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11:04:35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22分)

1.

(10分)我会给字加笔画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大(天)(天空)

十________

________

木________

________

云________

________

日________

________

二________

________

2.

(5分)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吗?

火红

金黄

嫩绿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读课文《和时间赛跑》,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使心情安适。________

②悲伤,悲痛。________

③受到的启发或益处很大。受益非浅,收获很大。________

4.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衰________

秦________

筐________

谎________

恳________

哀________

泰________

框________

慌________

肯________

5.

(6分)比一比,组词。

桌________掉________

联________连________

腕________碗________

6.

(6分)读拼音,写汉字。

bàng

wǎn

________ màn

màn

________ guāng

máng

________  xià

chén

________

zhuàng

________  xī

xié

________

7.

(4分)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

壮________

蓝________

伏________

烂________

8.

(6分)看拼音,写汉字;

yǎn________  yú

xiá

________ lán

________ mǎn

miàn

________

hóng

guāng

________ rì

luò

________

9.

(7分)给下列字注音。

傍________ 蓝________余________壮

________染________沉________ 灿________

10.

(2分)“余晖”的意思是(

A

.

傍晚的阳光

B

.

光辉

C

.

余下的光芒

11.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________

日落——________

傍晚——________

美丽——________

12.

(9分)在括号里填上同音字,组成词语。

dài等________

________领

________价

lán

________天________色

梅________芳

________歌

________晖

金________

13.

(7分)加上标点。

①爷爷满面红光________望着奶奶说________夕阳真美呀________

②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________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________红色________紫色________

14.

(4分)加偏旁,变新字。

皮________

________

兰________

________

15.

(5分)把下面词语组成一句话,再加标点。

①和

爷爷

奶奶

带着

日落

②太阳

慢慢

往下

16.

(9分)根据课文《夕阳真美》填空。

太阳已经________,________了刺眼的光芒。________一片________。连绵________的________,披着________的________,显得________。

17.

(3分)在括号里写出加横线的词的反义词。

①朝阳很美,________也很美。

②学校离我家很近

但医院离我家很________。

③爸爸每天早出________归,工作很辛苦。

18.

(4分)选择正确的词语连接。

灿烂的________  天空

雪白的________  太阳

深蓝的________  云朵

圆圆的________  霞光

19.

(4分)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灿——________

________

遥——________

________

20.

(3分)填空

《夕阳真美》生动地描绘了________时天地间________而________的景色。

21.

(2分)“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这段话是说(

)。

A

.

西山很美

B

.

夕阳很美

C

.

用西山的美衬托夕阳的美

22.

(2分)“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句中的省略号是说(

A

.

没有颜色了

B

.

可以省略不说

C

.

还有很多颜色

23.

(4分)我会填

①轻: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

________。

②染:共_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_。

24.

(3分)根据课文《夕阳真美》填空。

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①这段有________句话。

②这段先写了太阳,接着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1题;共8分)

25.

(8分)课外阅读。

太阳下山了,天边的云彩,像山又像海。山,是红红的,山上没有树。海,是红红的,海里没有鱼。

太阳下山了。啊!下山的太阳,是她把云彩染红的!

我爱看那红红的山,我爱看那红红的海,我爱看那美丽的云彩!

(1)这篇文章一共有几段,主要写了什么?

(2)太阳下山了,天边的云彩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

(3)云彩是被________染红了。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阅读题

(共1题;共8分)

25-1、

25-2、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4分)

1.

(10分)查字典填空。

(1)“灵”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避”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1分)选择下面表示“吃、喝”的词语填空,按顺序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A.喝

B.呷

C.饮

D.尝

E.咬

F.嚼

G.吞

H.品

I.狼吞虎咽

J.细嚼慢咽

一天,小松玩到傍晚才回家。他刚进家门,就见饭桌上摆满了菜肴,他洗洗手,冲到桌旁。看到一杯冷饮,他先(

)了一口,觉得味道甜美,于是举起杯子一(

)而尽,然后他又夹了一块香酥鸡(

)了一口,哟,真是香酥可口,便(

)地吃起来。接着,他又夹了一大块熏鱼,还没有(

)碎就往下(

),一下子噎住了。妈妈叫他(

)了口水,他才缓过气来。妈妈告诉他,吃东西要(

)。吃过饭,妈妈给小松削了令苹果,他只(

)一口,便放下了,端起一杯青茶细细地(

)起来。

词语顺序为:________

3.

(3分)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描写。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横线上。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①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________

②使者笑着说:“谢谢鸟王!我是来向贵国的一位公民颁发奖章的!”________

③喜鹊心里怦怦乱跳:金奖章就要挂在脖子上了,这多么值得自豪啊!________

4.

(8分)组词。

耍________

欠________

钓________

拢________

要________

吹________

钩________

笼________

5.

(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良(liáng

láng)

________      奖(jǎng

jiǎng

)

________     编(bān

biān

)

________

愁(chóu

chiú)

________       型(xíng

xín

)

________     受(shòu

sòu

)

________

6.

(5分)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同学们使________(shǐ

sǐ)劲________(jìng

jìn)鼓起掌来。

②王京和李良是同桌________(zuō

zhuō)。

③王京画的画受________(sòu

shòu)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④李良的手很巧,会捏niē泥________(ní

lí)人。

7.

(8分)一字两词。

桌________  ________             咱________  ________

劲________  ________             巧________  ________

8.

(4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烦恼________  模型________    巧妙________    发愁________

9.

(4分)照样子,写句子。

王京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

①李良的手很巧,不光会捏泥人,还________。

②________,不光________,还________。

10.

(6分)选字组词语。

同________     ________越(卓

桌)

模________     外________(形

型)

布________     ________理(治

置)

11.

(6分)填写合适的词。

一棵________         一座________            一枝________

一把________         一张________           一封________

12.

(4分)数笔画填空。

“巧”共有________笔,第5笔是

________。

“泥”共有________笔,第7笔是

________。

13.

(4分)音节与词语对对碰。

shǐ

jìn

dēng

lóng

zhǎng

sh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

(5分)组成句子写一写,再加上标点。

①好不好

画画

我的

灯笼

②王京

公认

班里

小画家

15.

(6分)把下面第一行字和第二行部首合起来,组成新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6.

(2分)给词语找意思相反的朋友。

漂漂亮亮________      仔仔细细________

17.

(3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李良不爱画画,但他的手很________。

李良对王京说:“________合作吧。”王京________点点头。

18.

(4分)照例子,写一写。

漂漂漂亮(AAB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

(1分)猜一猜。

身体圆圆红通通,

挑你夜行走西东,

竹丝纸皮虽然密,

只怕旁人吐口风。

谜底:________

20.

(4分)写出和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烦恼________   ________

高兴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6分)

21.

(2分)《做灯笼》

这篇课文讲了________ 和________之间的故事。

22.

(4分)按课文《做灯笼》填空。

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画了________,画了________,画了________……还写下一句话:“________!”同学们看了,使劲鼓起掌来。

23.

(5分)《做灯笼》文中转眼新年快到了,王京和李良都有一件心事。那么

王京的心事是?李良的心事是?

24.

(10分)读课文《做灯笼》填空。

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罩上,画了花草,画了树木可爱的小金鱼……还写下一句话:“合作真快乐!”

同学们看了,使劲鼓起掌来。

(1)同学们为什么使劲鼓起掌来?

(2)如果你是王京或是李良,面对同学们的掌声,你会对大家说些什么?

25.

(5分)学了这篇课文《做灯笼》后,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4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6分)

21-1、

22-1、

23-1、

24-1、

24-2、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5题;共106分)

1.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拦________

辩________

潮________

驰________

喉________

栏________

辨________

嘲________

弛________

候________

2.

(8分)拼写大观园。

àn

shí

tàn

suǒ

shū

shì

s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én

zi

gōng

chéng

kuà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2分)选择正确的字组词。

状   壮

________观

形________

4.

(6分)一字组多词。

厚________

________

建________

________

部________

________

5.

(4分)连一连。

打开________

商品

睁开________

电脑

预订________

鞋带

系好________

眼睛

6.

(5分)读拼音,写汉字。

yán

ān

________ yù

dào________shǒu

xīn ________ ɡé

mìnɡ

________ diǎn

tóu

________

7.

(2分)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

例:毛主席写了三个字。

毛主席弯下腰写了三个字。

①王平讲故事。

王平________讲故事。

②李白看天上的明月。

李白________看天上的明月。

8.

(4分)看拼音,写汉字;

zhī

dào

________ cān

jiā________ huí

________    zhǔ

________

9.

(5分)我会写笔顺。

①延: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

②弯:

③遇:

10.

(3分)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高—________

弯—________

点头—________

11.

(2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知道—________

连连—________

12.

(4分)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廴________

________

辶________

________

13.

(4分)根据汉字写拼音。

毛主席

________             安定宝

________

刘长贵

________            八路

________

14.

(2分)加偏旁,变新字。

禺---________

________

15.

(4分)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广 ________

________

宀________  ________

16.

(5分)按课文《要好好学字》内容填空。

________问他们:“你们________我是谁吗?”他俩________:“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是毛泽东。”说着就________,在自己________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17.

(8分)选字填空。

①路

走________

________地

登________

________灯

②加

回________

________号

参________

国________

18.

(5分)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①毛主席

两个

延安

遇到

小八路

②两个

八路

连连

听了

点头

19.

(4分)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泽——________

________

宝——________

________

20.

(2分)填空、

《要好好学字》写了________,告诉他们要________。

21.

(2分)选一选。

毛主席“弯下腰”写名字表明了:(

A

.

毛主席看不清自己写的字。

B

.

毛主席太累了。

C

.

毛主席对小八路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要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干革命。

22.

(1分)排列句子。

①晚上,点不起灯,他就捉萤火虫取亮读书。

②他小时候家里穷,不能上学读书。

③古时候,有个人叫车胤yìn。

④他白天干活的时候,挤时间读书。

________

23.

(4分)我会填

①刘:共________画,是________结构。

②贵:共___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__。

24.

(6分)按课文《要好好学字》内容完成练习。

毛主席问他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马上回答:“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是毛泽东。”说着就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1)这两段话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话。

(2)找出毛主席的话“________ ”;找出两个小八路的话“________”。

(3)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分别表示毛主席和小八路动作的词语。

回答

弯下腰

连连点头

毛主席:________

2

两个小八路:________

25.

(4分)课外阅读。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长

常)见的一种(及

极)平常的花。它的叶子的表面绿油油的,像涂了一层薄蜡。花朵虽然不大,但颜色很多,有红色、黄色、紫色……

(1)选择正确的字

(长

常)________(及

极)________

(2)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5题;共10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4-2、

24-3、

25-1、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4

1、 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 “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 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 “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二、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 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5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24分)

1.

(4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有限________

欲望________

糟蹋________

茁壮________

2.

(5分)选择适合的字。

①忽然一阵大风,(刮

扑)________得树枝乱摆。

②(打

关)________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③太阳________(走

进)来了。

④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落

掉)下来,逃走了。

⑤蜘蛛又________(爬

停)在网上。

3.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径________

孤________

遥________

啼________

经________

狐________

摇________

蹄________

4.

(4分)在横线上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鹂

________鹭

________柳

________日

5.

(18分)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此: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

(6分)组词。

现________

期________

令________

轮________

路________

布________

7.

(5分)扩句

①星星布满了天空。

②太阳照射着树林。

③奶奶关心少年儿童。

8.

(5分)按要求写句子

比喻句:

9.

(4分)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________部,余下的部分是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________;该字的上半部分笔顺是:________.

10.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②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③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11.

(5分)修改病句。

①我的作文水平不断进步。

②爷爷经常每天去跑步。

③双休日,去西山玩。

12.

(3分)写出反义词

生—________   遥—________  落

—________

13.

(5分)看《望庐山瀑布》的插图,展开想像,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写一段话。

阳春三月

云雾迷蒙

火红的朝阳

苍翠的山峰

哗哗的水流

14.

(4分)写出划线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________;

直下——________

疑是——________;

落——________

15.

(3分)写出近义词

生—________   遥—________  落

—________

16.

(5分)缩句

①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②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盖地卷过来。

③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圆里放声歌唱。

17.

(9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日照________生________,________瀑布挂________。

________直下________尺,________银河________天。

________。

18.

(6分)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2)盛年不重来,________。(陶渊明)

(3)莫等闲,________,空悲切。(岳飞)

(4)多少事,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毛泽东)

(5)居高声自远,________。(虞世南)

19.

(5分)扩句

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霞。

20.

(5分)缩句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21.

(5分)我知道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

22.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那不是瀑布吗?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5分)

23.

(5分)先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4.

(5分)读《望庐山瀑布》,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5.

(5分)《望庐山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20-1、

21-1、

22-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5分)

23-1、

24-1、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6

1.能准确拼读带有c、ch的音节。

2.能借助找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重点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8)

1.出示卡片c、ci、ch、chi,抽读、指名读。

2.指名读儿歌。

二、学习新课(22)

1.学习拼拼读读

(1)出示音节。把这些音节都贴在苹果道具上面,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苹果树,把这些带音节的苹果贴上。

(2)让学生主讲台摘自己会拼读的苹果,并读给同学们听。

(3)重点指导三拼音节。

2.学习读读连连。

(1)自由读读连连。

(2)小组交流,用音节词说话。

(3)全班交流。练习音节词。

三、课堂练习(8)

1.复习z、zi、zh、zhi、c、ci、ch、chi,听音取片。

2.做组合音节练习。

3.抄写音节。

四、布置作业(7)

1.拼读学过的音节。

2.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cɑcecuc-u-ocuo

chɑchechuch-u-ochuo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1、照样子,看图写字,再组词。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2、多音字组词。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yān( ) jiānɡ( )

燕 将

yàn( ) jiànɡ( )

3、看拼音写字词。

tuo liǔ mō zhòu

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抚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fēnɡ fēnɡ lánɡ lánɡ

山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蜜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牛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sǎ jiāo shī ch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种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水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肥 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tà tī yāo xiōn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腿 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挺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pànɡ yǒnɡ yìn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对瘦 害怕对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敢 柔软(ruǎn)对坚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miǎo ɡōnɡ lán lún

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钟 一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水果 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明月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 )星( )月 赏( )悦( ) 争( )斗( )

千( )万( ) 习( )练( ) 生( )活( )

5、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 已经

(2) 忙着

(3) 觉得

三、课文回顾。

1、这学期,我们在课本里认识了几个优秀的人物,他们是:英勇救母的 、替父从军的 、法国的科学家 、让晚上也有“太阳”的 、还有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 _ 、勇敢机智的小英雄 。

2、这学期,我们一起去过台湾的 和五彩斑斓的蝴蝶共同飞舞,我们在青海湖西部的的 上看群鸟飞起飞落,而西双版纳的 (填节日)带给我们一年的吉祥如意。

3、这学期,我们学过不少诗歌,如:“ ,报得三春晖。”

“ ,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

“ ,处处闻啼鸟。”

4、本学期我们还读了好几篇童话及寓言故事,如《 蜗牛的奖杯》、《 》、《 》等,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是 。在课外阅读中,我读了 《 》这本书。

四、课外阅读。

秋天到了,雨水连绵,河水纷纷涌向黄河,黄河顿(dùn)时波澜(lán)壮阔。黄河的河神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得意地说:“天下宏(hónɡ)大的景象都在我这里。”他一直向东游去,发现东边的大海是那样广阔。大海简直是无边无际啊!河神这才明白自己的见识短浅。河神很惭愧:“我哪里比得上大海的宽广呀!如果今天不到这里来,以后肯定会被有见识的人笑话的。”海神说:“我们在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头在大山之内,十分渺(miǎ o)小,自夸是没有意义的。”

1、在阅读中我们发现,短文虽然告诉我们“渺”的读音,但仍不太理解“渺”的意思,这时应去查字典理解,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渺”应先查 部,再查 画;如果用音序查字法,“渺”字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2、选一选(填序号)。

秋天,河神看到自己 ,心里很得意;当他看见大海 ,才明白自己 。

(1)无边无际 (2)波澜壮阔 (3)见识短浅

3、海神的话让河神明白了:( )

(1)天下宏大的景象都在我这里。

(2)我哪里比得上大海的宽广呀!如果今天不到这里来,以后肯定会被有见识的人笑话的。

(3)我们在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头在大山之内,十分渺小,自夸是没有意义的。

五、写话。

小蚂蚁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红果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插图

一、小学《语文》S版中课文插图的基本情况

笔者统计的插图来源是新课标小学《语文》S版中的课文插图(含拼音和识字课文),不包括选读课文,一年级上册中不包括入学教育的部分。插图总数是统计小学《语文》S版课文插图的总数量(1-6年级)。从每一册教科书中课文插图的总数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教科书中课文插图的变化。在插图总数的变化上可以反映出小学《语文》S版的插图编排者对插图的分布以及插图的使用数量的设计意图。《语文》S版整套教材一共有393篇课文、790幅插图,平均每篇课文配有的插图数是2.01幅。

此外,插图的基本情况还包括插图的位置和是否为背景图等信息。插图位置主要分为文前、文中、文后。文前和文后是指插图与课文相连的相关插图,中间没有其他的助学文字。文中则包含两种,一种是插图前后都有文字,另一种是课文的背景图。文前的插图可以看出文前图对读者的导读作用;文中的插图则是辅助课文的文字说明;文后的插图是为了弥补课文文字表达的不足。而背景图指的是出现在课文中,占了一整页篇幅的课文的插图,并且插图上必须附有文字。其他没有占整页篇幅而且没有文字附在上面的插图都属于非背景D。背景图是图文同步的表现,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去看文字,在文字上面铺染一种环境的衬托。从背景图和非背景图的分布差异和分布的比例可以看出在课文插图中背景图在各个年级中的需求。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二、小学《语文》S版课文插图设计存在的问题

1.插图位置分布不太合理

图文之间的位置对课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插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插图的位置可以分为文前、文中和文后。《语文》S版中关于插图位置的特点十分突出,文中的插图数明显要高于文前和文后。第一册教材中文前插图数量是最高的,第八册和第九册当中没有文前的插图,所有教材中文前的插图数都低于10幅,可见文前的插图数在整个《语文》S版中的数量都很少;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七册教材中文中的插图数最高,《语文》S版整套教材中文中的插图数都是在30到75幅之间,可见整套教材中文中的插图数最多;而文后的插图数确实很少,最高的也只有14幅,在第四册中出现,第十册教材中文后的插图为0幅,显然和文前插图相比,文后的插图又多一些,但两者与文中的插图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2.插图与课文契合度有待提高

插图与课文契合度越高,插图的效果越明显,读者学习的效率也更高。插图与课文的契合度不高可以表现为插图的内容不精准、插图的内容缺失、插图的内容多余、插图没有表现课文等。插图的内容不准确也就是插图错误的表达了课文的内容,例如:六年级下册的第21课《青花》,插图中父亲仍然拿着青花瓷瓶,两鬓并没有斑白的痕迹,而且眼睛没有看着作者,并不是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在这里插图错误地表达了课文内容;又比如有些插图没有表现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第五课《世界多美呀》开头有一幅画,画着两只黄色的小鸟,可是文章全文都在讲述母鸡和小鸡的故事,没有任何文字在讲述小鸟,此图明显的是多余的,而且这幅插图还是文前的插图,在读者还没开始读文章的时候,看到这张图片会误认为是在讲述小鸟,插图与课文的契合度明显不够。

3.插图中人物的性别失衡

我们可以将人物插图分为男性图片和女性图片。对男、女性出现数量对比可以看出,男性图片出现数量明显要高于女性图片。

从表3能够看出,男性在人物图中出现的次数呈现波浪趋势。所有年级的教材中男性人物图出现次数为89幅。其中在第七册教材中男性出现的次数最高,为22幅。只有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和第八册男性图片出现的次数都是10幅以上,其他册数的出现数量均在10幅以下。即三、四年级的教材中男性图片出现的次数最多,要高于其他年级。而在十二册教科书中,只有第五册教科书中女性图片出现的数量要高于男性图片。在课文中,不管是课文内容需要的人物,还是泡泡语的小人,这些人物在比例上都是男性图片要多于女性图片。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13课《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不管是课文内容的主图,还是泡泡语的小人都是以男性的角度出现的。

4.漫画图数量整体偏少

按插图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实物图和非实物图。实物图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写照、照片、作家作品等等。非实物图可以分为漫画图和手绘图。漫画图和手绘图存在显著差距,手绘图明显要高于漫画图,漫画图在低年级的册数中比较多,而手绘图在所有的册数中都有很大数量。从图1可以看出,漫画图的数量随着年级的上升在不断地减少。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课文插图中非实物图中的漫画图都是50幅,到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很明显在减少,到第七册时漫画图的幅数有小幅度增加,第八册的漫画幅数为0,最后几册中漫画图的数量都在10幅上下波动。在语文S版中除了第八册和第十册之外,其他册数中的漫画图几乎都是在10幅以上。

而关于手绘图的柱形图明显地反映出,手绘图的幅数要高于漫画图的幅数,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和第八册中手绘图的数量均在50幅以上,第一册的手绘图将近50幅,其他的几乎都在40幅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语文》S版的三年级和四年级中的手绘图最多。

漫画图都是采用各种夸张、比喻的手法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而一般我们认为低年级的教材中应该多一些漫画,高年级就不需要了。《语文》S版一年级教材中的漫画图有50幅,而高年级的却只有10幅,甚至没有漫画图的出现,而手绘图几乎都在20幅以上。其实高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儿童期,他在内心仍然对漫画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并不是高年级就不需要漫画图。

三、改进插图设计的建议

1.合理地安排插图位置,构建平衡统一的意境

插图的位置要注意与课文的主题结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习惯和阅读习惯还比较简单、单纯,在设计插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方便学生的阅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插图,并进一步理解课文。插图是在文前、文中还是文后,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文前的插图能够引导和影响学生的阅读心向,阅读心向是每一位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愿望以及阅读兴趣及意向的准备状态。积极的阅读心向能够引导读者迅速融入文章,感受文章的情境;文中的插图可以及时补充知识信息,再现文章的情境,将文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文后的插图则能够帮助学生深化自己对阅读内容的记忆,甚至可以弥补文字的差距[1]。每一个位置的插图都有不同的意义,插图的位置不同决定着其在n文中发挥的作用。合理的插图位置为课文构建了统一的、平衡的意境。插图的作用又在于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课文,插图在传递知识和信息上要比文字更加直接,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合理的位置搭配能够避免学生阅读理解错误的存在,避免错误的干扰,帮助学生巧妙地走进课文。

2.完善插图的内容,达到图文一致

插图是一种视觉媒介,它的生动直观是文字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抽象能力差,比较善于依靠直觉性来学习的小学生来说[2]。因而插图与文字一定要做到紧密结合才会真正发挥插图本身的效果。当然在依赖文本的情况下,插图的内容也要适当地作创作与想象。教材插图的内容一定要有侧重点,不能盲目选图,要学会有选择性地来设计插图的内容,使插图的内容更加完美,更加贴近课文。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一定要先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文字表达不到位的地方要适当地插入插图,利用插图来完善文字不能表达的意思。插图的内容设计一定符合课文的思想,从而达到图文一致的效果。

3.丰富女性图片,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性别认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体现时展的的特点以及现代的意识[3]。而语文教材的建设要树立一定的社会意识,其中性别意识就是社会意识的一方面。教材中男女主人公出现的比例、插图的性别比重以及对男女的描写等等都会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中两性的职责,从而实现男女平等的教育。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真正理想的教材应该是公平的、多元的[4]。公平也就是不再总是以某一种固定的性别模式来界定男性或者女性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到两性平等。所以教材的编排者必须要注意到性别的刻板映像,教科书中的课文插图要注意两性平等,通过插图中的人物来唤醒老师、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只有在课文中不断地丰富女性插图,才会使教科书更加生动灵活。

4.平衡漫画图与手绘图数量,发挥插图的功效

学生是教科书的使用人,因而插图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要求的插图,以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5]。所以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不同年级学生的要求与发展特点。另一方面须注意小学高年级插图的使用,高年级的学生同样也处于儿童期,因此,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年龄来适当地调整漫画图在各册教科书中的比例,以便发挥插图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淼.语文教材插图效应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05(11).

[2] 李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3] 杨洁,吕改莲.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映射――对小学语文教材人物的性别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 刘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5] 刘冬岩,薛日英.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以人教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3(3).

上一篇:杂文精选范文 下一篇:刘心武红楼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