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古诗词范文

时间:2023-11-14 13:41:22

爱情古诗词

爱情古诗词篇1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9、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爱情古诗词篇2

【关键词】古典诗词;审美阅读;创新教学

一、营造氛围,交流情感

诗必因情而发。古人说诗言志,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在诗人被现实生活激发起沸腾的感情时写就的,作品“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何其芳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情感活动。

二、以乐配诗

中国有着优秀的古典诗歌,也有着优秀的古典音乐,两者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表现意境。在古诗词的教学之中可引入古典音乐这一资源,在音乐的氛围里学习古代诗歌,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可播放《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战斗氛围充满整个课堂,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人愿意战死沙场,却又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可播放《胡笳十八拍》展现塞外的空旷寂寥,有利于学生感受边塞诗的豪壮之美。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则可播放王菲的现代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品味两种不同的滋味,以更好地感受词人的情怀。

音乐配合古诗词教学时,所选音乐必须与所教诗篇的情调、节奏相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辅助,决不可胡乱选一首歌或一首曲子就上,那样将得不偿失。

三、感受情感美

亲情、爱情历来是诗人吟唱不衰的话题,翻看中国古典诗歌,这部分内容是最灿烂、最炫目的。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爱情的高尚。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沐浴在亲人无私的爱的光辉中,是多么幸福。在对亲情的歌咏中,最为人称道和传唱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没有谆谆叮咛,没有涟涟别泪,一片母爱的纯情凝聚在临行缝衣那无声的场景之中,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而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在对这些诗歌的理解中,重在培养学生感恩母爱的伟大、亲情的无私,能把这种爱延展,感恩于社会、感恩于祖国,更要让学生明白充满亲情的家园是和谐欢乐的家园、充满亲情的社会是和谐文明的社会、充满亲情的民族是和谐进步的民族。这样才达到了我们学习鉴赏的目的。

四、体验品味,升华情感

在对诗词的意境主旨有了整体理解和把握之后,学生就会自觉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艺术,通过诗词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从而聆听先贤古圣们的教诲,学习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崇高伟大的人格。可让学生表演性地像作者一样带着情感吟诵诗词,抒感。如果有条件的话,诗词可以拍个PTV即诗词TV,让学生在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熏陶。

五、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

古诗词,一般来说,篇幅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如古诗词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这样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男女等方式进行。可以说,学生赛得开心,背诵的教学目标也易于完成,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相当满意。

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而占主体地位的则是学生。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并不讨巧,反而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把自教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查阅资料,自己体会诗词的意境,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对古诗词充满热爱之情。正如陆游所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标要求的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综合训练,而古诗词教学更要贯彻这一宗旨。

参考文献:

[1]何登洲.创设诗化情境进行诗化教学DD我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W),2009(03).

[2]黄惠民.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J].师道,2005(12).

爱情古诗词篇3

最早出现的《诗经》,内容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将周代社会生活以诗歌的形式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楚辞是一种心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汉赋是一种散韵结合的文体,专事铺叙,其内容有描绘宫殿城市和帝王生活,也有记述旅人旅行经历和怀才者的不遇之悲愤,也有描述大自然的禽兽草木;唐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为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将古诗词的发展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无以为继,所以另辟新径,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显其瘦劲;元曲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剧曲与散曲,它大多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是一个种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我国的古诗词教育

我国一直都注重文学教育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古诗词教育,它更是古诗词教育的重中之重。古诗词教育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传承,其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古诗词也更加重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传输形式。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对于古诗词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要求上,过去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的背诵、掌握,现在却也也更加重视古诗词中的情感和内涵。教材的改变,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加开阔,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古诗词与思想道德

古诗文中有关思想道德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典型的有品德言行、远大志向、爱国忧民等多方面内容。品德言行的发展对一个人来说,是完善自我的重要因素。儒家思想中讲道德“修身”就是指的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修身立德的意思。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周敦颐先生“盛开于淤泥而不被污染,灌注于水而不显得妖媚”的清高,各人的“德”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个方向。再然后就是远大志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小于个人,有大于国家。如心忧天下,乐民之乐的思想,如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抱负。另外的就是爱国忧民之心,心系国家,心存人民,崇尚正义。“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即使生命即将终结,却也不忘卫国;“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年老体弱,报国无望,唯有哀叹。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可见古诗词与思想道德息息相关。

四、古诗词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的途径

对于从古诗词教育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需要把握好思想道德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要避免空洞的说教。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教育途径有两种:(一)以情感带动教育古诗词中的情感,是学生与古诗词沟通交流的纽带。因此,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爱上古诗词,学会多角度欣赏古诗词,从而使学生和古诗词之间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首先,要从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感着手,使学生对古诗词心向往之。在讲授古诗词之前,可以先讲述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小故事,或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或者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比如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可以从辛弃疾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时代的社会背景来讲,也就是南宋时期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面对金国,毫无反抗之力,好不容易金国灭亡了,紧接着又是更为强大的蒙古国,可见时代的不眷顾。另外辛弃疾本身的经历,他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汉人如何的被金人欺凌侮辱,于是,从小立志回复中原报国雪耻,突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正式讲课前的这段引人入胜的导入故事,极大的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们自然会就会有更高的期待,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样通过辛弃疾的爱国史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活生生的案例了。(二)以道理使其通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古诗词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或许有人对此有疑问,古诗文重在抒情言志,哪有说理的意思,其实不然,古诗词中的“理”,凝聚在诗意之中。以小见大,通过其塑造的诗意,让人如临其境,置身其中,这样感受就更加真切,以此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古诗词教育中,晓之以理,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途径。

五、古诗词教育中提高思想道德的注意事项

(一)要善于观察历史,用辩证的观点去学习传统美德,要注意特定历史时期的传统思想道德。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其中体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之心,但结合当时的社会来看这种忠君爱国有其局限性。因此,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时代性,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扬弃”。(二)要学会将传统融于现实,不拘泥于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直沉浸在古人的世界里,就会脱离实际,一切都变成空话,套话,对学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我们要将传统的思想道德与现代风貌的示例相结合,以此与学生的心灵产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理解,传统思想道德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爱情古诗词篇4

【关键词】古典诗词;爱情观;教育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舞台。大学阶段是人的人格趋向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稳固并最终形成的阶段。对于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恋爱看似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爱情观为导向,“触礁”的事情也时常发生。大学生因为爱情问题,出现杀人、自杀等行为,屡见不鲜。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的教育和引导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家庭、高校和社会三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以探讨古典爱情诗词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1 古典诗词的教化作用

诗歌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其教化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文字结构而言,“诗,字形从言从寺。言,表示人开口说话或唱歌。寺是侍的初文,字形从寺者多有准备、等待之义。”[1]因此,诗字的意思是准备、等待。先秦贵族就经常通过吟诵诗歌作品来教育和熏陶子弟,“诵诗以辅相之”。经孔子删减、编排的《诗经》就被当时的朝野用作教育教学的教材。《诗经》共305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春秋时期到清朝,它都是各类教育的经典教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不仅是人们抒发感情、陶冶性情和自娱自乐的工具,它同样承载着“文以载道”、“诗言志、歌咏言”的教化功能。孔子一贯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对于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明确指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所谓‘兴’,就是‘引譬连类’,并可用以‘感发志意’;所谓‘观’,就是‘观风俗之盛衰’,旁人可以从中‘考见得失’;所谓‘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所谓‘怨’,就是‘怨刺上政’。[3]孔子认为诗歌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可以感染人、陶冶人,加深君臣、父子、人与人之间关系,达到团结一致,和谐统一。

2 以古典诗词为抓手,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党和国家也更注重文化建设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其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和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的真理和哲思对今天的大学生也特别有教育意义。古典爱情诗词中关于爱情的意义、婚姻中的责任及如何面对失恋等思想对今天的大学生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作用。

2.1 爱的真谛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句)爱情到底是什么?爱情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李之仪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句),“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句)。关于爱情,一千个人可以给出一千个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必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所依恋对象的眷恋,不以占有为目的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诗经・关雎》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关雎》中,青年男子在河边遇见文雅的淑女,产生爱慕之心,为她魂牵梦绕;鼓足勇气向她白,因为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女子婉言谢绝;男子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辗转难眠;最后,终于醍醐灌顶,了解爱情不一定是占有,而是让心爱的人快乐,鼓琴瑟,击钟鼓来接近和取悦她。这首诗对今天的大学生的恋爱观极有教育意义。正如诗中所说,爱一个人就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即使暂时被拒绝,也不改初心。关键的问题是,弄清楚爱的是对方,还是自己,爱她(他)就让她(他)快乐――这才是爱情的真谛。有了这样的胸怀和认识,大学生在面临失恋的时候,就容易从容面对,不至于出现“得不到就毁灭”的杀人倾向和“没有你我的世界一片黑暗”的自残心理。

2.2 爱的责任

在杀人和自残两种极端中间,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爱情采取“游戏”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爱情观形成的时期,在西方性开放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爱情观的土崩瓦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成为对爱情“困惑的一代”。在当代,要让大学生明白,爱情不是一场游戏,高校不是爱的“试验田”,爱情不是为了面子,爱情不是谋取利益的工具。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两情相悦,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有许多关注爱情是一种责任的篇章,比如这首《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张籍

你明明知道我是有夫之妇,却执意送我两颗珍贵的明珠以示爱意;我体会到你对我的情意,把他们系在我的罗衫内;我家的房子就和皇家园林连在一起,我的丈夫是宫廷里的“公务员”;你对我的真心昭然若揭,但我已决意和夫君同生共死;我涕泣涟涟的把明珠还给你,只恨我没在出嫁前遇见你。《节妇吟》中,唐朝诗人张籍以女子的口吻来描述自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守住了妇节,婉拒了追求她的男子。这首诗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责任。当我们步入爱河或踏足婚姻的时候,我们便不再是我们自己,我们俨然成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人”。我们为家庭、为子女、为父母、为社会而活,而不仅仅只考虑自己一时的激情或外界的诱惑。《圣经》上说:爱是恒久的忍耐;爱是不做鲁莽的事,不自私。

2.3 面对失恋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分手和失恋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各高等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中,适当加重心理卫生知识课时的比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合理看待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善待人生、热爱生活”。[4]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诗词中包含很多处理失恋的哲理,值得当代大学生借鉴。

晚唐著名女诗人鱼玄机在安慰失恋的邻家女子时说“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她的意思是:美貌如你我者,定能招来宋玉般的美男子,何必为那个负心的登徒子王昌而生气呢。汉乐府《行行重行行》中劝诫我们“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词中闪光的智慧,都是锤炼我们逆商的法宝,在面对失恋、挫折和困境时,让我们再以《诗经・郑风・褰裳》共勉: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3 结语

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在此大背景下,以汉语古诗词为突破口,着重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恋爱观这一话题。必须指出的是,文中对一部分所引用的古诗词的解读并没有沿用主流经学家的注解,而是采用了当下流行的解说,毕竟“诗无达诂”,这也是为什么经过了千百年沧桑后,古诗词依然是文学中的经典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炳海.《诗经》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2]孔子.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83.

[3]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爱情古诗词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从《诗经》开始历朝历代文化中,诗歌都承载着统治愿望、百姓疾苦,认知诗歌就是认知古往今来华夏儿女的价值诉求,学习诗歌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所在。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中国虽然没有宗教,但承载着百姓心声的诗歌就是我国人民的信仰,所以在诗歌华丽璀璨的国度,我们应该注重诗教,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中学阶段必须逐步培养学生鉴赏、释义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汉语文化基础能力。所以,笔者针对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价值分析

1.培养高中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落实,外来文化、语言对于高中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现阶段高中生对日韩文化的追逐,对欧美文化的沉迷,不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要领,更是汉语言运用的典范,在学习中让学生感知、认识古诗词能够使其充分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逐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进而提高爱国主义情怀。

2.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占有重要地位,古诗词承载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于汉语言文化的研究、认知与运用,更是对汉文化的无限热爱。然而,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认为古诗词学习索然无味,最终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通过有效改革古诗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汉语言文字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3.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赵志伟先生指出: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如今高中学生甚至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古诗词的学习就是读懂一首诗,然后根据高考的需要做大量习题,最终强化记忆标准答案,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所以,转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是内容、形式、艺术三者的结合体,充分感知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因此,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开展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1.有效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不能以单纯地考出理想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应该将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歌意境,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理解、鉴赏、评价、感知古诗词的魅力。

2.有效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置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所以若想实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置,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例如,在《长恨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内容设置中省去关于白居易的介绍,直奔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多重视角探析诗歌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性对诗歌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3.有效教学方法实施

第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利用蒙太奇教学法,如在学商隐《锦瑟》一诗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相思、缠绵悱恻的理解与认知,动态性、立体化的理解诗歌中体现的情思与温情;第二,从画家的角度将诗画联合的绘画法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如在《天净沙・秋思》这一小令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勾勒出夕阳西下的秋天景象,在作画的过程中将思乡之情体现在画中。

综上所述,全面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保证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升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适应青少年审美情趣变化、促使学生有效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教育相关部门以及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全面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蓝本,逐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鉴赏、释义、评价古诗词,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立洋.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32.

[2]甘立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6,3(15):73-74.

爱情古诗词篇6

一、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欲望。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欲望,我试着开展了“诗词比一比,展风采”等系列活动,多次活动后,我发现学生渐渐变了,由过去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变为主动地去读、去看、去背,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量,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加深了。

为了在“诗词比一比,展风采”活动中一展风采,为了台上短短的三分钟展示,学生纷纷从图书馆借来《古文观止》、《诗境浅说》、《词曲通论》、《全唐诗》、《全宋词》等资料积极做好比赛准备。除了有课下比外,还有课上个人比拼、团体比拼,为此我还特意安排了小组间对抗,合作才能共赢,学生常常会为一个小小的环节,展开激烈的研讨。 我真正深深体会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真谛,学生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就好多了。古诗词大比拼活动,悄悄地将语文课延伸到了课外,我从中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习惯的良好途径之一。

二、巧用诗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中华民族是有着高度凝聚力和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中国更是“诗的国度”,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在其间占有相当的重要性。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我充分利用古诗词中的爱国素材,利用好班会,及时对学生加以教育,我认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义务和责任。

我又试着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了“爱我中华,谁是古诗词小小演讲家”活动,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课下自觉做好了准备。活动开始了,第一组演讲的是岳飞的《满江红》,第二组展示的是于谦的《石灰吟》,第三组把杜甫的《春望》展示得很有创意,第四组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更具新意,各组的表现各有出色之处。学生个人比拼也很踊跃,每个学生吟诵着自己喜欢的诗词。活动后我趁机引导学生在多读且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再采用“说一说”、“议一议”等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内容在互动中拓展起来、丰富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互动中活跃起来、发展起来。最终作者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把学生一个个深深地感染了,有的禁不住泪流满面。这种形式不同于老师空洞的说教、刻板的讲授,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另外,我还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名言警句用心体味,揣摩作者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等,学生越发敬仰那些仁人志士,更加热爱祖国,这是对学生爱国情怀的一种培养。

三、巧用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结合我区的“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我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等能力。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订阅读背诵计划,可以从阅读一些简单的诗词入手,了解作者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这些古诗词很有帮助,再逐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诗词、文言文名篇等。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听、说、读、写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例如,在发下去一课的郑板桥的《竹》导学案后,学生兴趣盎然,我引导学生学写读后感,对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精神做了激情洋溢的赞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竹子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有的同学自选课外诗词,如赵翼的《论诗》,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等等,这些诗词都给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启发,我趁机再适当地加以指点,学生的进步就更快了。积累,不仅仅是语言材料的识记与背诵,更重要的是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积累。理解与运用是积累的基础,只有能理解、能运用的语言材料,才是“活”的语言材料。课外古诗词的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写作时学生可供选择的材料多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四、巧用诗词,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古诗词是记录古代人的生活感悟和所见所闻等,现代人对此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古诗词理解起来有时有一定的难度。但巧用诗词,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分类,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去感悟,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后,我试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爱国、思乡、边塞等题材的诗词分类总结,对于难以理解的名句重难点句子还要查资料、探究学习。 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巧用诗词,展示提升,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

结合我区的“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我班开展了“学习古诗词,我最棒!”大赛,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目前学生课外收集的古诗词等分类总结,对于难以理解的重难点词语,以及本诗的名句,作为展示的必展内容,展示组进行展示,其他组及时补充对抗,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爱情古诗词篇7

一、新课标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感悟自然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人在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时较为隐晦,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思想。很多爱国主义诗人在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时,往往会添加对美丽自然景观的描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达到诗人那样的丰富,便会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来勾勒出诗中的自然情景,通过自然情景的想象使学生对自然感悟的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古诗词人文教育中所展现出的思想文化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与诗人自身心理的反映,其中蕴含着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让学生在空间想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诗人所宣扬的情感中被感化,逐渐形成古诗词中诗人的良好修养,对一些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进行创造性的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诗词课程资源涉及历史、科技和文化,这些课程资源中也包含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强化小学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将古诗词中人文素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使自身的思想观念得到矫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形成全新的经验与理念,做到有所思、有所感和有所悟。

二、新课标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1.融入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强化学生人文情怀的感受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材都是经典古诗文化,每一首诗词的发生背景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古诗词的表面文字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古诗词中要尽量将每首诗词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诗词讲述的故事中进行深入学习。当学生对每首诗词的背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更加准确地体会当时诗人作诗时的心情,进而透彻地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好相关的语言,确定科?W的教学目标,并强化学生对人文情怀的感受。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古诗《别董大》进行教学时,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进行字面理解,而不明确高适对景物的描写是出于什么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此诗的深层内涵,教师便可以将《别董大》的故事发生背景进行简单陈述,使古诗词的背景文化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按照 由大到小的方向进行介绍。例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之后再详细地介绍。如此一来,学生在详细的文化背景下便明确了古诗的产生背景,使学生的人文情感得以强化。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古代诗人在进行作诗作词时,往往会融入个人的生活感受,然而其所描述的生活又高于其生活。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一,导入情境,教师在对《商山早行》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将创设出的情境定位在烟雾蒙蒙的早晨,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打破宁静,这种画面感十足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之前情境的创设,学生便会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早行?要去哪里?这种求知欲望便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著,虽然唐代离我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通过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

3.对古诗词的诗句细化解析,提高学生文化情感

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诗句十分抽象,但从字面的理解很难明确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这是因为古诗词是诗人通过文字的浓缩形成的,在诗词的制作中,很多诗句还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并对一些潜在的含义进行省略。这正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障碍。为此,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时要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正确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对李白的《赠汪伦》进行讲解时,要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让学生体会到诗句中抒发的友情。同时,教师也要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自然景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深入感悟李白内心情感世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国诗词文化中那种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对诗词中的特殊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教师便需要对“踏歌”进行单独的解释,即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4.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主要方向。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古诗词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让学生深入贯彻探究,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强化。例如,教师在对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教学时,需要在前一节课给学生留下课堂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作者和古诗词的产生背景,学生还可以通过分组进行资料的整合。在正式讲解古诗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充分提高。在自主学习中,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探究,能够大幅度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爱情古诗词篇8

【关键词】诗文教学渗透民族自豪感思想感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古诗词,不仅历史悠久,名家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特别是唐诗宋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音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因此,古诗词、古文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为此,学校也做了相应的工作,要求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早操前背诵。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古文,在教学中有哪些渗透呢?下面浅谈几点: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词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诗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曹植也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爱国豪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人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对家乡的热爱。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热爱家多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表现这一主题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绅在他的《悯农》中这样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朴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还有自居易在《观刈麦》中也写道:“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通过对天气炎热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2、渗透着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和坚贞不屈志节的教育

崇高的理想和坚贞不屈的志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古诗文中常有的主题。唐代诗人杜甫就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样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强烈的呼喊声中表现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理想;屈原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苏轼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和激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面临死亡之时,他舍生取义,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婉约女词人李清照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学习中,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正气、他们的铮铮铁骨而感动和震撼,并激励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坚贞的气节,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未来。

3、渗透了诚信和礼貌教育

“诚信礼仪”自孔子以来都是倍受推崇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精粹。《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的儿子元方的话:“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有礼知信的少年形象。又如《送东阳马生序》申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些古人有礼貌、讲诚信的高尚品德时刻激励着学生要以古人为楷模,学习他们,使自己成为有诚信讲礼貌的新社会的文明人。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5、培养学生珍爱生活 珍惜感情的心理品质

《蒹葭》、《游子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春望》、《石壕吏》等诗篇,真切地表达了人间可贵的亲情、友情、思乡情、故园情、家国情。这些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足以让人回味一生,并激励鼓舞人不断奋进。

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和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善良、尊老爱幼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上一篇:夏天的古诗范文 下一篇:介绍自己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