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中来 回作品中去

时间:2022-05-12 01:07:35

从作品中来 回作品中去

摘要:随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发展,目前国内外视唱练耳教学越来越注重从实际音乐作品入手,强调对音乐整体的结构、风格、形象等系统地进行听觉分析,以培养符合现代音乐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创新性思维。文章提出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从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整体听觉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3.017

作者简介:黄茜(1977~),女,文学硕士,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10421

作为系统培养音乐听觉能力的视唱练耳学科,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为了适应音乐艺术和音响世界的不断更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改进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努力探索适合音乐听觉培养的最佳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为此,本文在继承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总结前人教学经验成果及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试提出音乐整体听觉训练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拟建立整体听觉教学模式。

一、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作为“整体”包含3个方面:其一是整体由要素构成;其二是要素与要素耦合形成特定的结构;其三是特定的结构表达特定的功能。

“整体”这一观念对任何事物的研究和分析都是适合的。它是指导人们宏观认识事物、探索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的法宝。整体最主要的特性表现为: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组合,而非简单相加,它们的整体特性不能还原为各个单一要素的特征,其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正如同“脱离人体的手不是一只真正意义的手”。

“整体”的观念用于视唱练耳听觉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常可看到具有绝对听觉的人在深刻地领会乐曲方面赶不上没有绝对听觉的人。 因为,后者虽然没有绝对听觉,但却具有有组织的、发达的、经过正确训练的听觉。因而,如果认为具有绝对听觉的学生就不需要进一步发展其听觉则是错误的。显然,生理上的条件应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达到音乐能力的水平,使听觉不只是机械地掌握个别音的高度,而且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乐曲”。 [1]

也就是说,听觉技能训练并不是视唱练耳课的唯一目的,它只是视唱练耳课的必备阶段,而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掌握一定的听觉基础技能引发其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解释音乐本质,服务于音乐实践的目的。

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以及听觉训练的深入,学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均年龄越来越靠前,入学者的听力水平也较以前同期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的教学现状表明,对音乐听觉技能训练特别是音高训练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许多学生甚至对听唱无调性旋律没有太大困难,但对音乐的理解远不够透彻,两者并没有得到平衡发展。听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传统方式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较机械,学生在快速熟知这一套模式后,就会造成上课主动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并且,理论的灌输和枯燥的技术练习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探讨一种新的听觉教学模式,能够使技能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能够通过音乐性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使其通过一定程度的学习后,能够主动用听觉理论去指导听觉实践,并在听觉实践中不断拓展听觉理论,最终使学生从“机械听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听觉”。

音乐听觉教学研究的是人的听觉心理规律,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听觉发展。同时,听觉教学面对的是音乐本身,其教学内容必然涉及音乐现象的方方面面,涉及音乐各个组成要素。因此,训练音乐听觉,就绝不能脱离音乐作品这一整体,孤立地看待各音乐要素,而应注重与实际音乐作品整体之间的关联性,也就必须将局部微观的音乐要素与整体宏观的音乐结构联系起来,全方位地看待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培养对微观细节精确地听辨和对宏观整体全方位把握的能力。

“整体听觉”这一概念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指客观实际音响形态,即完整结构的实际音乐作品或纵向上含有完整声部的实际音乐片断。其二是指主观听觉思维观念,即用宏观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单一要素及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以实际音乐作品为听觉训练教材,将音乐要素的单纯技术训练与其在音乐作品中的听觉分析结合起来,以整体感知为原则,进行规范化的同步训练,即所谓的“整体听觉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以往传统视唱练耳课中对音乐各要素单一的、纯技术性的教学方式,而是将各种音乐要素的技能听辨与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统一起来,在以实际音乐作品整体为背景的基础上,训练相应的音乐要素,并感知其与作品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力求达到听觉的技术性和音乐性的完美结合,使音乐听觉能积极自如地指导音乐实践。

整体听觉训练模式倡导的是在真正的音乐情景中学习音乐。将单一要素的训练与实际作品结合起来,通过聆听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理解其中相关要素,避免抽象的语言讲解,用“音乐说话”。使理论学习与音乐实践得到合理结合,使知识能够“从作品中来,再回到作品中去”。通过这种循环教学,紧密结合音乐实践活动,使听觉技术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更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贴近了音乐。(见图1)

图1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关系图

整体听觉教学模式是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思考后提出的,它包含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音乐要素的技术训练这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音乐作品感知要素的实际应用,最大限度地指导听觉为音乐实践活动服务。这种将音乐听觉技能训练融入实际音乐作品之中的训练模式是向着更符合听觉规律、更符合实践需要这一方向发展的,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二、整体听觉的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音高、音强、音值、音色这4大要素是音乐共有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和声、织体、曲式及作品风格这几方面要素也是和听觉训练关系最为紧密的,因而整体听觉模式的教学策略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分解”即是对上述的几大要素为对象,选取典型的小型音乐作品,有针对性地分别加以训练。“综合”是指在“分解”的基础上,对以上一些单元要素组合成的完整音乐形象的整体感知,并对其内层结构进行听觉分析。整体听觉教学可分为单一要素的分解训练和完整作品的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一)单个要素的分解训练

训练时,首先选择具有某要素明显特征的实际音乐作品,从中抽取出这一要素进行技术听辨训练;其次,结合音乐,以实际音乐的整体为背景,将训练的这一要素处于前景位置,深入感知单个要素;最后,重新认识这一要素与整体的联系。

这个训练过程既可以先训练从整体音乐中抽取出来的单一,再回到作品中;同时,也可以在教师要求下,直接用实际音乐整体,有目的地听辨整体中的某一要素,然后在将其抽取出来训练,最后再回到作品中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视唱练耳听觉训练中所涉及到的单个音乐要素很多,原则上是包含了音乐中所有的现象。而在实际教学中,结合音乐听觉的要求,侧重各有不同。在此,本文仅从以下几个主要要素的训练方法上分析说明,阐述整体听觉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法。

1.音高听觉训练

辨别音高是视唱练耳听觉训练的核心任务之一。音高训练不仅指单个的单音,还包括音程、和弦、旋律等方面的训练。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旋律实质上是音程的表现”,因此,训练音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音程训练为例进行说明。

音程训练:音程是指两音之间的距离。音程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初级阶段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的音程训练以不同音数的音程为训练顺序,将其置身于呈现这种特定音程的旋律结构中,结合实际音乐的背景去感知。例如,训练二度音程:

二度音程有尖锐、不协和的特性,而连续的二度进行,又使旋律具有流畅性(如:音阶)。在训练时,首先是对音高的分辨练习。教师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个二度音程关系很突出的作品,先抽出这个要素,并编写相关的技术练习曲,做二度音程的模唱练习。如下列:

例1

在这个练习中,集中体现了二度音程。先作自然音练习,再加入变化音,帮助学生迅速唱准变化音。其次,视唱具有二度音程的旋律。(见下例)

例2

这是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旋律,是g和声小调。其旋律基本由二度音程构成,如:bE-D;bB-A;G-F;还有g和声小调的特征音程#F-bE增二度的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例2与例1有很大的相似性,旋律流畅上口,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背唱或默写出旋律。通过上一阶段对二度音程的基本练习,结合作品旋律中的二度音程,更进一步地解决对二度音程的听唱技术,完成对这一要素的初步认知。

最后,过渡到实际音乐作品(见下例),通过实际音乐中音响的刺激,和声背景的衬托,再次感受二度音程这一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力。

例3

这首乐曲的主题是在中提琴柔和摇动的波浪型的背景音乐上,由小提琴奏出的。我们可以借助音响效果,让训练者感受第二小提与第一小提八度的齐奏,以及在中提琴音色所奏的和声背景衬托下的一支倾诉般的流畅而略带激动情绪的歌唱性旋律。

同样是听觉训练,通过结合实际作品,将要素训练与音乐的整体感知结合起来,加深了学习者对音乐要素的记忆和理解。

2.和声听觉训练

和声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西方专业音乐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在“多声部”的领域里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声也就成了多声音乐中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①对于听觉训练而言,和声练习更接近于实际音乐作品,是发展多层思维的有利途径。和弦序进在传统听觉训练中以四部和声的形式出现,而实际音乐中和声是隐藏在织体之中的。并且,和弦的进行也有一定的规律,如:从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属到主的进行、终止式的安排等。在整体听觉教学中,可以通过从实际音乐作品中抽取出来的和声骨架与实际音乐作品的对比进行训练,强调四部和声形式与实际音乐织体的差异,为顺利听辨实际音乐作品的和声功能打好基础。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和弦序进训练(见下例),要求听辨音高和功能;

例4

第二步:通过织体变换过渡到实际音乐作品;(见下例)

例5

第三步:回到例4的和弦序进,想象刚才听到的作品,再次感知声部间的连接关系,

体会和声的功能序进,以及织体变化带来的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音值训练

音乐是有组织的音响在时间轴线上的运动。声音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音的时值长短。人对音值最基本的反应为节奏,节奏是对不同音值组合的时间关系的总体认识,属于乐音横向运动的范畴,作为乐音运动的第一要素,始终起着灵魂的作用。节奏感的培养是视唱练耳教学重点之一,学习节奏,不仅要熟悉其具体形态,还包括对节拍的掌握,并且,一定的节奏组合还具有一定的风格。教学中要将这些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贯穿成为一个整体进行训练。

(1)单声部节奏训练

例如学习带连音线的节奏型。连音线的运用使原本简单的节奏变得复杂,对于初学者而言,一般采用打分拍的办法来解决,然后再用读、记、背、写等方法来加强记忆,而对于节奏表现的风格根本无暇顾及。整体听觉教学模式采用对比、联系的学习方法,将基本节奏型

的认知训练与音乐风格结合起来,在快速学习节奏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节奏风格的理解。

第一步:对基本节奏型的认知(见下例)

例6

第二步:用打击乐音色演奏节奏,加强节拍重音,以及连线的使用带来的重音变化

第三步:将节奏要素与实际音乐作品结合,用音乐曲例中的旋律来强化对节奏型的记忆,并结合音乐,体会节奏风格(见下例)

例7

上例中通过连音线的运用,表现了浓烈的古巴民间音乐节奏风格。结合实际音乐,更能快速掌握连线节奏这个知识点,并且还积累了相关的节奏风格。

(2)多声部节奏训练

训练多声部节奏,有利于从纵向上感知音乐节奏的密度,这是理解多声部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声部节奏训练也是整体听觉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其训练方法多样,如:例8是从例9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片断中抽取出来的节奏片断,教学中可以先对例8中单独的节奏进行预备练习,继而延伸、发展,过渡到实际音乐中的多声部节奏(见例9),然后再回到对多声部节奏要素本身的重新认识,也就是从“单一”到“整体”然后再回到“单一”的训练方法。同时,也可以采取先有所指向的训练“整体”,然后抽出“单一”,最后再回到“整体”的教学策略。

预备节奏练习:

例8

过渡到实际音乐节奏练习:

例9

4.音强训练

音强是指音乐中的力度、音量的范畴。力度的概念是相对的,例如:同是f力度,一只圆号和一把小提琴奏出的音响力度大小是不一样的。并且,一首作品中力度记号的运用和音乐的表现力是紧密联系的,不同的时期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巴洛克时期巴赫、亨德尔对力度记号的使用很谨慎,基本以乐段为单位,一段用一种力度,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中,力度被广泛、夸张地使用,这证明真正力度概念的建立是应该处于各种力度对比中的,因而,训练力度,也就要将其置于音乐中,才能感知其对比关系,这也是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训练时,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视唱乐曲旋律,然后聆听实际音响,比较乐曲中大的乐段之间以及小的乐句内部力度的变化,体会作曲家对乐曲中力度层次处理的意图。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对单一要素的训练是建立在音乐作品的整体背景之上的,训练的模式灵活多样,可以先整体再单一,也可以先单一再整体;或者单一到整体再到单一,通过循环反复,强调整体中的某个单一。并且,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了整体背景音乐的衬托,因此,在对某种单一要素直接训练的同时,无疑,也间接地进行了多种要素的训练。如直接训练的单一要素为音程,也就间接地训练到和弦、和弦序进、音强、音色等多种要素,从而为后一阶段的整体综合训练打下基础。

(二)完整作品的综合训练

这是训练的高级阶段,必须要建立在第一阶段训练较为充分的基础上。要求听者能从音乐作品的宏观结构上进行整体分析,感知其内在结构。如:旋律分析、和声分析、调性分析、曲式分析、主题材料分析、主要节奏分析、音乐风格分析等。这一阶段的训练,实际上是主动地将视唱练耳课和其它相关学科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尤其需要结合音乐分析学中对音乐作品诸多方面分析的方法。依据整体到单一到整体的教学指导原则,这一阶段的训练分3个步骤:首先是在教师有所指的基础上对作品整体初步感知;其次,是对相关细节作听唱、听写要求,并结合第一阶段的训练方式,对单一要素逐步深入;最后,综合分析。

以巴赫的《勃兰登堡第四协奏曲》第三乐章为例说明。这首协奏曲是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之一,约在1721年创作完成。(见下例,由于篇幅有限,大量乐谱省略,全乐章共244小节)。

例10

第一步:音乐整体形象的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般性回答:a.整体音乐的长度;b.大致的时期和作曲家;c.最突出的音乐表现要素;d.主题动机的模唱;e.所使用的乐器名称及其作用 ;f.大致的曲式结构分布;g.速度、节拍等

这首协奏曲的独奏组包括一把小提琴和两支竖笛,呈示部主题首先由中提琴奏出,其余主题和答题由小提琴和长笛轮流演奏。该曲和声规范,复调对位的写作手法占主要位置。节拍为二二拍,全曲速度统一,无变化。

第二步:音乐细节的精确听辨

选择一些作品中突出的音乐表现要素,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听记。听记主要范围包括主旋律、主要的节奏型、和声的功能标记等方面。

如对中提琴声部演奏的主题旋律的听写。教师可以用钢琴音色弹奏,也可以直接作成

电脑MIDI文件,用中提琴音色播放,演奏三遍。

听写中提琴声部的主题:(见下例)

例11

听写小提琴声部的答题:

例12

同时,还可以将两个声部结合起来作二声部听写练习,或逐层增加作多声部听写或多声部节奏听写,以及相关的和弦构唱及听写等。如单个和弦听写,并要求写出和弦性质。(见下例)

例13

第三步:音乐要素与整体结构关系分析。

重新回到整体,将微观的细节与宏观的整体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要求学生对整体音响效果用语言描述,也可以借助申克图表分析的方法,用图表表述主要的调性布局、主要的音区、力度对比、声部横向线条的运动以及纵向的对位等,并指导学生分析某些音乐要素在音乐整体结构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改变其中突出意义的音乐要素,如音色、节奏、某些和声织体等,让学生通过变化,更明显地体会到作曲家运用这些要素的意图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力。

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注意到的是整个音乐作品的布局以及其进行状态,而不是围绕个别音、个别节奏去练习,这样,就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局部与整体框架的对应关系。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为正确听辨音乐、分析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教学溶入了大量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要协调好视唱练耳学科与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比例关系,教学重点要放在听觉训练上,通过拓展其他相关知识来辅助听觉记忆和理解,从而服务于音乐实践。

结语

任何一项听觉技能最终都应服务于音乐实践。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专家伊雷妮•玛兹教授认为,“听力教育的意义在于真正的音乐,它贯穿于整个音乐而不是孤立地训练某项技术,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清醒的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听觉感受是完全开放的,听觉训练方法应从整体入手”。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以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实际音乐作品为教学素材,针对性地选用适合于进行某种要素听觉训练的典型音乐,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新的音响媒介,从而拉近了视唱练耳教学与音乐实践的距离。“路漫漫其修远兮”,从现实角度看,本文对建立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仅仅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有待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特别要将多媒体技术与整体听觉教学的思路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发展音乐听觉思维和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创造能力,制作出一系列实用的音乐听觉训练课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音乐实践。这无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深远意义。

注释:

①参见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北京第1版,第201页。

[参考文献]

[1](苏)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孙静云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176.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Hearing in Solfeggio & Ear Training

HUANG Qi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deas and teaching conception, the teaching of solfeggio and eartraining both at domestic and oversea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tart with the actual music at present, emphasized on the hearing analysis systematically to the overall structure, style and imag of the music, in order to cultivate on creative thinking tha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modern musical qualit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overall hearing teaching mode for 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 mainly discussed on two aspects: the basic concepts of overall hearing teaching mode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overall hearing.

Key Words: solfeggio & ear training; Overall hearing;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method

上一篇:“时调”与“小曲”、“时调小曲”关系考辨 下一篇:时空里的创造 流变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