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范文

时间:2023-10-29 08:32:07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1

汉字起源于生活,若脱离了生活这一源头,识字也将变得索然无趣。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将识字跟丰富的生活紧密相连。

“凉”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游》一课中的生字。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分析字形,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肯定很枯燥了。于是,教学“凉”字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是秋天。“炎热的暑假终于过去了,秋天来啦!谁能说说秋天的天气怎么样?”有的小朋友说:“我觉得秋天有点冷。”有的小朋友说:“秋天的中午还是有点热。”是啊,秋天既不像冬天那么冷,又不像夏天那么热,这样的天气就叫——凉。”然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范写指导。接着,给“凉”组词,最后读文巩固。教师启发学生感受并表达天气的变化,与学习生字“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识字,培养学生认读能力,加深了学生印象。

生活识字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文识字的乐趣,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识字法

汉字不单是线条组成的符号,更是融音、形、义、情于一体的表意文字。教师精心创设与课文相融合的识字情境,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喊”是《秋游》一课中的生字。如何让学生对这个字印象深刻呢?我想到了让学生进入情景的方法。“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如果是你,会向着蓝天喊什么?学生顿时来了劲,一个个争着上台。“秋天真美啊!”“秋天,我要把你永远留在心中!”喊得多响亮啊!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明白“喊”时要用“口”,“喊”是“口字旁”。于是趁热打铁,指导书写,学生记得更牢。写好后再回到文中读句子,重复认读刚写的汉字,既巩固了生字,又提高了效率。

学生置身秋游的情境之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喊”的情绪高昂,声音响亮,内容多样。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生字的音形义,学会了运用。

情境识字法,把识记生字新词和认识事物统一起来,加速了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想象、创造和表达的能力。

三、实物识字法

《小鹰学飞》一课中的“盘”教学片段:

师:(拿出一个盘子)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个圆圆的盘子。

生:这是装菜的盘子。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盘?

(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边说边做起来。)

生:我见过方向盘。

生:我见过棋盘。

生:我还见过算盘。

师:小朋友见过的“盘”真多!课文中还有一个词呢,叫——盘旋。猜一猜,“盘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记住“盘”的?

(识写生字,再读句子,巩固生字。)

在看实物的基础上识字、读词、学文,学生就对汉字的音形义记得更牢了。

四、看图识字法

看图识字,图形结合,形象直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轻松又高效。

“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一课中的生字,文中写道:“一只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学生在书写时经常将“角”与“脚”混淆。

师:小朋友,睁大眼睛找一找,小鹿的角在哪儿呢?指给同桌看一看,说一说。

生:小鹿的角长长的、弯弯的,长在头顶,上面还有很多叉。

生:小鹿的角是金色的,像树枝一样。

师:是啊,角弯弯的、硬硬的,还是小鹿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呢!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头上长角吗?

(教师展示犀牛、山羊图片。)

生:犀牛有尖尖的角。

生:山羊有硬硬的角。

师:角的样子真特别,那你会写这个字吗?

(小朋友说出了很多种识记方法……)

识记生字,如果只是简单地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一溜而过”,显然有走过场的嫌疑,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认读能力了。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同伴合作指图说图,再集体交流“角”的样子,教师适时点拨拓展。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是字,还学会了观察、表达与倾听,丰富了对字的认识,养成了很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再如,“棵”和“颗”一直是学生搞不清的两个字。“颗”是一年级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中的生字,我让学生观察图片,数数图上分别有几颗星星、几颗黄豆、几颗爱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用“颗”。“棵”是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一课中的生字。我让学生观察图片,弄清“棵”大多与树木有关。

五、猜谜识字法

猜谜识字法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猜谜分为字谜和哑谜两种。

一是字谜。编字谜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特点,然后编成谜面。谜面可以由老师出也可以由学生出。

字谜识字法早在多年前就被广泛使用了。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丹阳,两个小木匠,坐在石头上——磨”,我对几十年前的这个字谜至今记忆犹新。可见这种方法是多么有趣了!再看一位老师为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一课中的生字“善”编的字谜——“一只小羊,袋里装着两块糖,一口把它吃光光。”这么复杂的字,一个字谜就帮助学生认清了字形。

二是哑谜。“吹”是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一课中的生字,文中写道:“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在教这个字时,我故作神秘地说:“看老师的动作猜一个字,比一比谁看得认真,猜得正确!”教师用嘴略带夸张地做出“吹”的动作。学生纷纷举手,“是‘吹’!”“猜得对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我看到老师在用嘴巴吹气!”“真聪明,请你也来吹一吹!”“一起用力吹一吹!”“吹这个动作可真有意思,现在你知道吹为什么是口字旁了吗?”猜哑谜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效果很好。

六、字理识字法

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字理。

“牧”是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一课中的生字,学生在书写时经常将“牧”写成“木”。

师:你能从图中找到牧民吗?说说他是什么样子的?你对牧民还有什么了解?

生:牧民骑着骏马,头上扎着彩色的头巾,手里拿着一根鞭子,真神气!

生:牧民生活在草原上,住的房子跟我们这里不一样,叫蒙古包。

师:是啊!牧民生活在无边的草原上,要赶着一群群的牛吃草。(出示“牧”。)你是怎么记住“牧”的呢?

生:左边是牛字旁,右边是反文旁。

师:对。(看多媒体演示。)“”是“牛”的变形,“攵”表示手持荆条的意思。手持荆条干什么呀?

生:要赶牛去吃青草!

师:放养牛群叫“牧牛”,放养牛群的人就叫“牧民”。你还能给“牧”找朋友吗?

生:牧场、牧草、牧童、牧歌、放牧……

“草”是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一课中的生字。观察画面认清字形后,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古文字:“中”像刚破土萌发的两瓣叶子的嫩芽,再加一个“屮”,字形像一株两茎四叶的草。“早”表示日光洒在地上。

再如“命”字,像一个人在屋宇之下发号施令的样子,在上古时代,奴隶主的一声命令,就决定了奴隶的命运甚至生命。

从字形到字义,再到字理的辨析,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识字不仅有效,还能帮助学生领悟到汉字文化呢!

七、找反义词识字法

“攻”和“守”是《朱德的扁担》一课中的生字。“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一句中“攻”和“守”都是生字。

师:比比谁的眼睛亮,能找出这句中的反义词?

生:“攻”和“守”是一组反义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学过围棋,老师教过攻和守的方法。

(开火车读准字音。)

师:是啊,不光是在下围棋的时候,在进行其他运动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学会进攻和防守呢!谁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踢足球时,运动员有负责进球的,也有一个守门员,守着球门,不让球踢进门。

……

师:谁能用动作演示一下“攻”和“守”?(同桌一人“攻”,一人“守”,教室里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教师巡视指导。)这组反义词可真有趣,你记住了哪一个?

生:我记住了“攻”,“进攻”的“攻”。右边的“”表示武器。古时候攻击敌人要用武器。

生:我记住了“守”,“宀”表示家,下面一个“寸”表示武器,拿着武器保护自己的家就是“守”,守卫的“守”。

每个汉字都有文化意蕴,巧妙运用反义词识字法,可以帮助学生弄清字义,还可以提高识字效率。

八、分合识字法

在识字过程中,把字分为两个或几个部分识记,先“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也是一种颇为有趣的识字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形声字和会意字。

“明”是一年级下册《月亮和云彩》一课中的生字。教学时,我故作神秘地说:“这个字很特别,分开来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动脑的过程,也就是分析字形、了解字义的过程。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发现‘明’可以分成‘日’和‘月’。”“我知道‘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如果没有太阳和月亮,世界就没有光明了,所以‘明’里面有‘日’也有‘月’。”小朋友的发现多了不起啊,我随即在田字格中范写“明”。接着积累带有明的词语,读带有“明”的句子,起到巩固认读的目的。

九、故事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许多字他们都会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识记。既然识字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喜欢学字,感受汉字的魅力,那么就应该采取孩子喜欢的方式之一——故事识字法。

请看一年级下册《春笋》中“块”字的故事:“块”和“快”是双胞胎,它们的名字都叫kuài,只要叫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就会跑来。我给他们重新起了名字。块,喜欢躺在地上,就叫土块。快,每天都很开心,就叫快乐吧!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2

一、转盘识字法

在一年级下册的两篇识字课文里,都用到了转盘识字法。这样的识字方式比较适合形声字。如“请”“清”“情”“晴”“睛”“蜻”这几个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青”,给“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组成不同的汉字,而且这些偏旁都能表示这个字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

因此,在二年级的课文《月亮湾》中,出现了一个生字“绕”,我就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汉字“晓”“浇”,另外又补充了“烧”“挠”两个字做成了一个识字转盘,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区别这些汉字,学生看着这些字的形旁基本能了解“绕”是缠在一起的意思;“晓”是表示天亮了;“浇”表示一个动作,给花、菜浇水都要用到水,所以这个字有“氵”;“烧”要用火,所以以“火”为形旁;“挠”表示一个动作,挠痒要用手,所以以“扌”为形旁。利用这样的转盘识字法,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厚,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掌握了方法。

二、编口诀识字法

口诀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因此用编口诀来识字也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识字方法。如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中的生字“松”时,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这样的口诀:公公站在木头旁。又如在教学第三册《识字5》中“翠竹”一词中的“翠”,因为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我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个字时,一个喜欢下棋的学生说:“小卒子头上插了一根羽毛”。他的识记好办法得到了大家的掌声。

在学习《锄禾》这首诗的时候,里面出现了生字“辛”,我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来理解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和不易,在此基础上理解“辛”,我说:“农民伯伯在地里劳动,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假如你是这位农民,你的感受如何?”学生们都说“很累,很辛苦”。我让学生根据我刚才说的那句口诀再来看这个字,学生很快就把它记住了。

三、猜字谜识字法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时候我就根据汉字的特点出一些字谜或者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来猜。既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我一上课就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一边有水一边干。学生们听了谜语后,很快就都用手指在课桌上比划起来,几秒钟以后,有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知道了答案,便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道出了谜底“汗”。我接着问学生们:“一年四季,你什么时候出的汗最多?”学生都说:“夏天。”于是,我很自然地就导出了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话“夏天真热”。

在一次默写词语时,我发现好几个学生把“看”字下面的“目”写成了“日”。在订正默写本之前,我让学生根据我的动作猜猜我在模仿谁。我把手放在额前,做了一个向远处眺望的动作。还没等我做完,学生们就说:“是孙悟空,是孙悟空。”我说:“孙悟空在干什么?”学生都说在看很远的地方。我接着说:“那你们看看我的手,我手下面是什么?”学生们说:“是眼睛。”“‘眼睛’就是‘目’,所以‘看’字下面应该是‘目’字。”以后再写这个字时学生再也没有出过错。

四、利用生活识字法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中有很多现成的资源也可以为我们学习汉字所用。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5》中“贝壳”一词中的“贝”时,我们教室里的一对叫“宝宝”和“贝贝”的双胞胎就很兴奋,贝贝说:“‘贝壳’的‘贝’就是我的‘贝’呀!”大家一听果然是这样,学生们轻轻松松就记住了这个字。

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时,我刚把“油”的生字卡片拿出来,马上就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这个字,上次我妈妈带我去加油站加油的时候我看到这个字了,它读‘油’。”另外一个孩子也不甘示弱,说:“我最喜欢吃的麻油就是这个‘油’。”这样一说,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好像一下子被点燃了,什么“酱油”“色拉油”“大豆油”“花生油”全都跑出来了。甚至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上次在新闻上看到的地沟油中也有这个‘油’。”我想此时此刻,已经完全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学生们已经用他们最真实的表现告诉我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字。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3

关键词:游戏精神;识字;低年级;规律;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其更有效地识字。而遵循“游戏精神”,给学生营造快乐、自由、探索的氛围,让游戏作为一种精神渗透于儿童识字的整个过程中,运用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手段,如: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走进生活和孩子们用游戏、字谜、故事等多种方式进行识字。

一、创设情境,利用汉字字形的象形规律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往往注意力不够持久,他们通常对于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感知深刻,以直接兴趣为主。苏教版教材也适应了孩子的这一特点,很多象形字配上了精美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孩子创设情境,让他们更加有效地识记生字。

第二册《识字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舟、竹、石、泉、川、燕”这六个生字通过汉字演变过程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在上课一开始,我就用语言为他们创设情境:“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可聪明了,虽然那个时候还没出现文字,但是,他们为了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就想出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并经过改进,创造出了一种文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再出示与之对应的古文字,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最后出示现在的文字,孩子们兴趣十足,纷纷指出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出示“燕”这个字的古文字和燕子的图片时,孩子们纷纷抢着说:“老师,这个字和燕子好像啊,那圆圈是燕子的小脑袋,前面尖尖的就是它的嘴巴,中间是身体,还有两边就是展开的翅膀,下面是尾巴!”在此基础上教学“燕”这个生字,也能形象地将“燕”进行拆分,将上面的一部分当做燕子的头部,中间的“口”是它的身体,“北”这个字被拆开了就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这样的识记学生既感兴趣又有效,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魅力。

二、开展活动,利用汉字结构规律识字

生字的教学若只是机械地识记笔画,那将是十分枯燥的,想必学生学的效率也不会高,因此,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我总是开展各种活动,如:玩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1.游戏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通常和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送字宝宝回家,将课文中的生字空出,齐读课文,遇到空白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填写;摘果子游戏:给学生分组,把字卡做成各种水果状贴在大树上,所摘的果子必须是会读的字,这样才能将果子摘下,比一比哪个组摘得多,就获胜。通过游戏,孩子们的积极性高了,也在潜移默化中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

2.猜谜识字

猜谜语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因此,我经常为生字编谜面,如,猜“苗”,我就会说:“田里长草。”“碧”编谜面:“一个王爷爷,一个白爷爷在石头上聊天”。猜谜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后,孩子们还会兴致勃勃地想尽办法给生字编谜语,给同伴猜。他们编出了好多富有童趣的谜语。如,“春”:三人飞到日头上,很暖和。“画”:一个姓田的小朋友坐着小船去玩耍……有趣的谜语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3.故事识字

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方法,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早在一年级,语文书上就将编故事记生字的方法渗透给了学生。如,“一个人倚在一棵树边休息”就是“休”。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引导学生,继续利用编故事加强识字。比如,拔草的“拔”,有学生右边总要写成“发”,为了区分,学生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农民伯伯到田里拔草,要把“发”上面的一竖(就是草)要拔掉,这样庄家才能长得好。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形象地记忆了一个又一个生字,区分了很多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三、走进生活,利用汉字书写规律识字

学习汉字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学校、社会也应该成为学生识字的源泉,走进生活这一大课堂,在生活中识字,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外出游玩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景点介绍,街上的各种店名,学校专用教室的名称等都可以借此让学生进行识字,这种细水长流、随风潜入夜的渗透方式,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识字面,更能让他们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某些生字,让知识迁移,识字变得更快乐。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头戏”,需要我们潜下心来,细读文本,发现识字规律,做到音、形、义紧密结合,联系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体现自由与快乐、平等与包容以及自主与开放的游戏精神,

这样才能让学生快乐、有效地识记汉字,提高汉字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菲菲.识字教学初探[J].考试:教研版,2008(8).

[2]汪月雪.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J].吉林教育,2008(2).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4

本文所提的整体识字,意在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充分挖掘汉字的内涵,从识字教学的整体出发,真正把汉字的“音、形、义”及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统一起来,从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探求识字的规律。

一、渗透汉字造字原理和规律,帮助学生用“意”识字

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乐趣。这种智慧和乐趣就来源于“六书”。许慎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理论指明了汉字形义的来源。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要抓住汉字“类”的特点,善于挖掘“类”的文化点,渗透简单的构字原理,合理开展教学。

1. 象形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的。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其他类字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口耳目》是以象形字为主题编排的一组生字。日、月、火、羊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火、羊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教材中配以插图,直观形象。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引领学生了解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根据图画准确把握字义,学生了解了汉字演变的历程和构字的神奇,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类汉字,对汉字的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2. 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低年段要生硬地教给学生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概念,学生会感到很抽象,也很难掌握。但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形声字的规律。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操场上》教学中,我出示了“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在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后,我向学生提出要求:“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在这十几个字中发现什么?”很快就有学生说“打、拔、拍”都有“提手旁”,“跳、跑、踢”都有“足字旁”,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做一做‘打、拔、拍’这些动作,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有‘提手旁’?”于是有不少孩子总结出“打、拔、拍”是手的动作所以带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出“跳、跑、踢”和脚有关带“足字旁”,“足字旁”表示和“脚”有关。这时学生初步认识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经常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从字形和字音两方面去识记生字(同时,形旁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字意)。这种教法符合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的规律,使学生经过比较、辨别、归类,记住更多的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日月明》是以会意字为主题的识字内容。教材以韵文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朗读当中,学生能领会到会意字字形组合,意思组合的规律。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明白了构字规律,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本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字多义现象。

著名特级教师陈琴老师提出: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汉字的特征,并渗透给学生,让孩子们知道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独立的、生动的、鲜活的精神世界,是一张张可独立审视的面孔。有了这样的认识,识字课就不会那么机械、枯燥、了无情趣。

二、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规律,强化识字效果

汉字的学习要注意把音、形、义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在以后的听、说、读、写当中正确运用。人教版教材识字编排的思路是随文识字,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巧妙地把识字贯穿于学文当中,才能真正做到“句不离文”。

在教学人教版下册《识字五》猜字谜认字时,我摒弃了平时先识字、再组词、然后学文的做法,而是把字、词、文充分糅合,时时、处处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了让学生读懂谜面,准确地猜出字谜,我先设计了两个与课文有关的比较简单的字谜。学生猜出谜底“品”字以后,及时渗透“品”字结构,为学生猜出“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用图片出示“品”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化过程,根据图片解释字意,学生兴致比较高,接受得比较好。谜面中“团结”“及时雨”“尊重”等词语比较抽象,也正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类生字。于是我就从词语入手,借助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拔河的时候团结起来力量大,56个名族团结起来是一家。少先队员敬队礼,有对祖国深深的尊重与热爱。什么是及时雨呢?见学生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开始了惯用的古诗的对接,我说“好雨知时节”,学生马上对“当春乃发生”,我又立刻出示“久旱逢甘霖”的图片与诗句,学生就顿悟了。这样一来,比起单纯地读生字、词语,课堂也丰富深刻多了。

三、创设识字环境,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识字课堂上,教师可合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引领学生结合字义合理想象,趣解生字,让识字活动丰富多彩。有学生是这样解释“聪”字的,他说:“聪明的人要用耳朵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说话,并且还要先管好自己的嘴巴,学会观察,记在心里,通过思考后才能发表正确的言论。”多么聪明的孩子呀!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自主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际上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识字的终极目标在于运用,因此老师还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把识字运用到具体的语境当中,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巩固生字,在阅读中丰富语言。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课外阅读,并把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进行登记,学会写简单的一句话的读后感等;二年级开始让学生分小组循环写“每天一句话”,用自己学过的生字词简单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在家长的配合之下,学生识字量提高了,阅读面也拓宽了。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学习兴趣

二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他们的思维活跃,要求参与的愿望较高,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为主,需要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与快乐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通过交往互动,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所以,采用适用的激趣方法是一个关键,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觉得这以下这几种方法比较适用。

一、气氛激趣

创设轻松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采用巧妙的悬念,举一些贴切的事例,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如,上语文三册中的《美丽的丹顶鹤》时,就先让学生从猜谜语入手,丹顶鹤到底美不美?学生的兴趣来了,注意力就集中。思维也就随着老师的引导拓展了。

二、故事激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营造教学情景,结合课文内容讲故事。如,上语文三册《梅兰芳学艺》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梅兰芳是男扮女装,先给学生讲讲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梅兰芳是如何刻苦学习京剧表演艺术的。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门艺术需要付出的努力。激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梅兰芳的刻苦努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梅兰芳的其他故事,实现教材内容的外延,完成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猜谜激趣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让学生根据老师编的字谜猜一猜,

如(1)十八口(杏)

(2)口十八(呆)

(3)口中有十八(困)

如果小学生懂得一些编字谜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字的结构自己进行编写,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字谜。学生通过自己动脑联想,可以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同时很快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纷纷学着编:

(1)一只狗,真少有,头尾都有口(器)

(2)此木可以烧(柴)

(3)水大好发电(淹)

(4)禾苗的家(稼)

(5)在家玩火有祸(灾)

(6)山倒在火上(灵)

(7)手拿户口本(护)

四、竞赛激趣

学生年纪小,好胜心强,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竞赛活动,如:读书比赛、朗读比赛、写字比赛、背诵比赛等等。“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有时是小组比赛;有时是男女生比赛,对比赛优胜者及时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竞头就会更足了,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对于那些做得差的同学,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成绩,然后加以指正,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表扬他们的胆识,然后让他们继续完成。让每个人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当学生的知识一点点增长的时候,自信心也一步步增强了。

五、树立大语文观念

科学运用童话将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仍然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课文以一只普通的气球,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的童心,折射出童年真挚的友谊。还可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六、品读经典,明理践行

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班里开展了“品读经典 明理践行”国学课观摩活动。在教学中以及自习时间等,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将原本课文中比较深奥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细心的推敲,针对每一节课件步骤进行精心设计,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设定特有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从中明白了从小应该立下远大的理想,在学习中要端正学习态度,获取有益的学习方法,从而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在课后抓课文空白点设计有效作业。作业设计应立足于文本又突破文本,抓课文空白点,让语文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业形态呈现出“教学做”合一的最佳境界。今后,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作业设计,将受到的启发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67-72.

[2]张惠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J].北京:语文教学,2011(9):24-34.

[3]杨九俊.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与艺术教学细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39-42.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6

一、利用谐音记忆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是整个初中历史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中招考试考查知识点最多的一本书,以往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总是抱怨知识点太多,背诵起来很困难,所以我在讲授这段历史时,就想方设法让学生减轻负担,轻松掌握基础知识。

该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主要有四件大事即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记忆时可以把这四件事情的首字连接起来,即“洋戊辛新”,再用谐音记忆为“洋务信心”,在班上推广以后,学生对这四件大事记忆深刻,每次提到都能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学生容易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即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即洋务运动混为一谈,我是这样给学生讲的:把两件事情的关键词连接起来即近代史和鸦片战争,以及近代化和洋务运动,取其中的两个字组成“鸦史”和“洋化”,再用谐音记忆为“鸭屎(鸦史)”、“氧化”(洋化)。当时学生听了我的解释后哄堂大笑。虽然“鸭屎”听起来不太文雅,但是学生立刻就记住了这个知识点,以后再做与此有关的题目就几乎没有出过错。

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皇帝是道光帝,我是这样让学生记忆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军强盗似的掠走了我国大量的白银,皇帝的名字起得真好――盗光(道光),学生开始还摸不着头脑,待我写在黑板上后,全都点头称是,自然也能将答案熟记在心了。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学生总是把英国占领香港岛、日本占据台湾和这个知识点相混淆,我上课时突发奇想,将澳门―葡萄牙简记为门(澳门)牙(葡萄牙),这样就不易记错了。

中国现代史讲到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的“四”和“市”谐音,这样选择题就不会选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讲到法国大革命时,提到罗伯斯庇尔这个人,学生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不容易记忆,我当时就教学生利用谐音记忆“萝卜丝片儿”,于是学生就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这个法国人。

二、利用歌词记忆

世界古代史讲古巴比伦王国时提到它的位置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有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学生对外国的人名、地名很陌生,于是我就以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作为新课导入,结果从上课开始到下课,课堂气氛一直都非常好,学生不论是听讲还是讨论,都格外投入。下课后我问了一位学生:“为什么这节课听得如此专心?”学生说:“再不好好学历史的话,连歌词都听不懂了!都要out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我觉得在备课时多下些工夫,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些,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谜语记忆

我在平时教课之余,不断地搜索、积累了一些历史方面的谜语,在课堂上让学生去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全神贯注地听,绞尽脑汁地想,争先恐后地回答,乐在其中,这就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知识平添了几分活泼与幽默感。下面,我列举一二,和同仁分享:

1.太白全集(猜一近代清朝官员)

2.山东突飞猛进(猜一近代文学家)

3.恪守信用(猜一近代地名)

4.爷爷打先锋(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5.口才绝伦(猜一近代历史人物)

6.囚禁张学良(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7.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答案:李鸿章、鲁迅、遵义、祖冲之、陈独秀、关汉卿、长安。

四、利用关键词记忆

七年级下册《时代特征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讲到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把星和天联系起来――天上的星星。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讲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失误挫折“”、化运动、“”三件事,可以取其首字:“大”、“人”、“文”或者“大”、“文”、“人”,这样,记忆起来就非常省时。

五、利用比较法记忆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1640年,中国近代史则是1840年,都和英国有关,英国在1840年完成工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了200年。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7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低年级识字任务重,但不能靠加重学生作业负担,死记硬背、机械抄写的做法去识字,,而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个性,在教学中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潜在的能力引发出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

1.利用图画或者直观教具识字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我们知道,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恰当地结合图画,在图与文的联系中识字,效率非常高。如在一年级上册《看画识字真有趣》一文中通过借助插图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型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同时还可以用简笔画展示出来,学生能很快说形识字,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字。多次使用这种方法,学生也自然学会了,自发地给生字配图画,如学生给“水、火、山、石、田、口、目、耳、木”等字配上相应的图画,还拿给同学、老师看。虽然他们画的不都是象形图,有些根据字意画的,但是学生能自己动手作画,自己交流认识,很了不起,与此同时增强了他们识字的信心。

2.编顺口溜

顺口溜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经常用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目” 一扇小窗细又长,两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儿弯弯月,嫦娥玉兔船里坐。“口” 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日”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又如“林、森”字可记为“林、森”为树真有用,二木成林,三木成森;再如“轻”字可记为“左边车子轻轻跑,空中架起立交桥,横撇是跑道,一点轻轻靠,桥下工人睡着了。”还有“燕”草头下面有一横,口字藏在北里边,下边还有四点底,春天一到飞千里。“碧”“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来”“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着”眼睛看着歪尾巴羊 。“前”点撇一横长,月刀下面藏,等等。学生不仅利用这些口诀识记了生字,而且通过编口诀这种自主地创造性识字方法,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3.猜字谜,编字谜激趣。

猜谜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如教学《雨后森林》一课,我以猜谜激趣入手“远看像层沙,近看珍珠一串串。只要它一来,遍地开满会走路的小伞花。(雨)”由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雨”,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教“土”时,我问“一”加“十”是什么字?学生经过动脑拼揍后,说出了“土”,有的见过“干”的,还大声的说“还有‘干’”如此有趣的猜谜活动,学生乐学易记,兴趣盎然,识字兴趣有增无减。

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教会学生多少个汉字,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归纳识字,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识字的规律。比如:读音归类的规律(立、力、丽),笔画笔顺的规律(先横后竖:十、木、土、工)(先撇后捺:八、人、大、禾 )(从上到下:卡、王、主),笔画变化的规律(贝、见)字形归类的规律(妈、蚂)、(请、清)、(竿、赶)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字,以找出最佳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二册识字学词学句(二)的第一课,在学完本课生字后,让学生进行归类:“狮、狐、猩、猫”属什么部首?(反犬旁)“鸡、鸭、鹅”属什么部首?(鸟字旁),老师又问:“狮子、狐狸、猫都是什么?”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动物。”老师又进一部启发:“你们仔细观察,可以把这几个字分成两类,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说:“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兽类动物多是反犬旁,而鸟类动物多用鸟字旁。”只有教给学生优良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点石成金”的本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同时,识字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独立运用汉语拼音认读准字音,教会学生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字形结构分析字形,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外,另外还应着重教会学生学会查字典,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培养学生的理解字义的能力。这样把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结合生活经验和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汉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那么如何开发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呢?其主要途经简要归纳如下:

1.利用学校环境识字

校名、校训、各个功能室教室的标志、室内室外走廓上的名人名言,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提示语以及操场四周墙壁上配有图画的文字、道路两旁、花草树木旁边的标语牌,老师、同学的姓氏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种和谐自然的最佳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识字,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巧识汉字,既起到了教育作用,也增识了许多汉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利用社会环境识字

生活中汉字处处可见,各种常见的玩具、文具、生活用具名称,电视、广告及街头标语和身边动植物的名称,可以让学生做字词卡片、带图案的图片、贴标签的实物等来识记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增识了汉字,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会更容易识记汉字。

四、在识字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单纯的去识字,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里既要抓好学汉字,又要加强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加强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低年级的心理特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课堂上勇于大胆创新,善于启迪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真正做到:“动手、动口、动脑”去上课,对学生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帮助孩子学会更多的语言文字,为阅读和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篇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仅能为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基础,还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在传统的识字课堂,不少教师依靠布置大量的机械抄写作业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以致学生对识字产生抵触情绪。其实,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教师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素材,就能为识字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生字,让识字教学绽放魅力。

一、用心创设情境,绽放识字教学魅力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机械记忆不感兴趣,对于生动形象的情境却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巧妙挖掘汉字的形象素材,精心创设形象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汉字,感受识字过程的趣味性。教师结合情境引入形象化的教学,可以使趣味识字更加多元化,从而不断拓展识字学习形式,实现识字教学的增值。比如,学习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1”之“带木字旁的字”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创设以下表演情境:上课前,让一个学生穿戴上“木”的服饰,再请四个同学戴上“木板、木材、木棍、木桶”的头饰,让另外四个同学戴上“梨树、柏树、桃树、柳树”的图卡。当穿有“木”服饰的同学走进教室后,学生立马来了兴趣,教师再趁机将“木”的字义通过活动让学生复习,使学生体会“木”的本意是“树木”,也为课堂探究埋下伏笔。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带木字旁的熟字:枝、根。随后,教师引入相应的词组“树枝”“树根”,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词。然后,教师再利用同学们佩戴的头饰及图卡,与“木”字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这些与“木”有关的汉字和词组。这种利用相关道具开展的识字活动,能使学生形象地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掌握字音。

二、用心引入互动模式,绽放识字教学魅力

在传统识字学习中,大量机械抄写生字的活动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识字就是抄抄写写,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保持非常不利。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入趣味、多元化的互动学习模式,使学生从机械的抄写模式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形式,构建互动学习模式,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更加深入,识字效果更加理想。比如,教师可开展字谜互动活动。字谜是结合汉字特点而生成的一种识字形式,字谜互动活动能让学生感受识字过程的乐趣。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编字谜、猜字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汉字造字规律,并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实现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像“增损法”“拆字法”“画面描述法”“换构件法”等都是编猜字谜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在猜字谜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字形、掌握字义。如“二人坐在土堆上――坐”“山上还有山――出”“久雷不雨――田”“夫人何处去――二”“画中不是田――十”“旭日不出――九”“人不在其位――立”。这些字谜生动有趣,而且其中包含了一些造字规律和造字方法,利于学生在互动活动中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字谜,让学生通过编字谜的方式更好地掌握生字。

三、用心营造识字环境,绽放识字教学魅力

识字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对学生的识字积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意识到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应结合教材上的识字内容,巧妙将生字与班级文化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文化园地中获取更多的识字学习机会,并在识字环境中感受汉字的生动性,进而有效积累生字,提升识字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将汉字的字体演变图、有关班风的汉字字源图、基本的偏旁字图、汉字基本造字法的图表等贴在班级的文化园地。教师营造汉字文化氛围时,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因为脱离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汉字文化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也难以从中找到学习的切入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上的生字内容,精心选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汉字,将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记忆的一些生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融入班级文化,使学生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园地学习生字。为了让班级文化更接地气,教师还可将学生熟悉的景物、学校周边的环境融入班级文化,使学生感受到积累生字的乐趣。可以说,教师积极利用班?文化开展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课内、课外的识字欲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生字、积累生字和运用生字。

四、结束语

上一篇: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范文 下一篇: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