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

时间:2023-03-10 18:41:21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1篇

凤飞飞的《追梦人》响起在初中校园,外校转来一位靓丽女生:一头长发,皮肤白皙,浑身笼罩着一层朦胧的月光,淡远、清幽、不食人间烟火,她深深地刻入我的记忆,即便是升学在即的紧张时光,也阻挡不了对她的想念。一个周末,几位要好的同学一起踏青,桃花掩映中,全是她的身影和笑脸,虽然她从来未曾看过我一眼……罗大佑的歌词写到了我的心坎上,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情歌的魔力――势不可挡地入心入肺: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着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让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的红颜,飞去飞来的满天的飞絮是幻想你的笑脸……看我看一眼吧……我的想念,我的诉求,难以出口的心语,歌词里都替我说了。此后,只要这首歌在耳畔响起,那位长发飞舞的女子便会瞬间霸住我的脑海。

高二时,一次校园歌手大赛,一位大眼睛女生,演绎了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最终夺得冠军。她一双大眼睛,漂亮的刘海,高挑的身材,一袭古典优雅气质。此后,每逢下课,高中部教学楼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在教室外边守株待兔,我们屏住呼吸,盯着她仙女般地从我们心尖上滑过。如果偶尔顾盼左右,男生会倒地一片――她眼风杀人,掠过之处,无不为之倾倒。待走得远了,身边会响起几位男生的声音: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但是我一样渐渐地长大,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被关怀,无法理怨谁,一切只能靠自己……有不少男生从此开启了滴血的拼搏模式,为心中的她而熬夜苦读。可惜的是,还没到高三,这位漂亮的女生便被本城风一样的男子黑脸富少相中,天天纠缠,最终得到芳心,随富少浪迹天涯。一伙可怜的男生被迅速打回原形,整日恍惚,消极颓废,不思进取,不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一齐逃课,在宿舍里歇斯底里地吼叫: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脸上流着眼泪,只能自己轻轻擦……

大学快毕业,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风靡校园。那时,心中已经历不少事,不再青涩。身边有女神,想象中也有女神,但都是与己无关的女神。有些酸楚,有些忧伤,尚不明确,却异常渴望:向远方进发,寻找梦中的美丽姑娘。这首歌词很好地契合了心境: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昨天遗忘啊,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只能依据自己的美学经验,在心中描摹出了一尊女神:一头秀丽的长发,绝美的面庞,带着月光般朦胧神圣的光晕,清澈闪烁的大眼,能在琴键上舞蹈的婀娜身姿,满腹的诗书礼仪,吐气若兰的优雅气质……当然,这样的女子,只能在月亮之上,人间罕有。但毕竟有了女神,哪怕只在心间,已幸福得置身天堂。

若干年后,与梦想的女神邂逅,成婚,生子,便不再听那些情歌。心中,已容纳不下别的女神。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2篇

艺人:梁静茹

唱片公司:如鱼得水音乐工作室

发行时间:2012年8月

本刊推荐:

从《一夜长大》开始,合指一算今天已成为华语天后的梁静茹,已经在很多人的成长路上唱响了十三年。《勇气》、《崇拜》、《你会不会》……从这系列的作品名字,串联开来的可以是很多人过去、或是当下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在不缺情歌的21世纪里面变成了很多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在上一张专辑《情歌没有告诉你》的一年多以后,梁静茹推出了这张全新专辑《爱久见人心》,一如既往地唱起了她最擅长的情歌,继续用其知性来解读当下的爱情。可以说,在这个有众多歌手都不断求新、求变的年代里,透过这张唱片可以发现到的是,梁静茹对于自己擅长演绎的情歌的执著与坚持。至少当《爱久见人心》、《小爱情》、《偶阵雨》等新作唱响之时,绝对会有很多人深深被她那吐露在歌声中的感性所打动。专辑当中,除了请来了姚若龙、马毓芬、彭学斌等等为人所熟悉的音乐人外,更找来了严爵、马念先两位较为新锐的唱作人来跨刀,当然梁静茹也在作品《Bonjour!》之中交出了自己第一首词作品。

作为开篇的点题作品《爱久见人心》,从梁静茹轻柔的吟唱中,就会让听众听出这张专辑中所包裹的那个主题——爱。歌中所引述的那个从相爱、到相信、再到相互扶持的爱情故事,绝对是很多独身者对于爱情的期望、也是很多经历着爱情的人的经历,也以此来作为专辑的概念,从而牵引出专辑之的其他作品。《会过去的》的疗伤系色彩、《一路两个人》有关恋人间心心相连的甜蜜、《她》当中那份关于一个人的落寞……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年度的声音爱情大片,也是梁静茹再创“情歌”新经典的展现。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3篇

唱片厂牌:天娱公司

发行公司:广东美卡

“超级女声”最终决赛已落下帷幕,掌握“超女”命脉的天娱公司将这些人气女孩转化为真正歌手的第一步也已经准备就绪,收录11首“超女”单曲的合辑《终极PK》在全国强势推出即广受关注,销量不俗。延续着超级女声令人窒息的宣传热浪,这张史无前例合唱专辑的发行,必将掀起新一轮的超女音乐风暴!

这是自“超级女声”举办以来所发行的首张合唱专辑,收录了由网络票选出来的2005年前十名人气“超女"的精彩演唱。《终极PK》是本届超级女声录制的全新个人单曲,唱着别人的流行歌一路走来,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无疑是每个“超女”的梦想之一,专辑中收录的这10位幸运儿的作品分别是李宇春的《甜蜜的,我爱你》、何洁的《两个人的地球》、周笔畅的《笔记》、夏颖(郑州唱区前五)的《白羊纪》、陈西贝(成都唱区前十)的《爱你所爱的》、谢雅雯(广州唱区前五)的《水晶鞋》、丁叮(杭州唱区前五)的《不要再害怕寂寞》、郑靖雯(杭州唱区前五)的《八仙过海》、赵静怡(长沙唱区冠军)的《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陈嘉琦(广州唱区前五)的《空房间》。另外,还有一首10位“超女”合唱的《Super girls》。至于其中未见张靓颖、纪敏佳等位列超女十强选手的原因,有关方面称是由于该唱片策划得早,张靓颖等选手只能抱憾成为“遗珠”。

薛凯琪《Funny Girl》

唱片厂牌:华纳唱片

发行公司:天凯唱片

被香港媒体誉为"香港未来小天后"的甜美少女薛凯琪,想必很多朋友真正认识她是因为电影《早熟》,片中那个有着天使般微笑的富家小公主、那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女孩,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凭2004年推出的专辑《F' Debut》,薛凯琪囊括所有电视台及电台奖项的“最受欢迎女新人”,更荣获IFPI最畅销本地女新人奖,实力不容置疑!今年她除了电影作品《早熟》及电视剧《学警雄心》外,当然不忘带给乐迷新歌,积极争取时间推出2005年全新专辑!紧接上张专辑的F概念,这张名为《Funny Girl》的专辑里,收集了少女的生活百态与青涩情愫,再配上香港时下最流行的流行民谣与室内弦乐,体现了香港本地流行音乐的水准。

薛凯琪眼下所走的路线,其实与当年的杨千女华是一样的,都以演唱少女心事为主。主打歌《小黑与我》的歌词很悲惨,由唱作新人王菀之作曲,林夕填词,是继《南瓜车》之后的又一首大热情歌。接力主打情歌《男孩像你》由黄伟文填词,对友谊爱情的老话题有了更新的理解。继《奇洛李维斯回信》后,Fiona这次以“Brad Pitt”为噱头,大唱《拒绝毕彼特》,包装手法一脉相承,唱出了小女生的古灵精怪和奇思妙想!

方力申《BE GOOD 想你好》

唱片厂牌:GoldLabel

发行公司:步升音乐

方力申较早前因主演《甜孙爷爷》而受到广泛好评,趁着人气急升,他又推出全新国语大碟《BE GOOD 想你好》,其中还收藏了《甜孙爷爷》的主题曲《幸福家庭》,这是他首次演绎Rap加R&B风格的歌曲。

继上张专辑《好心好报》、《大方》两首大热的K歌后,方力申在这张新专辑中又推出全新话题情歌《自导自恋》,讲述了男生暗恋女生时那种对恋情的迷茫情绪。接力主打歌《ABC君》可谓是《大方》的延续篇,旋律琅琅上口,势必又会成为卡拉OK流行曲。

关于专辑的名字,方力申表示“BE GOOD”是对大家的祝福,是希望事事Be Good!他强调专辑里十首歌大部分是悲伤情歌,并非大家所说他情场得意就大唱火热情歌。这次专辑还大玩颜色Mix & Match,以鲜艳的颜色营造歌曲的特色。御用制作人雷颂德除了为方力申制作歌曲外,更兼任唱片封套的设计。方力申说:“一切都由雷颂德为我度身打造,整个构思是我想出来的,他更亲自到现场监督拍摄过程,他还拿出私人服装帮忙,很感谢他这次仗义相助!”

在新专辑中,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方力申唱功方面的进步,看得出他正在努力摆脱偶像歌手的帽子。在年初香港各大颁奖上收获颇丰的他自信满满地表示了对新专辑的认可,相信自己能在明年再次取得好成绩。

粥稀稀《等咱有钱了》

唱片厂牌:龙乐文化

发行公司:至尊文化

粥稀稀,这个有着怪异名字的概念型彩铃歌手,曾就读于北邮计算机通讯专业。凭着对音乐的爱好,开始了歌手的演唱生涯,起初是唱民谣,与龙乐文化签约后,就改做彩铃歌手。他自创自唱的《学校的恐龙满地跑》、《结婚的条件》、《老板,加薪吧》等一系列彩铃歌曲在网络上推出后,使他成为继雪村、刀郎、杨臣刚之后又一名大红大紫的网络歌手。粥稀稀的彩铃歌曲最大的特色在于,歌词不但幽默诙谐,且贴近生活,同时大量地运用了网络语言,加上口语式的说唱,让他的歌迅速地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他调侃式的语调,略带讽刺的说唱,让听歌的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这张专辑是他正式推出的第一本彩铃专辑,收录了《网上大霉女》、《人间极品》、《等咱有钱了》等10首歌曲。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4篇

壮族是一个热爱歌唱的民族,电影《刘三姐》几乎成为了中国山歌的代名词,壮家的青年男女只要一张口,歌声就能随口而出,天上、地下、人间的万事万物信手拈来,男女对唱,一问一答,几天几夜也唱不完,多少美好的爱情故事在歌声中开始,在歌声中白头偕老,歌伴人生就是壮族文化的精髓。

人们有一个疑问,刘三姐这样的歌仙自然张口就来,但这种本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壮族青年男女她们是怎样记住如此众多的歌曲呢?古书上记载说,“以扁担一条镌歌……间以金彩作鸟卉于上,沐以漆,使不落”,歌词曲就刻在扁担上,对劳作的人来说,田间地头,歌声响起,要想对歌一看扁担,词曲自然就来了。可惜这样的扁担谁也没见过,更别说上面刻的鸟卉是什么意思了。许许多多的山歌就在岁月流逝中渐浙消失。

“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坐落于滇桂结合部右江上游地区剥隘镇的大山之中,隶属于云南文山的富宁县。在壮语中,“坡”即山坡,“芽”为黄饭花,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的黄色染料。“坡芽”即“山花烂漫的地方”。珠江上游右江河谷地带,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驮娘江畔的剥隘镇,不仅是云南通往两广的大门,也是壮族文化的“富矿区”。歌圩文化在这里长盛不衰,世代流传的壮族民歌曲调就多达20多种,类似的民歌文化现象,即使在壮族聚居的广西也不多见。而大山深处的坡芽村更是其中的皎皎者,散发着古老文明的荣光。

这里生活着50多户壮族人家,虽然不是山花烂漫的日子,但绿树掩映中的小村依然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橘黄色的土墙,被火烟熏黑的砖瓦,绿色的竹子、芭蕉和菜畦散布于房前屋后,光亮的石板道,盘升的百年古树,古旧的屋舍,似乎穿越了千百年的时空。村里清一色的干栏式建筑,屋前延伸出一片竹子搭成的晒台,正门两边各有一个耳房,当地壮语叫“恩香”,这两个耳房就是男女对唱民歌的专用房。在村寨中间,6棵大方柱架起一间古老的瓦顶公房,在屋檐下悬挂着数百块野猪下颌骨,展示着村里曾经丰硕的狩猎成果。

循着歌声人们发现了坡芽――这个美丽而静谧的村庄。在壮乡,歌伴人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劳作以外的娱乐,坡芽也不例外,人们同样以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消磨闲暇的时光。特别对那些憧憬着爱情的青年男女们,歌声更是她们追求爱情,抒感的工具。经过千百年的磨砺,一首首体现着细腻如丝、柔情似水、才思敏捷的情歌在这个小村世代相传,成为远近闻名的歌村。

如此众多的情歌又是怎样传承的呢?2006年,一个不经意的发现,颠覆了世界文字的发展史,百年传唱的神秘文字――《坡芽歌书》终于浮现在世人面前。《坡芽歌书》,81个图案,81首山歌,762行歌词,抒情到极致,浪漫到极致,“骆越族群原生自创的图画文字,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一组来自壮乡的爱情密码,随着古朴的曲调和诗般的歌词,诗情画意般地飘过开满黄饭花的山坡。

发现来自于歌手农凤妹家中珍藏的一块宽约一尺,长二尺余的白色土布,上面绘有月、星、树、枫叶、犁、斧、禽、马、人、衣、鸟笼等81个物象符号,每个符号大小约一寸,由仙人掌的汁液绘成,被当地人称为“布瓦吩”,即“把花纹图案绘在土布上的山歌”,翻译成汉语就是“歌书”。农凤妹介绍,这是她们的一本歌书,每一幅图案,代表一首固定的山歌,这块布上的图案记载的是81首壮族情歌,每个图案以歌中用以表情达意的物象描绘记录,只要见到这个图形,即可诵读整首山歌。在农凤妹的记忆中,小时候学唱山歌时,祖母手把手在地上教她画这些图案以帮助记忆,久而久之,这些图案符号便深入心中,每唱一首歌,脑子里就会有一幅图案,这种记录山歌的方法代代相传。

《坡芽歌书》所载的81首情歌,81首情歌的对答内容层层递进,一唱一和,环环相扣,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识、相互倾慕到相恋、最后相约白头偕老、誓同生死的情感表白全过程。其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与《诗经》相比可谓异曲同工,毫不逊色。如第一首歌所绘的是一弯半月,歌中以自叙的方式,描写一个青年男子在月光下对影而立,孤独无依,自哀自叹,自伤身世,大有“月出皎兮,姣人僚兮”的古风意韵。

第十首和第十一首,歌书分别画了两张枫叶。内容是男唱:“正月枫芽发,二月枫叶绿。谁来缝蓝衣?谁来铲田埂?谁来拔嫩秧?谁清晨先起?谁来扫碓窝?谁来烧火塘?谁来把家当?”女和:“正月枫芽发,二月枫叶绿。妹来缝蓝衣,妹来铲田埂,妹来拔嫩秧,妹清晨先起,妹来扫碓窝,妹来烧火塘,妹来把家当。”这两首歌,为我们描绘的是壮家人生产生活的全景图,春天来了,生活是那样充满着希望和爱情的憧憬。诗歌截取了缝蓝衣、铲田埂、拔青秧、晨起炊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图景,表现了稻作民族细腻如丝、委婉动人的情感表白方式。整部歌书,就是通过这样的表白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部精美的爱情篇章。

《坡芽歌书》目前发现的虽然仅仅81个符号,但她在世界文字的丛林里,独树一帜。《坡芽歌书》字符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字符,她把一首情歌的全部音形义都浓缩在一个简洁的符号里,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文字定义和特征。《坡芽歌书》像是连环图画,目前发现的81个符号中,总和起来既是符号的连续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民歌组合,分散开来每个符号又各自代表一首或一组民歌。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5篇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李家溜溜的大姐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她哟

这首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传唱,经久不衰。2001年在康定跑马山举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康定情歌节”上,《康定情歌》被选为“中国第一情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它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向全世界推荐的中国惟一一首民歌,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经典情歌之一。这首民歌早已超越了国界和种族,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声,由美国太空局选定,被放进美国发射的超越太阳系发往宇宙太空的火箭中,成了代表人类寻找宇宙生命的问候之声。2005年我国发射“神六”时,也搭载了这首《康定情歌》。半个多世纪以来,康定因之成为“浪漫之都”而誉满天下,且广为世人钦羡。然而,这首《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究竟是谁呢?人们苦苦寻觅,却众说纷纭,扑朔迷离。1996年,为了感谢创作了这首让全国乃至世界都知晓康定这座小城的音乐家,康定所在地的《甘孜报》曾悬赏1万元寻找答案。

幸好有以时任四川省甘孜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孜日报》总编辑郭昌平为首的热心群体,他们孜孜以求,北上南下,从大西南到全中国,经过近20年不知疲倦的探访、求证,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他们先是找到第一个在正式舞台上演唱《康定情歌》的伍正谦;找到了为《康定情歌》编配伴奏的江定仙;找到了当时刚从国外留学归来,后来享誉中外乐坛的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当年喻宜萱是从老同学江定仙手中接过《康定情歌》的歌谱,并在南京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演唱此曲,并激起观众的热烈反响;此后又是她把这首情歌带到伦敦、巴黎,唱到国外。郭昌平还找到将这首歌第一次编入《中国民歌》(第一集)的原山歌社的成员王震亚、郭乃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康定情歌》的收集、改编者是福建省惠安县洛阳人吴文季。

吴文季又是如何与康定结缘的呢?说来话长。1938年,年刚20岁的吴文季为抗战离家投奔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并参加了“战时青年干部训练团”。武汉沦陷前,吴文季随训练团到当时的陪都重庆,1941年考入浮屠关的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班学习。1943年他又考取了国立重庆青木关音乐院声乐班。抗战胜利后直至1946年5月,吴文季因生活拮据仍滞留在重庆,为了解决生计,他接受了挚友的邀请到甘孜城。甘孜驻扎着一支原准备出征缅甸的部队,由于抗战胜利,他们在等待分配中成立了青年军夏令营,吴文季就是来担任他们的音乐教官。这支部队里青年士兵多来自西康少数民族地区,吴文季根据这个特点,自己刻印了流行的康藏民歌和新疆民歌作教材,深受学生欢迎,也因此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好感。学生常聚在他的宿舍,向他讲述当地民俗,吟唱家乡的各种民歌。他们还到附近的乡间搜集民歌,其中包括后来加工成《跑马溜溜的山上》的溜溜调。

康定溜溜调的原曲略嫌简单,经过吴文季加工后的《跑马溜溜的山上》却具有很好的和声和旋律;再者,老溜溜调的情歌只有3段歌词,而现在流传的《康定情歌》却有4段歌词。这第四段歌词是:

世间溜溜的女子任你溜溜的求哟

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爱哟

月亮弯弯任你溜溜的爱哟

月亮弯弯任你溜溜的爱哟

这里显然加进了作者对现代男女自由恋爱的憧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民歌极少有这样开放的思想,作者的加工使整首民歌格调得以升华,由此可见采写改编者的功力。

1946年8月底,吴文季回到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继续学习声乐。第二年,学校筹备联欢会,他把这首倾注心血的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交给声乐老师伍正谦审阅,伍正谦觉得不错,就请作曲系主任江定仙配器,并改名为《康定情歌》。联欢会上由江定仙钢琴伴奏,伍正谦第一次向音乐学院的师生演唱了这首歌曲。之后,江定仙又把这首民歌交给喻宜萱演唱……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受革命激情的鼓舞,吴文季也与当时广大知识青年一样,积极报名参军,投身到浩浩荡荡的解放全中国的洪流中去。他当然以自己的专长服务于革命的需要,先后担任过第二野战军战斗文工团、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和总政文工团的歌唱演员。

由他领唱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被灌制成唱片,风靡全国。一声高昂震撼人心的“开船了!——”,至今还在笔者的心中回荡。《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在全军文艺会演中获奖,闻讯后,吴文季的女友阮菠来信祝贺。吴文季给女友回了信,兴奋的心情力透纸背。

菠:

……高兴地告诉你,与《康定情歌》一样,《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近日又被录制成唱片。你以后可以打开唱机,听一听78转片子那一声开船令了!我觉得那高昂悠远的声调,切合当时的情景。你觉得如何?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感受……

不料此后,阮菠再也收不到吴文季的讯息,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似的。原来,1953年,吴文季因早年参加“战时干部训练团”以及做过部队青年军夏令营音乐教官,被视为有政治历史问题,从军队清除遣送回惠安老家。他孤身一人,住在农村破旧的老屋,开荒种地,接受管教。他心中虽然钟爱着女友,但正因为爱在他心中太神圣了,他毅然斩断了萌芽中的情感,宁愿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带给的他全部的苦难,也不希望他爱的人跟着他受苦。此后,一直到他病逝,他都保持单身,既不恋爱也不成家。他曾经对他哥哥说:“我所爱的人在远方,现在是隔了天河了。但你们也别劝我成家。我不让别人为我背政治包袱,除非历史问题能尽快澄清。”

吴文季始终把音乐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即使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看到他的母校小学缺少音乐老师,他便自荐当音乐老师。他出色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赢得师生的尊重,他的声名也渐渐流传在外。开始,是一些演出单位为排练文艺节目或创作节目,偷偷找到他向他请教。1957年后,出于繁重的宣传任务需要编导人员,在一些熟悉朋友的举荐下,吴文季先后在洛阳镇文工团、惠安高甲剧团、惠安歌舞团、晋江专区歌剧团和泉州艺术学校工作,任编导、作曲和音乐教员,谱写和编导了《阿兰》、《丰收之夜》、《八级浪》、《惠女颂》、《崇武民兵》、《戏曲春秋》、《阴谋》、《渔蚌嬉舞》等优秀乐曲、舞蹈,其中舞剧《阿兰》、《丰收之夜》、《八级浪》和《惠女颂》于1959年、1960年被选送赴京参加汇演,均获各界好评。

笔者为了寻找吴文季的历史足迹,专门翻阅了《惠安县志》(1998年7月出版),书中除了记述县文艺团体先后排演的《阿兰》、《丰收之夜》在地区获过奖;记述“特别是后来与省歌舞团联合排演的《丰收之夜》还作为赴京参加全国歌舞剧汇报演出的节目”之外,根本没有提及这些节目的编导和作曲。还有一处提及“崇武镇渔民民兵业余演出队演出的《崇武民兵》和《八级浪》”,但也未标明编导和作曲。但笔者从“《崇武民兵》后来改编成歌舞《前线民兵》参加‘上海之春’音乐会”一句话中,窥探出这里一定有吴文季这位高手在悄悄起作用。

笔者又继续追踪到《泉州市志》(2000年版)卷三十九《文化》,在“各县业余文工团(队)”目下,有一段文字很值得推敲:“如1963年春成立的惠安县崇武镇渔民民兵业余演出队,先后创作演出《崇武民兵》、《八级浪》、《渔歌唱今昔》等演唱节目。这些节目战斗性强,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得广大渔区群众和军政部门的好评。该演出队被评为福建省军区先进单位。《八级浪》获得省1964年群众业余创作会演一等奖。”一个镇的演出团体何以能取得这么突出的艺术成绩,应该不会没有高人在创作和编导。

1964年随着乡镇开展“社教”,“阶级斗争”的弦又紧绷起来,吴文季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他被处理回乡下家中,为了生计他只好去琢打石子卖钱。1966年5月1日他含冤病逝。在沉寂了整整20年之后,1986年吴文季冤案才得以彻底,据说前组织上为他调出档案查阅,从头至尾却找不到一份处分的决定……

吴文季葬于离洛阳古镇几公里外的凤窝山上。墓碑上镌刻的墓志铭是“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光明歌唱!”

又是一个10年,1996年随着《甘孜报》探秘《康定情歌》采编者答案的揭晓,吴文季的墓前不再寂寞,时不时总有追慕者送来的鲜花在墓碑前灿烂开放。惠安县洛阳镇凤窝山也因此有了名气,连吴文季曾经暂栖过的老屋,也有了指示的路牌:“《康定情歌》采编者吴文季故居”。

《人民文学》2004年副刊第三期发表了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张玉春教授的长篇纪实文学《泉州湾上一朵溜溜的云》,为我们揭开了一位被时代潮流推到边缘的音乐家的面纱。也许这又应验了哲学家的预言:是金子的总会发光!

2008年3月29日,泉州市为纪念吴文季诞辰90周年,举行了《他始终为光明而歌唱》为主题的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共同组织。四川省甘孜州州委宣传部和康定县县委宣传部向大会发来贺电,海内外多家有影响的媒体予以详细报道。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6篇

改革开始至80年代末:流行音乐的发端

代表人物:范琳琳、毛阿敏

改革开放初至80年代末,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时,经过数年来港台音乐的冲击与输入,内地音像市场初步建成。在社会上,商品经济也已经相当活跃,经济上产生了消费热,文化界则出现了“寻根热”“文化热”等浪潮,都市文化在大中城市已经成形,这一切构成了内地流行音乐兴起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呼唤内地本身的创作就成为一个客观的需要。

在这些背景之下,由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加之摇滚节奏的配乐,摇滚或流行歌手的现代唱法等处理演绎,当时的流行音乐乐坛首先刮起了一股西北风。

1987年,范琳琳的代表作《信天游》横空出世,在西北地区,人人都能哼上两句“窑洞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着我的情”。歌中,山沟、窑洞、山丹丹花等乡村元素都激发了当时日子越过越好的人民对这首歌的接受程度。这首歌开辟了歌坛西北风时代,被后世称之为中国新音乐。1988年,范琳琳演唱的《黄土高坡》风靡全国,为西北风的大流行又加了一把劲。范琳琳高亢豪放的歌声,歌词中昂扬的生命激情,以及对黄土高坡人民的歌唱,都使得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尤其是陕西、甘肃等黄土高坡地区,至今,还有人哼着这首歌。

除了西北风之外,抒情歌曲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1989年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这首歌诗一般的意境将听众带到了童年的村庄,“月亮―小桥―小船―河水”,一连串都是充满温情的“弯弯”,仿佛童年的村庄是一笔一笔勾描出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还有一首不得不提到的歌就是《回娘家》,这首歌是有一些乌龙故事的。邓丽君在1982年首次演唱这首歌,当时中国大陆地区是听不到邓丽君的歌曲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明瑛发现了这首动听的曲子时“偷偷”做了手脚,将此曲报为“河北民歌”,曲名改为“回娘家”。正是这样,朱明瑛才将一首好歌唱响了千家万户,使其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当时的姑娘们无论出嫁与否,这首歌都对她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歌词都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当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已经出现,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迪斯科舞蹈和音乐大为流行,很多农村青年都是骑着自行车去城里跳舞。虽然过去许多年,这些经典歌曲依然为广大城乡歌迷深深地喜爱和传唱,让无数听众记住了那激情燃烧的年代和给予心灵震撼的歌曲。

总的来说,这10年间的内地流行音乐,在创作方面,一端受港台流行乐的影响,一端有传统民歌风抒情歌曲的拉力,所以涌现了一批歌唱农村风情歌唱家乡的歌曲。在农村家喻户晓的歌星中,范琳琳、毛阿敏渐渐取代成方圆、沈小岑等一代歌星的位置。

90年代:多方位的尝试,走向繁荣

代表人物:李春波、李琼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自1993年起,《小芳》这首歌传唱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乡村市井。这首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迅速红遍全国,发行的同名专辑半年内销量就突破100万大关,创中国唱片业的奇迹,并摘取全国各地排行榜冠军,李春波也由此获得1993年度全国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甚至,1993年被媒体称为“小芳年”“李春波年”。许多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心里都有一个叫“小芳”的姑娘。

《小芳》可以说是90年代的抒情歌曲中很有代表的一个作品,它和当时主流的港台情歌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主题是建筑在上山下乡这一内地独特历史的背景之下。这首歌之所以能在当时火遍全国,得益于歌曲是和知青题材相关的。而在当时,曾经的知青实际上都已经是人到中年,无论功成名就还是依然平凡,由于流行乐坛很少照顾到他们这个年龄层级的受众,让他们嘴里依然只能哼唱着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而《小芳》的出现,由于历史认同感,很快让已经四五十岁的曾经的知青们喜欢上了这首歌曲,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年龄受众面,从而取得了更好的市场成绩。

1994年,李春波继续推出《一封家书》,以朴素、平实、口语化的歌曲写出了自己在外生活对父母的思念。据了解,很多在外的游子听了这首歌后忍不住激动的泪水,纷纷给家中父老写信。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全国各地听众喜爱的李琼演唱了《山路十八弯》,借此,土家人的风情迅速传遍了各地。这首山歌不仅唱出了土家人对自己家乡的眷恋,更是所有乡村人对家乡的赞美。

整个90年代,除了用歌词直接表达对乡村的感情,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农村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的原声也开始在各地农村流行开,成为当时农民的心头最爱。如当时火热到万人空巷的《渴望》和《外来妹》。

当时,电视机在很多地区的农村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很多人都是农忙回家急匆匆地吃完饭就去村里有电视的人家看《渴望》,疼惜刘慧芳,骂着王沪生。第二天下地干活的时候还在哼唱着“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

《渴望》播完之后,《外来妹》又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剧情主要描述了6个从穷山沟赵家坳到广东打工的女性的命运。他们的命运牵绊着围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绪,主题曲《我不想说》也迅速在乡间流传,成为很多农村女性表述自己心境的代言曲目。

21世纪初:彩铃出现、神曲发端

代表人物:阿宝、凤凰传奇

90年代,李琼的《青藏高原》、韩红的《家乡》和郑钧的《回到拉萨》等歌曲让全国人民的眼光转向这片美丽神秘的土地,每个人都开始从别人歌唱家乡的歌曲中怀念自己的家乡。

2002年,一首韩红的《来吧》将她戏中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在全国各地的听众眼前,到2005年,韩红的《天路》再次将听众的耳朵带往,带回家乡。

2000年至2010年间,既有歌唱家乡的歌曲广为流传,也出现了新的现象,那就是手机彩铃在这时开始普及。在大街小巷,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各种在2010年后被称为“神曲”的歌曲。

这时候,刀郎是第一位开始流行的。2004年,全国人民的耳边都在下一场2002年的雪,那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歌曲经典到春节晚会的小品演员都要吼上几句,以拉近和观众的心理距离。从那时起,几乎大街小巷所有的KTV、酒吧、电台、手机铃声、网络,都能够听到来自刀郎的歌曲。刀郎的歌曲充满了西北大漠风情,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深沉低吟。

当时几乎所有青少年都喜欢的歌手周杰伦,也曾出《稻香》一曲,以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验为创作出发,以玩趣般的歌词带着大家回到乡下,重温打赤脚在田里奔跑、偷摘水果的玩乐嬉闹声、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各种选秀节目越来越多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不仅和乡村元素有关的歌曲渐渐多了起来,农民歌手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关注的舞台上。

2004年开播的《星光大道》成功输送了多位来自农村的优秀歌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阿宝和凤凰传奇。

无论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还是《走西口》,这些经典歌曲经过阿宝金属般的音色、闪电般的穿透力和极其罕见的高音演绎之后,变得更加光芒四射,他淳朴自然发自心底的呐喊打动了很多观众。而作为一位来自民间的历尽艰辛的艺人,他又重新勾起了西北魂。

2005年,凤凰传奇获得《星光大道》亚军,随后以《月亮之上》出道,这首歌开创了“民族流行风”类型音乐的先河。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彩铃的大量传播之下,凤凰传奇迅速风靡全国。他们的歌声响彻在二三线城市的街道,响彻城乡结合部,甚至在国际赛事上也能听到他们的歌曲。每位广场舞大妈、每位外出务工人员,手机里都必备一首他们的歌曲。根据调查,他们的观众群大体是这样的:北方中老年居多,低收入,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大头,农村多于城市。

2010年至今:神曲的时代、农业重金属

代表人物:龚琳娜、庞麦郎

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一切严肃的元素都被“玩坏了”。这时,无论是在乡村最流行的那些歌曲还是歌手,都被打上了“农业重金属”的标签。这时候的歌曲大多都被神曲化了,非神曲者传播力度都太小。

这些歌曲特点是以说唱和电音舞曲为主,旋律简单节奏快、中毒性强,鼓点强烈,朗朗上口,歌曲容易被传唱,有时候也会被评价为“恶俗”和“低俗”,有人讨厌,有人喜欢。

其实自2009年《最炫民族风》流行以来,这股“农业重金属”的风就刮起来了,一刮就停不下来了。

由于“农业重金属”的音乐,风格多样,有电音舞曲,也有情歌民歌,传唱度高,因此评价也是两极分化。这些歌曲上能让春晚导演邀约多次与13亿观众相约除夕夜,下能让广场舞大妈为之动次大次。

如凤凰传奇2010年推出的《荷塘月色》,从旋律到歌词再到MV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味道。凤凰传奇两位歌手试图将这种淡雅唯美通过歌声传递,但终究还是没有躲过成为神曲的命运,这首歌又被“玩坏了”。

还有一首震撼耳膜的歌曲就是去年红透整个歌坛的《我的滑板鞋》。这首歌曲刚面世的时候,据称歌手是“90后”歌手约瑟翰・庞麦郎。这首歌不仅歌词写的是乡下少年的生活,甚至歌手也有浓浓的陕北口音。在他浓重的方言口音下,“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深深刻入了每位听众的脑海里,连天后王菲、想上头条每次上不成的汪峰和小清新组合羽泉等大牌明星都曾关注他。

在很多人看来,庞麦郎长相乡土,口音街头,散发出浓厚的“潘俊逼质,甚至很多人从他的长相和音乐判断他应该是一个来自西北八线小镇的青年,但他却称自己是来自台湾的音乐人,在陕西定居。事实上,由于他对自己身份的敏感和刻意隐瞒,使得更多的网友对他表示同情,很多人重新开始关注农村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已经有公司开始着手再挖掘一些新时代的农村音乐。

在这个神曲遍地的流行乐坛的诸多神曲作者中,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当属龚琳娜和老锣这对夫妻。《忐忑》《法海你不懂爱》等刚流行时,评论几乎一面倒地质疑。而龚琳娜认为,用一种流行简单的方式来创作歌曲,但是编配、音乐质量都是相当考究的,听众既能听到二胡等传统乐器,演唱过程中的声部也是非常有层次的。

而作为演唱者,龚琳娜说自己其实是想把姿态放下来,不炫耀任何技巧,用直白却不失艺术性的词。龚琳娜还在努力研究新民乐,她在网站开设的民歌讲座吸引了不少听众,希望能够让新民乐通过娱乐化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比较美学;比较文学;仓央嘉措;吉檀迦利

一、引言

(一)比较美学

比较美学的出现是全球化背景下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学术界,对于比较美学的界定也有广泛的讨论。《世界新学科总览》注解为:“比较美学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范畴、审美心理、艺术理论等问题的一门学问。”[1](P.1343)有学者认为“比较美学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度乃至跨历史的美学研究,是各种美学观念和流派之间的相互沟通、认同和融合”。[2] (P.4)吉冈健二郎责认为:“美学的任务在于探讨美和艺术的本质,而比较美学,则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这种探讨”。[3](P.248)虽然措辞不同,但定义的本质都指向寻求能跨越语言、国界、人种,真正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美学。

比较美学的发展也遭遇了疑问,即 “比较美学”和“美学比较”的不同。邓军海指出“比较美学不仅仅是在不同美学体系之间比较,而且本身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学’”[4]。可见,比较美学虽然在研究方法上也要比较,但目的不在于“见异”,反在于“求同”。

目前,比较美学出现了一个研究瓶颈,即把比较的范畴局限在“中西”比较上。这种现象在世界其它国家也不鲜见。在印度,潘狄(kanti Chandra Pandey)写了一套《比较美学》,第一卷《印度美学》,第二卷《西方美学》,这是一种“印西”比较;在日本,Ryosuke Ohashi写了一本《论美学中的“味”》,把日本佛教中的茶道与英国天主教中的午后茶进行美学上的比较,这是一种“日西比较”。由此,比较美学基本上变成了自己所在文化的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比较。但是,“作比较研究就是视整个世界为一盘棋。”[5](P.13) “在我们讨论世界文化时,应该将全体人类文化的过去视为一个着眼点。从这个基础上,才可来做全体性的比较研究。”[6](P.10)可见,比较研究目标的关键在于寻找更多的“他者”,完善比较的样本。

(二)《仓央嘉措情歌》与《吉檀迦利》

梁漱溟曾指出: “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 ,且依宗教为中心。”[7] (P.95)而在直接表现人类性灵的文学领域,宗教的渗透就更不能例外了。可见,宗教是文学的内核,文学是宗教的手段,二者难以隔离。

中国藏传佛教的文学作品中,《仓央嘉措情歌》(以下简称《情歌》)当属家喻户晓。《情歌》诗句清新隽永,字里行间渗透着藏民淳朴、豪爽、坚韧、乐观的独特品质,是一部饱含藏区美学特征的宗教文学作品。1930年,于道全教授编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开创了研究先河。其后,刘家驹(1932),刘希武(1939),曾缄(1939),苏朗甲措和周沛良(1956),王沂暖(1958,1980),毛继祖(1979),庄晶(1980)等众多译师对其不断揣摩改进,扩大收录。对于《情歌》的学术研究,学界内早期有从艺术风格、创作手法、意向意境甚至语音学角度对诗歌的表现力做的讨论,近期有对“情”、“道”之辩等新意角度,但鲜有对其美学价值的横向比较。

《吉檀迦利》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诗集中饱含着淳朴的激情与爱,字里行间中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炙热而充满张力,朴素而不失浪漫。泰戈尔虽不是宗教领袖,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对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一生。《吉檀迦利》开篇说:“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为骄傲而炸裂;我仰望你的脸,眼泪涌上我的眶里。”宗教哲学思想和梵文古典文学是泰戈尔一切作品中最基质的因素,邱紫华在《东方美学史》中指出印度美学总体特征的第一特点就是“印度美学和宗教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8] (P.959)可见,《吉檀迦利》正是建造在印度民族的宗教文化基础之上,打着深刻东方民族美学烙印的作品。

同为宗教文学,两部作品中都充满了质朴的爱,在各自的文化里也都受到了大众的赞美与崇拜。那么两位大师对于生命真谛的思考是否有邂逅?两部作品之间的美学价值有没有共性?笔者试图站在比较美学的立场,做一粗浅的研究,恳请各位专家指正。

二、虔诚之爱

(一)诗法源头——《诗镜》

《诗镜》源于古印度,由公元七世纪的檀丁等诗学家所著,这部论著反映的是对印度早起各种诗体修辞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十三世纪,萨班大师贡嘎坚赞在他写的《学者入门论》一书中,就《诗镜》的内容做了注解。1227年,《诗镜》被匈译师多吉坚赞译成藏文。《试镜》在流传中已和藏族文学相融合,尤其被上层僧侣奉为经典,许多作家遵循《诗镜》进行实践,创作了大量诗体论著、传记、宗教史、道歌、格言和民歌。除了对诗的修辞法做了限定外,《诗镜》也对诗的内容做了限制,即根据传说故事或其他真实的事件(四大事:法、利、欲、解脱)进行创作。简言之,就是要求用通俗易懂的事情做例子来解释宗教晦涩深奥的道理,宗教诗歌被赋予了“普及性启蒙教育”的责任。《情歌》和《吉檀迦利》从内容上都受到了《诗镜》的影响。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8篇

你听,山梁梁、沟洼洼、垴畔上、硷畔外、场院里、锅台前,处处有歌声;你看,放羊的、打场的、耕地的、送粪的、烧砖的、绣花的,个个是歌手。歌手不分老小: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歌唱不论时日:年初唱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又开口。

这个“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偏僻山区,这个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独特地域,由于地广人稀的居住环境,多旱少雨的自然气候,荒凉瘠薄的立地条件,穷苦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是:吆驴赶马搞驮运,背井离乡走口外,长年累月当长工……那单调枯燥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以歌抒感的习性。那苦中带乐的腔,唱中带哭的调,酸中带甜的词,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直率、质朴、粗犷和热情全都表露出来,真乃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陕北民歌好听、动听也耐听。它的曲调随地形环境而俯仰:山头上唱大风,沟渠里唱流水,亮红晌午唱日头,半夜三更唱月亮;歌词因心情处境而变化:男人忧愁唱杨家,女人惆怅唱娘家,老光棍孤独唱孤零,小寡妇寂寞唱苦衷。

年龄不同,歌声也不同。中年男人的歌中多豪迈,开口有英气,行腔走流云:“一亩高粱打八斗,碾碎高粱酿好酒。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逃不脱酒的手”;中年妇女的歌中有柔情,歌从口中出,情在心上流:“腊月里冻冰正月里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上漂呀水上漂,想起我的丈夫好心焦”;老汉以歌叹人生,腔土道理正,词简是非清:“老牛无力刀尖上死,人老无用没有人疼”“年轻人看见年轻人好,白胡子老汉球逝了”;老婆以歌教男人,宽容里有规劝,贤惠中多虑忧:“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朋友虽好是人家的人”。

但这些都不是唱民歌的主力,主力是年轻人。年轻人多情,主打歌自然是情歌。男的看上女的,眼里看,心里想,嘴里就会自然地吟唱:“二妹子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好像水上漂”“你穿个红袄袄硷畔上站,把我们年轻人心扰乱”。女的看上男的,口里不说,歌声在心底油然而起:“马里头挑马一扳手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两人见了面,更是火一团:“空中的鹞子河里的鱼,十七八女娃娃对牙子驴”“蛤蟆口灶火烧干柴,越烧越旺分不开”。

陕北情歌,开口见人心,性格不同,歌也不同。同样是表思念,性格柔的唱得如泣如诉:“白日里想你拿不起针,黑夜里想你吹不熄灯”“想你想得手腕腕软,拿不起筷子端不起碗”;性格急的唱得如火如荼:“想你哩,想你哩,眼睛仁仁想你哩,口唇皮皮想你哩,实实在在想你哩。”同样是抱怨,开朗的唱得轻松委婉:“说你胆小真胆小,这么绵的手手你不敢摸”“前两天叫你你不来,一碗碗羊肉直放坏”;心急的唱得咬牙切齿:“做下的裹肚沤烂了,你球眉鼠眼才来了”“你以后再敢把奴闪,小刀子戳你没深浅”。

情歌的内容大多表现真实,但也有诙谐夸张的,这些情歌通俗而不粗俗,大胆而不出格,形象逼真,神韵无穷。有调侃情人约会时的尴尬:“迟不来,早不来,咋让娃娃吃上一口奶”“狼吃的娃娃赶快睡,你干大在门外活受罪”;有表述情人幽会时的叮咛:“门上来了你把门栓栓摇,窗子上来了你学猫嚎”“门闩闩抹了点老麻子油,你轻轻的开来慢慢地走”;有表述情人间相互的倾吐:“只要和你能好一回,刀砍脖子也不后悔”“站在硷畔望见河湾水,忘了我父母也忘不了你”;有反映男欢女爱的亲情:“你是妹妹的命蛋蛋,坐在你怀里我打颤颤”“双手搂住你细腰腰,好像老绵羊疼羔羔”;有表现情人间翻脸时的争吵:“叫死叫活你门不开,你把我的响洋还回来”“响洋有你响洋在,你把我的名声赎回来”。这类歌都是开玩笑时唱的。

陕北民歌和陕北人的劳动紧密相连,劳动为民歌增添了素材,民歌为劳动减轻了沉重。阳格堂堂的山坳里,唱歌的是耕地的男人:“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盼的是好光景”;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唱歌的是赶脚的汉子:“三天的路程两天赶,好婆姨出在张家川”;波涛汹涌的黄河里,唱歌的是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个滩”;红格灿灿的山头上,唱歌的是祈雨的人们:“龙王老价哟,快下雨,下了海雨救万民”……

陕北民歌和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多少色彩,民歌就有多少种类。静格悄悄的山村中,纳鞋底的女人在叹息:“蓝格莹莹天上云追云,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水格淋淋的菜园里,割韭菜的在沉思:“弯弯镰刀割韭菜,慢慢品你心好坏”;半山坡的硷畔上,有搂柴火女人的失落:“这一回了你没了见,我抱一把干柴心发乱”;沟底下的井台边,有担水女子的无奈:“再不要唱曲打哨哨,你的那个心思我知道”;山旮旯里的台地边,有令人断肠的忧伤:“东山里的糜子西山里的谷,哪垯儿想起你哪垯儿哭”……

陕北民歌像陕北人的性格一样明快、直爽,柔如春江水,劲似梁上风,乐时冲天笑,悲来动地哀。“打碗碗花儿就地开,有什么心思咱慢慢讲来”,多么细腻的感情;“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一月里满,受的是牛马苦啊吃的是猪狗饭”,多么有力的质问;“当官的胆小有钱的愁,穷光蛋不唱怕干球”,多么豁达的胸襟;“青天黄天老蓝天,杀人不过是老天。杀了旁人我不管,杀了我男人实可怜”,多么痛心的哭诉!

陕北民歌中有许多小调,有讲述生活故事的,有表达微妙情怀的,有诉说心中不平的,大多情节完整,线条明快,表现得生动传神,深受人们欢迎。民歌小调是有故事情节的,其故事大多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提炼、集中虚构的。这些小调之所以动听感人,原因在于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接受了时间的考验。最初的胚胎也许是一句玩笑话,一句歌词,人们觉得有意思,于是就开始传唱,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越传越生动。传唱的过程,就是一个改造加工和筛选的过程,那些没有意思或者意思不大的东西,便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有一个小调叫《十月怀胎》,用细腻的手法描述一个初次怀胎的心情。小调首先表达的是怀孕后的惊喜和幸福:“怀胎正月正,雪花飘上身,河湾地里的水葱葱,妙妙地扎下根”;接着表现她在反应期的娇媚:“怀胎三月三,奴家害口馋,绿格铮铮的山毛杏,惹得人眼发蓝”;其次是对丈夫的:“怀胎六月六,手扶着炕栏走,叫一声憨丈夫,往上扶一扶奴”;再次是对婆婆的讨教:“怀胎十月整,媳妇问母亲,你怀上我丈夫的,几个月上生?”的天真清纯,令人忍俊不禁。

有一个小调叫《看妹妹》,描写一个痴心小伙四次造访意中人的经历。第一次去的时候,女方母亲并不知情,还以礼相待:“头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妈妈扁豆捞饭好招待”;再次去时,对方就冷淡了许多:“第二次看妹妹你不在,你妈妈给我一个旱烟袋”;又一次去时对方不耐烦了:“第三次看妹妹你不在,你妈妈把我拒在了大门外”;不识相的小伙子还是去了,结果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景:“第四次看妹妹你不在,你的妈妈手拿扁担把我反过正过正过反过真打坏”,此情此景,令人哑然失笑。

还有一个小调叫《女娃要汉》,夸张地写一个女孩子因为要寻婆家和母亲吵架的过程。小调先描写了母女吵架的由头:“十七八的女娃硷畔上站,公鸡倒把个母鸡赶,女娃娃泪不干”;女孩子的这种特殊表现引起了她妈妈的注意:“娘问女儿你哭什么,吃穿二字有你大,针线不会有妈妈”;淳朴的女儿终于说了实话:“叫声妈来你听话,为什么不给找婆家,你们在想什么?”妈妈规劝女儿:“叫一声女娃你砍脑鬼,妈妈一来嫌你小,二来妈妈舍不得。”女儿质问妈妈:“我嫂嫂和我同年岁,哥哥回来同床睡,人家妈妈怎舍得。”女儿的话让妈妈十分生气:“叫一声女儿没脸鬼,等到今年秋底里,妈妈就出嫁你。”

《赶牲灵》是一首流传甚广的陕北民歌。和陕北搭界的宁夏盐池县,旧称花马池,盛产食盐,整个陕北地区的食盐都要靠这里供应。当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牲口,赶牲灵的营生由此而生。赶牲灵的人沿途要吃要住,要和当地人交流,使男女间的谈情说爱有了基础,加上人们想象和调侃,于是出现了《赶牲灵》这样的民歌。“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的灯,带上那个铃子哟哇哇的声。”——骡帮马队给荒凉山村带来了冲击,这些赶脚的过路人给当地人带来了遐想:“白脖子哈巴朝南咬,赶牲灵的人儿过来了。”——这时,依门等待意中人到来的闺女们看到了赶牲灵的队伍,究竟这里面有没有自己要等的人?于是,就出现最关键的两句词:“你若是我的哥哥哟,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哟,你就走你的路。”

酒曲是陕北人酒席上的一种劝酒方式。歌词精妙率直,情味真挚朴拙,歌声随处有,歌词张口来。正如唱曲的一句歌词中所唱的那样:“酒曲儿好像没梁子斗,装在咱心里出在咱口。”如果你是外地人,农闲时间到陕北特别是陕北的农家做客,主人一定会陪你大块吃羊肉,大碗喝烧酒,酒到后场,为了烘托气氛,让客人多喝一点酒,主人便双手端起酒一盅,抖开嗓子唱出声:“芦花子公鸡窗台台卧,不图喝酒图红火。”还不等客人放下酒盅,女主人的一曲又开始了:“双手手端起两盅盅酒,叫一声亲戚你不要羞回我的手。”如果是能开玩笑的男亲家到来,女亲家还会用开玩笑的酒曲劝酒:“初一过了到十五,喝了这盅酒洗屁股。”听着这些意趣横生的酒曲,接过主人一盅接一盅的殷情劝酒,你便进入了那歌不迷人自迷、酒不醉人自醉的情境之中了。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在这个山连着山沟套着沟的黄土高原,民歌究竟有多少种唱法,谁也说不清。总之除了我以上简要介绍的那些种类,还有扭秧歌老汉唱的秧歌腔、送神鬼巫神唱的祛病调、犁地时农人唱的回牛曲,工地上唱的号子音,一样样竟似深秋高山淌流水,一首首韵如阳春田野飘白雪,听得不会唱歌的人也不由得跟着哼几声。

陕北民歌是天底下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民歌,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她曾和人民军队胜利号角一起,从陕北高原出发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随着新中国的影响,她已和五星红旗一起,漂洋过海,传遍七大洲、四大洋;随着华夏文明的振兴,她将和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一道,从现在走向将来!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9篇

曾经的《骑白马》

陕北民歌可谓浩如烟海,仅类别便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信天游等多种,各以不同的方式反映陕北这个西北高原独特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在历史沧桑变幻中的喜、怒、哀、乐,其中又以反映爱情、婚姻为主的信天游最具代表性,《骑白马》就属于信天游。

经民间艺术家反复锤炼,信天游的结构完整,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在不同时代,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感和现实需要填上不同的词进行歌唱。《东方红》原来称作《芝麻油》,歌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嘛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哎呀我的三哥哥。”1938年,安波为它填上了新词:“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我顾不上。”一首情意缠绵的民间情歌变成了鼓舞土气的抗战歌曲。40年代,该曲第一乐句的歌词被改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成了后来《东方红》的基调。

永远的《东方红》

《东方红》歌词的最初作者不是专业的词作家,他是出生在黄河畔上,陕西葭县的农民李有源(1903~1955)。

生活在战火年代的李有源饱尝了人间的辛酸,父亲不满40岁就丢下了妻子和幼小的三个孩子,撒手人寰。李有源是家中老幺,尽管自小便品尝着人间的苦难,但有幸的是13岁时得以在私塾里读了一冬天的书:又因16岁时借着每天早上到十里外的县城挑粪,顺便帮县立小学做些杂事,得到了免费旁听的机会,又读了一个冬天的书,于是成了全村里唯一识字的人。李有源除了喜欢读书,更喜爱音乐,尤其喜欢唱秧歌,也许与他生长在陕北这样一个民歌之乡不无关系。此外,他还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取材,为秧歌队编配歌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地上席卷了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同时,也谱写了陕北民歌崭新的一页。“到达陕北了”,“红军来到咱们这儿了!”1935年10月,由、领导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自此之后的13年间,陕北,作为中国革命的大后方与根据地,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据了光辉的地位。从这个时候开始,窑洞里的人们谈论的不再只是贫困、饥饱,而是更多了些企盼,对新生活的向往:从这个时候开始,古老的黄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分到了土地,红军和百姓一同开荒生产,救国抗日的真理在这里遍地传开。而此时的陕北民歌也摆脱了曾经的呐喊与彷徨“对面(价)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一面面(那个)崖畔上插,快把咱们的游击队接回家。”(《对面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穷苦农民出身的李有源,在用心钻研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明白了文艺的最终使命是要为工农兵服务,这使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的感激,坚定了他要编一首歌来歌颂党、歌颂领袖的想法。

1942年的一个冬天,夜幕西去,旭日东升,起了个大早的李有源,准备到五里路外的县城挑大粪。登上山头,他向村口望去,刚下过雪的村庄在一轮红日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洁白、祥和的景象。望着眼前这一抹宁静与安详,李有源出神地想:“屈家村的屈士才老先生在去年正月闹秧歌的时候唱了一首秧歌曲,好比一盏灯,照得全家明又明”。这个比方好是好,但这一盏灯只能照亮一个家,一孔窑洞,而把拯救我们贫苦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比作红太阳岂不是更好?党和的英明领导,正像这冉冉升起的火红太阳一般,温暖着我们老百姓的心田,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啊。”猛一抬头,他看到了城墙上的一条大字标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这不正是李有源日思夜想,想要说,想要唱出来的心里话么!

深夜,劳动了一天的陕北人们,早已躺进暖和的被窝里,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李有源却还没有睡,此时的他正坐在炕桌前,在昏黄的油灯下哼唱着白马调,完成了四句“东方红”的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生存(后改为‘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不久,李有源和青年农民们借着《骑白马》的曲调编出了长达十余段的歌词,起名《移民歌》。在1943年的春节,李有源所在的张家庄秧歌队首先唱响了这首《移民歌》,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并很快在全县流传开来。1944年春天,张家庄附近有七十多人移居延安,一路上,这支由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带领的移民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东方红,太阳升”,这嘹亮的歌声飘过米脂,传过绥德,直达延安。延安的音乐工作者们找到了他们,记录下了《移民歌》的歌词和曲谱,不久,根据群众的意见,音乐工作者们将这十几段歌词进行了整理和删减,成为了三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咳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咳呀,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呼儿咳呀,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这首作品,在陕北农民李有源的初创之后,在音乐工作者和人民大众集体修改下,经李焕之编曲,从中国革命的圣地――陕北一经传出,便插上了翅膀,飞越黄河,跨过长江,并漂洋过海,唱响了全世界……

人间第一情歌词范文第10篇

阎维文老师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3岁进入山西省歌舞团,15岁参军入伍。这个如今以歌唱为终生事业的歌唱家,最初的艺术生涯却有九年是在舞蹈里度过的。当他找到歌唱的艺术方位后,便开始调整自己,并且执著地走下去。他拜魏金荣、金铁林、程志等名家为师,成功地把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为《末代皇帝》、《海灯法师》、《战将》等四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电视音乐片、录制了主题歌和插曲。中国唱片公司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汕头的音像出版社分别为他制作了《两地书,母子情》、《峨嵋酒家》、《说句心里话》、《东北民歌专辑》、《西域情歌》、《黄土情歌》、《黑土情歌》、《红土情歌》等个人独唱专辑。他的山西民歌《牧歌》,让人听来土味十足、乡风淳厚;而《汾河水哗哗啦啦》、《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又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陕西民歌《赶牲灵》,风格的《高原春光》、川味浓厚的《峨嵋酒家》,都把各类民歌的演唱技巧推向了极致。

阎维文老师唱响了数十首歌曲,像《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峨眉酒家》、《一二三四歌》、《母亲》、《我把太阳迎进祖国》、《人间第一情》、《父母恩情》、《红叶寄情》、《永恒的承诺》、《洒向人间都是爱》、《阳光路上》、《手拉手》等。尤其是:《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母亲》这四首歌在部队里,几乎和五、六十年代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一样,到了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的境地。他的歌曲之所以受部队军人和老百姓的欢迎,除了作词、作曲的功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歌曲是由阎维文老师唱出来的,并持之以恒地把这些歌通过电视、广播、晚会等各种传媒手段传到了广大观众和干部战士的心里去。他以他独特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演唱倾倒了许多观众。许多演唱者在演唱这些歌时,从声音到吐字咬文、动作表演都极力模仿阎维文老师,这说明他的演唱已被广大观众认可。在加拿大演出时,当地一位声乐教授看后,禁不住对东方国度的歌手所表现出来的演唱水平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民歌歌手有这么好的功底,有这么好的气息和共鸣。”

阎维文老师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有着很大的抱负,他曾说:“民族音乐在我国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时代是发展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永远不抛弃民族的东西,始终把根扎在故土上,要为民族声乐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阎维文老师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典范和舵手,他把中国民族男高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时代!

第一,在歌唱技法上,他是中西方声乐技法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融合了西方声乐技术与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技巧,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两者达到前所未有的统一,从而回答了一直存在争议的民族男高音应该怎么唱?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奠定了他个人唱法的崇高地位。在最新的专辑中,他把声乐技巧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在咬字吐字上,他堪称民族男高音的活标准,他真正做到了咬字吐字的统一,不论是哪个音区,哪个汉字,无不字正腔圆、圆润自如。

第三,在情感和风格处理上,在演绎创作歌曲上,他深情内敛、收放自如;在演绎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时,又惟妙惟肖、风情万种。

第四,在舞台表演上,他高贵潇洒不失朴实亲切,大气磅礴不失深情细腻,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表演与作品表达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第五,在个人形象上,他成熟稳健、平易近人,又体现出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他也像普通人那样爱护自己的家庭,亲人。多年来,他作为著名的歌唱家,没有骄傲自满,没有负面新闻,他与夫人的感人故事已成为一段佳话。

就民族唱法而言,阎维文老师是总政歌舞团乃至全军的“男一号”,但凡重要的演出,他都是台柱子。谈到一个人的艺术,往往和他的人分不开,所谓“听其声观其人”。阎维文老师有今天的成就是和他一生的成长分不开的。

阎维文老师的爷爷在解放前是个手工业者,克勤克俭,开了个小作坊,雇了几个伙计,解放后就被划为资本家;而父亲在解放前夕为了逃避抓壮丁,花钱买了个员的身份。这样的出生,在那个“唯成分”的年代里是受歧视的,在他就学的太原矿山机械厂子弟小学里,一开始他就被排除在少先队的组织之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歧视”养成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那就是:执着、倔强、不服输。

唱歌不仅要有好的嗓子,更要有情,阎维文老师的歌就有情。歌曲《母亲》,许多歌手都唱过,但听来听去,只有阎维文老师的原唱最有情。

民族唱法向来以歌颂赞美祖国、亲情、友情为主要内容,唱法也是细腻大气,这首《母亲》亦无例外。首先是歌词没有华丽的辞藻,沿袭了赞美母亲的用词朴实的风格,用一些很能体现母爱的细节娓娓道来,让每个人都会想起亲切的母亲的形象,而阎维文大气细腻的唱功,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表达得更是淋漓尽致,可以让很多人感动的潸然泪下,在这个亲情都变得有些冷漠的社会,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内心的善良和感激,让我们关爱回报自己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

近年,阎维文老师出了一张集萃山西经典民歌的专辑《黄土情歌》,作为一名从山西走出去的歌唱家,他会对民歌,尤其是家乡的民歌进行怎样的诠释?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对阎维文老师来说,做这个民歌系列有几个动力:一是作为一个男高音歌唱家来说,现在无论在演唱方法、经验、社会阅历都是最成熟、最好的时期,他希望能在这个最好的时期把自己最好的、最钟情的东西留下。二是他在世界各地演出时,常常觉得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并没有进入其他国家的主流,来看演出的更多的是华人、华侨、留学生和驻外机构人员。为什么我们民族这么好的东西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认为是因为缺少一个能被大家接受的好的载体,民族要成为世界的需要一个中间载体。譬如意大利民歌没有帕瓦罗蒂、多明戈这样世界级的歌唱家去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流传到世界各地。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阎维文老师常常感到时间的压力。他说:“《黄土情歌》这张专辑用了很多的时间,但仍然想如果再年轻十岁,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做到更好。对中国民歌来说,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传承到我们这代人身上,应该留下我们这代人对民歌的理解痕迹。”也因此,他更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他希望我们的民歌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认可和社会的支持。阎维文有一个座右铭:“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该有关注和引导观众和听众的义务,而绝对没有迎合的权利。”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引导大家去关注民歌,爱上民歌。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评价阎维文和他的歌时说,阎维文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一旦认准一件事,就有那么一股韧劲,就一定要做好。歌唱家能有所成就靠的是文化、艺术修养。阎维文为中国民歌走向世界开了一个好头。 乔羽先生也评价阎维文有根基,有眼界。他说阎维文找到了既是继承的又是发展的,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歌发展道路,在阎维文的眼前会出现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上一篇:关于爱情的唯美诗句范文 下一篇:投标保密承诺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