜集使用什么。没有形成的文献资料,客观上不存在的文献资料,绝不能在搜集过程中编造,更不能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臆造。搜集使用历史文献档案资料,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各种令人信服的证据,辨别证明文献档案的真伪,并以此奠定历史论述的研究基础。

考证辨别历史文献档案的真伪,要从5个方面努力:一是考证文献档案的版本。有些档案史料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记述都不尽相同,真伪难定,这就需要考证。署明版本的印刷型文献档案,通常比没有署明版本的手写型文献档案的真实性高一些;官方认定的版本,通常比民间流传的版本真实性高一些。二是考证文献档案的作者。无名、伪托作者的文献档案,其真实性要低一些:署名的文献档案,真实性相对高一些;特定作者,比如事件的亲历者,真实性相对还可以高一些。但作者不是认定档案真实性的标准,作者的立场,有时候也会影响真实性。如反动派曾于1932年2月中、下旬在上海各大报上连续登出伪造的所谓“伍豪启事”,对进行诬陷。这种文献档案就不能乱使用。一些事件的亲历者,有时候因为保护自身的原因,也会隐瞒一些事实,这时候就要通过其他档案资料来佐证。三是考证文献档案的形成时间。一般来说,形成越早的档案资料可靠性越高,形成晚的资料往往都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传播和加工的过程常常造成事实的讹误。在战争时期我党的一些历史资料,日期不明,有的只有发表时间,没有制作时间,甚至是假托时间,这就要花很多功夫来考证。四是考证文献档案的史实。这是难度很高和非常关键的部分。我们在收集使用文献档案的时候,一定要把来源、背景、形成与流转情况搞清楚,这对于考证文献档案的真伪有很重要的作用。司马迁著述《史记》,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这些做法值得我们肯定。但《史记》也有不少谬误,比如关于秦王子婴的身份,《秦始皇本纪》记载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记载为“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李斯列传》记载为“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继位”。一本书有3种说法,司马迁自己也搞不清楚子婴的身份,现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将子婴说成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这都是在没有考证历史真伪的情况下乱下结论的错误做法。五是考证文献档案的文字。古代文献经常使用通假字,这个问题应加以注意。文献档案的文字错误也是常见的,必须对文献档案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等进行细致的校勘。另外由于古代和现代对词语结构的运用有所不同,对引用的文献档案的词语也要进行一定的校勘。

三、使用历史档案要注意各文献档案间的逻辑一致

研究历史,必须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档案资料进行挑选,也就是选材。使用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要注意各文献档案问的联系性,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献档案。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文献档案在一定条件下也互相联系。在历史论著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文献档案一定要切题,要围绕文章的观点或主题来论述,千万不能自相矛盾,甚至引用的资料之间互相冲突。我们知道,历史档案材料不外来源有二:文献和口述。两类材料,应以文献为主,口述为辅;在使用口述材料时,最好和文献互相印证。作者亲身经历的回忆材料固然可贵,但因事过境迁,或因记忆衰退,或因角度不同,往往多人回忆一事,互有出入。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说,13名参加者,除早期牺牲的烈士外,差不多都有相关的回

忆。但从这些材料来看,不仅不同人的回忆不相一致,就是一个人的不同时间的回忆也前后互有差异。我们在使用这些历史档案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这些当事人口述历史的一致性,引用多人对同一件事情的回忆,就会出现互相矛盾和逻辑混乱。

总的说来,注意使用的文献档案间的逻辑一致,要把握以下环节。一是文献史料在时间上要逻辑一致。同一个人所做的事前后衔接有序,不能出现时间上的倒置;同一件事必须发生于同一时间,不能前后提到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人、不同事件也要按照时间上的逻辑来安排资料,不能出现时间顺序上的混乱。二是文献史料在内容上要逻辑一致。选取用来佐证观点的文献史料要有思想和实体内容上的相容性,彼此之间可以无缝链接,看上去过渡自然,合乎一体。三是文献史料在论点上要逻辑一致。文章写得好,是因为主题明确,立意鲜明。如果前后使用的文献史料观点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读者看起来觉得后面的观点像是要前面的观点,那就是失败之作。

四、使用历史档案不能在关键问题上断章取义

历史档案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依据。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从这个社会生长出来的革命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也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有些史实,我们不应回避,而是要去科学地说明。历史学家杨天石认为,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真实地再现历史本来面目,然后才有可能正确解释和说明历史。很多历史工作者在写作历史论文的时候,专门挑选对自己的论点有利的史料或观点,对自己要论述的观点不利的内容则摒弃不用,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特别是引用一些权威著作的时候,断章取义比使用不真实的档案材料危害性还要严重。人民日报1978年3月12日转载了《江西大学学报》登载黄少群的一篇文章《请不要在历史文件上滥施刀斧》,对一些历史研究者对史料进行“技术性处理”做了抨击,作者在文中痛心疾首地说道:“后,有的地方选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在‘党的创立时期’部分里,除了党成立后的几个文件外,只收了一篇同志的《民众的大联合》,不但没有陈独秀的文章,连、蔡和森等党的卓越创始人的文章也一篇不见。”“历史是客观存在,难道这样一删,同志就不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任总书记就不是陈独秀吗?这不仅是对历史文件态度的极不严肃,而且是有意对党的历史戏弄和嘲讽。”有的文集编者,在删节了原文后,连删节号都不保留。历史问题是可以从历史上说得清楚的。有些问题,不是什么错误观点,只不过是客观史实而已。例如,在1918年所写的著名论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在列宁的名字之后,也提到了托洛茨基。在以后的一些版本中,托洛茨基的名字就被删除了。又比如,2004年8月10日《光明日报》登载《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对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的说法提出质疑,指出这句话只是列宁在1906年所作《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一文的一个注释。列宁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提出:“农民在其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反对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斗争中,通过自己的先进代表,必然要提出并且已经提出了废除全部土地私有制的要求。”“农民中现在极其广泛地流行着土地全民所有制的思想,这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而且,尽管农民愚昧无知,尽管他们的愿望含有许多反动空想成分,但整个来说,这种思想带有革命民主主义的性质,这也同样是没有疑问的。”在这两段话之下,便是注释:“普列汉诺夫同志在《日志》第五期中警告俄国不要重蹈王安石的覆辙(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显然,所谓“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只是普列汉诺夫提出“论据”的一个说明。这既不是列宁本人的观点,甚至也不是普列汉诺夫对王安石的肯定性评价。一些历史工作者将列宁的注释作为列宁的评价加以引用,这种做法明显是错误的。

总之,历史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活动,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生搬硬造。历史论文的写作,既要继承古典史学“四长(德、才、学、识)”,又要掌握和运用辩证法原理和唯物史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事实本身说话。只有在熟悉通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加强其内在逻辑性和联系性,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有骨有魂,才能真正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进而实现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恬、吕岩松、马剑报道:在会见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强调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N].人民日报,2005-5-9.

[2]周一平编著:中共党史文献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4]黄少群:请不要在历史文件上滥施刀斧[J].江西大学学报,1978(4).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一、适当开展阅读训练,训练学生对历史的“语感”

对高考备考中的文科生而言,历史材料的“阅读与理解”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特别是文言文式的材料或名人名家的原话,更是令部分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导致每每考试丢分不断。但“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累积和积淀过程。

在语文教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不要进行阅读教学?如何进行阅读教学?都是新的课题,值得大家关注和探索。“阅读与理解”与“文字表述”这两个能力实际上是语文学科要求的基本能力,即“阅读”与“写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考历史就是考语文。

①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课堂上先朗读后讲授,抓好晚自习前的“历史晚读”。朗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深刻阐明了读书与理解的密切关系。

②布置、批改阅读性质的作业,抓好课外阅读与写作。如针对当前中日在问题上的紧张关系,搜集日本政要关于问题的有关所谓“立场”,设计的问题是: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给日本的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写一封信,阐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坚定立场,并对部分日本政要的“立场”进行批驳。

③向学生推荐北大张帆的《中国古代通史》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简明读本)等历史读物,指导其课后阅读。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阅读。高效的阅读首先应该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单纯地阅读历史课本或教辅资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高考对“阅读与理解”能力的要求,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或原文摘要,与史学大师“零距离”接触,已成为当前高考环境下有效提升“阅读与理解”能力的途径。

④组织学生编辑历史学论文读本或编辑历史学报。2006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入选的都是一些经典论文,都是“论从史出”的典范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试想,如果我们从《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挑选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历史论文,集合装订成册,指导学生阅读,定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了解当前史学界的最新动态,对当前的历史教学和未来的高考备考都大有裨益。

二、就地取材开展史料教学,训练学生对历史的“题感”

许多同行认为,进行史料教学是有效应对新高考的方法之一。但限于时间、精力和资料等因素,又难以找到典型性的、文字量适度的、阅读障碍少的合适“史料”,这使大家感到史料教学在操作层面难以真正进行、持续进行。笔者认为,“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可行的选择。

所谓“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就是说,把教材现有素材当成史料,根据“教材史料”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思考题,由学生阅读这些“教材史料”来回答问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素材多种多样,除了正文部分,还有“导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以及大量的历史图片、历史地图、表格、示意图等。这些丰富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史料教学所需的“史料”。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为例,谈谈如何“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

第一种类型,以正文部分素材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进行史料教学。

例1:《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设计问题为:阅读页26第一段、第四段和页27第二段,概括指出与此前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在组织形式和掠夺手段上有何不同之处?

第二种类型,以“导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素材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进行史料教学。

例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设计问题为:阅读页98“导言”、“历史纵横”,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三种类型,以历史图片、历史地图、表格、示意图等素材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进行史料教学。

例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设计问题为:从页31历史图片“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伦敦成为“雾都”有什么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

第四种类型,结合教材各种素材,适当补充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进行史料教学。

例4:《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设计问题为:阅读页55第一段和“学思之窗”等材料,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何特点?

高考试题以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作为切入点,考查“论从史出”、“阅读与理解”、“文字表述”的能力,这就要求从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开始,在平时的新课教学、复习教学和训练中,有意识地渗透高考的导向,即一切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阅读与理解”、“文字表述”能力为主要目标,不以知识教学、构建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把培养历史阅读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各类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以阅读训练为经,以史料教学为纬,全面提升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我在读大学期间,曾上过邵先生讲授的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等课程。毕业留校后,又在邵先生领导的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工作多年(主要是跟随教研室副主任荣天琳先生分担中国现代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我也可以忝列邵先生的众多学生之一,对邵先生多少有一些了解,觉得应该将我所了解的有关邵先生的一些事情写出来,以抒怀念之情。

我是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七名学生之一。历史系的系主任原是吴晗先生。但此时由于吴先生已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公务繁忙,无暇顾及系务,乃由邵循正先生继任系主任。在清华期间,除上过邵先生的课外,我由于曾担任历史系学生会的总干事,与系主任邵先生也时有接触。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法院系大都并入新的北京大学。于是原清华、燕大和老北大历史系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聚集在新北大历史系,使该系教师阵容十分强大。系主任由翦伯赞先生担任,系副主任是周一良先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四个教研室主任分别由邓广铭、邵循正、齐思和、杨人四位先生担任,当时被戏称为“四大名旦”。亚非史教研室主任由周一良先生兼任,考古教研室主任由苏秉琦先生兼任(苏先生时任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还有新设立的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主任是王铁崖先生。1954年我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开始就分配在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任助教。1957年王先生被错划为后,国际关系史教研室随之被撤销,此后我才转到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国际关系史教研室共有五名教师,其中两名是教授。王铁崖教授原是老北大政治系主任,另一位教授陈芳芝先生则是原燕大政治系主任。一个教研室即拥有两位系主任级的教授。至于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除主任邓广铭先生外,还拥有向达(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张政、余逊等多位知名教授。由此可见历史系教师阵容之强大。

这种情况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授评级时就对上述各位大教授(包括邵先生在内),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进行了一次教授评级工作。北大历史系也在翦伯赞先生主持下,召开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进行评议。我当时兼任系秘书,作为工作人员也列席了那次会议。翦老在会上首先发言,大意是他认为在座的各位先生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学者,所以都应该评为一级教授。在讨论中,对翦老的发言似乎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大多是补充,如认为未参加会议的向达、张政、余逊等先生也应评为一级。记得只有王铁崖先生发言说,他是搞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如果在政法界,他大概可以评为一级,但在历史学界,和在座的各位相比,恐怕只能退居二级了。后来经过全校平衡,历史系只批准了翦伯赞、向达二位先生为一级教授,其余上述诸先生一律被定为二级教授。当时在史学界就有不少人议论说,北大历史系的那些二级教授,如果分散在其他高等院校,大约都可能被评为一级教授;特别是邵循正先生,无论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领域,还是在蒙元史和满清史等领域,都是国内外知名的权威学者,如在其他院校,一定会评为一级教授。例如在蒙元史学界,与邵先生齐名的韩儒林先生(当时有“南韩北邵”之称)在南京大学不就是一级教授吗!

大家都知道陈寅恪先生与邵循正先生多年来同校共事,关系介乎师友之间。邵循正与其弟邵循恪两位先生于1926年同时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本科。1930年毕业后又同时升入本校研究院。按清华当时惯例,在每届研究生毕业时,一般每系可选派其中一名出国留学。邵循正先生为了避免以后可能与其弟发生竞争,乃转系师从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外关系史。当时陈寅恪先生已在清华国学院担任导师,后又被中文、历史两系聘为教授。邵先生在清华学习期间,曾经选修过多门陈先生开的课程,学到不少陈先生特长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字,深受陈先生器重。1934年,清华曾发生过一件轰动教育界的“朱延丰事件”。大致情况是:清华在决定从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中选派出国留学生时,历史系有两名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即朱延丰(导师是陈寅恪先生)和邵循正(导师是蒋廷黻先生)。而系主任蒋廷黻只向校方推荐了邵循正一人。朱便先后向校领导和教育部申诉,认为蒋先生有私心,只推荐自己的研究生。一时闹得满城风雨。最后陈寅恪先生主动致信校长梅贻琦,说明当日历史系教授开会,研究该派谁出国时,正是他自己首先表态,“认为只宜派邵循正一人,这一主张得到与会各教授全体赞同,无一异议”。这样,朱才无话可说,一场风波得以平息。由此可见陈先生对邵循正的器重。还应该提到,邵循恪先生也被政治系推选为出国留学生。兄弟二人同时被选派出国,一时传为佳话。

1934年邵先生出国后,与陈先生一样,都是先去巴黎法兰西学院师从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学习蒙古史、古波斯文等,次年即转入德国柏林大学继续学习。只是比陈先生少去一些国家。1936年邵先生回国后即到清华历史系任教。此后,两位先生乃长期同校共事。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的极端困难时期,二人在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帮助。1943年陈先生的名著《唐代政治史述略稿》出版时,陈先生曾对其门生蒋天枢说:“此书之出版系经邵循正用不完整之草稿拼凑成书,交商务出版。原在香港手写清稿则寄沪遗失矣。”想不到此手稿经王兼士先生保存多年,得以于2009年由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这真是学术界的一件幸事。

邵先生和陈先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突出的是,二人都不追求什么名校学位,早年著作都很少,论文也不多。但都是博闻强记,学贯古今,会通中外。尤其二人都掌握十余种外文和古民族语言,因而能将国内国外的各种文献资料和中西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融会贯通,纠讹辨误,发人之所未发。因此他们都在中青年时,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

近年来不少书报披露,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清华成立国学院时,梁启超向当时的校长推荐年仅30岁左右的陈寅恪来院担任导师。当校长得知陈先生既无名校学位,又没有多少论著时,怀疑其能否胜任。梁启超当即对校长说:我可以称得上著作等身,但我的所有著作加起来,也没有陈寅恪几篇论文的价值高。这样,陈先生才得以进入清华大学。陈先生晚年目盲,他依靠惊人的记忆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助手的帮助下,继续担任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写了《柳如是传》等若干名著。

邵循正先生一贯惜墨如金,寿命又较陈先生短,所以一生论著比陈先生更少。最主要的就是一本20多万字的《中法越南关系始末》和在他去世后才由张寄谦等先生编辑的《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前者是邵先生在读研究生时写的硕士论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论文丛书之一公开出版后,很快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评价。邵先生因此一举成名。当时他还只是一位年仅20多岁毕业不久的研究生。以后多年来,仍有一些出版社把此书作为20世纪学术名著,几次重印再版。近几年还看到此书又新印上市。邵先生在学术功底和记忆力方面也有类似陈先生的表现。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曾流传过“邵循正摸黑讲元史”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晚上,邵先生应邀在联大作题为《元遗山和耶律楚材》的学术讲座。许多知名教授和姚从吾、罗常培、毛子水、吴宓等先生都来听讲。不料开讲不久,电灯突然熄灭。邵先生稍作等待,即脱离讲稿,摸黑继续讲下去。而且仍然旁征博引,仿佛还在看着讲稿讲,且内容无甚遗漏。在快讲完时,电灯复亮,全场掌声雷动。主持讲座的罗常培先生即席赋诗一首,盛赞邵先生的才学。抗战胜利后,邵先生又与陈寅恪先生一起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任访问教授,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和鲁汶大学讲学。1946年回国后,仍到清华任教。

在思想和学风方面,我感觉邵先生实际上也继承了陈先生倡导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邵先生承认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但他在讲课或著作中,从不像一些人那样,言必称马、恩、列、斯、毛的“教导”,并把他们的片言只语作为衡量各种历史是非的唯一标准;而往往是用许多确切的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些革命领袖们某些具体论述的正确或局限。他从不主动去写那些政治批判或政治宣传一类的文章,也很少去看别人写的这类东西。他拿到别人的专著或论文时,首先是翻看文末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如果没有引用新的资料,他一般也是不会看的。

邵先生在讲课时慢条斯理,声音很低,而且往往讲半句,吸一口烟,下半句也被吸没了。学生们则习以为常,似乎不需言传,也可意会。邵先生对学生可以说是“有教无类”、“唯才是举”。凡是聪敏好学,功课优异的,不论他们政治表现如何,他都一视同仁地喜爱。比我高一班的一位学长1957年被错划为,但由于他知识广博,外文又好,邵先生依旧热情地带他攻读中外交通史,并把自己未发表过的珍贵笔记等资料,借他研读,使他学识大进。在我们班上,他最喜欢的是殷叙彝、张磊、周清澍以及比我们低一班的周良霄等几位。他们都是共青团员或学生干部,同时又都肯钻研业务,成绩优秀,得到邵先生的器重。毕业分配时,他很早就提议要殷叙彝留系任教。但中央编译局得知殷掌握英、德、俄等多种外文,乃指名将他调走,使邵先生遗憾不已。张磊、周良霄等则被留做研究生,分配跟随邵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或蒙元史。周清澍虽被分配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仍不时求教于邵先生。邵先生也很器重他,经常与他交流学术心得。上述各位学长都已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学者。

邵先生一生谨言慎行,在公开场合,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很少议论。但在“”中,邵先生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残酷揪斗、抄家、关入“牛棚”。直到事件发生后,境遇才有所改善,得到“解放”,并被调去参与《元史》标点工作。邓广铭先生对于《元史》断句之难,曾有精彩论述:认为除了像邵先生这样的专家,一般学者都很难胜任。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一

本人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1996年8月分配至苏州市第一中学任教至今。1997年8月被评为中学数学二级教师。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平时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拓宽政治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努力向共产党员学习,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身作责,严以律己。

二、业务能力

1、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情境,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法环境中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苏州市对外公开课《解直角三角形》中,受得好评。在苏州市对外公开课《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新探索,获得好评。课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还被中学学科网采用。

2.班主任工作

1996、1997年度我继续担任初一二班的副班主任工作,2004年我担任了高一(14)班班主任工作。除了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外,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各种手段,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班级情况稳定,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互帮互助,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我班在黑板报评比、日常规范评比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我班戴圣奕、吴韵同学在市网页制作比赛中,荣获奖项。

3、学生竞赛和课外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有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培养,并开展竞赛培训工作,我指导二十多位学生在省、市各类数学数学竞赛中获奖(含一等奖)。我还取得中国数学学会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的称号。我利用自己的围棋特长为同学进行围棋普及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4、继续教育

本人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2000年参加计算机辅助教学几何画板培训,2002年顺利通过了新课程的省级培训;接下来又通过了职称计算机考试和职称英语考试和普通话测试。并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听课活动。

5、教育科研

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在不断的学习基础上,还进行一些教学研究,并发表了几片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学会中进行了交流。我还关心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与同行共同编写了高三模拟练习卷在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综上所述,认为我符合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远,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二

本人年出生,年参加工作,一直在中学任教。从教十年,一直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奋斗;于年评聘为中学历史二级教师,两年前被评为中学历史一级教师资格,现竞聘中学历史一级教师职称。自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良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赢得了领导、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现将各方面简要述职。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此期间,我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翻阅党员文摘,总结党的思想理论形成过程,认真翻阅政治历史书籍。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将学到的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年先后被评为镇和本校优秀教师的称号;年被区教委评为先进党员。

2、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近几年来,既是我工作成绩突出,更是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几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各级组织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先后参加教育教学技术和基本功培训;努力学习历史教材,教参,以及相关的专业书籍;特别积极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前辈和同行请教。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撰写的历史论文多次获奖,写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之我见》曾或重庆市历史学会二等奖。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将知识、思想和能力融为一体,既传授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赢得学生的好评。

3、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十年来,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旷工、旷课现象,也没有迟到早退现象。从没有因个人原因而落下工作。我做一行爱一行,教学工作毫不懈怠,并取得一定的成绩。05、08年被区教委评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4、勤学习、勤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担任教师以来,我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学习,勤研究,勤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四年来,年度考核三个优秀,一个称职。

当然,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踏实工作,再创佳绩,不负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三

我1998年毕业于内江师专教育专业,同年被分配至同福中学,担任英语教学工作。2001年8月取得中学英语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从教12年,我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多年,特向各位老师和评委汇报近几年的工作如下:我向老师承诺:我所讲的真实存在.

一、各项工作与成效:

1. 在教学方面: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就是学校工作在第一线挑重担的老师之一。0106年我受学校信任和安排一直教3个班的英语。特别是05年学校让教4个班的英语,相当于两个英语老师的工作量,其中的工作是相当具体的。身体越来越差,有时候感冒,吃着金嗓子,也要连续的工作。教学成绩一样不差,学校和班主任可以作证。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我连乡优秀也没评。我并不埋怨,继续努力的工作,我相信迟早学校和老师会给我公证的评价的。

我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敬业精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课前习惯性思考一下课程的流程.行课的流畅度.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我注重英语知识的新课与合理复习及考查的摸索。十几年来形成适合于本校,适合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流程。我曾经教过3套教改教材,我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很快适应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长处。想办法从多种渠道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只有自己的才是真实的,我写的论文教学碰撞获得区的一等奖、奖项不高,可能功力不够吧,另一篇《心灵教学》在内江市的德育论文竞赛获奖;并在测试报上发表一篇论文《真心心灵》.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李晓红获得内江市一等奖,陈刚获得内江市二等奖, 蒋蝰获内江市一等奖,何静获部级三等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挤出时间通过自学,参加自学考试.本科英语(二)顺利过关.常参加公开课,初三毕业班的复习示范课.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工作之余撰写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而且建了自己的博客,网页.充分利用多媒体上好课。

由于平时工作的日积月累;也为了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所教班级的成绩比较理想,06,07,和今年中考所教的平行班级平均分获片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东兴区排名第12名,07年曾获第九名,头年第六名, 平均分80.2分。都没有分快慢班,基本都是全部学生参评,没有噎着藏着.在当年被评为区政府优秀教师,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认可。真正做到了:在学习中求发展。

2.在德育方面:

不但教书,更重视育人,言传身教是我的工作原则。特别是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以民主的作风,真诚的师德,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时时地提醒自己,要经常换位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我经常向学生表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首先是朋友,其次是师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诚地关心学生,真心地与同学们交朋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改进班会课的方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常从网上下载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并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如果仍不见效,最后才是坚决地绳之以法即教育批评 挽救 处理。在我带的09届毕业班,在08年获得东兴区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张勇.伍旭.马华斌.和其他23名同学考上重高,他们当中有的并不聪明,除老师的辛勤付出外,班级管理的德育工作.良好的成才愿望和学风是他们成才的重要内因。

自我评价,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美好的心灵、端庄的仪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形成公正、诚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引导学生的言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负责。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同福学校不断进步和成长中,我也在进步和成长着,我庆幸置身于一个极利于人成长的工作环境,并得到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关爱,当然,还有很多工作,我认为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但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常叹自己时间不足,由于工作劳累,身体欠佳,而且经常有一种紧迫感,觉得很多东西要做。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解决。不能只埋头于工作.如我将加强与老师的沟通.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教育科研工作等还不尽如人意,还应加强反思,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英语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力求更多进步与收获

三、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寻找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向市优秀教师靠近。今后,我仍将一如既往,以最大的热情、全部的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最后,我希望这次申报中学中级教师资格能获得通过,因为老师们都会考虑我的教学成绩和工作态度,而且本人也认为符合中学中级教师资格,恳请各位老师和评委考察。我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更加自信地投入工作,并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不断成熟与进步,不断充电,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述职人:xxx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中华历史的后院”,“世界文明的摇篮”,“马背民族的圣地”,“成吉思汗的故乡”。

我的立论,要求走出两方面的误区,以确保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一、不仅要看到草原,而且要看到草原上的人。古往今来他们如何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化,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要把这部分尽快披露出来,给世人一个惊喜。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实地考察内蒙古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内蒙访古》,说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华历史的“幽静的后院”。1997年,法国巴黎国立集美博物馆总馆长戴浩石先生说“内蒙古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他在写给内蒙古博物馆的一份信函中说:“就在30年前,我们对红山文化或夏家店文明有何了解?有谁知道匈奴艺术或辽契丹艺术?甚至成吉思汗帝国的诞生还被设想成是一代突然冒出来的民族!渐渐地,内蒙古在学者们眼中变成了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如此,在它的怀抱中,西方穿越草原可找到自己的足迹;远东也能认出自己的影子。”而中国考古学泰斗之一、北大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在接受香港《明报周刊》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建国以来考古新成果说明: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赤峰一带的“红山文化”,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原生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曙光”,而中原文明只是“次生文明”。

二、不仅要看到长城外的蒙古高原、马背民族,更要看到长城南北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草原英雄入主中原的不在少数。走出高高兴安岭的鲜卑族拓跋部落就是建立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和平城(今山西省大同)等地的北魏王朝的先人。史学家们说:“时越千余载,鲜卑万里迁。莫道长城阔,云岗(指大同云岗)连嘎仙(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鲜卑发祥地嘎仙洞)”。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不是隔断各民族手足之情的屏障。它没有挡住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融合互补。内蒙古的传统饮食文化非常有趣,它不是纯粹畜牧业的。奶茶、炒米,就是既有北方的,又有南方的;既是草原民族的,又是农耕民族的。蒙古高原无大山阻隔,一望无垠。马是伴当,歌是翅膀。我是世界的,自然是我的。北方民族的胸怀象草原一样宽广。马逐水草而行,人逐水草而居,毡包皂车,四海为家,天性开放。哪里有好的、美的东西,他都愿意接受、吸收。暴风雪挡不住,紫外线挡不住,沙尘暴挡不住,就是“见贤思齐”,“拿来主义”。成吉思汗的铁骑兵象旋风一样席卷欧亚大陆,用的宰相是契丹族耶律楚材,请来讲哲学的是汉族道教首领邱处机(又名长春真人),用的工匠多为汉族,开展贸易多用中东商人,官员中还有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由成吉思汗奠基,其子孙相继开拓、建立的蒙古大帝国,在欧亚两洲辽阔的版图上,持续数个世纪之久。美国著名作家哈罗兰姆在《人类的帝国--成吉思汗传》中说:“虽然当初的成吉思汗从未接受过物质文明的熏染,竟能为五十多个民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法制典章,维持大半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当时的历史学家们也记载,“信差可以纵横五十个经度;一个少女怀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这个广大的帝国。”《细说成吉思汗》一书的作者马骥教授感叹地说:“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仅以武力,焉能如此?”“蒙元时期是中国最开放、最强大的黄金时期之一,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不但远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且与世界史上最显赫的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等相比,他们也不过像是泰山脚下的小丘。”历史的结论--成吉思汗是上个千年“十大人物”之一!这是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12月26日“对本千年十个影响最大的人物”的评选结果;也是1939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在延安迎送成吉思汗灵榇祭典大会祭文中的科学评价:“元朝太祖,世界英杰”。(见《参考消息》2001年1月1日和《名人眼中的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据史料记载,陕甘宁边区政府,当时为迎送成吉思汗灵榇,在延安的十里铺搭设灵堂,灵堂横幅赫然四字:“世界巨人”。(《在祖国的怀抱--祖国各地蒙古族探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所以,成吉思汗故乡的草原文化,既有原创性、英雄性、宗教性的一面,也有开放性、融合性、创新性的一面,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同志视察内蒙古后题词:“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好。”作为西部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沿边开放城市”之一的呼和浩特,已把首府文化定位为三句话写入市委文件:“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色,以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被2008年北京奥运认可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节的“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湖北省兴山县(王昭君故乡)共同创办的特色节日之一,已办四届,播誉海外。其载体是两千年前的匈奴族国王呼韩邪单于和汉代有独立人格的汉族女子王昭君的跨国婚姻“胡汉和亲”。两千年来,王昭君一直活在北方少数民族后裔的心中,爱心不改。这充分说明“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规律是历史的走向,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凝聚力在这里得到了又一次极有说服力的验证。在艺术舞台上王昭君是位悲剧人物,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她却是个民族友好的使者。难怪我国维吾尔族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要说:“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地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翦伯赞历史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年版第402页)。美国拉斯维加斯市的市长2001年回答记者提问:“你愿意做个什么样的人”时,慨然回答:“要象中国王昭君一样,做个友好的人民使者。”(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昭君文化论坛》2001年第一期)。如果联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有中国草原的“十个第一”(大窑石器场、云中古城、敕勒歌、盛乐古都、和林格尔汉代壁画、蒙文石刻天文图、杀虎口、茶叶之路、旅蒙商大盛魁和“元宝交钞”纸币);内蒙古有那么多中国少见的“大”(大草原、大森林、大煤田、大气田、大稀土、大沙漠、大文化、大人物)。内蒙古的旅游形象定位,的确不能用《总体规划》中的那些浅白粗直的词语,应该集思广益,调整深化。

笔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一定要伴随着民族历史文化的复兴,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一样。它不是倒退,而是前进。内蒙古旅游形象的把握,一定要突出“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这个特点。内蒙古旅游的真正兴奋点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民族、团结的传统、丰富的资源、耀眼的名牌等。其中“英雄的民族”包括:爱国的情结、诚信的本色、豁达的胸怀、豪放的性格、坚强的意志、纯朴的民风、艺术的天赋、独特的歌舞等。文化旅游的内容可包括名人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等。

成吉思汗生在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这里是他的故乡。内蒙古是绿色文明的发祥地。内蒙古博物馆的《成吉思汗故乡历史文物精品展》和《成吉思汗家乡大恐龙展》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引起轰动,充分说明“成吉思汗牌”是一张世界伟人牌。要把黄河带、文明链、英雄谱和团结史放在一起展示,并突出古今观、纵横观、中外观。

鉴于游客90%的信息量来自视觉,我认为旅游宣传要跳出风吹草低、牛羊成群的单调框框。要用有世界影响的王牌资源和有震憾力的点睛之笔,为内蒙古的旅游市场科学定位。用文化擦亮景点,用内涵丰富文化,跨学科、跨地域、跨所有制、跨国界地把“内蒙古”这个品牌做好、做大。“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前提是真正了解内蒙古。要向世界展示它的伟大、神奇、不可替代、魅力独特而又鲜为人知的一面,这是切入点,也是制高点。要树立“了解内蒙古,就是了解西部;了解少数民族,就是了解中华民族”的新观念。实践证明,旅游消费中,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民族文化的含量越大,消费量越大,竞争地位愈优越。

总而言之,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多采、博大深邃。内蒙古的旅游对象档次不同、要求不同。我们要分层次、保重点、争市场、求效益。要底数清、路数对、招数高,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大投入、大产出、大关联、大带动,使内蒙古旅游逐步成为真正的支柱。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一段话让我们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崛起充满信心。他说:“恩格斯说‘世界史是最伟大的诗人’。我们在内蒙古地区看到了这个最伟大诗人的杰作,出现在这个杰作中的不是莺莺燕燕,而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哪里能找到这样波澜壮阔、气势豪放的诗篇呢?”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来看美国的大危机 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中的经济正义思想 技术创新、资本积累与工业化的增长和就业效果 论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理论与农业发展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 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再解读 亚当?斯密的两种价值理论与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与就业问题分析 资本积累理论与企业竞争力 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 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创新驱动研究 列宁资本积累理论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探析 知识资本与马克思的资本观 借用技术与资本积累型经济增长 传承与超越: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再认识 马克思的高利贷资本理论与温州金融风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历史 >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永年")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作文本解读,认为对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应将《资本论》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作出研究和理解;该理论中的技术创新思想应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部分,它是资本积累及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关键词: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经济增长动力

一、完整理解资本积累理论涵盖的内容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系统中,资本积累理论居有特殊的地位,其涵盖的内容远非我们直观对待所见到的《资本论》第1卷第七篇这一孤立篇章。笔者以为,广义而言,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包括和直接关联的内容,首先包括《资本论》第1卷的第七篇《资本积累过程》,第2卷的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以及第3卷中的前三篇整个平均利润率形成和趋于下降的理论。其二,马克思对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分析,是散见于整个《资本论》三卷以及他的经济学手稿中的若干篇章内容,其中: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是用于对资本积累过程分析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第1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和第2卷中的资本流通理论可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片面分析,因为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或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和流通的统一,前者是抽象分析生产,后者是抽象分析流通,二者都是资本积累运动过程的要素和必要条件;第3卷中的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及趋于下降规律的理论,则是在前两卷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资本扩大再生产作为生产和流通的统一的现实性上,叙述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及其展开;至于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相关叙述,则是从另一角度即产品创新和生产部门结构提升的角度,对《资本论》中的资本积累过程作出了新的补充和叙述,令我们对马克思的整个资本主义积累理论会有一个崭新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具有颠覆

性的理解和认识。资本积累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着笔之多、跨度之大,是其他的理论部分所没有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资本论》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及走向的规律,资本积累理论本身的内容直接就是在叙述资本主义经济形成(原始积累部分)、运行和发展,以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其中的关于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同其他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逐渐显露和激化的矛盾一起,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局限性。

二、资本积累概念及其实际意义

从《资本论》的范畴体系来看,资本积累概念是属于再生产范畴,考察此概念需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循环往复的角度去作出认识。《资本论》中有时也把资本积累作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同义语来对待。从概念规定本身来说,所谓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新资本的过程。资本积累的前提,首先是要生产出剩余价值,当然,这时剩余价值“是体现为剩余产品或所生产的商品中由无酬劳动物化成的相应部分。”但是,“生产出剩余价值,只是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行为,即直接的生产过程……现在开始了过程的第二个行为。总商品量,即总产品……都必须卖掉”[1],这是实现资本积累的第二个前提;因为如果商品卖不掉,不只是剩余价值,甚至是资本也会部分或全部地损失掉。然而,剩余价值或此时的剩余产品,要想在流通中顺利得到实现并不那么容易,从社会

王永年: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

总资本的观点来看,体现为剩余价值的这部分商品必须要能够卖得出去(即变为货币),其中用于积累的那部分价值又要能够在流通中购买到所需的追加生产资本实物要素――只有满足了这些流通条件,企业的剩余产品才能顺利转化为实际积累的资本。

然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由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流通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并且这两个领域通行的是不同的规律,这使得资本积累概念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马克思说:“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是取决于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2]272-273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来看,资本追求更大剩余价值而不断进行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冲动,会时时被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制约所打断。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是资本积累过程的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是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

作为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矛盾的表现。因为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观点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或作为物质载体的剩余产品,其数量已经变得异常庞大,这部分社会产品的实现,如果只是用于满足资本家们的个人消费,是无论如何也消费不完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却又排除了雇佣劳动者和其他人来生活消费这部分剩余产品的可能性。由此引出的结论必然是:剩余价值必须有一个比例用于积累即转化为追加资本,或者说剩余产品必须有一个比例是作为资本品存在,以便用于作为追加生产资料。可见,资本积累存在着客观必然性,这不是资本家们主观上想不想积累的问题,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转要求社会总剩余价值中必须有一个比例用于积累,否则,剩余价值的实现就会存在困难。由此,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使得资本积累具有自动性,它不断自行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我们平时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一论断,其所包含的内容正是于此。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称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动轮”,资本家们只有不断推进积累“才有历史的价值”,也才有“历史存在权。”

坚持资本积累概念倡导的投资理念对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积累和投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资本积累概念的再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时,应有广阔的视野,有一个基于再生产诸环节考量的可持续的投资理念。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发展的体制下,将投资只是视作一种孤立的经济行为,投资决策并非出于市场考量,而是城市领导者为追求GDP而“拍脑袋”的结果。由此而产生了人们所熟知的一些经济现象:尽管从全国来看一些产业已明显市场饱和,但仍有一些地方却仍在坚持投资长线产业;一些城市不顾实际地追求数量发展而盲目投资房地产,致使成片的商品房卖不出去,被称为“鬼城”。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的这些思维模式和做法明显违背了资本积累概念所蕴含的原理。资本积累概念所要求的投资理念应当是全面和可持续的,它要求在作出投资决策前需要审视和分析该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环节,如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力状况分析,流通领域中的市场竞争态势及销售渠道状况分析,消费环节中的产品使用及库存状况分析等,这当中尤为需要注重的工作是:用于积累的追加资本的投入能否给生产过程带来创新性变化,并导致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乃至产品品种结构能够在同行业中领先。因为依据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在现代产业技术条件下,资本积累要想能够持续推进,新资本投入引致生产过程发生创新活动应成为其中的首要因素。

三、资本积累理论中的技术创新思想应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部分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这是笔者的用词,马克思并未使用此概念)的叙述,实际上是假设生产力的提高只体现为工艺创新而没有产品创新,因此他的由资本积累引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只体现为经济数量的增长而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扩大。在《资本论》第1卷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是以现有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为条件,这就需要用工艺创新来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品量,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耗费。所谓工艺创新,是指在既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2015年第2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改进和革新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在《资本论》第2卷的第三篇,遵循同样的假定,马克思是以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构成的两部类图式来分析社会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只体现在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上,而并未体现在新产品的出现及生产部门结构的扩大上。然而,社会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需求总有边界。一旦边界来临,即社会对于既有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正文中未作说明,但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却给予了叙述。马克思认为,一旦既有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一方面,因积累而产生出的更多的增量资本无处可投,另一方面,由于既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从原资本中节省和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无处被使用。“例如,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出一个在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这个生产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的需要。”[2]391-392可见,推进工艺创新的结果中,蕴含着产品创新的必然性。

马克思在他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于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思想作出了精彩的论述。马克思指出,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资本的趋势是:(1)不断扩大流通范围;(2)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扩大流通的外部范围,会创造出更大的产品及剩余价值实现的空间条件。“另一方面,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像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2]391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产品创新的这一天才论述,是他的《资本论》正文三卷中所没有的。笔者通俗阐述这一论述的精神要义是,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即是在现有的产品生产体系条件下,不断生产出来的更多产品量和剩余价值量要想顺利得到交换和实现,只有依赖于市场的外部扩展,或如马克思所述,“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2]391然而,市场空间终究是有限的。而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由于产品创新,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新兴生产部门的建立,就会在质上扩大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产业结构体系,从而也就扩大了产品交换价值体系。这样,在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进程中,资本就可以通过这种内生性市场的创造,来周期性地克服产品和剩余价值实现的障碍。从这一角度认识,市场空间似乎具有无限性。

《资本论》的逻辑是在没有产品创新思想情况下作出演绎展开的。从《资本论》中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分析,在社会生产力进步只是表现为工艺创新和社会分工体系不变的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工艺创新不会扩大产业分工的结构,而只反映在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变化上,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体系不变,生产既定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使用价值数量增加,也使得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尖锐化,导致资本积累难以为继和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激化。由此,最终得出“资本主义丧钟就要敲响”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如果把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产品创新思想引入《资本论》的逻辑,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国《资本论》研究学者孟捷早在本世纪初他的一篇《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论文中就写道:“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当初没有把这个思想写入《资本论》呢?是因为《资本论》是未完稿吗?还是因为这个思想一旦载入,会削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锋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天才论述,撼动了《资本论》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这是因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看,全部三卷《资本论》建立在不适当的假定基础上。一旦取消这些假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就会呈现出另一个面貌。”[3]260-261当然,孟捷的观点是属于一家之见。

从以上的讨论中也留下了一些问题有待学者们作出思考,如:第一,如何完整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第二,如何看待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第三,如果在《资本论》的逻辑中引入产品创新思想,是否能够否定最终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结论。

王永年: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

就第一点来说,笔者以为,完整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将《资本论》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相关思想统一在一起,也即从工艺创新加产品创新的技术创新整体上,而形成的资本积累理论。我们不能将《手稿》中的产品创新思想与《资本论》中的工艺创新思想割裂开来,更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产品创新思想一旦加入便会导致资本积累理论中的某些重大观点和结论的削弱乃至否定。我们应坚持从这一视角来认识完整的统一的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积累理论。其二,关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经济实践来看,二者皆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一般而言,一方面,工艺创新可以提高既有产品的生产效率,使之在变得质优和价廉的同时,将产品销售扩大到更多的消费者群体,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工艺创新的结果,也会引发消费者新的消费欲望和对潜在新产品的向往。这些,是为产品创新准备了经济的、技术的和心理的条件;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和新产品的出现也为工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新产品在生产的初期总是不那么完美,需要通过工艺创新把生产成本降下来,并稳定产品的品质和效能,而开辟更大的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以技术创新为发动点和枢纽点,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与规律才能得到本质阐明。南开大学的《资本论》研究学者高峰曾撰文从逻辑和历史(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长期运行的统计数据)的双重角度对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作过精彩的阐述。

其三,关于在《资本论》逻辑中一旦引入产品创新的思想,是否能够最终导致否定“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逻辑结论,本文认为不足以否定这一最终结论。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在《资本论》的资本积累理论逻辑中加入了产品创新因素,也不足以消除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这一结构性矛盾,销售市场的制约一直是资本本身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进一步说,无论资本如何频繁地推进产品创新,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如何不断地更新和扩张,“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总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2]387只要社会生产采取资本的生产方式,消费不足始终是资本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限制,这一矛盾是不可克服的。据高峰教授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百余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也表明了包括产品创新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的创新和发展历程,并未能从根本上避免市场不足和商品生产过剩问题,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仍然是今日资本主义经济之梦魇。

四、技术创新是资本积累及社会经济

长期增长的动力

资本积累是社会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的价值源泉,是条件,但不是动力。实现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并非来源于交换价值层面的增量价值的投入,而应是来自物质生产层面所形成的新因素。资本积累只是这种新因素形成的经济条件或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提出的社会经济增长模型,在经济思想史上较早地回答了关于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从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力、超额剩余价值产生和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相转化的关系上,构划出了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自行增长的模型。该模型运作的发动点或动力源,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提高。由于个别先进企业率先改进技术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种情形会被同行企业所模仿和为此进行投资,其结果是全行业的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当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提高普遍发生于各个生产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时,便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断发展。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这种行为概念化。之后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被认为是第一个把技术创新概念及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引入经济学的人。马克思所述的这种经济主体改进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行为其实就是技术创新。马克思应当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在实质上提出技术创新机制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增长具有动力作用的学者。只不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技术创新只局限于工艺创新,未包括产品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工艺创新只能带来既有产品结构体系下的使用价值生产量的增加,需要拓展更大的外部市场去实现之,这就使得马克思的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基础的资本积累理论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界限。卢森堡正是依此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资本积累“崩溃”模型。

2015年第2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13年,卢森堡在她的《资本积累论》专著中提出的资本积累“崩溃”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资本积累在结构上要依赖资本主义之外的外部市场以实现自身无法吸收的剩余价值,这一点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对外扩张的驱动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市场,这个外部市场也就越来越小,这样一来,剩余价值的实现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资本积累最终将因资本主义外部市场的消失而趋于崩溃。[4]卢森堡当时可能是在未曾知晓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叙述的关于产品创新和新生产部门形成会带来社会分工和交换价值体系扩大这一重要观点的情况下提出资本积累“崩溃”论的。资本积累“崩溃”论是建立在单纯工艺创新而忽略产品创新的基础之上的。而单纯的工艺创新难以保持社会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于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对于社会经济成长的动力作用,马克思以后的经济学家们陆续从理论上作出了重要发展。例如,1912年,荷兰学者范・盖尔德伦以大量统计资料确证,在1850―1873年间、1896―1911年间,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重大产品创新以及所引起的一个或几个新部门的迅速成长,出现了两次资本积累的长期扩张,第一次扩张的主导部门是铁路建设及其所产生的金属、钢、煤的生产扩大,第二次扩张的主导部门是电力和汽车工业的形成及其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此后的熊彼特提出了“创新蜂聚假说”,他认为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的创新,在时间上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以蜂聚形式出现,诸如蒸汽机、铁路、电力和汽车等重大产品创新,推动产生了具有扩张性质的资本积累长波。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门施在以实证方法证实熊彼特的“创新蜂聚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萧条引致创新蜂聚的假说,并明确区分了所谓基本创新(即建立新部门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提出基本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经济停滞是导源于基本创新的匮乏。[3]257-258

本文认为,以上经济学家们的这些说法,并非是无视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缺乏工艺创新过程的产品创新,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难以完整和牢固。产品创新开辟了社会经济的新领域,提供了获得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能力;工艺创新的作用,则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对其作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和品质提升,同时也在为以后的产品创新预示着新的方向和准备条件。总之,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内的技术创新概念,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长期成长的原动力;并且,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确认马克思在其经济理论中提出的技术创新思想及其对于社会经济长期成长具有动力作用这一理论贡献,并应当肯定马克思的这一贡献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长河中具有“先驱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张宇.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北京:三联书店,1959.

Marx’s Theor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WANG Yong-nian

上一篇:初一历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