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苦与乐范文

时间:2023-11-03 22:27:16

读书的苦与乐

读书的苦与乐篇1

首先说苦。每天天刚亮,学生们就从暖烘烘的被窝中钻出来,匆匆赶到学校。上早读,做早操,规规矩矩挺好每节课,然后领到大堆作业,回家埋头苦做,还常常熬到深夜,连吃饭睡觉都得计算时间。如果遇到难解之题,或考试砸“锅”.........那就更惨了。读书可谓苦也。

然而静下心来想想,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古往今来大凡做学问的,都会经受这一番磨练:

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典故;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等说法。可见,读书是要吃苦的了。因此,我们要有吃苦的勇气。

其次说乐。读书虽然是件苦差事,但乐趣却不少。例如,当你听着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的时候,当你忽然解出一道难题的时候,,当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你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难道你没有快乐过吗?当你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当你看着自己读过的一摞摞书,当你运用自己学过的只是与别人展开辩论,并且取得胜利时......难道你没有欣慰过吗?这就是乐,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留心罢了。

因此,苦与乐是相随相伴的,有苦必有乐,有乐必有苦:

革命前辈谢觉哉曾说过:“快乐是从苦中来的。”吴伯萧也在《记一辆纺车》中写道:“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今天我们是在吃苦,但这样我们就会有学习中的乐和今后生活中的乐。现在许多教师把上课当成师生互动的游戏,很多学生把读书当成找乐,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种做法很值得推广。

读书的苦与乐篇2

读书虽苦,乐在其中.

在人的旅途中,尽管人人盼望欢乐,无人喜欢忧伤,但它们本是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学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头痛的作文题而费尽心思.这些表面看来确实很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收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这一定是艰苦的.在它的前面,我们是畏难怯步,还是搏击进取?前者当然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领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后者则会领略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梅花扑鼻香'的丰硕成果.想想你取得的没一次进步吧,哪一点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所得到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代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艰苦的,但当我们把用心血得来的知识用在建设祖国的四化大业上,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岂不是非常快乐吗?

读书的苦与乐篇3

书如一杯咖啡,会品者说它是香浓的,不会品者说它是苦淡的。同是一杯咖啡,结果却不同。正如“心境不同,结果不同”。

读书亦如品咖啡,细品者品出的是香浓,囫囵吞枣者品出的只是一份苦淡。看古人读书,摇头晃脑,一副享受之样;再看今人读书,一副厌恶样,有口无心。

其实,读书是苦与乐的交响曲,有苦必有甜。

囫囵吞枣者说:“读书时艰苦的,是乏味的。它束缚乐我们的自由,使人感到吃力……”

细品者说:“读书时快乐的,它让你取得好成绩,面对父母的笑脸,外人的夸奖,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它更会使你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

我说:“读书是苦与乐的交响曲!首先说苦:放弃了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整日趴在书上,视力急剧下降。其次是乐:曾经有这么一句话:‘一切快乐来源于艰苦的劳动’。艰苦的背后总是快乐,整日趴在书上,自然有好处。一,读书使人明智;二,读书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三,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需要它……”总而言之,读书的好处是说不完的。

然而当今社会,竟有许多人弯曲了对读书的栓释。本是一份享受,一份快乐,却逐渐演变成对父母,对老师的不解,怨恨。而我却认为:“我读书,我快乐!”

读书的苦与乐篇4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读书确实是一件苦事。古人读书,多是为求取功名,当官发财。“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似乎动力倒是有的,但一些人读书因为是被外在的力量所逼,所以感受不到书的魅力,也享受不到读书的乐趣。也有人读书是为了装饰自己,为了附庸风雅,说到底还是因为外力而读书,这自然也是苦的。

现今的人们也常讲读书很苦,那是因为一些人偷换了读书这个概念,把读书等同于为应试作准备。在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人,他们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一门心思只读课本与参考书,终日愁眉苦脸觉得生活无味,难怪出现一种怪现象:高考结束那天,一些学生要么以撕书庆祝,要么以烧书为乐。也许,真的有人便从此与书绝缘了。

众所周知,读书是传承文化、延续精神的活动。如果说,这还是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待的话,那么就个人爱好而言,读书是改变气质、美化自我的活动。林语堂说:“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俗气尽脱,人便成为高雅的人、高尚的人,自是一件乐事。况且读书就是与高人相亲,与雅士相伴,与美景相合,与自然相交。化身天地间,神驰宇宙外,何等逍遥,何等自在,真乃乐趣无穷的事情。人间至乐是读书,哪里还有苦味?

读书,要享受乐趣,第一要走进书中,去读,去感受。书还没读,便大叹其苦,自是没有乐趣可言的。其次,要会读、善读,读出书味。书还没读,便想着读这书有什么用,考试考不考,那简直是一种负担,更别讲什么乐趣了。走进书中,心灵放松,去面对赤壁的江月、西楼的满月、杨柳岸的残月,感受古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去欣赏瑰玮奇丽的滕王阁、秀竹瑟瑟的潇湘馆、绍兴鲁镇的河埠头,体会社会人生的多姿多彩。走进书中,去体味先贤们“日忽忽其将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与困惑,去感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相思与刻骨铭心的生命之痛。走进书中,既欣赏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山川神异,又领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既启心智,长见识,又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

读书时,每有会意,自会得意忘形,甚而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想想看,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经过书的不断洗礼,我们的语言自会文雅传神,我们自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习惯一旦养成,“一日不读,如三秋兮”的不尽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读书吧,尤其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书海有路乐作舟,人生境界的飞升就在你的面前。

模拟评分内容24+表达24+发展8=56分

读书的苦与乐篇5

犹太人将读书置于很高的地位,孩子一出生,他们便会在书上涂上一层蜂蜜,让孩子去舔,所以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也会将书放在枕边和过道上,可供随时翻阅。在犹太人眼里,书如同蜂蜜,读书就好像蜜蜂在采撷花粉一样;打开一本书,就好像打开一个快乐烂漫的乐园。可以这样说,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以读书为乐已经深深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里,也使他们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光芒四射,据统计,从1901年至今,全世界共有80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其中犹太人就占了近1/4,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不到世界人口的万分之三。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不错,书中的知识仿佛一道道美味佳肴,有着享不尽的酥脆口感。《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被作者表现的淋漓尽致,有股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回味,那淡淡的甜香轻柔地滑过鼻子,给人以无限遐想;《西游记》中本领高强,急性子的孙悟空就像一道香辣的川菜,给人以香味浓郁,烈辣入口的感觉。这一部部好书,如牛奶般醇香,如咖啡般浓郁……让人咂嘴不已,给忙碌的人生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读书,其实大可不必讲究。古人“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法看似不雅,实则领略到了读书的真谛。而今,公园里的“晨读”,公交车上的“走读”,倚床点灯的“夜读”,又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正如有人所说的:“先要把读书看的很平常,才可以读书,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指随性而读,是与生命相伴始终。”只有把读书看作是平常之事,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才能真正领略到“乐读书”的意境。

在我看来,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充满哲理的书,是一件浪漫的事,我很喜欢文字与文字之间那跳跃的韵味,就像茶一样,虽然味道不如果汁般甜美,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茶香。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段落都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韵意,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读书“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为谁而读,为何而读。《左传》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读书亦如此,干一切事情也是如此。让我们以读书为乐,去快乐地阅读,一起领略人生真正的快乐吧!

读书的苦与乐篇6

››习惯成就人生 中学升旗仪式讲话››教师国旗下讲话------王老师››致毕业班的学子们››树立安全意识 构建和谐校园››开学仪式上的讲话 实验小学国旗下讲话››谈谈参加校运会的感受 国旗下的讲话 文 章来源免费 教育 w ww.Edu wg.Co m文稿网 读书苦吗?有人会回答:太苦啦!苦在哪里呢?苦在不投入,苦在被动读书。有的同学,读书全靠老师家长逼迫,读起来就不情愿;有的同学全把读书当成负担,读起来就容易枯燥无味;有的同学畏惧读书,认为读书就是吃苦受累,遇到困难便轻易退缩读起来就没有信心。

其实读书并非某些同学想象的那样困难、那样苦,我们应该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对读书的兴趣,才能更好的享受读书之乐。读书是自己的事,不为别人,为自己而读书的人是明智的是有思想的是有责任心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为了让自己修身养性,是为增长知识,是为了实现梦想。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要对读书感兴趣,把它当成一件乐事,读书何苦之有?读书岂不快乐? >>《国旗下讲话——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读书的苦与乐篇7

人的一生,是由各种各样的追求堆砌起来的。

疾病时,追求健康,健康时,追求时尚;贫困时,追求富足,富足时,追求高雅。凡此种种,归结起来,无外乎人生总也缺少不了对快乐的追求,或者说,快乐就是人的一生最频繁、最强烈、最本质的追求。

同学们,你快乐吗?你想快乐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爱将读书与勤奋、与辛苦紧紧地拴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书山无路只有勤能开路,学海无涯苦乃唯一之舟。冷静想一想,是不是有些荒谬。人类繁衍了几百万年,学习一直是人类进步的最强推力。如果学习是人世最难最苦之事,我们的祖先何以如傻冒,死抱着勤苦而不追求其他快乐的方式呢?

如今,人类讲求的是终身学习。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从业、谋生的需要,同时,学习更是人类自身精神的需要,是每个人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虽然,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勤,也避不开苦,但从本质上讲,既是自身的需要,是精神的需要,学习本就该是件快乐的事,就像我们大嚼心爱的食物,牙床难免有些酸痛,但对食物的摄取会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那么,学习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叫苦、叫难,而很少有人感到快乐呢?

在我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有因有许多,但对我们而言,主要有这两点。

一是我们还很幼稚,思想不够成熟。总以为学习是父母强加的、老师逼迫的任务,而没有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自身的需要,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就快乐不起来。

事实上,世间任何事,哪怕是再有趣的事,一旦变成了任务,就难免给人压迫感,就会枯燥、艰难起来。譬如:某同学喜欢篮球,上课时总在幻想自己在篮球场上驰骋,甚至希望将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而一旦我们让他停课,让他一天到晚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他肯定吃不消,会打退堂鼓,又希望重新回到回来自认为枯燥乏味的课堂中来,就像有的同学上学久了盼放假,假期长了又想上学。

如果学习中你觉不出快乐,不妨先调整一下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把学习当作一种运动,当作一种锻炼。为自己的未来作准备,这也是你人生的一种需要。我想,苦点、累点,你也就不会太在意。不在意了,反而会觉得轻松许多,快乐感就会萌生。从此,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二是学习的过程较为漫长,我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长短时间难以觉察,缺乏耐心的人往往会灰心丧气,学习的快乐就会大打折扣。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作为读书人,我们从踏入学校那一刻起,就在自己的中心暗暗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或是前多少名,或是考上一个什么学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觉得目标似乎越来越渺茫。不是我们没有努力,到底为什么?我们自己想不通。于是,我们就开始怀疑,开始放弃,开始在学习过程之外寻找快乐。

还记得吗?小时候,爸爸妈妈为哄我们多吃一口饭,老爱说,再吃一口,你就长得像谁一样高,你就能打赢XXX。当时,你是吃了,但你长高了吗?你打赢了吗?没有。吃一口后没有,吃一天后也没有,吃一月后还是没有。爹妈还在那么哄,我们还在那么吃。几年之后,再看看现在的你,是不是已经长高了、长壮了?当然,因为时间长了,努力的结果才有可能显现。

读书也是这样,短时间感受不到学习的成果,并不意味着学习就没有效果,只是时间还不到,用哲学的观点看就是量的积累还没有促成质的飞跃。

事实上,今天的你与小学的你、幼儿园的你比较一下,你是不是能说会道了,你是不是会思考处理问题了?这就是读书学习的效果。没有达成你所定的目标,但你毕竟成长了。想想这,你能不欣慰吗?你能不快乐吗?

快乐不只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态度。就像在山谷里听回声,你哭它就哭,你笑他就笑,。笑着过一天总比哭着过一天好,快乐地过一辈子远胜过苦恼地活一辈子。

我们是读书人,读书人最需要的是心志的活动,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愉悦的你才有可能充满激情地投身你的“事业”——学习。书山有路为径那是对我们的勉励,学海无涯乐也是舟啊!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难吗?不难。读书人也是人,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没有两样。做我们该做的事,完成我们能实现的目标,知足就能常乐。

早上到学校读读书,让文化滋润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会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上课时候听听课,让知识占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就会感受到充盈,精神就会变得强大;下课之后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作业,作业会给你游戏的快感,会给你成就的美感!

我们是读书人,我们的追求就是学习,追求的过程本就该是快乐的过程。无论暂时的结果如何,有朝一日,你会觉得自己无愧于中学时代,无愧于读书人的称号,你的人生会一起伴随着快乐!

读书的苦与乐篇8

什么是苦学?苦者,刻苦也;苦学,即刻苦地学习。乐学呢?乐者,快乐也;轻松地学习,即为乐学。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又如何能统一起来?

学生读书上课,在大纲上规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天天要做,还有教师时时在督促。越是自己不喜欢的教学内容,越要努力钻研,否则就学不懂。知识就像链条,哪里掉了一环,要接上去不知要多花几倍力气。读书求学,自然要受纪律的约束,受教学规律的支配,由不得自己任性。兴之所致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不是学生尤其不是小学生应有的读书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苦,否则完不成学习任务。诚如所指出的: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如此说来,苦学是教学规律的必然,而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因应试教育应运而生的题海战术,使学生苦不堪言。现在教学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尚未全部清除。因此,有人一看提倡苦学,就联想到题海战术给学生带来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因而竭力反对。其实,这些人不理解苦学的真谛。

什么是苦学的真谛呢?起码它应包括三个内容?:其一是专注,能坐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书;其二是刻苦,绞脑汁,肯钻研, 不为学习上的任何困难所吓倒;其三是有韧性,把学习坚持到底,十几年如一日。

人生百年,从孩提时起培养苦学的精神和习惯,不仅是完成各学段学业的保证,而且能终生受益。

促使学生苦学,又从何入手呢?

一、 学习目的性教育

对学习目的性认识的越清楚,越能自觉刻苦地学习。学习目的性各年级都应该持之以恒地进行。不同年级可以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重点。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应是经常性的话题。如,学语文与学其他课的关系,学语文与长大后参加工作的关系,甚至语文与爱国的关系等。记得教四年级语文时,笔者曾讲过一个对联故事(传说,一个清朝爱国文人用对联怒斥八国联军头目。八国联军头目出的上联是:琵琶琴瑟王在座;爱国文人对的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犯边),直到初中的一次作文竞赛《老师教我爱语文》,笔者原班级中的一个同学获一等奖,作文中描述了这个对联故事给他的教育。可见,让学生明白学语文的重要,其意义有多么深远。

二、 克服困难的教育

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训练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培养苦学精神的必由之路。

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应落实到课堂上和作业上。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克服思维障碍,理解课文,读熟课文;作业前要进行答题指导,促其养成答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和对难题不轻易放手的习惯。

此外,榜样教育对学生克服困难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苦学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才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苦学精神时,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轻松些,乐意自己去学,做到寓苦学于乐学之中,在乐学中培养苦学精神。

在使学生乐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 根据学科特点,挖掘乐学因素,培养学习兴趣。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辞优美。这些课文,有的形象鲜明,有的意境悠远,有的蕴含哲理,有的情真意切,更多的是达到了形、意、神的高度统一,使人百读不厌。因此,根据学科特点教>!

根据语文特点,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境界,主要方法有立形、入境、悟理、体情等四种。①立形,即立其形象。要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再造想象,使文中的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像过电影似的,如见其人,如观其景,如睹其物。②入境,即进入意境,不同形象的组合,组成全新的意境。诗歌、散文,只有进入意境,才能读出味来。我们应在立形的基础上入境,通过朗读、语言描述,重点词句的揣摩,思路的探索等,进入文章的意境。③悟理,即领会道理。对蕴含哲理的课文,如童话、寓言类,要在立形、入境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意象所要阐明的道理。④体情,即体会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能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哀乐,能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读课文时有哭、有笑、有喜、有忧。读到这种境界,学生不喜欢语文是不可能的。

2. 改进教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学生乐学,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内就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不必在课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练习才能勉强掌握。假如在课内,学生要耐着性子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或无目标、无指导放羊式的自学,课外却要跌入题海中,学生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

使学生乐学,还必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必须开足课程,使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不同的学科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大脑。信息源的多极化,能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功夫在诗外吧!

综上所述,苦学与乐学是可以达到辩证统一的。我们可着眼于苦学精神的培养,从乐学入手,到一定阶段,学生有了学好语文的志趣,即使是苦学,他们也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的。

上一篇:搜索引擎营销策略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