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女人范文

时间:2023-10-07 19:14:28

东方女人篇1

她是有才华的。她对新闻业务有全方位的理解。各种类型的报道,包括消息、专题、评论甚至为CNN英文报道,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合成,她都要做到最好。

她是快乐的。工作着是快乐的。思考着快乐的。

“比美丽的女子多一点才气,比有才气的女子多一点美丽”。这是她的谦词。但,谁有能否认,当她坐在镜头前,从容点评时政时别样的美丽呢?

2004年3月的一天,记者终于见到了刚从外地结束采访的她。

上海东方电视台一楼的大厅里,三三俩俩的电视台工作人员进进出出。记者刚一落座,正要叫茶,劳春燕着一件白色的短款外套,黑色的裤子很潇洒地走了进来,招手致意问,她平和地笑着。寒暄后,她坚持由她付费为记者叫了杯橙汁,她自己像几乎所有的电视台记者一样,喝的是咖啡。

记者:劳春燕,你好!不知你是否记得,你曾帮过我们一个忙呢?去年。我就职的外文局媒体在贵州铜仁召开了一个“节庆文化的研讨会”。会上有个叫马列克的外国人做了精彩的发言。他是中国市长协会陶斯亮副会长看到你在上海卫视作了对他的访谈节目后,而点名让我们找你帮忙的。

劳春燕: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记者:上海实实在在的,是人挤人的,极少给人浪漫联想的城市。在上海即使有一个似乎浪漫的开始,如街头咖啡馆,电梯啊,地铁上的邂逅,也很快会结结实实地落在房子、车子、月薪、年薪等利益的考虑上。

劳春燕: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上海是重利益、讲实惠的。但很多人也由此粗心地忽略了上海深层的情感力量。

记者:你是指,上海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

劳春燕:是的。人在上海,难免会让人感觉紧张,保持警觉,都想要尽可能地机敏一点,为打拼寻找方向,为发财寻找机会。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外国人很多。上海上视有很多外国人看。比如你提到马列克,我在访问马列克时,讲了很多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真实的中国,这里充满了很多创业的机会,但是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也并不是这里有一桶金子等待你去检。我们做这样一个节目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并不是说只给内地人看或者只给老外看。我认为这样的节目所有人看了都应该是心领神会的,我想让他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上海。

记者:在没有见到你之前,觉得这名字挺神秘。打开电视,似乎你是所有熟面孔里最不安分的。你的身份很多变,一会儿记者,一会儿制片人,一会儿主持人、局外人看了。还真犯晕。

劳春燕:其实对我来说都是工作需要。各种类型的报道,包括消息、专题、评论甚至为CNN提供英文报道,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合成,对各个环节都有掌握。正是这样的过往,造就了我吧。

我觉得做主持人做制片人,虽然看上去好像工作负担比较重,其实对于主持人来讲是需要非常全面的能力的,像国外的很多大牌主持人,他们应该都是记者出身的,成了主持入以后也不会呆在棚里,他还会经常做一些采访。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在第一现场,它会带给你很多的灵感,能够保持你对新闻的敏锐触角。无论做主持人或者做制片人,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做一些采访,这样能够保持对新闻的这种感觉。

我一直非常喜欢巴巴拉•华特丝,她三十多岁才开始做主持人,六十岁了还在采访,我希望我能和她一样,但我不知道中国的观众是否能接受。

记者:(会心地笑了)我希望在荧屏上能够一直看到快乐的你、据我所知,上海卫视初创时,只有一个节目是台里自己采编的,这就是你主持的《星期视点》栏目、节目虽每周一次,而且时间只有15分钟。但后来你却因为这个节目获了不少奖项,其中你那部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上海市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4•15韩航空难调查”便出自这个节目。还记得当时采访经过吗?

劳春燕:记得当时是1999年,是我刚到上海卫视的第二年。当时我正在别处采访,这个时候我们领导就打来电话说有一驾飞机失事了。我们立刻就赶了过去。在路上陆续知道了出事的是一驾韩国航空公司的货机。当时从上海到出事地点新庄是挺远的,可是我们为了抢这条新闻,一路上又是走人行道又是超车,总之像美国大片一样。幸好我们采访车的司机好厉害!当时我们是最早到达现场的媒体,所以拍摄下很多珍贵的现场记录。当时大雨倾盆而下,现场到处都是烂泥。因为方圆1公里范围内全都是飞机碎片,所以没办法把灌满烂泥的鞋子脱掉。我们向前跑,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大坑,一个机头倒栽在里面,里面的三名驾驶员已经全部遇难。当时觉得非常触日惊心(此时劳春燕眼中闪动着泪花)。而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朋友后来对我的表扬:他从没见过飞机黑匣子是什么样的,原来黑匣子是橙色的(人家都笑了,这表扬也太出乎意料了,但也太精到)。

记者:作为一名女性。您怎么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如此残酷的新闻选题呢?

劳春燕:其实我是一个怕老鼠的人(说着她羞涩而自嘲地笑了,随后又语气坚定,而表情严肃起来)。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给了我勇气!

记者:我这儿有一本你在2003年出版的名为《我独立我富有我美丽》的书,书中收录了你在《人在上海》栏目中采访席慕容、靳羽西,王小慧,周洁、王选等十一位女性的访谈录:为什么取这样一个书名,究竟是怎样的顺序与因果?

劳春燕:这是由感而发。记得刚开始到出版社时,他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这样排序,就改成了我富有、我美丽、我独立。我说不行,一定要按以前那个排序方法。因为这是有讲究的。这11位女性首先是因为独立才富有,因为独立才美丽。而且这个富有和美丽是两个方面的概念。首先是因为独立她们才积累了物质财富,书中很多都是女老板、女富豪,而她们的财富是依靠自己劳动的付出有所收获的。我觉得,她们的经历比她们今日的成就更值得一看。

记者:你主持的《人在上海》是一个为“激情和梦想”而做的节目。一个感性的节目需要的不仅是技巧,还有灵感,但是很奇怪,我在这本书里没有看到过多的语言技巧。

劳春燕:是的。我的文字不晦涩、不深奥,也许会有人觉得不够艺术,可却自有它自己的味道。让我和我面前的嘉宾卸下所有的伪装,不需要“显得”深刻、成熟、尖锐,我只需要真诚地倾听、提问,真实地出现在访问中就好了。

这个节目特别轻松,但是我觉得那句词特别好,“寻找线索背后的惊喜”,我觉得这个词特别符合我的心意,也特别能够概括我的那

种喜好。

记者:你真的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你面对的都是人群中的“精英”。她们是把最精华的部分与你分享。

劳春燕:的确是这样的。我之所以很喜欢做这种访谈性栏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可以从她们那里分享到很多人生的经验。记得开始做节目我还只是单纯、客观的提问,但几期节目卜来,我发现我越来越将自己的性格和角色融入在里面,有时我的提问也包含着自己的一种困惑,就像电影演员一样,到后来,他的角色中会有一些个人的影子在里面。所以有时侯,我会拿出自己心中的困惑来问她们。这时候我很愿意倾听她们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回答。

很难说在采访她们时哪些会强烈地触动我,但是从每个人身上我能感受到点点滴滴的克服挫折的勇气。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需要的也许就是一根火柴。在黑暗中擦出小小的、温暖的火花,即使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却在那一瞬间能够照亮我们的心灵。

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不断地倾听,发现那些关于“激情与梦想”的故事,并且想把我的所见所闻告诉更多的人;而在我们困惑犹疑的时候,这些故事也像一根火柴一般,再一次点燃我们的“激情和梦想”,鼓励我们坚持下去。

记者:再一次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固为在我们确定采访时间的过程中,真的感受到你的忙碌,你好像永远在路上。

劳春燕:其实你对我还是挺客气的,没有提特别刁钻的问题。记得前两天路过陕西路威海路的时候看到东方卫视的大牌子挂在那里,一个问号一个惊叹号,然后一句口号:We bring you the world(我们带给你一个全新的世界)。当时我看了以后,真是觉得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我们有这么重的责任,虽然做记者一直有这个责任感,但是第一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所以我跟大家一样,我对一个新生的东方卫视充满了期待,也期待惊喜。

采访结束时,记者为劳春燕拍摄了几张照片,此时取景器中的她不但自信、独立,并且使人寻找到一种独特的美丽。这种美丽不止是容貌,更主要是她从心底向外散发出来的。

责编:周 瑾

东方女人篇2

[关键词] 党群关系;山东解放区;妇女工作;群众路线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9.5;K2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1-0065-06

党群关系是关乎一个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对于依靠人民群众支持而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来讲,更是生死攸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依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山东解放区的党群关系建设位居同时期各根据地的前列,著名的沂蒙红嫂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的英雄事迹,体现了山东解放区和谐的党群关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建设的巨大成功。在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思、借鉴山东解放区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建设的经验尤为重要。本文试从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建设的视角,分析山东解放区妇女拥军支前、无私奉献行为的力量源泉;借鉴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建设的经验,期望对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所裨益。

一、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并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将其视为党的优良作风的核心,以及党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是党的建设和党的整个事业的晴雨表,什么时候党群关系融洽、亲密,说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必然潜存着困难和挫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创造并忠实执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建设中,党又格外重视妇女工作,这是因为妇女占人口的半数,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党要真正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就必须依靠群众,也必须紧密联系广大妇女群众。

(一)中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理论建设

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就以实现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为己任。1921年党的一大纲领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强调“党的一切运动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党又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基本领导方法,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1]刘少奇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的报告》中专门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2]。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贯彻执行中,还强调:“应该号召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3]

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山东解放区党群关系建设逐渐走上正规。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在《山东党的建设问题》中明确指出了党群关系建设的工作方针,即“发现群众问题,讨论群众问题,并设法解决群众问题,倾听群众意见,生活在群众中间,斗争在群众前面”,并进一步指出“党与群众的关系,应是鱼之于水的不可分离,党必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依靠群众”[4]336。

(二)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认为,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恩格斯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5]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同中国妇女解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中国几千年民族传统积淀的妇女问题与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中国妇女的彻底解放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每个时期的革命任务和各地妇女的特殊情况,为中国妇女运动制定了明确的纲领和具体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理论。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在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个以政党的名义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高度重视。该决议指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6]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山东解放区将妇女工作放在党群关系建设的首要位置。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强调将抽调最优秀的人力资源来从事妇女工作。1940年,他在鲁南妇女救国联合会代表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说:“我今天便代表山东的共产党组织,向各位妇女同胞再一次的宣布:共产党过去、今天、将来都要最负责任地参加与帮助妇女的解放事业;同时共产党宣布:过去、今天、将来都要把自己最好的党员、最负责任地参加与帮助妇女的解放事业;同时共产党宣布:过去、今天、将来都要把自己最好的党员,尤其是女党员,贡献给妇女解放事业。”[4]324-325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解放区妇女工作

山东是孔孟之乡,“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共产党执行正确的群众路线之前,山东的妇女工作发展缓慢。为此,中国共产党针对山东解放区妇女工作的具体问题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措施:即从思想上重视妇女,采用灵活多样的群众工作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出台法律条例保障妇女权益;从源头上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群众工作方法

在抗日战争初期,群众工作曾是山东最薄弱的一环。在最困难的时候,1942年党中央派刘少奇到山东指导工作。从此,山东解放区开始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群众工作方法,群众运动打开了新局面,妇女工作也随之发展起来。

1.端正思想认识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山东分局的绝大多数干部没有经过艰苦斗争的锻炼,缺乏群众观念,也缺乏发动妇女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工作中存在着命令主义、衙门作风等习气。山东解放区的妇联组织承认:“一方面妇女干部都没有工作经验,而且她们多是学生出身,在生活习惯上,行为服装上,都和一般农村妇女打不成一片,因此接近她们就比较困难,工作也无从着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般妇女虽然都痛恨鬼子,也知道抗日,但她们封建思想还是非常浓厚的,见了我们以为是来‘拔女兵’的,都不敢和我们接近,不相信我们,这些都造成了工作中的困难。”[7]1942年,刘少奇来到山东指导工作,他指出,“山东分局没有把群众运动摆在适当的位置上,而是被放在第四位的。……群众运动是山东根据地各种工作中最薄弱的一项工作”。他认为山东根据地群众工作没有做好,主要的还是由于主观上的错误,是主观上忽视群众运动的结果。他尖锐地指出:“脱离群众是共产党员最危险、最严重、最应该受到责罚的事情。无论哪一个党员,也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十分注意做群众工作,如果忘记了这一条,他虽然还有党籍,而实质已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8]针对党的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1942年7月25日,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在滨海区群众工作大会上做了《群众工作的领导问题》的报告,通过学习、精简、整风等形式,加强了对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了对群众工作的错误认识,提出了改变小生产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式,反对与主观主义。

2.灵活的工作方法

鉴于以往群众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状况,1942年,朱瑞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成为群众工作中的干部,成为群众的领袖,必须暂时离开党的直接联系,到群众中工作,而不是面向党的机关;服从群众的命令,而不是服从机关的命令。”[4]366在党的正确群众观的指导下,山东解放区先后颁布了多个有关群众运动的文件,组织了两个共有200多名干部参加的大型工作团,分赴莒南和临沭两县。朱瑞等主要领导干部带头下乡开展工作,山东解放区的妇女工作由此展开了新篇章。山东解放区的妇联将各地优秀妇女干部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学习,结业之后成立妇女工作团派往各自家乡组织妇救会。原工作团的同志,每人带几个新团员到村里开展工作,她们每到一个村,先唱歌、扭秧歌,看的人多了就开始演讲,休息时就分头走门串户,帮助农妇干活,看孩子,逐人逐户地做工作。而姊妹剧团的战士则脱下军装,通过“拜干娘”等途径深入普通农民家庭,接近妇女群众,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宣传革命道理。

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山东解放区的妇女被广泛动员起来,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革命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仅沂蒙地区就有5.5万余名妇女参加了瓦解日、伪军的工作,瓦解敌人9.8万多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工作人员;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护伤员1.9万余人。[9]

(二)颁布各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条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解放区从关心妇女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相继出台了各项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条例,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落到实处。山东解放区的广大妇女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和她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政党,从而开始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的号召,忠实地执行党所提出的主张。

1.开展妇女放足运动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对山东妇女的迫害很深,缠足是对妇女身体的最严重残害。当时,山东妇女缠足风气极盛,不论贫富贵贱,也不论城镇乡村,处处妇女缠足。为了改掉妇女缠足这一千年陋习,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1943年7月5日专门颁布了《关于开展妇女放足运动的指示》,并依据妇女年龄及具体情况逐步推行放足:“一般在十二岁以下之未缠足,一律禁止缠足;十八岁以下之缠足妇女,一律限期解放;十九岁以上至三十岁之缠足妇女,可逐渐劝导解放;过三十岁以上之缠足妇女,自愿解放者予以奖励,不愿放者不加勉强。”[10]1949年“三八”节前夕,鲁中南三专署《妇女放脚劳动生产》的放足布告,从人的生理结构解释放足的重要性。此布告采用短歌形式,朗朗上口,贴近民众,便于宣传。如“妇女将脚缠小,阻碍肌肉发展。甚至筋断骨折,残忍已达极端。缠裹疼痛难忍,行路举动犯难。影响身体健康,妨碍劳动生产”,并号召“妇女实行放脚,平等才有条件。又能把事来办,又能劳动生产。若再固守陋习,哪能得到身翻”[11]。为了落实放足政策,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解放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放足使山东解放区广大妇女摆脱了家庭束缚,保护了妇女的身体健康,为她们走向社会提供了可能性。

2.保护妇女婚姻

由于山东解放区大多处于交通闭塞、封建保守、夫权意识浓厚的地区,因而,近代历史上妇女解放大潮和文明新婚潮流均难以波及到那里。那时,山东许多地方以强迫包办、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为特征的传统婚姻形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为保障妇女的婚姻,1943年8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通过了《山东战时施政纲领》,1945年3月16日,山东省行政委员会制定并公布实施了《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1949年7月19日,山东省政府制定并公布了《修正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这三个条例的实施,在制度上保障了山东解放区妇女的婚姻自。

首先,保障了妇女的婚姻自由。1943年8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通过了《山东战时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的自由婚姻制度,禁止蓄婢纳妾、童养媳、抢寡妇、买卖婚姻、强迫嫁娶,但此条例碍于战乱不断,落实效果不理想。1945年颁布的《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效果则相对较好。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本条例根据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及一夫一妻制之原则制定之。”对于离婚也有自由权,“夫妻两愿离婚者得自行离婚,离婚时需向区以上政府声明备案”[12]250-251。1949年颁布的《修正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第一章第三条就规定:“结婚、离婚须由当事人自主,任何人不得强迫包办”,并在离婚判决中适当保护了女性权益,“女方在怀孕期及分娩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13]177-178

其次,废除早婚等婚姻陋习。鉴于早婚的危害,山东解放区颁布实行的婚姻法规明确规定:反对和禁止早婚。1945年的《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七岁者,不得结婚。”[12]2511949年7月颁布的《修正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则将结婚年龄提高了几岁,规定:“男须满二十岁,女须满十八岁,方得结婚。”[13]178

对于一些地方事实上存在的带有买卖性质的纳妾、蓄婢、童养媳、租妻、卖活人妻等不合理的怪现象,一律严厉禁止。1943年4月,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特别出台了《关于制止抢劫寡妇的训令》。1945年《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在第一章第二条规定:“重婚、早婚、蓄婢、纳妾、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抢婚等陋俗一律禁止。”[12]2501949年颁布的《修正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再次重申:“重婚、早婚、蓄婢、纳妾、童养媳、买卖婚姻及一切妨害婚姻自由之陋习,一律禁止。”[13]177这些规定无疑是对买卖婚姻的一种有力否定和打击,对妇女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妇女的地位

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妇女争取解放的必备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解放区将政治、文化、技能三者紧密结合,开创了“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妇女教育模式。这种既符合妇女的自身利益,又契合革命战争利益的教育模式收效显著,极大地推动了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解放的追求。

1.对妇女干部的培养

针对山东解放区妇女干部文化素质低、人数少的实际情况,中共山东分局采取了正规干部学校招收女学员和开展短期妇女培训班培养妇女干部的措施。位于山东解放区的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岸堤干校)从第三期开始招收女学员,该学校培养了40余名妇女干部。1939年,鲁中南三地委成立的苏鲁边干校连续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两个月。这些培训班继承延安精神,效仿岸堤干校的办学经验,共培训了1000多名妇女干部。1940年开办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沂南分校也培训了女干部数百名,这些学员大多成为山东解放区妇女运动的领导骨干。山东解放区还陆续开办了旨在培训基层妇女干部的短期培训班,训练不脱离生产的妇救会干部。地处山东解放区腹地的沂水、滕县、邹县、莒县、莱芜等县委及各县妇女联合会,均相继举办了妇女干部培训班,每期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参加人数累计达到了500余人。训练班结业后,她们回到自己的村庄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组建妇女群众组织。

2.普及性的妇女成人教育

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受“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束缚,妇女整体文化素质极低,农村大部分妇女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学堂接受教育。针对这种状况,山东解放区开展了普及性的妇女成人教育,其学习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受教育之深、效果之显著,都是史无前例的。普及性的妇女成人教育以未结婚的大闺女和刚刚结婚两三年的年轻媳妇为主体的“识字班”为最普遍的形式(至今“识字班”还是山东沂蒙地区一些人对青年妇女的代称)。“识字班”既是广大妇女群众的学习组织,也兼有妇女群众团体基层组织的政治性质。为了吸引更多的妇女参加识字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挑选了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还编写了大量的宣传歌谣,如“妇女全上识字班,识字多方便,写信又记账,还把报来看,国家大事记心间,也明白抗战”[4]325。随着区、乡女干部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深入,1945年山东解放区“识字班”运动达到高潮。仅鲁中区妇女识字班就有5000多处,学员约12万人;读报组2060个,有15200人;剧团1015个,11070人;俱乐部226处,文化棚66个,黑板报9000余块,有工农通讯员3000余人。[14]

3.妇女技能培训班

为了满足战争和生活的需要,1942年,中共在山东解放区各地成立纺织局,积极扶植妇女纺织手工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广纺织经验和技巧,山东解放区陆续开办了妇女纺织技能培训班,并举办了纺织竞赛。1944年,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布告:“推广植棉,求得各行政区内逐渐自给自足,不用外来棉花。普遍纺纱织布,号召快纺快织,精纺精织,作到根据地内军民衣服能够自给。”[15]山东解放区各地还普遍建立了以妇女为主体的纺织互助组、合作社,促进了纺织业的大发展。仅沂蒙地区“全区拥有纺车30175辆,织布15000余尺”。为进一步推广妇女的纺织业,各区、县、乡党委还经常召开劳模大会,表彰奖励纺织模范。1944年3月8日,日照县妇救会在纪念“三八”节大会上,奖励了4名妇女纺织能手。1945年“三八”节,沂中县在各村妇救会长和妇女劳模大会上,表彰了100多名妇女纺织能手,“一等奖纺织车子;二等奖剪刀;三等奖本子”[16]。这些纺织模范的榜样力量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的纺织运动。妇女纺织工作作为大生产运动的重要一环,不但解决了山东解放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困难,更提高了山东解放区妇女的社会地位,有力促进了妇女运动工作的开展。中共山东分局领导黎玉在《六年来群众工作概括总结》(1943年10月)中对妇女纺织运动进行了赞扬:“妇女的纺织工作,在纺织大贷款以后,妇女工作很显然更加活跃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都提高了,家庭也更加和睦了,妇女干部在农村中的信仰也提高了,工作也摸着门了。由于纺织工作的开展,又连带使妇女求知的要求也提高了。”[17]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妇女工作的当代启示

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妇女们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参与战争,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美国学者杰克・贝尔登指出:“在中国妇女身上,共产党人获得了几乎是现成的,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广大的被剥夺了权利的群众。由于他们找到了打开中国妇女之心的钥匙,所以也就找到了一把战胜的钥匙。”[18]而这把“打开中国妇女之心的钥匙”究竟是什么?通过对山东解放区妇女工作的历史考察,不难发现,这把“钥匙”就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的和谐的党群关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妇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获得解放的妇女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中,推动了整体革命形势的发展,实现了妇女解放与革命进程的良性互动。当前,各级政府仍可借鉴山东解放区妇女工作的经验,为密切新时期的党群关系,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进一步做好妇女工作,发挥其“半边天”的作用。

(一)构建与广大妇女群众有效的沟通机制

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的情感更加细腻而敏感,正确的沟通方式更有助于妇女工作的开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以群众路线为指导,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深入山东解放区的妇女群众之中,将工作融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了她们无私的支持。现在,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重视群众,应当批判少数党员干部的“领导高明论”、“夸大领导作用论”、“单纯向上负责论”等错误思想。其次应构建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建立健全党组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各项制度;不断创新处理党群关系的方法和制度,实现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只有走进群众,了解妇女群众的真实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加强保障妇女权益的机制建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通过加强制度保障,从法制的角度保障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针对山东解放区存在的实际情况,党制定法律、加大宣传,解决了事关妇女切身利益的放足问题、婚姻问题等。制度的保障使得山东解放区妇女有了做人的尊严,体验到了自身价值,从而认同中国共产党,追随革命,并怀着无比忠诚的信念投身到支前拥军、等各项解放事业之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当今的女性遭遇了社会发展中很多新问题。如随着大批量的男性农民工进城,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日益庞大。留守妇女由于孤立无援,极容易受到人身侵害,遭受财产损失。再如,目前女性就业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农村女童的失学问题等等。针对新时期出现的一系列女性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各级人大应当在各项立法过程中充分重视妇女的地位,关注妇女的权益问题,从法律制度上加强对女性权益的保护。

(三)提高妇女的素质与技能

素质是妇女立身之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妇女通过上冬学、识字班、村学、民校等,初步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的基本道理。觉悟起来的山东解放区妇女以各种形式参与、支持着战争,发挥出了巨大的战争潜力,成为争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人力资源。加强新时期山东的妇女工作,也必须建立“素质培养,政策支持”并举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妇女自身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当代女性,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可借鉴过去山东解放区短期妇女培训班的形式,力争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广大妇女传播知识。在培训内容上实施政治、文化和技能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跟上时展的潮流。

在21世纪,中国梦的实现仍然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新时期要想继续发挥山东解放区妇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就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参考文献]

[1]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M]//.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2] 刘少奇.关于修改的报告[M]//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8.

[3] .论联合政府[M]//.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4] 中共临沂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朱瑞在山东[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5] 恩格斯.反杜林论 [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2.

[6] 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5-26.

[7] 山东省妇联宣传部.山东妇女运动文献:第一辑[M].济南:山东史志印刷厂,1982:2.

[8] 萧华.难忘的四个月[M]//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山东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251-252.

[9] 中共临沂市委.沂蒙红嫂颂[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

[10]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开展妇女放足运动的指示[G]//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9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538.

[11] 山东省妇联妇运史室.山东妇女民歌选[M].济南:山东史志印刷厂,1986:164.

[12] 山东省行政委员会.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G]//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14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

[13] 山东省政府.修正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G]//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2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14] 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山东解放区教育史[M].济南:明天出版社,1989:391.

[15] 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发展生产保证军民衣食供给的布告[G]//山东财政科学研究所,省档案馆.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第2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3-4.

[16] 张侠.鲁中南妇女运动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138-139.

[17] 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的减租减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166.

东方女人篇3

关键词:蝴蝶君;M.Butterfly;身份认同;菲勒斯中心主义;东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007-0125(2014)03-0157-02

《蝴蝶君》是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创作的戏剧,1988年3月于百老汇公演,获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此后又多次获其它奖项。1993年,他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恩斯和尊龙主演了同名电影,剧作大获成功,使《蝴蝶君》的影响遍及全球。

该剧在扑朔迷离的史实基础上改编而成,讲述了冷战背景下一位法国外交官与一位中国京剧女旦之间的爱情故事,最后却发现京剧演员不仅是间谍,而且是男人。该剧关涉东方与西方、性别与政治、殖民与后殖民等文化命题,引起了文化界的极大关注和诸多学者的探讨。

《蝴蝶君》(《M,BuRerfly》,包括戏剧和电影,以下同)的文本是一个多重性结构,它包含了三个文本。文本一是一个真实世界发生的故事,也是创作该剧的素材来源。1964年法国人布尔西科来到中国驻法使馆工作,一次晚会上结识了男装打扮的京剧旦角演员时佩璞,二人开始交往,时佩璞告诉他自己是女人,从小被当成男孩养大,并给他讲述了梁祝里女扮男装的故事。二人坠入爱河,其间经历了生子、布尔西科回国、重返北京、再次返回法国等事件,1982年布尔西科为“母子”二人办理了前往法国的签证,从此一起生活。1983年法国当局以间谍罪逮捕时佩璞和布尔西科,庭审时法庭验明时佩璞是男人,布尔西科受不了这个打击割喉自杀,后被抢救过来。二人在狱中若干年后被释放,之后再没有来往。在记者采访布尔西科为什么男女不分时,他说他以为东方女人都是羞怯的,时佩璞以种种“东方说法”为由的方式瞒过了他。

这个离奇故事得以坐实,归于布尔西科围绕“东方女人都是羞怯的”这个东方幻想的建构,在这个东方幻想背后隐藏着第二个文本。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闻名西方世界,故事讲述了美国上尉平克顿爱上了艺名为蝴蝶的日本艺妓乔乔桑,与之结婚后离开日本执行任务,承诺三年后返回。乔乔桑每天在等待中度日。三年后军官归来时却带着新婚的美国妻子,乔乔桑交出两人生的儿子并自杀。普契尼的这部歌剧在西方世界成为了叙说东方女人的标准模式,蝴蝶夫人乔乔桑温柔、羞涩、隐忍、等待的东方女人特质已经被脸谱化,布尔西科就是在这种对东方的叙说中成长并建立了对东方的认知。

身处西方世界的华裔剧作家黄哲伦意识到种族与性别之间存在着同一性逻辑,即在西方人眼里,东方就是一个女人,因此西方用女人来指示东方。这里所谓“东方女人”具有二重性:温柔、端庄、羞怯、保守的一面,以及捉摸不定、鬼魅、神秘、巫术、神经质的一面。针对这种性别映射种族的殖民话语,他建立了第三个文本,也就是《蝴蝶君》剧本,力图以此来解码前两个文本的东方主义编码,在反殖民的基调中解构种族中的东西方权力结构。

《蝴蝶君》中的“男性的”、“西方的”人物是在法国驻华使馆工作的伽利玛,而宴会上“女性的”、“东方的”的人物是京剧旦角演员宋丽伶。前者是美国上尉平克顿的投射,后者具有蝴蝶夫人乔乔桑的幻象。但最后的结局却颠覆了《蝴蝶夫人》的叙说结构,二人换位,伽利玛妆扮成乔乔桑割喉自尽,为爱殉情,宋丽伶坐在观众席中冷静地凝视他。

《蝴蝶君》中,男一女性别身份的认同和对立与西一东文化的权力关系之间构成象征性的互文指涉,对这一点很多学人进行了解读和阐释,但大多止步于对后殖民话语的编码及解码分析。若以女性主义的角度进一步追究这种互文指涉的编码规则,便发现它建构在一个男性中心主义潜台词的基础上。两位主人公性别及身份的认同与对立扑朔迷离,甚至在结尾角色互换,但是无论怎样转换角色,最后被杀死的都是作为女性身份的蝴蝶夫人,不是作为男性身份的美国上尉。剧作使用性别身份去解构东西方文化秩序的编剧手法实依存于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潜台词,而剧作能够被读懂和认同,离不开观众与编者对这一潜台词达成的共识。

剧作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是生理男性,作为配角的西方女人们是活力的、主动的(如伽利玛妻子),作为配角的东方女人们是没有“女性魅力”的人,比如“钱同志”,而唯一对男主人公有“说服力”的“女性魅力”是由宋丽伶这个男旦演绎的。宋丽伶对钱同志说过一句话:“只有男人懂得男人会如何反应”,在这场“男欢女爱”中,女性话语已同女性主体无关,而是男性(伽利玛)投射自身欲望在他者(宋丽伶)身上而建构起来的臆想符号,男性建构了女性身份,在对女性特质的建构中实现了对自我的身份认同。

伽利马对自身西方男性身份的认同建立在对宋丽伶东方女性身份的传统建构上,一旦对方女性身份的建构坍塌(宋丽伶竟然是男性),他的男性身份认同同时坍塌,有趣的是,他的西方身份认同也随之覆没,纵然对方的东方身份依旧牢固,本质上讲,伽利马的西方身份是男性身份的复利。剧作使用男女身份的主从及强弱关系来象征东西文化的权力关系,尤其是结尾的反讽,两个人位置置换,由伽利马扮演蝴蝶夫人自杀,宋丽伶却冷静地在观众席上凝视着,这显然是剧作者作为一个东方男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嘲弄。但是,这个结尾依旧是让女性身份的蝴蝶夫人自杀,而不是男性身份的美国上尉自杀。东方对西方的嘲弄得以完成,背后蕴藏着女性低顺于男性的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预设条件。作品用男女性别的身份置换来象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较力,他用反讽甚至含捉弄侮辱意味的结尾给了西方中心主义一个重拳回击,但这个回击却是有潜台词的,即:如果要击败对方,就给予对方女性身份,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权力角逐在剧作前后的腾挪变换,采用的手法就是让对方进入或退出女性身份。

终归,剧作结尾真正杀死的是一个女性身份,而且是男性用臆想建构的女性身份,并非伽利玛本人,不管这个女性身份是由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来扮演,其结果都是伽利马和宋丽伶两个男人合谋杀死了“低顺”的蝴蝶夫人,东方男人用蝴蝶夫人为他殉情的方式赢得了和西方男人平等的地位。

这是一个东方男人(剧作者)依照东方文化中的性别结构来叙述的故事,剧作自始至终是两个男人的喃喃呓语,他们借自己建构出来的女性身份证明自身的存在,而“蝴蝶夫人”的女性身份完全与女性主体是否在场无关,伽利玛的异性恋和宋丽伶的同性恋都是在女性主体的缺席中展开的。剧作只着意批判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强权,西方男人对东方男人的轻侮,性别身份仅作为隐喻的喻体而存在,而作者无意于反省喻体本身的荒谬性,这个喻体的内在秩序像无需证明的公理一样深植于东方文化的话语中。事实上东方男人的性别身份认同更是需要建构在对女人的异化上,在这一点,作为东方男人的剧作者和他所塑造的西方男人是同质的。

借女性低卑的身份来书写自身境遇是中国男性文人的传统,古代诗人就用男女身份映射君臣关系,借女性失宠象征自己怀才不遇,这些都与女性本体无关,其隐喻规则不过是出于男性群体对男女性别秩序尊卑高下的毫无怀疑的认同。男人发闺音似乎是中国男性文人特有的现象,这是西方男性所没有的,或许这也是西方男人将东方男人视为阴柔的原因之一,而这部电影的叙事逻辑和古代男性文人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东方男性古老的书写方式使用视觉语言重新发挥。

东方女人篇4

梦儿很有魔法方面的天赋,她的到来,影响了很多大魔法师,并且消息还传到了东方的统治者东方魔女的耳朵里。东方魔女很想见见梦儿,就传令要梦儿一人到东方首都“努歌西米”。梦儿的家人很是担心,万一大魔法师嫉妒梦儿魔法天赋,加上如果再和东方魔女窜通好了,趁机把梦儿害了,那可不值得。反正梦儿的家人不愿意让梦儿去,去了也是凶多吉少。梦儿倒一点也不担心,她认为只不过东方魔女想看看她罢了,也不必把她害了吧!于是,梦儿要遵守东方魔女的指令,马上赶到“努歌西米”。

梦儿的家人把梦儿送出家门,嘱咐梦儿在路上一定小心。梦儿走时不忘把自己的宠物狗狗“托托”也带去,在路上也好有的陪。梦儿拿着魔法棒,抱着托托,把手一挥,他们便飞了起来。他们大约飞了一天,就到了“努歌西米”。梦儿带着托托走在“努歌西米”的街上,路人很惊讶的看着梦儿,因为这里的人只穿绿衣服,而梦儿穿的是蓝色的衣服。梦儿来到东方魔女的城堡下,士兵们挡住了梦儿的路,问梦儿什么人,梦儿觉得很好笑,是东方魔女把自己请来了,还问自己是什么人!梦儿告诉士兵自己就是梦儿,士兵还是追问,梦儿急了,一挥魔法棒,就和托托进到了城堡里,士兵没办法,只好让他们进去了。忽然,一个穿着绿衣服的侍女走了过来,梦儿问:“东方魔女在哪呢?她让我来了,为何不见我?”那个侍女笑了笑,领着梦儿进去了。梦儿来到了一个大厅内,侍女退下了,梦儿一看,一位少女坐在宝座上,少女说:“我是东方魔女,你就是梦儿吧!久仰你的大名了,听说你额头上有一个唇印?”梦儿连忙说:“是的,我是梦儿,我一出生,额头上就有一个唇印。”东方魔女惊讶地盯着梦儿看,几分钟没有说话。东方魔女慢慢的走下宝座,来到梦儿身旁,真的看到了梦儿额头上的唇印,东方魔女很高兴,把梦儿领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他们来到东方魔女的房间,只见东方魔女拿出来了一个魔法帽,和一双靴子,给了梦儿,又抱起托托,给托托了一双千里眼,它可以看见几千里以外的东西。东方魔女又给了梦儿一个绿色的精制宝盒,吩咐梦儿让她自己一个人打开盒子看里边的东西,然后又让梦儿按纸条上说的时间,再来“努歌西米”。

梦儿被士兵们护送到家,家人见梦儿和托托回来了,一个个沉重的脸色立刻变的活跃了。梦儿把经历告诉了家人,家人很惊讶,梦儿把靴子和帽子拿出来试了试,正好能穿上,不大不小。梦儿又让托托试它的千里眼,果真能看见几千里以外的东西,全家人高兴极了,一连几天都庆祝梦儿得到东方魔女的重视。几天后,梦儿忽然想起了那个魔盒,当她拿出来时,发现上面有一个小金锁,金锁上写了一条咒语,梦儿跟着读:“米尼吗尼贝贝哄#¥%*!”金锁被打开了,里面有一个字条,字条上写:“亲爱的大魔法师,您额头上应该有一个唇印吧,您现在是消除恶魔的勇士。再等你15岁的生日后,魔界地下的恶魔会复活,普通的魔法师,是奈何不了他们的,他们很强大,只有你,和四方魔女合作起来才能拯救魔界。——魔界至尊。”

梦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这一切却是真实的。梦儿感到自己的压力很大,想到自己要拯救魔界,真的不可思议。梦儿不敢乱传这个惊人的消息,她怕这个是愚弄她的,梦儿觉的世界上没有可怕的恶魔,只有美丽的天使。梦儿不敢多想,她只想要美好的生活,其实她不想当什么魔法大师。

梦儿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她穿上了东方魔女送给她的靴子,戴上魔法帽子,简直可爱极了。梦儿来到学校里,立刻被她的好朋友“婷婷”看到了,婷婷很嫉妒梦儿,她也想有一身这样的衣服。婷婷给梦儿打招呼,可是梦儿只顾上和老师谈话,没有理婷婷,婷婷很生气,她觉的梦儿看不起她。婷婷来到班上,正好梦儿也在,就撅着嘴。梦儿见了,看出来是为她生气的,她来到婷婷身边赔不是,可是婷婷甩了一下头发,连看也不看梦儿一眼,梦儿难过极了。放学后,梦儿追上婷婷,给她说了自己的秘密,婷婷惊讶的看着梦儿,她更加嫉妒梦儿有超凡的魔力。梦儿知道自己又让婷婷生气了,就安慰说:“要不那天,我们一起去救大家,一起打败那恶魔,好吗?”婷婷又高兴起来,她很感激梦儿。从那以后,婷婷和梦儿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还一起练魔法。

东方女人篇5

感觉乐东方言与其它市县有一定的差距,人们虽然不怎么听得懂乐东话,可是乐东人听其它市县的方言却比较容易,也许乐东人的理解能力更好一些吧。乐东方言与琼剧的发音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在乐东,喜欢琼剧的人比海南其他地方都要多,可见乐东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固守是如何的执著啊!在一个临时搭起的舞台下,熙熙攘攘的男女老少中,我看见有些抱着几个月大孩子的妇女也往里面挤,她们一坐下来就大方地撩起衣襟,把往小孩嘴里塞,然后若无其事地和人们一起津津有味地观赏起琼剧来――好率直的乐东女人!

乐东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文化氛围很浓、文化浸染很重,人才辈出。乐东的剪纸曾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大安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千家镇为“海南省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保护工程试点单位”等等。海南省第六届青年文学奖获得者蔡葩也是一位乐东籍的才女,她的文笔灵动,情感丰富,字里行间洋溢着凛然正气。作为《海南日报》女记者,近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从事历史随笔写作,对海南已被湮没的人文历史进行挖掘探索,写出了一批厚重的历史人物散文,为读者认识海南的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说起乐东我们不得不提黄流,而谈乐东女人,我们也不能不谈黄流女人。古崖州文化熏陶下的古镇黄流,是我省第一个“书法之乡”,诗书传统源远流长,明清两朝的举人和贡生甚多。黄流的天灯、崖州民歌、山歌等都是海南文化瑰宝,而黄流女人的生意经很灵敏,素来有“海南犹太人”的雅称。曾经,以心灵手巧善于刨制秀美精致的扁担闻名百里外,靠着一条扁担,上山下地挑百斤,担起了全家的生活。据说黄流镇上的前清张举人,他的母亲是位寡妇,家里穷得叮当响,张母凭着这扁担,终于挑出一位举人来。张母的贤慧俭朴、吃苦勤劳的事迹,在古崖州早已传为佳话,是老一辈黄流女人的缩影。黄流街市上卖的扁豆酱俗称“识书酱”。识书酱是墨黑色的,是为了孩子们长大成人肚中有墨,光宗耀祖。乐东人把读书叫“磨命”,把支持孩子读书叫“卖命”,用生命读书的乐东人,便有了许多生命的壮歌,而乐东女人正是壮歌的重要歌者。她们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识书酱”,从中看到的是乐东女人那一双双灵巧的手,还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苦心。这同乐东人秉承优良文化传统,崇尚教育、笃信好学是分不开的,也是乐东人精神之所在。

乐东女人的美,在于质朴自然,在于豁达随和,在于其永远的平民色彩,她们信奉“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堪称世上能吃苦之最。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她们劳作的身影分散在辽阔的田野里,有些女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中午天气炎热也舍不得休息。她们肤色比较黝黑,但黑里透红,总给人健康美的感觉。她们的贤慧善良、务实勤劳、刚强耐劳和坚韧的品格创造了兴盛的乐东。她们心中有一把标尺,而且这标尺往往把自己往幸福里丈量。她们知足而乐,内心很丰富,外柔内刚,不时显现古道热肠,踏踏实实,不张扬也不惊艳,有时甚至很谦卑,委曲求全,反而让人觉得她们的宽容与豁达。

东方女人篇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的女性跨国流动主要呈现出三种移民形态:以女佣为主体的劳动力输出、跨国婚姻和跨国色情业。

1.1以女佣为主体的劳动力输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加强,服务行业的兴起发展对跨国劳动力性别与分工的需要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到迁入国从事技术要求低的工作。在东南亚,劳动力流动朝着女性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到90年代,大约有150万亚洲女性在海外工作。东南亚地区的女性劳动力主要输出国是菲律宾。由于菲律宾妇女受过较好的教育,英语水平也比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妇女的水平要高,所以长期以来在劳动力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从职业分布上,大多数女性移民从事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职业,如家庭服务业、娱乐业、餐饮业、旅馆服务业以及生产服务和电器产品的流水线工作。

1.2跨国婚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籍新娘”现象越来越普遍。在东南亚,许多女性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富裕的生活,希望能嫁到更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西欧、澳门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就从东南亚“邮购新娘”;而在台湾、韩国等亚洲比较富裕的地区和国家,许多乡下男人面临娶妻难的问题,而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女性则乐意填补这个缺口。即便是在云南省,许多东南亚妇女也利用地理优势,嫁到云南省的边境地州,目的就是以此为跳板到大陆沿海富裕地区打工而获得更多经济收入。

1.3跨国色情业全球化还带来性产业的国际化。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口贩子、跨国淫媒和妓院老板以各种手段威迫利诱,将贫困妇女或无知少女带到国外,使其进入色情行业。他们以剥夺女性的人身、自来赚取暴利。比如,目前,在日本工作的许多“泰国妹”,实际上已经沦为契约隶。这些大多不懂世事的农村姑娘,被泰国人贩子以每名1.5万美元的代价卖到日本,日本的人贩子以3万美元转卖到夜总会等处,她们被强迫要以收入偿还这笔卖身钱。

2对东南亚妇女移民的应对性思考

全球化的脚步仍在继续,各国的联系仍在加强,人口的跨国流动也必然呈不断扩大之势,对广大东南亚移民妇女而言,如何减少其压迫,使其在移民浪潮中更加公正地享受自己的权利,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1赋权赋权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社团重新获得权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人也是集体所经历的过程”。赋权强调个人或团体通过自强自立来谋求发展,具有决策能力,能够获得知识、资源、表达的意愿,掌握自己的命运,它的核心是提倡人人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和自我完善,提倡正和、共赢。对于广大的东南亚妇女而言,应积极学会自我赋权。一方面,这些妇女应增强自我学习,特别是对移入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学习,这就需要她们联合起来,组成互助会,让学历高的妇女带着学历低的妇女进行学习,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迈出赋权的第一步,才能在权利被侵犯时有话可说,也才能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惨剧发生。另一方面,移出国这些所谓的“女性国家”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下也应学会自我赋权,应透明自己的移民政策,平等自己的移民政策,而不应该让自己的移民政策附属于发达国家的需求,而使女性在其中受到侵害。比如印度尼西亚人力资源部门允许招募劳动力的机构招募男女劳力收费为男性870美元/人,女性则为1350美元/人,这使许多女性为还尽中介机构的高招募费而被骗至国外从事色情行业。同时,这些国家也应该加大对非法移民、人口贩卖的打击力度,防止本国女性在国外沦为隶。

2.2添加女性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更强调合作、协调、共赢,在女性问题上,通过添加女性,能让女性从隐性地位提高到显性地位,更有利于女性问题的解决和妇女的发展。对于东南亚的移民妇女而言,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改变。首先,在移民机构的决策层添加女性,这种女性的增加,不只是对于移出国而言,也对于移入国而言。移民问题,从属于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相比,是“低级政治”,从男性权利安全观来看,存在高级政治/低级政治的二元对立,因此,如果在移民机构的决策层中,没有女性或女性太少,那么女性的利益问题会被忽略掉,而女性更能将女性的利益提出并实现,而且这种实现不是简单片面的,而是涉及妇女身体的、情感的、物质的、福利的全面、综合的利益实现。同时,在两国的决策机构中均添加女性,更有利于在移民问题上协调合作,更有利于针对女性的非法移民问题的解决。其次,添加女性非政府组织。两国的女性主义者都应该行动起来,建立非政府组织,将东南亚移民女性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并督促相关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这些女性的权利。同时,他们应努力把这些小人物带入国际政治的舞台,让人们意识到这些女性所做事情对国家社会所做的贡献———移民妇女提供的廉价劳力缓解了移民接收国对劳力的需求,勤劳的菲律宾女佣稳定了移民接收国社会的等级性,外籍新娘保证了边远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甚至是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或许只有将这些妇女在默默无闻岗位上所做的贡献添加到人们的视野中,才会有更长远有利的政策被制定出来。

2.3移情正如前面所说,东南亚移民妇女之所以呈现典型的三种移民形态,正是由于移入地女性的上升而导致的为延续男权的产物。要使这些问题被解决,就需要两国妇女采用移情合作的方法,这需要移入国妇女切实去聆听移出国妇女的诉求,这种聆听不带有同情的成分,因为同情意味着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倾听的一方远离被倾听者,居高临下、怜悯、同情、可怜对方,自己既不会丧失自己的地位,也不会使自己发生变化。“移情”所表示的是一种平等关系,倾听一方体验被倾听一方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主体性变成了可以流动的,可以将对方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认同感被统一起来,一国的妇女为另一国的妇女奔走呼告,她们也避免了沦为本国男性对外籍女性进行压迫的帮凶。

2.4解构如果说以上论述的三点是治标的话,解构才是治本的。西蒙•德•波伏娃曾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是的,女性是被建构的,是被物化的———她们被要求符合男权社会对她们的性别规范,并通过社会性别将其固定下来。通过这种建构,女性的身体被物化了,她们成为了性契约下的商品,成为了生育的工具。解构女性,实际上是解构社会性别这种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解构男性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维。没有社会性别的支撑,父权制将失去性别压迫的支撑。而父权制的失败将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失去立论基础。东南亚移民妇女的问题从属于妇女问题,而又因其特殊性从而具有了代表性。从而也会成为解构之下的最先受益人。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能够获得平等自由的劳动权利,在经济物质上与男子(而非男性)处于平等地位,并作为人的存在得到其他方面的充分发展。她们平等地获得并享有性和感情,无须为其他原因而出卖性使用权。她们选择移民是因为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非资本主义扭曲发展下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东方女人篇7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母女关系,中美文化,冲突融合

一.母女间冲突与融合的实质

(一)冲突的实质­­­­­——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

《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征和小说结构框架”,它所代表的实际上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种东西方二元文化的对立。”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在近几个世纪中一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殷。那时的中国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个充满财富的神秘国度;但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就被迫打开了,西方列强们豪取强夺、恣意妄为,自此之后他们就以征服者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中国文化了。用爱德华﹒赛义德的话说:“西方和东方的关系是一种权利统治和不同程度的复杂的霸权关系。”也就是说在东西方二元对立关系中,两个对立项中“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等方面统治着另一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基于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东方人在西方人眼里就是“无知”、“懒惰”、“愚昧”以及“阴险狡诈”等贬义词的代名词。这些概念作为西方人对东方的根深蒂固的认识体系,始终充当着欧美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支柱。在这种意识形态下成长起来的美国女儿对母亲的认识自然成了片面的、歪曲的。

在文化关系上,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以“欧洲中心论”为基础,制定出针对东方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他们一步步的把东方造就成“他者”的形象,构建了西方与东方之间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自索绪尔提出二项对立的原则以来,人们有了新的认识事物、确定事物的方法。我们认识到世界不是由独立存在的个体构成,而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事物的真正意义也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在于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关系之中。正是事物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事物的存在,而这差异也成为事物之间互为“他者”的前提。因此,任何事物都不能由自身确定,而必须通过不同于自身的他者来确定。在东西方文化之中,东方成了西方眼里的“他者”,而有了东方这个“他者”,西方自身才可得以确定。东方在这里所代表的是西方为了确定自我而虚拟出来的不同于西方传统价值的东西。

东方和西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及价值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体现了彼此的存在。西方作为“征服者”占据了有利地位,它通过压迫、歪曲东方,将自己同东方对立起来以从中获取力量,进而确立自己的权利与自信。这是不平等的,是建立在东方这个“他者”的屈辱之上。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东方和东方文明,西方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权威心态及战略地位。反之,东方在确立自我的时候也正是把西方当成了“他者”。《喜福会》当中的母女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与代表美国现代文化的女儿各自建构“自我”形象,而把对方看成是“他者”。更重要的是,她们看到的都是“他者”身上的文化“陋习”,因此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二)融合的实质——东西方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消解

母女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文章的结尾我们也看到了,母女双方在共同努力下最终走向和解。女儿们对母亲们的理解和认同实质上是以女儿们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们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这既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霸权关系的消解,又以从边缘向主流解构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确立了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当然,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我们无可否认,要想实现东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上文所说,正是事物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事物的存在。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他者”的存在才显示出了“自我”的存在。因此,“自我”的形象是在虚拟“他者”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和拉康所提出的“镜像阶段”有很多相似之处。拉康认为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对镜像的自我欣赏说明婴儿在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际而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概念。在这里,“他者”可以被看成是潜在的自我,是“镜像中的自己”。通过“他者”这面镜子,显示出来的其实是自我的真实形象。因此,《喜福会》中充满矛盾冲突的母女们最终都在对方的文化当中找到了能与自己所代表的文化认同的地方,母亲在女儿的反抗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社会文化当中的边缘性;而女儿也在母亲的干预之下明白了原来美国文化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进而达到了母女之间的和解,最终消解了母女之间,也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的消解旨在说明东西方文化是平等的,无所谓哪个更胜一筹,它们各有千秋。一方面,每种文化当中都有其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另一方面,它们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我们不应该只看见自身优越于对方之处而将对方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敞开心扉,摒除偏见,发掘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

二.结语

《喜福会》讲述了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作者从个人记忆出发,将自我经历放大,将家庭矛盾、母女之间的上升到文化冲突的层面,使小说更具有内涵。谭恩美在作品中凸显了与民族历史割裂的美国华裔后代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在的矛盾以及她们对于生活、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作者把母亲的过去同女儿的现在并置在文中,形成了既是时间上又是地域上的强烈对比,其目的在于解构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说明虽然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通过沟通与融合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的许多共同的本质。谭恩美通过《喜福会》找到了结合中西文化这两种截然不同又各具魅力的文化的切合点,通过人与人之间最平常的关系——母女关系对文化给予了一种全新的诠释: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尽管有着不可避免的冲撞,也未尝不可以共存和兼容。

参考文献

艾米﹒谭.喜福会[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238.

程爱民,邵怡,卢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

萨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7,4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东方女人篇8

巴东从毕节一个名叫白石头的村落出发,在崎岖的山路上攀援。走过无数急弯缓坡;无数羊肠小道,历经四个多小时,当眼前突现满坡玉米时,疲惫不堪的巴东心里一喜:“匪子窝到了!”

眼前,十多幢茅草屋顶或石块屋顶,石头墙或木头墙的房子(或许称作窝棚更恰当)站在绿树掩映的山坡上。

巴东使劲摁数码相机时。玉米地里钻出一个人,看着巴东。

巴东明知故问:“你好,这里是匪子窝吗?”

那人不搭腔。打量巴东,半晌,问:“你来这里买女娃子吗?”

“来这里买女娃子?”巴东好迷糊,脑袋里云山雾罩,找不到北。

那人仍盯牢巴东,眨几下眼睛,仿佛下定决心,说:“跟我来。”

他自告奋勇地将巴东领进寨,送到塌了东首半边茅草顶的窝棚前,大声唤人。嗓门大,急切,巴东听不懂领路人和窝棚里出来的那个稍微有些驼背的男人在交谈什么。

驼背男人苍老的脸上刻满深深浅浅的皱纹,他瞟一眼巴东,不热情,也不冷淡,伸手略示欢迎:“请进。”

巴东猫腰进了窝棚,在歪斜的木凳上落座。

驼背叹气,像是对巴东说,又像自言自语:“我家娃,比岩东细老二家的娃子还小1岁哩。细老二家的娃,上月有个外地人领走了,给了3200元哩……”话音未落,只听一阵响,接着是压抑的呜呜咽咽。

巴东寻声转头,屋角有张床,床上躺着个女人。

巴东彻底清醒了,急急站起,摆手:“我不是……我不是来买人的,我不是人贩子!”

刹那间,驼背脸上飞快地堆满失望和落寞;屋角的呜咽,顿时成了号啕……

巴东心里一慌,迟疑地用手比划着打探:“你们,干嘛想卖孩子?”

哭声与叹气声不断重复。

时间在这贵州乌蒙山的山坳里,足足停滞了10分钟。

沉默好久,驼背狠狠叹口气:“娃她娘的病越来越重,要出山看医生;屋子塌了,要修;半坡地的芋头都被雨冲跑了……处处都得花钱,这日子,难啊。”声音很低,言语很缓。

巴东默默地走出窝棚;四下看看。看完,有个想法自心底缓缓溜出来,一点一点往上蹿。

巴东转身回窝棚,手上握着一沓钱,仿佛憋足好大一股劲儿,一字一句说:“我,今晚住你们家。你们给吃、住,这钱,是食宿费。”

巴东将钱塞到驼背手上。

驼背缩手,身子往后躲,好像巴东捏着的不是钱,而是烫手的山芋。

巴东急了,步步紧逼,将钱一股脑儿硬塞到驼背手里,再将自己背上的旅行包卸下,扔在凳子上,那架势像说“房客”当定了。

驼背与女人面面相觑,继而,驼背走到女人床边,低语,商量。

钱,终于被驼背小心翼翼揣进怀里。

巴东笑了。他悄悄摁兜里的银行卡,想,早知如此,就该在云南曲靖的银行多取些钱。转而又想,2600元,该够这家人看病,修缮屋子,买粮食了吧。

巴东出了窝棚,四处闲转,拍照。

寨子不大,可供拍摄的景色不多,也无非就是破破烂烂的房子,无处不在的石头,随处可见的玉米地山芋地……倒是几头从容迈步的黄牛,一群四处乱窜起劲瞎叫的鸡们狗们,很合巴东胃口,一个接一个地跑进巴东的相机里去了。

巴东见驼背在寨里匆匆转了一圈,捧着什么急急回家了。

又见一个女孩,不高,长辫子,背上背篓青草,赶着牛进了他今晚的“山居旅店”。

红豆炒酸菜、煮芋头、板栗煨鸡,还有一道菜,大约是薯叶炒鸡蛋。然后,便是三海碗金黄金黄的玉米,满满当当的一碗白米饭。这些,是晚餐的全部美食了。

病女人起床了,头上缠着布,垂手站桌旁,满脸歉意。驼背则尴尬着,哈腰,他的背弓得更厉害了。夫妻俩说了很多客气话,都是没什么好招待的意思。

巴东只以真诚的微笑来表示感激,早有些饿的他坐在桌旁,准备大快朵颐――还没举筷,驼背慌慌张张将巴东手边的玉米端走,把惟一一碗白米饭摆在他面前。

一番比划,巴东明白了。他们一年到头唯有过年才会吃一两顿白米饭,平时全以玉米芋头为主食。做这碗米饭用的米,还是一小时前驼背转了整个寨子千方百计借回来的。

巴东吃得很香,是真的香。

深圳遍地都是特色各异的酒楼餐馆,他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呢。可真的都不及这乌蒙山的红豆酸菜和板栗煨鸡,香得不能再香了。

赶牛回家的女孩坐在巴东左侧,巴东看她一眼;碰上女孩躲躲闪闪溜过来的眼神。女孩“哧啦”一声将眼神扯走了――其实没声音,是巴东依稀感受到的。

女孩低头,不夹菜,使劲扒碗里的玉米。

女孩的两根辫子乌黑油亮,梳理得整整齐齐,很清爽。

巴东再看她一眼,想对她微笑一下,但女孩的眼神躲到更深处了。

女孩的右脸庞他却看得明白,朦朦胧胧浮着一层绒毛,清秀,清纯。

这女孩,也就十五六岁吧,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搁城里,铁定是男孩们争先恐后花心思追求的一朵百合花。

饭后,说话夹杂手势,巴东与“房东”一家来了番沟通。

巴东说他因在一份旧地图上偶然看到“匪子窝”这地名,就不畏艰辛跑来寻觅“匪迹”。

驼背说,此地真的与土匪有关,好多年前这里曾被土匪霸占过。

驼背自称姓方,有两儿一女。大儿子13岁那年在煤洞背煤,煤洞塌方死了,矿主赔了680元。另一个儿子。今年12岁,也去煤洞干活了。匪子窝的男孩们,除了3个有幸在校读书,其他的全去煤洞里背煤了,一天能挣十多元……

“听说贵州的好多煤洞都要被政府关闭了,说是怕死人。往后,孩子们去哪儿挣钱啊……”房东叹气。他说若不去煤洞挣钱,寨里家家户户忙碌一年顶多收入三百多元。

“哪家娃多,尤其是女娃子多。家里头就会宽裕些……”房东的话让巴东大吃一惊。

这里,将把女儿卖给远方找上门来“买亲”的人为妻。当成一箭双雕的好事――家里由此“致富”,而女儿从此也可能过上好日子。寨里有好几户人家的女儿“远走高飞”了。

更耸人听闻的是,寨里竟还有人将自己的亲生孩子卖给人贩子――或是因为超生怕被罚恐怕一辈子也支付不起的上万元巨款,或是纯粹为几千元钱收入。

驼背道出了“市场价”:男孩,卖5000元以上;女孩,大多3000元。

夜渐深,屋内屋外都漆黑一团。

巴东的心格外疼!

他知道那些“远走高飞”的女孩,未必真将为人妻,而很可能落得被逼迫去城里供人肆意玩弄的不堪下场!

巴东躺在简陋的木床上,辗转反侧。床是女孩腾出来的,山里女孩不用化妆品,可床上溢满了淡淡的清香。

好闻,真好闻,可巴东没闲心去品味这清香。

巴东坐起,点燃一支烟。 忽然,他吃了一惊,床前竞站着个黑影!是那个女孩!

巴东有点狼狈,说:“对不起,我占你的床了……”

黑影不动,却传来费了好多劲挤出来的低低的声音:“我爹我娘说,今晚,我和叔……我,和哥睡……”

巴东的脑子里“轰”一下,又“轰”一下。

女孩摸索着脱衣,摸索着上床,钻进被子。她一动不动,像截木头。静一阵,挪挪,又一动不动,过一阵,又挪挪……

那团热乎乎的身子已经挨着巴东了。

巴东掐自己,生疼,又狠劲吸一口烟,明灭的烟头的光亮下,身边确实多了个人。

巴东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一个念头跑出来,又一个念头跑出来――他们用这种方式感恩?他们等会儿敲锣打鼓唤醒全寨人“抓现行”,声称小女孩被强暴了,然后索要天价“遮羞费”……

想不出任何答案。

巴东惟一能采取的正确行动是立刻跳下床。 女孩却在嘤嘤抽泣了:“哥,我爹我娘说。收了你的钱……”

巴东默然,黑暗里,惟有摇头,苦笑。

女孩又往巴东身边挪了挪,巴东的心生出太多想法来。

温温软软的一团,触手可及。

如果没猜错,女孩怕是在父母的“指示”下一丝不挂了吧。美丽的小女孩啊,你下月才满15岁呀!

手上的烟在不知不觉中灭了,巴东不敢动,强迫自己想白天拍的照片:牛们,鸡们,狗们,玉米地……

巴东不动,女孩却又动了――她不抽泣了,在发抖。

她已紧紧靠着巴东了,身子滚烫滚烫,抖个不停。

奇怪,巴东的心突然间竟风平浪静了。他将手放在被子上,轻轻拍两下:“小妹妹,你先好好睡吧,叔叔等会儿再睡。”

巴东重新点烟,不慌不忙地抽,慢慢地抽。

烟头明明灭灭,女孩终于入睡了。细细的鼾声起起伏伏,在寂静的夜里,在巴东的心底掀起太多甜丝丝却又无比苦涩的波澜。

晨曦微露,东倒西歪的木条漏窗闯进寸寸光线,始终坐在床上的巴东终于瞌睡起来。

在困顿地合上眼帘前,巴东情不自禁地看了看身边的女孩。

女孩侧身躺着,脸颊洁净,嘴角安详,睡得正香。

被子不知何时卷起一角,露出女孩的一段身体。女孩果然没穿衣服,小半截左乳浮现,朦朦胧胧的,坦坦荡荡地挺立,小小的,尖尖的。

巴东不由想起深圳陕西风味餐馆里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笑笑,心底一丝邪念都没停留,头晃几晃,就坐着睡着了。

醒来时,天早已大亮。

巴东急急下床,出“客房”,见方家一家三口围拢在女人的病床前低着嗓门商量着什么。看见巴东,驼背几步跨近,将手上的布包用劲地按到巴东手上。

巴东疑惑地揭开布包,愣住――一沓钱,显然是自己支付的“食宿费”!

驼背解释:“你是一个大好人。昨晚的事,我家金花都说了。这钱,我们不能收……”

巴东傻了,嘴里半晌吐不出一个字。他愣了好久,还是没话可说,干脆坐下,气呼呼地喘息,自己跟自己急,恼,真的恼。以往即便撞上大风大浪也能保持头脑清醒的他,此时此刻脑子里却乱成了一团麻。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招,巴东终于开口了。一半真话,一半谎言。

真话是:“这些钱,仅仅相当于我卖一本书赚的钱……”巴东确实卖过一本书,16开本的法学工具书,定价980元,巴东撕去版权页,换上偷换定价的新版权页,新定价3600元。书卖给深圳一家大公司,减去回扫和进货成本,恰好盈利2600元。

谎言是:“我四处旅游常住酒店,哪家不是收费三四千元一晚……”

巴东讲了不少大小道理,编了太多真假故事,终于让驼背将信将疑又千恩万谢地将布包重新掖进胸前。

那一刻,巴东惊觉自己其实比对方更感动。他暗吁一口气,觉得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回原处,熨熨帖帖了。他曾经挥霍掉太多的2600元;全轻飘飘的,都不及今天的厚重。

巴东告别,逐个看一家三口,说感谢的话。

走几步,想起什么,掏旅行包,掏出一支笔。包里惟一的一支笔,又掏出本《丽江的柔软时光》,包里惟一的一本书,递给金花:“金花,送你……金花,你是个很好很好的姑娘,还小,千万不要糟蹋自己。等长大了,找户好人家嫁了,好日子在后头,长着呢。”

巴东边说边暗骂自己,该抽50个耳刮子。这话连自己听了也觉得虚,虚得很哪!

金花没接巴东递过来的书和笔,低头,两手玩弄衣角。

“金花,你抬头啊,好好接你哥送你的东西……”病床上的母亲下命令。

巴东跨出门,习惯性地挥手。

金花忽然追到门边,仰脸问:“哥,阿哥,你,还来吗?”

巴东看着金花忧戚的脸,捕捉到了一丝期待。他略一迟疑,想张嘴,却终究没搭腔,只对她笑笑,退回几步,拍拍她的头,更灿烂地对她笑笑。

走出寨子,穿过玉米地,山道弯弯,巴东该下坡地了。

巴东回首,驼背和病女人还站在破旧的窝棚前挥手。金花没挥手,她倚着门,一手抓着门框,一手下垂,一动不动。金花倚门呆呆地张望着。

她在望远山,还是望巴东?

巴东的鼻子有点酸,他拿出相机,对焦,轻轻地摁快门,“咔嚓”,倚门远望的金花,还有她的父母,永远定格在镜头里了。

上一篇:大枣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下一篇: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