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04 15:26:38

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篇1

【关键词】中学;鲁迅作品;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即便如此,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头吸引人,句式对脾胃,便容易读下去,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但还是没有消亡,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可如文所述摆好,让学生先写,来对照原文,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作品教学篇2

一、善作多角度比较

在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了初步的欣赏能力,因此,高中阶段的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是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笔者觉得多角度比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由于高中语文必修读本在编排上将内容和主题相近的一组作品编辑到了一起,这就为比较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教会学生比较,能进一步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人生阅历、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加深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这比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解要有效高效得多。

比如,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漂泊的旅人》),教师就可以运用比较法。“漂泊的旅人”收录了三篇散文,分别是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和柯灵的《乡土情结》。三篇散文写的都是乡思情,可以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写作背景、内涵主旨、切入角度、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比出三篇散文的异同点。通过多角度比较,学生最终明白,写于1936年的《想北平》这篇散文,由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开始了对我国的侵略,作家有家不能归,这跟韩少功去法国考察访问思念家乡的情愫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战乱之苦的思乡倾注的是焦虑不安、无可奈何,而韩少功的思乡只是单纯地想念和怀恋。世纪老人柯灵的《乡土情结》则又有不同,他早年曾经颠沛流离,饱受战争之苦,对家园有种特别的感情,作家从家到国展开联想,站在当今世界现代化的高度,对家乡情结作出了新的诠释,“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显然,三位作家,三种别样的乡思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至于风格,学生在比较后得出,《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简洁,《我心归去》哲理性强,而且能将哲理隐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彩的意象来表达;《乡土情结》叙古写今,纵横捭阖、酣畅淋漓,诗文、史料和典故的大量引用,使文势起伏跌宕。显然,比较法的应用,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想北平》一文的深刻理解,而且也学习了另外两篇散文,提高了学习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比较,应该让学生去比,而不是教师将现成答案告诉学生。因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求学生比较就是教学生学。

二、尊重个性化解读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经典之作,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也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师千万不要把参考资料上现成的观点或者是个人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听取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感受,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也是对文本的尊重,对学术的尊重,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学习《祝福》(同上,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永远新的旧故事》)这篇小说,有学生对小说中描写祥林嫂眼神的句子感触颇深。他说:“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是‘顺着眼’,第二次到鲁镇帮工时变为‘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时‘眼光分外有神’,沦为乞丐的祥林嫂‘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眼神的变化是祥林嫂生活的缩影。”他的话曾经引来了个别学生的嘲笑。笔者认为,不管这位学生讲得正确与否,都应该尊重他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可以把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通过探究,大家一致认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祥林嫂的一双眼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示出来的多种眼神确实能反映她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这位学生虽然解读得没有这样深刻,但确有见地,值得肯定。

三、鼓励多样化质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进行批判质疑,说明学生在通读了文本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质疑就是思考的结果。有质疑就会去探究,有探究就会有收获。鼓励学生多样化质疑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散了思维的空间,打开了前进的通道。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仍以《祝福》为例。学生粗读课文以后,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小说的开头“我”的本家,一个叫做“四叔”的人被写成“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为什么要让他“大骂其新党”,“骂的还是康有为”?这样的开头在整篇小说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也有个别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给祥林嫂起一个名字,而用他丈夫的名字来命名?为什么要让她改嫁等等。学生提问越多,接下来组织的讨论就会越深入,对课文理解就越深刻。说到底,鼓励质疑就是起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再如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同上,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谛听天籁》)一文,学生的提问有十多个,其中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对比。是的,如果粗略地统计一下,光对比就有五、六处。开头与结尾比、北国与江南比、江南秋与冬比、江南冬与北方夏夜比、与闽粤之冬比、江南寒郊漫步与德国比,比来比去,就比出了江南冬景的温暖来。特别是头尾之比,开头:北国过冬天的人是“躲在屋里”,在“蛰居异境”中过“两三个月的生活”,因为北方冬天太冷了。结尾:作家“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试想,江南如果不是暖冬,敢出去散步吗,何况还要到湖上?正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将所有问题交与大家讨论,学生才能有如此多的疑惑和感悟。

高中文学作品的教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什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这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作品教学篇3

文学作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放手让学生在阅读天地里自由徜徉。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来刺激学生大量接收信息,促使他们与文本及作者形成对话,逐步增强阅读兴趣。文学阅读对青少年心灵,人格的培育有特殊功效。文学作品的容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文学作品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必须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语文教学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量的积累,文学作品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同时阅读还有助于解决工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当作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一、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阅读教学的地位

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教学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既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

2.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阅读,首先是人们由感觉器官感知语言文字符号;这些符号通过神经系统反映到大脑,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成较大的单位,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为复杂的思维活动,产生感情上的冲动,产生对人与事的联想、想象、评价等。阅读是人的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不仅有接受语言文字符号信息的功能,而且有识别、校正、改造、重组、联想、储存信息的功能。这就是说,人们在阅读中总是按照已有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感来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储存文字信息的。因此,阅读又包括一系列的兴趣、情感交流等心理活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作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尽量发挥大脑的阅读功能,教会他们如何迅速、准确地接受和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存储文字信息(记忆)、加工和整理文字信息(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审美情趣和健康的情感、意志等。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诉诸于理智,而且常常诉诸于情感,因而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时写作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文学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有必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高中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1.多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让学生多读书,读经典,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多想,填补“空白”,以想象激活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读者的想象力是鉴赏力中的主要元素,文学阅读的创造性是读者对文本感受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

3.多比较,感受作品的深度

通过比较可以看清不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用横向比较可以对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鉴别;用纵向比较可以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剖析。

4.多动笔,以动笔促进、深化鉴赏,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还要让他们多动笔。结合作品研讨,写一点鉴赏札记或评论,也可以结合作文训练,搞一点文学作品的改写、扩写、续写等。文学是人学,读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审美的态度看待文学作品,就是文学鉴赏。语文新课标和正在实施的高中语文新课程,对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将新的文学理论、教育理论与语文学科教学实践,尤其是与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应用“接受美学”于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根据高高中生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当然,仅仅是依靠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就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要妥善处理文学鉴赏教学与语文其他教学目标的关系。当我们现在开始重视文学鉴赏教学的时候,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即放松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及“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培养。

作品教学篇4

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它包括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性养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指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其自身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严重缺失。加强文学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不断唤起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也正是渗透于文学的审美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二.把文学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文学语言,原本就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的语言存在形式;文学教育,自然也应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固有之义。但文学作品不能只是语言教育的工具,文学自身的独特价值要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感悟,强调学生的感受,强调通过形象体验、通过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实现认识上的升华。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能够让孩子兴致勃发,乐在其中,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趣味盎然,一如大师们的课堂,儒雅、从容,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小学生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

三.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为文学教育奠定基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著。因此,一个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老师会更受学生的敬爱。一个不敬爱语文老师的学生很难真正热爱语文,只有敬爱才能生成热爱。所以,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内容,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才能为更好地开展文学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是孩子们认识生活的窗口,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舞台。现行教材更是大大加强了其体系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特别是教材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

作品教学篇5

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与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相悖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因为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畏而讳莫如深,就势必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而盲目模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就难以完成,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正确地被运用。

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词语不规范。例如:

(1)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祝福》)

(2)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同上)

(3)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1)中的“那里”应该写作“哪里”,因为只有后者可以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至于例(2)中的“怜俐”,恐怕所有的学生不需要翻工具书,就能知道它应该写作“伶俐”。例(3)中的“绍介”,有这样的说法,但今天一般是说成“介绍”,所以还是按现在的说法为好。

二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

(4)“实在,我说不清……。”(《祝福》)

(5)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6)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以上三例,都有标点符号用错了。例(4)中的句号属多余,因为省略号的使用有个原则:省略号前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不用),省略号后不必再用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除外)。例(5)中“她就正告我”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她”说的完完整整的话。同理,例(6)中的逗号也应改为冒号。

三是语法不规范。例如:

(7)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的豢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8)定眼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药》)

(9)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祝福》)

例(7)中的“伶俐”是聪明、灵活的意思,怎么能修饰“皮毛”呢?例(8)显然缺乏宾语中心词,应该在“奇怪”后加“现象”一词方可通顺。例(9)读来别扭,“一见”的宾语应是“眼”而不是“我的”,应该把“眼”移到“我的”后面。

作品教学篇6

关键词:趣中传情;道德教育;思想认识

一、读写结合,趣中传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把课文里的思想教育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各项写作活动中,在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写作训练,巧妙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思想教育。我常用的方法有:

1.续写

以《穷人》一课为例,我在全文讲解完成之后,引导学生顺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结合人物的性格品质,接着结尾“桑娜拉开了帐子”,续编《穷人》这个故事。学生想到渔夫赞许的目光,激动的泪水,桑娜兴奋的动作、神情;想到渔夫和妻子如何更加勤奋劳动,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这一读写活动,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渔夫和妻子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使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感染和教育。

2.即兴习作

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谈体会、写感想、表情达意,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

现代教育学家魏书生先生认为,“坚持写日记,便是坚持道德长跑,能够使人的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1.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有助于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鼓励指导学生如实地记下自己的生活、思想及观察到的人和事,说心里话、讲真话,这便起到教人求真的作用;也可鞭策自己、针砭丑恶、赞扬美善,这便起到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敢于说看法、讲真话,就会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

2.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仅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对儿童意志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定时举办各种日记展评、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坚持不懈地写日记,学生便会逐渐养成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剖析自己、回顾总结等良好习惯,同时磨炼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以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基础,在作文的指导与批改中立足于育人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作文内容和运用与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在指导作文时立足育人。其次,在批改作文中立足育人。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如此以作文指导认识,以认识提高作文,便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成长。

作品教学篇7

Disscuss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中文摘要】 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文体作品而言的,它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这类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培养他们阅读感知、探究、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陶冶情操,进行审美教育,同时也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居于基础地位的。新时期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和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的偏差,使得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裹足不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下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并力图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做出有价值的探索。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回顾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现状,从而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其次,明确文学作品的特点,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进行定位,通过对新课标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解读,确立主体性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观,从而能够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三,结合以上分析,从两个维度来思考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一是古代阅读教学理论的传承,二是当代阅读教学理论的借鉴,力图以此为依据对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英文摘要】 Literary work's reading education is opposite practical in the literary style work says, it mainly includes the poetry, the prose, the novel,and the dramatic literature , this kind of literary works’teaching, is mainly causes the student to study some basic literature general knowledge, trains abilities of reading the sensation, the inquisition, the understanding, connoisseurship literary work , the tax evasion, carries on the esthetic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also develops its thinking in images ability, enhances the utilization language ability, thus enhances students’language accomplishment.Literary work's reading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y says that resides in the basic position. Strengthening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time request , is also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must lifelong develop for the student lays the foundation the request in the new time. However since long,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receives the traditional idea the fetter and the new teaching idea understanding deviation, causes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to be hesitant to advance. Therefore we need to carefully examine immediately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and tries hard above this foundations to be able to make the valuable exploration.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mainly launches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First, the review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us has one to it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Next, clearing about the literary work the characteristic, carrying on the localization to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through to the new class sign and the main body sex education thought's explanation, the establishment independent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view, from this, manifests independent which fully in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process the student of studies.Third, unifies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wo dimensions pondered that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strategy, first,inheritance ancient times reading education theory; second, present age reading education theory's model, tries hard take these to provide certain help as the basis to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strategy formulation.

【中文关键词】 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 主体性

【英文关键词】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Independent

【毕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

文献综述 5-9

1. 引言 9-10

2.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说略 10-17

2.1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历程 10-13

2.2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现状 13-17

3.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17-23

3.1 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17-19

3.2 确立主体性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观 19-20

3.3 学习主体性的充分体现 20-23

4.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 23-30

4.1 古代阅读教学理论的传承 23-25

4.2 当代阅读教学理论的借鉴 25-30

结语 30-31

注释 31-33

参考文献 33-37

作品教学篇8

文学即人学,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再现生活,时代不同,反映的形式和内容也各有千秋。“凡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各有差别,在表现手法上也因文体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诗词常用“赋、比、兴”,同是诗,唐诗重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诗重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同文学评论家孙绍振说的,“诗和散文比更强调想象”。同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教法也不一致,鲁迅先生说:“自从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那么哪些是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呢,教者也应该研究。只有把握了不同时期的作品及风格,才能较好地教好文学作品,避免教学的“千人一面”。因此,作为一个教者,教文学作品首先要懂文学,懂社会,才能教出作品的文学味。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应强求一致,诗人舒婷说得好,“作品既然为大家所接受,也不是我的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突出文学的特点,要注重对作品的表现手法的分析,教者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作品,去揣摩、咀嚼,使学生读出作品的文学味。试比较“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舒婷《致橡树》),“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这两首诗的作者,一个是象征派的代表,一个是朦胧派的中坚,他们的诗作在表现手法上各不相同,如果不注重表现手法的分析,是难以理解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组织教学是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因此,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共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与文本对话,就要深研文本,如孔乙己,有钱时“排”出几文大钱,潦倒时“摸”出几个钱来,一“排”、一“摸”,作者对二个穷困潦倒知识分子的描写跃然纸上。“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前者猜测,后者肯定,看似矛盾,实则点睛之笔。“大约”是我的猜测,因为孔乙己我没有见,“的确”是肯定,它指出了孔乙己们在这样社会的必然命运。它把作品摆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显示出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深钻作品的中心字、句,领会作者匠心独运,就能读出作品的文学味。

与文本对话,要领味文本表现的“这一个”。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是作者对社会现象深刻认识的反映,鲁迅作品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但我们找不出两个相同的人物,提到阿Q,我们仿佛听到他“儿子打老子”的自我解嘲的精神胜利法,看到他在死前判决书上立志要把圆圈画得圆而未能画圆时的惭愧,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孔乙己绝不等同于范进。

文学作品教学有其独特的地方,只要我们抓住特点进行教学,就能把它和其它作品区别开来,教出作品的文学味。

上一篇:商店经营范文 下一篇:技术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