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01 21:49:26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1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水浒传》读后感(二)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水浒传》,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说是武侠小说一类,但深刻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揭露当时朝廷腐败黑暗的一面的。我认为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国家效力,对皇帝忠心不二,而背后却贪污勾结对国家有威胁的人,他们就没有一点羞耻之感吗?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去残害对国家最忠心的臣子,难道他们不觉得自己是罪该万死吗?

再看看那个皇帝,整天听信谗言,受奸臣的挑拨,不理朝政,听不得任何对自己不利的话,专听自己心悦的话,而事后又感到后悔,他不认为自己昏庸无道吗?再想那个宋江,为了做官,竟宁愿牺牲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做什么都依赖他人,最后害死了102位兄弟,他不觉得自己无用对不起兄弟们吗?

我想不管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都为那些英雄们不平,而对高求,庞太师等人恨之入骨。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这种人呢?不就是为了争权夺利,享尽荣华富贵,甚至想当上皇帝吗?即使得到了,他们会从心里高兴,或者他们会因此而收手吗?不,事实告诉我们,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再反过来想想,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与生俱来的吗?

不,是钱权,是钱权一点点吞食他们的良知,吞食他们人性的一面,而"吞食"完了,他就会变得残暴无仁。不错,爱钱爱权,人人皆有,但大多数人都有理性,知道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俗话说的好,不义之财,不可久享,那些死有余辜的贪官,在九泉之下也应该反省反省自己了,他们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应有的代价!而那些忠臣,也可以仰天长笑了。如果这世界没有贪官的话,我相信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那世界都会变得无比的美好!

《西游记》读后感(三)

寒假期间,我看了一本课外书——《西游记》,的确让我受益匪浅。《西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其中的四个人,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诚心向佛。二是孙悟空,他形义大胆,所有的妖怪都怕他。三是猪八戒,他憨厚可爱,贪财好色,但是不缺乏善心。第四个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实。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在书中孙悟空不仅有七十二变,而且武艺十分高强,脑子很聪明,眼睛一转总能想出好办法,在关键时刻总是他救了大家。他就是是只机灵,聪明,可爱的小猴子,一高兴起来就上窜下跳的,两手在胸前直绕花。我觉得唐僧没什么本事却还是师傅,在故事里他出力最少,但最后功劳却最打,我觉得对孙悟空来说很不公平。

其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最令我气愤。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就变成了村姑,老太婆,老头,可逃不过孙吾空的火眼睛睛,把他们全打死了,可唐僧以为孙悟空杀了人,于是把他赶走了。

孙悟空可真可怜啊!他被师傅冤枉,自己非常的伤心,为什么唐僧那么不相信孙悟空,我觉的唐僧做的一点也不对,他不分清红皂白就赶走孙悟空,要是我是他,我就相信孙悟空,信认他不会杀人,谁让唐僧只是凡夫俗子呢!虽然孙悟空被逼离开了,可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师师傅。当听猪八戒听说师傅被妖怪变成啦老虎,他马上就去就师傅。后来他们和好如初。我觉得孙悟空非常有情有义的猴子,虽然被人冤枉了他,可他并没有恨那个人。一路上他保护师傅,默默无闻的付出辛苦,他们可真勇敢啊!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我要做一个勇敢,默默无闻,付出辛苦,不半途而废的人。

《红楼梦》读后感(四)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此书是在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完成的作品,该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今天读后感大全和大家分享各种红楼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2

恩父母”(转载),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我爱祖国,小四大名著读后感着

只见碧空衬着淡蓝,一会儿,淡蓝变成橙黄,边上镶着绯红,这红光越来越多,从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点,接着一片,飞快地向四面扩散。四大名著读后感着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小姐上门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封信,草船借箭缩写,“感恩父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s光伤了自己的翅膀。他虽然只四十刚出头,却早已两鬓飞霜,瘦削而蜡黄的脸上皱纹密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皮。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3

一、名著阅读的现状和设计要求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名著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学,要把名著引进语文教学,为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更多的研究空间。由于名著阅读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有点高,阅读的难度也就有点大,许多学校和学生对名著阅读有畏难情绪,初中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了解,许多学校的名著阅读还流于形式。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不好的问题普遍存在。

名著是指教育部推荐的中外著名的文学著作,名著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是课文选编中比较著名的文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就是比较著名的文学,诗歌,寓言等作品。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世界著名的小说《我的童年》《骆驼祥子》、鲁迅的文学作品和唐诗宋词等。

语文新课程实施后,“名著阅读”已逐渐为人们接受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但由于阅读条件的限制和学生阅读水平的约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效果不高已经十分明显。名著是多少年来精选的经典著作,不仅在内容上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表现技巧上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阅读名著,能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情趣。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命题者在导向上正在摒弃原来的作品常识记忆考查形式,越来越强调在“真读”的基础上答题。

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一是学习文本的艺术创作价值,主要类型有预设、角色、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隐喻化等方面吸取文学价值;二是寻找生成意义的名著策略,主要有形成期待、还原语境、补足填充,联想触发、追本溯源、汇聚比较、动态积储等。

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名著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亮点,它需要在一个本土化、实践化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显现出那些潜在问题和现实困难。所以,作为研究者、实践者,不仅应该关注名著在纯教学方法方面的发展,更应该关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出现。

二、名著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一直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倡充分解放学生,让他们有效地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要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亦有自己全新的想法,千万不要让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束缚孩子的思想,认真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新课标》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写道,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在阅读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孙悟空的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大无畏的精神,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更重要是追问为什么这样写,探求有没有别样的写生的实际水平,将后面的例题调至前面先教,或者将前面的例题调到后面后教。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具体可以按照“读、思、品、悟”这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基础,是有基础工作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品中,从而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这个过程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积极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中的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学逵的勇猛精神,学逵孝道的民族传统,还要引导学生区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与为民除害的区别,教育学生要正确分析不同背景的不同事件。学习古人的勇猛精神,应在实践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增加自信心。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中,已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学生稚嫩的笔下一定会流淌出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进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4

(一)2006年广东省:请根据作品补充故事情节。(3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

(二)2007年广东省: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2.A段写样子意气风发,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3.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三)2008广东省:

(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 ……

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在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四)2009年广东省:

“不知怎的,外祖父忽然来了,像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似的。他坐在床上,用冰冷的手抚摸我的头,说道:

…… ……

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亲切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外祖父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残酷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刘辽逸译)

1.外祖父毒打了“我”一顿,现在却来看望“我”,并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目的是什么? 2.从选段可以看出,“我”对外祖父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童年》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

从上面四道中考“名著阅读题”我发现,命题者逐年加大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不仅增加了考题量,还注重了题型的变换,如2006年对名著的考查,只考了填空题,这部作品即使学生没有读过,也已是耳熟能详了。因为这部文学名著早已通过影视得已广泛传播,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这道题。07―08年,虽然考了语段阅读,但第一题则简单考查了有关作品的名称及作者,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完成不了解作品的内容也能完成。09年则完全不是简单考查作品的名称及作者,而是考查了人物评价、故事情节简述、艺术特色欣赏,这就真正考查了学生有没有读过作品,对作品人物、情节、特点有没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设计不仅导向性好,而且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从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学生不读名著,不考名著阅读题呢?通过调查,我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由于很多经典名著的内容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加上篇幅又较长,阅读难,很多学生读起来费劲;(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外没有时间进行阅读;(三)部分家长、老师急功近利,不少家长、老师认为课本要好好读,课外书是闲书;(四)当代中学生赶潮流,他们喜欢网络游戏,喜欢时尚读物,从而放松对文学名著的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呢?依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首先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要求学生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学生阅读名著时,可先略读一遍,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再精读一遍,并且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深层的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特色。最后要求学生有效地动笔阅读,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问号,读到精彩的词语、句子可以写上自己简短的批注,同时可以不拘一格地写感受、心得或读书笔记。

(二)在活动交流中加强名著阅读的效果。

名著阅读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所以教师应多组织一些活动来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如开展故事会,读书报告后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编写文艺墙报等活动来加强阅读效果。为了推动名著阅读,从去年开始,我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来阅读经典名著,已创设阅读名著的浓厚氛围。每周的这一节活动课,我都充分利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或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然后就某一话题进行辩论,或让他们表演名著中的情节,或让他们说说感受或心得。

(三) 编写配套练习来巩固阅读成果。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5

关键词:名著阅读;兴趣;效果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一个个文学大师对话,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增加思维的深度,提升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提高名著阅读效果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标准,新教材在每册书的编排中安排了名著阅读专题,各地区的语文中考卷中也都对名著阅读进行了考查。但是,现实不容乐观,名著阅读的考分能全拿到的学生可以说寥寥无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好名著,确非易事。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谈谈我的浅见。

一、帮助学生认清阅读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相比于阅读,电视、游戏的诱惑力要大得多,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一定要给他们明确读书的目标,找到阅读的动力。因此,我在课堂上时不时地给学生露几手,展示一下自己的博学。讲到《使至塞上》时,我联系到《红楼梦》中香菱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的点评;讲到《往事依依》时,我极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了烟波浩渺的水泊梁山,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梁山好汉们的忠肝义胆等,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自然对名著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读名著的好处:每一部名著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既可以明史,又可以明志。另外,我还搜集了近几年中考中的名著考题,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名著阅读的实效性。

如,2012年镇江市中考的名著题考查了《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父亲的病》《骆驼祥子》《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等多部作品,考查面广,并且题目出得都很细,如果学生不仔细读名著,这些题将很难拿到分数。学生看到这些真题后,切实感受到名著阅读与升学的关系,明白了阅读的实际效用,自然阅读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事实胜于雄辩,从功利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是最有效的。

二、协助学生制订具体实用的读书计划

人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帮助学生制订好具体实用的读书计划,那便是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初中三年要求阅读的名著有十部,每册书都有具体的安排。但是考虑到初三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要挤出时间来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给学生制订了这样的计划:初一两学期各读三部;初二两学期各读两部;初三时以交流练习为主。

每学期要求读的名著,学生必须人手一本。以八年级上册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看看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必须花的时间,必须读完的页数,要求学生最好以一章为一个单位,2至4天完成一章的阅读。读的时候必须在书上进行圈点,写旁注,每读完一章在摘抄本上概括本章的主要内容,并写读后感。再在班内贴出一张统计表,选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对于阅读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提问,与其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效果不好,就及时提醒他要提高阅读的质量,避免学生走马观花,只求数量,不讲成效,不求甚解。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以加深学生阅读的印象,提高阅读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做阅读卡片。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就要摘录书名、作者、国籍、朝代及主要人物形象。

2.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简单介绍每一部名著的内容。

3.摘录文中的精彩情节。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删选信息,把握书中的重点,每星期至少摘抄一次。

4.对精彩情节(或精彩句子)写点评。可以从语言、内容、人物形象分析、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这项活动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如果不仔细阅读感悟,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常常指定文中重要的情节,让所有学生围绕其进行赏析点评,并且在批改后选出“最佳评委”五名,让他们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点评,并在班级明星榜上予以表扬。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许多学生都写出了有见地的点评,既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5.写读后感。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社会现实,体会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都比较高。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这样,既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还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每周利用阅读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学生作阅读展示。如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并作赏析;选择里面最感兴趣的情节,进行点评;对作品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形象分析等。我还尝试了一项有效的方法:把全书分解成若干部分,让每个学生在阅读完整部作品的前提下,精读其中一部分内容,并在全班作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认真阅读,深入分析,对名著的阅读比原来细致了很多。

2.举行名著阅读知识竞赛。先在班级范围内进行选拔竞赛,然后在年级范围内举行竞赛。在竞赛完后,还根据成绩发放了相应的证书。这大大增强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营造了名著阅读的热闹氛围。另外,我还组织名著阅读读后感竞赛、讲故事比赛、记者招待会、片段剧表演等。由于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学生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感悟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比教师和家长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6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语文中拿下名著试题得分,但由于平时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因此不少同学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呢?

根据各地中考名著题的不同设计,笔者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上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同学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泼辣的特点。

四、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五、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 名著阅读 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的建构

有效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在均衡教育全面开展的情况下,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面的学生,要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语文的素养,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以下几方面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一、快乐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相对城市的学生来说,农村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也缺乏生活的经验,对名著的阅读理解有畏难、厌倦的心理。加之农村传统教学理念落后,文化氛围贫乏,根本没有图书馆之类的读书场所。而父母的观念是:初中生还没到“放出去”的年龄,为孩子购买“名著”也不现实。为此,城市里的图书馆在农村的孩子的心中只是一个名词。农村的孩子对名著的了解只能从电视、祖辈的小故事里,经典名著阅读在农村初中已接近荒废。在农村初中,名著阅读要设专门的课堂,在课堂中老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建构名著阅读有效课堂能激起农村初中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农村名著阅读教学成功的起点。

有效的课堂,不但会激活课堂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理解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在教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名著时,可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说出对名著的了解,讲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故事情节。在学生讲述后,教师给予相应的肯定,这样就让学生有了学习成功的感觉,成功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内容理解,能更好地弥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缺失。在教学中,也可根据农村学生对名著了解浅显、甚至无知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合理设计课堂阅读指导,让课堂出实效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向课堂要实效、要使名著阅读的课堂出实效,教师首先自己要对阅读指导的名著要熟悉(最少要通读一次),同时要知道自己要教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理解的是什么?如何指а生阅读?

你的阅读课堂是名著导读课就要阅读前授课,重在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你的课堂是研读课、读书活动课就要阅读后授课。不同类型的课堂就用不同的教法,切不可能混为一体。

以读书活动课为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以展示和分享活动的形式增加读书活动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依托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读书活动的效果、还可以增加课堂阅读时间以保证阅读活动的成效等方面做努力。在教学中要有合适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学设想、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课堂出实效。

三、公正评价,焕发名著阅读课堂的活力

课堂上,教师公正、及时的评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名著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堂上交流就更热烈,讨论的论题更深入,还可使预设问题得到解决,更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名著阅读课堂的活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名著阅读理解的能力。

我在指导学生理解曹操这人物时,就遇到这情形:有的学生说他是奸臣,有的说他是超级大英雄。面对争得脸红耳赤的两方,我先不下定论,而让他们回忆名著中的故事内容,然后结合名著具体故事分析作出公正的总结式的评价:曹操是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人物。通过评价,让孩子们有了自信、有了心中的答案,也爱上了这课堂。

四、赏识激励,提高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农村初中生的普遍心理需求。立足于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的规律,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更能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名著阅读课堂教学中,我也就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教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课前,先指名让一个学生说说其中的故事,并对其加以肯定、表扬。一句真情的赏识,除了给说故事的学生的鼓励,更多的是给全班学生注入了一针强心针,它强有力地吸引着孩子们有“我要说”的冲动,在这情景下,我就布置课前阅读原著,并以半个月为期。有了激励,阅读的目标就更明确,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们不但完成了《三国演义》阅读,而且对《三国演义》的内容也非常熟悉,这直接提升了名著阅读的课堂效率。

赏识激励,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更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作为老师,只要你不断更新教学的理念,才能选择合适的优质教育方法,相信你更能理解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这一群期盼深爱的孩子,注重学情,不要轻信课堂的表面现象,把名著阅读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就会让教与学得到双赢。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就能建构成功。

【参考文献】

[1] 王林发. 开放性阅读的内涵、特点与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2009(12).

[2] 邹丽华. 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6).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4YQJK187。】

四大名著读后感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策略

一、时间书目巧选定

名著阅读想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有赖于各学科的通力合作,协调好各学科间的关系,切实保障阅读时间。平时语文学科为其他学科让路,黄金周、寒暑假其他学科为语文学科让路。名著阅读时间选定在“黄金周”和寒暑假,这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轻松而又充分阅读。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取一定数量的书推荐给学生,每学期两至三部为宜,即每个“黄金周”阅读一部,寒暑假各阅读一至二部。书目可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间交流。选读书可由学生自行选择,如果学有余力,还可鼓励他们按自己的兴趣另选读物,课外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而养不成良好习惯,甚至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二、阅读方法巧指导

名著阅读,读是基础,读是关键,学会阅读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名著阅读前,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七年级上册《关于名著阅读》一文,就介绍了一些很实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方法的启蒙。如读书前先读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后记,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浏览、粗读、精读、跳读和猜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写摘要、列提纲、做卡片、圈点批画、写读书心得。后面的名著导读,实际上该名著的阅读提要。它包括对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断以及对这些片断的点评,实际上是起个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阅读。

三、阅读目标巧制定

学生读名著,容易浮澡,容易松懈,容易走马观花。明确具体要求,能促使学生沉下心来,心无旁鹜地进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名著。在名著阅读前,不妨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并提出几个层面的要求:

(一)读通读懂。

(二)整体感知。

(三)单项探究。

这三个要求有一定梯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阅读所能达到的层面要求,并通过圈点批注、写故事梗概、写名著人物颁奖词、妙点揣摩等方式来呈现阅读效果,以便为后续的阅读成果展示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做准备。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引起了学生阅读的意向,而且指导了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想看”“看懂”的情感立场上自主进行阅读,让学生明确阅读所要达到的要求,掌握自主阅读阶段的策略,可使他们真正博采文化精华,享受名著阅读。

四、实践活动巧设计

为了检验阅读效果,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后续的实践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编文化墙报、阅读与争鸣等,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名著阅读汇报竞赛”,它要求人人参与,汇报发言限时5分钟左右,汇报内容包括文字常识性简介,妙点揣摩(或主题、或人物形象、或结构、或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评析)。竞赛时指定几名语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评委,从发言者的仪态仪表、语言表达、内容质量几个方面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另指定两名同学记录发言者所谈的书名以及评析的侧重点,备日后查用。会后小结评比,公布竞赛结果。汇报可利用晚自习两小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亦可增加汇报次数。学生在阅读完某部名著之后这种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以及在经验与智慧的共享中,不断升华做人的高贵情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特别是学生自选篇目的交流,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明确了目的,我们就有了动力;积累了底蕴,我们就有了基础;掌握了方法,我们就有了“钥匙”;经常阅读,我们就形成了能力。只要我们精心安排,悉心指导,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终会更上层楼。

经典名著是仙露琼浆,让人回味无穷,经典名著是良师益友,让人不断地成长,心灵不断地美化。我们相信,名著阅读活动只要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并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坚持梦想范文 下一篇:泡豆子观察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