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15:05:02

肉牛养殖论文

肉牛养殖论文篇1

关键词:吉林省;肉牛;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1127001

近年来,吉林省基础母牛和肉牛存栏数量逐年下降,牛肉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肉牛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效率不高、饲养成本上升,牛肉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肉牛养殖业如何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肉牛养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吉林省肉牛养殖现状

1.1 肉牛养殖规模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肉牛主产区,肉牛饲养总量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肉牛存栏量达到肉牛存栏量达到371.2万头,2013年末存栏量为408.6万头,比上年度减少了37.4万头,约占上年比例的9.15%。2013年末,出栏肉牛297万头,牛肉产量45万t,年出栏50头及以上的规模场(户)达到13883个。

1.2 养殖成本与效益

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土地、人工、运输等费用的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肉牛养殖成本正逐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我国面临着基础母牛不足、养殖成本高和国外进口牛肉的压力,牛肉价格将进一步微涨,整个肉牛产业微利或亏本运行的现象将长期存在。2014年以来,育肥牛的价格在29元/kg和22元/kg之间波动,架子牛价格由32元/kg下降到26元/kg,能繁母牛价格由40元/kg下降到30元/kg,养殖收益降低。目前,每头育肥牛和基础母牛的平均养殖效益分别为 2300元和3350元[1]。

1.3 养殖模式

吉林省拥有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和西部草场,作为玉米生产第1大省,2014年玉米产量2733.5万t,这些自然条件为吉林省肉牛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也形成了不同的饲养模式。东部山区饲草多用于肉牛养殖户在冬季进行舍饲,其他季节放牧;中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已全年舍饲为主;西部地区草甸资源丰富,采取白天放牧和晚上补饲的方式相结合。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肉牛养殖逐渐由传统的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化的肉牛养殖企业,养殖小区达到230余个,规模化养殖户达到33000余个[2]。

1.4 品种资源丰富

吉林省养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现有主要肉牛品种7个,包括延边黄牛、中国草原红牛、中国西门塔尔、延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安格斯,其中,草原红牛、延边牛和延黄牛是自有的肉牛品种,形成了“东黄、西红、中改良”的肉牛产业格局。自20世纪末,吉林省引进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为新的肉牛品种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杀青弑母严重,犊牛资源短缺

能繁母牛是肉牛养殖产业的基础,充足的能繁母牛可提供大量可供育肥的犊牛,近年来,能繁肉牛养殖成本不断攀升,养殖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大量肉牛养殖户淘汰母牛,杀青弑母现象严重[3],而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导致犊牛短缺,各地纷纷展开了犊牛争夺,加剧了“北牛南养”现象的发生,而吉林省作为肉牛主产区,活牛外流严重损害了吉林省肉牛养殖户的利益,杀青弑母、活牛外流最终将导致养殖总量下降,部分地区或企业面临着无牛可养、无牛可宰的现象。

2.2 肉牛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肉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着养殖技术落后、养殖环境恶劣等问题,虽然规模化养殖已到达了较高的比例,但是农户散养等小规模养殖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养殖户的养殖方法落后、管理粗放,先进的养殖技术无法普及,在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管理等方面比较落后,而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 秸秆资源使用率低

吉林省年秸秆产出量就约4000万t,可收集资源量约3600万t以上,其中玉米秸秆占84%。秸秆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牛对纤维饲料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能力,秸秆是肉牛养殖中廉价优质的粗饲料资源,但吉林省肉牛养殖中秸秆的利用率较低,青贮和黄贮饲料使用量不高,秸秆饲料化比例不足30%[4]。

2.4 养殖户观念落后陈旧,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肉牛养殖业在2000年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饲养管理技术、肉牛品种还是养殖条件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养殖户原有的观念和饲养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肉牛养殖的需求,如部分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不注重日粮营养成分的均衡调制,只饲喂单一的饲料,不使用精料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导致肉牛饲养周期长、生产性能低下等。

2.5 发展资金不足,肉牛养殖风险高

牛本身具有较大的价值,一头能繁母牛的单价在35元/kg左右,架子牛的价约为35元/kg;饲养周期长,有些肉牛的育肥时间需达到2a以上,饲养周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养殖投入较高;肉牛养殖受疫病、自然环境灾害以及物理伤害等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养殖风险,牛又是价值较高的动物,一旦发病或死亡将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肉牛养殖对发展资金的要求较高。

3 促进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肉牛养殖的扶持政策,但是扶持的力度和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加大对能繁母牛的补贴。在扶持政策的实施中需加大宣传力度,将补贴的具体操作方法向广大养殖户进行详细讲解,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养殖户,并接受社会监督。

在肉牛养殖方面,提供优惠的税收、土地和金融政策,实现养殖规模的扩大,扩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3.2 扩大能繁母牛养殖规模

肉牛养殖者应加大对能繁母牛技术与资金投入,加强母牛养殖设施建设,科学使用先进的繁育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提高产犊牛效率。鼓励建立专门化的母牛养殖场或合作社,通过订单式生产提高能繁母牛养殖效益,提高养殖能繁母牛的积极性。

3.3 加强肉牛养殖技术推广

全面推广母牛繁殖技术、犊牛犊牛饲养管理、肉牛分段式育肥技术和疫病防治等先进饲养管理技术。

3.4 促进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秸秆收割机器,降低秸秆的收割运输成本;需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技术,积极推广青黄贮技术、微贮技术和饲料膨化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比例。

3.5 推广肉牛保险

肉牛保险是养殖户降低养殖风险的有效保障。肉牛养殖易受疾病、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原因的影响而导致死亡,由于肉牛本身价值较大、投入高,肉牛死亡将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养殖户为肉牛投保,当饲养的肉牛发生意外死亡后,保险公司将给予企业或养殖户赔偿,降低了养殖户养殖风险以及企业经营风险。各地政府和保险金融机构需扩大对肉牛保险的宣传力度,促进肉牛保险也的快速发展。

3.6 建立肉牛养殖利益联结机制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龙头企业+养殖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养殖户”等方式,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产业链基础,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并由此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参考文献

[1] 冯凯, 滕佳敏, 文美英.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 肉类工业, 2015 (2): 47-48.

[2] 付殿国, 吴健, 张嘉保 等.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吉林畜牧兽医, 2013, 34(04): 9-11.

[3] 韩柱. 肉牛规模化经营及牛肉供应链构筑的国外经验启示――以日本为例[J]. 中国畜牧杂志, 2013, 49(8): 9-14.

[4] 方淑琴, 安载学, 张琳 等. 吉林省玉米秸秆饲料利用问题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 2015 (1): 12-14.

肉牛养殖论文篇2

关键词:肉牛;产业;法国;发展

French Experience in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HUANG Yayu1,2,3, HUO Yunlong1,2,3, Jean-Fran?ois HOCQUETTE1,2, MENG Qingxiang3,*

(1.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RA), Clermont-Ferrand 63122, France;

2. College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Clermont-Ferrand, Clermont-Ferrand 63000, France; 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e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risen sharply and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 to adapt to loc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o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system has become a crucial point of the Chinese beef industry. France has a long history of beef production, its cattle herds and beef production is currently ranked first in Europe, and its beef industry has a lot of quotable experienc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French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recent decades and its current status, and describes the highlights of development. The French experiences that are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eef industr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eef cattle; industry; Franc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S25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5)02-0033-07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1502008

近年来中国牛肉生产和消费量都经历了巨大的增长,肉牛养殖和生产体系也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一方面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数量持续减少导致牛群存栏总量降低;另一方面耕牛的退出,为专业化肉牛养殖腾出位置,使专业化肉牛饲养体系开始形成,大型集约畜牧生产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然而,单纯集约生产模式对粮食的消耗巨大,由世界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这种生产模式的大范围发展。当前,业界需要思考肉牛生产在未来社会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建立能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法国拥有悠久的肉牛生产历史,其肉牛品种选育工作开始于19世纪末,在1960年代又开始了肉牛生产专业化的变革。如今,法国肉牛存栏量在欧洲排名第一,其中能繁母牛存栏量400万 头,远超西班牙(203万 头)、英国(164万 头)和爱尔兰(107万 头)等其他肉牛业大国。论牛肉产量,法国也在欧洲排名第一,年产1 323 000 t(胴体牛肉)。法国的肉牛产业有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其中最值得思考的有两方面,一是肉牛业发展方向问题,二是肉牛产业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践的问题。

本文分3 个部分介绍:第一部分回顾法国近几十年来肉牛产业的演变和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介绍法国肉牛业的发展亮点,如肉牛品种选育、肉牛饲养、追溯性管理和高品质牛肉产品认证等;最后讨论法国和欧盟对肉牛养殖业补贴政策和肉牛养殖业对法国社会的贡献。

1 法国肉牛产业的演变

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作物种植加畜牧生产,耕牛的广泛使用和充沛的家庭劳动力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从1950年开始,工业和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大量吸收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与此同时,以拖拉机的普及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耕牛等役用家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开始消失,这为专门化的肉牛产业发展留出了位置。适宜粮食种植的地区朝着集约化生产模式发展,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随之增加。其他不适宜粮食种植的地区则选择了发展畜牧业。农业研究机构和媒体适时的对牧草-粮食作物轮作模式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宣传和普及,加上一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使得牧草和粗饲料的产量在这一时期迅速提高。

20世纪60年代末期,法国畜牧学研究技术的进步以及家畜育种组织的政府立法,对畜牧生产模式和家畜类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时期法国肉牛业优先发展了肉用性能突出(粗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三大专门化肉牛品种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和金色阿奎丹牛。用专门化肉用品种杂交改良当地广适性品种(萨莱尔牛、奥贝莱克牛、嘎斯贡牛)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另外,这一时期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普及和青贮机械的快速进步,带来了粗饲料收割、贮藏和加工业的第二次革命。肉牛养殖环节的农民合作社组织形式,使粗饲料的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加工变成了现实,并藉此机制实现了新技术和实用信息的快速交流和传播。

在1970―1983年期间,由于肉牛专业化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大体型、生长迅速的肉牛品种的普及,混合型生产模式和广适型牛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在80年代初期,肉牛生产区从传统的中部高原区域扩展到其他地区,但牛场规模仍以小型为主,即牛场规模在50 头以下,全国只有2%的大型牛场拥有500 头以上繁殖母牛,占全国母牛存栏量的11%。这一时期肉牛的粗饲料也是以永久性草场放牧为主。

由于牛乳产能过剩,法国政府于1984年开始对奶牛场实行产乳配额限定政策,导致奶牛产业发生重大重组,全国奶牛存栏量呈现规律性降低,肉牛存栏量随之增加,其中肉用母牛存栏量从200万 头逐渐增加到80年代末期的400万 头。这个主动降低产乳量和增加肉牛存栏量的动机,来源于人们对乳、肉平衡性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随后,母牛存栏规模在40~80 头的专业化家庭牧场逐渐最多,并成为主导类型。养殖模式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半数以上的断奶公牛(8月龄左右)被出口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进行育肥。法国境内的专业化肉牛育肥场也在曾经以作物栽培为主的西部地区发展起来。

由于肉牛养殖过程的收入普遍较低,政府对于山区肉牛养殖提供各种政策性补贴以维持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法国在1973年开始实行山区畜牧业特别补贴政策,该政策随后被欧盟所采纳,以困难地区畜牧业补贴的形式在全欧盟各成员国普遍实施。法国从1980年开始针对母牛进行补贴,这一政策于1992年开始在全欧盟实施。由此可以看出,法国肉牛业的发展受到产乳配额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的深刻影响,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畜产品品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2 法国肉牛业的现状

据法国畜牧业研究院2013年资料,法国肉牛存栏量的增长在近8 年来达到顶峰,肉用母牛存栏量维持在400万 头左右。法国生产的牛肉主要来自专门化肉用品种牛(占60%),剩余部分来自乳用品种(占40%)。法国牛肉总产量(以胴体计)为140多万吨(法国畜牧业研究院2012年数据),主要消费市场在国内。肉牛群体每年还生产超过100万 头断奶犊牛(8月龄左右),其中81%出口到意大利、15%出口到西班牙,平均售价为每头1 000 欧元。

2010年,法国牛肉生产(包括来自奶牛业的牛肉和来自肉牛业的牛肉)营业额为66亿 欧元,占农业总产值(650亿 欧元,2010年)的10%,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肉牛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10万 个直接就业机会,分布在养殖场、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和销售部门。另外,肉牛业还给畜牧相关产业如饲料、育种、科研等部门带来了数量可观的间接就业机会。

3 法国主要肉牛品种及其育种程序

3.1 主要肉牛品种

法国专门化的肉牛品种都具有较强的产肉性能

(表1)。法国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和金色阿奎丹牛等三大牛种的存栏量(其中繁殖母牛320万 头)约占肉牛群体的80%。其中,夏洛来牛原产夏洛来地区,1770年前后扩展到法国中部地区,2011年繁殖母牛存栏量165万 头;利木赞牛原产法国中央高原西部的草原地区,2011年繁殖母牛存栏量106万 头;金色阿奎丹牛包括西南地区3个金色牛种的分支(加龙牛、凯尔西牛和比利牛斯金牛),于1962年统一归类为金色阿奎丹牛,2011年繁殖母牛存栏量53万头。除此之外,法国还有红色草原牛(Rouge des prés)、帕特奈兹牛(Parthenaise)、巴扎带牛(Bazadaise)、蓝白牛(blanc bleu)等大体型肉牛,以及繁育性能出众的广适型牛种,如萨莱尔牛(95%用于产肉,5%用于产乳)、奥贝莱克牛和嘎斯贡牛等

(表2)。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牛场都引进产肉性能出众的专门化肉牛品种与当地奶牛或其他主流品种母牛杂交,来提高牛肉生产的总量。虽然法国的优秀品种牛常销往世界各地用来改良当地牛种的肉用性能,但法国本土的情况有些不同,法国的肉牛群体中杂交群体很少,绝大部分为纯种牛。

3.2 法国肉牛育种

法国种公牛的系统选育程序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建立起来的,最初的工作主要是选育用于与奶牛杂交的种公牛[4]。当时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产肉性能,即提高个体产肉量和肉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70~80年代开始,选择标准中加入了母牛的繁殖性能,在提高育肥利润(由提高产肉性能实现)的同时提高断奶牛的生产表现(由提高母牛繁殖性能实现)。

种公牛通过后裔测定后,优秀个体可得到法国农业部颁发的认证证书,获得生产冻精的资格。这些种公牛都具备优秀的遗传性能指数,能生产高品质。目前法国政府颁发的种公牛认证证书有3类:优秀产肉性能认证证书、优秀繁殖性能认证证书和专为生产幼龄小白牛肉(即用来与奶用母牛杂交)的性能认证证书。除了认证种公牛外,法国政府也允许一部分来自用于自然种公牛选育群体的优秀种公牛生产少量冻精。由于这些种公牛没有经过后裔测定,其冻精只允许在小范围内使用。

法国肉牛存栏总量中有13%的个体都参与常规性能的测定,有55%犊牛的父亲来自经过选育的群体。三大肉牛品种的选育组织形式大致相同(图1)。选育基础群的牛场分为(专业)选育牛场和生产型(非专业选育)牛场。

专业选育牛场专门生产待选种公牛。专业的自然种公牛选育牛场组成自然公牛核心群。成功选育25 头以上夏洛来自然用种公牛的牛场被认定为自然公牛专业选育牛场。这一标准对利木赞牛为20 头以上,金色阿奎丹牛为18 头以上。这些牛场选育的公牛一部分在断奶后直接出售,一部分进入个体性能测定站进行生长性能和体型指数测定。专业的人工采精用公牛选育牛场组成采精公牛核心群。人工采精公牛的选育分为3个阶段:1)通过祖辈(直系尊亲属)性能登记信息及公犊牛断奶时的生产性能选择最符合要求的个体;2)在个体性能测定站测定生长性能、体型指数以及饲料转化效率;3)个体性能测定优秀个体转入后代性能测定站进行后裔测定。以利木赞牛为例,每年从选育群体中选出700 头优秀青年公牛进入个体性能测定站测定。从中再选出12 头公牛,分别配种50~60 头母牛对其公牛后代(25~30 头)进行产肉性能测定,对母牛后代(25~30 头)进行繁殖性能测定,最终有5~6 头公牛获得产肉性能认证,4~5 头获繁殖性能认证,2~3 头产肉和繁殖性能兼顾种公牛。成功选育5 头以上采精种公牛的牛场被认定为专业选育牛场计入核心群。这些牛场也可以选育并出售自然种公牛,所以一些采精公牛选育牛场同时也计入自然公牛核心群。核心群以外的其他牛场参与常规性能测定的目的主要是为寻求生产技术支持,它们对育种工作的参与不多。然而,还是有少量种公牛来自这些牛场,选育的标准主要是产肉性能和体型指数。表3列出了1979―2008年间法国三大肉牛品种参与常规性能测定(即选育群体)牛场和犊牛总数。以生产肉牛为主要目的的牛场仍然占大多数,自然公牛和冻精公牛核心群牛场分别只占牛场总数的4%~9%和1%~3%。

4 养殖体系和管理制度

2010年,法国养殖肉用母牛的牛场达到128 000 个,平均每个牛场拥34 头繁殖母牛,这一指标自1990年以来稳步上升(1990年为16 头,2000年26 头)。 2011年,拥有50 头以上肉用母牛的牛场比例为29%,这些牧场饲养了法国60%的肉用母牛。拥有少于20 头肉用母牛的牧场比例达到34%,但是他们却只占肉用母牛存栏量的10%[5]。

根据牛场中肉用母牛的作用以及公牛生产的主要去向,可以将牛场类型进行以下划分:1)犊牛(体型小,质量轻)生产牛场(比例为50%以上),一般在犊牛断奶时出售,普遍分布于各大肉牛产区;2)架子牛(体型小、体质量相对较重)的生产牧场(比例为20%,持续增加中),分布于夏洛来盆地,中央高原以及巴黎盆地的混作种植区;3)青年牛生产和育肥场(比例为15%),牛场规模较大,分布集中;4)阉牛生产和育肥牧场(比例为5.5%,持续减少中),主要分布于诺曼底地区的草地牧区;5)小白牛肉生产和育肥牧场(比例为5%),主要分布于法国西南部和利摩日大区,此类牧场的特点为是草场放牧或农牧混作,利用带犊母牛饲养犊牛直到出栏;6)专门化肉牛围栏育肥场(数量有限),一般分布于作物生产发达的地区,以谷物和农副产品肥育肉牛。

4.1 牛群管理

肉用母牛冬季舍饲主要以粗饲料(干草、牧草青贮等)为主,辅以谷物和糟粕类精饲料。这一时期的饲料成本较高,饲料供应通常低于动物的营养需要。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日粮推荐标准考虑了母牛利用体内营养储备的能力。被消耗的体内储备可以在放牧期得到补偿[6]。

母牛自然配种始于春季草地放牧初期。部分牛场选择秋季集中产犊,这样可以在夏季干旱来临前让犊牛断奶。母牛产犊后,犊牛一直跟随母牛通过哺乳方式生长,直到7~8月龄断奶时才与母牛分开。由于产犊季节一般在冬季或者初春,因此母牛从产犊到秋季断奶一直处于放牧期。犊牛在放牧期逐渐开始吃草。这些犊牛或用于后备母牛群的更新,或以架子牛形式出售,或用于育肥(青年公牛、阉牛、育肥母牛等)。因此,每头动物的生产管理方式将主要决定于其个体生长发育、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年龄等。

法国牛场各种类型肉牛的养殖管理,如图2所示。待售牛可分为以下几种:架子牛(6~10月龄断奶牛、断奶后短期育肥100 d的犊牛)、繁殖用牛(青年母牛、孕期母牛、已繁母牛和种公牛),以及育肥牛。其中育肥牛又分为以下3 种:1)育肥青年牛:经育肥后屠宰的青年公牛。法国市场上的青年公牛(未)主要在秋季断奶(大约7~9月龄),然后经育肥达到15~20月龄时屠宰。这种类型的公牛生产特点为采用高能量谷物饲料育肥,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实现持续快速增加质量,对放牧地利用却很少;2)阉牛:其特点是饲养周期较长(一般达30~36个月),可以充分利用廉价的草地放牧饲养。肉用牛群中只有8%的公犊牛用于阉牛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并不追求达到动物的最大生长潜力,而是充分利用廉价的牧草资源。在该种生产方式下,阉牛的生长曲线是间断的:即放牧期动物生长速度较快;舍饲期(减少饲料供应量)生长速度会放缓。通过这种生长速度的规律性调节,可以获得较高的胴体质量,并且能够避免动物过早长膘;3)淘汰母牛:用于繁殖的母牛群逐渐被青年母牛所取代,而淘汰的母牛可用于育肥后的牛肉生产。淘汰的原因可以是年龄、攻击性、繁殖、哺乳或产犊等方面存在问题,加之饲养背景也不尽相同,所以淘汰母牛间的体况差别很大。如果这些淘汰母牛在之前的生产阶段饲养得当,其身体储备已然较多,可在泌乳后期直接出栏屠宰。如果淘汰母牛在之前的泌乳期饲喂不足,那么它们在淘汰初期的体况较差,需要育肥一段时间再屠宰。采用草场放牧育肥时,若牧草不能单独满足育肥需要,可以给每头母牛补给2~3 kg精料育肥60~100 d。若采用舍饲育肥,那么通常喂以干草加谷物或者青贮(每天30 kg鲜质量)加糟粕类饲料育肥80~100 d。

4.2 法国反刍动物饲料配方体系

法国反刍动物饲料配方体系的特点是通过最大限度的利用粗饲料来满足动物需要。这个饲料配方体系包括4 个饲料价值,统一衡量动物营养需要量和饲料价值[6]:采食充盈度单位、饲料净能单位、小肠可消化蛋白和主要可吸收矿物质元素。中文版的《牛、绵阳和山羊饲养精要》[6]对这4 个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本饲养精要以及配套的INRAtion软件涵盖了不同种类反刍动物的营养推荐量和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1 250 种粗饲料和200 种精饲料)。该INRAtion软件加上其中的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可以用来设计不同动物的日粮配方。PreAlim软件能够根据精粗饲料的粗略快速或精细的化学分析预测饲料价值,该数值比饲料营养成分表给出的数值更加准确。

5 家畜的身份标识和产品可追溯系统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可追溯系统的国家[7]。早在1970年,法国就对每头牛个体(生在法国或是进口牛)进行身份标识[5]。这套针对家畜个体信息收集以及从牧场到商场的信息追踪的国家计划,旨在确保家畜及畜牧产品的可追溯性。牛只身份标识系统包括以下4 项内容:1)每头牛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记数字耳标,这个识别号有10位数,前面两个字母表示国家代码(FR表示法国);2)这些信息记录在国家数据信息库里;3)每头牛的生产活动记录全部保存在国家数据库里;4)每头牛的身份文件(身份证)都要及时编辑和更新,直到该动物死去,背面记录其所有的行踪,包括养殖者的异动。在每头牛的身份证上均有其身份信息(如编号、品种、出生日期、出生牛场、当前养殖牛场等),健康状态及其父母信息。养殖人员在犊牛出生20 d内必须对其身份标识。有两种方式进行身份标识:1)在犊牛的两个耳朵上佩戴相同耳标;2)犊牛右耳佩戴塑料质可视耳标,左耳佩戴电子耳标,电子耳标包含一个电子芯片可以快速识别动物身份,并可简化养殖管理工作(如精料供给、体质量称量等),以及便于整个产业链中的追溯管理。

可追溯性的建立旨在整个生产链跟踪产品信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其目的是确保可靠和真实的信息,并在产品可能带来风险时进行迅速和有针对性的防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牛只个体耳标和身份证信息的一致。在屠宰过程,为了方便进一步的追溯管理,牛耳经常绑定在相应的胴体上直到分割环节。分割过后,屠宰场的内部编号与该牛的身份编号相统一,以确保可追溯性。

6 高品质牛肉产品的认证

实施品质和原产地认证标识的目的,是根据消费需求区别各种层次的高品质产品。就牛肉产品而言,已经有4 种常用的标识:1)红标认证标识:它代表最卓越的牛肉品质,达到红标认证的肉牛须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即夏季长达7~8个月的草地放牧饲养,冬季采用粗饲料和谷物饲养;2)受保护地理标识:它确保畜禽饲养地区与产品特点之间的联系,生产规范限定特定的生产区域,特定肉牛品种和传统饲养方式;3)原产地命名控制标识以及与其对等的欧洲标准:原产地命名保护标识可以确保牛肉的出产地与该地区的生产技术特点,特别是当地气候、土地以及生产过程的特异性(年龄、肉牛生产类型、饲料等),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原产地命名控制标识和原产地命名保护标识牛肉的特殊性;4)有机农产品标识:它代表一种尊重自然环境的生产模式。在该种生产模式下,产品的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产品,并对有机物进行回收,提倡轮作和生物防治等特点。以上各种标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销售时进行出示。在产品的包装上除了包含品质认证标识外,还必须标注动物的身份标识以及动物的生产类型[5]。

7 政府补贴与肉牛养殖业的公益性职能

7.1 政府补贴(包括法国及欧盟)

根据法国农业部的数据[8],2010年全法国33 500 个中型和大型肉牛养殖场的基本数据如下:平均总产值71 000 欧元,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业用地99.9 hm?,平均劳动力人口单位1.5。在法国,养牛农民的平均收入其实很低,肉牛养殖业需要大量政府资金补贴以维持正常发展。即便加上政府补贴,农民平均年收入也仅为每个劳动力单位14 700 欧元(即1 225 欧元/月,而法国2010年事业单位员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 344 欧元/月)。

法国针对养牛业的主要补贴有:1)繁殖母牛补贴(PMTVA):每头母牛每年补贴200欧元;2)繁殖母牛补充津贴(PNSVA),各地不等;3)草场农业环境补贴(PHAE):以草场面积计算补贴值(须遵守相应环境规范和法规);4)屠宰补贴(PAB);5)困难地区(山区)畜牧业补贴(ICHN)。各项补助都有不同的计算标准,为了给出一个具体的参考,表4统计了各种类型农场2007年全年各项补贴和津贴的总额。

7.2 肉牛养殖业的公益性职能

肉牛养殖业的公益性职能(或称贡献)是指除了生产牛肉之外,肉牛养殖活动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贡献。实际上,在条件艰苦地区(山区)的反刍动物养殖业,除了能高效利用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块外,还能通过放牧和维护草场基础设施等活动抵抗土地荒芜化的进程,对山地空间的有效利用起到关键作用;另外,肉牛养殖业对维持农村地区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也起重要的积极作用;肉牛粗放型的饲养模式,还有利于降低动物排污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粪便作为有机肥的利用率。而在地理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肉牛放牧饲养在草场形成的围栏、田埂等设施以及动物的放牧采食活动,对当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9]。据一项研究指出,肉牛粗放饲养模式的生态贡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约为

600 欧元/(hm?・a)[2]。因此,肉牛养殖业在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多样性的维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 法国肉牛业发展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之处

8.1 生产体系

我国目前农业领域正在发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系列变化,如农业机械化、农村人口减少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等,这些对养殖业的专门化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使耕牛的数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消失,这也给肉牛养殖也发展留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资料显示,10年内我国预计还有1.38亿人口转向城市[10],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为年龄偏大、体力欠佳且文化技术落后的传统农民,他们很难承担起专门化肉牛养殖和现代化牛肉加工的大任。

我国政府的农业政策积极支持大型规模化肉牛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而小型家庭农场将多数转变为养殖母牛,并将断奶犊牛或架子牛转售给大型育肥场集中育肥,这似乎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肉牛养殖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和集中化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传播和普及,也有利于产业化过程和终端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的调控和管理。

但是,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也有不小的弊端。首先,在这个体系中,由于小型传统的家庭农场的技术含量不高,市场优势不明显,其发展空间和利润都会受到限制。加之肉牛养殖周期较长、母牛存栏补贴不足,以及其他行业可选择的就业竞争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小规模肉牛养殖者将不得不放弃肉牛养殖行业。这一点从我国肉牛总存栏量的变化轨迹也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来。根据肉牛在线(/show112c148d9814.html)数据,我国2000年肉牛存栏11 864.3万 头,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仅为8944.1万 头。为了缓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政策补贴等机制保障母牛有足够的存栏量,法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其次,大型育肥场和龙头企业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将消耗大量粮食(谷物)。实际上,生产模式的专门化和专业化并不一定必须是集约化,粗放型生产模式也可以做到专业化和高效生产。如同法国一样,采用多样化的生产模式,更能充分适应各个地区的特殊条件和高效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并提高产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2007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涨价和进口粮食数量大增,已经对大量消耗精饲料的集约型肉牛养殖模式提出了挑战[1]。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国情和粮食市场存量不足的大环境,已经从根本上限制了这种模式的发展。

鉴于我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多样化,应当倡导和支持多样化的肉牛养殖模式。这样不仅能使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饲料条件与不同养殖模式相适应,而且还能充分发挥不同养殖模式之间的互补性。具体来说,就是一边发展大型、高效的肉牛养殖业,以稳定生产、促进先进技术的普及,另一边也要兼顾发展规模中小型且相对粗放的肉牛养殖模式,以稳定牛肉市场供给,并体现不同模式间的互补性和发挥其对环境及社会的公益性职能。

8.2 饲料资源

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国情限制了我国动物饲料的生产。反刍动物对精饲料的转化率较低的事实,更加剧了饲料资源的紧张。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反刍动物可以利用单胃动物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这一特点,大力开发粗饲料资源。目前,大量废弃的农副产品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饲料资源,已经有很多研究致力于优化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贮存。由于农副产品成分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在饲料配方时需要多种模型进行饲料营养价值的预测。法国饲料配方系统中饲料价值的预测公式只需要少量化学分析值即可预测饲料的营养价值,这为我国的饲养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发展一些基于粗饲料的饲养体系,并开发草地的牧草生产力。一方面,上文提到的粗放型饲养模式的公益性职能在我国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重新考虑草地对于环境和整个社会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坡耕地,低效的粮食生产所造成的土地退化情况越来越严重[11]。一直以来的政策都优先发展粮食生产,而如今国内人口直接消费的粮食只占粮食需求总量的30%,而其余的70%是饲料用粮的需求[12]。所以,应该重新考虑粮食生产计划,尽快淘汰低效且污染环境的粮食生产模式,并适度开展牧草的生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山区耕地资源,满足快速增长的动物饲料需求,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任继周等[12]认为,在粮食集中产区也可利用牧草-粮食轮作方式生产牧草,同时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等措施来改善目前因长期集约化生产粮食而退化的土质,并缓解水土流失。

8.3 高品质牛肉认证

为了体现各种不同生产模式和不同地域产品的附加值并满足消费者的各种不同偏好,中国牛肉市场也应该逐步采用多层次、高品质认证标签制度。目前,国内一些地区正兴起对雪花牛肉的消费喜好。许多关于生产雪花牛肉的研究项目相继展开,大理石纹等级也被列为牛肉品质评级的重要指标。然而,如果认定只有雪花牛肉才是高档牛肉,甚至能产雪花牛肉的牛种才是好牛种,这无论从脂肪对于人体营养的危害方面,还是从人牛争粮的社会现实以及动物福利等方面来说,都严重不合理。特别是为生产雪花牛肉而采用长时期高精料养殖的模式,这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近年来消费者对牦牛肉的青睐,就体现出人们对肉产品生产模式(如无污染、天然、畜牧生产和自然风景的融合等)的关注。根据西方国家经验可以预见,随着牛肉消费人群的变化、新烹饪方式的流行,以及消费者对牛肉营养价值的正确认知度的提高和对不同饲养模式对环境的影响的了解,我国消费者选择消费牛肉的标准一定会向西方牛肉消费大国(如欧洲、北美)趋同。在西方国家,牛肉品质既包括牛肉产品本身的固有指标,如风味、大理石纹等级、嫩度、脂肪酸组成等,也包括一些间接(或外在)的指标,如养殖造成的碳排放量、产地、整体形象、饮食传统、动物福利等[13]。

9 结 语

中国城乡居民的牛肉消费量有巨大增长空间,肉牛业也有巨大的生产潜力,肉牛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国肉牛生产历史悠久,其生产体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并纳入了环保和尊重动物福利等新要求。法国肉牛业发展的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同行广泛借鉴。

参考文献:

[1] HUANG Y, HOCQUETTE J F, PORRY J L, et al. Evolution de la consommation et de la production de viande bovine en Chine[J]. Viandes et Produits Carnés, VPC-2013-30-1-1.

[2] PFLIMLIN A, FAVERDIN P, BERANGER C. Un demi-siècle d’évolution de l’élevage bovin[J]. Bilan et perspectives, Fourrages, 2009, 200: 429-464.

[3] DUDOUET C. La production des bovins allaitants[M]. Paris: Editions France Agricole, 2010 : 383.

[4] BOUQUET A, RENAND G, PHOCAS F. Evolution de la diversité génétique des populations fran?aise de bovins allaitants spécialisés de 1979 à 2008[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09, 22(4): 317-330.

[5] ELLIES M P. Les bovins allaitants[M]//DANS ELLIES M P. Les filières animales fran?aises: caractéristiques, enjeux et perspectives. Editions Lavoisier, 2014: 22-49.

[6] INRA. 牛、绵羊和山羊饲养精要: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成分表(2010年修订版)[M]. 黄亚宇,译.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 294.

[7] 孟庆翔, 张义, 赵金石, 等. 借鉴法国经验开展我国肉牛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J]. 中国牛业科学, 2006, 3(2): 219-225.

[8] CHATELLIER V, GUESDON J C, GUYOMARD H, et al. Les productions d’ovins et les éleveurs laitiers extensifs sont les principaux bénéficiaires de l’application fran?aise du bilan de santé de la PAC[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10, 23(3): 243-254.

[9] CHATELLIER V, VERITE R. L’élevage bovin et l’environnement en France: le diagnostic justifie-t-il des alternatives techniques[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03, 16(4): 231-249.

[10] OECD-FAO. Agriculture outlook 2013―2022[M]. OECD-FAO, 2013.

[11] 黄黔. 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成因和治理重点[J]. 草业科学, 2010, 27(8): 5-9.

[12] 任继周, 林慧龙. 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J]. 草业学报, 2009, 18(5): 1-9.

[13] HOCQUETTE J F, BOTREAU R, PICARD B, et al. Opportunities for predicting and manipulating beef quality[J]. Meat Science, 2011, 92: 197-209.

肉牛养殖论文篇3

近年来,牧业有限公司按照上级“农转牧”的发展战略,在“畜牧立盟”方针指导下,坚持“以牧立企、以牛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全盟肉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现有规模肉牛880头,毛驴250头,带动肉牛养殖农户户,年增收万元,肉牛养殖业成为强企富民的主导产业。现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肉牛养殖基础好、规模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多年来一直是我盟的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盟肉牛饲养量万头,其中%以上为改良牛,肉牛质量全区最好,改良面全区最高。全盟3个旗都有肉牛养殖,其中有个肉牛集中规模养殖镇,肉牛育肥小区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肉牛养殖已成为我盟肉牛养殖业的主导趋势。

2、肉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2014年,企业实现肉牛业产值万元,上交利税万元。肉牛养殖农户户均增收元。

3、肉牛生产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的肉牛养殖业从繁育改良到饲养管理、防疫灭病乃至销售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服务网络。全盟建立了个肉牛繁育站,%以上的村都有肉牛繁育点。个镇都设立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

4、政府对发展肉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按照自治区“主辅换位”的战略要求,企业确定了重点发展肉牛产业这一农业发展思路。盟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业发展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在各镇统一规划的畜牧小区内,养殖户入区养殖政府免费提供畜舍用地;允许肉牛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田内建设非永久性畜舍从事肉牛养殖;对肉牛养殖户给予荒山、草原、机动地优先承包权;对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政府帮助协调落实专项贷款扶持等。此外,盟里还下气积极推进肉牛的产业化发展,我企业的建立将对肉牛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强力带动作用。

二、主要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政策推动,抢抓机遇促发展。盟政府不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领域来对待,而且从设施建设、体系服务、品牌培育、基地拓展等多方面来考虑,不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内部的事情来安排部署,而且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产业化经营。对我们企业的要求是,不求对财政税收有多大贡献,但求能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在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从近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投向来看,集中倾斜扶持企业资金累计达到万元,占到同期总投入的%。盟政府在大力扶持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大造舆论,在全盟上下形成“支持企业、发展自己”的舆论氛围。经给农户算效益帐,群众热情高涨起来了。群众认识了,政府主要领导便天天跑企业,给我们讲明所处的环境,具备的优势,发展的空间,深深打动了我们企业,当年我们就决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目前,企业已投资万元,年出栏量达头,并在全盟共建标准化养殖小区个。

(二)银企联动,拓宽渠道促发展。我们积极引导农民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养殖肉牛中来,向农民宣传“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思想,在内部挖潜。几年来,农牧民自筹资金达万元,用于发展肉牛业。从企业来讲,近年来主要是抓了加强管理、规范运行,无论是企业财务管理,还是经营管理都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项目的可行报告,还是环评、土地等手续都得到了完善,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为争取金融、项目、政策等支持,创设了良好条件。我们积极协调当地政府、金融部门各种关系,帮助农民采取肉牛担保,工资担保,信用户联保等办法,共利用养牛贷款万元,帮助农民购进肉牛头。镇下岗职工2007年投资30万元养肉牛,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到35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典型带动,规模推进促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进中,企业通过实践、探索、创新机制,与广大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经营格局,一方面使企业实现了低成本拓展,另一方面带领农户走向了市场。一是借典型示范群众。我们先后组织名农牧民到企业参观,并到外地参观典型开阔视野,用先进的生产经验解决农牧民在肉牛生产中落后的生产方式。二是用典型引路,让典型说话。村是我盟有名的民族贫困村。2006年,企业帮助村号召群众发展肉牛,群众认为养肉牛不托底,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购买5头肉牛,当年获得纯效益万元,群众看在眼里,动在心上,纷纷买进肉牛,几年时间,这个村肉牛存栏便由当初的头猛增到目前的头。三是走规模、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以镇辟小区、建专业村屯、村育大户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盟年饲养10头以上肉牛的规模养殖户户,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户,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殖户户。。

(四)链条互动,保障牧业促发展。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发展。在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全盟万亩耕地,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其中种植青贮亩、牧草亩、苜蓿亩。二是兴建草业促发展。年以来,我盟对辖区内草原全部实行禁牧政策,肉牛养殖全部实现了舍饲化,保护了草原,恢复了生态环境,缓解了草原压力。同时,我们采取企业出资种草、改草,加大对草原治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先后围栏封育种改草万亩。三是繁防引管建并举,提质增效,加快肉牛业的发展,尤其是推进肉牛业的提档升级,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在扩张肉牛饲养数量的同时,把提质增效作为企业的主攻方向,在繁育优良母群、强化防检疫力度,引进和购入优质高产肉牛、科学饲养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

(五)扶贫拉动,多措并举促发展。从人才的角度来讲,企业现有员工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具有高级职称者人,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员工达到了50%以上,这些人才的使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科技扶贫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我们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计划。突出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肉牛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搞好种植业科技推广,夯实肉牛业发展基础。在种植业生产上,全面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增加了种植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满足了肉牛业发展对优质充足饲料的需求。近年来,企业共深入村屯举办肉牛科学饲养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次,科学养牛技术已在全盟推广。我们还大力推广应用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去年我们共召开青贮、牧草种植饲喂技术现场会次,有力地促进了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坚持每村建3—5户科技中心户,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村科技中心户,全面推行肉牛科学饲养,肉牛平均单产吨,纯收入万余元。全盟群众,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通过学科学,掌握了肉牛养殖、青贮种植等实用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支持当地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中,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在修路、筑桥、助学、建校、吃水、赞助等工程项目和县内大型活动中慷慨解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三、几点体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持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初步考虑就是要用这样几种理念来抓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牧业。这应该说是一种趋势,是农业农村工作在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上的重大转变。我们将牢牢抓住创新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发展基础等几个重点来推进,用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组织化、集约化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品牌战略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技术创新的思想指导农牧业,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第二是用开放的理意抓农牧业。工业需要开放,旅游业需要开放,农牧业同样也需要开放。我们将积极实施开放兴农的战略,拓宽视野,加强农牧业谋划和发展,争取用几年时间,培育成农牧业龙头企业。

第三是用统筹的理念抓农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将牢牢把握农牧业发展的深刻变化,加快构筑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农牧业优质化和农牧业装备现代化的统筹上下功夫,在推进服务社会化和农民增收多元化的统筹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四、企业发展方向

虽然我们近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应忽视的问题。一是肉牛产业基地建设资金不足。我盟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户发展肉牛生产,农户自筹资金的能力不高,肉牛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政府财力紧张,虽然千方百计投入资金用于发展肉牛产业,但是还显不足。二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标准化畜牧业生产观念还不深入人心,养殖户对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意义认识普遍不足,这些都妨碍了养殖户和企业的对接。三是企业和养殖户对接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合同订单式的生产机制还未普遍建立。四是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工作尚需加速。我们以标准化肉牛小区为主体的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但是,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还没有完全列入日程。虽然有了集中饲养,但如果不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小区建设的主要目的就难以实现。以上这些实际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认真予以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发展方向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以肉牛产业为主体的畜牧业提档升级,加速畜牧强企建设步伐。在总体的发展思路上,我们将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继续突出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发挥好企业的主导作用。二是以产业化为核心,坚持把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做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调控作用。三是在发展上,继续坚持以牛为主,大力发展“牛经济”,注重品牌效应,精心培育绿色、特色品牌。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畜产品基地化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落实合同订单式生产模式,做好养殖场户和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引导好企业与基地养殖户间利益分配问题,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养殖场户和企业的购销关系,扶持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三是处理好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合企业生产要求。四是做好合作社的组建和完善工作,落实生产、销售等各项制度,实现养殖小区的企业化管理。五是做好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培植龙头企业。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龙头企业的培植上来,围绕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工作,协调好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关系,实现合同订单式生产。加大对现有优惠政策,例如高于市场价、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的热情。

(二)大力抓好标准化肉牛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做好肉牛小区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工作,保障年新增高品质肉牛生产能力头的目标。大力推进饲养方式转变,发挥小区在标准化生产中的示范作用。同时,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合作社在龙头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连结纽带作用。

(三)做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工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制定和完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的合理监管,建立和实施监测制度。加强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做好畜牧业环保整治工作,抓好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治理,促进畜牧业生产逐渐向国际标准靠近。

(四)进一步抓好疫病防控。巩固和深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继续全力抓好牲畜口蹄疫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抓好畜禽秋防和基础防疫工作,切实提高免疫质量,各项防疫指标全部达到上级标准,确保全盟清洁无疫。

肉牛养殖论文篇4

关键词:肉牛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54-03

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运用,元谋县黄牛、水牛的疫用地位逐步下降,肉牛养殖在标准化养殖示范的推动下,以肉牛生产为主的养殖模式在广大农村已形成支柱产业,并有力支撑着元谋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依然普遍存在养殖方式落后、品种杂混、良种良法不配套,防疫制度不健全、疫病风险大,养殖整体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如何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学、研相接合,整合人、财、物、技术信息,实现 “种、料、饲、管、销”综合配套服务,有效推动肉牛生产化进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20多年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现就本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来,供参考。

1 元谋县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5年,全县肉牛存栏63 211头,比2014年增长0.4%,出栏23 048头,同比增长4.88%,肉牛养殖分布于全县10个乡镇广大农村,总体是城乡接合部养殖密集,饲养管理及良种化水平高,养殖效益显著,养殖方式以舍饲养、放牧及半舍饲养为主,全县有适度规模养户584户,2015年出栏肉牛2 398头,其中饲养100只以上的1户,25~99头的27户,20~24头的12户,15~19头的7户,10~14头的36户;全县有肉牛改良点7个,其中个体改良点3个,国营站4个,主要推广运用西门塔尔牛,短角紫红牛、云岭牛,摩拉水牛冻与本地黄牛开展杂交改工作,截止2015年11月25日肉牛杂交改良5 151胎(其中:黄牛改良3 379胎,水牛1 772胎),已受胎4 706胎(其中黄牛2 950胎,水牛1 756胎)。

2 肉牛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属金沙江流域。全县总面积2 021.46 km2,大部分地境处于海拔1 000~2 200 m地带,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元谋县为川滇交往来门户之一,有“云南北大门”之称,成昆线纵贯全县78公里,共有13个站点,沟通元谋与全国的联系,永武高速公路横贯元谋,与相邻县公路畅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据草山普查资料,全县有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3.1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86%,平均每公顷天然草场产可利用鲜草8 700 kg。有海拔在1 500 m以下地区的“山地草丛类”草场5.54万 hm2,年平均每公顷产鲜草11 235 kg。有海拔在1 500~2 000 m以的“山地灌木草丛类”草场4.67万 hm2,年平均每公顷产鲜草8 817 kg。有海拔在1 700~2 500 m以的“山地疏林类”草场2.2万hm2,年平均每公顷产鲜草4 048 kg。海拔在2 000 m以的山地林间草场0.69万hm2,年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 954 kg。

3 饲料、牧草种植利用情况

2015年全县累计推广种植牧草5 152户共554 hm2(其中黑麦草340 hm2,黄紫花苜蓿178 hm2,其他牧草36 hm2)。利用氨化饲料21 340 t;青贮饲料113 108t。全县推广粮经作物套种青饲料3 224 hm2;青贮饲料推广面78个村委会15 864户农户,建有青贮氨化窖30 214 m3。

元谋县2014年粮食用物播种种面积达16 467 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 249 hm2,农作物复种指数高,农副产品丰富,大量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秸、花生杆等农作物秸杆及常年不断的青绿饲料可为研发氨化饲料、微贮饲料、青贮饲料提供保证、以及部分果蔬的枝、叶、次品果和食品加工副产物可作饲料。

4 技术服务体系及畜产品市场情况

现阶段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共有工作人员8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29人,执业兽医师2人,初级职称12 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08人。通过多年的科学养殖综合示范区和基地县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骨干。基本能为养殖户进行畜牧科技推广和动物防疫灭病技术服务。

元谋县2015年招商引资的肉牛养殖加工企业“南都牧业有限公司”在我县投资建厂,总投资7千万元,该企业投产建成,将会极大推动全县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5 肉牛产业发展制度因素

(1)政策资金扶持不够。多年来政府只重视生猪产业的扶持和建设,对肉牛产业的发展投入滞后,虽然落实了草原生态建设奖补机制度,退耕还林后继产业种草养殖畜项目,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对部分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户进行了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种草养畜及肉牛产业的发展,但是具体对肉牛产业建设滞后,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养殖试验示范带动力弱,传统粗放的散养殖方式仍然在延续和传承,肉牛养殖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2)良种化进程杂乱。本县原有本地黄牛滇中牛曾以优良品质、独特肉质风味,远销深圳,广东等地倍受亲睐,在当地形成了名特优产品,随着良种化进程的推进和畜产品流通过供种,优质的西门塔尔牛、短角紫红牛、夏洛莱牛,辛地牛等生长快的大型肉用牛品种在我县养殖数量增多,部分养殖户改良路线不明确,找不到优良杂交组合模式,同种品种和不同品种之间任意,杂交优势不明显,不注重本地黄牛的提纯复壮和保种工作,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的本地品种逐年减少和退化。

(3)饲养管方式落后。现在本县大部分牛已属杂交品种,但大多群众从养殖理念和养殖方式上还没转变过来,饲养的是生产快、产肉量高优的质肉牛,采用的是传统粗放的管理,牛只不分群、不补饲、牛舍简陋、防寒保暖差,日粮中能量及蛋白质饲料供给不足,同时不设置补料槽、草架、饮水槽等设施,肉牛长期处于不利生长环境中,生产性能难以发挥。

(4)草料开发利用不足。优质草料供给是肉牛生产技术关键,但我县存在对天然草场重利用,轻管理、不严格遵守轮牧和禁牧制度,草场退化面积逐年增大,草场利用率低;农作物稻草、小麦、玉米、花生、豆类、等的秸杆,果蔬的枝、叶、次品果和食品加工副产物、农副产品等不经调制直接饲喂,利用率低下;在肉牛生产中高产优质的豆科及禾科牧草种植利用普及率不高,不能提供四季均衡,优质充足的饲草饲料。

(5)科学养殖技术推广不够。肉牛养殖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现状是养殖肉牛作为农业的附代产业在千家万户散养,从业者大多是老人,文化素质偏低,至使肉牛选种选配,母牛选育、犊牛培育、放牧后补饲,种草养畜、牛舍改造,驱虫、防疫、短期育肥等技术措施得不到推广应用,适度规模养殖发缓慢,专业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低,科学养殖技术在广大农村带动和示范力弱。

(6)养殖疫病风险加大 。随着动物及其产品流通数量、范围、频率增大,加之临近省、州及周边地区疫情不断,信息互通、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以及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使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增大,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依然存存。虽然每年政府都组织两次两阶段的重大动物疫病及常规病免疫工作,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免疫空白点、户依然存在,零星散发动物疫病时有发生,检疫、隔离、消毒等措施没有列入常态化制度,老病尚未净化,新病发生和蔓延可能性加大。

(7)肉牛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肉牛养殖属农业附带产业发展,农户在市场经济推动下自发养殖,小而散的低水平散养殖方式,难以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畜牧部门虽然对部份肉牛生产示范列入了项目扶持,对肉牛品种进行了改良,老式牛舍进行了升级改造、推广了种草养畜等措施,取到了一定示范作用,但政策、资金、技术投入与全县肉牛产业地位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养殖业科技含量低,肉牛生产整体进程缓慢。

6 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

(1)根据《元谋县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山地畜牧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建议由畜牧部门对全县山区、半山区、坝区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着重从肉牛的分部、品种、结构、数量、草场资源状况、饲养管理水,基层畜牧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研究,找准客观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路,综合性撰写出《元谋县肉牛产业发展方案》,《元谋县肉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报上级部列入本地区门畜牧业发展规化,并建议分期组织实施,同时也要有计划的做好肉牛生产综合技术研发工作,抓好人才和技术储备,为肉牛养殖发展奠定基础。

(2)推进良种化程。建立完善良种场――扩繁场――商品群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以本地滇中牛选育、选种选配及提纯复壮为主要改良路线、有计划引入努西门塔尔牛、云岭牛、短角紫牛、摩拉水牛与本地母开展经济杂交,生产出二元或三元杂交品种供肉牛养殖,培育出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优的商品牛供应市场。规范牛冻精改良站点的管理,改进配种技术,提高情期受胎率和良种覆盖率,使肉牛生产业整体水平提高,推进肉牛产业化进程。

(3)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是关键,要进一步优化牛群结构,适当增加能繁母牛存栏,强化基础母牛培育,规范母牛怀孕前期、中期、后期饲养管理,着重保证能量、蛋白饲料、优质牧草等搭配供给,满足怀孕期营养需要,保持母牛健康体况,根据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发展目标,完善养殖设施建设,制定免疫程序,建立检疫消毒制度,保证肉牛生产性能发挥,着重推广犊牛、架子牛、成年牛短期育肥技术,提高肉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

(4)强化饲草饲料的开发和利用。①以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为契机,加大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着重严格实行轮牧和放牧制度,对自然草山草坡矮灌木、攀木、攀缘木进行改造,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促进养殖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②改变养殖方式,改传统放牧为舍饲、半舍饲加放牧模式。③研究转变种养模式,实行粮草轮作,加快农作物从“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料转变;推广运用农副产品加工、贮藏、秸杆氨化、碱化、青贮技术,调制出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供养牛业用。④引进适合的豆科牧草以解决蛋白质饲料不足。保持和完善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林间地、果树地、间隙地,冬闲农田,在全县不同气候海拔地区,推广种植试验成功特高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先锋高丹草、热研四号王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喜草、苇状羊茅、紫花苜蓿、印度木豆、白三叶、红三叶、大翼豆、圭亚那柱花草、光叶紫花苕等优质牧草,为山牛养殖供给优质牧草。

(5)推行复合畜牧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养殖,使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接合起来,元谋县是云南省南菜北调节蔬菜生产基地县,土地复种指数高,大量有机肥料使用,土壤板结逐年加重,通过堆集发酵处理后的牛粪便,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供给农业生产,可从综合生产方面增加养牛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6)完善动物防疫制度。健全的动物防疫保健网络是肉生产根本保证。从历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随着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肉牛W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牲畜交易频繁和养殖环境净化难度大,牛流行热、牛巴氏杆菌病等疫病传入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今后防治重点要规范引种审批程序和严格检疫,对私自引种造成疫病传入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次要强化免疫制度和强化监督管理措施施,使适度规模养殖场肉牛随时处于免疫保护状态。

(7)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效益。①逐步转变生产模式,实现散养殖方式向适度规模养殖发展,适度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过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一批规模养殖户或养殖协会,在资金上加大扶持,总体上实现品种、饲料、管理、防疫、销售五统一,带领更多的养殖户并入适度规模向规模养殖转型,提高肉牛产业的市场竟争力和抗风险能力。②认真落实招商品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行政审批经,配套设施、“绿色通道”、激励机制、舆论宣传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实现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肉牛养殖论文篇5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当以发展畜牧业作为突破口,让畜牧业挑起大梁。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发展,扶植养殖大户,推动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1997年,山西省祁县城赵镇里村村委会把村东南的废耕地规划为养殖小区,一系列优惠扶持措施的实施,使一批养殖大户迅速进驻园区,园区全面推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通水通电、统一服务的“四统一”经营管理模式。

一、祁县里村养殖小区战略分析

1.养殖小区的宏观环境。(1)政策环境。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中央1号文件先后提出发展养殖小区的文件。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的重大部署,通过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形成畜牧产业化的生产格局。晋中市在健康养殖上继续走在全省前头,进一步创新方法、健全体系、强化监控。在这种思想指导上,鼓励养殖小区向绿色、健康养殖发展。祁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国家优势产区奶牛基地建设重点县、小规模肉牛生产建设项目县、全国标准化肉牛育肥示范区。无论在养殖小区的规划上、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上、信息渠道商、资金筹集上等都对养殖小区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2)自然环境。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适宜畜禽和农作物的生长。祁县畜牧业发展迅速,肉牛、奶牛、猪、鸡、羊等畜钟门类齐全,肉牛品种拥有西门达尔、黄白花、红白花、夏洛来,本文由收集整理美国大红牛等优质引种。小麦、玉米、大豆、薯类等可用于喂养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还有大量的麦麸、花生饼、豆饼、棉籽饼等可用于发展畜牧业。其中秸秆利用率很高,祁县成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

2.养殖小区的产业环境。(1)五力模型。养殖小区的五力模型,分别是养殖小区内部竞争,饲料等供应商如克代尔集团、昆明正大饲料、农户等,养殖小区不断增加,替代品(庭院养殖)。销往本省的平遥、文水及省外的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青海等省市的加工企业,潜在肉牛加工企业。从横向角度来看,养殖小区的供销环节已自成体系,形成稳定的结构,是祁县里村养殖利润的源泉。从纵向角度来看,养殖小区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规模达到10 000多头的养殖小区,全国也就有几千家。由于受知识、自然条件、政策等条件的影响,养殖小区的竞争仍然处于粗放型的方式。庭院养殖相对养殖小区有很多的缺陷,已经处于衰落阶段。(2)产业链结构。祁县里村养殖小区肉牛发展链条,主要是畜禽产品的生产,只有少数几家养殖户酿酒。祁县畜牧养殖小区的饲料主要有棉籽饼、秸秆、豆饼、酒糟、玉米粉、麦麸。目前,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有5家先后开办了酒厂。

3.养殖小区的经营环境。(1)人力支持。里村养殖小区的发展离不开县政府、祁县畜牧防疫局、城赵养牛协会的三大外部人力资源的支持。县政府把发展以养牛为主的草食畜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来抓,以“稳定鸡猪,发展牛羊”为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大力发展肉牛育肥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肉牛育肥业已成为祁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祁县畜牧防疫局有一支素质较强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城赵养牛协会是由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养牛专业户、经纪人、屠宰专业户、牛肉、牛奶加工专业户等参加。在祁县养牛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协调和组织作用,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市场状况。从需求分析来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国内牛肉的需求量极大。从供给上来看,最近几年屠宰速度的剧增与黄牛繁殖速度的缓慢,饲养量明显降低,牛源不断减少。据统计,中国肉牛存栏仍处于恢复状态。目前受母牛数量不足和肉牛繁育周期长两种因素制约,育肥肉牛存栏量仍相对不足,导致肉牛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4.养殖小区的内部因素。养殖小区的价值链模型包括基础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种。从饲料供应到饲养到销售,这三个环节是基础性活动,实现的是行业平均利润。而支持性活动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战略筹划,可以提高养殖小区的边际利润。(1)组织分析。以管理组织来看,坐落在养殖小区的养殖户多为家族式管理,人员较少,结构扁平化,采用直辖管理方式。养殖户形式多为“农场主+畜禽养殖员工”、“农场主+畜禽养殖员工+酿酒员工”。目前该组合结构较适合小型的养殖户。但随着养殖户规模的扩大,该组织结构显得捉襟见肘。忙时,根本谈不上对员工的管理与监督。其次,财务上也经常出差错。因此,养殖小区的农场主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以应对出现的管理问题,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变。(2)人事分析。该小区问题主要集中于,一是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二是饲养员大部分来自于本地、新县、五乡、周围山区,流动性大。三是农场主在人员管理上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对于员工来说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没有积极性。(3)财务分析。据养殖小区调查问卷,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来核算,核算基本上是由家属来担任,养殖小区基本上采用流水账的形式。养殖小区内有3家合伙设立的合作社,为了明确利润分配,在收支核算上较为清晰,但尚未根据会计制度来核算经济业务。例如,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从筹资来看,养殖小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原始积累和养殖经验。对于日常运营,现金流转也比较流畅。农村信用社在筹资比例中最大,贷款相对较易,这主要是基于祁县里村信用社良好的信用环境。从内部控制来看,祁县养殖小区存货控制薄弱,如饲料、设备零件等物件的丢失,有些饲养员监守自盗。而且,饲料、酒糟等原材料浪费现象特别严重,主要是因为农场主管理不到位,没有定期盘点,因此经常出现账实不一致的情况。其次,养殖小区资金控制不到位,缺乏资金使用计划,资金回收困难。主要是打白条现象较多。

二、养殖小区发展战略对策

1.整合养殖户力量,优化区域环境。(1)行业盈利模式——养殖集团。祁县里村养殖小区中的养殖户彼此独立经营,规模百头以上的有20家,规模在百头以下的有11家,肉牛头数年均稳定在6 000头左右。整合养殖户的力量,可以极大提高养殖小区的竞争优势。祁县养殖集团目的是建立共同的机构,降低疫情的影响,控制畜产品的质量、提升畜产品的品牌。整个方案如下:在结构形式上,各个养殖户都是股东,形成股东大会,商讨合作项目。如专业的畜牧兽医站、饲料质检机构、专门质量监测站;在联系的纽带上,以共同需要的机构为基础、实行机构联合利用、相对稳定的组织。(2)联合打造绿色、健康产品、多经部筹划产业链扩展。最近,畜产品的投资成本加大,利润空间大大压缩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利用绿色健康、标准化的畜产品博取市场先机。祁县里村养殖小区可以参考农业龙头企业新五丰的绿色养殖经验。走绿色养殖道路,发挥养殖协会、畜牧兽医防疫局的通知,利用养殖集团成立的职能部门。首先,从喂养饲料抓起,对饲料无污染有一个监管环节。养殖协会可以聘请专门的质检人员,定期检查饲料的防疫指标,以确保饲料的无污染。其次,对畜牧产品的质量予以控制。畜牧产品销售时,统一由监测站检验并符合国家标准,贴上标签后准许销售,标签要体现绿色产品的理念。要发展产业链,实现农酒结合、肉牛加工、蔬菜大棚、养殖餐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增加新的利润点。

2.养殖户规范化管理举措。(1)组织结构优化。养殖小区中规模在300头以上的养殖户为了符合发展的需要,需建立现代科学的组织结构,采用了现代化管理模式。规模在300头以下的养殖户,“农场主+饲养员“结构模式较合理,不予调整。现代管理模式结构:农场主+管理员(总经理)+各个职能部门(生产部、后勤服务部、销售部)。职责分工说明,农场主聘请有饲养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后,农场主可以把监督生产权、处理日常问题的职责交给管理人员,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农场的发展方向。其次,聘请专门管理人员处理生产运营和日常琐事,及时防范、发现、纠正养殖小区的问题,合理规划饲养时间,利于实现科学、经验的养殖方式,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2)引进养殖人才,健全考评及激励制度,为科学养殖提供基础。录用人才可以采用较为正式的招聘方式,管理员招聘条件是从事养殖管理三年以上,有畜牧、兽医专业学习背景优先考虑。饲养员要求吃苦耐劳,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工资计算:饲养员工资=基础工资+效益工资

基础工资=0.25元/头*数量

效益工资=(实际增长公斤-正常增长公斤)*系数

管理员工资=基本工资+奖金

肉牛养殖论文篇6

关键词:肉牛;产业;法国;竞争力

The French Beef Industry: an Exception in Europe

Philippe CHOTTEAU

(Departement of Economic, Institute of Elevage, The National Eleveurs Office, Paris 75595, France)

Abstract: The number of cows in the EU has contracted by 10% in the last 10 years, due to the continuous restructuring of the dairy industry (in the EU, about 2 in 3 cows are milked). The EU beef production has consequently decreased. French beef production has fared better over a long term, but it underwent a sharp decrease in the last 2 years. This drop has affected the profitability of both beef farmers and processors. In addition, French processors have also had to suffer from the “social dumping” used by their competitors in Germany, Poland or Ireland. However, positive signals from the market are starting to appear.

Key words: cattle; industry; France; 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S9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5)02-0040-03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1502009

欧洲牛肉贸易从2003年开始出现逆差。从欧洲以外国家进口量从2005―2007年增加了60万t(胴体当量),而出口量持续降低。然而,自从经济危机以来,进口量降低,出口量再次增高。这是因为欧洲市场,特别是南欧国家(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牛肉消费量受到了严重影响。2007年以来降低了12%。2012年,欧洲以外国家进口牛肉占总消费量的4%,而出口量(含活牛出口)达到生产总量的7%。那么,欧洲牛肉的竞争力到底有没有增强呢?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2008年以来,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牛肉消费量的增加,导致全球牛肉产能不足,国际牛肉价格上扬。欧洲牛肉和活牛得以大量出口,特别是出口到地中海国家(土耳其、北非和黎巴嫩等国家)。

但是,与其他牛肉出口大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相比,欧洲的牛肉出口价格差仍然存在(尽管已经有所缩小)。事实上,欧洲的牛肉产量还是降低了,只是市场需求量降低得更多,才导致了出口量的增加。无论如何,虽然在国际市场存在价格竞争,欧洲牛肉的卫生和品质保障方面仍有一定竞争力,特别是针对瘦肉需求量大的国家。

1 欧洲的例外

由于奶牛业的重组和奶牛生产性能的改善,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奶牛存栏量持续降低。最近十年,法国奶牛存栏量减少了12%,欧盟27 国奶牛存栏量平均减少了13%。与此同时,肉用母牛存栏量相对稳定,且大大超过了奶牛存栏量。目前,法国肉用母牛存栏410万 头,占欧洲总量的1/3。在欧盟其他国家,只有西班牙和爱尔兰的肉用母牛存栏量超过奶牛。这两个国家肉用母牛存栏量在欧盟各国中分别排在第2和第4位,两个国家加起来的存栏总量占欧盟总量的1/4。

以上3个国家肉牛的品种组成差异也很大。法国主要为肉品质好、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的欧洲大陆型品种,如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和金色阿奎丹牛。西班牙主要为繁殖性能较差的本土广适品种杂交牛,平均每头母牛每年产0.65头犊牛。而爱尔兰较多的是肉牛和乳用品种的杂交牛,繁殖性能表现相对好一些。

2 养牛收入分散且总体偏低

2010年,法国共有82 000 个专门化肉牛养殖场,76 000 个奶牛养殖场和5 000 个专门化肉牛育肥场。传统肉牛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卢瓦尔河流域和山区贫瘠地区,特别是中央高原地区一带。近30年来,也就是实行产乳限额政策以后,传统肉牛养殖区以外的众多奶牛场逐渐转为养殖肉牛。目前,肉牛养殖场的数量在最近十年达到稳定。然而,这些专门肉牛养殖场的收入自从2008年以来不断下降。据法国农业会计信息统计机构(RICA)的数据,最近5年肉牛养殖场的平均收入比全法国所有类型农场的平均收入少了一半,差距可见一斑。据法国农业部和法国畜牧业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一项对400 个肉牛场的调查发现,如果将税前收入分布按四分位差计算,养牛业从业人员的税前收入为1~3之间,且这个收入受欧洲农业补贴政策(PAC)的影响很大。后者的改革将继续加强对母牛群体的补贴,特别是提高贫瘠地区的补贴额度,同时减少对育肥场的补贴额度,以及降低按草场面积计算的补贴额度。

3 对意大利市场的依赖

法国出产的断奶犊牛有将近一半都出口到国外,这当中大部分都出口到意大利进行育肥。2012年法国共计出口断奶犊牛100万 头,但这个出口量相对以往各年度正在萎缩。事实上,2013年意大利消化了法国出口犊牛总量的85%,当然意大利同样受欧洲经济危机的很大影响,其中2008―2012年间牛肉消费量降低了12%,2013年第一季度再次降低5%。牛肉消费需求量的降低也直接影响到意大利当地的肉牛业发展,特别是影响到北部波河山谷地区育肥牛场的活牛销售。

意大利北部的大型肉牛“围栏育肥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目的是利用当地高产玉米的土地条件和便于活牛进口的地理优势。这些肉牛养殖场也因此享受到政府的鼓励性补贴,获得较高的牛肉出售价格。在政策的鼓励下,“围栏育肥场”规模迅速扩大,很多养殖场的肉牛存栏量超过500 头,甚至几千头。这个产业因此非常依赖架子牛的供应,意大利本身的肉牛和奶牛群体根本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于是,法国的断奶牛出口商和这些意大利养殖场就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法国出口的犊牛可以满足大约90%意大利架子牛的进口量。

然而,这个发展模式受到了经济危机和欧洲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冲击。经济危机引发了“信贷紧缩”,这对一个流动资金需求强大的肉牛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更糟糕的是,一项新的规定缩短了对架子牛购买支付的延期。经济危机也导致了消费者对牛肉购买力的下降,他们变得不情愿为当地育肥的青年牛所产牛肉支付更高的价格。欧洲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也降低了按草场面积支付的各项补贴。肉牛育肥场的草场面积比平均水平高很多,因此蒙受损失更大。

这个“围栏育肥”产业正在改组。许多大型养殖场选择了生物燃气产业,因为其收购价格在欧盟内是偏高的。这对用于育肥肉牛的玉米构成了一定竞争,但是法规强制要求在生物燃气发酵池同时加入动物粪便。另外,延长分期付款政策(10 年)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肉牛育肥产业。

4 出牛还是牛肉?

虽然意大利肉牛育肥产业的衰退给法国的母牛养殖产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但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看成是再次推动在法国育肥肉牛以后直接向意大利出口牛肉产品的一次机遇。事实上,法国很适合出口牛肉到意大利,因为后者直接进口牛肉量超过其国内消费量的1/3,而且法国牛肉色浅、脂肪含量低,特别受意大利当地高消费阶层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意大利目前进口的法国牛肉只占其总进口量的1/4,荷兰、德国、波兰、爱尔兰和巴西都是法国出口牛肉的强力竞争对手。这些国家的牛肉品质虽然比法国差,但价格更低,而且还提供更多的销售服务。

法国每年出口21%~24%牛肉,这当中主要是在法国销量很低而在南欧国家和德国非常受欢迎的青年公牛肉。希腊虽然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但法国牛肉在希腊的市场却扩大了。德国的牛肉进口总量虽然增加了,但这当中法国牛肉的竞争对手众多。在这个低价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法国牛肉只限于高档牛肉的定位,这主要是由法国肉类与畜牧业跨行业组织(INTERBEV)主推的综合品牌Charoluxe。地中海国家在因疯牛病风波禁止法国牛肉十多年后,最近又重新开启了进口大门。黎巴嫩、马格里布地区国家和土耳其都相继于2011年开始进口法国的活牛。法国非常适合向地中海另一边的国家出口青年牛,虽然价格高于其他竞争对手,但法国牛的卫生保障和屠宰率都很高,且肉质鲜嫩、肉色浅和脂肪含量低等,很符合这些国家当地消费者的口味。相反的,这些地区大量进牛,又对法国屠宰加工产业带来了新的牛源不足的问题。这些国家对活牛的偏好,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冷冻设施不完善,而活牛进口则更易运输和“贮存”。另外,还因为他们对动物内脏和皮毛有很高的利用需求,还有最重要的原因,这些伊斯兰国家的屠宰习俗各异,信教者更愿意在当地屠宰牛,以保障对各项宗教习俗的遵守。

5 法国也是母牛肉的最大消费市场

法国肉牛业(活牛、牛肉和牛肉加工品)总体上是净出口,2012年顺差值为10亿 欧元。但如果只看牛肉(不算活牛),法国对外贸易其实是有逆差的,2012年贸易逆差为5%,2013年可能更高。法国市场上23%~25%的牛肉都是进口的,其中大部分来自淘汰母牛育肥。实际上,法国消费者更偏好颜色深且肌间脂肪含量高的牛肉。而且,淘汰母牛产肉的成本通常也比青年育肥牛要低。可以说,法国是淘汰母牛肉在欧洲的最大消费市场。另外,据《牛肉去哪儿》一书介绍,法国牛肉加工产品,特别是占牛肉消费总量24%的碎牛肉,也大量来自淘汰母牛。该书指出,这些淘汰母牛大多来自奶牛群体,而法国奶牛存栏量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这样就形成一个悖论:法国的肉用母牛存栏量在欧洲排名第一,生产潜力也看似充分,但法国同时又是欧洲大陆第一大牛肉进口国。虽然生产和消费不协调的现象并不新奇,但是法国的肉牛群体还在不断壮大。2012年法国生产的牛肉中有65%来自肉牛群体,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些青年牛肉既然不讨当前法国消费者的喜爱,也就只有从出口外国来争取市场空间了。

6 法国肉牛育肥具有竞争力

从世界各国肉牛育肥成本的比较结果来看,法国并不处于劣势。根据分类农业水准基点调查结果,法国肉牛育肥成本比德国和波兰稍高,但后者的生产类型不同,后者的牛肉多数来自奶牛群体育肥牛,出售的价格也较低。西班牙和意大利虽然采用了低成本的围栏育肥模式,但生产成本还是高于法国。

7 法国的屠宰加工业处于劣势

法国的肉牛屠宰和加工业主要集中在5个集团公司。排在第1的是Charal-Bigard-SOCOPA,屠宰量占全国的40%;第2名是一家合作社公司ELIVIA,屠宰量占全国的12%;第3名是与大型超市Intermarche合作的SVA;第4名和第5名分别是合作社公司Sicarev-Sicavyl和与另一大型超市合作的Kermené-Leclerc。这5家公司的肉牛总屠宰量加在一起超过了全法国总量的70%。它们全都是法国公司,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当今世界肉类产业中,这算一个特例。5家公司中有4家都把屠宰重点集中在法国西部奶牛产区。由于奶牛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存栏量不断下降,这些屠宰场正在去其他地区寻找更多的牛源。

法国国家肉类与畜牧业跨行业组织(INTERBEV)近期的一项比较研究显示,法国屠宰加工业与一些同行相比竞争力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包括税务成本)太高。相比之下,德国和爱尔兰的这一成本比法国低1/3,而波兰比法国低3/4。法国肉牛屠宰厂的耗能也很高,为第二大运营支出项目。

欧盟其他国家的肉牛产业综合竞争力还表现在肉类加工产品的领域。爱尔兰出产85%的牛肉都以剔骨肉的形式出口,它们以高端品牌或绿色食品的标志通过成品包装形式售出。德国也将他们生产的牛肉85%用于出口销售(主要以胴体或分割肉块形式出口),但他们的销路比法国更广。

当前法国屠宰加工业正面对四大挑战:第一是产量的降低,2012年产量降低了5%,并且降低还在持续。幸运的是,目前生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奶牛业和肉牛业的资本重筹,目的是要在未来几年将产量提高;第二是肉牛产区的转变,这会导致新一轮的资本重筹;第三是税务过高,而消费者对涨价的反应却比过去更敏感;第四是扩大出口市场,这要求增加投资力度来寻找新的销路,来加工产品且加强营销,在当前由于开工不足造成利润降低的时期,这无疑是一个冒险的赌注。

肉牛养殖论文篇7

日本的农民协会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里介绍日本鸟取县东伯町采取公司法人的模式来运作农民协会的做法和经验供参考。

一、 东伯町农协形成的历史

鸟取县的东伯町位于日本列岛西南部,北部临日本海,总面积82.2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2,100毫米,平均气温16.8度。町内共有耕地面积1,697公顷,人口1.2万人。畜产品和梨是东伯町的主要农产品。1947年11月日本公布了《农业协同组织法》以后,东伯町的农协就同日本众多的其他农协一起建立起来了。当时,日本农协组织规模非常之小,如东伯町的小鸭农协只有41家农户参加。1965年日本公布了《农协合并助成法》,政府鼓励和促进农协的合并。

当时东伯町有八桥、浦安、下乡、上乡和古布庄等五个小规模的农协,受到规模和资金的制约协会在组织销售、购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很大。在《农协合并助成法》的推动下,通过协商,这五个协会终于在1965年12月合并成为现在的东伯町农业协会。

1995年东伯町农协一共有会员2320户,其中正式会员1805户,非正式会员515户。同年该协会的固定资产达到191.3亿日元(13.4亿人民币)。农产品产值10.2亿日元(7140万人民币),水果产值12.22亿日元(8554万人民币),畜产品产值57.3亿日元(4.01亿人民币)。农产品加工产值121.8亿元日元(8.53亿人民币),其中农产品加工2.1亿日元(1470万人民币),肉鸡加工36.3亿日元(2.54亿人民币),肉食品加工56.9亿日元(3.98亿人民币),其他产品加工26.53亿日元(1.86亿人民币)。

二、东伯町农协的管理组织

东伯町农协的管理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协会的总代会。总代会是由各村民小组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共375个席位。总代会代表任期为3年,具体工作包括:(1)讨论和通过协会的年度报告和年度决算;(2)认可新的年度计划和预算;(3)讨论当年的议案;(4)选举和委任协会的行政管理人员。

理事会是协会是总代会的常设机构,具体工作是决定协会经营的基本方针,并把具体工作与任务交付协会组合长去执行。协会组合长由总代会任命,他的责职是对协会进行具体管理,如同公司的总经理。

监事会的作用是对理事会和协会组合长的工作进行监督。监事会由总代会领导,直接对总代会负责。

东伯町的生产部门包括农业振新部,畜产部两大部门。农业振新部主要是为协会成员农户提供种植业的产前和产后服务。如东伯町的水田共有933公顷,协会的育秧中心,为全协会农户提供培育的秧苗和机械化插秧等多项服务。协会大米中心为会员提供包括收割、烘干,脱粒、进库和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设立农产品加工部的目的是提高协会农户产品附加价值。如酱菜加工厂收购协会成员的萝卜,制成酱菜,然后直接销往协会在町外各地区的市场。水果部是农产园艺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梨是东伯町的代表水果产品。70年代初期,东伯町采用公司法人形式促进梨生产的团地化,促使梨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72年以后町内的梨生产完全采用一体化模式经营,即农户分散种植,协会统一技术指导,会员收获的梨由协会统一分档,储存和销售。

畜产部工作包括肉鸡、牛肉和猪肉生产,堆肥加工,畜禽的屠宰、加工、物流和销售等,协会统一的一体化经营。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批量购买可以节省各种成本。东伯町农协会设立购买部就是为了节约会员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费用。在生产资料购买方面,协会通过对会员提供数据的统计,掌握町内生产资料,包括饲料、化肥、农药等需求数量制定购买计划,并按照会员的需要及时把各种生产资料送到协会成员手中。协会商店提供的生活资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减少会员去城市购买日常生活品的时间。

信用和保险部。协会有自己的小银行,会员把钱存在协会的信用部门,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信用部贷取所需的资金。

指导部。协会的指导部包括技术指导和经营指导两部分。协会除了自己的技术人员以外,还同国立和县立大学、研究所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协会成员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常获得各种技术支持。经营指导包括教会协会会员记帐,合理避税以及怎样有效地运作资金。

相关的公司。随着农协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协会利用积累的资金投资经营两个由协会直接控股的公司。“东伯振兴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之一。东伯振兴株式会社经营的有(1)兄弟购物中心;(2)鸟取肉鸡加工厂;(3)鸟取车站商店;(4)大阪物流中心;(5)岛根营业所。兄弟购物中心是设立在町内的零售商店,主要销售生活用品。鸟取肉鸡加工厂是肉鸡加工处理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羽鸡,主要满足大阪和京都地区市场需求。鸟取车站连锁商店设立在鸟取县各车站附近,销售东伯町生产和加工的牛肉、鸡肉、猪肉和肉制品。大阪物流中心从事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工作,把鸟取县的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配送到日本关西地区的各大超级市场。岛根营业所为协会成员提供综合服务,包括销售农畜产品的、食品、衣服、日用品、汽车。房产和地产的买卖。此外还经营贷款和保险业务。

三、东伯町农协肉牛产业一体化

为了具体了解东伯町农协的运作情况,我们在这里介绍东伯町肉牛一体化经营的案例。东伯町的肉牛生产的方式是肉牛的饲养由各协会成员分户进行,此外的所有工作由协会通过一体化经营方式来完成。这些工作包括种牛的繁育,小牛的生产、架子牛的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活动。同这类活动配套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包括小牛繁殖中心、小牛哺乳中心、育肥牛试验场、草场、奶牛中心,屠宰加工厂、营业所和牛肉专卖店。

1.肉牛的繁殖和育肥

1991年日本开放牛肉进口以后,国内的养牛产业深受影响。原来东伯町农协生产牛肉以小公奶牛的育肥为主。随着进口牛肉迅速增加以后,小公奶牛育肥肉同进口牛肉之间的价格差异很小,受到冲击特别大,销售额显著下降。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状况,町农协决定开发不受进口牛肉影响的高级黑毛日本和牛牛肉。为此,他们建立了肉牛繁殖中心和哺育中心。繁殖中心任务是繁殖优质黑毛品种小和牛,哺育中心的任务把由哺育和饲养由繁殖中心送过来的黑毛小牛,以及部分从牛奶生产农户家里收购来的小公奶牛,卖给本町养牛农户,通过他们来培养优质黑毛和母牛和肉牛。

2.繁育中心

繁育中心的主要任务快速繁殖优质黑毛和牛。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受精或者胚胎移植等方式使得母牛怀孕。胚胎移植不仅可以确保胚胎品质,还有可以借助普通母牛借腹生产价格昂贵的黑毛和牛,达到加快优质牛的繁殖速度,降低生产成本。繁育中心内一共有50头供卵牛,平均每头牛在一年中间采卵3到4次。

图2、东伯町农协畜产部一体化组织结构图

资料来源:“东伯町农协的轨迹”。

繁育中心除了把大部分未断奶的小牛送到哺育中心以外,还保留着部分小牛。这些小牛养到9月龄以后,小公牛卖给育肥农户,母牛卖给繁殖牛饲养农户或者是送到鸟取县经营的牧场中放养。这些母牛成熟以后,再在其中挑选品质优良的母牛送回农协繁殖中心,作为繁殖种母牛使用。

3.哺育中心

哺育中心除了哺育繁殖中心转移过来的小黑毛和牛以外,它们还向牛奶生产农户购买奶小公牛或杂交牛。东伯町内有共有87户牛奶生产农户,饲养了1,260头奶牛。哺育中心通过人工哺乳的方式把这些小牛饲养到9个月以后,作为架子牛卖给育肥农户或者是町的育肥试验场。哺育中心有职工4名,通常的饲养规模为600头牛,每年架子牛的出售数量约900头。

4. 牛饲养农户经营

东伯町的养牛农户都分布在各由农协出资建立的养牛团地内。这些团地都建筑在无人居住的山地中间,目的是把町内家畜饲养场所同人居住地分开,减少公害。同时养牛农户的相对集中,也有利于共同管理,减少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如粪尿处理,大型设备的共同利用等。养牛农户采用租赁的方式使用协会投资建立的牛舍。

繁殖牛饲养农户的经营项目是生产小黑毛和牛,他们把小牛养到断奶后,除了少量优质母牛留种以外,其余的卖给同协会的育肥农户,或者通过农协流通部门向外部出售。

A繁殖牛农户已经有70岁的高龄了。他的牛舍是向农协租借的。A农户原先有自家的牛舍,若干年以前搬迁到了养牛团地。原因是他家没有后继接班人,从长远考虑,尽可能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A农户相协会租了3个牛舍,一共养了15头牛黑毛繁殖母牛。牛舍的租金为每头繁殖母牛2万日元。这费用包括牛舍建筑和内部的设备的使用费用。当年A农户生产了19头小牛,出售了800万日元。粗饲料和精饲料都是从外部购买,自己加工后使用。每头繁殖母牛每年的饲料费用是7万日元。

5.肉牛育肥农户经营

东伯町设立了8个育肥牛团地。B农户就是其中之一。该农户租用团地内装备了现代化设备的牛舍,进行大规模的肉牛育肥生产。设备的租用费用为平均每头育肥牛1.7万日元。B育肥农场共有5个劳动力,包括B农户夫妇,他儿子夫妇和长期雇工1名。B农场约饲养600头育肥牛,其中杂交牛200头,黑毛日本肉牛150头,小公奶牛150头。此外,还有生育过一次的黑毛和母牛和40头小牛。

为了应对牛肉价格变动的影响,B农户除了扩大经营规模,饲养不同品种育肥牛以外,还采用各种先进经营策略和饲养方式来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如对育肥牛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和对农场采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

B农户生产的黑毛和牛肉中达到4级以上标准占到了80%,公奶牛育肥肉达到3级以上的为89%。1997年该农场的总销售金额为1.5亿日元。

6.农协育肥农场

东伯町育肥牛试验场是农协自营的育肥牛场。该农场一共有6栋装备了带有电脑控制的自动喂饲机设备的育肥牛舍。农场共饲养约600头育肥牛,其中30%是被采用摘除卵巢手术的母牛,70%是生育过1胎小牛的育肥母牛。该农场有4名管理人员。农场中的育肥牛,除了该町生产的以外,大部分是通过农协的流通部门从别的地方购买的。摘除卵巢手术的母牛的育肥方式是,把出生后8个月的黑毛和母牛引入农场,饲养4个月后去除卵巢,再通过22个月的育肥以后出栏。这种方式育肥不仅牛的日增重量快,而且肉色好,脂肪的雪花状分布均匀。母牛产1胎后育肥方式是在母牛分娩后,不给小牛哺乳,小牛由人工哺乳,避免由于哺乳而影响育肥牛的增重。一般是经过1年的育肥以后出栏。在母牛的育肥期间中除了喂精饲料外,还添加水稻秸秆的粗饲料。

7.牛肉的加工和销售

东伯町农协的牛肉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特征是为该町出栏的肉牛进行屠宰、加工和销售。东伯町农协把出栏的肉牛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活牛出售,另一部分是通过农协所有的屠宰加工厂加工以后出售牛肉或牛肉制品。东伯町出栏的黑毛和牛和杂交牛主要是以活牛的形式运送到大阪市南港肉牛批发市场出售。育肥公奶牛的全部和少量黑毛和牛和杂交育肥牛被送往农协的肉类加工中心进行屠宰和加工。1998年东伯町肉类加工中心一共加工了4700头肉牛,其中2700头是本町出栏的,其余的2000头是从其他地区购买的。东伯町肉类加工中心内有一个火腿肠加工车间,原料来源是该中心生产的牛肉、猪肉或者鸡肉。

东伯町牛肉的流通方式是通过该农协下属的“东伯町食品贩卖株式会社”把牛肉销售到鸟取县和县外的大超级市场,以及该农协在各地的牛肉直销商店。东伯町还在鸟取县内设立三家牛肉直销商店,在大阪建立两座畜产品的储存和转运站,通过这两家转运站,向在京都,大阪和神户设立的牛肉直销商店,以及岛根县、京都府和福冈县的生活协会的食品店转运东伯町生产的牛肉和牛肉制品。

四、小结

到目前为止,对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而对农协组织一体化经营的研究不多。主要是我国农协组织还未能得到普及。东伯町农协采用企业法人的形式运作农民协会颇是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其一,东伯町农协一体化经营特征主要包括:(1)在自发的农民组织中采用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2)制定整个町的农业生产计划;(3)农协经营技术含量高,投资力度大的关键部门,如肉牛繁殖、屠宰加工和流通,并把这些部门同农户的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的垂直和横向一体化经营。

其二,东伯町农协一体化经营的作用在与:(1)通过农民使用农协的设施,提前产后的服务的方式把农户和农协有机的结合起来;(2)农协对全町制定统一生产计划可以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风险成本;(3)农协统一投资使得协会成员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公共先进设备,提高生产能力;(4)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减少流通成本;(5)日本政府通过“农业构造改善事业”、“补助事业”和“农业近代化”等形式,通过对农协的多项融资,资助农业,增强农业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

我国WTO的加入以后,农业部门所受影响最大,与其说束手等待国外农产品进口,毋宁率先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社会安定团结和提高农民收入,我们也可以采用农协组织的管理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作用。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农民资金不足,民主意识不强和缺乏现代化管理经验。因此,办好农民协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文化和技术方面的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 杉山道雄:《养鸡经营的展开和垂直的统合》,明文书房,1989年。

2. 胡定寰:“微观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及其应用”,中国农村观察,1997.6。

3. 胡定寰,陈斌,杉山道雄,小栗克之:“改革开放后中国蛋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农业市场研究,第4卷第1号,1995年9月。

4. 胡定寰:“国际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8,2。

5. 小林正一:“通过产业一体化经营促进肉用牛产地的发展”, 畜产的情报,1997,6。

6. “东伯町农协的组织及展望” 东伯町,1998。

肉牛养殖论文篇8

[关键词] 香河县 现代畜牧业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5-01

1 现代畜牧业的含义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还有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是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

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香河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香河县共有各类养殖4268户,规模动物养殖场230个,实施“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的标准化规模动物养殖场2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场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肉牛屠宰加工场4个,禽类屠宰场1个,肉鸭屠宰、加工场1个。

畜牧业注册品牌有:正大肉鸭、“姗姗”鸡蛋、“京华香”肥牛。

肉鸭产业:香河县正大有限公司是该县集种鸭饲养、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生产熟食、羽绒制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供、销大型企业,现存栏种鸭(香河)7万只,年均放养肉鸭430万只;带动养殖户380户;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500万元。樱桃谷肉鸭祖代繁育场是英国独资企业,现存栏祖代肉鸭2万只,年繁育父母代种鸭75万只。

奶牛产业:香河县现有规模奶牛场2个,为做大、做强我县的“奶”产业,更好的贯彻落实省政府倡导的千万吨奶工程,该县重点对“井轩奶牛养殖场”、“聚鑫奶牛养殖合作社”等进行扶植,在现有3000头奶牛基础上,依托奶牛良繁项目建设,加强奶牛系谱建设和奶牛DHI测定工作,促进奶牛品质的提升和优良种群的建立。

肉羊养殖:香河县香椿营村是牛羊屠宰、加工专业村,最近几年,由单一屠宰、加工,逐渐发展成为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全村存栏肉羊5万只,目前,已经成为该县肉羊养殖的主力军。

总体来说,香河县的畜牧业不单在畜禽的饲养量以及畜牧业的产品产量,甚至是人均占有量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当下,香河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样产生了正向的变化。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都逐渐加大。总而言之,香河县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表现为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

3 发展现代畜牧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1 政府支持

3.1.1政策支持: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全力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重点动物疫病指挥部”在应对各种突发疫情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制。

3.1.2土地、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对养殖小区、养殖业项目用地的审批在合理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并确保防疫部门的各项经费能及时足额到位。

3.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该县九个镇的动物防疫站全部高标准建成。微机、防疫器具等硬件设施完备,为应对突发疫情,香河县建立动物重点疫病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政治、业务水平的培训,全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基层防疫员“三定”方案,免其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防疫工作,为香河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尽力献策。

3.3 搞好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聘请及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引进域外的猪、牛、羊等优良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以人为本才是发展我县畜牧业的根本,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他人智慧为已用,来推动香河县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4为进一步促进香河县畜牧业几大主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4.1生猪养殖:应该以十个标准化生猪项目为契机,推动香河县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的养殖方向发展,在原有生猪养殖基础上,为丰富人们饮食品种,引进“香福莱”黑猪、野猪,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模式。

3.4.2蛋鸡生产:应该以周庄恒昌养鸡场、尚新养殖场等蛋鸡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逐步使香河县蛋鸡的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以廊坊市蛋鸡存栏量最大的恒昌养鸡场60万只“姗姗”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效应,稳中求进,促进全县蛋鸡生产品牌建设。

3.4.3肉牛事业:应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以京华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3.5 坚持走适合香河县县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3.5.1不但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该县散养为主的关系。还要在发挥散养对满足农民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面,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提高农户健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3.5.2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畜牧业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需要利用自然、开发资源来实现产量增长,也需要通过保护环境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图形创意论文范文 下一篇:三角函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