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09 00:16:00

借物喻人的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1

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事物或情境。其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拟即把物和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者把人和抽象的概念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

拟物分为两类,一是把人当作物的拟物,二是把此物当作彼物的拟物。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比喻和比拟,都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方法,两者的区别如下:

1.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例如:

我朝着她指点的方向看去,只见山腰上闪着几点灯光,仿佛冬天昏暗的夜空出现的点点星星。

“灯光”是述说的重点。“几点灯光”与“点点星星”二者在“闪烁”上相似,是把“灯光”(本体)比作“星星”(喻体),比喻词是“仿佛”。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例如:

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是模拟某种事物的动作行为,是动词性短语;本体是“万里长城”,而这“某种事物”(即拟体)没有出现,本体、拟体合二为一,浑然一体。

3.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多是名词性短语,比拟中的比拟成分多是动词性短语。例如:

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

先用比拟中的拟人,把“湖水”描写得具有人的神态,“愈发温柔”“愈发安详”是动词性短语;后用比喻,把湖水的“神态”比作“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是名词性短语。

二、借喻与借代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例如:

天上的银盘皎洁明亮。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

大耳朵来了!我每次见到他的大耳朵,都忍俊不禁。

借喻与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稍不留神,就判断错误,两者有一定的相似点,其不同点具体表现在:

1.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只有相似点,即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的;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有固定的关系,即构成的基础是相关的。例如: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且“完美的苍蝇”和“那些反动的家伙”本质上都是丑陋的(即具有相似性)。若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2.借喻是指本体和喻体两件事物,重在“喻”,是喻中有代,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是指一件事物换个说法,重在“代”,代而不喻,借体代本体。例如: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指抗日战争,“延安”代指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指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那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呢?

1.看本体和客体(喻体、借体)具有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具有相似性的是借喻,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具有相关性的是借代,本体和借体不是两个事物,借体多为本体的一部分,或是本体的某个属性、特征。

2.运用还原法。如果可以还原成“甲像乙”的格式(即明喻),那么就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否则,就是借代的修辞方法。

3.从表达效果来看,借喻比较曲折,想象的意味较浓,引导读者去联想;借代比较直接,重在突出事物的鲜明特征,想象与联想意味较淡。

4.借喻可以借用现存的句子来曲折地说明抽象的道理,如“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比喻婚姻不般配。借代则多通过表示具体的事物的词语构成,不能用一个句子来作借体。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

B.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兵团的脑门心。

C.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D.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2.下列各句中,使用比拟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

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C.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下列各句中,使用借代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钱学森、李剑英等。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面进来。

D.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

4.下列各句中,使用借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谁会料到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这岂不是很冤枉吗?

C.讲台上,语文老师眉飞色舞地讲着,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我却耷拉着耳朵,怎么也听不进去。

D.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5.下列各句中,使用拟物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听,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

B.他确乎有点像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些生气。

C.小区里,宠物狗到处都是,大摇大摆的,比它们的主人还牛。

D.在几辆坦克的后面,“野狼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

6.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它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高山昂然抗争。

④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倔犟、执著。

⑤鱼儿离不开水,树木离不开土地,友谊离不开真诚。

A.拟人 拟人 借代 比喻 排比

B.拟人 借代 拟人 无修辞 比喻

C.拟人 拟人 借代 无修辞 排比

D.拟人 借代 排比 比喻 拟人

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中,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②这一带岛屿烟笼雾绕,一个衔着一个,简直是一条锁链子,横在渤海湾里。

③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④月亮一露脸,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⑤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A.借代 借代 比喻 拟人 拟物

B.借代 比喻 借代 拟物 拟人

C.比喻 借代 拟物 拟人 借代

D.拟物 借代 比喻 借代 拟人

8.下列各句中,使用明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飞龙舞凤成夜色,击鼓踏歌皆春声。

B.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跟别人说话。

C.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一座矗立的小山。

D.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9.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B.春初人尽怀生气,老至文当异少时。

C.流水长亭春风静宇,幽兰一室修竹万山。

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

10.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他一天抽一盒“红塔山”。

B.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C.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

D.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1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

D.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电灯泡的故事

甲和乙都是说话尖酸刻薄之人。一天,在校园里,他们远远看见了邻班的死对头丙。

甲说:“你瞧!丙的鼻子又红又大,多难看,真像一个电灯泡!”

乙看了看丙的鼻子,说:“对,丙的鼻子是一个电灯泡,是一个又大又红的电灯泡!”

有一次,甲跟丙打架,一拳打在丙的鼻子上。旁边的乙说:“噢!不好了,电灯泡给打碎了!”

这段文字中分别用了比喻中的哪些类型?

13.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更多的时候,层峦叠翠成了水墨山水。

B.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强,你强它就软。

C.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14.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壹分、贰分和伍分的硬币正悄悄在老百姓的视野中消失。

B.真理,它只会站立,却不会弯腰。

C.这些诗篇被埋在地底下,但到明年春天准会生根发芽。

D.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人间的。

15.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方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明喻)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运用了拟人)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用了借代,以部分代整体,“孤帆一片”代一只小船)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运用了借喻,“诸葛亮”喻指聪明的人)

参考答案

《修辞辨析之比喻与比拟、借喻与借代》

1.D(D项不是比喻句;A项明喻;B项暗喻;C项借喻,“鲜红的太阳”喻指新生的社会制度)

2.C(C项拟人;A项明喻;B项借代,“马褂”“西装”用形象代本体、穿着代本人;D项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

3.C(C项借代,借“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代十几个日本鬼子;A项没用修辞,虽含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B项拟人;D项暗喻,喻体是“瓮中之鳖”)

4.D(D项“一桶水”和“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是喻体,本体“知识”没有出现;A项暗喻,喻体为“富士山”;B项借代,以特征代本体,“三道头”指当时上海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为他们的臂章上有三条人字形的标志,故称“三道头”;C项以人拟物,“耷拉”原用于某些动物)

5.D(A项拟人;B项比喻;C项拟人;D项以人拟物,“嗷叫”原用于动物)

6.B(①拟人;②借代,以材料代本体;③拟人、排比;④没有使用修辞方法;⑤比喻,本体是“友谊离不开真诚”,喻体是“鱼儿离不开水,树木离不开土地”)

7.B(①借代,以具体代抽象,“骨头”代“革命精神”;②比喻,喻体“锁链子”;③借代,以部分代整体,“眉”代“头”;④拟物,非生物的“月亮”“星星”具有了生物的特征;⑤拟人,“青荇”具有人“招摇”的行为)

8.C(C项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有;A项对偶;B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虽有“好像”但不是比喻;D项暗喻,无比喻词)

9.A(A项对偶、拟人,B、C、D三项都是对偶)

10.B(B项对偶、比喻。A、C、D三项都是借代;A项以牌号代本体,“红塔山”指红塔山香烟;C项以产地代本体,“龙井”指龙井茶;D项以材料代本体,“青铜”指青铜镜)

11.C(C项是一般比喻,A、B、D三项是博喻)

12.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丙的鼻子又红又大,多难看,真像一个电灯泡”。暗喻是“丙的鼻子是一个电灯泡,是一个又大又红的电灯泡”。借喻是“不好了,电灯泡给打碎了”。

13.D(D项借喻,“毒蛇猛兽”喻敌人或反动者;A、B、C三项都是暗喻)

14.C(C项拟物,以物拟物;A项拟人,把物拟人化;B项拟人,把抽象的概念人格化;D项拟人,把抽象的概念拟人化)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修辞教学 实践意义 教学思路

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庞杂,任务繁重,既要完成高考要求,又要真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修辞格教学是高中修辞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多种修辞兼有的文句,怎样辨析相似的修辞格,是教学难点之一。

1.借喻和借代

借喻与借代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这两种修辞的本体都不出现,因此学生常常搞混不易辨别掌握,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怎样区别这两种修辞呢?借喻,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借代,用和本体事物相关的事物代替本体。借喻是比喻的一种,重在打比方,喻体和本体是有本质区别的;借代强调的是相关性,本体和借体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借体往往是整体、部分、特征、标志、材料,等等。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药》)以“驼背”代指“茶客”,两者的关系是用人的外貌特征代替人,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区别借代和借喻,既然本体不出现,那么把所用事物试着还原成比喻,能变成比喻的是借喻,变不成的就是借代。例如,“炒掉这个寄生虫”与“炒掉这个歪嘴巴”,前一句中可以把“寄生虫”还原成像寄生虫一样的人,后一句不能还原成像歪嘴巴一样的人,所以前一句是借喻,后一句是借代。借喻最终的目的是描写事物,让语言生动形象;借代是为了代称,让语言丰富多变,例如:“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将“泥石流”描述成“龙头”更加形象地表现它的凶猛不可阻挡。“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药》)用“红眼睛”代阿义,既突出了阿义的形象,更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语的枯燥。用“油水”代财物,抓住了代表性的事物构成借代,让人心领神会、印象深刻。

2.比喻和比拟

比拟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本体必须出现,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喻体必须出现。比喻强调的是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用相似点唤起人们的联想,让抽象不易理解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比拟则是用鲜活的乙事物的特点表现模糊不实在的甲事物。例如:希望就是一座亮在前方的灯塔。希望就是一个新奇诱人的世界。希望就是一粒还未发芽的种子。“希望”是本体,灯塔的指引、新世界的诱惑、未发芽种子的神奇,都和希望充满相似,让人由此及彼进行联想。“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荷花淀》)“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把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可爱。“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社会主义好》歌词)把抽象的帝国主义拟作狼狈的落荒而逃的动物,更生动可笑。

3.比喻与象征

比喻是让语言形象化的修饰手段;象征是通过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以此表现与之相关的一些抽象的概念、感情、思想等。比喻一般用在文章的某个部分,局限在某处;象征则带有全局性,可以以其构思全文、刻画人物,暗示、制造气氛,抒发感情等。比喻通常以物喻物,具有鲜明的形象;象征则以物示意,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抽象含蓄的意义。例如:《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着革命的希望。《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便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4.排比与对偶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的修辞方式。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者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排比和对偶都具有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音和谐等语言特点。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辞格,因而具有本质区别。例如: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乳汁,能哺育人茁壮成长;书是最好的伴侣,伴随我们度过最好的人生;书是身旁的顾问,随时给你提供有益的咨询。这个排比句由六个句子构成,每句的字数结构不尽相同,各句平等独立可以单独表达语意,加强了表达的气势,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五更角鼓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个对偶句则由两句组成,每句的结构相似,字数相同,并且“五更”对“三峡”,“角鼓”对“星河”,“声悲壮”对“影动摇”词和短语的结构完全相同,没有重复的词,语意丰富,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照

对偶要求结构上的整齐与匀称,句式相同,结构相近,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对照要求意义上的对比或对照,没有结构上的要求,只要求是两种相对的概念。两者经常同时出现,从结构上看是对偶,从意义上看是对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结构上,“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为径”对“苦作舟”,句式整齐;意义上,“勤”“苦”相对,这句既是对偶又是对仗。

参考文献:

[1]曹维春.浅谈修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海外英语,2010,02:81-82.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3

关键词:比喻;比拟;概念;内容;结构;性质;表达效果

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并运用的几种修辞中,比喻和比拟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两种修辞。但是在学习中,有许多学生难以准确分析并运用这两种修辞,在比喻句中,特别是当喻体是人物的时候,学生常把它看作拟人句。比如: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是七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材选文《春》中的几个句子,在学习时,很多学生就把它当作拟人句。在这里,我就以这几个句子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区别这两种修辞。

在区别前,我说说这两种修辞的概念。

从概念来讲,比喻是某些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手法。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乙事物来比方甲事物,事物间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个是描写对象,一个是服务对象。从概念讲,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和物拟作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拟人和拟物,拟人是把物“人格化”,拟物是把人或物“物化”,重在“拟”,重在“仿”。

比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本体就是我们描写的对象,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对象。比喻词常用的有像、宛如、好像、像……一样等等,也包括是、成为、变成等。而比拟不用比喻词,只有描写对象,还有就是拟的特征,因此,比拟只有两个部分。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是比喻,本体是“春天”,喻体是“娃娃”,比喻词是“像”。如果反它改成拟物句“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个比拟就只有两个部分,描写对象是“春天”,特征是“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比喻句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一方面,本体和喻体间必须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例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中,“春天”与“娃娃”都有“新”的特征。否则,构不成比喻句。另一方面,本体与喻体必须不是同一类事物。“春天像秋天一样迷人”就不是比喻句,而是对比。比拟则没有那样多的条件,只要把人或物的特征加在描写对象上就成了,甚至可以说是强加。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我们把它们进行分别的对比分析,明喻、暗喻是相对比喻词的不同而分的。比喻词用“是、成、成为、变成等”的是暗喻,用“像、宛如、仿佛等”的是明喻。如:

“春天像小姑娘”与“春天是小姑娘”,前者是明喻,后者是暗喻。

借喻是相对以上两者而言,作为比喻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没有本体,不用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了本体。如:

“……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小姑娘是喻体,是把春天比喻成小姑娘。本体“春天”就没出现,也没有比喻词。

比拟就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拟物是把人或物当作物来写。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性质、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区别。

一、从内容上区别

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虽不出现比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比喻词,有本体的明喻或暗喻。也就是说,明喻、暗喻、借喻三者可以相互转换。如: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个明喻可以变为“春天是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可以变为“……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或事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情态等特征。不论是拟人或是拟物,始终只有描写对象和特征,没有拟体。如:

“春天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这个由上面比喻句改成的拟人句,没有拟体“人”,只有特征“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只有描写对象“春天”。运用比拟,描写对象中必须出现的。

比喻总之,比喻句重在“喻”,以甲物喻乙物,甲、乙间有主有次。拟人句重在“拟”,即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甲、乙彼此相融,浑然天成。

二、从结构上区别

比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本体就是我们描写的对象,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对象。比喻词常用的有“像、宛如、好像、像……一样”等等,也包括“是、成为、变成”等。而比拟不用比喻词,只有描写对象,还有就是拟的特征,因此,比拟只有两个部分。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是比喻,本体是“春天”,喻体是“娃娃”,比喻词是“像”。如果反它改成拟物句“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个比拟就只有两个部分,描写对象是“春天”,特征是“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三、从性质上区别

一方面,比拟与比喻客观基础不同。比喻中本体与喻体是以相似点为基础的,比拟则是模仿,“拟”就是仿照的意思。比拟不求两者相似,只要求赋予描写对象本体的特征就行。如“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与“春天领着我们上前去”。前一个比喻句中,“青年”与“春天”相似点是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所以把春天比喻成青年。后一个拟人句中,把人的特征“领着我们上前去”赋予了春天,使之“人格化”。

另一方面,比喻与比拟的侧重点不同。比喻重在喻,是用乙事物比喻描写对象。就是用喻体的相似点,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描写对象。比拟重在拟,是摹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征来写甲事物,或者是把乙事物特征加在甲事物上。

四、从表达效果上区别

用比喻来描写,可以让人或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比喻来抒情,富有感染力。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描写春天美丽的特点,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用比喻来议论,可以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观点鲜明,语言形象化。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来说明,语言富有趣味性和可讲读性。如:“盒子里面装盒子,物理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也遇见一个类似的问题:最里面是什么?”

运用比拟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如:“春天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

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这一种修辞效果多见于拟物的句子中。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如:“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区别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总的说来,比喻和比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修辞格,必须严加区别。有的同志认为借代中的“借特征代”可以和比喻不加区别,认为应当“看成是‘借代和借喻的联合形式’或者叫‘借代和借喻的兼用’”。笔者认为比喻和比拟,无论从构成条件还是修辞效果来看,都不相同,是应当区别,也可以区别的。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总而言之,比喻和比拟两相比较,比喻重在“喻”,也就是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而比拟重在“拟”,也就是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参考文献】

[1]肖兴中.比喻、比拟和借代三种修辞格之辨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修辞比拟显才情它的朴素也是一种华丽[J].新作文(中考在线). 2006,(04).

[3]王琴.元曲中的比拟句考察――兼论比拟句的历史发展[J].修辞学习.2008,(02).

[4]曹德和.修辞方式比拟与表现方法比拟[J].修辞学习.1995,(06).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4

关键词:标语;修辞学发凡;修辞格

一、标语的定义

关于标语的定义,一般认为:“标语: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现代汉语词典》)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标语外延比较宽泛,即用简短的、醒目的文字或其他形式表达出的有纲领性的和宣传鼓动作用的句子。

二、标语中的修辞格

陈望道先生把修辞格分为四类,下面分别分析。

(一)材料上的辞格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列举出材料上的辞格共有九种,在我们收集到的标语中,譬喻、借代、双关最为常见。

1.譬喻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

譬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标语的譬喻多数采用了暗喻和借喻两种。

(1)暗喻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时间和效率的重要性理解起来较为抽象,但金钱和生命较为具体,其重要性无人不知,这条标语通过譬喻使抽象的对象具体化,使人便于接受。

(2)借喻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体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不能让不文明行为毒害我们的幼苗。”

2.借代

《修辞学发凡》中给出的定义是“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3.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如:“别吻我,我怕修。”

(二)意境上的辞格

《修辞学发凡》列举出了十种,但在标语中运用最多的当属比拟。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拟人

把物当做人来写就是拟人。如:“小草在休息,请勿打扰她。”这条标语中的“小草”具有人的某些特征,把物当做人来写,让这些原本没有思想感情的动植物和人一样,让我们人类不忍心去破坏它们。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乙事物来写,就是拟物。如:“您就当我是笨鸟。”

(三)词语上的辞格

词语上的辞格有节缩、复叠、镶嵌、转类等十一种。但节缩和复叠在标语中最常见。

1.节缩

“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这条标语中的“中国共产党”节缩为“党”。

2.复叠

《修辞学发凡》给复叠的定义是:“复叠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如:“车让人,人让车,让出和谐”。

(四)章句上的辞格

1.反复

“文明是城市之魂,文明是公民之本。”这条标语中的“文明”一词重复两次,突出“文明”的重要性,该条标语收集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乡市。

2.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亲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1)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如:“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条标语从两个方面突出了“安全”的重要性。

(2)反对

“所谓‘反对’,就是由语意彼此对立或彼此相反的句子构成的对偶”。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违反交通规则,危险。”这条标语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串对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上联表原因,下联表结果,连成复句,一顺而下,司机喝酒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也就致使亲人伤心流泪。

3.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更多的结构相似、语意相近、语气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连在一起,来表达比较复杂意思的一种辞格。

基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01047633。

作者简介:侯超,男,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09:72.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197.

[3]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436.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5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隐喻翻译;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000-01

0 引言

西方比较系统的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献论及隐喻的典籍也很丰富。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亚里士多德到理查兹,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年,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隐喻的语义学研究,30年代到70年代初,这一阶段不仅从语言学角度而且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作语义研究;7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多种角度进行多层次的研究。

《威尼斯商人》中就多次运用隐喻。本文旨在从剧中人物对话中运用的隐喻入手,对《威尼斯商人》进行隐喻探究,以验证认知语义学理论中的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加深对隐喻的认识。

1 对隐喻认知

隐喻是一种凝练的明喻,用来揭示一种隐含的比较,其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并提出了用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认知现象,从而形成了隐喻认知机制,即隐喻是由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构成的,是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2 隐喻翻译

2.1 文本转换

在文本转换的过程中,译者是关键,是中心。他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编写文本的知识;2、对两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就文本知识而言,他必须了解不同的文本类型及相应特征;就写作而言,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2.2 文化内涵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隐喻的翻译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有时甚至带来理解上的偏差。

3 《威尼斯商人》对话语句中的隐喻研究

下面主要是对《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中的一些场景中的语言来进行隐喻在其中的应用。

(1)剧中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求助借钱的表达:

In my school days, when I had lost one shaft,I shot his fellow of the selfsame flight;Or bring your letter hazard back again,And thankfully rest debtor for the first.

这里巴萨尼奥用自己在学校里练习射箭的经历来解释向安东尼奥借钱的事情,委婉地请求安东尼奥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安东尼奥说把第一支箭射得不知去向实际就是比喻他借了安东尼奥第一笔钱挥霍完了;而射出另外一支箭则比喻他还需要向安东尼奥借一笔钱。剧中能用舌尖比喻借钱是有原因的。首先,射箭应该是当时社会民众共有的一种经历,他们对这个事情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他们知道射箭时失手的情况在所难免,不必苛责射箭人。以这样的说辞来比喻借钱,容易让债权人接受。其次,射箭和借钱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成立的必要前提。这两件事情:都要冒一定风险而且不一定说收回便能收回。

(2)女主人公鲍西亚调侃她的求婚者那不勒斯亲王的一段话:

Ay that’s a colt indeed, for he doth nothing but talk of his horse……

I am much afraid my Lady his mother played false with a smith.这段话中鲍西亚把那不勒斯亲王比作一匹小马,因为“he doth nothing but talk of his horse,”马跟人一般来说是没有隐喻共通性的,但是鲍西亚这里的话语中提到那不勒斯亲王讲话总是离不开马这个话题,就不难让人理解这个比喻的合理性。领会了这一层意思之后,这句话中的隐喻充满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莎翁写剧的目的达到了;也让鲍西亚以一个活泼俏皮、聪慧幽默的形象出现,使人印象深刻。

(3)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法庭对峙的对话

夏洛克和安东尼奥在威尼斯法庭上对峙,巴萨尼奥苦苦劝说夏洛克请他放过安东尼奥,夏洛克却说:What wouldst thou have a serpent sting thee twice?”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夏洛克以“serpent”比喻安东尼奥,“sting twice”则比喻给安东尼奥第二次羞辱自己的机会。“serpent”这样的意象具危险性,有基本常识或者经验的人们都知道毒蛇是种冷血而又危险的动物。这个隐喻中源领域是毒蛇目标领域是安东尼奥,以此作比能充分地反映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憎恶,同时也暗示他曾经遭受安东尼奥的侮辱和为难,是个受害者。

巴萨尼奥依旧宽慰安东尼奥表示自己会竭力救下他,而安东尼奥说:I am a tainted wether of the flock,Meetest for death, the weakest kind of fruit,

Drops earliest to the ground, and so let me;

安东尼奥用“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比喻自己,说死是他的应分。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他了解夏洛克并且看出夏洛克非要置他于死地的坚决;他觉得此时自己的生命之火几近熄灭,他沮丧甚至自贱。源领域中“不中用的病羊”映射到目标领域中此时处于绝境的安东尼奥,读者便能体会到安东尼奥此时绝望的心境和剧中几近到达沸点的戏剧冲突。后面“the weakest kind of fruit drops earliest to the ground” 则强调了这种绝望处境和戏剧冲突,这里把“最软弱的果子”比喻成安东尼奥自己,“最先落到地上”比喻他想求个死得痛快的结局;“The weakest”不仅是指果子,也是指安东尼奥自己微弱的求生意志和期望。

4 结束语

从对《威尼斯商人》中人物语句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有效的手段,更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人们正是从源领域来思考目标领域,通过他们熟悉了解的事物来探索陌生不理解的事物以及人物要表达的情感和暗示的主题。经过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和探究,人们不难看出《威尼斯商人》中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凸显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Lakoff,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2

[3] 朱生豪.威尼斯商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6

关键词:教材;修辞;语言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73-01

有关修辞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检测中比比皆是。毫无疑问,我们有必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对修辞有所感悟,有所接纳。对于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学习时能更好地领悟课文的思想,习作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懂得修辞格的用法。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防止在素质教育检测中的不期而遇,做到有备无患,现结合教材,谈修辞的学习。

所谓修辞,就是选择语言形式,以便取得最佳效果的规则和规律。它主要包括比喻、借代、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积累的精彩语句,大部分是应用修辞才产生的特殊效果。

一、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最容易识别,它一般会用比喻。词“像”、“好像”、“犹如”和“仿佛”等等来造句。如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开国大典》)。如第六册《翠鸟》中的“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飞走了。”就是明显把翠鸟比做箭。暗喻较为隐蔽,需要动动脑筋才能鉴别。它也可用比喻词来造句,这类词有“是”、“成了”和“变成”等等。如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句中暗暗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又比作宝库。比喻句中最难判断的就是借喻。借喻不用比喻词,而且连本体都不出现,就直接把被比喻事物说成比喻事物。又如第八册《猫》中的“……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踩印几朵小梅花。”句中直接把“猫的脚印”说成是“小梅花”。当然,并非只要有“像”字有“是”字的句子就都是比喻句。如第五册《会摇尾巴的狼》中的“你不像狗,倒很像狼”和第九册《草原》中的“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这两个句子就都不是比喻句。

二、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是用一个跟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如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望着望着……”、第七册《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中的“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和第九册《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刚到堂屋,几十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在这里,“红领巾”代替了“少先队员”,“夕阳”代替了“溪水”,“刺刀”代替了“鬼子”。借喻和借代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借喻中谈及的两种事物有共同特点,可以用明喻的方式表述为“XX像XX”。而借代中的两种事物没有共同特点,也不能像借喻那样更换表述方法。它只能把其中的一种事物理解为另一种事物,两者之间仅仅是“密切相关”而已。

三、拟人。拟人就是把本来不会说话的动物、植物或者无生命的东西当作人来写。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如第五册《大海的歌》中的“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又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此方法使描写对象具体、形象、生动、亲切、感人。

四、夸张。是故意而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把事情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又如同册《金色的鱼钩》中的“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再大的碗也不会有千斤重,是心情沉重吧!这种方法渲染气氛,启发联想,突出事物的特征,留给读者深刻映像。

五、排比。将语气一致、结构相同、内容密切关联的句子成串排列。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连在一起组成一个长句子。排比句里每个分句中往往会有相同的字词。这相同的字词可以在每个分句之前,也可以在每个分句当中,还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它的作用是有力地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使气势畅达,铿锵有力。

六、设问和反问。设问就是自问自答。有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以引起注意和思索。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它可以转换成陈述句。如第九册《蟋蟀的住宅》中有个设问句:“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还是第九册《海上**出》中有个反问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转换成陈述句便是“这就是伟大的奇观。”又如: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只有一个地球》)。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索。反问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无庸置辩。

七、对比。对比指的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加以比较。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桂林山水》)等,活用此修辞方法可以使描写对象更鲜明,更透彻。

八、引用。引用就是引现成的名句格言来为己所用。如: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一般这种方法在说明文、议论文中常用,作用是使说服力强,可信度高。

修辞现象客观地存在于日常生活,我们老师要在学生学会修辞的基本知识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修辞知识。像日常交往中、影视欣赏中、课外阅读中都有大量的修辞现象。人际交往时,别人机智幽默的谈话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修辞现象;课外读物中更是有大量修辞现象的存在。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随处都可以学到修辞知识。这样既能学到一些修辞知识,又能拓宽知识面。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7

关键词:认知;科技隐喻;文学隐喻;特征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33-011

一、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研究隐喻开始,隐喻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但随着近几十年来隐喻的多学科研究的发展,隐喻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一般可以将隐喻看作是从一个信息域到另一个信息域的语义映射,借此人们来达到对后者的理解,这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中指出了隐喻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他们认为:“人类思维总是倾向于以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为参照,来认识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隐喻概念系统,成为人们认知、思维、经验甚或行为的基础,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隐喻认知理论使我们明白: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表达式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对认知起推动作用的是我们认知体系背后的隐喻概念。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理想的科学语言应该象数学一样确切、具体;运用隐喻的理论是荒谬的、毫无意义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创造一些新词或使原有词语赋有新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隐喻化,科学中的隐喻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隐喻,实质上它是思想与比喻的结合与体现,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下面就科技隐喻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以帮助科技工作者和相关读者进一步认识和灵活运用科技隐喻。

二、科技隐喻特征

为了指出科技隐喻的特征,我们把文学语言中的隐喻作为参照点。两类隐喻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如果是成功的隐喻,都会最终被语言系统所吸收,成为新的非隐喻性的语言资源。但是,我们对这两类隐喻属性考察后发现它们在下面几点有不同之处:

1.文学隐喻丰富多彩,允许多对一的连续映射

如在DylanThomas诗的一句中包含三个隐喻:Donotgogentleintothatgoodnight。其中,诗人用动词go把死亡隐喻为起程,用gentle把生活隐喻成一场搏斗,用night把人生阶段比作白天,而视死亡为黑夜。相对而言,隐喻所具有的类比功能是其在科技术语中得到运用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呈现的映射具有系统性。如在计算机科学中,研究人员发现某种程序具有复制自身、感染、破坏其他文件并最终使电脑陷入瘫痪状态的劣性,恰如人体内的某种病毒,于是采用computervirus来命名之。科研人员随后开发出消除这类破坏性程序的软件,并称之为killvirus。有鉴于此,读者对科技隐喻和文学隐喻各自体现的明晰度和丰富性也抱着不同的期望值。Gentner等人(1993)在他们的调查中发现,人们认为在科技语言中使用隐喻应当首先考虑清晰问题,至于丰富与否是次要的;而对于文学隐喻,没有孰先孰后的区分,既要清晰,最好也要丰富多彩。

2.文学隐喻一般新颖活泼,往往能给受众一种新奇的享受

但如果同一文学隐喻被人们过多使用,要么会失去其原有的新意与洞察力,要么就凝固成新的字面表达方式,探讨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类比性或相似性也会空洞乏味。另外,文学隐喻往往富有民族文化特征,会因时间、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寓意。如用dog作为喻体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东西方人来说显然就具有不同的含义。相反,通过隐喻方式产生或创造的科学术语有着公开表达与发展的特点,一经产生就成了整个科学界的共同财产,并将贯穿于一代或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之中,具有永恒性。如“电波”,不会因使用过于频繁而让人乏味,不会因时空的变迁而变化;又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NielsBohr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电子绕原子核运行,恰似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于是在此基础上使用隐喻“Theatomisa(miniature)solarsystem”建立了“原子结构理论(atomicstructuretheory)”。象这样的科学隐喻与其说是隐喻,不如说是奇想——一种科学的想象,它们不会因频繁使用而让人乏味,也一般不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接受或产生文化冲击。

3.两类隐喻的另一区别还在于,文学隐喻的解释不是隐喻创作人本人的事情,这种工作多由文学评论家来完成

如Eliot在他的Prufrock这首诗中有这样的一句:Theyellowfogthatrubsitsbackuponthewindowpane。诗人把雾隐喻成在玻璃上蹭背的一只猫。浓雾和毛茸茸的猫皮颇多相似,都使人觉得暖和,友善。但这样的解释并不是诗人自己所提供的,诗中没有出现“cat”“warmth”“friendliness”等字眼。这只是评论家Reinhart所作出的一种解释。而科技隐喻的使用及阐述工作不存在这样的分工。在科学理论构建过程中,如果有隐喻的参与,对隐喻性的术语作出明确的阐述则是必不可免的。诚然这类工作有时也是科学哲学家的任务,但正常情况下则由科学家本人来承担,因为对隐喻性术语的解释是科学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如“struggleforexistence”是科学著作《物种起源》中的一个隐喻,Darwin本人对此作出了详尽的解释:

IshouldpremisethatIusethistermstruggleforexistenceinalargeandmetaphoricalsense.[...].Twocanineanimals,inatimeofdearth,maybetrulysaidtostrugglewitheachotherwhichshallgetfoodandlive.Butaplantontheedgeofadesertissaidtostruggleforlifeagainstthedrought,thoughmoreproperlyitshouldbesaidtobedependentonthemoisture.Aplantwhichannuallyproducesathousandseeds,ofwhichonlyoneofanaveragecomestomaturity,maybemoretrulysaidtostrugglewithplantsofthesameandotherkindswhichalreadyclothetheground.[...]Intheseseveralsenses,whichpassintoeachother,Iuseforconvenience‘ssakethegeneraltermofStruggleforExistence.(Bulhof,1992:66)

4.文学隐喻含义丰富,感情充沛,具有审美情趣和诗意功能,其认知内容永远不可能由字面释义完整表达出来

例如在Shakespear名句Julietisthesun(朱丽叶是太阳)中,sun具有许多特征,文学评论家争论了几百年也未对其确切含义达成一致意见。或许莎士比亚本人也只是凭一种对二者之间相似性的模糊、直觉的把握而使用了该隐喻。显然,该隐喻的认知内容丰富多彩,远非字面释义与解释能充分表述。相反,科技隐喻,我们可以进行精确的解释。这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科技隐喻是科学家们在揭示未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形象描述和解释所探究的现象,而借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事实而创造的科学语言。而科学以精确为基本原则,虽然借用了看似模糊、夸饰的隐喻,但其目的仍然脱离不了科学探索的宗旨。如最初科学家卢瑟福借助隐喻,提出“氢原子的行星模型”这一假想模型,来帮助人们认识氢原子的结构及其内部运动规律,并设想把这一模型类推到其他元素的原子运动规律上去,从而建构了一套相关理论。最后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实验观察,他的类推模型和相关理论都被证伪了。这一隐喻模型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就是对氢原子来说,它是正确的,但不能类推出去,因为其他原子有更多的电子,内部有不同的运动规律。“氢原子的行星模型”隐喻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5.Boyd指出文学隐喻和科技隐喻所体现的开放性性质不同

文学隐喻表现为概念上的开放性(conceptualopen-endedness),也就是说文学隐喻唯有在读者了解与隐喻相关的普通常识才能发挥作用。如,不熟悉拿破仑1815年在Waterloo惨遭毁灭性的失败的读者能理会“HisWaterlooisawoman”的喻意是很难想象的。科技隐喻则刚好相反,它体现的是归纳上的开放性(inductiveopen-endedness)。科学家使用隐喻旨在使读者加入探寻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的行列,去找出科学家自己还没有发现的特性。如上文中提及的“computervirus”可以给电脑爱好者提供对付电脑病毒的思维模式,去避免电脑病毒乃至帮助找出消除电脑病毒的办法。这也许正是科技隐喻不会“贬值”的原因所在。虽然科学隐喻的理解也依赖受众对喻体的相关常识,但隐喻的作用要广得多。理论建构隐喻具有纲领性研究指向特点(programmaticresearchorientingfeature),除科学家外,受众也可以探索本体和喻体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包括尚未发现的或还未充分理解的特性。

6.文学隐喻和科技隐喻借用的喻体不同

因为文学隐喻具有审美情趣和诗意功能,所以多借助于比较抽象的喻体,如诗歌中MyheartheardthewholeArgentinacrying。这里用一个国家名Argentina比喻整个人民压抑的心情。相反,由于科学概念深奥难懂,科学家往往借助于十分普遍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去类比科学概念,使科技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当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时,一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去指称那种围绕着大行星转的小星体,于1611年首次借用拉丁语词satellit-、satelles(侍者、随从)称呼绕着木星转的小星体。这就是英语“satellite(卫星)”一词的来历。计算机科学中的不少专业名词都借自普通词汇,而且都是形象生动的隐喻。例如:电脑(electronicbrain)、菜单(menu)、命令(command)、存储(memory)、存储器(storage)、窗口(window)、硬件(hardware)、数据库(database)、主机(host)、哑终端机(dumbterminal)、电子邮件地址(E-mailaddress)等等,这一切深奥的高科技概念借助隐喻命名,就变得平白易懂。电学方面的许多术语则借喻于水,例如“电流”(electriccurrent)、“电力”(electricpower)等,都分别由“水流”(current)、“水力”(waterpower)等类推而来。动力功率单位称“马力”(horsepower),显然借喻于“马”。电力照明的发光强度单位称“烛光”(candlepower),则借喻于“蜡烛”。

三、结束语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是词的单纯替代或转换,而是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从而形成抽象思维的手段。科学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当然它也离不开隐喻思维。(赵艳芳,2001)尽管科学理论的建构主要是非隐喻性的,但科学必须利用隐喻,建构、陈述并且传播新思想,使用字面语言常常不能完成。在科学中,隐喻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隐喻,实质上它是思想与比喻的结合与体现。研究探讨科学中的隐喻功能与特征,将揭示隐喻在科学中起着比现在公认的更大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学语言的本质。

参考文献:

[1]Kuhn,T.S.Metaphorinscience.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Boyd,R.Metaphorandtheorychange:Whatis“metaphor”ametaphorfor?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借物喻人的作文篇8

关键词:“V+门” 认知 映射 概念转喻

一、引言

相对于隐喻研究,转喻在过去的研究中所占比例较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如:Lakoff&Johnson(1980)、Lakoff(1987)、Taylor(1995)(张辉、孙明智,2005)。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转喻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的本质、分类及其内部的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Ungerer&Schmid(2008)、Lakoff(2005)、Fauconnier&Turner(1999)等。

转喻通常被认为是修辞学研究的领域,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渠道。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如同隐喻一样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是概念、思维层面的问题。转喻在语义组织、话语产出和释义,甚至在语法结构的释义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芳、崔林,2011)。本文以动名复合结构如“敲门、画门、射门”等为例,着重探讨“门”的概念转喻意义,这种在主宾语位置上的名词出现转喻用法的现象,可以理解为同一名称在不同句子或词语中被重新组织而形成了新的词义,该用法往往是用凸显特征转喻本体,而凸显特征则蕴含在世界知识和人类主观体验之中。

二、转喻的概念及其分类

从词源学上看,转喻来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意义的改变”(陈香兰,2005)。Radden&Kovecses(1998)认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转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转喻目标)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这一定义基于以往转喻研究,被学界广泛接受。而Langacker(1993)则认为“转喻实质上是便于人们在心理上建立与预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参照体现象”。

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其本质是概念性的(李勇忠,2005)。概念转喻是利用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相邻关系从前者向后者进行单项对应映射(杨成虎、赵颖,2009)。英语的转喻与汉语的借代十分相似,只是在分类上有所不同。汉语的借代可以分为对代、旁借两种。对代是指借用人或事物的相对方面代替本称的用法。根据借称和本称的关系,可以分为如下5类:

1.以抽象代替具体

(1)正义是杀不死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2.以具体代替抽象

(2)他们没有见识,没有胆量,只晓得饭碗!饭碗!饭碗成了他们唯一的目标。

3.以局部代替整体

(3)身为这架飞机的机长,她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4.以整体代替局部

(4)他拿起电话,假装正在谈一笔大生意。

5.以特有代替一般

(5)你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旁借是指借用人或事物所伴随的或附属的事物名称以代替本称的用法。根据借称和本称的关系,可以分为如下7类:

1.借工具名称或与之有关的事物的名称代本称

(6)你手下那几根笔杆子都是饭桶。

2.以处所名称代本称

(7)他们一宿没合眼,在等消息,整个上海都等着呐。

3.以人称代本称

(8)在白话文上,他的程度不如我。因为他提鲁迅,我就能背段鲁迅;他提老舍,我就能背段老舍。

4.以事物的材料或工具代本称

(9)等到惊蛰,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5.以形象特征代本称

(10)迎面走来了一群“红领巾”。

6.以事物的数量代本称

(11)这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瑕。远远望去,千朵万朵,在风中翩翩起舞。

7.以别名代本称

(12)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去……

以上各句中划线的词在句子中经过转喻后的真正涵义(sense)分别是:用笔写作的人、上海的民众、鲁迅/老舍所写的文章、缺粮少米、戴红领巾的学生、许许多多的荷花和体态僵瘦的杨二嫂。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的表意功能,是因为上述划线词语本身所指的概念分别与其转喻概念之间具有对应、邻近、包容或被包容的关系,即在同一认知域内的映射,源域往往是目的域中被突显的部分或特征,和目的域之间是邻近(contiguity)或突显(salient)的关系。

三、“门”的概念转喻现象

单扇为户,p扇为门。“门”的本义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在中国,“门”是一个家族甚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徽记,它是一个家族甚或一个民族看待自己与对待世界的复杂而隐秘心理的外在表现。

(一)“门”转喻为构成“门”的某个部分

如果将“门”作为一个整体,那么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汉语中常常出现将“门”转喻为构成它的某个部分的现象,此时该部分具有强烈的突显性,此转喻是整体代部分的转喻,源域是“门”而目标域是其中某个构成部分,转喻路径为“门”构成“门”的某个部分。

(13)听到日军敲门,李大娘不动声色地把游击队伤员藏进地窖里。

(14)睡觉前别忘了闩门。

(15)他给我们使了个眼色,示意我们破门而出。

(16)基于你的所作所为,法院有权利封门。

“敲门”中的“门”实际上指手部接触门的那一小块位置,并不是整扇门都要敲遍。例(13)“敲门”中的“门”不是人们固有思维模式中的那一整扇门,而只是其中的某一构成部分。例(14)、(15)“闩门”和“破门”中的“门”是指门锁,也是“门”的构成部分。而例(16)中“封门”是指将封条贴于门上,不准打开,因此封条只是贴于门的正中央,并不是贴整扇门。

(二)“门”转喻为建筑物

“门”是建筑物的出入口,是进出建筑物的首要通道,因此具有十分强烈的突显性。在汉语中,把“门”转喻为建筑物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

(17)他什么也没跟家人交代,就独自出门了。

(18)看门的人是个六十岁的矮胖子。

(19)他家每天门庭若市,挤满了登门拜访的人。

(20)他吃了饭,就爱去串门,家长里短地摆个没完。

“出门”一词更多地表达远离该栋建筑物,强调人与整座建筑物的距离;“看门”也不仅仅是看守一扇门,而是看守整栋建筑物;同样,“登门”和“串门”是指到对方的家里去。因此,例(17)~(20)中的“门”发生的转喻都是以部分代替整体。

(三)“门”转喻为家族、家庭

由以上分析可知,“门”可以转喻为房子,而房子又可以转喻为“房子里面的人”,人可以转喻为整个家族。同理,“门”也可以转喻为家族、家庭。这种转喻经过三次映射,形成一个连续体,也可以称为转喻链。

(21)张福奎站在台阶上哈哈大笑,说:“看这闹红军的好下场,就欠抄家灭门!”

(22)刚过门(儿)的新媳妇往往都是温文尔雅、善解人意。

(23)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

(24)她家无兄无弟,为了传宗接代,只好招个女婿上门。

“灭门”指户口注册在内(全家)的所有成员均被杀害,因此此处的“门”转喻为家族或家人。“过门”(女子出嫁到男方家里)、“拜门”(婚后拜望女方父母)、“上门”(男方入赘到女方家,跟随女方家庭生活),这三处的“门”都是婚姻仪式中最具突显性的,因此被转喻为家庭、家族。

(四)门转喻为“门所在的空间范围”

当用“门”来指代和“门”形状类似的事物,如“球门”时,“门”产生了隐喻。此外,还用“门”转喻“门所在的空间范围”。

(25)他脚法娴熟,射门准确,不愧为当下最有潜力的球员。

(26)整场比赛中,我方守门战术非常成功,对方根本没机会进球。

(27)这位后卫再次攻门,然而球还是落在了场地之外。

“射门”“守门”和“攻门”中的“门”都是指整个框架和球网之间的范围,因此是借用“门”这一概念来转喻“门”前方的特定范围。其路径是“门”隐喻为“球门”,再转喻为“门”所在的空间范围。

四、结语

本文以“V+门”结构中“门”的概念转喻意义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转喻路径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解释。这种在主宾语位置上的名词出现转喻用法的现象,是同一名称在不同句子或词语中被重新组织而形成新的词义,该用法往往是用凸显特征转喻本体,而凸显特征则蕴含在世界知识和人类主观体验之中。转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规约义,并成为词的固定义项,新词的产生和理解也包含着隐喻或转喻思维在其中的运作(李雪,2012),在语言形成和使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董成如(2004)认为言语交际受相互竞争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制约,交际者只能选择突显、重要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即运用转喻进行交际。今后的研究除了需要考察相对的固定结构之外,还应探究语言生成的语境条件及制约因素,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与交际。

参考文献:

[1]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8.

[2]Fauconnier,G&M.Turner.Metonymy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 Panther,K-U&G Radden(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3]George Lakoff.Cognitive Linguistics:What It Means and

Where It Is Going[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5,(2).

[4]K?vecses,Z.&G.Radden.Metonymy: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8,(9).

[5]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 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7]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3).

[8]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2nd editio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9]陈香兰.转喻:从“辞格”到认知的研究回顾[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5,(8).

[10]董成如.D喻的认知解释[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2).

[11]解芳,崔林.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转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2]李勇忠.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5,(8).

[13]李雪.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与词汇研究[J].外语学刊,2012,

(4).

[14]毛帅梅.论转喻的分类[J].外语学刊,2009,(4).

[15]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外

语与外语教学,2005,(3).

[16]杨成虎,赵颖.认知语义学中语义变化机制研究中概念转喻取

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上一篇:练习题范文 下一篇:报得三春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