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09 01:16:27

护理实验

护理实验范文第1篇

1现状

1.1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医学本科教育仍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对实验教学定位不高,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学时占的比例过大,实验课所占学时较少[2]。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功利主义:投入相同的时间,实验教学的显示度明显低于理论教学的显示度,实验教学成果一时难以得到认同,导致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2]。二是就业压力: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1/2以上的学生将报考研究生作为毕业后的首选,而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学习,许多学生甚至放弃了实验课[2]。三是观念问题:主要是观念没有更新,传统守旧,不敢打破旧模式,没能跟上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1.2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护理学科建设很不成熟[1]。没有形成以护理为核心的特色,依托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模式。教育部全国医药院校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资料显示,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多数学校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各课程间缺乏知识结构上的逻辑过渡和有机联系,既存在不必要的重复,又有脱节和遗漏,未能形成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在共同为实现培养目标产生综合效能方面的作用已落后于社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3]。

1.3教学方法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的教学方法仍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很少以学生为主,在实验课上由实验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用物,上课时首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照方抓药”进行练习[4]。对创新教学法,如疑难为本教学法、反思学习、试验学习、个案学习等采用较少[5],学生体会不到由创新而成功的喜悦[2]。在实验课上老师过分强调操作程序要精确,操作动作要规范,使护生虽严谨但不灵活,虽规范但无创新,缺乏应变能力。激发不起学生主动实验的兴趣,研究气氛不够,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由高到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6]。由于教学方法的死板,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练习时拼命模仿老师的动作,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许多应急问题感到束手无策[4]。

1.4教学内容目前《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内容仍然以15项护理基本操作技术为主[4],而实际临床有些操作基本不用。实验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医学科学新的发展成果和技术没有能够及时转化为现实的实验教学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1,3]。实验教学基本上没有开放性、设计性实验,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和个性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临床实习期间遇到应急问题时应变能力较差[4]。

1.5实验设备就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在教学条件、设施以及软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不相适应的情况。临床上的医疗设备更新较快,而学校实验设备陈旧,造成教学与临床脱离,不能满足医学科学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4]。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仪器设备落后的问题解决困难,一些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十几年不更新,大多数已不能用于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与科研,只能开设普通验证性实验,学生接触不到现代化的仪器设备[2]。另外,有些院校大规模扩招,增添的新设备数量仍然满足不了招生规模的扩大。

1.6实验室管理护理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医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用物多、大小不一、零散繁杂、消耗更新快,目前护理实验室多属于教研室管理(很多院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实验员)。教研室又把管理任务分配给带教老师,由于带教老师承担理论课、操作授课及物品准备等,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管理。另外实验室不能高效利用,仅在上课时开放,影响了学习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4]。

1.7实验考核长期以来实验课的成绩依附于理论课,有的考核成绩仅占该课程总成绩的10%~30%,有的甚至不考核,因而课程考核成绩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实践能力,势必造成学生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7]。现行的实验考核以技术操作为基础,考评标准中过分强调某些细节,致使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机械的完成某些动作,却达不到利用这些操作技术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8]。

1.8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能适用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育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处在“教辅”位置。这种片面认识导致对实验技术人员重视不够、培养不力、要求不高,严重影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4]。有的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只是做些实验准备、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没有真正发挥护理实验员的作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技术人员。

2护理实验教学改革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一些学校尝试做了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比重[9]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摒弃或压缩传统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增加适应医学发展的内容。压缩了床上擦浴、床上洗头等,增加三腔管压迫止血术、穿刺术、备皮、换药、减压、引流术等操作技术[5,10,3],注重实践教学与临床需要接轨,使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跨距缩小,达到专业知识够用,技能要求实用的目的[11]。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把实验课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4%[10]。

2.2改进教学方法[12,13]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运用。改变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互动性。很多教师采用角色扮演、自身体验、设立情境、设障碍法、幽默图画等灵活应变方法,增加护生直接参与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1,10,14]。苏桦[16]采用自学辅导法、病案讨论法等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即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热情,也进一步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15,17]。

2.3改革考核方式[10,15]加强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将实验课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加大到45%,技能考核时学生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选择考试内容,无菌操作强调无菌观念,非无菌操作强调流程的熟练程度[4],改变一味强调学生熟记操作步骤、按操作步骤机械完成护理操作过程的做法,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18]。有的院校教学考核采用实验态度、口试、活动性考核、操作考核、实验报告、学生互评结合,评定出综合分[19]。对实验报告的评改打破“一刀切”的模式,对原文照抄的仅给合格分,对实验内容综合分析,有创意的报告给“优良”等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主动思考并且在书写报告时能对实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18]。在实验考核环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

2.4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只要不违反操作原则,操作步骤可不尽相同。例如:口腔护理中,应先擦洗双侧牙齿,后擦双侧颊部,还是先擦洗一侧牙齿和颊部,后擦洗对侧?笔者认为几种方法都可用,因为不会影响擦牙的效果。如果患者没有牙齿或满口都是假牙,那么其操作程序也不同。如此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敢于多问和质疑,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做到多思考、多讨论、多分析、多比较,以寻求最佳的答案[6,21]。在设疑、提问、讨论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2.5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室是学生实践操作区域,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病房的过渡区间。在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

2.5.1优化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的设备和布局病区化,使实验室成为医院病房的缩影,同时在管理上也应规范化。一切从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好习惯[9,20]。

2.5.2开放实验室针对实验课时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情况,在学生自习时间开放部分实验室,增加训练时间。并准备不同操作用物,学生可以选择在实验课上未能熟练掌握的护理操作[3,21]。开放时间让学生承担实验室管理任务。

2.5.3增加投入增加资金投入[21],配置先进设备,添置呼吸机、监护仪、模拟抢救人、触摸式电脑等先进设备。使学校实验教学跟上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2.5.4扩大实验场所实验教学场所不断延伸:把实验室扩大到社区、家庭,实验教学和临床见习同步进行。如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实验课,把学生组织到社区、家庭,与病人、健康人进行沟通,培养综合能力[16]。

2.6其他成立护理实践中心、培养新型教师[4];提升实验人员素质、与国外建立实验合作关系等[2]方式方法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总结

护理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动力。护理实验教学反思是实验教师在实验课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护理实验室实验教学反思旨在反馈护理实验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实验教学过程是否合理。通过反思、改进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实验课的质量的目的。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介绍护理实验课反思思路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粗浅体会,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教学组织

由于护理专业特点,实验教学组织分为:课前教学组织、课上教学组织、后续教学活动。其中课前教学组织是同学能否上好实验课的前提,护理专业学生的课前组织比较细,就拿仪容仪表来说,同学必须做到护士服、燕尾帽、护士鞋到位,头发后不过肩前刘海不过眉,指甲过长染色等均不能被准许进入实验室更不能参加任何操作,这是上护理实验课的硬性规定之一,也是我们开展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教学组织中出现的的任何问题实验老师和任课教师都会一起当场处理然后课下讨论沟通。互相交换意见达成统一管理模式,同学也就没有空子钻了,例如:某同学头发不合格被其中一位老师限时整改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该同学稍整理后便到另外一名老师处复查想蒙混过关;还有就是进实验室时检查合格,进去后就放松要求“原形毕露”。经过课后和任课教师交流反思,不断调整课前教学组织思路及措施,改变以往进实验室门难出实验室易的现象,要求同学进入实验室都必须有始有终保持仪容仪表及上课秩序。发现不符合要求现象暂停操作改正后方可恢复并扣相应平时成绩分,情节严重者将被“请出”实验室以观后效。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服务对象是广大病人、是宝贵的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就是这样一起坚持、反复思考、用点滴细节来强化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上好每节实验课掌握护理专业技术打好最坚实基础。

2用物准备

护理实验课用物准备有着其专业特点:特点一、是实验用物“大”、“多”、“精”、“细”。①大:大到数人都搬不动的大型仪器如:教学监控系统、电脑心肺听诊模型等。②多:护理实验室实验用物数目庞大,据不完全统计价值在1000万左右。③精:实验仪器、模型大都非常精密,调试步骤非常繁琐复杂;如:电脑分娩模型;数字化智能CPR等。④细:护理实验室的有些用物比较细小:象针头线脑、别针、小梳子、牙刷、手电筒、启子等等都是必备的。特点二、真人实操时用物准备必须严格无菌,保证实验安全。故我们做到课前备课备物课下及时反思两手抓方针。具体措施举例:如:各种注射、及静脉输液等练习课时,我们根据交流反思的经验本学期采取每班按人头(实到)发放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课后由课代表负责统一回收,妥善放置下次课再次利用,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又能培养同学的节约意识。通过反思我们还发现真人实操要求严格无菌用物和平时练习物品经常混淆,反复备物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介于此我们采取实操无菌用物定时回收、定点放置。大大提高了备物效率。

3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的好与坏无疑体现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的丰富与否,每节课后我习惯将同学习惯质疑及提问的点连同自己的解答一并记下来,课下和身边的实验教师、任课老师讨论交流,扬长避短,避免自己在解答同学问题时不够准确规范。如:口腔护理时我们为了解决同学容易出现的顺序混淆,和任课老师一起将步骤编成顺口溜:一唇、二齿、三咬合、四颊、五额、六全舌等等,这样既方便了同学记忆,也提高了她们的操作热情。

4德育渗透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不搞好德育工作,要想搞好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这是因为,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主要看他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高了,素质教育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过去,学校和社会讲究“又红又专”,就是这个道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中职学生的思想和理想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信仰的缺失,品德的下降,严重地制约着素质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德育工作,创造性地做好德育渗透工作,是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他们必须懂得在家庭中其责任是关心父母,在医院其责任是关心病人。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难免引发医疗事故,从而承担法律责任。对此,我们通过课堂德育点滴渗透,学生逐步理解什么是责任。

必须明白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受到惩罚,中职生大多因中考失败或学习基础差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出现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及实现理想的勇气是我们课堂德育渗透反思的一个重要的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种教育现象,孩子感觉到其教育意图越少,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教师要用情感教育学生,每次上实操课时我们都会提前了解每一名同学是否有晕针、及晕血史,课前做好心理疏导,动员同学当天务必吃饭保证能量防低血糖及虚脱现象。用关爱打动学生的内心,使其在动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对其精神世界产生永恒的影响。

德育渗透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无异于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职业精神、职业素养都需要她的浸润。护理实验课的每堂课都无时不在渗透德育,三查七对的落实、无菌意识的培养、职业行为的严谨性等等都需要课下反思来推进。

参考文献

[1]赵坤.浅谈护理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培养.

护理实验范文第3篇

(1)保证课程学习需要:课程的学习还是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操作练习为主要任务(如新生儿沐浴及体格测量等),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优先保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其他训练。

(2)符合岗位工作需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士仅仅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还应具备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因此,实验课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临床思维方法,并进行沟通技巧训练,包括健康宣教与操作指导等。(3)满足各种考证需要:根据学生的考证需要,合理安排理论及操作教学。掌握操作对理论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臀红护理,经过实训后的学生对该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2内容设置

(1)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因此在儿科护理的实验课上,应当教会学生儿科最基本的操作,包括儿科常用设备的使用和常用护理操作。同时,在实训项目设置上必须兼顾教学大纲需要、学生考证需要。部分实训项目操作步骤多、耗时长,如新生儿沐浴、体格测量等,不适合以综合训练的形式开展,需要专门安排时间进行示教和练习;而另一部分操作相对简单、用时短,可通过综合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

(2)必不可少的沟通技巧训练。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正确执行医嘱、配合抢救,还要承担宣传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其中就包括护理技能的指导和健康知识宣教。在下面的病例讨论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在设计病例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马洁等的研究也认为,讲授配合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安全分析等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3)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要求针对病例的讨论问题有可操作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分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以病例为载体的选择题(A2、A3、A4)出现在试卷中。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引出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操作,这样的思维流程不仅符合临床工作思维,也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以消化系统病例为例:赵某某,男,1岁,因“大便稀溏2天”入院。近两日食欲不佳,呕吐两次,小便明显减少。入院体检:体温:37.1℃,呼吸:32次/分,脉搏122次/分,体重9kg。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前囟凹陷,唇色鲜红。腹平软,肠鸣音亢进。诊断为小儿腹泻伴中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讨论:①你按医嘱前去为患儿抽血查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患儿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要给孩子抽血,请向他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②患儿家长因为患儿的液体滴了几个小时都没滴完,加上患儿时有哭闹,有些不耐烦,问你今天要输几瓶液,请你给他解释一下今天大概的补液总量及原因。③医生给患儿开了一些ORS(口服补液盐),请你向患儿家长说明它的用途及使用方法。④你给患儿检查时,发现他的肛周发红,请对他进行臀部皮肤护理。由病例及问题可以看出,讨论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还包括技能训练及临床思维训练。与消化系统相关的主要护理操作是臀红护理及预防,这一内容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既是岗位要求,也是考证要求。通过对这个病例的讨论和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臀红护理及预防的具体操作流程,而且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3教学实施

根据各班人数将学生按5人/小组进行分配,每4个小组配一位带教教师。

(1)集中讲解:在最初的20~30分钟内进行,内容包括章节重点的简单回顾、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设备知识及操作。对学生没有学过的操作进行示范或播放录像,说明本次综合实训课的病例问题及需要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的综合实训课上,教师给学生展示氧疗的设备,包括鼻导管、面罩等,重点介绍儿科特有的头罩吸氧,并通过录像让学生学习婴儿被动操,说明该操对婴儿肺部保健的意义;在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的综合实训课中,重点示范婴儿臀部护理,特别是臀红的预防和护理。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病例任务演练。在完成集中示教后,学生分组练习,并按病例中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或沟通工作,如指导患儿家长拍背的注意事项、给患儿进行相关护理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观察学生表现,实施评价。

(3)操作回示及教师点评。在最后的20分钟时间里,教师抽取各组学生展示练习及讨论结果,沟通对话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技能操作可在模型上进行。师生均可对操作的学生进行点评。

4教学体会

4.1精心设计,保证质量

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各班的实验主讲教师并不固定,为了保证改革后各班的教学信息一致,教研室必须进行多次集体备课,对教学细节进行讨论,可在首次课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以保证教学质量。新方案实施后,学生参加育婴师等考试的通过率均达90%以上。

4.2理实一体,相互联系

在以往单一的实训课中,操作与理论知识联系不紧密,病例讨论课也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讨论,不涉及操作内容。而改革后的综合实训课以病例为线索、以任务为引导,将理论学习贯穿于实践操作中,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同时,以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学生明确了岗位工作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岗位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从教学实施情况看,学生对新增设的实训项目很有兴趣,特别是婴儿被动操、配奶等实用性强的内容,无论在学习还是练习时都认真投入,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考证内容息息相关,学生也能自觉进行相关练习。同时,工作情境的设置也促进了学生的相互沟通,他们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了交流,也在模拟环境中感受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比单纯的技能训练更有挑战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课岗证”融合的儿科护理实验课改革,使学生能更认真地对待学习。目前,任课教师已面向学生开展改革意见征集,这项改革还在不断完善中,希望得到更多的反馈。

护理实验范文第4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50-02

高葡萄糖钳夹实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精确、最敏感的测定胰岛B细胞功能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持续输注外源性葡萄糖,形成葡萄糖一Ins反馈环路,将血糖控制在需要的高糖平台,以观察B细胞对葡萄糖及组织对Ins的敏感性,从而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我院自2009年11月-2009年12月,顺利完成临床实验12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例受试者均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35岁。

1.2 操作方法

1.2.1 用品:快速葡萄糖测定仪(德国内卡BIO-SEN)、输液泵(法国OPTIMA PT)、自制恒温箱、静脉留置针Y型(苏州碧迪,型号22G)1个、直型留置针(德国贝朗,型号22G)1个、肝素帽5-6个,消毒液、无菌纱布3块,无菌棉棒、输液器2条,透明敷贴2个、5ml注射器45支、1ml注射器45支、50 ml注射器2支,止血带、治疗盘、污物桶,10%葡萄糖500 ml 2袋、50%葡萄糖20 ml 14支、0.9%氯化钠100 ml 1袋、馒头或面包1个。

1.2.2 操作受试者(实验前1 d 20:00后禁饮食,并由专科医生准确测定受试者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操作者3名(专科医生1名、检验员1名、护士1名)。实验室要求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温度25°C,湿度60%),备好床单、输液架,将输液泵、恒温箱分别固定在床的两侧连接好。取10%葡萄糖500 ml 1袋,抽出125 ml弃之,加入50%葡萄糖125 ml,同法配制另一袋备用。受试者排尿后平卧于床上,首先在放置恒温箱侧前臂留置一直型留置针(选择头静脉或正中静脉),接肝素帽,将手和前臂前端放在恒温箱中(调节温度为50℃、湿度70%),使静脉血达到动脉化。然后采集血样30 min。在另一侧前臂留置Y型留置针,缓慢静滴生理盐水维持管道。并将配制好的20%葡萄糖悬挂于输液架上,连接在输液泵上,按照患者体重指数调节好流速备用。采集15 min血样,采集0 min血样毕,立即由另一位操作者一只手关闭生理盐水通路,另一只手按压输液泵泵入20%葡萄糖。依次采集第2、4、6、8、10、12、14 min血样。随后采集第20-150 min血样每隔5 min 1次。实验结束后,即刻进食面包或馒头1个。

2、护 理

实验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精确、严谨、求实,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用品的准备,检查仪器的性能以及制定详细、周密的操作细节。操作过程要互相配合,专科医生根据血糖以及体重指数调整输注葡萄糖的量,并应熟练掌握输液泵的应用,检验员及时检测血糖并记录,护士留置并保持两侧的静脉通路通畅,及时准确的采集血标本。

做好受试者的心理护理,实验前应详细介绍实验的方法、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测量其心率、血压以及血糖,评估受试者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实验过程中应与其亲切的交谈,讨论轻松的话题,使其保持清醒、轻松、舒适的状态。不能入睡,因为清醒和入睡时下丘脑、垂体、靶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和因子有差异,因此,使受试者基础状态一致,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双侧静脉通路通畅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两条通路均选择了埋植留置针,并都选择了前臂粗、直的头静脉或正中静脉。采集血标本端埋植直型留置针,直接在留置针末端接肝素帽,不用生理盐水冲洗。其优点是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快捷。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抽血前,均应先用1ml注射器抽取0.2-0.3 ml储存在留置针及肝素帽中的陈旧血与注射器一并丢弃,重新更换新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并每隔(35±5)min更换一次肝素帽。防止发生堵管或延误采血。如果发生回抽不畅,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应立即取下肝素帽直接与去掉针头的注射器连接采血,然后更换新的肝素帽。

护理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伴随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内必须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则是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强化综合素质的基地,因此,开让护理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参考近几年国内高校研究现状,对护理实验室的开放及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国内高等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护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理论课时多实验课时少。实验教学方式呆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综合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技能训练,与临床未能紧密接轨,不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②实验室设施不完备,使实验室不能高效利用。经调查发现,多数高校都设有开放实验室的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开放力度太小,有的只在学生考核前几天或周末开放,且限制练习项目及时间,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③学生不参与实验准备,操作时教师重点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成为实验教学主体,养成了学生依赖心理,动手能力差,以至操作时不知如何准备和整理,实习时不适应临床。

开放实验室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①在护理教学中,该病教条保守的观念,在不违背操作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假设,多设干扰因素,使学生已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②为保证实验室功能的真正发挥,就要作到切实有效的开放训练。比如试验时间的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计划选择实验时间,在自己有效的时间内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室设有《护理技能基本操作手册》,方便学生在操作中查阅。③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将以往由传统的是演员准备物品改为实验员值班制。预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分组,课前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物品而且同学之间互为病人,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提高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为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定期组织护生学习各项制度,在落实物品交接责任制、安全责任制、用物使用及赔偿等各项制度中,增强责任感,树立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

目前高校护生人数逐年上升,为能培养出时展所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把开放实验室的工作放在首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其次是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和职业培训。完善计算机辅助系统配置,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增加实验教学所必需的场地和仪器设备,配备医院病房标准用物,主动与临床加强联系,缩短实验室与病房的距离。临床医疗用品更新发展很快,应及时补充更新。学习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及发达国家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根据自身情况与特点,逐渐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总之,开放实验室要有管理,有反馈,要把学生的自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能适应护理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护理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的途径中,开放实验室是较为关键的一环,地位不容忽视。开放实验室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系统的管理来保障开放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使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的场所,充分发挥它在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翠萍.高等护理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差距的反思[J].中华护理教育,2005,2(3):37-38.

[2] 邵伟、帅翔,浅论设计性实验与开放实验室.药学教育,2002,18(3):43-44.

[3] 范萍、陶慧、王海彦,护理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11-213

作者简介:

护理实验范文第6篇

【摘要】结合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实际经验,对中心规章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护理实训中心;规章制度;实验室开放

Tal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Training Center

Qin Haihong,Wu Zhiming,Song Wei

【Abstract】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staff construction, student administration and laboratory opening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nursing training center in our university.

【Key words】nursing training center; rules and regulations; laboratory opening

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是我院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训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大连大学护理学院借助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省级专业实验室评估的契机,加强了护理实验实训中心的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使得实验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实验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此基础上,《基础护理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健康评估》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护理学专业成为省级示范专业,中心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所有上述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实验实训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现将本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 完善中心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是建设好护理实验实训中心的保障

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1]。

1.1 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中心一直深入贯彻有关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制度、低值耐用品及耗材管理办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实验中心的个性化管理制度,出台了《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实验实训中心开放办法》、《实验实训中心安全制度》、《实验实训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以上的制度、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明确了实验中心各级人员的责任,并做到了实验室及设备的合理高效使用。2008-2009年度,学校加大对中心的投入,共投入50余万元购置设备。所有设备按要求配备,每台设备都配有使用记录,学生按要求使用并做使用记录,如有损坏按赔偿制度执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填报设备维修记录。通过以上举措,损坏现象明显减少,仪器设备使用率增加。

1.2 加大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力度: 突出实验教学主体地位,将实验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并重,对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及指导书、实验教学考核等资料规范化管理,中心统一存档;其中,对实验教学计划及大纲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在压缩理论课学时的同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只有保证实验教学学时数,才能充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对实验指导书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并附以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每堂实验课实行基本达标率,实验指导教师现场检查学生自己动手做记录和实验数据,如有未完成的,必须补做,凡实验课不通过的学生,不允许参加此科目的期末考试。通过以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我院实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实验教学系统趋于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

二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的灵魂,是确保教育质量、发展科技的基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2]。

2.1 中心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我院通过全校招聘、国内引进、在职人员培训等途径,大力加强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使实验中心人员结构和素质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心现有实验人员17人。中心于2008年引进硕士2人,2009年引进博士2人,2010年引进硕士1人。其职称分布为:副高以上7人,中级职称10人,实验中心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2.2 中心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我院一直积极寻找提高实验教师业务能力、知识更新的最佳方式、方法。通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现有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每年根据实验中心的发展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人员培训计划,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形式采取多样化:请国内知名专业人士来院讲座,以了解专业发展新动态;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国内外会议及专业技术培训班,中心2007年3人被派往泰国清迈护理学院进行专业交流,并针对我院目前的护理教育现状在会上做了发言,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8-2010年期间,中心共派4名实验教师赴香港护理基金会(对内地护士培训中心)考察并进行技能培训,了解专业的发展及前沿知识;积极鼓励教师考研,提高专业教师水平,目前,中心1人正在读取研士研究生,一人正在备考博士研究生;一直以来,中心本着“学习与岗位零距离、专业与需求零距离、实验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原则,定期有计划的送实验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做到所授知识不落伍。培训结束后,培训资料中心存档,并请参加培训人员做专题报告,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

三 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为学生的成功积极搭建平台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实验室管理的根本所在。实验室的管理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为着眼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是实验室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的成败,是以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评价标准的,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实验室的真正主人[3]。

3.1 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 实验中心在大学“让每一个人都成功”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实验室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追求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护理教育”的核心理念,积极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 护理实验以基本护理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学生掌握护理技能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在结合临床需要的基础上,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急救护理学实验课,以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着眼与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独立拟定实验方案,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实验约占本门实验课程内容的33%。研究创新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独立或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与操作[4]。通过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实现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主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到临床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3.2 实验中心为学生的成功积极搭建平台: 实验中心通过工作室、社团等多种学生组织,为同学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及技术指导,为学生的成功搭建平台。位于中心的“安琦工作室”,是由在校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组成,实验中心为工作室不仅提供场所及设备,还安排具有高水平的实验指导教师,担任工作室各项活动专业技能的指导。通过组织专业学生技能大赛、面向全校师生专业技能培训、演讲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论新老生交替多少轮回,健康驿站的白衣天使都会定期出现在校园、社区广场,用他们所学知识为广大的校内外师生宣传健康知识,进行健康讲座,使学生深刻懂得学有所用,更坚定了对专业的热爱和信心。中心不论从环境卫生、安全、设备到实验中心的文化氛围,无处不体现着学生是实验室的真正主人。

四 充分开放实验室

4.1 建立健全实验中心开放制度:开放实验室并不是放任自由,简单敞开实验室大门让学生自由练习[5]。中心严格执行《中心开放管理办法》、《中心安全制度》、《中心实验守则》、《中心仪器设备使用登记》、《中心借物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无论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指导教师、学生在开放过程中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每个实验项目都能有条不紊的开放。

4.2 开放形式多样化: 在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同时,合理统筹实验室,积极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做到开放既是时间与空间的开放,也是设备与实验项目的开放[5]。时间开放由实验指导教师在学期初填写开放申请,申请实验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段为学生开放,其开放内容由指导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进程进行合理安排,其地点与用物均由实验技术人员安排与准备,目的是强化学生所学内容,挺高动手操作能力;内容开放是实验技术人员将本学期所有实验项目根据课程进程,合理安排,进行每天8小时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认为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自主开放,内容开放过程中,从物品准备到整理用物及实验室的清洁、安全等工作,一切操作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开放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开放式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对其操作进行指导,并在操作中总结经验及不足,最后汇总问题,再与实验指导教师探讨。使学生积极思考、渴望求知、勇于探索,从而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6]。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形势的发展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注入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必将迎来新的机遇[7],我们将以“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起点,围绕“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加强建设和管理,确保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忠民.护理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J].吉林医学,2007 , 16(11):1823-1824

[2] 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等. 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 (5)1-4.

[3] 邬锡琴, 胡敏.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J].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2009,.28(4):154-156

[4] 何宝民.以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理,2009,.26 (4):13-14,17.

[5] 颜琬华, 赵晓敏, 唐永云等.科研指导式管理在护理学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应用[J]. 护理教育研究,2008, l.22.(10B): 2708-2709

[6] 康君奇.合并型高校实验室转型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 (10):148-151.

[7] 李珍玉, 赵冰,朴冬玉.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的探索[J]. 吉林医学, 2005,26(1):21-22

护理实验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护理实验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护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以临床护理实验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大胆进行了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强化了实验室管理力度,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我国高校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无法规标准

除199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外,我国至今没有针对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法规标准,也没有生物安全法规标准应用的相关规定。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守则》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防火、防毒、防盗、环境卫生、危险化学品管理,部分危害因素(如生物因素)重视不足。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无机构、无专业人员

教育部在发展规划、设置学校安全监督职能,但无配套机构与人员设置。我国部分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安全管理职能,但仅局限于校园治安,没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职能,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广西教育厅设置安全稳定工作处(办公室),职能包括安全却未涉及实验室安全,湖南省教育厅设置高校后勤安全部门针对消防安全而未涉及实验室安全。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无标准、规划设计不合理、投入不足、无验收

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能力建设、质量建设、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简称安全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包括围护结构(装饰装修)、空调、净化、通风、更衣、淋浴、洗手、消毒、应急处置、标识等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装备。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无法规标准,投资估算、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培训等诸多环节没有安全建设内容。

二、护理教学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一)消防安全护理

实验室因为护理技能培训需要,存在大量床位、被褥等棉纺织品、模拟人等大量橡胶制品、酒精等大量易燃化学药品、氧气等助燃气体等,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因而,消防安全十分重要。

(二)水电使用安全

1、用电安全。重点是防止用电设施设备产生的人员伤害和火灾事故。禁止非专业人员接触配电箱及私自更换、修理用电设备,不要在原线路上私拉乱接线路,或随意接插大功率用电器;所有实验室内部电源线路、插头、插座、开关等常用设施定期检查,发现破损、老化及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若实验室新进大功率用电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确认未超过供电线路的承载范围后方可接线并使用;每日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电源,并由实验室专管人员进行检查,做到人走电关。

2、用水安全。定期检查水龙头及供水管线,出现问题立即通知专业人员维修;冬季时采取防冻措施,避免管线及开关冻裂损坏;每日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水源。

(三)实验仪器及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1、实验仪器的安全使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培训考核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流程,强调实验结束后要关闭电源,特别要强调实验过程中设备若出现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实验、关闭电源并通知实验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处理。定期对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对有问题的设备及时维修。

2、医疗器械(锐器物品)的安全使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医疗器械规范使用、操作的安全教育,严格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在现场进行监督指导。

(四)压力容器使用安全

1、压力钢瓶。设置专门的钢瓶存储区域,避免阳光暴晒和防止强烈振动,钢瓶存储区要远离热源及高温、高压设备;钢瓶存储时必须固定,使用时将气瓶固定在专用气瓶车上推至使用地点,试验结束后将气瓶送回存储区固定好。钢瓶及减压阀必须在质检合格期限内使用,不得使用过期或未经检验的气体钢瓶。

2、高压灭菌锅。高压灭菌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年检,操作使用者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使用,无证人员禁止使用高压灭菌锅。高压灭菌锅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保养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进行消毒时一定要具有自我防护的措施,防止消毒操作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同时应防止由于操作方法不当而对人引起的伤害。

(五)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护理实验室存在废液、医用纱布、棉、棉球、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器、引流袋、废弃药瓶试剂瓶等废弃物,实验室必须单独设立废弃物储存间,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做好职业防护、医疗废弃物分类、贮存、运输、处理,控制感染及环境污染。

三、结语

高校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教学科研的推波助力,科研机构基础平台的建立始于实验室的功能性,而护理实验室最基本的要素便是安全有保障,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安全运行。因此,现代化高等院校适应时代的发展,安全工作任重道远,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有效结合,根据自身情况,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室安全保障的工作体系中来,为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的健康校园做出有力贡献。

参考文献:

护理实验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效率管理 护理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241-01

护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工作者最基本的一项技能要求,护理实验室是学生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护理能力的重要基地[1]。这种能力的培养光靠课堂理论学习是不够的,主要靠课后实训操作和管理。护理专业校内实验室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也是内涵建设的主要部分,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占主要位置。

一、传统护理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

1.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实验课前准备及课后整理、开放练多是由实验老师负责,在实验用物方面学生容易养成依赖心理,自己动手机会少,导致操作时不知如何准备和整理。护理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医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用物多、大小不一、零散繁杂、消耗更新快。在开放过程中,护生自行准备、保管用物,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常导致: ①物品在不同组别间流动; ②易耗品未及时补充; ③物品丢失现象频发; ④仪器得不到及时维护保养; ⑤使用贵重精密仪器动作要领不规范,模型破坏严重,设备损耗过快; ⑥卫生清理不及时。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验室资源的浪费,影响实验设备的良性循环,威胁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2]。加之部分护生未养成物品及时清点交接的习惯,出现问题时,存在互相扯皮、推诿现象,难以做到责任到位,损坏赔偿无从谈起。

2.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能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除了水电安全、防火防盗存在安全隐患外,各实验室具体还存在一些特殊安全隐患[3],如氧气筒的不正当使用,各仪器设备违规操作,随手乱倒锐利器械、药品、试剂、耗材等医疗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意识,是实验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意识。学校按照“全员、全程、全面”教育的思想,组织师生参加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各种预案演练、急救知识培训与操作等活动。实验室安全员定期对实验教师、学生开展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自然事故的“四防”教育和道德教育。做到所有实验教师熟悉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掌握意外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实验中心主任每学期主讲两次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片观看实际案例,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将安全知识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中。

二、开放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上由于受学生人数较多,教学课时有限等原因的影响,学生的练习次数有限,不能很好地掌握和消化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内容[4]。实验室的开放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在课余开放时间来实验室练习,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的空间,备物室里的用物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练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阶段性调整或习的项目,也可以对自己薄弱的技能项目进行反复强化练习, 还可以根据自己修改实验方案,逐步挖掘自身潜力,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实施探讨

护理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改工作的深入,护理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工作力度加大,实验项目越来越多,实验形式越来越丰富,开设了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多样化实验。护理实验教学应结合实验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观念,探索构建开放和谐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对实验室主要是采用开放式的管理。而且全方位实验室的开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实验室在新形势下的目标方向,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对试验室进行时间与空间的开放;二是对实验的内容、手段以及方法进行开放。前者是实验室开放的初级阶段和基本要求,后者是实验室开放的高级阶段和本质要求。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的学习既要体现出开放的特点又要避免杂乱无章,让学生从实验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开放的实验室需要多种管理措施来对其进行保障,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无论在开放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都复杂很多,管理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冲突,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首先要规范管理,确保实验室有条不紊地开放,才能体现应有的效率。建立“使用登记本”实行物品使用登记制度[5]。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规程正确使用物品, 同时对所有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负责, 建立物品损坏、等级赔偿制度,就是谁损坏谁赔偿,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其次是便于管理。鼓励护生参与开放护理实验室管理, 并对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护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和挖掘他们的管理潜能, 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实验室开放管理, 并逐渐形成自觉爱护实验室的物品, 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为了激励护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保证实验室管理的效果,护生是否管理实验室,管理的效果如何等,都要与年终评优挂钩,给予学生学分奖励[6]。由学生参与开放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大大提高开放实验室的效率。

四、完善实训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

教学资源尤其是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加强护理实训教学的一个有效措施。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有两部分:校内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校内护理实训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实训教学的要求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护理实训,不断引进一些新型的护理设备(输液泵、注射泵、静脉留置针),确保操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快捷性,确保护理实训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的一致性。依据教学进度的变化,间歇性地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医院去见习,让学生去接触患者,去熟悉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岗位需求、护理技能过硬的护理人才。在顺应护理教学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要不断加强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地选派一些教师去参加护理临床实训,及时了解一些先进的学术动态以及护理理念,并有效地把它引入到护理教学当中来,促进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训的有效结合。

五、结论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持续加强,以及不断的推进,实验实训室就要进行管理理念的更新,要合理的运用科学、信息手段来管理,尽量为高职院校今后的发展稳定好基础。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与设置专业相关联。要做到软件与硬件的同步建设,要严格按照统一的部署,来整体规划并建设与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高职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聪香,黄莉玉.心电图检查在危重病急诊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50

[2]付鑫,李易诚.中职学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2,12: 43

[3]沈梨芳 沈勤 王俊杰 冯尧娟.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实验室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9(203):20-22

[4]王琪,李凤英.“医-教-研”三位一体培养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的新模式设计与实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17-19

[5]张翠英.浅谈护理实训室的开放与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235

护理实验范文第9篇

1 建立健全护理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是护理实践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实验室完善和建立了护理学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守则、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实验室应急管理办法、护理技能开放训练管理制度、实验室各级实验师工作职责及实验室工人工作职责等。有管理制度作依托,科学管理实验室才能有章可循。

2 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好的管理制度还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去实施,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管理中担当者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加强实验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以往由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人员被视为教学辅助人员,工作不受领导重视;安排外出参观学习机会极少;自身社会价值得不到认可。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

近年来,学院为加强实验室人员的队伍建设,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热爱本职工作;业务上勇于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要求实验人员参与实验教学和相关理论教学的集体备课,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每年选派优秀实验人员外出参观与学习,学习其他护理学院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逐渐探索出符合自己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管理模式;积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提高科研能力。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主动性,配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逐步形成实验人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建设一支敬业、爱岗、高水准的实验人员队伍[3]。

3 实验室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护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实践教学阶段,进入护理实验室上实验课,往往存在对实验室环境不熟悉,仪表着装不符合护士的仪表规范,不爱护实验仪器模型及实验操作器械物品经常丢失等多种管理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实验室制定计划,安排在实验课前,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护士的仪表着装要求,宣讲实验室的仪器设涔芾碇贫龋教育督促学生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对实验室资源和实验场地进行分配。以班级推荐的方式评选各班实验小组长,并确定组员名单,明确实验组长的工作职责等。

4 实验物品准备实施实验室的三级负责制管理

实验室每学期要承担本科专科两个层次三个年级的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项目多达60多项。为任课老师示教和学生分组训练做好实验物品准备,耗废了实验人员的大量时间与精力。为减轻实验人员负担,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实验室实行了三级负责制[4]的管理办法。三级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带教老师、班组长及各小组成员。具体实施方法:每次实验课前,实验室管理者通过微信的方式通知各班长和组长做好实验课前预习,熟悉实验项目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实验课时,在实验室管理人员指导下,班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清点、准备和领用实验操作物品和仪器设备。实验完毕由班组长指定值日生将实验物品和仪器设备清洁整理后归还原位,保持物品的干净整洁,并按规定位置有序摆放。

5 规范化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与低值易耗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是直接影响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在管理工作中,除须制定各项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提高实验人员管理责任心,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和爱伤观念,使其爱惜各种仪器设备[5],不随意损坏。

5.1实验室仪器设备模型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保养,定人维护,贵重仪器并做好使用登记与维修登记记录。技能大多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率高,维修率也较高。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模型的管理,保障实验教学能正常进行,实验室设定专人管理资产设备。负责仪器设备的申报和报废工作,及时添加和补充完好设备模型,报废破损的模型和仪器。实验仪器和模型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固定位置整齐摆放,取用时方便快捷和便于管理。对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等使用率较低的贵重仪器设备,每间隔一段时间应开机充电试用,检查设备的开机运行情况,并定期保养和维护电池。为防止工作中实验管理人员出现互相推诿互相依赖,所有仪器设备分配专人负责与专人管理维护,每次使用后做好使用登记。新引进的贵重设备与模型,实验室组织实验人员和实验任课老师共同参与设备的培训和使用,熟悉使用程序和保养知识,保证人人会使用,人人会维护,提高贵重仪器的使用率,降低设备的维修率。保证实验教学时的正常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5.2低值耐用品和低值消耗品的管理 护理实验项目种类多,消耗性物品繁杂多样,一次性物品要在有效期内使用,使得实验物品管理工作细致而繁琐。我们根据各学期教学计划,实验学生人数和实验项目内容安排,提前制定学期前的购置计划。购置回来的实验物品,按照物品种类,有效日期先后原则整齐排放,先过期的物品和药品先用,后过期的后用原则,有效防止物品与药物的浪费现象发生。每次实验课督促学生,一次性物品和药品使用后要按垃圾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处理。注射针头折弯,注射器和输液管等剪断毁损,防止流落社会被再次利用。

参考文献:

[l]王甫想.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明[J].科学管理研究,2008,9:152-153.

[2]何锦发.我院数字化护理实践教学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7,7(7):60-62.

[3]高歌心.高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杂志,2010,9:1421.

[4]孟利敏.三级负责制在开放基础护理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10:768-769.

护理实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验室 癔症 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13

癔症系由于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 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1]其症状表现可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 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据调查表明, 近年来青少年癔症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笔者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1例癔症患者,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 17岁, 在实验课中,同伴为她进行了静脉输液,拔针后,患者突然自述四肢麻木、头晕、全身无力,并出现全身僵直(以双上肢尤为明显)、呼吸急促。

2 处理

第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躺卧于实验室内的模拟病床上,取仰卧位,松解衣扣,鼓励患者做深呼吸。

第二,保暖。调节适宜的室温、加盖被子,轻轻按摩患者四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直。

第三,加强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缺氧,必要时实施氧疗,防止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安全问题。

第四,心理护理。主动告知患者,同伴给她输入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与她平时所吃的食盐是相同成分的东西,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以亲切、和蔼、温和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询问她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患者心情放松,也可引导患者回忆一些愉快的事情或谈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减轻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第五,使用安慰剂。往患者静脉内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并告诉患者这种药物是专门用来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效药,是最好的、最贵的、进口的、很难买到药物, 如果注射后喉咙发热就很有效。在静脉推注过程中配以语言暗示,快推完时患者就说喉咙发热了,全身僵直的情况基本缓解。

第六,提供舒适的环境。组织其他学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其他教室,减少喧哗,不要制造恐怖气氛,保持空气流通,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第七,通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学生家属,了解学生既往健康状况、性格特点、人际关系、家庭背景、家族中有无其他人患过癔症等情况。

第八,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安排老师给其他学生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不要慌张,尽力缓解教室内的紧张气氛,预防群体性癔症的发生,因为青少年心智发育还不完全成熟,一些人目睹一个人发病后,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就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也跟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并出现相同症状。待学生情绪稳定后,组织其他学生继续课堂学习。

第九,护送患者去医院。采取以上措施后,患者四肢麻木、全身僵直及呼吸急促的症状基本缓解,但仍自述全身无力、头晕、恶心。带教老师与班主任一起护送患者到医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意识清楚,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脑电图、脑CT、脑脊液检查均正常,诊断为癔症。后经对症支持、物理刺激暗示治疗及心理护理后症状全部缓解。

3 讨论

3.1 提高警惕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课较多,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爱伤观念”及合作精神,教师多采用真人真做模拟实验教学法,但其中一些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且有一定痛苦的操作,如鼻饲法、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法等,在真人真做时往往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担心操作者操作不熟练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造成身体伤害,因此感到紧张、害怕、甚至恐惧,加之青少年心智发育还不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容易诱发癔症。

3.2 加强预防

带教老师应加强临床实践经验,能快速识别癔症,以免引起误诊。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对于过度紧张的学生,指导其做深呼吸,帮助树立自信心,而不能给予批评、指责。健全基础护理实验室安全制度,配备相应的物品,如氧气筒、输氧管、压舌板、约束具等。

3.3 注意事项

在静推10%葡萄糖酸钙前先询问患者心脏情况, 静推时要抽回血, 防止药物外渗。开始时速度宜慢, 当推到6~ 7ml 时速度稍加快, 以产生热的效力,提高病人的相信程度,到8ml时速度放慢,以巩固药物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理义,袁国桢,肖海等.心理医生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3.

[2]钟慧,李晓驷.20例儿童青少年癔症临床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1):53.

作者简介:覃小菊(1969-),女,湖南邵阳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护理教研室,湖南邵阳 422000

上一篇:数学实验教学范文 下一篇:仿真实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