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英文版范文

时间:2023-12-05 08:15:47

自我介绍英文版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1

―The food here is nice enough.

―My friend ______ me a right place.

A. introduces B. introduced

C. had introducedD. was introducing

选对该题的答案并不难:根据对话内容可知,此刻说话者就在其朋友介绍的那个餐馆用餐,所以其朋友给他们介绍这家餐馆肯定是在此之前,故用一般过去时,即选B。

但是,笔者认为,这道题中的My friend introduced me a right place一句有两处用法上的问题。

1. introduce是否接双宾语的问题

从句法上分析,My friend introduced me a right place一句的谓语动词introduce后接的是双宾语,但它符合英语习惯吗?请看以下有关的用法说明:

(1) 我国英语惯用法泰斗葛传先生曾在其《英语惯用法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指出:

introduce不可有双宾语,如不可说Allow me to introduce you my friend Mr P. D. Porter,应在introduce后面加上to。

(2)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 G. Alexander出版的《英语词汇用法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认为:

可以说:Marion introduced her friends to Tom.

但不能说:Marion introduced Tom her friends.

(3)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重点词正误用法手册》(周贞雄编著)在introduce词条给出的正误句型和有关分析如下:

让我把我的朋友介绍给你。

误:Let me introduce you my friend.

正:Let me introduce my friend to you.

析:introduce(介绍)通常不接双宾语。

(4) 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英语惯用法词典》(王福祯主编)在introduce词条中指出:

introduce后不可接双宾语。

由此可见,introduce后接双宾语的用法是不妥的,而且也是不符合英语惯用法的。

2. 对introduce的理解和用法问题

虽然一般英汉词典都将introduce译为“介绍”,但这并不是说汉语中的“介绍”就一定可以用introduce来翻译。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几本英语词典对introduce在表示“介绍”时的解释:

(1)《剑桥高级英语词典》对introduce的解释是:

to tell someone another person’s name the first time that they meet(当两个人初次见面时告诉某人另一个人的名字)

(2)《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introduce的解释是:

if you introduce someone to another person,you tell them each other’s names for the first time(如果你把某人介绍给另一个人,你就是第一次告诉他们彼此的名字)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对introduce的相关解释如下:

①to tell two or more people who have not met before what each others’ names are(告诉两个或多个原来未曾见面的人他们彼此的名字)

②to tell the audience the name of the person who is going to speak or perform(告诉观众讲演者或演员的名字)

由此可见,introduce表示“介绍”时,主要用于介绍两个不认识的人互相认识,或是向听众或观众宣布并介绍演讲者等。如:

She introduced me to her brother. 她把我介绍给她哥哥。

It is my pleasure to introduce tonight’s speaker. 我很荣幸来介绍今晚的演讲者。

Hi! I thought I’d come over and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s Andy. 嗨!我觉得应该过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安迪。

On being introduced,British people often shake hands. 英国人被介绍给别人的时候常常和对方握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道来自湖南卷的高考题:

―The food here is nice enough. 这儿的食物相当不错。

―My friend introduced me a right place. 我的朋友为我介绍了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很显然,句中的introduce不是在“介绍人们互相认识”,而是在“为某人介绍一个地方”,而这与introduce的用法显然并不吻合。

事实上,题干中说的“介绍”,其实是指“推荐”,所以我们认为应将句中的introduce改为recommend,即应改为:

My friend recommended me a right place.

英语惯用法专家葛传教授在其《英语惯用法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指出:

说“介绍”书报等,应用recommend,不该用introduce,如可以说:Can you recommend (me) a dictionary?不可说:Can you introduce (me) a dictionary?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个用recommend表示“介绍”的例子:

Can you recommend me a good novel?你给我介绍一本好的小说行吗?(摘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recommend词条)

Jamie sought out an inexpensive boarding-house recommended to him by a sailor aboard ship. 杰米找到了一个便宜的供膳宿舍,那是船上一名水手向他介绍的。(摘自《薄冰高级英语语法》第3.61节)

顺便说一句,还经常听到有的人在表示“介绍情况”“介绍某学校”“介绍某国家”“介绍某机构”等场合使用introduce,其实也是对introduce的误用。如:

班上的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国家。

误: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introduced their own countries to each other.

正: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told each other about their own countries.

现在我们的美国朋友要向大家介绍她自己的研究情况。

误:Our friend from America will now introduce her research to us.

正:Our friend from America will now tell us about her research.

莎士比亚的戏剧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生活的许多情况。

误:Shakespeare’s plays introduce to us a lot about contemporary life.

正:Shakespeare’s plays tell us a lot about contemporary life.

在今天晚上的节目中,我们重点介绍德国。

误:In tonight’s programme our focus is to introduce Germany.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2

关键词:文本比较 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价值取向

在外语教学所涉及的范畴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准则和价值观念等等。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括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而更注重在具体使用语言时所体现出的文化。

一、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对于旧教材而言,《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提到,“外国语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对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从小学开始学习一些英语,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语感,发展智力和提高文化素养”。而在教学目的、目标方面则没有做具体规定。

新课程改革后,《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文化意识方面的规定则更加具体。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都将注意力放在语言的形式上,而对于语言文化、跨文化意识却没有引起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占的比重很低。旧教材注重语言知识、语音和语法规则的教学,而对于文化的教学却很少渗透。教材中多以宣传中国的文化为主,课文内容里主要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科技发展之类。单词也以中国的节日、名人为主,像植树节、吉普车、鼓、孙悟空、雷锋以及一些食品等名词。而对于外国的文化介绍则涉及很少。例如:第二册教材中的对话:

A: Hello. Are you from Shanghai?

B: No, I’m not. I’m from Fujian. Where are you from?

A: I’m from Beijing. And where are you from?

C: I’m from Hangzhou

A: B: It’s a nice place!

对话当中主要涉及中国的城市,对于外国的城市却没有涉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新教材开始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新教材一、二册每个单元都设置了文化角,引入和介绍中外的文化,主要介绍了各国的节日、各国的国旗和珍稀动物、饮食习惯和风俗。对于文化角的设置这点是非常新颖的。第一册第二单元插入的歌曲泰迪熊也是一个外国文化的引入。新教材也有对各国国旗的介绍,但是没有提到偏好的问题。第三册开始文化角改成了“Good to know”,主要还是介绍中外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和常识、公共场所的规则和风俗以及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基本都是中外一些不同之处的介绍和比较。新教材对文化的介绍非常详细和具体,而且还专门设置篇幅介绍文化,表明了当今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

二、新旧教材所体现的不同文化

从对新旧教材以及《纲要》和《标准》的比较分析来看,新旧教材实际上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旧教材对文化的要求是尊重和包容异域文化,而重点在培养学生理解、热爱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我国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教材则要求对文化的掌握重在“均衡”,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新教材总结以往教材的编写经验,采用渗透和直接导入的方式介绍中外的礼仪、风俗、生活常识等。但是新的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相对较少,我们在了解国外文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本土文化,要在潜移默化中不仅了解国外文化也要了解本国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用于交流,交流的目的是向外国人介绍我们自己的国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因此,在关注语言知识本身的同时必须侧重学生对语言文化内涵的学习,侧重学生对文化的均衡掌握,使中外文化真正地融合。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石鸥 最不该忽视的研究――关于教科书研究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5。

[4]晋学军 体现语言交际思想,改进语言交际设计――关于小学英语教材的研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0。

[5]任才 新世纪新课程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的十大创新[J]人民教育,2002。

[6]窦春燕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3

【关键词】整合资源;文化内涵;丰实体验;学科价值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9-0030-02

【作者简介】钱晶晶,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如皋,226500),一级教师,如皋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英国学者麦克・扬在《未来的课程》中指出:我们应该“从基于事实的课程,走向基于实践的课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是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通过丰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将再生性的、发展性的内容与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以增强学生的语用体验和情感体验,实现小学英语学科价值的最优化。

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版块功能鲜明、文化内容丰富,教材增设了“Fun time”“Cartoon time”“Project”等版块,以此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增设了“Culture time”,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基于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可以从主题阅读开始,整合生活英语、主题英语、实践英语,最终将英语打造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整合教材资源,提升阅读能力

在新课标的“目标总体描述”和“分级标准”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也是体现小学英语人文性的重要方面。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上采取了中西方文化并肩而行且相互比较、融合的方式,从而有效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要求。如:在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中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四个传统节日;而在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着重介绍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则介绍了西方的圣诞节。而西方其他的节日,如Halloween,Easter,Thanksgiving Day等则被安排在了Culture time这一版块中。于是笔者尝试以各个节日为主题,选择图文并茂、诙谐生动、迎合学生需求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将其与教材进行整合,如“Festival food around the world”“Christmas Eve”等,由于原材料词汇量较大,笔者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改编后的阅读材料,更接近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此外,笔者还在学校的英语社团中,辅导学生以节日为主题排练童话剧、英语演讲,同时利用英语节等平台,把节目搬上舞台。在整合阅读的滋养下,学生的阅读量不断扩充,阅读能力逐步提升。

二、整合文化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要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外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了解、理解外国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其文化意识。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必须立足于对其进行文化视角的分析、理解及潜心挖掘的基础上。在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6&7的Culture time版块中,教材对中西方著名景观进行了简单介绍,如下:

表1 中西方著名景观

在教学这两个版块时,笔者请学生自己搜寻相关地理知识,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英语进行简单介绍,针对他们的介绍,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融合,并基于学情补充了适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年代、特征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等。主题整合是多元的,并指向成长的多重体验。笔者还引导学生收集家乡古迹、中国名胜、世界景观的英文资料并向同学进行介绍。学生们在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过程中,交流合作、碰撞思维,不仅了解了文化知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整合丰富体验,增强课程意识

新课标指出:语言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英语课程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较旧教材而言,在这方面,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如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5 Signs,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便是一组很好的环保主题。笔者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以“了解如皋,热爱家乡”为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从体验所处城市的卫生状况着手,带领学生检查水质,再延伸到交通规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悟,了解交通安全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笔者润物无声地将品质教育、社会意识、公德培养融入到了文本教学及课内外有序、有梯度的文化交际活动中,不仅增强了课程意识,更丰富了学生的生命历程。在这样的整合过程中,我带领着学生构建了节日课程、环保课程、景观课程等。

四、聚焦文本语篇,演绎多样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主题整合不只是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表面的增减,而是在对教材进行反思调整和二度构建的过程中,将再生性的、发展性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因此,笔者在充分了解学情,对现有教材进行反思调整,同时适量增加拓展阅读之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学生感兴趣的“口袋书”。

每个篇章的左边一半是原有的文本内容以及后来加入的开放性设计,右边是基于学情设计的拓展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课上学好、课后完成这本故事书,从而逐步地去理解语篇、建构语篇,最终能丰富语篇,这种图文并茂的“口袋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放性的设计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4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一、引言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和外国游客来华参观旅游。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一些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设立了专门的旅游专业,甚至旅游学院。旅游业原本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及就业观念的滞后,使得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就业情况不甚理想。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频繁出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交流,使得旅游教学不得不考虑语言沟通的重要位置。旅游英语课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重要课程,是旅游业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但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旅游英语教学也只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作了新的阐述。修订后的《大纲》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后一阶段各专业都开设专业英语(Subject-Based English),并明确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还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笔者本校专业选修课《旅游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学术英语为主,体现文化教学原则,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由于教法新颖得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

旅游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英语课的教学,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范畴。首先,基础英语是为旅游英语的学习作铺垫的,它重在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基础英语一般在学生入校的一二年级开设;而旅游英语是在此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的教学活动,其基本任务是:传授有关旅游英语的基础知识,熟悉专业词汇,了解旅游英语的特定表达方式,比较详细地介绍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知识、自然景观,以及中国人文思想指导下的人文景观和建筑风格,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其实“旅游”是“旅行”和“游览”两者相结合的活动,游览是旅游的目的,旅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旅游英语教学不仅包括旅行,还要重视游览。但是游览并不只是指具体的景观和建筑,还包括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之旅”。旅游英语是涉及旅游方面的英语教学,文化的渗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丰满。

二、教学活动如何体现“文化导入”

1.在了解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涉入文化知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感悟。对于每个旅游者来说,这不仅仅是观光和享受,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影响。与之相对应,旅游英语中除了旅游专业术语之外,还包含一系列具有文化底蕴的语言文字材料。在旅游英语的语言文化范畴中,有浅层文化,更有深层文化。前者是指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要素,其作用是为有文化内容的材料开路;后者则指旅游文章、诗词等原著的赏析,以及相关旅游材料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的品析过程。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旅游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就显得更为突出。以介绍古典园林艺术为例: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The gardens in south China are unequalled through out the country,the best ones in South China are in Su Zhou.)”导入主题,然后比较江南园林与皇家园林的特点、四大代表性古典园林、古典园林的意境内涵等,其文化内涵就比较丰富。又如,在对天坛里的寰丘坛(Circular Mound Alter)的介绍中,笔者以两个问题引入话题:为什么各朝代帝王都筑坛祭天?(Why did each dynasties place altars in their own capitals to worship Heaven?)为什么寰丘坛的建筑设计中都围绕着九这个数字?(Why the architecture of Mound Alter evolve around the concept of 9?)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进一步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九重天”、“天圆地方”,阴阳学说中九为最大阳数的思想。在对长城介绍时,同时介绍世界上的其他六大奇迹等。

2.以文化旅游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语言交际环境。

旅游英语课除了要学会并使用常见的与旅游有关的常用词汇和常用句型外,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材料促进语言的实践,应该涉猎各个方面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等知识。人们的经济生活、宗教礼俗等以游为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景对话、模拟导游、分组讨论等形式,将所学内容展现出来。

如在学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这课时,课文中讲述了川菜、粤菜、淮扬菜、鲁菜等几大菜系的特点,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介绍自己故乡的特色饮食和小吃,并通过播放影片,介绍东方饮食与西方饮食在用料、菜式、餐桌礼仪方面的异同点,使一些不太活跃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又如,在这一门课程的一开始,笔者让学生口译这句话“您看真是,你们来,我们也没什么准备,咱们就随便吃点,这几个菜都是我夫人随便炒的,不呈敬意”,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笔者给出一个翻译不当的例子:Look,honestly,we haven’t prepared much for your coming.Let’ seat simply.Actually,there is not much good to eat.Just a few dishes casually prepared by my wife.因为直译荒谬不合逻辑,学生不禁哈哈大笑。然后笔者又给出一个合乎情景的翻译例子:My wife and I are so glad that you could come.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Let’s come to the table.Try this and that one also.These are my wife’s special recipes.Hope you’ll like them.以这样的方式引入该课,再进一步让学生比较口译与笔译的不同点,了解导游员的基本技能要求等,其效果远远比生硬地介绍课程设置,即空洞的开场白要好得多,学生的欢迎程度也可想而知。

3.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的几点。

旅游英语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基础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因为选择旅游英语学习而放弃基础英语,没有基础,便有如盖空中楼阁,但是基础英语并不能代替旅游英语教学。掌握几个与旅游有关的词汇和句式的表达,或者能说几句浅显易懂的英语并不能证明你懂得了旅游。不具有深厚宽泛的文化知识,再精妙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

以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旅游英语教学,使用的材料有的是从中文翻译成英语的材料,在学习中必定涉及汉译英、英译汉的翻译。因此,一些长句、难句翻译,成语、谚语翻译等有时是让学生课后练习,有时是课堂解决。但是,翻译技巧、翻译知识和方法只能浅显地介绍一些,不可能讲授翻译理论和较深的翻译技巧。学生只能通过练习了解这些方法和技巧。这门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还应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知识面要广,教材要熟悉。此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歧新,张秀梅.英语导游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

[3]罗斯.英语杂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5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化教学模式;文化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中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将有利于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培养世界意识从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新课标教材中有许多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相关的话题,如音乐、小说、戏剧、诗歌等。在教学中要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创造语言文化氛围,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更好的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建立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与意识。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方面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渗透基础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因此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与该语言相关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在新课标人教实验版教材中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内容相当丰富。如必修Ⅰ第五单元中介绍南非黑人领袖尼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事迹,学习课文时教师可适当介绍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民族不平等,种族歧视等方面的知识并鼓励同学们学习曼德拉那种为民族解放、自由平等而顽强拼搏的精神。教材中同时还介绍了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的国际主义精神,莫罕达斯·甘地(Mohandas Gandhi)为印度民族解放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以及孙中山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等。对这些伟人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习科学文化的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英语语言国家的地理知识介绍,必修Ⅲ第五单元加拿大概况,必修Ⅴ第二单元英联邦介绍等,通过旅游者的旅行路线及所见所闻向同学们讲述这些国家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常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并对英语学习充满希望和信心,潜移默化中渗透了语言文化知识。

二、加强对文化教学的理解

文化教学模式主要有知识本位教学模式、行为本位教学模式、和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知识本位教学模式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显性的知识融于语言教学之中,以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和文化产品文学作品、艺术等为主。如必修Ⅲ第二单元学习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艺术人生及代表作。学生在欣赏剧本《百万英镑》的同时,学习马克吐温对不同人物的细致刻画,幽默滑稽,使内容趣味横生,令人忍俊不禁之余,认识当时社会背景中的残酷现实,映射出美国历史文化、社会道德等状况。

行为本位教学模式视文化为行为模式,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习得跨文化交际技能。本模式采纳交际教学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实施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学习文化知识、应用文化知识,从事有效的文化交际。如教材安排了享誉全球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精彩艺术。流浪汉那滑稽的动作,善良的品性,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顿时忘却一切的烦恼与不快。在欣赏卓别林的艺术表演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马季、侯耀华的相声,陈佩斯的幽默等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使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上一个新的台阶。进而可以在学生中组织类似的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英语小品等,将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应用与生活和学习中。

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化体验训练。文化体验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具体经历、反思观察、概念抽象和积极实践。例如选修VI介绍诗歌艺术表现形式时,有几种简单的诗歌形式如五行诗(Cinquain) 、俳句(Haiku) 、唐诗等,学生在欣赏艺术的经历中,观察和反思总结规律,理解概念后完全可以进行创作实践,有些同学写出了非常优美的英语短诗。

三、采用适当的英语文化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了渗透文化意识,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课外知识补充法

就是在外语教学中系统地添加补充一些文化的内容,作为外语教材的附加材料。比如组织有关讨论或者组织欣赏文化的表演、活动等。再如必修Ⅱ第二单元奥林匹克简史,讲述奥运的起源,发展,古代奥运与现代奥运的异同,课后我布置了英语板报,以奥运专题知识为主,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查询成功地完成了专题知识板报。

(二)各种活动融合法

融合法就是把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文化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编与英语文化有关的会话、表演、演讲、辩论等方式进行外语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百万英镑》后,我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几个表演小组,自主进行剧本创作,演员选拔,角色演练等环节最后各自展现本组的表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亲身参与体验法

体验法就是让学生在文化教育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充分体验来获得文化知识,养成积极的文化态度,形成文化能力,具体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

直接体验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与外在文化的接触(比如学习独立的外国文化单元的课文,听外国文化专题讲座、观看外国电影、与外国人直接交往等),在这些接触中学生直接了解到外在文化,认知到外在文化的知识内容,培养积极的文化态度,获得文化的能力。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我结合课文话题给同学们欣赏了《百万英镑》、《窈窕淑女》、《憨豆系列》、《卓别林电影》、《侏罗纪公园》、《机器人》等优秀影视作品,受的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文化学习效果。

间接体验是将教学内容隐含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外在文化的相关知识,养成积极的文化态度,形成有效的文化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同于纯语言或技能的训练,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不同情境,介绍跨文化知识。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为达到新课标对英语学习提出的五大目标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陈琳主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刘道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2007年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6

【关键词】跨文化导入西南师范大学版小学英语教材本土文化外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92-02

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那位韩麦尔老师说的一句话道出了民族语言的巨大力量:“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英语与汉语都包含着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跨文化导入,是实现两种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有效途径。

一 概念界定

1.文化与语言

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对于文化的理解,现在社会存在把文化作为知识、价值、思维方式、修养、行为、态度、信仰、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一定的语言总是历史地和一定文化相关联。语言是相关文化的关键。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著名语言文化教育研究专家Kramsch在《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中认为,应该把语言和文化看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使语言和文化教学融合为一体。

2.跨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的目的并非要让学习者变得越来越“外国化”,而是要通过外国语言文化学习的“跨文化对话”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做到母语文化与第二文化的互动(interaction)。语言交流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跨文化对比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注意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培养正确的文化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外国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无好坏之分,对待外国文化应采取客观、宽容的态度,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外国文化或拒绝外国文化。

二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本文选取了西南师范大学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下面简称西师版),对教材中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分析文化导入中出现的问题,论证跨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看得见的文化与看不见的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西师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文化的模块和单元,比如小学六年级,每个单元都会设有Culture Garden,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1)关于全球化下的共同文化。以六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介绍Air School,Internet的普遍运用。(2)生活方式的文化。如不同国家的交通规则(Different Traffic Rules)。(3)风土人情。米饭在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吃法。看不见的文化包括:(1)价值观念。这些文化行为内容包括礼仪观、面子观、关系观,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2)思维方式。不论是思考问题的模式、方向还是情感态度、观点意见、个人隐私、时间还是空间等的概念,中西方间的差异很大。(3)交际文化。外语交际属于文化型交际,其中有不少交际文化问题,所以,外语课程中要注意介绍中西方交际文化差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和能力,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会、帮忙、送礼、告别等中西方礼仪礼节知识。

2.跨文化的碰撞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流。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碰撞。汉语文化氛围的影响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西师版教材中没有单独将这两种文化拿出来作比较,只是在不同的知识点中一笔带过。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跨文化的碰撞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比如中西方对颜色(例如红色)的不同意见等。因此,应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通过讲故事、英汉翻译、对比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尽可能多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

和大多数教材一样,西师版的教材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文化的内容多偏重于事实的介绍,缺少深层次的感同身受。其次,本土文化介绍的比重小。为了营造英语语言学习的氛围,英语教材中更多的是展示外国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介绍则一笔带过。再次,文化内容不系统,大多是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引入,点点分布,相关内容并不面面俱到,并且缺少归纳性的描述。

三 小学英语文化内容的导入策略

1.夯实传统文化,不失本我价值观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对小学生而言,对传统文化体系、文化蕴涵、文化精髓的认识并不全面和系统,因此在语言教学的文化导入时,要先夯实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的文化意识。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还可以在导入外国文化时避免产生混乱,避免学生将外国文化作为自身态度、情感价值观取向的严重错位。

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文化素养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给学生普及常识性的知识,依据教材提供的知识点有层次地导入文化,能够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

2.多种方式导入,构建文化体系,注重开放、包容与实践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之上,要注重建立开放、包容、实践的文化意识。文化始终处于多元化和变化发展之中,需要构建开放的文化体系。文化本身没有对错,跨文化的对比与交流要保持包容的态度,不以本民族的标准衡量其他文化的差异。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交流不同文化的价值也是英语教学者的教学目的之一。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跨文化导入中首先要夯实传统文化,再将外国文化导入,进而进行跨文化对比,不仅可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可以更深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含义,避免出现“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阿尔封斯·都德.最后一课(郝运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7:71~75

[4]Claire Kramsch.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7

一、引言

文学史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史学研究。史学研究往往是要考究研究对象的历史确定性,而文学史研究的确定性则没那么强(温辉、段汉武,2010:147)。长久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英国文学史进行了研究,有些侧重于研究具体的作者、作品,有些则按文体对文学史进行分类解读,这就造成了有关英国文学史的著作版本各异、数量众多的现象。尽管如此,罗伯特·伯纳德(robert barnard)的《英国文学简史》一直备受关注,为许多英国文学的初学者打开了了解这段丰富历史的大门。

伯纳德生于1936年,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曾于2003年获得侦探小说作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他已出版的作品多达数十部,但大都是侦探推理小说。《英国文学简史》于1984年发表,是伯纳德少数几部非小说类作品之一。“对于那些在英国或其他地方学习英语的人,这本简史可供他们的初级课程所用(robert barnard,1994:vii)。”因此,这本简史以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为特点,使许多读者了解了英国文学发展的概况。

二、《英国文学简史》的总体研究框架

与大多数起始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英国文学史不同,这本简史把乔叟时代作为起点,采用编年史式的传统方法一直记录到了20世纪90年代。整部简史以历史为线索,将时代特征与文学结合起来,清晰地梳理了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在目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个别章节以当时著名的作者命名外,大部分的章节都是用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当时盛行的文体作标题的。

文学史编写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文学发展的进程,考察和描述各种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确定作家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坐标,提供关于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评价,揭示不同时代对作家作品的接受情况(哈旭娴,2009:290)。伯纳德的这部《英国文学简史》用将近230页的篇幅记录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历程,“简”正是该书鲜明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特点之一。虽然不比一般动辄几卷本的英国文学史,但这部作品可谓是言简意赅,成功地完成了其理清文学脉络、评析文学经典的任务,更是达到了伯纳德的写作目的:为英国文学的初学者服务。

三、个案评述分析

为更全面、直观地展示《英国文学简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特点,这一部分特意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分析,看看伯纳德是如何带领我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走近各位文学巨匠的。

1、莎士比亚

对莎士比亚的评述是全书的第四章,也是唯一一个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一位作家的特例,由此可见,伯纳德高度肯定了莎翁在英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大多数文学史在介绍重要作家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简单介绍一下作家的生平及其出版作品的大致情况,然后再细读并分析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的节选片段。在第四章的开头,伯纳德也简要地介绍了莎士比亚的生平,从出生到死亡,涉及到他一生中比较重大的事件。但在介绍时,伯纳德一直在强调:关于莎翁后人知之甚少,大多数关于其思想的描述都是后人根据其作品进行的推测,甚至连莎翁的出生日期也是缺乏客观证据的。另外,莎士比亚并不是天生的戏剧大师,他早期的作品也并未获得巨大成功,他也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最终写成了《李尔王》、《哈姆雷特》等这些经典之作的。通过伯纳德这些生动平实的介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而不是那个一直高高在上、无法触及的文学天才。

紧接着,伯纳德介绍了莎士比亚的一些重要的喜剧和悲剧。先从整体上描述一下整部戏剧的语言特点和所表达的主题,然后具体介绍一下情节。伯纳德也使用了写作文学史惯用的手法之一:引用原作的片段进行分析,但是他的引用是非常简短的。在这一章中,伯纳德只引用了五次莎士比亚的原文,而且每次只用了寥寥几行。但这些简短的引用大都是该部戏剧中最能代表莎士比亚语言特色或是情节转折的部分,短短几行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有种想要找到原作继续读下去的冲动。此外,伯纳德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给予作品客观而又独特的评论。“《理查德三世》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成功典范,在后来的历史中,我们发现了他深刻的人性和社会思想(robert barnard,1994:24)。”而“《哈姆雷特》是公认的现代悲剧的巅峰之作,对它的评论太多了,这使它淹没在众多评论之中。只有每隔几年当有新演员重新诠释这部作品时,人们才意识到它还活着,才会重新审视它的意义(robert barnard,1994:29)。”伯纳德的这些有趣的评论使读者不再将阅读英国文学史看作是在学习一门枯燥的阅读理解课,他在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帮助读者从多角度看问题,引人思考,激发那些充满好奇心的读者寻找更加详实的文学史继续学习。

2、维多利亚早期的小说家们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从历史发展和文体类型两个角度对文学发展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法是伯纳德在整本文学史中惯用的方法,这体现了他将历史与文学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在本章开头,伯纳德从文学角度定义了“维多利亚”这一重要词语。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于叙述中产阶级的故事。因此,提起“维多利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彬彬有礼、按时参加教堂礼拜、小心谨慎、衣着得体并且拥有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的中产阶级(robert barnard,1994:110)”。然后,他进一步解释了这个时期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开始流行的原因:许多家庭开始有了全家坐在一起朗读文学作品的习惯,而小说这种体裁故事情节丰富而且通俗易懂,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

接着,像其他文学史一样,伯纳德开始逐一介绍这个时期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这些小说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艾略特等,他们都是英国文学史上不能被忽略的重量级人物。伯纳德所采用的讲解方法是先介绍一下作者生平,然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其重要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值得注意的是,伯纳德在介绍作品时并未从原作中节选片段进行细读式地分析,一方面小说篇幅较长,很难找到较短的片段来代表作者整篇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过多地引用原作也容易造成读者阅读时过于注重语言和细节而忽视了作家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深层意义。因此,伯纳德一般用一或两段的篇幅介绍一部作品,虽然简短但却讲出了作品的精髓,读者如果感兴趣自然会找出原作来细细研读。这也正是文学史的作用所在:它并不是生硬地将原作拼在一起的文学作品合订本,而是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若想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深意,阅读原作还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自我介绍英文版篇8

[关键词]外文报纸 近代 文献综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80-02

近代通常指史学意义上的近代,限于个案,时间节点有所延伸。近代中国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发轫时期,外文报纸在新闻写作、经营方针、编辑技术等方面极大地促进我国新闻从近代走向现代。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日益加深,近代外文报纸研究热度逐渐赶上近代中文报纸,但目前学界还没有对其发展史和研究热点进行文献综述,基于此,本文搜集新闻史、近代史和上海学相关书籍以及1999—2012年知网相关的期刊和会议文献,力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为近代新闻史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发展史研究

学界对近代外文报纸的研究在肯定其历史地位的前提下,首先试图概述其发展状况和历程,从发展阶段和发展区域等方面进行梳理。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中从文字、语种、创刊及出版地等角度介绍近代外文报纸的总体情况[1],简单地为读者勾勒出近代外文报纸的发展概况。方汉奇详尽地介绍不同时期外文报纸发展的中心地区和重要报纸,着重介绍了在华外报发展后期(1895-1911年)的许多变化,丰富新闻史学界对外文报纸后期发展的研究内涵。[2]马文丽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描述我国外文报纸的发展轨迹,以鸦片战争为时间截点,统计出从1842年到前后的120多种,语种涉及英、日、葡、法、俄等。为后进的研究者提供准确的研究范本。[3]

对于区域性的外文报纸,学者的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两种:一、以时间为线索去考察区域性外文报纸的发展情况,把这一时期内的各个地方的外文报纸整理和分析。二、选择特定的时期去考察某地的外文报纸繁荣发展情况,把外文报纸纳入近代区域新闻史的研究范围,丰富区域新闻史的史料。

李国成把鸦片战争前后外文报纸的发展分为:澳门葡英文刊物相继出现、鸦片战争前洋人在广州创办的报刊、英占初期香港的主要英文报刊等来介绍,囊括这一时期的主要外文报纸。[4]孙继林通过介绍近代较早开放的城市和地区外文报纸的发展状况,清楚地勾勒出19世纪外文报纸在中国境内主要城市的发展状况。[5]19世纪60年代是重要的时间点,近代报业从港中心到沪中心的转移。吴宁先后分析香港和上海分别成为中心的原因,得出转移的缘由有:商业中心的变化,香港政府对办报的限制,路透社在上海设立分社使之成为新闻的集散地,广泛读者群的形成。[6]

澳港地区作为近代报业的发端地,也是外文报纸的启蒙地。刘光磊把鸦片战争前后外文报刊的创办作为近代澳门报刊的起步,介绍这一时期内澳门的外文报纸发展状况。[7]光以《蜜蜂华报》为起点,把澳门报业的发展分为19世纪、20世纪初以及建国后三个时期;着重介绍了19世纪初葡文报纸勃兴时期的几份葡文报纸和英文报纸。[8]宁树蕃介绍19世纪香港英文报纸的兴起以及商业性英文报纸的繁盛状况,并进一步解析其中的原因;同时对60年代和后期香港报业的衰落给予关注,完整地把19世纪外文报纸在香港的兴衰呈现出来。[9]

随着报业中心转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学者的关注点也随之转移到上海、青岛等地。闵迪华介绍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几种外文报纸,如英国的《字林西报》、美国的《大陆报》、德国的《远东新闻报》、苏联的《柴拉晚报》、法国的《中法新汇报》、日本的《日日新闻》。[10]各国外文报纸都有布局,足以体现上海作为商业中心的繁盛景象。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延伸,外文报纸在北方海岸也得到不错的发展。林媛媛对青岛近代的外文报纸进行系统地梳理和介绍,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国的《青岛官报》和日本的《大青岛报》,分析其内容和主要特点。[11]

二、办报活动与报人研究

此外,学界还较为关注外文报纸的创办者及其办报活动,包括以国别为线索的办报活动、新闻群体以及著名报人等。

赵永华对整个近代的俄文报纸进行梳理,并对参与中国事务程度、政局对办报的影响、多重的新闻控制、地域布局等多个方面去了解它们的发展,展示了在华俄文报纸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2]周佳荣介绍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人在上海办报活动,提出《上海商业杂闻》是近代的第一份日文报纸,并对在华日文报纸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为后进研究者保留珍贵的原始数据。[13]

报人团体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密苏里新闻帮和著名报业团体上。张功臣在《洋记者与近代中国》中对近代中国各个重大历史时期外国记者的传播方式、特点、规律和其报道作品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为重新认识近代中国提供有益的视角。[14]张威通过追述“密苏里新闻帮”的诞生和发展,考察了它对中国历史的双向影响,诠释了构成“密苏里—中国”链条中的关键人物—威康、密勒(《大陆报》第一任主编)、鲍威尔父子和斯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5]陈丽君追述《大美晚报》与国民政府和日伪斗争,捍卫新闻自由的史实,来纪念孤岛时期的以《大美晚报》报人为代表的报业斗士。[16]

对外国报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办俄文报业集团的比连奇、主持《密报》工作多年的鲍威尔以及《大美尔晚报》主笔高尔德。赵永华介绍在华俄侨报人比连奇的传奇人生,并指出比连奇先生的新闻主张和经营之道。[17]郑保国在通过叙述鲍威尔对重大事件的态度,来论述鲍威尔新闻主义理论。[18]陈兴来通过高尔德几经沉浮的办报历程,表现他对新闻主义的执拗。[19]

三、个案研究

学界还致力于研究近代有影响力和各国有代表的外文报纸,主要聚焦在以下报纸:早期的《蜜蜂华报》和《北华捷报》以及后期的《大美晚报》和《密勒氏评论报》等。

程曼丽从创办背景分析它的诞生、历史作用及其影响。最后指出《蜜蜂华报》是“天朝恩赐”的产物,而不是妥协退让的结果。[20]赵殿红从《蜜蜂华报》创办的历史背景入手剖析它的诞生过程,并介绍其他的葡文报纸,总结出他们的特点:大多为周报;政治色彩浓厚;出版种类多而平均寿命短。[21]

学者对《密勒氏评论报》的关注点在于它对中国情况报道的介绍和评析,王薇结合1914-1941年期间两代《密报》主持人的知识背景和史料分析,得出他们对华报道的特点:公正但不中立。[22]赵禾对《北华捷报》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北华捷报》和《字林西报》不是先后继承,而是两份不同的报纸。[23]徐志红详细地介绍《文汇西报》的创刊背景、报道风格、版面形式、主创人员、市场竞争等方面,丰富和更正了学界对于该报的介绍。[24]褚晓琦全面介绍《上海柴考拉报》创刊过程及其宗旨,并对报址进行考辨,最后还直接选译了几篇评论文章,鲜活地反映了俄侨生活的历史画卷。弥补了学界对《上海柴考拉报》直接内容引用不多,社址辨析不明等不足。[25]王国诤通过查阅《中法新汇报》原本及其他史学书籍提供的线索,初步确定创刊时间,向人们介绍了它的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栏目设置等,结束了对这份报纸的出版日期、概貌众说纷纭的情况。[26]

四、小结

我国近代外文报纸研究集中在从发展阶段和发展区域等方面进行梳理其发展状况和历程、关注外文报纸的创办者、办报活动以及著名外文报纸的个案研究等,其还存在以下不足:1.新闻学是一门融合历史、文学、经济、政治的学科,在肯定自身发展的前提下,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从丰富的报纸资料中挖掘更有价值的文献,为各学科提供基础服务。2.创新性有待提升,有关近代外文报纸的文章多以描述性和介绍性的文章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启发性的观点和思路等。3.加强个案研究,限于外文报纸的阅读障碍和文献保存不良等问题,目前,学界基于新闻文本出发的个案研究少之又少,是亟待补充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马文丽.中国境内外文报刊的历史演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4]李国成.鸦片战争前后的港穗粤报刊[J].中山大学学报,1999(2).

[5]孙继林.19世纪的中国外文报刊[J].图书馆论坛,1999

(6).

[6]吴宁.19世纪我国报业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2006(12).

[7]刘光磊.近代澳门报刊略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12月.

[8]光.澳门报业的起源和发展[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月.

[9]宁树藩.19世纪香港报业概述[J].新闻大学,1997年秋.

[10]闵迪华.三十年代上海的几种外文报纸.学术月刊,

1983年11月.

[11]林媛媛.青岛近代(1897-1919)报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1.

[12]赵永华.试析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J].中州学刊,2006(6).

[13]周佳荣.近代日本在中国的办报活动(1882-1945)[J].社会科学,2008(6).

[14]张功臣.洋记者与近代中国(1840-1949)[M].新华出版社,1999.

[15]张威.“密苏里新闻帮”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月.

[16]陈丽君.孤岛时期新闻自由的斗士[J].今传媒,2011(11).

[17]赵永华.在华俄侨报人连比奇的新闻活动与办报主张[J].俄罗斯学刊,2011(05).

[18]郑保国.约翰B·鲍威尔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04).

[19]陈兴来.执拗的资深报人——《大美晚报》编辑高尔德研究.今传媒,2012(7).

[20]程曼丽.《蜜蜂华报》研究[M].北京: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

[21]赵殿红.《蜜蜂华报》的创办和澳门近代报业的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11月.

[22]王薇,张培.1917—1941:《密勒氏评论报》“涉华报道”理念探究[J].历史教学,2012(06).

[23]赵禾.《北华捷报》始末[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

(03).

[24]徐志红.创刊初期的英文《文汇报》(晚刊)[J].新闻大学,2001年冬.

[25]褚晓琦.《上海柴考拉报》考略[J].社会科学,2007

(10).

上一篇:黄豆的观察日记范文 下一篇: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