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10-08 15:46:54

高一数学课件

高一数学课件篇1

关键词:现代教学;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70-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多媒体课件就是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一个介质,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无疑是高中数学课堂中重要的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多媒体课件制作,并在课堂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要想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一种正确地认识,具体来将,那就是需要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用套注重课件的实效性,不是说每一节数学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多媒体课件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实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要关注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便于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难点,比如我在讲课件几何体的结构时,针对我们民族地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使用了FLASH课件来进行教学,利用flas很好的展示了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生学习情况非常良好。

二、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打造多彩数学课堂

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感受,科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我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课件,上课时通过电脑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直线与圆的高中位置关系所需条件,学生通过课件基本都能找到,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当然更应该注意使用多媒体课件要精简。精简就要求在使用课件教学时,课件的形式和内容都要精简。有些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喜欢动作复杂化,明明是一个内容要搞出几个动作来,上课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学生分心。

三、数学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应该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课件的使用是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有些课件重视课件的精美,而忽视了了课件中教学中的作用。在课件使用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有些老师在上课使用多媒体时,整节课堵在使用,更多的时候把多媒体课件当成了高级“幻灯片”在使用,仅仅是把黑白和书本进行了“搬家”,这些都极大削弱了教生的互动,减少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注重课件的有效呈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的结合视觉、听觉来刺激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观摩了一节较为优秀的《立体几何三视图》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引入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词《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思考诗词的涵义,从而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后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三视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功不可没的。

四、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应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不要让课件“绑架”了课堂、“绑架”了学生。有些老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课件中设计的问题都是教师之前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都是围绕课件来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变成了被动、机械性的接受知识,与过去的填鸭式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学习。笔者又一次听到一个新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师讲课比赛中,有位数学教师的课件制作的非常的优美,课堂设计也非常合理,但是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顾着使用课件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下来一问学生上课学得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说,我们是在看一场看不懂的电影。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更多的课堂会使用到多媒体课件,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打造高效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总而言之,多媒体课件在数学中应用良多,让多媒体课件服务我们的学习课堂,为昌都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11期

高一数学课件篇2

1 针对初中数学知识特点选择高效的课件制作软件

课件制作软件很多,现在常用的有PPT、Flash、AW、几何画板、电子白板软件等,要对所有软件功能都有所了解,针对所讲授的数学知识点选用不同的课件制作软件,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课件制作效率提高,从而节省更多精力用在备课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哪一个课件制作软件是万能的,哪个软件都有缺点,哪个软件都有优点。造成某一个软件万能假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课件制作者仅熟悉这样的一个课件制作软件,想当然就觉得这个软件最棒;制作课件时也只能选择这个软件来完成,如果实现不了,也只能这样对付了,却从没有积极想想办法,能不能通过别的软件来实现?是不是应用别一个软件的功能实现的效率更高些?……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尽可能熟悉所有课件制作软件,针对课件内容和特点选择高效的课件制作软件,利用选择的有效课件制作工具完成精品课件作品。

就如初中数学概念性知识展示就用PPT足够了,非要用Flash来完成,可能个别效果展示Flash是比较炫,但从整体制作效率、后期修改调整等来评价,还不如直接使用PPT制作来得高效些。如某些图形变换,要求学生互动拼摆,交互功能强一些,那PPT就实现不了,只能选择Flash/AW等软件来完成。如果不会这些高级软件,那也只能望课件“效果”兴叹了,更谈不上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这其中,几何画板是最受初中数学教师欢迎的,既可以创造绚丽的动画效果,又可实现交互功能,省时、省力达到所需要的课件演示效果,避免多做无用功。如果教师电脑操作能力强,还可以制作一个相关数学知识网络学习平台,师生在这个平台上跨越时空互动,延展课堂,深化数学知识点,更有效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功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 注重多媒体课件助学功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课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有这样那样的误区:“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人灌转变为机灌”……这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不足,都能有所体会与反思。其中一个最需要强调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变辅教为辅学。

在大力推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应用中,应贯彻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处于主置上的学生能动手实践、参与交互作为课件设计终极目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备”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备”好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做到课件内容显示清楚准确,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界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针对数学知识点特征,要多设计交流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编程、模拟、动画等形式,走进数学奥秘探究世界里,愉悦地转化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时,转变教师是课件的操作者和演示者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几何画板设计一个小教学课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反思,发现规律——画一个任意三角形,用相关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角平分线,设计成可以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从而观察并总结出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这种课件设计理念变辅教为助学,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演示和操作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刺激,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这样会创设一个高效的研究型数学课堂,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参与意识空前高涨,激发学习潜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有时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完全设计成单机“学件”模式,让学生“自学成才”——在课堂上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课件探究自学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规律、定理。这种助学型的CAI课件是笔者大力提倡的,并且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远程教学服务,以学生为主体模拟某种教学过程,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 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课堂一切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可画蛇添足。多体媒体课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授课,不能因为花哨而滥用课件,如数学的概念性知识,或能通过书本内容显现的信息,就根本不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了。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帮助教师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突破教学关键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学生的好助手,为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服好务。

为有效设计、运用好多媒体课件,要针对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发挥好多媒体电脑能进行动态演示的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化解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设计运用时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追求课堂教学效果为宗旨,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学识的特点去选择、运用高效的多媒体技术,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上的优势,最终实现教师轻松、学生满意的精彩数学教学课堂。

4 教师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手段。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同时,还要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考虑到避免多媒体的干扰。教师要做到: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课堂来说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例如,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更复杂,作图也更繁琐。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感性理解、理性接受,因此,几何画板的优越性就显露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实验,改变任何一个参数a、b、c的值,学生从图像的变化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从课件演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及时点拨指导,学生进行热烈的相互讨论,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重建。这样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被动的枯燥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下,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融合,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创新的数学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的合理、高效应用,可以创设一个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只有大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理念,使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二者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才能达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高一数学课件篇3

关键词:高等数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

一、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中需注意的特点

(一)高等数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课程覆盖面大,全校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高等数学学分比较高,课时比较多,也是考研必考的一门课。高等数学课有着定义、定理、性质及题型繁多、解法多样、难度大、每节课的内容信息量大、课程内容抽象、逻辑严密、应用性强、数形结合较多的特点[2]。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3]。因此高等数学课程非常重要,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对于学校和学生本身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特点

二本院校学生由于初、高中数学基础较差,升入大学后数学肯定也学不好是他们普遍存在的想法,甚至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开始就有着恐惧,排斥的心理。许多学生,特别是大一学生还认识不到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觉得和专业没什么关系,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也用不上,所以对高等数学学习有着抵触情绪,兴趣不高,主动学习和钻研能力不强,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这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三)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在多媒体的教育教学方面,国外的研究和应用都相对较早。我国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较晚。这几年微课,慕课才刚刚兴起,还没有普遍应用于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是目前教师上课经常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有着时效性、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和反复性的特点[4]。多媒体在高等数学教学应用的现状是除了在课堂中辅助教学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后随时通过课件来复习学过的内容,预习新内容,查看每节留的作业和相应的练习题,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上网查看其它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的手段。

(四)传统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有规律有纪律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沿用至今是因为它有着无法取代的优点,但仍然有弊端,以下是目前高等数学课程中只应用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1)乏时效性:完全靠教师在黑板写不能有效节省时间。(2)缺乏空间性:黑板空间有限,教师写的内容有限。(3)缺乏生动性:一些动画、声效教师是很难完成的。(4)缺乏翻转性:黑板擦掉的内容想再看是做不到的。综上,由于高等数学的课程性质和二本院校学生的特点,完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会觉得高等数学课就是老师每次课讲定义、定理证明、例题,对于这个过程学生很熟悉了,毫无新意,长时间学习学生会有厌烦心理。而多媒体教学形式新颖,合理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高等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必要的。

二、求旋转体体积的多媒体教学案例设计

根据高数数学的课程性质和二本院校学生的情况,以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求旋转体的体积”为例[5],探讨在高等数学课堂上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有机结合,真正地做到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选这节课是因为这节课在高等数学上下册中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能够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旋转体定义的给出

在讲旋转体定义时,传统教学是教师只是说出一些旋转体的例子,学生自己去想象,现在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旋转体的例子,比如灯笼、陀螺、皮凳,还有一些建筑物等,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旋转体,对旋转体的定义有自己初步的理解,这就是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然后给出旋转体的定义,定义可以在黑板上写,边写学生们可以边考虑和以往自己对旋转体的理解是否一致。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圆锥、圆台的形成过程,这是动态的过程,过程连贯,真实生动,学生很清楚地看到旋转轴,代替以往黑板上静态图,必须通过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这个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旋转体定义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引出课的主题—求旋转体的体积

定义理解好之后,学生们知道在初、高中已经会求圆柱、圆锥、圆台这些旋转体的体积了。这时教师可以说这些旋转体是一些规则的旋转体,会求它们的体积只是“小儿科”,还有一些不规则的旋转体,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比如灯笼,花盆,花瓶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求出它们的体积,这才是“真本事”。通过课件上规则与不规则旋转体的对比,使学生清楚了这节课的主题,学生们很快抓住这节课的主题,学生觉得这节课有用,有意义自然就会往下听。相反如果是传统的教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图形,一是浪费时间;二是黑板空间有限;三是对老师的画工也有要求。多媒体课件的时效性、长期保存性、反复应用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求旋转体体积的方法

当老师讲到求旋转体体积的方法就是上节课讲过的定积分的元素法的时候,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必须在黑板上重新写一遍元素法的条件及步骤,没有其它方法。如果应用课件,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展示出来。高等数学各节之间存在着联系,每节复习上节课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有效解决了每节课内容多,讲不完的问题。

(四)如何应用元素法求旋转体体积

这部分老师要讲如何应用元素法的三个步骤,求曲边梯形绕x轴和y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元素法三步解题过程应该用传统的模式在黑板上书写,教师可以控制讲解速度,学生可以模仿书写步骤。曲边梯形绕坐标轴旋转过程要在课件中展示,特别是为什么用圆柱体的体积作为体积元素,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过程,学生看得很清楚,曲边梯形近似看作矩形,矩形旋转一周是什么呢?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加深圆柱体的体积作为体积元素的理解。元素法共三步,每一步老师先用课件展示图形,然后在黑板上写出这步的书写步骤,这是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讲课形式不单一,重点突出,和学生有很好的交流。

(五)例题讲解及解题步骤归纳

这节的例题求抛物线“y=x2,直线x=2及x所围成的图形,分别绕着x和y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例题内容可以用课件展示,既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省黑板空间。第一个问绕x轴旋转,旋转之后的图形是什么呢?如果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只能在黑板上画图,而且是静态的,用课件展示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动态图,是一个喇叭口形状的立体,学生们很清楚知道下面就是求它的体积。接着就是按照元素法三步解题,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每一步的图形情况,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解题步骤。特别是体积元素的讲解过程在课件上,从一个曲边梯形,先变成矩形,矩形再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作为体积元素的,这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在课件上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解题过程必须是在黑板上完成,教师分析题意,带动学生一起思考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到是和老师共同去做这个例题,而不是在课件中找答案。这个过程是多媒体课件代替不了的,特别是对于二本院校学生,应用多媒体课件讲例题学生跟不上,写作业时不会写解题过程,所以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边写步骤,有利于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把解题步骤规范化。

(六)总结、思考题、作业

课程内容讲完后要对本次课的内容做个总结:(1)旋转体的定义;(2)定积分的元素法;(3)利用元素法求旋转体的体积。最后留两个思考题及作业:1.在例题中x轴是旋转轴我们就选x为积分变量,y轴是旋转轴就选y为积分变量,一定这样吗?2.例题中的旋转轴都是坐标轴,如果旋转轴不是坐标轴而是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或者是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能否用元素法来求旋转体的体积呢?第287页12、15、21.这部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是老师说,学生瞬间记,学生记不住.现在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件可以展示一,两分钟,学生一目了然,作业也不会出现漏记题和记错题的现象。学生通过课后完成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这样,这节课就讲完了。可见根据高等数学的课程性质和二本院校学生特点,教师可以在讲定理的来源,数学家的介绍,定义,复习之前内容,图形展示,总结,布置作业方面应用多媒体课件。在定理证明、例题讲解方面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充分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三、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要求

通过这节课发现,高等数学课堂上不是仅依靠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仅依靠传统教学,而是它们之间合理的结合。完成这一过程对教师有以下要求:(1)教师要能独立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习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2)多媒体课件不能只注重外表,华而不实。(3)教师要制作出符合授课学生情况的课件,不能“拿来主义”,把外校的课件拿来就用,因为学生情况不同,讲授方法是不同的。(4)在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衔接要自然,连贯,游刃有余。(5)对于每一节课的内容要熟悉,和有经验的教师讨论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的应用情况,多听意见和建议,反复琢磨,制作出合理的课件。

四、结束语

高一数学课件篇4

目前,计算机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根据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六年纲要规划,到本世纪末,我国达到计算机配备最低标准(高中25台,初中20台)的比率为:城市高中100%,初中60%;县镇高中80%,初中30%。许多学校还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但实际上真正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却很少,计算机教室成了打字室。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高中计算机普及率达99.7%,但教师肯在课堂上使用的也仅占18.7%。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如有的教师对CAI持怀疑态度,或由于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不愿意尝试;还有教学软件的缺乏,现有的教学软件质量不高等。在21世纪,数学CAI将在数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积极稳妥地发展数学CAI,已成为数学教育现代化和数学教改的现实课题了。

本文将根据数学CAI的优势及它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谈谈我对数学CAI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数学CAI作为数学教改的重要内容

1.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

自计算机进入课堂之日起人们就存在着种种猜测:教师不讲,学生能用计算机学会数学吗?计算机是否会削弱学生的能力?

学校的数学教育是以已有的逻辑为基础,这样就有可能忽略如直觉、美感和乐趣等非逻辑的因素。学生学习数学只不过是学习一组逻辑规则,没有机会体验到自然的数学经验。这导致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认识之间出现鸿沟。而计算机可以在数学与学生的认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变厌学为主动学习。

关于在CAI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在CAI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表现为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讲课,而在于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被削弱,反而更加强了。

首先,教学软件的设计使教师有可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设计教学软件时,教师要时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最佳的教学策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发动学生参与,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发现、探索,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扬长避短,创设最优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计划教学,把CAI溶入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如何开发教学材料;如何组织好CAI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去克服困难等。这样,数学教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主导作用。

2.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科学知识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是“相互辅助”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几十年来与计算机同步发展的计算数学包括数值计算,符号演算,计算机图形学已有巨大进展,这些进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对人的数学素质的要求已经从依靠纸笔运算转换到有效地、恰当的使用技术,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数学地问题、简化概括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在几何与代数、代数与统计和真实问题情景与相关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数学教育应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理解更本质的方面,学会提出问题和抽象概括,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数学,应用数学。学校的数学教学应更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

数学课程应当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这应当作为制定新数学课程的原则。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这样去做。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早在1980年就建议:在所有年级中,都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并注重将计算机与数学课程结合为一体。1989年,NCTM又出版了一份《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与评估标准》,明确提出了“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学、做数学的工具”的要求。在美国,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正在把计算机编程结合到数学课中去,新出的每一套教材都有BASIC编程的内容,相当于代数课程的8%。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如何将传统内容进行现代处理,将计算机与数学课程结合为一体,是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如何开发出一批高质量的数学CAI课件

CAI是以教学软件的运行来展开相应的教学过程的。在CAI中,我们称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教学软件为课件。课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数学CAI的开展。

好的数学课件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又要结合教学实践。只有懂教学理论、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才能处理好教学材料,对于如何编制程序、用计算机实现,则是软件专家才能回答的问题。因此,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应当是各方面人才的综合参与,这其中包括数学教育研究人员,数学教师,软件工程师,美术设计人员等等。只有这些人员共同协作,充分实验、反复修改,最终才能制作出满意的数学CAI课件。

从课件质量的衡量标准考虑,一个优良的课件应能较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特点,应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要求,应能较多地完成传统教学所不能完成的事情。优良的课件取决于优良的设计,课件设计方法的优劣,不仅影响课件开发的效率,也将直接影响课件开发的质量和水平。只有融合了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课件,才是高质量的课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恰恰有赖于课件的设计。因此,提高课件质量,首先要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设计,才能构成有效的教学系统。

早期的CAI课件设计基本上是依照程序教学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进行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和强化的作用,将其应用于CAI上,就是要把学习内容作为一种刺激源,利用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对学生产生刺激,达到记忆效果。练习也不过是重复演示教学内容,所以关键在于强化。这对于那些“记忆型”的知识(如定义、无规则的数据、图象等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很难建立联系的知识),通过大量重复练习,加强刺激,能够有效地达到记忆的要求。但是,对于学习逻辑性强的知识,这种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在大多数数学CAI课件中,要“理解”的知识占绝大多数,简单地应用行为主义、程序教学思想就不奏效了,这也是近几年来认知理论在CAI发展中独占鳌头的原因。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为CAI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CAI中计算机所起的作用的看法。计算机不仅是一种提供刺激,进行强化的工具,而且也可以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自己的兴趣,形成了学习动机,便产生了认知学习的可能,认知型的学习也就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模式。因此,在课件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认知心理学的指导作用。

根据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在CAI课件设计中,应当改变过去只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偏向,把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优化,以及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和优化上。课件设计应面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在课件设计时,首先要设法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产生好奇;其次要设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心理学实验表明,单纯的外部强化会降低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因此,课件设计应当面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外部奖励。乐学,方能学有所得,学而无厌。

三、逐步开设数学CAI课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学习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弗赖登塔尔指出:最令我沮丧的是参加公开课的教师,他们显然认为这样一个过程是教学法的模式,并且赞赏执教者的高质量的表现,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曾有人夸张描述过的教学:“每个人都在睡觉而仅有一个人在讲,这种状态就是教学”。在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班级教学模式中,学生仅限于被动听讲、机械练习,主动性难以发挥。实践表明:这种“讲、练、考、评”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只能使学生越来越感到失望。利用CAI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

计算机技术有巨大的潜力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对于增强学生的形式运算能力及借助图象帮助学生理解新的概念或课题是十分有效的。它可以作为数学教学中的工具去解方程、解不等式和验证代数解法的答案。同时,它可以在数字表达式、算法、代数式与几何图象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数学教学方法论的改变。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教学软件数量的增加,数学CAI也在逐步开展,许多地区、学校都在进行CAI实验。但是,总的来说,利用CAI的数学课还是比较少,大多也只是讲一讲公开课,而缺乏大范围的、系统的实验。在数学CAI课中,教师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CAI课堂上的认知过程如何等等,都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回答。另外,通过实验,寻找数学CAI的切入点,也是发展数学CAI所必须的。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中,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解决传统教学做不好的事情,这应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而数学CAI课的组织也是获得优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数学课不能再满足于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随着CAI的发展,今后数学课的模式应是多种多⒌摹S写车慕步饪巍⑾疤饪危淌步馕鞑⒁约扑慊ㄖ菔镜氖Э危肅AI课件的数学实验课,利用CAI课件进行复习测验课等。引入计算机之后,数学课堂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教师—学生转变为教师—计算机—学生,这也对未来的数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数学CAI课前,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课件并熟悉其内容,了解其设计思想,并考虑如何指导学生使用。对于新知识的教学,在课上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自己演示,通过简洁的操作,在屏幕上显示出所探求问题包含的各种情况,以协助学生思考他们对新知识的猜想或解题思路的估计。但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直接给出新知识的结论或解题思路;在数学实验课中,可考虑把学生分成小组,跟着屏幕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讨论、动手演算,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努力在全班创设一种研究探索的学术气氛,这将根本改变沉闷的数学课的现状。

四、关于数学CAI课件的评价

从提高课件质量的角度来看,CAI课件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评价,可以发现软件的不足,进行改进;通过评价,可以为教师、学生等提供选择和使用的依据;通过评价,可以指导课件的修正和开发。

对于我国数学CAI课件评价的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套适合于数学CAI的评价标准。目前,对于一般课件,国内、国外已有了一些评价标准,像“美国行业协会CAI课件评测表”,“美国MircoSIFT课评价表”,1992年我国的“教学软件评审表”等。对于数学CAI课件,一般的评价标准对它们也是适用的,但数学学科有它本身的特点,有其特殊性,若只用一般标准来衡量,就如同用一双大鞋去量每一个人的脚,结果肯定不能都是正确的。只有数学CAI课件的专门的评价标准,才能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数学课件,科学地指导数学课件的修正与开发,合理地指导数学课件的选择和使用,进一步推进数学CAI的发展。

CAI是计算机在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用途,这个词意味着为了教学而应用计算机,正确认识CAI在数学教学中的辅,是对数学CAI课件评价的前提。一个好的数学课件必须能满足数学教学的各项要求,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我们知道,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对于数学课件的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教学过程的编排和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时机。因此,在数学课件的评价过程中,以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等中学数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理论,将有助于正确地评价数学课件教学内容呈现的合理性,教学过程的科学性,科学地评价数学课件。

在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件评价中,应注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版面设计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清楚明白;能否提供方便的操作;以及及软件的可靠性、兼容性、可维护性等。

在数学课件的评价中,除了评价标准以外,评价的组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评价一个课件应当聘请多方面的专家和有关人员,有数学教育专家,教师、计算机专家等。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使用课件的学生的调查,他们才是课件的真正受益者。

高一数学课件篇5

关键词: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环节

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学活动,在引入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后,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处理的知识量也多。对高等数学由背景知识到抽象知识,可以演示的多一点、形象一点,使学生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容易,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学生易于理解。如何保证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质量?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室的设计

根据既要办好教育,又要节约经费的原则,在进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室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既要满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又要兼顾传统教学对黑板的使用。这就要求在多媒体教室的设计中,要考虑两点:第一点是投影大屏幕既能卷起来,又能放得下。当大屏幕放下时,教室成为多媒体教室;当大屏幕卷起来时,教室成为传统教学黑板演示的教室。这样的教室成为多媒体与传统教学都能独立使用的教室。第二点要考虑在大屏幕放下时,大屏幕的侧面要留有一部分可以书写的黑板,这样的设计,在使用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时,能满足高等数学多媒体演示和传统黑板演示同时使用的要求。当然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是必须购买的。

二、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

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作,它充分运用图文声像并茂形式表现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它的特点是教学节奏快,知识传输量大,教学效率高。但如果设计不当,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不能发挥学生更多的思维、想象、联想的余地,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难以使知识升华成理性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智力。所以,必须合理地设计课件来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艺术效果,把美学的基本理论贯穿于课件设计的全过程,使之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为此,在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讲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教育性要求

教育性是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最基本的属性,它要求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实现有效的控制和播放来达到实施教学的目的。它要求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特定的教学对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有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能充分体现高等数学的教学规律,围绕高等数学教学的主线展开;依据学生数学程度选择内容、深浅难易;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教学过程要灵活多样,突出教学主体内容,发挥视听媒体的特长,加深对重点问题的渲染和剖析。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媒体演示与黑板演示相结合,合理安排二者演示时课堂用时的比例,如高等数学的背景知识、图形等形象知识可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感知量,而定理证明、典型例题等教师则可用黑板书写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律,这样才符合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育性要求,可以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科学性要求

在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科学性主要反映在系统严谨、实用新颖和规范正确上。系统严谨是指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的系统完整,层次分明;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教学目的清楚明确;定义的表述准确,定理的论证严密。实用新颖是指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充实和具体、表现形式多样;例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规范正确是指高等数学的概念、定理等内容的表达要准确,解释、说明、引申要无误;文字、语言使用规范,引用数据可靠;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要高;操作、示范动作要准确。

3.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要求

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教育更有成效。艺术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形象体现本质,在表达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时应尽量运用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要尽量运用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通过视听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采用合理的多媒体演示和传统黑板演示等高等数学的教学表现形式,使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有序、完整、自然。高等数学多媒体演示的内容形象,若再加上一定的艺术技巧,那么课件界面的色彩搭配,课件字幕动画的设计等,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也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从而提高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质量。

4.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技术性要求

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技术性要求主要反映在运行环境的选择、人机操作界面的设计、图文声像素材的制作和编辑、软件的调试与播放等技术问题上。为便于教师对课件的操作,课件应具备运行快捷、操作界面良好、容错性强等技术特点。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技术性直接影响到它的制作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5.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简约性要求

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和声音的刺激,高等数学课件的演示画面要避免或者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意义的信息干扰。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力求简单实用,直观明了,为此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画面的布局要突出对象。是指在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中,同一个画面的对象不宜多,对象的图形要简约化,画面要突出主要对象。(2)同一画面的色彩数量不宜多。是指在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中,同一画面使用的色彩的数量不要超过三种,要避免出现对表现内容无益的彩框或花边等。(3)避免出现复杂的动作。是指在制作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中,内容的切入和退出最好采用淡入和淡出的方式,要避免出现复杂多余的动作。(4)尽量少用音响。是指在课堂上使用的课件不宜出现背景音乐和解说。

三、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高等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要能熟练地演示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讲解课件内容要熟练、流畅。第二是要注意高等数学课堂的多媒体演示与传统黑板演示的结合。对高等数学的形象知识用多媒体演示比较好,如,高等数学的背景知识、几何图形、图像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感知量。对高等数学的抽象知识用传统黑板演示比较好,如,高等数学的定理证明、性质证明、例题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多媒体演示与传统黑板演示的动作衔接要流畅,使学生在形象与抽象中思考、学习高等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保证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总之,在使用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教室的设计、课件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可以保证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课件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设计

现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社会中反响也比较热烈。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涉及课件的准备与设计,一个课件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一节高效高质量的课离不开一个优秀的课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把传统手写教案的备课计划照搬到多媒体设备上,根本就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尚浅,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尚存在很多疑问。如,有些数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力,以至于学生在接受多媒体学习时感到困难,学不到点子上,无法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与解题能力,这样教师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标,课堂效果差。这样一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像是多余的,完全失去了使用的必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地对在高中数学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方面做了多方位的分析,这些分析特别是在课件设计制作方面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数学特点与教学理念

数学这一科目是基础科目,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高中的课程大都还是以基本知识为主,但是知识的难度与初中比较有很大的提高,知识量也有增加,涉及的问题逻辑综合性也更强,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知识、深化知识点,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推断和分析能力,加快运算速度,才能对提高成绩起到帮助作用。例如,简单幂函数的运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等新增知识,更多地要求学生培养自己的阅读、演算、思考等多方位的能力。此外,在进入大学阶段后更会接触到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高等数学,学生必须加强学习,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数学研究奠定更好的基地。

现在强调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进行教学改革。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知识、结论的产生过程与积极总结解题方法思路为主培养学生提高数学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利于学生发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课件的设计编制。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积极克服困难,主动接受新的知识,真正实现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创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教师可以提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观归纳、假设、论证等思考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增强主动积极的分析问题并努力寻求解答的能力。

二、数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技术课件相对于一般的课件更具多样化,其具有视觉效果强、知识面广、有独特的吸引力等多个方面的优点。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时,更应该注重数学本身的特点,充分地考虑数学的独特教学理念。

1.数学学科抽象,综合性强,覆盖的知识点广,学生学习数学时会感到十分困难,所以在课件设计上应该更多地把抽象难懂的

知识用各种程序生动化地展现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消

化知识点的同时,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质量随之提高。

2.多媒体技术下的课件设计更要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利于学生发展为主,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在课件设计中可以制作知识结构流程图,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达到让学生更愿意自主

学习探讨、提升思考解答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高中数学课件设计编制的几点建议

多媒体技术中课件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课件的设计编制要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更新课件内容,优化课件的排版与涉及的知识点的难易、多少。

在多媒体技术下,课件的设计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要求也不同,针对数学教学课件的编制,更应注重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形式。数学教学是相互的,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会更为顺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感受,再对要运用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随机抽取利用,更不能使用流水账式的教学手段。而应从各个方面考虑是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是否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是否能够构建数学知识的最合理结构模型,是否能达到提升学生

能力且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件设计得很花哨,颜色很醒目,同时涉及的知识却繁冗,学生把握不到重点,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了学生厌学心理的加重,达不到新课标下对教学质量的新要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就应该注重页面的简洁明

了、突出重点、排版和谐,并且要减少多余的无用信息。

总的来说,教师在课件的设计上要不断地适应新课标的改革,符合高中数学的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要做到利于学生对知识的

接受,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先进科学的特点,编制针对性强、简约优秀的教学课件,使得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达到更为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

[2]潘敬贞.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教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

高一数学课件篇7

[关键词] Flash技术; 多媒体课件;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095-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些文件,要求各学校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为了响应各级部门及学校的要求,教师纷纷开展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由于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制作工具选择不当等因素,目前大多数多媒体课件只是黑板的简单替代品,使得这些多媒体教学采用的都是课堂演示教学模式,教师仅把传统的授课方式平移到了多媒体上,变传统的“黑板+粉笔”为“屏幕+键盘”,没有取得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本文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提出采用目前流行的动画制作软件Flash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充分利用Flash具有强大的矢量动画制作和灵活的交互性的特点,制作生动、形象、交互性强的课件数据结构多媒体课件,实现了数据结构常用算法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对算法的深入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数据结构课程性质及特点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是进行程序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学好该课程对于与计算机相关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其他课程相比,数据结构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1 涉及学科和课程众多

数据结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学科和课程众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结构课程除了作为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以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作为理工科类专业的选修课进行教学。此外,数据结构课程与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语言等课程联系紧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2 涉及的概念及类型抽象

数据结构研究的是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抽象数据类型、栈、广义表等重点抽象概念,此外,数据结构对每一种结构类型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储方式和施加在这种结构上的常用操作的算法实现,而不考虑数据元素的实际类型,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都是高度抽象的。

1.3 算法比重大、教学难

为了研究每一种数据结构类型常用操作的算法实现和算法分析,数据结构中算法设计所占比重较大,教学过程中,算法的讲授相应的占有很大、很重要的比例,算法设计的教学是数据结构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该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算法的讲解就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2 Flas技术及其课件制作的优势分析

目前常见的多媒体课件类型主要有Flash课件、Powerpoint课件和Authorware课件3大类。Powerpoint由于简单易用、功能丰富而倍受教师的青睐,但是Powerpoint提供的动画效果有限,表现手法比较简单,有时不能满足特定的需求。Authorware是一个各种媒体集中的操作平台,虽然是优秀的课件制作工具,但由于自身不能完成完整的动画制作,只能依靠其他媒体相互结合来合成所需要的课件,所以,制作的流程不是那么简洁。而Flash课件自从出现就受到广大师生青睐,易学易懂易操作,制作的课件容量小,声音、动画的质量高,生动形象,兼容性好,完全适合未来网络课件(Web课件)的发展需要,Flash具有很强的动画表现能力和交互特性,所以特别适合做交互性强、开放性的课件。在这3类课件中,采用Flash软件制作的课件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品质高

Flash是一款二维矢量动画制作工具软件,它可以将图像、音乐、声效、动画融合在一起,并嵌入交互功能,导入的声音可以是mp3、wav等格式,且提供对声音的编辑设置功能,方便个性化设置,它采用的图形是可以无极缩放的矢量图形,制作的课件放大后不会失真,这些技术的支持,使得教师采用Flash可以创造出高品质的课件。

2.2 适用性强

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成多种格式的文件,常见的有swf文件,这种文件较小,适用性强,既可以单独在安装有Flash播放插件的电脑上播放,也可以在网页中观看,还可以传输到支持Flash的通信设备(如:手机)上播放。此外,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成html文件通过网络浏览器观看,也可成Windows的可执行文件exe,这样,在任何一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上都可以播放。

2.3 交互性好

Flash提供了脚本编辑语言ActionScripts,通过使用脚本语言编程,教师可以制作出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动画有利于教师较好地组织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采用Flash提供的LoadMovi()和LoadSound()等媒体加载函数,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适时扩充和修改教学内容。较强的交互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动画在演示过程中能够随时暂停、跳转、重启,使得教师可以灵活控制课堂节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2.4 Flash生成的课件使用方便

采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优点还体现在其制作的课件使用方便,Flash制作的课件完成后通常导出为Flash影片文件(扩展名swf),这种文件小巧,调用的速度非常快,播放极其方便,在播放方式上,Flash采用的是插件工作方式,插件在许多网上均可自由下载安装,也可在开发课件安装Flash软件时自动安装,只要安装一个Flash播放插件,就可以快速启动并观看动画。

3 Flas技术在数据结构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为了方便教学,将数据结构多媒体课件按章节来组织,其分为foreword.swf、charpte1.swf、charpte2.swf、charpte3.swf、charpte4.swf、charpte5.swf、charpte6.swf、charpte7.swf、charpte9.swf、charpte10.swf共10个章节,同时这10个章节又通过相互调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为用户更换背景音乐的方便,将背景音乐单独作为一个文件夹来存放,此外,算法演示的Flash的动画也单独作为一个文件夹来组织,在需要的地方通过Flash的Action Scripts代码将其调入,进行动态演示。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

采用Flash作为数据结构多媒体课件创作工具,能充分发挥Flas技术的优势,同时又能结合课程特点,制作交互性强、动态性好、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多媒体课件。与用其他制作工具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相比,创新点主要有:

(1) 综合利用Flas技术,使得课件美观、文件小、播放流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用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矢量图形可以任意缩放尺寸而不影响图形的质量,流式播放技术使得动画可以边播放边下载。对重复使用的素材,采用Flash的元件制作技术,使得课件文件大小不会随着元件重复使用的次数增多而增大,这样保证课件文件最小,存取更快,播放更流畅。

(2) 采用按钮和Action Script编程技术进行交互式播放,方便操作和学习。课件设计风格统一,在主操作界面上设置播放、暂停、上一章、下一章、推出等控制按钮,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既方便在教学内容中进行跳转,也方便学生课后自学时的自动播放。

(3) 采用Action Script编程进行背景音乐的控制,使教学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同时又不影响教学效果。音乐可以放松学生的精神,使课堂教学不再沉重,同时又可以对学生的听觉形成冲击,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也可加深重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但是,长期不变的音乐会让人的听觉产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在数据结构课件设计时,利用Flash提供的声音控制功能,实现背景音乐的播放、停止和音量控制,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适时更换背景音乐,音乐和音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永远保持新鲜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4) 采用动态演示,呈现难以理解算法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数据结构课程中有些算法的执行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把Flash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将算法的过程动态地演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容易理解,教师讲授时也比较生动、轻松。例如,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的第i个结点之前插入一个新的结点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第i到第L.length个数据元素从第L.length个开始逐一往后移一个位置,然后将新的元素插入到第i个位置上。这样的算法思想很抽象,但用动态演示的动画将该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该算法的动态演示界面如图2所示。

4 结 论

通过使用该课件教学,向学生直观地演示了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算法,使学生对数据结构中的一些重要的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有深刻的领会。80%以上的学生对动画演示的效果比较满意,取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考试及格率比使用该课件前有较明显提高,学生的总平均分也提高了4.6分。部分学生在该课件的辅助学习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级,参加并通过了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认证考试。采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和其他多媒体课件教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谌志群,王荣波. 基于Flash的编译算法动态演示系统设计[J]. 计算机时代,2011(9):59-61,63.

[2] 张璇,董希杰,吴润泽. Flash仿真在通信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97-98.

[3] 赵颖群,揭晶. Flash课件制作中信息传达效果探讨[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8):91-92.

高一数学课件篇8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手段;大班教学;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74-03

多年来,课堂教学一直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1]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课堂教学开始用上了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同时还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的革新,也酝酿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具备条件的高校注意到了多媒体课件参与课堂教学的巨大优势及其发展前景,给教师配备了电脑,把教室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对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技术培训,开始要求教师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效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好事。但是需要注意,教师在看到多媒体课件的巨大优势的同时,不能忘了板书教学手段的优势,要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专业需求和授课对象的多少,教室的大小以及教学目标、内容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用辩证的思维,考虑采用何种有效的整合方式去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以其基础性、素质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一直是高等农林院校几乎所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已经成为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实现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注意到,自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以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数学课,高校普遍存在着数学师资紧缺和教室紧张的问题,导致现在很多非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的教学由原来精英教育时代的小班教学(30人左右)逐步被现在的大班教学(100人左右,甚至更多)取代。而现在有关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整合研究的出发点,大多数仍然停留在对小班教学的思考上(主张板书教学手段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2,3]忽略了实际教学中大班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人数多,教室大,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黑板,甚至听不清教师讲什么。听不清可以给教师配话筒,但看不清怎么解决呢?有些人可能会说把字写得大一些,这样虽可行,但引发的问题可能会跟严重,比如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大,板书的艺术效果降低,书写变慢和擦黑板次数增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连贯性遭到破坏等。实践证明,基于小班教学的整合理念对现在的大班教学是不实用的。鉴于此,笔者从多年从事农林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班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应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教学手段为辅的整合理念,即把大部分原先要板书的内容和一部分要口述的内容设计成课件呈现给学生,但这种呈现绝不是简单的图形和文字的搬家,除了要满足所有的学生能看清屏幕上的字的基本要求外,对课件的设计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课件的设计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符合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制作课件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欣赏课件,而是让课件成为学生学习的手段。在农林高等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几乎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不仅理科生要学,文科生也要学,而文科生没有排列组合的基础,这时对既带文科生、又带理科生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就要事先充分考虑到这些,不能图省事使用同一个课件,授课时采用一样的方式,也就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了教学大纲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可取。此外,既是都带理科生的课,任课教师也应视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的不同,设计内容有差异的课件。例如,讲两个总体均值差的估计时,在例题的选择上,对农学专业的学生可选择:某种子公司经过试验,获得A、B两种杂交玉米的产量数据如下:

品种A:86,87,56,93,84,93,75,79,80;

品种B:80,79,58,91,77,82,74,66;

假定两种杂交玉米产量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求两总体均值差 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而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选择:为了了解两个品种的肉牛在平均体高上的差异,从第一个品种牛中随机抽测100头牛的体高,计算得■■=133cm, ■■=4.07cm;从第二个品种随机抽测120头牛的体高,计算得■■=131cm,■■=2.92cm假设两品种牛体高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以此资料进行两种肉牛平均体高差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显然这样的考虑更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让学生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到达这个效果,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的优势。例如,在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第一节课,按大纲要求,任课教师通常都会给学生先介绍一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两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举一些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例子来告诉学生概率就在身边,它与生活密切相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讲授中,除非口才相当好,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把教师不擅长表达的内容设计成紧扣主题的精彩动画或者故事影片,往往能弥补大部分教师口才上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三是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课堂师生互动的高效实现,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对于板书教学手段的教学,由于教师是边写边讲解,通过眼神、表情,语气、手势等方式带动学生记录、思考和参与,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整合理念,达到目的,必须要求在课间的设计中注意细化要呈现的内容,在设计时想象成用板书手段教学,让课件要呈现的内容和实际讲解与用粉笔字板书的内容同步,即通过细化课件尽可能做到上面提到的板书手段教学能够做到的事。

四是要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动态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能突出要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等优势,达到这个目的。例如,泊松定理和隶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中的两个重点和难点。泊松定理告诉我们:当n很大,np或n(1-p)很小时,用泊松分布近似计算二项分布比较好;而隶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当np和n(1-p)都很大时,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二项分布比较好。在用板书教学手段介绍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涉及的函数图像比较复杂,借助板书教学手段的教师无法通过画图演示只能口述,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知识时,感到很抽象、很枯燥,理解仅限于推理过程,做题仅限于机械模仿,不会灵活应用。教师讲得也很无趣、费劲。而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事先用数学软件作出所需要的精确二维图形,然后在讲解时配合讲解过程,执行动态的变化操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直观地感受这两种极限过程,在np和n(1-p)不同情况下,两种逼近的好坏,突破教学难点。

五是要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这些年教学中,非数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对他们从事专业研究最有用的是统计部分的知识,希望在教学中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统计教学中,并能相应地引入常用数学软件中统计功能的介绍,为学生今后遇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提供便利,因为他们在专业研究当中遇到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要比课本上繁杂得多。听到这些意见,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前传统手段教学中,由于没有办法,光书写例题和繁杂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就会占用很多教学时间,若再引入这部分内容的介绍,势必会影响实际教学内容的完成。试想一下,如果用一部分教学时间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介绍,由于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想学生真正会用还得安排上机实践,实践完了再回到主课上来,一来一回,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还破坏了教学的连贯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且很难再集中起来。更何况,因为又回到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仍然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刚学到的工具因无条件得到反复实践,导致学生很难对它有感性的认识,容易把这部分知识与主课内容相互孤立。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设计课件时,考虑选择恰当的时间,引入常用数学软件统计功能的介绍,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同时进行。在上课中,凡遇到繁杂的计算,可通过数学软件演示繁杂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教师反复演示中熟悉数学软件的各个统计功能,也能深切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六是要把握好板书教学手段使用的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在演示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把后面讲解中还要用到的重要的概念、公式、关键词或字符等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回忆。也可以借助黑板解释要讲的内容,不仅节约了需要回头操作的时间,而且保证了讲课的流畅性。又如,在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课件的效果不好时,可以把相关内容在黑板上用板书教学手段再讲一遍。需要板书的内容,教师可以写得大一点,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因为,相对传统教学,要板书的内容要少很多,所以不会因为字写得大小导致前述问题。

总之,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经验表明,关注学生的反映,把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更广泛的学习过程中去的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学生的潜力和师生之间配合的效力,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如果完全抛掉了传统,那么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有的不能传承,新的又难以为续,教学将会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形成断层。因此,只有审慎地对待传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辩证地认识到传统和创新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去予以合理的利用和改造。

参考文献:

[1]雷庆祝,刘诗茂.传统粉笔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影响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5).

[2]钱云.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效果对比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

上一篇:红树林吧范文 下一篇:平安校园创建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