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中心范文

时间:2023-09-16 13:26:43

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篇1

我一直认为,建筑只有将结构、形式和空间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甚至达到三者合而为一,才是一个真正好的建筑,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坚固、实用和令人愉悦, 我将之称为建筑的形式、结构与空间的同一性。西方建筑史上有很多这方面的经典案例,我自己在这方面也一直在努力进行尝试,特别是大跨空间建筑实践。下面就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为例和大家分享体会。

工程概况

2011 年建成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13 万m2,有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两大部分,位于海口市的新区,靠近新的政府行政区的北端,北侧面海。我们通过对用地的研究把会展中心的位置和新城中心的轴线安排在一起,同时让轴线向大海方向有一个不规则的延续,这样的延续就对会展中心的建筑形体和布局产生了影响。因为会展中心对着新城中心,它有一个对称性轴线的呼应;同时北面是不规则的海岸线,还有其他功能建筑的分布,用地和功能的不规则性也导致了平面的不对称性,所以布局反映了建筑在这个城市里的地位和特征。设计并没有一个明确意向,我们希望这个在海边的房子与海口的建筑、气候、环境产生某种相互之间的关联,所以把它叫做处于“像”和“不像”之间的海边热带建筑。从设计草图中可以看到建筑大致的形状:北面是不规则的会议中心,南面是有着明确轴线的展览中心。这其实也暗示了将来结构的形式。从平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北面的会议中心分大、中、小三个体量,南面是展览中心,有大小不同的展厅;中间是一条连接通道,但是有一部分把它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屋面。另外针对海口夏季非常需要遮阳的特点,我们还围绕整个建筑的外部设置了一圈连续的檐廊。

几何构型

在几何的构型方面,从建筑整体模型中可以看到,最重要的屋顶形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间的区域,我们把它叫正弦曲面,由很多投影为正方形网格的规则起伏的曲面形成一个大的三维立体曲面;另外一部分就是从中心区域向外延伸的边缘区域,从正弦曲面的截面轮廓(正弦曲线)开始,和水平檐口之间形成的直纹曲面作为边缘的形状处理。上述的处理形成建筑主要的外部形式。从草图中可以看到,结构跟形式是一起考虑的。

结构选型

几何构型之后就是对应形态的结构。考虑到海口临海区域腐蚀性比较大,最开始的结构方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让混凝土的网格和曲面屋顶产生对应。但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两层结构的叠加,上面的穹加上下面的混凝土格架,导致效果不理想。经建筑师和结构师共同协商,最后还是采用了钢结构方案。屋顶是一种钢网格结构,形成投影为正方形网格的钢管直径仅有200mm,由跨距22.5m 的钢管混凝土柱支撑,中间无梁,因为它巧妙地利用曲面的波谷和波峰形成了一种壳体的结构。结构非常简练和纯净,避免了混凝土结构两层的状态。关于防腐的问题,在钢结构网格上的屋面钢板上设计了一层很薄的混凝土层,再加上防水层、保温层等把它保护起来,使其不直接外露。在壳体波峰的顶部开了圆形的天窗,为展厅内部引入自然光线;壳体波谷的底部作为屋面雨水的收集点,雨水立管就隐藏在钢管混凝土的柱子内部。

网格壳体的部分主要对应中间的区域。在边缘的直纹曲面区域,本来希望也是延续钢管网格壳面这样一种结构体系,但是有点可惜,最后采用的是网架的形式,所以产生了两种结构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实质性的结构的统一,但是现场效果(主要是内部空间)也是可以接受的。屋顶的面层材料我们最开始希望采用类似悉尼歌剧院的做法——用马赛克瓷砖,为此也设计了一种边长57mm 的六边形马赛克,以适应曲面的变化。但由于造价相对比较高,加之人工的工作量不能满足施工周期的需要(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以及厂家经验和措施跟不上等,业主最后放弃了这个做法。所有的钢管在工厂里加工裁切好,运到现场进行单元式的地面拼装,屋面钢板也在地面拼装工作中完成焊接覆盖,这样就形成一个个22.5m 见方的屋盖单元,再进行整体吊装,就位于屋顶高度。边缘区域的曲面网架及其屋面钢板也是用预制、拼装、吊装的方式,现场场面非常宏大。整个屋面吊装就位形成整体覆盖好之后,再做上部的整浇薄混凝土层、防水层、保温层以及现制GRC 面层。

内部的展示空间将结构完全暴露出来,简洁轻薄、规律起伏的网格状网壳将建筑的外部屋面形态完美地

展览中心内部空间

呈现于室内空间中,同时将结构形式和特征也清晰地表露无遗。边缘区域的网架结构虽与网壳结构相比,大大增加了结构高度,但仍然将其外部直纹曲面的波动形态表现出来,并同时呈现出繁密的细节。壳顶单元的天窗和高侧窗为室内空间提供了充足的、不断变幻角度的自然光线,从现场看白天基本上不用开灯,特别是在布展准备期间,除非是展示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展品需要局部聚焦的灯光。在阳光非常强烈的时候,射进

会议中心剧场式会议厅楼座前厅空间附属设施可在非展会期间转换为小型商业内街“唇檐”与“挑墙”

室内的天光会形成非常奇妙的效果。至此,这个建筑的形式、结构与空间呈现出具有某种“同一性”的状态。

结语

会展中心篇2

1、驻马店市会展中心位于开源大道,您可以坐车到前进大道开源大道路口、开源大道前进大道路口等站点,经过该站点的线路有14路、27路;附近标志性建筑有开源大道、刘竹园小学、水域·温泉假日酒店、前进大道与开源大道交叉口等;驻马店市会展中心 电话:18839610086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会展中心篇3

据国家会展中心给出的数据显示,2016年该展馆全年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共计54场,年度经营面积达到42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其中,全年共承办各类展览29场、393.3万平方米,国际性展览面积占比超过95%;10万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展览面积占比超过90%。此外,2017年已确定将展出23场展览。

南充将建国际会展中心,规模或超西南多场馆

1月3日,四川南充高坪区委六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2017年全区103个重大发展项目,启动国际会展中心、江东CBD前期建设被纳入其中。据悉,以下简称南充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已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规占地2300亩的南充国际会展中心,将以建设城市会客厅、打造城市新名片为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现代化功能的地标性综合建筑体。

按此规划执行,南充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规模将一举超越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1500亩)、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约1600亩)、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2280亩)等,成为西南地区占地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

海南构建“三市一点”会展格局

2015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会展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全省共举办100人以上会议14980场,会展业收入145.1亿元。

据悉,海南会展业设立发展目标为2017年举办千人以上会议120场,年展览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全国性品牌展会10场);会展接待过夜人数达到1900万人次,会展业收入达到180亿元左右,会展业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南省将构建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海花岛)“三市一点”为核心,其余市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引进培育重点会展品牌,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会促展的发展战略,带动会议、展览、培训融合发展。

考察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

1月23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考察了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对赛区各项筹办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表示肯定,强调北京冬奥会筹办首先要按照科学和先进的理念搞好规划。

指出,各项规划都要体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不要贪大求全、乱铺摊子。北京冬奥会所有建设工程都要按照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要求,坚持百年大计。

西安规划建设丝路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篇4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简要的概括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握发展这个主题。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联系历史,也可以联系现实。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国近代以来有两大历史性课题:一个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发展了。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持久不变的主题。执政党的一切理论建构、观念创新,都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现在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当代中国来说,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都要必须加以关注,都要认真解决,但是解决所有的矛盾和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发展。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最重要的一条基本经验。

二是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必须要对以人为本有深刻的理解。这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核心思想。

首先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我们党告别革命思维、斗争思维和计划经济思维,把社会管理推向民主法治轨道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正在由一个农业社会转向一个工业化社会,尤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社会产生了新群体,产生了新阶层,也产生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利益矛盾。而且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也会产生利益上的冲突。有了收入差距,有了利益矛盾,很容易使一些人用革命的思维、斗争的思维去认识问题,也容易导致一些人想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去消除差距。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首先确认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人,不再以阶级定性,群体不再以阶级划分来界定亲疏远近;由利益产生的矛盾,也不再被看作是政治矛盾,更不看作是阶级矛盾。把人从阶级的认识中剥离出来,把矛盾从斗争的思维和视野中提升出来,这是科学发展观讲以人为本的深刻意义所在。

其次是要强调对整体利益维护、对群体利益协调、对个体利益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的整体利益,使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统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益;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是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三个要求。

会展中心篇5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工作,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会展中心篇6

一、要深入学。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接触新知识,了解新视野,扩展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努力投身于党的建设和国家的繁荣。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树立尊师重教,更加关心和爱护同学,妥善处理老师和同学的感情。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学习,加强对外了解,对外交流,对待生活要积极向上,对待学习要务实务本一丝不苟,对待感情要认真负责。

二、要勤思考

所谓勤思考,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为缤纷繁杂的现象所迷惑、所困扰。要从现象分析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发展观学习内容的丰富,决定了我们思考内容的更为丰富。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后,我们还必须勤于思考: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意义如此重大?影响如此深远?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如何指导我们更好的前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三、加强实践。

实践是任何学习工作的基础,没有实践任何思想都是空想,所以把自己学习到的科学发展观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要敢于领先他人,要敢于创新,要敢于实践。

四、要善于总结。

会展中心篇7

像上海与香港争夺远东的金融中心一样,北京、青岛、顺德已经展开了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最大家电展览中心的争夺,一场家电会展中心的争夺战已经悄悄打响。

德国电气电子协会近期预测,到200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微电子市场。其他的预测还有:到2003年中国的半导体芯片生产利润将占世界总利润的8.6%,中国的电子市场将跃居世界第三。EAC欧亚咨询公司预测,从1998年到2010年间,中国的电子市场将以平均每年22%的速度增长。2003年,中国的电子行业年产值将达到86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中国逐渐在成为全球家电的制造工厂与最有潜力的大市场,而与此相适应的是中国需要家电会场,也就是需要家电展览业来促进制造工厂与市场内的要素流动,在这个时候中国出现了三个家电的会展中心:北京、青岛、顺德。

6月份青岛的家电展会刚刚过去,紧跟其后的北京家电展会则在9月上旬结束紧接下来的就是顺德10月中旬的家电博览会,三个家电展会虽然相隔时间如此之近,但是家电企业基本上不顾疲倦地挨个参加,哪一个也不敢得罪,因为不知道哪一个城市会最终成为亚太地区的家电展览中心。那么,在这场角逐战中,有哪个城市将最终胜出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城市给其中的家电展览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青岛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青岛市的家电展会主要背靠制造业,但是制造企业的数量非常少,仅有几个全国的著名品牌,另外家电的配套企业群相对较少。跨国公司的家电制造业务非常更是少而又少,而国外企业的研发中心几乎没有。从其历届举办的展览会来看,青岛的展览会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与定位,在全球家电产业格局巨变的情况下,青岛的家电展览业应该有什么样的未来走向还不清晰,从展览会的参展商的数量看每年在大幅度减少,今年就连本地的企业都开始不参加这一展览会了,如青岛市第二大家电品牌海信就没有参加今年的展会应该说给青岛市的家电展敲响了警钟也提出了考验。

顺德展览会的发展也令人担忧。顺德主要背依中国最大的家电生态圈——珠江三角洲,其中的家电制造及相关的配套企业有3000之多,但跨国的研发中心与青岛一样也是凤毛麟角,单一的制造让顺德把自己的家电展览会定位为全球的交易平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种交易主要了产品与配套产品的交易,这样的展览会难以有技术高度,所以说要引领技术趋势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更为有趣的是因为奇怪的地方保护,青岛的企业不参加顺德的展会,广东的企业也不参加青岛的展会,国内的企业都不参加自己的展会,如果这样的展览会能办出全球知名展会是不可能的。

北京优势清晰凸现。刚刚结束的2002年北京2002国际家电展览会已经显示出这种优势,参加展会跨国企业的比例超过40%,它们已经把北京家电展当成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展览会了。在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中,北京有越来越多的条件成为世界著名家电展的举办地。

比较优势与巨大的市场吸纳能力,使跨国家电企业纷纷向中国转移自己的新家电产业,制造基地的转移成为产业转移的第一股浪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家电企业按照中国的行政区划均匀分布的格局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市场优化组合后形成的具有积聚效应的区域产业基地,它们分别是胶东半岛、泛长江三角洲与广东珠江三角洲三个大的家电产业生态圈,跨国家电企业转移的制造基地也基本上落脚在这三个区域。

为了对制造基地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研发中心的转移成为第二次转移潮,但是,技术中心却大多没有出现在制造业的生态圈内,相反,拥有中国高等专业人才的北京成为跨国家电企业研发中心的首选地,像微软等软件以及跨国家电企业的研究院以及技术研发中心纷纷落户,使北京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之后是亚太总部。北京已经成为跨国家电企业亚太总部的上佳之选,最近,韩国的LG已投资4亿美元在长安街建设自己的中国总部,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把中国总部新建或改迁到北京。

综合管理与技术研发在北京,制造在三大生态圈,销售在全国正成为跨国家电企业的发展模式。北京已经成为家电企业政策、金融、市场、技术等综合性信息资源的中心。

与此同时,北京也是中国最大传媒产业中心,光中外媒体就有2000多家,强大的媒体传播辐射能力是任何国内城市都无法比拟,即使在亚洲也有明显的优势。

2008年奥运会将会更加完善北京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将为北京的会展产业的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会展产业优势不仅在国内,在全球范围内都将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制造圈内的顺德、青岛以及上海家电展的共同特点是背靠区域内的家电制造业,展览德重点主要集中在产品以及相关配件的贸易上,基本上是以制造为核心的展览会,在展会功能上存在大的缺陷,缺少辐射力,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强烈的要求,那就是中国必须建立自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的品牌家电展。

会展中心篇8

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性

除文化心理外,中国与西方在社会发展方面存有差异。中国与西方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各有侧重,社会发展旨趣各不相同。中国重社会发展结果,西方重社会发展过程。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他们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结果,对于西方社会而言,社会发展过程更为重要。中国与西方此种对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同侧重,在各自的教育体系上有深刻体现。由于侧重社会发展结果,中国社会的教育更多地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父母、教师或社会所期望的结果;由于侧重社会发展过程,西方社会的教育更多地立足于帮助学生独立自主成长的一个过程,完全依凭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习和就业。中国社会的教育由于以教育结果来制约教育过程,使得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因而不由自主地指责和支配孩子学生成长,此种被指责和支配的学习历程使得中国学生变得脆弱,为了得到父母、老师所认可的正确答案,他们对错误和失败形成了天然性恐惧,导致他们最为可贵的创新、创造、冒险等天赋日益丧失,简言之,中国社会的教育基于对结果的侧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成长、尝试错误和体验失败的机会,使学生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相反,侧重社会发展过程的西方社会,在教育体系中更多地尊重学生,把教育视为一个服从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因而学生得到了系统和全面的锻炼和积累,更多地保留了其好奇心和创新潜能。

中国重社会发展内容,西方重社会发展形式。中国社会更为看重社会发展内容,而西方社会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形式,使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中国人更多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赋予社会生活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西方人却着力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社会生活分外单一和有条不紊,赋予社会生活更为纯粹的形式,使之一目了然。此种对社会发展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十分丰富的形象思维,西方人简单明了的抽象思维。中国社会对形象思维的推崇,引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充分发展,而西方社会对抽象思维的推崇,引致西方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中国社会以“形而上”之器为要义,西方社会以“形而下”之物为要义,因之中国人强调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悟,而西方人更为具体,讲究实用。

中国重社会发展情感,西方重社会发展效率。由上可知,中国社会倾向于辩证思维,此种辩证思维使得中国社会更多地强调悟性、道义,即侧重社会发展情感,而西方社会更多地强调理性、功效,即侧重社会发展效率。西方社会对理性的侧重,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自16世纪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即把社会发展的中心由天堂转移至人间,开启了西方社会追求理性的征程,无论是马克斯•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抑或穆勒的利己主义,无不闪现着理性的光芒,英国的经验主义思潮和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亦是西方社会侧重社会发展效率的显著体现。西方社会此种对社会发展效率的尊崇,对于个体而言,即是视集体利益为个体利益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追求集体利益,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利益。而中国社会则强调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约个人利益。对于社会生活而言,西方社会片面地过度依赖法律制度来解决争端,高度信守以法律来制约个人行为之准则。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显著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基于追求社会发展情感的立场与定位,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亲情、伦理、血缘、家庭等观念,而仁、义、礼、智、信仍然在依凭惯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社会生活,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被视为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子女终其一生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职责,此种观念依然代代延续,相对稳定。西方社会对于抚养与赡养,却显得较为松散和独立。西方社会中子女成年后,父母往往会中断对他们的抚养,而子女独立后,亦减少对父母的赡养。此种社会发展旨趣的不同侧重更为微观地体现于中西的具体生活习惯中。以饮食为例,西方社会擅用刀叉,与刀叉相伴的则是家庭生活中的分食制,进而衍生为独立的生活习惯和相对脱离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的情感性低而效率性高;中国社会擅用筷子,与筷子相伴的只能是家庭生活中的共食制,共食制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关系和群体意识,进而衍生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生活习惯和相对亲密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富含情感。

中西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中西方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并非各行其道,它们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特定的文化心理引致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进而强化了此种文化心理。中西方文化心理均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文化心理一经形成,即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与中国历史发展相适应,使中国社会发展速度慢动力足。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强调集体,侧重情感,使得整个民族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扶助,信奉集体利益至上,使得社会得以举全体之力而建构个人所无法完成之大业,因而社会发展动力充足,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侧重情感,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彼此尊重并谦虚忍让,因而独立观念不强、竞争意识薄弱,使得整个民族的创新力不足,积极性不够,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曾经辉煌的灿烂成果,无不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获致。

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与西方历史发展相适应,使西方社会发展速度快效益高。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强调个体,侧重理性,使得整个民族形散而神聚。当整体民族利益不受威胁时,社会成员往往各行其道,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整体民族而言,全体社会成员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则相应地形成了整体性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西方社会在短短几百年间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是对此的现实体现。而当整体民族利益遭受损害时,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从自身立场出发,基于保全个人利益的目的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使得民族国家获得空前团结。此外,由于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侧重理性,更多地讲究实用和立竿见影的现实运用,使得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高度发达,整体社会发展凸显出显著的高度效益性特征。

结语

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民族历史的长期浸润下,引致了中西的不同文化现象、不同民族心理、不同价值观念。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导致了中西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生产效益等方面互不相同。无论是中国文化心理模式下的社会建设与发展,抑或西方文化心理模式下的社会建设与发展,无不着眼于构建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着眼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总体而言,中西方文化心理差异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不存在本质不同,亦没有简单意义上的优劣区分,中国文化心理有其优势所在,同时亦有其局限所在,西方文化心理亦然。立足于具体社会实践,中国与西方分别从各自国情出发选择了一条更为合适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尤其是国际化趋势日益深刻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锋、交融和交锋的持续强化,必然导致中西方均将充分吸收借鉴对方的优势,改进自己的劣势,使得中西文化心理的鸿沟逐步缩小。

上一篇:数字经济范文 下一篇:民生证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