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9 23:45:16

家庭伦理论文

家庭伦理论文篇1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韩国模式 责任

每一部家庭伦理剧都对应着某种心理原型。家庭伦理剧是一种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俗剧,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众性。在我国,家庭伦理剧是最具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叙事方式,或者可以称为是一种婚姻家庭的智慧面具,是存活于现实世界的虚构性的叙述加入了人们的想象、幻想、情感和欲望等组成的一种凝聚物。

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的。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中,传媒被赋予了6项任务:⑴为政治制度服务,提供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观点和讨论;⑵启发民智,使之能够自治;⑶监督政府,保障个人权利;⑷为经济制度服务,利用广告沟通买卖双方的商品和服务;⑸提供娱乐;⑹保持经济自立,不受特殊利益集团的压迫。①

我们所谓的媒体责任是媒介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同时,还应履行维护社会良知、教化民众、弘扬正义、捍卫真理等责任。

一、家庭伦理剧的热播现象

一部优秀的家庭伦理剧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地域、年龄和文化的差异,产生巨大的影响。继万人空巷看《渴望》的热潮后,新时期的家庭伦理剧收视率继续一路走高,《新结婚时代》收视率达8.78%,《金婚》收视率达13.6%,《蜗居》的收视率达9.6%。剧中人物海藻、海萍、宋思明、佟志、文丽等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人物,剧中人物之间的每一次冲突都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应。

家庭伦理剧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平淡中见真情,如《渴望》、《金婚》,人物性格鲜活,生活细节生动,观众可以慢慢品味。另一类的特点是矛盾激烈、冲突夸张、情节极致、故事离奇,靠编故事来抓人。如《蜗居》将视角聚焦到都市人最关心的“房子大事”中,展现老百姓买房、供房的种种经历,讲述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

二、家庭伦理剧热播的原因

1、社会原因――人际关系紧张和信任危机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的改变引发了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利益成为激励社会行为的重要砝码;与此相伴随,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物质刺激强烈地引导着人们的生活。

物质利益的快速膨胀给社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信任危机,“亲情”、“和善”、“礼让”等传统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竞争”、“自我发展”、“享受”这样的现代价值观念。人们呼唤传统价值的回归,孤立的个体越发依赖家的温暖来抚慰在激烈竞争中受到的创伤和产生的失落感。正是这一意义,使人们对新时期家庭伦理剧给予较多关注。

2、家庭伦理剧的特点――现实和剧情的结合

家庭伦理剧将婚恋内容紧密地与社会现实对接,侧重描写因家庭诸关系的情感纠葛、价值观碰撞而产生的戏剧冲突,聚焦于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注重以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和命运变化,以及社会的人伦常理和人文关怀。观众对于这些带有浓厚生活情趣、体现自身生活本质的电视剧最容易产生共鸣。而且在欣赏剧本时会有一种同感的触动,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和影响。

以《渴望》为代表,上世纪90年代的家庭伦理剧探讨的是社会转型期间道德的缺失,呼唤心灵的纯净,向往建立一个更富有人情味的传统型社会。而现在的伦理剧更多的是关注代际之间、个体之间观念的冲突,试图展示现代都市青年人的家庭所面临的来自上一代的压力,以及自身个体独立意识和家庭需要相互妥协磨合产生的冲突,尝试着建立家庭和谐的另一种可能和途径。

3、经济利益――市场化炒作泛滥

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驱动因素之一。市场化炒作剧情的剧本已经在情感影视剧中泛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某些电视剧价值导向错误,社会影响低俗”,直批《蜗居》“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

三、家庭伦理剧热播产生的影响

麦克卢汉在《人的延伸》一书中强调,“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大众传播具有文化或者社会建构功能,它通过“议程设置”和精心的编码建构一种现实之外的媒介世界,以改变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使得个人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③

来自为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的一个长达2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从数据上看接收TV Globo (主放拉美电视剧)信号地区的出生率比未接收信号的地区少0.6个百分点,普遍离婚率也较高。假如肥皂剧里的女主角离婚,那么当地的离婚率也会瞬间增长0.1个百分点。

近几年反映离婚问题的家庭伦理剧主要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痛苦失败婚姻的比例过高,而幸福恩爱家庭的比例偏少,这样传达给受众的就是现在社会婚姻家庭是痛苦。有专家表示,“这类影视剧用大量篇幅刻画第三者如何破坏家庭的过程,过度渲染家庭的脆弱,既不符合社会的现实,又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中国国产剧中的家庭有很多像战场,夫妻间经常是对立的关系,结局也通常是离婚。

二是灌输婚姻就是“坟墓”的观念,将婚内生活表现得沉闷,缺乏生气,而将婚外恋写得有滋有味。《金婚》中的佟志与李天骄、《蜗居》中的宋思明与海藻,这几对婚外恋关系都写得缠绵而且富有人情味,这就在感觉上给受众一种误导:婚外恋比起婚内情似乎更符合人的本性,诱导着受众对婚外恋的同情和艳羡。

据统计,中国的电视剧观众的平均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都偏中下,这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也相对偏低。《金婚》的导演郑晓龙认为,“一些情感剧的剧情表象属于社会问题,但现在荧屏上夸大、渲染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这样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有婚外恋是合理的,也使一些小众夸张为大众问题对成年观众的情感观念也会产生误导。”

更有人表示:“社会的婚姻观、道德观、价值观被扭曲、被颠覆。我们每个人所曾经坚守的东西,我们的底线,我们的是非和原则,越来越受到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

四、家庭伦理剧的责任

《继父》导演陈家林认为,“婚姻和家庭永远是这个社会的支柱和基本组成部分,家庭婚姻问题也是最贴近电视

观众,最朴实深刻的问题。”④

家庭是人性培育的最初场所,是社会转型的敏感之地。每个人都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的认知结构有很大部分是由家长的经验继承而来的,家教、家规、家风在人的道德素质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⑤在中国,家庭伦理剧不仅要具有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还应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现实、培养共同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以及提高审美层次方面的发挥重要作用。

1、满足受众需求,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做受众“客厅里每天到访的一位睿智的健康的宽容的朋友”

受到群众好评的家庭伦理剧往往是建立在世俗和平基础上精神的同构与共生。”既能成功完成日常生活普通人的形象塑造,又能挖掘出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美、人性美。

相对于我国家庭伦理剧极力追求激烈的冲击,在理论观念上强调创作要表现正邪对立、正反相斗的斗争模式,韩国编导再现的是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最基本的人伦情感。它通过描写日常家庭琐事揭示人的内心,展示情感历程,宽慰人心,这类电视剧的内容“符合人们日常的心理节奏”。注重用和谐的家庭行式应对和化解社会的道德危机,注意从民俗和传统礼仪的强化来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抚慰处于现代社会压力下变得脆弱的人心,调节紧张的人与人之间关系。

2、用主流舆论引导非主流舆论,用正向舆论引导负向舆论

2004年10月中日韩三国电视剧导演聚首的一次研讨会上,韩国家庭伦理剧《看了又看》导演张斗翼表示,“老龄化、离婚问题等在三国都存在。离婚不能儿戏,我就是想用电视剧去影响社会风气”,“靠情化解矛盾,溶化冲突,维系家庭的和睦”。

用主流舆论引导非主流舆论。主流舆论是那些反映社会本质和时代前进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舆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公平、民主、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舆论,是时代的主旋律。用这一主旋律的舆论引导非主流的舆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用正向的舆论引导负向的舆论。负向舆论歪曲客观事物的真相为了追求刺激、看点,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家庭伦理剧要反映客观、全面、本质的现实生活,以消融、统一负向的舆论。

3、强化中国特色民俗文化

家庭伦理剧的热播为传播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但我国的家庭伦理剧生活细节缺乏,民俗的缺位,很少感受到中国特色文化。韩国将民俗点缀到电视剧内容的每一个角落,这项举措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2006年3月14日的一次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网络新闻自由问题,温总理提出了爱尔兰作家肖伯纳那句格言:自由意味着责任。家庭伦理剧作为最现代的信息载体和最直接的触摸婚姻家庭的信息传播方式,便成了影响社会文化发展和个体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将对新型道德的思考融入叙事之中,以情感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立场,以大量鲜活的伦理生活信息引起人们的反思,积极建设新型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 著,戴鑫 译:《传媒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②[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坦卡德 著,郭振之等 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310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4

④⑤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281、65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家庭伦理论文篇2

关键词:家庭伦理;道德理性;社会责任

家庭关系能否和谐,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处理家庭关系的合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家庭伦理。从传统上说,我国是一个重伦理的社会,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庭伦理为原则,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我国传统社会家庭伦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孔子则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为了实现恢复周礼的政治目的以及重构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本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孔子构建了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原则。孟子、荀子紧随其后,对家庭伦理的有关内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具体化,《孝经》则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对不同阶层和不同场合的孝做出了明确规定,使人们行孝有了可操作的依据,这就使儒家家庭伦理的思想体系基本成型”。

然而,由孔子创建雏形、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挥、《孝经》最终系统化的儒家家庭伦理,只不过是一种礼制的要求,是以行为者的自觉和发自内心的需求为条件,并没有相应的外在社会力量的约束和限制作为保证。所以,两汉时期开始将家庭伦理由礼入法,家庭伦理由此有了法的保障。此后的历朝历代,都坚持礼、法并重,注重依照儒家家庭伦理整治家庭秩序。

虽然在漫长的传统社会家庭伦理和相应的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其大的原则和框架基本上没有脱离孔、孟、荀所确立的家庭伦理体系。家庭伦理之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一直属于伦理型社会,正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因此,儒家家庭伦理无论对个人和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一直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在规范家庭关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儒家家庭伦理和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规范开始面临严峻挑战。儒家家庭伦理是以道德理性为基础而建立起来,它要求人们在做出任何一项行为选择时,首先应当考虑该种行为是否和道德要求,随着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儒家家庭伦理和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规范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争。家庭伦理的重心由以往“以孝为本”转变为“以子女为中心”,由此导致了家庭代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原来以“父”为中心向老年人倾斜的家庭代际关系发生逆转,“父慈”有余、“子孝”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成为家庭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些家庭问题的出现尽管有很多原因,但多数都与家庭伦理失调和家庭观念淡薄有直接关系。由于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因此,家庭伦理的失调也使社会伦理受到一定冲击,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不得不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去填补家庭伦理失调所导致的家庭问题。

尽管先秦儒家构建的家庭伦理的社会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以家庭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先秦儒家家庭伦理的人性特点却不会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至少可以说其中的一些原则和内容仍然可以运用于现代家庭伦理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之中。“用今天的眼光看,先秦儒家的家庭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既有尊重个体人权、倡导平等的一面,也有忽视甚至蔑视个人权利、坚守封建等级尊卑观念的一面。可以说是精华与糟粕并存、良莠混杂。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要构建既能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又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庭伦理体系,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对我国传统儒家家庭伦理进行认真的梳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改造创新,赋予传统家庭伦理以新的内涵,发挥其在调整家庭关系方面应有的作用”。

社会责任是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所需要明确和遵守的,个人在提高自身修养和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同时,重要的就是履行社会责任,或者说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促进社会和谐。而“礼”的思想在帮扶我们处理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在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孔子认为道德的根本作用是实现“和”,“和”是一切道德的精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就反映出孔子“贵和”的思想。孟子把“人和”视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说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的至理名言。荀子把人类“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的原因归结为“人能群”(《王制》)。《中庸》把“中”与“和”当做为人处事应当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认为人们的行为只有符合“中”与“和”的原则,才能处理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才能繁茂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先秦儒家“和”的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维护家庭团结,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乐群贵和”就要求人们把家庭伦理中的亲情仁爱推及社会,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的目标。为此,就必须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和《卫灵公》)以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做人的基本态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岂有与人不和谐之理;每个人都能这样想问题、做事情,岂有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不和谐之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孔子协会.礼记[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论语[M].中华书局 2006

3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克里斯蒂亚娜・克拉比什-朱伯尔,《家庭史》(第一卷上册)[M]袁树仁,姚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 儒家家庭伦理及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

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家庭伦理论文篇3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步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而且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这一宏伟的历史进程给中国传统家庭及伦理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家庭伦理文化正在发生着喜中含忧的深刻变化。在从以亲子关系为轴心的大家庭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的核心家庭变迁过程中,适应于传统大家庭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逐步解体,过去的有序被一定程度上的暂时无序所替代。这就导致了伦理道德规范真空现象的出现,许多家庭出现了许多道德异化现象。中国家庭的稳定性已经变得十分脆弱,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的观念也出现了偏差,家庭伦理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尽管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为了能使家庭成员树立起崭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家庭伦理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付出努力。

一、社会转型期家庭伦理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人婚姻伦理取向混乱

首先对婚姻严肃性淡化,导致婚姻稳定性下降。在转型期,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个人主义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势头,中国人的伦理精神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在婚姻观念、家庭生活方式上出现了种种越轨和失范现象。一些人视婚姻为儿戏,草率结婚,轻率离婚。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现在还呈继续上升的态势。2004年国家民政部公布的《200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指出,2003年全国离婚133.1万对,比上年增加15.4万对,继续保持了十几年来不断增长的趋势。尽管许多人士认为高离婚率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婚姻不稳定性的急骤增长,不仅对家庭伦理道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且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子女因父母婚变而得不到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以致使将来社会不得不接受不负责任的父母甩下的包袱。

第二,婚姻与资本(金钱、权力、美色)联姻。在婚姻关系中,金钱、权力、地位、美色等,均可以转化为一种资本,择偶标准往往变得更为世俗化与功利化:资本拥有量的大小。尤其有些人的婚姻观受到“拜金主义”影响,他们把金钱视作婚恋的唯一标准,把婚姻理解为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对爱情的考虑多会从实惠本文由收集整理出发,而把人品、感情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为了荣华富贵不惜牺牲爱情,以婚姻为代价去实现其凭借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权力、经济等问题;有的把眮体当摇钱树,卖身换钱,金钱交换肉体,肉体交换金钱的现象见怪不怪,一些女青年甘愿当男人的“二奶”、“情妇”,以致个别暴发户家里妻妾满堂,近几年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有人包”的谑语就折射出这种丑陋现象。在目前的经济浪潮当中,由金钱纠纷引发的离异、凶杀现象日益突出,引发干部队伍的腐败,大量侵吞国家财产。广东省揭发的贪污犯养情妇的高达95%以上,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一所大学的抽样调查显示,68%的女大学生将“经济能力”选为将来丈夫的首要要求。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对人们的婚姻情感冲击在不断加深。

第三,堂而皇之的未婚同居。过去的婚前同居和现在的“试婚”性质相同,都是指不履行任何法律手续的同居,双方象夫妻一样生活。这种起源于60年代欧美国家的现象,在我国随着贞操观念的砸碎,已成蔓延之趋势。人流数量日益增多,私生子问题突出,这不仅影响着家庭伦理,而且破坏了社会规范以及可能导致出现单亲家庭、单身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据1999年底至2000年初北京市两个城区的妇幼保健院对前往婚前检查的部分待婚青年所做的专题调查,发现男女青年对未婚同居表示可以理解的的高达76.3%。此外,来自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有男朋友的外来女工群体中,70%的人与男友同居。这些现象表明当代年轻人对那种重义务轻爱情,重责任轻享受的超稳定性婚姻模式的反叛,更折射出他们对传统婚姻模式的漠然。

第四,性道德滑坡。性道德是家庭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性道德的严谨与否,反映了一个人对爱情的忠贞程度,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目前就整个社会而言,人们对性的态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开放,社会舆论对当前出现的非婚性行为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宽松状态。与此同时,性领域的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如“养小蜜”、“天亮之前说分手”的“一夜情”等也对人们形成一定的诱惑和冲击,使很多人陷入了错误的性活动、性道德的泥沼,致使消灭多年的性病不仅死灰复燃,而且像瘟疫一样肆虐蔓延。此外,对重婚纳妾、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使人感觉家庭生活中散发出一股浓重的复旧气味。据廖申白主持的“转型时期伦理道德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对婚外情的态度:2.19%的人认为“令人羡慕”;7.71%的人认为“是个人私事,无可指责”;16.54%的人认为“可以理解”;37.61%的人认为“只能因人因事而论”;5.98%的人认为“说不清”;只有29.97%的人认为“应受谴责”。从70%的人对婚外情这种现象持不明确的否定态度来看,的确已有不少人已经丧失了性道德。无疑这将严重动摇婚姻的稳定基础。

2、家庭暴力事件滋长

家庭暴力包括有形的武力攻击和无形的精神强制力,其手段有殴打、捆绑、残害身体、凌辱人身、精神恐吓、限制人身自由和性虐待。它一般都是家庭成员中强者对弱者实施的,而家庭中的弱者便是老人、儿童和妇女,除了父母对儿童施暴,子女对父母施暴以外,其中丈夫对妻子施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近年来,由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的困扰,或感情不和,或利益不均,以及婚外性行为的增多诸多原因,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动辄以武力要挟,使对方无路可走,以至酿成流血事件,致残、丧命、奔走他乡正是暴力所酿后果。据统计,家庭暴力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十分突出,一直呈上升趋势。据2005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2.7亿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暴力而解体研究表明,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受到的伤害是最为隐蔽而持久的,一些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性格消极、孤僻、忧郁、残缺、缺乏爱心,走入社会后犯罪率高。

3、一些家庭代际关系失衡

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然而,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许多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俗话所说的“小看鲜,老看厌”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从一种生理性反映变成了实在的行动,个别家庭甚至“爱幼不敬老”。在尊老爱幼中,爱幼似乎不成问题,因为在绝大多数父母的头脑里,想到的更多的是亲情,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受感情的驱使,认为是应该的,对子女的管教保护认为是自己的权利,所以都能自觉履行。有些人对年幼的子女的关爱变成了无原则的溺爱,管教不足,放任迁就,结果使子女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奢侈浪费,不能自立自强,并且孝道观念公德观念淡化,道德素养低下。有些父母放松或者不管子女的教育,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他们在对待老人方面,却缺乏应有的照顾,漠不关心,甚至厌烦、嫌弃,视老人为“累赘”、“负担”,不愿承担赡养义务。尤其城市中的“倒孝”现象十分普遍,啃老、弃老、虐老(包括精神虐待等),搜刮老人的钱财,占据老人的住房,有的子女参加工作后,工资收入全部入私囊,继续吃、喝、用父母的,不仅如此,结婚时还要父母掏腰包。“儿子结婚,老子发昏”这是这几年很流行的一句话。更有甚者,一些子女甚至打骂,遗弃老人,给老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一些老人走上法庭状告儿女的不孝正说明此问题的严重性——中华民族崇尚多年的孝道观念在逐渐淡化。还有的家庭虽没发生这种问题,但在长、晚辈之间缺乏感情交流,精神赡养的质量偏低。子女对老人精神赡养的间断使老人倍感凄凉,因为亲情的冷漠是老人最不堪忍受的,精神上的毫无依靠现在越来越成为老人寂寞的原因。在还不能靠社会福利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来解决老年人晚年生活问题的情况下,如何调适亲子关系,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家庭伦理道德出现以上种种问题,虽然不占社会主流,但其消极影响却不容忽视,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背后有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文化冲撞等极其复杂的根源。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要解决家庭道德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除了加强法律的震慑作用外,更要凸显道德规范的矫正作用,这就需用改革精神研究弘扬中国传统婚姻道德中的精华以及借鉴西方国家一切有益于增强我国家庭伦理道德真善美的东西,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1、加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促进新型家庭伦理道德的完善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以及资源配置上的高效率,由此而来的市场伦理要求是公正平等、自由竞争、互利互惠、等价交换等等。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它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它总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家庭伦理最终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恩格斯指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现代家庭伦理应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性特点的发展功能和扩张功能,在实现人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的竞争意识。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家庭伦理作为一种意识范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市场的道德信条是公平竞争,而家庭伦理则应突出关怀原则,关心家庭成员的物质、精神和心理需求,使每个人在家庭中得到照料,感受在社会其它领域所无法提供的亲情与愉悦。尤其要使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利益能得到满足,因而市场的价值原则不一定适用于家庭。在家庭中我们实行的是“按需分配”,而不能搞“按劳分配”,家庭必须发挥自身的独特的救助、保障功能。今天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庭的心理慰籍和精神安抚的功能应不断强化。与任何时期相比,人们更需要一个充满民主平等、亲切和谐、长慈幼孝,夫妻恩爱的家庭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家庭伦理进行重新定位,把属于社会的还给社会,属于家庭的留给家庭,不以家庭妨害社会,也不以社会妨害家庭,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实现家庭伦理与社会现实的重新整合,这是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向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现代家庭美德归纳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种归纳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又继承、融合了传统的美德,因而将之作为当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毋庸质疑的。总之,在体制转换、社会转型、新旧家庭伦理道德并存交替时期,确定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对于克服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真空、不清、失灵、冲突及其所导致的家庭伦理道德认同上的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营造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的血缘关系将趋向松散,而人们的业缘关系将趋向紧密,因此,家庭伦理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通过全社会各种组织和力量共同关注人们的家庭伦理教育,才可能使家庭伦理教育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对此加强领导和规划,宣传、文明办、妇联、街道乡镇、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单位要认真组织落实,全社会所有家庭和成员都要参与,这样才能形成气候、形成势力、形成风气,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并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

第一、优化家庭伦理建设的社区环境

大力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家庭文化建设是妇女工作的传统优势领域,开展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重塑家庭新风,是新形势下妇联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各级妇联应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家庭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在活动内容上,不断增添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和有关婚姻家庭道德义务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在活动方式上,抓好示范工程,树立“五好文明家庭”的示范典型。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典型的事迹感染人。进行大量的宣传、教育、总结、表彰、推广工作,使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与现代家庭生活紧密结合。最近几年各地进行的新人新事、文明家庭、模范夫妻、好儿童、文明楼院等评选表彰活动卓有成效,大大促进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发展,今后仍应坚持并创新。此外,还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促进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家庭凝聚力,以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安定。文明幸福的家庭不但是社会的“减压阀”,而且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一个从小在家庭中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比较容易地培养起职业道德品质。文明幸福的家庭在这里又成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在活动范围上,走出家庭小天地,步入社会大舞台,以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家庭成员社会公德意识,达到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第二、建立公正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

社会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或集团当中,相当数量有组织或无组织的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件、行为、现象或人物所发表的意见或议论。社会舆论直接引导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公正健康的社会舆论直接影响着家庭伦理的内容。因此,要营造有利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以电影、广播、报刊、杂志、图书,新闻为主体构成的大众舆论传播体系,具有权威性强、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特点,容易被家庭成员作为道德标准而接受。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理直气壮、旗帜鲜明、满腔热情地宣传见义勇为、孝敬老人、恩爱夫妻、教子有方的先进典型及他们的家庭道德观念,鞭鞑那些不道德的家庭生活观念和行为,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形成完善,提供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国家应该通过宣传舆论工具提供正确的社会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减少人为的或政策性的夫妻两地分居现象,加快民居工程建设,改善家庭居住条件;充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家庭的各种后顾之忧;在人口和家庭等科学研究的规划中,有计划地发展对家庭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三、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是进行系统家庭伦理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获得某种知识技能,以便将来升学或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至于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却缺乏应有的重视。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但是,情感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它关系到人的素质和人生道路,关系到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而在当今学生中出现的铺张浪费、不孝敬父母、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父母杀死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子女杀死父母的违背伦理的现象,以及早恋、早孕等,都体现出当代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责任感,因此在学校中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家庭伦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伦理建设构成教育伦理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目前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作为具体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抽象教育者的家长群体,普遍体现价值观定位上的偏差,存在着与教育伦理道德的不和谐。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继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伦理精神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掌握科学而合理的教育方法。

对家庭教育伦理的研究,主要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善恶矛盾及其运动关系,家庭教育的道德理想、伦理规范及其进步机制。从教育伦理学的角度看,家庭教育至少意味着一点,即育儿成才。育人成才论一方面强调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对儿童的抚养培育,使个体实现自然人的进化,成长为体格健全的自然的人;另一方面强调对儿童教化使之成才,使个体实式社会人的进化,成长为合乎教育目的的社会的人。育人双才论探讨的是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被教育者的儿童个体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由于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作为儿童最早的也是终生的教育者的父母责任重大,他们必须具备符合教育伦理规范的家庭教育目的观、价值观、道德观、育儿观及其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其具体实施过程也应该合乎教育伦理道德,这样才能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

一、加强家庭教育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提倡、弘扬善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善的方面,使家庭教育真正对个体的全面发展、人格塑造起到促进作用,真正体现教育的伦理特性和道德要求,家庭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正如有的教育伦理学研究者所主张的,“使教育成为善的事业,更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是教育系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使命和必然追求”。探求教育伦理规范的建设,以善律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教育现代化呼唤家庭教育的现代化,也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伦理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家庭教育伦理建设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依法治教,即努力调整教育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把教育建立在法制基础上,使教育服从法律规范;要求以真律教,即按教育自身的科学规律办教育;要求以善律教,即以正确的伦理观念来规范教育,而后者会对前两者产生明显的积极互动性影响。所以,教育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包含了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的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当前,家庭教育学还只是发展仅仅20年的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社会重视普遍不够,因此,人们对家庭教育伦理规范的意识和建设就显得更加薄弱,理论研究更是缺乏深度和成果积累。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也明显缺乏伦理道德的有效约束,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化的要求离现实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加强家庭教育伦理规范的建设,促进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家庭教育伦理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代化的教育无法容纳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陈旧的家庭教育,也无法容纳与时代精神根本冲突的、陈旧的家庭教育伦理。只有建立一个新的、完整的家庭教育伦理规范体系,才能应对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二)家庭教育伦理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仅包含经济层面的现代化,还意味着政治制度革新、社会发展、教育的吐故纳新、传统美德的弘扬、家庭伦理的建设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然而,当前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革,它对作为社会最基本单元的家庭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作为教育者的父母,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重视和要求以及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难以挣脱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结果矛盾与困惑重重,教育的实施处于两难境地。除此之外,社会上也缺乏一套强有力的教育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这一特殊的教育职能的发挥,使家庭教育处于茫然无措的道德困境。

二、当前家庭教育伦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伦理的问题,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伦理缺失和不合道德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需要建立在理性的、正确的、崇高的目的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按照这一目的和要求,促进个体全面成长,引导个体趋向于真善美,体现出家庭教育的伦理追求。这对作为教育者角色的父母提出了家庭教育价值观念、理性判断等方面的系列要求。但目前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作为具体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抽象教育者的家长群体,普遍体现出目的观和价值观定位上的偏差,存在着与教育伦理道德的不和谐。

(一)教育内容上的重智轻德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倾其所有,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培优班,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精疲力竭。但结果怎么样呢?不少家长反映家庭矛盾不断,孩子不懂得关心他人和集体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家庭教育中只重智力开发,轻视或忽视思想道德教化不无联系。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确实在能力、技术等方面给个人越来越大的压力,因而不少父母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提高竞争的技巧和能力最为重要,道德不道德是社会的事情,与家庭教育无关。“小孩子小偷小摸不算什么,长大了会改的;学习不好可不行,将来要吃大亏。”这种“以分为本”,重智轻德的观念如今似乎很普遍,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关系紧张,孩子出现自私、任性、撒谎、懒惰、不尊敬师长,“望子成龙”、“读书成才成大器”成为许多教育者对儿童唯一的价值追求;而一些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家庭教育传统美德,如德育为先、艰苦朴素、热爱劳动、敬业奉献、乐于助人、同情尊重等,在教育者的价值定向上则受到忽视;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集体主义精神相联系的一些重要品德更是遭到冷遇。

(二)教育价值目标的功利化

家庭教育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极端“功利”和“自我”的价值观念从潜意识逐渐成为相当部分家庭的主流意识。“不少家长向子女灌输的学习动机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上重点名牌大学,从事热门专业的学习,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份高收人。如果将中间过程加以省略,就变成了—读书就是为了高收人。"家长们将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价值取向完全移至到家庭教育中,这样培养的出来的势必是价值取向单向度的人;同时,家庭教育往往把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从小灌输给儿童,过分注重个体得失,权利与义务、奉献与社会协作等集体主义价值观走向淡薄与模糊,对个体价值实现的关注大大超过对社会价值实现的关注,以至形成两者对立的局面。家庭教育出现道德滑坡,民主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教人向善的功能显得苍白,无论对于个体本身的发展和完善或社会、民族国家来说都是可怕的。这样的家庭教育,又怎能未来与人格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去契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三)教育方法、手段上的不当

1.重言传轻身教。所谓言传,是指父母、长辈借助语言活动,用说理的方式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进行的传导和影响;身教是父母、长辈用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实施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言传,又重身教。但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不少父母却将言传和身教割裂开来,教给孩子的是一套道理,而自己的行为却与该道理相悖。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诚实,可自己在生活中却对别人说谎,那么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就难以信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要重视对孩子的说理教育,更要重视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榜样。模仿是孩子的一种重要心理特点,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天长日久,父母的作风、品德、性格爱好、气质特点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前苏联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过度或不及。很多父母过多地参与子女的问题解决,表现为过度关心,过度照顾,过多干涉,孩子只是父母期望获得某些结果的任意加工的“原材料”,在亲子关系中只能被动地承受。成人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着成人预先设计好的成长轨道一步一步煎进。有的父母察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对孩子的许多行为都严格限制,横加干涉,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间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相反,有些家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放任自流,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知识,有些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心理发展对日后成长的重要作用,认为孩子小,只要不生病就行了。信奉所谓“树大自然直”的道理。家长放弃教育的责任,看到子女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这类家长有的本身素质就不高,根本谈不上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也不会与学校教育很好地配合。使得子女好的素质不能形成,坏的行为得不到纠正。过犹不及,两者都是有害的,必须遵守适度的原则。 转贴于 正因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方法方式等方面不合规范,造成了当前家庭教育实效低靡,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和教育者的愿望往往适得其反,儿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产生了如逃学厌学、心理疾病、道德低下等系列困惑,德育为本、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中华民族的传统家教美德,在现时一代受教育者的身上体现微弱;相反,当前出现了明显的道德滑坡,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成为当前社会违法犯罪的主体,他们被称为“幸福的年代里不幸福的儿童”。总体上说来,当前家庭教育效果低下,教育现代化的背后伴随着的是家庭教育伦理道德的失落。

三、加强家庭教育伦理建设的途径

家庭教育的现实道德矛盾和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建设。那么,现代家庭教育究竟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伦理规范的基础上?它要求我们遵循什么原则?“总体上说,现代教育的道德进步,既依赖于整个社会环境条件的支持,也需要教育伦理学的理论指导,更离不开教育系统自身的建设、改革与发展。”

(一)首先继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伦理精神的精华

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传统美德,认真研究和吸取儒家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合理内核,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教育需要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通过建立和倡导这些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教育要求的伦理价值体系,清除那些残留的、不合时代精神的旧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提升家庭教育的道德境界,应该作为总的、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例如:德育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身作则、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以天下为己任等等,一向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十分崇尚这些关系间的和谐发展,家庭教育首先就是培育、启发个体的这些道德性,追求家庭共同体的幸福、和谐和发展。这些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对于现代家庭来说,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家庭教育所需要的基本伦理准则。挖掘这些家庭教育伦理价值的精华,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富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应该成为当前伦理建设的首要内容。

(二)其次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

“现代教育应追求并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是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一个重要现实要求”,“它要求现代教育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尊重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从而生动、活泼、有效地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整体要求,促进个人全面提高素质,形成完整的个性”。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它同样应该被视为现代家庭教育最高的伦理追求。家庭教育现代化对家庭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必须从封建传统的家庭本位换位到现代意义的儿童本位,把自觉追求和全面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目标追求和基本的价值尺度。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理想个体的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因而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进行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教育,其具体内容应该是教儿童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

(三)最后是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掌握科学而合理的教育方法

全面准确理解家庭教育的内涵,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家长要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最主要的不是依靠别人,而要靠家长自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自我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应注意在权威与民主、严与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教育方法之间做到适度,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及。

家庭伦理论文篇5

>> 通俗情节剧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儒家文化与公司伦理 浅谈儒家文化的教育意义及思想影响 浅谈儒家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浅谈儒家文化与齐鲁民风 祭孔:儒家文化的时代印记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的思想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根在乡村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论儒家文化的复兴 儒家文化的现代命运 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 论家庭伦理剧中的矛盾冲突 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浅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浅谈儒家文化对构建生涯规划体系的启示 浅谈儒家文化对当代人际交往的影响 浅谈儒家文化与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比较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谈家庭伦理剧中的儒家文化 浅谈家庭伦理剧中的儒家文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宋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主要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家庭伦理剧中,儒家文化更是处处可见。家庭、仁义、和谐贯穿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本文将从家庭伦理剧的界定、儒家文化的展现、家庭伦理剧的最终归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家庭伦理剧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家庭伦理剧的最终发展趋势。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儒家文化;家园;和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073-02

一、家庭伦理剧的界定

《中国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类型研究》一文中指出,“家庭伦理剧就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题材的通俗剧。这类题材的通俗剧往往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将家中发生的事件,如爱情、婚姻、婚外恋、多角恋、、家庭解体、妇女独立、老人和儿童等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搬上屏幕,引起人们思考,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1]”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正是一种伦理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架构,以血缘关系为依托,指引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及感悟,是影视作品创作的良好素材。

二、儒家文化的展现

由于儒家文化在我国正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以家庭为主的家庭伦理剧中,必然离不开对儒家文化的探索与展示,儒家文化充分地渗透在家庭伦理剧的每一个方面。

(一)“家”的概念与孝道的展现

千百年来,儒家文化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心中,因而在自身的行为约束与道德准则上,往往按照儒家的礼仪规范要求自身。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血缘的尊重与对孝道的崇尚。

家庭这个概念是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2]。家庭是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血缘构筑。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将“家”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家庭不再单单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等,更是指一切关系的总和,可以指相关的无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可以指相关的家族。而家庭伦理剧中展示的正是这种被放大了的“家”。

电视剧《好大一个家》讲述的是一个即将拆迁的大家庭的故事,这个家中的许多人物并没有血缘关系,但相互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男主人公尤曙光与妻子赵迎春离异,娶了女主人公李婉华,李婉华的女儿豆豆与尤曙光的女儿尤优成为了无血缘关系的姐妹。赵迎春嫁给了王大冲,而尤优嫁给了王大冲的儿子王浩,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一部4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虽然剧情跌宕起伏,但始终离不开这个家庭。而这种对家庭的热衷,正是源于中国人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对家的依赖。

此外,对家庭重视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孝道的宣扬。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为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见,儒家传统文化中对孝道极为重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好好侍奉父母。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如《丑娘》《双面胶》等违背孝道的电视剧,但人们更希望电视剧中展现出一幅父慈子孝的场面。《好大一个家》中,尤曙光虽然与妻子赵迎春离异,但并未隔断自己与岳母一家的关系,仍将岳母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这样的温馨场面正符合了儒家思想中,对孝道的要求。

(二)以“仁”为主的道德理念

儒家文化以孔子所提倡的“仁”为核心,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在孔子眼中,“仁”为万事之本,安身立命之所。而对于仁的理解自古有所不同,简单来说,仁就是人与人的相互友爱、帮助,对待他人的温和宽容以及兼济天下的情怀。这种温和的态度以及万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是与西方的斗争哲学全然不同的,因此也构成了我国以及亚洲许多国家的特有道德准则,而这种准则,更是贯穿电视剧的核心思想。

当下的家庭伦理剧虽然接受了许多西方思想而发生改变,加入了许多矛盾丛生的场面以引起观众的兴趣,但在观众眼中,电视剧中最为核心的主题思想必须是“仁”的展现,人与人之间爱的力量与人性的善良。电视剧《好大一个家》中,充满了戏剧性,其中,最值得人称赞的就是女主人公李婉华。当尤曙光与李婉华结婚,开始过幸福生活时,前妻赵迎春突然醒来,这给了一家人不小地打击。一方面,家人欢喜赵迎春的康复,另一方面,家人也不知如何解释她被离婚的现实。在这样情况之下,尤曙光夫妇为了照顾病人,甘愿合伙为赵迎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这样的友爱与情怀,正是对传统儒家思想良好地继承,也正是孔子眼中“仁”的真正体现。

此外,“仁”的思想也表现在“君轻民重”的“民本”思想上。《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曾写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在儒家文化中,一直看重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作为反应普通人生活的家庭伦理剧,更是将大量的笔墨放在反映人民的生活上。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着力于反映普通人安贫乐道的幸福生活,如《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等。电视剧《好大一个家》中,涉及的是比较敏感的拆迁话题,同样是拆迁,这部电视剧不同于《蜗居》等电视剧的着眼点,拆迁的老板不再是趾高气昂的富人形象,而是尽量满足大众需求的服务者,拆迁过程也完全按照法律规定,当群众堵在公司门前时,老板没有采取暴力手段,而是按照群众要求进行协调。这样,给人们展示了一幅重视民生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了国家对底层人民的尊重。

(三)讲信修睦的和谐观念

《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曾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这是儒家文化中的理想社会,人人无私利,以诚相待。

在一段时期的家庭伦理剧中,为了吸引观众,制造了许多不符合社会伦常的情节。如《婆婆遇上妈》中,婆婆因不喜欢儿媳妇而为儿子找小三;《家产》中,兄弟姐妹为了争夺家产打得不可开交,这些都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提高,电视剧开始追求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好大一个家》中,虽然起初也是矛盾重重,但这些矛盾都是合情合理的或者是无意之中制造的误会。唐一品与王大冲为了争得李婉华的芳心,采取了许多手段,但都不违背人情常理。赵迎春在得知自己误会尤曙光与李婉华后,立刻醒悟。整部电视剧充斥着善意的无奈与理解。又如电视剧《幸福来敲门》中,全局可以说没有一个反面角色。当人们看了太多的争斗之后,只有这种和睦的大团圆生活可以慰藉人们的心灵,让人们重新回到平平淡淡的生活之中。

三、家庭伦理剧的归宿

从《渴望》开始,我国家庭伦理剧经过了多番的变化。大量的矛盾冲突短时期内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但长此以往,此类作品将很难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需求。鉴于此,当下的家庭伦理剧创作已逐渐转向对家庭的回归与传统的认可。

(一)回归家园

家庭价值被削弱和忽视,“人类中心论”大肆宣扬,但这种“人类中心论”又导致人类对自然界无情的征服和掠夺,造成了人类的生存与思想的危机[3]。创作者们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对家庭的回归,并非要求家庭伦理剧忽视个体存在的价值,而是将个体放在家庭中,赋予个体更合理的位置。

作为影视艺术的研究者,可以看出,虽然在电视剧中,创作人员都是尽力展现一个意想不到的剧情。但是,创作者们还是不自觉地给观众一种圆满的感觉。当下,家庭伦理剧如此火爆,不得不说与创作者善意的倾向有很大关系。任何人,都希望给观众营造一个温馨的叙事环境,都希望继承传统的文化价值,因此,和缓的故事与平淡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当下电视剧中最不可缺少的。

(二)情感价值的矫正

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家庭的迷茫与困惑,近年来,家庭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快节奏的城市当中,对父母的顺从以及对大家庭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化。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期望在电视剧中看到孝顺长辈,恭简礼让的美好画面,去填补现实中情感的缺失。电视剧创作者们也关注到这一需求,缓和冲突、构建和谐情感,着力展现良好的家庭相处模式。

电视剧《好大一个家》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作品在展现时,注重了“度”的把握,既可以娱乐大众,又宣扬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让观众在耳融目染中受到教育。这样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叙事技巧,无需特别的与众不同,平淡中完成了情感的表达,传递了美好的思想,实现了文艺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由冲突走向和谐

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无法摆脱圆满性的艺术要求,在有限的情节之中,在一定的压抑之后,一定要得到一种圆满性的释放[4]。近几年的家庭伦理剧虽然将各种矛盾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在最后总是给人们一个更容易接受的结局。《金婚》中如此复杂的生活,几乎年年发生意向不到的事情,但最终还是以老两口牵手离开作结;《好大一个家》中,关系错综复杂,但就是这样复杂的关系,最后也给了观众一个传统的大团圆。八方街的老邻居们重新回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最后,年三十的团圆饭上,连唐一品都放弃了昂贵的别墅,回到群众中来。这样的和谐温馨场面,正是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符合了观众对电视艺术的要求。

四、小 结

家庭伦理剧作为展现现实社会的一个剧种,必然离不开对人们日常生活情感的真实反映。只有充分了解儒家文化的传统精髓,才能更清晰地了解观众的所需所想,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才能创作出《好大一个家》《幸福来敲门》等这样优秀的电视作品。

家庭伦理论文篇6

浅析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一生非常注重http://家庭伦理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等家庭伦理观,对后世影响深远。《论语》中也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家庭伦理的经典论述,不仅奠定了最初的家庭伦理思想的根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一、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内涵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多方面内容,在这里我主要谈三个方面:一是“孝”;二是“敬”;三是“修身”。曾有人问孔子为何不从政,孔子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5]可见孔子对孝悌的观念十分重视,并视之为政治运作的基础性工作。由此,“齐家”是为了“治国”,则“孝”在孔子心目中既是“齐家”的核心,亦是“治国”的基础,倡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施于有政”[5]。所以,“孝”是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孝”、“敬”和“修身”便构成了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体系。(一)孔子关于“孝”的基本内涵1.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西周孝讲究孝慈合一与孝友结合,却不曾把孝与悌联在一起,而《论语》中则多次以孝悌联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同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同上)孝悌相联,表明了“悌”的地位的提高,这也是孔子对孝的发展。孔子认为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出门在外要友待他人,为人要诚实讲信誉,这样才能达到或接近于“仁”的圣境。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起来如果说孝之精神本质在于敬,那么如何用行动表达或表现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做是孝。《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强调的是,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二)孔子关于“敬”的基本内涵1.要赡养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当我们的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候,并且身体很健康,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况下。我们为人子女的可以在外面好好闯荡一番,开拓眼界,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打工挣钱或经商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增加家庭收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父母子女两方面都受益;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父母年老体衰,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了,那么我们为人子女的就必须待在父母身边,担当起照顾父母的责任。毕竟父母年老,余下的时日不多了,特别是当下父母们都普遍感到精神的空虚、寂寞。如果有子女在身旁悉心照料,不仅生活无忧,而且在精神上也可以到巨大的慰藉,这是父母们都很渴望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对“不远游”作辩证的思考。2.以“礼”待父母樊迟问何谓“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对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当我们的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候,我们为人子女的必须从内心深处尊敬、爱待父母,时时刻刻要想到用“礼”来与父母相处,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共同为构建和谐的家庭而努力。其二,如果我们的父母已经逝去,那么我们也要用符合“礼”的规范来安葬父母,祭祀父母,这才是真真正正符合孔子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本意的。而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与孔子“礼”待父母的初衷相左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很多年轻子女不礼待父母,与父母说话总是粗语相向,根本不能与父母进行善意的沟通;还有对父母的礼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生,不好好照顾父母,等父母逝去后,又把父母“风光”大葬,为父母修建豪华的坟墓,等等。可以说这完全不符合孔子“礼”待父母的实质内涵,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认真思考,辩证地看待。(三)孔子关于“修身”的基本内涵“修身”,是孔子学说中实现一切道德

转贴于 http://

目标,进行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它是建立家庭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大学》中有一句话:“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余英时先生谓:“中国人基本上相信,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所以翻来覆去地强调“自省、自http://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之类的功夫。这一观点说明了“修身”为什么居“修齐治平”之首的原因。所以孔子才会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矣是皆以修身为本。”人所具有的价值自觉能力,使人人的修身都成为可能,因而修身对于全社会具有普遍意义。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一番工夫,人在特定的道德体系内便可达到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二、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前,但对于我们今天所开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以“孝”、“敬”、“修身”为支撑的家庭伦理教育体系,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现实蓝本。(一)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利于忠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匡扶社会正气忠孝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心和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现代人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各种欲望日益膨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上倍感寂寞,特别需要子女的精神慰藉。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是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人格,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利于家庭伦理教育的推行,为现代家庭伦理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蓝本,有利于搞好现代家庭教育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最初接受教育的场所,早期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家庭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张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伦理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时开始进行,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敬”、“修身”的知识、增进孝敬感,磨炼孝敬的意志,巩固孝敬的行为。在这方面,孔子《论语》中有许多相关论述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赋予其时代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科学现代的方式去影响子女,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前进。如“感恩讲座”、“亲子课堂”等都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可以参看青年励志演讲家邹越先生的演讲视频,非常有用。转贴于 http://

(三)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利于学校德育的顺利开展,为学校德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丰富的知识宝库,促进校园良好文化风气的形成伦理http://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敬、“修身”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性地开设“孝”、“敬”、“修身”及其相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敬”、“修身”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忠孝理念。再者,学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敬”、“修身”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敬”、“修身”的乐趣。(四)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青少年要想健康成长,长大以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继承者和合格接班人。必须加强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迷失了方向,要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勤奋工作,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回报父母。而学习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对我们做到这些十分必要,从孔子关于家庭伦理思想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所以,学习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成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既然孔子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具有如此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作为孔子家庭伦理思想核心的“孝”、”敬”、“修身”的伦理观,历来是我国家庭伦理教育的主导思想。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对现代家庭伦理教育的推进,对学校德育的顺利开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大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并把它发扬光大,使之具有时代气息,泽被后世。转贴于 http://

家庭伦理论文篇7

一、伦理和道德的差别

罗国杰教授认为摘要:“汉语中,‘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而且和英语中的Ethics和Morale的词源涵义暗合。”(注摘要: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注摘要: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北京大学魏英敏、金可溪在对中西有关伦理和道德两词的运用分析后认为摘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道德’和‘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因此道德现象又可叫做伦理现象,道德行为又可称为伦理行为,道德判定又可以叫做伦理判定,道德学又可称为伦理学。”(注摘要: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是,作为一种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工具,笔者宁愿将二者区分开来。

其实在上述观点中,作者在肯定“伦理”和“道德”的相通之时,也承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罗国杰教授认为摘要:“伦理”和“道德”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注摘要: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魏英敏、金可溪两位教授则认为摘要:“就西方而论,‘伦理’和‘道德’两个词,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注摘要: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在其《伦理和义务》一文中也提出摘要:“黑格尔曾对道德和伦理作了区分,在他看来,道德主要和‘应当’相联系,并展开于良心等形式中;伦理则涉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结构。”(注摘要:杨国荣.伦理和义务[J.上海摘要:学术月刊社.学术月刊,1996.6)

同样,笔者也同意这种对道德和伦理的区分,非凡是黑格尔的区分,体现了他思想的深刻明晰和独到之处,对笔者的思索和写作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本文试想在黑格尔区分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文化的特征,将伦理和道德作进一步的厘定。

在此必须指出,儒家伦理是从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出发去表述自己的伦理思想,并以此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现实的本源即是家庭,由家庭人伦推而广之,形成了家和国的难解难分。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受到多年西方文化,非凡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冲击,尽管市场经济发展在中国已轰轰烈烈,但是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谢遐龄在中国最具影响的社会学杂志《社会学探究》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摘要:中国社会依然是伦理社会。(注摘要: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北京摘要:社会学探究杂志社.社会学探究,1996.6)

勿庸置疑,在中国社会,“伦理”是一个现实的概念,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一个最能体现中国人道德思想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概念。中国的道德是伦理,是伦理道德。 道德一词在我国古代的解释是摘要:“道”,即道路,引伸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的意义。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体。老子说摘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就是实行某种原则,心中有所得。“德者,得也”。按庄子的理解,“物得以生为之德”,强调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

在古代中国,这种建立在内心规则、信念基础之上的道德理解,体现了对道德的形而上思索。但是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的思索失却了主导社会的机会。在儒家,虽然其道德思索具有某种程度的形上性,但其道德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家庭人伦出发的,再加上其道德实践中注重人伦之“礼”,因此,儒家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注重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

和此不同,在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标志的西方文化,要么对人进行类的抽象,以理性作为建立道德大厦的基础;要么对个体作“超越的突破”,将上帝作为个体永世追求的道德目标。因此和古代中国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伦理性道德不同,西方的道德是建构在对人性的抽象和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这种缺乏以家庭为背景的人伦之理的道德,形成了和中国伦理性道德的明显分野,也构成了西方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是西方社会发展至今的原始动力,也是解释现今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主流和种种社会矛盾的最本源性的、最权威的典章。

二、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

(一)中西道德价值文化的不同发源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来自人们对现实的思索和回应。而对现实的不同思索,则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上的差异,非凡是价值文化上的差异,会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取向及其行动结构。中西价值文化的差别,最集中地体现在“伦理”和“道德”的差别。很显然,这种差别来自于不同的思索着的“现实”。

中国的“伦理”性道德价值,来自于对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最初级的群体——家庭,及由此构成的现实社会的思索。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农业生产是人们主要的经济活动。由于经济活动的简单化,使绝大多数百姓一生基本生活在家庭中。由此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们面对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村落,实质上基本是一个扩大了的大家庭。人们日常的主要社会行动是家庭性的行动,人们面对的社会关系主要也是大家庭的关系。因此从家庭出发,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伦理性道德,就成了人们日常行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正是立足于对这种现实的思索,从而创立了儒家伦理思想。儒家伦理从其产生一直到今天可以说已变成了中国价值文化的基因,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左右着中国人基本的行动,构成了现实中国社会行动结构的基本面貌。

家庭伦理论文篇8

【摘 要】从古至今,佛教对中国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研究佛教信众家庭有助于了解其具体状况,为发挥佛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有一定的帮助。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佛教信众家庭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佛教;信众;家庭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世界上拥有较多的信奉者,绝大多数的佛教信众生活在亚太地区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佛教信众的家庭状况则可以视为佛教影响力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佛教信众家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看出佛教发挥其影响力的范围、程度和趋势,以及家庭在佛教氛围的熏陶下所具有的表现、特征,从而发挥佛教对家庭、对社会的积极作用,避免其不利影响。为此,国内外学者对佛教信众家庭的研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力图从国内、国外学术成果两个角度对已有的佛教信众家庭状况研究成果作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者对于佛教信众家庭的研究成果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时代的佛教信众家庭在广泛的佛教文化的熏陶下所产生的文化、伦理、生活等方面的特征、变化和影响。邵正坤在《试论北朝家庭的佛教信仰》中,论述了北朝家庭热衷于实践和功利的佛教信仰特点,以及家庭成为单元的原因,即环境的熏染和家人的有意弘传两个方面;邵正坤在其另一文章《对北朝家庭的影响》中,描述了佛教自身从精深的哲理和思想,向世俗的、大众的精神寄托和心理追求转变的过程,以及由于佛教的力量所造成的北朝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杨梅的《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论述了遁入空门的唐朝僧尼依旧与其原来的家庭家族互为依存的关系,侧面说明了佛教在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世俗化和本土化的特点。段塔丽的《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及对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影响》论述了唐朝时期,佛教的世俗化对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影响。张国庆在《论辽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一文中,谈到了辽代中后期的家庭,特别是处在长城以南燕云地区的汉族下层民众的家庭,在思想、财产、行为、习俗等四个方面接受佛教文化后所产生的影响。刘晓飞的《吾以尘缘事梵刹——试析金代汉族家庭的》,描述了金代时期汉族家庭崇信宗教的情况,所具有的行为特点以及信教行为对金代汉族家庭生活的影响。唐吉思在《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家庭伦理的影响》中,论述了藏传佛教所倡导的孝道思想和家庭夫妻伦理观,与蒙古族自古流传的孝亲思想以及家庭伦理观的结合与同化。

第二,从当代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无结构访谈等研究方式,研究了当代社会不同地区的,特别是佛教信仰与信众家庭生活的关系。王海霞在《晋北古村镇佛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中介绍了晋北地区佛教的生存现状,以及佛教“在地化”、“仪式化”的特点,又描述了晋北地区的吴官屯村和五台山东冶镇的居民日常家庭生活,在佛教的影响下包括饮食、语言、丧葬、嫁娶等等各方面产生的变化和趋势。崔丽霞的《社会转型期农村社区佛教复兴现象研究——以甘肃省庄浪县南湖镇个案为例》提到了佛教在农村社区的复兴,对信众家庭带来的影响。陈艳在《转型时期的农村宗教团体研究——以皖中大司村为例》中论述了农村的宗教团体对于普通民众家庭生活的显功能和潜功能。李向平的《“信仰但不归属”的佛教信仰形式—以浙闽地区佛教的宗教生活为中心》一文中提及佛教信仰的家庭化特点,从佛教信众的文化程度、职业、结婚与否等方面可以看出信众家庭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三,从佛教本身的角度。研究者通过阐述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指出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关键就是与家庭伦理特别是孝道的融合,而佛教本身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于信众家庭的各个方面乃至社会有着巨大的意义。王月清在《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写到佛教的伦理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并且佛教是以“孝”这一最基本的家庭伦理为契合点来进行本土化。杨明的《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一文写道,在家庭伦理观念上, 从印度佛教向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日益突出孝道、重视孝亲的过程。圣严法师的《佛教的家庭观》,描述了佛化家庭的建立,以及佛化家庭的经济生活、家庭生活、教育观等等。陈兵的《佛教的爱情婚姻观》则为佛教信众的爱情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婚姻家庭问题提供了相关的佛教教义的指示。

(二)国外学者对于宗教与家庭的研究

国外学者有关佛教信众家庭状况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但是对宗教和家庭两者联系的研究却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社会学鼻祖孔德特别强调宗教在缔造秩序中发挥的作用,孔德指出,一个家庭之所以能够形成稳定有序的秩序,主要是因为家庭内部的夫妇以及与其子女之间的亲情之爱,而一个社会要形成经济、政治的稳定有序,则是通过社会不同职业的分工与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的,但是真正能够使两者达到和谐一致的重要元素是宗教,因为只有“心灵和精神的合作”,对于社会和家庭的统一来说,才是“不可缺少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作为若干家庭联合体而形成的家族,以及各个家庭内部所具有的宗教气氛,都会影响整个家族人的心理特征以及精神特征,同时也表现在人们对自己职业的选择上,不仅仅是对家族物质财富的继承,也受到了宗教氛围的影响。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在总结宗教的功能时说道,家庭对祖先的安葬和崇拜遵从宗教的制度和礼仪,家族中不同家庭之间的联盟由此得到了加强,祖先的墓地从宗教中获得的神圣意义可以制止家族中发生的不和谐行为,这就使得家庭作为一个小型社会团体能够持续的得到巩固、发展、壮大。社会学家麦尔弗德·E·斯皮罗在《缅甸人的超自然主义》一书认为,在社会结构的变量中可以得见对宗教的认知基础的解释,这种解释同样可以在家庭的各种变量中找到。对于家庭的变量来说,宗教维度在这里是作为一种依赖的变量而出现的。在这些联系中,家庭又一次发挥了一种战略上的作用。宗教社会学家利利亚尼·沃耶在《宗教姿态的社会学》中写道,在节日里举行公共宗教活动,人们对这种宗教活动的支持,既是社会化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同样也是地方性文化的产物,家庭在这种地方性的文化中扮演者重要且有效的角色,家庭坚持公共宗教活动,使得去教堂参加礼拜,参加弥撒成为了一种制度,甚至是一种文化体制。社会学家丹尼尔·赫威尔-列格在《宗教与记忆》中将宗教解说为“是一种不断涉及到传统权威和信徒家庭的连续性的信仰方式”。在现代社会,宗教记忆处于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既涉及“对连续性的想象”方面,又涉及“家庭方面”。

二、简评

国外学者关于佛教家庭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这与佛教的分布范围,西方人的信仰习惯有关,这些研究成果中多是关于宗教与家庭的研究,而且主要是从较为抽象的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但就其内容来言,学者们之间的成果也是互相补充的,分别从家族秩序,职业选择,祖先崇拜等方面对宗教对家庭家族的影响,家庭在推动宗教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阐释,为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

对国内而言,学者们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佛教信众家庭进行研究,包括无结构访谈法、个案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且多是从实证角度开展研究。就研究内容来讲,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为中国古代社会,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佛教文化对不同朝代信众家庭的影响,以及信众家庭在佛教的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状况、特点,从中可以看到佛教自身发展变化的表现趋势,信众家庭在佛教影响下产生的变化;另一个层面为当代社会,论及佛教在当代社会对信众家庭、社会产生的影响,发挥的作用。在涉及到当今社会佛教信仰研究的文献资料中,仍是以某一地区的总体佛教信仰状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佛教信众家庭的研究更多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主要研究对象;其他的学术成果则是阐述佛教自身的价值观,伦理观,为佛教家庭的良好发展提供建议,为信众家庭提供方法,这也只是涉及佛教信众家庭的一个方面而已。此外,对佛教信众家庭的具体生活,包括孝亲,婚姻,工作等等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邵正坤.试论北朝家庭的佛教信仰[J].殷都学刊,2007年第2期.

[2] 邵正坤.对北朝家庭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3] 杨梅.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4] 段塔丽.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及对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 张国庆.论辽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 刘晓飞.吾以尘缘事梵刹——试析金代汉族家庭的[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1期.

上一篇:营销新模式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育消费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