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件范文

时间:2023-09-23 13:23:38

建筑材料课件

建筑材料课件篇1

关键词:高职学院;建筑材料;教学与管理

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占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6%,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以技能教育为本位,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体现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2]。建筑材料是高职院校土建大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3],其教学目标是系统阐述建筑材料的标准、选用、检验、验收、储存等知识,介绍建筑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专业开设了建筑材料课程,而各个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各异,这就需要实行建筑材料类课程探索分类教学。建筑材料是知识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不断涌现,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建筑材料类课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与装饰材料,安装工程材料,道路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建筑材料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课程定位模糊高职的建筑材料课程缺乏清晰的定位。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是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做减法,模仿本科的教学方法,直接去掉理论比较深奥的章节。而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相当多的老师仍然是中职的惯性思维,照搬中职的教学模式,理解为高职就是在中职的基础上做加法,就是把中职讲的内容再深入,再细化一点就可以了。显然,这些课程定位都是不正确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高职教学也不等同于企业培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个求生的手艺,而是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岗位技能,并具备解决工程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开设建筑材料课的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类:①材料类,如材料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检测等,这些专业是以建筑材料生产,检测为就业方向,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②技术类,如建筑工程技术,质安,工程监理等,这些专业学生在工程中需要使用材料,控制施工质量,需要强化国家标准的学习。③管理类,如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材料供应与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需要学会管理材料,侧重掌握材料的性能及储存。④艺术类,如建筑设计,装饰工程,园林设计等,这些专业应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艺术性,装饰性;⑤选修类,如工程英语,法律事务,工程会计等专业,这些专业只需知晓相应的建筑材料品种。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特点,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2)教学资源匮乏历年来学生的教学反馈都是建筑材料需要记忆知识点太多,太散,内容枯燥,考试成绩不理想。经过调研发现,教学资源的匮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高职基本沿用本科的教材,缺少真正适合高职教学的《建筑材料》教材。而绝大多数本科教材过多偏重理论,追求宽泛的知识面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工程实践脱离,几乎都没有实践教学内容和对应的课程习题,缺乏高职教学的针对性。许多教材编写时间比较早,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重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的职业要求。而建筑材料的实践教学资源也是因校而异。许多高职院校经费有限,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置不足,无法开设符合课程要求的课内实验,学生无法动手操作实验。这就脱离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宗旨,当然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师资结构不合理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是近15年由中职升格为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迫使高职院校大量引进专业教师。而大部分引进的青年教师是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拥有高学历,但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高职院校聘请行业的能工巧匠,大多缺乏理论知识,也没有经过教师资格培训,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一线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数量非常有限。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对策

(1)优化教学内容,响应专业要求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必须控制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学时,建议按表1进行调整。其中,材料类和技术类学生,建议额外配套1周的混凝土配合比实训或建筑材料参观认知实习,以加强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效果。理论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主,但必须紧扣现行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章节内容应进行大胆增减。比如,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土建造价方向必须兼顾土建材料和装饰材料;对于安装造价方向,必须兼顾建筑材料和安装材料;对于质安专业,应加强案例教学,比如讲授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引入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耐久性破坏的工程案例,使学生对混凝土碱-骨料破坏的条件,危害和特征有直观的认知。对于涉外工程相关专业可以增加建筑材料专业词汇,并适当引入国外标准进行比对。如混凝土强度试件,我国标准是做立方体试件,国外标准是做圆柱体试件等。同时,教学内容必须兼顾职业考试的要求,为学生将来参加建筑行业“九大员”证书考试,甚至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而对于艺术类,选修类专业,应大幅精简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总之,教学必须响应各专业要求,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服务。表1不同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学时分配Table1Coursehoursofbuildingmaterialsindifferentmajors专业类别总学时理论学时课内实验学时配套实习/实训材料类5236161周技术类4230121周管理类4030100周艺术类242040周选修类202000周为保证建筑材料课内实验的开展,建议高职院校应投入经费建设相应实验室,如集料实验室,水泥实验室,混凝土及砂浆实验室,钢筋实验室和防水材料实验室等。各实验室检测参数先以强度为主,逐步扩展到其它参数。根据理论课程的重点,并考虑学生课内实验的时限性,建议开设的课内实验如表2所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选择。为了保证课内实验效果,建议参考国家标准,组织相应老师编写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册,并要求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册,计入实验成绩.(2)改革考核办法,丰富教学形式高职院校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实行弹性教学管理,在教学形式,考核办法等方面给予教师充分的自。建筑材料类课程必须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废除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二元制评分办法,改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多元制评分办法。建议按课程报告占10%,课内实验占20%,平时成绩占10%,参观实践占10%和期末考试占50%的五元评价方法。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在这里着重谈一谈课程报告和参观实践。开课之初,老师可以列出与建筑材料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PPT。开课4~5周后,各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作报告。这种课程报告由学生自行选定具体题目,自行分工和制定计划合作完成。其间,师生可以充分进行讨论,解决课程报告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形式的项目教学,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了解了建筑材料的最新动态,也为三年级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的资源,组织材料类和技术类专业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应紧密围绕建筑材料相关课程内容来开展,比如参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了解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参观泵送混凝土施工现场,了解高层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参观预制构件厂,了解主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种类和用途;参观检测公司,了解建筑材料检测的程序及主要参数。参观完成后,可以组织一次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回答学生的问题,分享电子教学资料,以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电子教学资料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视频资料,课程习题,国家标准等。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老师建设建筑材料精品共享资源课,将课程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比如鼓励学生自行学习规范并动手录制实验视频。老师可以将优秀视频纳入资源库,并给学生计入平时成绩。(3)紧跟行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遵循“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加强学校与企业交流对接,密切关注新材料,新规范,新工艺,不断了解建材行业最新动态,不断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从而使教师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职业能力。“送出去”是指通过选送建筑材料的任课教师参加行业培训,行业交流,顶岗实习等举措,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而“请进来”是指高职院校通过外聘专家,校企合作等举措将建材行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请入课堂,来帮助指导年轻教师[4]。(4)引导优秀学生,提升整体效果对于少数优秀学生,老师应该重点培养,引导课堂外的学习,主要形式包括:①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显现,许多老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纵向课题,以及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这些课题可以吸纳一些优秀学生参与。在课题进行中,老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将成果形成论文或者专利,为将来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②参与工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期间,院系应该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和对口企业,选送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如检测公司等,参与工程项目,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职业能力。③参加材料类各种竞赛。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园文化节等,定期举办院系层次的建筑材料知识竞赛,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地方和全国竞赛,比如“苏博特”杯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赛等,加强与兄弟院校,企业的交流,以赛促学。少数优秀学生通过课堂外学习,将取得一系列成绩和成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会提升其余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结语

随着建材行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推动建筑材料课程前行,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廖波光,张慧敏.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基于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职类)报告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9):44-48.

[2]范世森.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54-57.

[3]钟静,李燕燕,张鹏.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5):142-143.

[4]吴彬宇.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16):103-105.

建筑材料课件篇2

[关键词] 建筑装饰材料 实践教学 市场调研 教学改革

《建筑装饰材料》既是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建筑装饰材料也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装饰工程的总体效果、功能的实现,无不通过运用装饰材料及其配套产品的色彩、光泽、质地、质感、纹理、图案、形体和性能等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在建筑装饰工程中,装饰材料的费用占建筑装饰工程总造价的50%~70%。因此,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中,和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建筑材料》的教学侧重点不同。

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熟悉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价格档次;掌握各类材料的流行趋势及适合的装修风格;善于在不同的工程和使用条件下,正确、合理、艺术地选用不同的装饰材料的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建筑装饰材料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再加上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无法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工艺特性、装饰风格匹配和施工工艺的构造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每类、每种装饰材料的类型、性能、特点以及选用等有关知识逐一向学生进行讲解,内容多、参数多、指标多,枯燥乏味,无法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具像,容易遗忘,学习效果不佳;即使教师备课充分,并且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增加了建筑装饰材料图片和视频,增强了对材料颜色、图案等感性认识,但对材料的质地、纹理、光泽等的感知很局限,仍不如到建材市场、施工现场直接教学,通过看、摸、比、记等方式对建筑装饰材料有更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建筑装饰材料》这门课程改革中,我们减少了理论课时,增加了实践的课时。理论教学缩短了传统建筑材料的课时,重点讲授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每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应用范围,使学生直观认识从原始建筑装饰材料到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历程。另外,把建筑材料的最新成果例如纳米装饰材料、硅澡泥、液体壁纸、软瓷砖等引入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紧扣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建筑装饰材料实践教学在学期末开设了两周的实训专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学生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质地、纹理、图案、性能、价格等特点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提升了职业能力。具体实施如下:

一、请进来

1.请室内设计名师、材料商家来学院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请装修公司的设计名师、材料商家来做报告。设计师讲座的内容是建筑装饰材料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各种装饰风格常用的材料。而请材料商家介绍材料相关知识、特点、施工工艺及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就对各种材料有直观的认识,对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重要性,和本课程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请装饰施工工具和各种装饰材料样品来

在建材实训室设置样品展示柜,展示各种小型装饰施工工具和各种装饰材料样品,可以按装饰部位进行分类展示,如地面、墙面、门窗以及装饰五金等。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工具,了解工具和材料的特性,适用于学生对材料的初步了解。

二、走出去

1.走进材料厂家

在学期中,利用2个课时组织学生到本地的板材厂参观,通过观看车间的生产流水线,在板材加工生产过程中了解材料的品种、加工方法、适用范围和施工工艺。对了解类似材料的性能、生产工艺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2.走进建材料市场

在学期末,安排2周的实训专周。首先,由老师带领,利用2天时间对市内几大建材市场进行参观。主要是了解各建材市场的主营建材种类、分布情况,辐射区域、及交通路线,为后续调查做准备。然后,利用5天时间按照材料分类(如木材、陶瓷、石材、软质材料、金属材料、辅料等)自主选择一个建材市场,进行分组调研,再利用3天时间进行调查成果总结评比。调查前,老师应布置详细的调研任务书,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要求、方式及汇总后的结果。调查过程中,老师应给予相关指导,并解决学生在调查中所产生的疑问。调查结束后,每个调查小组都要撰写调研报告和制作课件,并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并进行自评、互评。所有调查成果共享,作为全班同学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参考资料。

3.走进宾馆、商场、样板房

在学期末,利用实训专周里的4天时间,学生分组,通过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在本市宾馆、商场、样板房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中自选一个设计水平高,装修口碑好的场所,进行参观、拍照,并通过分析不同部位使用的何种建材,加深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掌握材料的色彩、光泽、质地、质感、纹理、图案、形体和性能在满足功能需求和表现装修风格中所起的作用。

三、小结

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情况的亲身感知,提高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材料的认知效果:通过调研活动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职业能力,也为后续课程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临媛,毛挺刚.基于学习领域的高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探索[J].价值工程,2010,(15)

建筑材料课件篇3

论文摘要: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如下课程建设的措施:精编教材;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应用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方法创新等。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物质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物的型式和施工方法。而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贮运、保管、使用和检验评定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缺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材料”课程显得相当重要

1“建筑材料”课程建设和改革背景

建筑材料课程理论内容相对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文字性叙述所占比例较大,计算部分相对较少。课程内容包括石灰、水泥、混凝土、砂浆、钢材等多种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特性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合理选用材料和制品的方法,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课程学习是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概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虽然刚开始学习时学生因其重要性而具一定的学习动力,但在随后的教学中,这种热情逐渐消减,知识点的繁多使得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成为当务之急。多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不断进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并及时把学科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加实践性环节,让学生参与建筑材料的生产、性能检验等试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筑材料”课程建设和改革措施

2.1教材建设

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材料类型也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所涉及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也在不断更新,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麻烦。一本书更改的内容太多,会极大地降低教材的权威性,学生自习教材的兴趣相应降低。所以教学中要修订教材,我校在2000年和2005年两次编写“建筑材料”材料,编写过程中参照了最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又注意由浅入深,贴近工程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编写教材、教学文件、教学补充讲义,发表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在课程负责人的整体规划下,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经验共享,根据职教类的应用型教学特色,进行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开发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授课水平。

注重中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积极建立产、学、研合作单位,鼓励他们到生产、施工一线进行生产实践或参与工程管理。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承接科研项目或试验生产项目。重视中青年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工作,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安排青年教师担任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及省市专业学术会议。

2.3强化实践应用性环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践性、应型人才,通过实践性应用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巩固所学的材料理论知识,充分体现“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通过创建实训基地,给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学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通过建筑材料试验和综合练习这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材料试验练习中,让学生从取样到试验操作以及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等作系统训练。此外还让学生参与建筑材料生产试验项目,进一步认识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在综合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是对各种组成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如评定砂、石的颗粒级配,混凝土与砂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应用能力水平。

2.4教学方法创新

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1)工程案例教学。建筑材料理论是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工程应用性极强,若能结合工程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工程案例的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引入实验现象、工程现象,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答案,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除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外,另配有工程图片、实验录像以及工程案例等附件部分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一门严谨而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

2.5采用科学的考核手段

采用科学的考核手段,正确评判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有能力将建筑材料课程学好]。在考核学生时,不简单地以成绩来评定,也不以同一标准来衡量。要注重逻辑思维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对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可降低要求。毫无疑问,培养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直觉、自主是创造力的源泉,而我们的教育到底给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呢?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我们不可以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渴望成才,长期的失败、失败还是失败,会使他们产生畏难、厌学情绪,索I生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地鼓励和关爱,让学生觉得只要我努力了,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3结语

建筑材料课件篇4

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

建筑材料课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0 前言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课程。它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理解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试验检测材料的基本动手技能,以便更好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并正确的使用建筑材料,做好相关的材料工作。作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深感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遭遇瓶颈,生源急剧下滑,分数线不高,导致学生质量不高。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很多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有所欠缺,这也给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教学方式单一化

方式仍沿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授的知识。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仍然死记硬背。而建筑材料领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但现在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缺乏以上这方面的条件,依然沿用课堂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口号流于空谈。

1.3考核内容单一化

对学生的考核多按传统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卷面考试方法,学生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往往实践课只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融入到考核分数中去,导致实践课程走过场,学生敷衍了事等现象的出现,并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2 对于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

2.1教学方式的改革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微课等方式突出多媒体的特点,形象、生动的展现客观事物,改变板书带来的单一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市场调研展示自己所了解的建筑材料,通过分组讨论、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

工程案例教学法。把工程的实际环节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以实际工程案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例如,讲到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问题,可举例一个工程因为使用了后经检验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可见水泥体积安定性对于工程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即作为废品处理,不可再使用。

实践检验教学法。一个知识点的理论知识讲完,可以穿插材料的试验部分进行。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练习,达到“讲练”同步走,实践过程发现问题再回到课堂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操作中,需要同组同学合作完成,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合作的能力。“眼脑手”同时进行,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

2.2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材的选择。教材应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适应新型材料、新型工艺、新型技术的市场需要,跟上建筑材料发展的脚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情况,自编建筑材料教材,适应本校本专业学生使用。

教材的讲解。在讲授的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的讲授,特别是对难点问题增加讲授课时,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程度。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简单介绍其他一般内容。

同步就业需求。针对今后学生大多数从事施工员、材料员等建筑行业人员,教学过程中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员、材料员的岗位需求,将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选用、保管和检测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以施工现场主要建筑材料检测为主线,针对建筑材料检测项目为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以往单一考核的模式,改成以笔试为主,操作为辅的考试模式,重点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的情况和应用知识操作的能力。把试验操作成绩及试验报告成绩加入期末考试成绩中去,使学生重视试验考核,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兴趣。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较薄弱,自觉性不高的特点,把平时的出勤、小组汇报、作业、提问等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最新的建筑材料发展内容,逐步调整更新考核内容。同时,建立考核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经过多年的建筑材料教学,深知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更加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及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本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能力。以人为本,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有耐心和爱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培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学好建筑材料这门课也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汲取最新的建筑材料知识,最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所学有所用,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钟静 李燕燕 张鹏.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 3).

建筑材料课件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对现代职业教育中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如下课程建设的措施:精编教案;强化实践应用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方法创新等。

“道路建筑材料”是研究道路与桥梁建筑,用各种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的一门课程。随着道路与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用于道路与桥梁建筑的材料不仅在品种上日益增多,而对其质量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贮运、保管、使用和检验评定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缺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中“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显得相当重要

1 学习“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理论内容相对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文字性叙述所占比例较大,计算部分相对较少。课程内容包括石灰、水泥、混凝土、砂浆、钢材等多种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特性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合理选用材料和制品的方法,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课程学习是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它与物理、化学以及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刚开始学习时学生因其重要性而具一定的学习动力,但在随后的教学中,这种热情逐渐消减,知识点的繁多使得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不断进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并及时把学科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加实践性环节,让学生参与建筑材料的生产、性能检验等试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

2.1教材建设

现在世界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推动了铁路、公路和隧道公路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材料类型也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所涉及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也在不断更新,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麻烦。一本书更改的内容太多,会极大地降低教材的权威性,学生自习教材的兴趣相应降低。所以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文件、教学补充讲义的备课,通过多煤体的辅助工具,我在网上下载了新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给学生参阅。贴近工程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强化实践应用性环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践性、应型人才,通过实践性应用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巩固所学的材料理论知识,充分体现“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通过创建实训基地,给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学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通过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和综合练习这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材料试验练习中,让学生从取样到试验操作以及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等作系统训练。此外还让学生参与道路建筑材料生产试验项目,进一步认识道路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在综合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是对各种组成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如评定砂、石的颗粒级配,混凝土与砂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应用能力水平。

2.3教学方法创新

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①工程案例教学。道路建筑材料理论是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工程应用性极强,若能结合工程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工程案例的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引入实验现象、工程现象,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答案,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③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除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外,另配有工程图片、实验录像以及工程案例等附件部分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一门严谨而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

2.4采用科学的考核手段

采用科学的考核手段,正确评判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有能力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学好。在考核学生时,不简单地以成绩来评定,也不以同一标准来衡量。要注重逻辑思维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对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可降低要求。毫无疑问,培养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直觉、自主是创造力的源泉,而我们的教育到底给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呢?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我们不可以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渴望成才,长期的失败、失败还是失败,会使他们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文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地鼓励和关爱,让学生觉得只要我努力了,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3 结语

笔者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完善了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了启发式、互动式讲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坚持以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工程实际,根据工程实际中对建筑材料课程专业知识的要求及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按不同专业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玲_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林丽娟,道路建筑材料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JTGF4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S].

建筑材料课件篇6

关键词: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一、课程概况

《建筑材料》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传统建材(钢筋、水泥、木材)、新型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装饰材料等内容,学好它之后可为后续“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然而,多年以来,高职教育模式一直受本科教育影响较大,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材很多都是本科模式的压缩版。为了适应教育部制定的《2016年高职院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职业教育文件的要求,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出几点教学改革思路,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理论教学的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学会怎样选用材料,需要的知识面广而不深。

对于理论教学,教师要合理地选取教材内容,讲授的内容浅一些而涉及的范围要宽一些。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新颖性、实用性、动态性的特点。在以往的教材中,天然石材、黏土砖瓦、石膏水泥、普通混凝土、钢材、木材等传统的、落伍的、没有发展前途的建筑材料讲得过多,浪费了一定的课时,虽然现在的建筑行业中仍在大量使用这些材料,但是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尽量增加对新型材料、新型产品、新型工艺以及新型技术的讲授,比如,建筑塑料以及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在讲授传统材料的同时,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新材料的优势,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信息。

2.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1)实验课教学内容

和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以及开拓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明显有别于理论教学,同时还要和以往的验证式实验教学相区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行综合性、创新型的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材中应该多多增加综合实验项目。一般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缺乏条理性和整体性,仅仅是简单实验的罗列。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综合实验的内容,通过具体项目导入,模拟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检测项目,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实验报告应采用最新的标准进行编排设计,内容尽量符合以后的岗位要求。

(2)实践课教学内容

往往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之后,学生对于建筑工程上的材料仍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这说明教学和现实是脱节的。因此,仅仅有实验教学还不够,还需要增加实践课的教学,也就是经常说的认识实习。教师应该选取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让一线的建筑工人给学生讲解、辨认和分析各类材料,重点介绍新材料在当前建筑中的应用和优势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是一种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但是,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下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和教学录像等手段,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多种感觉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可以同时具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对于实验课的讲解,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视频和录像,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工程案例,或者讲一些与材料相关的小故事,例如,在讲石灰这一材料时,介绍了石灰的特性和应用后,可以用诗人于谦的一首“石灰吟”来结束这一节,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石灰的特性和应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实物样品教学,通过课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在学校建立建材样品展览室,教师在讲授相应的建筑材料时,将建材样品带进课堂,让学生先观察、传看、加深认识之后再介绍具体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理论课堂搬到课外,比如,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水泥厂、混凝土预制厂及建材交易市场进行参观、实习,同时还可以邀请工程的项目经理给学生讲解:工程用哪些建材;地基、楼板、梁、柱等在选材上的注意点;材料进场之后要做哪些必要的检验和检测;现场储存和堆放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课外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同时也为毕业后在施工和设计中合理选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日益壮大,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学习已成为当今学习知识的主流。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查到很多高校的院级、省级、国家级的建筑材料精品课程资料,通过学习可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经历一个逐渐推进、逐渐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刘娟.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2]高亚丽.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12(1).

[3]吕文晓,严超君.高职《建筑材料》课程项目化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7):95-96.

建筑材料课件篇7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当前材料正朝着复合型、精密型和功能型发展,材料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建筑材料行业要快速良好发展,急需同时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和拥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针对这种情况,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建筑材料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非常重视材料学基础课程教学,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保证专业课程的全面性、适应性及先进性。将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专业基础课,内容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技术及胶凝材料等理论基础课程。从本科教育角度,课程设置首先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材料科学基础,为其进行材料专业的学习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具有材料科学与其它科学相互交叉所应掌握的知识,或者说是从事相关行业时所应具备的材料学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材料学理论知识,掌握了先进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的学习能力和研究应用能力。二是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工艺课程,内容为建筑材料的性能研究、生产应用原理等限定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研究、生产、应用、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专业限选课是建筑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注重了教材选用的典型性和先进性,并且经常组织专业任课教师交流学习,对所教授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对相关行业新内容进行补充,以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三是专业内某一个技术方向上的课程定为任选课。任选课是专业课体系中设置最灵活的课程,但不应成为学生心目中”次要”的课程,课程设置要适应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建材行业发展要求。例如,以目前国家建筑节能政策中推广的一些新型的节能材料和技术为主要内容,设立了建筑节能材料及在工程中的应用选修课程。随着建筑技术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很多相关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发展起来并在工程实际应用广泛。但往往由于课时所限,这些知识在专业限选课中不能全面涉及,针对这样情况,分别开设了混凝土外加剂和高性能混凝土等专业任选课,使学生知识体系对社会的适应性有了提高,增强了社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面,使专业任选课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亮点。

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在注意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返回“注重社会化应用”,重视工程教育[2]。中国也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01年、2005年分别在《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中都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见。建筑材料种类多,用途广,而且不同种类建材之间其性能、制备工艺、应用施工差异大,为了让学生更切实的对建材有直观且正确的认识,在培养方案中配合专业课程学习进度,设置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实习实践环节。在实习单位的选择方面,兼顾多样性、典型性和实用性,如:为了让学生对建材种类和市场有所了解,在认识实习环节,除参观相关工厂和工程外,还增加了建筑材料产品市场调研环节。为加深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生产过程的认识,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建筑陶瓷、玻璃及水泥生产厂家进行实习的同时,也建立了新型化学建材实习基地。为加强学生对建筑材料理论与工程实践知识相结合,建立了混凝土搅拌站、建筑施工现场实习固定实习环节。各类型的实习环节共同保证了学生认识实践过程的系统性,对其将来的就业或继续深造有极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建筑材料实验环节,以实验周的形式开展,以适应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等试件制备需要一定养护周期及耐久性能测试需要试验周期的特点。实验模式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为主,“验证性”实验模式为辅,使学生从模仿式的被动状态,转入到创新性的主动状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精心科学设计实验内容,既要与理论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能够用到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要能够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如:建筑结构材料试验周,设置了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流动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三个设计性实验,在设计性实验试件养护及性能测试过程期间穿插水泥、石膏、建筑砂石、建筑钢材和水泥外加剂等验证性实验。所有实验项目均要求学生掌握对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标准方法及评定标准外,还对其设计能力有要求。如:大流动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并进行配合比设计,实验试拌,混凝土(砂浆)工作性能测试,配合比调整,及后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测试等。这样的实验周设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各种建筑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知识的相关性有所体现,较之片段式的课程实验模式效果更好。

三、开展多种形式且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外科技活动

除了课堂及实验实践环节教学外,组织专业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和参与创新的机会。经过几年的探索,在课外科技活动的模式及实施方面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方面,绝大多数的专业任课教师都参与进来,从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中提炼适于本科生学生参与的课题,保证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效果,成为教与学的一个有机结合点,而不仅仅流于形式。这些课题或者可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学术思维,或者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多种的组织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一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如:“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是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从大三上学期专业分方向开始,组织专业任课教师提供研究方向供学生选择,并自愿组成兴趣小组。学生在开展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并独立实施研究工作,教师在科技活动中起指导和协助作用。这是参与教师和学生人数最多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获得的一些思维可以带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中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以在课余实践中得到验证,甚至可以指导其动手实践。三是组织校内建筑材料类设计及试验操作技能等竞赛。如:校级混凝土设计大赛,通过竞赛组织不同专业学生参与混凝土设计大赛,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得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四、打破专业限制,培养学生行业通识能力

建筑材料课件篇8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教育教学目标比较明确,不仅培养生产建设型人才,还要培养服务及管理人才,从整体角度分析是满足社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储备,而且还有兼具技术能力,最关键的是具有创造力。基于上述需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调整目标,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手补充、完善,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编排教学大纲时应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就建筑材料课程而言,《建筑材料》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是工程造价类专业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某种程度来说,该学科主要以数学及化学为主,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相关内容、基础知识,还有技术特性、行业标准,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必须对岗位知识有所了解,并对该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相应调研,拟定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比较明确,主要表现在下述层面:一是了解和熟悉建筑知识,主要是建筑材料相关内容。二是针对当前建筑材料,全面掌握其技术标准,了解检测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工程中部分材料,主要是建筑材料实施检测,给予有效的检测数据。从某种层面来说给予相应的评定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质量监控、合格性评估。三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引导他们参加教学实践,改善学生分析能力较差的现状,提升综合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非常有帮助。

一、合理筛选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策略。基于现状分析,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目标比较明确,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施以改革,参考依据是岗位需求,因为建筑材料近些年来呈现极快的发展趋势,新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建筑市场情况,关注建材的更新换代,及时融入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突出重点,如水泥、混凝土等属于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资源。针对水泥及混凝土而言,教师需要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讲解。除此之外,外加剂适用范围不断拓宽,特别是在混凝土比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教学中要适当增加上述教学内容,如混凝土配比、相应的计算方法等。2.实践教学改革。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设计缺乏实用价值,没有条理性与整体性,基本上是极为常见的整体列表。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实践应用范围,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材料检测工作。此过程需要设计相对完整的实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和提升。此外,实验报告编写需要引起注意,必须是最新的标准,而在内容设计方面以岗位要求为前提。基于建筑材料项目,检测属于基本任务,在此前提条件下整合教学内容需要从整个完整过程着手,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知识点,优化技能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1.从某种程度来说,传统教学通常是以讲授为主,针对建筑材料相关内容或理论而言,一般情况下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长久下去,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学习热情不断递减。就建筑材料学科来说,其相对复杂的知识涉及很多叙述性内容,材料种类繁多,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消化理解,逐渐对该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工程案例,或是与课程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如讲木材这一节时,通过谚语“湿千年,干千年,干干湿湿二三年”介绍木材的特性。教师采取上述教学策略将会使学生加深对木材特性的理解程度,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2.从某种层面来说,建筑材料的课程知识相对复杂,内容涵盖较多,而且章节之间相通之处没有系统性,很多学生对此不感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策略,运用启发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石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用石灰刷墙后几天有些地方会起蜂窝。理论融合实际是相对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更得心应手。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加快,高职教育应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授及启发教学之外,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其感性认识。教师可以事先到建筑工地拍摄相关图片,由此增加教学的实用价值,借助录像及图片资料信息,从某种意义上优化教学内容。例如,混凝土的生产一节选取现场录像进行教学,或以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到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强化记忆与理解程度,促使理论教学变得简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4.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使用互联网,通过信息手段补充教学缺陷,促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教师需要教学生通过不容渠道了解建筑材料,如查阅资料、借助新技术。通过上述方式了解建筑最新进展,了解其发展趋势,利用课后实践带领学生观摩建筑材料市场,促使学生对建筑市场有基础认知。对施工现场给予调查,了解建筑材料最新发展状况。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从互联网中获取相关知识,弥补不足,拓宽认知面。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建筑新技术,根据现有数据分析建筑材料的未来前景,到建筑市场或施工现场进行调研,获取建筑行业前沿动态。

总体来说,建筑课程伴随市场变化需要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教师应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科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建筑课程改革是相对漫长的发展史,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起到引导作用,选取恰当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手段,强化学生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作者:蒋春霞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刘娟.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8

[2]高亚丽.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12.01

上一篇:再回首恍然如梦范文 下一篇:卫生巾广告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