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9-21 21:09:01

西游记的读后感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1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大家小时候肯定都看过《西游记》的动画片吧,不过小时后看大家都是看看孙悟空的神气罢了,这次我读了西游记的文言文版,可是读到了与小时候不一样的感受,更使我获益匪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西游记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西游记的读后感1《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为《西游记》骄傲,也为我的祖国自豪。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那样栩栩如生,让我百看不厌。

每次读完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在我的脑海中就有了不同的位置,我喜欢三个可爱的徒弟,却惟独厌恶一本正经的唐僧。

孙悟空神通广大,七十二变出神入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对师父的忠心,对师弟的负责更是日月可鉴。他顽皮好动,脾气倔强,暴躁易怒,可这些优点和缺点结合,才有这样一个独一无二、人见人爱的孙悟空。他执着、勇敢、坚强、自信、宽容、善良……孙悟空,你不愧是与天同齐的“齐天大圣”,也不愧是我心中的英雄!

猪八戒好吃懒做、贪杯好色,还傻里傻气的,可他很善良,也傻的可爱。很多人都说他没用,可他在取经途中也是功不可没的。他没有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没有沙僧的勤奋老实,可他却有自己的无忧无虑,这份快乐的纯真之心使他可爱,也使我喜爱!

沙僧没有孙悟空的缺点,没有猪八戒的优点,可他却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他忠厚老实,尊敬师父,敬重师兄。有妖怪来犯时,他总是义不容辞,这份勇敢怎能不让人喜爱?不管何时,他总是默默奉献他的力量,最重最苦的活永远由他承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人怎能不让我喜爱呢?

唐僧贵为三个好徒弟的师父,自然有他与众不同、可圈可点的地方,善良慈悲是他的心,可我却厌恶他。他抱着普度众生的艰巨任务踏上取经之路。可就因为他所谓的善良,对任何人都深信不疑,多少次死里逃生。孙悟空拼死相救,可他却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听信猪八戒的挑拨离间,多次将悟空逐出师门,这样一个不明是非的人怎能让我喜欢?他一本正经地诵经念佛,可连最基本得人心都无法看透,他有什么资格谈普度众生呢?我厌恶他。

吴承恩真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用心血编写了《西游记》——一部让使人赞叹的伟大著作,《西游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这一部经典之作为中国增光添彩。

我喜欢《西游记》,也喜欢你——我的祖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我想对着祖国的蓝天呐喊:我爱我的祖国!

西游记的读后感2首次接触《西游记》这部国学经典是通过电视的演绎,每一幅画面都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

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有许多的缺点,好吃懒做,喜欢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心里也时常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沙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

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猪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

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从《西游记》当中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而《西游记》这部国学经典也会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熠熠增辉!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在闲暇时品味这部国学经典,领悟其中的精髓。

西游记的读后感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人们喜爱。近日,我又在网上读了文言文版的,获益匪浅啊。

这《西游记》啊,可谓是妇孺皆知啊。一些小孩子,一般是图个新鲜,或者是看看里面孙悟空的神气,并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我这次看,与以往可谓是天差地别啊,对其中的一些道理,也算是有深刻领悟吧。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到西天去取经,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获取了真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风趣生动,但虽如此,在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看法。他讽刺了当时朝政的腐败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的妖精都与天上和地下有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统治下,有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腐败,作者为此愤怒不已。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斗争的一个不屈人物,那就是孙悟空!一个鲜活的人物!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但对于玉帝要捉拿他,却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有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的腐败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的神仙大佛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借自己是天上是某某神仙的坐骑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呢!我想这些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导致了朝政的腐败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

虽然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对那些所遇到的妖魔鬼怪时的不所畏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不贪图荣华富贵,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我想,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有时那样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西游记的读后感4暑假期间我拜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让我受益匪浅。《西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颇有神韵。

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四人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降妖除魔,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心、成为不朽的佳话世代流传。同时该书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中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诚心向佛。二是孙悟空,他艺高胆大,充满智慧、降妖除魔、无所不能。三是猪八戒,他憨厚可爱,贪财好色,但不缺乏善心。第四个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实,安于天命。四个人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作者笔下刻画最多、最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中我体会到了许多描写人物的感受。

也许是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缘故、我对书中的孙悟空最是喜欢,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上保护唐僧成功取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智慧和敢于跟强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让我十分佩服。

书中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最终达到目的,我联想到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我们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来对待我们的学习,我们也会取得成就的。

《西游记》不仅仅是读《西游记》有感一部名著,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还是一本能激励、告诫我们不怕困难努力向上的好书,在此我告诫各位小读者,读书要理解书中含义、寓意不要沉醉于书中的故事,要把书读活、理解。

西游记的读后感5《西游记》这部经典的文学名着,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家喻户晓了。我想不少文学家已经发表过这部名着的言论了,所以我不想对这部名着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想对其中的人物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在生活中,像猪八戒特点的这种人好象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说是最少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如下:

(一)在新世纪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凡事都提倡‘爱的教育’,无论对于小孩,年轻人还是成年人。小孩喜欢这样的老师(当然外表除外),因为这种老师比较和蔼,并且对外面的世界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他以前是天蓬元帅,当然了解世事啦),交给大家很多课外知识,从他平时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是个比较幽默的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大家很多欢乐。学生都是比较喜欢这样的老师,不是吗?

(二)除了小孩以外,现代年轻人更喜欢这种人,他们总是动不动就说爱情,像猪八戒这种人就是再合适不过了。猪八戒这种人对爱情有责任感,并且会用真心去爱别人,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动别人,所以更能取得别人的信赖。俗话说,想要别人爱你,首先就要学会去爱别人。猪八戒已经学会了怎样去爱人,所以他能获得他人的爱。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轻人,老人和中年人。他们同样需要猪八戒这种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能取得别人的青睐与喜欢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有责任心的人吗?答案没有人会清楚。我想会比较少见吧,现代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负责,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2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西游记读后感,请您阅读。

西游记读后感1读过众多书籍中《西游记》最让我震撼,感触颇深。

金钱可以用头脑去计算,而恩情只能用心去感受、感动、感激。它如一屡微风拂过心头,暖暖的,充满了爱的味道。

比起唐僧对悟空“时而哄赶,时而想念”般大智若愚的爱,我更加庆幸。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如此的简单与快乐。

当放假回家时,我们总要坐在一起看电视,提到这,头痛的事就来了。妈妈喜欢看电视剧,爸爸喜欢看新闻、娱乐节目,而我则喜欢看综艺类节目。于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与爸爸统一了战线。而妈妈说:“儿子好不容易放一回假,我怎么好意思再跟着抢呢”妈妈边说边叹着气。而我也假惺惺地和妈妈客气一下:“要不咱看电视剧,妈妈刚回答,我连忙又说:“不看就算了”。接着屋里便传出一阵阵叫好声。

当吃饭时,我们家餐桌上也不会有沉寂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当我一碗饭吃完后,准备起身再装时,爸爸深沉地说:“你还吃啊!”我愣了一下,妈妈连忙拍了爸爸。而我立即反应爸爸又在向我挑衅,“不吃这饭不浪费了吗?”最近国家不是呼吁低碳节约吗,您忘了吗?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

爷爷奶奶对我的爱是那么的体贴与慈祥。

当和他们吃饭时,一个场景总是不停的上演:吃鱼时,奶奶总是最先将筷子伸出,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奶奶是贪吃!随后奶奶将鱼头夹下,叼到爷爷饭碗中:“老头子,多吃鱼头,补补身体。”爷爷脸上露出了笑容,接着奶奶又将鱼身上那一块又大又肥的肉叼到了我的碗中。“奶奶,您自己吃啊!别老顾着我和爷爷啊”。奶奶只是露出所剩无几的牙开心的笑了,没有说话。我能感受到她的爱是多么的体贴。

当我在梦境中遨游,奶奶总会来催我起床,好不容易才放一次假,睡上一次早觉,我又怎么可能起来呢。奶奶到我床头,在我脸上拍了两下。威吓我“疼不疼啊!再不起来奶奶可要用劲了”虽然奶奶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可靠在脸上,我依旧感觉那么的柔软,那么的温暖。我坚守着阵地,没有起来。奶奶似乎有些急了,便又使用起绝招:“以前你爸在家气我,现在好,你也气我。”没有办法,我只得好好起来,虽说奶奶这一招使用了很多次,虽说我看出奶奶是假装生气的,可不知为什么,我甘愿被这个谎言欺骗,或许这就是奶奶爱的伟大之处吧!

而对于悟空,他已然是一个强者,但我想相信每一个强者内心都有那么一片柔弱净土留给挚爱的人,他做得很好。而我坚信,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每当回家时,他们总是翘首以望;每当离别时,他们又给予我千百次的叮咛,目送我远去。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只在他们爬满纹皱的脸上送上一个吻,希望有一天可以将它们抚平。

当看见你们疲倦时,我会替你们揉揉肩,捶捶腿,纵使我也累。

当你们不开心时,我会讲一些笑话给你们听,直到你们开心为止。

当你们需要儿子,孙子时,我会及时赶到。

当我不在你们身边时,你们不要想念不要担心,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更加懂事。

西游记读后感2《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八十一难,但不放弃,一一克服,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初读它时,我看到的是唐僧的肉眼凡胎,不分好坏;孙悟空的计谋多端,机智勇敢;猪八戒的好吃懒做;沙和尚的老实呆板。但在这个学期,再读经典时,我突然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质:笑对磨难,坚定不移。

唐僧自小无父无母,历经坎坷,但他诚心向佛,不屈不挠,笑对过往;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似乎永远无法逃离如来的掌心,可他坦然面对,终于在五百年后等到了机会;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和尚都因犯了错被贬人间,但他们都在悲惨的生活中自娱自乐,享受生活的美好,并坚定不移的相信:取经一定会成功的,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微笑着,去看人世间的花开花落,化磨难为磨砺。小说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全是告诉我们:要笑对磨难,决心坚定。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人生不如意事常。即使如此,我们也要笑对磨难。磨难,可以使你放弃,同时,也可以使你成功,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它。在顺风顺水中走过,只会使你变得更脆弱。记得有人这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确实,笑着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而我们当然应该笑着度过每一天,开心度过每一天。佛说,六次转世,才可为人。当我们以人的身躯活在世上时,就应该感到庆幸。

毛虫破茧而出,经历许多痛苦,最终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沙砾钻进蚌壳,历经无数煎熬,终于变成闪闪发亮的珍珠,五彩斑斓的彩虹,也只在风雨之后出现。司马迁遭受宫刑,“就极刑而无愠色”,却初衷不变,坚定地要完成父亲的遗愿,终于著成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并发挥才智,终于使《史记》免于毁灭,流传至今;海伦·凯勒小时候的一场大病,让她又聋又哑,几乎失去了生的希望,但她坦然面对,坚定地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命运,获得新生,最终迎来了生命的灿烂阳光,成为了19世纪杰出的人物之一······不管是大自然,还是生活,亦或是学习,都会有磨难。只要我们笑对这些磨难,就一定能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倘若遇到磨难就放弃,唐僧就会被妖怪吃掉,重新转世,还是一个普通的僧人,而唐玄宗还是被恶鬼纠缠;孙悟空只能回花果山做个山大王,闹闹天宫,又被如来收服;猪八戒则会回高老庄入赘成亲,陪陪妻子,了结余生;而沙和尚回到流沙河吃人,作恶多端,或者对着老天发发牢骚。如果真的这样,他们只能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但做人不能平庸,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西天取经虽不容易,但容易干不出大事业!

取经不易,这正如我们的学习。想要取得真经,必须要面对种种磨难。我记得在《开讲了》中,六小龄童说:“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没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生活中或许会遭遇山穷水尽的今天,但只要笑对磨难,有坚定的决心,就必定是柳暗花明的明天。

西游记读后感3说到《西游记》,大家都会想到取经四人组吧,以唐僧为首,他们本着慈悲为怀、救济天下的心理,从东土大唐出发,过五关斩六将、披荆斩棘,终于到达了天竺,取得真经,普度众生。而在这过程中,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金身成佛。现在我们已是舞夕之年,但每当回想起《西游记》里每个精彩片段时,嘴角总会不自禁地挽起一度完美的弧度:儿时最幸福的事就是捧着一本《西游记》在角落里慢慢欣赏,久久不愿放下;如今,再次拿起西游记,不同的是,我们长大了,手中简析易懂的连环画变成了一本厚厚的名着,再也不是蹲在角落边窃喜,而是专心致志地坐在书桌前,一本正经的品读着……

脑海中映现的,仍是那四个勇往直前的背影。

唐僧——他出身很凄惨,他的父亲陈光蕊在赴任途中被贼人所害,母亲满堂娇为了报仇忍辱偷生。他可以算是取经四人组的“头”了,带领着那三人前往天竺。一想到唐僧,大家一定会想到他很啰嗦,一件事就要叮嘱很久,但他的坚持不懈更令我折服,无论他遇到了多大的困难,被妖精抓住、诱惑,他却依然没有动摇,一心向着真经。我想,没有他的执着与坚持,他们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孙悟空——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大闹天宫的场面一定深深刻在了读者和看者们的心里。其次,孙悟空具有鲜明的爱憎。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在一路上斩妖除魔,帮助唐僧度过了许多难关,功不可没。每当想起他在战场上的身姿,心中总是对他生出满满的敬佩之情。

猪八戒——他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都是好吃懒做、贪图美色、抵挡不住诱惑。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的习性。他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他崇尚和平,只希望能够欢欢喜喜平平淡淡地过完每一天。他不同于唐僧,有着远大的理想,不同于孙悟空,勇敢机智,他是一个具有典型农民、小市民特征的形象。

沙僧——他比较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懒惰,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

《西游记》这一部着作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启示和精彩了,每当想起它,总是回味无穷,无论是唐僧的坚持不懈,孙悟空的叛逆机智,猪八戒的好吃懒做,亦或是沙僧的任劳任怨,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中,如珍珠一般,被我们小心翼翼地藏在了闪亮的贝壳里。这部百看不厌的《西游记》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观赏后的欢愉,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冀。

或许,过了几年后,我又会情不自禁地从书架上拿出那本永远经典的《西游记》……

西游记读后感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名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花朵。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集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是的,《西游记》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力气,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此书,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也是我文学生活的主角!

此作品取之于“取经”二字。

孙悟空一个跟头便能到十万八千里外,眨眼间就会在大唐与雷音寺溜个来回,即便是沙僧、八戒,虽笨点,但也能够腾云驾雾,日行千里,让他们去,也可以“谈笑凯歌还”。他们受尽九九八十一难,历时一十七载,取回一部“残经”。

“俺老孙来也!”或许这句话是书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几乎成了悟空的口头禅,这句话中蕴含着悟空的自信。悟空的通天本领是不容置疑的,每个妖魔都很厉害,都有自己的绝招和法宝,但悟空却每战必胜,也难怪,他可是战斗胜佛齐天大圣呀!他不但有通天本领,而且他还有一颗忠义的心。在十万八千里的漫漫大道上,哪一次唐僧遇险不是悟空第一个出手救他呢?特别是在“三打白骨精”中,他被师傅抛弃却依旧担心师傅的安危,此等忠义,天地可鉴啊!

说起猪八戒我就想笑,猪样人身,还是天蓬元帅呢!八戒,头条戒律便是戒色,他倒好,取经路上色心不改,为此给师兄弟们可添了不少麻烦呀,就比如“四探无底洞”吧,白鼠精幻把自己变成一位美女,可八戒见状就一直在师父面前为她说好话。即便这样,很多人依旧喜欢他,因为有了八戒,在这取经的路途中才不会感到闷,如果没有它,恐怕这队伍也不会那么充满活力。它虽然会起色心,但它忍苦耐劳,有劳动本领,天真憨厚,胸无城府,所以还是挺受欢迎哒!

不过呀,最辛苦的人莫过于沙悟净了,他挑着担子走了十万八千里啊!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啊,他对师傅仍然是忠心耿耿,在取经途中八戒几次劝沙悟净分行李散伙,可是,他并不怎么搭理八戒,因为他是绝对不会分行李散伙的,然而,有一次,八戒再次问他,沙悟净严厉而又显些气愤的说道“不分”。

啊!此时此刻,我又会想“现在这社会还会有多少像沙悟净一样的人呢?恐怕也难找了吧”,如果能够多几个像他那样朴实、任劳任怨的人该多好啊!

“西天如来点金蝉,收徒历险万里难,寻得极乐取真经,共别皇恩去雷音。”此人说的就是如来的大弟子——唐三藏。他乃佛家真弟子,心地善良,一心向佛,也是取经队伍的领导。

《西游记》是编织我童年梦想的丝线,是谱写我美好童年优美乐章,是我的启蒙老师,让我懂得了凡事只要坚持就能成功,让我懂得了只要一心向善,便会有好报,让我懂得了衷心、讲义气,便能让人敬佩,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读过《西游记》还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

那一本厚厚的《西游记》已安放在我的书柜里,有时我会望着它沉思,是否我也可以像吴承恩一样再创一部神话呢?也许现在的神话都像珍珠一样琳琅满目,但我更爱这枚蓝色宝石——《西游记》。

西游记读后感5纵观中国历史,记载的是文人的世界。舞文弄墨,对酒当歌,诗词琴赋,作画题字。每个身影,每件物品的背后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有人说书讲事,有人抒情写文。他们的一点一滴,成就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众人皆知,在中国文学中,拥有着闪烁的四颗金星、文人的四本宝典。他们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每一本,都是世界文学中无暇的翡翠。其中,我最喜欢的莫属《西游记》无疑。

在吴承恩先生的笔下《西游记》璀璨夺目、不可一世。讲述了师徒四人呢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讲述了三界(人、魔、神)的关系与平衡;三教(佛、法、道)的冲突与融洽。其中最有趣且为最多变的莫属“齐天大圣”——孙悟空(孙行者)无疑他亦是我最为喜爱的人物。

我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多么逍遥自在,好像这才是一只真真正正的“孙猴子”。不过在成为“齐天大圣”前的那小小的石猴子还有谁记得呢?

今天我就来讲讲那孙先生的慢慢成长长路之始。

要说起孙猴子是怎么来的,这还要看看原文“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原来啊,孙先生的来头还真真不小,可谓天地精华之产物。孙先生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孙先生可当真是威风无限,不过,绝不是现在。孙先生当时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可是“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此时的孙先生可是连真皮真肉都没长得完整无暇,这威风都还在肚子里没出世呢。

不过,说起孙先生的猴王之路倒也无言以对。说坎坷不坎坷的,说艰难不艰难。就是凭借着那六分的勇气、两分的运气和一分的逞强得来的。

彼时他和猴儿们混在一块儿,在众猴对那瀑布又好奇,又畏惧时,我们这位好强的孙先生勇敢地跳进了那个瀑布,成为探险第一猴!不得不说咱们这孙先生不仅命大还有这如此好的运气也不得不让人眼红。那当时的瀑布可是“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但如细细评阅,会发现,咱们这孙先生哪里不要命了?说孙先生要命的要不就是有意曲解,要么就是无意乱写。且看原文“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大家且看那连呼三声,略显犹豫。如是不要命怎会坐等如此之久?至少孙先生还是经过大脑思考的。咱们孙先生是在玩,下的赌是名气王位金钱尊重,用的注是天地所生,万物精华。加上这几分勇气逞强,思考再三才一跃而出跳向瀑布。

不过这位命大的孙先生将猴群引入一片人间仙境“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人间见得几回?这花果山的美景到也没让咱们孙先生忘了一句话“进去出来不伤一根猴毛的就拜他为王”孙先生见此情况可是大吉大喜的,不趁机整顿个王位怎肯善罢甘休?事情只此倒也是顺水推舟传到桥头自然直的拿到了“千岁大王”一名。将“石”字一隐,到成了美猴王了。

有诗为证“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知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3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着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记得那时候看连续剧,当看到此片段时,眼中便充满泪水。因为我知道,当时的我就是孙悟空。

这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化身。当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象征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当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群猴们玩耍时,就好似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小心跑进了大人们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团糟,大人们想哄住他,便封了他个弼马温,没哄住。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有哄住。而后如来出现了,伸出他的飞掌将孙悟空束缚在五指山下。严慈的父亲,终于压服了他调皮的儿子。度过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观世音的出现给了孙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之路,也踏上了漫长的人生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这就好像我们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最终,他们战胜了难关,取得了胜利。“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学习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经。在学校里,有着形形的人。有的像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情都马马虎虎,有的则像沙僧,诚恳老实,踏踏实实。有的像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而唐僧则是心地善良,不愿气馁的人。若我们在学习上能个个都是唐僧,孙悟空,沙僧,有对学习的信念,那一定会取得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带给我们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感谢吴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充满离奇,曲折,梦幻的梦……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4

中国人主要的信仰是佛教,当然也有一些是信仰道教。但总得说,以佛家为尊。西游记中唐皇就将普度众生的任务交给了和尚唐玄奘。按理说,佛教成员都应该是六根清净,无欲无求,并且法力无边的。这样才符合它在中国信仰中的地位。可吴承恩笔下的佛不一样。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唐僧历经八十难,来到佛祖面前,佛祖说,去迦蓝那里领取经文吧。可转到迦蓝那里的时候,第一步,先讨要好处钱。着实是匪夷所思啊,这迦蓝可不是一个滑稽的丑角,那是佛祖的最得意弟子,怎么就这么市侩?难不成是佛祖安排的考验。咱们暂且不问,再看看其他佛派成员。

咱们说说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我们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最初的出场是在孙悟空偷蟠桃反天宫后的第六回。这个时候, 是她向玉皇大帝举荐的二郎神, 导致孙悟空第一次被捉。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 又说:“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而事实却是: 菩萨自己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动手, 又问老君道:“你有什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取下个金钢圈,自天门上往下一掼,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由此可见, 菩萨躲在背后使阴招, 唆使他人下暗手,就绝对不是光明之举。菩萨第一次出场, 未见行一善, 也未见行一恶, 未施展任何法术, 也未使用任何法器,只是如如不动, 空口说了几句白话而已。是在是难以让君子敬佩。

佛教暂时搁置一边,我们看看道教,就是那个天庭。天庭怎么了?被孙悟空大闹了一番,丢尽颜面,还是请来佛祖才堪堪降服了孙悟空。这事情过后呢,玉皇大帝开了一个饭局,这个饭局厉害了。吃饭, 还要立个名, 这个是有用意的, 其目的就是想听听如来佛怎样说, 想看看如来佛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太好回答的, 不要想的太简单了。 如来佛当时是这样说的:“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 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  如来佛真是有量, 也不避讳什么,他这口气也太狂了! 

    孙悟空自称“齐天”, 如来佛却道“安天” ! 何等嚣张。这时候,道教成员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比如寿星就说:“我以为猴子被太山老君困住了,就心安了,没想它又出了事情,多亏了你啊。”说着还献给如来点礼物。紧接着,赤脚大仙也来献礼,他们可都是当着玉帝的面讨好如来,那是公然倒头啊。三界之尊,玉皇大帝没能降服的猴子被人间生活的如来佛祖降服了,怪不得会有人会倒头。

所以说这神仙的世界也没那么干干净净,在吴承恩笔下,所谓神仙世界,没准就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5

青少年更要多读名著,品味其中。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摘选,方便大家学习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摘选1每个星期三的下午,我们班都有人带资料,到班级读。我经常带,我也经常看到别人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其实我也想组织。于是我便找了几个人,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经过我们的商量,决定研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与西游记这个话题。

二、研究方法

我们先查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简介,我们是通过上网才查到的我们先在网上搜索的地方打了我们研究的题目: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与西游记这几个字。随后,很快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这个话题的栏目。最后我们选择了吴承恩简介的这个栏目,我们打开以后,上面果然显示着关于吴承恩的介绍,我们读完了这个介绍,接着又开始查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三、研究收获

1.吴承恩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

2.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猪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沙和尚,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摘选2读过一本书,而有后感,感而后有启发。我想聊一聊读过《西游记》一书的后感和启发。

有理想和追求

唐玄奘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性格特征鲜明。但我从他身上读出了一种信念,,读出了一种他对于理想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的坚定的信念。唐玄奘是唐太宗在位时唐代一位著名的高僧。当时,唐代的佛教文化还不是昌盛的时候,还需要不断丰富、不断学习。在那时,玄奘就主动提出西游天竺求取佛经。他的勇气令我折服,他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动。

我想到如今的社会,想到那些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军人,他们和玄奘一样的。他们热爱祖国,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而勇敢地踏上理想之旅。这给予了我们这一新时代的青少年的启发:我们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甘于奉献,勇敢地追梦。

锲而不舍

困难,有时候给我们更多的是退缩和畏惧。读了《西游记》这一部名著,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都佩服于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锲而不舍地西游天竺求取佛经的精神。取经路上,不仅有自然灾难,如:火焰山、通天河的险阻,还有各种妖魔鬼怪的骚扰。师徒四人可谓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才挺过种种困难,取得真经,各封为佛。在这中间,还有师徒四人之间的小插曲,悟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误会,好险几次被逐。在此,我又想起了革命时代的红军长征。师徒四人取经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又何不像这长征精神一样?今天的我们要思考,思考着要怎样成为一个坚韧的人。如果就像某些同学信心满满地制定好远大的目标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么生活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为了实现我们伟大的理想,我们就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努力拼搏,滴水穿石。像唐僧师徒一样,心中充满自信和希望,相信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总会取得真经!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常说“一枝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不易断”就是经常在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也不难看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团结的样子。像我们所了解到的一些故事情节中,唐僧被妖怪抓走了,徒弟们总是有计划地将唐僧救出去,三兄弟利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总是能完成好解救师父的任务。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徒弟三人大可不必费尽周折解救,悟空可以回到花果山逍遥地当一个美猴王;八戒可以回到高老庄自由自在地过他自己的生活;悟净也可以回到流沙河继续统治着。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因为师徒四人彼此间有感情了,心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自然会有一股力量推动着他们去做这件事,当然,这还是一种责任。这力量就是团结所给的,团结更是一种责任。像在刚结束了的奥运会的中国女排精神一样,一样独具团队精神。这也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我们也要像中国女排一样,像唐僧师徒四人一样独具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乐于助人

《西游记》中很多地方有写到师徒在取经途中帮助贫苦人民的事例。这就对我们有启发: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搭把手”这体现的也是乐于助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留心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给环卫工人减小一点点的负担;经常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寄“爱心包裹”;经常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从日常小事慢慢累积,老师也教育我们要“日行一善”,可见乐于助人这样的品质是人际关系中一个有份量的桥梁。

《西游记》这部名著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青少年更要多读名著,品味其中,从古老的名著中汲取更多的道理。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摘选3我在暑假里面买了一本书叫《西游记》。是一本“四大名著”里的一本,类似于神话故事。

这本书讲的是唐增,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西天取经的古诗。唐僧坐在白龙马上,先找到三个徒弟,然后,一路向西。唐僧在最前面,孙悟空紧跟其后,猪八戒拿着钉耙,一边吃东西一边走,沙和尚挑着行李在最后。这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其中,有许多难关,比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等他们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走了过去。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喜欢。

我最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他还叫齐天大神。虽然,他长得有点可怕,但他心地善良,神张正义。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自己的“岗位”。一心一意地保护师傅,不让他受任何伤害。我对“三打白骨精”比较感兴趣,虽然唐僧每次都让他打不成白骨精,可孙悟空却一点也不憎恨唐僧,还很细心地保护他,终于打败了白骨精,揭穿了她的诡计。孙悟空是个伸张正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一心保护师傅的好猴子。还有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很了不起,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帮了许多大忙。希望大家也喜欢这个又调皮又伸张正义的“齐天大神”。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摘选4老师讲了一课“三打白骨精”我就饶有兴趣地去读了这个故事的来源——《西游记》

《西游记》是四大名着之一,另外三本就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主要讲了东胜神州的一个国家——傲来国的一块仙石。一天,那块仙石裂开了,从石头里蹦出来一只石猴,那就是《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孙悟空,一天,猴子们去寻找一个水路的尽头,发现是一个瀑布流下,众猴说:“要是哪只猴子跳进去找到水源,我们就拜他为大王。”那只石猴跳了进去,发现了水帘洞。就成为了众猴之王,然后又拜了一个师傅,学习了72变和筋斗云,然后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大闹天宫,然后经观音菩萨点化,恨着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一个勇敢、正义的人,一路上保护师傅,不管是师傅要赶走他,都不离不弃,尽心保护师傅。

我最喜欢《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因为他任劳任怨,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尽心尽力地挑着担,尽管法力不高,但也保护师傅。所以我十分喜欢沙和尚。

《西游记》是一大古典名着。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摘选5说到《西游记》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他们师徒四人,《西游记》讲述了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到了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一开始从仙石里蹦出来时,有两道金光射上了天,吓得玉皇大帝立刻派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去查看。孙悟空到天上时,玉皇大帝就给了他一个弼马温的位置。孙悟空不满,于是大闹天宫,被如来佛主压在五行山之下。

猪八戒就有点可怜。他投成了猪胎,好吃懒做,还被孙悟空捉弄。可是猪八戒分不清好人与坏人,还冤枉了孙悟空。

沙悟净他虽然老实,但他遇事没有主见。

唐僧什么本领也没有,只会念紧箍咒。

唐僧救悟空、收八戒、降悟净,他们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猪八戒成为净坛使者,沙悟净成为金身罗汉。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6

游记如果不是遵命文学,由个人情性而发,不会勉强加入意识形态的色彩;游记记述的大都是亲眼所见、亲身的感受,一般比较真实,读旧的游记可以了解以前的情况。

为了窥探过去的情景,去年读了一些游记,发现多数游记并不耐读,比如玄奘(唐)的《大唐西域记》感觉如记账,简略描述西行取经路上见到的国家,记述均以佛事为中心,因为对佛事不甚了解,读来了无意趣,远不及被演绎成故事的《西游记》,一路艰难险阻、一路斗妖除魔,情节曲曲折折引人消费时间。上过中学的人大概都知道《徐霞客游记》,徐先生不仅是铁杆的驴友,也称得上是文艺人士,先生文笔流畅隽永,篇篇游记犹如优美的散文,只可惜我道行不深,未能除尽内心的浮躁,不愿意费心思来欣赏文字的美,受此影响《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都被搁置未读了。不过《老残游记》算是个例外,遣词用句都很有美感,游记采用了传统的章回体,以老残行医游走为主线串起来一些故事情节,吸引我去读完,《老残游记》其实冠了游记的名却是小说体。有本书叫《乡愁东岸》将民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东北旅行记》,王桐龄先生的《浙江旅行记》和田曙岚先生的《海南岛旅行记》三篇游记拼攒在一起,这三篇游记也不是能畅读的,读起来常有内容想要跳过,但是却愿意逐篇去读完。卢先生在日军侵占东北前夕前往东北考察,可以看到一些当时东北的情景,与我们的想象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看到一位实业家的虚心,处处用心观察处处用心进行中外对比感受自己的不足。王先生的游记对一个城市每有深入的记述,详细记述该城市的历史沿革、人口、建筑、交通、饮食等为后人留下一个较为全面的记忆。田先生的游记也是遵循一定的格式,每游一县必对该县的概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样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物产、风俗等,此种游记可读性不强,作为史料却是弥足珍贵。

读游记也可以看出游者不同的旅行目的与方式,玄奘西游不辞千辛万苦是为了追求学识,徐霞客追求山水风光自然之美,攀绝壁踏冰雪不畏艰难险阻非要把美景览尽,与玄奘是同一种执着的精神。卢作孚先生的东北之行用现在的话说是考察,卢先生考察用的不是公费,目的是看别人的先进发见自己的不足。而田曙岚先生的游记与徐霞客又有不同,田先生其趣重点在于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田先生随身带有印制好的表格,按预先准备的提纲逐一去进行了解,如此严谨记述使得其游记内容可比史料,让后人能从其游记中看到当时真实的情景。有些人是不靠谱的,写的游记难以让人相信,比如对《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表示怀疑,马可波罗也一直被人怀疑是否到过中国。至于《八十天环游全球》一书的主人公福格先生,其花费巨资环游全球只是和别人打的一个赌,为了八十天完成全球的旅游,一路上千方百计的赶路。现代的学者也西行到欧洲或者美洲做访问学者,不过未必像玄奘那样追求真知,或许像徐霞客那样领略自然风光去了。很多人抱怨和旅行团出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商场购物……旅行的见识只能从相片中寻找些许记忆,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往往让人感觉花钱买罪受,丝毫体会不到旅行的乐趣,对于旅游我们很多人还不懂得其真谛。

旅游属于精神上的享受,物质上有了富余很多人想起来旅游,怎么旅游法各人自有安排。我们不妨将旅游所见所识记录下来,无所谓文采,不管别人爱不爱读,记录的内容尽量真实,让我们的后人看到现在的样子。

作者:王瑜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 古典文学 《西游记》

当下,课外阅读的推进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笔者留心观察,课外阅读课近年来呈现出“儿童文学化”和“绘本化”的趋势,而鲜见经典类读本,尤其是古典文学类书籍,这使得小学生阅读的结构发生了偏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高年段学生读古典文学,合情合理,为什么课外阅读课上教师避而不选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古典文学作品小学生读起来有难度;二是课堂中如何教学有难度;三是非潮流所在。宋代大儒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意思是文章是要表达道理、阐释思想的。课堂也同样如此,课外阅读课的课堂应该兼容并蓄,不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学。语文课堂之道就在通过短短的40分钟,迅速有效地给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

一、为什么是《西游记》

1.母语情结。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版“大纲”提出的一个概念。有学者认为语文素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应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1]“母语情结”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情感支撑。四大名著,源远流长,其可读性不必赘述,仅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母语特质就应该选来为学生所读。

2.有趣易读。

《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趣味性最强,情节相对易懂,古白话文的表达也较好理解。北大教授白化文说《西游记》:“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2]其中的感悟,唯有读之,方可得!

3.初小衔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相较前三学段的要求,明显有一个较大的跃升。即将升入中学的高年级学生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此时阅读《西游记》原著,易使他们对古典文学产生好感。

二、如何爱上《西游记》

1.读不懂就读不懂——自由读:放手去读,博客反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程标准上写得明明白白。杜威曾提出:“教学起点应直接从儿童经验出发,并通过扩展、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3]原著“厚”的篇幅、“文言”的表述、“繁复”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都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经笔者在博客上调查,初次阅读原著的某小学六年级的35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的初读感受是“读不下去”,而原因大多是语言障碍。

笔者又在博客里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主要关注如下:(1)《西游记》写作不是用文言,而是古白话文;(2)引导学生关注原著人物形象和少儿版及影视作品的差异。一段时间以后,35人中有22人觉得《西游记》原著是“有趣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些解决阅读困难的方法,阅读得以继续进行。

用博客将课堂交流延伸至课前,打通了部分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贵的是他们通过交流习得了阅读古典小说的一些方法,这个“琢磨”的过程很有价值。还有部分学生带着困惑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真实有效。对于学生的“读不懂”,教者不必绕开,应直面教学中的障碍,选择最有效的办法。只要能将学生的课前状态真实反馈,便是教学的宝贵财富。

2.为什么是唐僧——抓典型:“揪”出唐僧,窥一见百。

《西游记》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天上地下、芸芸众生,选择什么情节和人物作切入点呢?唐僧!

选择唐僧作为切入点有两点设想:

(1)激发学生课堂交流的兴趣。《西游记》原著交流非同一般,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很有必要,所以以唐僧这个人物为交流的话题,意图是降低与学生交流原著的起点。

(2)引发学生对原文情节的关注。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在原著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西游记》衍生作品中的反差较大,学生稍稍接触原著中的唐僧,就会发现他在原著中的“特别之处”,从而会对原著产生很大的探究欲望。

用唐僧做引子,导入课堂教学:

师出示: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师:你们想到了谁?

生:唐僧。

这样的开场白,自然而又有所指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停留在唐僧身上,从而很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情境。

3.原著更精彩——作比较:截取对比,凸显原著。

课前交流的博客中,一个学生问道:“我们已经读过青少版《西游记》了,为什么还要读原著呢?”这个问题问得太有价值了!怎样让学生发现原著的阅读价值呢?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西游记》开篇几回中有不少写唐僧的高僧形象: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文武人人喝彩。……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师:青少版也有关于唐僧出发前的描写。

出示青少版相关片段:太宗召见玄奘,让他穿上锦襕袈裟……文武官员齐声喝彩,太宗皇帝喜不自胜。

师:为什么读了青少版,老师还推荐你们读原著?

这一直观的比较,点到为止,让学生见识到了原著描写的细致、生动。读完以后,经过教师激励,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更有学生感受到了古白话文中的骈句的特色,自然地对原著产生了好感。不由地,笔者想到了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这堂课太好玩了——增趣味:经典影视,增色课堂。

视频的引入是如今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的手段,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多如牛毛,选择合适的视频,为课堂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才是要旨所在。

在一次课外阅读赛课中,笔者使用了《大话西游》中的片段,这是一部改编自《西游记》的电影,情节与原著已经基本没有关联,但是对于唐僧人物形象的解读却十分精彩。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西游记》还被改编成另外一部作品,咱们来看一看。播放《大话西游》视频。

师:唐僧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在原著中发现唐僧很啰唆吗?

师生交流。

《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责怪孙悟空乱丢垃圾的片段可谓经典,它的出现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1)对课堂教学第二板块——领会唐僧俗人形象的教学起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教学板块清楚自然。

(2)让唐僧走下了佛坛,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他啰唆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文。

(3)很好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和教师都能在课堂上被幽默的表演逗得兴致盎然。

课后,一个小姑娘走到我旁边,笑着说:“老师,这堂课太好玩了!”这是不是也有这段视频的功劳呢?

5.唐僧怎么会这样——探本性:高僧俗人,还原唐僧。

大多数人对于《西游记》人物的了解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包括这次授课的对象。他们对唐僧的初始印象是:一位善良的得道高僧。这节课上,就是要让学生见识不一样的唐僧,以至于他们在课堂上就直言:没想到,唐僧怎么会这样!

当唐僧得知比丘国王要用他的心肝做药引时,三藏战兢兢地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

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学生分角色读完这段师徒对话后,大跌眼镜。唐僧虽然有时懦弱胆小,但毕竟是三藏法师,德高望重,没想到为了保命,竟然愿做悟空的徒子徒孙!学生被这样的片段所吸引。写唐僧,既有洋洋洒洒的高僧形象描写,又有幽默风趣的俗人形象叙述,这便是《西游记》原著!充满人性魅力!

6.博客中再见——接着读:博客呼应,课外延伸。

说实话,在课外阅读课中上《西游记》,是有很大压力的,这样一部厚重的古典名著,一堂课40分钟能做些什么?只能取其精华,点到为止,在短短的时间里,给学生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像给学生尝了一口绝世佳肴,并透露了一点烹饪方法,想吃?自己去做吧!博客让这堂课外阅读课没有随着铃声的敲响而终结,我们相约,接着读下去,把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记录下来,博客中再见!

三、爱上《西游记》

这堂课获得了南京市课外阅读赛课的一等奖,并受邀上了省、市两次展示课,得到了省市区教研员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者来说,很兴奋。更兴奋的是,笔者通过对授课班级的跟踪了解及博客的延续交流,了解了这样几条信息:(1)35名学生全部读完了《西游记》原著;(2)班级里出现了聊“西游”的热潮;(3)学生作文里出现了“文言片段”。

曾经和赛课评委组的老师交流过自己的上课感想,我说:“只要有一个学生能在这堂课后把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完,我就觉得自己的课是成功的!”当然,这句话只是代表了教者的一种心态,极期待学生能在教师充分施展教学机智的情况下,自由地从课堂中获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还有什么比学生喜欢读《西游记》原著更大的课堂收获呢?

【参考文献】

[1]何惠,李东航.浅谈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养成途径[J].琼州大学学报,2005.1.

[2]白化文.古代小说与宗教[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注: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8

师:上个月我们一起交流了《三字经》,同学们都有收获,其实读书交流课就是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收获说出来就可以了。希望我们彼此都能自由、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说出来。

二、导入

师:(课件播放动画《西游记》的主题曲。)同学们,我们这个月读过了《西游记》,下面我们交流展示《西游记》主要人物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

三、读书汇报

师: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很多同学读完了《西游记》,真不简单!请读完这本书的同学起立,扬起手中的《西游记》,为自己欢呼!也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还没读完的同学可要加油哦!无论是读完的还是没读完的,通过一个月的读书,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刘老师这里还有好多礼物,要奖给交流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好,请看题:

(一)选择题(略)

(二)交流题

1.我认识的字

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的新字吧?老师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西游记中摘录的生字。)

生认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师:同学们,除了这些字以外,还会有更多的字留在你的脑中,请同学们拿出读书卡来,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吧,看看哪位同学认的字最多。(师各组检查。)

2.我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能在读书时认识这么多字!你们在词语和句子方面也一定有很大收获吧?我们接着交流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积累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进行小组交流。交流后学生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3.最喜欢的人物及喜欢的原因

师:读过《西游记》之后,同学们对书中的人物一定有独到的见解,你最喜欢谁?

生:孙悟空武艺高强,有七十二种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有火眼金睛,将人和妖看得一清二楚。

生:他还聪明机智。

生: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师:你很有自己的见解,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变,我们才更喜欢他。

生:老师,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而且长相很可爱。

师:你的想法很有趣。老师听你说过之后也喜欢上他了。

生:老师,我补充,他勇敢、单纯。

生:老师,我不喜欢他好色、贪吃和懒惰。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师:你不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语言逻辑性也很强,很好,那你有喜欢的人物吗?

生:沙僧,他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师:是啊,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猪八戒做的一些事虽然不好,但动机却是单纯的,都是些小聪明,没有什么坏的思想,也能帮助孙悟空降妖除怪,同时猪八戒一直是个乐天派,永远快乐,一直自我感觉良好,我们感到看了猪八戒的所做所为很开心,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生:我喜欢唐僧,正派、有同情心。

生: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

师: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

师:你觉得哪个关口最凶险?哪场战役最精彩?

生:真假孙悟空,唐僧分不出真假孙悟空,孙悟空见假悟空而生气,两个孙悟空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辩。如来认出假悟空,使他现了原身。孙悟空一棒将他打死,又被观音送回唐僧处。

师:你说得真好!这个礼物奖给你!

……

四、小结

师: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了《西游记》,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神话天地,它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艺术境界里,它的每一处神奇的幻境,每一个奇幻、富有魅力的人物,每一件显着灵异的宝物,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其实,我们现在对《西游记》的认识还是浅显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西游记》的感悟会越来越深刻,毕竟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它异常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不断去开掘。

点评:

上一篇:最好的夜晚范文 下一篇:关于星星的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