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审批范文

时间:2023-11-13 15:24:36

网上审批

网上审批篇1

网上批量审批模式适用于拥有以下三个特点的信贷业务:

一是单笔贷款金额小。为适应市场需求与业务管理,国内不少商业银行提出了“零售业务批发做”的口号,对于个人、小微企业贷款等单笔金额较低的信贷业务,纷纷成立个贷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采用“信贷工厂”的模式,集中进行审查审批、授信执行和档案管理。配合这种批发模式开发网上批量审批流程,符合业务的实际办理要求和制度规定。此外,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考虑,批量处理单笔贷款金额小的零售信贷业务,即使个别业务出现风险,银行的损失相对批发业务也会较低。

二是贷款发放时效要求高。在同业竞争激烈、客户体验要求高和银行经营人员短缺的三重压力下,贷款发放时效成为了商业银行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要素。而一些银行与合作商开办的合作项目(例如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联合开办的个人汽车联合贷款),更是要求在不影响客户贷款时效的前提下,银行承接的业务需要快速(通常要求当天)完成业务受理和贷款发放。因此,可以针对上述贷款发放实效要求高的业务开发网上批量审批程序。

三是业务同质化程度高。首先此类业务多由同一地区内的客户申请,客户具有类似的职业、财务背景和借款用途。其次,此类业务多为一个银行合作机构下(楼盘合作商、汽车金融公司或担保机构)产生的贷款申请,具有类似的业务风险特征。最后,这些业务申请通常属于相同的信贷业务品种且多数贷款要素(利率浮动幅度、贴息方式、还款方式、受托支付付款人等)趋同。网上批量审批模式的应用,可以将这些同质信息归并展示,减少信贷业务操作人员的重复性工作。

二、网上批量审批流程

对于单笔信贷业务,商业银行的网上图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网上操作流程处理流程大致是受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批复等,用信流程包括合同、凭证登记以及相应的规范性审核、法律审核、放款审核等。为了严格执行审贷分离、专人专岗的信贷基本原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处理系统的每一名用户通常根据所在岗位职责被赋予不同的权限。一笔业务每执行完一个环节,都要选择提交给下一环节的有权处理人,直至贷款发放。

除了上述这些操作环节外,一笔信贷业务还要流经多个相关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风险评级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风险评级系统对该笔贷款申请进行客户和债项评级(分),而征信管理系统用于查看该客户在所有金融机构的信用历史情况。以一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例,信贷业务的网上操作基本流程可分为客户、押品管理、审批和用信三个模块(见图1),大体需要13个步骤。不包含合作商管理,该笔贷款至少需要流经客户经理、审查审批人员、放款审核人员4次,涉及客户管理、押品管理、审批、征信、评级和用信5个子系统,流程环节较多,单笔业务办理时间较长。网上批量审批流程沿用单笔的流程设计,在不改变系统原有架构的条件下,分别将原有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和合同签订、凭证发放等环节加以改造,形成信贷业务的批量处理流程。

(一)批量客户、担保、业务信息模板导入

通过制作利于编辑的Excel模板,将同质化的客户信息、押品信息、业务申请信息一次性批量导入信贷管理系统。模板导入信贷管理系统前,由独立于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外挂系统进行数据的合理性校验,确保导入无误。例如针对同一银行合作楼盘的购房客户,由开发商直接批量导入信息,省去单笔重复录入的时间。而对于农户小额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汽车联合贷款也可采用此种方式一次性导入多条客户信息、担保信息。

(二)批量发起受理/调查

结合图1中的单笔审批流程,将受理/调查合并,通过建立批次(根据各银行系统实际处理能力,通常为数十笔),批量发起征信和评级,并将查询结果反馈到受理/调查的批量信息展示中。网上批量审批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该批次所有客户的信息如申请书编号、客户名称、贷款申请金额、贷款申请期限、逾期期数、信用评分等要素在同一界面展示(见图3)。而同质化的信息如业务品种、利率浮动幅度、贷款投向行业分类等管理信息不予显示。

(三)批量审查/审批

延续图2的流程,将批次申请由受理/调查环节传递至审查/审批环节。和调查环节一样,审查/审批人员一次性查看批次内所有客户的关键业务信息,对于单笔客户的详细信息,银行信贷管理系统提供点击单笔条目展开查看明细的功能。

(四)针对部分业务信息的自动审批功能

在受理/调查和审查/审批环节,由于业务操作人员没有按照以往的网上操作方式查看每笔业务的所有详细信息,可能会造成因过度追求时间效率而增加错误的风险。因此,在设计批量审批流程时,针对同一合作商下按揭、个人助学、农户小额、个人汽车联合贷款这种笔间同质性高的业务,根据业务的办理制度引入审批参数设置(如信用评分下限、借款人年龄、借款期限、借款金额、收入偿债比、连续逾期期数等),由系统代替人工进行部分信息的自动校验。对于有问题的申请条目,系统以高亮显示的方式提示调查、审查人员(见图3)。

(五)批量签订合同、发放凭证

同受理/调查和审查/审批环节,系统操作人员只需查看批次内业务的关键信息。而对于基准利率、贷款用途分类等公共信息,可一次录入,然后批量赋值到批次内的所有合同、凭证中。对于有问题条目,施行人工剔除,最后完成批次内所有贷款的一次性发放。

三、网上批量审批模式仍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网上批量审批已经在一些银行开展并使用,但作为新生业务处理方式,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和改进。

(一)自动审批功能的模块化应用

网上批量审批可以节省信贷业务人员很多重复信息的查看,但这并不等同于没有逐笔查看的信息就不存在潜在的风险。相反,作为替代人工的把关口,审批校验功能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环境,同业竞争和业务发展趋势的变化,审批校验参数和需校验的内容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灵活的审批参数化设置模块,方便商业银行总行和各层级分支机构根据业务管理需要设置和改变系统审批控制。而对于银行完全不需要承担风险的合作业务(如汽车金融公司回购不良的个人汽车贷款),也可以尝试在一些业务环节实现系统的自动审批功能。

(二)开发批量用信审核流程

针对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各商业银行也针对监管要求制订了如合同规范性审核、放款审核等更为详细的内部管理要求。随着“零售业务批发做”的不断深入,可针对网上批量审批模式出台相应的用信管理办法细则,在系统层面,也应设计一套类似于审批流程的批量放款审核程序,以方便商业银行授信执行的管理需要。

(三)多个可批量处理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

由于商业银行一般采用业务发展推动系统建设的方式,在要求按时开办业务的压力下,系统建设往往显得时效紧迫,很多设计缺乏整体的规划。网上批量审批涉及到的个人助学贷款、农户小额贷款、个人汽车联合贷款等批量程序也多各成一体,没有进行模板整合。因此,将现有的批量处理程序进行整合,不仅有利于更为规范的信贷系统管理与数据的查询统计,也为将来可能再出现的新型信贷产品打下良好的系统开发基础。

网上审批篇2

一是行政审批业务依然停留在受理层面。虽已经正式运行网上审批电子系统,但各单位有审批权限人员的电脑上没有安装该系统,一些待办件、审批件在窗口仍只是受理,“经领导审批环节”还待信息办服务器更新完成才能按网上审批程序操作。致使有些事项在办理过程中,如涉及到局领导审批的必须要求局领导到中心进行审批方可办理,无形中使审批时间延长。

二是网上审批系统存在与相关局机关内网的对接问题。目前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和社保窗口使用的都是全省统一的内部工作系统,其办理事项都是在自己的内网上操作完成。接入网上审批系统后,各部门在自己的内网办理好事情,还必须把相关信息补录到网上审批系统,致使一个信息二次录入,增大工作量,所以“二网合一”系统对接势在必行。

三是部分外单位网上审批系统接入不到位。由于城建局、卫生监督所的网上审批的办件量大,需要接入网上审批所在的政务网,可是由于两单位地处政府院和社会服务大楼之外,连接省政务网需要光纤架设等费用,每个单位大概需要2万多元,由于单位经费没有此项安排,故不能到位,可否考虑由政府统一安排经费,以便接入到位。

四是未建立外网系统。去年,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初期时,根据我区政府要求,只要能运行即可。为了节省资金,网上审批的许多设备没有采购。今年,全省网上审批运行中要求进行外网,可是相关设备:服务器2台(外网、数据备份)、防攻击设备、流量控制设备、网站系统整合等均没有安排,所以,社会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没法进行外网设置,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查询和网上投诉等都未正式运行。并且社会服务中心网络经常不稳,时常断线,经常引起前来办事的百姓不满。建议政府尽快补足项目建设经费,完成外网。

五是业务办理不均衡。已办结的业务多为社保、就业、低保、计生等行政服务业务,行政审批业务不多。我区婚姻登记窗口每年都有2000多件业务,但因涉及到个人隐私,中心就未向市中心上报其业务量,为不影响市、区办件总量,能否每月以数字形式上报。

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落实情况

我区服务中心共有窗口18个,其中具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共9个,涉及工作窗口6个,其他为行政服务窗口。各单位都按“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要求,把人员和工作内容向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并下放权限,各窗口均能按照工作时限和要求办理相关业务。

三、利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办理审批事项情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是行政审批由手工操作向电子化操作的一个创新。在系统运行过程,我们通过到市服务中心跟班学习和对窗口工作人员“一对一”操作等方式,培训他们如何进行网上操作,如何查看事项办理流程,如何进行批量导入等,使他们在实践都能熟练使用网上审批操作系统,使网上审批真正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行。为了增加业务量,我们要求业务量大的社保、民政、就业、计生等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每天把办理的业务数据及时导入网上审批系统。

四、视频监察系统建设情况

网上审批篇3

关键词:审批系统;安全体系;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系统是通过网络发布政府行政许可与审批信息并提供许可、审批、服务的网上协同办公系统,审批过程通常涉及大量机密数据的通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各种类型的网络欺诈和入侵攻击等网络犯罪行为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构建高可信度和高安全性的电子政务审批系统成为目前政府部门和软件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介绍

(一)系统的构成

网上行政申报审批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运行的,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用户,以在线申报为主要申请渠道、以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审批业务办理主要由外网(公众平台)受理服务子系统和内网(政府办公网)审批办理子系统协同完成。

1.外网受理服务子系统。面向公众、企业提供审批事项相关信息的发布、用户审批事项的申报、申报表格下载及审批办理反馈查询等服务功能,与内网审批办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受理、补件及退件等操作。

2.内网审批办理子系统。该子系统是各厅局政府办事人员的办公门户,提供集中式审批工作、查询统计、在线咨询等服务功能,相当于网上虚拟政府处理平台,是外网受理服务子系统运行的内部支撑。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1.开放性。全面支持XML、SOAP、Web Service、UDDI等当前受到普遍支持的开放标准,保证系统能与其他平台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相互交换数据并进行应用级的互操作性和互连性。

2.易用性。系统易于使用和推广,整个系统采用B/S结构,所有的数据及应用统一在服务器端维护,用户端只要支持浏览器就可完成全部操作。

3.可维护性、可管理性。由于审批系统使用面广,系统稳定性要求高,因此系统平台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管理和易维护的特点。系统具备较强的系统管理手段,能够合理地被配置、调整、监视及控制,保证系统的良好运作。

二、系统安全的内容要求及目标

网上行政申报审批通常涉及大量政府职能信息,因此对信息的安全性要求非常严格,如信息的有效性、机密性、完整性和修改的不可否认性等。安全系统是构成整个审批系统的所有组件、环境及人员(管理者和用户)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总和,是一个多元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包括系统的可控性、服务可用性及可审查性等,其最终目标是控制该信息系统的总风险最小化。

三、行政审批安全支撑系统建设方案

安全性是关系系统生命力的决定性要素,也是保证应用系统实用性的基础。充分考虑政府系统的安全级别和应用安全性的特殊需要,提出一个由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等五个层面构成的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物理安全保障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行政审批系统物理安全主要从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及设备冗余等方面考虑,包括区域保护和灾难排除、主要设备的防盗、防线路截获、电源保护及双机容错等。

(二)网络安全是安全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

行政审批整个网络系统由内网、政务专网和外网组成,内网与政务网连接,外网与互联网连接。可综合采用虚拟网、防火墙、安全隔离网闸等安全技术策略,力求从多层次、多角度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1.实行物理隔离及VLAN(虚拟局域网)策略。针对内网和外网建设两套没有直接物理连接的信息网络,实现物理隔离。该方案能最大意义地防止来自Internet等外部网络的攻击。在内网系统中采用VLAN “网中网”工作模式,按照业务特性和部门划分虚拟子网,通过减小广播域、设置访问控制从而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建立内网DMZ(隔离)区,将所有提供对政务专网服务的服务器系统放入统一的DMZ区,省政务网上用户只能访问DMZ区的服务资源。

2.设置物理隔离网闸,保护内网数据安全。内外网审批数据的直接交换极易导致攻击代码的入侵和重要信息的泄露。在内外网之间设置安全隔离网闸,实现外网到内网单向数据传输,即数据从外网进入内网相应的数据库服务器;而内网数据进入外网,只能将其有效信息通过导出方式生成相应文件刻录到光盘,将光盘中的数据导入外网相应的数据库中。

3.建立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在内网和政务网之间采用具有VPN功能的防火墙实现逻辑隔离,严格控制信息访问的内容和流向,实现包过滤、内外网地址绑定等功能,防止非授权用户经过政务网非法访问内网;在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选用具有相应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功能的防火墙设备,有效防止黑客的袭击。同时,在内网中心建立起完善的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可实现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对防范网络恶意攻击及误操作提供主动的实时保护。

4.建设良好的网络防毒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是三网互联的开放网络结构,网路结构复杂。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应采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范,为内外网服务器设置主域和次域并安装网络版反病毒软件,形成分层立体的反病毒系统,主要包括桌面防毒、服务器防毒、群件防毒及网关防毒等,形成一套严密的多级跨平台防病毒安全域。

5.构建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和监测是审批系统安全设施和安全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根据系统采用的网络产品、网络规模,选择优秀的网络管理平台及软件。

网管软件应实时展示网络及其设备的工作情况,能提供策略机制管理、过滤机制管理。当发生安全事件时,报警信息自动报送到平台,提醒安全管理员。安全事件的响应按安全策略实施,当出现安全策略之外的事件时,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做出响应。 (三)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1.操作系统安全及服务协议安全策略。审批系统中应用服务器、群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应选用安全等级高的操作系统及中间件系统软件,对操作系统安全漏洞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系统软件的漏洞、后门取得对系统的非法操作权限。此外,各类服务器应关闭不经常使用的协议及端口,关闭FTP、TELNET、RLOGIN等服务。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日志功能,对用户所访问的信息做记录,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

2.安全审核。日志审计服务是辅助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网络安全状况,并衡量防火墙性能和作用的重要手段,可将网管服务器同时作为日志服务器,在日志服务器上安装syslog服务,负责采集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的日志。

(四)应用及数据安全策略

1.基于电子认证环境,建立应用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管理体系。在内外网建设为应用系统服务器提供安全认证服务的安全代理服务系统;在内网设置PKI应用服务器及电子印章系统,支持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基于CA数字证书的双向认证功能,构造一个以电子身份识别验证为基础的公共安全体系,实现客户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授权、统一审计。

数字证书为电子政务安全提供了以下基本安全服务:用户身份认证、通信加密、权限控制、数字签名及电子印章等安全功能,有效防止虚假伪造的审批服务平台对用户的欺骗,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操作的不可抵赖性。

2.数据安全。数据级安全主要从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数据传输安全。涉及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及防抵赖技术,在网络层采用IPSec技术或在传输子层采用SSL技术构建VPN网络,可实现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防止数据被窃听、篡改和破坏。

(2)数据存储安全。提供内网多级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机制,支持数据加密存储和传输及冗余控制,保证数据库所管理的数据的物理及逻辑完整性;应用终端的数据存储安全方案可采用基于口令或密码算法的身份验证、多级权限管理、数据和程序代码加密存储、严格的审计跟踪等措施。

(3)备份和恢复体系。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体系,制订完善的数据备份、恢复计划,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地恢复。通过设置备份策略,实现数据的自动定时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五)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据统计,大部分的网络安全问题来自于内部的威胁,系统中最重要的安全保密因素是操作人员,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在本系统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用行政手段结合法律法规,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系统安全。

四、小结

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有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审批工作流程,网络用户群广,安全保障是电子审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随着网络病毒的日益猖獗、各种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更新,把握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科学、实用的安全保障体系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郝卫东.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菁,高志伟,李海军.基于网闸的网上审批系统安全解决方案[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5,(1).

[3]王晋东,张明清,韩继红.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5).

[4]颜海.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J].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2,(8).

[5]张军力.网上审批系统设计与实现[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2).

[6]王承鑫.“网上审批”系统身份认证方案设计[J].科技资讯,2007,(23).

网上审批篇4

关键词:网上环境保护 行政审批 内容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0-0218-01

1 网上环境保护的发展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人口众多,所以在对人员管理以及政策上面都是有一些不足的。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我国政府就公共服务改革问题掀起了浪潮,目标在于改革追求公共服务中的“消费者”在不了解服务机构的组织设置和工作流程前提下,通过一次接触便可获得优质服务。很多的政府在进行审批的时候都出现了审批流程过多、繁复以及不必要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审批流程重复化,工作人员效率低下,审批不及时等情况的出现。在人工减小审批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审批时候会出现很多的漏洞,在人工进行审批的时候人员的人手不足导致很多重要的文件审批的不及时甚至是不完整,对于工作的完成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在人工进行审批的时候也出现了审批信息化不公正、严明,没有一个正确的制度对审批的信息进一个统计甚至是有很多的审批没有独立性,与很多的信息有着联系,在最后省察的时候导致信息化的重复。所以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项目从1999年启动至今,十余年中电子政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从重建设到重应用、从资源分散到资源整合、从独立运行到互联互通、从偏重自我服务到注重公共服务的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推进《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以及发展上,为信息技术步入政府改革的舞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网上行政审批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审批业务计算机化方式,也不是单纯的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而是一项涵盖了系统建设、环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的系统性工程。

2 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内容体系的建设

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进步,很多的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在如今使用范围广泛的科技时代,网上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也是近年来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是以实现网上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为基础的。

2.1 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内容体系的建设原理

它是参照了网上行政审批的业务流程,然后结合了网上行政审批外网(政府公众信息网)、网上行政审批内网(政府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和网上行政审批专网(政府系统办公信息资源网)等多个网络服务平台共同搭建起来的在线服务平台一个系统。计算机是网上行政审批的核心设备,需要审批人员的业务操作、公众和企业的申请查询以及各级领导的共同监督指导才可以完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整合信息资源和实现资源共享。所以要想准确的把握住网上环境保护最主要的就是对计算机的管理。在整个网上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中计算机起到了最根本的作用。

2.2 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内容体系中计算机的运用

计算机网络建设有两个划分部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网络建设的要求是需要在同一层级的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搭建起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是为复杂事项的并联协同审批提供条件。在对计算机体系的建设中要合理的将我们需要的审批关键规则记录在里面,在整个系统里面要严格的将体系合理分化,不同的文件审批走的流程不同,或者是进入的信息化平台不同,系统软件的建设就需要IT企业结合政府的条件设计开发多种应用软件,以建立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得到行政审批的有机协作和统一管理的实现,为领导对审批工作的实时监控和督察提供了方便,并为用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业务服务。这样就避免了审批文件过多导致信息化平台出现拥挤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在审批的时候出现审批文件重复、审批人员拿到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文件。

2.3 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内容体系的运用

现在很多的单位企业都在开始运用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方法进行审批,该软件能够通过政府网站为企业与公众提供网上申报、网上查询和网上咨询等多项业务;协同办公软件的主要用户就是审批工作人员,其能够为他们提供处理审批业务的工作平台,并实现审批业务调度、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等功能的运用;系统管理软件的用户是负责审对批系统管理和维护的系统管理人员,该软件能够通过对各工作人员权限的管理和对网上行政审批业务流程等系统的控制来保障在线服务软件和协同办公软件正常运行。

3 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建设的作用

环境建设就是为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发挥作用而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在这样一个体系下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是加快了审批流程的建设和减少了审批时候出现的不必要的损失。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网上环境保护就是对网上行政审批的一个保护,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

同时,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对审批文件的一个法制保护,因为网上行政审批建设多与正式的行为准则密切相关,因此其制度安排中的“制度”主要指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网上行政审批所运行的机制是借助了信息技术将相关业的务进行逻辑集中与服务集成,使服务方式由计划性、分散性和窗口服务转变为动态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电子服务。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服务、网上网下协同并轨运行、多种渠道受理的反馈和纵横相连资源共享环节,实现了网上申报、数据交换、网上预审、网上审批、在线查询等多个业务的一体化运行与管理。

4 结语

网上换进保护行政审批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审批文件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对审批的一种改革。将以前传统的人工审批变为更加快捷、方便、严格、完善的网上审批。减少了人工审批出现的错误,也使得网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吴顺中.关于党政机关内外网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02.(10).

网上审批篇5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上交互审批;异构数据转换;工作流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 05-1078-04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Interact Approval System in E-government

QIAN Fang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Online Interactive Approval System in E-government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information inter? action of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 and workflow technology. XML is applied in this system to accomplish the data unification and stan? dardization. The Web Service and message delivery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xchange data in the isomerization application systems. With the workflow engine, a centralized dispatch and control can be done. By analyzing some inner relations in the approval process, the approv? al flow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within the approval center and each department system using the flow control mechanism. The flow con? trol can also be achieved within the unified approval platform.

Key words: E-government; online interactive approval; interaction of heterogeneous data; workflow control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对传统办公方式和政务处理提出了新的思路。政府各部门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可以依据市民的需求,提供跨地域的全天候的各种形式的服务。为了实现政务公开、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本文利用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和工作流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电子政务平台中的网上交互审批系统。此系统不仅能够使部门的审批流程更加便捷,同时还能实现多部门的协同审批。

1关键技术

1.1异构信息的交换方式

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很多业务需要多部门的协同作业,需要在多部门之间交换数据信息。由于历史原因,各个单位采用了不同的操作系统(Windows、UNIX、Solaris等),数据库也不尽相同,如有Oracle、SQL Server、Sybase等,硬件平台呈现大型机、小型机、微机等并存。同时他们对一些数据文件的存放格式也不一样,如对空间数据的存放就含有矢量、栅格等格式。全市各个部门、单位之间成了由若干地理上分布、管理上自治、模式上异构的多种不同数据库和超文档资源组成的异构资源体。

本课题的电子政务平台将采用JAVA、EJB、SERVLET、JSP等技术实现跨平台操作,利用XML技术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利用Web Service技术和消息传递实现跨平台异构系统的信息交换。本课题利用XML技术来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模型采用以下四层结构模式:

表示层:采用Web浏览器作为用户交互界面,接受用户的信息请求并返回请求结果。

WWW服务器: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处理的功能。

信息处理层:它是整个平台体系结构的核心。信息处理层对外部信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处理,即中心机房和分机房。中心机房实现用户的身份、权限认证;根据元数据字典对外部请求信息进行分解,定位请求信息分别对应于各个分机房的具体物理位置。分机房可以是某个局,也可以是由若干个比较小部门组成,它将从中心机房传过来的信息转换成XML文档,通过XML转换器实现XML文档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分机房中不同的XML文档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各分中心的XML文档可以通过XML合成器合成为一个XML文档,从而实现各个局数据库系统之间异构文件、数据信息的交互和共享。XML文档经过语法分析、处理、协同XSL,通过 Web服务器,便把结果信息返回给客户。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利用XML转换器来实现异构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为信息处理层最为核心的部分。

数据库层:分布有全市各个局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库访问的物理操作。

图1基于XML的异构信息交换模型结构

1.2工作流控制

行政审批工作其本质就是流程化的事务处理,因此借助工作流引擎实现集中的调度和控制是顺理成章的。工作流引擎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通过数据的变化而自动触发流程,可对外提供流程中间环节的各项相关数据。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将从具体的审批业务流程出发,分析审批业务中的部门、操作、数据及其之间的关系,结合目前审批中心的业务情况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利用符合BPEL的流控制机制来实现审批中心系统内部或部门系统内部的审批流程控制,同时实现全市统一审批平台范围内的大流程控制。

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核心是流程化的事务处理,针对目前的审批大厅与审批业务部门实际的系统情况,将采用两级工作流引擎来事项流程调度。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借助工作流引擎来实现集中的调度和控制。工作流引擎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通过数据的变化而自动触发流程,可对外提供流程中间环节的各项相关数据,如处理状态、时间、处理人、审批意见等。

网上交互审批系统采用两级工作流引擎实现一体化的流程控制,如图2所示。

图2网上交换审批系统的两级工作流定义及流程控制

2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应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办理审批单位建立协同办理机制,支持联合审批。系统的总体功能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表现层、综合应用层、业务协同与信息交互层、部门应用层。实现审批业务的后台维护、审批业务的网上查询与提交、审批业务处理、网上报表、问卷调查管理以及自动回复等功能。

表现层、综合应用层、业务协同与信息交互层等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统一交互界面、审批业务平台和审批支撑平台,部门应用层为各部门内部的审批应用系统,包括垂直单位(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的审批系统。安全管理与系统管理则贯穿各个环节。

图3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功能层次结构图

2.1统一交互界面

统一交互界面是审批申请者与一体化行政审批系统交互的通道,审批申请者可以查看审批事项与审批流程、提交审批申请和材料、获取审批结果反馈、提出建议或投诉等。统一交互平台包括政府网站、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和触摸屏等方式,方便企业和公众的使用。

总体功能如下:政务信息;有关政策法规信息;审批业务信息;办理指南与流程说明;各种登记表格的下载;审批事项的网上申报和预审;审批状态与结果网上查询;用户意见箱;用户投诉、评议等功能。

门户网站与各部门网站均能实现链接,由两级网站分工完成各项功能。在网上审批外部系统预审完毕的审批事项信息,通过信息交换,进入网上审批内部系统数据库。网上交互系统包括网上申报、申报、网上办件查询、交流通道、办事指南与咨询、用户注册与认证等模块。

2.2行政审批业务平台

审批业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进行审批办理的政府公务人员。网上审批业务平台运行于政府专网上,为政府公务人员提供处理行政审批业务的工作平台,实现审批业务的信息共享、任务调度、协作交互、管理监控等业务功能。该平台包括审批中心业务系统、审批效能监控、网上报表、信息与反馈、网上交互管理系统等部分。

总体功能包括:

行政审批中心的审批业务受理。

在审批中心业务系统上完成相关审批业务,并由审批中心流程控制实现各部门多个审批岗位的审批流转控制。

提供对各种审批事项统一的审批效能在线监督功能。

利用信息与反馈模块实现审批结果的多种方式反馈,包括政府网站、短信回复、邮件通知、呼叫中心反馈等。

对网上查询、用户投诉、网上评议、调查问卷等进行后台管理。

提供审批中心业务系统与银行联网接口,支持交费功能。

提供纸介质材料与电子材料的管理功能,实现实物登记管理。提供统一系统管理和安全认证接口,实现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2.3审批支撑平台

基于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构建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的审批支撑平台,包括审批中心数据库、工作流引擎、审批信息交换、审批系统业务封装等功能。

提供工作流引擎,实现审批流程调度与控制,实现审批中心各成员单位间的流转控制(大流程)。利用工作流引擎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审批中心系统与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流程集成,利用两级工作流机制实现一体化的流程管理。

提供与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及垂直单位系统的统一信息交换通道与转换接口。实现部门审批系统封装,支持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交换。

利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审批中心业务系统与各部门系统间的审批信息和数据交换。在中心数据库中统一存放各种审批事项的有关信息。

2.4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

除了统一的行政审批平台之外,还包括各个独立办公部门局域网上的专用审批系统。这些系统有些已经建立了,有的还需要建立,应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全市政务专网纳入网上交互审批系统中来。对于已经建立独立审批系统的部门,在构建跨部门审批系统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在其一方设置交换前置机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对于尚未建立独立审批系统的部门,应结合具体审批事项或集中建立或基于通用审批系统单独构造其内部的审批系统。

3总结

本课题对网上交互审批系统进行实施,并加以测试,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对系统的审批业务流程及异构信息交换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借鉴作用。相信以后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将系统的功能模块抽象提取,形成通用的政务系统平台,并且使行政审批系统能够与其它电子政务系统更加无缝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宁.UML及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45.

[2]蔡敏,徐慧慧,黄炳强.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4-78.

[3]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54.

[4]孙秀红.基于J2EE架构的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9):193-195.

[5]叶江玲,何月顺.基于J2EE架构的网上审批系统[J].科技广场,2007(5):174-175.

[6] Shackleton P,Fish J,Dawson L.E-government service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context[J].An Australian case study,Business Process Man? agement Journal,2006(12):10-31.

[7]汪勇.基于XML和Web Services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8]王荧,孙忠林,田刚.异构关型数据集成中间件研究[J].福建电脑,2007(1):146-147.

[9]陆静平,李尚平.利用BPEL实现协同管理平台的业务流程集成[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9):4-6.

[10] Niels Lohmann,Peter Massuthe,Christian Stahl.Analyzing interacting WS-BPEL processes using flexible model generation[M].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8:38-43.

[11] Kristian Bisgaard Lassen.Translating unstructured workflow processes to readable BPEL: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M].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2008:151-153.

网上审批篇6

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年工作的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会议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协同办公系统为依托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等一会,盛市长将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四轮”审改的紧迫性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自建立行政审批中心以来,我们相继推出并联审批制、一审一核制、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网上审批等办事制度和举措,办事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经过近八年的探索与发展,对部门设立的审批窗口在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平台建设、工作纪律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立前普遍存在的行政机关部门“门难进、人难找”的状况,形成了初步的运营模式。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建设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这一审改核心工作,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为下一步的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打下了基础。

1.行政审批效率有新的提升。通过各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再造网上审批流程,经审改办审查汇总,3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共计保留行政审批事项36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77项,非行政许可事项90项。按照同口径比照,共计减少审批事项42项。在保留的审批事项中,即办事项为46项,比原来增加15项,审批事项的平均承诺办理时间为4.85天,比原来的5.04天压缩了7%。

2.行政审批工作机制有新的举措。我市的这次审批制度改革在突破审批难点问题上作了探索,新设综合窗口,拟订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实施办法,加强对联合审批事项的管理和服务,为联办事项和重大或特别事项提供更好的审批服务,在创建行政审批联合办理工作机制作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3.构建了网上审批服务新平台。根据各部门审批事项的基本情况,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已经构建完成,近期已在审批中心的8个窗口进行试运行。网上审批系统的建成,必将在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群众、降低行政成本、便于监督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前阶段工作各相关部门都做到了思想重视、积极参与,在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网上审批流程设计过程中,不少部门多次与审改办沟通、协商,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和合理的操作流程,表现了良好大局意识,因此工作总体较为顺利,为四轮审改起好了头。但与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审改工作的艰巨性,坚定搞好审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市审批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项:

一是项目审批集中程度不高,“职能不到位”。表现为该进中心的事项没有进中心办理。通过前三轮审改,全市审批事项压缩到现在的354项,规定其中172项进审批中心,但事实上仍有不少事项应进而未进中心,或虽明确进中心,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在中心运作。去年,我们对此作了专门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在172项应进审批中心办理事项中,实际只有111项进中心,占应进数的62.5%,而全程可在窗口直接受理办理的事项为30项,占进中心事项的27%。因此,一些职能部门虽然在中心设立了办事窗口,实际上还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收发室”,审批还照旧在局本部办理,从而影响了集中审批整体效能的发挥。

二是审批流转环节过多,“授权不到位”。表现为窗口现场办理的权限不高。在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353项中属于即来即办的审批事项占总项目数的23.8%,只有84项;承诺时限在5个工作日以上的项目占61.5%。这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此,差距十分明显。宁波市、苏州市的即办件量均占日均办件量的70%以上,象山县即办件量占总办件量的90%。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部门内部流转环节过多、分工过细、协调过难是造成审批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经了解,目前进中心的20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审批职能分散在3个以上科室,最多的部门分散在10多个科室。由于办事要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去跑、去沟通,而且常常出现不同科室答复口径不一的现象,使人无所适从,不胜其烦。对此,不少乡镇项目代办员、企业经营者意见很大。一些了解情况的投资者在感受对比发达地区的审批情况后,对我市的审批状况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三是窗口人事脱节问题突出,“人员不到位”。表现为中心窗口为部门业务骨干的比例太低。目前在中心设立窗口的20个部门(单位)共派驻窗口工作人员78名,其中公务员15人,占19.2%;事业编制33人,占42.3%,临聘人员30人,占38.5%。在本部门担任中层正职的2人,中层副职的9人。审批骨干人员不进窗口,直接导致一些审批事项在中心窗口无法答复,更无权审批。

四是思想认识不端正,“并联审批运作协调落实不到位”。表现为涉及多部门的重复交叉事项办事职责难清,协调困难,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想,一是差不多的思想。有的部门认为审改力度已经够大了,审批事项已经削减了那么多,集中了那么多,因此,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忽视审批制度改革对提高行政效能、服务人民群众的深层意义。二是畏难的思想。有些部门认为,审改必然要触及到自己部门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改变其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程序,因此不愿改,不肯改,不敢改,在大厅窗口也只是摆摆形式,走走过场,表现出“只挂号,不看病”。三是抵触思想。有些部门权力意识太强,老虎屁股摸不得,习惯于抱着上面条条的规定和说法,反对改革的理由,没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

我们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目前社会各界感受党委、政府形象、评议部门作风、衡量区域软环境建设集中体现。因此,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推进审批改革,是推进改革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是我市实现审批制度改革赶超战略的最快速、最便捷的途径,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提升干部素质的最本质的落脚点。否则,行政审批的运行质量就会继续滑坡,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目前,广西全省已实行了计算机网上协同审批,不管任何部门的审批事项,都在政府审批网上完成,杭州市已实行了全市网上协同审批和电子监察,绍兴县、慈溪市都已开始实行政府网上审批。这些地方的率先改革,推动了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提高的当地经济的竞争优势,转变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今年开始实行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网上公布,我市这方面的工作,由于思想认识和网络系统开发等原因,没有跟上全省的步伐。当前,省委、省政府又把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内容,下放了多项行政审批权,要求县级部分审批权也要下放到中心镇,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全委会,把深化审批改革作为政府改革的重点之一。所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改革审批制度,符合上级要求,切中现实问题,能满足群众愿望,而且条件已经成熟。

二、立足创新,把推进网上协同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作为改革重点。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总的说来有“四大平台”、“四大功能”、“三个有利于”。

1.四大平台。

网上审批系统确定了以行政审批服务为核心,以政府监管为重点,外网申请、内网办理、内外关联的设计思路,为审批业务构建网上受理和流程控制系统,形成外网“一站式”申请和反馈、内网“一网式”办理和监管的运行模式。主要设计了四个大的平台:一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外网服务平台;二是面向窗口工作人员的内网审批平台;三是面向管理者的统计分析和监督服务平台;四是面向系统管理员的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平台。也就是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以政府协同办公系统为支撑,以行政审批与电子监察为核心,以平台一体化的方式对公众提供服务。通过与法人、自然人的网上互动,中心窗口与政府部门向企事业提供行政审批的信息、政策查询、业务咨询和在线预审、窗口与部门内部流转等网上行政服务,建立交互式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就是说今后政府部门办文、办事都在一个系统中,政府部门的审批都在一个网络上,政府部门的办事效能都同时、同标准在一起显示与接受监督。节约了投资成本,共享了政府资源,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政府透明度。

2.四大功能。

一是外网申请功能。行政审批外网为公众和企业在物理大厅之外,又搭建了一个“网上审批大厅”。申请人可以通过审批外网查询申请事项信息,上传相关材料,窗口工作人员审查后,即可通过网络告知申请人预审信息,申请人根据预审情况进行修改或携带原件材料到窗口直接办理,一次性办成。

二是内网办理功能。行政审批内网将审批中心窗口和部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所有的审批要件都做到模块化,标准化,自动化。部门窗口受理事项后,按照设置的审批流程,通过网络逐个流转到一下个环节,向部门科室和领导传递,科室和领导审核签批后,再通过网络流转到窗口,由窗口发放审批结果文件和证件。审批系统审批事项从受理到办结,整个过程都在网上流转,相关审批人员直接在网上审核、审批,打破距离和空间的限制,减少窗口跑部门的次数,解决了授权难的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办公。

三是办件管理功能。网上审批平台对每个审批事项的运转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进行了程序化设计,事项办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在审批系统上进行操作,而且确定了每个环节的最高办理时限,空缺一个环节或增加新的审批条件,审批程序一律不予认可,下一个环节就无法进行,只有规范运作才能办理。系统设置查询统计功能和绩效考评功能,设计了短信提示功能,可以按不同条件、各种类型进行查询、提醒、统计、考核、排名,生成各种图表,方便了办件管理。市委、市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审批中心可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对审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提供决策分析参与数据。

四是电子监察功能。网上审批平台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系统。在审批外网上的“网上投诉”栏目,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对窗口的不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或过错行为向审批中心或监察局进行投诉;在“网上评议”栏目,申请人可以对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在网络上进行评价。另外,审批中心窗口设有电子评议器,申请人的评价作为事项办理的必要环节,由当事人对窗口的事项办理情况和服务情况进行“一事一评”,按月统计评议结果。

3.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申请人。对审批申请人而言,能够在网上查阅相关政策、咨询审批事宜、实现网上预申报,减少申请人多次往返中心(部门)办事,从而方便了社会公众。

二是有利于经办人。对审批经办人(窗口工作人员)而言,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审批平台上审查申请资料,完成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审批、反馈,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审批业务的规范运作,减少了在窗口和部门二头跑的现象,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有利于管理者。对行政审批管理者而言,部门领导可以实时了解本部门审批事项的进行情况,便于工作上的管理,市委、市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全市的审批工作情况,并可以对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增强网上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行政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既是实际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按照我市政府信息化总体目标,努力将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建成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政府、法制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平台。

三、明确任务,全面落实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市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前期的事项梳理、数据录入、系统软件开发测试和系统集成工作,现将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必须在6月底全面实现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为顺利推进系统的运行,要做好几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梳理办事事项。对保留、新增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梳理办理流程,精减办事环节,明确每一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员。要及时上网公布事项名称、设定的法律法规依据、申请所具备的条件、数量规定要求、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等内容,努力提高政务公开水平。每个审批事项都应编制办事指南便民条,说明事项办理的每个环节、步骤、要求,方便申请人的申报。该项工作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

2.切实提高办理能力。外网要全面提供表格下载、申请书文本、办事指南、网上咨询,指导帮助申请事项的申报,实现网上在线申请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内网要对申请事项实时在线预审、及时反馈,申报材料齐全后按设定流程由审批工作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按照“外网申请、内网办理、内外关联”的网上行政审批模式,使网上审批系统成为真正的网上办事大厅。各部门要根据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实施的时间要求,抓好落实。

3.不断强化网络办公。根据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统一要求,全市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逐步纳入统一的系统平台。凡与审批事项办理涉及的领导、科室和审批中心窗口的电脑必须与网上审批系统相连接,各部门要配置必须的电脑、扫描仪等设备,窗口受理的材料,科室、领导的审核审批意见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减少事项办理在部门内部的流转时间。对多部门联合办理的事项,要根据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牵头责任部门及时将事项办理信息传输到相关协办部门,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根据自己职责、时限迅速办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办理信息,不断提高网络化办公水平。各部门科室、下属站所必须在5月底前实现与政务网的连接。目前尚有三个部门未实行政府OA办公系统,要抓紧赶上,否则今后网络会使你们变成两个世界,你们的部门和干部在政府工作方面为成为聋子与瞎子。

4.确保实现信息共享。要发挥网上审批系统优势,确保实现审批数据共享,电子监察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必须纳入新建立的网上审批平台。这点去年全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上陈敏尔常务副省长向全省各部门提出了要求,不允许政府网络相互隔离,不允许不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电子监察。尚未建立审批系统的审批事项,要在5月底日前全部进入市网上审批系统上进行操作办理。已开发、使用专门审批系统的部门,也必须使用新的市网上审批系统,特别是垂直管理且使用上级部署的审批系统的部门,要主动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使用新的市网上审批系统,并做好审批数据与专业网的交换工作。使用新的市网上审批系统确有困难的部门,可在部门自身的审批系统上操作,但必须与市网上审批平台进行审批数据交换,纳入行政审批整体网络平台,该项工作必须在6月15日前完成。有的条管部门如果你实在与上面沟通不了,那你必须同时录入两次,劳民伤财地做,这是你自己的能力造成的,笨人只能做笨办法,而且效能考核中你肯定是吃亏的。我估计这样的部门不会有几个。地方政府自己管的部门,那是无条件的,我们也不希望出现象其它一些地方,要到动用组织措施的地步。

5.完善行政审批效能监督考核机制。实施有效的监督考核,目的是使行政审批人员在履行职责和改善服务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此,一是要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建立行政审批行为负责制。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领导对具体审批行为负直接领导责任,行政审批中心对进中心审批事项负有协调督查责任。三是要严格考评。要制订完善行政审批考评细则,对部门实施网上审批情况进行考评和公布。年终在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效能评价中兑现中也要体现出来。

四、真抓实干,确保四轮审改顺利完成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搞好四轮审改,市里已经调整了行政审批制度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了组织领导。市审改办要加强对全市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督促,及时掌握审改进程和动态,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协调和决定。发改、财政部门要结合已经出台的取消或暂停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加强对审批收费行政的监督和检查。市府办(市信息中心)、市监察局(效能办)、市审批中心要组织、督促、协调各相关部门的网上审批实施工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舆论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市审批中心要组织联办事项的相关部门,落实好联办事项的具体操作细则。各审批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要对本部门的改革工作负总责,自己必须亲历亲为,提得出需求,落实好责任,否则,网络一经应用,你就会失去领导权和控制权。

2.转变观念,主动改革。有的同志受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认为这也不能动,那也不敢改,担心改了、放了工作就乱了,没有真正认识到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有的同志因为审批权有一定“含金量”,透明了怕影响本部门自身的利益,那更是要不得了,到时候害了干部,害了自己。也有些同志对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了解不深入、不透彻,不愿意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认为会增加自己的麻烦,而没有看到经济社会的大势所趋。对此,希望大家切实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大潮,树立大局意识,小利益服从大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敢于、善于向自己手中的权力革命,更加主动地投身改革。

3.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绝不允许搞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应付了事,坚决反对和防止搞形式主义。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对决定取消的项目搞变相审批,不得违反规定擅自设立审批项目。对已经明确取消的审批项目要坚决取消。各部门运用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情况要实时公布,对应用落后的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在二个改革重点工作未完成前,市府办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十天一次通报,表扬好的,批评落后的。行政审批中心、市政府信息中心,要主动服务,做好协调工作,尽量随叫随到。

网上审批篇7

第一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以下简称“电子监察系统”),是行政审批机关实施行政审批网上办公和监察机关运用该系统对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全过程实施监督的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

本办法适用于本区范围内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区属行政审批事项要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进入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受理、联合办理、统一办理。确实不能进入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经区政府同意,可设立分大厅,接受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监督和指导考核;本区所有行政审批业务要进入电子监察系统。将行政审批数据实时、全面、准确、真实地录入电子监察系统接受监察。

行政审批事项,由实施机关提供相关的定密文件,经监察机关和保密机关联合审查批准后,可不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管范围。

第四条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区监察局负责对全区行政审批实施机关的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和纳入网上审批服务事项履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考核职能。

第五条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二)配合区法制办对行政审批事项设定、变更、撤销的法律依据和有关行政审批的内容、程序进行审核;

(三)负责组织制定网上审批各项管理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施信息网络安全责任制,负责系统网络安全和使用管理;

(四)负责对行政审批实施机关的网上审批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对行政审批机关要求进入或退出网上审批系统办理的事项提出意见;

(五)协助区监察局受理、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和网上审批工作的投诉;

(六)负责进厅部门办事窗口网上审批信息化网络设施的管理维护;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网上审批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和恢复机制。

第六条区监察局负责对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使用情况、办理情况、承诺时限等进行监督监察,对企业和群众投诉进行调查处理。

第七条区政务信息中心负责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网络技术保障、对系统运行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维护和运行管理。

第二章网上审批

第八条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批管职能相对分离,加快推进“三集中、三到位”(部门审批服务职能向审批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办理向网上审批集中;审批事项进厅到位,授权窗口到位,审批事项办理网上监管到位)。

第九条区所有行政审批业务工作都要通过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网上审批。

第十条网上审批系统工作规则及要求:

(一)网上审批要按照“一口受理、网上流转、一口收费、一站办结、全程监督”的总体要求运行。

(二)纳入网上审批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遵守审批服务办事流程,明确业务责任人、系统管理员和操作使用人员,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使用。

(三)各行政审批实施机关驻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为本机关所承担网上审批业务的唯一入口,设分中心的部门在分中心窗口受理。申请人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办理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负责申请事项的初审及受理建档工作,材料齐全的由工作人员将有关材料录入网上审批系统进行受理,并告知办理期限。审批部门在审核申请材料过程中,需由申请人对有关内容作进一步补充或修改的,由窗口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四)窗口工作人员对即办件实行受理后即时办结制度,对即办件或窗口权限范围以外的承诺件和其他事项,审批单位按照网上审批系统设定的时限和流程,由各审批环节责任人在系统上完成受理、审核、批准。

(五)所有网上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办结,审批部门完成审批后,窗口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申请人到窗口领取批件。

(六)所有部门网上审批业务工作接受区监察局的监督。

第十一条审批部门录入审批系统的各类审批信息必须做到真实、完整、可靠。

第十二条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做好网上审批系统的维护和数据备份工作,负责协调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保障工作。

第三章电子监察

第十三条区监察局、区法制室和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制定和完善网上行政审批责任及其追究制度,加强日常监督,保证行政审批公开、公正、高效运行。

第十四条行政审批实施机关应建立健全网上审批内部监督机制和纠错机制,并对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电子监察。

第十五条区监察局负责全区电子监察系统的管理,并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对全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电子监察。

第十六条电子监察实时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情况;

(二)网上公布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和收费标准情况;

(三)行政审批收费情况;

(四)各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等情况;

(五)应当接受监督的其他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行为。

第十七条电子监察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审批系统,实时监控各办件窗口的办件情况,了解办件过程;

(二)通过各种业务统计数据的查询,实时了解各个窗口单位的办件动态;

(三)通过系统中的电子评价子系统,随时了解公众对办件窗口工作人员的评价情况;

(四)通过视频监控和临时抽查,监督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情况;

(五)通过网上投诉、来信来访、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受理群众反映的行政审批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效能、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十八条监察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情况进行核实,以确定是否存在违规审批行为:

(一)行政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

(二)行政机关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

(三)行政机关告知申请人补正申请内容的;

(四)因行政审批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

(五)行政审批被撤销的;

(六)其他需要核实的审批行为。

第十九条电子监察实行预警纠错,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承诺时限还有一个工作日到期的,电子监察系统发出黄灯预警提示信号;

(二)对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审批的行为,电子监察系统发出黄牌或红牌纠错指示信号。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发出黄牌纠错信号: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服务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应当公示的材料不予公示的;

(三)未向申请人提供许可服务申请书格式文本的;

(四)未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全部申请材料和内容的;

(五)不受理许可服务申请或者不予许可服务,未依法说明理由的;

(六)初审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上级机关的;

(七)不按规定公开许可服务结果的;

(八)不按规定向申请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

(九)对有关违法违规许可服务行为的投诉举报,不及时核实、处理的;

(十)瞒报、漏报、错报或者不实时报送有关许可服务数据的;

(十一)按规定应纳入网上办理的审批事项,无正当理由未在网上办理的;

(十二)其他违法违规审批行为,情节轻微的。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可以通过电子监察系统直接发出红牌纠错信号:

(一)对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申请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

(二)发出黄牌纠错信号一个工作日后,仍未改正错误的;

(三)无依据实施行政审批项目的;

(四)擅自取消或者停止实施行政审批项目的;

(五)擅自增减行政审批程序或者条件的;

(六)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予以批准或者越权作出批准决定的;

(七)对应作出准予决定的申请而不予批准的;

(八)擅自更改已经生效的审批结果的;

(九)擅自收费或者不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或者违法收取抵押金、保证金的;

(十)其他违法违规审批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四章投诉处理

第二十二条区监察局和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受理、处理群众投诉工作。

(一)对情节简单的投诉,现场督促解决;

(二)对问题较复杂的投诉,应在5个工作日内查结;

(三)对短期难以查结的投诉,经监察机关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四)属实名投诉的,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第二十三条区监察局转给相关部门办理的投诉案件,责任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将结果报区监察局。

第二十四条区监察局对受理的投诉定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及时进行分类归档。

第五章管理考核

第二十五条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对行政审批服务的管理、考核、评议及奖惩制度,制定《区行政审批绩效量化测评细则》,定期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绩效测评,绩效测评结果报区委、区政府并在全区通报。

第二十六条绩效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务公开、流程规范、期限合法、收费合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廉洁行政、满意度评价、服务态度、工作纪律。

第二十七条对绩效测评优秀的单位,将予以通报表彰,对绩效测评中排名靠后或发现重大问题的部门单位,由区监察局视情况发出《行政效能监察建议书》或《行政效能监察告诫书》。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八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的行政审批职责,被发出黄色或红色纠错指示信号的,按层级分工情况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由监察机关进行调查核实,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行政审批责任人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或者积极配合组织调查,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可从轻或者免予追究责任。

第三十条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窗口和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查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有关人员警告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在使用网上审批系统过程中谎报数据、弄虚作假,违规从事行政审批、行政服务的;

(二)不按照规定时限办理审批业务,影响下一审批程序流转的;

(三)越权操作,造成数据遗失,贻误工作的;

(四)重复要求申请人补正材料的;

(五)应当公开的行政审批信息,未能网上公开或者网上公开不及时;

(六)服务态度不好被查实的;

(七)与审批有关的投诉问题被查实的;

(八)擅自改动既定程序,造成损失;

(九)其他违反规定,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审批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被查实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责任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一)擅自增设审批项目或增加审批条件的;

(二)未按要求完成审批且无合理解释的;

(三)已纳入网上审批系统的审批项目,未进入系统审批的;

(四)部门内部监管不到位,造成本部门工作人员一个月内有2人次以上违反前述第三十条所列的有关情形的;

(五)部门基本信息和审批信息发生变更,未及时上报修改系统信息的。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承担责任:

(一)申请人弄虚作假,致使工作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法律、法规、规章存在冲突,致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实施行政许可的;

(三)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错误情形发生的。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区监察局和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网上审批篇8

一、建设目标

(一)建立涵盖全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系统。

(二)建立具有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三)逐步实行全统一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网上办理,建设全统一的电子监察信息数据库。

二、建设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建设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政府成立网上审批电子监察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保障项目规范有序推进。

(二)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制定全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技术标准。整合各地、各部门现有的软硬件设备、技术人员和机房场地等信息化资源,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并按照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登记、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的要求规范服务行为。

(三)统一软件,联合共建。各地、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做好本地本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调整,流程的梳理和再造,绘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等工作。

联合共建、设区市、县三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开发系统软件,供各地、各部门共同使用。实现全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以及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四)先易后难,逐步推进。首先以网上审批、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为重点,再逐步把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纳入到网上办理及电子监察系统中。

(五)技术成熟,扩展方便。项目设计和建设优先采用国产成熟技术和产品,方便系统升级和扩展,确保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

三、建设规划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用两年时间分两期建设。

(一)一期。从1月至12月,建设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信息交换平台,开发全统一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软件,全各市、县(区)和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网上办理,各级监察部门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时、同步、全程电子监察。

(二)二期。从10月至底,在各市、县(区)和直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强制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网上办理,各级监察部门实现对这些具体行政行为的电子监察。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县(区)和、市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网上办理及电子监察;建立、设区市、县三级互通的具体行政行为网上办理和电子监察系统,并积极创造条件向乡镇延伸。

四、一期建设内容

依托政务信息网,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标准、三个系统”。

“一个平台”指建设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信息交换平台与统一系统软件。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直各部门之间、与设区市、设区市与下属县(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监察部门可对横向各部门、纵向各下级机构进行全面的电子监察。“两个标准”指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技术标准及行政绩效测评量化标准。数据交换技术标准可以让各级平台方便快捷地交换数据,同时还为以后的扩展应用打下基础。行政绩效测评量化标准则是对行政审批等行为处理情况的考核标准。

“三个系统”指分别建立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处罚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各系统基本功能如下:

(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系统基本功能。

1.信息。经过清理规范后的所有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按照统一的要求在外网,向社会公开。

2.网上办理。按照外网受理-专网办理-外网反馈的模式,通过各级政府网站的行政审批互动专栏或办证窗口为公众和企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优质便捷的网上办事服务;在专网上,为各具有审批职能的单位提供承办、审核、批准及办结各环节服务。同时,逐步实现审批事项跨部门的并联审批。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专网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外网依法公布有关信息。

3.互动交流。利用短信息、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建立政府部门间、政府部门与当事人间的信息互动与共享。

(二)电子监察系统基本功能。

1.视频监控。对所有行政审批及除简易程序外的行政处罚的办理现场设置视频监控点,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实现对公务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在岗在位和办事效率等的有效监督。

2.实时监察。电子监察系统与、设区市、县各部门业务系统连接,自动、实时采集每一行政审批事项从受理到办结的详细信息,实现对行政审批的全程监督。

3.预警纠错。系统针对审批中不同的违规行为分别发出预警、黄牌、红牌三种警示信号,并通过系统内部短消息、手机短信、邮件等方式提示相关人员。

4.绩效评估。系统根据行政绩效测评量化标准,对被监控部门、岗位的行政效能进行自动打分、考核和分析,对行政效能情况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估结果,研究改进措施。

5.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电子监察网站向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办理要求等信息,公布绩效评估情况,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并通过网络定期把行政审批的实施情况报送领导参阅。

6.决策支持。按照不同的决策需要,系统通过自由选择数据、自由定义分析角度,显示分析结果等功能,生成多种样式的分析报表和图表,为不同领导和决策管理人员提供个性化、全角度的信息服务。

五、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建立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网上审批电子监察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网上审批电子监察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

(二)5个专项工作组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请监察厅牵头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及有关情况汇总;会同信息中心制定系统需求方案及招标采购方案;制定相关制度文件;组织对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工作人员上岗培训工作。

2.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组。请政府法制办、审改办牵头组织。主要任务是根据软件开发要求,负责直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审核和规范,负责这些事项的流程再造和办理时限的缩减,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督促、检查市、县(区)政府做好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工作。

3.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研究组。请发改委、外经贸厅会同经贸委、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牵头组织。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站式、“保姆式”综合服务体系。负责相关并联审批程序设计,跨部门审批的联批项目实行并联审批的应不少于30%。明确绿色通道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以及承担绿色通道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江西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办法》。

4.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技术研发组。请信息中心牵头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网上审批电子监察软件系统方案设计、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全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和技术规范。

5.招标采购组。请信息中心会同监察厅牵头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网上审批电子监察软件开发招标,系统建设的设备物资采购。(三)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

1.发改委负责对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项目立项审查。

2.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政府有关部门内设机构职能进行审核,避免职能交叉。

3.财政厅负责对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4.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中央驻赣有关单位负责对本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进行清理和规范。根据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标准规范要求提供本部门系统接口,配合各专业工作组做好系统建设的各项工作。

六、项目建设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工作方式、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各单位、特别是各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一名领导具体抓,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成立机构和细化工作方案情况要在2月底前报网上审批电子监察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涉及部门多、事项多,系统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地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要严格按本方案提出的时间节点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加大协调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各地、各部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不得敷衍塞责、消极应付。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的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七、时间安排

(一)系统工作方案的编写、组织机构组建和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2月底前完成。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公布有关清理工作数据——3月20日前完成。

(三)编写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技术标准、行政绩效测评量化标准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3月底前完成。

(四)开发全统一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软件——4月至6月。

(五)级平台和全统一软件进入试运行,各试点单位开始逐步将业务转移到系统——7月至10月。

(六)级平台和全统一软件验收,正式运行——10月至12月。

上一篇:三维目标范文 下一篇:环评审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