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20 18:08:30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篇1

审题是个巧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个理论“出入宇宙人生――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本来讲的是写诗与做人,既要学会“入”得认真、深刻与执著,又要学会“出”得超然、淡泊与洒脱。那么,看看我们是不是能把这种理论用在诗歌鉴赏审题上呢?

一、走“出”形式与误区

虽说审题要学会抠字眼,但也不能钻牛角尖,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以“出”的姿态审题。我们常常会看到表达技巧、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表现特色、艺术特色、手法这些专业术语,其实,这些问法大同小异,不必被它们圈死。但是,如果问的修辞手法,那么肯定只考查修辞手法了,因为这是非常狭窄问法,诗歌鉴赏技巧类题型最容易处理的就是问法狭窄的题目,因为诗歌鉴赏中修辞不过就那么几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问、顶针、对偶(对仗)、起兴、用典、化用、双关、叠词、互文等,而根据经验,顶针多数在元曲中出现,到目前为止,我只在2005年湖北省高考诗歌鉴赏《汉宫秋》第三折戏中发现考过顶针,例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然而,目前全国卷偏向诗词,所以这种手法基本可以忽略;很多学生做题时特别喜欢用对偶(对仗)和设问,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手法只限于语言形式,而诗歌鉴赏重在考诗歌本身的内容与情感,淡化语言韵律形式,所以,如果问修辞,对偶(对仗)基本可以不考虑,由此类推,叠词也可以不考虑;互文不在高考考查范文之内;化用与用典并不用分得太清,基本上考到“用典”就已经达到高考目的。这样一来,常用的修辞就只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和起兴了,而且前四种考查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对比”这种手法在分类上比较模糊,可以看做修辞类,也可以看做其他表现手法类,只是说,在答修辞时,多留一个心眼,发现有对比,就可以作答。所以,这样一分析,问题是不是变简单了一点呢?

刚才说问修辞就直接从修辞手法入手,如果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艺术手法或者手法?”这种问法的范围比修辞大,但包括了修辞,也就是说同样要从修辞开始考虑,没有修辞,就考虑别的手法,比如“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工笔、虚实结合”等,例如2014年重庆卷《商调・黄莺儿 赠燕》“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问题是: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是:拟人、用典、虚实结合。前面两个属于修辞,而虚实结合属于修辞以外的表现手法,可见,问题问的再大,也要从小处入手。所以,走“出”所^的形式与误区,不要被题目表象所迷惑,懂得这一点,做题时是不是心中更有数了呢?

二、深“入”题目的核心

除了修辞手法,还应该提到描法和抒情手法。诗词以描写和抒情为重,一般来说,诗歌考查以律诗最多,律诗颔联主要是写景,如果考查这一联,肯定是描法和修辞手法(写景也常用修辞手法)。而且有些题目,不会直接问这里用了什么描法,而会问是如何写景的;或者说颔联写景很精妙,妙在何处;或者问颔联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其实是在间接考查描法和修辞手法。例如:储光羲的《咏山泉》“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题是: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而答案则提到了比喻、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如果发现这些规律,题目难度是不是大大缩小了呢?

三、“出”“入”并用,“观之”又“写之”

对于常考的律诗而言,颈联和尾联一般要抒情,可全国卷即使要考查抒情手法,也不会这样直白的提问,而是会问这样的问题:诗人是如何抒情的?注意“如何”“怎样”这样的字眼,它们在提示我们方式方法的问题。或者有些出题人直接就全诗提问: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最后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感的?诗的后xx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看见这样的提问,我们无须钻牛角尖,其实都是问抒情手法。我们知道,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往往间接抒情考的最多。间接抒情也可从情与景的关系、情与物的关系、情与事的关系来分类。而情与景的关系考查最多,要知道,中国古代文人作诗最讲究委婉含蓄了,写景来抒情才是王道。那么就情与景的关系提问,我们便知,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结情是考查的重点了,就借景抒情来看,往往喜欢这样来考,借哀景抒哀情,借哀景抒乐情,借乐景抒哀情以及借乐景抒乐情,根据经验,考得最多的无非是借乐景抒哀情,或者借哀景抒乐情了。最典型的则是教材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前两句是借乐景抒哀情,后两句则是借哀景抒乐情。再说以景结情,我便想到2011年浙江卷《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结尾两句便是以景结情,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具体之景,“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我们会发现,诗词惯常的规律是先写景后抒情,但如果以景结尾,则很大可能就是以景结情,这算不算是一种规律呢?知道这种规律,我们做题审题时是不是可以淡定一点呢?而如果还要具体分析以什么景结什么情,则需要学生“入乎其内”了。

借景抒情作文篇2

一、借助叙述抒情

当把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时,它与一般的叙述就不同了,它要以作者的感受为灵魂,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彩。这样的叙述才会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较为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要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即可。例如 《我追求,我快乐》 中有段文字就是借助叙述来抒情的:

我是一条欢快的小溪。我从一座险峻的高山流下,一路走来,我从岩石的身旁掠过,我曾滋润如茵的绿草,也曾触摸大地的脉搏……我一定要和大海融为一体。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我知道,大海是我最好的归宿,不管追求的路上有多少痛楚等着我,只要勇敢地追求,我就会感到快乐。

这段文字叙述了“我”坚定信心、矢志追求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追求的快乐与欢欣,有力地突出了“我追求,我快乐”的主题。

二、借助描写抒情

借助描写尤其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情,在记叙文中是较为常见的。其形式多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写作中,由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支配,笔下的万事万物往往都会带有感彩,使得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 《小街》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小街像一条绸带由东向西飘去。那参差不齐的土屋与舒展的红砖青瓦排列东西两旁;围绕房屋的短墙上的积草显得肥肥胖胖;错落有致的小树为这条乡村小街镶上了一道绿边;横穿街道的电线上落着十几只即将归巢的麻雀。这一切,连同村东街口那棵老榆树,一并沐浴在暮霭之中,多情的炊烟又给它蒙上了一层轻纱。

这段文字中所描写的种种景物,都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彩,充分表达了作者爱家乡、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借助议论抒情

在记叙文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激情涌上笔端,此时,往往会借助议论来抒情。这时的议论,是被作者主观感情所支配的,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例如 《人生因你而精彩》 一文,就是这样借助议论抒情的:

茫茫人海中,是你点亮了我们生命里精彩的火花。是你同我们一起走过坎坷,走向生命的坦途;是你同我们一起走过黑暗,走向黎明;是你同我们一起攀登艰险,走向巅峰。是你啊,友情!是你让风雨中的我们不觉孤独。一生有你,我们的人生因你而精彩!

借景抒情作文篇3

一、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接对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它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不直接表明情感,写景则借景抒情,叙事则由事缘情,咏物则多托物言志,写史则咏史抒怀。例如,在明代唐寅的《》中,作者借景抒情,在我国古诗中多有花中君子、花中隐士的美称,唐寅在诗中设想故园的开放,由此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在此,作者借来作为情感的交接点。在另外一首李白的《感遇》中,则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以菊自喻,诗中写到“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开时却无人来采摘,借的遭遇来表达自己不得赏识、不被重用的际遇。

二、修辞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双关等。在平常做题中,学生最不易出错的是比喻、拟人,出错多一些的是借代和双关。例如,2013年的安徽卷,在所选的金代赵秉文的《和韦苏州〈秋斋独宿〉》中,出题人考查的是这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这其实已经降低了难度,直接点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但从实际答题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很难从“冷晕侵残烛”一句中找到借代这一修辞。所以,看似简单的修辞,其实也不简单。

三、表现手法

可以从写景和写人两大方面来谈:写景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想象、用典等;写人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借助细节(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来完成的,侧面描写则是通过环境、以次要人物衬主要人物以及特定的意象来完成的。

四、布局谋篇的技巧

常见的谋篇布局的技巧有以下几种: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先抑后扬、过渡、铺垫、伏笔等。在鉴赏这类题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弄清“位置决定作用”。布局谋篇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全篇。不立足于全篇,只从局部来分析谋篇布局的特色,这样的分析只能是一叶障目。

借景抒情作文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 知识 学习方法 古代诗歌

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关注点由只关注教师特征扩展到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即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师生交往、关注教9币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一道学习,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践经验看,多数人认为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不过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很重要,要有高效课堂,必先有高效教师。教师只有劳于课前,才能“闲”于课上,驾轻就熟,自如引导。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及时总结,授人以渔,教人以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从而使课堂因学生的广泛参与而有效乃至高效。

下面笔者拟以古代诗歌的鉴赏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教学生以法。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袭星空。诗歌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名篇迭出。千年前的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今天的我们,不读诗。则难以窥中华文化之堂奥。

古诗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难点之一。之所以难,除了文言文的障碍外,不得法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古诗鉴赏,老师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学生得法入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弟子如果不得其门而入,师傅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笔者认为,老师的责任在于要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使他们搭建起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桥梁。积累阅读经验。“人门”不只是小学老师启蒙教学的事,每一个学科,每一种艺术,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入门的问题。而老师所授之法,就是入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自己打开艺术的宝库。否则,学生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结果依然是门外汉一个!课堂教学时,许多学生面对古诗词无从下手,每年的高考。许多学生不得要领,就是尚未入门、没有得法的明证。为此,我们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如下引导,学生课堂反应大为改观。

一、积累诗歌鉴赏的有关术语

我教《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前,回顾总结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为远行备粮,明确诗歌内容、主旨、诗人风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类。比如:

(1)诗歌按内容,可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2)主旨分类:

A.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表达山河沦陷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B.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C.思乡怀入: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

D.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E.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3)诗人风格: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的诗风恬淡生动;王昌龄的诗风雄健深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4)语言特点:如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快⑤含蓄⑥简洁等等。

(5)表现手法:

①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点

描写方式:(a)动静结合,(b)虚实结合的不同;(c)点面结合,(d)正面侧面,(e)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f)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g)各种感觉:视、听、触、嗅,(h)细节,(i)场面等。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②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③主要的辞格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④其他写作技巧包括:(a)赋比兴(b)衬托(c)对比(d)渲染(e)卒章显志(f)欲扬先抑(g)联想想象(h)语序倒置等。

另外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如:a.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入寻味、含蓄蕴藉。

b.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

c.侧面描写:

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人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时积累诗歌意象一般意义:比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以“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以上内容,归纳整理印发给学生,时时积累。

二、分类鉴赏。培养思维方法。学会鉴赏诗歌的具体思路、方法,即如何运用以上知识来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依据分类,初步感知。确定思路

每拿到一首诗,诵读吟咏,先分类。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且介亭杂文・序言》)陈寅恪先生也曾经说过:“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之作品,考定其作成之年代,于同中求异,异中见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之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终恐不能有真知灼见也。”(《元白诗笺证稿》)虽然他们说的是诗歌研究之法,但未尝不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探究。

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按其内容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抒情诗又可分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抒情等等。

比如是抒情诗,可如下归类,搞清其特点。理清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

咏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物――情、志

怀古:以古喻今、讽今借古抒怀古――今

叙事:言理抒情事――情、志

拿到一首诗,读诗,先分类。假如是写景诗,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咏物诗,咏什么物,什么特点,借这个物抒发什么情、志;是怀古诗,“古”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古讽今呢,喻今呢。古与今什么关系……

(二)看清结构,知晓内容,明了中心

诗歌的一般结构:起: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

承:承上续写

转:承上启下。起下为主

合:点明诗歌主题

起、承部分往往描写,搞清描写方法(参前梳理);转、合部分往往抒情,搞清抒情方式。

比如是写景诗,就看是什么景,景有何特点: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然后看写景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效果;抒情用了什么方式,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抓意象,明意境,悟感情。这样诗鉴赏就变成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进行有章可循的思维训练,而不是漫无目标的摸索。

借景抒情作文篇5

关键词: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09-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中国是诗的国度。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地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中华民族是爱诗的民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律诗绝句等诗歌的文学样式,来愉悦自己的心灵,传递丰富的情感,寄寓深沉的思想,教育后世之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浸透在这浩如烟海的诗歌中。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时候,怎能不把目光聚焦到美丽而深沉的诗歌上。

中国美学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历来不主张情感的直接宣泄,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景物来表达。因而,古人特别重视情与景的关系。景是具体的,情是抽象的,借景抒情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辛弃疾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语道破了古人与自然景物的关系。中国诗人对山水的观赏是与他们的宇宙意识和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的。他们在对山水进行观赏描写的同时,也在山水中探索宇宙变化的道理,获得哲理的启示。他们借山水洗涤世俗的尘埃,消除胸中的块垒,从中启发进取的意趣。历代诗人更是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领略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激发人们人世沧桑的浩叹,以及关于时光永恒的思考。

描绘一个人的心态,若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难免空洞或者模糊不清,但如果换成用具体的景物来表达,就会生动真切得多。如:唐代的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短短四句景语,真切地表达了他“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无穷乐趣。再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逼真可见地写出了他“绝意仕途,醉心渔樵,真正领略了烟波妙景”的心态。

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从来不在他的诗词或文章里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但他的诗词却往往取材于高山大河,茫茫乾坤,而这些景物都非常明显地透露了他的气魄与胸怀。《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两首词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特别是“问”和“比高”两句,可以说是一语双关,喻示了他所领导的至高无上的革命和要主宰天下的伟大抱负。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景与情的关系是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古已有之,据说甲骨文中即有记载,《易经》中普遍运用,《诗经》里更是大肆发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作者用在水中小洲上“关关关”地不停鸣叫着呼唤配偶的雎鸠鸟,表达了对和谐专一的爱情的向往。可谓情景交融,相映生辉。

交交黄鸟,止于棘。……彼苍天者,歼我良人。――《黄鸟》

作者用黄雀鸟在棘刺丛生的酸枣树上“交交交”地不停凄惨鸣叫的情景,痛斥了奴隶主死后以活人殉葬的野蛮和残酷,表达了对这一暴行的强烈不满和愤恨之情。后世的文人学士大大拓展了这一技法,并运用这一技法在文学创作领域百花齐鸣,华章连连,让后来的文学评论家不得不赞叹:一切景语皆情语!

但是由于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文学素养不同,即使面对相同的景物,也会触发不同的感受;即使感受一样,也会有不同的抒情方式。李华来到古战场,看到的是一片凄惨荒凉的景象,想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抒发的是对战争深切的痛恨厌恶之情。――《吊古战场文》

苏轼来到古战场,看到的却是壮美如画的江山,想到的是“公瑾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壮举,抒发的是一个政治家应当在战场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伟大情怀。――《念奴娇・赤壁怀古》。

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以其绝妙的借景抒情,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博大无私的胸怀震颤了读者的心弦。他一方面抒写了“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的凄凉景色;另一方面,他又描绘了“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和“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的和丽风光。描绘之真切,抒情之自然,令人如临其景,如感其怀。但范先生写《岳阳楼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岳阳楼周围的景观,在阴雨天如何凄凉,在晴朗时如何明丽,而是为了抒发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但我们读景便可知情,作者思想感情在文中的流露,如清泉泻石,清澈流畅,并且非常明亮。

同时借景抒情还可以收到一箭双雕,一网多鱼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多层含义。于谦的《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桑》:“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都是如此。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用壮阔的长江之景之势,既喻示了他的远大志向,又抒发了他时光如流水,年纪变大,事业无成的感慨。李清照《醉花阴・重九》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用萧瑟秋风中挺立的黄,不仅点染了女性的瘦,而且显示了诗人高洁的气质,雅丽的人品,同时也感伤了韶华易逝,青春不在的情怀。

借景抒情作文篇6

一、情寄于人

作者借文章中所描写的人来表达情意。在描写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把对人物的 赞美、爱慕或是憎恶、谴责等思想感情都凝聚于笔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朱自清的《背影》是情寄于人的一个范例,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精心刻画,抒发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二、情寄于物

作者对生活中某一客观事物有所感触,于是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寄寓在这一物体中,通过对这种物体的描述来抒发作者的情怀。这就是情寄于物,也叫咏物言志。

《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等的描述,表现了它努力向上的气质、团结一致的精神。说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不仅写出了它的形态特征,也表现了它的内在气质。作者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时,说它在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从而突出了它的坚强性格和反抗精神,显示了它鲜明的个性特征,暗示出北方军民正抗击着日寇的疯狂扫荡,抗击着顽固派的猖狂进攻,从而体现出文章的时代色彩和战斗意义。文章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并且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情思,同时,文章的外景和内情、形象性和象征性结合得非常新巧、自如,达到了和谐统一。

三、情寄于事

这类文章主要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题材,但是作者的目的不在于记叙事件,而是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感情。

《我的老师》记叙了七件事,这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叙事中融合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情,使得这些平常小事变得十分生动、感人,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四、情寄于景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为人们抒发不同的感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很多作者常常借助于某一景物来抒发某种思想感受,为所描写的景物涂上了自己情绪的色彩。

鲁彦的《听潮》是情寄于景的典范。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海以人的灵性、姿态和动作,描绘了大海潮起潮落的壮观景象,揭示了大海刚柔相济的神秘。因为作者鲁彦喜欢大海,对潮起潮落的声音特别欣赏,尤其是潮来的时候。这些都源于作者对生活和未来的热烈追求。文章通篇写景,又无不是在抒情,情寄于景,使情景浑然交融。

五、直抒胸臆(属直接抒情)

在行文中,作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基本上不借助外物,不结合叙述、描写等表现手法,而是运用生动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对所写人物、事件的爱或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借景抒情作文篇7

语文高考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从一卷移到二卷,变客观题型为主观题型,答题的难度显然有所提高。鉴赏中有关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解说进行正误判断,热现在则要求考生作出分析,并作简要的阐述。这就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3、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4、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5、比喻和象征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6、夸张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借景抒情作文篇8

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人即景写情,因景生情,此时的景物不再是自然之物,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意趣迁移到所见之景上,眼中的各种意象就被感染上了作者的情愫,情和景融合在了一起。

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是诗人闲暇旅途中的所见有感,诗中选择了诸多秋末冬初的意象,木叶飘零,鸿雁南归,北风呼啸,江水寒凉。种种意象,展现了无尽的萧条与凄凉。诗人羁旅在外,客居他乡,睹物思怀,不禁愁肠寸断,泪流满面。诗人借助江上早寒时凄清的景色,抒发了自己怀乡思归的凄楚之情。再如王昌龄的《闺怨》,把深闺里的当作叙述主题,描写从前她一心希望夫君能够早点鱼跃龙门,虽一人只身在深闺但并不觉得愁苦。可是当她登上楼头,春光融融,杨柳依依,田野间随处可见出双入对的踏青之人,而自己却独守空房,与丈夫天各一方,惆怅、惋惜之情不免涌上心头。诗文中生动细腻地表现出闺中的情感变化:自己是否会像这路边的杨柳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枯黄褪色?一想到此,便悔不该当初让丈夫远走他乡,建立什么功业!诗人用白描手法传神地描绘出深闺的哀怨之情、失落之意、相思之苦。

二、用典言志,抒写心怀

古人在创作时常常会通过典故来表情达意。有时有些内容不便在诗文中直接表露出来,就需要借助一些历史故事、引用前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抑或是抒发对当前国事、自身阅历的感慨。用典会使诗文情感表达更含蓄,更委婉。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选取了四则历史故事来讽喻当时的朝政,抨击当时大权在握的韩腚忻疤煜轮大不韪,草率北伐,想侥幸成功的错误行径。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满腔的报国之情,流露出诗人渴望北伐、收复中原的愿望。接着又回想当年宋武帝先后打败了后燕、后秦,从而声名显赫,而宋文帝在战略上急于求成,仓皇北伐,最终功败垂成。由此表明作者想一心收复沦陷的国土,又不想草率行事的主张,想让当朝统治者引以为戒。然后又用汉将霍去病抗击敌人,一直打到狼居胥山,而后凯旋的历史事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瓜步山时修建行宫的典故,真切流露出诗人力主抗金的雄心。最后用“廉颇虽老,仍能为君王效力”的故事,表达作者忠心不二、报效国家的情感。这首词不失为宋词用典的典范。

三、借古讽今,点明题旨

古代文人墨客常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或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或是关注社稷,关注民生,给读者留下极好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李商隐的《隋宫》中,提到了隋炀帝征求萤火虫和让百姓在运河沿岸种植杨柳的两件事。而今,曾经的萤火虫已经没有了,而运河沿岸的杨柳却依然栖落着乌鸦。这“有”“无”二字便道尽隋朝灭亡之后的悲戚景象。晚唐的时候,统治腐朽,党争频繁,皇帝则多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作者在诗中提到隋炀帝的事,所用的手法就是借古讽今,李商隐之所以不惜笔墨描写隋宫极尽奢华的生活景象,目的就是挖掘隋朝灭亡的原因,把国家兴衰之理隐喻诗中,劝谏世人尤其是统治者要引以为戒。然而,就像刘禹锡说的那样――“人世几回伤往事”,兴衰成败的故事一直反反复复地上演,而作者却无能为力,只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寄寓在诗作中,聊以自宽。

总而言之,通过写景抒发内心情感、通过用典表达作者志向、通过前朝故事讽喻当今是间接抒情常用的抒情手段。它们能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或细致微妙,或粗犷豪放,只因抒感的方式不同,便有了诗作间的差异,欣赏时要慢慢品读,方能知其味,晓其情

上一篇:夸夸我的家乡范文 下一篇:理赔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