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04 20:25:56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1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对于高校在校生而言,自主学习意味着借助所在环境内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提升自我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知道自己的学习,进而规划自己的人生,应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剖析,引导学生找准自我定位,对自身情况进行全方位认识的必要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涵义及自主学习的特征分析

(一)何谓自主学习

大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学生在学期间在专业的教师指导下,综合自身学习的实际和特质,主动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并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方式、学习场地以及学习中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并不断根据学习的进度适时调控学习进度,评估学习效果,以实现大学生自觉、自愿主动学习的理论和学习模式。[1]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有:第一,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自主是心理学的一种有意识人格倾向,是个体在行为中表现出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立自我决策。[2]第二,"自主学习"具有独立自觉性。"自主学习"的学生在人格上具备独立个性,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主能力。第三,"自主学习"是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巩固和强化,同时,能力的强化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促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并相互促进,最终形成学习的方法与技巧。[3]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会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意义可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大学生加全面分析自我,确定发展方向

在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分析、评估自己,能够更迅速地找准自己择业的方向,找准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社会需求的最佳契合点。高校要在职业生涯的认识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认知引导,教学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在学习中结合自我认识客观认识和了解社会,以积极的心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自我。

(二)有利于大学生准确定位学习目标,为学习提供不竭动力

缺乏合理规划的学生在校期间往往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迷茫地随波逐流,也很容易迷失自我。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能够让学生迅速找到大学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学习任务,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也对学业的顺利完成做到有计划,有规划。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能力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快乐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大学生活,实现全面发展,为职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能适当激发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获得各个阶段的成就感和成绩,从而实现间接激励学生确定更好的学习目标,提升和完善自我,最终更好地完成学业、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策略

自主学习包括学生依据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决定学习内容、方法、进度、结果评价的方面,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确定目标、调控、调整学习行为的学习能力。而其中的重点,毫无疑问在于"自主"二字。不难发现,这也恰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一手段达到的首要目标。如何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一手段,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便成为了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问题焦点。具体到高校教育领域而言,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这一目的。

(一)将职业规划引入社团活动,丰富社团文化

对于专业、兴趣类社团加强管理与建设,可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生为组成社团主体的同时,由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展开一系列活动,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社团,以社团为平台,定期开展免费课程、优秀校友论坛、模拟面试场景、安排企业实践参观、进行大学生职业意向调查的基础上填写合适自身发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大赛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从而为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提供前提条件,更能藉此培养专业学习方面的兴趣。

(二)在学风建设中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导学生专业发展方向

大学学风建设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毅力等几个方面,也是衡量学生好坏的评价标准。通过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尽早地了解职业知识,树立规划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案,可以使学生结合个人情况,量身定做恰当的人生目标,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即为学习目的、态度、兴趣、毅力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而在这一过程中,优良的整体学风无疑对这一规划的过程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三)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自主学习观形成

高校思政工作中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形成的思想保证。大力贯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客观而深刻的了解到当今社会的需求,从而正确而全面的了解社会现实,通过这一切实手段达成端正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

(四)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紧缺,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为了适当解决当前的困境,可以从长期从事学生思政工作的队伍中选拔热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经验并从事过就业工作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后担当职业指导师,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开展相关职业咨询及教学,帮助学生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同时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和整个环境地作用下,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根据各高等院校不同的具体情况,还可灵活地采取以下方针:第一,创造自由空间,放宽权利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对于自我管理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更加渴望自治与独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学生的学习自由,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自身情况进行拓展学习。第二,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当今社会多媒体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微博、微信等形式不断冲击着学生思想,要教会学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规划大学生活,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络信息中不断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寻找自身的差距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独有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根据自身资质进行潜能的最大化的开发,让学习有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能够使学生明确个人理想,确立个人目标,树立人生信念的重要手段,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加以有效的利用,必将能够在激发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化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飞南.论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注意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3,(3).

[2]王桐岳.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J]o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1).

[3]任春华,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2

【关键词】学涯规划 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1 从学涯规划缺失看部分心理问题的形成和预防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成绩较差、情感问题、网络成瘾、经济原因等。梳理各种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不难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压力大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学涯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兴趣缺乏等。从经济学角度看,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影响行为。学涯目标不明确实质上是学生没有合理定位出自身学涯发展的内在需要,因而学习动机和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被动性和强制性,随着时间推移,易于形成学习上的惰性和逃避情绪,出现精神抑郁和空虚,寻求其他途径的充实和满足,成为网络成瘾、情感困惑等心理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帮助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需要,是解决学生学涯目标不明确、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材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预防部分心理问题源头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对学涯规划及学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建议

学涯规划即学生大学的阶段性人生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其根本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我在哪、要去哪以及如何去”的问题。具体的讲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人生阶段,明确自身定位,在综合分析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大学阶段的学业和素质发展目标,并制定出具有实施性的计划和步骤。

学涯规划教育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学涯规划,并辅导学生的整个实施过程。国内不少高校已经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但学涯规划教育这一细分领域的系统化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笔者认为学涯规划教育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 学涯规划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涯规划是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学生以大学阶段的学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从这个角度讲,从学涯最终目标、各年级子目标的确定、实施的思路和步骤、目标的调整和修正都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并不是完全靠教育者来策划和安排;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不足和阅历缺陷,完全依靠学生却又是不现实的,教育者的主要工作是:首先使学生明白大学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和考核指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及能力)和环境资源(专业特点、内外资源、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计划、安排学业和生活,最终使学生能在分析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自觉和内省主动做好自身的学涯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锻炼和提升学生自身,同时将学涯规划内化为学生的切实需要,并提升执行力的作用。

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开设学涯规划课程、学涯规划系列讲座等形式宣传学涯规划相关知识及重要性,通过学涯规划大赛、学涯规划主题班会等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规划意识和技能。

2.2 学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具有动态性的常规工作,需要整合多方力量积极参与

大学阶段各个时期,学生面临的学涯规划子目标不尽相同,一方面学生可能会对最初的学涯规划做出调整、修正和补充,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子目标的障碍而出现心理矛盾和困惑,因此,学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制定规划,还要引导和辅助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落实过程,同时及时的心理援助也是学涯规划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从学涯规划的基本要求来看,学生学涯规划需要的自我认知能力,环境分析能力,目标确定、计划修订能力等方面离不开一线辅导员的指导;学涯规划中的专业兴趣定位、学涯道路的选择离不开专业教师、学习导师的辅导;学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产生困惑和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学生对社会需求、就业现状的了解、对未来职业的判断离不开就业部门提供的信息。笔者曾尝试对部分学生进行学涯规划指导,但因各方面信息量不足和专业性不够而收效甚微,至今仍有一些学生的疑惑不能解答。因此,学涯规划教育具有系统性特征,只有各部门和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学涯规划教育,探索各种渠道的教育途径,全方位为学生学涯规划服务,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3 新生入学适应阶段是学涯规划教育的有利契机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同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笔者带入学新生,通过多渠道接触学生,发现新生普遍有较高的理想、有极强的上进心,渴望通过大学四年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全面塑造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然而,因为环境陌生、激励缺失、自律不足容易产生失衡心理、补偿心理、茫然心理以及自卑心理等,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对于规范和约束只是被动的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行动迟缓。他们不仅需要学习辅导以转换学习方式、生活辅导来适应环境,更需要学涯规划教育来培育专业思想和兴趣,学会认识自我和环境,从而定位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入学之初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进取意识是学涯规划教育有效实施有利契机。

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到,不少学生正是因为大一阶段的茫然心理不断侵蚀进取之心而转向寻求其他精神寄托,成为部分心理问题形成的诱因。因此,虽然不少心理问题虽然在高年级才逐渐显现出来,但真正的起源可能是由于大一阶段的学涯规划教育缺失。从预防因学涯目标不明确而诱发心理问题的角度来说,大一阶段的学涯规划教育,实质上具有前馈控制功能的心理健康辅导,具有防微杜渐的作用。

2.4 学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成长成材的牵引力,必须与严格管理作为推动力有机结合起来

虽然及时有效的学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涯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计划性,但由于当前多数学生具有个性张扬、思想活跃,自律性不强、抗挫折能力较差等个体特征,易受不良社会思潮(急功近利、快餐文化等)的影响,在遭遇到其他诱惑或是学业障碍时容易遗忘甚至放弃自己的学涯规划和人生目标,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学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牵引力还要做到与严格管理(一日生活制度、校纪校规)体现的推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律和他律互为补充、目标导向和制度约束双重保障的良性氛围。这是学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

总之,制定明确学涯规划是莘莘学子学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学涯规划作为一种目标导向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进行学涯规划教育,是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魏莉梅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3

关键词: 学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分析 重要性分析

一、学业生涯规划对学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学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并结合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科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和环境特点对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1]。在规划中应对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自己的学业或(职业)目标,最后通过详尽可行的计划以配合目标完成[2]。

学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由于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选拔模式和培养模式的差异,会造成中间的教育转型问题,因此学生初入大学容易表现出专业迷茫、时间管理效率低下、大学生活空虚等现象。其次,由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跟风性、个人价值观的差异性使学生产生学业目标丧失,最终导致职业决策的困难。再次,90后学生面临从家庭环境到集体生活环境、从基础式学科教育到专业式学科教育、从喂嚼式学习到自嚼式学习的转变,在这些转变中,90后大学生受到自我成长和社会环境转变的压力,更容易变得无所适从或无所事事。因此,学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让学生在规划中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和择己所望[3]。

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阶段性表现。从国内外环境来说,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较早也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在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德国和英国也是在20世纪初陆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而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已把职业规划理论引入学业生涯规划中,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资源的整合,有效地指导学生挖掘巨大潜力,增强学习兴趣并对就业方向进行锚定。在国内,学业生涯规划在近几年里得到了推广,但是在高校中开展相关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并未正规化、系统化和成熟化。因此,学业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时效性和推广性均相对较薄弱,需要不断地提炼经验和推进发展。

二、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模式对学业规划的要求

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课程的选择取决于学生。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背景的全面掌握是课程准确选择的基础。学业规划可以减少学生对于专业课程选择的盲目性和跟风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大学具有自由、充沛的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努力钻研、充实生活、全面发展。因此,学分制教育模式的客观要求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业规划方法,实施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业规划,并为职业生涯规划及人生的规划做好准备。

(二)学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学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主客观条件下,学生对自身和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对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专业特点和学习意愿,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倾向,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规划。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以价值澄清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价值观的判断和自身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力、创业就业力和持续发展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根据美国学者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关键阶段。实践表明,学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三)学业生涯规划是学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90后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特色,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与现实问题之间明显地存在矛盾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应包括整体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业发展不仅体现在满足整体性发展的要求和推进知识发展的需求上,而且还要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和技能学习的需求上。因此,不同的学业发展不再适应“一体化”教育,而增加了层次性、多样性和全面性。对于学业目标明确的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不仅局限于单纯的学习目标和学业成绩,而是需要指导者提供全方位的目标指向和多元化的指导信息,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开展学业指导;对于学业目标模糊的学生,需要通过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规划意识、以价值澄清为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规划、结合社会实践工作,增强学习动力。对于学业目标丧失的同学,需要将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与深度辅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帮助他们对人生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三、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一)学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贯穿四年的系统教育工程,包括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业规划体系、创新培养体系、心理教育体系、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就业创业体系。在整个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还能在不断完善和执行学业规划中培养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等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82-02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着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技能、高索质、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用人才。因此,探索一条高职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已经提上各高校的议事日程,在近些年的实践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专业化队伍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师资队伍匮乏、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意识淡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大学生为实现人生奋斗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成长、成才、成功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以及个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最佳职业路径。很多大学生进了大学校门后还根本不了解自己,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毕业以后将会干什么,这使他们产生迷茫、焦虑等心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测评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挖掘自身的职业潜质,为今后的个体发展铺平道路。在确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后,大学生应以该规划为准线,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和措施,逐步实现职业目标。

2.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在校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和措施,能有效地引导和鞭策学生,督促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大学学习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始,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莫定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识。中国就业体制的转变要求大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认识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社会逐渐使他们认识到“文凭”不再是一张无阻的通行证,综合职业素质在实现职业目标过程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教会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以便审时度势,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风向”,“因时制宜”,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除此以外,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形势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学习不只局限于校园内,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能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能力,通过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思想意识,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成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教师大部分是行政人员或系部辅导员,他们的本科或研究生专业基本上都不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授课前后基本上没有得到相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培训或进修,课堂上所讲的基本上是纯理论,师生互动少,对学生缺乏专业化、个性化和可操作性、动态性的指导。教师缺乏职场的经历或经验,到用人单位、就业市场调研或参观的机会很少,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大部分还是凭经验,与日趋变化的职业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相脱节。另外,授课教师所使用教材是本、专科通用教材,没有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教材,教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很少。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只是为修得学分而学习,没有把它当作自己走入职场的准备或是职业成功的开始,所以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不是很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还比较模糊,执行能力较弱,不懂得如何正确分析自我、职业特征和入职匹配,为自己做一份详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讲座、创业活动或招聘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面不广,成果不突出,特别是在自主创业中,鲜有成功的。

3.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评价机制。虽然一些学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学计划,但大多数其设为选修课,并没有形成“理念导入―职业测评―个性咨询―生涯辅导”的完整体系。部分学生以拿学分为目的,“功利性”掩盖了其真实的意义。结课后,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期实施情况缺乏有效跟踪监督和管理,无法客观地评价其实施效果。完善评价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是职业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普遍,轻个体。当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侧重于课堂集中授课和开展讲座,缺乏针对特殊个体进行的单独教育。尤其是当今的“90后”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有着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长背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祟和实践情况不同,因而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能也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当前,高职学校由于职业规划方面人才欠缺,经验小足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其能动性,使得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个性化缺乏,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指导。

三、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灌输与普及工作,定期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引导教职员工,特别是学工队伍、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方法,切实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同时,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2.构建职业规划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有具体的指导部门及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行全程职业规划,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大一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一、大二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职业规划;毕业班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辅导,引导他们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做好职业目标修正和完善。

为激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高校应实施“一根主线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职业式指导实施的全过程监控,通过加强过程监督和后续的跟踪调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正、调整和效果评价的一体化。“一根主线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终身教育的认识,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内部有序、系统地开展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充分整合校内外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从业经验的人员等多种资源,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势互补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选拔一批乐于从事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和有相关学利背景的专业教师来从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并根据他们个人的优势和潜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要加强他们的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一支专业队伍。扩大社会联系,联合更多力量,充分调动校友、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人士、人力资源专家、政府公务员、成功创业者等资源,加入到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工作队伍中来,成为学生的“生涯导师”,或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专业讲座,或进行个别辅导等,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有益指导和经验。

4.扩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总是最能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高职院校每年要定期举办一至两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节,来扩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首先,在宣传上要加大力度,通过学校广播台、校报、宣传栏和校园网,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其次,指导教师有责任或有义务全程加以指导,可以以所授课班级为团队或学生个人形式参与。第三,活动既要贴近学生实际,又要形式多样。可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职业测评、创业设计大赛、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视频简历大赛,也可举行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主题图片展、专题互动式论坛和访谈式讲座、模拟招聘、深入企事业单位实践参观等。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节系列活动让学生更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关心关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学生入学时,就着手建立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档案,定期进行补充,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考试成绩、专业课程、实践经历、所获奖励、个人职业目标和总结等。这个职业生涯档案不仅包含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档案材料,而且还应包括学生毕业离校后各职业阶段情况介绍的档案材料。这就要求职业规划教育管理部门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要和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发放和收集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调查登记表,归入该生的职业生涯档案。学校还应针对学生实际,定期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认识、自我认知、专业认知、环境认知、职业认知等方而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要进行细致统计和分析。同时要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对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和分析学生群体中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 郝永建.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1,(8):9-11.

[2] 覃仁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51-53.

[3] 宋宗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51-53.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5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

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2006年起,向各大高校进行宣传与普及。由于时间尚短,目前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较强的就业指导痕迹,缺乏实效性。就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来看,存在学生对社会职业、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了解;自身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家庭与社会缺乏积极、科学的引导;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缺乏素质能力培养;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顾名思义,是指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程度与态度,是大学生进行和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则意味着,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程度尚浅,并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意义所在,及其对于个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说明其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问题上存在理解与认知的矛盾,表明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而清楚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践和加深的了解。

目前,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来看,存在大学生虽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有一定认识,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没有清晰地了解;较男生相比,女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及规划意识较为薄弱;文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其他学科学生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有过社会实践经验(兼职或工作)的大学生较没有相关经验大学生相比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学生干部要比普通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较强的现象。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局限于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绝非科学与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全程、科学的教育体系。所有课程与活动的安排与设计,需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每个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包括其所学专业的学习特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目的及意义出发,建立和形成科学、完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全程体系。

第一学年:引导和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并完成初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制,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从未涉及或没有真正思考过个人的职业与生涯发展问题。因此,对于大一新生而言,需通过交流、经验介绍与“大数据”展示等渠道,教育和启发其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导入职业生涯规划概念,输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第二学年: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二年级的大学生,已经完成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对所学专业与未来可能从事的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需要结合所学专业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完成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开始探索社会环境。需通过课程教育与相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学年:指导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付诸实践。大三的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通过学习与实践,对于所学专业及知识结构有了初步明了的认知。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他们往往在考研、留学、求职等毕业去向的选择中徘徊不已,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帮助其完成正确、适时的选择与判断。

第四学年:指导学生顺利就业。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做好其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以正确、平和的心态面对就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绝非以学生顺利就业为最终目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价值,形成生涯规划的好习惯,使其贯穿于学生一生的生涯发展,才是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真正意义所在。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90-02

前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研究理论,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提高卫生高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平直和科学文化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构建更好的生活事业蓝图,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的强有力支持。

一、翻转课堂的论述

1.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是指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课堂时间与课后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决定权在学生自己手中,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的时间内可以专心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的学习,甚至可以在翻转课堂之中与同学共同研究本地或者全球范围内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深层次的了解和体会。学生需要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完成学习内容,方式有阅读功能全面的电子书、看教学视频等,并且可以同伙网络的方式与同学就问题进行讨论,对于资料的查阅更加方便快捷。作为老师,可以增加与学生沟通的时间,课后,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方式则是老师采用讲授知识和与学生沟通协作的形式,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来满足自身对于知识的渴求[1]。翻转课堂主要以互联网为主要的沟通途径,具有混实行、探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最终引发了授课模式、学生的管理方式、师生模式的全方位转化变革,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2.翻转课堂的特点。(1)教学视频简明扼要。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的实践基本都是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每个视频都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知识问题进行讲解的,具有针对性、快捷方便的特点。把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符合实践的发展要求。以网络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和控制对知识的了解力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暂停或者回放,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2)学习流程的实践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老师对信息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生课后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而翻转课堂则是对学习流程进行了新的调整,老师在学生学习知识前传递知识并且解答疑惑在线辅导,课堂上学生与老师通过互动的方式具有有效的辅导,对学生的学习困难一目了然。(3)复习过程的方便性。在教学视频中不仅有老师对知识的讲解,还包含了针对知识点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做出合理判断。还设有专门的学习评价体系,学生对于知识点小题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地汇入学习评价体系中来,老师针对评价体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自身也可以加强对知识点的强化和巩固。(4)教学信息的明确性。教学视频中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老师的手,不断地在画面中书写相关的知识点,并且针对知识点做出相应的讲解,视频中不会出现一些让学生分散注意力的东西,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职业生涯绘画课程教学的现状

1.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加大,每年的就业人员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卫生高职学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因此,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师资力量不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老师主要是由各分院的学生辅导员和其他任课老师兼职授课,缺少专业的师资团队,由于这些老师缺乏系统性的就业知识理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做到讲解透彻深入。同时,兼职任课的老师往往是一身多职,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性投入,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精力不足。因此,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改革创新力度不足,进程稍显滞后,主要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也致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明显[2]。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实践。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一对多,老师一人对多个学生,老师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主要在理论知识、规划步骤和如何规划的方法三方面,因此,缺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探讨,由于缺乏实践,无法将自身实际的发展需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并且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对实际就业情况进积极的指导。

三、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实行翻转课程的可行性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职业生涯规划翻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递途径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特别是网络途径的应用,学生不需要出门,利用网络便可以获取全球的信息资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这便需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3]。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规划方法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制作成教学视频,以网络视频的形式通过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学习。

2.翻转课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教学基础。翻转课堂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对于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可以重复观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视频进行强化训练,增加印象,加深理解程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来自我调节学习进度,使得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知识中来,这是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延伸和扩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视频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这对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学生的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研究对策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基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要对学习知识有自觉性的意识,根据课前在视频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中教师、同学及时进行讨论交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内部消化。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和正确运用教学方式,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知识利用翻转课堂发挥到最佳效果。教师要加强对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使用,利用其技术制作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视频。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合理变化,学生要把自己在教学视频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难以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来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讨论。

2.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翻转课堂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翻转课堂的信息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能力,重视课程的整体设计,不要偏离主题,要做到系统全面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注重课程时间的长短,将课程的时间长短控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内容应该是最核心的部分,要突出重点生动形象,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检测内容,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度。

3.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技能。培养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态,将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并加强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前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并且可以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大家互相点评、交流讨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人际交往能力,这也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总结: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可以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致力于培养我国优秀的医疗护理型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翻转课堂的顺利进行可以保证其学校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不断发展,并且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完善人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明星,蔡国民,覃遵跃,王晓波,陈生萍,黄云.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5,(01):76-81.

[2]夏佩.以翻转课堂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新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187-188.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7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为职业生涯设计,它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不同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常主要包括专业思想与学习目的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观教育、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准备和择业技能训练。

2.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成功的人生是科学规划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如何使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站稳脚跟,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尤为必要。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创业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条件,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才能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了解自己并理性择业,可以树立积极的心态,顺利踏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3.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入学教育的目的是让新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转变观念,转变学习方法,确立今后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新生来说,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要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养目标以及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可以通过入学教育的专业思想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再结合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就读学校的概况,所学专业的课程、学习要求、就业方向以及专业发展的前景,让新生一入学就有了职业生涯的目标。同时,再以专业就业的前景为教育的切入口,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爱,明确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定位,教育学生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2)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部分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掌握专业技能不强。同时,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择业时比较盲目,挑三拣四,定位过高,使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加大了自身的就业难度。针对这种现象,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现实的社会环境,才能够准确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3)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职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中职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加大。同时,在目前就业难的形势下,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吃苦耐劳的农民工都在与中职毕业生抢饭碗,加剧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如何保证中职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顺利就业和创业,学校必须利用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宣传橱窗、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能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学好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提高自身就业的竞争力。

(4)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笔者在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的教学中,采取了讲授与案例分析以及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结合课本的知识点和重点给学生进行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确定发展目标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其次,通过与学生分析教材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和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知道,发展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每个人都有许多人生目标。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合理吗?”“如何确定合理的、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了解个人的特点、了解社会的需要,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5)结合学生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涉及面广、时间长,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固然必要,但是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紧密结合。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请毕业生和企业成功人士来学校给学生作讲座,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同时,学校可以请家长到学校,一 起参加学校举行的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形势分析、行业发展报告等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总之,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学校各个教育环节中去,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能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积极创业,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篇8

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高中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志向,了解各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和职业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职业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理想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指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高中阶段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在促进高中生更大的学习动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选择符合自我兴趣和发展潜能的专业和职业,为大学阶段生涯规划及今后的正确择业做好充分准备。

为切实了解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和学生需求状况,我以浙江省长兴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

(一)调查方法及过程

采用自编《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主要从生涯规划的三个维度来进行调查:1.知己,主要包括知晓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2.知彼,主要包括知晓社会环境、专业情况;3.行动,是指为自己的生涯规划做过的相应努力。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20份,其中有效问卷214份。调查的班级为高一年级7班、11班、19班和20班,其中女生123人,男生91人。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知己”部分

(1)对自我特长的熟悉方面,知晓的比不知晓的多,大部分是通过自我判断知晓的。

本次调查中,知晓自己特长的人数占54%,其中男生中知晓自己特长的占59%,女生中知晓自己特长的占50%。

(2)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的专业了解一点,多数确定自己有理想的专业(大学),成绩排名在30名以后的学生没有理想专业的比率较高。

72.0%的高中生对大学专业了解一点,24.1%的高中生觉得自己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的专业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认识,这也是高中生生涯规划今后的工作方向之一。

有58.4%的学生心目中有理想的专业,56.1%的学生心目中有理想的大学。虽然学生对大学的专业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专业,这也解释了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上的变化性与不_定性,他们虽然不了解但他们有理想,因此他们对专业的选择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换而变化,同时随着他们对专业了解程度的增加,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专业也会发生变化。

排名30以后的学生当中,65.9%的学生没有理想的专业。这说明成绩是影响学生对自己未来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3)高中生选择专业考虑的因素集中在“兴趣所在”及“前景好收入高上”,而对专业的热门程度与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并不在意。

高中生选择专业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看自己的兴趣所在,占53.3%,外在的因素是看工作的前景及收入情况,而对专业是否热门及父母的建议并不太在意。

2.“知彼”部分

(1)高中生获取专业或职业信息的渠道,以网上搜索、亲朋好友介绍和学校的生涯辅导课为主要手段,其中网上搜索为最主要的方式。

(2)获得生涯指导的最主要途径是与职业指导老师约谈,进行职业咨询。

3.行动部分

(1)高中生对生涯指导方面的信息需求较大。

在生涯规划方面,学生希望得到的信息中,提供具体的选课指导、开辟高校专业介绍的专栏、介绍不同职业特点及素质要求及生涯辅导方面的课程等需求量均较大,而对留学信息的需求相对较少。

(2)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大部分高中生可以做的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

对于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现在自己做了什么,60.7%的学生表示他们做了的及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还有部分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专业信息、发展相关的能力。但是,有21.5%的学生表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生涯规划主要有以下特点:1.高中生对自我及专业(职业)的认知有一定的主见,但缺少认识自我及职业的技能;2.高中生对生涯指导的需求大,但现实的生涯指导缺少系统性和严谨性;3.高中生有一定的生涯规划意识,并付诸了一定的行动;4.生涯规划态度与性别、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针对以上特点,结合浙江省长兴中学生涯规划实践,我提出生涯规划的应对策略。

二、生涯规划的应对策略

(一)建构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要形成完善的生涯规划体系。如:长兴中学在利用好学校原有的实践经验――以“德育导师制”为依托,围绕“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了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项调查研究,就高中生对自我特长、大学的专业、生涯指导方面的信息需求、获得生涯指导的途径等情况进行了排摸,并据此制订了《浙江省长兴中学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意见》,着力构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系统,涵盖三方面内容:人生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三年学业规划。

(二)开设系列的生涯规划课程

生涯规划课程选修课的重中之重是将生涯规划辅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辅导方式,引导高中学生适应高中不同阶段的生活,在认识社会发展和认识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于自身发展大致有个发展愿景,并在自身愿景目标的激励下,规划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计划与能力发展。

浙江省长兴中学围绕生涯规划所开设的选修课程有“适应高中生活”“认识自我”“职业体验”“职业素养”“走上社会第一步”“了解职业”“高中生生涯规划”“从心启航”,这些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职业访谈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堂,使得生涯指导变得更加系统和严谨。

(三)生涯规划教育与教学和德育相互融合

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具有专业性,但更多地需要放在校园生态中与学校的教学和德育相融合[2-3]。

与德育的融合。长兴中学的生涯规划教育能有效地将德育导师制与生涯规划相融合,每位德育导师总是能依托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特色及受导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提供定制的生涯规划教育。如对一位物理学习较薄弱的学生,物理老师胡晓雄就对其进行了物理学科的学科规划指导,他告知该生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内容与重难点,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如纠错、实验、作图等,同时也说明了c物理学科相关的职业,如工程师、电力工程等。

与教学的融合。长兴中学要求每位学生制定一份个人高中三年学业水平规划,学业规划指导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集合各门学科教师的智慧,制订了较系统的《长兴中学高中三年各学科学法指导》,包括高一新生暑期自主学习指南以及高一、高二、高三各学科学法指南,使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上都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其中,既有对学生错误学习方法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也有对正确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如对于物理学习,高一的《学法指南》里结合高一物理学习的特点给出了“重视实验”“重视思维和方法”以及“规范解题,善于总结”的方法指导;高二的《学法指南》里罗列了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认识和错误习惯,如“愿意做题,却为答案而做题”“轻视纠错整理,觉得听懂就行”“试卷失分了,只是因为算错”;高三的《学法指南》里则又针对高三学习的特点给出了“精解少量典型题、浏览较多的习题”“以物理概念、规律、方法为核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这样的建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及新高考的实施,生涯规划内容越来越深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因此,我对于生涯规划对策部分的展望如下:校内课程与校外体验融合;各学校形成生涯辅导制度;对生涯辅导的研究可以指向选课、由行政班到走班的变化所带来的由学生内在兴趣所驱动的生涯发展课题。

参考文献

[1]林雅芳.高中生涯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7):15-18.

[2]谢伟.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几点思考[J]. 教学月刊,2014(7):52-54.

[3]杭伟华,谢伟.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涯发展而设计――浙江省长兴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24):11-13.

上一篇:月光下想你范文 下一篇:送给妈妈的母亲节礼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