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范文

时间:2023-11-21 21:09:59

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保护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著作权;复制;盗版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310-02

一、著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著作权概述

著作权过去称为版权,也就是复制权。这是因为过去印刷术的不普及,当时社会认为著作物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将其印刷后再出版,故有此称呼。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著作物的种类逐渐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英国《安娜法令》开启了保护作者权利的先河。1791年,法国颁布了《表演权法》,又开始重视起保护作者的表演权利。1793年,法国又颁布了《作者权法》,作者的精神权利得到了更深一层的重视。后来随着著作物种类的增加以及衍生的其他权利的出现,版权一词已渐渐变得狭隘空洞,不能包含著作物的所有含义。19世纪后半叶,日本率先打破旧思想,融合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中的作者权,以及英美法系中的版权,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日本著作权法》,首次采用了“著作权”的称呼。而中国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则始于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律《大清著作权律》。此后,中国著作权法律都沿用这个称呼。

著作权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法律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是指作者基于对特定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以及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的总称。著作人身权是作者给予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形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二)著作权的特征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中的一种,除了具有知识产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特点:

1.著作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作为著作权客体的作品的范围十分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作品、口头作品、音乐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美术作品、计算机软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

2.著作权主体范围具有广泛性

与其他知识产权相对比,著作权主体的范围更加广泛,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单位以及国家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同时,由于法律对著作权主体的限制并不严格,因此,未成年人和外国人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3.著作权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庞杂性

著作权中所包含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方面的具体内容比较多,人身权主要有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财产权上主要有复制权、发行权、获得报酬权、演绎权等。同时,著作权客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又导致不同的著作权的内容不尽相同,具有复杂性。

4.著作权的产生和保护具有自动性

现在各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大都采取“创作保护主义”的原则,即作品一经创作产生,不论是否发表,著作权即自动产生,开始受著作权法保护,不受当事人意识的掌控。与须向国家主管机关申请审查批准方能得到法律保护的专利权、商标权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二、网络坏境下著作权问题的表现

目前给网络环境的著作权带来法律问题最普遍的是电子信息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拷贝、利用与复制等。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数据传输的普及应用,为著作权人实现自己的财产权利带来了不便。著作权人没有办法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谁复制利用,即便知道被复制利用了,也无法向对方第三人发放许可并收取相应报酬。

2.当著作物以数字化电子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储存传输时,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相当模糊,由于数字化作品的特殊性从而决定著作权的规定产生模糊。例如,前段时间台湾成功大学学生宿舍遭检警搜索学生使用非法MP3下载音乐软件事件之后,这个作品的界限问题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缺陷

(一)侵权者的主观过错难以推定,归责原则仍需改善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网络服务商与侵权者之间的过错责任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在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时,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具体应该去追究谁的责任,怎样认定承担责任的主体,这都是以后一个值得完善加强的问题。

(二)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制度应进一步加强规范,三方利益应该更好地被协调

合理使用从来都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理性规则”。法律之所以确立合理使用原则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因著作权人对发行权的独占而阻碍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流通。而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立法者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如何合理地引导公众怎样去合理使用作品而是在过于自由的流通条件下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这个时候如何协调三方的利益很重要,值得深思。

四、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及规制措施

(一)网络坏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1.完善相关立法,增强法律的前瞻性

完善的立法是著作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加快了对相关立法的建设,尤其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在进程中,但是,由于立法分散的缘故,法律冲突时有发生,法律空白页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在有些著作权法中的很多问题上我们至今只有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具体法律、法规、规章具体规定,从而导致法律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完善适应网络特点的法律法规,借鉴多方经验,及时制定和国际知识产权规定相协调同时又与我国著作权法相吻合的各项法律法规,从而为网络著作权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要求我们立法时,要用国际化的眼光,在更加充分考虑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出前瞻性的立法规定。

2.完善立法方式,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

在立法方式上,可以采取概括与列举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典型的合理使用行为进行明确列举,从而强化法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司法的效率;另一方面,以统一立法的形式对合理使用行为的标准进行普遍性的概括,作为一个原则性规定,既增强司法的指导性,又为日后网络发展可能产生的新情况预留下自由裁量权的独立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规制措施

1.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和自律

在网络环境中,网络服务提供者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实践上看,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任意一个行为都与网络服务提供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理论上说,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每一次侵权行为都在客观上参加了,只是主观要件不具备而已。所以,要防止网络侵权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自律和监督。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秉承“诚信善意之人”的注意义务,对上载的作品进行严格审查,明确归属。发现侵权作品及时清除。对于已经发生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动配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相关查处工作。同时,相关的著作权行政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建立著作权网络登记制度

当今实践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著作权人被侵权后,由于无法向法院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作品的权利人。一般而言,在作品上署名是作者证明自己是著作权人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近年来网上的作者署假名或匿名的情况较多给原本明确作品的作者造成很大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办法有两点,一是权利人应当谨慎选择自己的署名方式;二是可以运用网上登记制度,主动向登记机关进行著作权登记,一旦发生侵权,则以登记机关记载的作者为著作权的权利人。采取这种方式不仅仅为确定作品的归属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另一方面也为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的实行提供了前提。

参考文献:

著作权保护篇2

关键词:著作权  集体管理 行政保护 司法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是199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从起草到颁布用了十年的时间,从一开始就显示了立足我国国情和起点高的特点。十年来,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激发知识界的创新精神,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问题、新情况也不断出现,对著作权法修订已是大势所趋。2001年10月27日通过并颁布的《著作权法》修正案正是基于这种形势发展需要而出台的。

著作权法从颁布到修订也是历经十年,其间有两个修正案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著作权法修正案,常委会进行了初审,1999年6月又将该法议案撤回,在2000年11月又重新提出一个修正案送常委会再审。对一部法律草案提出后又撤回而后又提出的情况并不多见,这种曲折所带来的积极成果,就是使这部法律经过反复研究与修改,达到了国内外都比较满意的水平,极大地优化了“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1]

这次著作权法修改的具体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调整了对权利的限制,提高了对我国著作权人的保护水平,解决了著作权法上的“超国民待遇”问题;二是完善了著作权权利内容,加强了对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著作权保护;三是规定了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四是加大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力度。本文拟结合后两方面对我国著作权的保护制度作一分析。

一、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方便著作权人实现权利,进一步与国际著作权制度接轨

著作权归著作权人,著作权应由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行使,修改前的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二款就是这样规定的:“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著作权法修改后,在这方面增加了集体管理组织的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由此条我们可以明确,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得到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帮助权利人实现著作权或权利人著作权受侵犯后代行救济权。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众多的作者通过一个统一的机构,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共同行使他们的权利。在西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验。我国1990年著作权法制定时,就有专家提出将集体管理组织写进,鉴于当时许多人对这个组织不够了解,且我国又缺少相关实践经验,故未写入。但在实践领域,相继出现一些对某一方面著作权进行集体管理的组织,如1992年成立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1998年成立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均在各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规定了权利体系完善的著作权,体现于著作权法第十条。这些权利中,有些由著作权人自己行使,如发行权、改编权、展览权等;但有些权利著作权人无法或很难控制,如复制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报刊转载等形式的作品使用制度,一旦作品在大范围内被多次转载,其作者获得稿酬权利是很难得以有效保护的;再如音乐作品的广播权,作者不可能知悉所有播放其作品的电台、电视台,其相应的财产权也难以实现,等等。对此,在知识产权制度发达的国家,作者往往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实现自己的权利,由集体管理组织代表作者去履行义务许可、收取费用,已成为行之有效的管理作者权利的手段。在这次著作权法修订中,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作出原则性的规定,在立法上是一大进步。

通过专业性集体管理组织来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对权利人来说,可节约权利实现或救济的成本,使权利得到充分的维护;对国家而言,也便于实施著作权管理,同时与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接轨;从整个社会来看,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促进科技文化进步。

二、扩大行政处罚范围和行政处罚种类,强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力度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了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双轨制”[2]。有人主张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应强化司法保护,淡化行政保护,以防止行政力量对知识产权的过多干预[3]。但是,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多、影响大、专业性强,全通过司法解决是困难的,而行政保护具有速度快、程序简便的特点,能及时处理纠纷,节约成本;并且行政保护具有主动性,对维护知识产权法律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者,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也承认并支持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故修改后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均规定了行政保护,并且予以强化,在著作权法修改中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扩大行政处罚范围

与原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比较可以看出,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新增了以下行政处罚情形(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传播著作权人的作品,也可给予行政处罚,并且这种传播方式不限于复制、发行,还包括表演、放映、广播、汇编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2)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或者未经录音录像者同意,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3)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或者故意删除或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且不限于美术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行政处罚在著作权领域所涉程度和广度均得以加强,这一方面是基于著作权客体范围的发展变化,新的权利客体需要行政救济;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当前盗版活动猖獗,虽经多年整治,仍未遏制其泛滥势头,且这越来越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不利于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的交流,需要发挥行政机关主动、迅速的执法作用。

2、扩大行政处罚范围

原著作权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主要是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修改后,新增了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及没收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即除侵权所得外,侵权制品及实施侵权行为的资料也予以没收,这一方面增强了处罚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消除侵权人后续侵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能收到较好的打击效果。

三、完善司法程序,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规定法定赔偿制度

1、 规定了临时保护措施

为及时制止侵权行为,保存有可能的证据,为认定侵权打下基础,WTO知识产权协议要求成员国司法当局采取及时有效的临时措施,如临时禁令、证据保全措施等,这也是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做法。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侵权构成应具备“有损害后果存在”的要件,因此,在立法中不存在对即将发生的侵权的司法救济,也不存在针对此类行为所采取的临时禁令措施。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在证据可能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与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但这种措施只有在有关实体争议的诉讼中采取。基于此,在以往的著作权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侵权行为不能及时制止,侵权证据灭失,侵务人得不到应有处罚、权利人得不到应有保护的后果,削弱了司法保护力度。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诉前禁止令、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规定,突破了传统侵权构成理论,是立法上的又一重大进步,这样可避免侵权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和扩大;及时保全和固定侵权证据,便于法院查明案件;有力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2、确立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按此规定,在著作权领域,如果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后权利人要提出证据证明侵权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但著作权侵权行为有自己的特点,侵权行为数量上日益增多,方式上越来越专业化,领域涉及也越来越广,这给被侵权人举证带来相当大困难。如著作权人要诉数年来久治不除的盗版行为,就要举证证明成立盗版行为。但事实上,盗版行为被权利人发现后,盗版行为人往往不提供盗版制品的来源,以各种借口来掩盖盗版制品的非法性,权利人仅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举出有力反证的,这种举证责任的分配给侵权事实认定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易使权利人在主张自己权利时存在畏难情绪,怕无功而返,甚至搭上一笔不小的诉讼费用。这种对权利人不利的局面在著作权法修改后得以扭转。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该条采用了倒置的举证责任,要求复制品或其他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发行者以及出租者在其利用制品时,必须履行注意义务,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否则就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著作权法所确立的过错推定原则,对著作权的实施,对完善著作权纠纷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3、细化赔偿规定,增加法定赔偿数额

修改前的著作权法对赔偿问题仅作出原则性规定,修改后予以细化。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列出了几种赔偿数额确定方法:(1)按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赔偿;(2)按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赔偿;(3)按法定赔偿数额赔偿。法定赔偿数额确立后,即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违法所得难以确定,人民法院仍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社会影响、侵权情节、侵权范围等,在法律规定的限额内判令侵权人予以判赔,避免了过去那种“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局面,将对权利人的保护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同时,该制度的确立,也丰富了我国民事赔偿制度。

知识产权随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的特性,决定了著作权法的修改不是一劳永逸的,但修订后的著作权法,无论是在立法内容亦或是在立法技术上均达到了国际水平,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面对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日趋完善,相信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完全可以满足时代要求,能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参考资料

1、 宋木文:《关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载于《民商法学》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 刘激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展望》,载于《知识产权》1994年第四期。

著作权保护篇3

关键词:网页;著作权;可版权性;保护;侵害;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开放的信息交流界面,通过各种各样的网页,支撑着整个网络平台。网页通过设计、著作,将最美观的一面展现在网民面前,不断提高着访问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网页抄袭现象逐渐增多,一些网页著作者开始对自己的著作权提出保护维权。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对网页著作权方面规定的缺失,对网页著作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了网络业的不良发展继续下去。目前的反不正当竞争尘埃 、侵权责任法虽然可以对行为进行限制,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根据,无法有效做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网页的著作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网页著作权受保护的两大条件

网页之所以能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是因为它符合作品的特征。但网页的哪些属性与特征符合作品的范畴要求呢?

2.1网页的特征

网页没有固定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在设计时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总体来讲,网页主要由网页的基本内容、网页的观感界面、网页内部源程序三部分来组成。网页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定的技术特点。源程序的开发、网页的整体布局以及内容材料的选择制作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编写著作。网页中肯定已经包含着网页设计者的创造性劳动。

2.2网页的可版权性

我国目前在《著作权法》对“网页作品”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对作品却进行了一定的判断,凡是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都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人类的智力成果,二是能够被他人感受到它的表现作用,三是独创性的外在表现。作品是著作权法的核心概念,网页如果想要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就必须符合以上条件。很明显,经过分析,网页的制作是人类设计者智慧的体现,属于文学与艺术结合的领域,同时它的制作是以一定的技术工艺为背景,并投入了计算机技术。网页以有形的方式,实现了客观表达,人们通过网页获得相关的信息。[1]

3.网页著作权法律责任承担分析

网页著作权在立法与司法上都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关的规定,但在高院相关的解释文件中,又对受保护的著作权作品进行了概念阐述,网页在此范畴之内无庸置疑。只是网页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直接保护。

网页具有以文字、图形、颜色相结合而构成的独创性特点,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规定,应该受到保护。这种说法将会突破立法上的局限。另外司法上关于网页作品的著作权范围进行过探索,虽然在网页制作中通用的方式、语言与版式属于公有领域,不会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构成特定组合的却将属于作品范畴,可受到著作权保护。法律的缺失,让司法人员在判定网页著作权纠纷时准确地把握了一定的原则,有利于进一步理论研究与探索。[2]

4.网页著作权受到侵害的表现形式

网页著作权受到侵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第一是没有经许可自行使用。它主要是指没有经著作权人的书面或口头的同意,把网页作品内容由保密形成公开;第二是转载行为。它主要是指原创者已经有了不能转载的说明,但依然有人进行了转载,它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它依然属于侵权行为,侵害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第三是网络抄袭和剽窃。它主要是指某些单位或个人剽窃使用了网页上的内容,一般用于非公益性目的,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新浪与搜狐抄袭剽窃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二者因为网页内容相近发生纠纷,在业界引起大讨论。但是在司法上肯定会有一个定论,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会引起专业人士足够的重视与思考。

5.网页著作权保护对策分析

5.1视听作品说

网页最明显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活动影像,它会同时伴随着有音响与画面,网页内容应该归纳为视听作品。虽然它能在定义上进行阐述,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中不存在所谓的“视听作品”一说,平时理论界对视听作品仅仅是指电影作品与相关的的摄制作品,它与网页的特点与属性有着明确的差异。其次,视听作品构成的条件是由一系列图像完成、构成视听作品,它的展示需要连接其他的设备才能发挥作用。而网页只符合其一,并符合其二。[3]

5.2计算机软件作品说

计算机软件作品说认为,网页的内容和界面都是由源程序来实现,但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或取得,比如浏览器。所以有一些学者认为网页实际上就是一种编写应用软件,所以要作为软件而进行保护。

虽然网页是由源程序转变形式,让我们感受到的。而且它作为软件作品也已经受到了应有的保护,但源程序并不等同于网页界面。网页的设计、结构是否也应该得到足够的保护,与源程序不可混为一谈。侵权人通过对源程序进行改进,也设计出了同样的网页,这样就与原来的作品属于不同的计算机软件作品,同样无法实现网页著作权的有效保护效果。[4]

5.3汇编作品说

汇编作品认为网页作品是将散乱的文字、图案进行整体、特定的安排,而形成的数字化的固定模式,它符合了汇编作品的概念。我国著作权法对汇编作品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网页的特点也符合汇编作品的范畴界定。[5]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汇编作品是对一种独立创造的作品,它是对一些要素进行布局、调整等来实现的。网页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文字而形成的,经过了设计者的独创性选择与编排。我国司法实践也已经确认了网页属于汇编范畴保护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网页作为汇编作品进行著作权的保护,对网页的组成部分是否受到保护并不相矛盾。汇编作品保护是对网页整体进行的保护,是对著作者独创性成果的一种保护。

6.结语

通过对著作权法保护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它的发展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也是不断调整与平衡着多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着网页功能最大化,既要做到保护应有的著作权,又能让广大民众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网络的发展就是为了带给社会更多的效益,但却给法律与道德规范带来了新的问题。除了在法律层面对网页著作权进行明确保护外,对网页的使用、转载等使用方式也应该建立在诚信、客观、不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基础上进行。[6]目前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范畴内对网页保护的缺失,不应该成为网络发展的障碍,正是由于新生事物的不断发展,促进着法律的不断完善与健全。

网页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在现阶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与规范。我们要在目前的基础性研究之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依靠立法、司法等实践活动不断进步与创新,营造完善健全的体系,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茜.网页著作权问题及其反思[J].商业文化,2012(10).

[2]谭玉.论网页著作权法保护[J].产权导刊,2012(10).

[3]周春慧,杨华权.3B大战中涉及的网页著作权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2(11).

[4]谭玉.论网页的著作权法保护[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4).

[5]白树海,张小灵.网页作品版权保护相关问题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1(11).

著作权保护篇4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客观要件完善

(一)对著作权益的保护范围适当扩大

刑法保护著作权的范围注重对财产权的保护,忽视对人身权、邻接权的保护。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保护的主要是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及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权、署名权,以及出版人所享有的专有出版权等财产权利,而对作者享有的大部分人身权利,以及以表演、展览、播放、演绎、摄制影视等方式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邻接权,都未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刑法对著作权益的保护范围应适当扩大。同其他知识产权体现商业经济利益为主有所不同,著作权是私权性质,刑法应当对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和邻接权都给予保护。《加拿大著作权法》将三种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列为犯罪:改变或隐瞒作者姓名;改变或隐匿文章标题;对作品本身进行改变。①相比之下,我国刑法中侵犯著作权罪所保护的人身权仅限于“美术作品作者的署名权”,其范围显得过于狭窄。立法机关在关于对赝品的刑罚惩治的同时,却把其保护范围限制在美术作品之内,事实上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计算机软件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赝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会产生更多被确认的新权利,因此大多数学者建议:扩大刑法保护范围,减少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制裁的可能性,从而刑事法网更加严密。

(二)适当修改定罪量刑标准

单纯以“违法所得数额”作为定罪处刑的量化标准,操作局限性大。“违法所得数额”应指违法获利数额,即行为人在经营活动中非法获得的利润数额,是扣除了成本和费用后的利润。但是实践中,由于有关“违法所得数额”的证据难以取得,这类犯罪的实际金额往往较难查清,很难证明其是否达到刑事标准,一些行政机关只能对犯罪分子“以罚代刑”,屡抓屡放。单纯以“违法所得数额”作为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处刑的量化标准,操作的局限性较大,也是导致打击此类犯罪过程中刑罚适用率低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定罪量刑方面,我们应当适当修改定罪量刑标准以满足实际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像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侵权规模上,判断侵权规模不仅在于侵权金额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制售侵权品的数量和侵权范围。在制定定罪量刑的标准上,除了“违法所得金额”标准之外,若能将制售盗版侵权产品的数量、规模、对被侵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内容也作为这类案件可选择的定罪量刑的标准之一,对大力打击软件和音像制品的盗版侵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加便于司法实践。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主体完善

在《刑法》第217条中未特别强调本罪的主体内容,因此本罪的主体应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构成本罪的,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或团体。《非法出版物案件解释》中也规定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实施本罪的单位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一般构成本罪的多数是与著作权有关的文化单位,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在解释中还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情节的数额标准高于个人犯罪5倍。这种对不同主体区别对待的定罪量刑标准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从犯罪行为对社会和受害人的危害后果来看,不管是单位还是自然人行使犯罪行为,在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对被侵害客体的危害程度应是相同的,单位实施犯罪行为的规模一般都大于自然人犯罪行为的规模,相应的对著作权人的权益损害也大于自然人犯罪。事实上,盗版犯罪多为有组织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与主观恶性比个人犯罪更加严重。其次,这种区别对待的作法在客观上为处心积虑的犯罪分子提供了规避法律的途径,极易放纵犯罪。因为不同的处罚待遇,使得现实中的许多人为了逃避刑事制裁而注册公司来进行犯罪,企图以单位行为为由规避刑事处罚。最后,TRIPS协议第六十一条强调了应予刑罚的“蓄意并具有商业规模的侵权案件”。该条的立法意图是,一般应对“具有商业规模的侵权案件”采取比个人犯罪更严格的刑罚标准。因为个人犯罪的规模不易达到此规模要求,也难以对社会形成比商业规模的犯罪更大的危害。关于该罪的主体问题,笔者倾向于取消此类犯罪中区别对待单位和自然人犯罪的定罪数额标准,在犯罪主体方面不区分单位或个人,只要实施同等程度的犯罪就应适用同等定罪量刑标准,接受同等刑罚,以严格惩处实施盗版行径的侵权者。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客体完善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规定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其中的‘权’主要指权利,包括国家权利、法人等单位的权利与公民个人的权利,也包括国家机关的权力。其中的‘益’是指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我国刑法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2.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②3.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进行法律保护的制度,即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4.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笔者以为,就《刑法》第217条的规定来看,第一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本罪的犯罪客体是侵犯了他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刑法》第217条分四项列举了犯罪的客观行为,第(一)、(四)项犯罪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著作权,第(二)、(三)项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著作邻接权。从广义著作权概念上来讲,可以认为侵犯著作权犯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著作权。同时,笔者也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并不矛盾,二者主要是表述上的区别,且第二种观点更具科学性。因为邻接权虽然与著作权联系紧密,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权利。知识产权具有明显不同于人格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和物权、债权等财产权利的性质和特征,这使知识产权犯罪有别于传统的人身犯罪和财产犯罪,成为一种新类型犯罪。

明确了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为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刑法》规定的“作品”与《著作权法》的规定存在逻辑上的不协调。《著作权法》将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合在一起构成作品的一类,但在刑法中却单独将“音乐作品”列出而未提及其它作品类型。这是否表明曲艺、戏剧、舞蹈、杂技艺术作品不在刑法保护之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何音乐作品可受到刑法保护而其他作品却不能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与刑法的“法无明文规定即无罪”原则相矛盾。

著作权保护篇5

网络的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而新闻的特点就要新鲜要快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从网上获得最近发生的新闻,而各类网站为了满足和适应这种需求大量开设新闻栏日转载各类新闻。

新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作品形式。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第一章第五条,有明确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第五条写明,“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每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这让人们对时事新闻是否拥有版权的认识上出现偏差,单纯事实性消息能否和“新闻稿件”划上等号,这一点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虽然新闻稿件都含有一些基本因素,但即使是报道相同事件的稿件可能也会存在差异,这说明,新闻稿件确实是新闻作者思想的凝结和表现,所以才有差异的存在。

知识产权是指人的智力创作成果的法律上权利,而这种权利基本上是一种财产权,所以称为知识财产或者知识(财)产权。

我国遵循了大陆法体系,强调作品的独创性,同时也确保作者对作品的经济权利。个人认为,相当一部分新闻作品。作为智力创作的产品,虽然包含了事实因素,依、法作者依然享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只是,出于社会发展需要广泛传播新闻信息的必要性,必须对这种权利做出限制。

在常规出版发行的新闻类出版物,比如报纸、杂志,都会支付作者稿酬,保护作者的署名权和其他权益。但是在网络上就比较难实现管理和分类。经常人们在不经意间会发生侵权行为,那是因为认识不够清晰。

哪些网络新闻应当获得版权保护

在国外,保护新闻作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无著作权的新闻限制到最小的范围内,一种是对无著作权的新闻提供其他法律保护。

第二种往往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节,求得新闻行业内部同业竞争的健康发展。比如美国的联邦法院不认为新闻具备著作权,但是在美联社诉国际新闻社一案中,以商业上的“不公平竞争”为由进行裁定,认为新闻是一种“准财产”,剽窃新闻损害了原告的合法商业利益,作出判决。判例的效力延续下去,如果某一新闻媒体不向通讯社订购新闻而从竞争对手那里窃取新闻,可以看作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受损的媒体单位可以请求主管部门予以制止或者向法院。目前我国的情况与此种比较类似,是各个网站以自愿缔约的方式,行业内提倡保护版权,可以互相交换信息,抵制窃取新闻。2001年4月国内23家网络媒体通过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缔结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随后,在2002年的第二届论坛上,112家网站又通过了《保护网络作品权利信息公约》。其中,《媒体公约》第五条提到“备公约单位应充分尊重相互之间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呼吁全社会尊重网上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侵权行为”,这可以看作是反不正当竞争的行规,同时,第六条提到“凡在此公约上签字的新媒体,可以用自己独家的拥有产权的信息,同其他新媒体拥有的同样的信息交换,各新媒体无论规格高低,实力大小,实行信息产权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将独家信息看作商业财产,可以予以交换的“准财产”。同理,《信息公约》中,第十四条提到网络媒体转载他人作品,不得在作品中,擅自增加。本网(报)讯”,“本网(报)记者×××”、“本网综合报道”、“本网特稿”等,使读者对作品出处产生误解的标注。这也是将独家新闻看作重要的商业利益,不可侵犯。

实际上,第一种方式很值得借鉴。就是把完全没有著作权的作品划分出来。比如,美国判例认为,凡是当天的新闻实质材料,基于传播学的角度,任由公众采用。日本也有类似规定,凡动态消息,简明新闻没有著作权。

我国也可以通过划定分级的方式给予新闻作品以保护。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完全没有著作权的作品,一旦播发,其他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都可以自由转载或播送。没有任何限制。比如,标题新闻,将消息中最精练的部分提炼出来做成像标题一样简练的新闻简讯,还有只包括五要素的简明新闻、动态新闻以及一些重要消息的导语部分。这些新闻基本上是纯事实,不能体现作者的独创性。第二类是附有一定条件限制使用的新闻作品。比如普通的消息,以及一些没有声明不得转载的通讯、评论,但是要注明出处,如果有赢利目的,需要支付作者报酬,保障作者对作品的人身权利。第三类,不能随意使用的新闻作品,诸如声明不可转载的通讯、深度报道、评论、独家专栏等,与其他作品一样,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权利保护与合理使用

按以上三种分类,目前《媒体公约》和《信息公约》中某些规定就过于笼统,不能顺应现代社会的传播需求。比如,《媒体公约》第九条,“凡不属于此公约的其他网站,如须引用公约单位的信息,应经过授权,并支付相应的费用。使用时,或注明出处,或建立链接”,难道只引用一条100字的消息也要授权还要交费吗?这不合理也很难施行。而《信息公约》第八条规定“转载他人作品,应与权利人签订书面协议,或得到权利人的书面授权”,也很不合理,在网络上传播新闻信息,就是源于网络的快速便捷,如果需要得到权利人书面授权,当天的新闻只怕要隔三秋才播的出去,大大不符合新闻的本意,不利于传播。

以上两条因为过于笼统,也与著作权法的现有条款相抵触了。新闻的本源和功用决定了新闻报道很多时候不能被著作权所有人独占。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在“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项中,第四条,“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等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这意味着,除了声明不可转载的新闻作品外,都不需要授权,也无须交费。

先不论交费问题,无疑,没有声明独家的新闻作品都是不需要授权转载的。

笔者认为,在使用新闻作品和保护权利的时候,依然应当分类对待。

按以上所述的三种分类,第一类作品完全没有著作权,在发表后,可以无限制复制、传播,起到传播知识,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而第二类,则属于合理使用的界定范围之内,通常,一些开放转载的作品,比如社论,评论员文章,都是表明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以及执政党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重大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方式。为了有利于这些方针、政策迅速而广泛地被国内外所了解,这些作品被允许媒体之间随意使用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是,要注意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就网路而言,也应当保护网站的始发权利,比如,按照《媒体公约》第七条所述,在引用的页面上注明出处,并为对方报纸做链接,以及《信息公约》中第十三条所规定,网络媒体转载他人作品,应准确标明作者、作品首次发表的媒体名称及首次发表作品时的电头。

而第三类作品,作为完整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如果被引用应当获得授权,如果作者是网站单位的记者,专栏作者,可以看作是职务作品,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两年)未经单位同意,不可以许可第三方使用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网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享有独占使用权。如果网站同意,可以转载给其他网络媒体,获得报酬,同时享有完整的人身权利。

著作权保护篇6

 

关键词: 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名册制度 保护作品完整权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尴尬

      2007年的嘎纳电影节展示了日本拍摄的一部言情版的电影《西游记》。剧中,唐僧由日本演技派女星深津绘里反串,日本青春偶像组合SMAP成员之一的香取慎吾在片中饰演孙悟空,将齐天大圣演成了神经质超人,好吃懒做之徒;日本著名笑星内村光良和伊藤淳史分别扮演沙僧与猪八戒。在装扮上,四人显得夸张另类,脾气暴躁。故事情节方面与原著大不相同,剧中的孙悟空和女妖谈起了恋爱[1]。浙版的《西游记》里,孙悟空与白骨精谈恋爱,出口成脏。

      日商开发的流行成人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角色均取自《红楼梦》,主角林黛玉被描述成风尘女子,是其母与外国人通奸后的私生女[2]。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到践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有必要从制度上反思我们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对古典名著的态度。从知识产权法尤其是现行著作权法制度寻求对古典名著的系统保护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突破口,本文即从这个角度探索古典名著的保护制度,主张成立专门的古典名著保护机构,建立古典名著名册制度。

      二、保护古典名著的必要性

      (一)古典名著的界定

      在具体讨论为何要强调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我国的经典文化名著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界定清楚古典名著的概念。本文所主张保护的古典名著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历史是时间的代名词,经过历史和时间的冲刷而仍保留下来的著作,说明了其在历代人们的心中和各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历史不认同的作品不可能仍然流传至今并博得今人的青睐。(2)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我们之所以主张加强古典名著的保护,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这些作品中传播的思想和智慧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这些作品的保护实质上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让祖先的智慧和历史的积淀在现代社会得到应有的尊重、继承和发扬。(3)符合正统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既有主流文化,又有非主流文化,既有其精华,又有不利于该民族发展壮大的糟粕。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精华指的就是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世代传承并不断发展的正统社会价值观念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或文化,至少并不与之相冲突。相反,那些历史上出现的,虽经历史沉浮仍保存下来但却主要宣扬暴力、分裂、反人类之类思想的作品,则不属本文主张保护的古典名著之列。应注意的是,不能以党派或者某些官员的个人意志来否定一些古典名著的价值。

      清末民国时期出现的名著,虽符合上面三个条件,但其作者死亡至今并没有超过50年的,可以不援用本文所主张的古典名著保护制度。因为依照目前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保护,而不需要再援用新的制度。

      (二)保护古典名著势在必行

      现代社会中保存的古典名著突出地表现在其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上。文化价值体现在,名著彰显了一国的传统价值,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对一国传统的保持和传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文化的精髓都是通过名著来表现,并通过古典名著这一特殊载体的保存和传播而得以流传,成为后来社会的文化主干。商业价值则在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技术的前进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名著的作者、名著的经典人物形象[3]、名著中描述的特殊地点和行为方式等,以进行商业化炒作,赚取商业利润。

  &

[1] [2] [3] [4] [5] [6] [7] 

nbsp;   这两种价值本应该而且可以和谐共存,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两种价值失去了平衡,导致文化价值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反而在某些情况下因为商业价值的滥用而遭到了扭曲。导致名著这两种价值失衡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成就了中华民族独特而悠久的文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外国文化的冲击,许多中国人并不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越到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今天,人们越发不重视其价值,篡改、改编甚至胡编、瞎编名著的事例比比皆是,借名著的影响来搞笑、戏说名著,硬借名著的经典人物形象之名大行践踏名著之事。这类行为严重歪曲了作者和作品的原意,扭曲了名著所承载的思想精神,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第二,中国人对文化遗产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古典名著之所以像现在这样尴尬,也与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关。面对国内外恶搞《西游记》,戏说四大名著的现象,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古典名著正在遭受折磨,意识到的人也因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关的心理而沉默,甚至参与其中。而真正有勇气并切实行动起来为捍卫古典名著而战的人则少之又少,显得力单势薄,孤立无援。

      第三,商业化运作的负面刺激也难辞其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名著之悲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生活中的商业化导向越来越浓,加上制度约束缺位和行业自律不力,使得许多行业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赚取商业利润,从而牺牲古典名著以迎合某些群体的低级趣味,肆意发挥,毫无节制。这种对名著掠夺式的商业利用使这些人在赚足了腰包的同时,却给民族带来了伤害。

      三、著作权法律制度下保护古典名著的路径

      (一)现行著作权制度中古典名著的保护现状

      知识产权不同于其他民事权利如物权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即超过法律规定期间后权利人的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条和第条分别规定了作者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期,自然人作者的财产权利保护期为作者(合作作品的为最后一位作者)有生之年加其死后年,而精神权利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法律保护期限没有限制。根据这样的规定,古典名著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作者已无财产权可言,法律只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即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任何人均可以使用,不必支付报酬。这样有利于“调整知识产权所有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知识产权专有性与智力成果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加速财富的积累。

      不过,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样的规定对古典名著保护不利。首先,现行著作权制度保护的重点倾向于现在和将来的作品,“其关注的是那些新的、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对已过保护期的作品则关注甚少。其次,在著作人身权的保护上,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可以由作者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人行使,但在作者没有继承人或者年代久远以后,由谁来维护上述权利可能就会产生问题”。再次,科学技术和文化需求的发展,使得名著的利用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没有强有力的制度规制的情况下,对名著的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作者精神权利的损害,侵犯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同时目前的这种法律制度设计极易使古典名著因“丛林法则”而陷入“公共财产的悲剧”,即“当存在一种潜在的能够产生价值的资源,且能够为任何人所共同使用时(即不存在任何制度和规则上的限制),每个使用者都会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对资源进行利用以适应个人的需要”,这样某些强势群体或特殊使用者“便会攫取大多数的公共财产”。就古典名著而言,被当作全社会全人类的公共资源时,便有人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过分利用名著而破坏名著的固有价值,最终可能会导致古典名著地位的沦丧,而目前的制度则无法改变名著的这种遭遇。

      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就在于,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框架下,健全、修正著作权制度,实行古典名著著作权行使主体的转移、成立古典名著保护机构、建立古典名著名册制度、完善名著使用

著作权保护篇7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 侵权 形式 保护方法

根据2014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半年新增网民1442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46.9%。著作权的许多类别的作品如文字、音乐、摄影、电影、计算机软件等已成为网络传播的主要内容,由于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和电视创播的巨大差异,使得传统对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在已不再适用,网络著作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为此我国也先后出台了各类法律规范、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立法上关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之处。因此既充分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鼓励其创作,又障人民大众对作品的合法使用,以及协调网络管理者传播者与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成为在我国网络著作权觉醒方面应该引起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著作权概述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等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

网络著作权由于客体存在于网络环境中,有不同于传统著作权的特征,网络著作权具有扩大化,开放性,跨国性,无形化等特点。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概述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擅自对著作权作品进行使用以及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的行为。网络侵权行为的客体分为静态客体与动态客体以及特殊客体三大类,其中静态客体又可分为文字形式与图片形式。动态客体可分为音频文件与视频资料两类。复杂客体专指计算机软件。

三、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1.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网络管理者或网站运营者对一些被上传至网上的小说、诗歌、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的侵权,网络管理者或网站运营者未经作者允许将作者的文字作品放置在自己的网站上供网民浏览或下载。即未经允许对作者的作品在网络中大规模传播或使用。以营利或获得网络流量为目的

2.针对图片作品的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实践中,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关于被上传至互联网上的一部分具有艺术价值或反映热点问题或具有经济价值的摄影作品,如果未经权利人同意私自利用这些作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大规模传播如浏览、复制、下载。假如没有给权利人带来损害,但使用人因此获利的情况下权利人是否有权追偿,我国相关法律并无完全规定,此形式侵权应引起立法者的注意。

3.针对音频作品的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当下有许多的音频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上传至互联网上。也应运而生了许多供此类音频作品下载的网站。网站将音频提供给用户下载获得了丰厚的盈利。以理论上来说,这些盈利必须要给著作权人给付合理的费用,但现实中著作权人并未获得报酬。

4.针对视频作品的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如大家所熟知的互联网上的盗版电影。

四、针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保护措施

现阶段我国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存在着很大缺陷,主要有三大方面:难以定性、难以取证、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保护。随着日益严重的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我们应该针对现实中对网络著作权保护存在的缺陷和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现实特定探讨一些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1.加强立法工作,完善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关注网络发展的动态,监测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侵犯网络著作权的新情况、新形势,及时的修改相关法律,不给高技术侵权人员可趁之机。

2.完善网络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 著作权人可以将其著作权托付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管理。著作权采用集体管理制度,既能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又可以规范网络服务传播,使网络作品的使用效率提高。

3.确定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人承担的侵权责任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但网络著作权损害赔偿没有确定的标准,无法具体使用哪种计算方法,由权利人和法庭考虑最有力于保护著作权的原则决定。

4.培养专门性的网络监督管理人才加强和完善网络技术保护,使他们熟练掌握对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识别与技术反制。网络著作权侵权是利于网络技术的侵权行为,侵权人具备很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因此打击此类侵权行为对有关部门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只有监管部门技高一筹才有可能有效遏制此类高科技侵权行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网络著作权相关立法的完善和和网络监管技术的发展,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现存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必将得到有效治理,网络著作权人的权利将被更有效更全面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孙晓原,浅析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法制与社会,2012年1月。

[3]苗雪魁.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法制与经济.2009.(8)。

[4]张砚,网络著作权侵权与保护,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江春妍,论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商业经济,2012年1期。

著作权保护篇8

【关键词】著作权 合理使用 网络立法

一 网络著作权的含义与特征

1.网络著作权的含义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限的或者无限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从而在立法上明确了这一权利。

2.网络著作权的特征

网络著作权除具有传统著作权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特征:

(1)法定性。法律对于相关著作权的确定晚于相关的司法实践,在法律确认网络著作权的地位之前,司法实践不得不援引大量的以往的著作权理论。

(2)地域性。著作权的地域性是指著作权在依某国法律获得保护的那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网络上作品的传播不受地域的限制,利用版权的地域性对抗“平行进口”等做法受到挑战,著作权的地域性受到动摇。

(3)专有性。著作权的专有性是指他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者法律许可,不得使用和享有该项著作权。由于著作权不排斥他人创作类似或者雷同的作品,所以相对于专利和商标而言,著作权的专有性相对弱,但是这不等于著作权没有专有性。

(4)传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不管结果如何,总的说,网络著作权的表现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区分著作权类型的意义。

二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类型和构成要件

1.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1)将网上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这种行为具体指未经网络作品权利人许可将网络作品下载并于传统媒体上传播的行为。

(2)未经作者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在网站上传播。即未经原文学艺术等非数字化作品的版权人许可,将其作品数字化登载于网络上向一切网络用户公开的行为。将该种行为确定为侵权行为,是因为将原来非数字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数字化,无论其采用何种手段数字化都不是创作,不具有独创性。

(3)链接行为。当今网站经营者往往利用链接技术将网站间信息相互链接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链接技术并不违法,也不构成侵权。但是这不等同于法律没有规定链接是一种侵权行为。

(4)网页作品的著作权侵权。网页设计的好坏对于各大商业网站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制作精良的网页会迅速提升网站的访问率,进而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带来更多的广告收益。

2.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

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即通常所说的构成要件指构成具体侵权行为的各种作为必要条件的因素。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须有侵犯网络著作权的不法行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第45条和第46条对各种不同的侵犯著作权的使用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2)损害事实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构成条件。从网络著作权侵权方面看,损害事实是构成侵权的必备要件。

知识产权的作用体现在被使用上,如果使用人越多,知识产权所体现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衡量权利人是否遭受到了损害,应当结合作品上载到网络前后作者收到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来考虑。

(3)须有主观的过错责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五、六条的规定具体阐述了网络服务者法律责任,由此可知,网络提供者是否承担责任以“明知”这种主观意识状态为前提,其在“不知”或“应当不知”的情况下,即使造成了侵权后果也无需承担责任。我们因此可推断其适用《民法通则》中一般归责原则,即过错原则。

(4)不法行为和损害事实有联系。在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中,往往存在直接和间接原因之分。因此网主及用户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是导致版权被侵害的直接原因,此时网主和用户构成对版权的直接侵害。

三 网络著作权的行使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实际上是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就其各自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是著作权人部分经济权利的让与,是著作权人不得不做出的,是著作权法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合理使用制度的变迁史启迪我们,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制度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著作权法的基础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而著作权人、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则是这条基本线索的灵魂。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也应遵循这条基本的线索,与时俱进,为建立和谐网络发挥其指导性的作用,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2.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利益平衡分析

利益平衡一向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核心原则,而利益的平衡是需要法律保障的。我国目前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主要有四个渊源。这些法律渊源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上过去和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这个法律体系表面上相对完善,但一些具体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审理时在适用法律上仍然有时捉襟见肘。实际生活中,还有无数被侵权人根本就无法发现或者即使发现了也无可奈何依托网络新技术的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都在重复进行着。究其原因,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法律规范在体例、内容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网络道德建设的匮乏也是重要的因素。

四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思考

1.网络立法

从社会共同进步,缩小国家间、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创造一个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环境来看,知识共享是应该提倡的。所以应该本着兼顾各方面权利的原则,找到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点来立法。一方面保护网上的权利,另一方面使网络健康地发展。但这毕竟是一个相对长远的过程,应该说国内立法还是当前网络法律渊源的主流,只是在立法时除立足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外,重视和加强对国际相关立法的借鉴和吸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2.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社会整体道德规范失范是导致网络知识产权侵权不断的一个内在原因。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差异,导致了目前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失范,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当然,我们在提出自己的网络道德规范研究时,也应注意到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新事物,它正在建设过程中,网络道德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建设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应当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适合我国文化传统的,能被广大网民普遍接受的网络道德规范,从而建立有序的网络秩序。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日益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传播方式,但由于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太快,使得在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灰色地带,“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著作权也是其中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主要通过法律和技术手段,但除了法律和技术手段外,网络道德的建设也同样重要。实践中,应以网络立法为主,道德制约作为必要的补充。

参考文献

[1]钟瑞栋.版权穷竭制度研究.中国民商法律网

[2]南振兴.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3]林榕航.知识管理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4]拙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基础理论范文 下一篇:民间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