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范文

时间:2023-10-28 23:48:34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篇1

一、新闻定义

最常用的定义是陆定一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分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的特点:1、真实准确,新鲜,简明扼要,有时效性。

2、结构鲜明。

三、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如何起标题已有具体的培训内容,不在细讲。)

四、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所以大家写导语的时候必须言简意赅的表达出你整篇新闻的主旨,不要长篇大论的讲很多不切主题的内容,影响文章的架构,也会降低新闻的关注度。

常用的导语:

1、叙述式:对主要新闻内容、整篇新闻事实进行概括。

如:7月19日上午,55岁的沈名忠从老家金寨来到合肥,上午10时许,子女突然接到沈名忠的电话,被告知他在北二环与淮北路交口附近,包裹被摩的司机抢走了,还受了伤。等到家人赶到北二环时,他的心跳竟已停止了。医生检查发现,沈名忠的双膝受伤。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点评:该导语从新闻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方面简洁的概括了新闻所要讲述的事件。不看正文,就已经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2、描写式:对主要事实或意义进行较为形象、具体的描述。这种导语多见于人物专访等。

如:她,一款红色礼服,戴着一副眼镜,面带笑容地缓缓走上舞台,在所有人的热烈掌声中与广大业主见面。没上台之前,她的位置早已成了无数现场“粉丝”的聚集地。签名,合影,提问题??

点评:该导语(本人从中截取了部分)通过对人物形象、生动的描述,增加了读者对人物的立体印象,更有助于增进对人物了解的兴趣。

3、提问式:把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如: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如何能第一时间让现场公众掌握卫生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7月21日,省暨合肥市应急工作箱制作完成,并即日起下发全省各地市投入使用。

点评:提问式导语一般用的比较少,在房地产新闻行业,可以在楼盘服务稿件中常见。该导语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提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进而引导读者继续阅读新闻。

4、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一定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做结论。

如:没有任何审批手续,西安南郊北山门口村13户村民将宅基地凑在一起,集资建造了一栋23层住宅楼。如此违章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治理尴尬地带,亟待治理。

点评:该导语通过一个事件,得出“亟待治理”的结论,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评论式导语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所讲述的事实是否足够支撑后面的评论。

5、引用式:一般多是引用一些有意义或者有指向性的语言,在房地产行业多为机构、专家、购房者言论等。

如:时代华庭小区2007年开盘,至今仍有购房者未能如期收到房子。该小区业主袁先生说,开发商违约交房时间都快两年了。开发商推迟交房是何原因,有业主说:总有借口,有一次竟说“有人出车祸了,所以交不了房”。

点评:用当事人的话语表述事实,既有一定的说服力,又能吸引读者去探寻究竟。

五、新闻正文

正文也是新闻的主体,是整个新闻架构的支撑部分。它是导语的

承接者,要阐述清楚导语所揭示的主题,完善导语的内容。

新闻写作篇2

关键词:细节描写 感觉性新闻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引言

在新闻写作中唯有消息的模式及内容趋于传统,传统的消息模式让很多消息都有乏味化的共同性,要在消息写作上找创新,就可以考虑加入细节描写能够给“普通”、“乏味”的消息增添色彩。

一、注重细节描写,为消息增辉

所谓细节描写,指小的环节或情节。写消息注意用细节描写,尽量把报道的内容和思想用生动活泼的细节写在概括的叙事之中,三笔两划地勾勒出一个有具体典型意义的细节,使消息有血有肉,生动具体。

细节在消息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不太注意生活的细节。新闻报道也有相似之处。气势大,立意高,豪言壮语,或许还有陈词套话——似乎是大多数“新闻力作”与重点稿件的标志。“大趋势”、“大聚焦”、“大跨越”为题的层出不穷。少数消息的一大通病是空洞、粗糙、单调。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点细节,来点形象。如果消息中能有细节,能更多的发挥如下作用。

在《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的新闻消息中开篇写道:“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国家主席(2004年11月)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文中的第三、第四自然段是细节描写:

“在豫园的一个小时里,胸前佩戴着象征爱心于冠华的红丝带,探访了两间艾滋病房。他一进病房,就主动伸手与病人握手,临别时又再次握手,祝他们早日康复。

患者们开始时候还略显紧张。但当微笑着与他们聊起家常,了解他们康复情况时候,患者们慢慢放开了。

以上细节表明的思想性:中国政府在艾滋病这一过去高度“敏感”的问题上有了历史性的态度转变。消息中有了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性。

报道《洋垃圾严重污染广东环境》的岛屿是这样写的:“这里是广东污染环境最严重的城镇之一,每个来这里的人都这么说。”农民李冷恩抱怨说,“河水是黑色的,空气中弥漫这灰尘。我们处理的垃圾携带着各种病菌。人在这里吸进肺里的全是毒气。我担心我女儿不能在这里活下来,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留在这里,回到老家就没有地方打工了。”李冷恩抱着自己18个月大的女儿,在一堆苍蝇横飞的进口垃圾旁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通过这个特写镜头,有力地证实,处理进口塑料垃圾供中国企业使用的垃圾处理行业,已经把广州南郊的一个偏僻小镇变成了世界垃圾倾到场。岛屿中的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有力地多得多,更能令人信服,报道的可信性自然也增强了。

细节类型及写作注意事项

消息中的细节,是能反映报道事实的本质情节。或者能反映出一些报道的具体情节。对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消息中要写的细节大体上分这样的几种类型:动作细节、场面细节、肖像细节、言谈细节、穿戴细节等等。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消息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益于克服新闻写作的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消息更有说服力、感染力。那么,在消息中该怎样写好细节呢?

根据消息这一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来处理,写细节要做到精致又简洁。消息写作要求简洁,写细节也不必向通讯那样,特别的展开,要惜墨如金,从行文道选材都必须下一番功夫。写细节很容易收不住笔,细节叙述的太多,会把整个报道写的望文生厌。

从形象出发,化虚为实,是消息中写好细节的有一招。抓住细节,深化主题,好新闻不光是看的时候觉得热闹,看完以后还要值得回味,这就需要每一个作者捕捉细节,挖掘细节,使平淡的主题变得深刻。

除了细节性消息,在新闻写作中还包含很多,这就加大了对有感情、有感觉新闻的需求量。

二、感觉性新闻在新闻内容上的创新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这是一种陈旧的观点。随着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传播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新闻信息传播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新闻报道在写作形式上更追求生动活泼,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追求形象化,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表现人的感觉。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叙述。

叙述适用于介绍性文本,其特点是平实、干练,新闻报道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重叙述是理所当然的。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平面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报道的方式和方法,对报道问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描绘事物的情状、气味、颜色等特性,以增强读者的感觉效果,成为当今报道的一打特色。这就导致了新闻报道的一个新品种——感觉新闻的繁荣。

感觉新闻在报道中注重对个别事物特性做细腻描绘,以加重读者的感觉效果。事实上,感觉新闻很早就出现了,可以说,自有新闻传播活动出现时,就有感觉新闻的存在。甚至还可以说,越是时代久的新闻传播的信息文本,其感觉效果就越强。

在当代新闻中报道采撷中,记者们十分注意描写的感觉。尤其是西方的记者,他们人为没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感受,新闻报道就没法写。

感觉新闻为什么能吸引人?

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外界刺激物对人体刺激作用停止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的发生,是由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形象的,具体的,独特的物品对人的刺激会更为激烈,更能给人留下明细而恒久的感觉,如果从形成来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记者将自己对新闻报道传达出去;二是读者通过自己经验,对报道文本中记者所表达的感觉和情感吐露出来。因而感觉新闻写作的重点要放在如何在报道中增强“感觉”效果,也就是要让读者在报道中多找一点“感觉”效果,最重要的手段是制造形象。只有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给人以刺激,并留下鲜明的印象。形象是感觉新闻的主要因素,没有形象就没有感觉新闻。

感觉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在写法上有质的不同

传统的新闻报道强调的是“五个W”,即何时、何事、何人、何地、为什么,只要具备了这五个要素,一条新闻报道就基本成立。而感觉新闻除了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五个W”的同时,还能够具备“六个S”。所谓的“留个S”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平衡觉。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对于一条完整的感觉新闻来说,“五个W”是他的血肉和神韵了。当然,具体到一条感觉新闻来说,对“五个W”和“六个S”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每条新闻中“五个W”应基本俱全,而只要有几个“S”即可,不必偏偏都包含“六个S”,能很好地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不但可以凸显现场,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而且有利于营造氛围,延伸读者的整体感觉。对作用于视觉、嗅觉、听觉等对应物的描摹,氛围的营造是十分必要的。氛围可将零碎的场景立体化、有计划,也可经人的感觉整体化。单个的感觉还只能听留在感性的层面,氛围的营造才能沁人心脾。

新闻上的创新不仅仅在新闻的内容上,还有很大一点就在于形式上的创新,就当今的“媒介融合”大趋势而言,在形式上把握“人无我有”和“人优我特”这两个层次,就能在形式上,率先取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6年

[2]百度知道:?fr=ala0

新闻写作篇3

关键词 网络新闻 写作 艺术

网络新闻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原创新闻。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的影响力正在改变着传统新闻传播的技术格局、内容格局和市场格局。网络新闻写作比纸媒写作更紧凑有力,比声像写作文字更细致。网络新闻写作的基础是传统的新闻学,但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层次化、实时化、多媒体化等特点,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上有着相应的体现。网络新闻的写作,要充分认识与利用传统新闻写作的规律,更要研究其发展变化的新规律。

目前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复制新闻和原创新闻。所谓复制新闻,是指从传统媒体上复制来的新闻。各个新闻网站把传统媒体的新闻搬上了网络。原创新闻是指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二是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三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殊优势,制作出适合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原创网络新闻写作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网络新闻的特征

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其特有的优势特点是分不开的,网络新闻是将网络的特性与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特点有: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的新闻存在的条件之一,有了数字化的技术才能将网络新闻传播出去,它将文字、图象、声音等数据进行压缩、复制、传递,并在需要时将这些数字解压缩提取出来。网络新闻的数字化则将一些媒体要宣传的信息、广告等都进行数字化,再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大大节省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成本。

二是多媒体。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声音、图象的同期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它借助网络的技术将文字设计、动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被吸引。

三是大容量。网络新闻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信息空间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承载超量信息的优越性。

四是全球性。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媒体的公平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的地域局限性。

五是快时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强是由网络技术所决定的。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过程比较简单,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出去。同时,网络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传播,这样的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新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时效性极强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使受众感受到了网络新闻的极大威力。

六是高选择性。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完全接受到全部的新闻,而网络就没那么多限制,只要受众登陆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收看他所想看的新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预期

网络新闻写作要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也存在诸如网络信息接收终端的物理特性所导致的屏幕的光刺激、页面第一视觉区域的有限、上网费用的消耗等各种阻碍信息传播的局限因素,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下列特征:一是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新闻订阅作为主流信息接收模式的受众群,通过网络高速获取最新信息是他们的普遍需求;二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交互性信息传播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受众因此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欲望更加强烈,并且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网络新闻由于信息的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信息发布时间的多级梯度布列等全新技术手段的采用,网络媒体拥有了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新闻信息的特殊优势,受众渴望接近深度信息,希望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渴望了解主体新闻背景、影响及主体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用网络媒体作新闻报道,求实效首选‘文字’,求直观首选‘图片’,人物访谈、讲话首选‘音频’,动态感强的场面和重大事件报道首选‘视频’。”

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有新的变化:一是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标题实际上也成为他们权衡自己获取新闻所支付成本的第一判断,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二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受众阅读网络新闻信息速度的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传播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扫描式阅读的时代。人们享受着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忍受着屏幕光对眼睛的刺激,开始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三是阅读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几率的提高,互联网新闻传播为受众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便利,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受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极大的自由度,网络媒体需要在内容的写作编排上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链接组合系统,以保证信息传播的丰富度、深刻度。进而保证网络媒体多元化传播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新闻的写作艺术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特点,网络新闻写作有其自己的特殊方法:

一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往往最先被搜索引擎捕捉,新闻标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面貌。突出重点、强调新意、简洁明快、描述准确和寓意深刻的新闻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新闻媒体网站为增大信息容量,一般采用新闻标题集中组合的引导式版面布局。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动集群,每条新闻的深层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网络媒体要想吸引受众向网站的深层内容进入,就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在标题的制作上下大功夫,让新闻标题对受众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标准:一是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要求或许不能同时在一个新闻标题中实现,但是。在一个新闻标题中,这四个要求被实现的成分越多,其新闻标题的质量就越高。 ,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该注意:一是一则新闻需要有一个单独一行的、一般不要超过25字的文字标题,以确保描述新闻的本质内容;二是标题第一个词对于描述新闻或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新闻标题要善于标新立异;四是为了解新闻的前后关系服务:五是每一个独立的网页都必须用醒目的标题作为标识。另外,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在快速阅读中读者难以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甚至不得其解,也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二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上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为扫描式阅读,要保证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新闻内容,写作时就要做到:将重要新闻要素用最清晰的文字方式合理排列并加以描述,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突显关键词语,避免强调整个句子或段落,因为扫描状态中的眼睛一次只能掠视两三个词;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内容,增强读者是跳跃着的注意力;用最重要的事实或结论作为这一页新闻的开始,并写简短的新闻概要;要高度简洁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地了解最重要的新闻因素,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完成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的概括与描述;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遵循重要者为先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前端;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有用。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写作网络新闻,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

三要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网络新闻发布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读者是分层去索取新闻信息的。在网络新闻写作中,要精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的层次结构,按照读者关注度、需求度,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要素进行立体化的划分排列,确定一个页面里诸新闻要素的组合排列关系和多层页面中的组合排列关系。分层展示一般不要超过四层链接。网络新闻写作需要立体分层表述。需要注意:一、对新闻重点因素进行精确分解,确定第1、2、3页面呈现内容。如果传达的新闻信息能在一个页面上简洁而完整地呈现,就不要使用超链接;二、保证每个页面的内容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并从侧面更详细更深刻地解释主体新闻,通过信息群落深刻了解网络媒体所要传达的整体信息。实施链动的信息群落包括:新闻诸要素的详细描述与解释、支持结论的论据说明、直接背景资料、统计的表格与数据、问题的定义与专门机构的缩写以及参考资料等等。

四要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搜索引擎是人们检索网上信息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让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寻,是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范围,增强新闻的再度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为了使新闻信息的内容能在搜索引擎上请晰显现,一则新闻最前端的数十个字是新闻全部内容的简明标示,受众通过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描述判断新闻与自己的需求。其写作方法如下:一是使用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二是制作新闻概要,将其置于页面最前端,精心设计链动,将读者引向报道的详细内容;三是导语和概要描述必须准确反映新闻的内在联系及本质。

五、滚动式、超文本、互动式写作。从网络新闻的类别来看,文字新闻是其基础部分,大部分视频和音频新闻往往是在文字的支撑下再通过超链接技术来完成的。网络新闻中,文字的写作是其重要的基础部分。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和互动式写作。为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网络新闻写作无“截稿时间”的概念,一切均为“现在进行时”即全方位跟踪新闻事件发展、即时滚动式的写作。网络新闻的一般写作过程是:1、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快讯;2、十多分钟后写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3、接着附上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4、最后写出对此事件的评论。这种写作方式,为保证捕捉最新动态,以快讯为主,然后跟进比较详细的报道,如果有需要再跟进述评。其中快讯很重要,是即时滚动式写作中的主角。随着新闻事件的每一步进展,快讯都要争取与此同步发出。如果发得频率高、密度大,就成为即时滚动式写作的另一种形式,即文字现场直播,它是实时写作发展到极致时出现的一种报道方式,像电视一样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报道,采用的手段是文字而非视频或声音。

四、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受众的阅读需求和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写作能力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树立全新观念。网络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面对更快的节奏、更多的变化、更高的强度,促使从业人员必须有较全面的本领,必须树立全新的新闻职业观,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要不断强化竞争观念。正确把握网上受众对网络新闻内容与形式的期望与要求,对自身网页建设策略不断进行调整;坚持创新观念,网络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网络媒体要增强原创性;加强服务理念,扩大网络新闻服务竞争的规模与层次,强化网络新闻的服务品质;增强市场观念,网络媒体要开放搞活,吸引更多网民;培养务实观念,充分利用网上新闻资源和各种背景资料,加强现场新闻采写,以增强网络新闻的新鲜感,促进网络运作与交流。

提高理论技能。要又快又好地写出网络新闻,必须打好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科学而坚实的理论与业务基础。媒体是现代社会中重要公共资源,必须始终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党性原则在网络媒体时代同样适用,而且更要适应网络传播时代的需要,创造性地体现舆论引导能力。

熟练业务技能。网络新闻工作者除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即在网络及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素质,包括应用计算机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技术、运用通信技术(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电子论坛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网络新闻和网页设计制作及传递、计算机辅助报道技术、稿件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等的能力。最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能熟练的编排文本、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材料。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空前提高了新闻记者、特别是报纸记者和大众媒体客观、真实、立体的报道新闻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与质量,这既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崭新素质要求,也是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注重新闻实践。网络媒体在写作风格、采访工作节奏上表现出自己独特优势,使传统新闻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二是以线性文本结构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超文本结构为主。当然,在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的同时,不能丢弃对文本写作与能力的训练,包括文字技能和摄影技能,新闻工作者主体素质的综合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应当紧密联系、依托自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工作实践,加强网络新闻采编实践,牢固掌握网络新闻采编实务的运作规律,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弥补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真正成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播发的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站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修改一下标题或对文字简单删节,很少对其进行适合网络新闻写作和传播规律的结构性编改,致使新闻描述方式和内容结构布局陈旧、单一,给网络新闻带来了诸如信息承载过量、服务功能单调、技术依赖性强、新闻可信度降低等缺陷,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新闻写作篇4

大家都说:新闻无学,其实,作为一名在新闻战线工作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我感觉只有用心感悟、不断粹练、不断索实践,就能达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境界。

我感觉:“所谓新闻写作技法与其他文体的写作相比,固然有其特殊的要求和规律,但在许多共性问题上是一致的。所以,笔者认为,新闻写作技法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可以从这八个方面进行借鉴。

1.数字对比法。数字,是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尺码,各种题材的报道往往涉及数字。记者要抓数字,并对它进行理性分析和感性包装。在对原始数字进行理性分析中显示它深刻的内涵。在对它进行感性包装中使它显出亲切的面容,在理性和感性中显示记者的发现力、透视力和“原创”能力。让数字在新闻报道中大放异彩。数字的力量是神奇的,再高大的新闻报道的大厦,只要有实实在在的数字做支撑,就像有了稳固的基石而不可动摇。数字,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的晴雨表,是最简洁明了突显新闻的利器。一串闪光的数字反映出改革开放的非凡成就:几个暗淡的数字诉说着备受关注的问题。数字,是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尺码。新闻写作中运用数字的基本要求:一是新闻写作中的数字,要用得恰到好处:二是数字要用得准确:三是新闻写作中的数字宜少,择要而用。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2.人物修辞法。从语言形式上看,巧用修辞手法,可使新闻标题具有动感、美感,更富于吸引力。巧用修辞手法制作新闻标题是提升报纸可读性的有效方法。显而易见,比喻、借代、对照、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制作中的妙用,有助于增强标题的表现力,达到立意深、语言美、题目新、效果好的目的。当然,运用修辞方式,一定要自然贴切,不能矫揉造作。

3.古典诗词法。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引用、翻新,借助于古典诗词的典化,不但会为报纸增添文彩,而且可以文章顿然生辉,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4.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尤其是新闻导语必须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按照传统的新闻导语写作技法要求,好的新闻导语应该是“凤头”,要在第一时间,要最精彩的开篇、用最精炼的文字抓住读者的眼球。

5.设置悬念法。现作新闻方法,越来越注重悬念设置法,尤其是西方,这种方面非常普遍,有利于利用讲故事的方法精彩地叙述出整个新闻事件的全貌,在各大媒体普遍流行采用的“华尔街日报”式的新闻就是此例。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6.化静为动法。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7.速写勾画法。写新闻要学会叙述,但过于呆板而冗长的叙述是新闻写作的大忌…无疑,这一表虚内实,曲径通幽的导语写作手法,更能吸引人。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新闻写作篇5

关键词:新闻;写作;方法

顾名思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但新闻的写作却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和方法。对于一名优秀的记者而言,写作好新闻稿件是职业的要求,下面我就围绕新闻写作的方法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搞好新闻写作必须从练基本功抓起

(一)实践调查是获取素材的唯一途径。

选择素材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选材是要认真鉴别,选用最可靠的材料;既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臆想编造。要在认真大量地实践调查活动中获取真实的一手资料。二是思想性。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促进安定团结,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材料。必须与党中央的战略构想保持高度一致。三是针对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材料,真正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四是战斗性。所选的材料,要能鲜明地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贬分明。五是实效性。不要“明日黄花”、“马后炮”,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党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实际工作进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会新闻、趣闻轶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报道外,对其他种类的新闻,也要努力挖掘,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二)结构安排合理自然,符合实际情况。

我们知道,盖房子要有一个成功的设计。文章的表达也要讲究一定合理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的组织构造,具体表现为叙述事实和安排情节的方式,是新闻内容赖以表达的手段。具体地说,新闻的结构,就是按新闻的内部联系,按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以主题为红线,把经过精选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材料,有计划、有条理、有层次地安排贯穿起来。新闻的开头、结尾、事件的展开,段落的划分,前后的呼应,左右的照顾,都属于结构的内容,它有一定规律可循。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是这样的顺序:一是导语;二是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说,写作的顺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铺直叙,而是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引出阐述,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总之,新闻结构的特点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写在新闻的前面,其他各个细节则按重要性顺序排下来: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三)导语精炼概括,反映新闻的核心思想。

新闻的开头,用简炼生动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称作“导语”。导语在一条新闻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响乐的前奏曲。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

俗话说,文无定法,新闻导语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种新颖、灵活的形式:一是以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三是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四是用设问句自问自答作导语;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作导语;六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作导语;七是用群众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作导语;八是运用生动形象的群众口语或名言警句作导语:九是用历史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导语;十是以情景描摹作为导语。

(四)标题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标题也叫题目,目者眼也,新闻标题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绍内容、评价事实。既是“眼睛”,就要富有神彩,充满勉力;如果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就像失神的眼睛,吸引不了人。所以,古人有“好题一半文”之说。意思是说,拟出了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文章写了一半。这也是极言标题的重要性。我们写新闻,尤其是编辑人员,必须十分讲究写好标题。实践证明,一个好标题,就是全文精华的点击和高度浓缩的显露,能增加新闻的力量,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看,甚至久久难以忘怀。

新闻标题要注意概括性,以尽可能简炼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明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栏目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以最少的宇数表达其内容。这就是说,新闻标题必须简炼。然而,标题是否简炼,不能离开内容来评定。经过概括作出的标题,首先必须准确(下转第89页)(上接第87页)地反映新闻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是它的标题给“点”出来的,是标题打出了该新闻的最佳品牌。

二、新闻写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新闻写作的背景材料交待要清楚,但要繁简相宜。

在新闻中说明事物来龙去脉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背景是为了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说明事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等,或是对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释。它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它是新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对于任何一个事件、讲话、情况或数据,只有充分地交待来龙去脉,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不交待来龙去脉,这个事件的意义就不完整。

新闻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关新闻事实本身的历史状况,以便读者用现在同过去相比较;二是与周围事物的对比;三是与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对比;四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五是不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还要从宏观范围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六是有关事物的专门知识,有关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看法以及各种学派、各种艺术流派和学术见解的介绍等;七是有关某人某事、某地的轶事、传闻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介绍;八是在人物介绍中交待有关身世、经历和在某—方面的成就等:九是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要简要说明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及其性能特点:十是必要时,在新闻中用了不为一般读者理解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用语,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二)数字材料具有说服力,准确且恰当。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写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质,又要使人们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新闻写作来看,数字具有简炼、准确、醒目、直观等特点,它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在加强经济报道的今天,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数字。“用数字语言说话”,可以通过反映事物的量,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说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新闻中运用数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所用数字要认真核对,看是否真实可靠,表达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运用数字要根据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规律,注意与事物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离开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数字来说明问题:五是报道各种数字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六是报道某方面的数字,应说明材料的来源和根据,以增加其可信度。

(三)语言力求“短、平、快”,符合大众口味。

首先要处理好句子和段落。通常的办法:一是通过代词来过渡,即用代词来代替在前面的句子或段落里出现的词语。二是通过关键性的词语和概念来过渡,即重复前面出现过的词语或意思。三是运用排比结构,即通过重复某种句型,把句与句、段与段联系起来。

其次,是要准确运用词语。新闻写作中语言运用的技巧,并不在卖弄文墨,堆砌辞藻;而在于用人们能理解的词语,把事情表达清楚,使听众或读者—目了然。

新闻写作篇6

工作性新闻的采访

采访工作性新闻有个认识过程,就是“感觉理解再感觉写作”的过程。一个记者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对感觉的理解水平以及再感觉的功夫。而“感觉理解再感觉”都是通过采访来完成的。因此采访是关键。而目前,一些记者缺少采访的功夫,在采访时,充当记录员的角色,只有感觉到的材料,缺少理解和再感觉,没有将感觉到的素材进行升华和提炼。采访的材料仅是表象的东西,往往材料一大堆,却无法动笔,或一动笔就抓不到主题。即使写出来新闻,也是程式化的,工作性太强。

笔者的做法是把采访大约分为三个时段进行:

第一时段是采访自己所需要的基本素材,也就是对采访有一个初步概略的感觉,就是感觉的过程。

第二时段是理解、消化感觉的材料。就是在第一时段采访过程中,边采访边思考,对感觉的概念材料进行理解,从中发现所要采写的新闻主题。

第三时段是再感觉过程。这个时段是最重要的,有了新闻主题,但是如何反映新闻主题,从什么方面来反映新闻主题,能够调动读者阅读的兴奋点在什么地方等等,就要通过再感觉。再感觉的过程就是我们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形成互动采访的过程。

互动采访是采访的关键,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刺激采访对象,让他也随记者兴奋而兴奋,否则是无法形成互动采访的。记者的提问应是从感觉和理解中形成的具体而不是抽象的问题,并按照提问的问题在互动中不断深化,由观点发展到可以印证观点的新闻事实,最终形成记者所需要的全部新闻材料。一旦在互动采访中出现问题无法深入,记者就要及时修正调整采访思路。寻找新的火花,进行采访。

工作性新闻的写作方法

1.借题发挥。就是把新闻事实做标题,导语就报道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事实是该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报道的内容又不仅限于此。借此发挥,将此事放入一个广泛的、纵横交错的背景下展示,是一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在这里,“点”是新闻事实,“面”是新闻背景,是“点”上事实产生的土壤。但是,报道中,新闻背景成了重点展示的对象。

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它很好地处理了个别事实与全部此类事实的关系,满足了新闻的个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双重真实。而这一点,对于以展示面上情况为主的综合性报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报道面上的情况,如果只有面上的概括性材料,就会给人模糊空洞之感,难以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只有点上的具体材料,才能给人以确凿之感。所以,综合性报道特别强调要做到“点”与“面”的结合,以“点”证“面”。

实例:我市在外能人纷纷回乡办实业

本报讯 早春二月,包场镇金永成碳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据介绍,该公司由包场能人张永军投资1000万元新建。1991年,张永军在深圳创办金永成电器制品公司,从事电机配件、碳刷等制造,在广东享有很高声誉。家乡诚挚的服务使他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放到了包场。近年来像张永军这样反哺家乡的海门能人还有很多,最近在项目年建设的推动下,又有一批在外能人纷纷回家乡投资兴办实业。

上世纪80年代,我市一大批有头脑、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离开家乡走南闯北,有的走出了国门,在外掘得第一桶金。目前,我市各乡镇都有大量能人回乡投资……

2.由头切入。工作性新闻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时效性远不及事件性新闻强。因此,从写作技巧上来看,就要找一个新闻由头来解决报道的时间问题。这个新闻由头,就横向式综合报道来说,往往就是报道中“面”上诸多同类材料中的一个。从材料的性质来说,它并不比其他材料更典型,它的优势仅仅在于它是同类事实中“最近发生的”一个,满足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这个“事实”在报道中只起一个引导作用,故通常写在导语里。在全文中,它有可能不再被提及。比起前一种写法来,这种写法要容易把握些。从材料的采集来看,作者往往是积累了一个时期的同类题材,可能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当然就是时间由头了。只要留意最近是否发生了同类的事实,就可以得到由头,从而引出事实。

实例:南通特钢成功研发加氢裂化炉管

本报讯 4月18日,中石化、国家钢铁研究总院、洛阳设计院等专家汇聚海门,对南通特钢有限公司研发并首次用于中石化镇海炼化设备核心技术――加氢裂化炉管国产化项目进行出厂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各种技术性能完全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它的国产化运用,标志着我国炼油设备制造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3.直面展示。就是直接展示面上的材料。这类报道所综合的面一般都相当广,涉及的材料范围大, “面”是由许多一般事实构成的,是一种宏观式、见闻式的报道。其主要特点有:以面上的情况为新闻事实;面上的情况是由许多事实、多方面的事实组成的。这些事实随处可见。这种重头稿件以见闻式为多。

实例:麒麟腾笼筑巢“迎娶”上海外迁企业

镜头1:

8月9日,新常久公路麒麟段北侧,占地80多亩的土地上,一座现代化工厂正在紧张施工。它便是从上海引进的海门市麒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82亩,一期工程今年底前竣工,产品销往国外。该公司年销售可超1.5亿元。

镜头2:

同日,在原麒麟轧花厂闲置的60亩土地上,一群建筑工人正在紧张地拆除和整理旧厂房。这里正在建设总投资超过800万美元的威璐仕(南通)机械有限公司……

4.从概到分。其写法是导语往往先对报道内容做一总的概括,主体部分再逐个展示各方面的内容。这类报道一般来说都是海门市某个阶段成果的综合,所以其“点”上的材料往往就是综合内容的几个方面,也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事实、数据。换句话说,在这种既要综合又要分叙的报道中,是难以容下过于具体的材料的。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内容概括,信息量大。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过多的概括与抽象的材料,使报道在可读性上大受影响。如果照顾到这一点,报道中要增加具体材料,力求表现力强。

实例:第十一届金花节经贸项目超历届

本报讯 第十一届金花节暨叠石桥国际家纺博览会硕果累累。据昨日金花办统计,本次金花节签约经贸项目174个,总投资12.5268亿美元,是历届金花节中签约项目最多、投资额最大的一届。

新闻写作篇7

新闻的境界既有高下之分,也有雅俗之别,除要符合新闻基本原则外,还应有以下几个标准。

境界要高。文重立意,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立意有高有低,角度有新有奇,有的成了精品,有的却流于平俗,区别不在材料上。也不完全是写作技巧的问题,关键还是在立意上。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三篇作品获通讯类一等奖,其中《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作者朱玉、张东波、冯春梅、责编马利,《人民日报》2006年1月3日),《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记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好军医、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上篇)》(作者武天敏、王士彬、刘明京、郭建跃、雏维荣。责编刘明京、武天敏,《报》2006年7月13日)两篇通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最突出之处是它们都挖掘并表现出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价值的重大主题,前者把丁晓兵常说的“为祖国、为人民、为党争光”与其自身的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准确地报道了丁晓兵的生命世界,而且通过报道清晰而有力地展示了英雄主义的时代主题,读后令人振奋,给人启迪;后者通过对华益慰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报道,处处针对当下医疗腐败现象滋长、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现实针对性十分强,进而令人深思和震撼地展现了“道德光芒”这样重大的主题,整个作品感人至深。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立意之高不仅使人物形象塑造高大感人,而且也使这则消息本身的境界更加卓‘尔不群。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专题奖一等奖的《他的童年因禽流感而改变》这篇获奖作品的最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其内容,而是它通过抢救患禽流感儿童这一事例,引出了世界性的课题,即如何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题。众所周知,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影响并改造着地球环境,但同时也使得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疾病瘟疫等。如何面对这些灾难是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这篇获奖作品最后写道:“贺家的事情总在提醒人们,大自然中潜伏着一些未知的危险,他们必须提高警惕。”这里的“人们”,我们可以理解为全人类,而要警惕的“未知的危险”,也不仅仅是“禽流感”,而是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空间、资源有限,只有全人类共同爱惜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意深义高”的写作境界是作者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在创作境界上的结晶,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或对新闻事实无限“拔高”所能达到的。所以追求写作的高境界应当努力提高鉴别事物和驾驭文章全局的能力,以达到高屋建瓴和“一览众山小”的写作境界。

境界要宽。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开阔的写作视野有助于新闻从多个层面揭示事实的本质和真相。在多个维度上凸显新闻的价值。追求宽阔的境界,新闻作品的信息量一定要大,要给受众开阔的信息视野,要围绕新闻事件这个中心,将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均纳入写作视野。以准确地为事件进行社会定位,并开拓新闻的价值空间。湖北日报一等奖作品《荣辱观的生活解读》这组系列报道是反映重大题材的成功之作,作者以9名普通人物的人生经历为素材,从生活的视角,通过9篇报道揭示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大主题的生活化内涵,可谓独辟蹊径,创意新颖,策划周全,整组报道紧扣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主题,设计精巧,不落俗套。作为开篇的《知荣知耻人之根本――地下美容师刘玉梅的内心追求》,通过对城市地下管道疏捞工刘玉梅带领伙伴们不怕脏、不怕累,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的事迹的介绍。揭示了她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整组报道中起到了总览全局的作用。其余8篇则分别与“八荣八耻”的一个方面相对应和联系,全面展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内涵,使得整组报道有思想、有情感、有细节、有感染力,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时代精神。9篇作品的主人翁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其中有公交车司机、汽车装配工、管道疏捞工、普通教师、青年学生、基层干部、交通警察、蔬菜商贩等,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虽然很平凡,但是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却很高尚,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值得尊崇和倡导。

境界要厚。厚,就是要透过现象,究其本质,说事明理入木三分,从而将平面信息立体化,将浅显内容深刻化。要做到境界宽厚,首先要掌握消化并灵活运用新闻的背景材料,以增强新闻的思想性和凝重感,其次是要有广博的社会知识积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增强新闻的准确性和知识性,避免因信息单薄而乏味。因内容肤浅而缺少生命力。如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宿迁日报》的《透视“市委书记张新实发帖引发热议”现象》的报道,通过对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发帖呼吁市民注意文明细节。从而引发网民热议之事的报道,不仅仅是要反映市委书记的亲民作风,更重要的是要体现领导干部在引导舆论、教育群众方式方面的转变,并且将其看作是拓宽民主渠道的有益尝试,是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创新,是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这些深刻的主题,从而使报道增添了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重庆晚报》的《八岁女童撑起一个家》报道的是身居大山深处的8岁女孩倪东艳在父亲亡故、母亲疯瘫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坚持学习和照顾母亲的事迹。这些报道中主人翁的事迹本身都很感人,再加上记者的真情投入,更增加了报道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读者读后深受感动。而且在这些报道中,媒体和记者都采取深度介入的方式,主动参与事件之中,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对事件中人物的真切情感和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责任心,作品极富厚度和情感震撼力,自然招人喜爱。

新闻写作篇8

Harry (reading): “Campaign to save local shops”.

Bindyu (proudly): Yes, they put my article on the front page of the newspaper.

Harry: “Historic buildings threatened by new development”.

Bindyu: I feel like a real journalist now!

Olivia: It must make a change from writing about interior design.

Bindyu: Oh yes.

Sarah: Let’s have a look.

Harry: Great photo as well―look, you can see my banner on the front of the café!

Sarah (reading):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ony’s Café and the shoe shop threatened with 1)demolition are actually historic buildings...” Erm, it was really me and my friend who discovered that,

Bindyu, not you.

Bindyu: Yes, you’re right,

but what’s important is

that now they can’t close

the café!

Olivia: Or my shop.

Bindyu: Exactly!

Sarah: I guess you’re

r i g h t . . . ( c o n t i n u e s

reading) “We have found

2)exclusive inform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company building the new flats―who want to demolish the historic buildings to make more space―know they should not demolish the buildings...” Hang on! The building company already know! How did you find that out?

Bindyu (proudly): It’s an exclusive! A 3)scoop!

Sarah: But how did you find that information?

Bindyu: That’s a secret!

Olivia: Go on, tell us!

Bindyu: A good journalist never reveals her sources!

Sarah: Go on, tell us!

Bindyu: Magda told me!

(door opens)

Magda: Hello everyone!

Olivia: 4)Talk of the devil.

Magda: Sorry? Devil?

Olivia (laughing): Magda, I’m sorry...it’s just an expression.

Magda: What does it mean?

Olivia: If you’re talking about somebody, and then they appear, you say “Talk of the devil.”

Magda: Oh. I see. And why were you talking about me?

Olivia: You gave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Bindyu.

Magda: Well, yes, it’s true―I did find out some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It’s my new job―I work for that company, you know.

Olivia: Yeah. I was surprised you found that 5)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Magda: But I didn’t think you’d write about it, Bindyu!

Bindyu: Don’t worry―I didn’t mention your name anywhere! This is good journalism.

Magda: I guess so...but...if my employers find out I gave information to you, I could be in trouble! I might lose my job!

Olivia: Oh no!

Bindyu: Don’t worry Magda. No one will know, and our campaign will be successful.

Magda: OK.

Harry: Yeah―you watch―there’s no way they can close the café now!

Olivia: I hope you’re right.

(door opens)

Sarah: Oh!

Magda: Wow!

Harry: Hey!

Olivia: Hi!

Bindyu: Erm, who’s this?

All: It’s Johnny!

Johnny: Hi!

Olivia: Welcome back!

Harry: Good to see you man!

Johnny: Good to see you all again! I’m back!!!

小链接

伦敦著名购物区

牛津街 Oxford Street

牛津街是伦敦重要的购物街,长1.25英里的街道两旁布满了18世纪末期的精美建筑。超过300家的世界品牌店及大型商场云集于此。在街的起点,靠近地铁Marble Arch 站的地方,就能看到时尚前卫的代表 Selfridges百货公司。

Nike Town、Topshop、Gap、H&M的大型旗舰店,Zara、MNG、Kookai、Next、无印良品等红极一时的大众时尚品牌店,各类服饰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除众多的高级品店外,那些面向年轻人的随意轻松风格的店铺也很引人注目,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伦敦最前卫的时尚风向。

克林顿曾经签名售书的英国连锁书店 Water Stone 也坐落在牛津街上。这条购物街,被誉为“欧洲最繁忙的街道”。当然街上的东西绝对不便宜,因为这里的租金高居世界第三,紧随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香港铜锣湾之后。

邦德街 Bond Street

沿着牛顿街向西走就会看到邦德街,这里是品牌服饰的集中地,各国际品牌在邦德街上都有店面。邦德街有新老之分,老街(Old Bond Street)是Tiffany、Cartier类的珠宝店、名表店还有古董商店,算得上伦敦最昂贵的地方;新街(New Bond Street)是时尚奢侈品的天下。在这里逛街经常看到成群的记者,因为这里是全世界明星的采购站。

摄政街 Regent Street

摄政街是与牛津街中心相垂直的街道,沿街满是琳琅满目的各式店铺。

街道曲折蜿蜒,连接牛津广场(O x f o r d Circus)和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店 Wedgwood 和刀叉店 Mappin&JWebb 都在这条街上,Liberty 百货也在这里。这里许多商店均具英伦风范,你会在街上看到很多中上阶级的英国人,当那些英国绅士打扮的人跟你擦肩而过时,时光好像回到了上世纪初。

这个地区在19世纪时,是皇亲国戚及上流社会的购物街,现在仍然是传统英国人的活动地区。牛津街与摄政街都是伦敦首屈一指的购物街,每年圣诞节前都会举行亮灯仪式,到了新年或是夏季打折时期,更是人满为患、寸步难行。在摄政街南端有一些个性小店,集中了众多新生代设计的作品。

皮卡迪利广场 Piccadilly

皮卡迪利广场是一个古老的购物区,是一些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零售商店所在地。其中Fortnum and Mason 是一家优雅的高档商店,以其美味丰盛的食品而闻名遐尔。特色茶和鱼子酱是这里的招牌美食。除食品之外这里还有琳琅满目的男女服饰、化妆品、家具、饰品、皮箱等各种商品,商厦六楼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杰明街 Jermyn Street

从皮卡迪利街(Piccadilly Street)转进去,就会走进另一个时空。杰明杰街上商店至少都超过一百年,即使有三百年历史的老店也不稀奇。建筑物及店牌都相当古朴,木制的橱窗有点斑驳,透着古意盎然的色泽。这里以定制衬衫店、时装店和首饰店而闻名。同时,在杰明街还有精美的艺术馆和古董商店。

伯灵顿市场街 Burlington Arcade

上一篇:新闻发稿范文 下一篇:新闻体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