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经典的电视剧范文

时间:2023-12-04 04:27:05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1

[关键词]古典诗词;影视作品;诗意化走向;实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103-05

宋秋敏(1974-),女,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唐宋文学。(江苏南京 210097)

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基金(项目批准号:1002069C)的阶段性成果。

正如E.R.库尔提乌斯所说的:“过去的文学总是活跃在现在的文学之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闻一多语),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对于影视这门被称为“第七艺术”的最年轻的现代艺术而言,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和身影也仍然时时闪现在其中,使这种特殊的文化艺术融入了具有中国韵味的独特的美学内涵。

流传到今天的古典诗词名作,经过了历史的淘洗,有着恒久的艺术魅力,影视作品取其精华进行传承,最明显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影视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二是影视剧名对古典诗词名句的借用;三是影视作品(尤其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古典诗词的穿插和使用。其中,影视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某些影视歌曲为适应剧情需要,直接将古典诗词拿来配乐歌唱,或者仅对原作中的部分句子和词语作改动,这既可称为“新瓶装陈酒”,也可以视为对古典诗词的“重新包装”。

这种表现形式如,电视剧《东周列国·战国篇》11个章节的片尾曲,均为《诗经》篇章,分别使用了《诗经·邶风·柏舟》、《诗经·小雅·庭燎》、《诗经·邶风·终风》、《诗经·小雅·谷风》、《诗经·王风·黍离》等11首著名诗篇;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枉凝眉》、《晴雯歌》、《叹香菱》、《紫菱洲歌》等歌曲,也照搬原著中的诗词,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曲而成;央视《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实际上是明代杨慎《临江仙》原词。由于这些古典诗词与影视剧的内容十分贴近和契合,再加上作曲家和歌唱者对原作的韵致和情感意蕴理解深透,这就将古诗词中的精品演绎成了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古典诗词借助音乐的翅膀和影视剧的影响力广泛传播,也足以表明大众对翻唱古典诗词这一形式的充分肯定。

其二,不少影视歌曲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这种表现形式如,《西游记》插曲《女儿情》中的“相见难,别亦难”化用了晚唐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句;《杏仙曲》中“桃李芳菲,李花俏,怎比我枝头春意闹”,则化用了韩愈《晚春》诗中“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句和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又如,台湾地区电视连续剧《包青天》的主题曲《新鸳鸯蝴蝶梦》: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是要问一个明白,还是要装作糊涂,知多知少难知足。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

化用和援引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及杜甫《佳人》中“只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等诗句。此外,还有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的主题曲《暗香》,直接得益于姜夔《暗香》和《疏影》词中那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冷韵,词作者陈涛也因此获得了由中央电视台和MTV全球音乐电视合主办的中国内地年度音乐颁奖典礼——“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的最佳作词奖。这种融汇古今的创作方式不但丰富了影视歌曲的表现内容,而且大大加深了它们的文化底蕴。

其三,影视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因承,还表现在“韵文”式语言风貌和对传统诗词体式的因承上。

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霈可谓是以“韵文”式语言创作当代流行歌词的高手,这与他经常为古装武侠剧和历史剧创作主题曲有一定的联系。再如邓伟雄,其词从形式到内容都颇具古典诗词风韵。另外,像卢国沾、许冠杰等港台当红词曲作者和一些大陆词家如陈涛、陈小奇、冯晓泉等都作过类似的尝试,而且效果也都不错。

一些影视剧名也直接或间接借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名篇,如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取自李煜《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巴山夜雨》取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诗句;《枯木逢春》化用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诗《不第后赋菊》;电视剧《大江东去》剧名则出自苏轼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第一句。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名,大都沿用原著篇名,而在她的50余部作品中,取名于古典诗词中名篇名句的就有一半以上。虽然这些影视作品内容本身与古典诗词原作联系不大,但却由此也可见看出古典诗词对当代影视作品之“余泽”。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2

名家诵名篇

此次“中华诵系列朗诵会:小桔灯―中国散文与诗词经典朗诵会”演员阵容强大,朗诵艺术家方明、雅坤、徐涛、姚锡娟、肖雄,吟诵艺术家程滨、徐健顺等倾情加盟。《诗经》、《长歌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江花月夜》、《念奴娇 赤壁怀古》、《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宝玉探晴雯》、《大堰河 我的保姆》、《小桔灯》、《沁园春 雪》等最丰富的文学篇与听众们一一见面。

诵读成常态

本场演出是“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行动”项目之一。据教育部语用司负责人介绍:这一项目就是要让孩子们通过大师们演绎经典,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文明。每逢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我们都会举办诵读活动,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经典资源库、开展诗词歌赋的征集。

8月23日当晚的演出为观众特意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册,包含所有诵读的内容,观众可以同步赏析、学习,还可以收藏。中山音乐堂总经理徐坚表示:“朗诵音乐会将逐步成为中山音乐堂的常态演出,不仅只出现在暑假”。

古今相呼应

本场朗诵会首次加入吟诵的表演和辅导。上半场以古典诗词为主:《诗经 蒹葭》将拉开朗诵会的帷幕。肖雄、徐涛、雅坤、方明、姚锡娟依次奉献短诗一束,随后,各位朗诵家将分别朗诵自己的拿手篇目:肖雄的《春江花月夜》,徐涛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雅坤的《爱莲说》……各具特色。

演出下半场以现代散文和诗歌为主,也以短诗开场。姚锡娟朗诵冰心散文代表作《小桔灯》,这篇语文课本中的必读作品再现音乐堂舞台。徐涛赋有磁性的声音展现《大堰河 我的保姆》的作者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沁园春 雪》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纵论历代英雄人物,由方明大轴演绎。

音乐添神韵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出为全场的朗诵篇目配以美妙的音乐。上半场的古诗词以民乐伴奏为主,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家们演奏《十面埋伏》、《乡愁》、《霸王卸甲》、《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浪淘沙》、《汉宫秋月》等民乐名曲,古琴、筝、箫、琵琶、二胡为朗诵会增添神韵。下半场的音乐部分以经典钢琴名曲为主,与现代朗诵名篇相结合。

【声音】

方明:经典助推成长

在早前的媒体见面会上,方明现场表演了《岳阳楼记》,朗诵的魅力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方明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活动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当今的青少年应该加强文学经典的积累,也许现在他们不能全部理解,但伴随着成长,他们终将深刻理解经典的魅力和含义”。

雅坤:既是光荣,又是责任

雅坤表示:“这些经典的篇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参与朗诵会,我感觉既是光荣又是责任。我们老一辈有义务把经典传承下去,也希望年轻人能够重视――关注朗诵、关注经典”。

家长:老师亟待培训

刘笑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她每周都会去儿子的学校辅导孩子们晨读。对于朗诵,刘笑梅显得格外着急,“即便在普通话推行比较好的北京,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仍旧堪忧”,刘笑梅认为真正朗诵的老师急缺、老师不懂得朗诵的要领,“重文轻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孩子们没有时间和心情进行朗诵。家长和老师应该把重视英语的精神拿到重视语文、重视朗诵上”。

【评论】

让朗诵“典型”生活

还记得儿时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吗?还记得上学时参加朗诵比赛的紧张心情吗?你有多久没有朗诵的经历了?你又有多久没有听过朗诵了?

记忆中,朗诵似乎只应停留在孩提时代:戴着红领巾在国旗下演讲的那一刻,声音激昂;语文课上诵读课文的那一刻,神采飞扬。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的繁重,朗诵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当《小桔灯》、《爱莲说》、《陋室铭》再次在耳边响起,恍然间发现,原来这些经典早已沉淀在遥远的心底。

诗经乐府,唐诗宋词。那些时代经典璨若星河,生活也因而多姿多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是一种生活情怀的经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一种生活乐趣的经典。情怀和乐趣是吟唱的,是朗诵的。没有朗诵,就没有情怀的打理,就没有生活的抒发,当然也就没有经典。

方明说:“终有一天,人们会体会经典的力量”。这一天距离我们有多远?我们是否应该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在MP3中加入经典诵读,睡前以一首短诗来结束一天,仅仅需要5分钟,然后,在第二天早晨再用5分钟大声吟诵出来,你会体会到:这不是时间的堆砌,而是灵魂的泛起。

本报记者 孟绮

小羊圈胡同“圈”来老少大腕

话剧《四世同堂》演员阵容公布

老舍先生巨著《四世同堂》问世60多年后即将在今年登上话剧舞台,究竟会由谁来演绎如此脍炙人口的著作呢?日前,答案终于揭晓。

扮演祁老太爷的是“老戏骨”雷恪生,这个角色可谓众望所归。雷恪生在国家话剧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雷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近些年来在舞台上可谓老当益壮。在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中就扮演瑞宣的黄磊,在话剧中也将扮演这一儒雅隐忍、一心为家的祁家长孙角色。朱媛媛在剧中扮演瑞宣的妻子韵梅,要塑造一个上孝老人、下佑子女的经典“贤妻良母”的形象。而在电视剧《潜伏》中成功塑造李涯一角的祖峰此次加盟话剧《四世同堂》,扮演祁家老二瑞丰,他的妻子――势利、是非的“胖菊子”则由曾在《空镜子》等热播电视剧中有出色表现的陶虹饰演。在剧中的冠家,冠晓荷、大赤包这对在电视剧中已成经典的角色由曾与田沁鑫导演有过多次默契合作的舞台黄金搭档辛柏青和秦海璐饰演。在林汝为版电视剧中由李婉芬塑造的大赤包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此次秦海璐是主动请缨扮演这一角色的。由于她与人们印象中的大赤包形象反差非常大,是否能在舞台上塑造一个大赤包的经典形象也成为她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话剧院实力派演员孙红雷将在剧中客串一位“说书人”角色,负责用旁白串联整个情节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剧组全体演员已经进入剧情排练阶段。不少在影视剧中成名的演员为参与话剧《四世同堂》的演出,不惜推掉片约、把大半年的时间花在排演场、剧场和巡演路上,田沁鑫导演戏称:“小羊圈胡同把这么多腕儿一‘圈’就是大半年,这个戏没法排不好”!

另据了解,剧中扮演祁家第四辈“妞妞”和“小顺”的小演员目前尚未到位,随后剧组将面向全市启动小演员选拔活动。

话剧《四世同堂》将于今年10月27日至31日在台北中山纪念馆首演,随即在深圳、上海、天津等多个城市展开为期2个月的全国巡演并将于明年1月在天桥剧场进行北京首演。

梦坤J012

打开音乐之门搭起糖果屋

打开音乐之门里的最后一部木偶剧《糖果屋历险记》,将于8月28日在天津音乐厅上演。届时,小朋友们将在特别搭建的糖果屋里开始一段神奇的历险之旅。

本剧根据格林童话《糖果屋历险记》改编而成,讲述了亨特儿与格蕾特儿这对小兄妹生动曲折的奇幻之旅。

演出现场,主人公亨特与格蕾特将会来到观众中间与小朋友们一同战胜魔法老婆婆,而且小朋友们能在音乐厅里看到茂密的森林和用巧克力、奶油、饼干和炸面包圈做成的比房子还大的蛋糕魔法屋、变幻莫测的魔球,还能合着节奏和亨特与格蕾特一同表演跳舞唱歌……

亚东J012

电影质感融入话剧《卡卡的站台》

将视觉焦点对准女性观众的话剧《卡卡的站台》将于8月25日至29日抢滩蜂巢剧场。8月18日该剧在京召开新闻会,郭宝昌、丁嘉丽、印小天等一一现身,为该剧站台。

该剧以精灵幻卡卡独有的视角作为开场。在她的描述下,3位女主人公尤卡卡、罗卡卡、白卡卡以及她们生命中的男人出现了。他们将在舞台上演出火红炙热的生命、白色纯真的梦想及蓝色永恒的现实。《卡卡的站台》通过寻找爱、经历爱和即将失去爱、失去自我的情感表达和现代的观众做了一次心灵的关照。

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的导演、演员李欣凌以及中央戏剧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罗宇、张端组成“女性导演团队”,3位敏感、率性与细腻的女性导演此番集结智慧打造《卡卡的站台》,期待着通过戏剧的方式跟女性观众近距离交流,“热爱话剧的观众,心灵始终是透明的、纯净的,我希望她们能够从卡卡的身上感受到戏剧的真挚与美好,也期待着与她们分享每一步创作的喜悦”。

电影质感与戏剧样式的组合,将是本次演出的一大特色。演出现场通过影像特效等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的站台氛围结合着部分演出段落由虚到实,像变焦镜头一样,使演员的表演呈现出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的效果。“小剧场话剧的魅力,就是要让观众与舞台及演员近距离接触”,该剧的导演之一李欣凌介绍说:“为了加深这种冲击力,我们会让演员直接在观众席中完成表演,肌肤、气息,表情……真正做到与观众同步呼吸”。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3

老剧为什么还在播?

尽管各个卫视在黄金时间一天播4集新剧,尽管电视台的电视剧储备已经严重积压,尽管机顶盒有100多个电视台可供选择,老剧还是有一批固定粉丝。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许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电视剧,并不以收视率为评判标准。那时候的电视剧制作,基本上是导演中心制,电视剧产量不多,彼此之间几乎没什么竞争,“思想性”“艺术性”是评价一部电视剧好坏的重要指标。看似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创作者还有着相当大的自主空间。

后来,收视率成为了评判电视剧的惟一指标,一部戏收视率上不去,大公司需要三、四部赚钱的戏才能背回来,小公司就干脆直接倒闭。全国几千家影视公司,都在“围攻”不超过20个省级卫视的选片人,而这些选片人根本看不完那么多电视剧。于是,剧本题材和演员阵容成为了最省时省力的判断标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盈利模式导致大部分创作者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只能选择最保险的题材进行命题作文。现在充斥荧屏的家庭戏、谍战戏、抗日戏都在这种状态下被炮制出来的。大部分同类型的题材都在相互模仿,又小心翼翼地避免照抄。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家斗戏”,专指为了房产和赡养老人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算计、谩骂,乃至打出脑浆子的电视剧。

某著名制片人曾在一次剧本讨论会上阐述自己的成功经验:“现在的观众‘皮’厚了,娓娓道来那一套不好使了,得用锥子扎出血才行!当今社会压力大,老百姓就喜欢看突破常规的角色,只有傻子、疯子、流氓才能火,他们就爱看许三多、李云龙、李大本事耍猴儿。”现在看来,万人空巷的《渴望》只是一部普通的家庭戏,它的“话题”在哪儿?《北京人在纽约》若在现在根本不会被立项,因为外国拍摄费的成本太高,华人的奋斗概念太笼统。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曹桂林后来弄的《纽约人在北京》也不了了之。而当年热播的《大雪无痕》闹不清到底想写啥,光冲这名就卖不出去,改成《惊天大案》还凑合。

的确,这个时代加速了,话题要“劲爆”,情节要“强起”,人物要“极致”:《渴望》中宋大成和王沪生的第一次交锋,俩人还一起给刘慧芳家房顶子糊瓦呢,放现在怎么也得来上一顿胖揍。老太太喜欢宋大成,刘慧芳却喜欢王沪生,老太太一边切菜一边偷偷往屋里瞄,放现在编剧一定早就让丈母娘挥着菜刀进屋砍女婿了。老剧提供给人的美好,正是这种“慢慢来”的讲述方法,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剧情中,观众能够看清砖头收音机、万紫千红雪花膏、金鱼搪瓷脸盆,刘慧芳的妹妹掀门帘儿,就着茶壶嘴儿喝凉白开这样的闲笔,也能看到过去邻里之间逢年过节给对门儿端碗饺子的亲密感。那时候单位还论资排辈福利分房,兄弟姐妹之间断不会为了一套二居室,打得老死不相往来。

一切向钱看之前,计划经济造就了许多奇迹,按照现在演员的市价,再集合一次《大宅门》式的演员阵容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赵薇不再是小燕子,范冰冰不再是金锁,两人甚至从不同台。《我爱我家》中傅明式的虚荣又可爱的老干部形象不会再有,文兴宇老爷子也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老剧之美

老剧之美在于它的价值取向是审美,追求真、善、美的同时温和、自然。当然,老剧狭义的美也指“漂亮”:赵雅芝、翁美玲、林晓旭、邓婕、盖丽丽、江珊……没有“锥子脸”和假鼻子的时代是多么美好。连披着绿皮的小龙人,也比林妙可更显真实可爱。有些变化无法阻挡,一些电视剧甚至走向美的反面,现在制片方不再惧怕骂声,因为骂声引发关注,关注也能带来收视率。《轩辕剑之天之痕》《穆桂英挂帅》《钟馗传说》……人们甚至开创了一个专门让人边骂边看的剧种——“雷剧”。

相比播雷剧,播老剧对电视台更合算。首先,它无疑大大节省电视台购置新剧的成本和风险。电视台投资费用高昂,版权费也贵得惊人,现在即便花大价钱买进新剧,也不能保证就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拔得头筹,而老剧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已经形成品牌认可度,观众和广告商都很买账。

现在电视机顶盒频道越来越多,但电视机的开机率却越来越低,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甚至下降了2/3还多,吃完饭全家老小一起看电视剧成了过年过节才能看到的温馨场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娱乐方式的增多,网络上的美剧、韩剧对观众的分流;另一方面,对警匪、古装等题材的限制,导致了这方面的创作在经典之后就成了空白,而填补这些空白的,仍然是这些经典老剧。

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同样适用于电视观众,经过这几年的筛选,只有喜爱家庭戏、抗战戏和谍战戏的观众留在电视机前。当观众群需要新鲜血液补充的时候,年轻人都去看韩剧和

美剧了。尽管现在出了《我的经济适用男》《大男当婚》《钱多多嫁人记》等这样刻意针对年轻观众的电视剧,但像《奋斗》《蜗居》《士兵突击》等真正的原创作品,仍然是凤毛麟角。多方面偶然促成的成功,以后再难复制。现在,除了拍《一年又一年》的郑晓龙,没人能再拍编年体的《金婚》。《大明宫词》在深夜播过无数遍,最近又在重播,陈红说着莎士比亚式的梦幻台词,美得不可方物,扮演薛绍和张易之的赵文

成为了无数女性的梦中情人。

没有“锥子脸”的荧屏是多么美好

老剧的乐趣之一也在于不用观众动脑子,烂熟于心的剧情和台词,让主妇们能一边烧菜煮饭,一边欣赏电视剧,这也是《射雕英雄传》《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不断重播的原因之一。然而看老剧的另外一种乐趣,恰恰在于重新动脑子。最近微博上流行《我爱我家》四六级考试,剧中犄角旮旯的台词全被挖了出来,考卷煞有介事地分了单选、多选和连线题。比如分集《骗子》中收到过宇宙公司贾总名片的包括:A环球公司的李秘书;B银河公司的三儿;C炸油条的刘总;D收破烂儿的赵总;E算命的孙总……经典无论以多时髦的方式被娱乐,也总是好玩儿的。

岁月如飞刀,观众们和演员们一起变老了,只有荧屏上的人永远年轻。17岁看的《红楼梦》和70岁看的《红楼梦》,基本上是两本书。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看过无数遍的老剧,也会陡然生发出新的含义。20年前看《北京人在纽约》,看的是王启明和大卫,谁抢了谁的媳妇,谁的毛衣厂最终挤垮对手。多少年以后再看这部戏,观众看到的是王启明给宁宁庆祝16岁生日,他的朋友大李拿到了绿卡,王启明说这是好事要一同庆祝,大李却鼻子一酸,说:“老婆孩子都跑了,我这是干嘛来了!”阿春在酒吧遇见来挑衅的宁宁,她淡然反击道:“我相信我在我这个年龄无可挑剔。人生就像一座舞池看上去满满的,可是舞曲结束就空空荡荡。启明,让我们填满它吧。”王启明在赌城输掉安东尼给他的最后的货款,在高速公路上飙车,大奔里一边放着《金太阳》专辑中的《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边给阿春打电话,阿春问他现在在哪儿,王启明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4

由马伊琍,朱亚文,张兆辉,张可颐等主演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正在浙江、北京卫视热播,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关注,剧中马伊琍,朱亚文饰演一对隐婚夫妻,在生活、职场、感情等多重矛盾中发生了一系列励志,虐心感人的故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展现出大城市白领的心酸,很多对该剧的经典台词很关注,其实剧中有很多的经典对白,经典台词语录,这些经典台词丰富了整个故事,下面给大家汇总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经典台词语录大全。

1、我脑海中有一个角色,自从你来诗经,再无别人能演。

2、你过上了电视剧里那种生活,才发现演员的演技真的是差远了!

3、广州不分贫富贵贱,从来英雄不问出处胜者为王,北上广是所有人的向往,但是在哪都得靠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个字,干。

4、我们不走心,只走肾。喝了这杯,签了这单。

5、你说你们俩何必呢?

6、一个人住,死了都没人知道。

7、哥哥,不是我逼你,是你逼我呀。

8、城市的意义在于,即使是地狱也是在最高处。

9、青春是囫囵吞下的盛宴,往后都是人模狗样的品屎。

10、择日我羽翼丰满,必带你翱翔天际。

11、你现在是成功了,但你真的开心吗?开心死了!

12、潘云:您大人有大量,你就得饶人处且饶人呗。

客户:跪下!过期不候!

(潘云一拳打过去,内心潜台词:都跟你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了,看,你非不要)

13、什么样的人就会在什么样的地方,不是你选择这个城市,而是这个城市选择了你。

14、她现在可是你的竞争对手啊。

15、明天不要穿帮。

16、不想当将军的司机不是好厨子。

17、想想以前挺天真,后来觉得自己市侩了,再后来发现其实自己从未改变;只是比以前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更好的去爱自己。

18、我们是业务员不是让你吃豆腐的。

19、你说人性复杂,我说那叫繁华。

20、汪涵:我才发现,我还爱着大哥。

潘芸:可是大哥不爱你!大哥每睡一个妹妹都是因为之前不认识她们。

汪涵:你怎么那么狠呢?

潘芸:每个女孩子心里都有个小秘密,在这个小秘密里面做梦,受伤最深的时候就回到这个梦里…

21、如果你的理想里有感情,那何必又要五千万呢,和爱的人在一起就好了!

22、我给公司卖力气,公司跟我搞政治。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5

最有识别度的传播名片———电影对白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认可了电影艺术这种说法,但电影毕竟不同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它更像是一个多种艺术的杂合体。电影诞生以后,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一种人人都可谈及的平民艺术,但凡经典电影必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电影的传播为何竟会如此广泛?简单来说它符合了传播学中最基本的规律。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补充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其中“说什么”则成为制约一部电影能否迅速传播并进而形成经典的最重要因素。下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几部利用人物语言差异化成就经典的电影作品。

国产电影开始注重人物语言风格是从《黄土地》(1984)开始的。该片画面凝滞、人物朴实,将电影画面叙述简化,以简单的对白冲破了长期以来电影发展形成的画面符号化苑囿。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一系列影视剧,让国内观众开始对独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产生新鲜的体验和关注。冯小刚的《编辑部的故事》、英达的《我爱我家》等电视剧风趣调侃的语言风格更是得到了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既然张佃户来了就让那些骡子呀、马呀都歇了吧!”相信如此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语言表达没有几部电影能够做到,而正是这种语言上的差异让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种语言风格从此也一发不可收拾,如《大腕》里英达对于大师的定义:“什么是大师?就是八个字: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再往后的电影《手机》、《非诚勿扰》都是此类作品。可以这样说,冯小刚的电影不用看,听着就好笑,这就是语言风格差异带给他的收获。再有香港影坛,曾有一时期武侠电影充斥银幕,虽说有经典但始终没有多少观众能够对某一动作产生兴趣。而相反的是,我们记住的恰恰是人物语言。如《东邪西毒》,虽说有很多人对这部电影不大认同,可你不得不佩服王家卫对语言差异化下的工夫。黄药师说:“一个人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他选择“醉生梦死”酒,却发现并不能忘记:“醉生梦死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有些事情你越想忘记,就会记得越牢。

当有些事情你无法得到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你对王家卫的电影可以不认可,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他在电影上的成就,这些经典都归功于他在声音语言上下的工夫。如果让某人回忆起一部电影,说上几个主角的名字未必有人能记起,但如果能够念出如此一段台词肯定会让很多人脱口而出:“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台词传播的广泛性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人们不厌其烦地演化这段台词、传播这段台词,究其原因,是编剧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语言差异化的表述,当然这首先必须符合电影角色的性格特点。假如我们换一种说法,将这段台词改成:“我原来不懂事,不知道爱是怎么回事,直到今天我才终于知道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马上就要死了,在死之前希望能够对你说几句话:‘晶晶,你还能接受我的爱吗?我会爱你一万年。’”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表述,同时也把至尊宝的悔意和对白晶晶的爱意表达得很充分,但是可以肯定它成不了经典。最具亲和力的窄众语言技巧———方言任何一种统一的语言都会由于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语言特点,就是所称的方言。单就中国来说,不说少数民族语言,单就汉语也有几十种不同方言。而每一种方言在电影电视中所起到的效果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最初的电影电视作品中,方言的最初运用形态主要是对伟人真实形象的尊重。在众多等伟人的角色扮演中,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他们原始的方言。但是这和电影创作的语言差异化有着本质的不同,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方言话电影,也无从谈起差异化。而真正第一部让众多人开始接受方言差异化电影的作品是2006年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其中山东、河南、东北地区以及粤港地区的方言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在缆车上,谢小盟对着美女说:“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撞车之后,秦秘书说:“狗日,高科技啦,无人驾驶!没看到啊,别摸我,开不了不要开嘛!”尤其是黑皮语言化风格最为明显,让我们单从口音上就听出喜剧效果。

黑皮在阳台上用望远镜观察有没有保安,却看到车上有人调情。道哥也过来看了。黑皮说:“嘿嘿,直接上不就行了么,你费那事!”如换了一个人物或是换了普通话肯定没有如此的喜剧效果。这部电影的成功让我们逐渐发现,方言艺术电影已经开始冲破地域限制,即使不了解这种方言的人们也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此类电影。此后,更纯粹的方言电影纷纷出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0年河南影视集团出品的《不是闹着玩的》。剧中所有演员都用河南话对白,“笑果”十足。6月10日,“闯”进北京城后在7家院线的50多家影院公开放映。看完电影,就连北京人也学起了河南话,可以说掀起了一股方言电影浪潮。而影片制作方也乘胜追击,于2011年再拍续集《就是闹着玩的》,效果同样惊人。2011年姜文的《让子弹飞》上映不久,就被“翻译”成四川方言版,反响相当不错,方言电影大放异彩。其实,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拍摄过以四川方言为主的电影《抓壮丁》。后来在全国大力推行普通话的热潮下,方言从银幕上消失。而目前一些方言影视剧的成功又让影视制作人重新看到电影电视的创新途径。方言类节目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无非有两种:第一,不同地域语言冲突可以达到喜剧效果;第二,原生态表现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方言类电影就好像人们吃久了山珍海味住腻了水泥森林突然来到了一片原始森林,尽情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一样,有新奇更有难得的轻松和自由。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方言用于电影电视都会起到如此效果。根据一些研究者的分析,方言类的影视作品比较活跃的地方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经济发达,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所以说,方言由于先天窄众传播的特点,要用好这一法宝并不容易,在做到差异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的精练,如此便可不胜则已,一胜全胜。由语言差异化在影视剧中的前两点制胜表现,可以自然得出语言差异化在电视栏目中的成功运用。电视栏目最具挖掘潜力的资源———语言互动自从电视这个神秘的盒子出现,将电影屏幕搬到了家家户户的客厅里,就险些把电影取而代之。

电影和电视具有天然的相似性,但相比于电影来说电视具备着与观众互动的功能性。这样一来,电视语言和人们生活中的语言就几乎可以混为一谈,与电影台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特点大有不同。所以电视栏目对语言差异化的运用应有着它独特的路径。在电视机普及初期,它一直充当着信息传播的功能,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是重大新闻专题的纪实报道大都是单向传播,在语言表述上都是字正腔圆的国音腔。然而随着信息媒介的层出不穷,这种单向传递信息的语言形式逐渐被一种交流语言所取代。这里我们单谈语言的互动交流。首先,从形式上很多地方媒体都创办了以本地方言为播报形式的电视栏目。方言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更容易亲近当地受众,形成一种语言形态的共鸣,从而得到较多的观众支持,同时只存在这种方言中的笑话也便于受众接受。比如湖南方言笑话:一个老娭毑在五一路边上炒葵花子,边炒边卖。一天,就在她的摊子边上有人在吵架,围哒好多人看,有个莽哥路过,看不到,就问咯杂老娭毑:“娭毑哎,咯边是么子事啰?”老娭毑:“长沙市咧!”那杂莽哥马上港:“不是的咧,我是问咯边是么子路咧!”老娭毑:“五一路唦!”莽哥急噶哒:“你喃搞错哒,我是问咯里在吵么子咧!”老娭毑:“炒葵花子咧!”在方言类电视节目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就是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其中“策”字在湖南方言中是“逗”或是“调侃”的意思,单从节目名称上已经可以看出该节目的方言魅力,而这种只有湖南人听得懂的一个栏目名字竟然红遍全国,不得不说只要下工夫研究一下能让大家听得懂的方言,找到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恰当衔接方式,就能让方言类栏目成为标新立异的电视奇葩,因为每一种方言背后都有着说不尽的地域文化。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6

一、找电视节目中的语言错误。

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制作必然力求信息准确,但难免会有错误出现。引导孩子多留心多注意,一旦捕捉到了某一瑕疵,不仅会使他对此产生深刻印象,而且会萌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励他多学知识并力求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准确。

找主持人语言运用的错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都是名嘴,向来都是言辞精确通达,如水银泄地,但也会偶有失误。赵忠祥老师在一台晚会上充满激情地说:“金风送爽,万里飘香,月色光华,晶莹璀璨,45个秋天呵,正是中国电视第45个华诞。”“45个秋天”与“第45个华诞”,一个是时间段,一个是时间点,怎么会是合理搭配呢?周涛曾感慨万千地说:“我无数次参与过春节、建台纪念日、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等大型电视活动……”周涛的身影确实“无数次地”出现在大型电视活动中,但不是“无数次地”参与“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在庄重的场合,主持人的语言应该讲究点严密吧。

找电视剧中人物读音的错误。曾热播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饰演雍正的演员把“股肱之臣”的“肱”字读成hóng(宏),正确读音是ɡōng(工);《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饰演宜妃的邓婕说:“他一个万乘之躯,说抛就抛了。”把“乘”误读为chéng(成),实际当读shèng(胜)。

找电视字幕上字形的错误。连续剧《曹操与蔡文姬》中“蔡文姬是蔡庸的女儿”中“蔡庸”应为“蔡邕”;2001年“语林漫步”的某一期的字幕,出现了把《己亥杂诗》的“己”写成“已”的错误;深受大家喜爱的连续剧《铜嘴铁牙纪晓岚》里的字幕别字连连:流芳百世误为“流方百世”,“不翼而飞”误为“不异而飞”,“顾名思义”误为“顾名思议”,“兴师问罪”误为“兴事问罪”,“愿闻其详”误为“愿闻其祥”,“如履薄冰”误为“如屦薄冰”等等。

找电视节目中常识性的错误。电视剧《包公生死劫》的一个场景中,包拯同僚府宅的墙壁上赫然出现了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出生时,包拯已去世约60年,那时不可能出现陆放翁的大作;《康熙大帝》中孝庄皇太后经常说“我孝庄”如何如何,其实“孝庄”是这位太后的谥号,谥号是后人依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孝庄太后是不可能用谥号自称的。

二、看广告语,学修辞,学写作。

电视天天看,广告天天见,穿插在电视剧中的更叫人生厌,其实,好的广告语都是短小精悍而又新颖独特,不仅能让人感受汉语意蕴的深厚、色彩的多样,还能精炼丰富自己的语言,欣赏广告语可以变厌为喜,乐在其中。中国IT业的巨头联想集团打出的广告语“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是怎样?”已深入人心,在大陆广告金句排名榜上长居不下。此语采用双关的手法,明说联想对于人类的重要,暗说“联想”对于中国IT行业的不可或缺,语意丰润而精巧绝妙。伊莱克斯冰箱的 “众里寻她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成都全聚烤鸭 的“此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等广告语,都充分体现了古诗化用的神奇。可口可乐新春促销使用的“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贺可口可乐”,培罗蒙时装“件件皆新颖,款款见深情”等广告语,突显了对仗的奇妙。而日本丰田车的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风帆汽车蓄电池“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等广告语透出顶真和俗语的魅力。

有些公益广告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比如“非典”时期,上海某台播放了一个“这是我应该做的”的公益广告,是由六组画面构成的:公务员出差回家;母亲帮助小孩洗手;老年夫妻读书结绒线;一青年上网看书;一家人聚餐;外地青年夫妻晒衣服。这则广告选材具有代表性,并且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突出了上海人抗击“非典”的主动精神,又传达出人们对上海的深情。再者,当我们看到央视常播的“爱心传递”的广告时,谁不会被那个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的小男孩的行为所感动?我们的孩子在感动之余,自然也会联系自身,思考该如何与父母相处沟通。不仅如此,对于“爱”这个话题,这则广告又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三、观影视,学技巧,炼眼光。

影视作品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包涵在语文学科中。有的影视剧的片名如文章标题一样,有顾盼生辉之效。经典影片《魂断蓝桥》的原英文译名是“滑铁卢桥”,毫无特色,而中文译名则给观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遥想古老的蓝桥传说,感喟尾生之约的爱情悲剧,会有如饮醇酒如品佳茗之感;电视剧《庭院深深》的片名,让我们在回味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含蓄蕴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封建礼教对人的压制和禁锢;电视剧《似水年华》、《怒海争锋》让我们体会比喻拟人的妙用;电影《从冰点到沸点》、电视剧《牵手》《日落紫禁城》以浓郁的象征色彩又给我们另一番独特感受。

影视片中的某些精彩片段可以用来进行赏析,提高鉴赏力,提升审美境界。《阿甘正传》开头的一片羽毛从蓝天悠悠飘落的巧妙设计,《爱德华大夫》里男主公看到条纹状的东西就眩晕的这一伏笔的独特安排,都能让我们品出艺术手法的奇效。我们还能够从《辛德勒的名单》色调彩色与黑白的变化体会隐喻的作用;在《拯救大兵瑞恩》与《荷花淀》的战争场面对比中,感受不同的形象意境与情感情味。

四、听音唱曲,学语言,学写作。

近年来,在流行乐坛,充溢着一股清新的空气,就是许多音乐人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的精萃――古典诗词。他们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获取创作灵感,有的音乐创作人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有的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展现一段现代的情感故事,使得通俗歌曲变得含蓄婉转曲折动人,既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又提升了艺术品位。听刘海波的《人面桃花》、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和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孩子们自然能追忆起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姜夔的《扬州慢》和辛弃疾的《青玉案》。欣赏邓丽君的《虞美人》、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也会为南唐主李煜的故园情思和亡国之恨而感慨,为苏东坡的豪迈清雄飘逸空灵的风韵而击节。另外,李叔同的《送别》堪称比兴手法的模品,而陈涛的《孔雀东南飞》则是扩写训练的一个样本。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7

香港

最佳男主角:八阿哥冯绍峰

最佳女主角:晴川杨幂

最佳古装剧目:《宫》

台湾

最佳男主角:四阿哥吴奇隆

最佳女主角:若曦刘诗诗

最佳古装剧目:《甄嬛传》

1998年琼瑶经典《还珠格格》风靡内地、港台,成为迄今为止话题不断的传奇。其经典对白、惊心动魄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使人难以忘怀。《还珠格格》不但在各大影视频道赢尽口碑和收视,还使得剧中演员赵薇、林心如、范冰冰、苏有朋瞬间爆红,奠定了中国偶像第一代的美誉。

当时有人预言,10年内不会有任何一部电视剧有可能赶上该剧的收视。果然,“小燕子风暴”持续10年,其地位才开始有所动摇。

近年,香港和台湾再度卷入内地重金打造的古装剧漩涡。这些剧目分别是:女性传奇《美人心计》、艳压群芳《倾世皇妃》、深宫争斗《后宫甄嬛传》、穿越钜作《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当中以“清宫戏”坐拥逾“半壁江山”。

但此次红遍香港和风靡台湾的剧集却大相径庭。如今的港台剧迷更喜爱哪部内地古装剧呢?

香港最爱:爱情穿越剧(配剧目图X6)

最爱原因:港式穿越 俊男靓女 经典对白

由杨幂、冯绍峰、何晟铭主演的清宫偶像大戏《宫锁心玉》在香港TVB高清翡翠台和精选台黄金时间热播,风靡90后男女。在香港观众的期望下,TVB也特意对《宫》进行了粤语配音。“晴川”与“四阿哥”“八阿哥”用粤语谈情,也是另一种味道。

《宫》讲述现代女孩洛晴川,因意外穿越到清朝为宫女,并与四阿哥以及八阿哥相识,卷入清代著名“九子夺嫡”的故事。看过TVB的宣传预告片后,就连已经看过多遍国语版的香港“宫迷”们都追看粤语版的《宫》,再次重温“八川恋”和“四川恋”的爱情争夺。

《宫》凭着青春和“港味”的演员,加上生动的剧情、紧凑的情节安排,赢尽香港观众的喜爱和热捧。冯绍峰在《宫》中经常恶整别人,让香港女生又爱又恨。在“宫迷”和粉丝的强烈要求下,2012年初,于正再度重磅推出《宫锁心玉》,多项指标均超越前作。

连续在两部《宫》里饰演“四爷”的何晟铭成为“四爷很忙”的热门视频及网络段子里最热的主角。人气急升之余,连澳门赌王之女何超云也成为他的超级剧迷,甚至在微博上公开求关注。《宫》在香港的关注度日渐高飚,加上“威幂恋”的升温,使得《宫》爆红香港。

另有很多香港剧迷是通过网络点播内地电视剧的。乐视网是香港剧迷的一个重要的网络电视平台。而《宫》在2011年登陆乐视网至今,成绩斐然,日最高点播次数达1500万。

至今为止,不少香港“宫迷”还记得剧中的经典情节和对白,这一现象在香港已经很罕见。随雍正帝进宫前,晴川对八阿哥说的“你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好好的,我就会好好的”成了不少香港女生的“窝心话”;而晴川穿越清朝和返回现代,还有八阿哥辨清真假晴川的场面都深深烙在观众的脑海里。

《宫锁心玉》在开拍时就被评为中国第一部清朝穿越题材电视剧。该剧不再走当年《金枝欲孽》的老套女人争斗戏路,以青年男女的情爱穿插清朝最具话题的“九子夺嫡”。穿越剧在香港十分受宠,可能缘于香港本地也曾拍过不少以穿越为主的剧目。比方说影视红星古天乐和林峰主演的《寻秦记》,江华和张可颐的《九五至尊》,还有林峰和杨怡的《回到三国》。而《宫》能把握香港市场的需要,也是爆红当地的重要原因。

《宫》讲述现代女孩因意外穿越到清朝,展开一系列搞笑、虐心、催泪的情节和与几位阿哥之间的感情纠纷。这种穿越题材正是时下的文艺风气,而《宫》正可满足当下爱看穿越小说、并期望将此类题材拍摄成影视的小说迷的心愿。历来“穿越”题材的影视剧都很受欢迎,况且于正这部以“男子在宫廷斗心计”的穿越剧,也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触。

另外,香港十分喜爱清宫戏。清宫戏是以清朝宫廷为题材的电视剧的统称。第一代清宫戏是早期的港台作品《戏说乾隆》,《还珠格格》时期达到了顶峰状态。2011年的收视大剧《宫》及《后宫甄嬛传》展现了清宫戏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一些香港观众认为,《甄嬛传》戏路老套,节奏过慢,情节冗长,终败于情节紧凑、有条理的《宫》。

另外,编剧于正用风趣幽默的情节和一张张港人熟悉的明星脸孔引领观众走进戏里,引起港人共鸣。比方说于正1999年曾跟随香港著名导演李惠民学习。在编剧和导演深知港人的口味下,《宫》的火热度并没出乎他们的意料。而且《宫》有不少著名的香港一线演员。上世纪80年代的“无线五虎将”汤镇业(康熙)、邵氏红星刘雪华(德妃)、国际华裔小姐郭羡妮(僖嫔)、香港知名影视女艺人邵美琪(良妃)等的卖力演出,让香港观众既能收看大陆的重金制作,还可以感到“港味”的亲切;既由青春男女领衔主演,也不乏老人老戏味。

台湾最爱:宫廷斗争剧

最爱原因:职场生存术 美人心机

台湾90后的观众欣赏《步步惊心》的男女主角和情节比较多,而真正爆红和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却是《甄嬛传》。

《后宫甄嬛传》在热播,成为近十年来最轰动台湾的宫廷戏。台湾回放次数超过10次。过年期间甚次一次连播数集,收视率还是居高不下。《甄》剧掀起许多回响,而且几乎渗透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各式各样研究该剧的书籍与文章也应声而出。如《你没看懂的后宫甄嬛传》,被媒体评为“两岸第一甄嬛迷”的罗霖甚至在网络上发表超过40万字的评论,也有粉丝整理出后宫争斗36计,包括笑里藏刀、借刀杀人、苦肉计、釜底抽薪等等,被喻为“职场圣经”。更出现“甄嬛星相学”,将剧里的角色性格对照星座特质,分析该剧每个角色的星座如何影响每个人的性格与结局。另外剧中半文言的台词,也引起社会大众的认同进而被广为模仿,形成所谓的“甄嬛体”。也有网站纷纷发起剧中十大经典名句票选等。

《甄》剧在台湾所引发的效应,也吸走了大批《康熙来了》《麻辣天后宫》和《大学生了没》的观众,使台湾的清谈节目收视大受影响。

有观众认为,《甄》剧卖座不外乎该剧反映了你我周遭最贴切的氛围。该剧的每个角色也呈现了人性的各种样貌及人性与欲望的冲突。后宫的众多嫔妃用尽心思来争夺皇上的宠爱,其中复杂又矛盾的权力关系和美人心计引发了热烈讨论。甄嬛在剧中的处世态度与应对技巧被奉为“甄嬛学”。剧中默默守护甄嬛的温太医,让许多女性观众都为之疯狂,甚至在网络流传着“嫁人当嫁温太医”一说。甄嬛与果郡王之间有缘无份的爱情,更让粉丝感动和惋惜。

《甄》剧除了引发关于爱情的讨论,也有人说它是一部写实残酷的职场生活。甄嬛凭着她的智慧和勇气,从最低阶的宫女晋升到皇太后,一路走来的心酸历程被反射在许多职场的险恶及生存之道。台湾还出版许多讲述职场的书籍,如《甄嬛教会我的36则职场生存术》《后宫甄嬛传教我的80件事》《职场即后宫》《从菜鸟到终极CEO》和《华妃早知道该多好的道理》。剧中的经典台词,如“就是矫情”“有时候不争,比会争之人有福多了!”“能不能让娘娘容得下,是嫔妾的本事”,也让许多台湾观众印象深刻。

而由网络小说翻拍成电视剧的《步步惊心》,也受到台湾观众的热捧。这样的穿越题材,其实不算新颖,但《步》剧以女性的角度切入,取代过去历史小说多以男性为叙事主体的模式,并以虚拟的女性角色去描绘出她们眼中正史里的康熙与众皇子,该剧所带给观众的早已穿越纯言情的风花雪月,也不仅是历史故事里男性对权力的斗争,它让我们看到的是爱情与权力相互纠缠的虐心与无奈。《步》剧情结构完整、服装背景华丽、男女主角角色鲜明,也是这出戏叫好又叫座的主因。

《步》受到女性观众的喜欢不是没有原因,若曦从现代穿越回到清朝,个性原本是敢爱敢恨敢言敢怒的她,却回到了封建且压抑女性地位古代,并卷入了阿哥们争夺皇位的风波,这一路走来不仅紧扣住“步步惊心”四字,也让观众伴着若曦一齐成长,一起经历了宫中的腥风血雨。主题曲《三寸天堂》“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借不到的三寸日光,那天堂是我爱过你的地方”这段歌词让观众沉浸在300年前的清宫生活里。

由于《步》大红大紫,连带使众演员也受到瞩目。吴奇隆把四爷演得淋漓尽致,为了所爱,他霸道他残酷,为了所爱,他必须在九子夺嫡中一步步巩固皇位与权力。这是吴奇隆人气再度翻红的原因,《步》剧让他的事业再度攀上高峰,“小虎队”可能是台湾70年代的记忆。但“四爷”却让90年代对吴奇隆有了认识,甚至喜爱。

港台观众最热捧的经典角色(配角色图X5)

容嬷嬷(《还珠格格》)

李明启在《还珠格格》中饰演自恃有皇后的撑腰,嚣张跋扈、可恶之极的容嬷嬷。李明启将这角色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甚至路人见到她就侧目、“仇恨”她,牺牲极大。

金锁(《还珠格格》)

范冰冰在《还珠格格》饰演忠心不二的丫环金锁,与紫薇“名为主仆,情逾姐妹”。范冰冰因此走红,成为内地一线举足轻重的女星,活跃电视和电影界,亮相国际舞台。

华妃(《甄嬛传》)

蒋欣在《甄嬛传》中饰演恃宠而骄的华妃,演技备受肯定,也使蒋欣收获大批粉丝和人气。她的经典对白“就是矫情”,成为一时热话。蒋欣微博已拥有超过500万的粉丝。

莫雪鸢(《美人心计》)

杨幂在《美人心计》出演的杀手莫雪鸢以冷艳和忠诚勾住了观众视线。不少观众表示杨幂演技出色,将雪鸢的酷、美和对情感的纯粹、忠诚表现得很到位,被称为“赵薇接班人”。

十四阿哥(《步步惊心》)

台词经典的电视剧篇8

关键词:Little Britain;叙事方式

Little Britain(简称LB)是BBC的一部恶搞喜剧。2004年在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电视奖颁奖仪式上,该剧获得了最佳喜剧表演奖和最佳喜剧连续剧奖2个项目的大奖。

全剧主演只有两位,所有的任务中的不同角色都是由两位主演通过更换服装、道具和化妆来完成的。在LB里,两位演员以精湛演技夸张地演绎各种英国人等。首相助理,同性恋者,异装癖,苏格兰人,减肥者,假残疾人,精神病人,极尽搞笑之能事,使该剧大获成功。

一、非线性叙事

LB讲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由一个一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构成的,同一集中不同的单元之间没有联系,集与集之间相同的单元之间也没有联系。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曾在电影《巴黎我爱你》中曾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模式打破传统电视剧叙事上的封闭性和大团圆结尾的戏剧性结构,让不平衡和不确定因素发挥作用,LB的意义并不是依存其剧本而存在,而是在观众观看的过程中产生。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的不是关于电视剧意义的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得到电视每一个镜头和用来在镜头之间进行过度的编辑程序告诉我们的有关某种东西的暗示。

在LB的电视叙事中的非线逻辑无形中成了后现代叙事的有力佐证。“电视对线性叙事的解构通常表现为以多重语境化叙事消解传统纪实的权威,其策略就是将叙事时间分离。”LB中时空与现实的错位,旁白与对话的穿插,共同完成了叙事的合作。

二、非经典叙事

经典叙事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但在LB中,发展和高潮实质上是同一个部分,而且很多时候它的故事发展就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如其中永远两根食指敲键盘,永远说着Computer say no的面瘫女职员。在这个片段中顾客的各种要求与问题从来都不是重点,因为回答一定是Carol拖长了音的说那句口头禅。最终顾客的需要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永远都是Computer say no。

三、语言叙事

LB的故事不是伴随着情节的展开而发展,而是伴随着人物的语言而发展,相对地,在LB中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西摩.查特曼在《故事和话语》一书中指出“故事就是叙事中描述的什么,而话语就是怎样。”但是LB中的话语却并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体现人物特征。实际上,每个单元剧的高潮都是每集中都会重复出现的情境和话语。而观众虽然在看了几集之后就已经完全明白其套路但仍期待剧中人物经典台词的出现。

异装癖Emily每次出境都会拿着法语腔强调的I am a lady.

女流氓Vicky的经典台词Yeah, but no, but yeah, but no, but yeah, but no,but yeah...

面瘫女Carol拖长音的Computer say no.

催眠师Kenny催眠时的Look into my eyes look into my eyes, my eyes my eyes...

同性恋Daffyd带有威尔士口音的口头禅I am the only gay in the village!

上述的那些语言情境放在其它的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或电影中都十分的平凡无奇,甚至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在LB中,因为其反复的出现反复的强调,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看点。在这个的层面上,LB使用的是标准化的情境,不单是指拍摄的场景,亦指故事的套路。其参数易于辨认,在每一集都会出现,具备“循环性”和“仪式化”的特征,一些情境或语句会反复出现,最终成为公众共有的话语典故。如我国情景喜剧《武林外传》,里面的人物都有很经典的口头禅,在重复了多次之后这也成为了一个笑点,并且现在被人们广为使用。

四、边缘文化还是大众文化

电视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形态,它在本质上属于大众文化,但又兼具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属性,同时还与当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LB中各个单元的主角很多都是社会上的边缘人群,同性恋者、异装癖、假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等。而且LB中各个单元的英文对白也带有很多地方腔调,法国英语、爱尔兰英语、威尔士英语、印度英语等等。可以说,LB表现的是一种边缘文化,但是它的受众定位却并不是边缘人群。一般来说,观众对故事产生兴趣的本质原因在于故事的内容同观众生活之间的联系。一旦形成某种联系,观众的心理活动就开始了在剧中找自己的影子,自己的生活与剧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和性格相对应,然后便有了立场,希望自己的意图得以实现。但是这套理论对于LB却行不通。事实上,大部分观看LB的观众,都不会对剧中人物的行为和言语产生认同感,因为这在传统观念来看是不正常的。

有人认为,“电视文化本身并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社会结构,而是积极地开发各种资源,提升栏目品味,以塑造特定的阶层文化。这种文化塑造过程就是一个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这种电视文化的目的在于向特定的阶层提供一种文化的标准,有助于形成阶层之间的文化区隔。”LB符合前一句的观点,它夸张地体现了英国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和英国的现实状态,但LB却并未制定一种文化标准,制定一个文化区隔。无论是否处于剧中所体现阶层,观众都会从中找到自己最不愿在人前展现的一面。

五、正常与不正常

在传统的电视剧中,好人与坏人泾渭分明,我们可以从他们之间的差异找到剧中的矛盾冲突所在,又以此冲突来引领剧情的发展。而在LB中,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没有大善与大恶的冲突,剧中的矛盾与冲突仅仅是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一群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角色的冲突。实际上,剧中人物行为再出格也不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他们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就是他们做出的与传统观念不符的行为造成了本片的笑点。

剧中有个片段的主角是一个精神病人。在这个单元中,他大多是以作为医生高谈阔论的背景画面出现,而且一般没有台词只会发出一些单音。但是剧中毫无预兆地出现一幕他接电话并十分正常和自己的女儿对话时。我们无法判断他究竟是一个假扮正常人的精神病人,还是一个假扮精神病人的正常人。在LB中,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并不一定符合传统观念。

有人认为,LB之所以收到某些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窥探特殊人群隐私的需求。埃斯林说过:“电视是所有传媒中最有窥淫癖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它在不断的画面流中以所有人最为普遍接受的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而且因为它是戏剧传媒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从LB剧中角色的身上,我们无法看到任何值得我们学习和优点,但观众就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方面觉得他们行为很恶心,而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真实可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和《加菲猫》、《蜡笔小新》做比,Garfield的作者Jim Davis曾说,人们喜欢Garfield就是因为它敢说人们心里想却不敢说的话。

LB的恶搞之所以能让观众接受,是因为它已经让我们意识到了这种恶搞是恶搞。但是,谁也不能肯定剧中的夸张人物就一定不存在。Little Britain表现的实则是一个Great Britain。多个种族,多种文化,剧中人物真实却不和传统的性格与作风,这都让观众思考,究竟真正的英国是什么样?这也就达到了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骐、全燕,《后现代主义电视文化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上一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合肥之旅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