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0 03:56:27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1

一、紧紧围绕公司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为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工会工作

今年,工会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对广大职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自身学习,从而达到公司职工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企业科学发展凝聚力量的目的。

(一)发挥宣传教育职工职能,使全员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和思想基础。

公司工会组织是公司党组织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要结合党组织的宣传工作,发挥好宣传教育职工职能,组织带领广大职工学习科学发展观,讲究宣传艺术,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重视教育效果,正确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加深对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的理解,增强广大职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一意志,心仪发展,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的科学发展上来,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和思想基础。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企业科学发展凝聚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作为石油行业企业,我们必须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在工作作风上要求实、求细,通过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科学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有效的经济责任考核体系,切实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让“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一理念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得到体现和落实,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企业的科学发展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大局,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工会工作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工会组织在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监督管理制度,把广大职工的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和不断完善一切有利于调动、引导、发挥、保护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工作和活动,使广大职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使广大职工都明白,企业发展决定一切,创新推动一切,实干创造一切,团结战胜一切。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公司工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与企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始终抓住维权不放松,围绕中心不动摇,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最广泛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引到党领导的工会组织中来。抓住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时机,自觉主动地解决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服务企业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强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体现新作为,展现新风貌,树立新形象。

二、积级维护员工利益协调劳动关系

(一)充分发挥维护作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推进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是重要职责。职工维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操作性更强。工会通过对职工深厚的感情换位思考去工作,带着对政策的透彻理解去工作,带着对共性与个性的客观辩证分析去工作,带着对职工群众合理诉求与个体需求的充分认识去工作。进一步加大源头参与、源头维护的力度,及时向企业党委反映职工的意愿、呼声和诉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为核心的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效机制和工会调处劳动争议机制。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解决职工密切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本着依靠职工的原则,切实把职工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要教育和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及本文时将各种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和工会的主张体现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去,形成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整体合力,使工会成为职工“有事好找、有难好帮、有苦好诉、有权好维”的娘家。

(二)充分发挥凝聚作用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把广大职工组织到职工之家来,切实把职工之家建成职工向往的家、心中的家、信赖的家,才能更好地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工会通过紧紧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五位一体”的职工之家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职工之家的服务能力,创新职工之家的活动方式,拓展职工之家建设的领域,提升职工之家的效能。要深入开展好就业帮助、生活救助、医疗互助、入学资助、法律援助、心灵抚助的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切实做到群体受益与个体受助相结合,打造帮扶品牌与提高帮扶质量相结合,实行个性化、人性化操作,诚心诚意、有情有义地关爱职工,以真情赢得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对企业和谐发展的支持。

三、为职工办实事

工会组织和公司领导十分关心公司一些困难职工,今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工会以为职工办实事为目的,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筹措资金,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职工由于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理发难题,工会在公司主要领导支持和办公室的大力协助下,在××月份,利用四个公休日组织施工装修,筹建了机关职工理发室,聘请专业理发师,为职工实行免费理发。

今年,工会积极筹划开展为职工送温暖活动,公会主席××*、工会委员××*等为职工购买慰问品、发放慰问信、走访公司退休的市级劳动模范、特困职工家庭等。在五一节、国庆节期间,工会成员带着慰问品对加班职工进行在岗慰问。现在当职工遇到困难时,工会相关领导会积极为职工解决问题。主动出击,掌握职工第一手资料,这是工会多年来在工作中养成和积累的习惯。工会对待职工的情况了如指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工会知道职工的困难后,立即会在第一时间到救助者面前。对待需要帮助的职工,工会做到了四个一样。即领导干部和职工一个样;职工和家属一个样;退休、内退和在岗职工一个样;帮忙和求助的一个样。今年,工会对职工情况登记造册,已建立了各类职工档案××类。

今年,工会走访看望慰问病号、特困户、离退、内退人员××*多人次。帮助料理丧事××余次。组织开展了“为特困职工奉献真心”捐款活动,建立了机关特困基金。工会主席几乎走遍了大小医院、殡仪馆,把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了每一个职工面前,使工会成为职工可信赖、可依靠的真正“娘家”。工会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在潜移默化中调动了公司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激励和教育职工的目的,使广大职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和重视。

四、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活动

(一)加强员工学习

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拓宽公司员工的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培育良好的个性和品质,在公司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年*月,工会组织花费××*元筹建了职工图书室,可容纳××*人同时看书,职工图书室共购进图书××*册,包括××*方面的内容,购近的这些图书共花费××*元,职工图书室实行藏、阅、借一体化的全开架管理模式。通过创办职工图书室,使公司内部创造了良好的图书氛围,形成广大员工爱读书、爱学习、爱生活、爱企业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广大员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

(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1、工会组织坚持把理论武装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每个星期都要组织员工代表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学习,每课时不少于××小时,并以此引导和带动广大员工的学习。公司通过组织外出培训、举办公司内部学习班、召开交流会、论文评选等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今年共先后组织外派学习××*余人次,聘请专家讲课××*场次,组织公司内部学习班××场次培训人员达××××人次。通过这些积极有效的工作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

2、用先进事迹激励人。工会将公司内部的优秀员工事迹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对公司涌现出的“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模××*、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等××*位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学习集团劳模,争做企业创新明星的主题活动,今年共组织了××场演讲比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以反面典型警示人。对广大员工和干部进行反腐败教育,通过廉政戒勉谈话、观看电教片、听报告、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学习讨论、剖析案件等有效形式,在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线。

(三)关心职工生活

工会针对一些边远井站读书难、看报难、信息闭塞等问题,为边远站点员工购买了哲学、历史、计算机学习等××类百套书籍和光盘;为两个工区建立起了“员工活动中心”,每年还组织一线员工外出疗养,对员工个人或家里遇到困难,各级工会也做到了家必访、苦必问、难必帮,为一线井站购置了电视、vcd、健身器、厨房用具等设备,营造出健康工作、快乐生活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健身总动员工程。先后建成投用小区阳光球场、职工体育馆。定期组织开展各种球类、棋类、长跑体育赛事和文艺专场、节日庆典,大力扶持群众性协会,成立了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计算机等12个协会。在今年共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庆典型活动××*余场次,参加群众上万人次。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员工的业余生活。

五、在工作中的认识

在今年的工作中,公 司工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些其它部门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工会工作无关紧要,没有从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个别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存在着认识问题,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会将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入手。一要提高工会干部的认识,引导个别工会干部充分认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会意识,自觉依法履行《工会法》的有关规定。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2

1.签订资金安全承诺书,明确资金管理责任。二至三月组织分公司经理、总会计师向省公司,片区、库站负责人向分公司签订了2020年度“资金安全承诺书”,共计签订1103份,承诺书的签订明确了各层级资金管理和操作人员资金管理责任,提高了全员的资金安全防范意识。

2.逐站更新《资金安全运营方案》,制定资金安全应急预案。3月指导各分公司加油站针对本站的资金量、地理位置、人员构成和收款方式制定具体的《资金安全运营方案》,形成本站的资金安全应急预案,有效防范了资金安全风险事件。

3.持续推进往来管理动态化。为了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清理长期无动态挂账的往来款项,2020年上半年核销5万元以下应收账款35笔,32万元;清回帐销案存应收款项16.6万元,已全部入账;收集并核销资料128.38万元,为完成2020年两金压减任务奠定了基础。

4.坚持使用系统开展库存盘点工作,规范库存商品管理。上半年通过HOS系统对各分公司的库存油品进行全面盘点,针对发现的问题向各职能处室发出督办通知,与职能处室共同督促分公司认真开展整改工作。

5.针对非油品库存盘点,创新工作思路,采用价值盘点结合实物盘点的方法,有效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盘点工作,有效杜绝了大额赊销、负毛利、库存结构不合理等不规范现象。1-10月通过价值盘点发现纠正负毛利行为2269起,追责8人,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发现赊销两起,已移交公司纪委;发现短库行为1起,正在督办。

6.开展票据池业务,获利1587万元。1-10月共计贴现票据1304张,29.12亿元,减少利息支出690.67万元,根据资金部《关于加大对外结算开票力度及优化调整票据池业务奖励政策的通知》精神,2020年12月预兑现其他业务收入896.67万元。

7.完成了延安、渭南公司提质增效专项调研工作,针对延安和渭南公司提质增效专项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查找问题成因,制定工作措施,形成调研报告,经公司领导审阅同意后,与延安公司进行了现场交流,督促延安公司落实提质增效专项工作目标。

8.组织开展非油商品半年专项盘点。主要核实非油商品(含润滑油)账实是否相符;检查非油商品是否存在赊销的行为;检查是否存在临期或已过期非油商品;重点盘点昆仑好客分公司和各分公司中转仓帐实是否相符。

9.持续推进两金压减工作。通过严格落实“两金”压减主体责任,加大请收往来款项,明确了各分公司年度清收、清理应收款项的目标任务;合理调控库存,降低存货风险,油品库存要控制在8亿元内,优化非油商品配置,减少库存占用,清理无周转库存,非油库存要控制在1.2亿元内.截止目前已完成2020年应收款项压减任务,完成率是121%。

10.完成了“一难三堵”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优化预算、明晰事权、压减层级、缩短流程、简化审批、强化辅导、明确责任,加快单据流转,提高报账速度,解决基层费用报销“报账难”的问题;通过优化加油站排班,错峰交接班、优化店面陈列、升级或配备办公设备、改进发票系统运维模式、强化培训辅导,加快“开票、收款和充值”作业速度,提升客户体验度,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11.完成了“营业网点现金缴存方案”、“资金资产法人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处置方案”和“关于落实集团公司推进产融结合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下发分公司执行,截止10月末,减少上门收款费用支出313万元。

12.完成了产融结合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推进产融结合工作,依托双方优势,提升“中国石油”品牌价值,构建互惠共赢的销售模式,加深公司与昆仑租赁、昆仑信托和昆仑银行的合作,多次与中油资本单位进行会谈,就融资支持、客户共享、业务互通等13个方面开展合作,制定了详细的落实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止6月末产融结合创效1587万,办理信用卡2000张。

13.完成日常工作,包括:每日资金计划审批、往来业务指导、资金管理业务指导、库存盘点业务指导、分公司月度利息计算等。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3

一、合同谈判及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1、项目谈判工作

20__年11月,项目部就尼日尔沙漠运输服务与项目公司正式开始商务谈判。

尼日尔沙漠运输项目商务谈判是整个项目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合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运行的成败。整个项目谈判从开始至签署合同备忘历时6个月到最终8月签订合同历时8个月。

由于尼日尔国家交通运输业落后,物资紧缺,物价不稳,在尼日尔进行运输作业一般无标准依据可询,再者,境外作业的成本构成不同于本土作业。对于首次出境作业,我们缺少国际化作业综合成本的测算依据;缺少对各种作业风险预测的足够依据;缺少境外作业“HSE”成本测算依据;缺少对国外项目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甲方对运输行业又十分陌生,对于很多成本费用的构成部分不予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很难就合同达成一致意见。

为确保项目成功及甲方认可,在谈判过程中,项目部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向GWDC,CNLC、CPTDC、BGP等集团公司较早进入海外市场作业的单位请教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化作业综合成本构成、公共费用标准;另一方面在公司、沙运司的协调和指导下积极与甲方及甲方总部CNODC领导进行沟通,对沙漠运输的特殊性、艰苦性、综合性作大量的解释说明工作。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学习进一步完善我方作业成本依据保障合同收益的合理性,通过完整的依据,逐步促使甲方认可,保障项目收益。

2、完成与中技开的合作协议、为出境作业创作条件

按照国家规定,国内企业在境外承揽工程、进行工程施工必须具备商务部注册核准的经营许可还必须获得集团公司批准,按此规定,运输公司不具备境外作业资质。参照其他出境作业队伍经验,如在短时间内实现境外作业目的,必须挂靠一家具备境外经营资质的企业,并借助其名义在境外注册公司从而达到合法经营的目的。通过CNODC建议,在公司、沙运司指导下,项目部积极与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联系就有关尼日尔项目合作一事进行谈判。20__年12月19日,与中技开签署尼日尔项目的合作协议。但两周后,中技开提出:由于国家清查境外挂名经营的企业,所以其要求由我公司自行办理出境作业事宜。为顺利解决出境作业问题,项目部与中技开主要领导进行沟通,为规避清查,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在维持双方已经达成的原有协议的基础上增加双方共同管理项目的责任和义务,最终确定双方对尼日尔项目的合作,并签署项目合作补充协议。最终达成的合作协议即降低我方管理风险,又可以通过中技开了解境外项目运作规则并通过他们的参与有助于快速积累海外项目管理的经验。

二、项目运行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1、运输生产经营情况

尼日尔项目部现有生产设备 台,其中运输车辆 台、特种机具 台、生产保障车辆 台。现场中方人员 人,当地员工 人。截至20__年 月 日,历时 天,累计运输

车次,运输货物

吨,货物周转量

吨公里,圆满完成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下达的SAHA-1井井队设备搬迁任务。截至20__年 月 日,累计完成运输车次 车次,货运量

吨,货物周转量

吨公里。截至 月 日实现收入

美元,其中设备动员费

美元,人员动员费用和一次性支付费用

美元;运输收入

美元。

2、理清工作思路、围绕国际化作业要求,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及机构设置

20__年4月20日,沙漠运输国内物资设备从新疆库尔勒起运,首批赴尼人员于5月9日启程赶赴尼亚美,项目工作正式启动。

针对项目实际作业需要,本着对项目运行的有效组织管理,项目部组建了生产运行部、技术装备部、尼亚美办事处三个部门,并细化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及目标要求。同时,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结合运输工作特点制定了项目部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生产运行部工作职责;技术装备部工作职责;尼亚美办事处工作职责;运输车队队长岗位职责;沙漠运输安全保障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27条涉及生产、安全、设备、生活后勤、人员外事纪律等岗位责任制及规章制度。通过对这些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学习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流程,理顺与甲方的工作衔接。

3、围绕国际化作业“HSE”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根据CNODC海外作业“HSE”管理体系要求及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现场作业“HSE”政策,项目部建立和完善了“HSE”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及应急救援预案。将“HSE”分级管理体系与项目部基层、班组建设相联系,加强人员自我安全意识的培训及风险识别,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氛围。

项目部结合野外作业特点、气候特点、人员自救需要、野外作业

环境保护等要求,制定了车辆“HSE”配置标准,并将此作为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的一部分严格执行。同时对放行车辆严格按编队进行调度运行,将该要求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并以此强化员工团队协作意识。为了确保通讯畅通,有效处理突发事件,项目部对每一名上岗员工进行GPS和通讯设施的使用培训。

尼日尔地处撒哈拉沙漠以南是疟疾、伤寒、艾滋病高发病区,项目部组织员工对中暑、疟疾、伤寒、艾滋病等疾病预防常识进行不间断地学习并强化野外自救知识的教育。

4、适应国际化作业需要,探索和完善员工“属地化”管理

按照CNODC海外作业管理要求及降低人员作业成本和中方人员风险,中方员工的主要工作以管理工作及关键操作岗位为主。由此,为满足生产作业及生活服务要求,必须在当地聘用一定数量的员工(项目部当地员工雇佣数量50人)。

尼日尔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当地人员受教育程度很低,缺乏作业所需的合格劳动力,人力资源环境恶劣,而中方人员与当地人员语言交流又存在很大障碍。其次尼日尔国家虽然极端贫穷但受法国文化影响,其法律法规较为健全。当地员工对于获得的一份工作并不十分珍惜,在尼的中资机构时有发生当地员工罢工事件。

针对以上情况项目部通过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项目公司在积极汲取其他中资机构与尼日尔当地员工劳资纠纷教训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和探讨关于当地员工管理的有效办法。进一步了解尼日尔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筹划当地员工管理措施。为防止与当地员工发生劳资纠纷及罢工事件,公司委托尼日尔当地人力资源公司管理当地员工,采取第三方对员工实施管理。避免与当地员工发生直接劳资冲突,保障作业安全。

5、严密组织、合理筹划,全力完成车辆动迁工作

尼日尔地处西非内陆,无海岸线,所有沙漠设备及物资必须经由第三国过境。从最近的港口至生产作业基地共计1900余公里。而此次设备动迁正逢雨季,为确保设备陆路动迁安全顺利,项目部首批赴尼日尔人员积极与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及经济商务参赞处协调并在其帮助下顺利办理了中方人员的尼日尔驾驶执照及国际驾驶执照。

为做好首批车辆动迁工作,项目部结合当地气候、路况等客观条件在设备动迁前制定周密的动迁方案及动迁应急预案,并组织所有参加此次设备动迁的中方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设备动迁全过程风险识别、安全行车要领及应急预案演练。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对此次设备动迁方案及应急预案给予了充分指导和全力支持,并得到了中国驻(贝宁)经济商务参赞处的积极协助。同时与货运方对整个动迁计划进行全面沟通,并对此次车辆动迁所涉及武装护卫、海关押运作了详细的部署及衔接。经过7天连续运行全部车辆及参加车辆动迁的所有中方人员于6月24日从Cotonou起程,于6月30日安全抵达尼日尔Agadez基地。

6、积极配合、主动联系,加快设备投产

因国内配套物资设备尚未到达尼日尔,先期抵达尼日尔的车辆配置尚不完整,另一方面由于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方面原因,对于沙漠运输服务合同还没有最终确认,由此造成设备到达尼日尔而不能及时验收。为促使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尽快完成对设备的验收及设备投产,项目部主动与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沟通,向其提出沙漠运输作业计划、运输保障整体运行方案及运行实施时间,并主动承担甲方基地筹建工作,催促其早日验收设备,以便设备尽早投产。7月5日,对我方人员开始计算日费。7月9日,对车辆进行验收投产并开始计算日费。

7、克服困难、合理组织,加快运输周转,按时完成井队设备搬迁任务

由于CNODC总部干涉,对原计划沙漠车辆配置方案进行变动,由此造成车辆运力结构不合理。再加上7、8、9三个月正逢雨季,在从Agadez基地至SAHA-1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井430公里运输途中途径五条季节河,雨季期间季节河时常泛滥,而按照CNODC总部及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要求10月初必须开钻。受贝宁国庆节假日影响,井队物资设备在科托努港滞留近10天延迟至8月中旬井队物资陆续抵达Agadez基地。在所有井队物资中,需要用30吨沙漠车承运的设备、物资共计40车次,正常情况下30吨卡车往返一趟需要4天时间。2台30吨沙漠车完成所有大件运输至少所需80天。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运力结构不合理、雨季对运输作业影响、人员对气候的不适应等多方面因素,为加快运输周转,确保按时完成搬迁,项目部在着重强化人员安全、确保中方人员野外作业安全的同时,合理调配车辆、搭配货物、编队运行。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要求各运输分队按时运行,严格控制车速,确保车辆及货物安全,并牢固树立设备安全是人员安全的前提和保障,是按时完成运输任务的前提和保障。

为加快30吨大车运行效率,经过于甲方协商,再不影响车辆日费收入的情况下,对30吨沙漠车配置2名司机,同时加强武装押运护送,做到人停车不停。在经过紧张的45天搬迁作业,于9月30日完成井队已有物资设备的搬迁任务。

8、加强财务管理、确保收益安全

尼日尔国家的投资环境差,税法比较严格(很多税以代扣代缴方式完成),项目公司与尼日尔国家的《石油勘探协议》签订的条款对部分税赋的免除不是十分明晰,有些优惠政策存在“各自表述”并没有争取到位。当地的政府官员十分腐败。当地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是很高,但税务部门有针对性的检查却十分严格。

9月18日—9月26日,中技开总部财务处张立处长及运保部财务部刘远锐经理到尼亚美就项目部纳税筹划、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了指导。在此期间,与当地

会计师事务所就财务、税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更深入的理解,以此提出一系列纳税管理方案,确保项目收益的安全。同时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签订税务合同,以适应当地会计体系要求。并对项目部财务收支管理、内控管理进行进一步完善细化。9、加强交流、促进互信、积极宣传“中国石油运输”、创造和谐工作氛围

尼日尔项目的实施是集团公司在非洲能源战略的需要,更得益于运输公司近几年跨跃式的发展。尼日尔项目也是我们首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作业的第一个海外生产项目,与中石油其他海外作业单位相比,我们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软实力方面。如:“HSE”管理、涉外商务管理、外方人事管理、符合国际化作业要求的标准化等。自项目运行以来,我们在发挥自身运输管理优势的同时积极与中油东方物探公司、中油长城钻井公司、中油测井公司、中油技术开发公司进行沟通联系,从他们对海外项目的运行组织及管理规范上汲取经验,并且按要求定期向中国驻(尼日尔)经参处汇报我方工作动态及人员动态,也通过他们的指导及建议做好项目外事管理工作。同时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机会向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大使、参赞介绍情况,介绍中国石油运输,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互信,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10、加强基层建设、树立团队意识,创造良好工作风尚

尼日尔项目是集团公司海外勘探项目中最艰苦的项目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对中方人员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困难。

项目运行伊始,成立尼日尔项目部党支部,支部工作重点将基层建设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将基层建设与生产运行管理相结合,将基层建设与生活管理相结合,加强员工学习、统一队伍思想、提高员工对海外作业的认识。在重大生产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敢于面对困难,团结互助,创造良好的工作风尚。

三、项目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适应国际化要求的“HSE”体系的完善及对员工“HSE”培训

“HSE”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面对国际化竞争中“HSE壁垒”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在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HSE”管理工作时,我们明显地认识到我们“HSE”管理工作上的差距。与国际化作业“HSE”要求相比较,“HSE”管理体系管理机制亟待改进和完善。全员化、普遍化、系统化的“HSE”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后勤保障体系的完善

后勤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作,其涉及财务支付、国际贸易、技术支持等众多因素制约。与国内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及充沛的物资支持相比,海外作业面临非常严重的后勤保障困难。由于沙漠设备装备的特殊性,市场资源局限性,供应渠道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后勤保障的风险和难度。由此将对项目运行会形成极大的制约、被动。

3、合同的管理和执行

尼日尔项目运行以来,在合同的全面履约问题上与项目公司产生一些分歧。项目公司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由此对我方形成潜在风险。

四、20__年工作思路

认真总结20__年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质量安全环保是第一责任,基层基础建设是第一关键”的思想,紧密围绕尼日尔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增进与项目公司的友谊和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与国际运输市场接轨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预案,强化生产组织,强化安全环保工作,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确保人身财产和生产安全。为明年的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积极拓展市场领域和市场空间,努力开创团结奋进的工作新局面,为发展公司的跨国运输事业、为促进集团公司尼日尔石油勘探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应有的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加快与国际接轨,大幅提升HSE管理水平

“HSE”是关系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HSE”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提高认识,把“HSE”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与项目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HSE”管理水平。把“HSE”工作融入到生产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完善“HSE”全员培训考核机制,提高全员“HSE”素质和技能,把提高员工的“HSE”意识、知识和技能贯穿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贯穿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完善“HSE”监督约束机制,增强“HSE”监督的权威性。坚持把刚性约束与柔性管理结合起来,打造沙运司海外“HSE”文化,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认真做好防恐安全工作,确保项目人员生命安全,加强安全信息收集和评估,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风险评价,完善预案,加强演习。

认真做好员工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利用已有资源,自力更生,保障生活供给,保障员工健康。

2、加强对国际业务管理的学习与交流,确保合同履约,防范经营风险

国际化业务的运行和管理是我们面对的一项新型业务,对国际化业务的管理不仅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还必须加强合同意识,提高业务人员对合同的理解及管理,保持与项目公司良好的沟通,保持与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良好的沟通,加强交流,确保合同完全履约,防范经营风险。

3、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作业保障能力,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撒哈拉沙漠是集团公司海外能源战略的重要区域,尼日尔石油勘探项目同样是集团公司定位为接替苏丹项目的战略区块。尼日尔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为我们业务的拓展提供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后勤保障力量,挖掘供应资源,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提高设备完好率,为进一步保障勘探生产和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条件。

加强员工服务理念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按照项目公司要求充分做好“HSE”管理工作,保障生产运行,按照尼日尔石油勘探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生产组织管理。

围绕勘探工作深入,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及专业化服务优势积极介入生活服务管理、井场施工、道路施工等专业化服务项目,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主动出击、积极联系,紧跟集团公司非洲石油勘探战略部署和中国政府对非洲国家援助项目,拓展市场空间。

4、加强基层建设、强化基础管理,打造“中国石油运输”国际形象

秉承“中国石油运输”优良传统,发扬“沙运精神”,加强党支部组织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六化”、“六统一”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的合作,积极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与使馆、经参处信息交流,展示“中国石油运输“新形象。

中国石油沙漠运输公司尼日尔项目部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官网17日消息,中石油前副董事长、总裁周吉平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央企业。中石油16日在京召开了干部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在会上宣布了对周吉平的任命,中石油前董事长,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吉平在会上表示,自己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担子重”、“责任大”,他将带领集团公司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周吉平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拥有近40年的石油行业工作经验,对陆上、海洋石油勘探非常了解,曾长期工作在中石油上游勘探开发和国际业务前沿。

他曾先后担任中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中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中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08年,其获聘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2011年11月担任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兼董事。2012年3月原董事长蒋洁敏因工作调动辞职,周吉平代行董事长的职权。

技术派 国际范儿

与蒋洁敏曾经从政、经济管理专业出身不同,周吉平几乎从未涉足政坛,勘探系物探专业和海洋地质构造专业毕业,属于油气开发的科班出身,可谓不折不扣的技术派。

中石油公布的周吉平简历显示,其担任的首个管理岗位是1996年11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其后,周吉平在中石油的勘探开发领域耕耘多年,直到2003年12月,他被聘为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跻身中石油最高管理层。

在中石油高层管理人员中,周吉平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显得比较特立独行。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当面对媒体时,他说话比较直接、语速较快。在一次股东大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走进会议室坐下后打量了一下桌子,脱口而出:“这桌子这么小啊!”与少言寡语、说话谨慎的蒋洁敏风格迥异。

据媒体印象,周吉平是一个纯粹的企业管理者。当蒋洁敏和周吉平一起接受采访时,蒋洁敏大多数时候只是讲战略层面的宏观上的内容,而周吉平则会对具体的企业治理、市场规律,以及能源发展等方面讲得比较详细。

除了是技术派,周吉平在中石油内部还属于少数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管理人员。“周总英语很好,与国外的官员、公司负责人说话都可以直接用英语。”中石油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周吉平一直负责国际业务,中石油很多“走出去”的策略都是由他制定的。

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周吉平就是其中的关键人物。由于中俄两方的企业在价格方面迟迟不能达成共识,周吉平曾多次飞抵俄罗斯组织相关谈判。接近周吉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蒋洁敏辞任中石油董事长一职不会影响中俄能源合作,中俄合作近期将获重要进展。

施展拳脚 时间有限

在业内人士的眼里,周吉平是一个改革派,如果他正式接任中石油一把手,很有可能会继续推动中石油内部以及整个能源市场的改革。

周吉平曾对记者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在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市场化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当时,周吉平直言不讳地说:“根据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并未调整到位。”同时,他还表示,希望政府提高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并且将资源类的税费进行合并。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周吉平则公开表示,我国能源消耗巨大,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是各地出现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周吉平认为,国内应该加大天然气的开发,大规模提高天然气的产量。同时,还应该加强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尤其是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此外,还要加强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增加总长度。

中石油对未来“走出去”抱有更大的野心,其计划将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比例由目前约50%提至2020年的60%。而这些正是周吉平所擅长的国际合作领域,当他正式执掌中石油后,无疑会在海外开拓更多新领地。

可是,岁月不饶人。周吉平如今已经年满六十,按照惯例,副部级央企一把手退休的年龄通常为60岁,最迟不超过63岁,也就是说,周吉平即使成为央企一把手,也可能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施展拳脚。

中石油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按照周吉平的年龄,如果执掌中石油,也多半只是个过渡性的安排,两三年时间难以做出多大的改革。

曾经主管天然气业务 希望重塑能源市场

在此前召开的2013年国际石油技术会议上,周吉平曾代表中石油与多国石油巨头进行对话。

周吉平在“2013国际石油技术大会”说,随着世界能源供求格局的变化,天然气发展将迈入黄金期,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前,石油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革,未来中国天然气比重有望从目前的4%左右,大幅度提高到10%以上。与此同时,天然气发展速度加快,油气并举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

周吉平认为,世界能源供求格局出现新变化,油气供应西移、需求东移的大势悄然成型,天然气发展迈入黄金期,地缘政治格局、国际油价走势、页岩气开发、主要资源国和消费国政策取向出现新的调整变革。

传统化石能源仍将在未来长时期内占据主体能源地位,新能源的贡献率将逐步提高。

预计在本世纪中叶之前,石油天然气仍将是世界上利用规模最大、最安全的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占到近70%的比重,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油气比重上升,尤其是天然气的比重有望从目前的4%左右,大幅度提高到10%以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非化石能源开发受到广泛重视,并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望达到15%。

周吉平指出,近年来,席卷全球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热潮不断取得喜人成果,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非常规油气越来越成为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组成。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油气增长的潜力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依靠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提高常规油气资源采收率和加强现有成熟油田挖潜大有作为。目前,全球成熟油田的油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70%,常规油气资源的平均采收率仅为35%。

“天然气发展速度加快,油气并举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周吉平认为。他说,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其消费总量仍将有较大幅度增加,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能源的地位。天然气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中的绿色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且已呈现快速发展之势。预计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比2010年增加50%,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会超过25%。天然气资源非常充足,常规天然气储采比超过100年,非常规天然气储采比超过200年。

周吉平说,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带来两个启示,一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研判能源形势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是石油工业的生命力,进而带动全球能源格局的调整变化。第二,要树立“全球能源安全链”理念。当今世界,能源安全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事,供应安全与需求安全相互依赖、相互制衡,资源国、进口国、石油公司相互协同,形成了紧密的安全链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全局。

【相关链接】中石油历任一把手大盘点

王涛(1989年至1996年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后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顾问,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在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学习。

1950年任哈尔滨工农速成中学党总支部干事。

1952年在东北工学院干部补习班学习,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学习。

1953年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班学习。

1954年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学习,莫斯科石油学院地质勘探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

1963年任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勘探室、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实习员,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勘探室主任、院副总地质师。

1965年任大港油田副总指挥兼总地质师。

1970年任辽河石油勘探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兼总地质师。

1979年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珠江口筹建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兼临时党委书记。

1983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石油公司总经理。

1985年6月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8年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6年12月-1998年3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顾问。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6年至1998年,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

1961-1966年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习

1985-1988年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88-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其间:1989-1990年兼任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临时党委书记;1989-1990年兼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

1996-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8-1999年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9-2002年四川省委书记

2002-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2003-200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2007-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后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2007年10月,不再兼任公安部部长) 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

马富才(1998年至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后引咎辞职)

1965年8月至1970年7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专业学习。

1996年6月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6年11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6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

1997年7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8年4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1998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9年10月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董事长。

2004年4月因2003年12月23日重庆发生“12?23”川东井喷事故引咎辞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5年4月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副部长级).

2008年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二企业巡视组副组长。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已批准马富才引咎辞去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职务。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成品油行业;反行政垄断;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0-0075-04

一、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垄断与反垄断,是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石油工业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1998年3月的石油工业重组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大体完成了角色转变,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开展有序竞争,而且正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但是目前我国石油行业这种以黄河为界,三大石油公司三分天下的局面仍然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分割分治的市场结构的实质就是垄断企业凭借石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借行业规制之名,继续实施垄断行为,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方面设置障碍。

二、我国石油行业的现状及规制历史

1.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

2005年,中国汽、柴油的消费量分别达到4 842.1万吨和10967.7万吨,相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31.6%和55.6%,“十五”期间年均递增5.6%和9.2%。2006年全年成品油行业的营业利润率和净利率水平分别为0.64%和-1.66%。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国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505家,中石油、中石化全资和控股批发企业1 682家,占总数的67%;全国共有加油站9.5万座,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控股及特许加油站数量占加油站总数的51%。国内成品油市场依旧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主导,其他国有石油公司、民营企业、国际石油公司处于附属地位的格局。

2.我国石油行业的规制历史

基于石油资源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石油产业的自然垄断性特征,石油产业一直都是国家垄断或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但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石油产业的寡头垄断是一种行政垄断,其垄断地位是石油企业凭借其政府赋予的特殊权力获得的。行政垄断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计划经济的残留。要理解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问题,就要首先了解石油行业从计划经济时期到转轨时期的规制历史。借鉴杨嵘(2002)的划分,本文将我国石油行业的规制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时期(1949~1982年)

建国初期主管煤炭、电力、石油工业的是燃料工业部,燃料工业部下设石油管理总局。1955年,一届人大会议撤消燃料工业部,成立石油工业部,形成了在石油工业部领导下的石油管理局,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基本完备。

这个时期的石油产业管理体制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际形势相适应的。由于当时新中国石油工业落后、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示范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中央政府只能以高度集权的方式发展石油工业。

(2)“三分四统”体制下的寡头垄断时期(1982~1998年)

“三分四统”是指石油产业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化工)等实行上下游分割、海陆分家、内外贸分治管理的格局(杨嵘,2002)。

1982年和1983年,政府分别批准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SINOPEC),石油产业上下游分割、海陆分治的产业格局形成。1988年,石油部撤销,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同年,能源部成立,协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上游开采和生产建设。1993年,能源部撤销,上游陆上石油由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理,下游石油加工由中国石化总公司管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由海洋石油总公司管理,对外业务由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管理。

(3)新的寡头垄断时期(1998年至今)

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分别组建两大石油集团公司的决定,化学工业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政府职能合并,组建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并将化工部部属和两大集团下属的油气田、炼油、石油化工、化肥、化纤等石油化工企业以及石油公司和加油站分别组建成两个特大型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以及若干大型化肥、化工产品公司。2001年,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撤消。至此,石油产业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基本形成。

三、石油行业存在行政垄断的判断

与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不同,行政垄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垄断地位是政府部门以规章制度、行政命令的形式维持的。为了达到保护垄断行业的目的,政府部门对本不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实行准入限制;对不同企业实行歧视性对待;对公共资源实行垄断;用行政手段实行地区间的封锁等方式限制竞争。

1.国内成品油资源的统一配置是成品油行业行政垄断的基础

每年,发改委、国家经贸委以及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集团公司,根据各地区、各部提出的需求量,研究提出原油产量、加工量和资源配置量的指导性计划。计划由两大集团公司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发改委具体实施。对军队、农业、铁路、交通、民石油、外贸等部门按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年度成品油分配计划实行直供。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根据总量计划对成品油的进出口实行管制,发放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这种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的特点使得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了上游石油资源的配置,成为其行政垄断的基础。

2.成品油价格规制为石油集团的垄断提供了行政保护

零售价格是国家计委每月为各省公开确定汽油和柴油的零售指导价(中准价),两大集团公司可在“中准价”的5%范围内浮动确定本公司具体的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两大石油集团均是上调5%定价)。不属于两大集团公司的加油站也必须与两大集团公司的零售价保持一致。对于成品油批发价格,两大集团公司可以自行确定,但必须遵守国家计委关于批发价应低于本公司零售价5.5%的规定。

由此可见,成品油价格被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垄断集团公司控制。而且,依据“中准价”确定成品油的零售价只考虑了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而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变化。从而干扰了国内的能源供需关系,为两大石油集团的垄断提供了行政保护。

3.行业准入政策是两大石油集团利用行政手段限制竞争的表现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石油市场开放的标志性规章。然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行政垄断经营的政策环

境依然存在。

1999年5月国务院转发《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和《关于清理整顿成品油流通企业和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的实施意见》,规定了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全部交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单位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不得自销。

商务部出台的《成品油市场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从事成品油经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这要求经营者必须与成品油批发供应商签订相应的协议。然而,两大集团仍控制着成品油的调配和批发,民企还需要通过两大集团获得油源。而且,在商务部公布的申请条件中,“拥有不低于1万吨的成品油进口码头”和“拥有库容不低于5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这两项多数民营企业无法达到。

四、行政垄断对成品油行业的影响

由于其需求曲线就等于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因此垄断企业常常减少商品或服务的提供,使价格上升,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造成了需求不足,增加了全社会的福利损失。本文将在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框架下从产业层面上研究行业性行政垄断对成品油行业的影响。

1.行政垄断对成品油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

(1)成品油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产业市场结构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常用指标。一般地,集中度越高,大企业的市场支配势力越大,市场竞争程度越低。本文在考察中国成品油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时,主要利用各石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职工人数等指标(见表1)。

用表2的成品油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指标CR4、CR8与植草益的行业集中度标准对照(极高寡占型CR4>70%;高、中度寡占型40%<CR4<70%;低集中度竞争型20%<CR4<40%;分散集中型CR4<20%),成品油行业的炼油加工企业是一种分散集中型的市场结构。炼油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替代性很强,产品的差异性小,这些决定了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状态。

所以,虽然重组后石油行业集团公司层面上,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下游分割、海陆分制、产销分割、内外贸分割。但是成品油炼油加工企业层面的市场集中度却很低,表现为低集中度与规模不经济并存。

(2)成品油行业规模水平的国际比较

市场集中度指标主要反映了成品油行业内企业规模的差异度,但是不能反映企业规模的绝对水平。企业的绝对规模水平也是反映市场集中度的重要指标。由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均是上下游一体化的集团公司,产品繁多且结构复杂,无法确定一个总的MES作为比较的依据。下面利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分析我国成品油行业的规模水平(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原油产量和炼制能力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规模接近,但是其油品销售量、总收入、总资产及人均收入和人均资产却大大低于国际水平,说明成品油产业总体上也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

我国目前成品油产业的经营效率低下并不完全是由于产业组织理论所阐释的规模不经济,而主要是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这些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影响国家石油产业政策的制定。也就是说,中国石油产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三大石油集团公司的巨大规模也不是由规模收益长期积累转化而来,而是通过行政垄断权力获得的,从而巨大的企业规模也就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

(3)成品油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所谓进入壁垒,就是妨碍其他企业(新企业或已存在的企业)进入的因素(于立,1996)。市场进入壁垒越高,企业的市场进入率就越低,容易保持较高集中度。本文主要探究进入壁垒中的政策性壁垒、规模经济壁垒、资金壁垒。

政策性壁垒方面,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对石油产业实行特许经营,禁止特许以外的企业进入石油产业。

规模经济壁垒方面,根据国外经验,年炼油能力在250万吨才能达到起始规模经济效益,这就形成了规模经济壁垒。除非进入者实力强大,否则就难以跨越规模经济壁垒。

资金壁垒方面,石油加工业需要投巨资于炼油装置及其配套的发电及水处理装置。所以企业必须具有雄厚的资金和不断创新的技术,由此造成了巨额的资金壁垒。

除了上述对进入壁垒做出定性分析以外,还可以对进入壁垒进行定量测算。本文采用序数高度法来比较一些产业进入壁垒的高度,而不是测算其绝对值。这类方法中较常见的有两种:企业数目法和企业规模比值法。企业数目法就是根据产业内企业数目的多少来确定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高低。企业数量少的产业可能进入壁垒高,企业数量多的产业进入壁垒就低。企业规模比值法就是根据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该行业企业总数的比重来确定产业进入壁垒的高低。

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采用企业数目法还是企业规模比值法得出的结论,都表明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石油加工业都属于进入壁垒偏高的产业,这与前面对进入壁垒做出的定性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2.行政垄断对成品油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石油企业已经历了20多年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但其市场行为不论是从价格行为,还是从竞争行为上看,都存在政府行政力量干预的特点。

(1)价格行为分析

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国家计委规定汽、柴油销售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统一组织配送到基层零售单位,实行城乡统一价格,原则上一省一价。两个集团公司系统以外的加油站,包括外企加油站,都要按照中石油和中石化规定的零售价代销石油公司的成品油。

(2)竞争行为分析

1998年重组之后,虽然存在着三家大型石油公司,国内市场实际上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割垄断的格局。两大集团公司“南北分治”后,虽然国家明确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石油市场,不搞市场分割,但由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在客观上形成了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性石油市场。

3.行政垄断对成品油市场绩效影响的分析

根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按照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石油炼制能力和油品销售量六项指标所做的世界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重组前(1996)年中石油排名第15位,中石化榜上无名;考虑2005年国际石油公司并购后的综合排名情况,中石油可列第8位,中石化可列第29位,说明两大石油公司实力有所增强。但是从经营指标的对比看,2005年中石油的净利润率只有0.17%,人均净利润只有350美元;中石化的总资产利润率为0.38%,人均利润只有163美元。相比之下,综合排名与中石油相近的BP阿莫科公司的总资产利润率为3.8%,人均利润3.26万美元;雪佛龙公司的相应指标分别为3.7%和3.26万美元;而与中石化实力相当的美国大陆石油公司的人均利润也有3万美元。

以上只是列举了两大石油集团在获利能力方面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差距。实际上,除中石油在石油产量方面,中石化在炼制能力方面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外,两大集团与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相比均有明显差距,上游成本和下游产品质量缺乏竞争优势,炼化企业的规模效益、销售体系效率也较为低下。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成品油产业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产业层面上的分割分治及垄断经营,以及企业层面上的低集中度与规模不经济,同时还存在着较高的进入壁垒,但却没有形成国外石油企业那种既具有垄断结构,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既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竞争活力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必须首先打破成品油行业的行政垄断。

五、打破成品油行业行政垄断与促进竞争的对策

行政垄断是以企业的高成本和行业低效率为代价的,不能产生新的社会资源,只是重新转移了社会财富。所以必须打破这种行政垄断,制止这种攫取社会资源的行为。由于石油行业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领域,反行政垄断就必然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1.实现政企分开,区分政府的规制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职能

政企不分是行政垄断的根源。反行政垄断就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取消政府对所属企业的各种补贴(包括明补和暗补)。限期改造公营机构,使之公司化和企业化。

然而,有效的政企分开不仅要求把政府职能从企业中剥离出去,而且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分离,主要是政府作为规制者、监管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三个职能的分离。成立中国石油产业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应直接向石油产业管理部门的负责,独立行使监管职能,以国家最高利益为准则,贯彻执行和监督实施该部门颁布的方针、政策。

2.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成品油企业

石油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是石油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石油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汽、柴油零售领域,应该取消对外资的多数股权限制,以逐步增加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零售领域所面临的竞争。在批发领域,应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允许国际石油公司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参股。在炼油领域,也应对中外投资者开放,允许他们改造和新建炼油厂。

3.区分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重新界定规制的内容和范围

外国石油企业的规制都是在正确区分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美国、阿根廷、英国都只对石油产业具有垄断性的石油管道和天然气配售系统进行规制,而对于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价格和进出口方面不予管制。

因此,必须重新界定政府规制的内容和范围,对于竞争性业务,政府应放松进入壁垒,允许多家新企业进入,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而对于垄断性业务,控制新企业进入这些企业领域,避免多家企业进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6

李华林出生于1962年10月24日。1979年夏天,17岁的李华林(其籍贯显示为河南南阳)离开了湖北天门前往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南石油学院,入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1983年7月,21岁的李华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李华林进入了原石油部开发局,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国家部委干部,工作至1987年3月。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期间,石油工业部被撤销,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李华林的身份变更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发生产局副主任。小步行进的李华林到了1988年12月,命运发生了改变。由于李华林文字功底扎实,做事勤奋,被领导赏识,调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办公厅秘书处。

1988年12月至1992年3月,李华林担任办公室秘书、副处级秘书。在此期间,李华林成为了的秘书。而所读专业与李华林的专业均为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两人无疑拥有众多的共同语言。

到了1992年3月,李华林出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休斯顿办事处副主任,位于休斯顿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办事处,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石油体系与众多跨国油气技术公司、跨国油企联系的枢纽。李华林的师兄罗放所在的斯伦贝谢总部即位于休斯顿(1940年总部搬至休斯顿),而在那个时期斯伦贝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展开了更为密切的合作。

此后,李华林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上升一个台阶,1993年升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加拿大公司总经理、1995年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兼中油国际加拿大公司总经理,1997年担任中油哈萨克斯坦公司总经理。

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拆分之后,李华林的命运又发生了更大的转变。1999年9月,李华林出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随后担任了深圳石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其后,李华林全面执掌香港有限公司,并长期担任香港上市公司昆仑能源董事局主席,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李华林的秘书身份,也为其后来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圈层。从公开的报道中可以看到,李华林与同样担任过秘书的原四川省委常委、秘书长郭永祥、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颇有交集,其与这两位高官分别出席过一些围绕中石油项目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四川以及海南当地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善于抓住机会的李华林,在各种关系网的支撑下,掌握了一座“石油帝国”。

1980年代末,之子周滨在高考之后,成绩并不理想,但李华林安排了成绩并不优异的周滨入读西南石油学院。周滨在结束西南石油大学的学业后,又顺利在1993年年初来到了休斯顿。此时,李华林还在担任休斯顿办事处副主任。

周滨在休斯顿就读之后,重心转入国内,并在2000年前后供职于斯伦贝谢中国公司,担任工程师。与中国石油系统合作了几十年的斯伦贝谢,也招募了诸多西南石油大学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罗放也是李华林和周滨的师兄。据此前媒体报道,周滨是之前被带走调查的四川神秘富豪吴兵所控制的中旭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此案亦被指与“中石油窝案”有关。

熟悉李华林的中石油内部人士坦言,如果李华林没有这层身份,单凭自己的能力,是很难获得上升的通道,而且在其执掌昆仑能源、深圳石油实业有限公司期间,其在人事安排上也刻意照顾了各种关系,从而为自己的仕途发展铺平了道路。

李华林执掌昆仑能源和深圳石油实业公司期间,其收入和权力让诸多老石油人不满。他利用执掌的昆仑能源的权力,从各处获得高额的收益。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石油;国内企业;发展;战略

一、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进程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工业逐渐形成了以跨国石油公司为核心的私营石油公司与国有石油公司两大阵营。80多年来,几经沧桑,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其没有国家石油公司。但当时,每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石油公司却有20-30家。在20世纪30-40年代,由于控制了墨西哥、委内瑞拉,特别是中东石油生产,形成了埃克森、壳牌、美孚、BP、雪佛龙、德士古、海湾等7家石油巨头,人称“石油七姐妹”。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除了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外,“石油七姐妹”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石油储量的82.8%,石油产量的58.7%,炼油能力的57.1%。

但这种情况没有保持多少年,以伊朗的石油国有化为标志,私有化的石油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以欧佩克为代表的生产/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赢得政治独立后,为取得经济独立,保证石油权益而大力推行石油工业国有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障国内石油安全,也纷纷成立国家石油公司,使国有和私有两大阵营比例发生重大变化。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东欧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绝大部分石油公司进行了私有化,仅保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但在规模上已经大不如从前。在这一时期,一批国家石油公司开始在国内积极同国外公司合作,在国外参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比如俄罗斯的前尤科斯公司,从该国石油公司中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并且开始进军国外。中国3家国有石油公司也都开始积极向国外拓展,不仅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行列,而且在世界石油50强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2006年度排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已经在销售额、资产总额和利润3个方面闯入前50名,其中:中国石油综合排名位居第7位,连续7年位居世界石油公司前十名;中国石化也排在第29位。

无论是私有石油公司还是国有石油公司,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拥有了巨额的资本和强大的技术能力,逐步积累了在世界不同地方勘探和开发的经验后,都开始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第一个开始进行跨国经营的是壳牌公司,20世纪初就把业务逐步向国外拓展,目前壳牌集团在120多个国家经营着1700多个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石油公司开始效仿壳牌,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不断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逐步形成跨国经营的石油公司。这期间,最有影响力的是埃克森与美孚合并,成为世界石油业的“龙头大哥”,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英国的BP先后兼并了美国的阿莫科、阿科及本国的伯马,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壳牌;美国的雪佛龙与德士古合并;法国的道达尔先后兼并了比利时的菲纳和本国的埃尔夫。这就形成了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康菲6家销售额100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石油巨头,形成了世界石油工业的新格局。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些石油公司的重组兼并,并非是各自企业经营不善,而是通过重组给投资者带来资本的增值,给新公司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轮重组兼并,这些超级巨头已经全部开始实施跨国经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际石油公司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总体情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特别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促使中国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以及中国成功加入WTO,使中国由全球潜在的大市场逐步变为现实的大市场,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虽很早就在中国开展业务,但真正取得进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其在华业务的进展情况与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2年至20世纪8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跨国石油公司主要是配合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技术的装置设备,同时从事对我国市场的初步分析研究。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建设中小型工贸企业,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设立代表处和办事处,不断壮大业务范围。

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中国入世前。这一阶段跨国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战略投资,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大中型项目增加,使中国在跨国公司经营中的地位迅速升级。

第四阶段:入世后至今。全世界各行业跨国公司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抢占发展先机,开始对其在国内投资的领域、项目、地点及组织管理机构展开全方位的整合,使其融入全球经营网络。

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经过几十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几乎都已在国内进行了投资布局。据统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几乎都已在我国投资建厂设点,有的公司在华业务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等世界石油巨头大多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在华拓展业务,投入了巨额资金。BP是目前在我国油气领域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累计投资总额已达45亿美元之巨。壳牌在我国石油勘探方面投资超过了6亿美元,总投资达17亿美元,拥有20家企业和40家加油站。巴斯夫已成为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国石化公司,拜耳和杜邦已分别在华投资31亿美元和5亿美元,各拥有12家和19家独资合资企业。

中国企业都应该铭记一个日子,2001年12月11日。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真正被置入了国际化经营的大格局之中,中国企业也迎来了世界的挑战。

三、“中国石油”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目标及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实力。资产总额1.54万亿元,营业收入上万亿元,利润总额、上缴税费都在19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占中央企业全部利润的20%,国内外油气总产量近1.9亿吨,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4亿吨/年,在国内上游领域居于主导地位,是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和供应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和供应企业之一,并具有强大的工程服务能力和施工建设能力,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24位,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就是这样一个被誉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2008年又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这就是2009年刚刚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奋斗目标。

2008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河北廊坊召开2008年工作会议,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同志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做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工作报告。提出了把中国石油建设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目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既具有国际能源公司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石油的特色。“能源”是产业特征定位,即从事能源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主要是以油气业务为主,有序发展新能源业务;“国际”是发展空间定位,即立足国内、全球化经营的企业,主要是资源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资本、技术、人才能生产要素以及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的国际化;“综合性”是业务领域定位,既包括油公司的业务,也包括工程技术服务、生产生活矿区服务等业务。

对具体业务的定位,提出要突出集中发展石油天然气业务,包括国内国际油气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销售与贸易等业务;协调发展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包括物探、钻井、测录试井、井下作业,装置检维修等业务;积极发展石油工程建设业务,包括油气田地面建设、炼化建设、管道建设和工程勘察设计等业务;有效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务;配套发展生活矿区服务业务;适度发展金融服务业务。

确定的目标是:经过5-8年努力,到2015年,形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总体架构:经济总量和效益持续增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谐企业建设全面推进,企业软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从这次中国石油确定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思路和奋斗目标来看,体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了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主要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这是中国石油实现发展的战略高度;二是加快发展主营业务,稳步发展相关业务,这是中国石油推进发展的有效措施;三是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发展效益,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与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与员工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这是中国石油在发展进程中认真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履行的义务。

从以上战略目标和措施来看,中国石油进军国际市场的策略是完全符合实际的,也完全符合全球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具有建设国际一流石油公司的鲜明特征:

第一,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将中国石油各项业务拓展海外。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石油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的现实选择,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在扩大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方面,中国石油把其作为国际化经营的龙头的支柱业务,加快发展和建设国外油气合作区,新建一批千万吨级油气田,实现规模化发展。立足现有资源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已开发油田的稳定生产,这种突出主营业务的特点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借鉴。

第二,紧跟世界跨国石油公司步伐,发展国际贸易抢占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是中国石油做大经营规模、提升保障能力的重要领域。中国石油以增强资源掌控能力和提高市场话语权为目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面向全球市场,稳步发展成熟业务,不断丰富贸易方式和手段,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力争在全球资源集散地和金融中心,形成集贸易、加工、仓储、运输于一体的区域性油气运营中心。就中国石油而言,把发展国际贸易纳入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彰显了建设国际能源公司的方向和决心。

第三,推进国际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协调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国际工程技术服务是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保障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业务。中国石油已经在物探、钻井、测录试井、工程建设等方面成功打入海外。大家熟知的铁人王进喜带领的大庆1205钻井队,目前就在苏丹打井。大庆油田螺旋杆泵凭借着完备的技术水平和优质的服务,抢占了印度尼西亚和苏丹一直被美国企业垄断的潜油泵市场,这种以技术和服务打拼市场的战略,必将成为中国石油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武器。

第四,搞好国内外合作,加强与石油巨头之间的合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对外合作长期处于被迫和不平等的状态。但即使这种不平等的合作,也极大地促进了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企业与国际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特别是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全球经济竞争中。实践证明,加强对外合作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石油在加强合作上,一方面立足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开辟国际市场,通过资源互换、战略联盟、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合作双赢。这种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理念,也越来越多被中国企业应用到国际发展战略中。

第五,以国际能源巨头管理水平为榜样,不断提高管理效力。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管理水平必须要达到国际高水平。中国石油通过多年的建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强化过程管理,在管理机制、管理体制、管理深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这一方面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调整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中国石油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意识。特别是推行内控体系建设,按照国际相关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定,使中国石油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四、国内企业必须要参与国际竞争

据有关专家测算,若美国经济年增长3%,中国年增长8%,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同;如果美国增长4%,中国增长7%,中国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有3次成功的经济追赶。因此,发展速度问题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勇于迎接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现跨越发展。

第一,加强对国际化经营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推进国际化经营,必须要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特别是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环境做好调查研究,在及时跟踪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前瞻性研究预测,深入剖析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结合实际,制定置身全球化经营之路。

第二,加快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向大型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二是企业的产品结构,要依靠科技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功能性;三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和各个国家经营法规运作,实现依法经营。

第三,积极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双赢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中成长壮大。首先,国内企业要牢固国内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避免互相过度竞争。其次,要采取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加强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又可以促进各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人最常讲的一句话是:“狼来了”。许多国人感到:中国企业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与优秀的跨国公司存在差距,狼吃羊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必定会在中国的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但是经过7年来的实践检验,“羊”没有被吃掉,而加入WTO,使国内的一些“羊”变成了“狼”。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公司,TCL收购汤姆逊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等等,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领域连续上演收购好戏,这些典型案例也拉开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序幕。“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种收购兼并的趋势必定会延续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中国企业站在全球化经营的高度上,勇于应对国际跨国公司的挑战,坚定闯入国际市场的信心,在未来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企业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4.

2、萧金成等.企业重组理论与实物[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张海韵.走向改革前沿[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邓荣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5、余良军.入世后行业走势及命运[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石油公司工作总结篇8

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盟友、俄石油总裁伊戈尔·谢钦签署扩大东西伯利亚上游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确定,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将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规模开发中鲍图奥滨等一批大型油气田。

合资公司成立后,还将联合收购并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有规模储量的油气田。其中,生产的石油除满足俄东部使用以外,还将通过俄远东原油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向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出口。

虽然俄罗斯仍贵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但面临着西西伯利亚油田逐渐老化的难题。另外,一旦美国利用自身的产量优势,一旦美国在供应端掌握话语权,将获得来自金融端和供应端两把“武器”影响市场。而现状是,俄罗斯在贸易领域仍深度依赖能源出口,其显然不希望重蹈2008年原油价格大跌造成对国内经济负面影响的覆辙。

因此,俄罗斯迫切需要更多地开发毗邻中国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亟需俄罗斯能源的中国自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核电

10月21日,英国政府与法国电力集团公司(法电集团)达成工程建设协议,后者将与法国阿海珐(Areva)核电集团以及中国两家核电企业合作,在英国西南部欣克利角兴建两台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EPR),投资总额约160亿英镑(约合260亿美元)。法电集团将持股45%至50%,阿海珐将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CGN)将共同持股约30%至40%。

而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访华之旅,也传达了英国张开双臂欢迎中国投资的信息。

巴西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区块拍卖会21日在巴西举行。这块被称作“天秤座”的油田距离海岸线170公里,区块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本次招标,有中石油和中海油参与的参股联合体赢得此次竞标。

参股联合体由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巴西分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五家公司组成,各公司在联合体中的股权依次为40%、20%、20%、10%、10%。

巴西石油所占份额最高,为40%,其中30%为巴西法律规定巴西石油必占份额。然而即便是这一结果,巴西民众不同意政府将国有石油资源交由外国公司来勘探,认为会使得“战略石油”私有化;他们也担心可能会将工作更多交由外包工人,导致自己失业。

此前中石化打算通过其与西班牙石油公司雷普索尔的合资公司参与竞标,但21日上午该公司宣布退出竞标,这也使得竞标结果不再有悬念。该区块预计可开采原油储量80亿至120亿桶,其石油预期储量相当于巴西全国已探明原油总储量的80%。

缅甸

10月20日,来自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在我国广西贵港市点燃,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全线贯通。至此,中缅线、中贵线与西气东输二线广南支干线在贵阳、贵港“胜利”会师。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管道沿线上亿民众将受益,每年可替代煤炭30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5283多万吨。

中缅天然气管道同时也结束了中国云南贵州两省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为促进西南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促进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敲定气价

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10月22日抵达北京,开始访华。随同总理访华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22日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俄气公司将在签署东线管道对华供气合同后立即同中国开始西线供气的谈判。

周吉平21日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米勒一行,双方达成共识,加快推进中俄天然气东线和西线合作项目。中俄两国公司打算于今年年底前签署东线管道对华供气合同,9月份签署文件时未解决的天然气价格公式现已敲定。

LNG

上一篇:开发公司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公司计量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