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1:00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1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1、前言

人类用地球表面的资源和环境创造了丰厚的财富,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与此同时人们正生活在一个被丰厚的物质包围着但环境残缺的一个现实生活中。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奢靡生活,却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资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渐渐由人口与经济关系到人地关系,主要方面有资源的稀缺和环境污染。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给环境人工空间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至于动植物种的灭绝、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物性病理变化,人类急需为自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反思。大自然的报复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警觉,人们明白了要依赖大自然生活就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对大自然进行破坏,要保护大自然这样才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生活中的高污染、高消耗给人们带来了一时的生活享受,却不能将享受持续到底,否则人类毁灭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甚至是人类本身。

2、生态发展

生态发展模式即为“绿色模式”,是由工业化发展模式演变而来,也是对现今社会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一种否定。代表着人们已经不会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将生态环境抛在脑后的工业发展模式,将专注于各方面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强调出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两者应该和谐相处,这将是人类向新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着交通业的飞速发展,从而使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发达,汽车总量和公路公里数的持续增加使社会的经济带来了繁荣一新的景象,使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便利。但是公路工程发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污染环境、古文化的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问题,植物的大量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在生态发展的理念中,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3、公路工程建设中环境问题体现和问题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公路总里程数由最初的652Km发展到现在的2.52万Km,公路的总公里数以发展到世界第二,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但是公路密度和公路总里程数的指标却比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相差甚远,由此可见虽然公路总里程数位居世界第二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改革开放后,公路工程建设不论质和量都有了很大的飞跃。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距离有了很大的缩短同时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方便。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和地址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损坏。高速公路建设期间,由最初向山区延伸,地形和地质的复杂也要求道路设计标准越来越高,公路建设中对原有植物和水系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导致了神态环境的不平衡。

3.1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污染。公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在公路工程建造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公路施工最大的特点为开挖土基,在挖土基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对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公路通车以后大量的汽车开通,汽车的尾气主要由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组成,这些有害气体混合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的“温室效应”对空气和大自然有了严重的污染。大量汽车的增加,汽车尾气以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越来越人性化的公路在道路旁设置加油站、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但由于人类的随意丢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对周围的河流水质严重影响,这些行为可能给附近的村民带来疾病,严重危害村民的日常生活。

3.2公路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的影响。公路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成了公路对自然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如何与景点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显得尤为重要。在高速公路向山区发展过程中,对树木的任意砍伐、岩石等,对大自然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并影响了其美观。公路工程建设中随着公路的延伸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历史文化古迹,此时文化古迹必定不保,但是被破坏的古迹往往无法挽救,成为人们最大的遗憾。

公路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损害,公路工程建设中大量开挖将地表值破坏,使其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在水流冲刷和风蚀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在隧道建设中如有对弃渣进行处理不当,对产声水土流失的现象极高。水土流失导致了大量土地的贫瘠化,加剧了洪水对人类的灾害。

3.3公路工程建设中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到处损坏草木、乱倒沙石等现象,在修路切坡时,由于大量的挖、填将原有的地形完全破坏了,经常导致崩塌现象。在施工时如果有超挖及排水不畅的问题会发生滑塌和滑坡现象,而在高路中因为压实力不够产生的沉降现象时有发生。公路工程建设中因为切断了水层或者是揭穿隔水层,经常出现水上升或下降等不稳定情况,产生一系列的水文地质问题。

3.4公路工程建设中占用耕地问题。如果有大型的工程项目,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公路建设占用大量的农田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发展和附近农民的生活。

3.5公路工程建设对动植物种的影响。公路工程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方便。但是在公路建设中常常因为修进了深山老林或草原等相关地点,才有可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大量破坏了森林及神态环境。在森林破坏的同时,大部分的野生动物因为活动通道受到阻隔而逐渐减少甚至是濒临灭绝。

4、公路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4.1合理规划,优选线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根据当地的现况,反复论证后得出最优化的施工路线。

4.2精心设计,保护环境。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各种情况下的问题点均已列出,在设计施工路线时,应把所有的问题点考虑在内,将所有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的重要责任。

4.3科学施工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将所有的废弃物区分放置,并合理利用。这样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在无形中也保护了环境。

4.4精心养护,安全运营。在公路工程建设结束后对环境的保护依然重要,对于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人人需要注意外,相关部门也要及时控制,将环境保护到底。

4.5完善法律、法规,学习经验,培养综合型人才。制定关于公路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关额规程和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律可循。对不符合生态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学习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并采纳合适的相关对策,更好的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5、结束语

在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要根据生态发展模式理念,将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综合考虑,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愉快、便利。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2

【关键词】 概念 特点 危害 属性

1.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①是一种比较新的社会现象,理论上的研究较少,即使国外的刑法理论也很少有关于森林资源犯罪概念的探讨。②而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刑法具体规定,则比较常见并且条文规定较为详细、丰富。因此国内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故有必要对其作专门研究。

国内关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种做法:其一、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作为危害环境罪的一个部分,从大的危害环境资源角度进行研究,涵盖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理由是,1989年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体现“大环境”的概念。森林及其野生动植物也被包含在大环境的概念之中。破坏森林也是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破坏包括对生活环境和对生态环境破坏,但主要是后者,因而也将环境破坏称为生态破坏。其二,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研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理由是所谓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资财的来源,主要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带来财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要素,如土地、水、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即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置于危害环境犯罪内研究,还是置于破坏自然资源犯罪之中探讨,其产生这一分歧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是上位的概念,自然资源应该包含其中,这种观点可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找到明确的依据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从资源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将自然资源作为环境结构和要素,有利于从宏观上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但从现行各国的决策上看,资源对策与环境对策尚未形成统一的行动,特别是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同一规范机理尚待研究,这种观点在决策上的应用价值还需验证,而且从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成因上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将二者并入自然资源,或者并入环境都可能带来形而上学的思考,不利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我们认为,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放入环境保护中研究,还是置于自然资源保护中研究,都是现阶段出于不同角度研究的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之间诸多的争议对于研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并无实际意义。正如有观点指出,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环境,其不同称谓的共同指向只有一个,即自然要素,但由于同一自然要素自身具有多功能性,人们往往从不同的用途出发对其作出不同的称谓。就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定势而言,就同一种自然要素,如果是从经济和实用的角度考虑,会将其称为自然资源,但如果从生态效用的角度出发,则会称其为环境。就森林来说,如果考虑其提供木材的效用时,一般将其作为森林资源;但如果是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角度出发,就会称其为森林环境。因此,自然资源或者环境仅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同一自然要素的不同称谓,二者既不相互包容,也不截然对立,且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向,自然要素的经济和生态效用结合的程度也越来越紧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正如学者指出,“环境容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目前为止,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国内尚无统一的规定。我们认为,确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必须明确:(1)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包括数种犯罪,不是单指森林,包括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下定义时,应从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的总体去阐述其本质与特征,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否则有失全面。(2)应从刑法关于犯罪研究的整体框架下去研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森林资源犯罪包括行为犯、危险犯和结果犯。(3)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客观行为包括直接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包括间接的破坏森林资源相关的职务犯罪。(4)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罪过形态上应包括故意和过失。

综合所述,我们认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可作如下定义,行为人违反相关行政法律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了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构成犯罪的行为,或者造成了资源损害严重后果的行为。

2.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特点及其危害

近年来,从森林公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司法实践来看,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1)复杂性,即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犯罪型判断上的复杂性。传统的自然犯罪因其侵犯的是公众接受的道德价值基础,对法益的侵害造成的结果明显直接,易为察觉。在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犯罪性的判断上,涉及到林业行政法规及其野生动植物法规对危害行为所作的价值取舍,并且与林业部门及其野生动植物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密切相关,某一危害森林资源的行为也可能因林业工作人员的许可而排除犯罪性或者免除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究,即使断定某危害森林资源行为造成的危害超出法律的容忍范围,还要涉及到因果关系的复杂判断。

(2)抽象性,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形成的依附性决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具有一定程度抽象性。一般的自然犯是在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不法动机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实施的,大多数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在这方面的表征极不明显,从发生的内在机制看,行为主体对该类行为的实施往往不是为了对森林资源施加影响,更不是有意对环境加以破坏,实施该类行为的原始的真正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追逐。因此,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也决定了社会公众及政府对环境破坏的容忍与让步。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森林资源直接破坏、对人类环境的损害、对人身的危害。

(1)对森林、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危害。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主要体现在《刑法》的第六章第六节内,主要是破坏林木资源的犯罪和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从这几种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来看,无论是对林木的盗伐、无证采伐、故意毁坏还是非法运输、收购、出售;无论是放火还是失火造成的火灾,都会导致林木的损毁和死亡。无论是对野生动物的非法猎捕、杀害,还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还是非法经营及其加工成野生动物制品,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直接的损害。1992年第3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以来,全球森林资源破坏严重,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毁坏。目前,每年还以2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可能会在50年内失去天然森林。一项历时40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近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地球物种的消失速度在不断加快,几乎达到了与前五次地球物种大灭绝相当的程度。

(2)对环境的危害。如上所述,破坏森林资源犯罪首先是对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直接的损害,与此同时,也造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如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但还有部分不法分子还是不断地进行资源非法开发,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其实沙尘暴就是因为人类过度的砍伐森林而造成的。而乱砍树木也不只会造成沙尘暴,还可能造成泥石流、全球变暖、动物灭绝等严重后果。

另外,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日益严重,也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其一,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含氟气体,释放氧气,储存水分,还能阻挡、过滤粉尘等,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大作用。而在实践中,各种盗伐、滥伐林木的犯罪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逼近、气候异常等结果,渐渐地会使生态系统中进行着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被破坏,最终导致生态失衡。其二,野生动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会使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而一旦生态系统中某些野生动植物灭绝时,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3)对人身的危害。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对于人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对人身造成危害。如放火罪、失火罪的发生都有生存环境变得很糟,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发展。可能对火灾发生区域的人身健康、生命造成直接的侵害或者威胁;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的健康。过度地乱砍滥伐和破坏林地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虽然不会直接对人体构成危害,但如果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会改变整个生存环境的条件,如气候变得恶劣,资源供给不足等,会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3.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属性

3.1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与行政犯

根据刑法理论,犯罪可以分为自然犯(刑事)和行政犯(法定犯)。在罗马法时代就出现的自体恶与禁止恶观念,可以说是现代刑法中相对应的自然犯与法定犯抑或刑事犯与行政犯观念的最初萌芽。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加罗法洛是最早正式阐述这对范畴的学者。他认为所谓自然犯是以缺乏人类本来就具有的爱他感情中最本质的怜悯之情和诚实的行为为内容的犯罪,而所谓法定犯则只是由立法所规定的犯罪,所以犯罪应该以自然犯为中心。怜悯之情和诚实具有直接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的性质,他所谓自然犯的背后可以说存在着社会伦理。自然犯、法定犯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成为刑法学中一对基本研究范畴,后来又演变成刑事犯与行政犯之分。学说上一般是将自然犯与刑事犯、法定犯与行政犯的观念作相同理解,如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认为,刑法法规在理论上可以分为两种,即固有的刑罚法规与行政刑罚法规。与他们的区别相对应犯罪可以分为刑事犯和行政犯。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别也几乎完全一致。因而,我们为方便起见,统一使用行政犯与刑事犯这对概念。对于行政犯的界定,主要是从与刑事犯相比较的角度去进行讨论和展开的。概而论之,主要有“质的区别说”、“量的区别说”和“质量区别说”三种观点。

3.1.1质的区别说。该说认为行政犯与刑事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两者并非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概念上的差别,二者属于不同类属的不法行为。换言之,两者的差别非在“较少对较多”的关系上,而是在“此物对彼物”的关系上。即行政犯与刑事犯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两者无交叉的可能。由于对“质”理解和理论角度不同,又存在以下几种学说:自体恶与禁止恶,行为实质区别说,具体危险与抽象危险区别说,法益保护与公共福祉促进区别说,侵害规范性质区别说,社会伦理判断说,构成要件区别说。

3.1.2量的区别说。该说认为行政犯与刑事犯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两者之间只有量的差别。该说强调刑法体系的一体性,从根本上否认二者之间存有质的差异,认为行政犯也属犯罪的一种,当其与刑事犯同具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及有责性时,即应受到刑罚的科处,二者之间在质的方面并无不同,若两者存有差异,则必定是在行为、违法性与责任大小轻重程度标准上具有量的差异。该说具体又表现为严重事犯与轻微事犯差别说、违法性本质逐渐减弱说及危险性与非难性程度差异说三种不同观点。

3.1.3质量区别说。该说认为刑事犯与行政犯两者不但在行为的量上,而且在行为的质上均有所不同。刑事犯在质上显然具有较深度的伦理非价内容与社会伦理的非难性,而且在量上具有较高度的损害性与社会危险性;相对地,行政犯在质上仅具有较低的伦理可责性,或者不具有社会伦理的非价内容,而且它在量上并不具有重大的损害性与社会危险性。

目前,处罚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多数属于违反行政规范,其中对于和保护规范抵触的行为大部分课以行政罚,只有少数采取刑事制裁的方式。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是否构成全部或者部分取决于是否符合行政法上的要求,它的构成通常以违反森林资源行政法上的要求或者行政许可为前提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基本上属于行政犯,其存在与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森林资源管理政策目的紧密关联,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往往因为社会的发展或者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政策的转换而反映出典型的目的性和明显的变动性,立法上因而经常出现行政违法的有罪化、非罪化或者重罪化、轻罪化的改变。

3.2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行政从属性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是破坏森林资源行政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达到了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而转化为行政犯罪的。尽管此种行政违法行为必须具备刑事违法性和刑事惩罚的必要性时才能称之为行政犯罪,但是它毕竟是行政违法向犯罪转化的结果。其存在是以行政违法为前提,因此,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具有很强的行政从属性。

3.2.1概念上的行政从属性。即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构成要件中某一构成要件的概念,从属于行政法规范来确定。刑法上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用语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滥伐”等必须以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行政法上的解释为依据。

3.2.2空白构成要件之行政从属性。刑法中没有具体明确规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构成要件,必须依赖相关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来补充。在条文上通常表述为“违反某某法规”、“违法某某管理法规”,其包括行政法律及其法规。如第345条第2款滥伐林木罪的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42条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2.3阻却违法之行政从属性。即在行政许可和行政义务上而阻却行政犯罪构成要件。质言之,如果犯罪构成要件的成立以欠缺特定的行政许可,或以违背特定的行政规定为前提,行政许可的获得或者行政义务的履行,则称为阻却构成要件的要素。如滥伐林木罪中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审批核准,以及失火罪中的野生用火的行政许可和核准。

结语:

目前,关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是行政犯还是行政犯自然犯兼具,还存在争议。我们认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违反了国家相关的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影响了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法益,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认定,必须依附于相关的行政法规,这一特征明显的说明,破坏森林资源是典型的行政犯。但是自然犯与行政犯之间并不是绝对排斥的关系,“行政犯与行政罚则是否被制定,就在于要努力产生出合乎自己的新的道德感情,随着这种感情的成长就经常会转化为刑事犯。”③自然犯是基于违伦理道德的属性来认定的,但伦理道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定时期的行政犯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变成自然犯,当然也可能出现一定时期的自然犯非罪化的情形。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犯与行政犯根本对立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行政犯的自然化现象呈增多趋势。当然主要是由于道德情感的认同接受和价值取向的认同。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已经不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角度,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也具有较强的伦理非难性,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也是危害社会、危害生态安全、危害个人法益的性和反伦理,它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也破坏了基本的生活秩序,是对基本的环境道德的违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不单纯是违反秩序,而且是与伤害、盗窃、欺诈行为同样可以非难,”因此,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也具有自然犯的属性。

主释:

①本文涉及到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是指破坏林木、林地资源犯罪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笔者为了表述的方便,以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统一进行说明。

②国内的论文及其著作一般都是将破坏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放入环境犯罪或者自然资源犯罪进行研究。参见《环境犯罪比较研究》赵秉志、王秀梅、杜澎著;《危害环境犯罪的理论与实务》杨春洗、向泽选、刘生荣著;《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郭建安、张桂荣著等。

③[日]大隅健一郎、佐伯千仞:《新法学的课题》,日本评论社1942年版,第293页。

作者简介: 张治平(1959-),男,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常务副院长,从事公安教学、公安执法研究。

张崇波(1980-),江苏盱眙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刑事法学,证据法学研究。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对策

l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1对周边地质环境会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工过程中,对原有的地貌状态和地质的原始结构会造成影响。如对石料开采时,剥离岩土后会加速风化,产生了新的水土流失;而在开挖基坑和高陡边坡时,岩土体将会产生临空面和卸荷裂隙,可能造成滑动破坏;如果施工现场清理不好,弃石胡乱堆放,会引发泥石流;基坑排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

1.2对周边生活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一是施工弃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部分承包商不按规定将施工弃渣乱堆乱倒。二是生产废水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河道。三是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四是生产污油。五是如果工程占道穿越公路时,会临时封道,阻断交通。施工中要进行截流和基坑爆破等,会给航运造成困难和危险,甚至完全阻断航船通道。

1.3对耕地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现场占用农田,河道的变化也会对原有的耕地造成影响 町能会淹没一些土地,而对地势高洼地带,影响较小。

l.4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现场开挖爆破、车辆交通运输、机械运转、煮沥青、使用环氧树脂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爆破烟尘中的二氧化氮,当人吸入一定浓度的这种气体以后,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其至死亡;另外,二氧化硫对土壤、湖泊、植物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爆破烟雾中还有甲烷、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和水等,据相关资料,CO和NO或C0和Hs等气体如果同时存在,会加倍毒性作用。粉尘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危害最深的是凿岩粉尘,这种粉尘会引发职业性矽肺病。正确使用除尘器,避免或尽量减少打干钻,是有效控制粉尘污染的好办法。

1.5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水电施工噪音来自砂石骨料筛分,空压机、振捣器、凿岩风钻、汽车、爆破等振动声响,会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在郊外和山区还会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使它们逃离这种环境。

1.6对气候的影响。施工现场的气候主要跟当地的天气有关。但在个别山区,我们有时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现象,在秋冬交替时,一侧山坡的草木干枯,而另一侧则是绿油油一片,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该处阳光充足,不受风的影响,为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所造成的结果。同样,在其他季节,由于地势不同也可出现温差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在水利工地,由于施工现场不同设备的运转,人员操作、焊接、照明、加热烘烤等不断放出热量,会出现“热岛效应”,造成部分地区气温升高。此外,施工烟尘,植被破坏等都会给当地气候带来影响。还有,有些水利工地采用冰楼制冷,如果使用氟里昂作为制冷剂,而这种物质就可能进入大气层参与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作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2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2.1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前,应做好调查研究,做好预测。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前,首先要对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论做出此次行为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科学施工,提供依据。

2.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纳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设汁初期,就应考虑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水利工程建设时,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使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结尾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4

关键词:环境;煤炭;多元化;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是享誉全球的煤炭大国。煤炭的需求量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增加,相应的,我国的碳排放也随着煤炭使用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空气也直接受此原因影响,变的更加浑浊,虽然说我国现在已经在降低对煤炭的使用需求,但是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仍旧成为当前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环境污染在煤炭经济发展中的重视必要性

煤炭资源一方面成为高速发展中国经济中所需求的主要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机遇往往离不开挑战,也就是说,煤炭经济也迎来了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既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又为国家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外,我国人口一直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国家经济也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这也就成为矿产资源越发紧缺的主要原因,加之开采煤炭资源的方式长期不合理,致使不仅水和大气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被污染,还出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污染环境的地面塌陷、煤矸石和噪音等现象。既从生态平衡上对煤矿周围造成了破坏,还从生存和生活环境方面对周围居民造成了严重威胁,进而为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通常这种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长期而不易恢复的。因此,倘若不能够从持续、有效和多元化的角度出发针对煤炭经济的污染和安全问题进行改善,那么随时都会由于国民经济、环境保护和煤炭经济三者之间的不协调而制约可持续化发展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由此也可以看出,围绕安全生产的降低污染为核心对煤炭经济发展制定安全高效的保障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煤矿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1.土地污染

露天开采是目前开采煤炭较广泛使用的方式,地表植被在这样的开采方式影响下容易被严重破坏进而对其地质地貌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农业的土地也会由于过量开采煤矿资源而出现下陷、裂缝情况被严重阻碍发展,另外,灰尘噪音是煤矿开采时会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使生态环境变的脆弱。尤其是开采东部平原的煤矿资源时,积水和土地盐渍化的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而在西部,也因受其影响而相继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资源在不合理的开采下已经被影响的格外严重,也严重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水资源污染

由于地底会在不断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中而被逐步挖空,从个人导致地下水资源当中可被利用的部分也被破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极其严重,即便是人为的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强制改变也并不会发挥多大作用。除此之外,矿区外也会由于开采煤炭而产生的大量矿井水被排放,极大的破坏了水资源。有报道数据显示,每年有高达22亿吨以上的矿井水向外排放,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另外,大量的矿井水并不能被完全通过净化而实现重复利用,大概只有不超过20%的矿井水能够实现净化重复利用。水资源也在这些没有被净化处理过的矿井水影响下呈现出严重浪费的趋势,还对矿区周边固有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可以说,煤炭开采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当中也包含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

3.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财政投入在拥有煤炭资源的城市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现象,以致于对于净化处理污染物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在煤炭企业一直得不到有效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匮乏和技术支持不到位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的恶化创造了条件。人均耕地面积由于不断增加的采空塌陷区和矸石山的影响下越来越少,风中漂浮着矸石灰、煤尘等物质,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空气环境,并且地下水系统以及地表都会受其影响而严重的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除此之外,建筑物也会在过度开采煤炭所造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表下沉影响下而出现歪斜甚至倒塌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阻碍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的脚步。

三、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思考

1.对资源进行整合,将经营联合化

我国在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已逐渐养成先破坏再治理的恶习,这种不能够将管理做到提前预防的方式,很难真正的解决环境受开采煤炭资源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问题,所以,需要相关环保机构根据煤矿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构建能够促进其长效发展的管理制度,对多元化发展煤炭经济大力推进,运用管理制度对煤矿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同时通过相应的设施建设来加强其保护力度,进而实现对具体生产开采矿山的情况进行掌控,对于排放出来的各类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管理。

2.加大对污染管理的治理力度

煤泥是煤炭生产中所大量产生的物质,除了浮选药剂是煤泥中所大量包含的之外,还有聚凝剂也是煤泥中的主要包含物质,而环境就会在这些物质超出规定指标的情况下被严重破坏。有数据显示,三百万立方是煤泥每年在我国的排放量,因此,治理煤泥是治理开采煤炭污染的首要工作。对此可以通过煤泥的价值最大化利用来有效将煤泥污染的问题进行解决。比如说可以通过烘干机对煤泥进行处理,使其可以作为原料加工成为煤泥型煤炭,最终提供给居民生活或者锅炉燃料使用;为了能够从生产成本上对火电进行节约,可以将其作为燃料供电厂使用;水泥的性能也可以通过煤泥的添加而显著提高。

四、结语

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对其监管不到位,必将会为环境带来极其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加之煤炭资源的最大特性就是不可再生利用,并且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对其进行开采、开发应用的同时,要格外注意其多元化发展,由此才能够对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应对,并且能够实现更为健康持续的煤炭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喜珍.环境污染视域下的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思考[J].煤炭技术,2013,19(6):12-13.

[2]李江.关于壮大煤炭产业推动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27(8):24-25.

[3]苗盼.我国大型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12,21(6):15-16.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5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三、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四、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5、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6

关键词:遥感技术;草地生态系统;经济损失

中图分类号:F3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98-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的涌现,使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了党和国家角度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的国情现状来看,草原所发挥出来的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对国家的生态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草地资源的保护问题成为了社会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经济损失评价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生态问题的表现来看,草地生态破坏损失主要指的是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作用下所导致的草地生态系统自身质量退化的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发展,草地资源的破坏会成为加剧我国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内学者对这一问}的研究情况来看,借助生态技术与遥感技术共同作用的草地破坏实物量数据机制的构建,已经可以让研究者对草地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进行估算。从这一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来看,对草地生态破坏问题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计算,是这一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评价内容[1]。在对与之有关的数据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国家气象局所提供的国内气象数据可以为弄清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所提供的遥感数据可以为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等生态问题的计算提供一定的帮助。国家价格监测中心所提供的经济统计调查数据可以为生态破坏损失价值量的核算提供一定的帮助。从生态系统破坏经济损失评价体系的内容来看,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以被看做评价内容的实效性的主要保证。

二、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经济损失评价的主要方法分析

在对这一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学者首先需要通过遥感分析技术的应用,对草地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问题进行判断,进而对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相关内容入手,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复古功能实物量进行计算。在对草地的人为破坏情况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基于过度放牧率的人为破坏系数问题是研究过程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构建相关研究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草地的生态破坏实物量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借助它和人为破坏系数对草地生态破坏实物量问题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核算方法的构建是这一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损失评价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除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生产问题、营养物质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问题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问题等与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初级生产力有关的问题以外,在构建计算模型的过程中,草原生态系统的下垫面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从我国草地资源的现状来看,土壤、水域、水稻田和沼泽可以被看做草地下垫面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期间所途径的草地,就可以被看做是下垫面为水的一种草原。针对下垫面为土壤的草原,在对人为破坏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从土壤的蓄水能力入手,对草原水源涵养的损失量问题进行探究。针对下垫面为水的草地,降水转换率是计算水源涵养问题的过程中所需的主要参考要素[2]。除此以外,在构建损失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草原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水蚀问题和风蚀问题也是研究人员所关注的问题。这两大问题与草原的表土损失问题和土壤肥力的损失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在对与之有关的表土损失量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与土壤可视性因子和地形因子有关的USLE模型已经得到了应用,因而,在对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问题进行精确计算以后,草地生态破坏实物量向与之有关的价值量问题之间的转换,就可以被看做是对研究机制的科学性进行提升的有效措施。

三、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经济损失评价的参考要素分析

人为因素是我们在对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现象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一种要素。从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来看,在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违法占用草地问题和过度放牧问题,以及对草原中野生资源进行盗挖乱采的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破坏的表现。对草地植被覆盖度问题可以被看做经济损失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参考要素。从我国科技水平来看,地表实测法和遥感测量法是对草地植被覆盖度问题进行测量的有效方式。在对此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从草原的人为破坏率和牲畜超限率等问题入手,对损失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针对与之有关的土壤肥力问题,替代价值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计算机制。利用化肥的平均零售价和化肥经销商的利润值(化肥零售价与化肥批发价之间的差价)入手,对草原的土壤肥力损失进行衡量,是这一机制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机理[3]。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在对这一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从化肥材料的市场行情入手来对肥力损失问题进行计算。

四、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经济损失评价的结果分析

从草原生态系统破坏问题所引发的损失来看,牧区的过度放牧问题是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我国草地的分布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国的草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受到当地气候环境问题的影响,畜牧业在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经济损失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西部地区的草地生态损失问题要大于我国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因此,对于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而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

从这一系统的应用过程来看,草原地区的土壤侵蚀量等有关要素是建立在某一地区的具体情况基础上的。在将其中的一些计算方法进行推广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也需要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应用。

遥感技术在草地破坏及经济损失评价中的应用,可以为评价体系提供一些具有真实性的数据支撑。在对遥感技术进行应用的同时,从草原所在地区的实际环境入手,对初级生产力等问题的计算方法科学性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东,於方,朱文泉,谢光轩,宋存义.遥感技术支持下的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经济损失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1,(8):1799-1807.

[2] 崔霞.甘南牧区草地遥感监测与分类经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7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保护治理;对策

矿山企业不仅要注重安全生产,更要关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只要这两方面工作都认真做好后,才有利与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本文笔者以青龙山石灰岩矿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措施,希望能进一步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1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矿区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溶裂隙水。该资源型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很多采石平台以及陡崖的出现。不仅对区内地貌景观形成很大的破坏,而且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存在崩塌等潜在地质灾害的发生隐患,矿区开采对地下水污染也有一定影响,废石堆放掩埋破坏原有覆盖的植被[2]。

2矿区地质灾害影响破坏现状

2.1崩塌

矿区采石陡崖均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区,特点不仅陡而且还非常高,并且存在很多岩体裂隙,很多岩石呈块状突出于破损面上,另外有大量的松散结构的风化层分布,遇到不良天气以及外力影响下,非常容易导致岩石崩落,造成崩塌灾害的发生,给生活其下部区域的人们造成安全威胁。

2.2水土流失

矿区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该区范围内的原有植被以及土地。特别是采用露天开采形式的矿山,破坏程度更加突出,引起矿山范围内出现大量的荒漠化现象,遇到降雨天气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长期的降雨冲刷,使有机质被雨水带走,影响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土壤养分明显不足,给区内植被生长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出现了很多山体,影响区内生态环境。

2.3地质地貌景观破坏

伴随矿山开采,对区内原有的地质地貌形成了很大破坏,造成很多开采平台和陡崖的形成,这些陡崖与平台上没有植被生长,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地貌,而且遇到诱发因素,非常容易导致崩塌现象的发生。而且很多矿井开采之后,占用了很多土地资源,又因其在山岭上方,给下面居住的民房造成很大威胁,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很大程度上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形成破坏,影响到区内优美的景色[3]。

3矿区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

3.1边坡整体稳定性

根据相关调查,矿区内边坡主要为中厚岩层,属于寒武纪张夏组,非常坚硬,具有很强的抗风化性。调查发现矿区边坡这些岩石分化程度轻微,而且具有非常统一的岩性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区内边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会引起大的滑坡灾害[4]。

3.2边坡局部稳定性

在相关调查中发现,矿区内边坡坡面上分布着很多破碎的岩石,有些已经与母体进行分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诱发崩塌灾害,对景区内游人及附近居民安全构成威胁。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防治工程

4.1卸载危岩体

伴随采矿活动形成大量的采石陡崖,在陡崖区域内,分布着很多危岩体,这是危岩体是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爆破手段与风化作用的结果,这些危岩体都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主要采取卸载的方式进行治理,如果遇到危岩体体积过大,则运用静态爆破的手段进行分解卸载。对于较大的岩体,现行铁索固定,借助静态爆破手段加倒链形式将其卸下。

4.2“废石- 客土”回填工程

“废石 - 客土”回填工程主要用于采石陡崖的坡地以及采石形成的平台位置,首先,将回填区域内的杂物以及树根等进行清除,将有积水的坑穴进行填平,实施填土阶段,要加强检查与验收工作,保证填土质量。

4.3挡土墙工程

挡土墙设计使用M 7.5 浆砌石结构,以基岩为挡土墙的基点,并设置沉降缝,以间隔 15 m为规格进行设置,通常挡土墙应当入土在 0.1 m的范围,设置的挡土墙为 1.5 m的高度,底面为 1.1 m宽,顶面为 1.1 m宽,但要依照陡崖不同情况,具体进行调整。

4.4截排水工程

再用截排系统是为了有效应对雨水的冲刷,由于雨水会对回填土造成很大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主要的措施为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可以有效的拦截雨水,并将其进行汇流疏导。

4.5绿化工程

绿化是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有利手段,本着经济、生态的模式进行种植,达到最大化的自然态,避免过多的投入管理与养护的投入,依照目前的种植基础,以乡土树种(侧柏、毛白杨、国槐等)为备选树种优先考虑,同时,种植模式应当达到乔、灌、草植物群落的多样化立体模式。

4.6治理效果

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有效的恢复治理了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了梁山风景名胜区视野范围内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梁山风景区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提高。

5结语

文章以青龙山资源型矿区为例,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通过分析区内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崩塌和水土流失以及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根据矿区不同的土地类型、破坏的特点和矿山终采后的情况确定。做到重点工程措施治理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措施速效性和控制性,同时也要发挥生物措施的后续性和生态效应。在进行绿化工程中,应当在原有生态基础上,以乡土树种为首选,采用乔、灌、草立体化的种植模式,增加植物的生态多样性。同时,治理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跃文,燕淘金,王辉 .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新思路 [J]. 西部探矿工程,2014(07).

[2]高彦生,崔瑞芹.济宁市露天矿山开采现状及保护治理措施 [J]. 山东国土资源,2012,26(3):24-27.

[3]黄霞,齐冉 .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评析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01).

[4]张兴,王凌云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J]. 中国矿业,2011(08).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8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因子(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水分、大气、土壤等)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在自然因素下形成的,并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具体如下:

(一)工业污染严重。

现代社会,科技在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超标排放,造成了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产生噪声、振动等,危害周围环境。我国近年来的雾霾的产生与工业的严重污染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二)资源过度开发。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合理、非节约型和非持续型的开发利用引起了自然资源急剧衰竭、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有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但是,我国的生物种类由于各种原因在加速的减少和消亡。据调查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1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生物多样性锐减,大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也正在流向境外,给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由上可知,当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在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刑法作为法益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对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的立法在不断补充、修正,而且环境犯罪的刑事法治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然而,环境犯罪刑事立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一)环境犯罪罪名规定的较分散。

只有在《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集中规定了14种环境犯罪罪名,其他与环境犯罪相关的罪名则是分散的规定在刑法分则其他章节,使得环境犯罪罪名之间的关系松散化。环境犯罪的客体特征由于这种分散的立法方式而被严重地淡化了,这对环境犯罪的治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罪名规制范围较窄。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从广义上规定了环境的概念。然而,刑法中采用的却是最狭义的环境概念,相关罪名所针对的对象仅仅是自然环境,并且即使是自然环境中的草原、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要素也未能包括在内。那么,环境问题的刑事治理与行政治理之间势必会导致脱节,进一步造成环境治理的整体机制效能的减弱。

(三)处罚的种类较少。

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刑罚有四种: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和罚金。应对现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峻的形势,显得种类较少,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侧重于短期自由刑和低额罚金刑的运用。

三、生态环境问题刑事立法防范的进一步完善

虽然,刑法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其他法律所不具有的作用,可是,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仍有许多的不足,需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完善。

(一)设置专章,完善刑法立法体系。

我国《刑法》分则按照行为所侵犯的法益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章节。生态环境安全利益这一独特类型的法益是环境犯罪所侵犯的客体,而在我国刑法中却并无此种客体类型,环境犯罪相对集中的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由于所侵犯的法益有所区别,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去衡量环境犯罪,便会出现定罪的不准与量刑的不足。环境犯罪作为足以对人类和社会产生现实的或潜在的甚至是长期的重大影响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绝不亚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因此,应将《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规定的环境犯罪罪名从该章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章,将《刑法》分则中相关罪名纳入这一章中,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法立法体系。

(二)增设相关罪名,扩大保护范围。

刑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较窄,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在刑法中适当增设一些环境犯罪的新罪名,以完善环境犯罪罪名体系,严密环境犯罪刑事法网。具体如下:

1.破坏草原罪。

破坏草原罪是指违反《草原法》的规定,非法开垦草原,或者在荒漠、半荒漠和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以及生态脆弱区的草原上采挖植物或者从事破坏草原植被的其他活动的;或者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区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进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动的;或者其他破坏草原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草原是地球生物圈中不可取代的自然环境要素,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也关系着畜牧业、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草原生态形势相当严峻,生态环境由于草原退化严重而受到威胁,另外,水资源枯竭、土壤侵蚀、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也是草原退化造成的。所以,有必要采用刑事手段来遏制这一现象,惩治破坏草原资源的行为。因此,我国《刑法》中应当规定破坏草原罪。

2.破坏自然保护区罪。

破坏自然保护区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在自然保护区非法从事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或者实施其他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对破坏自然保护区犯罪行为的规制在我国刑法中有多个罪名涉及了,但是,却没有单独的规定破坏自然保护区罪这个罪,这非常不利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刑法应当独立规定破坏自然保护区罪,以便更好地打击危害自然保护区的犯罪,保护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珍贵物种和其他由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物质。

(三)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加大处罚力度。

边沁认为,实施惩罚的原则就是:“惩罚之值在任何情况下,皆须不小于足以超过罪过收益之值。”而“罪过的害处越大,以惩罚的方式可能值得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单位和个人之所以去破坏生态环境,一方面是因为即使实施了这样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给单位和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经济利益和财产利益的环境犯罪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措施就是让其惩罚之值超过罪过之值。也就是说,因惩罚其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损失要大于因破坏环境所获得的收益。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刑具有严厉性、经济性以及个别预防和一般预防的社会功能。单独的或附加的环境犯罪处以罚金刑,既可以节约司法成本,也可以为治理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因此,以后在我国环境问题的立法中,对一些轻微的环境侵权犯罪,可以直接考虑独立适用罚金刑。但是,立法应当全面权衡环境侵权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主观过错等综合因素,具体细化罚金的数额幅度,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上一篇:居家养老概念范文 下一篇:网络法制安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