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8 14:05:13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1

今天的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现状,安排部署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矿山企业开采秩序,推进全区依法治税进程,促进全区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开好这次会议,区长作了重要指示,4月5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张权发同志在区财政局又亲自主持召开全区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和安排部署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有关工作,这充分表明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会议传达了区政府[20__]4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学习了《贵池区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办法》,宣读了示范乡镇矿山企业财务税收指导监督人员名单,希望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要求,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研究参考。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区矿业经济快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矿山企业212家,去年共实现税收3000多万元,为完成全区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促进贵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矿山企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矿山企业缺少统一规划和规模经营,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如有的矿山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矿山企业账簿设置、项目成本核算等处理不够规范,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和计税收入不实;有的矿山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健全,仍存在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增加管理成本现象;有的矿山企业持一证搞多点承包、出租开采、以采代探,税收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存在的这些问题,充分表明了我区的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征管亟待加强规范提高。对此,各地各部门务必要引起足够重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建立良好的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秩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和谐、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企业税负公平,防止国家税收流失,促进税收稳步增长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全区矿山企业开采秩序,加快矿山企业优化整合,提升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地、各部门务必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上周密部署,在行动上真抓实干,把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明确职责,强化措施,推进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规范管理要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因此,各矿山企业必须要依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贵池区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办法》已制定出台,财政部门作为政府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要督促各矿山企业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必要的专业会计人员,同时,要加大对矿山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力度,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及时、准确、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确保计税依据准确无误。各矿山企业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牢固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在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做到按章纳税,依法纳税。

二是责任落实要到位。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全区矿山企业的动态监测系统工作,5月底以前要全面完成普查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对矿山企业的开采量进行动态监测;对矿产权发生转让的企业,要及时、科学核定矿山企业的占用储量,为依法有序开采、依法征缴税收提供科学的、合理的计税依据,未核定占用储量的不得办理矿业权转让手续。税务部门负责对全区矿山企业的税务 稽查工作,防止各种偷税漏税和包税定税行为的发生。对依法应予建帐,但未建帐建制的矿山企业,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依据国土部门核定的年开采规模,从高核定其应纳税额,并依法进行处罚;对已建帐企业,但不据实核算、帐目明显不符、设置虚假帐簿的,一经查实,根据国土部门测定的开采量,严格按《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除补缴税款外,按其情节给予从重处罚。财政部门负责对各矿山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制止和查处违反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行为。各乡镇街道要在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提升矿山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确保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方法措施要到位。我区的矿山企业点多面广,分布较散,为实现税收征管的精细化,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中,要通过“勤”、“查”、“比”的方法来强化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一要“勤”。广大税干要克服困难,勤于深入各矿山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建立各矿山企业的生产情况档案,从而确定较为准确的计税依据。二要“查”。针对各矿山企业的特点,通过检查财务核算资料,核实财务资料记载与实际生产情况的真实性,从而掌握较为准确的计税依据。同时,对其下属的开采部门、销售部门也要进行检查,防止税收“跑、冒、滴、漏”,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要“比”。将同等生产规模的矿山企业之间、同企业当年与上年同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发现有隐瞒计税收入的依据或财务核算的漏洞,再重新计算,依率计征。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要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将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并制定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的工作措施。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认真安排,指定专人专抓此项工作;分管领导要深入工作一线,掌握工作动态,落实工作措施,做到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为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区里首批确定棠溪乡、涓桥镇和墩上镇为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示范乡镇,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国税局负责联系,并抽调了17名同志组成贵池区矿山企业财务税收指导监督队伍。希望区矿山企业财务税收指导监督人员要协助示范乡镇抓好工作,确保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他乡镇街道要按照《贵池区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各自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矿山企业的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任务,区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

二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哪一个乡镇街道和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把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直至抓出成效。各有关乡镇街道和矿山企业要理解、支持、协助财税部门的工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财税增长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加强财税监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优化环境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关系,推动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财税部门要利用新闻媒体及政府、部门网站,不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加强管理,规范经营,依法纳税,切实优化规范全区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的工作环境。同时,要不断宣传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对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公布、曝光,切实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环境。

四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广大财税工作者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要针对当前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找准症结,善于创新思维,研究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征管,也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与引导,特别是对外商投资企业、重点骨干企业,要改进监管手段,加强沟通联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中提升形象,赢得支持,确保规范矿山企业财务和税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2

在很长一段时间,拥有国内铁矿石资源最多的鞍钢铁矿业却戴着两顶“最低”的帽子――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率最低、国内铁矿石产量增长率最低。由于战略缺失与定位不准,鞍矿铁矿山建设滞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成本居高不下。鞍钢拥有铁矿石资源量占全国的19.1%,而产量却只有4%,部分铁矿山处于过度开采阶段。

截至2007年末,露天开采铁矿山结存矿量仅为67973万吨,只能服务12年左右,其中部分矿山的服务年限仅为5年左右,面临“无矿可采”的尴尬局面。为此,鞍矿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构筑鞍钢资源优势,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2008年,鞍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在建设之初,鞍矿将信息化工作分为五级规划:一级是基础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二级是企业自动化;三级是企业生产敏捷制造系统;四级是企业ERP系统;五级是包括智能决策系统在内的深度数据挖掘系统。

围绕这五级规划,鞍矿持续深入推进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鞍矿已经建成了460平方米的标准化机房、万兆主干环网、GPS车辆调度系统、牙轮钻精确定位系统、GIS三维综合地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MES)、决策分析系统等配套建设。

另外,公司范围内的46家单位也已经实现了统一管理,并同步上线了FI、CO、PP、PM、QM、SD、PS、MM等模块。上线运行第一个月实现了新旧系统“异常数据为零”,三个月即实现了“甩账”。

同时,在系统建设的实践基础上,鞍钢矿业还开展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AMS(鞍矿管理系统)。AMS是以保证企业战略的落实为目标,蕴含企业文化、管理流程、应用系统、信息技术的综合矿业信息化应用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鞍矿还建设了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创造性实施了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2008年以来,鞍矿铁精矿成本由637元/吨降至500元/吨左右,具备了与世界一流矿山企业竞争的成本优势。此外,由鞍矿自主建设的,命名为“自觉云”的云计算应用系统也研制成功,已经正式投入运行。

该系统在国际矿山行业首次应用了XEN(开放源代码虚拟机监视器)技术,实现了云主机、云存储、云服务、云终端应用。该系统成功运行以来,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由10%提高到80%,每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2.6亿元。

创新管理 整合优势资源

鞍矿把创新财务管理,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作为提升企业管理的核心来抓,对财务组织架构进行全新整合,推行财务共享管理,构建以决策支持、会计核算、经营支持为职能的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体系单元,促进财务管理职能向核心业务转型。

公司建立企业资源信息主数据中心,构建大型万兆企业网络,实现局域网全覆盖,为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奠定了硬件基础。同时,包括合同管理、质计量管理、财务预算、维修计划等管理集成子系统,为财务共享管理平台建设提供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平台资源。在会计组织、核算方式和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具备了由集中的组织形式转型为财务共享模式的实践基础。

目前,该公司财务管理已形成战略决策、共享服务与业务支持三级管理职能体系架构,建立了职能清晰、标准规范、数据共享、风险管控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工作向战略决策分析、资本运营和强化集团财务管控能力等核心业务转型,充分发挥出决策支撑、资源保障、价值创造、风险防范等作用。

智慧建设点石成金

在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鞍矿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智慧矿山”的建设理念。

在鞍矿总经理邵安林的带领下,鞍矿于2013年以打造“智慧矿山”为方向,努力使鞍矿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矿山”向“智慧矿山”的转变,并形成完整的信息平台。

所谓“智慧矿山”是建立在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协同管理基础上的,具有智慧创新、智慧制造、智慧管理特征的先进矿山企业。其物理基础是互联网、无线网和物联网,具有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的特征。智慧矿山将使矿山企业的变革创新能力、协同制造能力、低碳生产能力、企业管控能力、科学发展能力、文化素养水平等各个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鞍矿“智慧矿山”建设的具体实践上,经过了几个步骤的实施。在企业管理层面,实现“智慧人本管理”,主要以流程管理系统为核心,突出管理者的管理作用,以职能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为目标,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积累,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个人绩效的评价,实现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管理理念的优化和管理流程的固化。

在企业经营层面,实现“智慧决策支持”,主要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以大量采集数据作为基础,形成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模型,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聚合企业管理智慧,保证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在业务管理层面,实现“智慧业务协同”,主要以SAP系统为核心,依靠流程管理为基础,实现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三流合一,信息共享、高效协同。

在生产执行层面,实现“智慧生产执行”。以MES系统为核心,运用物联网技术、GIS技术实现物流与信息流联动,精益化生产、准时化组织,突出智能化指挥、自动化调度的作用,从而降低消耗,稳质高产。

在设备运行层面,实现“智慧设备管控”。以设备在线监控为核心,运用设备感知技术,依据数学模型分析,掌握设备实时状态,降低事故率,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通过五个层面的建设,鞍矿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矿山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三项国际认证,接轨国际标准。在国内外铁矿中首创“云计算”技术,打造“智慧决策支持”、“智慧生产执行”、“智慧业务协同”、“智慧设备管控”四大平台,实现跨千里的动态分析和实时控制,成为全国“智慧矿山研究中心”和“全国智慧工厂建设”单位。

相关链接

鞍钢矿业集团运用“互联网+”思维运行信息化管理集中管控模式,全面动态优化信息化管理资源配置,使信息化管理成为矿业集团创新驱动、降本增效的新引擎,为矿业集团打胜求生图存攻坚战增添了动力。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3

该办法规定,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高危行业区分为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道路交通四类企业,分别按照一定的标准从成本中提取安全费用,并实行专户核算,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对于各省级政府已制定实施的企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按照“就高”原则予以衔接。安全费用的用途主要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安全检查与评价,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等支出。

该办法规定,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当年提取的安全费用如有结余,结转下年使用;如有不足,不足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集团公司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该办法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决定,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现实需要而制定的。安全生产关系着职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投入不足,由此导致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精神,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论证。财政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总局借鉴煤矿提取安全费用的经验。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制度。

该办法的施行,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提高企业抵抗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

(二)天然气,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4元,井下矿山每吨8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2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立方米)1元,井下矿山每吨(立方米)2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0,5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煤系及与煤共(伴)生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水体下开采矿山、有自然发火可能性的矿山、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和铁路下面开采的矿山,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的矿山,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财政厅(局)核准后,可以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提取标准,但增加的提取标准不得超过原提取标准的50%,

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房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为2.0%:

(二)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为1.5%;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0%。

建筑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危险品生产企业以本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4%提取;

(二)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7Y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以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客运业务按照0.5%提取;

(二)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三)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专户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的5%和2%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年度可以缓提或少提安全费用。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4

一、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及其资金流转

(一)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矿产资源的开发可分为勘察、开采、环境治理三个阶段。其中探矿是矿区开采的第一个步骤,探矿人欲对某片土地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时,首先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勘查申请书、勘查区块范围图、勘查计划等书面材料进行探矿权申请,经批准后,探矿人方可在所划定的勘查区块内进行矿产的勘探工作。勘探工作结束后,探矿权人依据勘查结果选择是否进行进一步开采。欲进一步开采的采矿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采矿申请登记书、矿区范围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书面材料申请获得采矿权,经批准后,可按照审批通过的开采方案对所属矿区进行开采。当采矿权人结束矿区的开采工作后,还有义务对矿区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治理,包括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对遗留的尾矿堆进行处理等工作,以恢复矿区采矿后的生态平衡。由此,一片土地经历勘查、开采、环境治理后又恢复为土地的循环过程构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

(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财政资金流转伴随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政府向采矿人收取的以及政府为保证资源合理开发所拨付的各项财政资金也随着矿产资源的物质运动而在有规律地流转着。与资金流转相联系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就自然成为资源审计所要关注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财政资金流转主要涉及矿山企业、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主体,为了理清该链条的每个环节,可从矿产资源开发的三个阶段人手,来研究财政资金的流转问题(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初始阶段即矿产资源的勘查阶段,探矿权申请人需依据所勘查资源种类的不同向中央或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登记后领取勘查许可证,正式成为探矿权人,并自收到通知起30日内,向当地登记管理机构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使用费需逐年缴纳,以后各年的探矿权使用费由探矿人在年检时缴纳。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所在地区块的探矿权的,探矿权人除需逐年缴纳探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价款。

在完成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并决定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后,矿山企业进入到对矿区的正式开发阶段,同时也是矿山企业的盈利阶段。在该阶段中,采矿申请人同样应先向当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采矿申请。准予登记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办理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矿权使用费需逐年缴纳,以后各年的矿权使用费由采矿权人在年检时缴纳。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采矿权申请人除需要逐年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一次性或分期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另外,为了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其他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的矿山企业还应当依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的要求每半年向当地登记管理机关缴纳一次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要求逐年向当地税务机关缴纳矿产资源税。同时,采矿权人也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但该类税种具有通用性,不属于矿产资源审计的重点关注范围,因此在图上将其略去。

在矿区大规模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开采结束后,矿山企业要涉及环境治理问题。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矿权人需要在大规模开采结束后进行尾矿堆处理,矿区土地复垦等环境治理工作,由此还可能产生土地复垦费、土地补偿费等需要交纳的费用。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确定的标准,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直接缴入同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项用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及成本费用支出、由中央登记管理机关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支出、部级地质遗迹保护支出。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

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为中央与地方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各地分配比例依据地区环境不同而稍有差别。为简化手续,矿产资源补偿费平时全额就地上缴中央金库,地方分成部分,年终通过结算由中央财政返还,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支出、矿产资源保护支出及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

资源税属于地方税,征税范围包括原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盐。按照税法规定,资源税纳税人应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生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二、矿产资源审计评价指标分析

(一)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财政资金周转的要求审计主要有两类方式:一是合规性审计,这是最传统的审计方式;二是绩效审计,这是近些年逐渐发展并在当前相当流行的审计方式。对矿产资源的审计也要以这两类审计方式为基础,结合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金流转特点展开。

《矿产资源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施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税费并存”的制度从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根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企业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列入管理费用。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计算销售收入;国家没有规定价格的,按照征收时矿产品的当地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销售收入。采矿权人向境外销售矿产品的,按照国际市场销售价格计算销售收入。采矿权人应当于每年的7月31日前缴纳上半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于下一年度1月31日前缴纳上一年度下半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同时,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以及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垄断,使资源产生租金。矿产资源的租金体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它是矿产资源无以附加的使用价值的“国家所有权垄断”的体现。因此,《矿产资源法》规定勘查与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

(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在绩效审计方面,有关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各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指标还很不完善,这就需要按照矿山的勘探、开采阶段确定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提出以下绩效审计指标:(1)矿产资源勘探评价指标。探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缴率,是一定时期内实际收缴入库的费用与应收费用总额的比率,可以反映财政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矿产资源勘探,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方面的努力程度。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长率,是指当期与上一期相比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的增长率,可以反映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业绩。(2)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评价指标。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收缴率,是一定时期内实际收缴入库的费用与应收费用总额的比率,可以反映财政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保证国家对矿产资源取得收益的努力程度。矿产资源税收缴率,是一定时期内实际收缴入库的税金与应收税金总额的比率,可以反映税务部门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收缴税款的努力程度。矿石平均品位,是采矿过程中矿石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矿山企业是否存在“采富弃贫”的现象。矿石最低品位,是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又称最低工业品位,达此品位才能计算工业储量。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矿山企业是否存在违规开采的行为。矿石有价元素回收率,是指冶炼过程中有用组分的提取比率。通过对矿石选别效率与矿石有价元素回收率的分析可以评价矿山企业的采矿与冶炼效率。以上指标可以从不同方面评价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从而反映投入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过程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工作成果。(3)矿山环境治理指标。尾矿利用率,是指尾矿中再利用的有用成分占尾矿总量的比率。尾矿坝安全系数,是指用于存放尾矿堆的尾矿坝的安全级别。该指标的计算需依据尾矿坝的具体设计方案而定。尾矿渗滤液污染处理率,是指对雨水流经尾矿堆后所形成的含有尾矿中有害物质的液体的处理比率。矿山土地复垦率,是指复垦达标的土地占矿山企业破坏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以上指标可以从不同方面评价矿山环境治理的情况,从而反映投入矿产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过程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工作成果。

三、矿产资源审计方式设想

(一)坚持“上审下”的审计方式在资源审计中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更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各级政府都承担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责任。但相比于保护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不但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对当地经济形势产生影响,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当地政府的执政业绩。因此,在当前以GDP的增长和吸引资金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下,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矿山企业在涉及资源环境保护的事项上与当地政府的“谈判”能力较强,我国各省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在资金、人事上归属地方政府管辖的环境保护体制和审计监督体制,必然会在形式上和实质上损害审计监督和资源环境监督独立性。为此,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上审下”的审计模式突破环保体制和审计体制的障碍。

(二)以省或行政区域为单位开展矿产资源审计矿产资源审计的核心是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财政资金流转而展开的合规性与绩效审计。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收取以及财政资金的拨付都是由地方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以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而进行。另一方面,对于矿山企业探矿与采矿行为的日常监督与管理也是由各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因此,以省或行政区域为单位开展矿产资源审计更有利于以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为整体的格局,以把握各环节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综合考察和落实各个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

(三)将矿产资源审计与财政收支审计相结合矿产资源审计作为审计的一部分,虽然在审计方法与审计指标上有其特殊性,但由于其审计过程仍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中各阶段的财政资金流转为线索,牵涉各项税费的合规性审计,因而与审计部门传统开展的财政收支审计仍具有多方面的联系。鉴于此,将矿产资源审计与传统财政审计相结合不仅可以推动矿产资源审计的进一步开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5

一、工作成效

1、在争地质找矿项目方面:我局已通过市矿管局与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立达公司共同向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争取谢坊禾塘—会昌石地锂矿调查评价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获得评审通过。项目期限为一年,勘查资金130万元,勘查面积为49.7平方公里。主要进行地质测量、勘图、化探、槽探等基础地质工作,如发现勘查地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将加大对该项目的勘查资金投入。

2、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我局已制定了2012—2014三年争项争资计划。计划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罗汉岩丹霞地貌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等四大类。目前,泽覃乡永红村段笃下山体滑坡、瑞林镇政府后山山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云石山乡梅坑村早子排山体滑坡治理项目已经申报省国土资源厅评审,三个治理项目资金合计为1169.86万元。今年6月8日,我局原已申报的地质灾害移民搬迁项目计划已经省国土资源和财政厅批准下达。项目计划涉及8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34户居民,共1259人,移民搬迁经费达440余万元。

3、在积极申报地质找矿和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的同时,我局还利用省国土厅调研组来我市进行地质找矿督查调研的机会,提出了要求加大对我市稀土、地热和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在稀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我市争取稀土、地热和金属矿产勘查项目、资金和矿权设置计划以及在我市建立全国地质灾害应争培训中心等建议。

其他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二、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局党组在年初就成立了局“五争”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支持赣南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制订了我局为“五争”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及今后3年的工作的目标。并规定各业务科室为争项目、争资金的工作机构和责任单位,其分管领导按分工为项目计划制订、申报跟踪和实施的责任领导。形成了分工、目标、责任明确的五争工和机制。

2、协调配合,狠抓落实。由于我局向上争取的项目业务性强,其基础工作按规定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承担。因此,工作的进度往往不能按我们的要求来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三勤”的办法推动“五争”工作。一是“勤协调”,局领导特别是项目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经常与项目编制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需要我局解决处理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勤汇报”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我局的项目准备工作,请示市局或省厅支持和帮助我局解决项目准备工作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我局的“五争”工作提供动力。三是“勤调度”。每半月召开一次局务会议,由各科室汇报项目准备和申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调度,确保我局的“五争”工作取得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费困难。由于我局在矿政管理工作中所征收的国家规费都必须及时上缴中央金库和财政专户,每月财务实行“零余额”管理,局里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必须做出支付计划报上级审批后才能由上级财务下拨执行。因此,没有专门的项目经费可以使用,要我局自筹资金解决争项目争资金工作经费,困难很大。

二是竞争激烈,各地矿管部门都在为争取地勘项目和地灾防治项目不遗余力,且项目评审越来严格,给我局的“五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四、下一步的打算

1、抓住国务院《若干意见》出台的有利时机,继续做好项目开发工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再准备一批地质勘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形成有我局特色的项目库。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 外购矿 矿业 财务管理。

南京梅山矿业分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地下矿山企业,经过 40 多 a 的开采,采出品位越来越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规模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选矿厂经过破碎系统、磨浮大型化、浓缩过滤系统及自动化等一系列改造投入后,选矿原矿处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形成部分能力的富余。为使公司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在目前铁精粉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每多生产 1 t 铁精粉,就能为公司带来较多的利润。如何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公司领导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寻求外部资源,利用选矿的富余加工能力生产,可以摊薄固定成本,获取利润,是实现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不可少的外部途径。2010 年,矿业分公司选矿厂先后对来自国内的连云港矿、韦岗矿、鞍山矿等和来自国外的泰国矿、秘鲁矿等进行了小型试验,在获得一系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盈利能力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秘鲁矿进入选矿流程。秘鲁矿矿石品位较高,以强磁性矿物为主,硫含量较高,硅偏高,均衡进入选矿流程,生产工艺不需要经过大的调整,生产指标稳定,尤其重要的是能降低尾矿品位,有一定效益优势。

从 2011 年 2 月 16 日开始,至 6 月 11 日结束,矿业分公司选厂共处理了 3 批次秘鲁矿,合计 7. 38万 t,获得综合品位 57% 的铁精矿 8. 05 万 t。经过效益测算,3 批次的外购矿共实现利润 554 万元,投资收益率为 11. 54%。另外,该项目存在巨大的潜在收益,由于秘鲁矿属于高硫磁铁矿,因此在脱硫工艺中能够生产一定量的硫精矿,减少尾矿输送量近1 万 t,综合效益远远大于财务测算的数字。外购矿项目的成功给了公司领导层很大的信心,在综合平衡后,计划 2012 年继续实施外购矿项目 10 万 t。外购矿项目的利润对于公司来说属于锦上添花,但围绕该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财务管理主导全过程运营。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外购矿项目作为一项经营单元,公司管理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获得利润。因此从项目策划开始,财务人员全过程参与,针对各项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于国际矿石价格居高不下,面临着投入大,风险大的局面。公司没有通晓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盲目进入外方主导的矿石进口贸易存在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公司领导层经过谨慎考虑,选择从二级市场,即首钢公司中购买秘鲁矿,规避了外汇风险。

在外购矿的选择、定位、对比试验、分析、采购、运输、生产、销售等流程中,财务人员根据各个环节制定了详尽的财务统计条目。从采购成本、加工成本、检修成本、销售收入,以及相关税金等作出了财务分析,为企业及时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并为最后选择确定最佳方案给出了有力的佐证。

2 投资效益评估制度助力科学决策。

外购矿项目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协力转运成本、选厂加工成本和检修费用,其中除了采购成本不能确定外,其他成本项目属于自身和关联公司业务经营范围,费用相对比较固定。在开展外购矿项目之前,财务进行了经营单元盈亏平衡点测算,确定了外购矿采购成本的最大承受能力。公司选矿厂先后 10 多次对来自于国内外的矿石进行加工试验,对每次试验结果进行效益评估,一切全凭数据说话,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干扰,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证。

3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协同机制。

外购矿项目是公司面临的一项全新任务,得到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相对于建设项目,此项目要求高、时间紧、指标特殊,对管理部门的协同机制以及运作是个很大的考验。矿业分公司充分发挥管理协同效应,财务部门为采购及运输费用筹集了足额的资金,生产部门及规划部门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选厂各车间则负责精心组织生产。由于自产矿石品位大大低于外购矿品位,为避免选别工序的负荷太大和生产指标的大幅波动,选矿厂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外购矿与自产矿的配比,使外购矿平稳、均匀的给入流程,有利于选矿工艺控制和稳定精矿质量。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各个环节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任何生产问题。

4 坚持对标管理和项目后评估制度。

严格规范的对标管理和项目后评估制度是项目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中分析差距,查找原因,落实责任。财务部门为外购矿项目建立了财务数据统计,包括成本、效益、投资收益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坚持对标管理,使得每一项实际成本数据都不超过成本测算中的数据,为整个项目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外购矿项目完成后,公司召开了经济效益剖析会,会议上各业务部门通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体会。由于铁矿石市场价格的高度不确定性,为确保盈利,公司只能在合适的时机继续进行外购矿的采购和生产。

长期以来,为维持长远发展,矿业分公司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项目,但由于外部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缓慢,多种经营项目的进展很不理想,其中像线材项目、铸球项目、微晶玻璃项目等因亏损而先后停掉。外购矿项目的成功无疑是公司创立以来的一大突破,根据自身设备及技术优势,为矿山延长使用寿命,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一条创新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徐恋慈。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2] 艾志群。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EVA 最大化[J]。 上海会计,2002( 4) :7-9.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7

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

国土资规〔201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财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银监局,各证监局,各行业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国土资源部其他直属单位,国土资源部机关各司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7〕12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策部署,切实推进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标准领跑、政策扶持,创新机制、强化监管,落实责任、激发活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升级,提升矿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总体目标

构建部门协同、四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

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要求。树立千家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型绿色矿山典范,实施百个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建设50个以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

构建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新途径。坚持转方式与稳增长相协调,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矿业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加快绿色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升级换代,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引导形成有效的矿业投资,激发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坚持绿色转型与管理改革相互促进,研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健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完善配套激励政策体系,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

二、制定领跑标准,打造绿色矿山

(三)因地制宜,完善标准。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见附件),细化形成符合地区实际的绿色矿山地方标准,明确矿山环境面貌、开发利用方式、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代化矿山建设、矿地和谐和企业文化形象等绿色矿山建设考核指标要求。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相互配合,主要行业全覆盖、有特色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四)分类指导,逐步达标。新立采矿权出让过程中,应对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相关标准,在出让合同中明确开发方式、资源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等相关要求及违约责任,推动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对生产矿山,各地要结合实际,区别情况,作出全面部署和要求,积极推动矿山升级改造,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五)示范引领,整体推进。选择绿色矿山建设进展成效显著的市或县,建设一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着力推进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政策机制创新,探索解决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资源保护、节约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统筹等重点问题,健全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制度体系,完善绿色矿业发展激励政策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环境优良、矿地和谐、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绿色矿业发展样板区。

(六)生态优先,绿色勘查。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整优化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布局。树立绿色环保勘查理念,严格落实勘查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做到依法勘查、绿色勘查。大力发展和推广航空物探、遥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快修订地质勘查技术标准、规范,健全绿色勘查技术标准体系,适度调整或替代对地表环境影响大的槽探等勘查手段,减少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建设进程

(七)实行矿产资源支持政策。对实行总量调控矿种的开采指标、矿业权投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先向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安排。

符合协议出让情形的矿业权,允许优先以协议方式有偿出让给绿色矿山企业。

(八)保障绿色矿山建设用地。各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要将绿色矿山建设所需项目用地纳入规划统筹安排,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保障新建、改扩建绿色矿山合理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

对于采矿用地,依法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后,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租赁或先租后让;采取出让方式供地的,用地者可依据矿山生产周期、开采年限等因素,在不高于法定最高出让年限的前提下,灵活选择土地使用权出让年期,实行弹性出让,并可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

支持绿色矿山企业及时复垦盘活存量工矿用地,并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将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矿区土壤污染治理、土地整治等工作统筹推进,适用相关试点和支持政策;在符合规划和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将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增加的耕地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对矿山依法开采造成的农用地或其他土地损毁且不可恢复的,按照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要求和程序开展实地调查,经专报审查通过后纳入年度变更调查,其中涉及耕地的,据实核减耕地保有量,但不得突破各地控制数上限,涉及基本农田的要补划。

(九)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在安排地质矿产调查评价资金时,在完善现行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对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适当倾斜。

地方在用好中央资金的同时,可统筹安排地质矿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地复垦等资金,优先支持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发挥资金聚集作用,推动矿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矿区环境改善,促进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协调地方财政资金,建立奖励制度,对优秀绿色矿山企业进行奖励。

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绿色矿山建设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的企业,符合条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依法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创新绿色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强化对矿业领域投资项目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评估及管理的前提下,研发符合地区实际的绿色矿山特色信贷产品,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绿色矿山企业在环境恢复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

对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健全,信息披露及时,与利益相关方互动良好,购买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绿色矿山企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做好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

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绿色矿山项目库,加强对绿色信贷的支持。将绿色矿山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作为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的重要参考。

支持政府性担保机构探索设立结构化绿色矿业担保基金,为绿色矿山企业和项目提供增信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成立各类绿色矿业产业基金,为绿色矿山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符合条件的绿色矿山企业在境内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融资。

四、创新评价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十一)企业建设,达标入库。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或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相关标准的矿山企业应进行自评估,并向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评估报告。市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第三方开展现场核查,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逐级上报省级有关主管部门,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通过绿色矿业发展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纳入名录的绿色矿山企业自动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十二)社会监督,失信惩戒。绿色矿山企业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申诉回应机制,及时受理并回应所在地民众、社会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省级国土资源、财政、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不定期对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进行抽查,市县级有关部门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定期对各省(区、市)绿色矿山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对不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相关标准的,从名录中除名,公开曝光,不得享受矿产资源、土地、财政等各类支持政策;对未履行采矿权出让合同中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的,相关采矿权审批部门按规定及时追究相关违约责任。

五、落实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推进

(十三)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绿色矿业发展工作的统筹部署,明确发展方向、政策导向和建设目标要求,加强对各省(区、市)的工作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级国土资源、财政、环境保护、质监、银监、证监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环境保护、质监等有关部门负责本省(区、市)绿色矿业发展工作的组织推进,专门制定工作方案,确定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健全主要行业绿色矿山技术标准体系,明确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市县两级加快推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工作布局要求,优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指导相应的市县编制建设工作方案,做好组织推进和监督管理工作;每年12月底前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报告相关进展情况和成效,以及监督检查情况。

市县国土资源、财政、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具体落实,严格依据工作方案,提出具体工作措施,督促矿山企业实施绿色勘查,建设绿色矿山,做好日常监督管理。

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鼓励中国矿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企业参与绿色矿山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逐步总结形成绿色矿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十四)奖补激励,示范引领。各级国土资源、财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激励制度,对取得显著成效的绿色矿山择优进行奖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每年从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中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绿色矿山给予表扬奖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十五)搭建平台,宣传推广。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建设绿色矿业发展服务平台,公布绿色矿业政策信息、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绿色矿山和绿色勘查技术装备目录及标准规范,宣传各地绿色矿业进展和典型经验等。充分发挥中国矿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鼓励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共同参与绿色矿山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和宣传推广。

矿山财务工作计划篇8

一、全年工作回望

(一)全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二)以质量求生存,以成果促发展,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年初以来,全所上下进一步认清了发展形势,明晰了发展思路,确立了以勘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全面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并切实做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着力在质量上下功夫,取得实效。

(三)矿权运作取得新成效

各二级单位在取得地质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千方百计进行矿权运作,努力使地质工作成果切实转化为单位实际权益,使地质找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全面融入国土资源建设主战场,为政府提供服务有新拓展

围绕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积极为各级政府当好参谋,做好技术支撑。

上一篇:法院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社区创建无邪教社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