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环境范文

时间:2023-12-11 17:41:18

破坏环境

破坏环境篇1

我是四(1)班的一名学生,因近日来从电视上看到生活周边的一些人破坏环境,并看到有关资料知道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便非常愤恨。

我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某工厂的老板为了省钱就把工厂里带有有毒物质的水排放进附近的江里,但他没想到这江水是工半个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而导致半个市的市民都中毒,住进了医院,有百分之20的居民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最终,这位黑心的老板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你能想象得出这种景象吗?:那百分之20因喝了有毒的江水而抢救无效而死的人们,他们家的孩子、妻子和老人都靠他们的爸爸或丈夫养活全家,却喝了江水而死去,随之他们的家庭因此而越来越贫穷。

这一件事都表明了环保的重要性,所以请大家保护环境,共同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吧!

破坏环境篇2

【关键词】刑事立法 刑法修正案(八) 司法解释 环境保护 立法建议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国环境犯罪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我国通过刑事立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力度虽然得到了相应加强,但是现行的刑事立法同样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环境保护刑事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给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紧扣生态环境保护和我国刑事立法的具体实际,切实加强刑事立法和制订相应司法解释,确立从严惩处的环境刑事政策,使不断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力遏制和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行为。

《刑法修正案(八)》和新近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对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刑法的修正在我国立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刑法修正案(八)》采纳了部分实践证明能够推动我国法治文明的“两高”司法解释以及诸多新内容,集中体现了近些年来我国刑事立法的重大成果。《刑法修正案(八)》对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法的完善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了相应修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新变化,“修正案”中删除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中“向土地、水体、大气”等字样,从而解除了对倾倒和排放、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限定,即便行为人实施的是除了向“土地、水体、大气”之外的其他场所倾倒、排放、处置有毒物质的行为,如果造成环境生态的严重污染就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受刑法处罚。同时,确立了我国刑事法律对生态环境权的直接保护,降低本罪门槛,即便不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均可以构成本罪,体现我国刑法对造成环境本身现实危害行为的关注,有利于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此外,修正案将原《刑法》中的“其他危险废物”修改为“其他有害物质”,扩大了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范围,因为现实中可能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的不仅是“危险废物”,凡是一切“有害物质”均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修正案对此做出的修改扩大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外延,能够通过刑法对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其次,对《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的非法采矿罪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正案对非法采矿罪的修改,将此罪从结果犯改为行为犯,降低了入罪门槛,增加了此罪的容量,其入罪门槛将“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要件修改为“情节严重”。即便目前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和文件并未确定“情节严重”的具体表现,但是其内涵明显大于之前刑法规定的“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而是肯定包括了更多的情形,有利于加大刑法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此外,修正案对此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修改之后,构成非法采矿罪的行为不要求以行政处罚作为前置条件,从而能够有效规避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腐败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产生。修正案还将对此罪的加重结果进行了修改,将其“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修改为“情节特别严重”,把结果加重犯修改为情节加重犯,此处修改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加重结果的容量,只要犯罪行为人的情节特别严重,即便并未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破坏”,同样应加重处罚。

最高法、最高检于2013年《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以12个具体条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标准进行了界定,并对从重处罚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两高”通过和认真执行上述司法解释,必定使更多的污染环境的行为受到刑法追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刑法打击力度。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或者结果属于“严重污染环境”而构成了犯罪,司法解释列举了14项具体的标准,比如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致使公司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致使30人以上中毒的。对于实施污染环境、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等犯罪,何种情形从中处罚的问题,司法解释也作出了专门的规定。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污染环境的后果,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就是故意犯罪的行为,此种行为在触犯了污染环境罪的同时,还触犯了投放危险物质罪,按照当前我国的刑法理论,在两罪中择一重罪处罚。此外,按照当前我国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不仅要处罚污染环境的具体责任人,而且对于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以环境监管失职罪进行定罪处罚。

笔者认为,“两高”的上述司法解释如果能够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必定有利于切实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有利于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刑事司法保护。但是,我国“两高”司法解释并不属于立法范畴,且即便在“两高”上述司法解释能够得到很好执行的情形下,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加以健全完善的地方

当前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现状

《刑法修正案(八)》在我国立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完善中也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然不属于立法范畴,但是有利于加大通过刑事法律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力度,是符合我国立法趋势的,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立法完善的。法律和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紧密相连,法律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而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健全完善,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也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社会现实,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现实而存在、发挥作用。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的环境犯罪刑事立法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完善,1979年制订颁行的《刑法》中只规定了盗伐、滥伐林木罪,非法狩猎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3个罪名,当时的3个罪名已经能够基本适应对相关的破坏环境犯罪行为的惩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的滞后性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环境立法随之完善健全,到1996年底,我国相应的单行法律增加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相关的罪名,并且于1997修订《刑法》时加入了单行法律已经规定的环境犯罪罪名,新修订的《刑法》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作为单独的一节设立,增设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采矿罪、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占用耕地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等新罪,总体上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利于更好地通过刑事法律保护生态环境。1997年之后,我国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及时研究环境保护刑事立法中的问题,及时对《刑法》进行修正,以促使环境刑事立法能够紧跟时展步伐,更好地发挥刑法调整生态环境和谐的功能作用。2001年我国修订并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二)》,把原《刑法》中“非法占用耕地罪”修改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将犯罪对象从“耕地”扩充到“农用地”,进一步扩大了刑法的保护范围。2002年我国修订并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四)》同样对相关的条款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通过刑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行为的力度。

据报道,2013年1~5月,公安部集中部署重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活动,侦破了一批在云南、辽宁、山东、湖南等地的污染环境重大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8人。当前,环境犯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刑事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破坏环境资源罪犯的惩治力度,但是还仍然无法满足通过刑事法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立法上也有许多缺陷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按照我国1997年《刑法》的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结果犯,也就是只有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并且导致了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作为结果犯进行规定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后来,立法者发现了问题所在,环境保护的目的重点在于预防,不能等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害再去治理和惩治违法者,所以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做出了重大修改,把1997年《刑法》规定的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结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也就是只要构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的结果便构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而不必满足“致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此罪的门槛,但是并未改变此罪作为结果犯的本质,还是不利于从根本上预防污染环境事故的发生。

近些年来,我国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呈现上升态势,导致了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环境持续恶化,需要切实加大刑事法律的打击力度以保护不断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对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从结果犯修改为行为犯以及增设“过失致使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以危险方法致使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对策措施,并在《刑法修正案(八)》的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观点主张,期望在修正案中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但是,备受期待的《刑法修正案(八)》采纳的意见建议是十分有限的,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完善了环境资源保护的刑事立法,却没有采纳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从结果犯修改为行为犯的意见,也没有采纳增设相应的过失犯、危险犯的意见。除了法律的规定还缺乏必要惩治力度之外,我国环保行政执法的不足也同样造成了惩治破坏环境犯罪行为的力度不足的问题,在具体的环境执法过程中,当前还存在“以罚代刑、重罪轻罚、轻罪不罚”等诸多问题,削弱了我国刑法惩治破坏环境犯罪行为的功能作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上述问题亟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否则必定导致通过刑事法律途径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效果受到制约。

完善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法的思考

我国环境资源犯罪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根本的改观,其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违法犯罪的遏制仅仅局限于或者聚焦于对罪刑规范的个别因素的完善方面,并未站在整体的、全局的刑事政策高度对此类问题加以认真细致的审视。我们在完善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法的过程中,必须为环境生态的刑事司法保护确定具有针对性和符合具体实际的政策制度,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法律资源切实加大对环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

一是确立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思想。目前,我国已经将生态环境建设凝结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报告也将生态文明构建列为我国五大建设之一。无疑,环境犯罪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我们必须确立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思想,因此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

刑事司法思想对整个刑事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关立法效果、执法成效。符合现实需要的刑事立法、科学合理的刑事立法,能够提升立法效益,满足法律对社会现实的管理需要,实现最佳的效果。当前我国十分重要的一个刑事司法政策是“宽严相济”,实际上,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及时确立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对当时快速恶化的犯罪形势,我国及时确定了“严打”方针,及时、高效和严厉打击了严重社会治安犯罪和较为突出的各种犯罪,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当前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社会趋于稳定,“严打”方针已经在较大程度上不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过于强调“严打”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此,中央及时调整刑事司法政策,将“宽严相济”确立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重要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内涵主要是“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倾向于“宽”,对于某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和初犯、偶犯等“从宽处理”,既实现刑法的惩戒功能,同时也便于犯罪行为人“改过自新”。应该说,“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符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实际的,是有利于通过刑事法律途径达到更好地社会治理目标任务的。然而,不同犯罪即便均侵害了相应法益,但是环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大,环境犯罪的后果更为深远和严重,对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具有巨大破坏力,同时对于人类将来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当前的我国绝不能将环境犯罪等同于其他犯罪实施所谓的倾向于“从宽”的“宽严相济”政策,而是必须确立从严惩治的立法思想,提升刑事司法对破坏环境犯罪行为的威慑力。

二是完善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法的建议。在确立从严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刑事立法思想的基础上,需要我们将此立法思想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立法过程中,笔者对完善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法的粗略建议是:

第一,修改现行刑法,对破坏环境犯罪的行为设置更为严厉的法定刑。目前刑法对某些破坏环境犯罪的法定刑过低,和其他犯罪构成了立法的不平衡。比如,我国刑法规定盗伐林木罪的最高法定刑为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对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规定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伐林木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盗窃行为,但刑法偏偏规定盗伐林木的行为能够得到从宽处理,这样的规定是毫无根据的。因为盗窃罪和盗伐林木都造成了公私财产的损失,盗窃的一般物品还有可能被追缴,但是盗伐的林木却难以在短期内重新种植,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破坏。为此,对盗伐林木的行为完全应该比照盗窃罪进行量刑,甚至应该比盗窃罪进行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其他罪名的法定刑,也应该进行逐一比照,设置更为严厉的法定刑。

第二,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从目前的结果犯修改为行为犯,同时增设相应的破坏环境资源的罪名,比如,增设非法勘探罪、故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罪、违法发放采矿许可证罪、谎报和不报环境保护信息罪等,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中国政法大学)

破坏环境篇3

如今,地球早已是“丰功伟绩”、“科技发达”了,可是就在这享受着各种赞美之言时,地球母亲却是泪流连连,欲哭不止,伤痕累累啊!这是为什么,这都是因为人类贪得无厌造成的后果啊!

人类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可是他们却靠着“损伤”地球母亲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乱砍伐树木、不节制用水、滥用化学物品等等,而且他们还从来不知悔过,于是她——地球母亲生气了,她愤怒起来了,发洪灾、地震、雪崩、泥石流,这些都是地球母亲惩罚我们的。

虽然人们尝到了苦头,但是他们依旧是我行我素,自个儿做自个儿的。而且人类现在是越来越恶劣,越来越“可恶”了,据专家计算,地球现在每天都在流失资源:

每天地球上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地球上有160平方千米的土地称为不毛之地;

每天地球上有55000公顷的森林因为大火和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有800万吨水土在悄然流失……

在资料的结尾为什么是“……”呢?因为后面还有许多许多我们人类对地球母亲所做的一切坏事。

为了补偿地球母亲,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开始植树造林,节省水资源,不乱砍伐树木,不滥用化学物品。

破坏环境篇4

领导干部造成生态受损终身追责,给一些人敲响了警钟。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被广泛关注的当下,上述“紧箍咒”赢得了民众的点赞。此举进一步表明高层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符合从严治吏的导向方针。

必须指出,以往确有某些干部追求“看上去漂亮”的短期“数字政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施野蛮开发,致使江河被污染,青山因滥采滥伐面目全非,地方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还有领导大搞卖地财政,对农地以租,转手又给开发商开发,强拆占地影响恶劣,与民争利、公然逾越耕地保护红线令人惊愕愤慨。大量透支滥用自然与土地资源还不算,某些地方盖起成片的房子、弄出所谓的“商贸区”,却由于根本没人居住、没有商业进驻,沦为“鬼城”。一面严重破坏环境,一面造成巨大浪费,怎能一句“买教训”就能拉倒?

过去,由于缺乏离任审计与追责,某些干部虽然欠下环境债,却拍屁股走人,换个地方继续当官。一些新官又不理旧账,对既往的环境问题声称“不了解情况”、不作为。被舆论追问得急了,某些人干脆拿“历史遗留问题”搪塞,然后就“沉默是金”。环境被破坏的烂摊子,最终成了烂账,要由当地百姓承受并“埋单”。对此,民众必然是拒绝的。

有鉴于此,官员离任先要对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旦查出领导干部在任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论官至几何都要被追究责任,就是告诉官员领导,不要再抱有装“没事人儿”的幻想,一旦破坏环境将面临终身追责,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必须权衡环境承载能力,重视环境评估与评价,明白犯错必要自食苦果。

破坏环境篇5

1.引言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钙矾石(3CaO·Al2O3·3CaSO4·32H2O)被认为是混凝土受到硫酸盐侵蚀后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产物。本文以自制的水泥砂浆试件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因素和材料组成两方面研究了低温环境下水泥基材料TSA侵蚀破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研制抗TSA侵蚀的混凝土材料及解决、防治建筑物的TSA侵蚀危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试验研究

本试验原材料来源于沈阳本地,通过试验来研究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并通过其在硫酸盐侵蚀条件下外观、强度及矿物成分的变化,提供混凝土抗TSA型硫酸盐腐蚀性能定性鉴定方法的理论数据。

2.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材料为:祁连山牌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粉末为磨细后的石灰岩,其比表面积为400m/kg,砂为本地河砂,细度模数为Mx=2.6,属中砂,表观密度为2650kg/m;侵蚀溶液为采用化学纯的无水硫酸钠配制硫酸钠侵蚀溶液。

2.2试验方案

试验所用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将制备好的砂浆试件1d后脱模,置于水中养护28d后,将水泥砂浆试件A-0,A-1,A-2,A-3,A-4置于5℃、5%的硫酸钠溶液中浸泡,试件B-1,B-2,B-3置于温度为5℃,浓度分别1%,3%,5%的硫酸钠溶液中浸泡,每天对溶液予以补充以保证恒定的溶液浓度,每周更换一次溶液以避免发生碳化反应,定期测定硫酸盐侵蚀后的砂浆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利用XRD等微观手段分析腐蚀矿物成分。试验配合比详见表2-2。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水灰比的影响

水灰比分别为0.4,0.5,0.6的水泥砂浆试件A-1,A-2,A-3经于5℃、5%的硫酸钠溶液中浸泡后,从表观上看,在开始的120d内,各试件外观均无明显的腐蚀破坏痕迹,表面光滑、致密。到240d时,各试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迹象,到360d时,水灰比0.4的试件的棱角处没有明显的开裂、剥落,只有部分表面出现小的腐蚀斑点;水灰比0.5的试件部分棱角脱落、开裂,表面出现了较多的腐蚀坑、起皮现象,但没有大面积的表面浆化现象;水灰比0.6的试件整个表面出现开裂、脱落、软化现象,表现出典型的TSA破坏特征。对A-1,A-3试件取样做XRD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试样A-3中的衍射峰表现出了与石膏和碳硫硅钙石极为相似的特征峰(石膏的特征峰为:7.56,4.27,3.06)非常接近,进而可初步判断出试件A-3在经硫酸盐侵蚀后生成了大量的碳硫硅钙石致使试件内部水化硅酸钙解体而出现软化、掉皮等现象,而从XRD图谱物相组成来看,试样A-1则主要为钙矾石和石膏晶体,还有少量的碳硫硅钙石。

从试验的的强度变化曲线可知在开始浸泡的120d之前,3种砂浆强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所增长,说明短期的硫酸盐侵蚀对试件的强度没有产生破坏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砂浆强度开始降低且很明显,到360d时,水灰比为0.4,0.5,0.6砂浆的抗折强度分别损失了3.1%,7.8%和48.2%;抗压强度分别损失了14.5%,22%和77.1%。由此可见,水灰比越高,在低温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砂浆越有利于发生和发展TSA,且强度变化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这一趋势。

3.2石灰石掺量的影响

砂浆的强度变化曲线中显示,在浸泡到120d以前,各砂浆试件的抗折强度不但没有降低都有所提高,到了240d时掺有石灰石粉的砂浆A-3与A-4的抗折强度损失率都明显低于A-0,这主要是由于早期硫酸盐侵入内部生成的钙矾石和石膏晶体填充了砂浆件表面孔隙,提高了结构的密实度,并侵蚀破坏没有对试件中间没有产生明显的破坏,因此抗折强度没有降低,这与外观破坏程度相吻合,由此可见石灰石粉的加入在短期内可提高砂浆的抗侵蚀性,这也与目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损失率差距明显,到了360d时A-0,A-4,A-3砂浆试件的抗折强度损失分别为23.2%,26.1%,49%;抗压强度损失分别为58.6%,59.1%,72.9%。由此可见掺入少量的石灰石粉是有可能对抵抗长期硫酸盐侵蚀起到有利作用的,但是掺入的量较多时则会加速TSA的侵蚀破坏,强度损失加剧。

4.结论

(1)降低水灰比可使砂浆的空隙结构细化,提高密实度,强度损失减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TSA侵蚀破坏的过程,使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提高。

(2)石灰石粉的掺入可改善水泥砂浆的水化产物,优化其空隙结构,因此少量石灰石粉的掺入有利于提高水泥砂浆初始强度与短期抗TSA侵蚀性能,但掺入的量较多时则会加速其TSA侵蚀破坏的过程。

(3)在同等温湿环境下,随着侵蚀溶液浓度的提高对水泥砂浆的侵蚀作用增强,致使砂浆强度损失加大,加速了TSA侵蚀破坏的发生与发展。

(4)根据材料宏观性能演变过程,将TSA侵蚀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期,衰减退化期,软化解体期。而在TSA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的宏观性能通常表现为先增强、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李金玉等.高浓度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性的研究,重点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与工程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破坏环境篇6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

作为我国第一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其发展水平仍不高,产业整体情形及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因而,为了使我国的畜牧养殖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其发展与生态环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该产业的生态经济效益。

1畜牧养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分析

1.1环保意识差

当前,绝大多数已实现规模化养殖的养殖场管理者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将养殖场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导致养殖场周围几公里内臭气熏天,随意丢弃的粪便甚至导致正常的交通被阻碍,大量饮用水被污染,这些废弃物因为没有进行无污染处理,使得养殖场周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2养殖管理方式不健全

有些规模化养殖户由于缺乏先进、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使得养殖场的后序发展疲软无力,因而更无法兼顾生态环境问题[1]。养殖场需定期排放的污物、污水等,甚至因传染病而死的大量牲畜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些已然成为有些养殖户所面临的难题,而这其中所产生的种种生态问题,更是无法预估的。

1.3养殖基地的转移及化学制品的使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就将养殖场转移到城市郊区,这就使得该城市的环境问题面临极大考验。另外,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非法使用一些化学制剂来喂养牲畜,同时一些饲料加工厂为了迎合养殖户的这种需求,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东西,大量化学制剂在畜牧养殖业中的使用也必将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2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破坏防治的相应对策

2.1提高畜牧养殖工作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

当前,要想从根本上降低畜牧养殖业给养殖场周围的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首先需增强畜牧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深其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措施使其建立生态化养殖的新模式[2]。另外,政府有关各部门应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使养殖场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发展畜牧养殖业。同时,环保部门应联合政府其他各部门做好正面宣传,创造出一个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从而在无形中对养殖业从业人员形成监督和督促作用。

2.2加强畜牧养殖工作管理的科学性

对已实现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管理模式的科学化是其获得不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规模化养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养殖数量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污染排放物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旦此类养殖场出现管理不科学现象,那么势必会为养殖场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同时,养殖户在建立养殖场之前,应对国家相关法规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对养殖场予以科学规划,进而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然后请一些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司进行评估,确保养殖场污染排放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在做好上述几个环节之后,养殖户可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建厂申请,并按照要求建立科学化养殖场。同时,养殖户如需扩大养殖规模,或者另行改建,也需尽快做好污染物排放处理工作,从而降低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2.3做好畜牧养殖监测工作

当前一些不法养殖户非法使用一些化学制剂,在饲料中添加大量激素,或者过量使用药品来确保牲畜不得病,这种种非法做法的后果非常严重,必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监测工作的实时、到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有关畜牧养殖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养殖场的饲料、药品等予以严格检查,如有需要也可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违规使用化学制剂现象,需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另外,养殖场当地的畜牧养殖主管单位需督促养殖场管理人员做好牲畜的疾病防疫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予以实时监督,从而在源头上切断牲畜传染病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结语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降低畜牧养殖场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然是一个需要各部门注意的重要问题。对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养殖户以及专业环境影响评价公司都应积极进行探索,寻求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科学、高效之路。

作者:陡秀芳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11):3-4.

破坏环境篇7

学校的高炉停产了,恢复上课以后,每天各班都在赶课程。我们是毕业班,功课特别紧,老师都不让学生请假。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找了个借口请假回家一趟。

今年,我的家乡也和各地一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上半年就实现“公社化”,我们峰市第九区改名为“幸福人民公社”,原来的三峰、河头、石鼓、锦丰等村和峰市街的农业户合并称为“峰市管理区”,各村改称“××片”(如三峰村称为“三峰片”),管理区中心设在原来的三峰初级小学,而小学迁至寨上原三河乡政府所在地。接着是全民“大炼钢铁”开始,幸福人民公社从各管理区抽调精兵强将,支援县重点工程——文溪铁厂(在坎市镇文溪)和池溪铁厂(在仙师乡池溪),此外,还在三峰的新桥头办起自己的铁厂——峰市铁厂。公社再次抽调人马,集中起来,统一指挥,也跟我们学校办铁厂一样,把人员分为三部分:烧炭、炼铁、挑矿石。峰市没有铁矿,铁矿石都得到四十里以外的三坝铁矿去挑。烧炭和建高炉,都是就地取材。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三峰村为峰市铁厂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整个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刚踏上家乡土地的第一步,我远远就看见村子周围的一片片森林消失了。我登上老家交椅山村东的山梁,这里离新桥头较近,又是在大路边,因而,小时候揦松毛所见的松杉杂树已经一扫而光。对面村西山梁,离新桥头相对较远,陡坡上的十余棵几百年的大松树还幸运地保持挺立的英姿;村北水口边,离新桥头最近,又都是杂树林,最适宜烧木炭,只还剩下一颗千年古樟和三颗巨大的枫树,枫树脱光了叶子,在寒风中哆嗦着;儿时熟悉的林荫小路,也暴露在阳光之下,好像忽然宽敞起来。回看村南,那儿是我的老屋所在,屋后熟悉的桂花树林还保持一片墨绿,但是间杂其间的毛竹已经不见了踪影,屋龙山上的树木也稀疏了许多,只有上半山还有些较大的树木。

下了石砌冈来到村里,屋门前的大鱼塘贮满了水,可是路边塘唇的石砌栏杆没有了——这可是祖先特意用青砖砌筑的呀,当时正是为了行人的安全而设置的,当然也增加了美观——它们都被拆到哪儿去了呢?

回到家里,见到了几个年纪较大的乡亲。我向他们问起,他们都感叹说:“都被用来大炼钢铁了!”我十分不解,这些东西都能用来炼铁吗?后来还是巧伯说的仔细,她说:“新桥头办起了炼铁厂。塘唇上的砖头,是拆到新桥头去砌高炉了;山上的能烧炭的树木都坎来烧炭了;屋后的竹子被砍下来做炭篓子了。还有,新桥头住着很多民工,都是吃食堂,大锅大灶,每天要烧掉大量的柴火,山上的松树都劈成柴火烧掉了……我们俞家人的风水都被破坏了!”巧伯一一数说着,听得出话中带有几分不满。

我问:“新桥头真的很多人吗?”巧伯说:“不信?你看我们村里留下来的都是老的老,小的小,哪里还能见到一个青年呀?青年人都调走咯,都炼铁去咯!”

我虽然不相信风水之说,但巧伯的话引起了我的回忆:自己学校不久前不是也搞过炼铁吗?全校上千人砍树的砍树,烧炭的烧炭,挑担的挑担,炼铁的炼铁,不也是很多人吗?西溪萧地、芹菜洋山上的树砍得怎样,我都没有上山见过,很可能也像我村一样呢!

我不敢想象下去,也无法判断对与不对;当时总觉得,既然要超英赶美,多炼钢铁,可以多造飞机大炮,这样做出一点“牺牲”好像也是应该的。不幸的是,后来证明这种“牺牲”并没有多大意义,而对我家乡环境的破坏,却成了永远无法治愈的痛。

附记:自1958年“大炼钢铁”以后,家乡的生态环境一直无法恢复。进入六十年代,永定县把“发展烤烟生产”当作经济支柱,各生产队也把烤烟生产当作仅次于粮食生产的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烤烟需要大量的燃料,当时的燃料仍然是木柴。烤烟种得越多,所消耗的木柴也越多,生产队按社员砍回来的木柴重量记工分。生产队年年种烤烟,社员年年砍木头,近处的砍光了就砍远处的,合适扛的树砍光了就砍大的,大树砍光了就砍小的,一连砍了十几年,眼见山上没得砍了,上级才推行煤炭烤烟。到那时,我村只还剩下几棵几百年的大松树,社员们心想,这些古树应该保得住了。谁知,因为生产队没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副业生产又搞不起来,烤烟收入又很有限,现金收入太少,生产队的办公费用都有问题,年终结算时社员的“劳动价值”每天才两角多钱,于是,干部们又把主意打到了那几棵老树上。他们联系了广东潮汕的一家造船厂,把那些大树统统砍下来,锯成十几米长一寸多厚的船板,买了出去,风光了一回。但是,此后,我村的山就成了光山。因为客家话“光”与“江”同音,大家戏称:“这才是真正的‘皇帝的江山’呢!”

破坏环境篇8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24

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传统的畜牧养殖业也逐渐向规模化趋势发展,这种方式能够使畜牧养殖更加的科学、合理,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经济效益会有所相应的提升。但是这种养殖方式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深入探讨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以此促进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

1 规模化畜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因

1.1 环保意识差

规模化畜牧养殖场经营者环保意识淡薄,认为规模化养殖和以前的散养没有什么区别,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等废弃物,随意堆放,随意丢弃。大量的粪污等畜牧生产废弃物如不及时合理处置,必然污染环境。

1.2 养殖场位置不合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牧养殖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方便运输,减少成本,很多养殖企业将养殖场修建在交通方便,离城镇区域较近的地方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粪便如不能有效处理,就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还能造成大量蚊蝇滋生,传染疾病,进而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1.3 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

某些规模化畜牧养殖场经营者为了获取利润,节约成本,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没有修建相关的污水,粪便,病死牲畜,医疗废弃物等相关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粪便,病死牲畜,医疗废弃物等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未经处理就焚烧或者深埋,最终污染环境。

2 防治措施

2.1 提高养殖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防止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必须提高养殖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畜牧养殖场的领导人员应起带头作用,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尽量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将废弃物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加强相关养殖人员的学习,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等,使其认识到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进而加强相关废弃物的处理,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科学管理

虽然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利益更好,但是与此同时也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在选择养殖场的位置时,应科学规划,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对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应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将污水进行合理的排放,同时还应建立废物处理设施,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避免污染物随意丢弃,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进而使养殖场正常的运行。另外还应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将所产生的粪便进行发酵,将其制作成沼气,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废物排放。

2.3 积极推广有机肥还田项目

目前,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量比较大,消费者认可度高,而要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就需要大量的有机肥。动物粪便等畜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经过有效处理,就是最好的有机肥。所以积极推广有机肥还田项目,既减少了畜牧养殖生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能化废为钱,前景广阔。

2.4 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

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督力度,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应对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估算,若超出了相关规范的规定,应要求养殖场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应定期对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避免超标,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另外,对不进行整改,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养殖场给予相应的处罚,财政扶持优惠政策不予考虑,以此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3 总结

综上所述,规模化畜牧养殖能够大幅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是对生态环境会产生破坏。所以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同时还应加大对规模化养殖的管理力度,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合理处置生产废弃物,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这样才能促进规模化畜牧业的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11):3-4.

上一篇:环境破坏范文 下一篇:环境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