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

时间:2023-10-27 05:40:30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1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监测;土方开挖;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21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基坑工程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国家将基坑支护施工与基坑土方开挖纳入危险性较大工程,对其施工方案进行专项评审。由于影响基坑安全因素多,不确定因素多,且是土方开挖,土建施工等多方面的配合,所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二、某支护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1、工程概况:

某工程主楼9层、裙房4层,设有1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6.0米,局部开挖约7.0米,开挖面积约4860平方米。该场地位于盐都区,基坑一面临近住宅楼,另三面靠近马路,路下均有地下管线(燃气管道线,通信光缆、自来水),环境复杂。

基坑支护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结构,止水采用φ850单排三轴深层搅拌桩,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坑内采用14口疏干井结合明沟排水。

2、主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施工前进行内部技术交底,让现场技术和施工人员明白各主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指标。针对本工程条件,主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2.1三轴深搅桩施工质量关系到止水的效果,为本工程重点质量控制目标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止水桩的止水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桩位、桩身的垂直度、下层与提升速度、喷浆等进行严格控制。

(1)桩位控制:由于本工程三轴止水搅拌桩是咬合的,在直线部分单点测放桩位;而有许多地方是弧形,那就要计算组桩的角度,测放桩位时用两点进行定位,严格控制组桩与组桩之间的咬合。

(2)桩身垂直度控制:控制桩身的垂直度也是保证组桩与组桩之间咬合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根据桩架垂直度指示针调整桩架垂直度,再用经纬仪从垂直二个方向对垂直度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并用线锤校核,发现偏差及时调整机架,保证垂直度不大于0.5%。

(3)搅拌均匀性和喷浆控制:为保证搅拌均匀性,下沉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小于0.7米,提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小于1.2米。为保证桩身强度,需对水灰比和流量严格控制。水灰比为1:1,用比重仪随时检查水泥浆的比重,严格按预定配合比制作。为防止灰浆离析,放浆前必须搅拌30秒再倒入存浆桶;压浆阶段输浆管道不能堵塞,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土浆夹心层,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0.8mpa。如果发生管道堵塞,应立即停泵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下沉0.5m并注浆30s后方能继续提升注浆,以防断桩发生。

深搅桩正式施工前,事先施工大小幅各五根,并根据试打情况调整施工参数。

(4)施工冷缝处理:三轴深搅桩出现硬接头,采用一般的桩号记位法难以保证准确找到该硬接头,容易造成遗漏,造成基坑开挖后漏水。解决方案如下:

采用坐标定位法记录深搅桩硬接头位置,具有准确无误,定位准确的优点,为以后便于采用高压旋喷桩或压密注浆补漏提供准确依据。2.2支护桩(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基坑的安全,为本工程重点质量控制目标之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成孔、灌注等环节。

(1)成孔:本场地为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容易产生塌孔和串孔现象。为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缩径、不塌孔,使桩径达到设计要求,需严格控制泥浆浓度。开始钻进时的泥浆比重为1.20~1.25,粘度为28秒左右,采用快钻慢进,钻至设计深度后,及时通知质检员及监理,钻具上提20cm进行清孔,直到排出的泥浆比重在1.15~1.20,粘度在18~20秒,含砂率

(2)水下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应测定送至现场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初凝时间控制应大于6小时,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导管底部距孔底的距离宜为40~50cm左右,在漏斗与导管之间应该用隔水栓隔好。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首灌时导管底端能一次埋入混凝土中0.8m以上,所以必须事先计算首灌量。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应连续紧凑,中途不得中断,要保证导管埋深在2~6m,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试导管埋入深度并记录。严禁导管拔出混凝土面,以免出现断桩事故。及时计算灌注桩充盈系数,控制在1.0~1.3之间。2.3立柱桩施工主要控制指标:

立柱桩要求定位精度高,测量采用全站仪、经纬仪进行放样,其位置必须避开工程桩(利用除外)、地梁、柱等。为保证立柱上部型钢格构柱锚入下部灌注桩长度,型钢格构柱与下部灌注桩钢筋笼采用焊接整体放入,在型钢格构柱内浇筑砼。 三、土方开挖重点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有关单位和专家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开挖前成立基坑开挖应急小组,落实应急施工人员和应急物资。支护结构、止水帷幕需养护达到设计强度,且地下水降到标高(如有地下水)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需遵循分区、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开挖过程中应进行基坑监测和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开挖期间,基坑周围严禁堆载,挖出的土方及时运走,并重视对支护结构、降水井、工程桩、监测点及地下管线的保护。挖到标高及时浇筑垫层,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

常见的应急预案:

(1)开挖过程中若出现位移过大,地面发生开裂等险情,应立即停止挖土,必要时坑内回土反压,坡顶卸土、卸载。情形严重时,需增加支撑(对于支护桩结构)。地面裂缝应及时采用水泥砂浆灌实,防止雨水渗入。

(2)如果土方已开挖至设计标高,出现位移过大,地面发生开裂等险情,应加快素砼垫层施工进度,并提高垫层标号。

(3)如坑壁发生局部渗漏现象,应及时用棉絮、快干水泥封堵,并加引流管将水引出,但严禁流土。如果漏水流土严重,则坑内立即回填土方,坑外用压密注浆或旋喷桩堵漏。如果坑底发生突涌,立即回土反压,采用管井降水。

(4)如果地面出现塌空区,及时用素砼灌实或注浆灌实。

四、基坑监测重点注意事项

监测基准点必须位于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基坑开挖前必须将监测点和元器件埋设完毕,且必须进行不少于二次的初测,初测结果要连续、稳定。监测必须及时、真实,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有关单位,实行信息化施工。

五、结语

由于基坑工程危险性大,一旦出安全问题后果严重。建设单位要适当增加投入,设计单位要科学严谨,施工单位要精心施工,监测单位应及时反馈监测成果指导施工,监理单位需加强监督和管理协调,所有有关单位必须齐心协力才能保证基坑顺利开挖和周边建筑、道路、管线等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2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施工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地下3层、地上4栋33层塔楼及连成一体的6层裙楼组成,建筑总高度128m,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桩筏板基础,属一类高层建筑。基坑面积8200m2 , 基坑周长约380m,基坑开挖深度12.8m,电梯井、集水井开挖深度为14.2m。本工程深基坑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①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较深,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②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③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施工场地狭小,基坑周边紧靠相邻建筑物和城市道路,距最近的建筑物仅有10米。

2 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较复杂,地表上覆土层为杂填土,以下依次分别为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圆砾、泥岩。场地内有两层地下水,第一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中,属上层滞水,水量贫乏,主要由大气降雨及地表水补给,无统一地下水位。第二层地下水赋存于圆砾层,属孔隙水,具有承压性,静止在地面下8~12m左右,水量较大。

3 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

针对场地狭小、不利因素多的建筑环境,既要保证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城市道路和地下市政工程的安全使用,基坑支护结构和降水排水体系必须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才能限制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防止边坡坍塌。但围护体系毕竟是临时结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也要考虑其经济性。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对不同的基坑面分别采用喷锚支护和支护桩+预应力锚杆这两种支护形式:

3.1 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是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支护方式,它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的总称。通过在岩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的土钉锚杆,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弥补岩土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保证边坡的稳定,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起到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使整个坡面形成一个整体。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基坑南侧、西侧、东侧均采用喷锚支护结构, 坑壁上下共九排锚杆, 锚杆孔径130mm,采用28、32螺纹钢,长度15~18m,注M10纯水泥浆,坡面挂φ8@200×200 的钢筋网,喷射100厚C20砼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内地表以下3米内的土质为杂填土,土体变形较大,成孔困难,根据此情况,第一、二排锚杆改为打入式钢花管。

3.2 支护桩+预应力锚杆

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噪音小、无振动、无挤土、刚度大、抗弯能力强、变形小等优点。支护结构设计的重点是基坑的东面和北面,该范围的基坑侧壁紧邻城市道路和两幢住宅楼。这两幢住宅楼均为7层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6m,该基础对基坑的变形十分敏感,基础外边线距基坑边缘较近,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为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采用悬臂式排桩支护桩+预应力锚杆支护,既满足场地狭小的施工条件,还能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支护桩共为17根(桩径1000mm) ,护壁桩桩间采用二道预应力锚杆支护,预应力锚索钻孔直径130mm, 25.5 米长锚索16条、24米长锚索16条。锚索采用φ15.24mm(7φ5)钢绞线,预应力锚索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以确保锚杆抗拔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3.3 深基坑降水

该工程由于两面紧靠城市道路,两面紧靠建筑物,为确保工程周边城市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所以不能采用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方案,而只能采用局部降水。基坑周围设计施工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以阻止基坑周边地下水因基坑降水而流入基坑,从而保证基坑周边土体不致变形,防止周边道路和建筑受损,保证基坑、道路和建筑的安全。

4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

4.1 积极采取预控措施

(1) 认真研究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基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分析可能导致边坡土体失稳、坍塌的各种因素,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和土质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2) 组织施工图纸会审,了解、分析场地内各种市政管道管线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3) 严格审核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施工单位原施工方案为直接开挖、支护至12.8m,然后施工工程桩。考虑施工场地内-9m以下的土质较差,工程桩施工过程中如果泥浆未能及时排除,泥浆会浸泡支护好的基坑壁,极易引起塌方。因此组织各参建方研究,为确保后续施工的安全,决定调整施工方案,基坑先开挖、支护至- 8m,然后进行工程桩施工,待基桩完成后再进行- 8m 以下基坑土方、支护的施工。

(4) 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认真检查原材料型号、品种、规格及锚杆的部件质量,检查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见证取样送检。

(5) 必须了解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中的测试监控内容与要求,如基坑支护尺寸的允许误差,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对邻近建筑物、管线、道路等环境安全影响的允许程度。

4.2 严格控制支护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重在过程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补救比较困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会延误工期。因此,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1) 土方开挖时,重点监督施工方是否切实按施工方案进行开挖,开挖中是否对支护桩、护壁造成影响;是否超挖,复核每个层面的标高,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土体开挖后无支护的暴露时间。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挖土,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 挖出的土方及时外运,基坑顶四周不得堆载,以免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随着开挖的进行,在基坑顶四周及坑中适当位置布置集水井及明沟,及时向外排水,严禁带水作业。

(3)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施工过程中,对于支护桩工程要监督每根支护桩的施工全过程,见证钢筋笼安设和连接、砼试块取样及制作。同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注浆导管每次的拔起高度,严防桩身夹泥形成断桩。

锚杆应按设计倾角和深度施工,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插入长度、注浆配合比、压力及注浆量等进行检查。当钻孔遇到障碍物无法钻进时,可以改变钻孔方向;当钻入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该区域内增加锚杆的数量,按抗拔力等同的原则补强。

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其绑扎随开挖分层进行。坡面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土质较差、采用钢花管的杂填土层,则需先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压力注浆。

4.3 及时组织基坑支护安全专题会,落实相关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基坑支护工程受各种水文、地质、雨水及周边环境等复杂条件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难从理论上预估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及时组织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处理措施。

4.4 基坑支护监测

基坑支护工程风险性较大,为了确保基坑在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必须对基坑和周边城市道路、建筑物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土体变形情况,边坡的稳定状态和支护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边坡失稳和周围建筑物沉降、开裂等事故发生。

(1) 土方开挖前在周边建筑物内设置监测点,并对建筑物、道路原有的裂缝、变形等情况进行记录、拍照,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2) 除要求施工单位对基坑支护的沉降、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四大角垂直度进行监测外,还要求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各参建单位。

(3)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数据,以后监测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如发现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变形速率加快有事故征兆时,应加密监测频率,并采取有关防范措施。

5 结语

深基坑工程涉及到支护桩工程、深层搅拌桩工程、降水工程、锚杆土钉墙工程、土方工程、监测工程等。通过本工程的基坑施工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 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发挥参建各方作用共同对基坑的安全和正常施工把关。

(2) 施工阶段做好各项技术参数的完整记录、分析尤其必要和重要,一是监督检查基坑支护现场施工的全过程,二是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必须分层进行),及时协调土方作业与基坑支护作业的配合关系,土方作业队与支护作业队配合密切,不但能防止土方坍塌,保证支护工程顺利施工,而且能省工期,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3) 完整记录各项技术参数和基坑监测的沉降位移数据,分析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4) 支护工程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严禁天然水、生活与施工用水的浸泡和后续施工对支护面的损坏,为基础及地下室施工创造一个安全而良好的施工环境。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3

关键词:基坑;施工;支护;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的差别大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常会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这往往就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5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都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很小,甚至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2、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参数,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2.2 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2.3 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水位情况及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

2.4 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3、 结束语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4

关键字: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理论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深基坑支护施工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在软土地基地区,应用的支护结构类型更为众多。目前常用的主要有钢板桩、型钢桩及水平析架、挖孔桩、灌注桩、灌注桩加化学灌浆、地下连续墙及锚杆、旋喷桩帷幕墙等类型。

二、深基坑开挖的主要问题

1、支护结构的位移

在一般情况下,可假定在基坑开挖周围的土体变形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所以由于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和基坑底部的隆起乃至失稳都是和地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密切相关的。而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又与其本身的刚度、支撑的刚度、支撑的预应力值、基底土壤的变化有关。在不产生失稳的条件下,坑底的隆起量又与支护结构的插入深度,以及土壤的基床系数等因素有关。

支护结构插入深度与位移的关系。在保证基底不隆起失稳条件下,也就是说插入深度满足最小值要求的条件下,支护结构插入深度与位移量关系不大。如果插入深度满足最小值要求时,企图以增加插入深度来减小侧向位移是徒劳的。

2、支护结构的稳定

支护结构的稳定与否是深基坑开挖的头等大事,在设计时就需十分重视,对与稳定有关的各个方面逐项加以验算。在施工实施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才可确保基坑的稳定。此外还须对设计时没有预料到的因素加以防止,如在坑边的超量堆载、坑边邻近地段打桩、地下水管爆裂、井点失效、连续降雨等等。支护结构的失稳有两种情况。

(1)结构破坏或变形过大导致失稳,支撑体系设计强度不足,土锚或锚碇抗拨强度不足,施工质量欠佳等因素都可能使支护系统失稳,当用无撑无锚的支护结构时,如抗倾覆安全系数不足,亦会导致失稳。

(2)土体失稳,基本上是土体产生圆弧滑动而导致失稳。众所周知,软土地层中土的抗剪强度通常是随深度而增加的。适当增加插入深度,提高支护结构刚度对减少坑底隆起量,提高稳定性是可取的。

三、支护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

1、水泥搅拌桩支护

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为保证质量,相互搭接的两根搅拌桩施工间隔不宜超过一周,定位误差不超过3cm。预搅下沉的速度由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大于70A。到达设计深度后,边喷浆边旋转,并按设计要求速度提升搅拌机,使水泥浆在搅拌体长度内有足够的数量和分布均匀,提升速度误差不大于士10cm/min.要保证搅拌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施工中加强质量检脸,做好原始记录,记录桩位、工作电流、电压、下沉速度和时间、提升速度和时间,输浆时间以及水泥用量,外加剂用盘、水灰比等内容,对施工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作详细记录。深度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c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s。

图1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图

①定位:将搅拌机移动到指定桩位,定位对中。②搅拌下沉:启动电动机,放松卷扬机钢丝绳,使搅拌头自上而下切土下沉,直至到达设计深度。③注浆搅拌提升:开启灰浆泵,待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按设计要求的速度提升搅拌机,边注浆、边搅拌、边提升,使水泥浆和软土充分搅合,直到提升到桩顶设计标高,然后关闭灰浆泵。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提升速度必须根据原状土的土质条件和水泥掺入比等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由设计人员规定提升速度),否则易产生搅拌不均匀。④重复搅拌下沉:再次将搅拌机边搅拌、边下沉,直至设计深度。⑤二次提升:边搅拌、边提升,直至桩顶。⑥停机:搅拌机提升到地面,关闭搅拌机电源,即完成“8”字型截面的水泥土桩一根。

进行第二根施工时,重复上述过程。对于一般软粘土地质条件下施工,完成一根桩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对于比较坚硬的粉砂层中施工,大约需要3~4小时才能完成一根桩。

2、土层锚杆的有锚支护桩

当基坑很深,譬如说H=10m以上时,要采用悬臂支护桩就比较困难了。然而这样的情况今后有时也会碰到。像这样深的基坑必须采用有锚支护桩,但是如果建筑四周均为房屋和街道,不可能采用地面拉杆,因而只能考虑采用土层锚杆支护。土层锚杆的设计一般包括确定基坑支护承受的荷截及锚杆布置。锚杆承截能力的计算、锚杆稳定的计算、确定锚固体长度和直径以及拉杆直径等。这些方面均有计算公式和实例借鉴。

土层锚杆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成孔、安放拉杆和灌浆三道工序,成孔的方法通常有清水循环一次钻进成孔法、潜水钻成孔法和螺旋钻孔干作业法。施工地区可根据土层和地下水位情况选用清水循环一次钻进成孔法或螺旋钻孔干作业法。钻孔设备可用现有的地质钻或矿山钻加以改装,使其适合于在不同角度下进行钻孔。拉杆材料常用的有钢管钻杆、钢筋、高强度钢丝束或钢绞线。如基坑不太深可优先考虑采用钢管或粗钢筋。灌浆可使用预应力砼后张法灌浆使用的灰浆泵加以改进。

3、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是先在拟建筑的地下结构平面轮廓上,设置导墙和导沟,然后在导墙内用专用挖槽机械挖掘深槽,依靠专门设计配制的膨润土泥浆,维持槽壁土体稳定,再在泥浆中沉放钢筋骨架浇灌水下混凝土形成墙段。在逐段连接成地下连续墙后,可进行地下结构的开挖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无振动、无噪音、开挖无需降水和放坡,对邻近建筑物无影响等优点。

图2 地下连续墙建筑示意图

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和工作状态基本与钢筋混凝土板桩结构相同,不同处仅是钢筋混凝土板桩结构是将预制板桩用锤击法打入地基中,而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是在地基中挖槽,在槽孔中就地浇灌墙体,若是预制板壁式地下连续墙,则在槽孔中插入预制板墙,和板桩结构更类似了。

挖槽的稳定计算,通常是进行作用在槽壁上的土压力和泥浆压力的计算,若算得泥浆压力大于土压力则认为挖槽是稳定的,反之为不稳定。计算土压力时,一般是根据库伦理论分析和运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在地面荷载作用下挖槽深度的主动土压力。泥浆压力主要是计算泥浆在自重作用下对槽壁的压力,对于泥浆在槽壁上形成的泥饼所产生的固壁作用力,因其值与泥浆自重压力相比较是很小的,所以偏安全的计算中忽略不计。

由于地下连续墙是由一系列单元墙段组成的,墙段间施工缝处的接头,一般是做成圆弧形接头和槽榫形式。圆形接头是用利接头管作模板施工的。槽形榫接头是利用V形钢板制作的。这种接头可做成二种形式,一种是在单元墙段的一端做成槽,另一端做成榫,槽榫结合。第二种形式是墙段两端都做成槽,在接头处是一个空穴,再在共内根据要求浇灌泥浆、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榫柱。

四、结语

在当前基本建设规模压缩的形势下,总结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经验,试验挡土桩锚杆的受力性能,研究挡土桩锚杆支护的机理,是及时的、必要的。通过监测,及时掌握了结构和环境的变化,做到信息化和情报化施工,从而自始至终确保了场外四周地上地下各项设施的有效运转和安全使用。通过对深基坑支护系统地总结经验,科学地研究讨论,不断地巩固提高,将会对深基坑支护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五、参考文献

[1] 靳永军,吴海洋,刘德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36):637-638.

[2] 刘伟,薛英斌,秦维仲.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求[J].科技信息,2010,(14):716

[3] 许平.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质量事故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4):128.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5

【关键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2 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2.1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2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2.3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4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 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3.2 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3.3 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4 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4 结束语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6

【关键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处理方法

1 前言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2 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2.1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2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2.3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4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 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3.2 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3.3 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4 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4 结束语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7

关键词:工程监理、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ound in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large high-rise building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resul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is self-evident. This paper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how well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 and Suggestions for supervision engineer to do the quality control work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建设,深基坑支护的工作已经成为高层建筑建设的重要步骤。工程师在进行施工的工程监理时,要深入的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于施工的过程进行很好的控制,才能做好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

这里先介绍下什么是深基坑支护工程

1、 深基坑支护

深基坑工作是指工程进行施工时相对应地平线的开挖深度大于或者等于5米,或者虽然深度没有大于或者等于5米,但是由于自身的土地、环境等因素而影响施工安全的工程。深基坑支护是指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工程中,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的安全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深基坑以及其周边所采取保证安全的措施。深基坑支护的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的质量性和安全性,还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时严格按照国家的明文规定,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工作。

2、 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为了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工程监理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工作。

(一)、对工程进行事前控制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前,应该做好足够的事前准备工作。工程监理师应该是施工前仔细的勘察好施工工地以及其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找到施工规划中的漏洞和不足,严格严密的审查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方案。对于有关于施工和支护工程的单位或者企业,要对于其工作业绩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施工人员、主要的技术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只有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和人员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规则,是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必须的工作,规则不仅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还应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符合,要具有针对性,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要有很好的预判和防范。只有做好施工工程的事前控制工作,才能为做好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做好良好的铺垫,是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良好的开端。

(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师进行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的关键和主要部分。工程监理师在进行质量控制时,要抓住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从关键点入手,做好施工现场的工作要点。比如在进行土层锚杆施工时,由于其工作的程序复杂,需要进行检测和旁站的部分也较大,因此在土层锚杆时应以旁站为主,而在检测和验收时应以检验质量为主,抓住了工作要点,进行质量控制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材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到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对于水泥、钢筋等主要的施工材料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则的要求进行采购。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的协调合作,是进行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关键,是工程监理师的中心工作。

(三)、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检测工作

对于深基坑工程的检测要从施工的开始到结束持续的进行,对工程的质量性和安全性随时的给出准确的监测结果,根据检测的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来制定对策进行相应的改变。对于深基坑的监测包括土层监测、水位监测和周边环境的监测等有关质量安全的方面,如果监测结果达到了预测中的警报值,要迅速的通知相关部门加以解决。检测工作不仅包括对于质量性和安全性的监测,还包括对于紧急情况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土层会出现裂缝,地下渗水,以及由于天气原因连降大雨等情况,这样就要对深基坑进行全面的检测,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于常见的安全问题问题的处理是长久以来人们总结处理的经验和教训,但是每个施工工地的情况都不会是一样的,这样就要求工程监理师能够很好的结合施工的现场,找到最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检测是工程监理师能够很好的进行质量控制的保障。

(四)、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控制

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控制包括对于工程建设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步骤要严格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控制,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建设中对环境和自然的平衡的控制,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控制等等。对工程建设要实现科学、文明的管理,严谨深基坑支护建设中出现偷工减料、面子工程的出现,对于土层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有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施工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是施工单位应该首要关注的方面。

(五)、对各个部门的工作的协调

工程监理师在进行质量控制的工作时,要注意协调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工作,因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所代表或者谋求的利益是不尽相同的,既有各自的利益,又有整体的利益。合理的运用规范的约束力量,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施工工作能够协调进行,才能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建设乃至整个工程的建设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共同努力。

结语:目前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继续火热,全国各地的高层建设在大量涌现,因此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不仅是工程监理师的本职工作,还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秦惠民,叶政清. 深基础施工实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王广月,王盛桂. 地基基础施工[M]. 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

[3]、姚谦峰,陈平.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M]. 郑州,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仲景冰,于群舟.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篇8

关键词: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化发展,深基坑及超深基坑工程项目数量逐步增加,深基坑支护工程因其施工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紧张、施工工期紧迫等相关特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进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的大大增加,所以,在土建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进行优化控制,确保工程高质安全完成,保障建筑在日后使用中高效稳定。

2. 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因为各个区域地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伴随着地区变化,对应的工程水文条件及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在设计开挖深基坑支护的进程当中,就各个区域位置而言,应结合所在地实际地质情况针对性实施设计工作,便采取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旨在实现不合理开挖面积的优化降低及使得组织结构免遭大规模破坏等,有助于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2.1工程实例概述

本工程位于扬州市文昌中路与大学南路交叉口东南角,总建筑面积为141640O,本工程基坑A区商业南侧、B区南侧、西侧和北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其余各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0。基坑支护结构有效使用期为18个月。支护结构形式:基坑各侧均采用850@1200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A区和AB区连廊采用钢筋砼钻孔灌注桩+一层钢筋砼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B区采用钢筋砼钻孔灌注桩+二层钢筋砼内支撑结构形式,A区南侧、AB区连廊两侧及B区北侧基坑内,外侧局部范围内采用压密注浆对坑内外土体进行加固和防渗处理,其余各侧钻孔灌注桩之间均采用钢筋网片Φ8@200厚80mmC20喷射砼面层进行保护。A区、AB区连廊区和B区会所区灌注桩桩顶设置900×800钢筋砼冠梁,B区商业东侧和西南侧灌注桩桩顶设置1000×800钢筋砼冠梁,B区商业西侧灌注桩桩顶设置1100×800钢筋砼冠梁,桩顶锚入冠梁50mm。支护桩总桩数958根。

2.2控制要点

(一)土方开挖

纵观可知,能够将基坑开挖进程看作为破坏原状土平衡的过程,一般都会形成一定事故风险,伴随着开挖进展加大,相应风险随之增加,基于此,在开始土方开挖施工之前,应认真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深基坑开挖应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包括先撑后挖及开槽支撑、分层开挖及杜绝超挖等。在基坑开挖中,通过有效组织管理与合理计划安排,可实现对现场施工条件的充分用,旨在对施工安全及质量、造价及进度等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坚决不得进行施工方案的任意修改,避免出现盲目施工。因为土建工程深基坑面积普遍较大,开挖基坑的时候,需分层分段实施,并尽量减少每步开挖之后尚未进行支撑之前基坑实际暴露的时间,若基坑底部长时间暴露在外,则会诱发基坑事故问题。在深基坑边壁位置,避免土体松动或者是超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放缓施工进度,直到正常之后才可继续进行施工操作。开挖基坑后续注重管理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指定位置停放各类型土方开挖机械,使之跟基坑保持适合距离,规避开挖时支撑系统遭受挖土机械碰撞的情形出现,使得支锚体系与支护结构间的有效连接免遭破坏,消除事故隐患。

(二)喷混凝土边坡支护

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对钢筋网进行绑扎,处于面层内部的钢筋网片应可靠连接锚固装置,结合设计规定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稳定,不得产生晃动情况,绑扎钢筋网片是应将网格偏差控制于±10毫米范围之内。进行钢筋网铺设的时候,钢筋网各边大街长度不可以低于300毫米。在砼喷射进程中,应充分确保砼喷射质量,经过一系列有效试验合理确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运输存放混合材料时应规避漏水情况出现,防治大块石等杂物混入其中,避免材料遭受雨淋等,通过筛选之后再材料放入喷射机设备中。喷射混凝土分两层喷射施工,待第一层混凝土终凝前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在钢筋的部位,先喷钢筋与坡面之间的混凝土,以防止钢筋背面出现空隙。喷射中,如果发现脱落的混凝土被钢筋网架住,应及时清除;受喷射面有滴水、淋水时,可埋设导管排水;导水效果不好的含水土层,可设盲沟排水。

(三)基坑监测

在实际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进程中,若周边环境复杂且恶劣,加之未能详细勘察工程地质情况,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对工程施工设计造成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工程事故问题,所以,全面检测深基坑支护施工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工程特征正确确定监测项目,着手于重要性程度及工程规模、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内容。开挖土方工程之前完善制定合理监测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实施,保障深基坑支护工程高质完成,同时有效保护基坑周边环境。

(四)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包括成本降低及安全等内容,此外,施工人员需针对施工进程实施分项控制,涉及降水排水以及基坑围护、土方开挖等。实践证明,挖土及支护、检测为统一施工整体。施工操作者应严格遵循施工准则,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施工材料展开全面的质量检查,做好充足准备;施工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作业,并配备专员实施监测,切忌为获取个人利益而铤而走险、偷工减料,把控好材料关,消除相关安全隐患。同时,基于保证措施控制工程质量,为使地基更为牢固,在施工之前需将基槽内存在的杂填土清除干净,施工中敷设枕木,必须确保其跟地面保持水平状态,经过一系列测试工作使得原材料比例得以确定,规避由于此类问题造成失误的发生。

2.2相关建议

科学规划施工设计,细化管理人员分工,严格把控各施工环节预算工作,将施工人员责任切实落实到位,制定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施工着各司其职,在自身权利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高质完成,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组织构建专业水平较高的地基施工队伍,配备高技能专业人才及科学化管理人员、尽忠职守的监督工作这,施工质量优劣受施工队伍整体水平的直接影响,进而需给予重点关注;有效建立完整施工流程,旨在实现标准化施工,优化管理施工作业,合理搭配施工材料,正确操作施工机械设备,强化施工全程监督,加大监管投入力量,监理人员必须充分履行自身职责,为日后建筑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建立合理材料选购制度,认真做好材料预算及结算工作,重点审核材料质量与参数,必要时采取检验措施,使得施工材料得以满足工程需求,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高质完成。

3.结语

综上可知,现如今,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开挖愈来愈多,相应施工难度不断增加,为保证施工作业高质完成,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结合工程地质资料及所在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全面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严格把控材料关,正确选用适合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精心实施施工作业,强化施工监督,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夏意宇.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4(14).

上一篇:维修基金范文 下一篇: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