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16 05:56:17

法制宣传材料

法制宣传材料篇1

××市工商局大力加强对内法制宣传教育,以全员树立新型执法理念为目标,以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法律宣传教育制度为保证,狠抓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学习运用,突出执法理念教育,将行政指导的原则、方式、方法等技能教育贯穿于内部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对行政指导这种新型普法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从“管制型”行政到“服务型”行政理念的转变,将引导、教育、规劝、服务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实现与行政相对人的和谐沟通、互学互动,提高管理的效能。在抓好执法理念教育的同时,××市工商局十分注意内部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长效化建设,建立包括公务员初任法律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初任法律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内设机构周法律学习制度、党组中心组月法律学习制度、新法规培训制度、注册官业务培训制度、办案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公职律师培训制度、普法经费保障制度等,并以考试考核为保障,通过把普法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指标、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定期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测试,检验执法人员学法的效果,激发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在对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创新,运用行政指导,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工商日常监管中,通过宣传、教育、辅导、提示、警示、告诫、建议等方法,“面对面”普法,“面对面”指导,既引导经营者依法经营,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又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实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日常化、业务化、长效化和规范化。一是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事务中,围绕“信息公开、到期提醒、申办教示、退出指引”四个主题,对即将到期的登记事项、许可证照,通过适当方式提醒;

对申办各项登记事务,通过明确所需材料、提供示范文本、教导规范填报等方式引导;提醒;对申办各项登记事务,通过明确所需材料、提供示范文本、教导规范填报等方式引导;对退出市场的,指引其办理相关手续,依法退出,确保准入依法,退出有序。二是在查处各种违法行为过程中,采取预防与惩戒、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教育为主、重在纠违、苗头预警、轻违告诫”的原则,利用解释、说服、规劝、劝阻、警示、告诫等方式,引导自行纠正违法行为,杜绝一罚了之,防止违法反复;对一些有违法苗头的经营者予以预警提示,帮助其及时调整行为,避免违法;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给予告诫规劝,及时消除违法。做到“事前预警告诫、事中纠正制止、事后教育规范。三是在日常巡查监管中,围绕“导出盲区、依法运营、建章立制、审慎把关”四个主题,劝导经营者遵照法律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实现经营的规范化,避免出现无意违法。重点引导企业走出经营过程中的一些盲区、误区;指导企业依法经营,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对开展的各项经营活动、交易行为进行审慎把关。四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围绕“重树意识、维权创牌、自我完善、协力发展”四个主题,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正确开展维权活动;引导企业树立维权意识、品牌意识、发展意识;引导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创立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健全和完善各项经营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壮大。

为使行政指导更加扎实、有效,××市工商局还实行行政指导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自律经营、守法经营意识。即由企业推荐_-_名文化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经工商部门进行商标、广告、登记注册等法律法规培训、考核后,聘为“行政指导企业工商联络员”,并将其定位为“工商工作联络员、工商业务办事员、工商法规宣传员和工商行风监督员”。目前全市系统共已举办联络员培训__多期,受培训联络员_____多人。通过这些培训,使联络员初步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并通过他们将法律知识带回企业,使市场经营者确实掌握在经营过程中那些事情依法可为、依法应如何为、那些依法不可为,不断提高他们法律素质和守法经营的意识。在行政指导过程中,把联络员作为重点直接指导对象,由联络员将普法内容带回企业,延伸行政指导的触角,扩大行政指导的覆盖面,通过发挥联络员的桥梁作用实现并拓展了对企业的有效法制宣传教育。并在对企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时,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法制宣传材料篇2

一、坚持学法

多年的统计工作实践,使同志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努力做好各项统计法制工作,是坚持依法统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的客观要求。从事统计工作近三十年来,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统计法律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担任法制科长以来,她坚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当作规范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带头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先后通学了《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统计法实施细则》、《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并利用全省行政执法人员换证培训考试的机会,积极参加培训班,对统计专业法律法规和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共用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顺利取得了《河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和《统计执法检查证》。积极参加全省组织的法制骨干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增长和积累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为做好统计法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普法

同志在认真学法的同时,还把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当作重要职责,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统计法律知识。负责起草制定了《市统计“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法制宣传工作要点等法制学习、宣传文件和制度。积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日各项活动,通过制作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展板和横幅,印制统计“五五”普法材料,召开法制座谈会,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统计法,掀起普法活动的高潮。主动配合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工作,一年一度的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统计法基础知识》是必考课目之一,在我市每年组织的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班上,同志都要亲自备课授课,为学员讲授统计法基础知识,受到大家好评。目前,我市已累计有1644名统计人员参加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敢于执法

统计执法是统计法制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维护党和国家利益、贯彻落实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维护统计法律尊严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论是统计报表的催领、催报,还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查询,以及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同志都能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每年开展的统计执法大检查中,同志都要负责制定检查方案,组织检查人员,办理检查许可证,并亲自参加执法检查。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虚报、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坚持依法立案处理。至,市统计局直接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262起,其中本人直接参于查处的案件在50起以上。所办案件都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适用法律正确,未发生一起错案,也未发生一起统计行政复议案件和统计行政诉讼案件,并曾多次被评为全省统计系统优秀案卷,其中同志负责查办的卢氏县某学校瞒报统计资料案的案卷被评为全国统计行政处罚优秀案卷。

法制宣传材料篇3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拜泉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五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五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拜泉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拜泉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拜泉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组成普法宣讲团17个、普法宣讲组286个,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县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和司法战线资深的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制宣传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常活跃在全县城乡之间。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5)是普法工作实现网络化,县办通过政府网与各乡(镇)依法治理办实行微机联网,“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全部开通,运行良好。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展“法律广场”活动。在县城设置2处“法律广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第五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第七开设小区“法制长廊”。在县城繁华小区开设2处“法制长廊”,确定专人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第八建立“法律农家院”。每个乡(镇)只少要建立3—5个村标准性高、运用性强的“法律农家院”,并逐步实现“村村有个法律农家院”。四是在经费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一点,法律服务创收一点等措施,县办普法经费10.8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法制宣传材料篇4

“四五”普法即将拉下帷幕,“五五”普法的号角又将吹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施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五五”普法,毫无疑问,在其方式方法上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但是,普法的方式不管怎么变,教材作为普法的重要工具不可少,因为普法教材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是历史的经验。所谓法制宣传教育,是统治阶级为贯彻实施法律,使人民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统治秩序所进行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纵观中国历史,一些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十分重视法律的宣传工作,特别关注教材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提高其权威,维护国家的统一,他几度大规模出巡,在出巡途中,令人把秦朝的法令刻在石碑上昭示百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既重视立法,也非常重视法制宣传的封建帝王,他为明朝订立三十郑,共四百六十条的《明律》,他主编的《大诰》,内容是严惩官民犯罪的具体案例汇编,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法制宣传教材,并规定天下各塾师必须讲授此书,对宣传《大诰》成绩突出者,可破格进京朝见,奖励财物,以此树立善恶、福祸的标准,使人“趋吉避凶”,以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太祖帝还把《大诰》、《大明律》作为“国子监”的必修课和考试内容,要求欲入仕途者,必须通晓法律。这些措施在当时为维护封建的统治,巩固封建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我们考察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第二,是实践的成果。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庄严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宪法颁布后,各地编写印发了大量的宣传、学习宪法的辅导材料,特别是通过上大课、作报告的形式系统宣讲宪法,使广大公民初步树立了宪法观念,激发其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积极性。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和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从此我国民主与法制教育掀开了新的一页。恩施市的普法工作经过了从“一五”至“四五”系统而宏大的全民普法教育的过程。对此,笔者不提及其他方面,仅就普法教材来说,它在普法中是立了头功的。据统计,全市在“一五”普法期间征订发行省编教材二万册,州编普法教材四万册,各级各部门发行专业法宣传资料八万九千二百份;征订发行省编“二五”普法教材六万册,各类宣传资料一十五万六千七百份;征订发行省编“三五”普法教材五万五千册,州编“三五”普法教育三万五千册,其他相关辅导资料一十九万六千份;征订发行省编“四五”普法考核四万册,州编“四五”普法教材三万册,《便民实用普法手册》十万册,各类配套宣传资料二十五万三千八百份。总共发行省、州编普法教材二十七万册,各类宣传资料近百万份,直接作用于公民普法中的自学、面授、复习、考试考核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教材的大量发行为全市二十年的普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第三,是现时的需要。在“五五”普法即将实施之际,随着《国家法》、《公务员法》、《物权法》等若干新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统编普法教材大量出版发行,既是“五五”普法启动阶段的当务之急,也是使“五五”普法不走过场的重要基础。

法制宣传材料篇5

关键词:地方报 宣传报道 档案建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4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时代的一个烙印,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越来越呈现重要作用。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是指报纸在宣传报道活动中形成的、经过整理归档的各种稿件、录音带、照片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历史记录,是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信息,也是进行工作查考、经验总结、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做好宣传报道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管理谈一点粗浅思考。

1 加强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建设要明确目标

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地方报除了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外,近年来,在“走转改”中,开始更多地关注实际、关注基层、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宣传报道档案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建设的目标应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室藏体系,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1.1 宣传报道档案的内容应更加广泛

首先要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新闻单位宣传报道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新闻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务必收集齐全本地区领导人、知名人士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材料;其次应加强对报纸专题报道、专栏报道、热线跟踪、先进事例、典型人物宣传报道材料的收集,尤其是涉及本地区民生方面有重要影响的报道材料;最后是报纸紧密结合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编纂的各种宣传材料。

1.2 宣传报道档案的载体应更加多样

除了继续加强文字材料收集外,更应注重对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这是因为图片、影像资料在宣传、教育等方面比文字材料更客观、更形象,在新时期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

1.3 宣传报道档案的原始材料应更加齐全

正式出版的文稿均是经过若干次加工而成的,对于记者在调查、采访等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资料及报社为采编、发稿等工作需要而搜集的有关资料更应注重收集,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某一新闻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

2 加强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工作要多措并举

地方报的宣传报道档案产生于新闻采写、编辑、组版等各个部门和全体记者手中,要确保宣传报道档案的齐全、完整,除了提高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外,还必须建章立制,多措并举。

2.1 实行宣传报道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制度

为加强宣传报道档案的管理,应对此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网络,严格按规定将有关材料移交综合档案室集中整理、保管与利用。

2.2 实行宣传报道档案的定期移交制度

由于报纸产生的宣传报道档案数量庞大,不可能像文书、会计等档案一样实行年度集中移交制度,各有关科室应每天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当天产生的宣传报道档案,并将该工作作为科室的月度常规工作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因时间过长而造成材料的丢失,提高宣传报道档案归档的齐全率。

2.3 健全宣传报道档案归档工作的奖惩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科室常常以工作繁忙为由,不交或少交档案。报社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报道档案归档工作的奖惩机制,纳入对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考核内容,杜绝或减少档案丢失或占为已有等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建设要科学管理

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的管理工作,应根据《新闻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入库,并根据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实行计算机管理。

3.1 宣传报道档案的分类

分类是宣传报道档案整理的核心工作,只有分类确切、组合科学,才能建立起规范的宣传报道档案管理体系。根据报纸宣传报道的特点,纸质材料可采用“年度—期限—栏目”的分类方法,保管期限参照《新闻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报纸栏目名称调整时,有关分类方案、归卷类目等也要及时调整。照片、录音带等特殊载体档案可按专题结合时间进行分类。

3.2 宣传报道档案的编目

纸质宣传报道档案的编目方法可参照文书档案编目方法执行,同一栏目目内的文件材料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同一新闻报道中所产生的若干材料应放在一起,并作一件处理。在此基础上编制《案卷目录》或《归档文件目录》等检索工具。

照片、录音带等特殊载体档案在编目过程中,所应注意的是要把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形成者等要素写清楚。由于报纸产生的这类档案较多,可按专题编制相应的检索工具。

3.3 构建现代化宣传报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努力应用现代化技术,积极构建一个运行畅通、查阅便捷的宣传报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数据库技术,建成宣传报道档案纸质、照片、录音带等分类数据库,实现能按“主题”、“时间”、“责任者”等多种检索的查阅途径,提高宣传报道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

4 加强地方报宣传报道档案建设要放大作用

建设宣传报道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号档案资料。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探索宣传报道档案的利用方式、方法,紧贴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面向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全方位地提供档案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报道档案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1 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提供档案服务

地方报的宣传报道档案,汇集了该地区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真实地记录了该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是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的有力帮手。例如,张家港市近年来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连贯”、全国生态城市示范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各种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100多项部级荣誉。在各种创建活动中,张家港日报社为各级考核组提供了较为齐全的宣传报道资料,为顺利通过各项考核验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4.2 围绕新闻采编工作,积极提供专题信息服务

宣传报道档案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时代信息,能为记者就某一新闻报道的采编工作提供有关历史背景。近年来,张家港日报社为上级各类采访报道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宣传报道资料,对于记者了解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了较好的参谋作用。

4.3 围绕广大民众,努力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

近年来,各级报纸大力贯彻宣传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方针,报纸电子版已成为宣传报道档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新形式。例如,2004年《张家港日报》电子版就上了因特网,建立了数字报系统,2013年更是将所有历史报纸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完整的《张家港日报》数字化系统,内容包含了从创刊以来20多年的国内外时事报道、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信息,特别是一些诸如天气预报、楼市行情、车市动态、日用品价格、卫生保健知识、停电停水等信息都是广大老百姓所十分需要的,他们可通过输入日期、关键字、作者等字段迅速地查到所需信息,是报纸宣传报道档案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

4.4 围绕文化建设,着力为地方积累丰富的历史记录

法制宣传材料篇6

一、市政府贯彻十项措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省政府关于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丽政发〔〕11号)、《关于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通知》(丽政办发〔〕75号)、《关于修订部门各类应急预案的通知》(丽政办发〔〕131号),提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7月9日,永胜县召开全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会议当晚,姚安县就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及的乡镇参会领导迅速赶赴灾区调查灾情,开展应急工作;11月2日,宾川地震后,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调查灾情、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充分体现了应急快、布置快、行动快、救灾快的特点,得到灾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市政府以第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十项重大措施的实施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建立了跟踪检查、进度汇报工作制度,明确了启动问责程序和办法。市地震局及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工作分解及实施意见》(丽震发〔〕32号,制定了宣传工作要点计划。

《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丽政发〔〕1号)对于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目标任务是:普及防震抗震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抗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主要措施有:1.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声像资料。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发放到全市各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大中型企业、社区、农村等做到家喻户晓。2.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年度常规宣传。结合“2·3”地震纪念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日、“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及三月会、七月会等有利时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采取专家讲座、上街咨询、政风行风直播热线、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强《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3.建立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宣传方案,使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认真开展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组建地震科普知识宣讲队,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材料,定期到乡镇、街道、村庄进行宣传,扩大对社区、农村的宣传面。充分发挥新闻单位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改进新闻报道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4.建立应对重大地震灾害新闻制度。新闻单位对地震事件的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以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成效和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三、牵头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四、协助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地震局、民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报社。

省政府十项重大措施和《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按比例配发到各县级地震部门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省局为市发放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100件共0本、《宾馆酒店防震避震知识卡片》7000份、《防震避震常识手册》100件共0本、《防震减灾科普知识100问》50件共10000本、《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小)》800件2万套共16万张、《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大)》400件1万套共8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挂图》20件共400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蝶蟾童(ⅰ、ⅱ)》5件共500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蝶片-地震来了怎么办》5件共750张、《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碟片4件共800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问答》7件共658本、《云南省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大行动画册》20件共20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资料为我们深入全面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市地震局收到宣传资料后,及时将宣传资料按各区县人口比例分发到各区县地震局,同时将各区县地震局科普资料发放补助经费及时下达给区县地震局。各区县地震局也及时深入农村乡镇,利用集市等时机,将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学校师生、干部群众、来丽游客手中。

三、及时向学校、乡村、政府部门、酒店等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情况。

市地震局重视科普资料发放工作,收到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后,市地震局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强化宣传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工作计划及内容,就宣传工作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对区县地震局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利用“2·3”地震、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针对性开展强化科普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科普宣传热潮,形成合力,以大规模、大声势达到大成效。

市地震局以点带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联系乡永胜县顺州乡中学、新河村中学、小学及村民送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100问》等科普材料共4000册,做到联系村中小学及群众人手一册,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市属大中小学校师专、实验学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发放了知识挂图和宣传资料,做到人手一册。

市县党委、政府文件交换系统向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及党委、政府部门发放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防震避震常识手册》、《地震知识100问》及市地震局编印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等宣传材料。

通过全市司法系统、中小学和市政科普宣传专栏广泛张贴《防震减灾法》及《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宣传挂图。

积极协调市旅游局,由市旅游监理公司将省地震局配发的酒店宾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插页7000份分发给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由于市酒店宾馆客房标间达5万多,省局所发材料严重不足,将实际情况上报省局震防处。

在市、县、区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市、县、区地震局为与会代表和委员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知识》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面向来自全市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各个界别、各级领导、各种民族的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向他们开展专门的科普知识宣传取得了带动示范作用。

在新春佳节之际,市地震局为全市中小学地震兼职宏观信息员寄去了春节慰问卡和防震减灾知识挂图、dvd、《防震避震知识》、《地震知识100问》,为全市中小学在新的一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供了条件。另外,还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分管领导寄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及《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共寄出防震减灾知识材料3000余份。

市县(区)地震局以学校为重点将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及时发放给各学校,做到人手一册,宣传挂图做到了入班、入村。玉龙、古城、永胜、华坪、宁蒗各区县地震局还组织了科技周强化宣传、乡镇街天强化集中宣传、交流会强化宣传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欢迎,宣传效果极为理想。

永胜县地震局于7月10日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向与会代表《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共234本;于月3日在永胜县大安乡召开“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培训会”,向参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800册、dvd光盘10盒;9月在县教育局召开全县中小学校校长会议时,向参会人员发放dvd光盘《蟾童》120盒、《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1000份;于9月23日组织参加了永胜县“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地震知识咨询,摆放防震避震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近千人次观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在民主广场的科普画廊内展出8平方米的宣传材料;11月19日,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地震科普大篷车宣传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全县乡镇分管领导、县直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80人举办了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普大篷车到十字街进行街头宣传,播放《蟾童》、《应对地震灾害自救互救常识》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发放《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近5000份;12月11日我局召集全县十五个点的宏观观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发给宏观观测人员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多份。

玉龙县地震局在纪念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向全县各部委办局发放地震宣传知识手册1500余份。以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月活动,到玉龙中学、玉龙县五中、白沙中学开展了防震避震常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共发放地震知识宣传手册余份。

古城区、华坪县、宁蒗县地震局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及时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单位、家庭。

四、利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情况。

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市地震部门都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年度计划要点要求,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市地震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通过开展讲座、上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刊登文章、播放宣传片、张贴挂图、悬挂横幅、播放标语口号、短信宣传、知识竞赛、网络宣传、通过公共汽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走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画面、网络上有专栏。全市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以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为重点等,广泛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学习宣传活动。

5月12日前后,全市地震系统深入基层农村、小区、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以中小学师生为重点,实施了科普知识全覆盖工程,发了科普宣传材料近20万份,开展知识讲座20场。在5月12日,与全市各主要减灾职能部门一道开展了规模大、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全市电视台共播放宣传片600分钟(含重播、新闻)、宣传口号共40余条。

2月3日,在大地震14周年之际,市、古城区、玉龙县地震局联合开展了纪念1996年“2·3”大地震现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区、县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到红太阳广场、束河古镇等地向行人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科协网络通讯“5·12”专辑》等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回答行人有关防震避震方面的问题,讲解介绍防灾减灾法规。本次活动共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材料5000余份,圆满完成了宣传任务,对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永胜、华坪、宁蒗县地震局也在2月3日当天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市政广场和主要街道开展现场宣传,县挂宣传标语条幅3幅,发放科普知识读本共6000份、开展现场咨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全市地震部门都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果显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情况

市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创建工作要以“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防震避震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宗旨”,以“学校科普宣传教育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全市各级教育、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意识普遍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为止,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各县地震局都建立了两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古城区祥和办事处白龙潭小学、永胜县第四中学两所学校被评为云南省首批科普示范学校。永胜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于被中国地震局评为部级典型地震遗址。全市初步形成以学校为重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网络,正在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积极争取省局支持,《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题dvd蝶片制作项目得到省局支持。投入15万元,将立足实际,强化人对本市多地震的市情了解,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并从思想根源重视防震工作、做好应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识,融合现实性、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提供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传片已进入制作后期。

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组织全市师生收看省电视台少儿频道每月一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地震百科》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电视录相。

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活动,11月18-19日,在古城区、永胜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传、发放材料等方式向市民及游客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对市防震减灾网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按照把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的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优势,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广播电视覆盖面和影响面广的优势,协调市电视台不定期播放科普知识宣传片,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台综合频道分别于5月12日、综合频道于1月31日黄金时间晚8:05分播放了《汶川地震启示》、《蟾童》(ⅰ、ⅱ)及《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宣传片,并于次日在公共频道重播,效果显著。积极开展每年的政风行风直播热线活动,向广大听众介绍了市防震减灾事业成就,就感兴趣的科普常识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广泛宣传了地震工作和科普知识。在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座谈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利用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学校科普知识讲座及紧急避震逃生演练、全市地震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召开、防震减为重要活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情况,市广播电视台、日报都及时进行定传报道,有力地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颁布、地震纪念日之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分管领导都在《日报》及网等媒体上刊登署名文章,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知识。利用《年鉴》、《腾飞-建国六十年纪念册》、《统计年鉴》等媒介广泛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

永胜县积极争取世界宣明会资助,制作乡土宣传手册,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把乡土科普宣传资料送到学校、送到贫困山区,把防灾知识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深受贫困山区人民的喜爱。

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由于领导重视、思想统一,通过全市地震系统干部职工近两年来的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以机关为重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强化;以学校为重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学校建设取得突破,学校科普教育和紧急避震演练做到常态化;以厂矿及次生灾害容易发生企业和生命线工程为重点,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经常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地震平安示范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以熟悉、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抗震防震常识为标志,全民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有力提高。

虽然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对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地震部门主要职能是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但新的工作机制和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推进;二是防震减科普宣传投入保障由于受制于地方财力困难,宣传工作离社会期望和百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针对性强化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如针对性提供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服务、学校安全抗震服务等方面还需加强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四是由于各种原因,对诸如减隔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宣传等效果不甚理想;五是不同程度还存在麻痹松懈思想;六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从形式、内容、效果及服务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需要进一步增强宣传的针对性,以达到提高宣传效果的目的。

法制宣传材料篇7

一、内容

2003年度

第一卷: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1、社区的学习制度和记录

2、社区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制度、计划、主题和典型

3、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4、维护未成年人的机构和内容

5、法制教育的计划和总结

6、社区居民、青少年的学法记录、安排、考核

7、普法宣传的安排、简报、资料

8、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巡逻制度

9、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规划

10、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的有关机构

11、民主决策制度

12、诚信主题教育的安排、记录和实践活动的安排、记录

第二卷:人文环境、生活环境

1、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记录

2、国防、国家安全教育的安排和记录

3、形势报告会制度

4、群众性形势教育主题活动的安排、记录

5、2003年-2005年公民道德建设规划

6、2003年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总结

7、市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

8、市民教育计划、教材、学员名单、报到册、教师队伍(本材料要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准备教学计划、学员名单、报到册和教师队伍)

9、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教育制度和计划总结

10、公民道德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以及先进典型的材料

1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总结和工作机制

12、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和为未成年人办实事记录

13、科普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

14、社区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记录、

15、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的统计记录(总面积每万人大于500平方米)

16、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记录

17、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注册登记制度

18、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名单(不少于4支)

19、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简报或记录(不少于4次)

20、见义勇为先进的事迹材料和表彰材料

21、扶贫帮困的机构和措施

22、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安排、记录、机制

23、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名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大于8%)

24、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记录

25、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制度和记录

26、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资料

27、计划生育率记录(大于95%)

28、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材料(大于70%)

29、低保工作资料(制度、名册等)

第三卷:创建活动

1、2003-2005年3年创建文明城区规划(有目标、计划、措施)

2、2003年创建文明城区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3、2003年-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有目标、计划、措施)

4、2003年精神文明建设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5、2003年创建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6、2003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7、2003年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方案(有目标、计划、措施)

8、2003年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建、爱卫工作4个工作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

9、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专题工作记录

10、创建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

11、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爱卫工作宣传、实践活动的简报、记录

12、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安排、记录、总结(覆盖面大于80%)

13、创建文明行业、单位、社区的有关资料

14、创建宣传资料

15、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四卷: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2004年度

第一卷: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1、社区的学习制度和记录

2、社区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制度、计划、主题和典型

3、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4、维护未成年人的机构和内容

5、法制教育的计划和总结

6、社区居民、青少年的学法记录、安排、考核

7、普法宣传的安排、简报、资料

8、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巡逻制度

9、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规划

10、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的有关机构

11、民主决策制度

12、诚信主题教育的安排、记录和实践活动的安排、记录

第二卷:人文环境、生活环境

1、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记录

2、国防、国家安全教育的安排和记录

3、形势报告会制度

4、群众性形势教育主题活动的安排、记录

5、2004年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总结

6、市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

7、市民教育计划、教材、学员名单、报到册、教师队伍(本材料要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准备教学计划、学员名单、报到册和教师队伍)

8、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教育制度和计划总结

9、公民道德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以及先进典型的材料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总结和工作机制

11、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和为未成年人办实事记录

12、科普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

13、社区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记录、

14、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的统计记录(总面积每万人大于500平方米)

15、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记录

16、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注册登记制度

17、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名单(不少于4支)

18、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简报或记录(不少于4次)

19、见义勇为先进的事迹材料和表彰材料

20、扶贫帮困的机构和措施

21、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安排、记录、机制

22、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名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大于8%)

23、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记录

24、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制度和记录

25、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资料

26、计划生育率记录(大于95%)

27、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材料(大于70%)

28、低保工作资料(制度、名册等)

第三卷:创建活动

1、2004年创建文明城区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2、2004年精神文明建设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3、2004年创建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4、2004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5、2004年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方案(有目标、计划、措施) 6、2004年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建、爱卫工作4个工作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

7、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专题工作记录

8、创建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

9、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爱卫工作宣传、实践活动的简报、记录

10、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安排、记录、总结(覆盖面大于80%)

11、创建文明行业、单位、社区的有关资料

12、创建宣传资料

13、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四卷: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2005年度

第一卷: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1、社区的学习制度和记录

2、社区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制度、计划、主题和典型

3、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4、维护未成年人的机构和内容

5、法制教育的计划和总结

6、社区居民、青少年的学法记录、安排、考核

7、普法宣传的安排、简报、资料

8、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巡逻制度

9、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规划

10、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的有关机构

11、民主决策制度

12、诚信主题教育的安排、记录和实践活动的安排、记录

第二卷:人文环境、生活环境

1、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记录

2、国防、国家安全教育的安排和记录

3、形势报告会制度

4、群众性形势教育主题活动的安排、记录

5、2005年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半年总结

6、市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

7、市民教育计划、教材、学员名单、报到册、教师队伍(本材料要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准备教学计划、学员名单、报到册和教师队伍)

8、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教育制度和计划总结

9、公民道德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以及先进典型的材料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总结和工作机制

11、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和为未成年人办实事记录

12、科普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

13、社区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记录、

14、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的统计记录(总面积每万人大于500平方米)

15、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记录

16、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注册登记制度

17、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名单(不少于4支)

18、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简报或记录(不少于4次)

19、见义勇为先进的事迹材料和表彰材料

20、扶贫帮困的机构和措施

21、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安排、记录、机制

22、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名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大于8%)

23、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记录

24、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制度和记录

25、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资料

26、计划生育率记录(大于95%)

27、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材料(大于70%)

28、低保工作资料(制度、名册等)

第三卷:创建活动

1、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2、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3、2005年创建工作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4、2005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5、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方案(有目标、计划、措施)

6、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建、爱卫工作4个工作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

7、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专题工作记录

8、创建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

9、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爱卫工作宣传、实践活动的简报、记录

10、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安排、记录、总结(覆盖面大于80%)

11、创建文明行业、单位、社区的有关资料

12、创建宣传资料

13、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四卷: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2003-2005年3年的图片资料用影集附说明单独组成一卷

二、要求

1、所有卷宗封面均打印贴纸,标题为“创建文明城区专卷”,均使用正规档案盒按照标准归档,所装内容除会议记录、活动记录或教案讲义等,其它均打印归档。

2、档案卷内均按照要求分年度组卷,每年4卷,每卷内容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准备,不能少项。

3、各社区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人员,集中时间准备资料,在四月中旬全面完成档案资料的准备,办事处将组织进行检查。

建国门社区

法制宣传材料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宣传画;契合特征;运用途径;慎重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63-02

在新课改以来的历次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却又不偏、不怪、不繁、不难的材料,就是宣传画。宣传画,通常最多见的是政治宣传海报,此外,广义上还包括文化活动的海报和商品广告等。形式不同,但目的相似,即宣传思想、鼓动气氛和制造舆论。

说起宣传画,给中学历史教学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题,这一题用三幅政治宣传海报(如右图所示)考查了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共11分,力度空前。笔者震撼之余,进行了教学反思,经过研究和总结,发现之前及以后用相似材料命题的还有很多。仅江苏的就有如下:

2008年的江苏高考,用一幅漫画(见图一)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1年江苏高考,用一则广告(见图二)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2年江苏高考,用一则漫画(见图三)考查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江苏高考,用一则漫画(见图四)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偶见一两幅生动的图片,情绪难免不波动,虽微妙,却会对考生的心态及结果产生影响――主要是积极的方面,见到生动、滑稽的图片,会心一笑,紧张的情绪不经意间舒缓很多;也会有负面作用,轻松之后轻敌了,不知不觉落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中去。

此外,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宣传画出现得更多,课本上、资料上比比皆是。与临场应试相比,学生平常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大量的材料与信息,心态也较放松,所以,见到宣传画甚至更新颖的材料都不足为奇。但不管在什么情形下,解读的能力会影响到对材料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效果,所以,对这类题材的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

一、 研究与总结,找出宣传画与高中历史契合的特征

(一)宣传画与其它类型的图片相比

宣传画属于画作的一种,高考中以画作、图片作为呈现材料的情况很多。与其它图片相比,宣传画有其特殊之处。

与历史照片相比。宣传画的主观性很强,一般都对真实的历史情境有所取舍、增强、弱化,且在对事实进行处理时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所以在解读时要持批判的态度。

与地图、表格等图片相比。只要会阅读、会发掘,宣传画里蕴藏的信息同样是很多的。所以可读性较强,学生对此的接受态度也是很积极的。

(二)宣传画与文字类型的材料相比

与史书、典籍等文献材料相比。有很多文献材料虽然文字写得明明白白,但往往“其中有深意”,学生没有犀利的眼光或者深刻的理解,很难全面获得信息。但宣传画的所有含义一定会从画面倾泻而出,这是由其制作的目的决定的,否则起不到宣传的效果。

与各个时期社会上的民间舆论相比。来自于民间的舆论,近代以来主要集中在民间自办的刊物。一方面,刊物的确能代表社会主流的呼声;但另一方面,刊物在特殊时期也可能被强权的意志所主导,刊物所表达的意思已经被左右了。与之相比,宣传画里文化活动的宣传海报倒颇为相似。更能代表民间舆论的是近来史学界研究颇多的竹枝词,乃是真正发端于民间,其真实性与生动性可与《诗经》相类比。总之,与社会上民间刊物、竹枝词等相比,宣传画的目的性很强,同样是重要的史料。

(三)宣传画特点可与历史教学相适应

政治海报、文化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广告虽小却可管窥当时的社会风尚,总的来说,宣传画的表现力非常强。所以,无论是政治海报、文化海报还是广告,都具有时代性,体现时代特点,强烈地反映一个主题或一个时代的主题。从宣传画的特点来看,手法扩张,对比强烈,有较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所以无论内容如何变换、呈现如何独特,都可以判断出大致的表达诉求、感彩与主观意图。

二、归纳与演绎,探索宣传画与高中历史结合的教学

(一)教学,顺手的材料合理地使用

出于严肃性的考虑,课本上虽有宣传画的材料,但比例很小,这里就不作举例。但实际上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宣传画比较多见。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老师在遇到宣传画时仅一语带过,不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材料所要表达的信息非常直白,学生自己能理解。可经过调查后发现,学生解答宣传画的正确率并不理想。其实,这点缺憾是被忽略却又可以弥补的,只要稍加点拨即可提升不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转换态度,帮助学生挖掘宣传画背后的相关知识。

基于宣传画的自身特点及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教学过程中可将材料呈现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材料的隐性负面影响,达成教学目标的理想效果。

(二)考试,诙谐的材料慎重地对待

考试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全面的分析,关于宣传画类的试题应该能解答得很完美。首先,分析材料的时代背景、阶级属性、表达目的等因素,理解材料的含义及深层次的诉求。第二,根据已经分析所得的信息,对应相应的知识点,分析所要解答的要求及内容。第三,分析出台时的主观性,框定知识范围与关键词等信息,考虑与现今价值观的冲突与调和,做出正确解答。

(三)命题,大量的材料适度地选用

教师在命制试题时,除非是改编陈题,自主寻找宣传画材料进行命题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实践证明,运用宣传画材料进行命题实际上是很可行的,效果非常好。网络上素材丰富,应用性、便利性非常强,命题人据此操作、发挥的空间很大。当然,一份试卷上以宣传画为材料的试题不能太多,所以要注意选用的时机与技巧,要选取最典型的材料,精准反映考查的知识点

三、积累与提升,宣传画与其它教学材料的触类旁通

上一篇:小区车辆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购房顾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