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谚语范文

时间:2023-09-18 04:24:00

长城的谚语

长城的谚语篇1

关键词:桐城谚语;地域文化;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8605

收稿日期:2014-01-0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桐城谚语研究”(SK2012B1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亚丽(1969-),女,安徽桐城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Research on the indica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proverbs in Tongcheng

JIANG Ya-li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Tongche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bundant culture in. A lot of proverbs have been born during its long period of production which contain abundant inform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folkways, and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people in Tongcheng value reading, respect ancestors, worship order and modesty, cherish the reputation and advocate self-reliance, with evid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is not only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ongcheng culture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nhui culture, but also benefits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Anhui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learning society.

Key words:Tongcheng proverbs; regional culture; living condition; folkways; ideas

桐城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此地即称桐国,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定名桐城,沿用至今,1996年桐城撤县设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桐城人才辈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桐城谚语被列为“桐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桐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城谚语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谚语属于方言熟语,厦门大学教授李如龙先生指出“方言正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方言反映地域文化是全方位的,也是常年不懈的。透过方言事实,我们可以把地域文化看得更加真切”<sup>[1]</sup>。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崔希亮先生认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是文化的代码,而熟语是语言代码中最经济、最有效的代码,因为熟语中所蕴涵的文化内容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广度”[2]4。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对家乡的热爱,笔者长期以来留心关注搜集有关桐城的谚语资料,并利用节假日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各种渠道,笔者共获取1 600多条语料。桐城谚语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限于篇幅本文不能一一涉及,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仅就它们所反映的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探讨桐城谚语所包涵的文化信息,以期对桐城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进而更好地理解安徽文化。

一、桐城谚语所折射的生活状况

桐城有谚云“三粒寸,麻壳籼,一人吃饭两人添”,“三粒寸”、“麻壳籼”是桐城出产的水稻名特品种,早在明清时就很有名,米质油润香醇,用其做成的米饭令人食欲倍增,让别人添饭犹恐赶不及,故有“一人吃饭两人添”之说,此谚反映了桐城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桐城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湖泊,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为绵延百余里、峰奇壑秀的龙眠山,人称“宋画第一”的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自号“龙眠居士”)晚年曾辞官归隐于此。东南部是由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干河冲积而成的平原,良田万顷,适宜水稻种植。“桐城农业开发较早,……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3]2486,水稻种植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1986年桐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地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桐城有名的风味小吃也多以米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谚语“桐城小吃三朵花:蛋、丰糕、菜心粑”中的丰糕和菜心粑就是其中的代表。

桐城除种植水稻外,还出产鱼虾。清代康熙县志记载,当时桐城境东的大宥乡“其地多稻粮鱼鲔菱欠,可供民生。土沃多丰,田塘价值较他乡数倍”,与大宥乡“四维并接”的清净乡“滨江一带芦苇百里,远近皆湖,鱼盐舟车络绎,风土清美,有粳稻之饶”[4]68。谚语“菜子湖里无田地,一网鱼虾一网粮”就是水产丰饶的生动反映。菜子湖位于桐城东南部,面积达27万亩,是桐城最大的淡水湖,由境内100多条大小河流汇注而成,经枞阳闸流入长江。菜子湖鱼虾品种繁多,麦鱼是其特产,麦鱼个小如麦粒,麦收季节捕捞上市,故谚云“麦鱼如麦,过时不得”。

但桐城过去并非处处都地肥水美,有些乡镇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百姓生活非常贫困。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在其著作《论语言的起源》中提出“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公瑾先生认为“历史上已经消失了的文化现象,常常还在语言中保存着” <sup>[5]</sup>,有些谚语反映了桐城人过去的生活状况。如“斗江畈,真是怪,女子肚子男人带”(当地称妇女怀孕为“带肚子”),斗江畈,在桐城境西南的挂镇河沿岸,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民国期间,这里因血吸虫病流行形成“无人村”、“寡妇村”[6]710。又如“有女不把荒草尖,来不见日头去不见天,吃块猪肉要到过年边”(把,“嫁”之义),荒草尖在桐城境西北的龙眠乡和鲁乡,海拔769米,昔日交通闭塞,百姓缺衣少食,是桐城有名的贫困地区。再如“火炉岗,光山头,土如铁,水似油,树长千年靠天收”,火炉岗在桐城境东南,清道光时设火炉岗保,1952年改称蔡店乡。该乡地处丘陵,土层较薄且土质粘性重,过去因为缺少固定的灌溉水源,植被细瘦稀疏,常年歉收。

穷则思变,建国后桐城人用勤劳和智慧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经过大力治理,到1985年,斗江畈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上世纪80年代桐(桐城)龙(龙眠)公路竣工后,荒草尖交通状况显著改善;自1958年开通境主庙水库东干渠后,蔡店乡农田基本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6]73。改革开放后,桐城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超过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塑料加工为主要门类。“家在新安,塑料发家”,此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桐城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新安地处合(肥)安(庆)公路要冲,当地大部分居民因从事加工与经营塑料制品而富裕起来。截至1987年,全县有乡镇企业16 964家,产值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6]5。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使桐城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

二、桐城谚语所呈现的民风民俗

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它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了很多民俗事项。民俗是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民俗融入百姓生活,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sup>[7]</sup>学者吴玉贵认为“人自身就是风俗的产物,正是人们浸润于其间而不自知的风俗,决定了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并使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相互区别开来。”<sup>[8]</sup>桐城的民风民俗塑造着桐城人的个性和行为,使他们身上带有明显的地域标记。

(一)读书

“穷不丢书”素被桐城人垂为家训。桐城历来重读尚文,康熙县志记载:“城堞井里,烟火相望。所志惟书香,所业多文艺。虽农工商贾趋向不同,然贵士尊贤,有同好焉,故文风甲江北。”[4]67“即使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读书识字,也是流行的乡俗”<sup>[9]</sup>,道光续修县志记载:“邑重女训。七八岁时,以女四书、毛诗授之读。”[10]92无论城里乡下读书之风都久盛不衰,当时的读书盛况是:“子弟无贫富,皆教之读。通衢曲巷,书声夜半不绝。”[10]91。因为重视读书,桐城人也就精于制作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朱桥乡自清朝同治年间制作毛笔至今,为著名的毛笔之乡,家家户户都是行家里手。“三户两个坊,人人是行家”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11]67。

重视读书和重视教育紧密相连。从明中叶起,桐城的教育就远胜皖境内其他县,办私塾、建书院、兴县学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县内私塾遍布,私塾有蒙馆、经馆之分,至民国初,全县蒙馆、经馆约2 000余所。明嘉靖初年,县内开始创建书院,清代桐城书院众多,著名的有毓秀书院、培文书院、天城书院、白鹤峰书院、丰乐书院、桐乡书院等。官办县学从元延年间开始设立。桐城很多著名文人也极力倡办教育,而且躬行力践,设帐授徒,代表人物有戴名世、姚范、叶酉、姚鼐、方东树、吴汝纶等,如国学大师吴汝纶于1902年创办了安徽省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桐城中学堂,且亲临讲坛,诲迪后进。

崇文重教使桐城人才荟萃,民国《桐城县志略》记载:“桐城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sup>[12]</sup>。明、清两代桐城考取进士者达240人,举人640人,贡生 509人[3]2488。张姓大族享有“父子翰林”、“兄弟翰林”、“祖孙翰林”之美誉(自康熙间大学士张英始,张姓大族中进士、入翰林者达13人),时谚“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五里三进士(姚孙、龙鲤门、许鲤跃),隔河两状元(刘若宰,龙汝言)”是桐城人文兴盛的生动写照。以戴名世、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驰骋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人言古文,必宗桐城”、“天下文章在桐城,桐城文章三祖宗”(方苞、刘大、姚鼐被尊称为“桐城三祖”)等谚语反映了桐城派浩大的文学声势。

数千年桐城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人们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如今桐城经济迅速发展,但读书风尚仍传承不衰,当地人认为“三代不读书,蠢如牛马猪”,读书不仅能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素质。桐城教育质量在安徽省一直名列前茅,至今高考升学率位列全省榜首。

(二)宴请

中华号称礼仪之邦,桐城尤其如此。当地礼教严明,孩童从小就接受传统礼仪教育,“重长幼之序,遭长者于道,垂手立,长者问,则对;不问,则待长者过,然后行,或随长者行,毋敢逾越。”[10]91“童子散学后,见尊长必逐人一揖,使之习礼也。”[13]22人际交往讲求“宁可多礼,不可失礼”,好礼多礼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譬如宴请就有一套礼俗。

宴席落座时宾主有致、长幼有序,尊者、长者、主客请坐上席,小辈、地位低者主动坐末席,“脚脖肚朝大门”的是末席。宴请的菜肴一定要丰盛,必备五大簋、四大盘,谓之“五湖四海”;而“三碟一樽拢字号”,拢字号,即不成局面,意为寒碜[11]55。“东不请,客不饮”,宴饮时主人要先以筷殷勤邀请,客人才可以动筷。“碗筷有名堂”,用筷子也有讲究,“筷子起,见文礼;筷子动,见生性”,桐城人历来认为筷子的使用能表现出人品德的好坏和习性之优劣[14]646。筷子不能落地,落地是不礼貌的表现,“孩子落筷要挨打”,若成人不慎落筷,要赶紧说一句“筷落地,吃不及”,既表示歉意也表示对主人菜肴的赞美。餐毕,主人以筷向客人说:“各位请慢慢吃!”然后将筷子放在自己的空碗上,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sup>[15]</sup>。宴席结束,主人起身送客。

(三)嫁娶

“换口坛装腊酒,一口换一口”,桐城旧时婚俗,订婚时男方应将自家酿造的腊酒,换装到女方送来的空坛内,抬送至女方家里,寓意婚姻长长久久。“添妆待舅,脱脚唤姑”,当地称女方娘家兄弟为舅子,娘家兄弟称出嫁姊妹为姑,女子盛装上轿前,要换穿一双新鞋,由自己的哥哥或弟弟背着上轿,忌脚沾地,表示不带走娘家的财气。“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起轿时,娘家有哭嫁风俗,祈求女儿婚后顺遂发达。

“新人要夹性,新郎看坐性”,新人即新娘,从上轿到拜堂、入洞房期间,新娘应忍饥忍渴,以免入厕,即便想如厕也需隐忍,此为女子必备之美德;而新郎在婚礼期间应安份文静,起坐举止有礼有节,否则会被宾客耻笑[14]721。“新房三日无大小”,男女老幼皆可入洞房逗弄新娘。出嫁女三朝“回门”,即携同夫婿回娘家省视父母,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娇客,进门刀切”,新女婿被称为娇客,新女婿上门,岳父母会杀鸡剁肉隆重接待。新婚夫妇当日返回,不在娘家留宿,因为蜜月规矩是“新婚一月不空房”。

(四)丧葬

“死上人,看下人”、“烧死人香,看活人面”,当地称家中长辈为上人,儿孙辈为下人,长辈去世来吊丧的大多看的是儿孙的脸面,名声好、有出息的儿孙最能赢得乡邻的敬重。“逝者为大”,有丧事人家,邻里平时即使有矛盾,也会不计前嫌来帮忙。“孝子七里不理发”,七里指的是丧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儿子不理发、不修面,以寄托对父母的哀思,谓之养孝。“孝女荫五七”,荫七,也称做七,指亲人丧后要每隔七天一祭,第五七须由女儿操办,此谚表达了女儿对父母的感恩追思。满七后,逢百日、周年仍举行家祭,富有之家多请僧道超度亡灵,故有“亡人不望七,只望周年与百日”之谚[6]755。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此谚反映了桐城人对孝道的重视,但桐城人更注重生养而非死孝,故云“坟前十碗,不如床前一碗”。丧礼办得隆重固然让人称叹,但是,若儿孙在长辈有生之年不尽孝,即便丧事办得再风光,也会被亲友、乡邻讥笑,“生前不把父母敬,死后何必哭亡灵”、“在生不祭喉,死后祭木头”等谚语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和嘲讽。

(五)祭祖

桐城在周代称桐国,为楚附庸,境内有“信巫鬼、重淫祀”的楚俗,尤重祭祀祖先。乾隆秀才桐城人姚兴泉在其《龙眠杂忆》里有记载:“桐城好,时享祭筵陈。适遇尝新先荐庙,每逢过节倍思亲,讳日泪沾巾。”[13]7

“清明上坟,不忘祖宗”,清明节前后,“大小人家各具酒褚锭,拜扫先茔。”[4]68当地祭扫时间是“前三朝,后一七”,即祭扫除清明当天外还可安排在清明前三天和后七天。“新坟不过社”,社指社日,在春分前后,有新坟的人家要在社日之前完成祭扫。《龙眠杂忆》云“桐城好,祭扫趁清明。墓上烧钱呼远祖,社前携酒供新坟,界段纸条分” [13]4。道光续修县志记述更为明确:“凡祭新坟,定不过社。”[10]95

“七月半送寒衣”,农历七月十五,已是暑尽凉来,要给已故亲人烧五色纸剪成的衣服鞋子以更衣御寒。“十五日为中元节。乡绅士庶俱祭先祀祖并及新旧亡故亲族”[4]69。“冬至不是年,冬至大似年”,此谚反映了当地人对冬至节令的重视。“清明扫墓,冬至祭祖”,“冬至祭墓如清明”[10]96,除正常的上祖坟祭祀外,修坟安碑、挑培新土、迁坟葬坟等重要活动都在此节进行。

“二十四,接祖宗”。“二十四日,俗谓小年。不泣、不詈、不争,各悬先人像于堂,香烛盛馔,接祖拜祀”[10]96,以敬酬祖先神灵一年来对家中老幼护佑的恩德。在除夕之夜,对已接回的祖宗之灵要重新祭祀,并拜家中尊长辞年。“及夕,香烛盛馔祀祖。围炉饮,少长以次拜其尊者。”[10]96“腊月二十四接祖,正月十五送祖”,正月十五当地称“完年”,谓年已过完,要备祭品,恭恭敬敬地把接回来的祖宗神灵送回。

桐城的祭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亲尊尊”宗法观念的反映。当地人重视建宗祠,修族谱。到上世纪50年代,全县有大小祠堂一百余座,且“家家有宗谱,户户有家乘”(家谱又称宗谱、家乘),族谱一修再修<sup>[16]</sup>。祭祖属于家族文化的一部分,“传统家族文化中强化各种礼仪规范,其目的并不只是在于外在形式,而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传达一种伦理观念,建立一种伦理秩序。”<sup>[17]</sup>在代代传承的祭祖习俗中,桐城人对子孙后代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敬祖尊亲的伦理道德教育。

民俗学专家陈勤建先生指出,民俗“它由人们共同心愿的反复积淀而成,是一种精神生活中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有意识”[18]14,“民俗作为传承性的文化生活,是展示人的精神生活世界的重要窗口。”[18]20桐城民俗是桐城地域文化意识的积淀,其中蕴含的尚读书、重礼仪、尊亲敬祖等内质是“文都”桐城地域文化的具体呈现,它们展示了桐城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桐城谚语所反映的思想观念

崔希亮教授指出“谚语是人们通过口耳相传一代代传下来的,所以它比较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内心深处的某些观念和思想”[2]258。桐城谚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桐城人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尚让贵和。桐城“四封之内,田土沃,民殷富,家崇礼让,人习诗书,风俗醇厚,号为礼义之邦”<sup>[19]</sup>。“让一让,六尺巷”,此谚反映的就是尚让贵和的观念。“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宰相张英不以权势压人,而以主动退让的姿态圆满地解决了家人与邻里的纠纷,成就了一段睦邻礼让、以和为贵的佳话。与此相关的谚语还有“宰相让人三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等。“和气生财,火气生灾”、“夫妻和气家兴旺,夫妻不和家败象”、“兄弟和,金不分;妯娌和,家不分”、“家不和,被邻欺;邻不和,被贼欺”等谚语也都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和为贵”的推崇,成为桐城人遵守的处世信条。

珍视名誉。桐城人珍惜名誉,重视品行,“人图名誉树图荫”,此谚常挂在当地人的口头与心上,但“修个名声难上难,败个名声一口痰”,因此做人要洁身自爱、光明磊落,这样才会“心正不怕邪,树正不怕杈”、“心中无事,睡得安稳”。人应有羞耻心,要懂得“快马不用重抽,响鼓不用重敲”。若无羞耻心,便会“人无脸皮,百事可为”,最终遭人唾弃。“中国人在理解自爱这一概念时常常与贞洁、骨气这些概念相联系,使自爱具有特定的含义。”[2]204“饿死不吃无义米”、“ 饿死不做贼,气死不告状”、“宁愿挨一刀,不和秦桧交”、“宁愿折断骨头,不愿受辱低头”、“鱼争上水人争气”、“阳伞破了骨子在”等谚语就揭示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明末桐城人左光斗就是典范。他清正刚毅、勇抗阉党、惨遭迫害但宁死不屈,以孤忠大节被崇祯皇帝追谥“忠毅”而名垂青史。桐城人重节义,对此康熙和道光县志里均有赞誉之词:“桐介楚豫之间,俗尚劲朴。其君子多慷慨节烈之气,其里民犹不失唐魏俭勤之遗。”[4]66“四乡风气质朴,……耕读各世其业,皆能重节义”[10]92。

提倡自强。桐城人崇尚儒家提倡的刚健有为,重自强,尚进取。“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田在人兴,事在人为”、“不行春风,哪有秋雨”、“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腿,桐城方言读“体”,与“己”押韵)等谚语都强调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勉去获取成功。“生铁补锅,本事赢人”,要用真本领去赢得别人的尊重。“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无智无力,一团漆黑”,劳心者和劳力者皆各凭所长谋生,无贵贱之分。“贫士以布为袍褂,与裘帛并立不耻。”[10]91女性也以能自强自立为荣,认为“爹有娘有,抵不到自己荷包里有;丈夫有,隔道手”(当地称口袋为“荷包”),这条谚语对如今那些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性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桐城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从一些谚语中可以看出来。过去桐城人希望通过读书中举发达做官,强调“发了做官,不发补锅”(旧时当地农人农闲时多外出补锅以补贴家用),如今相信“七十二行人人做,行行都能出状元”。过去当地人抱着浓厚的固守本土的观念,“一生不出门,便是大福人”、“在家是老大,出门是老小”、“远处黄金不如近处黄土”等谚语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如今提倡“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空”、“处处黄土都养人”、“老不离乡是贵人,少不离乡是废人”,在外闯荡从事各行各业的桐城人越来越多。在生育观念上,过去认为“早养儿子早得力,早插黄秧早生根”,信奉多子多福,如今普遍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认为“一个伢子一朵花,多儿多女闹饥荒”、“儿女不在多,一好抵十个”。

桐城谚语反映了桐城人的人生追求、价值取舍和做人准则等思想观念,决定了桐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观念影响行为,它们影响着桐城人的为人处世,至今仍为桐城人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人生指南。

四、结语

诚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岑运强先生所言,“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点、准则、习俗都在民族语言中烙下深深的印迹。”<sup>[20]</sup>作为桐城文化的镜像,桐城谚语以精炼而生动活泼的形式,原生态地记录了桐城当地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发展变迁,呈现了以重文、尚礼、尊祖敬宗为内质的读书、宴请、嫁娶、丧葬、祭祖等民俗风情,反映了桐城人尚让贵和、珍视名誉、提倡自强等思想观念。探究桐城谚语所包涵的文化意蕴,对于了解和深入研究桐城地域文化,推动安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构建和谐、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5.

[2] 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3] 《安徽文化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安徽文化史(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康熙桐城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 1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49.

[6] 桐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7]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8]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

[9] 王列生.桐城地域文化爬梳[J].东南文化,1991(2):22-27.

[10] 金鼎寿.桐城续修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

[11] 崔莫愁.安徽乡土谚语[M].合肥:黄山书社,1991.

[12] 徐国治.桐城县志略[M].安徽省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五年排印:46.

[13] 姚兴泉.龙眠杂忆[M].桐城:桐城县税务局知青印刷厂,1982.

[14] 武占坤.中华风土谚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5] 安庆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安庆市民风民俗研究会.安庆民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57.

[16] 叶濒,姚平怀,孙泉,等.桐城民俗风情图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9:201.

[17] 张希玲.中国民俗文化专论[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116.

[18] 陈勤建.民俗――日常情景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J].民俗研究:2007(3):5-31.

[19] 戴名世.戴名世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0.

长城的谚语篇2

饮食谚语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添病减岁”;“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多吃不如细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提醒人们注意吃饭的量,把握好饮食的方法与“度量”。

“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等,提示人们吃哪些东西对身体无益,吃哪些东西有益健康,对养生益寿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运动谚语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不靠医,不靠药,天天锻炼最见效”等,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的道理,告诉人们,勤劳动、多运动是健康长寿之道。

生活习惯谚语

“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不抽烟、不喝酒,病魔绕着走”;“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洗头洗脚,胜似吃药”,这些谚语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经常传诵并努力实践。

讲究卫生谚语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等。从不同角度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指甲常剪,疾病不染”;“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等,对讲究卫生、减少疾病,作了多方面的论述。

气候养生谚语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这些谚语提醒人们当物候、天气变化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精神养生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等。这些谚语说的是精神因素对长寿的重要性,长寿者大多数是胸怀坦荡、处事泰然、开朗乐观的。

谚语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此为人生的真实写照,关键是看自己怎样去对待。有一个小故事:一次,医生给经常头疼失眠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上面写的却不是药名,而是一句英国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看喜剧及滑稽戏、马戏,每次都大笑而归。久而久之,他的病好了。这一点在我国的谚语中被表述得更为准确贴切:“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心宽才能体胖”,“笑口常开,青春常驻”,“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古今长寿者,多为乐观处世人,这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迪。

长城的谚语篇3

【关键词】韩语谚语;汉语谚语;互译比较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30-02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群众经验的提炼,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闪耀着人民群众的智慧的光芒。谚语言简意赅,具有通俗性,生动性和口语化的特点,透过它的表层意思,可以了解承载它的深刻寓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都包含在谚语之中”。

而每一种语言都有着反应其文化内涵和智慧的谚语,但又相应的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交流越来越丰富,在跨文化交际中许多文化现象互相渗透和融合。各种语言中的精辟谚语也随之互相流传,如英语谚语中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如“All roads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英语谚语又体现了许多罗马文化影响的痕迹,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经典的寓意深刻的具有强烈的英历史与英文化色彩的英语谚语在汉语中也常出现,表现出了谚语的传播性。

西方语言受古罗马文化影响较深刻,东方各国受古代中国历史与语言的影响较深刻。据《中韩词典》中注释谚语是“俗谈”,而韩国的语言文字是在吸收汉字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可以说韩语与汉语的谚语是在相同文化根基上起源、形成并发展而来的,两国有着相近的习俗和文化,这一点也确定了韩语中的很多谚语与汉语谚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表现方式非常接近,有的则是翻译过来的,更有一些谚语是照搬过来的,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百闻不如一见”——

象这种谚语在韩语和汉语中是字字相对应的,这些带有古文体特色的谚语至今都在韩国广泛使用着。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彼此之间又存在一些差异,也产生了许多带有韩民族特色的谚语。本文通过对部分韩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从同型同意、近型同意、异型同意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韩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异同及特点。

一、同型同意

韩语谚语中有着为数庞大的与汉语型式相同,意思也相同的谚语,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化对东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同型谚语在中国史书中可以找到它的出处。例如:“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又有宋代岳飞

《满江红》词中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记载,又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

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再如“井底之蛙”——

。出自:《庄子·秋水》中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追溯这些谚语的来源,可充分说明韩语谚语有许多是由汉语谚语翻译而来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进行比较:

从以上这些韩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表达方式完全相同,寓意也相同,这一类的韩谚很显然是从汉语谚语翻译而来。除此之外在韩语谚语还有许多与汉语谚语表达方式非常接近而且寓意相同的,这些谚语是在吸收汉语谚语的深层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韩国的本土文化,在表达形式上略有差异的一些谚语。

二、近型同意

三、异型同意

与汉语谚语形态不一样却表达的意思相同的韩语谚语,可以说是体现了较多的韩民族自身文化背景的色彩,从这些谚语中体现的素材更加具有韩民族自己的喜好和个性。

长城的谚语篇4

云南谚语/商业文化

谚语是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其含义丰富深刻,文化底蕴丰厚。云南谚语中有大量内容涉及到商业,既包含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又传达出丰厚的商业文化内涵。

一、对商业、商人的认识与态度

云南谚语中在论及对商业、商人的地位与认识时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重农抑商,轻视商人

对商业否定、压制,连带对从事商业的人的态度也是轻视、批判的。谚语云:“鹅卵石又圆又滑,生意人又狡又奸”、“生意人,无实话,说了实话挨雷打”、“奸商无真话,枯叶说成花”,商人的形象被定性为狡猾、奸诈。同时嘲讽了生意人同行生嫉妒的心态和行为:“同槽猪儿猪拱猪,同行生意生嫉妒”、“卖螺蛳的恨卖鱼的 ”。

(二)农商并重,各业并举

谚语“有桥道路通畅,有商城乡兴旺”,“路通物尽其用,商兴货畅其流”,肯定了商业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性。“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阐述了商业和农业、工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部门,各业并举、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与经济健康、均衡、长足发展的思想。这一认识与司马迁农、虞、工、商各业全面发展,以增大人民的“衣食之原”的经济观点是吻合的。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引《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1]554。农民如果不种田,粮食就缺乏;工匠如果不做工生产,器具就缺少;商人如果不做买卖,吃的、用的和钱财这三种宝物就会断绝来路;虞人如果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匮乏。因此,就如谚语所言“城郊农不富,工商无出路”、“农家少赶街,工商要看衰”,各业之间互相依存、关系紧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要树立“工农商,互相帮”的意识。

二、商业经营的智慧及策略

做生意为赚钱,但谁都知道赚钱不易。人们常形容“商场如战场”,生意人要想站稳脚跟并有一番作为不仅要劳力更要劳心。谚语云:“买卖不思不想,就像小孩玩雀蛋”、“深钻细研生意经,货物畅销利自生”,启示人们做生意需要智慧需要策略。

(一)本大本小,量体裁衣

“煮饭要下白米,做生意要下本钱”、“庄稼无牛白早起,生意无本白精灵”,做生意首先要有本钱。本钱有大有小,还得量体裁衣,所谓“有多大力挑多重担,有多少本钱做多少生意”。“小把戏有看头,小生意有赚头”、“小本营生长流水,大利盘剥败如灰”,看不起小本小利,想一口吃成胖子,急功近利是发不了财的。

(二)掌握行情,因势而谋

“下水先知水深浅,买卖先知行情变”、“生意不折本,事先莫行情”,生意人要想在竞争中获利,必须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供求和价格的变化,能推断市场的走向,审时度势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方针。为此,就得眼勤、手脚勤,“眼观四方信息灵,心怀四乡生意兴”,多跑动多了解,才能获知市场信息。“眼要瞎先发红,物价涨先缺货”、“出门看天色,买卖看季节”、“逢贵莫追,逢贱莫丢”,根据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把握时机买进卖出,稳妥地赚钱。对市场的观察和了解还体现在寻找空间上的商机,比如投资前对目标地周围的经营环境、消费水平的考察,谚语说得好:“栽西瓜看地土,卖货物拣地段”、“店铺如何开,要看一条街”,因地制宜选行业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薄利多销,加速周转

“多做买卖少贴本,资金多打几个滚”、“赊三不及现二”,做生意资金不足很麻烦,必须善于使用资金,注重资金的周转 。“货不停留利自生”,商品积压,就会造成损耗,不利于资金的迅速周转;只有加快商品销售,让货币和商品都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利润也来了。“生财之道千万条,薄利多销窍中窍”、“薄利多销多得利,暴利亏人必亏财”,为了加快商品销售、加速资金周转,薄利多销是有智慧的策略。积少成多最终能获得厚利,相反,一味想赚大钱,当卖不卖的最后得利更少。

(四)和气生财、顾客至上

长城的谚语篇5

谚语反映着文化。由于其简单和流行的特点,他们通过一代又一代,并逐渐成为语言的一部分。谚语是人的智慧的本质。一个优秀的谚语,不仅可以教导,启发和说服人,而且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所以当我们研究一门语言和文化时,有必要研究一个民族的谚语。

英语谚语有许多功能,如简洁的形式、深刻的道德、和民族特色。这些特点使我们很难翻译英语谚语,来表达其原始的含义、形式和口味。在本文中,笔者将介绍英语谚语的特点、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并讨论四种翻译方法和他们自身的优势。

一、英语谚语的特点

什么是谚语?谚语是固定词组,在老百姓中普及,并通过简单的话语表达含义。大多数的谚语是长时间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一些来自警句和俏皮话。许多谚语都来自圣经,以座右铭和格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经验,制定行为准则。

1.用词精练,句式整齐

谚语经过长期的锤炼,其用词十分讲究,结构也很整齐。例如:

1.1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1.1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like son.

2.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长期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例如:

2.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

2.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 abouts.

3.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源于生活,生动形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

3.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s,there'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

3.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4.谚语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点。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例如:

4.1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 说曹操,曹操就到。

4.2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谚语的翻译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正确理解和翻译谚语自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1.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语言会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会不断产生。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征服不列颠岛,并且占领不列颠达400年之久,所以罗马文化对英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例如: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这两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2.地理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东面隔北海。这里的海上运输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留下了不少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例如: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大不列颠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风大雾多,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产生了一条谚语: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己,一雨倾盆)。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

3.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影响,又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英美国家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美文化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 (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Love me, love my dog. (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

4.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英美国家,基督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谚语源自《圣经》,或与基督教有关。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对翻译相关谚语起重要作用。例如: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 (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在英语谚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和体育美术等因素还会影响到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根据谚语的不同特点及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本文主要讲述四种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套用法、直译兼意译。

1.直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英语谚语的时候,包括单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在翻译的内容,形式和主旨,都应保持原样。这种方法不仅要保持原来的谚语的形式和意义,也可以很容易被读者理解。此外,直译可以将英语谚语植入到中国文化,丰富中国语言和文化。比如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in the open, but hard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5]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Life is short and time is swift.人生苦短,岁月易逝 A fire on the city h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After rain comes a calm.雨过天晴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万事开头难Fear always springs from ignorance恐惧源于无知。

2.意译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由于独特的句子结构和文字的背景,一些谚语,不能从字面上翻译。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所以当我们使用直译,它可能会引起歧义,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意译的方法。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New broom swee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塞翁失马,焉知非福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天有不测风云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经一事,长一智。

3.套用法

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无论在意义、形象或风格上都具有相同或近似之处,翻译时套用汉语谚语来复述英语谚语。这种套用法乃翻译英语谚语的普遍而又重要的手段。采用这种翻译法,既保持英语的风采,又符合汉语谚语的习惯与结构。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源于弥尔顿《失乐园》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4.直译兼意译

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如传统文化、句子结构、惯用表达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无论是直译或意译,都不能恰当的翻译英语谚语,因此,我们应该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这种方法不但能够表达谚语的字面意义和内涵,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领会它的深层含义。Little pitches have long ears.壶小嘴长,人小耳尖Sima Zhao’s intentis known to all, the villain’s desire is obvious.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A drowning man will catch a straw.溺水抓稻草,病急乱投医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人,量入为出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英语谚语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灵活地运用翻译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段海生,等,英语谚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重庆工学院报,2006年12月第20卷第12期。

[4]段海霞,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及翻译原则,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年12月第5卷第4期。

长城的谚语篇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各校女生择婿排序:“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好通融。”欲解其详,要从头听起哩!其时,北大学生年龄偏大,而师大生普遍穷(师范免费),清华虽然公费,但考入的学生大多为各省尖子才俊;燕京学费高昂,学生大多家庭富裕。至于女生,辛亥后各校才开女禁,能上大学的女生远比大熊猫稀贵,真是“狼多肉少”,女生择婿余地极大,故有上面一谚。

1949年后,中国社会大起大落,数度转型,以十年为一断代,婚恋流谚无不裹含每一时代的社会价值观。1950~1990年代,社会生活重点从政治化、工农化、军事化一路进至学历化、经济化、诚信化。女生择偶随之对应,每一时代均有特色。一谚以概括:“五十年代爱英雄、六十年代爱贫农、七十年代爱文凭、八十年代爱经营、九十年代爱真诚。”

婚恋观念方面,1950年代,凡是工人老大哥,立志嫁你没得说;1960年代,亲人,见了你就格外亲;1970年代,只要城里有户口,妹妹就与你牵手;1980年代,谁是当代大学生,决心和你过一生;1990年代,富翁富翁我爱你,年岁差距没问题;21世纪,条件无须太讲究,反正天亮就分手。

谚语,既概括精要,又凸显一些时代特征。细心咀嚼,总能嚼出一些汁液。

“最爱肩上有星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军人身份在婚恋中极吃香。1955年授衔,肩章领章一上街,军人那个香!马上出现相应谚语:“不爱金,不爱银,最爱肩上有星星。”不久,更具体更深入的谚语出现了:“一个豆(少尉)太少,四个豆太老(大尉),三个豆(上尉)正好!”门槛贼精,那个精确!

“”时,成分凸显,家庭出身十分重要,不仅决定社会地位,更决定前途命运。于是有“只要成分好,别的不计较”。农村也有“三转一响住瓦屋,泡桐树有五把粗,新疆绵羊盖子猪(肥猪名),最好公公当支书”。

1970年代,尽管“”中大老粗吃香,上海文化单位的姑娘,还是偏爱大学生,喝过一点墨水的青年,能享受姑娘的倒追。康平路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有一才子,几位小姑娘追他,他就装糊涂。

上山下乡运动一起,不少城市知青上山下乡后与当地农民结婚。真正城乡结合,扎根一辈子。不过,1970年代底知青大返城时,知青嫁(娶)农民的婚姻大多散了,留下不少“孽债”(孩子)。生活背景差异太大的婚姻毕竟有违婚姻规律,爱一时容易,守一生太难。改革开放前,有几段婚恋流谚:

大小姐找对象,收入要稳当;找干部怕算账,找官军怕打仗;找工人怕下放(按:支援内地),不如找个剃头匠。

要想夫妻好,得买丝棉袄;要想夫妻长,得买的确良;花洋布,不算数,丝光蓝,不用谈;蓝卡其,不用提,最少有块红色呢。

这反映出那一时代怕下乡、怕收入少、怕物资短缺等择偶标准。

“对象好寻,房子

难找”

“”后,沪上女郎择偶标准大幅调整,最著名的谚语“姑娘找老公,专找海陆空”。海者,海外关系也,可以搞到外汇,说不定还能折腾出去洋插队扒洋分。当时沪上青工收人极低,均薪40块以下,与海外物质差距明显。陆者,父母为落实政策干部,有补发工资。当年人民币最高面值十元,不少落文政策者需要用旅行袋或麻袋领回补发工资。空者,空房子也。此前二十年只革命不建设,城市人口急速增长,而住房建设停顿,欠账太狠,谁家住房都不宽裕,上海住房尤其紧张,人均2.8平方米才算困难户,天津人均住房面积也才3平方米。空房子很重要很重要。时谚有“对象好寻,房子难找”。再说,新婚燕尔,小夫妻谁愿与老人共享一个屋顶?空房子便成了妙龄女子挑挑拣拣之际的一块重要砝码。

1980年代,上海姑娘择偶标准《十字歌》:一套家具、二老归两、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音响)、四季笔挺、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十块钱、八面玲珑、烟酒(九)不沾、十全十美。

1980年代还有一首沪女要找“五大员”的谚语,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卖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脑子要像驾驶员(灵活)。

1990年代沪女择婿改版后的《十字歌》:“一张文凭、两国语言、三房二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千月薪、八面玲珑、酒烟(九)小沾、十分老实。”要求全面优秀,样样良好,而且只认老婆不认六亲,条件越来越苛刻,越来越不容易达标了。

1999年,一个年近30岁的上海姑娘开出两项择婿标准:年薪不低于五十万、要有私家车(当时私家车还稀罕)。一个刚刚大专毕业的漂亮女生则开出“七要”――年龄要27岁以下、身高要1米78以上、月薪要八千以上、学历要本科以上、英语一定要好、住房要三室一厅、还要外企高级职员。另一位中学女教师的条件是“七勿要”――东北籍勿要、戴眼镜勿要、月薪三千以下勿要、相差五六岁的勿要、A型血勿要、天蝎座勿要、属鸡牛狗的勿要。得到的评论是:条件难以满足,只会耽误青春。尤其A型血勿要、天蝎座勿要、属鸡牛狗的勿要,笔者至今也不明白原因。

“剩女尽甲女"

进入21世纪,沪女择婿标准渐归理性。2001年《新民晚报》载上海杨静姑娘23岁时择婿标准:“面孔像演员,身体像运动员,工资三千元,家有小花园。”可直至31岁,杨静见过五十多位男士,仍未找到符合上述“四标准”者,不得不逐条放弃,一点点降低门槛。32岁了,杨姑娘降至最后底线――“面孔有点像演员”,与小一岁的某男“姐弟恋”,终于出嫁。然而,婚后半年丈夫“外插花”――外面有“方向”,猛搞婚外恋。杨女大闹,一年后离婚。其妹杨文则很早解决了个人问题,找了一位“三无”对象――无钱无房无貌,有的则是有毛病无劳保的老母与读高中的妹妹,唯一的“有”,就是懂一点计算机,算有点“才”。当然,妹妹的婚姻后味很甜,夫妻恩爱苦亦甜。“再好的生活也不如金子般的心”,杨家姐妹的婚恋故事,无非再次印证“人的因素”第一,内在素质比外在条件重要。

“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2010年,一位20岁的女模特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上一语成名,全国青年有骂有叫有摔有跳。商品社会,消费时代,金钱不可能不时髦,喜欢傍大款的姑娘越来越多了。

上海面向大洋背倚长江,首沐欧风美雨,开埠以来一直引领寰内风气。就像浓油赤酱的沪菜,沪女择偶标准也极具特色,既引领潮流,也凸显时代特点。上海三宝――小笼包、石库门、嗲囡囡。“嗲囡囡”的“嗲”,很有点内容呢。用今天的沪语来说,就是“相当作”。

作家很敏感,旧时鸳鸯蝴蝶派作家程瞻庐(1879~1943),其小说《众醉独醒》第十七回就挖苦一位女校校长,甚是发噱:

这位子虚女士,又是眼高于顶的,不但注意门第品貌,亦且有三大条件,做那择婿的标准:一是三十万以上的家产,二是二十岁以下的年龄,三是大学毕业的程度。这三大条件便难倒了许多待阙鸳鸯觅偶鸾凤。后来,她老子业已去世,自己又过了花季年纪,平日又喜欢吃肥鱼大肉胖鸭壮鸡,不知不觉地换去了全副秀骨,长就了一身痴肉,同那及笄时代的模样竟是天差地远。从前的模样,亭亭倩影,三分是精神,七分是风韵,现在的模样,团团肥面,三分是糟粕,七分是脂肪。

寥寥数笔,将一位高不成低不就虚度花季的中年胖妇,勾勒得惟妙惟肖,弄得笔者印象极其深刻,至今仍能找到这段描写的出处。

子虚女士所开列的三大条件――财产、年龄、学历,仍为当今许多“嗲囡囡”所继承。年轻富有、文化修养、显赫门第,不能不说抓住了_上下五千年历代择婿之精要,或曰抓住共时性的“基本建设”。事实上,一定的客观基础也是美满婚姻的必要保障。

只是上帝有眼,不会将好事全堆给一个人,故有金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子虚女士要求“三要素合一”,一个都不能少,因“求全责备”而蹉跎岁月,由窈窕淑女熬成中年胖妇,从‘三分精神、七分风韵”落至“三分糟粕,七分脂肪”,也就有了某种哲学必然性。怪不得对姑娘最难听的诅咒:“嫁不出去!”

就像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剩女一般都是太挑的,不知适可而止。用今天的话来说:“剩女尽甲女”,还真是呢。

“有才不怕没财”

女性在进步,男性也不会停下脚步,也在与时俱进。如今男性也挑拣得厉害。光有“番司”(face)没有内涵的女子,怕是不一定找得到好伴侣。

随着经济发展与物质渐渐脱贫,文化、情感等正能量在婚恋中的比重渐渐攀升。另有一谚“穷得只剩金钱,富得没有文化”。只有金钱没有文化,到底跷脚失衡,难保婚姻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车轮越加速,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认识日益深入,社会大环境也提供了“才财两等”的现实支持,“有才不怕没财”渐得印证。如此这般,从根本上纠正了商品时代初期诸多错移的价值观。最新沪上择婿谚语“只要学问深,便把彩球抛”。一般来说,好树才能停靓鸟,好汉才能娶好妻,社会越发展越理性,赖汉娶仙女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1990年代,深圳、广州引领改革开放潮流,粤语一时很时髦,“老码头”上海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进入21世纪,上海各方面正在迎头赶上,加上浦东新近开辟“自由贸易区”,有人估计经济发展潜力将很快超过香港。婚恋、服装、切口等“生活阵地”,上海在一点点“收复失地”,也许不久将重占鳌头,再引潮流。

纵观二十世纪各时段婚恋流谚,从1920~1930年代的“经济+文化”,至1950~1960年代的政治化、工农化,再到1970~1980年代的“拼爹”,1990年代回荡至“经济”,再进至2010年代“经济+文化”。

百年婚恋价值取向演绎出“否定之否定”的轨迹,其背后衬垫的历史含蕴当然就更厚实了。

长城的谚语篇7

【关键词】专题教学;教学有法;鞭策;延伸

【中图分类号】G239.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60-01

专题教学点的设置很好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感觉很适合新课程改革宗旨,它为我们语文老师进行探究性教学提供了很大很好的平台。那么在教学这些专题时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教案才能充分发挥专题教学的作用呢?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是从四个方面的延伸来设计专题教学方案的:

一、专题内容在知识方面的延伸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专题都向我们师生提供了一些我们平时不一定拥有的相关知识,那么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在此基础上又如何作些知识的延伸就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前要做充分准备,要查阅相关资料。比如我们在教学“荷”专题时,可以出这样几个题目来作知识的延伸:请学生写出荷花的三个别称(芙蓉、六月春、芙蕖、菡萏、芝等),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荷花对我们人类有哪些价值(观赏价值:婀娜多姿,姿态娇媚,鲜艳水灵,亭亭玉立;食用价值:藕、藕粉、莲子;药用价值:解暑、清热除烦、清心安神;环保价值:促使水域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在教学“汉字”专题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造方法,尤其应该着重介绍形声字的几种结构方式。我认为专题知识的延伸应该是我们教学专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我们语文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备课。

二、专题知识在成语、谚语、古诗词方面的延伸

专题练习时我们常会遇到相关诗句、谚语、成语的题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多查阅相关资料。譬如在教学“物候”专题时,应该考虑让学生写出有关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古诗句,成语有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等;谚语有: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②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③东虹轰隆西虹雨等;古诗句有: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②春风又绿江南岸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在教学“狼”专题时,设计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成语有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等;谚语有:披着狼皮的狼、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行千里要吃人,狗到天边要吃屎等。在教学“鸟”专题时设计相关鸟的诗句和成语,成语有鸟语花香、惊弓之鸟、鸟枪换炮、鸟尽弓藏;诗句有: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窗。在教学“叶”专题时设计要求学生写出相关“叶”的诗句:①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②不知细叶谁剪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教学“荷”专题时设计要求学生写出相关“荷”的诗句: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③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专题知识在成语、谚语、古诗词的延伸无疑对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明显的作用,即使考试卷上不要求考这些内容,我觉得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也应该作这方面的知识延伸。

三、专题内容在情感方面的延伸

这方面的延伸应该说是前两个方面延伸的升华,这是最能体现专题教学意义的一个方面。在教学“长城”专题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我们作为今天的人应怎样去认识长城?讨论后老师可以总结出:长城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人民苦难的象征;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修筑长城,也能以轰轰烈烈的起义秦始皇这样的暴君;在教学“狼”专题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现在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的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但又担心因此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认为,把狼杀尽不要紧,恐龙早已灭绝,人类不是照样生存发展吗?请根据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经过学生的交流,老师总结:①灭狼。狼残杀弱小动物;狼贪婪,野性难训;狼对人类和家畜会产生威胁。②护狼。狼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没有狼一些食草动物会大量繁殖,会破坏生态平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哪一种动物进行屠杀;狼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肯定。

在教学“鸟”专题时,我们可以设计“保护鸟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法》,了解当今的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如华南虎、,雪豹、,扬子鳄、大熊猫、白眉长臂猴等。对鸟等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新的认识,增进人类与动物的感情。在教学“汉字”专题时,可以设计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题目: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感受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的基础上,举例说明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老师也准备两个:“佞”“奸”等字都以“女”为表义偏旁,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刑”本来是包含“井”和“刀”两个偏旁的会意字,“刀”跟刑法有联系,可用“井”一起表示这个字的字义就不大好理解了。可是一查就可以知道,原来,古代人们学会了打井取水,便依井聚居。“市井”(指街市)、“乡井”(指家乡)、“背井离乡”这些词语含有一个“井”字,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人们从井中取水时屡屡发生斗殴,所以就有人守在井边维护秩序。于是“井”和“刀”会意表示“刑法”。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了中国汉字的魅力,感受到汉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四、给学生作写作方面的延伸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延伸提高学生的写作取材范围,解决学生学做的一些思路。比如我们教学“荷”专题时,可以让学生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面描写荷的精彩句子,让学生得到一次全身心的感受: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再在教学“广告”专题时,除了向学生介绍广告的定义、分类、形式及广告创作的基本原理,还可以请学生点评广告: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让学生知道这个广告既说明了酒的质量之好,又充满了人文情怀。让学生接触一些比如“禁烟”公益广告: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请勿吸烟;、“希望工程”公益广告: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说普通话”公益广告: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让学生在欣赏这些公益广告时,感受汉语言的艺术,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一点语言的魅力。

长城的谚语篇8

谚语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英语谚语是英语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很多英语谚语生动形象、寓意明显、富于哲理,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文化。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把英语谚语翻译成汉语,不仅仅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因为两种语言、两个民族在很多地方是不相同的,这就形成了英语谚语汉译时的不对等。例如: 英语谚语 Love me,love my dog. 翻译成汉语时变成了“爱屋及乌”,英语谚语中的形象被改变了。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译者应该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找到英、汉两种文化的契合点,能够运用汉语的多种表现手段,再现英语谚语的风格和丰富内涵,使译文更容易为读者接受,又不失英语谚语所具有的语言魅力。 一、英语谚语翻译中不对等性产生的原因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Eugene A. Nida) 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历史传统、科学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必然存在不同。 1. 生存环境。英汉民族有不同的生存繁衍的地理环境。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英、汉谚语会有不同的说法,从而反映出这些差异。例如: 英语谚语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 ( 风起东方,人畜不安) 与汉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所描述的正好相反。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北部吹来的寒风,与中国从东海岸吹来的和煦东风恰好相反,而英国的西风则与中国的东风相似。另一句英语谚语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s atthe best. ( 风起西方,气候最佳) 也说明了问题。英国地处西半球,属于海洋季风气候,因此在英国刮西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英语谚语中的 west wind 实际上类似汉语中的“春风”。 2. 。宗教对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各民族所创造的谚语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上帝是至高无上的,英语民族信仰上帝,崇拜上帝,而中国人的主要是佛教。而“由于的不同,谚语反映的思想观念会有些差别。例如,佛教的因果报应,来生转世等观念,基督教共同人性和爱的观念会在谚语中反映出来”[2]81。英语谚语有“Man proposes,God disposes”,汉语中则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除了佛教,中国受儒、道教的影响也很深。Where God has a temple,the devil has a chap-el. 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英美民族和汉族心里产生的联想是不一样的。 3. 民族心理。英美民族和汉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说明问题。例如: 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狗( dog) ”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人们对狗充满了爱怜、褒扬之词。因此,英国人生活中有很多含有狗的谚语。如: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的日子) ; 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等等。中国人对狗多持消极态度,例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等,都是含有贬义的。 4. 历史文化。不少谚语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的。例如: 英谚 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 或者 Speakof the angels and you’ll hear their wings. 带有非常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与汉语谚语“说曹操,曹操到”并不对等。因为“曹操”是中国的一个历史人物。还有,英谚 Kill not the goose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 不要杀生金蛋的鹅) 是从伊索寓言里来的,中国有“不要杀鸡取卵”,是群众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5. 价值观。英美社会所提倡的个人主义 ( individuality)以自我为核心,崇尚个人相对于社会的独立自主。中国则崇尚集体主义,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大家”。西方人的年龄、收入、及私人住宅都属于“隐私”,英语谚语 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 ( 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 反映了这种观念。西方以自我为核心的思想与中国个人服从集体的思想,还反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在西方国家,“人们较多地从个人角度考虑战争,常常质疑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目的”[2]109。例如: Put the heads of the states in a fieldand let them fight it out. ( 把国家首领投入战场,让他们去打) ,而中国人总是“为大我牺牲小我”。还有,A cat may lookat King 和 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 反映了“人人平等”这个概念。 二、怎样处理英语谚语翻译中的不对等 奈达在他的论著《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一书中,提出了几种创造功能对等的原则,可以用来指导英语谚语汉译中不对等的处理。 1.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翻译可能引起对所指意义的误解,( a) 就必然在译语文本中作某些改变,或者( b) 字面翻译可以保留但必须增加脚注,说明可能引起的误解。[3]161以下的英语谚语是根据这条原则来翻译的。( 1)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直接翻译不能完全表现其意义,这时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来处理,使原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一目了然。译为: 好狗应该得到好骨头( 意指: 有功者受赏) 。( 2) One cannot make an omelette without breaking eggs.( 3) 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果把( 2) 翻译成“想吃煎蛋卷,就得打鸡蛋”,原文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时可以套用汉语中现成的“有得必有失”。同样,( 3) 如果译成“晴天须防阴天”,也损害了意义的体现,因此可套用汉语中的“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或者“未雨绸缪”。( 4) 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此谚语源自古希腊城市对马其顿国王的抵抗,常用来说明两个勇士或两支勇敢的军队发生战斗时打斗激烈的场面,如果照字面直译的话会让中国读者摸不着头脑,可意译为“两雄相遇,其斗必烈”。( 5) He does not say“Boo”to a goose. 照字面直译为“不敢对鹅说‘呸’”,没有体现出原句的意义。如果译为: “见到就吓破了胆,连‘呸’一声都不敢”[4]127,效果就好得多。#p#分页标题#e# 2.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翻译可能引起原语文本联想意义的严重误解或者在原语文本风格值( stylistic values) 的恰当欣赏上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就应当作些反映原语文本联想含义所必需的调整。[3]161( 1) One falls into Scylla in seeking to avoid Charybdis. 直译为“为躲六头女妖,却又遇上旋涡水怪”,中国读者联想不出一个人到底处于何等危险境地,如译成“前有龙潭,后有虎穴”,读者马上理解领会这种处境。( 2) Carrion crows bewail the dead sheep,and then eatthem. 直译为“乌鸦吃死羊前先痛哭一场”,却不利于传达此谚语的联想意义,如果套用汉语中的“猫哭老鼠假慈悲”,译文读者即马上能领会。( 3) He cries wine and sells vinegar. 句中的“cries”和“sells”; “wine”和“vinegar”形成鲜明的对照,使谚语的意义非常明确,直译“叫卖酒,实卖醋”不能传达出这些特点,所以调整为“挂羊头,卖狗肉”,结构对称,意义对比明显。( 4) 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it drink. 如果翻译成“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不能叫它饮水”,意思正确,但没有体现出原句的风格。因为原句使用了对称的修辞手段,使这句谚语语势得到加强,宜于说理。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须对译文作出调整,力求对偶整齐,前后呼应,形成对照。可译成“牵马河边易,不能强按头”。 3. 一种必须同伴随信码( accompanying code) 一道翻译的文本,通常需要在所有层面上进行许多调整: 音韵学、词汇、句法和话语。[3]163很多英语谚语语调协调,富有节奏感,听起来和谐悦耳,或者本身韵律优美,这些特点在翻译中要得到体现,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规律的差异,需要进行调整。( 1) No love is foul,no prison fair.( 2) Like teacher,like pupil.这两条英语谚语用了 parallelism ( 排偶) 与重复的修辞手法,排偶即用平行的词组或句子,把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异同。汉译时,为了对称与完整,往往把“是”补上,( 1) 句译为“没有爱情是肮脏的,没有监狱是美丽的”;( 2) 句加上“有”这个词,译为“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2]219 -220。( 3)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本句使用了头韵法( alliteration) ,但汉语中通常没有这样的修辞手段,这时就需要用汉语中对称的结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翻译。( 4) Don’t argue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 5) Every rose grows from prickles.谚语( 4) 中“bread”和“butter”仍旧构成头韵修饰法,( 5)句中“rose”和“prickles”既押韵又形成对比,讲的都是最朴实的真理。要译出这种特征,可在照字面翻译的同时点出这种对比。所以也用直白却能表明意义的汉语分别翻译成“别跟你的面包黄油过不去,不要砸了自己的饭碗”和“玫瑰花都是丛刺里长出来的,生活中有苦有甜”。 三、结 语 英汉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各语言包含的谚语丰富而多样。谚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往往以凝练、形象、寓意精辟、富于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因谚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不同,故传达的内容有差异,形成了翻译中的不对等。较好地处理翻译中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是英语谚语汉译中重要的一环。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原语的风格和精神时,才可以是成功的翻译。译者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尽力达到英语谚语汉译的最自然的对等。

上一篇:改写秋思范文 下一篇:以选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