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25 12:26:06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字: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相关站中站:城市规划

1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资源紧缺的世纪,我过能源消费也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资源消耗国。城市必将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2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一.五”期间,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约有150个城市进行了初步规划,有些城市还编制了部分详细规划,一批城市按照规划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框架,并对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了失误,到60年代初期,作出了暂时不搞城市规划的错误决策。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一些城市发展失控,管理混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979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9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使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的轨道。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

(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

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5结束语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经济发展带动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使得国民越来越关注园林绿化质量及其功能,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既能够发挥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又能够对城市环境加以美化。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系统规划,以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进而探索先进的技术方法,构建健全的人工生态群,最大限度提升城市绿地环保效益,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城市园林绿化是通过合理运用植物建立健全人工生态系统,进而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促进园林植物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理论为构建基础,创设一个环保、稳定的园林城市,促进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方面加大力度,推进三者得到协调、共同发展。另外,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需求,并通过多方努力满足其精神需求,为构建自由、平等、和谐、公正的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支持,应积极探索资源与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效的途径,促使其再生以及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自然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维护自然生态,将开发建设保持在自然环境承受范围内。

2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2.1着重提高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

人决定生产力,进而影响生产经营,并对所产生的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园林绿化从业人员作为园林绿化事业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其职业素养、专业素质的高低,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功能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为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1)加强园林绿化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优秀的园林绿化从业人员是保证作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设计的作品符合时展需求,承担起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责任[2]。(2)加强对园林绿化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提升。(3)重视并强化对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阶段性的组织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引入学历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2.2加强对苗木建设及选择工作

保证苗源的品质优良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园林苗木作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主要对象,其栽培种植是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首要工作,对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苗木培育工作是苗木基地建设中的重难点,因此,应保证树种规划、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对苗木进行种植,结合实际对树种数量加以估算,按照规划进行分期培育。另外,在保证育苗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还应对苗木品种实施研发和创新,进而为培育出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树种奠定基础[3]。

2.3科学、合理地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绿化建设离不开园林设计的支持,健全的规划体系是园林绿化景观得以优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园林实施规划设计,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应保证规划设计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获得专业人员的审批。另外,还应坚持节约性原则,建设节约环保型园林景观,并始终保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3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当在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努力工作,为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基础。城市园林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城市园林化、花园化建设,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米叶赛尔•托乎提.探究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价值工程,2013(16)

2陈尚武,廖小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大科技,2015(17)

3梁国源.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4(19)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3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一.五”期间,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约有150个城市进行了初步规划,有些城市还编制了部分详细规划,一批城市按照规划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框架,并对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了失误,到60年代初期,作出了暂时不搞城市规划的错误决策。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一些城市发展失控,管理混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979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9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使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的轨道。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及思路

2.1缘由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与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生活环境的城镇化,是的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堪重负。城市是人口的集中地,是人们进行创造、发展与生活的根据地,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发展,使得城市的住房非常紧张,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也是非常的紧张,所以,为了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为了为我们的后代着想,科学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2.2思路

2.2.1以环境规划为依托

环境规划是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重要内容,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密集、清洁型的工业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更有效地使用能源,使经济的高速发展最终不需要以相应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为代价,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2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总体。基础设施一方面是社会分工和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协调城市各类设施的纽带,促使城市适度集和日趋社会化,为城市获取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提供一定条件。市政基础设施大体可确定为以下六大系统:环境系统、能源系统、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防灾系统。在前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想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处理的方方面面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搞好基础设施规划;改变目前对政府政绩评价倾向于经济和创利的方式;制定有利于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和技术政策;加快公用事业改革步伐,强化经营服务观念。

2.2.3加强城市保护与改造

城市历史保护问题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和实践以后,在概念上更加明确,即城市历史的保护是除保护城市的地方文化、景观特色和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外,还包括保护不同时期的优秀建筑、历史街道环境、历史性景观特色和地方性风俗民情。

三、城市规划的原则

3.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城市的总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每个具体地段空间形态设计,城市规划只有局部服从整体,只有在这样的控制之下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环境。

3.2尊重自然

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又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的地形地貌、城市的水源容量、城市的地质分布状态、城市的植被条件以及城市的气候特征等因素,都是影响城市规划非常重要的限制性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在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必须慎重考虑这些自然条件。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建则筑,宜林则植。

3.3以人为本

营造城市的目的在于有利于人的工作方便的生活。因此,城市规划一定是以人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在人与城市的关系问题上,是努力营造适宜人类生活的城市,还是改造人的意志去适应机器般的城市,这是我们城市规划设计师考虑城市问题的原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一定是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

3.4复合共生

城市乃至某个区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系统的优化是系统良性运转的基础。城市系统包括城市的生态系统、城市的经济系统、城市的文化系统、城市的物质循环系统等等。按系统论的原理,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灵。因此,城市规划有必要综合考虑和研究各种系统的特点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努力在城市物质形态空间的布局方面为城市各系统复合共生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和谐、美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田椿生等.中外投资大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 李成勋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中小城市;旧城改造;可持续发展

引言:旧城改造的过程非常繁琐,不但存在共同性的矛盾,也具备各自城市的特征。旧城区作为城市历程的脉络,也同时成为了传统与现代功能共存以及矛盾的集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城市固有的构造依旧维持稳定性的趋势,很多历史累计下来的旧问题较难恢复,并且持续在新的状况上再次显现。主要体现在土地配置低效率逐渐明显、住宅紧缺、房屋破损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中,历史景观破损现象逐渐加重。于此同时,对于中小城市执行的总体构造改变过程以及传统城市的过程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新的状况。

一、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超强度的房地产开发使得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前,我国对于旧城改造逐渐趋于超强度开发,如此才可以让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设并出售商品房时获得一些利润。对于我国的中小城市旧城改造来讲,此种现象尤为普遍,却也非常严重。为了让开发收支保持平衡,适时加大建筑密度显得非常必要,可是如果仅仅追寻经济效益,就会令人口密度、容积率乃至建筑密度超标,会令城市环境急剧恶化。

2、超强度的房地产开发造成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太过注重经济效益,使得政府的管理出现失调,表面提升容积率以及建筑密度,使得当前的基础设施容量以及交通容量都无法符合高强度的开发,令基础设施在高强度的运转下进行,从而形成了负效应。

3、工厂迁移不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土地有偿使用,使得工厂不得已从中心区域迁走,进而也令环境获得了改善,而且也加快了工厂从事技术改造乃至研发新生产线的力度。工厂搬迁至生态系统薄弱或者灌溉等区域,就会令周围的空气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危害要比处在城市时的危害更大。而企业搬迁至郊区,会令工人的上下班距离延长,对于生活十分不便。

4、旧城改造中房地产开发体现出统一的规划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大多是在对城市中心区的旧区进行再次开发,许多仅仅是零星开发,达不到规模。相对较大的厂区也被其他开发商所分割,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开发,这并没有实现房地产综合开发的目的。

5、居住搬迁不当造成的社区解体

产业构造协调、用地构造转变、人口构造变迁、城市面对的物质空间以及人文空间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社区是用来聚集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组织以及生活共同体,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备,并且社区的成员都对所在社区具有归属感及认同感。旧的居住文化圈被打破,新的居住文化圈以及文化氛围又较难在短期内创建起来,所以会造成文化心理无法协调,社区构造倒退的现象。

6、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历史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形成建设性的损坏,使得城市的历史面貌乃至特征都已遗失。当今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飞速发展阶段,因为依旧有些人过于片面的认定想要维护历史文化只有阻碍城市经济进程,也有些人时常急于转变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发展经济,从而忽略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演变为破坏性建设行为。

7、中小城市中的城中村成为了旧城改造的难点

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让企业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放弃城中村这样的土地进行开发,所以具有城中村土地成本较高、利益较低、所需的精力也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投资也相对较多。政治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城中村的改造非常棘手。

二、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通过功能与空间进行互动,为旧城空间的发展给予动力

旧城功能的再生无法单一的透过外部资金,执行房地产开发以及通过一种和当前功能毫无瓜葛的产业取代已有的产业来实现,而一定要创建对旧城当前的资源、地方文化乃至本土知识进行了解和研究,透过当地居民以及企业进行参与,渐渐对已有的产业进行再次升级,建立一个关联度较高的本土化产业。

2、寻求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平衡

通过经济学角度来讲,旧城再生属于维持旧城价值以及附加的历程。城市使用价值指的是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游乐的场地而所含的价值。而交换价值指的是城市土地以及房屋当做一个资本进行出售或者出租的价值。通常竞争力较为集中在舒适的小城市当中,而很多小城市也是由此而吸引了更多人居住或游玩。

3、将社区发展作为基础加快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社区、空间、功能的互动,社区成为了基础。这是由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属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所以,目前对于中小城市的旧城改造应当通过具体的计划进行,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契机,对于规划模式来讲,一定要转变目前以物质建设作为核心的旧城改革形势,而把重心放在社区能力培养方面。对于制度的设计,要加快参与渠道的建设。在法律方面要提升对居民利益乃至社区资源的维护。

结束语:我国政府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十分谨慎,这样的做法非常有必要,如果要提升土地的盘活以及产业升级,中小城市应当通过协调,对改造土地性质给予关注,通过城市功能的布局,逐渐进行改造,努力创造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焦姣.文化规划与中小城市老城复兴――以安阳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2]吴春.大规模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D].清华大学.20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数字城市; 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协调性; 可变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中,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全球迅速迈向信息社会。城市作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就是人们在信息时代认识和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的崭新探索。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的崭新探索,使人们越来越多的探求数字城市和城市持续性发展的相互关系。

1 数字城市与城市持续性发展

1. 1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在城市区域的具体化和扩展,现已成为各国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关于数字城市的研究,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尚处在探索阶段。数字城市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自从1998 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以来。在国内“, 数字北京”、 “数字武汉”、“数字辽宁”等发展计划也纷纷出台。到2002 年,我国668 个城市中已有120 个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有40个大中城市启动了数字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综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数字城市的内涵应该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工程、城市3S 应用和城市整体信息化的有机综合,最终形成智能、敏捷的城市数字神经系统

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的有效集成和管理。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子系统,其实质是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虚拟化。数字城市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将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它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如城市规划,市政运作,社区管理和紧急事故响应等,实现城市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的框架基础含三项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宽带网络、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二是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因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 %与空间数据有关。海量数据是数字城市运行的基本元素,离开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就成为虚有其表的空架子;三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建设高度发达的城市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文明,将从根本上变革城市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质量,其核心是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其中,社会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是基础,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框架下加以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资源角度看,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从而达到资源的保护、再生和开发的平衡;从环境角度看,强调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环境资源共享,社会发展以富有生机、稳定和公平为标志,从而减少贫困和犯罪等。《21 世纪议程》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中国21 世纪议程》也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目标,即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快速和持续增长,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使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2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

数字城市指的是信息化城市,是现实城市的虚拟对照体,是对实体城市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的功能。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是现实世界,尤其是人类居住的实体城市。如何解决城市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数字城市的建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两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通过实体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1 数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

数字城市建设是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当今最先进的生产力,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数字城市正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等新的经济模式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数字城市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虚拟化。数字城市可以通过仿真技术和预测模型较准确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由于城市地域的广阔性和城市发展的不可重复性,许多不可能实际进行的发展实验,可以在数字城市的虚拟实验室中,通过仿真技术和虚拟模型来完成。例如城市经济发展仿真模型、城市社会发展仿真模型、城市生态环境虚拟模型、城市设计虚拟模型等等。在数字城市的各种信息系统中,本身就包含了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决策模型可以在众多的决策方案中,选择实现城市决策的最优化。

2. 2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

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支持。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就会陷于停滞状态,从而使数字城市建设失去实体基础和动力来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将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首先,城市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强大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推行数字城市战略的不少中心城市,相继开展的“人才高地”建设,就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其次,数字城市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只有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可顺利实施,一个没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是不可能支撑数字城市的建设的。再次,高度文明、稳定、进步的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优化、美化的城市,是数字城市建立和健康运行的环境基础。

3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变性

3. 1 城市发展的部分旧有动力失效,可引发可持续发展危机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模式,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中,这些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工业社会“规模即实力”的论断在信息时代变得不那么准确,一些曾在城市发展中起过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由于不能实现信息化转型而丧失竞争力,一些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会因为落后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而陷于边缘化状态。这种“信息差距”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表现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明显冲击。这种冲击对目前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严重。由于城市经济从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转化,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化,城市人口的显形失业和隐形失业都会相对上升,部分产业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的“信息贫困”现象。动摇社会的稳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信息差距”和“信息贫困”造成的“信息化鸿沟”,将进一步扩大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富人和穷人的现有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发展失衡,从而广泛影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3.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停滞将导致数字城市建设丧失根基

数字城市作为人类城市的崭新形态,它本身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因此,它不可能脱离城市实体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现实基础。一个毫无生机的城市是不可能建成所谓数字城市的,一个生态灾难严重的城市即使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人类来说也毫无意义。如果数字城市的盲目建设导致对城市社会的严重冲击,造成所谓断裂性发展,从而中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过程,这将是数字城市的最大悲剧。所以,是推动还是阻滞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就成为衡量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根本标准。离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就失去了实际依托,丧失了根基,成为真正的“数字泡沫”,毫无现实意义。

4 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强大的影响力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它将积极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冲击和负面影响。克服这些冲击,将开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完善数字城市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工作。在我国,数字城市刚刚起步,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会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数字城市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我只是对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更深入系统的研究需要大家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新,程国栋. 空间内插方法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2000 ,15

[2] 潘志强,刘高焕. 面插值的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2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城市功能

中图分类号:F0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8—58—0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前提,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条件,以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它不单单是经济结构的转型,还必须与社会发展、居民富裕、环境治理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可持续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生态优化和城市功能完善,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探讨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思路。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最早见于1920年代初英国学者奥隆索(Auronsseau)提出的“矿业城镇”概念和加拿大学者麦金塔(Machintosh)提出的“原材料理论”,历经理论奠基和初步发展、理论规范性研究、转型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四个阶段,理论研究相对成熟。

国内学者关于该问题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晚,1978年李文彦在《地理学报》上发表的题为“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的文章,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被认为是对资源型城市问题的开创性研究。此后,随着资源型城市问题的不断显现和加剧,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逐渐深化。1990年代初期,刘家顺、樊杰等研究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病,探讨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入1990年代中期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理论界开始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来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寻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沈镭对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限制因素等展开了深入分析;张米尔重点研究了资源型城市演进的动力机制、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提出要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产业转型策略;王广凤、张军、刘家顺。等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要与技术进步相匹配,此外,徐建中、刘淼群,吴新文、李剑斌等相继提出并不断完善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体系。

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在研究范围上,从最初的问题城市(如煤炭资源型城市),到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到所有资源型城市,经历了由点到面,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二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从最初的产业结构,到经济结构,再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经历了主导产业发展研究到全面发展研究的过程;三是在解决对策的研究上,从最初的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到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再到战略性改革层面,经历了由浅入深,逐渐接近制度层面的研究过程;四是在研究方法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征突出,从最初的城市生产力布局逐渐拓展到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具体分析方法不断创新。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60~70年代始,世界上许多知名的资源型城市先后走上了转型发展道路。成功范例有德国北威州包括波恩、科隆等城市在内的“鲁尔工业区”,英国包括卡迪夫、斯旺西等城市的威尔士地区,法国包括梅斯、南锡等城市的洛林地区,以及比利时的烈日省、日本的北九州等。从这些国家的经验看,资源型城市一般有三种路径选择,即转型、转变和转移。“转型”是指发展与资源型产业不相关的产业,重新培育主导产业,资源型城市走综合发展道路;“转变”是指资源型城市立足现有资源,围绕主业,实施深度开发和相关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转移”是指那些无接续资源、区位条件不利、难以发展其他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实施整体迁移。在这三种路径选择中,“转型”是相对普遍的选择。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而且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各国政府基本都通过采取优惠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技术投入等措施,发展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国属于资源型城市较多的国家,目前公布的资源型城市有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它们曾经是我国城市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供初级资源产品、构建国家工业体系、支持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资源型城市出现的时间较晚,在建设之初和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本应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由于资源衰退甚至枯竭造成的损害可持续发展及被迫转型的问题。但受传统体制下“基地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建设初期未能统筹安排,未能做出有前瞻性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资源开发鼎盛时期,资源型城市又没有预留自我发展基金,及时推动工业化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到资源衰退乃至枯竭时,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滞缓、就业压力巨大、财政资金短缺、居民生活困难、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被迫转型。

对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干预。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我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自2001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开始,国务院组织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先后批准了三批、共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政策,支持转型。2003年国家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作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和难点。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即在2010年前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在试点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中央财政首先给予资源枯竭型城市以财力性转移支付,接着给予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以政策支持。国家发改委设立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国家开发银行设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并准备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与国家政策相伴随,各省也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2010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东北地区座谈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衔接,同时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转型以及城市功能提升和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不仅对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而且也对国家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相协调、财政扶持和机制建设并进的原则,从改善城市社会民生问题着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城市功能提升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推进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具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问题普遍且严重、区域差异较大、传统体制惯性影响仍在、民生问题解决艰难、累积矛盾复杂等显著特征。这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统筹解决的诸如政府财力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也包括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协调处理的诸如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等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是探索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提,不仅对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资源型城市所在地的省、市政府必须正确处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推行产业多元化模式,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我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初步成效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积累了经验,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之间,可以是接续关系,可以是替代关系,也可以是接续和替代并存。

第二,必须正确好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是资源型城市的突出表征,维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资源型城市所在地的省、市政府要贯彻科学发展、文明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建立资源集约型的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对处于成长和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要提高科技水平,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更要体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补偿,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对已经处于衰退期和枯竭期的资源型城市,理应立足“生态恶化”的现实,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宁可暂时牺牲经济增长,也要走“先治理、后增长”的道路。这就要求经济增长不再是考核此类资源型城市政府业绩的主要指标;同时,国家还要加大对该类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弥补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财力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资金短缺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直接困难,缺乏长效机制则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深层难题。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可以在短期内缓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财力支持与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必须把资金支持的启动效应和机制建设的长期效应结合起来,要从区域差异、城市类型、时间跨度上分清主次关系、先后关系,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区域差异看,金融机构存差过大、资金外流严重的地区,理应属于资金支持的重点区域,在资金启动转型的基础上,再逐步考虑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问题。即使长效机制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先考虑构建“造血式”衰退产业补偿机制和“输血式”生态补偿机制,而后再考虑其他机制的建设。

城市可持续发展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77-01

1.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1.1城市规划内涵分析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与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有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不仅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规划,而且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设想,是综合性的、有预见性的规划。

城市规划的意义是用来预见并指引城市发展方向,它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乃至城市的性质和规模都有一个综合的部署,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保证城市的发展更加有序、协调。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是保证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

1.2可持续发展概念诠释

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2.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保证了资源和能量的可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再生离不开完整的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积极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地球能承受人们的生活。

1.2.2经济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强调经济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和消耗,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1.2.3社会的可持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它对社会公平公正、文明和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在地球的承受范围并且提高人口质量,消除两极分化、失业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着重点。最终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人文素质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的。

2.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2.1 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过度,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因此需要对城市的发展重新进行合理的规划。

2.2 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遗产的冲突

城市的发展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它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当前中国一些城市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破坏了一些传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城市的特色,这样的行为对城市来说是一种破坏。

3.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促机制

将城市规划仅仅对城市的建设的意义提升到投向更广阔的区域。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不仅仅注重城市现实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注重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对规划区域的配置不仅要安排合理,同时还要维持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的促进。

城市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问题,也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规划,更是在城市工业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引,同时要保证我们现在对城市的开发利用不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即实现发展的连续性。在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工程中,要正确地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注意现在一些城市犯的错误,不能只注重当前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城市规划十分重要,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从城市总体规划来看,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城市人口的可持续性

合适的城市人口规模会对城市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任由城市人口无控制地增长,城市的土地将远远不够人类的使用,过多的人口将导致人们无立足之地,那时将导致混乱甚至是人类的灭亡。控制人口数量在城市的承受范围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城市人口规模的预估和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3.2 城市土地使用中的可持续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部分。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但必须把握一个度,不能超过土地的承载范围,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土地,子孙后代仍然能对其利用和开发。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在对土地的利用时一定要以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当前利益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破坏土地是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类的居住区域进行规划,保证在建设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城市进行规划来保证人类居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3 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空气和阳光等能源,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是南方雨水充沛而北方雨水稀缺,而且不同季节不同年际的降水量也不同。在很多大城市都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规划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4.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和措施

4.1 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并着力提高人口的素质,保证城市人口数量不超过城市规划的人口限度。具体方法是一要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并鼓励人民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着力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二要坚持计划生育的政策,对人口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宣传和推广其中的意义。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把人口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是实现人口可持续,人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对现在城市规划的要求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内在需要。

4.2 城市用地的可持续概念延续

4.2.1必须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要坚持高效合理地处理土地配置的问题,解决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要充分体现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

4.2.2 要保护耕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因为当前的经济效益或者业绩而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要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开发的土地坚决不能动。

4.2.3 要制定法律对土地进行强制性保护。

4.3 可持续在城市人类住区中的体现

总的来说要采用生态学的方法科学规划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城市是人类聚集生活的居民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往往是一种文明的集中体现。现在的城市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和消费的不可持续性,为了建造建筑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

5.结束语

未来城市的发展主要在于人口增长、能源消耗、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建设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是我们的目标,要想把城市建设得更适合人类居住,更加和谐,就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下一篇:全球化经济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