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范文

时间:2023-03-03 16:30:24

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告作品 著作权 第三次修改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72-0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广告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商家、广告创作从业人员,还是消费者,都依赖于广告。但是,在广告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围绕广告发生的著作权纠纷也与日俱增,但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对广告作品存在立法规定的空白。基于广告对社会经济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赋予广告作品著作权并加以保护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对广告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是以明确什么是广告作品为前提的,所以对广告作品的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广告作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广告作品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2条第2款所言,是“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而“狭义上的广告作品是指由广告创作人员通过智力劳动创作的,具有独创性的广告物质实体”[1]。笔者认为,只有狭义上的广告作品才符合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因此,本文仅对狭义上的广告作品予以探讨。

一、广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著作权所保护的客体是作品,著作权人也是因为创作了作品才获得了著作权。那作品又是什么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此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1款认为:“文学艺术作品一语,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而不问其表现形式或表现方式如何”;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则认为:“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虽然不同的法律中作品的概念存在差e,但根据大多数的法律我们可将作品所需的要件归纳为:其一,独创性;其二,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其三,能以有形的形式进行复制。

讨论广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最关键的是讨论广告作品是否可以归入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笔者认为,从广告作品本身的性质来看,广告作品具备了作品所应具有的特征,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一)广告作品具有独创性

独创性是作品取得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要件,关于此问题,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均无明确规定。但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独创性的最低要求是“作品由作者独立创作完成”,最高标准则是“表达作者的独立个性”。笔者认为,狭义上的广告作品符合这两个标准。首先,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创作而非抄袭的。一个广告作品要想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就必须对广告设计时的消费者心理加以精准把握。而消费者的心理是时时变化的,因此广告领域一般较少有人抄袭,而且抄袭的广告作品也一般较难获得成功。其次,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个性。作者的个性表现为作者对事物的独特认知,而这种认知又来源于作者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等。在广告创作中,创作者的个性反映到广告作品中,也会使该作品拥有与他人广告作品有所区别的特质,而这就是该广告作品的独创性所在。

因此,狭义的广告作品符合独创性这一要件。但需声明的是,认定抄袭不能仅以客观上的雷同与否作为标准。对于类似的商品,广告创作者们的灵感和创意或许相类似,并因此而创作出类似的广告作品。但我们对独创性的判断只能是该作品是否由作者独立创作并拥有一定的个性特征,而不能以与他人作品相类似便否定其独创性。

(二)广告作品可归入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从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可知,小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与摄影等著作权客体均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作品,与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而广告作品可分为广告文案、广告美术、广告音乐、广告摄影、广告戏剧、广告电影、广告曲艺、广告录像、广告录音等,故而,广告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学界部分学者认为广告作品不能享有著作权,在他们看来,广告作品的本质特征是商业宣传,而大部分的广告作品仅仅是对商品的简要叙述,其表现手法并无艺术性或独创性,因此他们主张广告作品没有著作权。笔者认为,此种广告作品并非狭义上的广告作品,因此不能以此否定广告作品有著作权。

狭义上的广告作品,包含着创作者独特的创意,并使用艺术手段来展现商品的主要性能与特征,因此才能让受众对广告作品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才能让受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激发其消费的欲望,从而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所以,狭义的广告作品不仅传递商品信息,也传播艺术与美,它包含有精神创作的成分。综上所述,广告作品可归入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三)广告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所谓可复制性,是指“作品的思想必须体现在某种有形物质载体上而被复制发行并为受众感知”[3]。如果广告作品不具备可复制性,那么广告创作者生产广告就无法获取经济利益;广告主广告就不能实现其促销的目的。这样也会导致广告行业没有存在的必要。广告作品的可复制性,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广告作品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并以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为我们所感知。比如磁带是广告音乐的载体, 纸张是广告文案的载体,广告摄影、广告录像均有它各自的物质载体。其二,广告作品可以通过印刷、复印、翻拍、录制等方式被复制为多份。广告文案可以印刷和复印、广告录像可以被翻拍、录制,其余广告作品也均可被复制。由此可知,广告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二、广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

之所以要在《著作权法》修改中对广告作品进行立法规定,不仅是因为广告作品可以归为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而且对广告作品进行著作权保护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

众所周知,广告行业繁荣与否是衡量市场经济发展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志。“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成为历史,现今生活中,“酒香还得会吆喝”,消费者消费行为与广告宣传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市场中的各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纷纷在广告宣传上下工夫,广告经营者也绞尽脑汁地创作广告作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厂商抄袭、剽窃他人的广告作品,这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经济中各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也限制了广告经营者创作广告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使广告和商标受到同等保护

商标作为商品的标志,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商标信誉,世界上各个国家几乎都制定了《商标法》,而且《商标法》一般都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国家对广告作品却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与保护。其实,很多商标之所以会驰名中外,就是因为其所做的广告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面对商标的侵权行为,法律给予了全面的保护,而面对广告被抄袭、剽窃的现象,法律却不予保护,这是否符合法律的理念呢?

(三)有利于解决广告作品的著作权纠纷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告作品日益繁多,故而创作一个全新的广告作品愈发艰难。一些广告创作者便抄袭、剽窃他人广告作品;一些企业模仿他人广告借用他人产品的声誉, 误导消费者。因此,广告作品的著作权纠纷与日俱增。面对这样的现实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却发现《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均没有明文规定,各地审理结果也多有差异。如对此类案件再不进行法律规制,势必会对法治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愈发恶劣的影响。

三、广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模式

正如本文副标题所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改,基于上述对广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在本次修改中对广告作品的著作权予以明文规定,并构建相应的保护模式。

(一)增列广告作品作为一种单独的作品形式

如前所述,广告作品按照表F形式可以分属于文字作品、美术作品等。而这些作品均已在《著作权法》中有明文规定,但鉴于对广告作品进行《著作权法》保护的意义重大,有必要单独规定。这或许会造成作品划分的标准不统一,但无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还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对作品的分类都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例如手绘地图很难说应该归入图形作品还是美术作品。而且,许多广告作品中包含多种表现形式的元素,将一个广告作品分成诸多要素分别予以保护,这显然对广告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转移等不利。因此,将广告作品单独列为一类作品是颇为可取的做法。此外,这种做法亦能彰显《著作权法》对广告作品的特殊保护,使广告作品获得与商标同等的地位。

(二)实行广告作品著作权登记对抗主义制度

虽然著作权从作品诞生时自动拥有,但由于广告作品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署上广告创作者的姓名,而是冠以广告主的名称,因此,《著作权法》第11条第4款将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的规定,不利于保护广告创作者的著作权。此外,部分广告作品是广告主通过有奖征集的方式获得的,此时广告作品的创作者很容易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广告主所提供的大额奖金,却遗忘了登记自己所创造的广告作品,征集广告的广告主为了节省开支一般也不会去和广告作品的创作者约定广告作品的著作权。然而,当征集来的广告作品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时,双方往往会发生权属纠纷。这在现实生活中已有不少鲜活的案例,如刘毅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卷烟厂、南宁真龙伟业广告有限公司广告语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如果在著作权法上建立广告作品著作权登记对抗主义制度,则可以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为广告作品创作者提供制度保护。

(三)缩短广告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截止到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对于其他的作品而言或许很有必要,但对广告作品来说却是一种浪费。首先,广告作品需要时不时地更新,一个广告作品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使用对于提高商品的认知度很有必要,但若连续几十年都不予以更换则会导致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其次,广告作品贵在精简,相同或相似领域内的广告作品之间极易发生趋同的情形,如若按照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他人创作广告作品。最后,保护期限过长将限制广告行业的发展,不利于激励广告创作者积极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好的广告作品。

参考文献:

[1]孙书月.论商业广告的著作权保护[D].西南大学,2012.

[2]周俊强.知识产权的基本理念与前沿问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2篇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客观要件完善

(一)对著作权益的保护范围适当扩大

刑法保护著作权的范围注重对财产权的保护,忽视对人身权、邻接权的保护。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保护的主要是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及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权、署名权,以及出版人所享有的专有出版权等财产权利,而对作者享有的大部分人身权利,以及以表演、展览、播放、演绎、摄制影视等方式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邻接权,都未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刑法对著作权益的保护范围应适当扩大。同其他知识产权体现商业经济利益为主有所不同,著作权是私权性质,刑法应当对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和邻接权都给予保护。《加拿大著作权法》将三种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列为犯罪:改变或隐瞒作者姓名;改变或隐匿文章标题;对作品本身进行改变。①相比之下,我国刑法中侵犯著作权罪所保护的人身权仅限于“美术作品作者的署名权”,其范围显得过于狭窄。立法机关在关于对赝品的刑罚惩治的同时,却把其保护范围限制在美术作品之内,事实上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计算机软件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赝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会产生更多被确认的新权利,因此大多数学者建议:扩大刑法保护范围,减少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制裁的可能性,从而刑事法网更加严密。

(二)适当修改定罪量刑标准

单纯以“违法所得数额”作为定罪处刑的量化标准,操作局限性大。“违法所得数额”应指违法获利数额,即行为人在经营活动中非法获得的利润数额,是扣除了成本和费用后的利润。但是实践中,由于有关“违法所得数额”的证据难以取得,这类犯罪的实际金额往往较难查清,很难证明其是否达到刑事标准,一些行政机关只能对犯罪分子“以罚代刑”,屡抓屡放。单纯以“违法所得数额”作为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处刑的量化标准,操作的局限性较大,也是导致打击此类犯罪过程中刑罚适用率低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定罪量刑方面,我们应当适当修改定罪量刑标准以满足实际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像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侵权规模上,判断侵权规模不仅在于侵权金额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制售侵权品的数量和侵权范围。在制定定罪量刑的标准上,除了“违法所得金额”标准之外,若能将制售盗版侵权产品的数量、规模、对被侵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内容也作为这类案件可选择的定罪量刑的标准之一,对大力打击软件和音像制品的盗版侵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加便于司法实践。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主体完善

在《刑法》第217条中未特别强调本罪的主体内容,因此本罪的主体应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构成本罪的,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或团体。《非法出版物案件解释》中也规定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实施本罪的单位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一般构成本罪的多数是与著作权有关的文化单位,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在解释中还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情节的数额标准高于个人犯罪5倍。这种对不同主体区别对待的定罪量刑标准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从犯罪行为对社会和受害人的危害后果来看,不管是单位还是自然人行使犯罪行为,在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对被侵害客体的危害程度应是相同的,单位实施犯罪行为的规模一般都大于自然人犯罪行为的规模,相应的对著作权人的权益损害也大于自然人犯罪。事实上,盗版犯罪多为有组织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与主观恶性比个人犯罪更加严重。其次,这种区别对待的作法在客观上为处心积虑的犯罪分子提供了规避法律的途径,极易放纵犯罪。因为不同的处罚待遇,使得现实中的许多人为了逃避刑事制裁而注册公司来进行犯罪,企图以单位行为为由规避刑事处罚。最后,TRIPS协议第六十一条强调了应予刑罚的“蓄意并具有商业规模的侵权案件”。该条的立法意图是,一般应对“具有商业规模的侵权案件”采取比个人犯罪更严格的刑罚标准。因为个人犯罪的规模不易达到此规模要求,也难以对社会形成比商业规模的犯罪更大的危害。关于该罪的主体问题,笔者倾向于取消此类犯罪中区别对待单位和自然人犯罪的定罪数额标准,在犯罪主体方面不区分单位或个人,只要实施同等程度的犯罪就应适用同等定罪量刑标准,接受同等刑罚,以严格惩处实施盗版行径的侵权者。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客体完善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规定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其中的‘权’主要指权利,包括国家权利、法人等单位的权利与公民个人的权利,也包括国家机关的权力。其中的‘益’是指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我国刑法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2.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②3.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进行法律保护的制度,即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4.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笔者以为,就《刑法》第217条的规定来看,第一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本罪的犯罪客体是侵犯了他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刑法》第217条分四项列举了犯罪的客观行为,第(一)、(四)项犯罪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著作权,第(二)、(三)项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著作邻接权。从广义著作权概念上来讲,可以认为侵犯著作权犯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著作权。同时,笔者也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并不矛盾,二者主要是表述上的区别,且第二种观点更具科学性。因为邻接权虽然与著作权联系紧密,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权利。知识产权具有明显不同于人格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和物权、债权等财产权利的性质和特征,这使知识产权犯罪有别于传统的人身犯罪和财产犯罪,成为一种新类型犯罪。

明确了侵犯著作权罪的客体为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刑法》规定的“作品”与《著作权法》的规定存在逻辑上的不协调。《著作权法》将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合在一起构成作品的一类,但在刑法中却单独将“音乐作品”列出而未提及其它作品类型。这是否表明曲艺、戏剧、舞蹈、杂技艺术作品不在刑法保护之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何音乐作品可受到刑法保护而其他作品却不能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与刑法的“法无明文规定即无罪”原则相矛盾。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短视频;著作权;侵权;保护

一、短视频的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3G/4G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移动终端的手机摄像头的像素逐步提高,使得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及其组合的短视频发展十分迅速,而其也逐渐形成了可视性强、实时性显著以及表现形式丰富的特点。2015年至2016年短视频行业的爆发,使短视频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的一个重要入口。但其蓬勃发展的同时,短视频相关权益面临侵权问题也接踵而来。目前,短视频综合性平台上在呈现大量创新性短视频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雷同”短视频,其内容、表现形式甚至是语言都与原创作品一模一样,这种想象的出现导致原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例如,网红“papi酱”定期推出的短视频,一经推送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制版。复制者通过抄袭他人的原创作品,来占领原应属于原创作品部分注意力资源和视频流量。此外,有些视频制作者抄袭他人创意或直接将他人视频片段放入其制作的视频当中的行为,不仅毫无独创性,更是对原创作者著作权的严重侵犯。

二、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载体,而且要求是有独创性的表达。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及其组合的短视频可能涉及到文字、美术、音乐与舞蹈等作品的内容。短视频融合了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内容,直观、立体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的表达与沟通需求。而短视频制作的创作主体多种多样,一些短视频是社交个体通过自身的选景拍摄、自导自演完成,还有一些短视频室友专业的制作团队以独特的编辑、剪辑完成。无论是单独还是团队合作,短视频多是以独创性的内容,辅以一定的技术效果,让人为之一笑或引发人们一定的思考。短视频是作者的智力成果,它花费了作者的大量精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应当予以保护。如果不对短视频进行著作权的保护,任由他人对创作者的创作作品进行随意的复制、改动,不仅会对创作者的创作热情的一种打击,同时会助长这种侵权行为风气的助长,扰乱互联网的管理秩序。另外,由于他人对短视频内容的篡改而引发的对他人肖像、名誉等造成伤害的侵权诉讼必回大量增加,如果对短视频保护没有具体的规定,是否会减损法院的公信力。

三、短视频著作权保护之建议

(一)给予短视频自身的保护

对于短视频本身是否可以给予类似摄制电影方式创作的作品保护?我国的《著作权法》尚未对短视频的保护做出具体的规定,如果给予短视频以类似摄制电影方式创作作品的保护力度,对于制作人随意复制并上传至短视频综合性平台的作品,如果其内容与其他短视频作品内容“雷同”,则可认定其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赔偿应比照类似摄制电影作品来合理确定。

(二)提高第三方综合平台的注意义务

短视频第三方综合平台是短视频内容、推送短视频至其他短视频分享平台以及提供短视频播放服务的一个综合性平台。第三方综合性平台在、推送短视频时,开启了侵害他人短视频内容著作权危险的可能性,那么短视频第三方综合平台有义务去控制危险,使之其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对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的规定,互联网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即并非平台上一有相关的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就承担责任,而要求其明知有侵权行为在其平台上发生或被通知有短视频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却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才承担相应责任。①在此情况下,虽然短视频第三方综合平台并无实质性审查短视频内容的义务,但仍应履行一定程度上的注意义务。具体来说,短视频综合平台应当在短视频被他人推送或上传到平台时,尽到基本的审核注意。换言之,短视频综合平台在短视频推送或上传自平台时,审查短视频的标题、大致内容是否与他人短视频相同,如果相同就应当立即通知推送、上传人进行修改,否则不能允许其进行。

四、结语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与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崛起。短视频作为未来广告与营销的重要平台,具有较为远大的发展前景。短视频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被侵权风险,但其作为一种社会的智慧财产,是创作者的智力成果,应当予以保护。笔者认为,对短视频进行著作权保护,不仅需要给与短视频其自身以著作权保护,同时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也应当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娴娴.影视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郭壬癸.注意义务视域下的短视频内容著作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16(10).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4篇

【关键词】著作权;行政保护;问题对策

纵观各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我们知道这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多是以司法保护为主,行政保护为辅的模式。而这些国家所谓的行政保护,也只是一种普通的管理和服务行为,对于行政执法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双轨模式有效地打击了各种著作权侵权行为,充分发挥了著作权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在著作权行政保护方面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这些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则是著作权行政保护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从我国现行的著作权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保护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方面的问题。

(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和妨碍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政府单纯从当地的经济发展考虑,有的地方著作权执法部门不仅未严格履行其保护著作权的职能,反而纵容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甚至发展成为侵犯著作权行为者的保护伞。而相关的机构基本上又都是按条块设置的,一般都要接受双重领导。这种机构设置难以摆脱地方著作权行政部门和有权执法的相关机构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打击侵权如果牵涉到地方经济利益,那么行政保护的主动性和行政执法的力度也就会大打折扣。

(2)执法程序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我国法制史上,重视实体,轻视程序的观念由来已久,受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案的观念就比较淡薄。在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时,不严格按程序执法就会影响对案件的及时查处。譬如,不立即查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就会因为行为人毁掉证据而无法追究行为人的责任。然而在著作权行政保护的实践中,由于行政执法人员未能按照法定程序及时查处侵权案件,致使侵权违法者未受到相应处罚的现象不少。

(3)著作权行政保护采取运动式执法,效果不佳。多年来,我国执法机关在日常执法的过程中,也经常展开一些专项整治行动,如音像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展会市场蓝天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等。应当说,每一次这种运动式的专项整治行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当多的情况下,由于侵权盗版的利益巨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又有限,所以往往是运动过后,侵权盗版的行为又死灰复燃,且由于行政机关网上巡查技术力度弱,电子取证手段缺乏等原因,往往是既打不疼又打不死。行政机关打运动战,侵权盗版者就打游击战。从实践看,这种运动式执法效果不佳。

二是行政立法方面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既然选择了行政保护的方式,那就应该建设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保护制度,使著作权行政保护的作用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著作权行政保护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网络版权的保护立法不仅落后于国外和时展的步伐,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之处。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相应行政法规不完善,著作权行政保护机关权限以及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具体著作权行政保护中,出现某些执法主体的职权范围不明确或交叉矛盾,不少行政管理部门相互争权、弃责、不作为等问题而无法有效协商。因此,现在的著作权保护制度还未能完全适应客观现实的要求。

三是行政处罚方面的问题。

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本来是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坚持的一项原则,但很多执法机关对于违法行为采取的措施多半是罚款了事,根本不进行任何的教育,有时执法工作人员的态度甚至还十分的恶劣,影响极坏。通过执法,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育,逐步使行为人自律。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行政处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由于违法行为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上的原因。因此紧靠教育并不能完全起到禁止违法的作用,但是教育的作用却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完善我国著作权行政保护制度,解决行政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完善著作权行政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

著作权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程序性及明确化的规定,以保证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因此,行政机关就面临着完善与著作权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任务。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行政法治化进程要求我们必须完善有关的著作权行政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尤其要结合我国著作权行政保护的特点,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行政程序规范,准确界定相关概念,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著作权行政保护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见成效性。特别是当今在数字技术的网络环境中,著作权的行政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更迫切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所以要修订现有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突破,对侵权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建立良好的秩序,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著作权行政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二是建立统一的著作权保护机构。

设立统一的著作权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将现有的所有知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起来,划归由一个部门负责。该部门之外则根据不同的著作权类别设立各分支机沟。如果分支机构在著作权管理问题上产生分歧,则由该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具体到各省市,可以分别成立相应的著作权管理部门,统一受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瞥。著作权的行政保护不应该人为的分割。从我国目前的行政执法主体上来看,还远不能适应著作权行政保护的客观要求。由于没有统一的执法机构,多个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执法依据,执法主体的权限等诸多问题的扯皮,影响行政执法的能力。诸多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的机关不配合,行政处罚的难度就很大。所以应当整合著作权行政保护资源,理顺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体化的著作权行政保护机制。健全统一的执法机构是对著作权实施行政保护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效的执法体制。

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培育依法行政理念,提升行政执法素质,建设一支忠于法律、精于业务、善于服务的行政执法队伍。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专业素质,钻研相关著作权领域的专业知识。在提高队伍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保障执法工作所需的经费、设备等物质技术条件,注意解决执法人员的待遇、保险、退休等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必要的法制建设成本,应当如数付出,不能以建构“小政府”的名义而“偷工减料”,否则最终难免付出更大的社会代价。

四是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配合。

著作权的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净化市场环境。因此,要真正打击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所查处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著作行为并非只要进行了行政处罚就了事,对于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移送到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应当说这也是行政机关的职责。在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中,行政机关与著作权人、侵权人接触多,能够及时获得犯罪线索,这是公安机关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重要情报和案件来源。行政机关及时移送案件,是的危害社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及时得到遏制,这比行政处罚更具有威慑力。通过对著作权侵权刑事案件的查处,对那些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者会产生很大的震慑作用,从而有利于著作权的行政保护。

【参考文献】

[1]孟鸿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新态势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34.

[2]单晓光,王珍愚.各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邓建志.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91.

[4]张耀明.专利法修改中的几个问题[A].知识产权研究(第十二卷)[C].中国反正出版社,2002:43.

[5]赵文义,周建辉.也谈著作权的行政保护[J].科技与出版,2005(3).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微博;著作权;侵权认定;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93-01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然而,微博传播的共享性、开放性、数字化特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微博侵权现象的出现。随着郑渊洁、李开复、六六等人发表声明,其原创微博内容被剽窃,侵犯了其著作权,微博著作权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发了一场微博著作权的大讨论。

一、微博是否享有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所谓作品,是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判断微博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应看该微博是否具有独创性而成为作品。独创性是指作品为独立创作完成,必须能够体现作者的个性特征,是作者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独创性存在于作品的表达之中,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并不要求必须具有独创性。微博大多时候是博主对其私人生活、工作、心情等的记录,原则上这些微博均属于作者个人独立创作的,但能否称得上具有独创性,还要根据该具体微博的内容而定。如果该微博只是对一些平常生活情感的梳理与表达,没有体现作者的个性与思想,没有凸显原创的智力劳动结晶,那么这类微博没有独创性因而不能称其为“作品”,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微博作品必须是达到一定的创作高度,体现作者的个性特征的智力成果。

二、微博著作权的侵权认定

我国著作权法在规定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对其权利进行了适当的限制,其中合理使用制度就很好地平衡了权利人和社会公共之间的利益。合理使用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在十二种情形下使用已发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作者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对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之外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的使用行为,即视为侵权。微博著作权作为著作权的一种亦应如此。

目前对微博著作权的侵犯集中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上,具体来说包括:

(一)直接转发他人原创微博的行为

转发行为分为两种:一是指利用微博客户端的转发功能转发他人原创微博,这种情况不但没有侵犯著作权,而且非常注重信息的来源与合法性,是一种尊重他人著作权的表现;但若在利用微博转发功能转发他人微博时故意删除作者信息的,仍构成侵权。二是指将他人具有独创性的微博直接复制,在不注明原作者的姓名的情况下到自己的微博上或者在其他微博客户端上发表。这种行为不同于微博上的转发,而是直接的“盗用”。黄健翔的“转发

门”便是这种行为的体现。这种行为无疑对微博著作权构成侵犯,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报刊杂志、出版书籍等传统媒体直接转载他人微博的行为

近年来很多出版商、报刊在没有经过微博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直接转载他人原创微博,不注明出处,同时也不支付任何报酬,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作家六六与《读者》杂志的微博转载纠纷即属于此。原创微博被大量无偿转载的行为突显出当前人们著作权利意识淡化的现状,认为微博只有140字,引用到报刊杂志中不构成实质部分的内容,最多充当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随便“拿来”,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实施的无偿转载行为将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不利后果。

三、微博著作权的保护

当前我国微博著作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用户、传统媒体对微博著作权的侵犯,呼吁各方对微博著作权给予保护。

(一)微博用户应增强维权意识

作为微博用户,一方面要注意自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在注册使用微博服务中,注意仔细阅读相关服务协议,保留自己作品的证据;一旦发现其他用户侵犯自己的著作权,应及时要求网络服务商删除侵权作品或者以其他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著作权。另一方面,要注意尊重其他作者的著作权。在转载别人作品时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出处,如果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应取得原作者的授权。

(二)微博运营服务商,应尽量细化与微博用户的网络服务协议

明确网友在其提供的微博平台上所创作的微博的著作权的归属,并且提请微博用户注意仔细阅读协议并遵守。只要用户举报侵权行为的出现且有足够证据,其就必须及时处理,删除侵权者的微博或者以其他形式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从而在微博上营造人人尊重著作权的氛围。

(三)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

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事物,属于信息网络服务的范畴。针对微博著作权保护无需进行专门的立法,可通过完善已有《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或出台具体的司法解释、判例或其他方式来保护微博这一新兴事物。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应考虑实际应用问题,加强执法力度,使法律可以真正地维护当事人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张革新.现代著作权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6篇

一、动漫产业的特点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片和漫画。在将动画片和漫画合称动漫之后,动画片和漫画不再是仅能满足儿童的娱乐项目了,而是可以满足各年龄阶层的娱乐项目,且广泛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最初在世界上受到广泛追捧的动画片是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随后迪士尼公司推出《睡美人》、《灰姑娘》等动画片,受到儿童的欢迎,迪士尼公司将动画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每年仅迪士尼乐园的年产值就有150亿美元。然而近几年将动漫彻底发展成一项产业的应当是日本,随着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袭来,才渐渐有了动漫这一称法,日本是第一个将动画片和漫画完美融合的国家。早期日本动漫的消费层也是儿童,在1977年推出《宇宙战舰大和号》之后,彻底颠覆了动漫仅适宜儿童的观念,而认为动漫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此之后,动漫同样适合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观看。日本动漫类型广泛,包括青春、校园、热血、悬疑、恐怖、玄幻以及成人向等多种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阶层人群的喜欢与需求。动漫带动手办等衍生品的出现,并且价格不廉,销量佳。之后出现了cosplay,即角色扮演,cosplay带动了动漫展览这一产业。现在动漫也常常被改编成游戏,或者游戏被改编成动漫,从而游戏与动漫几乎成为不可分的产业。我国有大量的动漫迷,年龄大多集中在15岁到30岁之间。这个年龄阶层掌握着最新资讯以及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我国动漫展览在这一两年大量涌现,且收效不错,2014年开始,几乎每月在不同的城市至少有一到两场的大型动漫展,每场动漫展吸引全国至少上千人前去参观,在今年的CHINAJOY首日入场就有6万人。动漫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产业,包括有动漫音乐节、有动漫舞台剧以及相关音乐作曲作词。动漫产业不仅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同时也突显了著作权法对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二、著作权法对动漫产业的保护现状及其问题

(一)保护现状

动漫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作品的要件要具有以下特点:

1.表达了一定的思想;

2.属于文学艺术领域;

3.具有独创性;

4.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首先,动漫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运用文字和图画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是源于其本人或团队的作品,符合独创性中的“独”;其次,动漫作品凝结了作者的智慧,其设计的角色、对白、情节都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智力创造,符合独创性中的“创”。因此,动漫作品具有独创性,完全符合作品的要求,是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动漫作品可以大致分为动画片和漫画。漫画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漫画应当既属于文字作品又属于美术作品。动画片应当属于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1915年,易尔•赫德发现了赛璐珞胶片,将之取代了以往的动画纸,使画家不必将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只需把人物单独画在赛璐珞上而把衬底背景垫在下面相叠拍摄即可,从而建立了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动画片需要通过拍摄制作形成,应属于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漫画作品的著作权一般应当认为归属作者本身,对于有签约的作者创作的漫画应当属于职务作品,但并不符合《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作者在创作漫画作品的时候并不需要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资料不是指任何可能的东西,比如画笔和画纸甚至是创作需要的电脑都不属于这里的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资料主要是指实验需要的各种设备等。连续刊载的漫画作者享有两方面的著作权,即享有漫画作品整体内容不被侵犯的权利,又享有其每幅漫画的著作权。作者仍是对该漫画作品享有一个著作权,因为漫画作品是由每幅单画构成,其无法脱离每幅画而单独形成整体的内容,所以其享有的漫画著作权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权利。动画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制片者所有,其中的导演、原作者、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与制片者签订合同获得报酬。动画作品中的配音演员属于表演者,享有表演者权利。著作权法对动漫作品的保护是相对完善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动漫产业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实践中保护力度不足,著作权法对动漫作品的法律规定颇为完善,但面对实践中的动漫侵权案件,著作权法实用性并不强,例如面对实践中网络中对动漫作品的侵权,尤其是单幅漫画的著作权侵权应当如何保护,目前并没有更有效的应对机制,单幅漫画的作者面对网络营销者大规模的侵权属于弱势群体,作者维权费时费力,且获得赔偿微薄。大多数作者选择忍受侵权,或者发动网络舆论谴责侵权者。在例如原创动漫形象经常被擅自用于各种商品中,大量销售,原作者往往同样选择忍受侵权,原因仅仅是这种情形太过普遍。著作权法面对这类侵权,往往成为了摆设。

三、我国著作权保护应如何应对

(一)应采取行政手段辅助解决著作权侵权

网络动漫著作权侵权现状中,权利人大多采用舆论压力希望迫使侵权人赔礼道歉,舆论的起点出于著作权侵权,但落脚点却是道德。这种方式对于权利人来说无奈且无力。目前网络中的活跃者对于著作权侵权现象极其愤怒,这种情绪是对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存在但又无力保护网络著作权侵权现状的集中体现,这种情绪得不到纾解,侵权者可能会面临被人肉搜索等不利后果。此时就需要相关行政手段给予辅助,例如支持权利人提讼、在特定情形下采取行政处罚等方式。但这种行政辅助手段应当有严格的执行条件、执行方式。例如应规定支持的团体、何种情形支持、怎么支持等都应有详细的规定。

(二)应当确定实践中著作权法的应用标准

著作权法针对动漫产业应当有具体的应用标准。动漫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产业特征,例如作者年轻化、作品呈现途径多样化、传播途径虚拟化等特征。著作权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针对动漫产业有具体的认定标准,例如动漫作品通过云计算方式存储于云盘中,他人下载是否属于侵权?再例如将动漫作品的下载种子放置于网络中供下载,或者他人将动漫作品放在自己的隐私云盘中,并设置密码,云盘的运营商是否应当起到监督作用,将其删除?这是否会与隐私权相冲突?这些案件虽然也有处理,但并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大多凭法官自己的理解进行案件审理,这使得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同一个案件,不同法官审理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无法做到同案同判。

(三)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化

1.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专业化,目前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就是知识产权专业化的开端,当知识产权法院的数量增多,社会中知识产权研究人员的需要就会增多,知识产权与人们的距离就会拉近,不再需要那样远远地观望。愿意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人也会变多,法律是因为实施才有效,是因为有约束力才有效,私法的约束力大多来自于人们的自律以及法院的判决。知识产权侵权数量多,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总有一种无用感,大多因为人们不愿使用这部法律,人们不使用,也不自律,自然法律也就成为了无用法。当知识产权法开始逐渐像其他私法被使用时,知识产权大国也就不远了。

2.知识产权法的从业人员,不应当仅仅了解知识产权,更应该充分了解其他相关知识,例如应当懂计算机代码的大概含义,了解动漫产业的运作规律,明白该知识产权下被保护者的心理状态。这个专业化是难度较大的,且不好操作,一般的法律从业者会了解与其从业相关的专业,但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涵盖面很广,且其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不但要研究清楚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专利本身就不容易,当其与相关产业挂钩,不再简单是一个抄袭的侵权案件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二部分的专业化只能慢慢推进,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提高知识产权从业者的待遇,从而达到激励作用。

(四)加强行业内自治,提高全民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仍是著作权侵权大国,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对他人智慧结晶的不尊重,也有一部分程度是我国个人消费能力有限。著作权保护大国,不但著作权消费高,而且也不会出现盗版的现象,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著作权被保护者,且其经济能力颇高,那些支出与收入相比并不高,但放在我国人民的身上,却显得较昂贵。况且在我国真正花精力创造出作品的人仍是少数,大多数仍喜欢坐享其成,不会考虑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产业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业内规则,成立相应的行业内管理协会,对行业内部的著作权侵权运用行规予以处理。良好的行业氛围有利于增强职业者的知识产权道德,同时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结语

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今日更有席卷全球的趋势,我国动漫产业从二十世纪末发展至今不过二十年,已初具规模,并且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各国面对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相应的应对与保护机制。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对动漫产业的保护主要在于加强实际中的应用,使著作权法成为一部活着的法,同时使动漫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在著作权法的保护下得以继续发展。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7篇

这24起案例所反映的法律问题是多方面的,大体上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著作权、邻接权侵权行为认定与侵权责任构成上,有几起案件的审判十分出色。如米老鼠等卡通形象著作权侵权纠纷、侵犯《虎胆龙威》电影作品著作权纠纷和侵犯《AUTOKATACOG》著作权纠纷等案件,对出版者、发行者、印刷者、销售者等的侵权行为认定和侵权责任追究上,创造了好的经验,比较早地引入了不法行为人对其所经营标的物权利瑕疵的注意义务,明确认定行为人存在过错的标准和界限,对这一类纠纷的处理积累了好的经验、树立了正确的审判原则。近几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界一直在讨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构成、归责原则等问题。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们又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机制按照TRIPS的要求进行“自查自纠”。知识产权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如何符合TRIPS要求的讨论相当活跃。在讨论中应当注意的是: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执法水平要逐步接近TRIPS规定的“最低保护”水平,而不是超过TRIPS的保护水平;要运用现有的司法制度履行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义务,而不是生吞活剥TRIPS的个别词句,不顾各国的国情和司法制度历史的差异,不问TRIPS规定要求的实质,在司法制度上搞“另起炉灶”;要准确理解我国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规定和正确概括、评价我国司法实践的经验、现状,不能在对国际协定和我国立法、执法现状两头都理解不确切的情况下,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盲目下结论,造成误导和执法失误。在司法实践中,要把握侵权行为的认定与侵权责任构成的联系和区别,把握损害赔偿责任构成与基于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其他民事责任构成的联系与区别。要注意对已有正确的审判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不断地深化和提高,不能盲目抹煞这些原则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第二是著作权纠纷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和当事人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如侵犯《寻找储平安》、《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等著作权纠纷案件,涉及合作作者对合作作品的使用和翻译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一、二审围绕着对一些法律规定的不同理解,就本案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和举证责任分担作出了不同的判断。事实认定和当事人举证责任分担,是正确审判著作权案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有些案件处理失误、申诉不断的原因就在于事实认定错误,而错误的根源又在于错误分担了举证责任或采信证据失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审终审的制度对防止错案发生是有效的,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保证实体法律正确实施意义重大。北京市法院能够通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机制实现对著作权法律的正确实施,作到公正执法,给权利人和其他当事人带来了福音,给社会带来了对司法机制的信赖。

第三是权利冲突与民事诉讼及行政执法、诉讼的交叉问题。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奉行行政、司法“双轨制”的方针,但范围和功能各有侧重。由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设置各异,权利产生也有重合现象,出现了诉讼当事人之间所持的知识产权发生冲突的现象。此外,我国存在民事责任追究的行政化倾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的修改,情况将会有所改变,行政行为的司法最终审查原则将会被更加明确地规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的侵犯“武松打虎”绘画作品著作权纠纷案,实际上涉及到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冲突,此案的审判以及上海市法院审判的张乐平“三毛”美术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如何处理和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纠纷的意见,积累了实践经验。当事人往往在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提出自己的纠纷应当属行政诉讼,法院不能作为民事诉讼审判。在侵犯国画“天地皆春”著作权纠纷案中,作为被告的金币总公司将自己的金币出版行为辩称类似于货币发行的公务行为,法院作了入理的分析,作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主体资格的金币公司,当其经营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应当由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记得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最近一审审结的“宜家”驰名商标与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被告也提出自己的域名是域名登记机关赋予的,原告不应提起民事诉讼,而应当向域名注册机关提起行政诉讼。在这些类似案件的审判中,北京市法院都能分析正确、处理得当,划清了行政争议与民事纠纷的界限,依法保护了当事人正当的民事权益。

第四是关于民事责任形式的适用,特别是侵犯著作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是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的难点问题。可以看得出,北京市的法官们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应当说,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肯定的赔偿原则是“全面赔偿”,这符合TRIPS协议的最低保护要求。该协议第45条规定用的措辞是“向权利人支付足以弥补因侵犯知识产权而给权利持有人造成之损失的损害赔偿费”。关于赔偿的原则,我们仍然可以讨论。但如果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疏于对“全面赔偿”原则适用的研究,未显示出其威力,而称“法律之剑”不好,甚至提出高于TRIPS保护水平的主张,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确实应当慎重。有同志提出在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范围中,要包括原告因被告的不法行为所丧失的收益和确实的预期收益,以及为调查、排除侵权行为的正当支出等作为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不无道理。这不是什么新说法,且为求得原告的收益损失等有时还得从被告获利方面计算。但为调查、排除侵权行为的正当支出等考虑不充分,可能是当前适用全面赔偿原则在侵害著作权赔偿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侵犯“ME”标志著作权纠纷案和侵犯“武松打虎”绘画作品著作权纠纷案的承办法官,在考虑赔偿时有许多“新思维”,既考虑得细致、全面,又能区别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损害和损害赔偿,值得称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百盛大厦二期工程设计方案、图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所争议作品的创作主要运用于设计、建筑市场,作者是否具有此种运用的资格、资质要服从相关行政法律的调整。但作品只要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就要应当予以保护。面对适用法律的冲突,应当如何处理?法官们肯定了作者的智力劳动,同时又考虑作品的著作权在特殊范围中的实施要受到一定限制,引用民法通则第四条关于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的规定,圆满解决了纠纷。当然,侵权损害赔偿问题还有许多问题要研究,就是对已处理的有些案件也可以再讨论。比如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将侵犯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民事责任规定在一起,未作区分。我们在适用时对侵犯著作财产权的不加区分,一律适用精神性质的责任形式“公开赔礼道歉”是否准确、合适,就值得讨论。在有的纠纷中,权利人对侵权的主要责任者不提讼追究责任,或主要责任者主体资格已经终结又无承继者,在不属连带责任的情况下,是否应当考虑在造成的后果中减去前述责任者的责任因素,再由被告承担责任;计算机程序著作权损害赔偿问题等都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

第五是在这批案例中涉及著作权的合同纠纷占一定比例,有出版社专有出版合同、影视作品改编权转让合同、音像制品出版合同等。著作权、邻接权合同纠纷有所增长是一种趋势,因为作品、音像制品等只有进入市场,其著作权、邻接权才能体现出价值,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而合同关系正是它们进入市场实现价值的纽带。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关于合同纠纷处理的简单规定,显然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已经摆到法官们的面前。涉及出版合同的民事立法也应当尽快出台,使出版社从作者授权获得的专有出版权等一系列有关出版民事行为的法律调整,不再在著作权法关于著作邻接权的法律规定中去调整,使“制版权”也有正确的法律地位,对实践中发生的丢失或毁损书稿以及出版者与著作权或邻接权人与出版等单位间的诸多纠纷,就有了正确处理的法律依据。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展会;著作权侵权;诉前禁令

一、展会著作权侵权场合适用“诉前禁令”制度的难点分析

《著作权法》第五十条对诉前禁令规定:“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条第二款也规定:“法院在著作权案件中采取诉前措施,参照商标禁令解释的规定办理。”

但是现实中展会场合很少应用禁令制度。笔者调研统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自2003年2月11日首次适用诉前禁令,至2006年总计处理了21件诉前禁令案件,其中支持14件、驳回6件,申请人撤回一件。这21件诉前禁令案件中没有一件是发生在展会场合请求法院进行处理的。在现实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中,诉前禁令的审查非常严格,权利人由于会期短、取证难等等原因,很少有人进行申请。

笔者认为,禁令制度在展会场合难以施行的原因体现为立法以及司法两个方面。

首先,从立法角度而言,法条中可以概括出禁令申请的三个要件:首先是申请人符合资格审查标准;其次是被申请人的行为经初步判断可认定为侵权行为;再次,有关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禁令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对第一个要件“申请人符合资格审查标准”产生的异议并不多,申请人只须证明是著作权的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该权利是合法有效的,可以提供已发表的作品原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但是关于后两个要件,即“被申请人的行为经初步判断可认定为侵权行为”以及对“难以弥补的损害” 的界定却是颇具争议的。实践中,对“被申请人的行为经初步判断可认定为侵权行为”这一要件的审查过于严格。对于展会场合而言时间紧迫,而著作权侵权鉴定又有着长期复杂性,这也是导致展会场合禁令难以适用原因之一。至于“难以弥补的损害”,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实践别是展会场合更是难以适用。

其次,从司法角度而言,对于“被申请人的行为经初步判断可认定为侵权行为”这一要件的判断应该是在案件审判中解决的问题。因为诉前禁令多发生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而被申请人的行为是否侵权,应由法院于庭审之后综合整个案情作出裁判。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给予双方当事人庭审听证、质证的机会和陈述的权利,如果仅根据申请人的证据即得出被申请人“侵权初步成立”的结论,则属于未审先判,有违法律的公正。法官担心前后判决不一致,而不轻易作出诉前禁令。[]1

综上,笔者认为,现行禁令制度无论从立法和司法角度而言在展会场合均难以施行。如果想更好地发挥禁令制度的作用,必须对其加以改造或进一步细化对“难以弥补的损害”这一要件的解释。

二、展会著作权侵权场合下对“诉前禁令”制度的适用

(一)“侵权初步成立”的解释

禁令申请的第二个要件“被申请人的行为经初步判断可认定为侵权行为”,即“侵权初步成立”应理解为申请人“胜诉的可能性”。对“胜诉可能性”的理解,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认识。“胜诉可能性”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条中体现为:“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条件则是: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行为构成侵权。[2]法律或司法解释从字面上将“侵权初步成立”解释为“申请人所面临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则得出权利人必然胜诉的结论。但笔者认为仅是“胜诉的可能性”,而非“胜诉的必然性”。

首先,TRIPS 协议第50条第3款规定:“司法机关有权要求权利人提供任何可合理获得的证据,以使司法机关有足够程度的确定性确信该权利人为权利持有人,且该权利人的权利正在受到侵犯或此种侵权已迫近。”国际条约中仅规定为“胜诉的可能性”。其次,实践中也无法得出“胜诉的必然性”的结论。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如果仅根据申请人的证据即得出“胜诉的必然性”的结论,则属于未审先判,有违法律的公正。所以,笔者认为著作权法中有关诉前禁令申请条件的规定是值得商榷的,将申请条件规定为“胜诉的必然性”,无疑加重了申请人的举证责任,不利于对申请人合法权利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容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判断

对于禁令申请的第三个要件“有关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TRIPS协议及各国国内法均未规定具体的适用标准,而是赋予法官以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我国著作权立法中虽然将其作为禁令申请的必备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缺乏适用这一要件的统一标准,这成为我国禁令制度在展会难以施行原因之一。据此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等禁令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的实践经验,明确第三个要件的含义。

在德国法中,证明“难以弥补的损害”并不是申请禁令条件。在申请诉前行为保全措施中,申请人只需提供能够使人相信的证明材料。德国司法当局对申请人的申请条件并不进行实质审查,无需任何具体证据,也不需要对证据进行公证或鉴定。但申请人必须提供足够的担保,以保证将来能赔偿被申请人可能因此导致的损失。[3]

笔者认为,德国禁令申请的低举证标准对我国禁令的使用有一定借鉴意义。诉前禁令并非诉讼程序,不应要求实施与诉讼程序一样严格的举证责任。在许多情况下,侵权人对受害人的商誉或市场份额的影响无法用金钱衡量且无法弥补。因此法院在审查禁令申请条件时应作出临时、快速的决定,以免损失扩大,否则禁令便失去了存在价值。而对于“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一要件的证明是很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整个案情。因此权衡利弊,对“难以弥补的损失”的证明在案件审判程序中进行更为合适,笔者建议将此项要件从法条中删除。

(三)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

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明确提出对这一因素的考量,但借鉴美国的司法实践,法院下达诉前禁令时对双方当事人影响也是法院考虑的因素之一。法院在颁发禁令,应对颁发临时禁令给被申请人所造成的损失与不颁发临时禁令给申请人所造成的损害之间的利益进行权衡。临时禁令制度同时也制约着申请人的行为,申请人应充分切实地举证证明颁发禁令与否对双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否则可能在双方利益权衡中失败而无法获得禁令或承担高额担保。

三、现行著作权法制度下“诉前禁令”构成要件的细化

著作权法关于诉前禁令的规定存在很多缺陷,以至于使诉前禁令的规定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在现行著作权法制度下,诉前禁令应如何解释,如何细化其适用规则,以应对眼下发生的展会著作权侵权问题。

对于禁令申请条件三个要件的解释,主要疑难点集中在证明“难以弥补的损害”这一要件上。在美国法中,“难以弥补的损害”也是申请禁令条件之一。[4]“难以弥补的损害”在美国司法判例中被理解为难以用经济赔偿予以充分弥补的损害。在知识产权侵权领域中,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其实体胜诉的可能性,则法院将推定其将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5]同时,证明难以弥补损害的要求程度与合理证据证明“胜诉可能性”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能证明“胜诉可能性”程度越高,证明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要求越低。美国司法实践还从SonyCorp.OfAmerica诉UniversalCityStudios,Inc案等判例中确立了一项规则: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若非商业用途,损害可能性需要加以证明,若为商业用途,损害可能性可被推定。此项规则对于我国展会著作权保护应有所启示。笔者认为,展会多为商业性质,损害可能性可被推定,因此对于申请人证明“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举证责任可适当减轻。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笔者建议,对于这一要件可确立四条判断标准:1、涉及到著作人身权的侵权行为。2、侵权行为的持续将严重影响权利人的市场份额。3、侵权行为如果不制止将扩大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4、有证据表明被申请人没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反之,如果可以通过金钱来衡量的,那就认定这种损失不是不可弥补的。

注释:

[1]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2003年至2006年14例支持诉前禁令的案件中,2例当事人达成和解而未,2例案件后达成侵权赔偿调解,9例案件的申请人获得胜诉判决,禁令结果与后续处理的一致率达到92.86%。在被驳回的6前禁令案件中,禁令结果与后续处理的一致率为83.33%。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2款。

[3]德国民诉法第294条,920条第2款,第936条。

[4]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25页。

[5]张广良著:《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7页。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想;表现;创意;保护

1.引言

当前各行业为保持竞争力,在发明、生产、销售环节上都费尽心思,积极创新,有的甚至斥巨资在创意上,以求体现自己产品的独特和优越性。因此关于"创意"的纠纷也是大量产生,亟待解决!在我国,创意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用语,"创意"并不受《著作权法》的直接保护。一个具体的方案创意一般是运用商业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创意著作权"能否被保护,关键在于认识清楚思想表现两分原理,划清思想与表达,即内容和形式的界限。

2009年2月,武汉市民郭某认为武汉园林雕塑院设计方案中的"孙中山宋庆龄双人雕像"的创意是其首创提出的,以中山公园管理处、武汉园林雕塑院侵犯了他的著作权为由将二单位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郭某的"双人雕塑创意",总体上属于创意、构思或理念的范畴,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保护范围,郭要求对其"创意"给予保护的理由不能成立。本案法院没有明确援引著作权保护理论,却把"创意"排斥在作品的范围以外,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创意著作权不受我国现行法律保护。思想表现两分原理是创意著作权的障碍吗?恰恰相反,思想表现理论是创意著作权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

2."创意"著作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直接将创意纳入著作权的范围内,上述案件的判决便是体现。创意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呢?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对思想观念、创意方面是不直接保护的,他保护的是思想观念、创意的表述,如文字、录音、录像等载体,而不是观念本身。案件中混淆了"思想观念"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两个概念。原告要求保护的创意属于思想观念,并不属于思想观念的表达。而创意是一种思想观念,属于主观范畴,是无形的。其他人有权将同样的思想观念以一定的方式加以表现和利用。通常认为"著作权保护的是你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的表述,只有以某种有形的载体来体现这种智力成果,即把思想观念转化为思想观念的表达,才会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然而在国外判例中,现代著作权已经将创意纳入保护范围了,如Metro-Goldwyn-Mayer.Inc诉American Honda Motor Co.Inc案。案件中原告指控被告广告中的场景侵犯了原告的电影享有的著作权。广告里的人物形象以及情节元素早在原告的电影表演中已经就存在了。法院判决被告构成对原告的电影里人物形情节等元素的模仿,构成侵权。该判决无疑是对创意著作权的保护的支持。所以,对创意著作权加以保护的关键,在于两分原理的思想和表现的概念界定,我们不应该让思想两分原理成为保护创意著作权的障碍。

3.思想表现两分原理不构成创意保护的障碍

应该用什么方式才能够使"创意"得到有效的保护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思想表现两分原理生硬地看成只是"思想"和"表现"两个固定的概念,而是应该顺应时展的需要,将其概念发展。

思想表现两分原理是指著作权只保护思想的表现而不保护思想本身。美国1976年著作权法第102条(b)款规定:"著作权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创作的原创作品都不延伸到任何思想、程序、过程、制度、操作方法、概念、原理、或发现,不管在这样的作品中它被描述、解释、说明或具体化的形式。"TRIPS协议第9条第2款规定:"著作权保护应延及表现,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之类。"但是该原理仅提供了现代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框架,由于思想、表现本身就是抽象和极具伸缩性的,因此原理的提出及立法规定也仅仅是理论发展与实践的起点,而非终点。思想、表现具体内涵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把握。

思想表现理论不应该限制创意著作权,否则会影响创意者的创新积极性,甚至文化产业的发展。思想表现两分原理"表现"应该放宽解释范围。将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仅限于作品的物理载体形式是不合理的。"文学产权的任何保护当然都是基本的,无论是在制定法下还是在普通法下,这种权利都不应被限制在文本的字面上,否则剽窃者将通过非实质的变更而逃脱。"Hand法官说。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大大扩张了,日益增多地提供了更宽泛的权利。著作权不再限制在逐字或接近逐字的复制上"。在美国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一系列的情节的思想创意被广告商复制,法官判决构成侵权,实际上是支持了原告的创意应受保护,尽管电影和广告剧本之间的相同情节的发展尽管没有字面复制。

由于思想表现两分原理本身的特性和对著作权保护的价值需求使得其成为著作权保护的扩张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作品中能够受到保护的要素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字面复制到非字面的角色、整体的概念和风格等。思想表现两分原理的发展从起初的单一的复制行为到现在不断的扩大,其理论概念也应当遵循社会需求将其表现范围拓宽。

4.创意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创意作为一种能够被充分描述并且被人们所感知的思想,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根据艺术理论,创意也是艺术作品的一个必要阶段,在艺术创作构思中创意是可以通过制作、表演等让人们感知的。电影情节中往往会表现创意者的情感信息,而这种创意的传递并不局限于文字。多元素的结合也更让我们从整体上感知,并达到对产品感知的价值效果。所以说,创意这一智力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必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其加以保护。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创意著作权的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笔者在上文中为创意著作权提供的两分理论"表现"的范围放宽解释为进一步用著作权法保护创意提供了理论基础。最终,创意者的权利是否能够有效保护还是需要依赖于著作权法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由于"思想和表现的措辞仍然是奇怪的没有定义,没有内容的词语,没有酒的酒瓶。"所以,思想和表现之间的模糊的线没有固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不受保护的思想要素扩大到现在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美国的etro-Goldwyn-Mayer.Inc诉American Honda Motor Co.Inc案,在本质上保护了创意著作权。因为创意的保护与著作权立法的目的是相一致的,所以保护创意著作权,将进一步保护文化科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Jonathan S.Katz,Copyright(c)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1997.Expand No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Idea Protection within the Copyright Act.

[2]W. R. Cornish,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Copyright, Trademarks and Allied Right, Landon: Sweet & Maxwell, 1981, at p319.

[3]Leslie A. Kurtz, Speaking to the Ghost: Idea and Expression in Copyright, 47 U. Miami L. Rev. at p1227.663 F. Supp. 706 (S.D.N.Y. 1987).

著作权保护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微博 著作权 立法保护

一、微博对著作权的影响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将作品规定为:“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对比微博能否纳入保护的范围,核心在于是否为一个具有独创性且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作品。而就独创性的内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对其做出解释:“独创性是指作品属于作者自己创作,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抄袭来的”。

目前,新浪、腾讯等运营商均将微博的字数限定在140个字的范围内。字数所表达内容不多,却不妨碍独创性的展现,如优秀广告语也受保护一样,微博完全可以创作出一篇优秀作品。但对微博的保护也是需要区分对待的,诸如那些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项的记录及心情传达,如“今天很高兴”、“又下雨了”等类似流水账式简单描述显然是达不到著作权法中规定的独创性要求的,故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作品,不能受到保护。即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智力劳动成果”而非无任何技术成分的日常生活用语。

另外,若仅仅是在微博上摘自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无任何个人的独创性评论,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因为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在我国不享有著作权。

二、微博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一)微博作品的权利归属

根据著作权的取得原则,作品于完成之时著作杈即自动产生。由此推之,微博的作者是微博著作权的主体。但与传统的著作权相比,由于新用户在注册微博时,与微博运营商签订的网络服务协议中明确提到,由微博服务运营商免费提供平台和存储空问方便用户进行创作,而用户授权其以永久的、免费的、非独占的使用权,因而微博这种互联网语境下的作品有其特殊性。

(二)微博侵权的认定

第一,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对于其他用户的转发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需要区别对待。微博发表的特殊途径和发表后可能出现的后果,是微博发表人能有所意识的,所以其应具备允许他人转发的容忍心态。但并不是说此种情形是完全被动的,如果其他用户的行为不能够表明转发微博的出处和作者,并且不只是出于分享的目的,而于重新编辑后以其个人名义发表的,则应当认定为侵权行为。本文认为此种转载行为体现了微博用户对别人原创作品著作权的侵害、滥用,且具备以提升人气来从中获利的营利性。故其够成对微博作者著作权的侵犯。

第二,书刊、报纸等其他传播媒介对微博作品的收集、编撰行为。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使得微博中的经典作品广受大众青睐,随着传播的深入,此种作品中渗入了更多的商业化利益,而许多出版商、杂志社瞄准时机,在未得到微博原创作者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将作品的全部或其实质部分予以收集而用来牟利,这显然是典型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三、侵犯微博著作权的责任承担

对于微博运营商的责任认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权利人发现他人微博上存在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可以依据此法条,通知微博运营商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而只有在微博运营商来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形时,才承担法律责任。

四、微博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出台建立微博注册实名制的相关法规

最早的微博雏形源于美国的Face book,而Face book的使用则要求网络用户必须进行实名注册,否则就要封锁其账号,显然这是与我国微博的不同之处。此种要求不仅便于追究侵权行为人的责任,也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震慑与警示作用。本文认为,导致微博著作权侵权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转发主体的匿名性。由于匿名,加剧了很多微博用户随意抄袭别人的微博内容,或将别人的匿名作品变成自己的作品的侵权行为的发生 。所以,完善相关法规来规范微博实名制将会使侵权人责任的追究更为便利,有利微博著作权的保护。

(二)完善微博著作权侵权的证据制度

电子证据的出示是微博著作权侵权成立的关键所在,而电子证据专业性较强,在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权利人的取证和证据保全非常困难。一方面,著作权人不仅要为提供证据支付较高昂的公证费用;另一方面,通常情形下诉讼获赔数额较低,花费成本较高。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分析,加之考虑证据制度的相关原理,本文认为对于微博著作权侵权的案件,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可由侵权行为人或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可证明自己免责的证据。

(三)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微博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明确,《侵权责任法》36条规定主要是侵权发生后的被动责任。笔者认为此规定过于笼统。微博技术是网络服务者开发并推广应用,其在天然上保有对技术实施过程中所应具有的注意义务,再就实践而言,微博著作权侵权的维权困难,所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作用与地位便突显出来,法律有必要为网络服务者的义务进行细化规定。例如,网络服务者可采取“被动审查制度”,对预先设置好的关键词进行过滤与审查,对于其他的发言按照自行制定的发言规则进行审查,而其只对接到著作权人通知“删除、屏蔽”等要求之后不及时采取手段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此外,网络服务提供者还应当在其客户端或网站的醒目位置刊登具有声明和警示作用的标语,明示微博用户何种行为是侵权行为,告知微博用户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后果。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怠于履行该义务,应与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文献:

[1]边蓉.浅析微博著作[J].法制与社会,2012,(4).

上一篇:民间文学范文 下一篇:基础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