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卡片范文

时间:2023-09-15 07:21:41

新年卡片

新年卡片篇1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皮夹里总是插着一些平时用不到却又挤占空间的卡片,有些信用卡虽然带给自己一定的优惠,比如开卡送礼、积分奖励等等,但更多的是不便,而有些会员卡虽然看着实用,但利用率却很低,好似“鸡肋”。这些卡片的存在对我们或多或少造成了负担。俗话说新年新气象,2010年伊始,我们不妨来一次钱包大清理,对我们现有的银行卡、会员卡来一次整合,为新年合理用卡打下基础。

弃用卡片需谨慎

要“抛弃”信用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已经开卡的信用卡来说,每年都可能产生年费,要避免年费产生就必须符合一定的用卡条件。大部分银行规定了一个刷卡次数下限或金额下限,达标者可免除次年年费。换言之,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信用卡从皮夹中取出弃之不用,很可能因没有刷够下限要求而产生年费,反而增加用卡成本。因此,要清理信用卡,就必须进行销卡。

大部分信用卡中心规定,销卡需要先清空账户,即账户中既没有欠款也没有溢存款时才可通过电话申请销卡,也有些信用卡中心支持先申请后结清的方式,但不论哪种方式,对持卡人来说,欠款余额最迟必须在串请销卡后第一个还款日一次还清,而溢存款则要通过领回手续或取现方式拿回。

你可别小看了清空账户这一步,万一没有算准,很可能给自己惹麻烦。朋友小赵就因为销卡不慎差点出现信用危机。在小赵向信用卡中心申请注销普卡的时候,仍有一笔1万元左右的分期还款尚未归还,她原本以为这笔欠款可以转到她同行同名的金卡上继续分期归还,而事实上她需要在申请销卡后的第一期账单中一次还清。“要不是东拼西凑还了那1万元,我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还清本息了。”小赵至今有些后怕。

虽说信用卡溢存款是在自己的账上。但要真正拿回到口袋里可不容易,持卡人可能需要支付一笔溢存款取现手续费,或是将溢存款转入同名的借记卡账户中,同时支付一笔领回成本。

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规定,溢存款取现手续费按取现金额的1%、最低10元收取,而办理领回手续,则按金额的0.5%、最低5元、最高50元收取。虽然后者较直接取现优惠不少,但对持卡人来说,付钱拿回自己账上的钱心里也不会好过。因此,建议持卡人在卡内没有溢存款的时候办理销卡,若最后一期账单中仍有欠款,可在银行柜面直接还款。

另外,还需要提醒持卡人的是,虽然大部分银行都支持电话销卡,但销卡申请未必即刻生效,卡片是否被成功注销还需事后向客服人员确认。深发展信用卡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在接到持卡人的销卡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如果没有联系上持卡人,销卡程序将会暂停,只有在持卡人再次提出销卡申请时才会重走流程。

小莉就是一个很不走运的销卡者,在向卡中心申请销卡后,她把卡片立刻销毁了,可没有想到,几个月后,她收到的信用卡账单上赫然写着100元年费。“卡中心说,因为我没有刷满5次,所以要缴纳年费,可我明明已经销卡了啊。”进一步了解后小莉得知,她的销卡申请并并没有获批。她的账户依然“活”着。而因为已经没了,卡片又不记得卡号,她只能挂失卡片、补办新卡片后再把年费还上,兜这么一个费时、费钱的大圈子只因销卡“未遂”。

除了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外,销卡后销毁卡片也很重要,持卡人应剪断磁条并分离卡号、姓名等重要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复制卡片后肆意盗刷。

可能你会问,要是借记卡放着不用会不会也有年费等成本产生?要是没有及时还款是不是会影响信用呢?

的确,借记卡在使用时亦有年费,另外,一些卡片针对账户余额较少的客户会收取一笔小额账户管理费。当卡上余额充足时,银行会从中直接扣款,若卡上余额已经不足以支付这些费用,那么银行会先采取记账的方式,待持卡人重新存款时一并扣除。不过,持卡人可以放心的是,拖欠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不会影响信用。

梳理会员卡弄清权益

为了拉拢消费者,商场、店铺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会员卡,有的可以直接打折,有的能积分换礼,也有的结合了打折、积分两项功能。不过,很多会员卡是有时效限制的,一旦过期,会员权益也就自动终止了。因此,对于自己常用或比较喜爱的会员卡应留意续卡等问题。

李菲有一张某服装品牌的会员卡,使她能在办卡之日起一年内享受会员待遇,正价商品与折扣商品都可以打85折,且每消费100元积1分。根据会员条款规定,在卡片有效期内,如能积满50分或在促销活动期间一次性积8分就可续卡。虽然这一条件并不苛刻,但仍然把她“套牢”了。

幸好,李菲想到了对策,那就是“共享卡片”。平日里,只要同事、朋友有需要,她就会把卡片借给她们使用,这样一来,在他人享受到折扣优惠的同时,她的会员权益也得到了延续,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消费成本。

为了增添会员权益中的噱头,很多会员卡将会员生日当天的优惠幅度加大了,比如“生日当天可在原有折扣基础上再享9折优惠”,或者“生日当天消费可获3倍积分奖励”等等。不过,不少会员容易将这一权益淡忘,所以,在整理自己的会员卡时,不妨在那些生日当天有特别优待的会员卡上做个记号,这样,有目标地将一些临近生日的消费延后至生日当天就非常划算了。

另外,不少会员卡的积分是限时有效的,在积分到期前若不兑换就会清零,因此,建议持卡人在会员卡上标注一下积分到期日,并关注相应商场、店铺的换礼信息。

申请新卡需慎重

除了对已有的信用卡、借记卡、会员卡进行整顿清理外,我们还可以看看皮央中缺少哪些卡片并及时补上。

不久前,朋友小周申请了一张餐饮类会员卡。“我经常在外面吃饭,有一次我发现别人有会员卡可以打折,而我虽然是‘常客’,却没有任何优惠。”自从那次郁闷的用餐经历后,小周立刻申请了一张会员卡,现在,他每月可以省下10%左右的餐饮费。“这薄薄一张会员卡,没想到作用还真大。”小周说,合适的会员卡对理财的帮助不容忽视。

在申请卡片时,除了考虑其带来的优惠、好处外。无法免去的用卡成本也要考虑在内。比如,会员卡的申办费用、信用卡年费、入伙费、制作费,以及借记卡的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等。我们应该在付出与收获之间有所权衡,比如入伙费是200元,而赠礼实际价值只有150元时,就无需为此心动;又比如办理信用卡可获免费保险保障,但卡片本身年费较高且不能免去,而通过其他途径购买同类保险的保费较年费更低,那申办这样的卡片就没有必要了。

新年卡片篇2

永远的经典,创新引领大浪淘沙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媒体电脑”的概念应运而生。1989年,创新推出了Sound Blaster声卡,使其成为多媒体声卡的代名词。第一代Sound Blaster声卡基于ISA总线,只支持单声道录放音模式,但在当时看来却是极其振奋人心的新事物,毕竟它一次为电脑同时加上了音乐处理和音频信号处理的功能。

整个90年代,创新在声卡领域可谓一枝独秀,他推出的每一款产品,从ISA时代的声卡之王AWE64 GOLD到后来的Sound Blaster Live系列声卡,都受到音乐爱好者的狂热追捧。除了创新,我们还能依稀记得已经倒闭的Aureal,逐渐退出声卡市场的Diamond,以及ESS、YAMAHA等几家声卡芯片厂商,他们也给我带了许多值得回忆的经典产品,比如音质出色的Diamond MX200,MIDI音效强大YAMAHA 724、744等。不知道您的机箱里是否还有这些值得珍藏的经典声卡。

AC'97让我们几乎忘记声卡的存在

伴随着芯片厂商的不断整合,1996年6月,由英特尔、雅玛哈等多家厂商联合研发并制定的一个音频电路系统标准――Audio CODEC'97。AC'97标准采用“双芯片”结构,将声卡的数字与模拟两部分分开,每个部分单独使用一块芯片,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由模拟线路转换至数字线路时可能会出现的噪声,另一方面可以将音效处理过程集成到处理器中,进一步降低成本。从 AC'97标准出现以来,绝大多数主板都集成了音效Codec,只要没有特殊需求,我们几乎不需要另行购买声卡了。

悦耳追求永无止境

2004年,英特尔与杜比(Dolby)公司合力推出的新一代音频规范――HD Audio。HD Audio是High Definition Audio(高保真音频)的缩写。HD Audio同样是一种软硬混合的音频规范,与AC’97相比,HD Audio具有数据传输带宽大、音频回放精度高、支持多声道阵列麦克风音频输入、CPU的占用率更低和底层驱动程序可以通用等特点。HD Audio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它支持设备感知和接口定义功能,即所有输入输出接口可以自动感应设备接入并给出提示,而且每个接口的功能可以随意设定。现在大多数主板厂商的板载声卡具有这个功能。用户可以自定义各个接口的功能,即便是复杂的多声道音箱,菜鸟级用户也能做到“即插即用”。

多元化选择,让声音五光十色

近几年来,声卡在民用PC市场几乎沉寂。2005年8月,创新又一次引人注目,了新一代声卡SoundBlaster X-Fi系列,它技术支持24位高品质、不低于110dB信噪比的清澈音质,可以令计算机拥有媲美专业音响的高保真音效,又一次引领了声卡领域的潮流。如今的主板早已经是PCI-E接口的时代,在2007年,创新又推出了采用PCI-E x1 接口的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Audio PCI-E声卡,为耳朵挑剔的用户准备了更多的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声卡向功能多样化,声音信号数字化,音频设备外置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对于多媒体音频需求的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新的音效标准不断出现,也会出现更多更强的的“看不见的声卡”产品,我们的耳朵就等着享福吧。

小知识:板载声卡的“软”与“硬”

新年卡片篇3

近日,一则来自无锡的消息让中国产业界感受到了新一轮智能卡大战前的窒息。

该消息称,德国芯片厂商英飞凌公司(Infineon)无锡工厂新近上马的智能卡倒装芯片封装(以下简称FCOS)生产线正式投产,并将在年内建成第2条生产线。届时,该工厂采用新工艺封装的智能卡芯片的年产量将高达7,000万片。

此前,德国人宣布无锡将为全球供应FCOS封装芯片,但这种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卡封装工艺落户中国,绝不仅是看中了这里的低制造成本。

对此,业界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英飞凌将毫无疑问地首先使国内已成竞争态势的智能卡市场再起硝烟,并极有可能借此将国内厂商阻隔在智能卡市场之外。

智能卡涌动中国潮

目前,全球智能卡市场发展如火如荼,银行、政府及公共事业、邮政等领域对芯片卡的需求日益增加。据Frost&&Sullivan公司提供的数据预测,2003~2007年,全球芯片卡的年增长率为14%,2005年全球芯片卡的市场总值将达2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报告将关注的热点投放在中国。

近两年来,包括第2代身份证、银行卡和交通卡等在内的智能卡在国内的年发卡量均超3亿张,年增长率达到30%~40%,远超全球25%的平均增长率。“经过前两年的调整,2005年的中国智能卡市场在政府投资力度加大、‘金卡工程’进一步推进、相关标准的确定和广大国际国内卡商的努力下,将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潘利华对2005年中国智能卡市场的预测充满信心。

据Frost&&Sullivan预计,未来3年中国智能卡的拥有量将会超过15亿张,其中第2代身份证占发卡市场60%的份额,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进一步刺激市场对芯片卡的需要。该报告指出,两次世界级盛会的到来将吸引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他们的银行卡大多都是智能卡。依照经验,要把银行系统提升到适用智能卡的程度,约需1~2年时间。因此,中国各种智能计费系统的改造在2005年底就应该运作起来。据悉,为了使银行卡由现在的磁卡变成智能卡,国际信用卡发卡机构之一的维萨组织(VISA)已和中国银联进行了3、4年的谈判。有消息灵通人士近期透露,现在已到了“讨价还价”的关键时刻。

中国智能卡市场的开局利好,奠定了中国智能卡未来发展走势。据“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张琪介绍,中国庞大的潜在需求让世界级芯片供应商难以割舍,尤其是中国第2代身份证的逐步推广,税控卡、电子护照、交通卡、手机卡、社保卡和银行卡等的大规模应用,都将推动国内智能卡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这给下游芯片厂商形成了一个难以估量的巨大市场。

英飞凌“磨刀霍霍”

英飞凌无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坤德直截了当地告诉《IT时代周刊》:“我们十分看好中国智能卡市场的巨大潜力,这里正面临银行卡、预付费卡和其他卡更新换代的巨大商机。”

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第2代身份证项目只给本土企业来做。因此,外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同样具有光明前景的其他智能卡市场。然而,智能卡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除了英飞凌,还有三星电子、瑞萨科技、意法半导体(ST)、飞利浦和大唐微电子等多家国内外供应商角逐其中。激烈的竞争导致了芯片的直线滑落。有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英飞凌每张芯片的单价为1.12美元,到2004年降到1.10美元,三星电子则从每张65美分降到62美分,大唐微电子更是从67美分狂降到58美分。“价格战打得现在只能刮骨头、见不到血了。”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先弟慨叹道。

激烈的价格战让智能卡芯片供应商认识到必须再降低成本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这是催生FCOS的直接原因。据林坤德介绍,传统芯片的封装成本容易受制于载带提供商(全球仅有两家)的产能而无法下降,“FCOS采用了新的载带,成本很低,这极大地有助于芯片成本下降。”

“通过扩充新功能,降低性价比,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林坤德说。英飞凌提供的资料显示,FCOS可以提高芯片的最大尺寸:传统的最大芯片面积是1.9×1.9mm,采用FCOS封装以后,芯片最大尺寸可以达到5.0×6.0mm,从而给未来的芯片增加新功能打下了基础。

林坤德没有言明,但业界相信英飞凌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即将推出的3G应用而来。他们对3G手机使用的SIM卡的打造已在筹划之中,并认为这是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为用户大量使用的第2代SIM卡实际仅是一种单应用卡,它仅支持GSM应用。在未来的3G应用中,第3代SIM卡(USIM)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它可以实现平台和应用的分离。USIM卡将从单一电信功能向跨领域多应用IC卡平台转换。这意味着,第3代卡不仅包括手机卡功能,更多的非电信功能可能会加入其中,如支付、加油、公交、社保,甚至电子签名认证等。而所有这些应用的前提是芯片应该有足够的容量。显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FCOS封装工艺的智能卡正是应急之需。

《IT时代周刊》从可靠渠道了解到,目前英飞凌所进入的领域主要是银行卡市场,他们正在与电信运营商洽谈,以让FCOS智能卡被中国电信营运商所采用,其他应用还包括电子护照、嵌入式电子标签等。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第2大智能卡供应商,瑞萨科技相关人士表示,在占有国际SIM卡超过25%的市场份额之后,瑞萨今后将主导范围进一步扩张到银行、身份证以及更多的多功能应用市场。在中国,瑞萨也以成熟型产品为主流,今后将会逐步增加尖端产品的设计。

由此可见,虽然攻势上不如英飞凌猛烈,瑞萨科技也起到了从侧面牵制中国智能卡芯片供应商的作用。

中国厂商应者寥寥

“在身份证项目上的设限,实际上是对国内芯片企业的一种扶持,借此机会的大量订单让它们能够迅速成长。”林坤德说。虽然有些遗憾,林还是表示理解中国的政策。

中国从事智能卡芯片设计的厂商只有5家,分别是上海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电华大电子设计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公司、清华同方微电子公司和大唐微电子公司。其中华虹成为信息产业部和公安部指定的第二代身份证芯片设计公司之一,华大和清华同方的智能卡也主要瞄准第2代身份证,复旦微电子则侧重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智能卡的研发,这4家企业普遍在身份证项目之外的智能卡方面的开发投入不多,尤其在USIM卡领域的研发仍属空白。

目前来看,虽然大唐微电子获得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大量订单,也已经向这两家电信运营商提供各种智能卡逾1亿张,但在主张开发面向未来应用的大容量SIM卡的前任总裁魏少军于今年6月黯然离开后,大唐微电子在智能卡开发方面的前景变得朦胧起来。

对于国内智能卡芯片供应商的表现,潘利华认为最值得担忧的是,他们似乎都忽略了在未来的3G应用中USIM卡的巨大市场,究其原因,关键工艺技术的缺失是主要因素。他指出:“FCOS肯定比传统封装要先进,它代表了智能卡的发展趋势,但技术难度相当大,现阶段国内芯片企业还不具有这样的技术水平。”

然而,由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滞后,智能卡芯片设计一直是我国智能卡行业的软肋。目前,在重要的智能卡市场上,芯片供应商集中为英飞凌、瑞萨、飞利浦、ST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国内智能卡芯片设计企业的份额相当少,而且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稳定性也处于落后状态。据张琪介绍,通过FCOS的快速上马可以看出,英飞凌将未来智能卡的门槛提高了。“一旦3G应用铺开,在USIM卡领域,也许将出现只有大唐微电子一家对抗外国供应商的局面。”张淇不无忧虑地指出。

事实上,英飞凌表示未来将会和国内智能卡IC供应商进行合作。林坤德告诉《IT时代周刊》,一旦FCOS市场需求量上升,芯片所用载带的需求增加后,他们会把这项新技术授权给国内厂商生产。据他介绍,东信和平、中电等大的卡商都已开始采用FCOS封装的模块生产智能卡。“他们的原有设备不需更换,只需对工艺参数进行一些调试,我们会帮助他们。”林称。

新年卡片篇4

【关键词】 卡扎菲之死 新闻图片 人文关怀

报纸图片编辑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上对人的心理感受细致入微的体察、体味与体验,对人的尊严小心翼翼的呵护、爱护和保护上。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死了。这条新闻几乎成了第二天所有国家主流报纸头版新闻。许多报纸编辑打道德底线的“擦边球”——以图片上“无法判断生死”来为自己使用尸体照做心理自慰和责任开脱。于是,卡扎菲的那张“制服被鲜血染红,标志性的头巾不见了,眼睛还是睁开的”,看似还活着实际已经死去的照片,便“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国报纸头版。更有一些国家的报纸大肆使用卡扎菲一脸血污、一身血迹的尸体照,以及众人围着尸体戏谑、取笑、拍照等情形的照片。

这样大规模、大尺度、步调一致地刊登尸体照,在近十年来的世界报界还是前所未有的。这种集体突破新闻图片使用道德底线的现象值得研究。

当然,也有一些老牌大报坚守了图片使用的道德底线,小心翼翼地践行着报纸编辑在图片使用上的人文原则,则值得借鉴。

借用视频截图编辑自留道德缓冲地带

当年,萨达姆绞刑是一段手机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之后传遍全球的。那时候,传统严肃大报基本上没有采用手机视频的截图;而卡扎菲被俘和死亡之后,也是一段手机视频上传网络,这次传统媒体却毫不犹豫地跟进转载。这正应验了麦克卢汉“地球村”传播原理:一个小小的传播平台,往往可以制造一个全球性的传播事件。

在卡扎菲之死的图片使用上,圆滑一点的媒体的做法,是将电视截图的明显标志有意留在画面上,并注明截图出处,把责任推给视频媒体。编辑们以这种自作聪明的小把戏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道德缓冲地带。实际上,他们骨子里还是想用血腥的画面和恐怖的情景来吸引读者眼球。这方面做得特别明显的是韩国报纸,几大著名报纸比如《东亚日报》(the dong-ailbo)、《中央日报》(joong ang il bo)以及英文版的《韩国时报》(the korea times),都是这样使用照片的。(见图1)

老牌大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居然也这样使用照片,这有点出人意料。2011年10月21日《卫报》头版头条通栏标题下就放了一张视频截图照,而且给出通栏版面。

从读者心态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读者还是希望看到血腥、恐怖照片,希望得到这样的感官刺激的。无论是当年普利策收购一家衰败多年的小报之后做的读者调查,还是《苹果日报》进入台湾市场做的读者调查,虽然时隔一百多年,这个结果却是惊人的相同。普利策靠着迎合读者迅速提高了报纸发行量,之后,他就迅速放弃了这一办报理念,在承担起报纸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新闻伟人。当然,那些一直坚持“读者爱看什么就提供什么”办报理念的媒体,日子过得也不错。但是,显然,这些报纸无论其发行量有多大,永远都只是“小报”,无法归入大报行列。因为,报纸不是一般的普通商品,而是有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弱化视觉刺激体现人文情怀

相比之下,美国主流报纸对这一新闻的报道定位相当明确:卡扎菲政权的结束而非卡扎菲本人的死亡。因此,他们在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上也显得相当克制和谨慎,多以欢庆胜利的群体照片做主图,以卡扎菲生前照作为辅图。

比如10月21日《今日美国》报头版,主图是利比亚妇女上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情景,下面是一幅身着戎装的卡扎菲上校标准照。客观报道,丝毫也看不出有任何借题发挥、炒作新闻的痕迹。(见封三图2)

同一天,美国《洛杉矶时报》头版也是两张照片,主图是利比亚“过渡委”武装力量士兵们登上坦克车挥舞枪支欢庆胜利的情景。主图之下,是一张富有卡扎菲个人风格的生活照。(见封三图3)类似的照片过去也不鲜见,卡扎菲常常在帐篷里接待外宾、召开会议,这也是他向外界展现俭朴生活形象的一种方式。可是,“过渡委”武装力量攻陷首都的黎波里,占领卡扎菲豪宅的时候,却发现他生活的奢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洛杉矶时报》选用这样一张资料照片,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上述两份美国著名报纸,在选择卡扎菲照片的时候,似乎都在有意回避会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刺激的他被擒获和他已经死亡的照片。其实这时候,各大通讯社比如美联社,已经把“过渡委”士兵抓获卡扎菲时候的手机视频制作成了新闻图片,向世界各国平面媒体编发通稿了,编辑手头是绝对不会缺少这类照片的。

卡扎菲被俘之后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照片,都相当血腥恐怖,都会给读者心理上造成某种程度的不适。编辑回避这样的照片,也是人文情怀的一种体现。但是,同时也牺牲掉了这一新闻事件的部分价值。毕竟,抓获卡扎菲是一个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新闻,只有文字而无图片,难以满足读者“百闻不如一见”的求证心理,显然,这对读者知情权也是不大不小的剥夺。那么怎样选择使用照片才能既体现人文情怀,又满足读者知情欲呢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迈阿密先驱报》等著名报纸做得比较高明,都不约而同地以欢庆胜利作为主图,同时缩小使用卡扎菲被俘照作为辅图,以弱化其视觉冲击力,减轻对读者的心理刺激。比如2011年10月21日《华盛顿邮报》头版主图《胜利拥抱》,是两位士兵欢庆胜利的情景:站在车顶的士兵正喜形于色地张开双臂,等待与即将登上车顶扑过来的战友拥抱。而那位只有背影作为陪体出现在画面中的战友,一只脚已经踏上车顶棚,也张开双臂……这是一幅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强的照片,美国乃至世界各国许多报纸都使用了。主图下面,是一幅不足主图四分之一大的卡扎菲被擒获的特写,尽管画面很虚,但卡扎菲脸上的血迹还是依稀可辨。(见图4)

这几种美国大报的做法,代表了美国报纸报道卡扎菲之死图片使用的主流思路:尽量不用他的尸体照;用被俘照,也要进行视觉弱化处理,削弱其血腥与恐怖色彩。从新闻操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美国报纸在新闻价值把握上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体现。

突出尸体照片渲染视觉刺激

相当多国家的报纸,头版图片的选择与使用极力渲染血腥恐怖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

在黎巴嫩贝鲁特出版的《al mustaqbal》报编辑选了在停尸房里供人观瞻的卡扎菲的尸体照作为主图(阿拉伯文字从右向左读,所以右边的图片为先),然后才是人民欢庆胜利的照片,以同样大小的版面并排刊出。虽然也是用了欢庆胜利和卡扎菲本人两张照片,但是与美国报纸相比,照片的选择、版位的确定及其图片的大小都有所不同,视觉效果大不一样,反映出来的新闻理念更是相去甚远。(见图5)

有同样思路的报纸还很多,比如同一天在阿根廷《万国报》(la nacion)头版,两张照片一上一下、一大一小。卡扎菲尸体照是主图,人民欢庆胜利的照片作为辅图所占版面还不及主图的三分之一大。上面一张图片上,一群人喜形于色地围着卡扎菲尸体戏谑、拍照。编辑还对图片进行了剪裁,有意突出卡扎菲的尸体、展示尸体上的血污。(见封三图6)

2011年10月21日,在科威特舒韦赫出版的《阿拉伯时报》(arab times)头版,一张卡扎菲血染上衣倒在一个士兵腿边的照片占去上三分之二的版面,在这幅主图上的空白处,编辑又压图排了三幅照片,两幅是卡扎菲被擒获时的特写,一幅是卡扎菲之子的尸体照,进一步强化了整个版面血腥、恐怖的视觉效果。10月22日,《阿拉伯时报》头版再次突出刊登了卡扎菲尸体的照片。

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瓦莱塔市出版的《泰晤士报》头版,照片用得更加刺激:停尸房里卡扎菲满脸血污的头部特写,前景是两部正在靠近卡扎菲的脸部拍照的手机。五栏的报纸这幅图片就占去了四栏,编辑有意放大照片,意图相当明显,就是寻求刺激。通栏大字标题:卡扎菲死了。(见图7)这样的照片选择与使用,已经完全不顾及人文情怀了。

间接表现给读者留出想象空间

纵观世界各国报纸,照片用得最为含蓄,最为厚道的要算是德国主流报纸,不但很少使用卡扎菲被俘获死亡以后的照片,甚至拒绝直接使用卡扎菲任何照片,而只是间接使用他的图像,比如,墙上被污染的卡扎菲画像,正在被焚烧的肖像照等等。

2011年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出版的《世界报》(die welt)头版主图,虽然也是一张照片,但拍摄内容不再是人,而是街头墙上弹痕累累、上面还被淋了红油漆的卡扎菲画像。人民对昔日独裁者的痛恨之深和怒火之旺在这里得到了含蓄而又有力的表达。配合这幅图片,编辑做了一个一语双关的标题:卡扎菲被射杀。(见封三图8)

早在“过渡委”军队攻打的黎波里,卡扎菲弃城而逃的时候,8月30日,《世界报》头版就曾经使用了一张墙上弹痕累累的卡扎菲画像的照片。不过那时,画像虽然已经成了枪靶子,但是弹痕还是粒粒可数,卡扎菲的形象也依然目光炯炯。标题做得也很有意思:谁见过这个人(wer hat diesen manngesehen),在略带调侃口气中,含蓄地传递出卡扎菲已经逃亡的核心新闻信息。(见封三图9)而50天之后的画像上,卡扎菲的五官中除了两只眼睛依稀可辨以外,其他早已经被数不清的子弹打得粉碎。两图对比,令人不胜唏嘘。

2011年10月21日,德国《每日镜报》(der tagesspiegel)头版主图是正在被焚烧的卡扎菲照片。选择被焚烧的照片来反映一个政权的倒台,这也不算是什么新的创意。关键是《每日镜报》选择了“焚烧卡扎菲联大讲话照片”,这很容易引发读者联想,让人想起他那次被新闻界传为“佳话”的独霸联合国讲台的演讲。照片上方的标题是:“叛军:我们已经杀死卡扎菲”(rebellen:wir haben gaddafiget tet),这里用了“叛军”一词而非西方媒体普遍使用的“过渡委”,可以看出《每日镜报》标题制作的谨慎小心。(见封三图10)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在法国巴黎出版的由罗马天主教会创办的《十字架报》(la croix),该报2011年10月21日头版主图也是这张照片。在这个版面上,不但照片用得含蓄,标题做得也深刻。同样是:“独裁者的终结”,该编辑却在标题中借用了“dictateur”这样一个指古罗马独裁者的词汇。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同时,又深化的新闻内涵。该报社评文章中直截了当地警告:“战争可以结束,但战争还没有真正胜利。因为一切都还有待面对。”并特别强调指出:“需要避免让卡扎菲血淋淋的尸体在某些人头脑中成为反对西方的殉难者。”

最有创意的是2011年10月21日的德国《日报》(die tageszeitung)头版,大幅图片原本是身着军礼服在主席台上盛装检阅部队的卡扎菲肖像,面孔被褪底处理成黑色背景,画面上只留下了盛装军服和军帽,但是读者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卡扎菲上校。即便是不见了容貌,他的霸气、他的威风还在,后卡扎菲时代他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这样解读起来,图片的含义就很深刻了。压图标题却是“独裁者的死亡”(nach diktatur verstorben)。(见封三图11)

以这种形式报道卡扎菲的死亡要比直接用卡扎菲的尸体来得更有分量,让人更有想象的空间,也更显人文情怀。

新年卡片篇5

中国银联联合新华社近日2015年7月份“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Bankcard Consumption Confidence Index,简称“BCCI”)。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的BCCI为82.67,环比下降0.91,同比下降2.66。受高温天气及菜价上涨等因素影响,BCCI波幅加大。

中国银联首次担任国际支付技术标准组织EMVCo轮值主席

8月11日,中国银联宣布,已正式成为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EMVCo轮值主席,这是银联自2013年加入该组织后首任该职。中国银联担任轮值主席后,将联合全球产业各方更好地推动芯片卡及支付技术全球标准化,并进一步促进银联芯片卡在全球发行和受理。EMVCo负责制定与维护国际支付技术及芯片卡标准规范(EMV标准),通过形成统一支付规范框架,提升全球芯片卡受理终端通用性和支付交易安全,支持不断发展的支付方式、技术和受理环境。其现有成员除银联外,还包括万事达、Visa、JCB、美国运通和Discover。

中国银联与中国网球公开赛首次合作

8月12日,中国银联与中国网球公开赛(简称“中网”)在京共同宣布,中国银联成为2015-2017年度中国网球公开赛“白金赞助商”。这是继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之后,中国银联再度携手国际超级网球赛事,为全球银联持卡人带来高品质的支付服务和精彩体验。此次合作,银联作为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指定支付品牌,成为中网历史上支付领域首个合作品牌;银联卡(卡号62开头)作为赛事的官方指定用卡,将为持卡人带来中网举办以来最大幅度优惠――购买赛事门票和纪念品专享9折优惠。此外,银联卡持卡人还可参加球星见面会、“未来大师赛”等多场互动及赛事活动,银联白金卡、钻石卡持卡人更可享受专属VIP权益及额外优惠赠礼。

银联芯片卡标准落地泰国

新年卡片篇6

201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虽然并非《爱乐之城》,但提名的9部作品已有三部登陆中国的大银幕――2月14日在中国内地起映的《爱乐之城》截至21日累积票房已达1.82亿,2016年末开画的《血战钢锯岭》和2017年初开画的《降临》分别拿下4.26亿和1.09亿。目前《爱乐之城》、《降临》和《血战钢锯岭》的全球票房也在提名的9部影片当中位列三甲,其中《爱乐之城》随着内地成绩的节节走高,有望冲击4亿美元的全球总票房大关,无疑将成为名利双收的最大赢家。

事实上,奥斯卡奖和内地市场的联系正变得日益紧密:一方面,提名当年最佳影片的作品愈来愈频繁地被引进到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与国际接轨;另外,资本层面上的连接在近年来持续加强,多部佳作的背后显现中国公司的身影,开拓出中美影视合作的新支流。

下面,让我们从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一系列作品入手,探寻奥斯卡奖“登陆”中国的缘起和未来。

“最佳影片”连续11年被引进

奥斯卡奖的正式名称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第一届颁奖礼在1929年举行,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在每年颁出的所有奖项中,“最佳影片”被认为代表了该年度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其中尤以好莱坞出品的英语片为主;但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和文化政策的限制,早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基本都被隔^在外。

直到1994年,在经历长期的市场低迷后,电影主管部门终于决定打开国门,启动了“十部进口大片”的新政。据传在挑选第一部登陆的影片时,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辛德勒的名单》和全球席卷逾9亿美元的《侏罗纪公园》在竞争中被刷下(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最终胜出的是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而该片也是1994年提名“最佳影片”的5强之一,由此成为奥斯卡与内地市场的首次官方接触。

时隔一年,《阿甘正传》携“最佳影片”等6项大奖在全国公映,票房为1960万人民币。到了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时任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得以驶入内地,不仅以3.6亿的成绩一举刷新影史记录,更成为世纪之交重大的文化事件之一。随后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也拿下8230万,位居年度排行榜次席;该片与《伊丽莎白》和《美丽人生》均入选次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终选名单,创下中国市场单届奥斯卡引进数量的新高。

进入新千年,奥斯卡登陆的步伐趋于稳健:从同期获得“最佳影片”的《角斗士》和“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到连续3年引进的《指环王》三部曲;虽然中间又经历两年的断档,但从2007年至今每年都至少有一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进入内地院线。

从2010年开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入选名额扩大10部(两年后又调整为9部),同时伴随着国内市场容量的急剧膨胀,出现连续4年引进三部“最佳影片”的热潮,其中《阿凡达》、《盗梦空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片都是叫好又叫座。

截至2016年,共有33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被引进内地,再加上今年已经上映的《爱乐之城》、《降临》和《血战钢锯岭》等3部影片,累计总票房接近58亿人民币。

科幻类型最受中国市场亲睐

奥斯卡奖历来注重表彰人文上的艺术成就,因而剧情片的提名数量一直领先于其他类型,这一比例也在引进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中得到体现:截至目前,共有11部提名或获奖的剧情片亮相内地银幕,接近总数的1/3。

不过在市场反响上,虽然剧情片的口碑基本都处于中上水平,但票房号召力明显不足,单片平均仅有1572万的收成,在所有类型中居于末位。其中表现最好的是2015年上映的《模仿游戏》,但其时距离颁奖礼已过数月,又深处竞争火热的暑期档,5256万的成绩已殊为不易。另外诸如《国王的演讲》、《艺术家》、《钢琴师》和《女王》等均未能过千万,年代较久远的《伊丽莎白》和《美丽人生》甚至没有票房统计,剧情片的弱势可见一斑。

最为符合国内观众口味的无疑是科幻片:从斩获13.4亿人民币的《阿凡达》,到《火星救援》、《盗梦空间》和《地心引力》等卖座大片,唯有今年刚上映的《降临》是近期引进的科幻片里的票房最低。这五部提名“最佳影片”的科幻片累计接近30亿元,可谓在中国市场名利双收的产品典范。

唯一能在单片成绩上相抗衡的是冒险题材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荒野猎人》,两片分别在11月和3月的淡季登场,合计拿下9.5亿元的票房,成绩相当傲人。

另外,战争片和爱情片的数量都是4部,累计票房分别为6.48亿和6.17亿,可谓伯仲之间:前者由年初热卖逾4亿的《血战钢锯岭》打头阵,同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马》和《拯救大兵瑞恩》分列之后,排名最末的是拉塞尔・克劳主演的《怒海争锋》。爱情片则由《泰坦尼克号》和《爱乐之城》领衔,两片时隔近20年且同时斩获14项提名,浪漫经典永流传;另外两部则是带有歌舞元素的《悲惨世界》和《红磨坊》(后者引进时定名《梦断花都》)。随着《爱乐之城》持续热映,爱情片的排名还将继续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提名“最佳影片”的动画片《飞屋环游记》和《玩具总动员3》均来自迪斯尼旗下的皮克斯工作室,而《指环王》三部曲则构成奇幻片的方阵,这两个类型的数量和票房都相对靠后。

最后是引进5部但累计未过亿的动作片:由于《亡命天涯》、《卧虎藏龙》和《角斗士》的上映年份较早,彼时市场容量比较有限;而近年引进的《第九区》和《被解救的姜戈》也仅有1272万和1789万的收成,后者还爆出镜头删减问题而被迫“二次上映”,让痞导昆丁・塔伦蒂诺的内地首演不幸成为哑炮。

奥斯卡佳作陷“罗生门”

说到中国资本与奥斯卡奖的关联,首先映入脑海的案例可能是“TCL中国剧院”:该剧院落成于1927年,曾在上世纪40年代作为奥斯卡奖的颁奖地点,同时也举办了多部好莱坞经典影片的首映式。在2013年,国内知名厂商TCL和中国剧院签订冠名协议,由此这座洛杉矶的地标建筑便在名称之外和中国产生了实质的连接。

近年随着内地市场在全球版图中的权重稳步上升,中国资本介入好莱坞的步伐由浅入深逐渐加码:前有万达收购AMC院线和传奇影业,随后阿里影业参投派拉蒙作品、复星入股Studio 8、万达牵手索尼影业等纷至沓来,显现中国影响力正从渠道端渗透到创作层面。

而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爱乐之城》和《血战钢锯岭》背后均有中国资本的身影:2015年,电广传媒和狮门影业敲定3年15亿美元的合作事宜,而《爱乐之城》正是由狮门旗下的顶峰娱乐出品;《血战钢锯岭》的中国地区发行公司熙颐影业和联合出品方麒麟影业更是陷入了“中国版本署名权”的纠纷争议中,目前双方已经在中美两地影院都提起了法律诉讼,具体案情仍未明朗。

新年卡片篇7

9月16日,建设银行与银联联合推出国内首张具有显示功能的信用卡——龙卡数字显示信用卡。9月17日,交通银行在上海召开新闻会,正式宣布推出业内领先的可视IC借记卡——太平洋可视卡。

两家银行在相隔不到一天的时间之内,以先声夺人之势,频频亮出国内最新研发的可视银行卡产品,展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那么,这一举动向银行业传递着一个怎样的信号?

银行卡上可直接查余额和转账

银行卡正“磁”旧迎“芯”,可视卡又重磅出击。这次,建行与交行首发的可视卡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都是银行卡产品的一次飞跃。

为一睹可视卡的“尊容”,记者特意咨询了这两家银行相关人士。9月底,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龙卡数字显示信用卡目前已在全国建行系统发行,但暂时还没有向客户发行,主要是行内员工先行体验。它是一张在IC信用卡上加载了LCD显示技术和数字键盘的高端信用卡产品,该卡一期功能主要是余额查询和最近5笔交易记录查询,帮助持卡人随时掌握消费信息,避免拒付风险,并有效控制支出。后续二期功能将实现二代U盾、动态口令卡、积分电子券兑换、联名卡、行业应用等多项功能。”

10月8日,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交行可视卡尚未正式进入长沙,我已向总行申请样卡,现在我手里有样卡电子图片。”

记者从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了解到,太平洋可视卡是一张标准银联人民币个人借记卡,为磁条芯片复合卡,是集IC借记卡金融功能、电子纸显示技术与安全认证功能于一体的创新银行卡产品。

与普通银行卡相比,可视卡右上角会增加一个LCD显示屏,卡片下方有10个数字按键,卡片外形平整,并无凹凸感。只要按一下电源键,电子纸屏幕便可脱机实时显示帐户余额。

除了可以显示余额之外,可视卡还具有安全认证(动态令牌)功能。客户在需要大额转账时,该卡就变成动态口令牌,输入相应数字即可实现身份认证,从而替代U盾功能。

目前,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持卡人交易密码被非法摄像头、钓鱼网站等工具截获而引发资金损失已成为人们的心头大患,而可视卡的身份认证功能可有效防范此类情况发生。带有LCD屏幕和数字键盘的可视银行卡,将是未来银行卡的一种发展趋势。

制卡高成本能否被大众欣然接受

可视卡作为一种金融IC卡基础上的增值产品,功能更加强大,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制卡成本也比普通银行卡高出许多。于是,可视卡的相关费用便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建设银行主页“信用卡申请”一栏,记者看到,龙卡数字显示信用卡每张年费为160元,卡片工本费为50元,新办卡、到期换卡、毁损换卡和挂失换卡均需收取。该卡内置电池寿命为5年,与信用卡的有效期一致,可以支持7000至8000次显示。

在“信用卡之窗”的信用卡论坛,有网友发起关于“你会花费50元体验龙卡数字显示信用卡吗?”的投票。据该网站投票结果显示,有22.22%的网民表示“会,不在乎多收钱,体验新产品”,而46.91%的网民则持观望态度,表示“等待其他跟进和促销活动”。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许多客户对于最新推出的可视卡抱有很大期待。但是,对于收费项目,一些被访者又很犹豫。“这卡够牛!不过我会考虑一下性价比。如果免费办理的话,我当然会去体验一下,如果不是免费那就算了,毕竟我开通了网银和手机银行,同样可以随时查询余额和转账啊。”80后白领叶梓告诉记者,她一般办卡会综合考虑几个因素,比如是否实用便捷,费用是否低廉优惠,以及是否安全可靠等等。

相对年轻客户来说,中年客户更看重卡片的功能。50多岁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并不排斥用这种新卡片,只要操作起来简易不繁琐。“我没开通网银什么的,反正每笔交易和余额都会来手机短信。如果能在卡上就可以看到余额和交易记录更好哇。对于我这个年纪来说,怎么方便怎么用。”

在新卡初入市场的阶段,势必有一个与客户的磨合期。而可视卡相对较高的年费和工本费,必然成为向市场全面铺开的“拦路虎”。而如果采取高端定位,又会使一部分基础客户流失。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是银行下一步需要面对的问题。

同业竞争,谁来抢占先机

据记者了解,可视卡在国外已经抢先一步,今年年初渣打银行已在新加坡推出可视卡。而中国在短短几月时间之内,由建行和交行开创先河,首发数字显示卡和可视卡,足以说明国内金融产品研发速度之快。

各家银行之间的产品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可视卡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掀起了各家银行银行卡大战的新一轮高潮。这次,建行和交行踩准了市场节拍,率先进入国内可视银行卡的第一方阵。

新年卡片篇8

【关键词】奥斯卡动画短片;影响力;思想;艺术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31-02

在这个图像文化盛行的时代,动画在塑造时代上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从最初的幼儿动画到现今的全民动画,就足以说明动画在不断壮大。当然,动画受到外界的瞩目,不得不提起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它功不可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1932年设立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设立至今,具有很长的历史,评选出了八十多部优秀的动画短片。从这些获奖短片来看,其主题思想、制作方法、艺术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一、奥斯卡动画短片的发展历程

奥斯卡动画短片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一部分,自颁发以来受奥斯卡金像奖威望的影响,也愈加受到世界的瞩目。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一般是指“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是奥斯卡众多荣誉的一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规定,动画的长度必须超过70分钟才可以参加这个项目的竞赛。然而相对于奥斯卡奖的悠久历史,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才刚刚有了雏形。这个奖项于2001年才设立,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开始颁发。在此之前的动画长片电影们都只能按普通电影那样去角逐最高荣誉――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只有短短13年历史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之所以被看作是动画领域里的一项权威评定,恐怕更多要归功于奥斯卡的另一项动画类奖项――最佳动画短片奖。

200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奖被细分为最佳动画长片奖和最佳动画短片奖两个奖项。从名字上看短片奖似乎更像个技术类奖项,跟长片奖相比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样子。实际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具有很长的历史,从1932年开始颁发,只是早期的动画并没有借助电脑技术,现在意义的动画短片是从1974年开始的。相对于北美的动画短片作品,该奖项似乎倾向于更富有艺术气息及更大胆创新的欧洲作品。其中,不乏像《探戈》(1983)、《种树的人》(1988)和《蒙娜丽莎走下楼梯》(1993)这些在动画史上流芳千古的旷世奇作。所以短片奖实至名归地被看作是当今世界动画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奖项。

二、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赏析

当我们欣赏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时,有时会被它夸张变形的人物吸引,被它华丽的色彩迷惑,被它晦涩的情节困顿,也会为其感人的场面落泪,有时还会在它的不知所云中迷失,甚至有时还会体会到它发自内心的呼喊,看到毫无美感的丑与恶,体会不安与痛苦,所有这些都无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时至今日已评选出83部优秀短片,其中美国本土居多,前28部都是美国本土的,此后才有美国以外的国家的作品M行参选,其中加拿大获奖的作品最多,有《沙堡》《摇椅》《哑谜》《种树的牧羊人》《拯救大师瑞恩》《丹麦诗人》等10部作品;英国有《伟大》《操纵》《酷狗宝贝》等;法国有《商标的世界》;德国有《平衡》和《寻找》;俄罗斯有《老人与海》;日本有《回忆积木屋》等。

美国动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美国动画片的历史,在世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一直引领动画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方向。首先,频繁地丰富地涌现出动漫周边产品;其次,良好的外形,典型的电影明星介绍;第三,大团圆结局;第四,注重细节和特征,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第五,动物形象夸张,成为广泛借鉴的卡通图案;第六,角色设计规范;第七,数字技术和薄膜技术的运用,使画面更完美;第八,情节曲折、有趣,个性鲜明,音乐优美动听。

加拿大在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有1978年第5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沙堡》,讲述了泥人在沙漠里创造出一众可爱的朋友,他们就像团结贪玩的一族人。利用着自身的特长,相互配合,建设着他们巨大的城堡。风沙再次来临时,他们得以躲进城堡。古怪的角色的形态设定虽然简单,但令人佩服的是与形态相符的运动特性和与沙子间的物理互动效果。1981年第5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摇椅》,温馨的色调,温馨的笔触,温馨的音乐,温馨的故事。片中的摇椅,充满浓郁的北国风味,见证了沧海桑田,承载着一代人对旧时代悠闲自然的生活的怀念。浓妆淡抹的手绘水彩,打造出流畅的场景转换。配乐与舞蹈场景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热情欢乐。1998年第6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种树的牧羊人》,该片以平实的旁白、第三人回忆录的角度讲述一位孤独的种树人,穷尽半生,凭勤劳的双手变荒地为森林,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2005年第7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拯救大师瑞恩》,通过创作者与被创作者之间对话的形式,以破碎影像和反常声效贯穿的手法“记录”了一部命运的离奇悲歌。

加拿大动画的一大主要特征在于题材多来源于各国民间传说和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加拿大动画中别具一格的民族音乐、异域服装,不同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听感受与作品主题,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动画在这里不受任何地域宗教的影响,自由发挥,全力创作,张扬个性,任何种族都得到平等对待。

英国在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有1976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伟大》,短片围绕个人遭遇和社会反响创作大量卡通角色,通过他们塑造出时代伟人的形象。夸张的高帽和轻快的插曲令人印象深刻,大量真实素材和历史事件把观众带回短片主旨。1992年第6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操纵》,结合传统英式幽默的特点,人物与动画师插科打诨,幽默之余更多体现喜剧人物的自嘲,也表现出动画师别具一格的“动画”功底,以及对生活情趣的异样触感。

英国动画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制作精良,独特的个性,重人文,非主流,赢得更多。英国电影品种繁多,款式多样,探索性强,想象力丰富,探索生命和死亡、哲学、命运等深奥的问题。

法国在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有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商标的世界》,故事的外壳生发于欧洲大陆人文主义理想的忧患意识的五彩蛋。故事里面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商标将世界解读为商品的世界,这里的一个个商标都被赋予寓言的色彩,具有人性化。

德国在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有1990年第6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平衡》,当平衡被贪念打破,最后留下的只有孤独与失败?可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争抢下去的结果看起来并不是这样。也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是那样的一块处在平衡间的板,而更像一个倒T字形的形态。1997年第69冒滤箍ㄗ罴讯画短片《寻找》,朴素的定格风格动画正是德国定格短片的典型代表。泥人为寻找神秘的水源,一层一层地洞穿了荒芜人烟的沙漠、荒地、石滩、铁壁,却回到了本来的地方,原本的空间就在水中。德国动画所表现的实验与探究有目共睹,它坚持注重影片的外在形式而忽略其娱乐性与商业价值;关注声音与画面节奏的关系;使绘画运动起来的美学特征。

三、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视听觉艺术的需求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得动画超出了传统的范畴,延伸到我们生活中去。动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现象,它更是一种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也成为了全球新兴的重要产业。动画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与此同时,中国动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要想动画发展起来,要重视其根本,发展动画短片,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我们就要从优秀的动画短片学起,取其精华,从而创作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徐兆倩.多元视像的梦幻与现实[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法]奥利维耶・科特.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幕后・手记[M].王英策,王诗戈译.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120.

[3]杨晓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

[4]姚震宇.奥斯卡获奖动画创作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5]喻青青.艺术的表达与先锋的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3.

[6]曹迪思,汪少明.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22):20-21.

[7]王乃真.动画事故[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9).

[8]王余烈,赵晓艳.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的民族文化特色探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2):64+60.

[9]张春.中国电影短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0]张h.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纸人》幕后[J].时代漫游,2013,(05):72-73.

[11]刘向英.动画短片的艺术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12]赵小波.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

[13]熊阳.从历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看动画审美的演变与发展[D].南昌大学,2013.

[14]王愿.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动画短片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湖南大学,2013.

[15]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6]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7]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8]杨晓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9]杨晓林.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08).

[20]周晨.中国动画电影与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比较分析[J].媒体时代,2011(10).

[21]张楠.动画长篇的奥斯卡之路[J].艺术评论,2011(07).

[22]高放.迪士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J].电影艺术,2001(03).

[23]王丽媛.奥斯卡大片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4]赵明.基于内容的动画短片分类[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5]王余烈.论动画短片的故事创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1).

[26]郑勤砚.动画概论[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27]黎青.动画短片《平衡》的现实指导意义[J].文艺研究,2005(08).

[28]于瑾.动画短片中的创意思维研究[J].电影文学,2008.

[29]王清平.宫崎骏与他的动画[J].美术大观,2008(7).

[30]耿宏涛,汪少明.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的多元性及其积极意义[J].媒体时代,2011,(10):69-72.

作者简介:

上一篇:助理工程师申请表范文 下一篇:公司晚会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