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

时间:2023-11-28 09:27:51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1

关键词:词史上;奇葩; 苦情之作; 声声慢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非她的《声声慢》莫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的只是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的这一特定的深沉的抒《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

综观全词,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更能感染人。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2

下面从《声声慢》来解读李清照的“词里人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的创作时间,向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李清照中年抒发被丈夫赵明诚疏离冷落及膝下无嗣的愁苦情怀之作;一种说法是追随皇帝南度之后,历经国家动荡,颠沛流离,夫死再嫁,孤苦无依之后所作。笔者以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准确。

曾经的李清照是流水照花的美神,才情绝,爱情美,胸有块垒,大笔如虹,而今竟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恍恍惚惚、失魂落魄之感。这千百年被涵咏咀嚼过无数次的句子里,究竟包含了怎样的人生际遇?

是的。

曾经的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有过最无忧无虑的年轻时光。

而今,国破流离,醉不成欢,归家无路。

曾经的李清照,“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夫妇相得,夫唱妇随,猜书赌茶,乐之如斯,她所拥有的,是寻常却唯美的爱情生活。

纳兰容若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到是寻常”(《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用的正是是李清照夫妇的典故。

而今,丈夫赵明诚病逝;后自己为辩通敌之冤,奔波于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后来寄居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再后来嫁张汝州,又遇人不淑,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曾经的李清照居青州十年,与一帮情投意合的好姐妹,喝酒行令,踏青斗草,扑蝶寻花,荡舟采莲,惹得市民争睹。她是那样的倜傥潇洒,有男儿之风,有名士之度。

而今“日晚倦梳头”,人生已然了无生趣。

曾经的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死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打马赋》)

曾经的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研究金石,且引以为傲。而今,丈夫去世,大批金石遗落被夺……

国破、家亡、夫死、流离、再婚、离婚、孀居、无子、年老,这是《声声慢》中李清照当时的处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所寻觅的正是她所失落的。曾经的青春无忌,曾经的琴瑟和鸣……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担承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那些应该成为亲切怀念的东西如今成了无法言说的沉痛、哀愁、悲戚,十四个字里,岂止是如傅庚生先生所说的三层深意――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这是作者一生所有酸甜苦辣的融合掺杂,而今尝尽愁滋味已不知其味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么多沉重的愁,作者不说有多少、有多沉痛,只是说“天气变幻难将息,淡酒不敌晚来风急,来雁又是旧相识,满地黄花无心摘取,黄昏梧桐雨点点滴滴”……

但这些意象在她其他诗词里也有,可是没有这么沉重,反而可能是优美甚至优雅的。

同是黄花,《醉花阴》中的黄花“有暗香盈袖”,有孤芳自赏的情调。而《声声慢》里“满地堆积的黄花”任其零落,不去怜惜,其实是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又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花插在瓶里明艳不了枯竭的心,花簪在头上无法取悦逝去的人,那么,摘花何用?

你看曾经的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那时,敢拿来比拼的是青春活力、眼眸里的明艳、骨子里的自信。而今,花已颓,人已老,心已冷。

再看《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那曾经属于人生适意的洒脱、肆意、率性,而今有心如死灰的枯寂。

一样的饮酒,“东篱把酒黄昏后”(《醉花阴》)中的酒是相思的载体,借酒浇愁,愁里有可以等待的甜蜜,是甜蜜的忧愁。

《声声慢》中的酒,是人世沧桑里的慰藉。嫌酒淡薄其实是乃愁太浓厚。

同样是寻常的风,《醉花阴》里“帘卷西风”,《声声慢》是“晚来风急”。

西风卷帘,闺中人独自神伤,这风懂人心、知人意,有着诗情画意之美。

而“晚来风急”直抒胸臆,急风带来凉意,急风吹走记忆,急风似人漂泊无依,急风使人难理愁绪,急风让人无法将息……其实,此情真不关“风”与“月”,只缘愁太深。

文人们几乎都写过的黄昏,李清照也是。

《醉花阴》里“东篱把酒黄昏后”,黄昏是忧愁的背景,朦胧而迷离,这里尚存一丝想象的浪漫和甜蜜。于是相思也忧伤而唯美。《声声慢》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是主旋律,是人生凄苦里的“雪上加霜”,点点滴滴,落在梧桐叶上,更是点点滴滴落在心上。而黄昏是冰冷的延续,是天幕四合里挣不脱解不了的深深绝望。

李清照惯用的平常意象,看似随意铺排,不用典故,多用口语,不着一个愁字,却能翻出更深的悲愁意思来。用寻常的、惯用的,正印证了她创造的典故:有一种深愁叫“物是人非”。这些寻常意象传递了李清照的“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灵秀聪慧的才情,更是半世情愁划破指尖的血迹写就的凄美。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3

我认为课文类研究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个性化作业。它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课文,选择最感兴趣、最有心得或最有疑问的内容去查找资料或讨论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表达自我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我在执教《声声慢》时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课上分组交流李清照的多种愁,现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作为课文类研究作业案例的剖析,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引用梁衡先生的《乱世中的美神》导入,“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让学生为李清照的命运深深打动,进入课文分析。

接着我(教师)问道《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从哪些地方能传达出来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呢?(分组交流10分钟后,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个性化看法)

赵月(自己站起来):我觉得是第一句,首先是她是用叠词,可以让愁使人感觉更加丰富。她的寻觅、冷清、凄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师插话:有层次感。)

赵月:对。(教师插话:怎么讲?)因为她写《声声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所以说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开始寻觅。寻觅过后没有结果,或者说她寻觅的结果就是冷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非常凄惨。

教师:我没有办法讲了,但是我有问题。我们抛开文本,从生活常识来看,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寻觅?

赵恒:内心有所失落。

学生(小声):东西丢了。

教师: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寻觅,但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仿佛一直在找在什么。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

赵月:她和丈夫在一起时候的那段时光。

教师:那段幸福的日子。还有吗?

赵月:还有国家的命运非常凄惨,她想找些出路。

教师:好像在寻找一切,寻找她以前那段所有的美好时光,美好的日子。但最后找的结果只是冷冷清清。

同学们看课本,刚才赵月讲的那个意思其实和文学大家唐圭璋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我找个同学读一下。

教师:我想问问赵月,你刚才看这段话没有?

赵月:没有。

教师:所以同学们应该自信,相信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师:那么寻觅的结果是冷冷清清。这里的冷清是描写什么的?

郝志源(小声):环境。

王涵:其实这里的冷清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的环境的确是冷清,冷清还反应出内心的冷清。如果说冷清只是暗示出内心的环境,那么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是写心情或者说心理。

教师:理解得很深刻!(学生们为之鼓掌)

教师:我们接着来找,其中的哪些诗句还反映出李清照的愁情。

张磊:“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可以联想到一个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着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教师:这个想象很好,等待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张磊:而且还是独自,一个人怎样才能挨到天黑。

教师:这说明时间过的慢,说明自己心中――

张磊:非常凄凉,也是空虚。

教师;凄凉、空虚、悲愁,所以才感觉到时光难挨。时间漫长恰恰是内心悲苦、凄凉、寂寞的一种写照。还有吗?

张倩:是这一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与上一首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形成对比,上一首词写的是她思念自己的丈夫。下首词丈夫已经去世,而且国破家亡,然后作者的心情就变得更加的惆怅,“满地黄花堆积”,就让人看到一幅更凄凉的画面。

教师:更凄凉的画面。如果说上面的黄花是飘零、消瘦,但毕竟还是盛开的,还是绽放的,还能让人有一丝怜爱之心,而这里的黄花是“黄花堆积”,已经惹不起任何人的怜爱,所以作者说,“如今有谁堪摘”?更写出了自己的悲情。

其他地方还有,哪位同学来说?找到自己站起来。写李清照的悲愁的地方。

李萍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相识,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还在,而她的丈夫已经不在了,所以很伤心。

教师:我们知道古代有鱼雁传书的故事,这只旧时相识的大雁,也许过去曾经给丈夫传过书信。如今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

学生(异口同声):物是人非。

教师;还有没有?还有最精彩的地方没有人分析。

刘晋阳:有一个疑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是秋天开的……

教师:怎么讲?

刘晋阳:憔悴损,有可能是因为凉风把这些菊花的花瓣吹的一地,可能感觉很凄凉。但是我觉得“憔悴损”还有一层意思,是写到自己。“如今有谁堪摘”也是的,不一定只是说菊花凋零一地,没有人怜爱,也有可能是说到自己,丈夫去世之后,自己也人老珠黄,没有人来怜爱。(教师插话:就是这样)满地黄花堆积,是开得很茂盛,而不是堆积到一起。 转贴于

教师:他的疑问,更加深了我们的理解,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

其实这里写菊花,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

教师:还有一个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我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我没有理解透,不知道她是怎样写愁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里是写景的,这景中我怎么看也没有看出愁情来,同学们看这春天如果是黄昏,下点小雨多么美好而浪漫,她怎么能和愁情联系起来的,哪位同学能帮助我一下吗?

贾珍:春天的小雨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缠绵,很郁闷那种。

刘晋阳:我认为是这样的,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她坐了很长时间,看了很久,愁了很久。

贾珍:这里的雨下得很短,而她内心的愁,不会随着雨停而停,就形成了一个反差。

教师:你以为这是什么季节,秋天的秋雨怎么样。

贾珍:很缠绵。

王杰:秋谨有诗云“秋风秋雨愁煞人”。除了李清照的诗,我很快的就联想到《红楼梦》里的《红豆曲》,感觉那个词写的,整个一段词都可以用来描述李清照后期家破人亡那种情感:“展不开的眉头,挨不完的更漏。”“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感觉“点点滴滴”的愁情,和李清照后期灵魂的那种愁苦或者很多情感,总是缠缠绵绵环绕着自己。

教师:我的理解,秋风秋雨本身就给人以哀愁的象征,而且王杰刚才讲“点点滴滴”一种愁情反反复复地缠绕自己。我问一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它不是滂沱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的细雨,你能听到吗?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那么李清照听到这种雨打梧桐的声音到底怎样的感觉?

(见学生没有醒悟,教师引导学生看课件上关于“梧桐细雨”的诗句。)

教师: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我们来看一些诗词你就会明白了。结合这几首诗,我找同学谈一谈,梧桐秋雨给你怎样的感受?看你口中念念有词,王毅。

王毅:秋天梧桐叶子落了,打在上面,给你一种凄冷的感觉。还有黄昏。

教师:对,黄昏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意象。

赵星:应该和“满地黄花堆积”对比一下,也就是说,黄花是风可以吹走的,黄花的愁是可以带走的。而后文的愁即使雨停了,也带不走。也就是说她愁非常深。

刘代磊:我是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去感受的。“春风桃李花开日”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秋雨梧桐叶落”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觉得自己生命是一种悲凉。

教师:我们班学生的水平的确非常高,只是有时同学们不自信。

教师:在这里我们知道秋夜漫长,雨声敲打在已经败落的荷叶之上,那种声音,只有夜深人静,难以入眠的时候,只有心中极端苦痛的时候才会听得如此真切,那一滴滴的雨声,敲打在荷叶上,也敲打在梧桐叶上,更敲打在词人的心里。李清照最后一句诗喷薄而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

布置课文类研究性作业是要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更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前面学生的回答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孩子们的认识是深刻的。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已知道,教师所能做的应该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民主的氛围,创设一个恰当的情景,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景与氛围中把自己意识和潜意识下的思想很好的表达出来。当他们的理解出现困难,或者是已经理解而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材料给学生提供比较、深思的阶梯,从而帮助他们登上更高的山峰,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们可以跳出青春的快乐与个性;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会绽放出让你惊异的美丽。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4

我笑了笑说:“我看出来了,你们一模一样。”凄凄也冲我笑了笑。

另一个女孩是最小的,叫觅觅。这让我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刚刚公子说让我跟着寻寻师姐和冷师哥,那么你们一个叫冷一个叫清咯。”我看着那两个师哥。

看似小一点的师哥回答我:“是啊,我叫清,他就叫冷咯。”

我看向寻寻:寻师姐,那我们干嘛?

“今天你初到,什么都不用干。公子应该还有事要和你说,你去找他吧!”

我好奇的问:“寻师姐,你怎么知道的?”

结果冷就很冷的告诉我。“寻师姐让你去你就去。”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5

下面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我对有效教学的看法:

一、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我认为诵读在诗词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学时应该遵循“读得顺、读得懂、读得透、读出自我”的原则。所以我在教《声声慢》时主要就采取了诵读法。课前播放歌曲《醉花阴》,让学生沉浸在李清照那柔婉细腻的境界中,展示她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阴》,学生能概括两词皆为抒“闺怨闲愁、相思之愁”的,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该词抒发的什么愁?并出示本课目标:

1.深入研讨诗词,抓住意境,体验情感。

2.了解人生际遇对词人风格的影响,体会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二、学生自学探究积极

教学中我采用“五读法”来和学生一起抓住意境、体会情感,分别是初读(初味词情)、研读(品味词语)、听读(体味词境)、悟读(玩味词情)、赏读(回味词韵)。在研读部分我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意象进行品味,大家首先找出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找出了“梧桐细雨”“满地黄花”“过雁”“淡酒”“晚风”等意象。赏析中,学生能积极探究叠词:读起来比较有音韵感,能强化词人表达的情感;梧桐叶落知深秋,这是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加上细雨让人感觉细细密密的愁情;“满地”残菊正像漂泊落魄的词人自己;那南飞的“大雁”不正是为逃离战火而被迫离开故乡的李清照吗?自古以来,“酒”一般是用来消愁的,所以也是词人哀愁的表现。

三、教师点拨到位

通过积极探究,学生理解了词人“缘愁选景”的手法,对词人的愁情有了体会,此时教师再加以恰当的点拨,学生会理解得更到位。启发学生:“寻寻觅觅”是什么描写?“冷冷清清”是什么描写?“凄凄惨惨戚戚”又是什么描写?经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寻寻觅觅”是动作描写,“冷冷清清”是环境描写,“凄凄惨惨戚戚”是心理描写。这些叠词从词人的动作到外部的环境到内在的心理,有层次地写出了词人茫然无措、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是失魂落魄。那么她到底在寻找什么呢?其实她是在下意识地找丈夫、找过去美好生活的踪迹,而她什么也没有找到,只有满地黄花,悲人的秋风而已。在词人前期作品《醉花阴》中有“人比黄花瘦”句,而在本词中黄花已不是“瘦花”,而是“落花”了,那“憔悴”的黄花好像是已入暮年的词人自身的写照,可想而知这时的“愁”要比那时的“愁”深多了。点拨“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时,提请学生讨论:文中为什么用“却”而不用“因”呢?前后之间的转折关系如何理解?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前是伤心而后是高兴,因为雁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一剪梅》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曾托大雁为在外的丈夫寄去自己的相思,可以说是“故雁”了,“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喜事,与前面伤心的情绪相比,这高兴的情绪是一种转折,所以用“却”字,但再想想,睹雁思人,如今有思无人可寄,有苦无人能诉,不是更令人感伤吗?因此用一“却”字更添“愁”情。这些意象都是惹愁、生愁、牵愁的事物,可以说,把人带进了愁的世界。

有了对愁情意象的深入理解,再进入“听读”阶段。随着如泣如诉的伴乐,学生边听边想象自己就是词人,自然能很好地完成对词中境界的描绘。教师加以适当点拨,要求大家在描述时注意文采和细节描写。从合作交流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

至此,可以说学生已经“读懂了”词,但还没有“读透”,需要进入“悟读”环节。教师点拨:本词只是抒“愁”吗?当然不是,因为文中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除了“愁”还有什么情感?请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考虑。经过讨论学生能够悟出:还有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漂沦之苦。这种深愁比闺怨情愁要浓得多!

最后是“赏读”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朗读,将“最难将息”“晚来风急”“正伤心”“旧时相识”“有谁堪摘”“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词句重复读,形成此读彼和的美感,使人沉浸在易安词柔婉细腻的意境中。

四、反馈练习够量有效

通过对《声声慢》的理解赏析,学生对易安词前后期的风格有明显的把握,明白这种变化是由词人生活经历的变化而造成的。反馈练习就是让学生判断哪首是前期词,哪首是后期词,并说明理由。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李清照前后期作品风格的把握,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还能促使他们课后大量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6

翻阅资料,观点不一。胡云翼《词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夏承焘《唐宋词选》皆作“晚”;《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教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陈强主编,高教出版社)等权威版本,皆是当今古代文学一流专家主编,也作“晚”。当然《词综》和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作“晓”。由此看来,教材持主流派观点,无可厚非。最有意味的是,词学大师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作“晓”,所编《全宋词》却又作“晚”。难道词学大师在“晓”、“晚”问题上亦举棋不定?我一定要讨个“说法”。

清朝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斑。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对于李清照及其《漱玉词》的评价可谓切中腠理,但可惜的是《漱玉词》已经散佚,今本为后人所辑。可李清照作词时准确的用字二者只能居其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弄清“晚”、“晓”的来龙去脉必须从源头入手。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是最完备的笺注本,其注“晓”、“晚”二字之渊源最为可信。

《古今名媛汇诗》《古今女史》《草堂讨余别集》《诗余神髓》《古今诗余醉》《词菁》《词综》《古今别肠词选》《清绮轩词选》《诗词杂俎漱玉词》作“晓”,《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晚’。”这清楚完整的记载,人们会认为“晓”是词人本意,“晚”是误传。那么,权威大家主编的诸多今之注本作“晚来风急”原因何在呢?大概是因为“晓”与下片的“黄昏”句相抵牾。词的下片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既有“黑”、“黄昏”字样,人们便以为是写作者“黄昏”时一段时间的感受,那“晚来风急”似乎顺理成章。愈深入探讨愈觉得不能盲从,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也不能根据注本用“晓”、“晚”的数量决定。所以要打开词人心扉,知人论世,细审词作抒情技巧,再从词作的意境方面作一系统梳理。

首先,“晓来风急”可否讲通。乍看难以讲通,有两点疑惑:秋季何时是“乍暖还寒时候”?早晨,词人是否可饮“三杯两盏淡酒”?

第一点疑惑,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第1213页)中解释道: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认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吴先生认为“乍暖还寒时候”系“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极有见地,由此,“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吻合。

第二点疑惑,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第148页)诠释道: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亦名“扶头酒”。白居易《早饮湖州酒寄崔氏君》:“一扶头酒,澄泓渴玉壶。”贺铸《南乡子》:“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扶头”,原义当为醉头扶起。“扶头酒”是一复合的名词。宿酲未解,更饮早酒以投之,所以只是较淡的酒,以此种饮法能发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扶头”称之。

“卯酒”表示饮酒时间在“卯时”,即早晨五时至七时之间。“扶头”表示饮酒的目的是使头脑清醒。昨夜饮酒致醉,晨起困乏如病谓之“酲”。酒病以扶头淡酒解除,谓之“解酲”。“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白居易《卯饮》),可见卯饮扶头酒会生出暖融融、很舒畅的感觉。李清照词有“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念奴娇・萧条庭院》)句,其“扶头酒”即为卯时所饮。故晨饮“三杯两盏淡酒”符合宋人饮酒之习,于李词有证。

其次,《声声慢》写在丈夫去世前或后?词人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乍看容易,实需辨正。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第三卷126页)这样阐述:该词作于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现今常见的多数版本对于作词的时间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上述观点大致相同。

90年代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大型丛书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其中词学专家陈祖美所著《李清照评传》的第二章,否定了以前有关《声声慢》系李清照晚年所作的说法,修正为《声声慢》作于赵明诚在世时,特意唱给丈夫听的。“晓来风急”化用了《诗经・终风》篇的“终风且暴”,所谓卫庄姜被丈夫疏远甚至虐待之事。从训诂学解释“暴”,疾也,“日出而风日暴”,“暴”自然就是“晓来风急”的意思。再进一步挖掘,“怎敌他、晓来风急”更与《诗经・卫风・硕人》有关。《诗序》谓,庄公宠幸其妾,冷遇庄姜,故庄姜无子,国人闵之,为作此诗;朱自清则说“《硕人》篇要唱给庄公听”。由此看来,这首《声声慢》的题旨当是从对《终风》和《硕人》篇的隐括中,表达作者“无嗣”和何以“无嗣”的“难言之隐”。因此,李清照的《声声慢》很可能是唱给丈夫赵明诚听的。

第三,要探讨的问题是,“晓”、“晚”哪一种用法更能表现词作的意境。

“晓”、“晚”二字的根本区别何在?“晓来风急”乃写一整天事情,“晚来风急”则写一晚间的事情。

李清照用14个叠字,写怅惘若失心态。先是“寻寻”,无获;复“觅觅”,无果。寻来觅去,找到的却是“冷冷清清”a“冷清”之感蹙凝于心,故“凄凄”;“凄凄”之情不堪承受,故“惨惨”;“惨惨”之情无以寄托;方终之于“戚戚”。所以,这泼墨狂写之“愁”,不是静态的、一时的,包含着动态过程,有时间跨度,不仅仅只限于“守著窗儿”的“黄昏”一刻。李清照词给人的感觉是,一大早就百无聊赖、丧魂落魄,一整天的愁惨凄厉、魂不守舍。

《声声慢》所写的事情有:饮酒浇愁、秋风送雁、黄花堆积、雨打梧桐。这些事,不太可能完全发生于“晚”、“黄昏”这同一时空条件之下。例如,“雁过”和“细雨”不太可能同时:“雨”中飞雁毕竟少见。而“风急”和“黄花”存在因果联系:正因“晓来风急”,方才有“黄花堆积”。《声声慢》的叙事,是按照拂晓、白天、黄昏、天黑的线索展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艺蘅馆词选》作“晓来风急”,并附有梁启超的一段眉批:“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这几句话,对词旨阐释深入浅出,也解决了此词流传中的一大疑点,即“晓来风急”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唐圭璋先生的“竟日愁情,满纸呜咽”(《唐宋词简释》),是言简意赅且切中肯綮的评价。比较权衡,还是“晓来风急”吻合词境,符合李清照本意。

翻阅资料、系统整理,了解词人心态、甄别用字优劣,如此梳理一番,将上述理由择要告诉学生,既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说法”,自己也有所进步,真是教学相长。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7

咋寒还暖实际指的是乍暖还寒。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该名词出自李清照《声声慢》词。详细内容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另外,还有另一个出处,是宋·刘清夫《玉楼春》的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来源:文章屋网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篇8

关键词:互文性 古典诗词 翻译

一、诗词源语文本的互文性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节奏优美等特点;诗人通常旁征博引并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抒情表意。诗词中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象,互文性极强。以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的下阕(第二节)的开头为例:遍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而今有谁堪摘?

该词写在北宋已亡,丈夫赵明诚已故之后,已步入晚年的女词人孓然一身,忧愁悲苦之情可想而知。此处词人用黄花即自喻,抒发词人清高傲世、抑郁惆怅的情怀。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被吟诵,和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四君子”。在百花凋零的深秋依然傲然开放,难道不是孤独,不是清高么?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也以自喻自己的孤苦境遇。她写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词中的音韵也能产生互文的效果。中国的汉字是形声字,强调形、音和义的融合。诗词中的遣词用字在音、义的融合上最为显著。朱光潜认为,诗词中的声韵不只是词语的声音,更是意义的声音。汉语中的长音、短音、清音和浊音在诗词中均能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分别能给人以舒缓、急剧、明快和沉重的感受。李清照的《声声慢》的上阕(第一节)前十四个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种采用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的押韵形式,第一行是两个重叠动词外,其余均为形容词的组合,通过声音的缓重、沉闷传递出词人抑郁惆怅的情怀。

二、诗词译入语文本的互文性

在强调意境的中国古典诗词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中存在多方位、多角度的互文信息,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更是要把握好这些互文信息,使得译诗不失原诗的风格与韵味。下面从二方面来分析一下译入语文本(即译文文本)中对原诗词互文性的处理与体现。

(一)互文性与音韵传递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第一节前十四个字的两个译文文本。

译文一: 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译文二: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Crop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d 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And keep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John Turner 译)

杨与戴二人的译文第一行中运用两个重复的词“seeking”,其中长元音/i:/的发音悠远深沉,很好烘托出寻寻觅觅的意境;第二行中的辅音/t?/ 、/kw/ 和/t/ 象征寂静,体现出词中的冷清;第三行的三个舌边音/l/的运用强化出原词的声音韵律,苦闷之情溢于言表。译文文本中每行词语的轻重音暗合原文的平仄韵律,同原诗的押韵方式十分相似,译得形神兼备,再现了原诗的悲戚之情。相比之下John Turner的译文没有把原文中音韵的互文信息很好的传递出来。虽然也押韵,但失去了原文由紧凑的叠词所带来的浓密的愁思之苦。

(二)互文性与典故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两个译本:

译文一:

I think of someone in Wuling, far away

Distance haze hides the mansion in which I live.

Note: Wuling is an old name for south China

(茅于美 译)

译文二:

Far, far away you pass your days;

My bower here is drowned in haze.

(许渊冲 译)

茅于美的译文把“武陵人”直译成"someone in Wuling",并在译文末加注的形式翻译出来。译出女词人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许渊冲的译文中把“武陵人”意译为“you”(你),没有把原词用典处的互文信息传达给译语读者。对于“秦楼”的翻译处理上,两位译者从译诗的全篇风格考量都未用更多的笔墨解释这一词语的典故内涵。对于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每篇译诗还是要从整体来把握,本篇对译诗分析仅限从互文的角度来解读。

三、结语

翻译,包括译诗,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也是文化层面上的转换。在这一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进行着超越时空的交流,期间会出现或被增加、或被删减、或被误读的互文性信息转换。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是互文本;译者对原语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活动,译者是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媒介。译者的任务是实现二者之间合乎语言、逻辑、审美等多重标准的转换。因此,互文性存在于对诗歌解读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在互文性理论的背景下阐释古典诗词及诗词的翻译,能加深读者和译者对于源语和译入语中互文信息的理解,从而消除文化的隔阂,增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常青.文学翻译中的唯美追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3): 125-126

[2]常青.从译者的读者意识来谈中诗英译的翻译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69-71

[3]李明.文本间的对话与互涉――浅谈互文性与翻译之间的关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2):5-9

上一篇:辞旧迎新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眼泪教我的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