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范文

时间:2023-09-26 22:58:18

医疗设备维修

医疗设备维修篇1

关键词:医疗设备;设备工程师;维修维护;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领域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软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今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广,功能越来越大,这使得医疗设备工程师对医院医疗设备日常维修、维护及管理压力持续增大。医疗设备渗透到医院每个科室,每个角落,医疗设备使用安全与否以及维修维护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保证临床使用

医院各临床科室正常开展诊疗工作离不开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一直都是医院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增收节支的主要途径,做好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使设备随时处于待用状态,始终以优良的状态运行,不影响病人的正常诊断,确保临床医疗设备高效运转。

1.2产生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是医院不可缺少的固定资产。每年依靠医疗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能够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发挥效益,使收入得以增加,使用周期得以延长,使维修费用得以降低。支出费用得以减少,在一增一减中使经济收入得以提高,运行成本得以减少,使用效率大为提高,间接地产生了经济效益。

2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现状

2.1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模式

医院当前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为以下三种:医院本单位医疗设备工程师自主维修维护、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工程师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工程师维修维护、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公司医疗设备工程师维修维护。(1)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自主维修维护。很多医院都存在设备管理科医疗设备工程师,负责本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医院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临床科室首先联系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故障维修。常规医疗设备硬件及软件维修维护基本可以解决,技术实力强的设备工程师对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也能自主完成。只是从技术上对工程师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对医疗设备故障诊断能力进行精确的部位判断,而且还要针对故障部位能够完成零件维修,这样的零件维修维护最为节约成本。以我院一台进口品牌X射线双光子骨密度仪一次故障维修为例,设备出现不能正常开机。在请厂家工程师现场检查后,提出需要更换高压球管或高压发生器,需要费用约10万元,且该设备机型较为老旧,国内无现货配件,受疫情影响从国外进口最快也需要等20天左右。为确保临床能迅速用上该设备,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开展,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立即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分析该设备线路及原理迅速做出判断,认为该设备只是高压球馆打火导致设备工作异常,球管和高压发生器并无故障,通过对高压球管进行针对性的绝缘处理,设备恢复正常。本次紧急抢修不仅为科室节约了大量维修费用,同时避免了因设备等维修配件而影响科室的诊疗工作,切实起到了保障临床一线平稳运行的作用,该设备已平稳运行一年有余,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由此可见医院设备工程师自主维修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避免对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够降低维修成本。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常规医疗设备或者贵重大型医疗设备因缺少配件而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就得求助于厂家工程师。而现代医疗设备的种类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增加,使得设备工程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医疗设备商家维修维护。医院在新购医疗设备时,跟厂家或经销商都签署了合同并约定质保期。厂家或经销商给予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培训等。医疗设备在质保期内发生故障均由厂家或经销商全程免费维修。一旦设备故障过了质保期,本院工程师因无配件维修或技术原因等不能完成设备修复的就联系厂家或经销商进行维修,他们有原厂坚实的技术保障做后盾加之又有大量的配件供应,对设备维修基本没问题。但是相对于本院设备工程师厂家或经销商效率比较低下,进口设备周期更长,而且他们不采取零件维修,基本上都是板块维修,这就导致维修费用大幅增高。(3)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维修维护。医院医疗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公司医疗设备工程师维修维护基本上也是采用板块维修,他们的配件多半是拆机件或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配件的供应质量及技术保障没有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好。相对于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维修费用要少些,但对设备结构原理不是很熟悉,有些实际故障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对故障判断能力也需提升,并需要医院设备工程师把好技术关。

2.2重使用轻维修维护管理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很多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存在着侧重使用、忽视维修管理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一些大型医院都购进了比较完善的医疗设备,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问题。例如一些急救科室在使用一些精密设备的时候往往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所以后期就忽视了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虽然设备的生产厂家和一些科室也定期地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但是仍然不能够使设备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最终致使设备不仅无法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还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策略

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和困境,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增加医疗设备使用寿命,使设备时刻处于待用状态,以下是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加强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的落实

一级保养:医院临床科室应成立医疗设备管理员,组成人员可以是护士或护士长兼职担任,负责本科室所有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疗设备一级保养、台账增减记录、设备报修等。一级保养由医院使用科室医疗设备使用人或设备管理员完成,每日一次,并完成日保养记录备案。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方面,包括以下项目:设备表面是否清洁、消毒,检查设备配件完整性,控制面板功能是否正常,自检(充放电)、电池是否正常,设备外观、电源线、连接线是否正常。贵重大型设备方面,除了每日检查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及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参数是否到达要求,还应确保场地环境温度22~26℃,湿度在30%~60%之间。二级保养:由医院使用科室医疗设备使用人或设备管理员完成,每月一次,包括各种配件维修维护及设备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并完成月保养记录在案。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每月进行检查临床科室对设备一二级保养落实情况。三级保养:医疗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也是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维修维护,主要由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或厂商医疗设备工程师完成。医院在新购医疗设备时应与经销商签合同注明不同设备质保期内保养具体内容及维保周期,并督促落实到实处,如未履行可约定质保金的扣押。过了质保期的设备保养可与厂家或三方公司再签订维保协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医院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自己也可以做三级保养。

3.2分工合作

为了维修管理好医院医疗设备,给临床做好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医院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之间最好进行详细的分工,每个人分管自己最了解、最擅长的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如实际维修中涉及多技术的叠加情况下再多方沟通配合,发挥自己管辖区的特长,共同完成设备维修工作,便于最大程度完成自主维修。即使有不能修复的医疗设备请求于厂家工程师或三方公司工程师来处理,也能从技术上把好关。

3.3维修模式的合理选择

医院医疗设备出故障后,本院医疗设备工程师应尽量自己完成维修,这样不仅为临床科室赢得了为病人诊断的时间,而且还为单位节省费用。如因配件或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的,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分析,切实合理选择厂家或三方公司进行维修。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维修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医院为了打破垄断,可以在新购医疗设备时给予合同约定。医疗设备贵重、易损配件及耗材具体价格签订在合同附件里,商家为了做成销售产品的业务,通常会做出让步,这时有利于医院谈出相对低的价格。如以后设备过了质保期出故障就直接按当时合同约定的配件价格执行。为了降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费用,还可以联系多家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进行报价维修,三方公司一般使用拆机件或者修复配件进行维修,他们维修费用一般都会比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低。虽容易过度维修,但是只要我们医院设备工程师把好技术关,还是一个节约维修费用不错的选择。以我院一台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故障维修为例,机架不能开机,故障发生后,设备管理科请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来院检修,三方工程师表示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需更换设备电源盒子,环形变压器局部短路也需要维修,经原厂家及三方维修公司比价确认,预估费用至少需要近20万元,且不排除其他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设备管理科工程师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分析线路参数、结合多年维修经验判断设备只是电源盒子故障,而环形变压器无故障,仅需更换电源盒子即可,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设备立即恢复了正常。

3.4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体制;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群,根据临床科室的需要,不定期在群里发资料培训科室设备管理员及设备使用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考核及注意事项;聘用人员到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岗位时最好与维修设备工程师岗位相匹配的专业;到临床科室定期巡检,随时掌握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设备维修的预防性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设备工程师奖励制度,调动其积极性,如维修好贵重大型医疗设备,可适当奖励一下;如发现医疗设备老化严重、严重超过使用期限、有安全隐患的给与风险预警,提醒并督促整改;维修过的医疗设备有更换配件与计量相关的都必须进行计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检测,例如,更换X射线摄影机球管,应进行计量检测;每次医疗设备维修后都应认真做好相应完整的记录,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

3.5加强医疗设备工程师学习培训

新购医疗设备入院时,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应全程参与设备安装验收,了解设备结构及原理,并让厂家提供操作使用培训和原理、结构讲解,为以后设备维修奠定基础;每年计划外出学习及参加医疗设备相关培训学习;多学习用于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光、电、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技术。

3.6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

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医疗设备的数量及使用年限,配备响应数量和不同层次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设立医学工程维修中心对大型仪器或精度较高、结构复杂的仪器设备要制定合理的强制维修计划,不管仪器设备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执行,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医院正常的诊疗工作,给医院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常规医疗设备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定期维修、预防维修、事后维修和快速维修相结合的方法,争取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缩短维修所占用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正常工作状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是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医院的运行离不开医疗设备的使用,医疗设备的使用需要通过维修维护管理来得到更好的保障,医生是医院的主要医疗技术力量,技术人员则为其提供帮助的辅助力量,只有相互的结合才能够让医疗设备良好的运作下去,因此医院需要对自身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综合实力给予重视,配备与其规模、功能相适应的设备工程师、维修设备和设施,不断的强化医疗设备管理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和损坏率,才能更有效的杜绝事故的发生,才能使病人和医院双方都受益。

参考文献:

[1]张磊.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20(10):185+191.

[2]李水冰.强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J].医疗装备,2016,29(10):51-52.

[3]刘艳.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21.

医疗设备维修篇2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维修现状 策略

高端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其配置水平直接关系着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社会形象塑造情况。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在高强度使用状态下难免发生故障,如若排查不及时,很可能干扰医疗工作实施过程,甚至出现医疗风险,诱发医患纠纷。因此,应明确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升设备的开机率、完好率,对临床各项医疗活动顺利推进起助推作用。

1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目前,医疗设备市场竞争激进化,部分设备厂商为谋得更多经济利润,针对医院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仅为医院提供少量的使用说明,不提供维修技术服务,以致设备维修工作开展阶段遇到诸多阻碍。同时,一些厂商将设备售后视为利润的新增长点,通过保修、售卖配件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以致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明显增加,部分设备的维修费用明显超出采购成本[1]。此外,医院维修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医院通过引进大量大型医疗设备壮大发展,而没有重视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导致设备维修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外加设备厂商在维修技术方面形成的“垄断”,造成很多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有效技术开展设备维修工作,而只能依靠不断归纳与摸索维修经验进行维修。

2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2.1 定期维修保养意识不足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而言,不仅要在其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处理,也要做好定期维修保养工作,进而及时发现隐患,早期消除,将对设备性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减少设备维修成本。但目前医院投入使用的常规设备类型、数目繁多,维修人员工作繁重,很容易顾此失彼,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难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定期开展;同时,部分医院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长期秉持“重使用,轻维修”的观念,未从思想上给予定期维修工作足够的重视,且未完善与大型医疗设备定期维修相关的体制,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率,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

2.2 维修技术落后

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些医院在实践中改进了设备的维修技术,但效果不显著,与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维护标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维修工具、检测手段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可能与医院主观上不愿意在设备维修方面做出较大投入存在相关性[2]。

2.3 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级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演变成医院管理的盲区,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很多医院未建设内容周密的管理制度或制度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即便部分医院建设了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但并未明确规定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量的比例、学历要求、准入资质等,且制度实施阶段内容修订、补充缺乏时效性,与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归其原因为,医院在制定规划与发展战略时,针对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未设定确切的建设和管理标准,不利于有关管理体制的建设。

3 维修策略3.1 加强定期维修保养

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方面上,认真落实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以提升设备维修质量。在实践中,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养护工作应分开进行,推行预防性维修、风险调控及定期保养方案。有实践表明,预防性维修是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完好率与利用率的基础措施之一,应将其看成是设备使用管理实践中的一项基础性、全员参与的工作;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其技术状态,确保其长期能处于最优良的运行状态中[3];此外,应定期开展保养工作,及时修复与调换磨损的零部件,尽快恢复设备的功能,并组织专人定期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减少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因此,一定要认真落实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计划,确保日常维护全面、季度维护及时、年度维护与技术性能检测达标。例如,对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这一大型医疗设备,明确要求电源三相负荷务必处于均衡状态,但临床实践中可能由于零线接触不良而破坏电源三相负荷的平衡状态,即使负荷不均衡状态维持时间极为短暂,也可能烧损主机设备,因此,应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工作,早期解除运行阶段滋生的安全隐患。

3.2 提高维修技术

首先,要求医院设备科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维修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自觉参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科室的相关业务学习活动,加强技术经验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也可以参加培训活动、技术交流会议、定期或不定期的外出进修等,以上培训形式基本以实践为主,理论结合更具针对性,便于积累经验。其次,医院在投用大型医疗设备前期,应向设备厂商提出开展专门的设备操作与维修培训活动,协助维修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与处理简单故障的方法,并加大维修技术开发力度,如针对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部门加强改造,协同临床科研创设课题等,基于技术开发与科研活动,整体提升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4]。此外,发展医工交流平台,将本区域医学工程学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加强区域与院间协作,促进智力资源共享和业务素养提升过程,在技术层面上鼓励维修人员与厂商维修工程师加强沟通,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素养。最后,医院应创设专门的设备维修资金库,购置大量的新型维修工具,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奠定重要基础。例如,在安装X线机时,若地线断路,很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在不明因素作用下,可能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屏幕图像形成不同程度干扰,面对以上情况,应重点彻查电源地线的接触状况及机房周围环境,特别是理疗科、口腔科常用高频仪器是否对其形成不良影响等,进而更快速地探查到问题的始源,及时解除故障。

3.3 设置维修机构

(1)维修计划室:由设备科主任直接领导,指派1名主管人员组织并负责执行,督导全体维修人员参与设备维修计划实施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故障维修及日常维护等活动推进阶段,均要拟编周密性的规划;特殊情况下,可以结合维修规划预算经费,及时上报经济管理科审批[5]。(2)档案资料室:全面采集、认真记录大型医疗设备结构、运作原理、正确操作与维修方法等信息,科学分类,加强管理,保证维修活动有档案可查找,维修行为有凭据可依靠,维修方法恰当,调换部件精确。(3)维修操作室:通常有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及其他类专用设备维修室等。

4 小结近年来,现代医学科技快速发展进步,医疗设备更新换代是医院硬件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向,也是提升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大型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被不断重视,但维修工作推进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应从加强定期维修保养、提高维修技术及设置维修机构等诸多方面着手,确保设备使用状态安全,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代毅.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J].健康必读,2018(28):229.

[2]周德海,田锋,赵运立,等.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中电离辐射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7):138-140.

[3]李增强.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8,31(8):80-81.

[4]杜继生.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的科学维修及保养方法[J].医疗装备,2019,32(9):69-70.

医疗设备维修篇3

关键词:预防性;维修;医疗设备;措施

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很多先进且尖端的医疗设备,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提高医院医疗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运行成本,确保设备长时间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医院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当前各大医院已经将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提上日程,并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之一[1]。所谓预防性维修,是指基于设备使用频率以及其运转周期而提前实施的维修维护工作[2]。近年来,本院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院内设备使用情况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性维修维护措施,将以往被动维修转变为了主动维护和保养,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降低了设备故障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率。本次研究笔者就医院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措施进行分析。

1预防性维修重要性

采取预防性维修便于及时了解以及掌握医院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及时发现与排除各种风险,使其始终处在最佳运行状态中,减少医疗设备对于患者可能产生的损伤,减少设备维修成本以及其故障发生率。对此,加强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逐渐成为了当前医院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医院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措施

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实施要素包含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设备档案、日常保养、定期保养、设备使用者、维修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等,下面笔者就针对上述要素进行详细地阐述。

2.1构建完善的制度和设备档案 在实施预防性维修工作之前,应构建完善且可行性强的相关规章制度,以确保该项工作有章可循,所制定的制度一般包含有医疗设备巡查制度、管理制度、维护制度、操作规程以及保养制度等[3]。构建医疗设备档案时,应详细记录好设备名称、生产厂家、维护内容、规格型号、编号以及相关的保养内容等,设备档案信息必须要全面且准确。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注意事项,结合生产厂家有关建议和设备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且合理的预防性维修方案,将设备维修工作和保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保证每一台医疗设备均有人管,防止设备管理工作出现漏洞。

2.2加强日常保养以及定期保养工作 在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中,日常保养工作一般由设备操作者负责,其保养工作主要包含有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检查;电压、稳压电源以及电源正常性和安全性的检查;设备外观检查;使用期间设备附件、功能以及性能正常性观察;设备表面清洁工作;定标检查,光路与水路通畅性、正常性检查;常规质控,操作规程中所要求的项目等;在使用和保养期还需做好记录工作,详细记录设备具体使用情况。

设备定期保养工作主要由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操作。清洁设备内部,对设备运转位置进行;及时更换由于腐蚀、老化以及磨损所造成的损坏零件;对接地情况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牢固,且漏电电流以及接地电阻是否控制在规范范围内;对各直流电源稳压值进行测试,观察测试点波形以及电压值,结合设备说明书对其实施调整以及校准,确保设备各技术指标符合要求,保证其运行质量[3]。此外,还应做好记录工作,以动态的形式及时掌握设备维修保养情况以及故障发生情况,所记录的内容一般包含有设备名称、编号、保养内容、型号、维修保养时间以及效果等,以为后期的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2.3加大设备操作者和工程技术者专业技能与素养的培训 对于预防性维修工作正常开展,加大医疗设备操作者操作技能和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操作者操作技能和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使其在使用设备时更为规范,从而减少在使用仪器时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设备故障问题。定期对设备操作者实施考核以及培训,考核与培训合格人员才可允许其上岗。在使用设备中,操作者必须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要求和相关规程执行,加强日常设备保养工作以及维护工作,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和其性能等,做好记录工作。若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告知有关维修工程人员,坚决不可私自将其拆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事故。此外,还需加强设备维修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训,要求维修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总结,熟悉医疗设备性能以及工作原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且定期巡查医院各科室医疗设备,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加强和各科室设备操作者之间的联系、沟通,强化自身主动服务意识,对设备使用者所存在的误操作应及时进行纠正,以此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确保其正常、安全且稳定的运行。

2.4合理调整预防性维修周期,加强先进设备的备份工作 医疗设备长期使用其各功能和部件避免不了会出现损伤,逐渐老化,此时设备故障发生率也会相应的提高,鉴于此,在预防性维修工作中,还需对维修周期进行合理且动态地调整,根据设备故障率、安全性、维修间隔时间、重要性以及使用率等有关因素对其维护频率进行调整,定期对设备有关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对设备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测[4]。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很多医疗设备都包含计算机技术,对此,在预防性维修工作中,需定期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保存下来,做好备份工作,防止资料丢失。对使用寿命已经达到极限且性能降低的设备应及时更换,以免设备故障事故扩大。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中实施预防性维修,制定完善的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保养工作,提高设备操作者和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和素养,对预防性维修性周期合理且动态地实施调整,可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使用率,获得最大化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何云龙,文勇.浅析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4):364-366.

[2]蒋刚华,王雷,王群,等.疗养院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建设[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128-129.

[3]马本义,杨玉玲,杨焕芹,等.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772-773.

医疗设备维修篇4

关键词: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设备寿命及保养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04-01在现代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障等各个系统中,相关的维修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维修工作,其中包括了组织、计划和监督等工作。而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团结精神,使整个维修队伍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维修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预测与调节,以便获得最佳的维修效果。

1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作为医学上不可缺少的医疗设备器材,在安装前与使用中都应该做到相应的维修管理措施,而在此文中,主要提到的两点则是它在安装前与使用中的维修管理。

1.1?医疗设备在安装前的维护管理

为了防止医疗设备在工作时多发生设备故障等问题,在进行设备订购时,相关的维修管理部门和订购部门应该同时把好各项的管理关,对需要购买的设备做好全面的考察论证,并行成可行性的报告。在进行医疗设备及器材的购买时应该着重考虑其可靠性、稳定性、工作性、以及购买后维护保障性等相关的信息,以做到未雨绸缪;在新时期,一切从新着手,在购置医疗设备的同时也要对医疗设备的保障性进行重点分析,并及时提出相关的维修方案和建议,做好保障系统工作;对医疗设备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做好整理归档,保证资料的完整。同时以备日后维修查找资料提供方便。

1.2?医疗设备在使用时的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倘若出现生产缺陷及质量不满足要求而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而造成其工作性能低、质量不到位等,这时主要的维修团队一般为医院的相关维修部门或是医疗设备的生产公司;由于很多时候医疗设备所存在的一些管理和保障上的缺陷使得其维修保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使维修制度等无法满足医院的使用要求,这时便需要相关的维修管理工作对其新安装的医疗设备在使用时的适用性和质量稳定等做出重点考核;及时对新到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保障资源做出相应的评估,以确保其使用度,然后再提出重要的修改建议。

2 医疗设备维修质量及设备寿命

维修质量与维护程度的好坏与高低直接关系着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在保证购买的医疗设备的适用性及可靠性和维修性的同时,更要做好其维修维护工作,以便让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最大限度。

(1)由于医疗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的提高,所以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应该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其科学的、高质量的使用寿命;全面管理是在考虑医疗设备系统的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为出发点的;从整个医疗设备维修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需要将维修中的各种因素实行全面性的管理,并使其维修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使设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及利用,从而使整个维修保障系统有效的运行下去。

(2)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时应该以科学的维修技术为基础,从根本上来分析其需要维修的地方,以及其弊端,积极采用先进科学且有效的维修方法和手段进行维修维护,从而使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质量达到最大化,从而让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3)从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的角度来考虑,要做好维修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及时预防,只有预防的工作做到位,才能从根源上寻到需要维修的各个方面,这样不仅会节约更多的时间、精力及财力,还会在根本上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按照现今的器械维修论,科学的拟定出医疗设备的预防及维修的一纸方案,从最低资源耗费的角度出发来有效的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4)在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及管理时应该做到及时找出问题重点,并且知道重点保障的对象,以及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后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维修维护工作,以达到设备寿命最大化。

(5)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的同时也要保证维修的质量,因为维修质量的高低与好坏直接关系着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不合格的维修方式不仅不能满足维修质量所需要的要求,还无法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这样一来就更谈不上医疗设备的寿命保证了。所以说,质量过关的维修管理方式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6)医疗设备在工作及进行维修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有着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作用与地位,因为有效的质量监控能够从根源上有效的对医疗设备的质量及工作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并能够及时为医疗设备的使用和保障等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据;作为与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同时进行的一项工作,质量监控不仅能够将维修中所需要的种种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并反馈出来,还能与其维修维护工作相结合,从而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

3 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

(1)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首先要做到设备的系统化和制度化,特别是像放射、检验、超声、供应消毒等医疗设备,更是需要科学的、合理的、适用的保养方案进行维修及保养工作,从而达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的效果。

(2)在医疗人员及相关使用者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相关操作时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必须是由厂家指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只有在熟悉了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熟读说明书后,才能上机进行操作,杜绝盲目使用设备,最好设备有专人使用和保管。同理,也只有在熟悉了该设备的操作步骤后,才能更好地对该设备进行维修及保养工作,从而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3)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也要做到定期检查与定期保养工作,及时检查该设备的相关零部件的耗损程度,以及该设备的使用性能是否达标,如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则需要对该设备进行有质量的维修或是返厂处理,从而做到防微杜渐,避免该医疗设备寿命缩短的现象发生。

(4)保持与相关厂方的联系,在医疗设备出现维修小组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以便方便联系该厂址,从而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对该设备进行有效且高质量的维修,从而达到该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好坏及质量的高低与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在保证购买的医疗设备性能优越的同时,也要在购前与使用中保证其质量的优越性,以最小的风险达到最大的利益,从根本上去进行维修维护的质量性工作,在进行设备运行的同时做好设备的维修及质量监督工作,从而使设备的寿命延长到最大限度。

参考文献

[1] 阳建华,何燕,龙田.论创新解决医疗设备维修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63.

[2] 揭夏文.浅谈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及管理措施[J].科技信息,2010(21):949.

医疗设备维修篇5

[关键词] 临床医疗设备;管理

在临床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医疗领域的同时,许多院校却存在一种十分反常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单位引进了许多先进医疗设备,并成立了配套的医疗设备维修部门,该部门却是“聋子的耳朵”,从而维修人才浪费,自主维修技术普遍落后,设备维修局面被动;另一方面,多数临床医学院校对于自己的医疗设备特别是大中型设备,采取付出高价由厂家保修服务的方式,单纯依赖厂家的维修保障,不仅延长了医疗设备的停用时间,给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也大大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实为堪忧。

1.临床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1对设备维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成本过高

长期以来,分管医疗设备的管理者和医疗设备的使用者都没有认识到临床医学院校医疗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往往都是“重使用、轻维护”。表现有二:第一,普遍认为医疗设备是医疗事业的“补充”和“配件”,是相对次要的问题,由设备科负责即可,不需从全院的角度加以统筹考虑,设备坏了就返厂,不需要进行日常维护。所以,当厂家提供维修服务漫天要价时,也只好“照单全收”了。第二,使用医疗设备的护理人员认识不到位,未尽日常维护之职责。在对设备护理人员进行医疗设备操作的培训中,往往只侧重操作培训,而忽略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培训,致使护理人员未能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医疗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只以“执行医嘱、输液、护理操作”等为其基本的工作职责,而不把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当作工作职责,造成医疗设备日常损耗频繁,从而增加了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成本。

1.2资料短缺,方法落后

现代医疗设备维修困难重重,不仅院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的原因,还有维修资料的短缺和维修手段落后的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发达,通信设备先进,为什么维修资料反而会短缺。这是因为,医疗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利润十分可观,因此竞争就十分激烈,再加上医疗设备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各医疗厂家对自己的产品都采取保密措施,对产品维修实行高度垄断,甚至只生产自己厂家专用的设备元件,客观上造成了维修资料不全,维修费用高昂。此外,在与厂家在签订购进医疗设备的合同时,往往对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维修保障、零配件供应、专用工具的配送技术资料,以及操作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方面缺乏详细周密的商定,也是导致医疗设备维修不及时、维修费用高昂的又一原因。除了医疗设备维修资料不全,大多医院事实上还存在维修方法落后的问题。现代医疗设备普遍具有技术含量高、电路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功能多、信号控制复杂的特点,仅靠传统维修技术和手段是不能检测和修复的,而且一般的检修工具也不能满足维修工作的需要。维修资料的短缺和维修方法的落后,则严重影响着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和水平。

2.应重视临床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的现实意义

2.1设备维修水平是医学院校保持科技领先地位的重要象征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为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医疗设备维修也一定会走向自主创新,这是个必然趋势。因此,医疗设备维修技术水平和医疗水平同等重要,都将成为衡量医疗机构是否保持同行领先水平的重要象征。因此不仅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其医疗设备维修水平和创新能力。

2.2维修人员的素质决定医学院校经营成本

由于很多院领导忽视这一工作,医疗设备维修部门一度成为低素质工作人员的"集中区"和退休人员的“待转区”,成为的摆设和负担。当前,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素质高低相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医疗设备是我们资产的核心部分,其价值动辄几千万甚至过亿元。让专业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去管理和维护如此高价的设备,是非常不明智和不切合实际的。因此,重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提高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提高维修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维修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维修技术人员要及时更新拓展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掌握先进维修技术、随时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长远发展,领导一定要建立主管领导责任制,重视对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正确树立设备维修人员是高素质的"工程师"而非低素质的"工人"的观念,有计划地选送工作人员参加各类维修技术学习班,创造机会让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

3.临床医学院校医疗设备维修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复杂,涉及到观念的更新、管理的加强、制度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解决起来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有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些建议。

3.1加快建立医疗设备巡查制度,节约维修成本和时间

根据我院工作实际,需对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做了详细的制度安排,规定设备维修人员必须每周巡视检查责任区内所有医疗设备至少一遍,并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要以书面形式告知设备维修科室的负责人。巡视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摆放位置、设备外观、设备配件是否完好齐全检查、设备开机运行状态(功能、性能、噪音等)是否正常、使用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等。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避免或减少突发故障,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为此我们实行“现场维修”。具体方法如下:负责本区域的维修人员接到报修通知后,先到达维修现场检查设备,能立即解决的故障现场解决,不能现场维修的设备由维修人员取回班组进行维修,对本岗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班组集体进行维修,对特别重大的医疗设备故障,要由设备负责人召集人员进行“专家会诊”。设备修复后再由维修人员将设备送回一线。通过医疗设备巡查制度的建立和保障,我们在工作中已经实现了“小问题就地解决,一般问题班组解决,重大问题科室解决”的三级解决机制,培养了工程信息科对设备维修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维修人员的服务意识,而且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设备维修的成本和时间。

3.2整理医疗设备技术档案,充分利用并不断补充技术档案资料

如前所述,医疗设备厂家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自己的设备技术是高度保密的,一般只提供设备产品和保修服务,从不会给购方留下相关的设备维修档案或资料,造成了当前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极大困难。因此,收集、整理、归档医疗设备技术资料便是医疗设备维修的捷径。存档的设备维修技术资料,集中了从设备购置前的技术论证、订购合同、安装验收报告及医疗设备的随机资料等所有原始资料(包括维修手册、销售商及售后服务部门的电话、地址、联系人等),做到了档案完整、明晰。每当医疗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档案资料进行查询、维修、购买零配件或联系外修,同时也可根据档案判断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设备目前的质量状况、性能条件并决定该设备是否还具有维修价值。维修人员熟练、有效地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可以有效地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设备故障可能给医疗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4.结语

总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是近几年来临床医学院校管理体系下出现的新型课题,存在的问题多,解决的方法少,单位由粗放式管理逐步转向集约型、细微型管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设备维修水平的提升,必然会推动医疗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必然能促进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我院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存在于设备维修中的种种问题,并非是可以回避的小事,一定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医疗设备维修篇6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自我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在医疗过程中,医疗设备是否先进,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患者的就诊率,更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在同行竞争中的经济效益。甚至有时会因为医疗设备的问题而出现不必要的医疗事故。所以,医疗设备在整个医疗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日益得到提高,但从成本问题出发,医疗设备要提高的有效途径还是要加强维修管理[1]。通过对其模式以及实践过程中的研究,努力找出提高维修管理的效率,才是医院在长远发展过程中最贴合实际的方式。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模式类型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医疗设备的维修效果对整个医疗效果具有“全程”作用,即从最开始使用到结束都必须保证不出任何问题。所以,它的管理模式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和及时有效。有关其模式类型,从进行维修主体不同出发,可以分为三类。

(1)原厂或其商服务。每次医疗设备从厂商处购进时,厂商都会提供一些维修服务。像“三包服务”等。具体表现为医疗设备从购进到损坏时间在一定时间限制内进行免费维修。或是在超出时间范围内维修则收取一定的费用。

(2)医院自行维修。各大医院都会培养一些维修设备人员,以防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临时状况。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必须保证维修人员的技术专业化能力。

(3)外包维修服务[2]。这是现今较为流行的维修方式。该模式主要是由第三方来展开维修工作。第三方具体是指以维修工作作为内容成立的一些公司。它具有专门的维修团队,对于不同的设备也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实现一体化体制,做到全包。并根据业务大小而收取医院不同大小的费用。

2.维修管理实践过程出现的问题

2.1维修不及时

医疗设备损坏后,送去维修到维修完成难免会出现因为时间过长等现象。该问题的直接后果无疑就是使得医疗进程受阻,对病人的治疗产生影响。

2.2维修人员技术不过硬

在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也常出现维修人员技术欠缺的现象。对于设备的不熟悉以及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直接导致在处理设备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维修人员自身的问题,而耽误了整个维修进程,提高了维修成本[3]。

2.3维修检验制度不完善

对于已经维修好的设备,应该做到全方位的检查。不疏忽任何一个细节问题。对于维修结果,要及时加以检测。观察是否真正维修成功。及时发现没有维修成功的地方。

3.维修管理的强化措施

3.1重视对设备管理人员的选择

医疗设备需要进行维修的原因除了一些设备老化等不可控制因素,还有就是在管理上的可控制因素。所以,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者,必须做到严格选择。除了要有优秀的管理知识,还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要强,对于在管理过程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引起医院的重视。对于管理的设备,了解度要高。不同种类的医疗设备,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若是对设备完全不懂,是“门外汉”,则管理工作必然不会合格。所以在选择管理者的问题上,应该严格把好关。另外,管理人员不要产生轻视心理,觉得管理工作很轻松,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意识。总之,在对管理人员选择上,必须进行必要的知识考核,以及相应的思想素质考核,严格筛选。这是维修管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3.2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

作为维修医疗设备的人员,除了要对设备进行了解,还要对一些相关的医疗知识进行掌握。综合医院和患者的需求,做到“为民服务”。维修过程中,应该明确时间的紧迫性,加快对设备的维修进度。医院可以适时开展一些教育讲座,培养维修人员的责任感和道德素质。对于维修人员的技能,医院可以进行适当的考察,也可以将每个维修人员聚集在一起,鼓励他们之间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只有维修人员的主动能力提升上去,维修进度才会增加。

3.3健全相关维修制度

有关设备维修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在管理制度上都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4]。所以,医院应该尽快完善这些制度,使得维修工作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同时,也包括对设备的管理制度,设备质量的检测制度等相关制度,也应该加以编订和完善。当然,制度的制定离不开监督,所以,医院在健全相关维修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制度的形成。

3.4管理设备资料

医院在用的医疗设备多种多样,每种设备的使用方法、主要用途等也千差万别,如果没有详细的资料介绍,则很难理出头绪。所以,对于不同的设备,应该做好资料管理工作。将不同的设备进行分开归类,归档管理。一方面,它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相关资料的查阅,另一方面,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

3.5加大考核力度

维修工作结束的同时必须做好收尾工作。对于维修管理的结果,应该在一定时间段里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式可以对医护人员发放满意调查表,一个月进行收回计算,观察满意度。对于维修管理的最后结果进行评价。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并加以改进。对于维修过程里存在的隐形问题,要及时发现。对于整个管理过程及最后结果,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为下次的维修管理工作提供经验。

4.结束语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化,加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维修管理逐渐成为医疗设备的首选。然而,由于各设备的专业性逐渐提高,维修管理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只要我们从实际问题出发,对症下药,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相信维修管理的工作定能趋向与完善。我国的医疗效果也定能在设备的帮助下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丘央阳.医院设备维修服务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1,4(8):32-34.

[2]孙来成.医院设备维修服务模式的相关性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9):255-256.

[3]陆银春.医疗设备维修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2,29(7):90-92.

医疗设备维修篇7

关键词:医疗影像仪器 维修 保养 故障检测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144-01

医疗影像仪器在现在的医疗单位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医疗单位的重要物资,也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现在的医疗机构对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依赖性也逐年递增。但是,医疗影像仪器设备投资大,系统复杂,需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需要的工作环境要求也非常高,对其安装操作使用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医疗影像仪器的运作是否正常影响着医疗单位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是否能正常进行,同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实现预期效益的意义重大。随之,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维修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掌握了基本维修知识的前提下,科学的修理方法可以更加的提高医疗影像仪器的使用率。

1 医疗影像仪器的安装、验收及启用

在购买的新的医疗影像仪器到达医疗单位后,医疗单位的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随同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安装、验收及启用一直进行。并要及时地了解医疗影像仪器的原理、结构、维修保养的方法及其易损零件的换修方法。在医疗影像仪器的安装完成后,医疗单位的维修工程技术人员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并且填写验收报告。在此同时,也要设立设备使用记录本。需要记录设备名称、型号、类别、生产厂家、使用时间等记录下来。

2 医疗影像仪器的维护保养

2.1 医疗影像仪器的日常维护

医疗影像仪器的日常维护是由科室人员与日常操作人员完成。这项工程属于每天都要进的日常任务,它的内容有:机房及仪器设备的清洁,检查机器的机械转动及各部分零件的运作是否正常,检查仪器控制面板及显示的参数是否正常,经常使用仪器的自检程序检测仪器设备的各部分运作是否正常。这项工作需要必须是懂得仪器设备知识,操作熟练,具有很强责任心的技术人员进行。

2.2 医疗影像仪器的定期维护

医疗影像仪器的定期维护是由仪器管理员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与完成。医疗影像仪器的定期维护可以分为三个大步骤:(1)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除了日常进行的维修外还需检测电源及高压部件的运行是否正常,接触是否良好。(2)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需要对设备上的仪表及操控系统的灵敏程度,校正和计量检定,还需及时更换易耗品,对电路中的各测试点的电压等进行系统检测。这是一项不断循环进行的维修保护工作,这项工作有利于掌握仪器设备的运行规律,方便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的及时查找。

3 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故障检修

3.1 仪器设备的故障检修方法

简单的故障需及时排除。较为复杂的故障,需要先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具体方案,再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维修方案进行检修。

3.2 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程序

首先,要先弄清故障的起因,接着要熟悉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根据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仪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分析研究后的电路图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部位及原因,然后进行逐步的检测与排查,找出故障所在的真正位置,最后,修复或者更换出现故障的零件,并完成局部及整机的调试。

3.3 维修的具体做法与应遵守的原则

仪器设备维修的具体做法三字方针:先询问,后诊断;先直观,后检查;先全面,后局部;先传动,后电路;先外部,后芯片;先控制,后数据;先定性,后定量;仪器设备维修应遵守的原则:故障部位大体上是机械部分的多于电路部分的;强电部分的多于弱电部分的;高温部分的多于低温部分的;安插部分的多于固定部分的;电源部分的多于主体部分的;阻容器件多于半导体器件;传动部分的多于精致部分的;模拟电路多于数字电路。仪器设备的维修方法现如今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

3.4 无图纸仪器设备的维修方法

现在,有许多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提供的仪器设备图纸非常简略,这种情况给仪器设备的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早些时候经常因为找不到故障所处位置错过了维修的最佳时期,耽误了维修进度,同时导致了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在这种情况频发的状态下,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探索研究出了很多方法应对这种状况。

流程框图分析法。首先,依照安装说明书的流程框图,基本原理,可以大致了解了仪器设备的内部构造,线路走向,信号传递的方式以及各部分零件的位置及其功能。再来,根据说明书上的指示,找出仪器设备电路板上给出的检测点,配合示波器、检查仪等检测仪器对仪器输出的信号,波形等数据进行检测。这样反复进行检测,最终可以达到修复仪器故障的目的。

利用仪器自检系统排除故障。现代的医疗影像仪器多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程序对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这也是现代科技发达的体现。并且会以代码的形式显示出仪器故障的原因和故障所在的位置,借助该自检系统是可以比较方便的检测仪器故障和维修,一般适用于简单的故障检修。

利用示波器、检测仪查找故障。在仪器设备没有电路图的情况下,这两种检测仪是必不可少的。这两种检查仪可以快速的查找到故障所在的范围以及发生故障的部件,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时间,便于维修。

4 结语

医学影像诊断学已是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疗影像仪器的不断更新,也是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医疗机构里,专门的仪器设备维修部门也需要不断更新所知道的维修知识,要与时俱进。采取更有效和更高效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今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公平.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之浅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3).

[2] 王艾枚、吕辉、刘己昌.医疗设备档案与医疗设备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1).

[3] 王德航.医学影像诊断[J].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2010(1).

[4] 工勇.医疗器械监管机构[J].医疗器械监督管理,2011(8).

[5] 甘泉.医学影像设备性能与特点[J].医学设备影响与工程,2012(9).

医疗设备维修篇8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 该文在对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再洗基础上,提除了解决这些难点的策略,认为应从院方和厂房等多方面入手,如医院应加强现场监督,了解故障信息,评估设备运行效益;与厂家达成协议,简化售后服务流程;提升院内维修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增强院内维修团队的技术力量;同时,还需要厂家提供完整的保养计划书,根据保养内容进行监督、确认。

[

关键词 ] 售后维修;医疗设备;管理;难点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47-02

[作者简介] 胡戈(1986-),男,广东惠州人,硕士,医疗设备维修,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工程部。

医疗设备的档次与配置是衡量医院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是医院获取经济效益的有力武器[1]。在医院的经营发展中,许多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已达到最大化。在确保医疗设备可靠运行、安全应用的条件下,设备管理部门如何有效排除医疗设备故障、及时进行售后维修是一个难题。本文就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难点进研究,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1.1 缺乏设备维修监管机制,不了解设备故障情况

以该院的1台16排CT设备为例,该设备已使用4年,由于是24 h不间断使用,在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人员立即拨打了厂家售后服务电话,在厂家维修、排除故障、使用人员确认签字的整个过程中,厂家工程师忽略了通知设备科负责人这一环节。长此以往,导致设备管理部门对此项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各种故障问题知之甚少。在近两年内的维修中,该设备常出现面板按键失灵、软件故障等问题,究其原因,与产品设计不当、机房环境差、操作人员应用不当等因素有关。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对上述情况并不知情,导致其无法对设备质量、设备维修工程师的技能、售后服务满意度等做出全面的评价,通常在排除某种故障的半年或1年内,再次发生故障,导致该设备停机时间增长,严重影响了相关科室的正常工作。鉴于此种情况,对于有购买保修服务的医疗设备,应创建监管机制,否则不但影响设备安全运行,而且会增加保修经费。

1.2 厂家售后服务流程过于繁琐和复杂

以1台SPECT设备为例,在该项设备的临床应用中,常发生图像伪影故障。厂家工程师对设备故障进行判断后,发现故障原因主要为光电倍增管受损,只需更换配件即可。但按照厂家规定,配件需要经过6个环节才可送达医院,具体流程:①在确认故障原因为配件损坏后,由厂家工程师填写医疗设备配件申请单;②厂家售后服务中心将配件费用函发送至医院;③在医院审阅、确认盖章后,再将配件费用函发回厂家售后服务中心;④设备售后服务中心的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⑤确认发货;⑥将配件送至医院。此项售后服务流程十分繁琐、复杂,对设备故障及时维修十分不利。在该次故障的维修中,由于售后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不及时确认,导致该项设备停用半个月后才再次投入使用,不仅使设备使用效益受损,且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造成一定的医患矛盾。

1.3 售后维修不彻底

在购置医疗设备时,几乎都购买了厂家保修服务,但购买了保修服务并不等同于有了全面的维修保障、一旦出现问题通知厂家就会及时进行解决[2]。在购买医疗设备保修服务时,为了建立买卖关系,促成合同,厂家会制定设备清理、性能检测及补漆、维修等服务内容。但因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耗时较长,故厂家多选择在晚上(设备应用率低)进行维修,且无院方人员进行现场跟踪,因此医院无法有效评价医疗设备的保养成效[3]。以16排CT设备为例,在保修日期内已进行2次保养,通过现场跟踪、勘查发现,在设备保修现场,如无院方人员监管,保养成效十分不理想,仍有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例如:机器外壳依然有未补漆的破损区域;箱体内灰尘较多等。

1.4 对无保修合同的设备,维修力度较弱

医疗设备维修保障体系通常分为第三方维修、购买保修合同、院方自行维修。对于应用年限较长、临床使用率较低的医疗设备,医院一般会选择自行解决或交由第三方维修。然而有文献报道显示,当前大部分厂家为在市场竞争中占取优势,将设备低价卖入医院,待设备出保后,收取高额的维修费用,以获取高额利润[4]。因厂家垄断设备配件,如将设备交由第三方维修,即便能够找出故障原因,也会因缺少配件而无法维修。此外,由于厂家垄断设备维修技术,再加上院方无培养维修团队的意识,临床工程师维修水平较低,导致院方维修力量极其薄弱,哪怕是非常小的设备故障也需要依靠厂家来解决,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经营成本。

2 各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加强现场监督,了解故障信息,评估设备运行效益

解决“缺乏设备维修监管机制,不了解设备故障情况”的策略:①在设备维修的当日,要求厂家工程师及时通知院内设备科。之后,院方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以了解设备的具体故障情况。②在排除故障后,要求厂方工程师填写医疗设备维修报告书。如报告单为电子版,应使厂方工程师将维修报告单发送至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邮箱。如报告单为纸质版,在厂方工程师填写完毕后,应交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确认盖章及备案。通过对上述方法的实施,设备管理部门不仅能够收集到与设备故障相关的完整信息,还能够全面了解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从而对设备运行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估,为今后购置同类设备提供参考,同时还能够针对设备所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制定全面的预防保修计划。

2.2 与厂家达成协议,简化售后服务流程

经过长期的观察及实践,笔者认为,要解决“厂家售后服务流程过于繁琐、复杂”这一问题,必须和厂家达成协议,简化售后服务流程。Miroshnichenko Iu V等报道显示,简化售后服务流程,对实现设备维修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十分有利[5]。基于此,可与商家达成如下流程:①如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拨打厂商售后服务热线,联系到厂家工程师。②厂家工程师电话指导解决或到医院现场解决。③如涉及相应的配件,应及时与厂方售后服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涉。④厂方提供配件,排除故障。

2.3 要求厂家提供完整的保养计划书,根据保养内容进行监督、确认

如购置的医疗设备具有售后保修服务保证,院方应要求厂商提供完整、全面的保养计划书。在保养日期内设备需要维修时,由院内的相关管理部门与厂家进行联系,并告知相关科室负责人,安排人员在保养当日依照保养内容进行监督、确认[6]。通过对上述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确保厂商认真彻底履行保养、维修职责,减少设备故障、确保设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还能够使临床工程师对该院的医疗设备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促进自身维修技能的提升。

2.4 提升院内维修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增强院内维修团队的技术力量

在厂家工程师维修设备时,院内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与厂家工程师用专业知识进行沟通的能力,还要具备对部分简单故障进行现场排除的能力[7]。专业的临床工程师对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提升院内维修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增强院内维修团队的技术力量,应加强对以下几点内容的实施:①在购置医疗设备时,应全面了解厂家所提供的维修指导及培训内容。通过技能培训,使院方临床工程师能够全面掌握维修此类设备的基本技能。②应加强对联合模式维修团队的培养与建设[8]。医院领导人员可通过调查本市或县医疗设备维修力量的基本情况,集合本区域各大医疗设备维修专家,创建联合模式的设备维修体系。如某医院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及时与该体系内专家进行沟通,还可邀请具有丰富医疗设备维修经验的临床工程师进行解决,这样不仅可提升院内维修工程师的技术水平,还可降低医院设备的维修费用。

3结语

从院方的角度考虑,在医疗设备的售后维修管理中,应结合医院情况对售后服务流程进行简化,以确保售后服务流程合理、有效;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要求厂方提供售后维修服务报告单,并保证维修服务的实时性与完整性,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促进设备使用率的提升;在设备售后维修中,派专人进行监督,督促厂家按要求完成维修保养任务,对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十分有利;加强对院内设备维修工程师的培养力度,创建维修技术共享系统,以提升院内设备维修工程师的技术水平,降低院内医疗设备在维修、保养等方面所消耗的经费。

[

参考文献]

[1] 田君鹏,严潭,胡立勇.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34(12):163-165,168-169.

[2] 蒋忠伟,方梅华,陆明.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1(13):102-103,136-137.

[3] 李刚,冯子安,陈春兰.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服务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8,10(22):67-68.

[4] Story Molly Follette,Schwier Erin,Kailes June Isaacson. Perspectives of patients with disabilities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medical equipment: examination tables, imaging equipment, medical chairs, and weight scales.[J]. 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2009,24.

[5] Miroshnichenko Iu V,Goriachev A B,Iurikov G I. [Organizational aspects of exploitations and repair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a military unit of medical service].[J]. Voenno-Meditsinskii Zhurnal,2008,3296.

[6] Kai Ishida,Minoru Hirose,Kousaku Fujiwara,Harukazu Tsuruta,Noriaki Ikeda. Analysis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Relation to the Mandatory Medic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r (MESM) in Japan[J]. Journal of Healthcare Engineering,2014,53.

[7] 黄鑫,刘尚军.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12(16):103-105.

[8] 程广斌,张中平,马承华,等.经济发达地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几个难点及其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2,1(19):49-50.

上一篇:影像制作范文 下一篇:节能环保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