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范文

时间:2023-11-14 04:26:53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1

记者:养殖业是风险相对较大的行业,您从事养牛行业这么多年,有哪些规避风险、提高养殖利润的方法?

祝远魁:肉牛养殖有各方面的潜在风险,为提高利润,在养殖过程中要解决好“买出利”“养出利”“宰出利”“卖出利”的“四利”问题,这样可以有效规避养牛风险,提高养殖利润。

“买出利”。我总结20个固定调查点(牛场)的情况,有50%以上的牛场亏损是因为买牛失败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懂牛的品种,买了个体小、生长慢的品种;买到不健康的牛,病死率、淘汰率居高不下;买牛价格高,成本大。这属于牛源采购带来的风险。防范办法是:认真考察牛源市场,吃透交易规则,选择优良品种,防止价格、假冒品种等欺骗,买到质优价公的牛。

“养出利”。科学饲养是防范技术、疫病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根本措施。养殖户应熟练掌握先进实用的养牛技术,包括人工冷配技术、母牛饲养管理技术、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肉牛育肥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牧草种植技术等,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肉牛育肥日增重,严格控制发病率、死亡率和淘汰率,力争做到重大疫病发生率为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化肉牛养殖规范,不使用违禁违规饲料和添加剂,做到所有牛肉100%的质量合格。养牛必须处理好牛的粪污,不然污染环境周边群众有意见,会有造成社会反应不良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牛―沼―草(作物、果蔬)”饲养模式,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宰出利”。很多养牛场(户)只会养牛,不会宰牛卖肉。宰牛卖肉是肉牛产业中利润非常高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养牛是盈是亏很难确定,但宰1头牛一般有1000~3000元的利润。因此,最好能够既养牛,又宰牛卖肉,养殖利润、加工利润都自己赚,这是防范市场风险的最好办法。

“卖出利”。很多人养了牛不知道卖给谁,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不知道该卖啥价格,卖牛吃亏的事非常多。养牛必须随时掌握架子牛市场和育肥牛市场信息。要在牛圈里交朋友,学会上网查询牛价;通过活牛交易市场、农贸市场了解价格;了解牛市交易规则,学会各种交易技巧,防止吃暗亏;还要学会估牛,以准确估牛的体重和出肉率。

记者:现在国家提倡创办家庭肉牛养殖场,在这一方面您有什么看法?对我们的养殖户有什么建议?

祝远魁:肉牛养殖正从散户养殖向家庭养殖场转变,适度规模养殖是大势所趋,对家庭养殖场我有以下6点建议:

1.选择牛场用地。一是确定土地面积。一般牛场建设综合用地每头母牛35~40平方米、育肥牛25~30平方米;高产牧草种植用地每头母牛0.8~1亩、育肥牛0.6~0.7亩。二是地形地貌。尽量选择平缓土地,若是山地坡度在25°以下为好。

2.合理确定规模。养牛规模确定依据:一是根据手里的资金多少,量力而行,切莫因追求规模而超过自身投资能力,更不能靠高息贷款养牛。二是根据土地面积确定养殖规模。三是根据可以利用的饲草数量确定规模,防止买来了牛没草吃。

3.合理分配、使用资金。养牛投资分为牛场建设固定资金投资和采购牛、草料费等流动资金。一般固定资金投资不超过40%,流动资金预留60%左右。

4.学习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家庭养殖场的特点是自有资金和人员,大多数不聘请专门的技术人才。家庭养殖场要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逐步达到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人工冷配、营养配方制定、疫病防治等要求。

5.按照养殖企业管理牛场。许多家庭养殖场,不重视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和成本分析,不仅可以随时了解财务状况、盈亏状况,还可以总结生产经营经验教训,分析影响收入的每一项因素,合理控制每一项成本支出,为提高效率和效益服务。

6.开展横向联合,加入合作社、产业协会等组织,从产业组织方面得到更多的服务和信息,有利于买牛、养牛、卖牛。

记者:现在国内养牛行业的模式有哪些?经济效益如何?都有什么特点?

祝远魁:养牛模式多种多样。母牛养殖模式主要有:舍饲养殖模式、放牧养殖模式、舍饲+放牧模式;育肥肉牛养殖模式主要有:高档育肥模式、普通育肥模式。普通育肥模式分为持续育肥模式、架子牛育肥模式和淘汰牛育肥模式;另外还有养贩结合模式、养宰结合模式等。

1.母牛养殖几种模式的利与弊。(1)母牛舍饲养殖模式好处是便于集中管理,弊端是饲草料成本高,繁殖成活率低,一般舍饲养母牛求利难。(2)母牛放牧养殖能大大降低饲草料成本,但草场资源有局限。

2.育肥牛几种养殖模式的利与弊。(1)高档肉牛育肥好处是可以生产高档牛肉,肉价高、附加值高。但周期长,一般育肥期20个月龄以上。饲料成本大,饲料成本比普通牛育肥高一倍以上,因此高档育肥不适合中小型牛场采用。(2)普通育肥是指一般架子牛不采取措施,直接用于生产红肉的育肥方式。普通育肥分为小架子牛育肥、大架子牛育肥、淘汰牛育肥等模式。小架子牛育肥好处是因牛小一次性架子牛采购投入少,缺点是育肥期长,资金周转慢;大架子牛育肥一般开始体重350~400公斤,好处是育肥周期短,育肥期生长快,这是一种最佳的育肥模式,不足是买牛费用大;淘汰牛育肥主要是淘汰母牛育肥,好处是淘汰牛采购单价低,缺点是育肥效果一般,一般不采用。

3.养贩结合模式。有一些养殖场,贩牛、养牛相结合,这种模式灵活机动,盈利机会多。

4.养宰结合模式。有些中小型牛场自己育肥、自己屠宰卖肉,这种情况最为合理。

记者:很多从事养牛业的人在这一行业中赚取了可观利润,但也有些养殖户血本无归。您能否给我们提供些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做下原因分析。

祝远魁:这几年肉牛养殖升温很快,还有大资本进军肉牛产业的,但更多的是中小型养殖场(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总的印象是赔钱的多,赚钱的少,个别的血本无归。

养牛成功的如江西省高安市的“牛哥”杨食堂。2003年,杨食堂流转800多亩山地,建设4栋牛舍,养殖肉牛200多头。现在牛场扩大到2000多亩,牛舍16栋,养牛2000多头,年收入几千万元。现已成立了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牛场被评为国家肉牛标准化建设示范场。杨食堂的养牛经是:吃苦、坚持,不随波逐流;稳步发展,不急功近利;种养结合,不搞单打独斗;选择良种,不养劣质牛。再如,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湘思村姚国雄,他和妻子养30多头牛,每年春节前自己将牛拉到市场上屠宰卖肉,年纯利润10万多元。姚国雄的养牛经是:在本地买杂交牛,选择春节前牛只长到500公斤以上出栏,然后自己屠宰、自己卖肉,养殖和屠宰利润都自己占有。

养牛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原因各种各样。如湖南某牛场,2014年养殖能繁母牛70多头,年产犊牛31头,繁殖成活率仅有42.46%,年亏损20多万元。养母牛生小牛,繁殖成活率高低是成败的关键。我分析过9家繁殖牛场的数据,凡母牛繁殖成活率达到69.2%的,牛场能够保本。前面这个案例失败的原因就是繁殖成活率太低。再如,福建省宁德市一牛场,从北方买了50头牛,两个月内病死及淘汰11头, 而且买到的牛是假冒品种,生长极其缓慢,养殖一年亏损10万元。其失败原因:一是受骗,品种选错;二是缺乏疫病防治经验,从北方买牛,运输综合征发病率高达22%,病死淘汰高导致损失大。

记者:随着牛肉价格的逐年上升,很多人打算从事养牛行业,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祝远魁:在经济下行大背景之下,牛肉市场较为稳定,很多人、很多资本都瞄上了肉牛养殖行业。肉牛可以养,但需客观认识肉牛产业行情,分清利弊,准确投资。对投资养牛,我的建议是:

1.全面客观看待牛肉价格。国内牛肉市场的现状是:刚性需求持续增加;受进口和走私牛肉影响,牛肉价格冰火两重天,热鲜牛肉、冷鲜牛肉高价位运行,国产冻牛肉受打压严重。面对如此市场,如何养牛,要审慎选择发展路子。现在生产热鲜、冷鲜牛肉是最有竞争力的途径。

2.确定明智合理的投资策略。肉牛投资有诸多误区:一是盲目投资,在市场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二是投资过大,不顾实际地建设全产业链综合型企业;三是资金分配不合理。建议肉牛投资者首先要根据市场定位,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决不能贪大求洋,不能误以为建设标准越高,就越标准化。

3.因地适宜,选择适宜模式。本人比较推崇放牧养母牛带犊牛模式、大架子牛育肥模式、养贩结合模式和养宰结合模式。

4.选择优良品种。主要是西本杂、夏本杂、安本杂等杂交牛。

5.合理配置饲草资源。饲草成本约占肉牛饲草料成本的35%~60%。选择饲草的原则:就地取材,避免长距离到外地运输饲草喂牛;优质价廉;多用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多种植优质牧草或饲料作物。

6.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现实中常见如下问题:有些养殖户往往是从多年前出版的书籍上学习过时的知识,这些书中有些知识已经过时;有些养殖户不知道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或者上网不会鉴别虚假信息而吃亏上当;有些牛场不舍得花钱聘请技术员,自己摸索,造成技术性失误非常多。因此,要尽量通过正规的培训和渠道学习技术、获取信息。

7.提高牛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劳动力成本高直接影响养牛经济效益,可尽量采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有些人认为小牛场很难使用机械,这是片面的。从牧草或饲料作物种植到收割、加工、拌料、投料、清粪尽量采用机械操作,这样可减少用工成本,提高效益。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2

1、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肉牛产业化为方向,以发展肉牛养殖公司、建设养牛小区、培育养牛大户、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为主要模式,依靠科技,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发展基础母牛,迅速增加肉牛养殖量,逐步使肉牛产业走上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真正把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发展目标:从发展基础母牛着手,逐年引进良种母牛、改良地方牛,培育养殖能繁母牛专业大户和肉牛养殖大户,引导、鼓励农户养母牛、繁小牛、出栏商品牛。力争用2-3年的时间,全市培育发展2-3个年供良种母牛500头、出栏商品牛1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建成20个肉牛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培育200户养牛大户(户均出栏百头以上),带动2000个肉牛养殖户(户均出栏5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10万头,新增出栏商品牛5万头。5年内,实现目标任务翻一番。

二、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

1、项目扶持。对达标的肉牛养殖公司、养殖小区和加工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加快产业发展。

2、信贷扶持。采取金融部门发放货款,市财政贴息代补的形式。扶持对象:养殖能繁良种母牛5头且饲养1年以上的专业户;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养殖大户;入住养牛小区的养殖户;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扶持措施:对良种母牛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按每头种牛贷款3000元,市财政贴息300元;对肉牛养殖大户和入住小区的养牛户,按每头肉牛贷款500元,市财政贴息50元。

3、财政扶持。鼓励农民利用民间资本发展肉牛产业,对养殖能繁良种母牛5头且饲养1年以上的专业户,市财政按每头良种母牛奖励300元;对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专业户,市财政按每头肉牛奖励50元;对达标的肉牛小区,市政府奖励5万元;对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的肉牛品改站,市政府奖励3万元;对肉牛养殖大户每年进行评比,前10名每户奖励1万元。

三、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措施

1、搞好技术服务。(1)加快品种改良。要指导各乡镇或专业大村建立肉牛品种改良站(点),大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肉牛良种率。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化为主要形式,等乡镇(场)建设标准化肉牛品改站和养殖基地,年在全市普及。(2)加强技术培训。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肉牛安全生产等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农户肉牛养殖水平。(3)加大指导示范。分区域建立养牛示范户,技术骨干对养牛小区或示范户实行包联,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以点带面,拉动肉牛产业发展。

2、鼓励种草养牛。积极鼓励养牛户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以牧草种植带动农村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各地要根据各自肉牛养殖规模,及早动手,科学规划,保证肉牛饲草需求。

3、培育龙头企业。依托新美香食品公司,利用所属新盛公司现有场地和设施,组建肉牛屠宰、分割、熟食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之路,延伸产业链。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建厂提供便利条件。对养殖户的扶持、奖励兑现与公司收购挂钩,公司应按市场价收购。

4、发展经济合作组织。要把民间协会建设作为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引导镇、村、组分别组建肉牛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市场、技术等系列化服务,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经济合作组织健全合作章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5、严格考核结账。市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性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深入小区、深入大户,积极开展督促检查、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层层研究制定肉牛产业发展的考核结账办法,并严格考核结账。

四、加强对发展肉牛产业的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负责制订考核结帐办法和组织协调工作。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专班和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方案,研究落实措施。要定领导、定专班、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3

关键词: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66-01

随着我国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肉牛专业化小规模养殖模式仍处于主导模式。该养殖模式在短期内是不会发变化的。本文根据四川大竹县不同肉牛养殖模式的调查,比较了不同肉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供参考。

1 四川大竹县肉牛养殖模式

1.1 养殖规模调查

四川大竹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引进夏洛莱、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

据2010年8月份统计资料显示,四川大竹县肉牛数量为185 400头,其中能繁殖母牛的为185 000头。调查表明,约15%的家庭养殖户采取的是农户个体分散养殖模式,主要以家庭养殖户为肉牛养殖的基本单位,他们建造专门的牛舍,一般一个养殖户养殖肉牛的数量在20~40头。35%的农户采用农牧户个体集中养殖技术,他们大都分布在村子的边缘,每户养殖肉牛的数量在50~70头。剩下的55%的养殖户是专业化小规模养殖,这种养殖户一般是专业从事肉牛养殖,肉牛的养殖数量在500头以上,建造的是大型的肉牛养殖场。数据显示,四川大竹县肉牛养殖模式大部分是专业化小规模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投入少、收益快慢的优点。

1.2 不同肉牛养殖模式介绍

1.2.1 农牧户个体分散养殖 养殖户根据自有的劳动力、饲料及资金情况来确定养殖的规模,一般养殖数量在20~40头,也有部分养殖户肉牛数量为10~20头。养殖户有自己独立建造的牛舍,掌握了独立培育牛仔的技术,有的农户参加了养牛行业协会,由畜牧站统一进行疾病防治和统一指导。饲料的供应方面一般是玉米秸秆或者玉米轴心经过粉碎制成,精料一般是采购浓缩配合饲料与自产玉米配制而成。肉牛的养殖时间为4~6个月,养殖户的主要收入就是靠出售肉牛。

1.2.2 农牧户个体集中养殖 在肉牛养殖实力较强的地区,统一建设养殖基地。农牧户可以承包养殖园,养殖基地对肉牛进行统一的疾病防治、防疫管理、技术服务等。肉牛的养殖周期大约为3~5个月,这些养殖户也是以养殖肉牛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通过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强化了规模化生产,使四川大竹县的村容更加整洁,大大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1.2.3 专业化小规模养殖 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建有自己专门的牛舍,养殖规模在400~600头。肉牛的收购和外销由其自己联系,疾病防治和防疫管理由畜牧兽医站进行专业指导,饲料的供应一般是外购。肉牛的养殖周期为3~5个月,牛粪自用或者作为农家肥出售,需要雇佣劳动力,收入来源也是以出售肉牛为主。

2 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计算

2.1 肉牛的养殖成本

肉牛的养殖成本是根据养殖时间按日成本计算。成本包括两部分: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其中直接生产成本是指肉牛的购买成本、饲料费用、饲养人工费和医药费等。间接生产成本是指管理费和利息等,以四川大竹县肉牛养殖为例,养殖户和专业户一般按每头每年10元计算,小规模养殖按每头每年20元计算, 人员费用为每年7 000元。

2.2 肉牛养殖收入

按照全部出售计算,出售一头肉牛平均体重为500 kg,价格为15元/kg,其他的收入包括牛粪出售,按照每年每头牛100元计算。

2.3 净收入

净收入=总收入-总支出。

3 小结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4

关键词:肉牛;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得到很好的促进。对众多的农民养殖户而言,肉牛养殖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养殖肉牛,能够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

1科学合理的牛场建设

1.1牛场的选址

在建设肉牛养殖场前,必须以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为依据来选择场地,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建设养殖场。养殖场要求地势较高且干燥,平缓山坡更适宜,能在周边种植牧草。要有充足、清洁的水源以及足够的电力供应。

1.2牛舍的建设

在建设牛舍时,多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以及坐北朝南的方向设计。要求屋檐高度不低于3m,宽度以12m双列式跨度和7m单列式跨度进行设计。舍内牛床密度适宜,以母牛舍8~10头/m2、育肥牛舍4~5头/m2和运动场10~20头/m2为最佳。

2品种选择

优质的品种能使肉牛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高。我国本地牛适应力虽强,肉味虽好,但是生长速度迟缓、产肉率低。而国外部分肉牛体型大、产肉率高且生长快速,但要求较高的饲养条件,很难适应粗饲料。为了使肉牛育肥效果提升,应以国外优良品种和我国本地品种杂交,其后代通常具备体型大、产肉率高、生长快速和育肥简单等优点。我国北方普遍通过利木赞、夏洛莱和西门塔尔等国外优良品种与本地牛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得到优质的育肥品种。

3科学饲养

与耕牛饲养不同,在养殖肉牛时不仅需要喂养自然青草、红薯藤和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还应在其主要日粮中添加精料,使牛汲取的营养增加,缩短饲养时间便于提高经济收益。肉牛精料原料通常由豆粕、豆饼、糠麸、稻谷粉、玉米粉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组成,可以根据肉牛营养需求标准进行精料配比。生长发育期的犊牛,在断奶后体重150~250kg期间,可以4%肉牛预混料、5%菜粕、7%棉粕、16%豆粕、18%麦麸和50%玉米来喂食;体重在250kg以上时,以4%肉牛预混料、7%菜粕、10%豆粕、13%棉粕、24%麦麸和42%玉米来喂食。

4育肥方法的选择

持续育肥法指的是在犊牛断奶后直接育肥直至犊牛年龄达到12~18月且体重在400~500kg。该方法通常用作高档牛肉的生产,能够将生产周期缩短、节省饲料成本并使肉牛养殖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利用该方法育肥时多以舍饲或放牧形式进行。以舍饲育肥时,要确保圈舍条件良好,确保犊牛育肥生活条件质量;以放牧形式育肥时,应注意饲喂精料。架子牛育肥,指的是对1岁左右的育成牛购买后进行育肥,利用生长高峰期对肉牛育肥。选购架子牛时,要注意其外型和特征,以骨架大、生长发育良好和健康无病最宜,在选择性别时以公牛最佳,阉牛次之。

5加强日常育肥管理

应以性别、体重、年龄和营养状况对牛群合理分群,控制每个群体数量,方便管理。以定位饲养的方式限制其运动,使肉牛损耗的能量降低,通常使用一牛一桩拴养方法。同时,为了减少疾病发生,使肉牛体质得到保障,每天都让肉牛晒太阳,确保吸收足够的钙、磷。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肉牛的育肥效果。在冬季加强保暖工作,使肉牛在低温环境下维持自身热量减少饲料的消耗。而舍内温度较高时,肉牛容易产生热应激,导致食欲受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肉牛的健康,因此应将舍内温度保持在15~25℃,同时确保舍内相对湿度适宜。

6结语

肉牛的养殖技术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对肉牛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才能确保肉牛养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5

关键词 城郊畜牧业;现状;亮点;制约因素;思路;对策;青海湟中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340-02

1 湟中县城郊畜牧业生产现状

湟中县总面积2 700 km2,有耕地5.65万hm2、林地2.81万hm2、草地9.65万hm2。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总人口50.25万人。2011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99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9.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894.27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占1 212元。全县猪、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17.55万头、10.76万头、33.94万只和34.75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4.91万头、6.65万头、26.45万只和39.39万羽;肉、蛋、奶、毛产量分别达到25 792、2 440、65 922、487 t,同比增长17%、36%、18%和11%。

近年来,湟中县畜牧业依托三面环卫省会西宁的区位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把推进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以小南川奶牛养殖、康城川肉牛肉羊养殖和西川生猪养殖及仔猪繁育三大生态养殖示范园为主的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园区内基地总量达到95个。2011年园区总产值达到1.672 7亿元,比2010年增长0.121 7亿元、增长率为7.8%。目前园区内良种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和良种蛋鸡存栏总量分别达到0.5万头、2.3万头、1.9万只、4.2万头和10万羽,肉牛、肉羊、生猪、肉鸡出存栏总量分别达到1.8万头、0.8万只、4.9万头、12万羽。

2 工作中呈现的五大亮点

一是建基地。新建各类养殖基地15个,其中生猪养殖基地3个、奶牛养殖基地1个、肉牛肉羊养殖基地6个、家禽养殖基地2个、特种养殖基地3个,新建基地数量位于全市第一,全县养殖基地总量达到80个,处于全省领先。二是扩规模。对17个基地改造升级,基地畜禽出栏和存栏都比2010年显著增长,园区总产值达到1.672 7亿元,比2010年增长0.121 7亿元、增长率为7.8%;良种奶牛存栏数量总量达到5 095头,出栏肉牛7 650头,肉羊8 200头,存栏良种蛋鸡5万羽。三是提标准。按照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标准,通过改造升级,2012年认定部级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12个,已建成基地中已认定部级标准化养殖基地数量达到了4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数量达到了34个。四是促改良。2012年引进各类良种畜17 955头只;完成牛改1.8万头(其中冷配1.15头),绵改3.2万只,猪改1.6万头,推广良种雏鸡28万羽。五是抓补奖。按村进行联户承包,全面完成了各乡镇的基本情况统计、414个村实地构图和室内电子绘图、16个乡镇12.97万hm2基本草原划定和10万多户农户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录入等工作,现已通过省级验收[1]。

3 发展城郊畜牧业的制约因素

3.1 基础设施仍薄弱

由于长期的农牧业投入不足,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起步晚,覆盖面小。受客观条件限制,农机具配套率低,机械化物质装备较差。特别是长期以来,对农业区的草地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水土流失严重,饲草料产业发展滞后,草场得不到有效治理和充分利用。

3.2 经营方式仍粗放

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传统的“一家一户”为主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农牧业结构调整缺乏重大农牧业项目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尚未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低,没有形成品牌。

3.3 农业人才仍匮乏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精英阶层的大量农业劳动者流失,素质老弱化,缺乏懂知识、有技术、有素质的农业人才,影响现代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型经营方式在农村的扩散。

3.4 支持资金仍不足

示范区建设迫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县级财力有限,争取中央和省级建设项目较困难,整合县政府各部门的资金集中打造示范区的机制尚未形成,农民贷款难,企业流动资金紧缺,融资渠道窄,招商引资难度大。

4 发展城郊畜牧业的思路

重点创建奶牛、肉牛肉羊、生猪三大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园,并在空间布局中的“三带”区域内,高标准建设生产示范基地。

4.1 奶牛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展示园:按照“完善功能、扩大规模、设施配套、提升档次”的建设原则,扩建现有的田家寨镇新村青海圣亚高原牧场、李家台村春源奶牛养殖场2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形成“一园双核”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园,建成全县奶牛发展的展示区和样板区。

园区功能定位:①全县奶牛规模化养殖示范中心;②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展示中心;③奶牛规模化养殖技术孵化基地;④全县重要的奶牛生产及饲料种植基地;⑤龙头企业奶源供给基地;⑥奶牛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和样板。

主攻方向:坚持以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集中打造全县的奶牛产业带和重点乡、村奶牛基地,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和产业集中度,加大品种改良,推广良种、良料和良法,推进青贮玉米等饲草料基地建设,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奶牛单产,增加牛奶总产。

核心区:以田家寨镇李家台和新村为核心区,按“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构建。

辐射区:辐射带动田家寨周边其他村,并在上新庄镇、大才乡、多巴镇、拦隆口镇、鲁沙尔镇、西堡乡、汉东乡、上五庄镇和李家山乡9个乡镇中的20个重点村,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小区。

4.2 肉牛肉羊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展示园:在上五庄镇友爱村,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处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园,细分功能分区,配套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全县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展示区和样板区。

园区功能定位:①全县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示范中心;②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展示中心;③肉牛肉羊繁育和育肥技术、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展示中心;④全省重要的肉牛肉羊生产基地;⑤龙头企业优质牛肉、羊肉原料供给基地;⑥肉牛肉羊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和样板。

主攻方向:以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集中打造全县肉牛肉羊产业带和重点乡、村肉牛肉羊养殖基地,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和产业集中度,加大品种改良,推广良种、良料和良法,推进饲草料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增加牛肉羊肉总产。

核心区:以上五庄镇友爱村为核心区,按“园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构建。

辐射区:辐射带动大才乡、共和镇、上新庄镇、上五庄镇、拦隆口镇、田家寨镇、土门关乡、鲁沙尔镇、多巴镇、西堡镇、李家山镇等11个乡镇中的59个重点村,建设高标准规模化肉牛肉羊养殖小区。

4.3 生猪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展示园:在李家山镇崖头村,高标准建设1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园,配套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后,成为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展示区和样板区。

园区功能定位:①全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示范中心;②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展示中心;③生猪高效繁育和育肥技术、全价饲料配方技术、机械自动化养殖技术展示中心;④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和猪肉供给基地;⑤生猪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和样板。

主攻方向:按照“统一规划、规模建棚、提高档次”原则,着力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和生猪育肥效果,提高全省市场猪肉供给能力。

核心区:以李家山镇崖头村为核心区,按“园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构建。

辐射区:在“三带”中的拦隆口、多巴、共和、李家山、西堡、上新庄、鲁沙尔镇、田家寨镇等8个乡镇的30个生猪重点养殖村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5 对策

5.1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科学发展畜牧业,以保证农户的收入为主线,从传统的畜牧业生产转变成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明确每个领导的发展目标任务,使领导参与到实际的监管监督中去,并对领导的工作结果进行考查与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其年终奖的考核项目之一,推进现代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快速发展。

5.2 打造示范园区

加强湟中县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推进小南川奶牛养殖区、西纳川肉牛肉羊养殖区和西川生猪养殖及仔猪繁育养殖区建设,提高园区畜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5]。

5.3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各级支农资金,完善多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畜牧业投入机制体制。加大养殖场建设、病虫草害防治、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5.4 推广现代科技

一是加强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懂知识、有技术、有素质的畜牧生产队伍。二是加强科技推广,大力推广科技新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三是加强良种引进和繁育,提高养殖效益。引进良种畜,全面提升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通过推广现代科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6-8]。

5.5 强化防检监管

认真贯彻畜疫防治的“双轨”目标责任制,强化行政轨的工作力度,完善“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以及执法监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4,9-11]。

5.6 加强草原保护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促进绿色、生态、有机的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天然草场保护和建设力度,积极争取草场建设和保护项目。三是扩大人工种草规模,努力推进草业产业化进程。四是积极开展种草养畜,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饲养方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12]。

6 参考文献

[1] 杨永奎.加快推进湟中县现代畜牧业进程的思考[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2):50-51.

[2] 安维军.青海省湟中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3):64-65.

[3] 王燕明.湟中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思考[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41(2):40.

[4] 李积花,王曙光.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3):57-59.

[5] 李启光,伊万娟.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 培育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J].青海草业,2005,14(2):39-41.

[6] 周明秀.玛沁县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青海草业,2004,13(3):54-56.

[7] 王慧.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80-381.

[8] 刘春鸽,孟繁锡.中国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6(11):18-21.

[9] 彭中山.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7(5):58-60.

[10] 李启光,董伟.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青海草业,2008(1):51-54.

[11] 谈明波,汪永仓.湟中县设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88-389.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6

关键词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广西防城港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05-03

防城港市地处中越边境,既沿海又沿边,2012年,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2.5%,是典型的动物食品消费城市。近年来,肉牛产业在防城港市悄然兴起,该文对防城港市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对防城港市的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1 防城港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防城港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不再作为主要畜力,加上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使很多农户缺乏劳动力,不愿意再养牛。同时,受到能繁母牛存栏量少的制约,年繁殖犊牛数量有限,而随着市场肉牛价格的持续上涨,饲养农户趋利大量抛售母牛,导致母牛存栏量逐年下降,影响了养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防城港市目前出栏的牛大部分为边远山区农户零星养殖的淘汰耕牛和奶牛场的淘汰奶牛,全市每年真正属于肉牛的出栏量在1 500头左右。与供应不足形成反差的是,防城港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有2位数的增长,牛肉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为防城港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近年来,上思县、防城区等县(区)出台养牛鼓励政策,扶持建设15家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带动了肉牛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1.2 防城港市牛肉消费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防城港市牛肉的年消费总量为3 600 t,人均年消费量4.0 kg,低于全国平均4.7 kg的水平,与世界人均10 kg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2012年,全市牛出栏量为2.41万头,屠宰后产肉2 410 t,占全市年消费总量的66.9%,即防城港市牛肉对外依存度为33.1%左右,每年需从外地调入11 900头肉牛(按每头牛屠宰后产肉100 kg计),这些牛肉需求还不包括流动人口消费的牛肉,防城港市牛肉的供应缺口比较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动物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牛肉的市场需求量将逐年增长。

2 防城港市发展肉牛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2.1 发展肉牛产业的重要性

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动物食品,对增强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牛肉是我国人民比较喜爱的动物食品,2010年全国人均牛肉占有量已经增加到4.7 kg,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倍,但与殴美发达国家的人均50 kg、世界人均10 kg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左右时,就会出现牛肉消费需求明显增长的拐点。我国2011年人均GDP超过5 400美元,而防城港市2011年人均GDP已经超过7 400美元,远远超过了牛肉消费需求的拐点,这为肉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优质牛肉的生产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据市场调查,目前防城港市场一般牛肉的售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充分表明防城港市已进入牛肉消费的快速增长期[1-3]。

防城港市大部分乡村属山地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江河沟渠纵横,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沿海滩涂漫长平缓,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宜各种牧草生长,牧草四季常青,为肉牛养殖提供了独天得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一个养牛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发展肉牛生产具有优越条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市可利用于种植牧草的土地多,全市自然草山草坡面积超过5.33万hm2,可利用种植牧草土地面积4.06万hm2以上。全市年产蔗梢、稻草、玉米秆、红薯藤等秸秆和菠萝皮的总产量共达100万t以上,对这些农作物副产品若不能加以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肉牛过腹还田,是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的好办法。

2.2 防城港市发展肉牛产业的优势分析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港口城市、边关城市、海湾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和桥头堡。近年来,防城港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均GDP排在广西首位,是肉牛调入消费地区,在防城港发展肉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2.2.1 市场优势。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防城港市每年的牛肉消费量为3 600 t,并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全市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假如人均牛肉年消费量达到10 kg,则2020年后该市牛肉年需求量将达到1.2万t。每年通过东兴等边境口岸进出境旅游经商的人数超过350万人次,同时防城港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中、高收入阶层,并且随着东兴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在防城港工作的外国友人将逐年增多,基本形成了优质和高档牛肉的消费群体,为肉牛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1]。

2.2.2 资金优势。1993年建市以来,防城港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氛围,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城市,目前正在按照“西部深圳、边境特区”的定位推进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边境贸易活跃,民间资本雄厚。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成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规模投资畜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利于肉牛生产发展[4-6]。

2.2.3 良好的政策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草食动物发展,积极引导草食动物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防城港市政府用于草食动物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2012年用于林下养殖和草食动物发展的扶持资金达500万元,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2.3 防城港市发展肉牛产业的薄弱环节分析

2.3.1 饲养管理粗放,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目前防城港市养牛仍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模式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据统计,目前防城港市牛的存栏数为8.39万头,其中存栏2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场37家,存栏牛2 846头,只占全市的3.4%,零星散养占较大的比重。一些农户仍是人畜混居,牛粪随意堆放,蚊蝇大量滋生,散养户对肉牛的饲养管理还比较粗放,环境条件不好控制,对应激控制也没有很好的重视,缺乏规范化的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2.3.2 养牛业基础薄弱。母牛养殖受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大、饲养管理水平落后、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影响,导致能繁母牛存栏持续多年下降,肉牛养殖出现下滑,农民养殖积极性不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受到动摇。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后,耕牛不再作为主要畜力,牛作为役畜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存栏的耕牛大多用于坡地的耕作,肉牛存栏数量极为有限。面对肉牛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养牛农户趋利抛售母牛,导致能繁母牛存栏减少,而每年肉牛出栏量大于产犊数,大部分养牛场靠在区外购买肉牛育肥,养牛业基础薄弱是防城港市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2.3.3 养殖户收入较低,生产积极性不高。由于防城港市养牛业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养殖量小,养殖水平粗放,同时由于多数养牛户对市场信息不够了解,肉牛销售价格偏低,造成养牛户收入水平不足,影响了生产的发展积极性。

2.3.4 草与畜发展不平衡。养牛产业的发展基础是草产业。目前,防城港市种草和养殖草食动物还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草畜搭配不合理,有草的地方卖草难问题突出,牛发展较快的地方又缺少饲草,严重超载过牧,使草地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造成草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剧了草畜矛盾,形成恶性循环。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由于缺乏氨化、青贮等配套储藏设施,饲草和秸秆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造成雨季相对过剩,甚至污染了环境,而旱季严重缺乏的局面,不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牧草资源[7-8]。

2.3.5 养殖与加工脱节,市场规范不够。由于养殖户与食品加工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缺乏直接的利益联接,使食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相互脱节,造成食品加工企业吃不饱、养殖场(户)没积极性的尴尬局面。

3 防城港市发展肉牛产业的思路

调研数据表明,防城港市牛肉市场消费旺盛,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林下养殖,尤其是草食动物养殖的扶持力度较大,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肉牛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鉴于养牛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牛的繁殖周期长,繁殖率低,大规模发展有一定难度。因此,防城港市发展肉牛产业的思路应为:积极推广牛繁殖性别控制技术,进一步扩大能繁母牛的养殖规模,加快规模化生产进程,大力开展牛品种改良,推广二元杂、三元杂交牛饲养,提高生长速度和每头牛的产肉率,使每头牛的产肉量由本地牛的100 kg提高到杂交牛的400 kg以上。

4 防城港市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进一步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良种繁育是养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结合防城港市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推进牛品种改良的步伐;二是要注重本地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三是要大力推广应用牛繁殖性别控制技术,扎实做好能繁母牛的扩群工作,尽快出台鼓励饲养能繁母牛的扶持政策,夯实肉牛养殖基础[1];四是要加强牛品种改良服务工作,实施牛品种改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各级财政要把牛品种改良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把牛品种改良工作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基层开展宣传和服务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增强服务功能。

4.2 提高养牛业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以养殖场(户)为基础、养殖基地为依托、合作社为龙头的肉牛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与养殖场(户)结成稳定的产供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扶持经济能人兴办肉牛合作社、养牛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合作社在为养殖户提供服务、维护养殖场(户)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4.3 积极推广人工种草和秸秆养牛技术

防城港市地处十万山区,草山草坡面积逾5.33万hm2,适宜各种牧草生长。因此,要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技术,推进人工牧草品种良种化,确保养牛有草源,为进一步发展规模化养牛打好坚实的饲草基础。同时,要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的氨化、青贮技术,引导养牛场(户)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4.4 出台政策,鼓励农民积极饲养杂交母牛

三元杂交牛每头产肉400 kg以上,是本地牛的4倍,防城港市年出栏2.4万头如果保持不变,牛肉产量也将接近1万t,而且每头售价在2万元以上,农户饲养一头杂交牛可增收1万元左右,按3年繁殖2头牛计算,农户饲养一头杂交牛就可实现年增收6 700元,并可基本实现防城港市牛肉的自供自给,发展杂交牛养殖可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新的亮点,成为农村独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积极饲养杂交母牛,培育三元杂交牛,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4.5 鼓励饲养良种公牛

近年来,许多农民也看到了饲养杂交母牛的显著效益,但由于人工授精受胎率低,母牛屡配不上,挫伤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因此,要在加大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力度,提高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鼓励饲养良种公牛,争取母牛存栏量相对集中的村有1~2头良种公牛,实施人工授精与本交相结合配种办法,使防城港市杂交母牛的饲养尽快地形成规模。

4.6 加快肉牛产业化经营步伐

要做强做大防城港市肉牛产业,必须扶持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品牌化依托、公司化运作”的发展理念,完善龙头企业和养牛场(户)的连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养牛场(户)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品种质量,实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延长肉牛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打响防城港“十万山有机牛肉”品牌,使产品产生较大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5 参考文献

[1] 孙时军,徐盛明,郭海波.宁波肉牛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宁波农业科技,2011(3):20-22.

[2] 格桑德吉.现代肉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2008(13):69-71.

[3] 洪龙,李宁生,罗晓瑜,等.宁夏肉牛产业发展探索与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08(6):57-59.

[4] 刘宏强,薄占红,秦余莲.加速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我国养牛业良种繁育进程[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0,8(1):14-15.

[5] 王成强.转变养殖方式促进岷县肉牛产业发展[J].中国牛业科学,2012(3):65-67.

[6] 邹琼.搞好杂交牛饲养管理,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1):97.

[7] 郭杰,杨培琴,邵建.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14-315.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7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N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牧战略,以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落实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为目标,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努力破解快畜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为动力,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草畜产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按照“稳粮、扩经、增草、兴牧的针,坚持“两抓两建,抓大户、建小区,抓品种改良、建防疫体的发展思路,稳定猪鸡生产,适度发展肉牛,重点突破养羊”施“科学改良品种,扩大养殖数量,规范饲养管理,舍饲圈养育加速出栏销售,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经济效益,战略,重点发养羊业,以健康畜牧业和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畜牧布局区域化1草场户营化、草种优质化、牲畜良种化、圈舍暖棚经营产业化1生产标准化、服务信息化,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

三发展目标

养殖目标。年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9万头1150万只、24万头和202万只,年均增长6.5%115%17%和8%,20年分别达到126万头、220万只、288万头和242万只o

产量目标。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02万吨,1520吨、820吨,年均分别增长12%、2%、23%,20年分别达到29万吨、2200吨、1200吨。

综合目标。年,全县畜牧业增加值达到256亿元,年均增长15%,20年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26亿元;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年均增加4个百分点。20年达到33%以上;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050元。净增160元,年均增长15%。20年达到1380元,净增330元o

质量目标。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畜牧业科技装备水平明显改善,科技贡献率大幅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整体效益明显提高o

暖棚建设目标。全县每年新建暖棚圈舍1200户。6万平方米20车分别新增3200户、18万平方米o

小区建设目标。年新建养殖小区。18个;20年养殖小区累积达到120个,通过三年努力创建全省养殖小区建设示范势严业。

一良种奶牛

1优势区域:以具有发展基础的种子公司奶牛场1畜牧站奶牛场和三雷镇、苏武乡城郊的饲养户等为优势产区,逐步带动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红沙岗镇等小城镇的奶牛饲养和鲜奶供给。

2预期目标:年,全县奶牛饲养量和牛奶产量分别为620头、820吨。奶牛平均单产由目前的1220公斤提高到1320公斤20年,全县奶牛饲养量和牛奶产量分别为820头11200吨。重点产区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420头1520吨。

1优势区域:以具有发展潜力的蔡旗、重兴1收成等乡镇为优势产区,蔡旗、重兴为重点建设区。以千家万户为基础,育肥小区建设为抓手,走好养、扩、繁肉牛品牌这盘棋o

2预期目标:年,全县肉牛存栏和牛肉产量力争达到7万头、2520吨、肉牛出栏率由目前的25%提高到35%;2个重点产区肉牛存栏和牛肉产量分别达到12520头、620吨;20年3全县肉牛存栏和牛肉产量力争达到96万头、4200吨1肉牛出栏率提高到40%;2个重点产区肉牛存栏和牛肉产量分别达到1.8万头1920吨。

三肉羊

1优势区域:以具有发展潜力的收成为优势产区,为重点建设区。

2预期目标:年,全县肉羊存栏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只、6200吨、肉羊出栏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48%;9个优势产区肉羊存栏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54.2万只、2420吨,6个重点建设产区肉羊存栏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5万‘只、1820吨。

四瘦肉型猪

1优势区域:以县白猪育种场为支撑,苏武、大坝、东坝、双茨科、泉山、大滩为重点产区。

2预期目标:年全县瘦肉型猪达到24万头,猪肉产量达到7520吨。6个重点产区达到10.3万头,猪肉产量达到3750屯;20年全县瘦肉型猪达到28.8万头,+猪肉产量达到10820吨。6个重点产区达到12.4万头,猪肉产量达到5220吨。

五良种鸡

以城郊良种鸡发展为重点,依托西湖养鸡小区、东坝中岔等专业村社和养鸡规模大户进行区域布局,以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为目标,带动农村小城镇养鸡小区的发展,使全县年养鸡达到202万只,禽蛋产量达到1520吨,20年全县养鸡达到2424万只,禽蛋产量达到2200吨。

三、紧抓工作重点,促进草畜产业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发展

一是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井、压田、调结构”总体思路,立足于节水这一基本原则下,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种植结构,压减高耗水作物,适当种植经济经作物和种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沙生植物和原生态牧草,使良、经、草三元种植结构达到科学合理。

二是调整畜种结构。按照“稳定生产猪鸡,适度发展肉牛,重点突破养羊”发展方向,今后我县畜牧业生产要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特别要扩大羊的饲养量,做强做大羊产业,全县羊饲养量达到畜禽饲养总量的70%以上,羊只达到220万只,牛饲养量达到1.6万头以上。

三是调整畜群结构。重点扩大牛、羊、猪等基础母畜的饲养量,奠定扩大畜牧业再生产的基础,牛、羊、猪基础母畜要分别达到2万头、90万只、1.2万头。

四是调整区域结构。按照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力p陕建立具有县域特色的五个畜牧产业带,即:以重兴、蔡旗为重点的肉牛产业带;以夹河、南湖、昌宁、大坝、红沙梁、西渠、东湖、收成等为重点的肉羊产业带;以苏武、三雷、东坝、双茨科、泉山、大滩等为重点的生猪产业带;以苏武、三雷为重点的优质蛋一肉鸡产业带;以城区奶牛养殖户为重点的鲜奶产业带。

二抓大户建小区,引领产业发展

一是实施养殖大户带动工程。抓大户,带小户,村带村,户带

1立足千家万户养殖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基础好,群众积极性5村社和农户,进行重点扶持,突出抓好千头猪场,520只羊场,120头牛场及万只鸡场的建设,整村整社推进,发展专业乡,专业村,广业社和养殖大户7利用3年时间建成专业乡2个,每乡每年建成1个专业村,每村建.成3个专业社,力求规模效益,带动全县草畜产业的发展。

二是发展规模养殖。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方向9实施好以养羊为重点的气223一村一品工程,即一户一座暖棚,一户饲养基础母羊20只,人均牧业收入2200元以上。

三是建设养殖小区。从年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看,建设养殖小区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分散饲养走向,集约饲养的一种过渡性养殖方式,既可以解决集中饲养,人畜分离的问题,又能适应家庭生产经营形式,因此,要根据省政府《关于力口‘陕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意见》精神和《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坚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3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循环的三进三退”原则,各乡镇要把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养殖业档次的重点,按照统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适度,人畜分离,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突出环保设施建设,小区内污染源处理要列入沼气项目优先安排,小区周围环境要设立绿化带,做到环境优美,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建立养畜—沼气—有机肥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生态养殖小区。按照“温暖并举,种养齐抓,湖坝互补,协调发展,思路,实施好1132工程,即小区内1个农户修建暖棚羊舍120平方米户均饲养基础母羊30只,户均牧业收入2万元以力,陕畜禽“种子工程”建设。落实保护母畜政策,控制牛羊适龄母畜外流,全面淘汰劣质种畜,打好发展基础。生猪生产上要以白猪育种场为依托,引进优良种猪,扩大生产规模,年饲养能繁母猪达到520头以上,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为父本,以地方品种为母本,开展“三元杂交”和“多元杂交,改良,年生产杂交商品猪1万头以上。以保证商品猪重点产区的仔猪供应,同时要扶持发展三雷、重兴、东坝、大滩、泉山、双茨科等乡镇能繁殖母猪专业村社和农户,引进投放优良种猪,扩大商品仔猪生产量,以保证县内农户养猪的需要。养牛生产上,要依托省家畜繁育中心,健全和完善重兴1蔡旗1收成、东坝、夹河等黄牛人工授精站,全面普及黄牛人工授精冻配技术,20年全县肉牛全部推行人工冻配杂交改良。养羊生产上要在稳定本地土种羊及小尾寒羊饲养数量的基础上,立足市场需求,积极引进特克赛尔、萨福克等肉用羊新品种3对现有种羊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建立绵羊人工授精站点以小尾寒羊或土一寒杂交羊为母本,开展“二、三元杂交,改良,提高肉羊生产能力。养鸡生产上,要坚持外引内孵相结合约办法,重点推广罗曼、海兰、艾维因、正大等蛋肉鸡品种,提高蛋1产肉生产能力。通过“种子工程,建设建立起基本适应我

县畜牧业发展的原种场、扩繁场、人工授精点三级配套的畜禽扩繁本系。系Ⅶ好乡站建设,改革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投入,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村级防疫人员,建立一支布局合理的骨干防疫队伍,提高畜牧业服务水平。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完善以县、乡、村为主干以防检疫人员为支点的疫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病防控,推进动物免疫标识和疫病可追溯制度。建立推行防疫责

对行政和科技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严格奖罚措施,严肃处理防疫失职人员。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制度,动物防疫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首先保证养殖小区1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防疫需要,逐步配齐应急物资的储备,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

五开发饲草资源,夯实发展基础

按照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睾求和“关井、压田、调结构,I作思路,实施退耕还草和植被自然恢复,走立草为业、兴草富民草灌结合和林草一体化妁路子。集体、个体农林场要转变经营方式,逐步从种植业走向养殖.业,发展草畜产业和草地农业,实行井定草3以草定畜,以畜建棚,作为节水基地和发展健康养殖业的示范基地。移民收缩点要搞好整社推进的养殖业。红沙岗镇退出的耕地全部用于种草。要以草原“五配套”点建设抓好小区规模养专业大户的示范工程建设。湖区等水质差的村社,已解决了人畜饮水的鼓动发展养猪业,其它村社主要发展养羊业。把东湖镇正新村作为种草养羊试验示范村,达到户均1座暖棚,人均1亩草。积政策和措施,构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执法体系,把畜牧养殖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引导农民走“种草—养畜—致富,和“草多—畜多—糙

三、草地生态农业之路。鼓励发展饲草料加工专业户,努力增加质饲料的供应量,逐步扩大配合饲料的入户率。大力推广秸秆青微m1氨化等技术,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养殖场、羊小区和养殖牛羊咋专业村专业社的农户要配备青贮窑,引进购

提高饲草料利用率。置必要的饲料加工机械设施。>

六加强草原建设,治理草原生态真贯彻落实《草原法》和县政府制定的民勤县草原管理暂行办法》落实草原承包工作,积mg施“退牧还草,项目,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力争到20全县围栏封育天然草场320万亩,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牧民开舍饲半舍饲饲养。禁止开垦草原,制止采集发菜、采樵等对固沙物的破坏。要加大草原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加强草原防火的官完善草原防火各项制度,充实防扑火设施装备,提高草原防扑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工作机制、服务产业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增强为农厂务意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租赁、承包、指导、询草畜产业经营项目,要实行农户贷款、财政贴,息、银行提供贷等渠道筹集资金。实行干部包联带责任制,就是干部带大户,大带小户,村带村,户带户,最终带动全县草畜产业大发展。加大有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3重点推广规模养殖集约化饲养技术、暖棚技术、配方饲料饲草调剂和疫病防治技术等。抓好草畜产业项目建设和科技示范点建设,加大草畜产业新技术、新儡种的引进推广力度,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攀亲结缘,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行院校、科研单位与畜牧技术服务机构的长期挂钩,抓好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难点技术的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畜牧技术和成果。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办法,组织专业大户、乡镇干部走出民勤学习养殖经验和新技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提高草畜产业科技装备水平,加快和推动草畜产业发展。

二落实优惠政策,激励产业发展

坚持以群众投入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县政府在财政预算中每年列入一定资金用于品种改良、小区建设、科技推广、市场建设以及对养殖大户,运销大户进行扶持,乡财政每年也要列+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扶持壮大本乡镇畜牧产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商投资发展畜牧业,积极动员各企业、个体工商户、畜产品运销户及农民自筹资金,以股份制、合作制、独资等方式加大投入,加快全县畜牧业产业化进程。计划,扶贫、科技、水利、林业、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将一些涉农项目的资金向畜牧业倾斜,扶贫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养殖业。金融部门要力口大信贷扶持,积极组织资金,扩大信贷规模,按照畜牧业生产特点,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对畜禽养殖业的额度也要适当增力口。畜牧’业用地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主÷竺基本农田以外的养殖业用地均可视为农业用地,对利用闲滩竺兰产甲有荒地进行规模养殖的可无偿划拨土地,对利用集体:往划足区域内发展养殖的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三完善投入机制,扶持产业发展

农行1信用社1发展银行等金融部门要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额步增加畜牧业信贷比例,适度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主子千款期限。资金投入上,要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农牧为±的原则,重点是投放在小区建设、良种畜引进、良种繁;平平竺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项目上。用于发展畜财政资金1扶贫资金要捆起来使用,并用于农牧民贷款贴息,兰主拔千斤的作用。对外地客商、经营大户来参与规模养殖、模种草畜产品力口工开发的投资源共享建设者,享受同本地农户、相同的优惠政策;开辟第二市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持农民1个体户1下岗职工参与草畜产业,为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职工就业开辟新的途径。

四建立经合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真贯彻落实有关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政弃措施,积极引导畜业合作经济组织1专业协会的发展,县级技术月艮务机构要组织成女养牛、养羊、养鸡、养猪四大养殖专业协会,各乡镇要以村为单积极组织养殖农户成立养牛、养羊、养鸡、养猪及畜产品经销专合作经济组织,工商1畜牧、民政等部门要切实力口强对合作经济织的登记管理,充分发挥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拓市场1解决翠营争端中的作用,力争到20年,全县农村畜牧五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龙头力口工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提高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树立大畜牧1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运营,聚集民间资本,兴办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加工增值能力,提高草畜产品商五率。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1起点高1带动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由畜牧局牵头,发改委1招商局1财政局参与,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制定优惠政策,釆严多种招商形式。把着眼点放在引进知名企业上,务求取得实效。要重视对现有的畜禽加工、营销、冷藏、储运企业的扶持引导,通过认真调查摸底1分类排队,对有发展潜力的给予积极扶持,使其尽快发展壮大。对能够显著带动周围群众养殖的营销大户,各级政府要为他撑腰壮胆1实行奖励,并引导其逐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尽长为带动一方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和借鉴“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和“反租承包”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养殖场户,四位一体的新型形式,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

六搞活市场流通,激活产业发展

以县城西关市场为依托,以城镇为中心,依托县境内各主要公路干线,完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扩大经营范围,拓宽经营领域,逐步建成有一定影响能力的畜禽及其产品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形成较完备的草畜产业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旨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介入草畜产品营销,形成上联龙头企业,下联生产农户,外联交易市场,内联政府调控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广辟销售渠道,鼓励各类草畜产品购销服务组织及养殖专业户积极参与流通,采取自产自销,代购代销,长途贩运,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经营方式,逐步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加强畜牧信息队伍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草畜产品信息收集和制度,做好中长期畜产品市场信息的预测分析,充分利用政府信息网站以及省内外各大新闻宣传媒体,及时准确向社会提供国内外草畜产品供求信息,架通生产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加快草畜产品销售,促进草畜产业发展。

七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畜牧部门都要力口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体系,规范监督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动物防疫、草原资源保护和监理、兽药和饲料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监察管理。积极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体系,加强畜牧兽医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强化队伍素质,堤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加大对现行畜牧业法律法规及捆关法律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制定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相关。

八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产业发展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篇8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1 阿克苏地区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情况

“十一五”期间,地区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托畜牧规模化养殖,建设了一批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如:新农乳业、海川乳业、新和绿旗、库车猪场、拜城凯赛、阿克苏多浪、阿克苏众志生猪养殖合作社,逐步成为拉动农村畜牧养殖的龙头企业,初步建立和完善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龙头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雏形。

2 阿克苏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自身建设问题。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小,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低,市场需求低,带动作用不明显;畜牧业龙头企业对产业科技投入少,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企业现有资金少,扩大再生产能力低。

(2)企农利益联接机制建设问题。

(3)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4)合作社组织运行不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不紧密。

(5)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资金问题成为制约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3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业化和订单模式对农牧民增收的推动作用;打造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推进畜牧业养殖区域化、专业化,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聚集度,用工业化的思想发展畜牧业。奶牛生产重点在城郊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家禽、生猪生产重点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牛、肉羊生产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专业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力争到2015年,全地区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畜产品占到畜产品总量的60%以上。

3.2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牛、羊、猪、禽养殖小区(场),促使畜牧业生产经营向养殖大户、专业养殖场、养殖小区集中。恢复规范一批原有的养殖小区,开展养殖小区整顿、规范,对达不到奶牛养殖量20头、肉牛养殖量50头、绵山羊养殖量300只的小区养殖户限期达到养殖规模。制订和完善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引导生产者按标准组织生产,逐步使畜禽养殖在选址、圈舍建设、畜禽品种、投入品、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粪便处理、畜产品安全等方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建设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原则,把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贯穿于基地建设全过程,推动基地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畜牧业方向发展,加快建设无公害、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提高优势特色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水平和区域聚集度,加快建设具有突出资源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畜牧产业经济区。突出发展肉牛和肉羊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肉牛、肉羊主产县,加快标准化规模肉牛、肉羊养殖场的建设,打造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基地。加快发展城郊奶牛、家禽、生猪养殖园区,集中力量建设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及禽蛋五大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

3.4 加快推进健康养殖

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购置环保设施设备,实施沼气开发等项目,开展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3.5 推进畜牧科技进步

上一篇:师德师风相关条例范文 下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