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8 10:11:54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1篇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全词赏析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o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2篇

【摘要】 抓住特色 认真分析 教活课文 活学活用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若问我对语文教学的感受,用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极为恰当。我发现每篇课文都不是死的,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他们自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特色是什么,应该怎样教活他们。

在此就以李清照词两首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来谈一谈我的这种感触。

新人版必修4第二单元选了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按照常规,这两首词是分开来讲的,我参考了几个教案,也是分开来讲的。但是我通过分析后发现,这两篇课文表达的情感都是一个“愁”字,为什么不可以以“愁”为线索将这两首词串起来一块儿讲呢?

在确定了这样的思路之后,我首先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并强调了她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色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的。前期词在内容上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风格清丽明快;后期词表现爱国精神,抒发伤时怀旧和怀乡掉亡的情感,风格凄凉低沉。然后在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练习之后,请两位学生激情朗诵,这样就营造了浓浓的抒情气氛。接着,我按照以“愁”为线索将两首词串起来的思路来讲这两首词的内容和特色。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宦游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携酒去东篱观赏,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再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总体上来说,这两首词都写“愁”。《醉花阴》写与丈夫短暂离别的相思之苦。这种愁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声声慢》写国破家亡夫死之痛。这种愁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家国之愁。在意境方面,《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机智从何而来?教学机智是在卓越课堂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提升的。而卓越课堂建设不仅需要高端设计、专家引领,更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探索求解。

一、尊重学生:机智的教学要做到“顺学而教”

三位教师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准确把握重难点,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方案。然而,他们在课上并没有根据教案依样画葫芦,而是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实施教学,没有强制地把学生拉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之中,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实施教学。

真正的备课就是研究。从宏观上说,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微观上说,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确定具体、精致的教学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并拟出全面、简洁的参考答案,供教学中启发学生讨论之用。

真正好的教学要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达到一种看似“毫无技巧”,实则“苦心经营”的境界。用汪曾祺的话说是“苦心经营的随便”。

《声声慢》以读为主,朗读、诵读、品读、美读。读之外,也融入了讲解、讨论,颇为融洽。《咬文嚼字》以品味语言为主,通过品析例句,领悟揣摩语言之道,又掺和了讨论,比较“自由”。《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以讨论为主,蕴含着思辨与机智,甚为自在。

卓越课堂是让学生学有所获的课堂。对于学生有怎样的收获,我们要仔细分辨学生是获取了信息,还是获得了知识。信息可以搜索得到,常常不需要教师教;知识需要体验、探究、内化,常常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我们还要分辨学生是获得了方法,还是收获了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我这里换一个词,思想是学习的第一要素。

二、研究教学:机智的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

毫无研究的教学是因循守旧的。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机智可言,难以走向卓越。教学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什么和怎样教。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学语文,就是用语文知识去解决语文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声声慢》用文体、意象、象征、意境的知识来解读宋词;《咬文嚼字》用朱光潜所提出的词语的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句法常识与言外之意的理论来品味语言;《装在套子里的人》旁征博引,纵横贯通,援引大量材料让学生学会联系相关文本和材料来解读文本。

《声声慢》教的是利用文体知识解读文本,通过知人论世来发掘文本的深意,运用“意象”知识来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情意;《咬文嚼字》教的是语言学论文解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咀嚼语言来揣摩语言的味道,以实例论证来证明观点;《装在套子里的人》教的是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用现代的眼光去发掘文本现代意蕴的方法。这三堂课,都比较注重方法的传授,注重素养的培育。

真正的好课应该有这样一些特征:引入自然,注重兴趣的激发;讲析简洁、准确,富有启发性;讨论生动活泼,有参与的广度,也有思考的深度;问题设计具体新颖,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课堂节奏舒徐自如,流畅自然;有对话的交锋,有思想的沉默;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也有生生之间的相互激发,还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感情的无声交流;好课还有高潮……概括起来,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富有智慧的课;真正有智慧的课,一定具有顺其自然、从心所欲、随机应变、教学相长的特征。

三、教学相长:机智的教学要做到“蹲身同行”

教学机智的形成,不仅要求教师有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入体察,更要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能够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观察、感受、领悟,和学生一起“成长”。

有这样一则故事:父母带孩子到公园去玩。父母在家里先就给孩子说好:“出门要自己走路,不能让爸爸妈妈抱,因为你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了。”可是孩子行走不远就吵着要爸爸妈妈抱。为什么孩子说话不算话呢?孩子两三岁,身高不足一米,你不抱他,他能看到什么?大人的腿和屁股,看久了,多没意思!所以,小孩要大人抱,不是要偷懒,而是他看不到有趣的东西,美丽的风景。

对应到教学生活,教师是父母,学生是孩子。教育就是要孩子“长高”,看到更多的美好的风景。最愚蠢的做法是,教师将自己看到的风景(也就是教材上的东西)讲给学生,塞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将这美景发自内心复述出来。可想而知,学生没有亲自感受,自然难以理解,也难以复述。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给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让孩子站上去看更高更远的风景。可是,学生自己本身并没有“长高”,除了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新奇的风景之外,接下来还是要“落地”看人家的大腿和屁股。

所以,最高明的做法还是教师先蹲下身来,站在和学生一样的高度来观察,感受,理解,并和学生一起长高。

真正卓越的课堂,绝不是教师“教”得又多又深,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观察,一起感受,一起发现,在真诚的交流之中分享、探究、生成,获得共同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不是要站在高端,“高屋建瓴”,而是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合作,平等交流。教师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思考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机智就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4篇

一、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内涵

关于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笔者赞同王荣生教授的观点:“语文教学有效性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效性的前提,即教学内容必须正确;第二个是有效性的落脚点,就是学的东西是学生需要的,是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新课改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必须突出求真与务实两个关键问题。求真就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务实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的三维目标整体平衡发展。教师要从关注“教”的有效性转向重视“学”的有效性。学生要从关注“应试分数”转向重视“素养提高”。语文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提高教法,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的有效性,要求学生提高学法,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真与实的实践

1.精心备课、回归本真,教学预设有效

备课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充要条件。传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案三大内容。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又创设了备学案、备课件、备评价等内容。但新课改下的备课总体趋于简单化、形式化、同一化和课件化,过多依赖集体备课和多媒体教学。所以传统备课的精益求精和新课标理念的融入应是有效备课与教学的基础。如新课标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传统的“教教材”。所以教师要在仔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教师既要站在编者的角度理解教材的编排及用意,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并要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视角来考虑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预设合适的三维教学目标和适宜的教法和学法,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声声慢》这首词时,教学目标是通过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诗词鉴赏。鉴赏古诗词可从写作背景、作者身世、用典、修辞等不同视角进行解读,但如从意象、意境解读,或许也能打开一扇审美的窗户。诗词是有声有色的,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有厚度有质感的,而这些往往都是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的,所以通过意象、意境的赏析,细心沉吟体验诗词之美,定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意象绵密,而且这些意象对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所以笔者在备课中预设以分析意象去理解该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且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意象在其他诗词中的运用,让学生积累典型意象及它所蕴涵的丰富情感,从而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2.学生自主、内化为“实”,教师教法有效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会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可见,要实现语文有效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蹲下来和学生互动对话,让学生始终拥有自由和开放的心态。教师的教态要和蔼亲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强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保持一致。有时可通过角色互换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在范读课文后,可有意引导学生评议,鼓励学生提出意见,教师当即虚心接受。倡导平等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对师可进行质疑和反驳。实践证明,教师越民主,学生越欢喜,教与学的效果就越好。

要实现有效教学,还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因前面学过几篇文言文,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厌倦,所以笔者尝试进行教法改革:让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演绎小老师的角色。笔者事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每小组负责一段文本的解读,做到既疏通文意,又理解重点字词句,还可从文章结构、艺术特色上去赏析。上课时每组派代表上台作汇报讲解,小组成员可补充。教师除了倾听和点评外,更多的就是答疑解难和把握课堂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不懂的地方或相互讨论,或请教老师,或翻阅字典,或上网查资料,学生广泛搜集信息,利用学习资源。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讲得比教师还详实,甚至还出题用于课堂巩固。结果那两课师生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重新找回文言文有效学习的信心。

3.重在体验、避虚求“实”,学生学法有效

新课标明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语文课堂就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群言堂”,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你说,他说,大家说;讨论、辩论、表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观摩者不谈效果谈改革。随之出现的是学生缺少静心思考、缺乏悉心体验,更谈不出收获与感悟。如何避虚求“实”,突出语文韵味是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课题。

文本阅读是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过程。怎样让学生深入文本,实实在在地与文本对话?教师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进行点拨与引导是关键。如学习《听听那冷雨》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表达乡愁的情感,选择的意象可以很多,而篇幅这么长的散文却为什么只选择“冷雨”这一种呢?雨是视觉,为什么用“听”字?当时无学生举手,教师就点了一位学生起来回答,那学生的答案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时,笔者意识到这是备课的盲点,决不能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取代学生的自主体验,而应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从哪儿着手解读,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把问题阐述清晰和到位。接着笔者就从雨的意象特征着手点拨,联系古代诗词,如王维的《清明》,姜夔的《点绛唇》。“冷”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后内心产生的凄凉和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淡忘和破坏的感伤。随后学生踊跃发言,联系作者的经历来谈情感体验。可见,教师点拨有方,则学生学习有法,师生合作互动能化解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思维的潜力,不但指明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5篇

1、有效进行新课导入

①解析标题,直奔主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包含丰富的信息。是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教学《登泰山记》,我从文章标题引入,引导学生捕捉标题的重要信息。通过读标题,学生很快明确:这是一篇游记,重在写泰山的景色。把握了游记这一文体后,我因势利导,进行追问:既然是游记,那么学习本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游踪,请找出作者的登山路径。通过引导。学生迅速明确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文体特征和主要内容。往后学生在碰到类似文体的文章时,就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

②趣闻故事,巧设悬念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材的起点。

③师生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在上课前,先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轻轻翻动书页;把糖纸揉成一团,再让它慢慢展开;拔开笔帽,再轻轻盖上……然后请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轻声朗读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相关语段,让学生凝神体会。大自然中真的有如此美妙的声音吗?怎样才能听到这些声音?学生迫不及待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④比较求异,加深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的导入方式被广泛地运用。比如学清照的《声声慢》可以由她的《一剪梅》引出。通过比较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情感的强度等方面的异同。

⑤借助媒体,进入佳境

2、有效进行师生问答

首先要有目的地问,要问知识点、能力点、情感渗透点,要有特定的区域。如上都德的《最后一课》,问:“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穿的是什么衣服呀?说明了什么?”就一箭三雕:既问了“肖像描写”这个知识点,又问了“分析肖像描写的意义”这个能力点,还有“爱国主义”这个情感渗透点。

其次,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即要求提问应有一定难度,有思考价值,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但又不能太难。要“跳一跳,摸得着”,否则也是徒劳。

第三,要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提问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一般来说,答问有两个步骤:答的启发和答的评价。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面有难色,眼有期盼,那么说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出现困难,教师就要对答问进行启发(启答)。

问题提出后学生依何而答?依据文本。而文本中又有特定的“答域”:有时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单词,有时是一个或几个句子。有时是一个或几个段落。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限定答域启发学生回答。

“理答”要慎重,更要讲究方法。

首先,改正学生的错误答案义不容辞。发现学生回答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分析其错误根源,改正学生错误答案,讲明二者区别。其次,要追问、诱导、发展答案。教师要抓住问题不放,一问到底,求得答案的尽善尽美。并且对学生在诱导启发中进发的“闪光点”要尤为重视,大肆张扬,以期冒出创造火花。再次,应提倡学生参与评价答案。这也是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提倡的理答方式。学生参与,主体性极大发挥,提高的正是学生的素质。

3、有效进行预设生成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时代的变迁,使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普及,更拉大了与古汉语的距离。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用字遣词方面,古代诗歌受到诸如篇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极为凝练,字字珠玑,非经细细咀嚼品味,难解个中滋味;又如,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典,虽经注释,但短短几句平白的注解,岂能尽解其中妙意?同时,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多数意不在表而在里,其意境深远,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想用当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基础上,结合大量搜集整理的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验,归纳出一些既便于实施,也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一、故事引路,渐入佳境

我们看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新课本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课本中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古代诗歌或者其作者背后也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为《虞美人》教学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阴云低垂、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位面容苍白、泪眼蒙■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脱去穿了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恶运还是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降临了。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遥望南方“三千里地山河”,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诵了一曲千古绝唱,喝下了宋太宗赐予的毒酒。

实践证明,在课前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在把握这首词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悲哀。

二、吟咏吟唱,悦耳悦意

古诗的原生命就是吟唱。而吟咏吟唱又不同与一般的诵读,它需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诵读是读者完全将情感投入文本之中,完全的忘我,可以说是一种“无我之境”。如果古代诗歌的诵读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

三、咬文嚼字,体会诗味

古代诗歌语言简洁洗练,要求诗人在选词用字上下工夫。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咬文嚼字,就是分析在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尤其分析成为诗眼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诗歌鉴赏的关键。

另外有一种情况:由于传抄或印刷等原因,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某字因版本而异的现象。虽然异文中一定只有一种是正解,但错传的字存在了这么久,必有其合理之处,往往体现了传承者炼字的功夫或不同的审美情趣,耐人寻味。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这种方式比较开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不受书本的约束。

四、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十分注重“留白”,这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几笔,却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羁无绊,岂不快哉!

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作家拥抱,古典诗歌的这种魅力尤其浓厚。这种魅力的获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需要鉴赏者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出发,通过想象、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赋予作品现实的生命力,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杜甫的遭遇与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歌中感受到那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

五、比较异同,透视风格

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背景相同的诗可比较,题材相同的诗可比较,风格相同的诗可比较,手法相同的诗可比较,同一作者的诗也可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当然,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当严谨,不可滥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每首诗歌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以防不深不透,流于形式。

如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时,可以紧扣两首词所写的“愁”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写了诗人早期生活的闲愁,抒写了相思之情;《声声慢》则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宋室南渡,国亡家破,丈夫去世,此时的词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全词所写虽然也是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此时的愁已经变得厚重和苦涩了。

六、引入诗论,鉴赏理趣

我国有很多睿智精辟的诗论词话,如欧阳修的《六一词话》、李清照的《易安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有的诗作蕴涵哲理,有的诗论充满情趣。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撷取的诗论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课后的文本研习:“明代诗学家高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三句话概括了《蜀道难》结构上的特色,表现手法的多样以及语言上的特点,可以说,把握好这三句话,就基本能够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与鉴赏了。

七、改写再创,抒发心灵

改写前人的诗歌是古代文人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诗歌经过改写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吟诵起来也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询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不仅对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于文体,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字字落实。当然,改写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当注意方法,并不是每首诗都可以像杜牧的《清明》这样任意改变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受所学内容及所教对象的制约。

诗歌的教学难以一蹴而就,很多教师也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但我相信,只要能在学生心中插下美的种子,时间便会证明一切。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7篇

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23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追求,寻找一条通往高效、灵动的英语课堂之路。刚参加工作时我教的是初中英语,在一个比较落后的乡级中学。那时不知道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上课,以为按照课时要求,把当堂课的任务完成,再督促学生把该记住的东西记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不久,我发现英语对于很多学生,尤其这些农村的学生来说真的很难、很枯燥无味,因此,我决定,一定要找到一种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把课堂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不只是把笔头英语学好,还要有扎实的语言听说的功底。于是,我开始探索各种办法,向其他老教师请教,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订阅《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杂志,收集成功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英语,教好英语成了我的梦。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语言习得理论专家克拉申(S. D. Krashen)认为,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是否有足够的能理解的语言材料(comprehensible input);一是是否构成心理障碍。学习者的动机、信心、毅力、情绪等心理或情感因素(affective filter)直接影响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譬如,忧虑就能使学生无法接收语言信息。而情感因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外语教学又包括语言习得在内,因此,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必不可少。

首先,授课态度要和蔼。假如教师整节课不苟言笑,扳着面孔,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心中期盼的只是下课铃声。因此,教师上课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即使有学生在学习上或纪律上出现问题,教师也应采取平和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在青少年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当容忍学生在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切忌动辄就批评学生,更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以免个别学生跟教师顶牛,甚至拒绝继续上课,影响全班。

其次,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哪怕有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教师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后进学生,及时的表扬或鼓励往往是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的催化剂。另外,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教师也不要轻易表示失望,而要心平气和地给以鼓励,耐心诱导,以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在轻松的心境下对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找到答案。

再次,师生之间要建立友谊和信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需要。融洽而又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对教师的信任,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羡慕老师的学识,在行动上听从老师的教诲;否则,教师再有本事,学生也会敬而远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会下意识地不听课,拒绝做教师所要求做的事情,显然,此时教学双边活动难以为继。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同时也要用人格的力量去博得学生的热爱与尊敬。

二、激发学习兴趣,搞好师生、生生互动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室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逼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于是,我着眼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首先,开展愉快教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大量的插图便于在实际或假设的语境中进行口语训练;语言浅显易学,循环率高,便于学生掌握,为我们开展愉快教学提供了素材。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游戏、唱歌、讲故事、故事接龙、分组比赛等有趣的活动引入英语课堂,学生们天生的活跃、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英语课堂一扫以往干干巴巴、无生气的老样子而活起来了!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时,七中一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我把一个书包装满东西,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们用手摸,然后猜才里面是什么,用新学的There be句型。

T: What's there in the bag? Can you guess?

S: Is there a pen in the bag?

T: No, there isn't.

S: Are there any oranges in the bag?

T: No, there aren't.

……

S: Is there an apple in it?

T: Yes, there is. You are clever? 10 points!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大量操练了这一句型,而且是争先恐后地抢着练习。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难点,掌握了重点。开展愉快教学,不仅能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自觉、自主、自动地去学,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

其次,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开展情景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多媒体、表演等手段创设情景,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半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模拟活动和交流,学生非常愿意参加,这能大大地促进学生的言语操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景教学适合于初学者,即初中阶段比较实用。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等开展词汇教学。比如,go to school, go to bed, go fishing, have a shower等等,这些情景的图片非常容易收集,把相对应的词语和图片先后呈现给学生,会大大加深他们对该词语的印象,很快形成长期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二、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等学习句子结构。三、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学习课文。四、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学习语法。五、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练习听力。六、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学习写作。七、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开展游戏。

三、设置恰当情境,走进学生心灵

高中的学生已经不再毫无顾及,不再像初中时什么都跃跃欲试、活泼好动、充满好奇。他们长大了,更加腼腆,怕出错,不愿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更善于思考,如果再用初中时的教法,总是模拟、模仿、表演等他们会觉得幼稚。教师必须找到一种办法,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思考,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现行高中教材每一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一个听、说、读、写环节都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非常适合高中生的学习,而且,每一个话题都是他们所关心的、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就给他们的主动参与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所以,我在设计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时,都以该单元的话题为中心,到网络、报刊杂志里去找和该单元话题相关、并离他们生活更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材料,充实到教学中来。同时,多年来,为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不断努力。一方面,不断加深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习他人经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开拓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前面提到我对高中学生的分析,他们不再幼稚,他们正走向成熟,他们更喜欢真正的思考,他们更愿意挑战自我。鉴于他们的这些特点,高中英语课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针对他们的特点,迎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把高中英语课堂上得灵动有活力,引导学生全程大面积、大范围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之中得到语言学习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1、灵动引课,激发兴趣。

英语课是语言教学课,语言教学就要把握语言的本质功能-交流。教师可以把每一个环节都利用起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在用中学习。而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重在导入,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入都应精心设计。人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几乎决定了能否上好每一节课。

不同的课堂内容,需要不同的导入,教师要根据课堂需求,灵活设计引课,这样才可能让课堂生机勃勃、灵动起来。例如:

㈠在教授课标模块6 Unit 2 English Poems 时,我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简单的文章都有难度,英语诗歌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为调动他们的热情,我选择了一首根据李清照的词而创作的歌曲《月满西楼》,我用PPT把优美的景物与潇洒的汉语书写设计成随歌曲同步进行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在绝妙的词、景、人、音的包围中,学生一下子被带进了诗歌中。然后,我把《再别康桥》、《声声慢》两首诗歌的英语版一句句呈现给学生,同时配上优美的钢琴配乐和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把学生引入英语诗歌带给他们的美丽世界中,下面的课堂教学可想而知,学生的参与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他们的创作灵感如泉喷涌,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他们的目标,创作自己的英文诗歌才是他们的追求!

㈡在教授The Subjunctive Mood虚拟语气这一语法项目时,考虑到这一语法项目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我把他们最喜欢的电影 Titanic 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些经典镜头做到PPT中,再给每一个镜头配上用虚拟语气的一个句子。学生们对这一部电影非常熟悉和喜爱,这些镜头大大降低了他们对该语法的理解难度。在进入这一语法教学之前,我把要用到的Titanic 中的经典镜头给他们播放出来,并同时配上《My Heart Will Go On》这一永恒的旋律,学生没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讲解画面中的情景,在激烈的争论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学会了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

2、诱发感悟、心灵对话,

有了好的导入,为成功奠定了基础,但,课堂内容能否顺利完成,还要看整体课堂内容的设计和课堂上教师这一主导者怎样导这堂课。所以,我在课堂设计上狠下功夫,用心寻找能触动他们心灵的东西,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课堂环节。例如:

在教授Cultural Relics 一单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本单元围绕文化古迹这一主题,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不但要求对本单元出现的单词、短语和语法及经典句型进行学习之外,也让学生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古迹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实现在用中学,我设计了一节网络教学课。在本单元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小组活动,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汇报世界各地文化古迹,在这一过程中综合利用本单元所学习的词汇语法等知识。本单元主要围绕了文化古迹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化古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课本资源有限,如果能够把网上的相关资源开发出来,既能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强烈探知欲,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例如:

在教选修6 第二单元 英语诗歌时,我用一首由宋词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导入,让学生在被诗歌的美震撼、感染着,牢牢抓住他们的心灵;然后,再把让他们熟悉的两首诗歌《再别康桥》、《声声慢》的英语在屏幕上优美的背景下徐徐出现,每一句都敲打着他们的心灵,

I seek but seek in vain,

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 without him n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李清照

Say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徐志摩

他们会争先恐后地朗读、翻译这两首诗歌,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已经完全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8篇

一、“课案编程”——江流宛转绕芳甸

自“预设”取代“备课”以来,几乎没人怀疑它也会“过时”。但笔者认为,当前所提的“预设”大多只满足于教学方案的细致和完备上,最缺乏的是精彩的设计和独到的筹划。实际上,教师在预设课案时需要一种类似于计算机中的“编程”一样的能力——巧妙编织行课“程序”,着力亮化教学“轨道”,在纵横捭阖、全盘统筹中展现来自教师的新意和创意。

支玉恒老师上《太阳》时,让学生先找出“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小队长”,再寻出“远、大、热”等“中队长”,接着又推出“一般特点”与“关系密切”这两个“大队长”,最后引出课题“太阳”这个统领全局的“辅导员”。整堂课,形象的“少先队系统”代替了机械的“总分结构”,怎不令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再如,上海青年名师戴建荣上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以“读诗”“唱诗”“吟诗”“舞诗”等四个环节统领全程,“阳关三叠”式的结构布局让学生经历了一趟畅快愉悦的诗意之旅。必须明确,课堂不应是“制作”出来的,而应是“创作”出来的。那种用强烈的“编程”意识来“创作”的课堂,正如“江流宛转绕芳甸”,必定品位高雅、气质曼妙、亮丽多姿、美轮美奂!

二、“课心锁定”——指尖轻语舞千秋

上乘的课堂教学必须主线简明、重点突出。为此,教师要以一双慧眼到文中钩要提玄,并在研读专题(问题情境或探究主题)的“导出”和“锁定”中发挥“导航”作用。孙双金老师上《泊船瓜洲》时,从“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入手,提炼出“距家近、可以还离家久、应该还思家切、不能还”的主线。一个“还”字串起了全诗,为学生提供了精研细磨的广阔平台。

当然,作为承载“学语习文”使命的语文课,不仅要瞄准“内容中心”,还得切准“训练中心”,两个“中心”合成才有语文课的“课心”。教师要洞悉每篇课文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例子”功能。如果课文音韵铿锵,则朗读训练当加大分量;如果课文结构精巧,则谋篇布局需有效提示;如果课文词句华美,则品味咀嚼要不惜余力;如果课文意境深邃,则研磨揣测应做深做透……

事实上,那种把教材的所有内涵意蕴都“全盘给予”的做法,既不明智也无必要,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是绝不可取的。敢于取舍的教学看似让学生学得少了,但其实这一课舍去的东西也许在下一课中又成为重点,其实并没有真正舍去。这样,学生所学更为专项,也更为扎实。当然,“课心锁定”要求教师得有“指尖轻语舞千秋”的本领!

三、“课胆定格”——雨燕飞过云水间

语文课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当前有些课在人文熏陶方面常有“极左”“极右”现象。如,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说欣赏白骨精屡战屡败的“不屈精神”时,教师却赞扬其“有创见”。而在学习《落花生》时,教师则又过于保守,让学生只能做“花生”而不能做“苹果、石榴、桃子”。这种在价值取向、主题意旨上未能精准“定格”的课,也就不会有“课胆”。

当然,在引领学生把握文章取向、主旨时,不仅方向要对,而且手法要巧。此话怎讲?君不见,一线有的课善于同类合并,写景统统归结到美,写人一律归结为爱;有的课喜欢竹筒倒豆,在课堂终结时将结论统一;而有的课追求“崇高伟岸”,动不动就是“生命的赞歌”“人格的魅力”“存在的价值”“精神的洗礼”等,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王崧舟老师上《草船借箭》,在学生领会到诸葛亮“知天时”“懂地理”“识人心”后,忽然提出“第七自然段中,诸葛亮为什么笑?”学生再次研读后感悟到诸葛亮可能“笑周瑜计谋落空,笑鲁肃老实厚道,笑曹操果然中计……”一个“笑”字的深挖细掘让学生感悟诸葛亮的儒雅大度、胸有成竹。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师的引导跟随学情而自然生成,真如“雨燕飞过云水间”般毫无痕迹!

四、“课型重装”——总把新桃换旧符

虽然教学被公认为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完美无缺的课是不可能有的,但“铁肩担道义”的我们仍然必须奋力地去逼近完美而不可稍有停歇。曾在不少刊物上读过老师们(包括许多名师)撰写的“磨课手记”或“磨课故事”一类的文章,在分享了他们关于课堂打磨、教艺雕琢方面的得失经验后,也让人不禁由衷地感叹:好课,确实是“磨”出来的!

盛新凤老师曾自述,在浙江义乌上李清照词《如梦令》时,由于不忍抛下代表“酒意象”的《声声慢》而加以强行链接,致使教学迷失在“自作多情”的“厚重”里了。不久她在杭州再上此课时,果断地用词人的另一首《如梦令》替换原先的《声声慢》,并将对作者的身世介绍全部隐去,直入语言本体,变“拓情”为“拓言”,终于让学生浸润在更浓更醇的语文味中了。

应该说,“课型重装”虽然费心耗神,却是所有以“高标准、严要求”自律的教师的无悔选择,因为所有那些一成不变的格式化操作显然是无法求得课堂效益最大化的。事实上,优秀教师往往“技不惊人誓不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甚至否定自己。有时,即使是一堂掌声雷动的课,他们也往往都要一再“洗牌”,不断“重装”,展现“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彩和亮丽!

五、“课路刷新”——驿路梨花处处开

不可否认,由于教材本身在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和教师自身学识、素养、爱好等的差异,因此对任何一名教师来说,往往也不可能对每篇教材都有“一样的爱”。于是,教师不但在各种教研活动都要“精心”地挑课文,而且即使在日常教学中也往往会冷落一大批看不上眼的课文。某位青年名师就曾因一时兴起而口吐真言:“有些课文真没劲,我往往简单处理一下就过去了!”

由此,我想到了运动员的训练。如果一名运动员只练肌肉不拉韧带,只练动作不练耐力的话,那么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可以,但要是长此以往则必将因失去系统性而导致训练质量的严重下降。一旦到了赛场,还能指望去争胜吗?语文学习也一样,适当跳过某些课文或许无妨,但如果因教师个人偏好而致使大量课文被边缘化,那学生的学习链条岂能不脱节呢?

当然,教师之所以挑课文的另一重要原因,主要是自身课路比较窄。例如,许多老师上阅读课还行,但一提上习作课就底气不足了。老一辈名师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于永正老师在各地上课,不但高、中、低段全有,而且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齐全。譬如就阅读课来说,无论写人的、叙事的、说理的、抒情的、状物的,于老师都能来者不拒地“驿路梨花处处开”!

六、“课外存盘”——明月窗纱紫云清

窦桂梅老师曾说:“善写的语文老师一定是讲课讲得好的老师!语文老师不写,不知其可怜;语文老师不读,不知其可怜。”笔者不想对此话的准确率作数据上的缜密论证,但实际上有一点也是明摆着的,那就是: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则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技术层面上的雕琢,必须更注重课外功夫的修炼。怎么修炼?要诀是必须将写和读这两大“利器”随身携带!

“尝试教学法”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曾说:“光上好课不行,还要沉静下来写好文章。经常笔耕的人与不爱动笔的人在课堂教学的品位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有人说,教师连续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但如果连续写三年反思,则很可能成为名师。看小语界的那些名师大家,多的是课堂精彩、文章漂亮的“两栖”明星。当然,作为语文老师,不但可以写教学论文,甚至也可以试着写写文艺作品。

再说读。孙双金老师多年前上《春望》时,曾研读12本关于杜甫的书籍,正是因为“案头”工作的细致充分,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当然,读书的作用更体现于远期,能让教师在不知不觉间底蕴更丰厚、学养更精进、性情更儒雅。可以设想,一个充满浓浓书卷气的教师一进课堂就会底气十足,举手投足都是戏。那么,在“明月窗纱紫云清”的晚上,我们不变的功课就应是——读书!

如果说“课案编程”“课心锁定”“课胆定格”属技术层面的锤炼,“课型重装”“课路刷新”是心智层面的锻炼的话,那“课外存盘”则无疑属于“内功”层面的“修炼”了。有志于成为名师者,不仅要锤炼,而且要锻炼,更得要修炼。我们看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不仅是技巧高,更因为功底深——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龙井小学)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 综合素质 ;课堂设计 ; 教学任务 ;学习氛围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师都逐步意识到学习已不单单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进行培养。身为教师,我们应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着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广阔天地。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所有学科中教学面涵盖最广、教法最灵活,同时也是最难教好的科目,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高效的要求也更高。如何使语文课堂真正的高效,我做了如下一些探索和尝试:

首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的真正高效,必须立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对教师而言,备课已经不是传统形式的对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准备,高效课堂要求我们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还要对学生认知情况、知识储备、整体素质要做到全面了解,甚至是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爱好以及心理倾向都要有所涉及,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有效的备课,为保证上好一堂高效语文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课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指导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的对所学文章进行预习,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针对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不同体裁、题材的学习任务做了与之相应的预习要求:对于诗歌,我要求学生在我上课之前必须先将要学习的诗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而熟练背诵,为我们在课堂上准确把握诗歌内涵并分析鉴赏诗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文言文的预习,我要求学生做到熟读课文,并能参照课下的注释对全文进行翻译,为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文言文知识了解文章思想及把握文章内涵扫清了语言障碍;散文和记叙文等现代文体的预习,要求熟读全文,了解作家作品,完成导学案。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每堂课前做出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导学案,及时发放给学生并在学生上课之前进行批阅,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调整教学准备,重点突出、做到详略得当,争取每堂课都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有效的课堂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时间安排,创建学习型课堂。在一堂语文课中,一般情况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讨论应占课堂二十分钟左右,教师或学生点评应占十五分钟左右,教师最后的总结应占课堂十分钟左右。当然,如果这堂课教学任务较难,教师的讲解和归纳总结可以占到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难易程度来把握时间。此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至高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一方面,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让人终身受益。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把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法指导和训练的主要基地。例如,通过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通过扩句、缩句以及仿句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并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还可以通过有效指导学生课前积极主动的预习,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方案,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给学生答疑解难的同时,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我在带领同学学习必修教材4第二单元宋词时,先将词的有关知识梳理印发给学生,然后教给学生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并对本单元的四课按照作者流派,进行重新调序,我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讲述了豪放派词的特点,以此为契,让学生当堂分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我通过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鉴赏指导让其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和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我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总结了婉约派词的特点,让学生对柳永的《雨霖铃》进行自主鉴赏,并写出鉴赏小论文并在班内交流展示,学生兴趣极高,把本来四课时代教学任务在两课时内完成,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使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认为这样的讲解方法比传统的按课讲解,能更系统、更高效。

最后,要适时、恰当的进行巩固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建真正的高效语文课堂。就我个人而言,在每节课后,我都在教案后面附有教学反思或教后感言。对于自己的每一节课,我及时的做出认真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哪些,不足之处在哪里,那些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得以改进,我都有详细记录,并根据这些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声声慢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

高三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复习,加之其知识面涉及广,知识点又较为零散,高考的考查方式又灵活多变,故整个复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乏味还不易把握。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高三语文复习,是身处高三的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而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预设

精心预设是高中语文课堂生成的前提,也是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具体体现在:

1.掌握学情,提前备课

语文教学的一贯宗旨都是围绕如何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展开的。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学的起点应是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身为高三的语文教师,也只有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学情后,才能对症下药,并做好相关症结的提前备课工作。要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到提前备课。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有章有序地进行不同模块的复习,更有利于知识点的系统化。这一点,在文言文专题复习时尤其突出和重要。如,一轮复习时,梳理《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知识点,学生对倒装句“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翻译不好,了解之后,得知学生是对定语的概念比较模糊,难以划清句子成分。因而,在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石钟山记》《劝学》三课时,就结合三课中“求人可使报秦者”“石之铿然有声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定语后置句,提前备好定语后置的几种常见类型,让学生从中鉴别、分析,最终找出规律,使之趋于系统化,从而促进教学实效。

2.整合资源,明确导向

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精心预设还体现在对教材的整合和运用上,正如在文言专题复习时,根据复习需要,对教材中的重要文言篇目进行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和巩固,有时可能只是借用某个实词的特殊用法,以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或是借用某个特殊类型的倒装句式,以辅助学生对陌生文段的理解和翻译。而在进行古代诗歌专题的复习时,对教材的整合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在这个模块中,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单一的解题技巧和固定的答题模式,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归纳、整理。例如,可以让学生将其在课本中所学的诗歌,根据诗歌的内容予以归类整理,可分为:咏史怀古类有《登金陵凤凰台》《登楼》《登快阁》等,行旅闺怨诗有《雨霖铃》《声声慢》《夜雨寄北》等。让学生在归纳中明确并掌握各类型的出题类型和常用的手法,使之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再结合已掌握的解题技巧,将其内化吸收,形成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二、巧妙生成

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课堂上的巧妙生成,同时,它也是精心预设的延伸和提高。我们的授课群体是思维活跃的学生,这就注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按着我们预设的轨迹来运行,相反,还总是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因此,身为执教者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将之前的精心预设和当前的意外生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语文课更具灵活性,从而打造精彩且高效的高三语文课堂。

1.营造氛围,巧妙生成

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决定了其是复杂、多变的。加之又有诸种不定性因素,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在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疑问时,教师要采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肯定其表现的同时,作适当地调整,富有创造性地继续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顺着学生的思维角度,再创新生成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支点,引导和帮助其理解。

2.开放问题,巧妙生成

爱因斯坦说:“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因此,身为高三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课堂上创设出易让学生去探究、讨论的问题,尽量用最精练且灵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研习问题、讨论问题的热情高涨起来,在沟通交流中巧妙生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语文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听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将这些反馈信息整理好,再结合自己授完课后的感受,认真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在反思的过程中,还要反思自己在备课时的预设哪些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并生成了“师生”“生生”的共鸣,教师要将这些亮点总结并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承并发扬。还要反思有哪些不足之处,是源于什么造成的,如果再讲一次,应该如何完善,并做好相关解决方案。事实证明,成功的教案不在课前,而在课后。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执教者驾驭课堂将游刃有余,而且也能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学出版社,2000.

[2]虞国庆.中学教育学.江西高校出版,2008.

上一篇:黄河颂教案范文 下一篇:姓氏歌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