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15 07:50:42

人间真情的古诗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1

[关键词]阅读 鉴赏 借古感怀 表达技巧

一、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原来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3)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三、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四、怎样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在多年的职高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古代诗歌只停留在在阅读和表面理解上,真正让他们体会诗人的写诗意境和诗词蕴含的深层含义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在不断学习和总结基础上,归纳出古诗鉴赏大致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抒情诗(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如果是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反复诵读,明白诗意。

通过读诗,读作者,读写作背景,读题目,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从整体上把握诗的内容。

【第三步】找诗的中心,即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一般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

【第四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这一步做到四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

④必看名句。

【第五步】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诗眼

诗眼往往指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处在诗的关键位置。好的诗眼能使全诗游龙飞动,熠熠生辉。

②赏炼字

我国古代诗歌历来重视语言的锤炼。

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是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

古人还注意炼数词和副词。

③析语法

诗歌语言常有语句跳跃、词语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现象,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④品风格

诗歌的语言往往因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不同,而在创作中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反映在诗词中就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辨析语言风格,要注意不同流派及其代表诗人的特点,整体把握诗歌。如豪放派的气势豪迈,意境雄浑;婉约派的清丽含蓄,婉转缠绵;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清新飘逸;要了解各种题材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如山水诗的清新幽美,含蓄隽永;田园诗的冲淡朴实,恬静闲适;边塞诗的悲凉慷慨,雄壮高亢。

【第六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赏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

①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状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③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④情景交融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景中含情,情中含景,是诗歌常用的手法。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作用:在阅读中可以让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行文流畅。

⑤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托物寓意,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⑥象征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⑦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⑧比喻

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

⑨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我认为,如果学生在反复阅读古诗基础上,能真正掌握以上步骤,再加之自己的灵感和内心独特感受,必将会真正领略古代诗歌的真正含义和美的情境,也会对他们今后学习生活中阅读鉴赏古诗有一定的益处。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2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一)抚慰学生心灵、陶冶个人情操

初中的语文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让学生能够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古诗词本身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特殊的美感能够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好像音乐一样,控制学生的性情,从而更为有效地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的心里能够得到一份慰藉与舒适。通过古诗词的诵读,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配合教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文学的殿堂中体会到古文的美。除此之外,现如今的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能够在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通过诵读古诗词,能够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一次作文书写中,一位学生在描写春天时使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文艺斐然、意境悠长。此外,在语文教学课上进行古诗词诵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在充满文学气息的环境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

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从观念入手,打破传统思想,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艺术就是思想观念的结晶,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以最小的语言负载最大化的情感内容。中国的古诗词不仅仅是语言的精品,更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神的底蕴。学生在进行诵读时,能够将这些优秀的诗篇当作是自身文化的基础,让自己充满文化的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杜绝为了背诵而背诵的作法,准确地抓住古诗词的精髓,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应及时将“读书明理、明报国之理”的精髓告诉给学生。尤其是“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要让学生在诵读时体现出那种诗人高洁品质和英雄气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古诗的精华,让学生能够带着非常丰厚的感情投入到诵读之中,从而在心底里理解古诗,理解诗人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思想精华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时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为了分析技巧而进行教学,教师必须着力于学生们的整体感知,发挥诗词的育人功能,利用精炼而富有深意的文化语言教育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心里埋下文化的种子。

(二)从方法入手,突出吟诵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意识

古诗词诵读最重要的就是吟诵的方法,中国的古诗词没有朗读,只有诵读。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隔墙为妙玉“朗读”诗词,这一点其实并不符合当时的习惯,只有利用饱含深情的“吟诵”才能够真正地将诗声与诗情传到远处的栊翠庵当中。诵读古诗词,方法最为重要,在吟诵时教师要强调韵律的重要性,让节奏感鲜明,体现出跌宕起伏的感觉。

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教师应当建立起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个性,只要引导的方向正确,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表现。只要学生在诵读时真正地进入到诗词中,同诗中的人物、景色、场合等融为一体,就可以诵读出特定的感觉。古诗词是文化、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但是意味深长,每一首诗就好像一幅画卷,能让学生享有充足的想象空间,自由的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幅幅场景,教师也可以从中引导,让学生如见其景、如见其人,最终实现情感的融合。

(三)从操作上入手,让学生自由诵读,充分发挥出自主性

第一,在教学中可以将相似的古诗词归结到一起,共同进行讲解与诵读,这样的方式就是“相似块”的教学方式。例如,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春晓》、《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等;描写离别的古诗,《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样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更为标准的诵读,更好地将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

第二,教师可以在课外举行诵读活动,由于课内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外可以为学生举行诗词诵读会,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自由选择诗词,配上场景或音乐,做到寓情于景,从而让古诗词诵读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3

【关键词】小学 古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25-02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还是对古诗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并有束手无策之感,教学时,仅仅采用诵读法,光让学生一味的去读,去想,就是读再多遍,学生就是理解不了古诗,体会不到古诗描写的意境。一首古诗都离不开意念、意象和意境这三个层面。如何才能真正使学生进入角色,深入到古诗当中,真正体会和理解古诗的意念、意象和意境以及作者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养成爱学古诗,喜欢背诵和积累古诗的习惯,培养学生创作欲望,从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呢?浅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指导学生详细了解作者当时创作的背景,理解古诗的意念、意象和意境。

古诗往往只有二三十个字就隐藏了很深刻的奥秘,它不但把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自己当时的处境,心情和对社会的态度都包含在其中,同时还使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比喻、拟人、夸张等写作方法。我们教学是要让学生理解古诗,掌握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情感,就应当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时作者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他当时身处何地,生活如何,心情如何等等,只有学生清楚的了解了写作背景,他才能够理解作诗意图。

二、通过自己理解和认识动手试画诗中描写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念、意象和意境。

教学古诗时学生往往理解不了古诗文中不但隐藏着优美的景物,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情怀,诵读只是浅显地对字面意思有了囫囵吞枣的了解。其实古诗词中优美的景物也仅仅通过几个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如此美景和当时作者的心境我们怎样才能通过这几句诗看明白呢,怎样真正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彻底的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精辟简洁,理解古诗词的美感呢?不妨让学生动手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其实欣赏景物我们不单单是通过看,我们还可以去闻,去摸,去尝,去听,更重要的是大胆去想,展开思维想象的翅膀,绘制自己心目中优美的蓝图。要想彻底理解古诗文,体会精辟简洁的语言中包含的优美意境,我们就要多途径的去思维,多方法的去理解,真正明白古诗词句所蕴涵的非凡景象和作者的真切情感。

三、通过自己体会古诗内容进行即兴表演,理解古诗的意念、意象和意境。

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所描写的内容,透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真实情感,教学时合理的把学生引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大胆刻画古诗中人物形象,自编自演,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进而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达到顺利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学《秋思》这首古诗时,其中"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诗中简单的十四个字就把作者当时关心亲人,思念亲人又不能回家,一封家书纵使有千言万语由于"匆匆"也说不尽道不完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身不由己的处境包含其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彻底领悟"意恐""匆匆"" 说不尽"等作者这复杂的心情呢?我让学生根据诗句描写的情景,大胆想象,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再现即兴表演,并注意突出细节,表演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演。整个学习过程同学们竟然轻松愉快地了解了古诗的真正含义,明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和重点,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通过彻底理解古诗的意念、意象和意境,创新记忆古诗的办法,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

一般在古诗词教学中,大家都是通过多读的方法强行让学生来背诵记忆和积累古诗词的。这样简单强加式的记忆方式学生不会感兴趣,记忆的东西会很快忘记,达不到积累的目的,因为他们没有彻底理解诗意,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我在教学古诗词过程中,等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彻底理解了它们后,引导学生积累时大胆创新,采用以下办法记忆。吟唱法,我让学生根据诗词意境用自己喜欢的音调把诗句唱出来,这样不但形式新颖而且便于记忆;编故事法,我根据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古诗中描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描写的景物等,自己把古诗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家长听,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4

最早把意象派介绍给中国的是胡适。1910年至1917年胡适留美,适逢意象派诗风横扫美国诗坛之际,为了创建中国的白话自由诗,便把意象派这一英美"舶来品"搬了过来。虽然,意象派在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它只是为中国现代派的发展打开一条新的路径,但也确实使中国产生了不少意象诗的扛鼎之作。

一、多层次深刻主题

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柏格森认为只有借助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真实,才能创造和欣赏美。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许多意象派诗人热衷于捕捉瞬间的印象和幻觉,又由于意象派诗歌高度浓缩,大多数篇幅极短,且一味追求唯美,其局限性是很难表现多层次深刻主题。这些缺陷限制了意象派诗人的成就,使得英美意象派的影响远未能如法国的象征主义那样渗透各种文学体裁,乃至其他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而形成诸流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正是意象派在中国诗坛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的一个重要原因。

意象派诗歌一般是无法解读的,读者只能透过意象去感受诗人的某种情绪或感情。正如庞德所说,这种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把人脸看作花瓣,而且是绽放在被雨水淋得发黑的树枝上,这恐怕只是诗人的一种灵视或幻觉吧。从表层看,表现的是诗人因人群中的这些美丽的脸庞蓦然间触发的清新感、惊奇感。深入看,人群中就这么几个犹如花瓣美丽的脸庞,而且这些花瓣是开在"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联系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这是不是象征都市生活的腐败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类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异化,是不是意味着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已所剩无几?

多愁善感而又有过一些阅历的人可能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的悲剧。白天你被人当作一道风景,晚上你又装饰了别人的梦,无论如何,你永远总是别人的装饰品,何其可悲!乐观向上而又洞察人生的人则可能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为装饰"即无论自觉与否都可能发生的种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若非如此,人类怎么生存?社会如何存在?这实在是一个太深刻的主题。

二、意象的营造

自然景物诸象莫不与人类的情绪、感情之间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当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境遇会使这种对应关系呈现差异。)许多物象具有原始意象的性质,几千年来,它们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断反复地以各种组合方式出现,因而获得普遍的象征意义。

而许多英美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营造却并非如此。

原来,英美意象派并非纯英美本土文化,其源头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庞德曾指出,读中国的古典诗歌就可知道何为意象派,其《华夏集》(cathy)就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改写,结果是使之有了意象派自由诗白描的风格。艾米·洛厄尔也曾写过不少摹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诗作。甚至有意象派诗人把"意象派"定义为"对中国魔术的追求"。

遗憾的是庞德们并没有真正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庞德根本不懂中文,他翻译过许多中国古典诗歌,却以为是自由诗,而不知道它们具有严格的格律;而且他翻译的依据也并非中文原版,而是费诺洛萨(ernest fenollosa)读书笔记中的日文译本(费诺洛萨的导师又是日本人)。经过这一番折腾,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已尽失矣!对于把李白译成"李哈枯"(rihaku),把"王维"译成"奥麻基楚"(omakitsu)的无法直接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原著的庞德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强烈的感染力和启悟性,以及中国古典诗歌中更为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是根本无法了解的,再加上他在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追求中忽略了本民族意象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许多英美意象派诗歌所营造的意象基本上不具备中国古典诗歌那种普遍的象征意义,更不具备强烈的感染力和启悟性,难免流于晦涩而孤芳自赏。为了"推销"自己的作品,不少英美意象派诗作总不乏冗长的注释甚至由诗人自己站出来解读。

三、意象的组合

由于英美意象派诗歌本来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舶来品",卞之琳既深谙英美意象派之奥秘,又精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文化,《断章》的成功自不在话下;而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小品亦心领神会,其《地

转贴于

铁车站》能突破英美意象派的局限,成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想见,假如庞德们能真正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又能自然融入本民族的意象文化,那么英美意象派诗歌的成就和影响当会更令人振奋。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5

关键词:申涵光;诗-理学;和平;真情;发愤

申涵光(1618~1677),字孚孟,又字和孟,号凫盟,又号聪山,广平府永年县人,我国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学者,河朔诗派领袖,与殷岳、张盖并称“广平三君”、“畿南三才子”。他生于官宦之家,其父申佳胤曾任明太仆寺丞,甲申之变时投井自尽,为“明末殉难二十四忠臣”之一。入清后,他绝意仕进,专心于诗文创作、教诲弟侄,隐逸终身。其代表著作有《聪山集》三卷、《聪山诗选》八卷、《荆园小语》一卷、《荆园进语》一卷,等等。他不仅在诗文创作上成就斐然,{1}而且在诗歌理论与诗歌批评上也有很多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

申涵光在《王清有诗引》中说:“《三百篇》皆理学也。敷情陈事而理寓焉;理之未达,无为贵诗矣。”“理学风雅,同条共贯。惟先生能兼之矣。”③这表明申涵光是把“理学风雅,同条共贯”当做一种至高的诗学准则的。实际上,通观其诸“诗序”、“诗引”,“理学风雅,同条共贯”不仅是其论诗的准则,也是其诗论的最根本的方法论。他既重“理学”,又重“风雅”,在对诗的理学评价中渗透、联系着诗学,在对诗的诗学思考中也渗透、联系着理学,这形成了申涵光诗论与诗评的一个基本特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可将其这一独特的论诗、评诗理路概括为诗-理学思想。

对于当时一些流行的诗歌理论命题,申涵光以其独特的诗-理学思维方式给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和”(或“和平”)的概念在涵光诗论中运用较多,对它的阐释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其诗-理学思想。他在《连克昌诗序》中说:“凡诗之道,以和为正。和者,乐之所繇兴也,乐之声音节奏不可传而传其词,今《三百篇》是矣。故乐无经,于诗得其义,以格神人、亲上下,非和焉能之乎?乃太史公谓‘《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夫发愤,则和之反也,其间劳臣怨女悯时悲事之词,诚为不少,而圣人兼著之。所以感发善心,而得其性情之正,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所以正夫不和者也。”{1}诗之“和”使人“温柔敦厚”,“和”是理学的维度;而作为“和之反”的“发愤”是促动诗人创作的直接原因,是诗学的维度。申涵光在此强调发愤之作的“感发”作用,认为它可以“感发善心”,从而使读者“得其性情之正”,最终达到或实现“和”的目的。这样就把理学和诗学联系、结合起来。这一方面继承了宋明一些理学家的观点,比如,张载就曾说过:“诗可以兴,是起人之善意也,犹孔子所谓起予者是也。”{2}另一方面,申涵光看到了“发愤”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他的这个角度,是超出了以往的理学家们的。强调“发愤”,并在它与“和平”之间找到契合点,是其诗-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申涵光在这方面的论述还有:“古诗类尚和平。吾见古之能诗者,率沈毅多大节,即如杜陵一生褊性畏人,刚肠疾恶,芒刺在眼,除不能待,其人颇近严冷,与和平不类也。而古今言诗者宗之。恶恶得其正,性情不失,和平之音出矣。”(《屿舫诗序》)③“温柔敦厚,《诗》教也。然吾观古今为诗者,大抵愤世嫉俗,多慷慨不平之音。自屈原而后,或忧谗畏讥,或悲贫叹老,敦厚诚有之,所云温柔者,未数数见也。子长云:‘《三百篇》,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然则愤而不失其正,固无妨于温柔敦厚也欤?”(《贾黄公诗引》){4}推崇“和平”而不排斥“刚肠疾恶”,推崇“温柔敦厚”而不排斥“慷慨不平”,主要原因在于申涵光对于后两者“正”的功能的肯定,表象上是“刚肠疾恶”、“慷慨不平”,而实际上,或者说表象背后的实质是性情的存在与支配,正是这种性情的“不失”,才使这类创作能发挥其“正夫不和”的作用。

在《聪山集》“自序”中,申涵光说自己写诗是为了“陶写性情,舒我抑郁”。他在《屿舫诗序》中还认为:“诗以道性情,性情之事,无所附会,盛唐诸家,各不相袭也。”{5}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申涵光时也说:“彼处明末清初之际,满腔哀愤无可发泄,一以寄之于诗,故论诗颇主性情。”{6}若只论“诗以道性情”,乃当时以理学论诗者之常谈,并无多少新意。申涵光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这一理学命题中,渗透了诗学思想,着力去思考性情的真与假,以及真性情与假性情对于诗歌创作的意义。他所说的“无所附会”、“各不相袭”、“直行胸臆”都是真性情的体征。在他看来,真性情既是“真理学”的体现,也是“真诗”的体现。“夫理学与诗,判而不一也久矣。儒者斥诗为末技,比于雕虫之属;而太白嘲诮鲁儒,备极丑诋。……予谓世俗所谓理学与诗,皆非也。……《三百篇》多忠臣孝子之章,至性所激,发而成声,不烦雕绘而恻然动物,是真理学,即真诗也”(《马徕诗引》)。{7}显然,这就又把理学和诗学统一了起来。对于那些没有理学修养,而只“以风雅自负者”,申涵光认为,“率挑荡越闲,以绮语饰其陋,本之则无诗”(《马徕诗引》)。{8}

申涵光在《乔文衣诗引》中指出:“诗之精者必真,夫真而后可言美恶。范为轮,廓钱也,不适于用;削桐为偶,又衣饰之,虽竖子不信以为人。诗不真,即雕绘满眼,只钱、木偶耳。貌谨愿而心浇刻,性情之伪,延于风教,而诗其兆焉。”{1}可以看出,这里的“真”即是指性情之“真”,“真而后可见美恶”是说性情之“真”是诗歌创作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缺失了“真”,诗歌就像泥土所造之钱(“钱”)和服饰华丽的木偶一样,既无可用,又缺乏生命活力。他还说:“‘真’之一字,为世所厌久矣。少陵不云乎:‘畏人嫌我真。’其在当时,流离困踬,皆真之为害。故人嫌,亦自嫌也。然而光焰万丈,至今益烈,真之取效颇长。”(《乔文衣诗引》){2}申涵光力倡真性情,一是在于诗贵“真”,二亦有以之端正当时诗界“厌真”之风习的意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申涵光的性情说主要是从理学的角度来讲的。我国古文论史家张少康先生在谈到袁枚的“性灵”说的时候曾说:“所谓‘性情’或称‘情性’,本是包含着‘性’与‘情’两方面含义的,然而在运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其侧重点是可以很不同的。经生家、道学家大都重在‘性’,而多数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则重在‘情’,例如道学家的‘吟咏性情’和严羽的‘吟咏性情’就很不同。”③申涵光虽是诗人,但也是一位理学家,其性情说更多地被赋予了理学上的意义。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4}南宋理学家朱熹也指出:“性、情一物,其所以分,只为未发已发之不同耳。若不以未发已发分之,则何者为性,何者为情耶?”{5}“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盖性即心之理,情即性之用。”他举例说:“仁是性,恻隐是情。”{6}申涵光的性情说正是这些理学家们所谓的“性其情”的性情,但由于性、情本一物,性是情的根底;又由于涵光主要还是一位诗人,要求“敷情陈事而理寓焉”(《王清有诗引》){7}。所以,他论及的性情,虽强调德性,但德性不是抽象的德性,而是寓于“情”的德性,它显然是脱不了和“情”的联系的。他对性情的“真”的强调,既包含对“性”的要求,也包含着对“情”的要求。柏乡人魏裔介称申涵光的诗“去组织雕缋之习,洗摹拟烦碎之陋,以尊其性情于风雅”{8},这无疑是深得其创作思想之精髓的,由此也可看出申涵光的诗歌创作是与其诗-理学思想相互印证的。

申涵光的诗-理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其对诗歌作品的鉴赏和评论上,也体现在他对诗人的评议上。综观申氏所撰“诗序”、“诗引”,或由人而诗,或由诗而人,其论诗与论诗人都是紧相结合的。涵光论诗人往往从性情与才情两个维度出发,正和其“理学+诗学”的诗-理学立场相呼应。但这两个立场在申涵光那里并不是等量齐观的,理学立场是更为根本的,诗学只是理学的表象,正如才情是性情的表象一样。

胸怀“古道”,“折衷群贤”,这是申涵光评议诗人同侪的一个重要原则。他在《青箱堂诗序》中有言:“古人之诗,必有其原,则道焉耳。道者,立人之本,万事所从出,而诗其著焉。古之诗人,大抵禀清刚之德,有光明磊落之概,本诸忠孝,敷以和平,《三百篇》皆诗皆道也。若夫鄙夫俗士,日逐逐于荣利之场,伪托风雅,文其固陋,其诗必袭泛滥,生气暗然,侪辈皆厌之,而何有于古?”{1}在《屿舫诗序》中,他还说:“服古既深,直行胸臆,无不与古合。”{2}这些观点表明,他主张诗人要师古、“服古”,但他们所学的应是古人的性情、德性,而不是对古人的简单模仿,是神似而非形似。他认为浅层次的“服古”是拘泥、生涩,而深层次的“服古”才能做到“直行胸臆,无不与古合”的通达和圆熟。这里强调的是在性情或理学上对诗人的要求。在诗学立场上,或者说在艺术性上,申涵光要求诗人师古或“服古”应做到“和平中正,折衷于群贤”,要“掇其所长,弃其所短”,“善折衷而无所偏”。他认为大司马梁玉立在锻炼诗调上做到了这一点,“其音纯宫,铿镪顿挫,不故为愁苦老病之习,体物遂情,一唱三叹”(《蕉林集诗序》)③。在音律上达到“体物遂情”的境界,决非泥古可得,而是深层次“服古”的结果。这显然是在诗学立场上对诗人师古的要求和评价。

申涵光往往本诸诗人性情来论其诗,或本诸诗来论诗人性情,诗作与诗人相互印证,相得益彰,体现了其以理学立场为本的诗-理学思想。比如,他对杨犹龙的评论:“杨子为人,介外而和于中,诗多怀乡念旧,傺不平,而吉祥之气溢于毫楮,当时天下熙然宗之。”(《连克昌诗序》){4}诗人“介外而和于中”的性情决定了其诗作虽“傺不平”却呈现出“吉祥之气”的品格。与申涵光同时代的散文家魏禧说:“文章之本,必先正性情,治行谊,使吾之身不背于忠孝信义,则发之言者,必笃实而可传。”{5}其弟魏礼论“诗品”时也指出:“盖吾所谓品,非诗品之足以当也……必融冶其性情之偏驳,立身行己,有以自成而不失,人品定,则诗品乃可得而见也。”{6}可见,当时重视诗人性情与诗的关联,以正性情来约束自身思想行为,已经是一些包括申涵光在内的诗人、作家的自觉选择。他们不仅以之评论他人,也以之修养自身。申涵光对诗歌创作中“真”的要求,其实也是对诗人的“真”的要求,在他看来,“真”也就是“诚”,是“至诚”,既体现在为人上,也体现在为文上,“作人作文,总非至诚不可,彼浮华者,朝露耳”(《与周减斋书》){7}。只有真诚,诗人才有性情之正;也只有诗人性情端正,其体现性情的诗文才可传之久远。

另外,申涵光对诗人“不谐于俗”的品格也很赞赏,认为人之性情“不谐于俗”,其诗也才能“不谐于俗”。他称赞王幼舆“得志通显”却仍“澹然于声利,好学工书”(《王幼舆诗引》){8}。他在《贾黄公诗引》中也评议说:“贾子不谐于俗,而好为诗,所与游者,皆孤孑之士,故其诗清厉而不伤于格。”{9}对“俗”报以惕心,是为了保持诗人的性情之正,保持了性情之正,其诗才能有大气象和高境界。申涵光反对作应酬诗文,认为“其害非一,作之既久,流向熟俗一派,遂不可医”{10}。其用意也正在于此。

从申涵光的诗-理学思想的总体来看,他倡言的“和平”、“温柔敦厚”、“性情”等,可以说在当时是文学理论或诗学中比较流行的观点;其更富有个性的方面在于他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真”和“发愤”的诗学意义。这些思想当然是起于申涵光个人的修习、思考和探索,尤其是他对理学的兴趣和钻研;但他的这些思想仍是脱不了时代的或社会的背景,脱不了申涵光与这个背景的特殊关联。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察。第一,申涵光具有作为明代遗民的自觉的节义意识,明亡父殉,这使他在入清后抑郁难抒,常借助诗以浇块垒,“发愤”自然就会成为其思想的主调。同时,以“发愤”文学正不和、正性情,也是申涵光所追求的诗歌的社会讽劝功能之一。第二,申涵光生活在河朔永年,长期的燕赵文化熏染亦会影响其创作思想。“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1}。“盖燕赵山川雄广,士生其间,多伉爽明大义,无幽滞纤之习,故其音闳以肆,沈郁而悲凉,气使然也”(《畿辅先贤诗序》){2}。重“真”、重“发愤”,正是这样刚健苍凉的地域文化传统的一个诉求。第三,申涵光所处的明末清初诗风多伪靡,“盖当明末国初时,太仓、历下之摹古,与公安、竟陵之趋新,久而俱弊,遂相率而为宋诗。宋诗又弊,而冯舒、冯班之流乃尊昆体以攻江西,而晚唐之体遂盛”③。申涵光在《赠周太望先生序》中也指出:“今天下诗、古文词称极盛,大抵娟便郁为可悦,而剥为古者是称雅作。”{4}而要打破此类诗风,端正诗坛习气,在他看来,是非力倡“真性情”不可的。“正人用则风俗正,文体亦自正矣。今之谭治术者,动曰正文体,非探本之论也”{5}。因此,涵光倡“真性情”,正是欲从根本上修正当时诗歌创作上的“娟便郁”的风气的。

可以说,“和”、“和平”、“温柔敦厚”、“真”、“性情”、“发愤”、“理学”等都可谓申涵光诗-理学思想中的关键词,而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都应循着“理学风雅,同条共贯”的思想方法来进行。这些概念在申涵光所著的文本中都既有理学的意义维度,又有着诗学的意义维度。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再结合涵光所处背景(包括时代的、文化的和诗歌创作本身的背景),我们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诗-理学思想的真谛。申涵光的诗-理学思想强调“理学”和“风雅”的沟通,既重视“性情”与“和”,又重视“发愤”与“真”;既重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社会教化和创作规律的统一,也重视为人和为文的一致。这种对于诗歌创作的辩证的思考方式,在当时是别树一帜的,对于当下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也都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文中所用“诗学”与“理学”、“诗学方面”与“理学方面”、“诗学立场”与“理学立场”这样成对的范畴,其界限是相对的。“诗学”中含有“理学”,“理学”中亦会含有“诗学”的要素。这里作这样的区分,只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却难免给思考带来障碍和困惑。我在使用这些成对范畴时,其区分性在于:用“诗学”、“诗学方面”、“诗学立场”指那些对创作活动更直接地发挥作用的要素,以及距离诗歌形式更贴近的“执行性”要素;“理学”、“理学方面”、“理学立场”则是指那些间接发挥作用的要素和距离诗歌形式创造较远的“素质性”要素。比如,“发愤”与“和”相比,“和”是原则性的,而“发愤”则直接驱动了写作的发生,所以,我把“发愤”归于“诗学方面”,而把“和”归于“理学方面”。又如“性情”,理学上的“性情”是指德性,是人的基本修养,其中成分较复杂,离诗歌创作较切近的是“真”性情或性情之“真诚”,所以,文中把“性情”称为“理学方面”,而把性情之“真”或“真”性情视为“诗学方面”,等等。这样的权宜性分别或多有不当,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教正。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6

关键词:古诗词 名言名句 教学 真善美 探索“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1司马迁如此之说绝妙极了。遍览古代诗词,都离不了“真”和“情”并且“向善”之心渗透在字里行间。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古诗词和当前新课改所推行的美育、德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共享。

一、古诗词中的“真”

(一)亲情美

“诗言志、歌咏言”,古诗词中的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种美是一种真实的、内在的、深厚的、内涵的。我们应让学生们沉溺于、感染于这种人性美以陶冶他们的“美”的情操。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总共写了两个意象“线”和“衣”、三四句写母亲的动作和心情、生花之笔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自己的渺小,这首充满淳真感情的佳作,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一颗感恩之心,和自己永远无法完全回报的羞愧之情。“母爱”、“孝敬”“感恩”,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新时期教育中敲得很响,的一曲《白发亲娘》、刘和刚的一首《我的老父亲》,让千千万万的观众流泪,这就是亲情。孟郊的《游子吟》小学、中学、大学学生每一个知识阶层都应反复回味。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他乡的王维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用质朴、简洁、扼要短短七个字,把思亲之情跃然纸上,其“真”情表露、文学魅力胜过样样洒洒万言的一封家书。

(二)友情美:

友情之美佳句更有千古绝唱,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桃花”、“潭水”,“知己”、“天涯”,“玉壶冰心”,这些千古名句字字都凝聚着朋友的离别之意、思念之情……这些描写友情之美的佳句,放在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升高,弑亲人、朋友事件频频爆发的时代来学,是一种道德的呼唤、是对人性美的一种歌颂。中华几千年美德,亲情友情是多么重要啊。

(三)爱情美

现在的高初中学生已不是以前的谈“情”色变的时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现在缺少的不是“情”的信息,而是老师的正确引导,他们该不该“爱”“什么才叫爱”。对于古代的爱情诗中有文学价值的精华篇目高中课本并没有回避。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处。”……从这些古诗词中提炼的爱情佳句数不胜数。他们的爱是醇厚的、思念是永恒的。这些佳句能千古流芳,体现了亘古不变的人间“真爱”之美。

“高天上流云、有晴也有阴……莫道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练成金”,亲情、爱情、友情,只要人间真情在,这个世界就会更美、更好。古诗词佳句鉴赏,“真情”教育尽在其中。

二、 古诗词中的“善”

如果说“真”是只从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资深的必然性和规律性,那么“善”是伦理学范畴中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愿望和要求。亲情、友情、爱情“善”都蕴于其中,那种感恩之心、那种思念之情、那种离别的伤感、那种纯真的爱情处处留下“善”的足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真情在善举处处存。

我们赞美“微善”之时,怎能忘记那种有大爱、大善、大志、大德爱国诗人的千古忠心。屈原《离骚》有“长太息以掩涕兮、爱民生之多艰。”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陆游有《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还有辛弃疾、岳飞……这些爱国诗人,他们的赤胆忠心、他们的豪迈情怀、他们渴望“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等报国之志溢于言表,他们才是大善、大德,他们的泽被后世后人的不单单是文学上的美,是他们的“死后犹能化碧涛”的“一腔热血”。

三、 古诗词中的“美”

亲情、爱情、友情的诗为真善美,豪情满志的爱国诗句为大真、大善、大美,二者皆蕴藏着人性之美。豪情满怀为美、感物伤怀亦为美;莺歌燕舞为美、月落乌啼亦为美。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夸张奔放的美,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为细腻忧郁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一种豪放的美,杜甫《蜀相》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是一种奉献的爱民的美;《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种自然美与哲理美的结合,《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是一种意境美……一首简单的绝句却能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文学的审美价值。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7

摘要:《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本文将围绕《古诗十九首》在抒情艺术上是如何通过自然朴素而情感饱满的诗歌语言、现实与人生相结合的抒情手法和塑造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抒情形象来表情、达意着手,体味《古诗十九首》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特色;语言艺术;抒情手法;抒情形象一、自然朴素而情感饱满的诗歌语言

具有“五言之冠冕”①和“一字千金”②美誉的《古诗十九首》绝非浪得虚名。但是这种美誉并不是说《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处处炼字斟酌,辞藻华丽,妙不可及,相反《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而是一种“真”。《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的“真”首先表现为自然,它有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那种自然朴素的基本民歌精神。但是“诗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语言”③,自然朴素的语言往往不具高度的概括性,当然也不容易做到精粹,更不容易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那种情感上的饱满。但是集民歌和文人语言两种血统的《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既做到了自然、淳朴而精粹,又做到了情感饱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抒情性。为何《古诗十九首》“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胡应麟《诗薮》)④,是因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虽是文人,但是他们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民间底层,饱经人间沧桑,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熟识人民的生活和语言,自然而然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对民间文学自然也情有独钟,逐渐形成一种自然生动的语言风格。比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孟冬寒气至》)”又如“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明月何皎皎》)”无论是写“游子”还是写“思妇”,这些语言就像一把亮锃锃的利剑直插人的心灵深处,让人毫无防备,因为这些语言是多么的自然而有力。诗人透过现实生活的面纱,用看似直白的语言自然生动地将栩栩如生的诗歌意境抒发的淋漓尽致,让读者内心产生共鸣。这样的语言情真意切做到了真正的“言之有物”,“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十九首》自然朴素的语言不是偏偏一律的“直”而是富于变化的。正可谓是“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曲直成章”。但是这种曲直之间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露骨之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浑然天成,正如前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文心雕龙》)⑤。

二、现实与人生相结合的抒情手法

现实与人生的结合表现为现实与人生的碰撞和现实与人生的融合两个方面,现实与人生的碰撞最终走向的终点是融合,但碰撞和融合依然是现实与人生的两个方面且没有两者都不存在的中立状态。《古诗十九首》里现实与人生的结合主要表现为:独自身在异乡的孤独感,追求功名的失落感,忧患人生无常的生命意识以及天各一方那种思念的苦楚和寂寞。

《古诗十九首》无论是表现现实与人生的碰撞还是现实与人生的融合,都显得天衣无缝,加到好处。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讲到“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⑥的抒情手法能让我们感觉到《古诗十九首》是如此的集中,说明诗人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高度的概括。现实与人生的相融合表现为借与之情感思想相对应的现实来达到抒感的目的。试看《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人借“天天牵牛星”和“皎皎河汉女”双星恋爱的形象来抒发“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样一位思妇因“河汉”一水相间而“泣涕零如雨”的悲楚和“脉脉不得语”的压抑的人生。思妇的情感本身就是低落的,而面对现实的阻隔让情感低落的思妇更是受尽思念之苦。诗人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与现实的状态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该诗的凄美形象。正是因为将这样一个思妇放到这样的现实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悲寂和苦楚,不但抒发了该诗本身的相思之情也具有了真实生活意义的美感。这种结构的结合还包括《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等。

三、塑造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物形象

“浪漫主义偏爱表现主观文学、主观理想……,主观性是其本质特性……喜用夸张等手法。”⑦在《古诗十九首》中很多人物的塑造上就非常具有这样的文学特征,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等浪漫主义因素。诗人在这些人物的创作上给予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特具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比如《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首先,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是与诗歌融为一体的。在本诗中,诗人已经将自己塑造在了诗里的人物形象中。“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诗中人物在“孟冬”(即十月,进入冬天的第一个月)“寒气”刚到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北风”的“惨”,这无疑是作者在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这个凄凉寂寞思妇形象。然后在这个凄冷的漫漫长夜,思妇夜不梦寐便出来“夜观天象”,从“三五”十五月圆看到“四五”二十月缺,在天气阴霾的季节看到月缺月圆无疑也是诗人替思妇充满浪漫悲情的想象。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是接下来思妇“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的幻想。思妇在日日夜夜的思念、苦苦等待并不幻想所思之人能马上回来,而是在期许能有一位“客”从远方带来也在思念自己的郎君的“一书札”。这样的期望说明思妇是多么的思之深、思之苦。作为思妇曾经肯定也无数次的幻想过自己所思之人的归来,可就是在这样无数次希望破灭后,思妇只能幻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哪怕是知道“他”也在像“我”思念对方一样思念着自己那就足够了。当看到“书札”里“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时,思妇是幸福的,我们仿佛看到了思妇脸上久违的笑容。类似的还有《凛凛岁月暮》等。

《古诗十九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的诗坛上,它不仅让我们见证了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那一段光辉历史,更给我们带来了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的艺术享受。《古诗十九首》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研究我国诗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它的艺术光芒将永远闪耀它耀眼夺目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版。

[2]刘勰著《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马茂元著《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王夫之著、戴鸿森注《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注解:

①刘勰著《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③马茂元著《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④胡应麟《诗薮》,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页。

⑤刘勰著《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⑥王夫之著、戴鸿森注《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页。

人间真情的古诗篇8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础,古诗更是如此。无法想象,寥寥数十字都不能念通的学生如何深入诗境!教学一首新诗时,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入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上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把诗读通读畅,自读,指名读、范读、分组读、齐读,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反复训练。遇到难读、难写字及停顿容易失误处、语调把握不准处要给以重点指导。

如《峨嵋山月歌》,诗题的停顿容易出现分歧,教师先别忙下结论,听听各种读法,再带领学生读读全诗,看看画面,就不难让学生知道,诗中描绘的主要是峨嵋山的月亮,比较之下,“峨嵋山―月歌”的读法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指导朗读诗题这一环节中,学生便不知不觉入了文。再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生字,学生易误读成“凝”,可通过“疑”和“凝”的字义辨析,明白作者李白为气势宏大的庐山瀑布心折,竟怀疑瀑布不是人间奇观,而是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学生在学习生字“疑”的同时,也初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古诗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学生在入文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古诗的音律美、节奏美。古人写作诗歌时很注意推敲,语言十分凝练、优美、传神,学生在诵读中也可以学习锤炼文字、优化语言、积淀语感。

二.入景――于细节处见真章

纵观小学阶段,古诗多不忘写景,或浓墨重彩,或清淡自然,或细细描摹,或粗略写意,不尽相同。对诗中所写的景进行深入探知,勾勒、还原、想象诗人眼中、心中的景,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入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句内容,体察诗人的心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教学杜甫所写的《绝句》时,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去绘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两只体态娇小、叫声委婉的黄鹂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翠绿如碧玉般的柳枝间欢快地跳跃,一行有着芭蕾舞演员那样修长身形的白鹭向着蔚蓝的天空飞去,“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向窗外望去,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白雪在阳光下闪着点点金光,耀人眼目,这样的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微风轻拂,柳条挠起了小河的痒痒,小河情不自禁,虽然身躯承载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来的大船有点沉重,但脸庞上还是漾开了一个个笑涡。这幅画面中,黄、绿、白、青等色相映成趣,积雪、船只的静谧更衬托出黄鹂、白鹭的活泼,整幅画面层次井然,色调明快。教学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诗中的景象,学生在这些有趣的环节中逐渐入景,体会到了杜甫当时喜悦、愉快的心情。再如《江雪》这首诗,学生入景后,不难从飞鸟绝迹、孤舟独钓的画面想象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凄凉。

“景”入心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更深入、准确,也为下一步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心灵相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入情――心灵的对话与碰撞

古人写诗并非无病,而是要借景抒情或言志。西汉学者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以致灵动的诗句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浓烈,或绵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与诗人的情感共振,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教学《春日偶成》这首古诗时,我带领学生畅想了美丽的春景后,学生也和程颢一样,被美丽的春色陶醉,不知不觉走进了古诗所描述的境界。此时,我对作者程颢的情况作了一番简单的介绍: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是理学的奠基者,与其弟程颐被世人并称为“二程”,作为一个理学家,他不像大多数的文人学者那样,多愁善感,无病也,他的诗作不少都是申述理学宗旨,透着一股严肃。见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趁机抛出了一个疑问:一向严肃的程颢怎么写出了如此闲适的文字呢?学生经过一番思维的碰撞后一致认定:春景太美了,游兴正浓的程颢太快乐了,他的情感就如沸腾的火山岩浆必须找到喷发口一样,由不得自己,此时宣泄于文字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在这番质疑后,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懂得了程颢,懂得了他“偷闲学少年”的痴狂,从而“识得其乐”。

总之,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精心引领,因景解情,披文入境,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美好境界。

上一篇:家长签名范文 下一篇: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