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原文朗读范文

时间:2023-09-14 18:50:46

核舟记原文朗读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1

一般来说读古文可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方法。粗读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它的任务是划分结构、概述各部分内容,使文章的大致内容了然于心,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精读是阅读的最高要求,它的任务有二:一是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二是理解文章为什么这样写。

具体来说粗读有这样两种方法:

一、导读

一般来说,如果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了这些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好导读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资料搜集工作,同时注重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如果学生不去搜集有关东晋时代的背景和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将很难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和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二、译读

译读是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译读时最好让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考查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文章大意。也可以让教师或学生说出现代文,而让被考查者说出原文;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设置了作者在家乡求学时是如何做的、作者远赴他乡求学时有哪些困难等问题;讲授《核舟记》时让学生做用白话文讲解核舟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顺序等练习。这些问题和练习既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地阅读文章,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精读也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诵读

语文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我认为在古文教学中让学生诵读文章比朗读文章的效果要好,更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在诵读之前,要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划分好节奏、把握准情感,从而为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做好准备。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味道的。

二、想读

古人作文是很讲究意境的,而且古代的文章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在古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品味出文章的意境,品读出文章的美,就需要让学生想读,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展现出文章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文章的美。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着与作者一同去寻找小石潭,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展现出美好的画面;在讲授《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对照西湖冬日雪景图,边读文章边想象作者所描述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种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意境美。这些经过学生想象和拓展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帮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样“想读”之后,学生自然能品味出文章的优美意境,也更热爱我国古代的文化。

三、比读

比较阅读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因此在古文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有助于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品读。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时,我就让学生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阅读: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文章,两者所抒之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石潭记》通篇写景我们也说它抒情等等。学生经过比较阅读自然会发现同样是写景抒情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学习《三峡》这篇文章时,我也让学生将之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找出诗歌与文章就三峡景色描写上的内在联系,增强对《三峡》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习读

习读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锻炼。完成这一转化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和练习,并且对学生所进行的训练和练习最好是在比读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时,在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读之后,会发现写景抒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做这样的联系:描写一段景物,分别使用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两种抒情方式。这样通过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由于古文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同时为了给初中学生进入高中能够更好地学习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古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对古文的教学也必会倍加重视。那么教师要教好古文,学生要学好古文,“读”这种学习古文的方法就一定要掌握。让我们记住古人的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2

一、导演

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档,分别扮演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急于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一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教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就是导演的角色在这里就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舵手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教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案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各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放的开,又要统得紧。

三、主持人、裁判员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老师的角色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评论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这也是遵循教学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3

——《语文课程标准》

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就是把过去学生的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教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发展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容器,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由能力的人。因而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教学过程成为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如一教师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的一段对话,读后让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读得声音太低。”有的学生说:“要读得短促而有力。”有的学生说:“人物对话之间不能有停顿。”接着老师问: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学生回答:“这段对话的特点是极少用提示语,足以表示情势紧张,所以对话之间不能有停顿。”“因为当时情况危急,要争分夺秒,所以要读得短促而有力。”“当时船上人们都已失魂落魄,简直像疯了一样,声音低了就听不清了。”紧接着老师再问:“哈尔威船长奥克勒福大副说:‘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未免有点残忍,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做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有的说:“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的,在那危急的时刻,不采取强硬的手段,很难控制船上混乱的局面。”有的说:“妇女和儿童优先,是因为妇女儿童是弱势群体,自身的求生能力比较低。”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不能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

再则,语文课程的性质具有人文性(也可以说是文化性),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的载体,这些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学生对其反应,不可能是单一的和单向的,必然呈现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维性的内容,在不同的大脑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正常现象。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不求惟一的、统一的答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造精神,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可安排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船被‘阻绝’在情理之中;‘沿’,顺流而下,为什么船也会被‘阻绝’呢?”有的学生说:“夏水襄陵,水流湍急、回旋,难以把舵,船会被巨浪掀翻。”有的学生则认为:“夏水上涨,江中浅滩、礁石被淹没,航道不清,会造成船只搁浅或触礁船毁。”②“我国正在建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要在三峡建造呢?”有的学生认为:“夏水襄陵,江水湍急,落差很大,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发电。”有的认为:“能够调节水位、流量,避免沿溯阻绝,便于船只航行。”有的学生认为:“能够调节水位、控制流量,起到抗洪抗旱的作用,利于工农业发展。”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就没有必要有一个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将课文内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结合起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表达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加以肯定。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接受式学习),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惟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大受教师的关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这就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如一教师在教学《端午日》一课时,将教学过程设计为记者采访的形式,女同学当小记者,男同学做被采访对象,老师先问:“被采访对象最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答:“最好是一位老大爷。”老师接着问:“为什么要是老人,而且是老大爷呢?老奶奶不行吗?”学生回答:“老大爷阅历深、见识广,过去老奶奶参加社会活动比较少,可能对端午日赛龙舟的情况了解不多。”“老大爷可能年轻的时候就参加过赛龙舟的活动。”老师加以肯定后提出活动的要求:“女同学当小记者要认真看课文,这样才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让大家通过采访,对湖南人民端午日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有所了解;男同学做被采访的老大爷,也要认真地阅读课文,几个‘老大爷’也可以在一起讨论讨论,可不能被小记者们难倒啊!”之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记者采访活动。

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小记者们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了一个个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在端午日妇女和孩子的额上要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为什么要在端午日进行赛龙舟活动?”“赛龙舟活动是怎样开展的?”“赛龙舟活动有哪些人观看,当时的气氛怎样?”“龙舟比赛胜利者有什么奖赏?”“出了那么多的力,最后得到的奖品是不是太少了?”“赛龙舟结束后,人们是怎样庆贺的?”“你能不能描述一下军民追鸭子的情景、场面?”……“老大爷”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原有的知识积累一一作了回答。老师也参与其中,作适当的点拨和点评。这样,学生就把老师想问的、想讲的教学内容全部解决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整个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结果轻过程”。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语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那么学生就应在实践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教学方法时不能简单地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要通过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开启思维,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使其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尽可能地读出感情;(二)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满意的段落,并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归纳,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读、齐读);(三)让学生说出自己觉得描写春天的景色最优美的段落,并谈谈理由,其他学生点评、补充,然后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散文。学生自然得出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结论;(四)布置课外练笔:通过观察抓住特征,并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景色。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使其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远比将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应如何处理节奏、停顿、轻重、语气、语调,如何细致观察、抓住特征等结论性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五、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留给师生合作、交流的时空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记)”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缺少平等的合作和交流。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因而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好师生合作、交流信息的时间和空间,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甚至亢奋的状态。

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提问:“哈尔威船长是不是一定要‘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船上工作了7年,与这艘船有着深厚的感情,视‘诺曼底’号为自己的生命,所以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的深渊。”有的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前面说一定要把60人救出去,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已经抱定了与轮船共存亡的决心,以葬身大海作为归宿,所以他不想救出自己。”有的学生则从文学的角度认为:“这正是文学巨匠雨果的高明之处,作者用艺术的手法塑造了与船一起沉没大海的船长形象,对我们读者的心灵更有震憾力,给人无比威严、坚定、刚强之感。这形象虽然刹那间就消失了,但却永远铭刻在我们读者的心中。”

通过这样一个探究、研讨、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既让教师和学生有了合作交流的时机,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互相启发,实现互补,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材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一、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遵循的原则

在自主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既要依据教案内容,同时又要灵活运用,不能墨守教案,不知变通。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各种准备,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应对课堂阅读的各种情况。同时,教师要注重人本主义理念在课堂中的贯彻与执行,真正做到“教会学生学习”。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好师生的双向互动。其次,遵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

二、自主阅读中教师职责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活动是离不开“教读者”与“读者”的,二者处在不同的位置,也有着不同的教或学的目标及任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

(2)把阅读的自交给学生。学生的阅读过程既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同时教师又要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能真正体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确定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阅读是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只有把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自由性、研究性阅读的充分训练将收到很多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效果。与之相适应的,我们还要修正从前的作业批改、考试评价、操作评语等等一系列的教学反馈机制,使之能与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侧重点相吻合。

三、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实施方法

1.教师示范性阅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规定的精讲课文,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示范性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巩固学生已把握的学习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此类课文侧重教师的示范作用,这主要是由初中学生的现状决定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兼顾应试教育的滞后效应,一方面注重新大纲、新教材要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加深,不断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道路。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牢记现在的示范性阅读是为了今后的不示范阅读打基础的,牢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2.学生朗读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音量、语速、语气,恰当运用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促使学生理解记忆;其次,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读得正确流利,在读中咀嚼玩味,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体会语言特色。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重调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滋有味地从朗读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每一句、每一段语句的含义所在。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通过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领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罗布泊—这一昔日仙湖如今消逝的痛惜之情,特别是“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触及到文章的灵魂,从而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3.创设情境,兴趣阅读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就需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是我们说的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往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各种课型中都应该注意运用的方法。我在教学中也注意这方面的努力。在新课导入时,很多都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和心智发展的和谐。如教学《核舟记》这篇说明文时,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我就创设演示情境,让学生模拟坡、黄庭坚、佛印三人站在船头的位置、动作、神情等,让全班同学评论他们的演示与课文是否相符,这样,激发学生去阅读课文、探讨课文的积极性。

4.反向思维,层层阅读

“反向”是与“一般”“通常”相悖的。在阅读时是先阅读文章内容,再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逆向阅读则反向思考,看到课题时,先思考,这样的论题我自己应该如何来写。我们可以归纳出逆向阅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是: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逆向阅读法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只有强调善于独立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作文、阅读相结合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作的优秀范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作文训练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的课型,在预习指导中,先提出有关作文训练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然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真阅读课文或有关文段,体会课文或文段的写作技巧,揣摩该文章写作成功的原因,然后按照要求完成习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达到作文与阅读彼此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可以将阅读与改写、缩写结合起来。改写、缩写是作文训练项目之一,学生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就会认真进行课文阅读,另外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中,其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例如《我的老师》的阅读教学即可结合改写或缩写一并进行。

从教学的前期准备到教案的编写再到综合性学习,无处不体现着阅读的重要。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积淀人文的文化底蕴,能在学生的不自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让他们受用终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要在不断的实践和理论更新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淑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08

[2]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5

一、巧设导入法

在阅读说明文之前,用一个实物、模型、图片或一段话导入阅读,使学生由这些事物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章有阅读的冲动,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第一,实物导入。实物说明文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类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可视可感的具体的客观实物,像工艺美术、园林建筑、器皿用具等。着重说明的是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和功能。这类说明文在阅读前,若能将实物、模型或可观性强的图片,先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对所要说明的事物有较强的探知欲,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陡增。

第二,情境导入。有一类说明文可以通过各种手法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对说明文的内容逐渐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阅读动力,驱使他们迫切地想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探究其中的奥秘。例如:在阅读《苏州园林》之前,先投影苏州园林的一组照片,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到苏州园林实地考察一次。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引起学生一阵阵由衷的感叹,教师再引势利导:“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的画面为什么这么赏心悦目吗?这是因为设计者和匠师们唯愿‘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它将向我们介绍这一幅幅美景形成的原因。”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情阅读课文,兴趣很高。再如:阅读《西湖游记二则》前,让学生到西湖游玩一次,或者从网上把西湖美景的图片搜集来按课文内容排列,用实物投影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尤如身临其境。这样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就更浓了。

第三,妙语导入。有些说明文可以用精彩的语言来导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精彩导语,触动心中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提高阅读兴趣的目的。例如在阅读《大自然的文字》之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当第一批登山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时,他们看到了很多贝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的同学摇头,有的疑惑地看着我,有个阅读面较广的同学举起了手,他说因为“那里曾经是海洋”。“对,世界上的第一高峰原来也曾经是海洋,这个结论是我们看到贝壳时推断出来的,那么贝壳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告诉了我们沧海桑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哪些事物可以让我们做出有趣的推断。”学生带着探究的情绪阅读文章,兴趣也增强了许多。

二、信息激趣法

在阅读说明文之前,让学生正面或侧面搜集、了解关于说明对象的情况,利用学生“知道的越多越想知道更多”的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第一,轶事激趣。在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与文章有关的轶事激趣,也可以补充与文中科学知识相关的最新成果、应用前景及有关知识等这些“趣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科普说明文是向青少年及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介绍、传播、普及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解释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科学奥秘。因而适当补充些此门学科发展的最新情况及应用前景或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小立志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第二,网络激趣法。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信息量也随之增加。因而在阅读说明文时,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先搜集有关的信息,介绍给同学,再通过这些信息来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信息量。

三、实践操作法

结合课文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结合课文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阅读说明文的任务。

第一,演示程序。用动作表演文章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深入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积极地投入阅读,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6

我们知道,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经修订,但仍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列入其中。的确,无论从语言文字的基本特征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来看,还是从阅读认知心理进行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因此,阅读教学应当返璞归真,注重朗读训练,练好"读"功,体验阅读乐趣。

1.生动恰当范读,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范读,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朗读模式以及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创设氛围。因此,教师自身要提高朗读能力,用自己的声音去征服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如在教学《笋芽儿》一文中,老师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形象的动作,使学生对"沉睡"、"撒娇"、"扭动"、"钻出"等词语有了鲜明、形象的感知,感受到了笋芽儿的可爱,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尊重学生个性,读出自我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文本带有个性色彩的不同理解而采取不同的朗读处理方法,从而丰富和扩大文本的内涵。如学生在朗读《五彩池》一文中那段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语句"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要慢读,因为作者被这神奇的五彩池深深吸引了,陶醉其中,忘记周围一切,所以要读出那种轻缓又优美的感觉。"有的同学却提出"五彩池形状多,作者看得眼花缭乱、心潮澎湃,所以语速要逐渐加快,读出那种'看不过来'的感觉。"这时在老师鼓励下,学生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把五彩池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朗读指导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同时,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恰当而又巧妙的点评能够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在听学生朗读时,教师必须具备异常敏锐的感觉能力,要善于从学生的朗读中去体会和捕捉他们的感受,促进学生把书读好,读出自己的味道。特别是遇到学生读得不好时,不能急于否定,要善于引导,给予信心。

3.运用比较朗读,深入理解内容

在理解和感受课文之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朗读训练,这样的朗读就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对文章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3.1 调整词语进行比较朗读。阅读教学时采用调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朗读比较,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选词炼字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在引导学生理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句话时,老师先让学生说说"立刻"一词的近义词,然后通过调换词语进行朗读比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深入理解了文中母亲争分夺秒地拼命挣钱的辛苦,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慈母情深"。

3.2 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时,在保证句子通顺的情况下,去掉一些重要、生动传神的词语,让学生去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感受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如教学《鲸》一文,让学生读读句子"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然后去掉"必须"这个带点词语,再让学生读读原句和改后的句子,用心体会、思考:"去掉带点词语,句子的意思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样颇有意味的朗读,会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

3.3 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教师根据句子的特点相应地做些句型变换,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既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读好原句子,又能促使他们领悟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把文中的反问句"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改为陈述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接着,让学生比较朗读这两个句子,从中了解到文中运用反问手法,朗读语气较为强烈,更好体现了种葫芦的人固执和无知。

4.使用电教设备,增强朗读情趣

使用电教设备是一种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把凝固在文字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并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的手段。因此,朗读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抒发真情。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4.1 配乐朗读。音乐富有感染力,能够触碰人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因此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得到良好效果。如,教学《月光曲》一文,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变化以及体会钢琴曲中所蕴涵的意境,老师播放这首乐曲让学生去聆听、去感受、去想象,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随着音乐跌宕起伏,朗读得声情并茂。

4.2 看图像朗读。观看生动的图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朗读效果。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文中所描述的异常美丽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见,此情此景都是学生感悟朗读的难点。因此,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通过电教媒体屏幕,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入境入情,一边欣赏海水的奇异,珊瑚的多样,一边放声朗读,自然而然把领略到的美融入到朗读当中。

5.指导入情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训练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感情,然后带着感情读课文。其一,赏读、美读课文是一种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或优美的句子进行多层次的朗读,以加深理解、获得情感体验。如教学《荷花》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第二段落时,老师先让学生勾画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反复朗读,想像画面;然后抓住文中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进行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边深情地朗读,一边用手势做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时学生完全融入其中,朗读得优美动听。其二,表演朗读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言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在教学《棉花姑娘》时,老师布置了相关场景,让学生戴上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边演边说,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又在表演中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学生就直观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加深自我情感体验,有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重视朗读训练,同时要潜心研究学习,探索更先进更科学的朗读训练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他们的整体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素养;形象美; 意境美;  语言美;  情感美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故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然,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对美的感受、判断、想象和创造等几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审美素养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将之具体化为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当然,审美素养的培养除依托于教材中经典的课文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在语文学科中落地生根。

对人物形象认知是学生对故事型课文的第一感知点。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审美呢?笔者以为,在课文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在不断的揣摩、理解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比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西门豹身上的美,感受到巫婆的恶丑,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美丑是非的评判能力的目的。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也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对比。那就是“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对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列出少年闰土知道的所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再让学生列出少爷们听到这些事时的表情,两相对比,再加上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诸如此类的课文还有许多,其因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故而对比点也各不相同,但只要老师善加引导,利用好对比的方法,将人物形象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小学生很难体悟文章的意境美。但这种审美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又不可或缺,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对意境美的感来对小学教育来说知历都是一个教学难点。笔者认为让学生还原当时的情景,可以帮助他们体味诗词中美的意境。所谓“还原当时的情景”其实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想象过程。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能力就是一把打开培养学生意境美之门的钥匙。当然在这之前老师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如何想象的方法,让他们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目的。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但小学生断难体会。我在疏通诗意的前提下,让学生以“我就是李白,我就站在三月的江边目送好友乘船离去”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情景。这样,学生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当时的情形:春暖花开的长江边,面对滔滔远逝的江水,身旁百花齐放,一叶扁舟站立着远去的好友,李白的目光直盯着水天相接的地方,目送那叶孤舟的消失……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融入了对作品意境美的理解和再创造,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远眺巍峨庐山的李白,从天而降的令地动令山摇的瀑布……一幅气势磅礴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中的散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块主阵地。散文中用字用句以及富有深意的对话,无不体现出语文中的语言之美的魅力。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字句进行认真推敲,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又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美的熏陶。

    在作品创作中,作家一般都注重对字词推敲,因为字词的妙用除了能准确形象表达意思外,还能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形象的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除了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外,还能让我们感知到作者这棵树——“鸟的天堂”的喜爱。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对这些字词进行认真的推敲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文字之美以及作者丰富的情感。

    散文之美不仅通过字词来表现,更是要依靠优美的句子来展现。这些句子,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之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灵动之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之考究。在写“山、水”这两段内容中,作者不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更是通过朗朗上口的文字,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类句子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对文字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对话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就人物对话的推敲,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在内容上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同时,作者通过这句话,既表现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又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通过对这个句子的推敲,学生不仅体会出了人物性格特点,更是体会出了人物高贵的思想品质。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推敲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感体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诵读课文就是突破体验情感这道难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笔者认为通过以下三步可以达到目的:

一、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作者——老师——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记得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当听完老师的范读后,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一例外的流下了眼泪,我也是在场其中的一位。学生更是被老师带入课文的境界,已经与主人公凡卡同呼吸共命运了。

二、学生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老师自读。当然,在自读时,还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抑扬顿挫中揣摩作者的情感,让他们在每一次吐字发音时感受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呼吸。

三、学生“范读——议读——范读”。学生先展示不同风格的个性朗读;再各自相互表达朗读体会,相互指正;最后在相互认同中再次示范。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经过这一通情感铺垫后,我再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带领学生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处理,学生的情感很快就与作者情感同步。然后,在学生的范读中,我清晰地听出了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骄傲情感和对侵略者暴行的痛斥。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去引导学生,让他们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才能激发出他们真正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时时关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张艳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4:90+93.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8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师应该选择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劳动和经历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原则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最佳的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能力。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应把切入口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寓教于趣,以趣促思,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主动学习,乐在学中,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这样,才有助于逐渐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中,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展现课文画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文言文中有些课文是说明性的文章,在介绍事物时由于古今的差异,学生有时不能理解透彻导致对内容混淆,而学生却不愿再深入地研究。这就需要在课上创设情境,展现文中的画面,这个时候,教师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体验,直接参与组建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画面中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感受,从而主动去深入学习,透彻地理解文意。

如教《核舟记》时,在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文章的说明重点和说明顺序的环节上,可选择让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角色,将文中画面展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地饰演角色,甚至自己制作简易的道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最后,选择一组代表展示给同学看,在展示中几乎每位学生都搞清楚了每个人的位置,搞清楚了为何船头要详写的原因等,说明顺序等的理解自不在话下了,至于文章的主旨: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的理解,在活生生的人组成的画面面积和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比较中,理解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上述示例,教师起到了一个“引”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创情境,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而教师在备课前精心准备资料,突出一个“导”字,导入境,也能使学生完全投入到看似晦涩难懂的文言学习中。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

如《登泰山记》,文章本身篇幅较长,且要求背诵第3、4、5节,这对还未到过泰山、未看过日出的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大的挑战。看学生一副兴味索然的样子,我就在课外查找了许多网站,搜集有关泰山及日出的图片,认真备课后,给学生上了一堂有画有诗有声的语文课。在讲述观日出过程的景物描写时,先让学生读、找句子,后想象画面,最后借助多媒体展现泰山日出的全过程,同时配以朗诵,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学生的兴趣来了,眼睛亮了,腰板也挺直了,背书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最后齐读这一段时,大部分学生都已能脱离课本背书了。这都归功于直观的画面。

二.收集体验,感受作者生活,给学生以真实的体会

初中教材中以游记为题材的文言文较多,作者记叙了自己游玩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有些语句文言色彩较浓,如果要求学生背出、默出,恐怕也只能是机械背诵而前背后忘了。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生才能记得牢。这就需让学生收集体验,感受作者的生活和经历,要对作者游玩的地方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时候,教师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启发式,当然,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启发,如:作者那时的心境如何;特别是为什么会去这个地方;为什么挑这样的地方赏景等。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和不服输的精神,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求得文言文教学的兴趣盎然和事半功倍。

如教《醉翁亭记》时,对醉翁亭的位置、命名、四季的景色及太守的宴酣之乐等,学生都比较模糊。可让学生扮演导游的方式介绍醉翁亭,而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做导游应如何介绍风土人情。其中举行评哪位导游最称职的活动,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胜的欲望,多读,多借助工具书、多问去理解文章,而后做起导游来就像模像样。因为要做好称职的导游,势必要对自己的业务知识十分熟悉,学生定然会去多读或想尽办法理解文章;在理解太守的宴酣之乐时,可采用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方法。在过足了导游瘾和太守瘾后,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理解、背诵的难题就不攻自破了。

三、陶冶情操,营造音乐氛围,与作者心有灵犀

一些文言文蕴涵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尤其是一些仕途不利的作者的文章,这些文章一般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寄情于山水;二是表达含蓄。要学生在阅读景物描写的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件易事。古人云“文中有画,画中有声”,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其实就是一幅画,想要理解画面的意境可借用音乐来体会。因而教师可利用音乐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来个“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仅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含义。

如《小石潭记》,作者以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想像,渗透了强烈的思想感情。教授时,在背景介绍和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可选择播放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片段,学生配乐朗读,创设了一个与之共鸣的特定心灵环境,在优美凄婉的旋律中,感受作者悲伤,苦闷的心情,通过自身心灵的感应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领会文章的主题。

四、说写结合,培养想象力,与作者共历往事

发挥学生想象力,做到“读写一条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说写结合,培养想象力,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为读和写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写的完成过程,正是学生千百次反复读和探索的过程,辅以想象对文章故事再详细叙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把握文学主题的能力的提高也随着学生反复地读、想象和写中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简单地让学生扩写会让学生反感,进而对学习新课兴味索然。因此,教师也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展开教学活动。

如教《石壕吏》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差吏步步威逼老妇这一部内容时学生不是很容易接受,就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其中差吏和老妇的对话,扩写后进行故事赛并评出最佳故事和演说家。初中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要在比赛中处于不败之地肯定会认真读和写。在扩写和讲故事的过程中,即使那些不愿表现自己的学生也会在同学的故事中理解差吏如何步步威逼,更清楚地明白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更不用说自己主动参与的学生了。

五、朗读指导,培养语感,读出感情和意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在初中教材中也不乏一些优美的诗词,而古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平仄相间,互相押韵,读来琅琅上口,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朗读能力的好教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在讲授这类文言文时就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凭着语感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准确而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

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文中描写雪景和天冷的句子,简单而意义深刻,句式工整押韵,读者最初是被诗中所描绘的奇特北国雪景所感染,但真叫学生理解诗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要强调以读为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使学生感受和谐优美的韵律,感受到的不仅是北国雪景,还有边地将士的艰苦生活以及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从而进一步体会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二句也就够了,不一定需要反复冗长的讲说……”意思就是说讲授古诗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来讲授比“满堂灌”要有效得多。我想,这不仅适用于古诗,也适用于所有的文言文。

上一篇:李嘉诚理财名言范文 下一篇:工程简报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