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30 17:19:11

尊师重教的故事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1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微课 教学设计

在信息高度“微缩”的今天,与“微”有关的新词语打破了原有的传统长篇大论的模式,并且受到人们的追捧。“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数字教学模式被打破,“微”教学逐渐兴起。

一、微课的理念

微课程(mciorlectller)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微课内容“小而精”,兼具独立性、完整性,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微课”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设计

微课需要在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某个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决定了它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微课设计的独特之处,并以实例说明其实践方式。本文中微课的设计内容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敬人者人恒敬之第一课时中的一个知识点――受人尊重的奥秘为例来说明。

1.微课的目的及重点难点的划分

(1)“生本位”目的要求

微课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对要达到的目的和重点难点进行调整。本文微课实例是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设计的。七年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处于初小的过渡阶段,学习课程、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课程的目标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客观情况,让学生既能轻松学习新知识,又能轻松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也可以结合传统课程中的一些技能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熟悉的成语故事入手,并且要求学生学习结束后达到以下学习目标:知道受人尊重的奥秘;通过受人尊重奥秘的揭示,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并能在价值观上认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2)精简的重点难点

由于微课自身特点的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很有限,因而在微课中重点和难点不宜设置太多,重点难点解析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达到10分钟就能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的目的。课程的重点为:受人尊重的奥秘;课程的难点为: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决定该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微课的表现形式不能以大篇幅的发挥,细细分解,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百花齐放春满园――微课素材的选择

微课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奥秘,特别是还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在选材上应选择一些生动典型的事例,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留下深刻印象。笔者采用了简短的成语故事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表格资料,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有趣的历史典故故事表演,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情境中;生动的诗歌朗诵欣赏,小结巩固所学。

(2)一枝红杏出墙来――微课导入的方式

微课的起始部分应该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融入课堂的效率。在本例中,笔者选取了《晏子使楚》这样一个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既简短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提问:“楚王如何做就能避免落得如此尴尬的下场?”如同伸出墙头的那支红杏,学生自然被它吸引,引出“尊重”二字。由此,顺理成章进入主题。

(3)为有源头活水――来微课衔接的方式

微课的衔接方式对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衔接要注意“度”,可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过渡,从而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笔者在本例中对于,‘受人尊重的奥秘’和‘尊重他人的意义’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采取了图片故事对比的方式。从《‘乞丐’和‘富翁’》的故事中两者的对话演绎到另一个故事《女王敲门》中女王和丈夫的对话表演,师生共同参与演绎,通过对比,学生能自然联想到尊重他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反之,则异然。这就是尊重他人的意义。两个知识点间,联系紧密自然,没有脱节的现象,就像源源不断注入的活水,奔流不息。

(4)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难点的处理

分析重点,剖析难点,加深印象。在对受人尊重的奥秘这一难点进行处理的时候,先出示表格,让学生在填写表格‘我最尊重的那个他’,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找出这些人让我们尊重的原因。于此同时,通过《‘乞丐’和‘富翁’的故事,让学生从反面认识到不尊重他人也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的道理。强化了受人尊重的奥秘在于尊重他人,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3.微课的细节设计

微课设计过程的细节会影响到最后完成的微课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学手段,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要点:

(1)微课的多媒体设计

微课中的PPT必须便于学生自学,不应出现PPT张数太多导致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清新淡雅的版面。很多的PPT在制作时,采用了很多的设计模板,加入了大量的其他元素,使得课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这样的会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对内容的学习,因此,PPT制作应以浅色背景为主,避免学生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②简洁明了的文字。学生花在阅读文字上的时间就越长,那么他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听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相反,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注意力只在教师的讲授上,则文字就起不到作用了。因此,微课PPT的文字应言简意赅。

③干练的语言呈现。微课中的教学视频是微课成功的关键,因此微课中教学视频的设计很关键。教师的语言应简练,有条理,直击重点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语气的提问,使学生跟随教师进入问题的提出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使学生领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一对一教学时的师生交流。

(2)微课的教案设计

PPT课件加上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要教授方式,但教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微课的教案可以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或者可以将微课的教案看成微课的延伸。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或希望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教案就可以成为学生的参考书,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盲目查找参考书带来的时间浪费。因此,教师在给出微课的同时,可以同时给出微课的教案。例如:通过在网站上给出微课的电子教案等方式,帮助学生对微课的深入学习,使微课教学的辅助资源更齐全和丰富。

本微课案例在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基本能够在微课结束时正确回答出教师预留的问题答案。当然,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教学手段并没有完全的参考示例,所以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更为合适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采用更为高效的方式方法;让“微”课堂迸发出更有效的“博”能量。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2

活动要求:

1、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掌握有关教师节的知识。

2、通过学习、交流,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3、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尊敬老师的思想,以实际行动庆祝教师节。

教学过程:

一、序

主持人: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秋高气爽节日到,落叶翩翩来祝贺。

校园处处喜洋洋,辛勤园丁好快乐。

打一节日名称【范例】谜底:教师节

主持人:很好,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那么今天我们这节班会课的内容就是“庆祝教师节”。

二、教师节来历:

主持人:“教师节”这个节日我们并不陌生,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现在请吴蕾同学为我们讲讲。

"6.6"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

1939年,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教师节: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

"9.10"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三、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

主持: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谁来讲讲?(请几位同学讲)

现在请大家拿一张纸上来,在纸上打勾,时间一分钟

时间到,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四、歌曲《我多想去看看》《小螺号》

主持人:对,老师的工作很辛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要载歌载舞,庆祝老师的节日。请听张斯怡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我多想去看看》《小螺号》

五、万中举同学还自己编写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欣赏:《送给老师一朵玫瑰花》。

六、学生讲述从古到今伟人尊师重教的感人故事。

主持人: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历来很多知名人士也都非常尊敬他们的老师,请听冯月、梁雅期为我们带来的感人故事。在古代没有教师节,但是有很多尊师故事却广为流传:(1)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2)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七、学习一首赞教师的儿歌。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教师的儿歌:

如果我们是星星,您就是蓝天。

如果我是小草,您就是大地。

如果我们是小鸟,那您是鸟妈妈教会了我们飞行。

如果我们是小树,那您是阳光雨露,滋润了我们。

如果我们是小鱼,那您是大海培育育了我们……

啊!我爱您!

八、我为老师做贺卡

学生拿出材料亲手为老师做贺卡,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九、展示学生的作品

十、总结。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3

   学习高尚品德教育心得体会1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和“孟母三迁”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时写了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学习先人的精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处。

   学习高尚品德教育心得体会2    教师是以人育人的事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历史重任。其中师德是最主要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及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服从领导,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要对幼儿教育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认真设计每一节课,让孩子在每节课中都能学到知识,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的培养。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尊重每一个孩子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要与幼儿平等相待,不能把幼儿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把爱传递给幼儿,把幼儿看重,幼儿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才会尊重和喜欢老师。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手势都能给幼儿带来安慰和鼓舞。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老师要以宽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孩子,以真诚的爱心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善待每位孩子,在他们的心田中播种“自信与自尊”、善良与宽厚“的种子,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美好快乐的童年。

   三、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幼儿。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幼儿认真。老师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自身的素质,这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积极探索,不断开辟新的教法。

   四、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喜欢模仿,这将给幼儿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孩子做好榜样,凡要求幼儿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自身的修养。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让我们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去陶冶孩子的品格,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

   学习高尚品德教育心得体会3    光阴似箭,孙浩宸已进入幼儿园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他的进步首先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作为家长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在幼儿园工作,孙浩宸上学、放学都是我接送,每天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他沟通交流,有时是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晚上睡觉前,谈谈今天过的怎么样,让他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在与他沟通时,认真的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

   现在电子产品很多,我们家不太反对孩子接触这一块,这些电子产品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游戏确实也挺不错的。孙浩宸在家想要玩电脑或是手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先陪他一起挑选一个适合他的小游戏,然后给他规定时间,提前告诉他可以玩多久,时间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自己掌握好时间,有时也会耍赖。

   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时间久了他就不耐烦了。我就从自编故事和续编故事这方面入手引起他的兴趣,这对今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还有一点,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观察家长的一言一行,谁占优势就会想哪一方靠,孩子不会区分谁对谁错时会误导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感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不统一时,都会采用背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当着他的面前争执不休。

   我由于工作的便利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家园共育是最好的办法。我由于工作的便利,经常与孙浩宸的老师沟通,他在园表现好的方面回家进行表扬,不足之处要予以纠正。我还让他把在园发现的新鲜事、趣事回家后讲给我们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渐增强。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微课 教学设计

在信息高度“微缩”的今天,与“微”有关的新词语打破了原有的传统长篇大论的模式,并且受到人们的追捧。“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数字教学模式被打破,“微”教学逐渐兴起。

一、微课的理念

微课程(mciorlectller)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微课内容“小而精”,兼具独立性、完整性,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微课”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设计

微课需要在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某个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决定了它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微课设计的独特之处,并以实例说明其实践方式。本文中微课的设计内容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敬人者人恒敬之第一课时中的一个知识点——受人尊重的奥秘为例来说明。

1.微课的目的及重点难点的划分

(1)“生本位”目的要求

微课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对要达到的目的和重点难点进行调整。本文微课实例是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设计的。七年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处于初小的过渡阶段,学习课程、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课程的目标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客观情况,让学生既能轻松学习新知识,又能轻松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也可以结合传统课程中的一些技能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熟悉的成语故事入手,并且要求学生学习结束后达到以下学习目标:知道受人尊重的奥秘;通过受人尊重奥秘的揭示,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并能在价值观上认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2)精简的重点难点

由于微课自身特点的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很有限,因而在微课中重点和难点不宜设置太多,重点难点解析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达到10分钟就能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的目的。课程的重点为:受人尊重的奥秘;课程的难点为: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决定该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微课的表现形式不能以大篇幅的发挥,细细分解,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百花齐放春满园——微课素材的选择

微课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奥秘,特别是还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在选材上应选择一些生动典型的事例,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留下深刻印象。笔者采用了简短的成语故事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表格资料,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有趣的历史典故故事表演,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情境中;生动的诗歌朗诵欣赏,小结巩固所学。

(2)一枝红杏出墙来——微课导入的方式

微课的起始部分应该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融入课堂的效率。在本例中,笔者选取了《晏子使楚》这样一个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既简短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提问:“楚王如何做就能避免落得如此尴尬的下场?”如同伸出墙头的那支红杏,学生自然被它吸引,引出“尊重”二字。由此,顺理成章进入主题。

(3)为有源头活水——来微课衔接的方式

微课的衔接方式对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衔接要注意“度”,可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过渡,从而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笔者在本例中对于,‘受人尊重的奥秘’和‘尊重他人的意义’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采取了图片故事对比的方式。从《‘乞丐’和‘富翁’》的故事中两者的对话演绎到另一个故事《女王敲门》中女王和丈夫的对话表演,师生共同参与演绎,通过对比,学生能自然联想到尊重他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反之,则异然。这就是尊重他人的意义。两个知识点间,联系紧密自然,没有脱节的现象,就像源源不断注入的活水,奔流不息。

(4)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难点的处理

分析重点,剖析难点,加深印象。在对受人尊重的奥秘这一难点进行处理的时候,先出示表格,让学生在填写表格‘我最尊重的那个他’,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找出这些人让我们尊重的原因。于此同时,通过《‘乞丐’和‘富翁’的故事,让学生从反面认识到不尊重他人也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的道理。强化了受人尊重的奥秘在于尊重他人,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3.微课的细节设计

微课设计过程的细节会影响到最后完成的微课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学手段,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要点:

(1)微课的多媒体设计

微课中的PPT必须便于学生自学,不应出现PPT张数太多导致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清新淡雅的版面。很多的PPT在制作时,采用了很多的设计模板,加入了大量的其他元素,使得课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这样的会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对内容的学习,因此,PPT制作应以浅色背景为主,避免学生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②简洁明了的文字。学生花在阅读文字上的时间就越长,那么他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听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相反,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注意力只在教师的讲授上,则文字就起不到作用了。因此,微课PPT的文字应言简意赅。

③干练的语言呈现。微课中的教学视频是微课成功的关 键,因此微课中教学视频的设计很关键。教师的语言应简练,有条理,直击重点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语气的提问,使学生跟随教师进入问题的提出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使学生领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一对一教学时的师生交流。

(2)微课的教案设计

PPT课件加上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要教授方式,但教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微课的教案可以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或者可以将微课的教案看成微课的延伸。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或希望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教案就可以成为学生的参考书,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盲目查找参考书带来的时间浪费。因此,教师在给出微课的同时,可以同时给出微课的教案。例如:通过在网站上给出微课的电子教案等方式,帮助学生对微课的深入学习,使微课教学的辅助资源更齐全和丰富。

本微课案例在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基本能够在微课结束时正确回答出教师预留的问题答案。当然,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教学手段并没有完全的参考示例,所以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更为合适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采用更为高效的方式方法;让“微”课堂迸发出更有效的“博”能量。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5

关键词:友爱;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64-0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今天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大环境下。这些,都对教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怎样转变教育观念,科学执教、民主执教?使师生关系得以和谐发展,使二者之间变成平等的关系,变成信任的朋友?

一、朋友就是关心、爱护、尊重、宽容

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教育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关键,主要的就是要有爱的教育理念播撒。爱迪生说:“教育之于人的灵魂,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真正的教育时触及人的灵魂的,知识是活的,教育是活的、有灵性的。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书本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知识、情感、价值的交流、沟通。如果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情感和灵魂,未能引起人的情感深处的共鸣,它就不成其为真正的教育。教育是透过人的心灵,你播种的是爱,你收获的一定是更多的爱。你播种的是尊重,你收获得一定是更多的尊重。

二、爱是今天我们教育的核心,爱人、爱自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而非仅仅是一种职业素养

我们教师不仅给学生鲜活的知识,更要给予他们爱的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才能获得学生的爱,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大朋友。仔细体味,其中意味深长。

1.爱意味着尊重,尊重孩子的感觉,就是尊重事实。孩子的个性是因人而异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大,在心理学上他们都处于“过渡期”,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里的尊重首先是人的平等,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重视和尊重特别是学生的平等地位,这恰恰是过去的教育被选择性忽视的。真平等一切才能自然,和谐。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用这样的一个经历来说明:李老师的班里有位女学生,学习非常努力,成绩却不理想,一次,这个学生迟到了,被他罚在门口反思。等他想起来的时候,她已经站了很久了。学生进来之后,他没有让她坐下,而是在全班学生面前站着读书。后来这个学生因为李老师转入了另一个班。这件事过了很久,他早已忘记了。不久,一个不幸的消息降临:这个学生死了!那天他执意要去参加孩子的追悼会,小女生静静地躺着,一如那天他体罚她时那样的安静。后来他知道,原来这个女孩儿很早身患绝症,可她坚强地活到了现在。小女孩儿临死时,还对她妈妈说:等病好了,请求李老师同意自己回到原来的班上,她离不开班里的同学和李老师。那一刻,李老师感到无地自容。在以后独处的时候,他能感受到有一双眼睛在逼视着自己,让他内心生满歉疚,从此让他懂得了什么是“教育”,懂得了教育要“从关注心灵与触及灵魂开始”,从尊重他人开始,他把这样的感受用心写出来,才有了《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民主与教育》这样影响到中国教育现状的著作。其实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发生,当我们信誓旦旦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时候,当我听到人们在议论教师的人格和品质的时候,我在想我们的教育一定出了问题。我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你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吗?

今天,惩罚的教育是必须的。但是,在平时的教育和教学中,让我时刻警醒自己。即使是惩罚,我们也要适度;即使是惩罚,我们能不能变换一些方式?即使是惩罚,我们能不能让孩子在情感深处感觉到爱心和责任?即使是惩罚,我们能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尊重学生,其实也是尊重自己,这才是人性的平等。

2.爱意味着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想象学生不犯错误,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我们成人,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所以教师要学会宽容,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更要去正确对待和处理我们遇到的问题。这种宽容是长对幼的爱,这种爱是深厚的,让人震撼。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儿,不小心把邻居窗上的玻璃打碎了。孩子很害怕,担心被发现、被抓住。但是过了很久,邻居并没有找他。小男孩儿决定弥补自己的错误。小男孩儿攒了几个星期的零用钱,准备为邻居修窗户。他通过一定的渠道把钱交给邻居时,没想到第二天他收到了一袋饼干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我为你骄傲!”从此,他明白了世间一件宝贵的东西,它叫宽容!在许多年后,他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一个什么样的经历值得作者铭记不忘?教育不在于谆谆教诲,不在于严厉呵斥,而在于要拥有一颗爱心、宽容之心!在惊诧于故事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思考人生的哲学。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怎样的人文情怀,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宽容、对学生的尊重,接纳学生包括接纳他的缺点。

三、有了爱的教育,使教育充满了柔情,充满了理性,才能使师生的关系更为融洽,更为和谐

只有威严和恨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爱的教育才能使心灵的碰撞迸射出火花,使知识和人格的完善更容易接受和升华。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教师严以律己,用以身作则的榜样行为作为无声的号令,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孩子要守时,那首先我要做出表率,来的比孩子早,当我站在教室门口欢迎学生,孩子们都留露出开心的笑脸。当放学时,我在门口和孩子们告别快乐的一天。我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守时、不迟到,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教师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还要在学习中为他们创设机遇,提供锻炼他们能力的机会,解决学生的忧虑使得他们安心学习。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6

遵循以下六部曲,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

爱心第一

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以发自内心爱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老师对孩子的喜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平等宽松的精神环境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进而产生自主表达的愿望。

幼儿是完全的人,他们有着比成人更强烈的对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爱的需求。教师像对待我们欣赏的成年人一样尊重他们,爱和尊重使其产生自信。由于不同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征,所以教师应以尊重个体、接纳差异为原则,给予鼓励、肯定,使其建立自信,体验语言表达的乐趣。教师应善于学习观察,了解不同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给其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空间。

装傻第二

教师对孩子装傻不是欺骗和糊弄,而是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给孩子自我表达、主动发挥的机会。老师向孩子们不耻下问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

例如,在活动区我和孩子一起玩,请他们教我做小糕点,他们会很认真地为我讲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活动中有了活动的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展了语言能力中班时,我们班开辟了“我是小老师”的活动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把自己擅长的才艺教给老师和同伴们。使他们在展示自己的特长中发展了语言能力。

投入第三

教师在通过各种活动为孩子提供表达机会的同时,自己也应该投入,成为孩子的真正的伙伴,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感染孩子。教师应该和孩子积极互动,在互动中,要积极运用语言能力,还要积极运用身体语言。因为孩子们对于身体语言反应更敏感。教师的行为、动作、表情、态度等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最简单的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都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正如《纲要》中所说:“为幼儿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和肯定的环境让幼儿能表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投入不仅包括在活动中投入,而是时刻把自己投入到对孩子的关注中。“生活处处皆教育”,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会的语言服务于生活,因此孩子们获得的不只是会背几首儿歌、复述几个故事、认识多少字等有限的知识,而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逐渐长大,特别是进入大班后,关注点越来越多了,旅游归来、幼儿园有外国客人来访……他们有聊不完的见闻和趣事。于是我们开展了“心语心声”聊天室,孩子们会带来自己旅游的照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畅谈自己的趣事和感受,使每个孩子在和别人的交谈中体验着语言交流带来的快乐。教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技能,能更贴近地、更深入地引导幼儿的语言的发展。

物质第四

幼儿园里应该处处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环境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不仅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具,也要为孩子们开口、自己当小老师准备些合适的玩具、事物、图书等。

为了让孩子能听故事,我们准备了质量优良的音像播放设备。为了让孩子识字写字,我们准备了适合的图书笔纸。为了让孩子自己表达,我们建立了语言区,在那里制作了一些背景箱,放置了一些手指玩偶,为孩子们进行情境讲述提供物质条件。孩子们利用这些玩具材料边表演边讲述,有些儿歌故事甚至是他们自创的。有些器具并不一定多么高档,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观看老师制作玩具器材,孩子也是一种学习。

孩子进入大班后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看到文字就喜欢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老师。老师要给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材料,如在阅读区中我们投放各类精美的图画书来满足不同兴趣的幼儿,我们还订阅了《幼儿画报》等合适的杂志让小朋友自己来阅读。

活动第五

催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活动非常多。几乎各种活动多包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甚至一些不出声的活动也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活动的形式虽然很多,但是每种活动都值得深入挖掘。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语言形式,其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生动优美的语言、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很有吸引力,但是讲故事也是最常见的幼儿活动,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形式“讲故事

播放故事,利用音响设备播放故事对幼儿好处很多,可以提高倾听能力,丰富词汇量,感知语言的优美,我们利用盥洗前的过渡时间进行听故事的活动。 看DVD或者电视中的合适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建立语言声音符号与具体的事物动作的直接联系。

听教师讲故事,老师面对面地直接传授的信息,使幼儿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有一种亲切感。

孩子与孩子讲,这提供了幼儿的大胆说话的机会,同伴们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的表达的能力,大家共同理解消化故事的过程培养了孩子的智能和社会交际能力。

教育第六

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直接的语言教育。这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对语言美感和功能的讲解。

教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教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和语言能力,做个孩子们的好榜样。老师应该爱说、爱唱、爱讲故事,给孩子当好榜样。

直接的语言教育要给孩子们提供合适的教材,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为孩子们制定出适宜的语言发展目标,提供他们喜欢的读物,激发其认知和表达的内在要求。适合不同的孩子的是不同的图书和故事,适合一个孩子不同时期的也是不同的图书和故事。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挑选适合不同孩子不同时期的玩具、教具和图书。

直接的语言教育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而且还可以像教育学生一样进行课堂式教育。但是要注意老师的说教要简单明确,不要不顾孩子的理解能力,过分复杂冗长。孩子在学习期间,对于一些脏话也爱模仿。对此并不应该简单地斥责,而是应该耐心地引导。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7

关键词:故事 班级 文化建设

一、引言

巴兆成在他的《生命奠基教育》一书这样阐述教育的真谛:学校即家园和乐园,教育即发现和尊重,教学即转化和生成,课程即唤醒和引领。在我看来:歌声、笑声和读书声,这才是学校;运动、舞动、心动,这才是教育。发现和尊重就能促动学生的内心。因此,理想的教育应该充满浪漫的情怀、人格的感染、气质的浸润、灵魂的沟通、精神的召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将学校德育工作归纳为“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从而,“营造师生的精神家园,寻找学生的成长愉悦”就成为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们的学生只有三种:英才、雄才和干才。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这种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它与以往的人为管理、制度管理不同,既没有人治的霸道,也没有法治的强硬,更多则体现了一种软约束和人性化的关怀,它是新时代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教育学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在长期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充分意识到利用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在教育学生时让故事说话,使学生能接受教育,不失为一种育人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让故事说话给出了界定。新籍华侨、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威廉・史密斯教授认为,“让故事说话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以及‘先有正确无误的输入,才能有正确无误的输出’。”陈如丽老师结合其在英国学习的经历在《浅谈“故事教学法”》中指出“英国教育学家Andrew Wright(1995)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

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比讲道理更有效。有人说: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己去寻觅有意义的故事,难道不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吗?正如《故事知道怎么办》这本书的简介中所说的:“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该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故事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快乐,故事能抚慰孩子心灵,能源源不断给予孩子前行动力。故事能改变生活,故事能让生活更美妙。

二、让故事说话”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困惑

(一)小荷尖尖

孩子们不喜欢听大道理,但喜欢听故事。我连续给学生讲了十多年的故事,近三年几乎每天一个故事,但没有系统性。常常是在自己阅读的时候,看到适合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就拿到班上给学生朗读,有点逮住哪个讲那个的感觉。但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当老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讲(或读)故事,学生收获更明显。即说者有意,听者无心,慧者在行。《故事知道怎么办》这本书,让我更加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比讲道理更有效。老师每天至少要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个别孩子也有了明显变化。但老师的讲述毕竟有限,如果同学们(家长)学会自己寻找适合自己或他人(同学或老师)阅读的故事,学会自己给自己“充电”,这不是很好的自我教育吗?

(二)沉思远行

故事能改变生活,故事能让生活更美妙。但是,学生只能等老师讲故事吗?老师为什么喜欢讲故事?老师的故事从哪里来?讲故事要有什么技巧?你和同学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记忆中,你喜欢的故事有哪些?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你如此难忘?你能尝试给故事分类吗?当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有些得意忘形的时候,该送什么故事?遇到失败或挫折,又该用什么故事来自我激励或鼓励他人?假如,把故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身边的人,如果给亲人、班上的同学、老师,你会选择什么故事?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学习,每个同学都可以自己畅游故事王国;每个同学都乐意和他人分享故事――自己的故事、他人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能用故事来提醒自己或鼓励自己。故事在不知不觉地治愈我们心灵的一些创伤,故事在给我们不一样的每一天。

三、“让故事说话”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境

(一)故事引路

我每次一接班,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个“静”字,并与学生一起朗读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而体会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宁静才能够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为官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静中自有一片辽源高邈的天地,在宁静中思考和感悟,才能“心骛八极,驰思万里”,为自己的才思寻觅到最适合的佳境。如果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在修身养性中吸纳天地灵动之气,也不能有效地谋定而后动,更谈不上计划未来。因此,潜心学习研究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和静养的心态。

(二)规则铺路

学生安静下来之后,我便乘热打铁,迅速拿出相应的班规――《班级公约》。

1.班级目标:高品尚德。我对学生说,努力做到“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气质高雅,能力高强”就是高品;努力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至诚至仁,遵守公德”就是尚德;2. 班训:厚学养德,行止有范。我要求全体学生要厚学――不断努力,增强知识和本领,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和磨练更高强的能力;要养德――不断完善自我,达到完美的人格,完善的道德,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从一举一动入手,外守规范,内炼精神,志趣高雅,像绅士和淑女。这样,学生行为儒雅优雅,思想明事明理,班级则为乐园家园;3. 班风:崇德、敬业、感恩、尚美。“崇德”――尊崇道德;尊崇有德行的人。注重品德修养。“敬业”――专心致力于工作或学业。作为学生就要敬畏自己的学业,做到勤勉、刻苦。读书、思考、进取。“感恩”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老师给予的学识、文化和真理,感谢社会给予的关心支持,感谢生活给予的觉悟,感谢自然给予的一切。“尚美”――尊崇和追求美好的东西,追求上进。以美好的东西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男士彰显绅士风度,女士展示淑女形象。自己美,世界美;4. 学风:勤学、多思、好问、进取;5. 班级精神:敢于负责、勇于挑战、乐于牺牲、志于成功。

尊师重教的故事篇8

关键词:自强;尊重;自尊

国际上对人的健康曾做出定义指出,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现代人对身体健康比较注重,而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前两天发生的宝马车撞上公交车的事例告诉大家,一个看似正常的人,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精神疾病。当悲剧发生后,对人进行精神鉴定才发现司机患有短暂性精神疾病。当然,这一鉴定结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专家澄清说,这一疾病属于多发疾病,根据司机犯事前后的种种表现来看,的确符合这一疾病的各种特征。可见,心理疾病尤其是隐形的精神疾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多大。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识渊博、心理健康的人。

一、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强教育

自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强不息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当我们的国家还积贫积弱时,徐悲鸿到法国留学。当时一个外国的学生很看不起他,徐悲鸿先生就跟这个外国学生打赌说,你代表你的祖国,我代表我的祖国,一年后看谁的成就大。从此,徐悲鸿先生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一年后最终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不必别人差,为自己争了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争了光。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要自强不息。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天生就是优秀的,哪个国家的人民天生就是卑劣的,也没有说谁生下来就自然比别人差。之所以后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差距,与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否自强不息有关,之所以个人之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差距,也与个人之见是否自强不息有关。后天的自强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懂得了这个道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就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习这些人物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

我们国家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其重要的内容。要达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我想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非常重要。如果人与人之间互相不尊重,互相看不起,又怎么能和谐起来呢?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要自我尊重。自我尊重是一个人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条件。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又怎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那么,怎样做到尊重自己呢?(1)要注意自己的仪容,做一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人。我经常教育学生穿戴不一定多么高贵,但一定要整洁、清爽。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打扮自己,经常不修边幅,不拘小节,马马虎虎,这就是不尊重自己。这样的人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2)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一个人的气质不是由他的学历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言行决定的。有的人尽管上了很多年的学,但是一开口就脏字满口,污言秽语,这样的人就是个不注重自己形象的人,不尊重自己的人。其次,在自我尊重的基础上做到尊重他人。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他人,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试想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又怎么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呢?那么,我们怎么做才算是尊重他人呢?(1)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权利之一,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因此,我们尊重他人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比如,在众人面前不要使其下不了台,要给他留足面子。在此,我启发学生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会不自主地出错,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会怎么做呢?”有的学生说,立即给老师指出来。有的学生说,知道老师是无意的,不予理睬就是了。有的学生说,应该在课下给教师指正。然后,我引导学生想一想,在这些做法中,那种做法最好呢?经过学生思考大家都一致同意是第三种好。我接着问,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第三种好呢?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呢?大家经过思考认为,这种方法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都认识到了尊重别人要注意方式方法。(2)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比如,在街上,我们看到环卫工人在辛勤地劳动。我们怎么才算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呢?不乱丢垃圾,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就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这个道理学生都十分认同。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有个别学生在下边小声说话,或者玩手机,这是对教师的尊重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所以说,有很多道理,我们不必长篇大论地跟学生讲,通过一个故事,一个事例,学生就弄明白了。因此,我认为心理教育重在润物细无声。总之,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自强和尊重教育又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从这两个方面抓起,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自强、自尊的人。

作者:徐巍巍 单位:河北省大城县旺村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2):109.

上一篇:瓷砖知识范文 下一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