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范文

时间:2023-10-24 13:48:22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篇1

关键词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

黄鳝又名鳝鱼或长鱼,在我国分布极广,它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具有补气、补血、消炎、祛风除湿等功效。黄鳝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饥饿,便于运输,是很有养殖前途的品种。家庭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造水泥池养殖,其养殖方法简便、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现将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

要选地势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可建成地上池、地下池或半地下池。面积以30~50 m2为宜,池壁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深80~100 cm,池形一般为长方形、椭圆形或正方形,东西走向[1]。并设置自然溢水口,进排水管用铁丝网牢固封闭,严防黄鳝外逃。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 cm以上,池壁顶部可做成“T”字形。底层铺20~30 cm河泥或用青草、牛粪沤制的壤土,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25 cm为宜,池面1/3的水面可适度种植茭白、水花生、水葫芦、蒿草等水生植物,以供鳝鱼遮荫躲避,还能降低水温,改善鱼池环境。同时可在池边种植丝瓜、南瓜、扁豆等藤蔓作物,将藤蔓牵引于架上形成遮阳棚盖,其遮阳面积以占水面的1/3为宜,保持池水有一定的光照。

2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有来源于笼捕的野生幼鳝,也可从市场收购,但受伤破皮、断尾的鳝要除去,最好选择人工繁殖的苗种。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活动力强、大小一致的黄鳝。一般要求重量以20 g/尾为宜,也可投放30~50 g/尾的大规格鳝鱼。

在鱼种放养前15 d,用10 mg/kg的硫酸铜和100 mg/kg的高锰酸钾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浸泡7 d后,换上清水。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体长5~10 cm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3尾/m2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池中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时间以早春为好,1周内放齐。放养量一般为1.5~3.0 kg/m2,条件好的可放到5~6 kg/m2。鳝种放养前,用4%食盐水或10 mg/kg漂白粉浸浴10~20 min,以消除鱼苗体表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放养时要注意暂养池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不宜过大,不得超过3 ℃。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合理投饲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别喜食鲜活饵料,或蛋白质含量高的混合饲料,如各种昆虫的幼虫、小鱼虾、螺蚬、蚌肉、蚕蛹、蚯蚓、蝇蛆、禽畜的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麦麸、豆渣、瓜果等[2]。鳝种入池后必须进行饲养驯化工作。驯化的具体方法为:鳝种放养后3 d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从傍晚开始用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配合投喂,投喂量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投喂时间逐步提前,并结合条件反射训练,直至能吃多种配合饲料,并能在9:00、16:00左右摄食为止。

要定点投喂,一般每池设5~6个食台,要求将饲料投入食台,便于掌握食量和清除残饵。一般鳝池每天投饲料400~500 g/m2,占黄鳝体重的5%~8%,投饲应在傍晚进行,日投量占鳝鱼总体重的3%~5%,6—8月投饲量为总体重的6%~7%;投饲量随鳝体增长而加大,在生长适温时应多投勤投,15 ℃以下时可少喂或不喂。

4日常管理

水质调节:一是保持适当水位,水位必须长期控制在5~15 cm,不能超过20 cm。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二是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3~5 d应换水1次,盛夏时节最好1~2 d换水1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要提前1 d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温差不能超过3 ℃;如能长期有一股微流水注入则较为理想。三是及时清除残食。每次喂食3~4 h后,对残留的饵料要用细网瓢清除。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节,为防止残饵发酵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还必须坚持每周向池中泼1次生石灰水,以杀灭病菌,调节水体酸碱平衡[3]。

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到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黄鳝,应及时采取安全越冬措施:一是干池越冬。11月以后,当水温逐渐降至15 ℃以下时,黄鳝开始钻入土层深处越冬,直到翌年2月。在越冬期间可将池水排干,并在上面铺1层15~20 cm的稻草或麦秸,以保持泥土湿润和防止土层结冰。二是带水越冬。在黄鳝进入越冬期前,将池水升高到1 m左右,让其钻入水下泥土中冬眠。水面结冰时要及时将冰打破,谨防黄鳝缺氧窒息死亡。

5病害及其他生物危害防治

因为黄鳝体表无鳞,易受致病菌、寄生虫的侵袭,再加上黄鳝对少数药物敏感,专用的特效药不多,所以在生产中要以生态预防为主,比如:养殖用水严格消毒、过滤,在鳝池中放养蟾蜍,减少人为损伤等,巡池时见到病鳝应及时捞起隔离,查明病因,对症下药[4]。在水霉病防治上,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强壮的幼鳝,在放养前用石灰对鳝池进行消毒,发现患有水霉病的黄鳝要及时用5%的碘酒涂抹患部,或用3%~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 min,就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梅花斑病防治上,由于蟾蜍可在鳝池中放养一些身上的蟾酥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若已发病,应立即更换池水,把剥去皮的蟾蜍,用绳子系好后在池内反复拖动,1~2 d即可除病。在发烧病防治上,在养殖池中投放少量泥鳅,利用其吃掉残饵和上下窜动,增加水中溶氧量;发病后应立即彻底换水,并泼入0.07 mg/kg硫酸酮溶液50 mL/m2或青霉素30万U/m2对水25 kg泼洒。生长期间,尤其是刚放鳝苗和黄鳝的繁殖季节,绝对不能够放鸭子入池捕食。为防止猫、鼠、鸟类等动物入池捕食黄鳝,最好用旧网片盖住池子,或是采取其他保护措施[5]。

6参考文献

[1] 陆友福,杨正锋.黄鳝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新技术[J].科学种养,2009(7):37-38.

[2] 胡王.黄鳝养殖实用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104-107,188.

[3] 柳富荣.黄鳝池塘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研究[J].中国水产,2010(5):81-83.

[4] 周军.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32.

黄鳝养殖篇2

关键词:黄鳝(Monasteries albus);网箱养殖;性腺发育

中图分类号:S9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095-04

黄鳝(Monasteries albu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而导致黄鳝资源濒临枯竭。为了解决苗种缺乏问题,黄鳝人工繁殖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些学者对野生和养殖池内黄鳝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完整的性腺发育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分期[1-8]。Brown等[9]、邴旭文等[8,10]认为黄鳝在高密度群栖状态下,受食物资源和所受空间的影响导致性腺常停止发育。目前还无人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性腺发育进行研究,本研究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性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以期在网箱养殖条件下获得大量高质量的黄鳝繁殖亲本,为解决黄鳝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施概况

选取湖北省汉川市刁汊湖渔场池塘为试验基地。该池塘呈长方形,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四周无高大的树木。放养前每1 000 m2用225 kg生石灰干法清塘,然后暴晒7~10 d。网箱规格3.0 m×1.0 m×1.2 m和2.0 m×1.0 m×1.2 m,前者为30目、后者为60目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加工而成,用毛竹固定于池塘中,网箱底部距池底0.5 m,上口高出水面0.4 m,前者设置42个网箱,后者设置3个网箱,网箱之间的间距为1.0 m。放苗前15 d设置水花生作为黄鳝的栖息巢,水花生的种植面积为网箱的2/3左右。

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试验黄鳝一部分购自湖北省汉川市刁汊湖周边市场,选取规格一致、体格健壮的黄鳝1 440尾,体长25.2~38.5 cm,体重26.8~57.5 g;另一部分来自试验网箱内繁殖出的仔、幼鳝。

试验分为两组:一组是购自刁汊湖周边市场的黄鳝,共42个网箱,每个网箱30尾黄鳝;另一组是试验网箱内繁殖出的仔、幼鳝,共3个网箱,每个网箱40尾黄鳝。

1.3 试验饲料

饲料(表1)由鱼粉、NP-90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鱿脏粉、豆粕粉、酵母粉、多维、多矿、淀粉(所有原料均由武汉高龙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等配制而成,配制方法采用等能不等氮法(以鱼粉、鱿脏粉、酵母粉、豆粕作为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含量35%的饲料)。

1.4 饲养管理

试验从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每天下午6点左右投喂饲料1次,按体重的3%~5%将饲料投放于水草表面,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和实际摄食情况而定。投喂饲料后,每隔20 min观察一次摄食情况,不够则继续加投,直至最后两次观察发现池内饲料不再减少为止,此时认为鱼已饱食,然后取出残饵烘干后称重。每天早、中、晚各测量一次水温,并观察黄鳝活动情况。每周测量一次水体pH,每个月用灭毒灵对整个池塘消毒一次。

1.5 取样并制作性腺切片

每月30日定时进行取样,从每个网箱随机取出3尾黄鳝,取样时在网箱投放诱捕黄鳝的笼子以避免黄鳝受伤。测量体长并称重后进行解剖取性腺,将性腺固定于Bouin氏液。制作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结果。根据黄鳝性腺在不同时期的发育特点,结合显微镜观察结果,对各样品性腺进行分期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黄鳝性腺切片观察,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性腺发育可分为雌性、间性和雄性3个阶段。

2.1 雌性卵巢发育时期

根据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情况,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雌性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

Ⅰ期卵巢:多见于1~2月龄的仔、幼鳝。卵巢不明显,接近透明,呈细线状。细胞以Ⅰ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结缔组织较少,卵母细胞外有一层很薄的滤泡细胞。细胞呈卵圆形,直径仅为11~18 μm,细胞核可见,细胞质很少。Ⅰ时相卵母细胞为处于卵原细胞阶段或由卵原细胞向卵母细胞过渡阶段(图1A)。

Ⅱ期卵巢:多见于3~4月龄的幼鳝。卵巢乳白色,呈线状。肉眼不见卵粒, 充满Ⅱ时相母细胞。细胞呈卵圆形,直径为120~280 μm,细胞体积较Ⅰ时相明显增大,细胞核相应增大,核仁数增加,靠近核膜内侧分布。细胞质为嗜碱性,大部分卵母细胞外面有一层滤泡细胞(图1B)。

Ⅲ期卵巢:多见于5~9月龄的幼鳝和已产卵的亲鳝。卵巢呈棒状,肉眼可看见淡黄色的小卵粒。卵巢内有Ⅱ时相和Ⅲ时相卵母细胞,细胞呈卵圆形,直径为270~490 μm。细胞质为嗜碱性,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小卵黄泡,大部分核仁分布在核膜边缘,部分核膜出现皱褶。大部分细胞内出现内外两层滤泡膜(图1C)。

Ⅳ期卵巢:多见于3~5月龄的幼鳝和已产卵的亲鳝。肉眼可见大小不等的橙黄色、淡黄色卵粒。Ⅳ时相卵母细胞占较大比例,Ⅱ时相、Ⅲ时相卵母细胞也可见。细胞呈卵圆形,直径为860~1 650 μm,细胞体积较Ⅲ时相明显增大,卵黄颗粒较多,几乎充满核外空间。细胞质为嗜碱性,多分布于核周围和卵膜边缘,细胞核的位置由中央向边缘移动。细胞内有内外两层滤泡膜,外层由扁平状的滤泡细胞组成,内层为颗粒状滤泡细胞。Ⅳ时相卵母细胞为处于发育晚期的卵母细胞(图1D)。

Ⅴ期卵巢:多见于5~8月龄的幼鳝和已产卵的亲鳝。Ⅴ时相卵母细胞已经排入卵巢包膜中,卵巢包膜里充满橙黄色的大卵粒,挤压黄鳝腹部即有成熟卵子流出,卵巢里Ⅱ时相、Ⅲ时相和Ⅳ时相卵母细胞均可见。细胞呈卵圆形,直径为3 150~3 900 μm。细胞质中充满粗大卵黄颗粒,它们在成熟的过程中融合成块状,在细胞质的边缘仍有滤泡,卵子外只有一层增厚的放射膜包围。此时卵粒已成熟离巢,游离在卵巢包膜内。Ⅴ时相卵母细胞为处于发育转折阶段的卵母细胞(图1E)。

Ⅵ期卵巢: 多见于5~8月龄产卵后的亲鳝。为刚产过卵退化时期的卵巢,结构较疏松。其中以已经排出卵的空滤泡膜和败育的卵母细胞为主,Ⅱ时相、Ⅲ时相、Ⅳ时相卵母细胞和未排出的Ⅴ时相卵母细胞有时也可见。细胞逐渐萎缩,部分细胞核膜溶解,核物质散布于细胞质中,液化的卵黄物质呈团块状分散于性腺囊腔内(图1F)。

2.2 间性性腺发育时期

黄鳝在排卵或产卵后,雌性生殖细胞逐渐败育,与此同时原始精原细胞生长发育,进入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共存的间性发育阶段。根据性腺里这两种生殖细胞的发育状况,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间性性腺发育可分为2个时期。

间性Ⅰ期:性腺呈白色长条状,肉眼不见卵粒。性腺内未见Ⅳ时相和败育的卵母细胞,只有一些Ⅱ时相、Ⅲ时相卵母细胞以及部分滤泡细胞,卵母细胞的细胞器也较少,在性腺的结缔组织中可观察到少量的精原细胞(图2A)。

间性Ⅱ期:性腺呈白色长条状,肉眼不见卵粒。性腺内只有少量Ⅱ时相卵母细胞,其细胞核已发生偏位,核膜不清晰,部分核仁解体或空泡化,有核仁外排现象。精原细胞发育形成精小囊,精小囊多分布在结缔组织间隙中,有的精小囊内的生精细胞已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图2B)。

2.3 雄性精巢发育时期

根据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情况,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雄性精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

Ⅰ期精巢:多见于1~2月龄,精小囊已开始发育,由精小囊组成的精小叶还比较小。精小囊内以精原细胞为主,有的已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另外在精小叶之间还有部分结缔组织(图3A)。

Ⅱ期精巢:多见于3月龄,精小叶数量增多,同时直径也增大,有些精小叶中出现小腔隙,精小叶内除少量精原细胞外,主要为初级精母细胞(图3B)。

Ⅲ期精巢: 多见于3~4月龄,精小叶数量较多,遍布于整个精巢,精原细胞多分布于精小叶边缘,各精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中可看见微血管和部分细胞核;精巢内出现少量小的管腔,精小叶中以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为主(图3C)。

Ⅳ期精巢: 多见于4~5月龄,精小叶中初级精母细胞减少,次级精母细胞经第二次成熟分裂发育为细胞(图3D)。

Ⅴ期精巢: 多见于 5~6月龄,有些精小囊已经发育成熟,它们之间的隔膜消失,形成大的管腔,成熟的聚集于管腔内,但部分精小囊仍由细胞组成。精原细胞数量较少,零星分布于精小叶壁。同时精巢内空腔增多,并且在这些空腔内,大多数都可观察到成熟(图3E)。

Ⅵ期精巢: 多见于6月,为排精后精巢,精巢内空腔较Ⅴ期减少,有的管腔中还残存少量。空管腔四周的管壁上精原细胞数目增多,有的已形成精小囊(图3F)。

3 小结与讨论

3.1 关于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性腺发育及特点

本研究首次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鳝性腺有着完整的发育过程,其发育正常,黄鳝的性腺发育有着明显的性逆转特征,可分为雌性、间性、雄性3个阶段。

3.2 人工养殖密度对性腺发育的影响

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属于高密度群栖环境,其性腺有着完整的发育过程,并没有停止发育,在繁殖期其性腺也能够正常发育成熟,表明网箱养殖条件下高密度并没有成为黄鳝性腺发育的制约因子。这一研究结果为解决黄鳝人工繁殖的瓶颈问题,即获得大批量、高质量的黄鳝成熟亲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周定刚,谭永洪,付天佑.黄鳝卵巢发育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2,16(4):361-367.

[2] 周定刚,谭永洪,曹五七,等.黄鳝精巢发育的周年变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3):256-261.

[3] 张小雪,董元凯.黄鳝精巢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J].水利渔业,1994(4):9-11.

[4] 肖亚梅.黄鳝繁殖生物学研究:Ⅱ.黄鳝的雌性发育[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18(4):45-51.

[5] 肖亚梅,刘 筠.黄鳝由间性发育转变为雄性发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J].水产学报,1995,19(4):297-304.

[6] 杨代勤,陈 芳,刘百韬,等.黄鳝产卵类型及繁殖力的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3):40-44.

[7] 尹绍武,周工健,刘 筠.黄鳝的繁殖生态学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3):435-440.

[8] 邴旭文.模仿自然繁殖条件下的黄鳝人工繁殖试验[J].水产学报,2005,29(2):285-288.

[9] BROWN C, LALAND K N. Social learning in fishes: A review[J].Fish and Fisheries,2003,4(3):280-288.

黄鳝养殖篇3

1.1培育水草模拟自然生态环境鳝苗放养前15d,在网箱内投放水花生,营造黄鳝自然栖息生态环境。水花生入箱前先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min,水花生覆盖80%箱内水面。水花生成活后,用200×10-6生石灰全池泼洒,7d后药性消失,水花生返青后放养鳝苗。

1.2鳝苗的选择、运输与放养选择体表鲜亮、粘液多、游动自如、健康无病的笼捕深黄大斑鳝苗。采用大容积塑料箱带水运输,箱内装入2/3的自然温度池塘水。鳝苗于2012年5月一次放足,放养平均规格为30g/尾,每箱鳝苗规格保持基本一致。鳝苗放入网箱前用生姜水+水霉净+多维浸泡45~90min;挑除在消毒过程中有扬头、跳动、扭曲表现的受伤的鳝苗。消毒完毕后,将鳝苗轻轻放入网箱。鳝苗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此外,在黄鳝摄食正常后,每箱混养泥鳅10尾。

1.3投饵与日常管理鳝苗入箱后2d不投饵,第三天傍晚开始投喂水蚯蚓,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投喂初期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量约占黄鳝体重的1.0%~3.0%;6-9月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大投喂量,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5.0%~8.0%,其中早晨投喂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投喂全天投喂量的70%,并以喂后1~2h吃完为宜。定期给池塘注换水,高温季节加大池塘注换水力度,一般5~7d换水一次,每次注换水20cm左右,注换水温差小于4℃;每月泼洒1~2次生石灰,每次生石灰的施用浓度为15.0×10-6;箱内每个月交替施用1次光合细菌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施用浓度为3.0×10-6,EM菌施用浓度为0.5×10-6。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查箱,每周洗刷1次网箱,及时清除箱内残饵和烂草,检查网箱有无破损或敌害生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关注天气变化,如遇下暴雨,池水位急升,及时提升网箱,以防黄鳝外逃。认真做好养殖日志,逐日记录池塘和网箱投饵、鱼病、用药等情况,并存档备查。

1.4主要疾病及防治池塘网箱养鳝,较易感染的疾病有3种,通过及时用药治疗能得到很好的控制。(1)出血病。鳝苗下箱后,因为环境改变,部分体质弱的鳝苗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而发病。病鳝白天头部露出水面(打桩),晚上身体部分露出水面(上草),体表有血斑,口腔有血液,将黄鳝倒置可自行流出。治疗:用(3~5)×10-3的聚维酮碘全箱泼洒;内服三黄粉+败毒康+电解维他(各2~5g/kg饵料),连用3~5d。(2)腐皮病。受伤的黄鳝由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发炎充血,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部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治疗:用(3~5)×10-3的聚维铜碘或0.1×10-6的三氯异氰脲酸兑水全箱泼洒,并内服败血宁十电解多维(各2-4g/kg饵料),连用3~5d。(3)肠炎病。一般在气温高,饵料不干净,水质败坏时由细菌感染而发病。病鳝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不进食,白天有上草现象,腹部出现红斑,红肿突出,肠边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色粘液从流出。治疗:用(0.3~0.4)×10-6百毒杀星兑水全箱泼洒,并内服大蒜素+败毒康+电解多维(各2~5g/kg饵料),连用3~5d。

1.5越冬措施进入冬季,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黄鳝开始停食,进入冬眠状态。可结合池鱼捕捞,将池水水位适当降低,让网箱箱底紧贴池底,在箱底铺上经暴晒消毒含有机质较多的泥土20cm,箱面盖30~40cm的当年稻草。当气温较低时黄鳝便钻入箱底泥中,气温上升时黄鳝窜入稻草中。越冬期间,减少网箱水体交换。遇冰冻天气,需及时破冰,保证黄鳝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呼吸。

2结果

2.1产量池塘产鲜鱼16912kg,平均282kg/667㎡。网箱产黄鳝66967kg,平均4.16kg/㎡。

2.2饲料投入草鱼、鳊、鲤等常规鱼类共投喂饲料9840kg;网箱养殖黄鳝共投喂水蚯蚓189532kg,水蚯蚓饵料系数为4。

2.3经济效益网箱养殖每667㎡利润8730元。

3分析与讨论

(1)网箱养殖黄鳝不具备洞穴条件,培植水草可弥补其生态要求。试验表明,水草以水花生为好。水花生根部发达,根系层在水下厚度可达30cm以上,可为黄鳝提供类似于洞穴的生态环境;可改善水质,调节水温。水草覆盖面积应达到箱面的80%~90%,水草过于茂盛时,会影响水中光合作用,减少水体溶解氧,其密度超过箱面的90%时应及时捞除。

(2)黄鳝为长园筒体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集群抢食时易发生相互缠绕,并越缠越紧,最终会因体力消耗而死亡。试验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生态方法是在黄鳝正常摄食后混养少量泥鳅。泥鳅为底层杂食性鱼类,与黄鳝的摄食时间一致,在黄鳝摄食时泥鳅上窜下跳,能有效防止黄鳝相互缠绕,还有利于充分利用残饵。一般养鳝网箱中泥鳅混养量以1~2尾/㎡为好。

(3)黄鳝喜食水蚯蚓。水蚯蚓易养殖。用水蚯蚓喂养的黄鳝,其体色接近野生黄鳝,肉质、味道比用配合饲料喂养的黄鳝更鲜美,售价高出16元/kg,效益提高50%,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黄鳝养殖篇4

1、稻田的选择。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厘米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小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原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粘性土壤、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为佳。

2、防逃设施。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厘米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

3、开挖鱼沟。鱼沟一般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约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沟深60厘米、宽90厘米为宜。鱼沟渠道要与进、出水口处畅通。

4、稻田施肥。养殖泥鳅的稻田在插秧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公斤,如猪羊粪、栏肥、人粪即可,主要施入沟内。以后根据稻、鳅生长情况补施些速效化肥,以667平方米施10公斤尿素为宜。

5、放养时间和密度。泥鳅一般在水稻插秧后10天开始放养。苗种规格以长3到4厘米为好,每667平方米放养2.5万尾左右。

6、投喂饲料和管理。一般1天投喂饲料1到2次,即上午和傍晚各1次。直接投放在饲料台。饲料以谷糠、麦麸及鱼类专用饲料等为宜,可搭配些青饲料。

黄鳝养殖篇5

种过菜、养过猪,可效益都不高,我终于悟出个道理:靠种地很难致富,得干点别的!

一天,邻居抱怨道:“黄鳝太难养了,我在顶楼养的死了一大半,赔了好几千!”我眼前一亮:在夏天,黄鳝销售是旺季,才1元一斤;可到了冬天进入淡季,就要卖到10元一斤。如果把夏天的黄鳝养到冬天卖,就可以赚到近10元的差价,一年养几百斤,就是几千元的利润。多大的赚头啊!

于是,我买来100多斤黄鳝种苗,可是一个月下来,黄鳝没剩几条。不信邪的我又买100多斤,结果还是一样。这时,我意识到:黄鳝确实不好养!像以前那样蛮干是不行了,要靠科学。于是,我买来了养殖黄鳝的专业书籍,发现黄鳝种苗很关键,健康的种苗可以提高成活率。黄鳝种苗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捕捉方式,因为黄鳝多是野外捕捉,笼捕和手捉,对黄鳝的伤害最小;体表,是否有伤痕;放入水中后,如果黄鳝的头伸出水面,则不健康,再用手转动,如果黄鳝游动无力,也是不健康的……有了这些知识,我的信心足了。这次,又买了2000多斤黄鳝,挑的都是健康的苗子。这一年,我赚了2万多。

别人跟风我升级发展规模养殖

1997年,看到养黄鳝赚钱,大家都像我一样――夏天买下黄鳝,仅喂维持生命的饲料,然后到冬天卖,赚差价。卖的人多了,黄鳝的价格自然就跌了下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大家卖黄鳝单纯赚差价,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饲养。而且,人们大规模的捕捉,使野生黄鳝越来越少,如果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这行生意会做不下去的。怎么办?建养殖场,饲养黄鳝形成规模生产。同年,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地址:641400四川简阳市建设中路272号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832-7017524联系人:王太新省略)成立了。

我选来健康的种苗,满怀希望地养了起来。这天,我发现黄鳝都蔫蔫的,于是按照饲养书上的理论给黄鳝治病,可是黄鳝却死了近大半。怎么回事?原来,我手中的书出问题了。我买的书版本古老,有的甚至是八十年代的;还有一些书,是鱼类专家套用其他鱼类的饲养经验写成的。可黄鳝的体质特殊,这些经验并不合适。书本上的知识不能用了,我就到黄鳝主产区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考察,并请来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做顾问,还去江苏淡水研究所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养殖黄鳝的知识,特别是对鳝病的防治。有了系统的知识,我的黄鳝成活率提高了。

刻苦钻研养殖技术

攻克难题越干越顺

在进行规模化生产时,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难题一:黄鳝喜欢吃活动的食物,人工养殖后,如何驯化吃静态食物?以前,赚季节差价养黄鳝,目的就是维持黄鳝的生存,抓一些野生蚯蚓就够了。可是要大规模养殖,光靠捕捉野生蚯蚓是不够的。

最初,我想到搞黄鳝的配套养殖,引进肉鸽、山鸡喂养,用肉鸽、山鸡的粪喂蚯蚓和蝇蛆,给黄鳝供食。这个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是粪料来源容易受到限制,效果不理想。

后来,市场上有黄鳝的专用饲料,可黄鳝喜欢吃动态的食物,一时不接受,同时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于是,我在专家的指导下,配制出黄鳝专用浓缩饲料,利用该浓缩饲料与普通鱼饲料和蚯蚓、蝇蛆、动物内脏等拌和投喂,结合独特的驯食技术,黄鳝都爱吃。而且成本仅是专用饲料的30%-50%。

难题二:如何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提高捕捉数量?过去养黄鳝都在稻田养,黄鳝喜欢钻洞,捕捞时都往田地里钻,一亩地投1000 公斤黄鳝苗,到最后长成商品鳝时,只有70%-80% 能捕捞上来。另外,黄鳝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传统饲养方式,饲料投放不均匀,饥饿的大黄鳝吃小黄鳝,大的越大,小的越小,导致产量严重不足。我研究一种小池密养技术,就是用小型的水泥池进行高密度饲养,用20 平方米的池子可以饲养200公斤商品鳝。这种方式,保证了饲料的投放均匀充足,避免了大鳝吃小鳝的现象。同时在池底铺上水草,模拟黄鳝的自然生长状态,捕捉时黄鳝都钻进水草中,避免了因捕捉不当造成的不必要死伤。

难题三:黄鳝的自然繁殖环境难以模仿,如何解决人工繁殖黄鳝成功率低的问题呢?野生黄鳝用自己吐出的泡沫把鳝卵托近水面进行孵化,这种特殊的泡沫可以保护鳝卵,孵化率高。人工养殖后,雌雄黄鳝的期不能同步,我试过了传统的方法:给黄鳝注射催产激素,可黄鳝不自行排卵,人工强行挤出的卵粒,受精率低。于是,我在黄鳝自然繁殖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方法培育繁殖种鳝,结合口服药物的方式,不仅避开了黄鳝人工繁殖的缺点,而且鳝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与自然繁殖基本一致。该技术的成功摸索使鳝苗的规模繁养成为现实。另外,我还发现人工繁殖的鳝苗更容易驯化、生长快、病害少。

解决了这些难题后,我的黄鳝繁殖场,每年能繁殖鳝苗达30-50万尾,可出产商品黄鳝30-50吨。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后,我建了一个黄鳝网站。想通过网站,联系黄鳝养殖户交流经验。互联网也引来各地想养殖的人到公司考察,我为此开设技术培训班,免费提供技术资料和 VCD 等。

黄鳝养殖篇6

1.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堰塘、小水沟、小河中网箱套养,面积一般为25~150平方米。若用水泥池套养,放苗前先要进行脱碱处理,才能放养黄鳝苗和泥鳅苗。若用土池养殖,要求土质坚硬并将池底夯实。池深0.8~1.5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入30厘米肥泥层,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最好,这样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还要设置进出水口,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进出水口要用拦鱼网扎好,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对养殖池彻底消毒,并在放苗前3~4天排干池水,再注入新水。

2.选好种苗套养黄鳝、泥鳅,种苗是关键。黄鳝种苗最好选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不能用杂色鳝苗。黄鳝苗以60~80条/千克为宜,放养密度一般为1~1.5千克/立方米。黄鳝苗放养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鳅苗,泥鳅苗最好是用入工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的鳝苗成活率高。

3.投喂配合饲料首先要安装好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均可,面积视池子大小而定,要低于池面5厘米。黄鳝苗投放后,前3~6天不投喂饲料,待黄鳝适应环境后,第4~7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钟左右投喂饲料最佳。人工套养黄鳝、泥鳅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蚯蚓、河螺、黄粉虫等。自配配合饲料配方为:鱼粉21%、饼粕类19%、能量饲料37%、蚯蚓(干品)12%、矿物质1%、酵母50%、多种维生素2%,粘合剂3%。每天投喂1~2次,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尾重20克的黄鳝苗饲养一年可长到0.25~0.3千克。泥鳅在养殖池里主要以黄鳝排除的粪便和吃不完的饲料为食,每天投喂一次麦麸就可以满足泥鳅的食量。

4.科学饲养管理黄鳝、泥鳅的生长旺季是在5~9月份,期间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黄鳝和泥鳅都是昼伏夜出,要细心观察黄鳝和泥鳅的生长动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要保持池水水质清新,酸碱度pH值在6.5~7.5之间。

黄鳝养殖篇7

苗种放养

1.苗种挑选选好黄鳝苗种,是养殖黄鳝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黄鳝养殖所需的苗种来源有2个:人工繁殖与野外收集。不论何种来源,均应注意苗种挑选。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损伤、规格整齐的可作为苗种。可在养殖池中放养适量成熟的大规格亲黄鳝,使其在养殖池中自行繁殖,此后捕大留小。以原产地方种群、笼捕的野生深黄大斑鳝、土红大斑鳝为宜。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此外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2.放养时间鳝苗放养一般从4月到9月都可进行,但最佳放养时间是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上旬。投苗时先了解天气情况,最好选择晴天或近期无雨天气投苗。鳝种入箱必需在上午完成。鳝种入箱后3天~4天最好是晴天。网箱在投苗前2天~3天应用消毒剂消毒。3.放养规格及密度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尾~5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黄鳝苗约1kg~1.5kg。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大、中、小规格分别投放网箱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或1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15分钟。放种时,应注意网箱内水温和盛鳝容器内水温差不得大于3℃。若温差过大,就要用舀水工具把网箱里的水慢慢舀入盛鳝容器内,直到温度差不多了,再把鳝种轻轻放入网箱,同时每只网箱放泥鳅40尾~50尾、蟾蜍2只~3只,用其清除残饵、粪便和预防黄鳝集群抢食相互缠绕。

驯食与投喂

黄鳝是对食物具有严格的选择,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难以改变。在养殖过程中,要使黄鳝从喜食鲜活饲料过渡到喜食颗粒饲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驯化”的过程。在黄鳝种苗投放网箱后,最初3天不要投喂饲料,让黄鳝适应环境。到第四天,用黄鳝喜食新鲜白鲢、小杂鱼以及鲜蚯蚓,用绞肉机加工成鱼糜后拌和均匀,分1个~3个点投在箱内水草做的食台上。每天傍晚投喂1次,引诱鳝苗按时集中吃食,使鳝苗在食台上形成摄食习惯。之后开始用90%的新鲜小杂鱼糜加10%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拌和均匀,捏成食团,按其体重的1%投在箱内的食台上再继续驯食。驯食的第1天投饲量为体重的1%~2%,并相应减少鱼糜的投喂量。第2天检查鳝苗的摄食情况,若吃完,可将驯食饵料量加至2%~3%;若未吃完,则捞出残饵,并维持1%~2%的投饵量或适当减少投饵量。如果摄食正常,以后逐天按1%左右增加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直到配合饵料完全代替原饵料,并达到正常摄食。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驯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要有足够的耐心,逐步完成黄鳝摄食的转换,使之成为条件反射。在黄鳝正常摄食之后,要逐步增加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投饵时要做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并仔细观察摄食量和摄食速度,及时捞去剩饵,整理好食台水草。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鳝苗的喜食程度和生长速度。正常情况下,干饵投饵率2%~5%,鲜饵在5%~10%,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在40%以上。当水温在23℃~28℃时,食量最大,生长速度也最快。黄鳝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对腐烂变质的饵料比较敏感,投喂的配合饲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同时可在饵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素、维生素C、四黄粉、保肝胆制剂等投喂,以增强黄鳝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一般在养殖初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3%,随着温度的升高,黄鳝摄食量也相应加大,在6月~8月份生长旺季,每天投饵量应不少于鳝种体重5%。根据黄鳝昼伏夜出的习性,可在每天黄昏时分投饵l次,未吃完的残饵在次日要及时清出,以免污染水质。

日常管理

黄鳝的生长季节为4月~11月,其中旺季为5月~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勤巡和细心观察黄鳝吃食情况、生长状态,定期检查网箱有无破损、脱节滑线或水老鼠侵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关注天气变化,遇大雨、暴雨池水急升,要及时提升网箱,严防黄鳝逃逸。在夏季高温要保持池水清新,水位适宜,在网箱里要移放水花生或水浮莲,以便于遮阳和躲避敌害。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草覆盖面为网箱面的80%,超过80%箱面则需及时捞除。坚持早晚巡塘查箱,观察黄鳝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清除箱内残饵、腐烂水草和箱外污物,保持良好的水质。夏季3天~4天换水1次,秋季5天~7天换水1次,但每次换水不超过20cm。同时,定期使用EM菌,以降解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酸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注意事项

1.鳝种选择黄鳝种苗宜养平原湖区中收集的野生苗种,以人工繁育的鳝种为最佳,丘陵、山区地带的野生苗种则不宜养殖。此外,选择鳝种时一定要保证鳝种个体的健康,淘汰伤病的个体,否则极易造成相互感染致死。2.水质改善在养殖面积较小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及时清除水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且经常变化,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天~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3.水温控制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以避免高温影响。可在池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水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温。同时,池中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保持2/3面积,以起到防晒作用和调节池水温度。池内置少量瓦块、树桩等,供黄鳝栖息、隐藏和避暑。4.合理捕捉黄鳝的季节性差价较大,应视市场情况分批捕捞上市。捕捉应做到捕大留小,捕老留少,捕病留健。此外,在冬季捕捞黄鳝时要注意带水操作,以防黄鳝冻伤。5.秋冬育肥黄鳝是一种半冬眠水生动物,当气温低于15℃时便不吃不动,入蛰冬眠。因此,入秋后要给鳝鱼多喂些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让其积累脂肪,供过冬的能量消耗。6.越冬保护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黄鳝冻伤、冻死。可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以保持池水的含氧量。

养殖效益分析

黄鳝养殖篇8

2.亲鳝的投放。投放密度以每平方米1~2对亲鳝为宜,密度不能过高。

3.亲鳝的饲养管理。亲鳝入池后,水位可适当加高,保持在50厘米左右,防止日间水温的急剧升高,不利于黄鳝的性腺发育。一般头2天不用投食,至第3天后,投喂少量的蚯蚓,以方便诱食,然后可投人工饲料(生产养殖期间的饲料),将投饲食台放置于进水口边,使饲料气息随水流遍布全池以吸引亲鳝摄食,这样持续几天后直至吃食正常。繁殖池最好有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使黄鳝处于良好的水质、水温中。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的进入。

4.产卵期管理。密切注意繁殖池中有无泡巢出现,泡巢一旦形成,则说明再过3天左右雌鳝即会产卵,此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投料。此期间可见鳝洞口有2条黄鳝探头呼吸,若有其他雄鳝靠近,则洞内原雄鳝则会发生猛然攻击,一般来犯者不再进攻而败退。若发现洞口只有1条黄鳝探头呼吸,则证明雌鳝已产完卵并已离去,仅留雄鳝守护了。试验表明,这种生态繁殖的受精率可达85%以上。

5.受精卵的孵化管理。一旦在繁殖池中发现有受精卵的泡沫巢,一般5~7天后仔鳝即会孵出。此时的孵化水温应保持在25~28℃,孵化池中适当放入一些水草,以便仔鳝隐蔽、栖息,也便于日后仔鳝的收集。试验表明,其自然孵化率可达80%。

6.鳝鱼的捞取和培育。鳝鱼孵出5天内可捞至鳝苗培育池养殖。鳝苗培育池内的水温与孵化池水温一致(相差不超过2℃)。捞苗时采用细纱布做成的小网兜,动作应快,以免因护仔雄亲鳝的攻击而影响捞苗。捞取的鳝苗入专池培育。

仔鳝孵出1周后,待卵黄囊消失,可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或水蚤,以后可喂丝蚯蚓、蝇蛆及切碎的蚯蚓、螺和蚌肉等。

上一篇:土鸡养殖技术范文 下一篇:农村养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