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时间:2023-11-18 07:08:51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1

如何有效地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呢?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深研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

在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能熟练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估算。而在下学期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运算定律及性质,积累一些简算技巧。可见,只有深研了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才会有的放矢。

二、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算理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因此计算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正确把握算法,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作为突破口来教学。就拿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只会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是两位数除法地笔算、估算时,如果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试着类推,然后再小组讨论,进而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学生不仅掌握了口算、估算、笔算的算理,而且还在争议中体会了算法的多样化。

三、夯实基础,形成计算技能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它必须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因而首先要抓好基础教学,引导学生切实过了基础知识关,为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四年级的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要想让四年级学生的口算熟练,并做到脱口而出,需要分阶段完成:

(1)我在教学完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后,要求学生每天自己写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11×2,11×3……一直练习到50×9,然后返回来再练习,连续复习三四轮,力争让全班熟练掌握5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样做,不仅夯实基础,而且为后续学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五年级时学习约分打下了基础。

(2)基本掌握50――59的前三个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50×2,50×3……学生掌握了这些常用的乘法计算,学生不论是计算速度还是准确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3)在学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后,每天课前用3到5分钟,练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如140÷70、143÷70等,以此来训练四年级学生关于除法方面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4)运用积商的变化规律、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如,32×25=(32÷4)×(25×4)=800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思维的、计算技巧都会与日俱增。

(5)计算练习注重对比

在计算中,对于一些初看有些相似的题目,计算时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而造成错误,所以对这类具有相似性的题目,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对比中清楚认识两者存在的差别,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进行计算时加以重视,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25×4=100等这类题目是学生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的题目,经过分析对比之后,学生的认识会比较深刻,以后的计算中就会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计算的实效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四年级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在培养他们计算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习惯也是必要的。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楚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平时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演练的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2

[关键词]英语四级考试 大专生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98-02

前言

英语四级考试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很重要,基本是学生大学毕业以及找工作的时候必需的证书。而对于大专学生来说,除了少数专业毕业条件需要通过四级之外,绝大多数专业学生来说,只需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即可,所以,从考试人数比例来说,大专学校考生比例比本科要低。以我们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次报考的学生为2000左右,在校生人数10000多,也就是说大概五分之一的报考率,通过率相对较低。本人通过分析了2012年12月学生四级成绩,发现问题,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一、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分析及调查研究

英语四级考试总分为710分,高校间普遍认可的分数线为425为及格分,我校也是如此,下表为最近三次我校的参考人数以及及格人数。二、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以及同一些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可以得出:

第一,通过率较低。其原因为:1.大专学生主要要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而英语四级只有对少数专业或者专转本的学生是作为必要条件的。没用压力也没有动力,所以不少学生对英语四级学习动力不足,裸考现象比较严重。2.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系统准备考试。许多学生甚至没做过一套模拟试题或者真题,对题型也一无所知。

第二,参考人数和通过率逐渐提高。这说明了学生逐渐认识到英语四级考试的重要性以及二次通过的学生数量增多。

第三,听力阅读水平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听力和阅读的总分都为249分,我校的平均分是123和134。究其原因:平时练得很少,教学内容中,一个学期只做六个听力练习,这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学生课后练得非常少,而且做听力练习要比其他练习要麻烦得多,对照听力原文,或者再听一遍所花的时间较长,许多学生就望而却步。阅读的关键则在于词汇量,说明学生平时记的单词较少。

第四,分数段中间人数很多。在所有学生中分数在370~410之间人数比例高达43%,也就是说这一部学生只要复习得当,多做练习,把薄弱部分补强,下次就很有可能通过。

三、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第一,加强对学生四级考试的指引。老师在上课时要积极宣传英语四级证书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四级考试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四六级考试的复习的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复习、如何准备,减少裸考学生的数量。

第二,教师应该加大听力练习程度。在课堂上是加强练习,特别在课后也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练习,教会他们如何才能练好听力和阅读,讲解一些考试技巧。

第三,关于阅读问题。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就是词汇,老师在课堂上,要多讲解一下考试常见的高频词汇,让学生课后强化词汇背诵记忆,多做阅读,特别要控制好阅读速度。根据以往考试情况,很多学生阅读往往来不及做,这在平时的练习和教学中就要提醒学生注意。

第四,对于第一英语四级考试没通过的学生,老师要积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总之,教师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学生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之后就放松要求,甚至有所怠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复习和参加英语四级考试。

四、结语

对于大专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起点普遍不高。现阶段,人才市场上对于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英语四级考试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大专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善他们薄弱的基础,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复习和考试方法,学习英语四级考试的一些技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帮他们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参考文献】

[1]陈霞.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4月.

[2]李侠.大学英语四级后保持学生英语能力的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3月.

[3]侯新民.大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态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学生的反拨效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3).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3

【关键词】题组设计;形成过程;区别对比;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1-0066-02

【作者简介】冯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浙江温州,325011)教研组长,一级教师,温州市鹿城区骨干教师。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但练习并不是多多益善,也不应简单罗列知识,只有有效的练习才是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力保证。题组练习在学生数学练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单个问题,还能帮助他们解决几个前后相联系的问题,从而达到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教师在设计题组练习时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题组要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教师要把握习题的内在联系,对习题进行提炼与整合,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例如:复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平方米。提问:(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个梯形,它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一个圆形,它的周长的一半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这个圆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题(4)中的圆形中有一个圆心角是45°并与圆等半径的扇形,这个扇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上述题组以长方形面积为基础,让其他平面图形与长方形产生关联,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灵活地推算,巧妙地再现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形成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网络。

2.题组要加强知识的区别对比。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题组式的区别对比能使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例如:教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教师出示:男生25人,女生20人。提问:(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3)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学生依次得出答案125%、25%、80%、20%后,教师可以将“女生20人”设为未知量,让学生把“男生25人”与原来的4个问题组成新的问题:(1)男生2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女生有多少人?(2)男生2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女生有多少人?(3)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有多少人?(4)男生25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G,女生有多少人?接着,教师可以将“男生25人”当作未知量,让学生把“女生20人”与原来的4个问题组成新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复杂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在简单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变化条件形成的,与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上述题组,不仅加大了练习的密度,提高了练习的效率,而且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3.题组要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结成题组,让他们在一个有机整体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沟通学生所学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学完“按比例分配”,为了更好地沟通新知与归一问题、分数乘法问题等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组:(1)学校进行植树活动,把120棵涿绨凑2∶3的比例分配给三年级与四年级,三、四年级各分到多少棵树苗?(2)学校进行植树活动,把120棵树苗按照3∶5的比例分配给三年级和四年级,三、四年级各分到多少棵树苗?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4

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活动和增强发现、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窗口,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我们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由此,对于这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谈谈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看法。

我认为,我们在数学练习设计应当注重以下“四性”: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应用性。

一、注重针对性,紧扣目标

新课标由原来的“双基”发展为“四基”,要使学生获得“四基”,紧扣目标,练习的目的、针对性就很重要。我们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往往带有随意性,针对性不强,甚至偏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所以我们的练习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例如在四年级《小数混合运算》这节课的练习设计中,当学生经过学习例题、小组讨论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相同”这一结论后,可出示一组针对性练习:

7.6+2.415-65

2.5? 4#2-0.8)

让学生先说说这四道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小括号时运算顺序怎样?”,有针对性地检测一下学生是否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同样在学习例题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结论后,可出示以下针对性练习:

595( )(。祝ā 。?

7.8+2.2=( + )(。?

(40+4)=( )(。?( )(。?

0.225?=( )(。祝ā 。祝ā 。?

通过这一组练习及时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强化、巩固,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整数运算律同样在小数运算中适用,从而能较好地突破本课重难点,教学效果自然好很多。

二、注重层次性,循序渐进

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往往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注重新旧知识或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练习题层次不清晰,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故我们的设计练习要注重层次性,要有基础题、提高题,还要有扩展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练习设计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也就是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例如五年级《长方体的体积》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练习:

芴猓?

L芴猓?

一个长方体木箱,体积是120立方分米,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这个木箱的高是多少分米?

LL芴猓?

从一个长12分米、宽5分米、高7分米的长方体木块中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剩余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这一组三星题设计层层递进,由基础到提高,最后到扩展,由易到难,有层次、有坡度。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恰好跟我们当前提倡的“减负增效、分层作业”精神是契合的,新课标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是有个性与差异的,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来选择这些层次不同的题目,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成就感。

三、注重开放性,创新意识

2011年版的新课标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创新意识,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在练习设计中也应注重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在讲六年级《圆的认识》这一课的最后一道练习设计就令人印象深刻。他在引入时用了一个有趣的动画情境:小明得到了一张藏宝字条,上面写着“宝物在距离你左脚5米的地方”。从而让学生开展开讨论引出以小明左脚为中心,5米为半径可以画一个圆,宝物肯定在这个圆上。在课的结尾华老师又把开头这个故事情境进一步设计和利用,他问学生:这个宝物除了在这个半径为5米圆上,还有没有可能在别的地方?在他的引导和启发下,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最终成功地由平面图形“圆”的学习过渡提升到立体图形“球”,这样的开放性的练习设计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例如在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在学生都初步认识到角的组成、角的读写,会画角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一个长方形,剪一刀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最终通过研讨、操作、验证得出可以还剩1个角、2个角、3个角、4个角……无数个角,学生在这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中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学会思考,训练了发散思维,所以,我们在数学练习设计中应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从而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应用性,发展能力

新课标中的10个核心概念中其中一个就是应用意识。新课标指出要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往往比较侧重理论知识,比较侧重考查书本知识,却常忽视实践应用。所以,我们的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性,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素材来设计习题。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体积单位》这节课,练习设计要充分体现生活性这一点。为了突破“理解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这一重难点,可大量设计这类应用性的练习题:

例如,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6( );一瓶牛奶约250( );一个集装箱的体积约30( );一个西瓜体积约5(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约是8( )……

同时还可设计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举出了“色子、花生米、柚子、菠萝、讲台、冰箱、电视机……”等物体。习题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处处有数学”。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 作业本 轻负高质 使用方式 提前 改编 分散 删除 优化 合并 分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0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中指出:“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练习的时间。”这里的课堂作业主要指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浙教版《作业本》,它是众多教育教学专家的智慧与优秀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减负”背景下学生必做的作业,自出版使用以来,一直未修订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一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作业题客观地存在知识点超前、难度偏高、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延长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究其原因,主要为编写《作业本》和教材的不是同一个专家团队,所以不一定与教材的编写意图无缝对接,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实属正常,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改进的空间。

因此,我们要认真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正视缺失,行为跟进。我经过实践尝试,认为要推广“轻负高质”育人模式,可通过以下方法改进《作业本》的使用方式,以弥补不足,实现“四基”“四能”的目标。

一、提前

指将《作业本》中的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减少学生独立作业时间段内的作业量。简单的复习性作业可以提前安排在课始完成,如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44页单元复习的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可以安排在复习课一开始时完成;与课本例题类似的模仿性作业可以在例题教学结束后完成,如四年级下册《作业本》第20页第1题(见图1),可以安排在课本例4(见图2)教学后,作为尝试练习完成,以弥补教材缺少的“做一做”内容。这样,除了分散作业外,还可以强化将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相乘,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消除学生习惯于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相加(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负迁移。

二、改编

指将《作业本》中知识点超前、难度偏高、操作性不强的练习题,进行取舍、改编、细化。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我根据学情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梳理出四年级上、下册《作业本》中27个页面存在的缺失,并提出改进建议。如下表为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作业本》的修改建议。

如此改编,使《作业本》更加符合“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的作业设计要求,从而提高作业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分散

指根据教学内容,把一页《作业本》的习题分两次或两次以上完成。例如,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本与《作业本》第19页提供的习题练习量都较大(见图3),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作业也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完成《作业本》第1题和第2题的竖式计算,侧重于熟练算法;第二次完成第3题和第4题,侧重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课的《作业本》第9页共有3道题,其中第1题和第2题与课本的例3配套,教学两地相对位置的描述;第3题与例4配套,教学定向运动观测点变化时位置与方向的描述,所以可分两次让学生完成作业。

四、删除

指把《作业本》同一页中机械重复的题目删除,减少作业量。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前两课时的作业都存在题量过大的缺失,《作业本》第18页第3题(见图3)、第19页第2题(见图4)都有8道计算题,可以分别删除第二行的4题,留下前4题足够了,这样可以为学生多留出一些书写竖式的空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五、优化

优化习题的呈现方式和结果的表示方式,便于学生答题。《作业本》提供的不少习题的呈现方式或解题结果的表示方式不利于学生答题,这就需要教师关注细节,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习题的呈现方式和结果的表示方式,便于学生答题。例如,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的“平行与垂直”,《作业本》第26页的第3题为:把下列图形(略)中互相平行的线描成红色,互相垂直的线描成蓝色。

缺失:有的线段既与一条线段互相平行,又与另一条线段互相垂直,所以学生既要描红色,又要描蓝色,导致最后分不清颜色,且用彩色笔描颜色又很费时间。

优化:给线段标上序号(如图5),互相平行的线用“∥”表示,互相垂直的线用“”表示。以第(1)题为例,②∥④,④⑤……

如此,可以为学生书写解答结果提供方便,提高解题的速度,减少作业的时间。

六、合并

指将两页或两页以上的作业合并成一次完成。如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一课的配套作业是《作业本》的第31~33页,因为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作业题也很简单,且学生具备一定的口算速度,故可以合并成一次完成。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快,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前两页基本全对,只有少数学生在第33页的第4和第5两题中,因读图、理解有误引发错误,这说明作业如此合并贴近学情,是有价值的。

七、分层

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业分层要求。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作业本》中带有“*”符号的拓展题,如四年级下册第58页第2题(见图6)等。这样直面学生的客观差异,符合因材施的教育原则,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自然会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里面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的确,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回应“轻负高质”的强烈呼吁,学生的作业长期受到家长的密切关注,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上述建议与方式,可以供同行在使用《作业本》时参考,既使作业难度适中,更加贴近学情,又适合课时教学内容,富有弹性和操作性,从而让作业成为达成“四基”的有效载体,成为提升“四能”的有力推手,让每一个学生基于不同的水平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 2)03-0057-02

“有效”的含义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就是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而促进达到教学目标。换言之,课堂上的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标、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既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是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感受学习数学知识乐趣的过程。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及其成因

我一直在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而要想课堂有效,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效。在数学课堂中,练习环节是重中之重,因为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一半以上的时间。所以,有效的新授加上有效的练习,才能真正构成有效的课堂。而真正有效的练习,应该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数学课堂上的练习现状是:练习题照本宣科,教师没有创造性地应用教材。②注重书面练习,形式单一。③练习方法一刀切,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④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练多时候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重复。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练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可能是除了教学,还有许多额外的事情,使得教师不能全身心地去研究教材,研究练习,以至于完成书中的练习就成了教学任务,而没有深入去想为什么这样安排,到底应该怎样安排才能使练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是,工作性质决定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教材是一样的,可能无法改变,但能改变的是自己对练习的安排、调控和创新。

二、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中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等,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内容,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效率。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听课的感受,浅谈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数学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既然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以,练习也就要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的重难点,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练习设计中,要有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

例如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多边形面积”单元。知识看似不多,但学生掌握起来却不容易,而且各个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容易浮于表面,理解不深刻。所以,在这一单元教学中,针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设计了以下判断题。

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一定是一样的。()

等等。

这些练习虽然教材上没有出现,但却十分必要,因为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基本上能够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突破,真正起到巩固新知,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数学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也各有差异,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练习从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这种适合学生的练习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方式。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单元中,这单元内容看似很简单,内容不多,但实际上,却隐含着一些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例如:抛掷一个骰子,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样类似的题在单元练习内容中几乎没有安排,但却是知识的难点,如果只按书中的练习进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我根据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分层设计如下练习:

1.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抽出大王的可能性是多少?

2.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抽出A的可能性是多少?

3.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抽出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

最后是难一点的练习:

4用扑克牌设计一个游戏,使得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都是四分之一。

这样练习层层深入,学生尝到了学习和挑战的快乐,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而且,练习层次的深入,也使他们的思维更开阔。

(三)数学练习设计要有变化性

数学练习设计的变化性,可以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也会觉得课堂富有变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寓练于乐,练中生趣。练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也可以分小组练习,变化多样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课堂上,新授部分、试一试部分以及练习部分,我都会变化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多样的练习形式中,我班学生最喜欢小组练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讨论、操作、交流,甚至可以优等生带学困生。总之,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四)数学练习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学习抽象的数学有时是枯燥的,所以,要把单调的练习适时转化为活动,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猜测、交流。

例如,低年级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拼一拼”,中高年级的一些练习,也要让学生尝试“画一画”“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中,旋转是个难点,稍复杂的图形,就有许多学生画不出旋转后的图形,于是我就让学生做个这样的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形成学生的想象,以突破难点。再如,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相遇问题,学生只要稍加画图就能很好地理解题意。

所以,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特征,不仅枯燥,也不易理解,我就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自我建构了数学知识。

另外,数学练习设计还应该突出生活化,具有开放性、趣味性。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7

一、学生识图能力同比增强,抽象思维同比降低 一至四年级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版面丰富,让孩子不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不再感到数学痛苦。由于数学内容基本是图画形式出现,很少有纯文字叙述,学生大多能借助图形列式解答,识图能力同比明显增强,但图画抢版却使孩子患上了“图形依赖症”,主要表现:一是读题能力下降,部分孩子虽能准确理解图意,但离开图,便解答不出纯文字的应用题、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也有部分孩子不看文字,读不通文字,不管要求,不审图意,答非所问。二是审题能力下降,绝大部分孩子不会审题,三年级中50%的孩子,遇上“共有废旧书本350千克,每千克卖7角钱,一共可卖多少元?”类题,采取猜方法解题,或先用除法350÷7,把老师和同学望望后,又改350×7,根本弄不清“为什么用除法或乘法?”而以前的三年级孩子80%能从乘法意义角度,对上述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三是作业能力下降,几乎全部孩子都不会在数学作业本上规范解答数学题,因为练习题以图形出现,所以作业干脆就写在书上,于是书也就成了孩子的草稿本和作业本,弄得又脏又皱,不忍目睹,不说一、二年级,连三、四年级孩子都写不来数学作业本。而数学中规范的书写能帮助孩子厘清思路,有助他们有序思考,增强其表达能力,促进孩子抽象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偏偏写不好作业、读不通文字、审不清题意,为此,家长和老师都很担心,担心孩子的抽象思维得不到发展,规范性难以养成。

二、城市孩子数学兴趣增强,农村孩子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现在数学教材中城市信息居多,农村信息太少,以人教

版新课标6册数学(小学)为例,此册教材中共选编例题、练习题273道,其中关于城市信息的有99题,约占36%,关于农村信息的题目仅11题,约占4%;共编排主题图25幅,其中关于城市信息20幅,入选的材料多是些“外出参观租车、超市购物、搭乘公交、火车到站、货物装车、城市辨方向、体育竞技、公园买票、邮票邮件、城市绿化、饭店吃饭”之类;同时,也适当选编了些校园生活材料,但也主要是体育活动、团体操、校园规划设计、教室布置之类。上述信息城市孩子有过体验,因此他们学起来有趣、容易,但对农村孩子却如隔墙学道、雾中看花。我曾作过统计,就读一至四年级的农村孩子,特别是山区孩子,70%没有购物经验,90%的孩子未到过城市,92%未乘座过公交车,93%未见过公园买票,65%未见过货物装车,至于体育竞技,81%的孩子连项目都辨不清,“租车参观”更是山里娃不曾想过的奢侈活动,如此太多的陌生“历练”,能助益农村孩子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理解数学吗?回答是否定的,农村教师常常叫苦,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停留在对图画、颜色和对城市生活的想象中,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孩子学习数学造成过多干扰,上数学课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把学生从非数学信息中叫醒,这样继续下去,农村孩子很容易被边缘化。

三、个别孩子优势愈来愈大,配角学生愈来愈多 笔者前年秋开始接实验班,现已近三年了,班上63个娃娃,有十四、五个能说会道,课堂表现异常活跃,每问均抢着答,为了不让这几个孩子独霸课堂,我在班上设立了“好口才”奖,只要孩子一节课举手三次及以上,可奖自己一个“√”,答问正确一次奖一个“√”,不正确答问两次奖一个“√”,答问叙述清楚、完整、声音宏亮奖两个“√”,一周一统计,一月一评比,评选当月“好口才”得主。课堂上,平常不爱答问的孩子只要一举手,我一定给他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给这类孩子以奖励,但实施半年来,仍未培养出几位“好口才”新秀,大多数孩子甘愿当配角、作附庸,我调查其它实验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很多班是老师和几个学生唱独角戏,其余的满脸盲然、双目游离。小组讨论,全教室嗡嗡声四起,但组内仍是个别孩子独霸话语权,大多数孩子偷闲;汇报交流,更成了个别孩子的节目,只想着自己说,不听别人意见。笔者曾作过统计,有一学生一节课发言达13次,时间最短的约1分钟,最长的约3分钟,其余孩子根本插不上嘴,当然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有责任,但他们也很委屈,“尊重孩子,不打击孩子发言的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让教师习惯式的引导方式受到约束,又没有新招术,所以也只能顺应,但这样下去,却惯养出少数“暴发户”,大多数成为附庸,甚至掉队。

四、教材内容变薄,但难度变大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小学)内容同比减少,但难度变大,以6册为例,共编《练习》25个,练习题194道,最多一个《练习》16题,编《例题》36道,《做一做》题目43道,题目总数273道。而原教材一般选编《练习》35个左右,以8册为例,共选编《例题》59道,《做一做》83道,复习题50道,练习题421题,共613题,数量相当于新教材的2.3倍。书变薄了,但难度却变大了,以《时、分、秒》为例,一年级一册就开始学习整时、半时,二册就开始认识几时几分,如3时19分、7时46分等,农村一年级孩子大多未满7岁,尚处于梦懂状态,既未学过乘法口诀,又易混淆分针、时针,只能凭借钟面5个、5个地数,而19分、46分先要5个5个地数,再接着1个1个地数,未满7岁的孩子很难进行这样的思考,据我所知,我的女儿三年级时才学会认识钟面的时刻,二年级时常把7时多认成8时多,把分针当时针,在家又哭又闹,说:上学晚了、上学晚了,而我所教班在三年级时,尚有5位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钟面的时刻。又如《年、月、日》一节,教材出现了“今年2月20日开学,6月30日放假,算一算本学期一共有多少天?”“一列火车16:50从北京出发,第二天7:20分到达上海,火车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八月倒数第四天是几月几日?我生日的第二天是教师节”之类成人都要费脑筋的题目,让阅读能力、抽象能力都很低的三年级孩子去完成,这一要求也实在高了点,因为我曾将此类题目交与六年级学生完成,完全没困难的也仅40%。再有《方向与位置》,因为方向是相对位置来说的,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成人中相当数量的女性方位感就相当差,包括女教师,让三年级孩子去学习这一知识,真是免为其难,效果很差,单元监测,全部班级及格率均难达到60%,加之此知识又是独立的,学生后几月基本是不习不用,大多又回到了起点。

上述情况,我是实话实说,绝没有危言耸听,从让孩子学好数学、思维得到发展的角度考量,我提出如下再版建议:

1. 教材在注重图文并茂时,适当增加些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纠正学生不喜欢读文字的习惯,增强孩子读通文字的能力。

2. 把《时间》、《左右》、《位置与方向》、《平稳与旋转》等知识适当后移,降低难度,更符合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使孩子学得轻松快乐。

3. 尽量开发些农村孩子也熟悉的数学资源,让农村孩子对场景的陌生感下降。

4. 《配套练习》应组织专家编写,不能过难,以免引起学生、教师、家长思想上、方向上的误导。

(作者单位:四川省仪陇县新政小学)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篇8

学生情况: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

知识分析: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五、主要措施:

一、 全班成绩:

四年(1)班:平均分:86.12 优分率:69% 合格率:92.86%

四年(2)班:平均分:87.42 优分率:75% 合格率:97.73%

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

四年(1)班:廖x(55.5) 曾x(36) 梁x(45)

四年(2)班:贺x(15)

1、加强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对整数知识建立系统的认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分数和小数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量的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知道数起源数,量起源量,为后面学习含有小数的名数转化做好准备;

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分数知识迁移到小数,并区分它们的不同点;

4、在应用题中渗透函数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图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

5、注重思维过程的展开,教会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题意,设计专项练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使学生便于对思考方法的掌握;

6、加强口算的训练和力度(计算准确性及速度),强化如:25×2、25×4、25×8、125×4、125×8等算式脱口而出;

六、具体安排:

单元

教参课时

计划课时数

说明

《四则运算》

6节

9节

增加乘、除法复习1节,综合练习与评讲2节。

《位置与方向》

4节

8节

增加复习量角1节,综合练习1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1节

15节

增加专项练习2节,综合练习2节。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节

18节

增加综合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 三角形 》

6节

10节

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节

10节

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

《统计》

4节

5节

增加专项练习1节

《数学广角》

5节

5节

《总复习》

4节

10节

合计

60节

上一篇:呼唤造句范文 下一篇:嫂子宝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