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4 18:34:33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1

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开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资源,拓展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把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引进课堂教学,筛选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教案,实施活动过程。比如,在教学《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待学生沉浸在母爱的回忆之中时,教师再饱含深情地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好吗?能给老师说说吗?”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深深的回忆,纷纷真诚地述说着父母对自己的感人故事。“是啊,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又爱自己的父母吗?”教师话锋一转就切入课题:“那谁来说说你平常是用怎样的行动来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又是怎样关心体贴他们的呢?”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欢快地自主发言,诉说着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幸福的喜悦。最终学生从中感悟出:关心体贴父母,应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让父母为自己少操心,能够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整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理论课,而应针对教学内容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二、活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思想品德教材中插入的一些事件、插图和场景,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在实际的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些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启发学生走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组织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自主阅读教材,设计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感受现实生活,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场景如下: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全家照,上课时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有关情况,讲述家庭生活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父爱、母爱的真诚和无私,并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父母如此关心我们,爱护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家庭,如何感恩父母,并以此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的至纯情感,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深恩。此外,教师还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生活教育资源,创设活生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劳动》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表意见,并且当堂决定开展班级爱惜粮食活动比赛。通过学生民主商议,设计活动步骤,制定比赛细则,再通过结对互评、板报宣传、广播站播放等形式,促使大多数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珍惜粮食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响应,学生不但在学校不乱扔馒头,乱泼饭菜,而且在家里也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

三、体验现实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多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以便日后适应社会,快乐生活。但现在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有的学生家长只看重书本知识和学生成绩,使分数成了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即使成绩很高,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仍然不会生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也是多彩的,生活的滋味不只是在书本上体味到的,学生还必须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要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只有将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并不是说我们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就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政治思想教育。因为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具体性等特点,但其中也含着一些消极的成分,所以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健康成长。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2

【关键词】: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中学阶段作为一个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就必将更多地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和中小学德育实践的需要。现代社会要求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我校作为自治区首批示范学校,并乘着定位天山区精品学校的发展契机,在一贯重视德育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如何让学校教育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回到人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中来,使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真正地成为人的精神变革、意义把握和生活实践的生活过程,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无悔的追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政治教学仅仅限于书本和教室中,这样单一、封闭的教学,使得我们无法打开学生学习的兴趣。说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的语言也很重要,我们总是认为思想政治教学中是无法融入幽默,对于政治问题,就一定要用严肃的字眼来表达,这样才让人觉得是对政治的尊重,可是我们总是遵循这样的传统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更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的知识点。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将现实生活的经验与教训融入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它的生活化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做到教学的生活化,研究生活化教学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要求。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呢?

一、.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含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

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施。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生活化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循环。“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课堂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形式情境,如播放录像、角色表演、演讲、辩论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操作要求为:(一)、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二)、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能)的欲望。(三)、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时,首先展示材料:2011年5月17日,高晓松醉酒驾驶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高晓松醉酒驾驶机动车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六个月拘役,罚款4000元。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司机醉驾将受刑罚,醉驾一律吊销驾照,醉驾罚款也将有所提高。然后提出问题,由同学们讨论:1、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让驾驶员遵守法律,使《道路交通安全法》落实到实处?

3、你觉得可以采用哪些好办法,让《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深入人心?通过讨论,形成共识:(1)生命健康权。(2)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做到执法必严。②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广大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支持和监督。(3)加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运用悬挂标语、展览图板、张贴挂图;赠送书籍、举办讲座、设立咨询台、出动宣传车、发出倡议书、手机短信、有奖调查问卷、农村喇叭等。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观察、分析社会的积极性,学生还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探究新知识,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深化了知识,加深了生活体验。

三、教学生活化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具体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例如,我在“善于与人交往”一课中,练习“微笑”交往、“礼貌”交往、不同场合的坐姿训练,学说生活中如何答谢感激的语言训练等,使“学、说、做”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动与练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也是取得成功的名片。通过在课堂上“学、说、做”的练习、表演、比赛、评价,学生获得成功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乐学。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问卷小调查”,让学生在采访调查中去践行文明交往行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学、说、做”,在实践中去发展能力,学会创新,去获得文明交往的成功体验。 转贴于

四、.目标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素材来源于学生学校生活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素材来源于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素材来源于学生社会生活。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不但将时间延长至课外,而且还将学生带进社会,领入生活。通过学生看一看、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周围社会大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针对当今社会上虚假的宣传广告,还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等等。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思想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五、生活化教学策略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的体验和困惑。在 “走进父母心灵”一课的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小组的学习探究、与父母冲突的表演、从认识到这种冲突是“爱”的冲突,到出谋划策解决爱的冲突的各种方法,以及到践行与父母的主动沟通等化解冲突行为的成功,使我看到,今天的学生是充满智慧、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在活动中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通过一年的实践,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给了我新的洗礼和体验,仅管要成功的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崇尚这样的课程改革,更崇尚这本新的思想品德教材,因为——教学生活化才是真正的教育!

六、将生活实践贯彻到底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必须设置生活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内化知识,并经过长期训练让这些好的行为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他们的人生中。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应该怎样孝敬父母。为了让学生知行统一,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每次外出、回家都要跟父母说一声,每天要帮父母干一件家务活,每周与父母谈一次心,并要求家长做好记录,每周一次反馈给我,装进学生的成长档案。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我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一些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生活经验。另外,以现代教学技术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也是行之有效地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还原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方便。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与生活画卷,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与思维空间,对学习教学内容起到很好的作用。

总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与社会、自然相融,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戴建华. “贴近生活 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5.07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3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对感恩的字面意思的理解。有学者从理论层面上定义。认为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首先,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古训,以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儒家要义,都包含着浓浓的感恩情结,体现着朴素的感恩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感恩被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和基础。其次,感恩体现一种自尊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来源于人的社会性。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千丝万缕的情愫之一便是恩情。“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接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由于思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感恩体现人与人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由于认识到索取与奉献的意义,我才成为人,当我开始报答时,我才成为人”。一个人富有感恩之心,懂得感恩,说明他能正确认识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个体的角色职责有自我意识,能体会个人存在的自尊以及对社会他人承担的责任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才能真正承担责任。另外,感恩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的积极情感体验。感恩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报恩、施恩行为相协调的过程。心存感恩会带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他人提供帮助者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和肯定,能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会强化施恩者的类似动机,做出更多更加积极的行动。另外,也能让感恩者产生美好和满足的情感,感恩可以让积极情感体验在施恩和受恩双方间产生良性正向的激励作用。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感恩,是缺乏修养的表现。是一种非健康人格支配下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而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物质欲望追求膨胀、情感趋于淡薄、性情日益浮躁,多数人感恩意识淡化,存在比较严重的感恩缺失危机。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多数惟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权益,不知责任,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感恩教育的缺位。尤其是作为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教育对感恩教育的缺失却是关键因素之一,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当前感恩意识比较乏的现实情况下,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我们有必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工作范畴,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同时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生活化的重要切入点,以此努力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可以说,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感恩教育,让人们“学会感恩,懂得关爱”,是学校德育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二、感恩教育契合德育的实践本质,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切入口

有学者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们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在遵循德育规律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并能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一种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具有情感性、生活化、实践性等特点。第一,感恩教育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体验,一般都能通过真人实例来实施教化,很容易激发受教育者的强烈共鸣,碰触到其内心深处,能否激发出人们心灵的阵阵涟漪是德育教化的关键,富有情感性的感恩教育就能较好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触动人们的灵魂,从而达到涤荡心扉、净化人们的心灵的作用。第二,“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养成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这些都是现实的感恩教育资源,感恩教育完全融合在受教育者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之中,来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这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第三,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道德从来就讲求知行合一,通过行动实践道德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感恩教育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抑或是社会对感恩教育都是通过具体实在的行动来体现、导引的,可以说感恩教育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教化。实践性的感恩教育契合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具有高度德育秉性的道德教育方式。

目前,传统的学校德育普遍存在工作的付出和成效之间大相径庭、德育的实效差强人意等问题。究其原委,主要是传统德育基于人是超验性、实体性的假设,比较理想化,讲究科学性,重视德育知识灌输,强调理论说教,轻情感交流,注重学校为德育主渠道,忽视德育的延伸面和长效机制,关注德育的终极目标,忽视德育过程性、体验性,也就是说把德育完全搞成上位道德规的灌输和说教,脱离了生活基础和实践,使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脱离,抽象的理论代替了不可言说的体验,机械的背诵挤占了充满激情和灵动的心灵空间。冷漠的禁行规则压抑了情感的交流和涌动的激情。这种不能引起共鸣,不能激发人们心灵振荡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一样迂腐可笑。”只有把道德教育的理性教化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回归到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使德育的过程生活化、实践化,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学起,反省独身,进而以小立大,推己及人,才能真正激发受教育者道德人格的生成和发展,培养出崇高的道德情操。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完全克服了纯理论的灌输和说教,真正在受教育者的现实遭遇、生活体验中予以潜移默化,从而使其道德教化入脑人心。加强感恩教育,其情感

性、生活化、实践性必然带来实效性,必将成为提升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三、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加强德育从感恩教育开始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通常人们认为,道德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个层面。我们也可以从3个层面来认识感恩教育:首先,认知层次主要指受教育者能感知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能予以肯定。也就是说存在感恩意识,能意识到受到恩惠并认同,其次,情感层次是在知恩的基础上,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的情感需求和愿望,这个层面是把对感受恩情的认识转化为回报恩情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认识,最后,实践层次就是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恩情的愿望上升为报恩的行为,以至在正强化作用下产生施恩行为,并形成固化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感恩行为。因而,加强感恩教育至少应从3个方面来努力,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1 环境熏陶,渗透感恩意识,教会识恩知恩

应该说感恩的环境氛围无处不在,如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乃至大自然的赐予、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要想办法点拨学生,引导他们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让他们能感受到、知道“思”的存在,明白这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另外,我们还可通过在学校教育中积极营造感恩环境,来逐步渗透启迪感恩意识,如在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在学校班会、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文化节等集体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在特定纪念日、社团活动,先进典型人物专题报告演讲等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会学生能识恩、知恩。

2 循循诱导,培育感恩情怀,激发感恩体验。

在懂得什么是恩、能感受到恩惠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入诱导,使学生能在感受恩惠的基础上,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的冲动和愿望。“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把让自己受感动的事情写下来。采用在班级例会上宣读或在黑板报、张贴栏中刊出等方式来交流,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演讲、感恩征文等活动,以及组织观看优秀感人的影视作品等方式,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和体验冲动。

3 活动体验,实践感恩行为,形成感恩品质。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施感恩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让人们能知恩于心,报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并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比如引导学生主动为老师擦一次黑板、为父母洗一次脚、为长者让一次座,组织学生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农村劳动,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等。通过开展具体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感恩回报付出的快乐,学会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成为自然之举。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4

2017收看“七一”讲话心得感想【1】

近日,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20年来,“一国两制”在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我们必须要高举“一国两制”的旗帜,着力解决新的问题,实现中国梦,让香港各方面的事业取得更好发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20年前,香港在久别后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此香港走上了与母亲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实践告诉我们,“一国两制”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而且带给了香港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中国梦的奋斗努力,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门。我们不仅要把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好,也要把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建设的更好。

“欲求木之茂,必先固其根”,香港的发展必须首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一定要正确处理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一定要牢记,挑战中央权力,危害国家安全,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破坏的活动坚决不允许。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只有发展才能让香港更加繁荣,但发展需要坚持根本。香港特别行政区只有在秉持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各界的发展动力,与时俱进,积极作为,发挥优势作用,在与内地之间相傍相依,共同发展。让香港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中央“一国两制”的带领下再创辉煌,在实现中国梦的旅途中发挥作用。

香港只有固其根本才能茁长成长,我们期待香港能够突破瓶颈,解决问题,在中央的带领下,在于内地广泛的合作中再创辉煌。

2017收看“七一”讲话心得感想【2】

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1,习主席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所作的重要讲话,既是中央政府对香港人民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向世界表明自己处理国内事务的决心和态度。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我校与香港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2,主席的讲话让世人进一步理解了“一国两制”中包含的中国智慧,再次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讲话热切展望了在“一国两制”方针下香港更加发展繁荣的美好前景,对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3,习主席的讲话令人鼓舞,香港的回归后的繁荣令人振奋。这20年里,香港与祖国内陆优势互补,亲密互动,共同发展,用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使得这一政策得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深才能叶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珍惜祖国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融入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壮阔征程中。

4,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在香港的土地上就生生不息地居住着黄皮肤的中国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结束了由万里之外的伦敦任命的“总督”的历史,香港各界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自己的行政长官。这既让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了高度自治权,也使中央政府在实现国家统一时,完美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是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5,习主席重要讲话中的“四个始终”全面诠释了如何全面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使得香港特区更紧密、深入地与国家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我们坚信,在“一国两制”治理框架下,只要内地与香港齐心协力,砥砺前行,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无限美好!

6,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央政府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了香港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期待香港社会各界在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领导下,共同维护香港社会政治稳定,抓住机遇,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在参与、融入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再创新的更大的辉煌。

7,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要坚定不移地施行,不动摇,不改变。同时,“一国两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但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绝对的主权的事实永远都是不容改变的。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5

关键词:语文;生活教学;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下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对语文与生活关系的总结感悟:

一、语文课应回归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却不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引导,观察生活

教材中一些内容体现出的生活现象,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但他们或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所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留心去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对生活的理解。如《秋天的雨》一文,雨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秋天才会有变化。在课余生活中也可以指导学生抓住秋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秋的特点。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创设情景,再现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古代寓言《滥竽充数》时,把课文编排成小型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又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依据教材,体验生活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的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用。所以我在上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如当推销员、导游、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我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枇杷、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我们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与生活相连,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生活。

二、在生活中学语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就是检验学习的大考堂,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生活就是最大、最好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小学是人一生最初的学习阶段,是基础阶段,为了使“上层建筑”更稳定,必须打好基础。所以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为了生活而生活,教师也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应该时时刻刻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连,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社会中、家庭生活中。所以,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如何在校园里、社会中、家庭中学习语文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一点理解:

1.在校园集体生活中学习语文

校园生活可谓是小学生的第二“家庭”生活,这个大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同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争当学习的、卫生的、遵守纪律的小模范;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纪学生的帮助、对低年纪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之爱,从而也会因为喜爱老师而好好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爱自己,更学会“爱人”。教师可以选择以上任何一种“现象”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或者联系到课本上,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节课,通过学习这节课后,明白我们在遇到同类情况后应该怎么去做。这样的语文学习,更有意义,更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记录校园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能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2.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师要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如学了《三峡之秋》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如此丰富。

3.在家庭生活里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所以父母能对孩子起到更重要的示范作用。父母更应该在生活中处处引导小学生学习。例如,在假期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三峡旅游,看到真正的三峡,有助于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三峡之秋》,且可以让小学生用笔描述自己对三峡的的认识,写写自己旅游的心得,和课本对比一下,找找自己的特色或者不足。针对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可让孩子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然后父母提出自己的观点,慢慢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不仅扎实了孩子的语文功底,也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2]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6

高校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以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参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帮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薄弱,把国家、学校、社会上给予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高校贫困大学生领取补助根据评定的等级不同从而领取的补助金额也不同,有些学生没有领取到最多金额会怪怨老师做事不公,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实际情况,觉得所有的资助都得有自己的一份,丢掉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还有一些大学贫困生心理失衡,毕业之后好几年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按期偿还。目前贫困生的学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觉得国家、社会、学校很多资助都是理所应当,拿着补助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成谜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有些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学校以及社会上提供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生怕档案里留下自己曾接受过资助的相关信息,毕业之后不愿意回报母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

2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个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失衡、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2.1个人消极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困难原因主要有:孤儿、单亲、残疾、军烈属、重病、父母离异。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生活历经过磨难,有的甚至非常不幸,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大学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健康心理。

2.2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大多形成于家庭。在贫困大学生家庭中有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父母为生计忙碌奔波,有的还在外地务工,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关系较为陌生。子女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对父母的付出不能知恩。(2)父母本身的生活态度就存在着问题,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为社会的不公,政府的不作为。存在着仇富心理,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外界原因所致。(3)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

2.3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各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困难生认定、发放补助的种类和形式上,有的高校还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贫困大学生争取到了更多的资助。然而,物质资助并不是万能的,经济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资助的真正目的是要达到育人的目标。经济资助只是基础,是开展精神资助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支持,精神资助只能是空中楼阁。高校有关负责人不去给学生讲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的由来以及资助目标,一味地去追求受助学生的数量,受助学生获得的金额,导致贫困大学生觉得获得所有资助都是理所应当,进而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多路径探析

鉴于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单位来重点探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资助工作中不仅重物质资助,而且更加重视精神资助,在精神资助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最终实现贫困大学生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促进其健康成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上,进行了很多有意以的探索,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简单梳理,并结合个人的思考归纳如下,希望能对兄弟院校提供一些有效路径略做参考。

3.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由于经济的贫困以及家庭的变故致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要唤起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和带班辅导员们用真爱善行来唤起贫困大学生内心沉睡的意识。辅导员老师通过走访困难生、约谈困难生、和困难生交朋友等行动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予他们应有的平等与支持。“用真心来换真情”,学校老师通过人文关怀,使困难生放平心态,克服自卑心理,乐观面对生活,逐步培养起感恩意识。老师们用心与贫困大学生交流,讲解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来自父母、国家、学校、社会、同学的各种恩情,这样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最终使之内化为个人的健全人格。针对贫困大学生脆弱自卑的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每位贫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经常为贫困大学生举办心理讲座,对重点学生进行摸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

3.2组建义工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如何让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又能在精神上脱贫,并且养成感恩意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开展常规资助工作的同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坚守在资助岗位上的老师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为了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党委学工部专门组建了义工队,义工队所有组成人员都来自在库的困难生,组建义工队的目的是让贫困大学生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感恩,明白资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同时也使他们明白有些资助是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方才获得,这样便在贫困大学生中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也使他们懂得享受权利同时也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自2014年组建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主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技能培训、人文素养提升、心理疏导等成长成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感恩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实践平台。现将较有成效的一些感恩实践活动分类介绍如下:(1)开展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库困难生的自治组织,贫困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组织、个人对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以及开展组织各种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营造感恩氛围,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恩。义工队通过在库困难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来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义工队通过发起一些全校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弘扬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立信校园内举办的公益策划征集大赛,大赛在全校共收到策划案一百三十余份,总计参与人数四百余人,项目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环保、助老、扶幼、关爱身心健康、关心弱势群体等各个公益领域。通过贫困大学生自我组织的活动不仅在困难生群体中更在广大同学中以浓厚的知恩、感恩氛围感染、启发和教育学生。(2)搭建平台,筑起感恩回馈桥梁:有了知恩意识,下一步就需要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物资资助和参加多次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以后,主观上表现为愿意为学校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和有意以的事。这些贫困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散播自己所受的恩惠,传承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义工队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例如,义工队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义工队的成员都是学校在库困难生,他们通过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身体力行地来传承感恩、奉献爱心。爱心捐赠活动主要是在校内回收旧衣物,义工队的同学们把回收到的旧衣服用于帮助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还可以解决同学们旧衣服无处处理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助人的感恩环境。(3)回馈社会,增强报恩意识: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报恩,报恩不是简单狭隘的回报帮助自己的人,而是在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缺少回报的社会的平台与桥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组建义工队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回馈社会的桥梁,打破了以往资助工作中过多强调“给”的现象。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每年暑期都会开展支教活动,义工队的同学们秉承“助人自助,自立自强”组织宗旨,以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受资助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进行延续性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发展。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助人与自助的深刻内涵,使知恩、感恩、报恩在受助者承担的义务中具体化、实践化。

3.3以诚信教育来强化感恩意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由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著名教育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立,八十多年来学校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强化在校生的诚信教育,向社会输送了数十万合格的财经管理人才,对会计师的从业资格要求更为严格。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尤其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诚信教育来强化感恩意识,校资助中心专门为贫困大学生学生建立了受助档案和诚信档案,每学年都会审核一次,对不诚信的受助学生学校会适当减少或者取消其受助资格。这样的管理取得很好的效果,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毕业的困难大学生在社会上都没有不良得信用记录,曾经有过助学贷款的同学毕业后都能按期还贷。学校通过对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多种路径的探索,不仅成功帮助他们物质上脱了贫,更主要是增强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学校组建的义工队为贫困大学生更是搭建了多种回馈社会的平台与桥梁,学生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将爱传递了下去,从而塑造了他们的健全人格,促成其全面成长成才。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7

关键词:现象学教育学;儿童观;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4

当前的学校教育似乎已越来越偏离教育的本质。教育本应该是一件非常神圣庄严的事情,如今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大多数教育理论似乎总是以成人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生活的世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忽视了对孩子来说什么才是真正可以促进其发展的东西。

现象学教育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它不再像过去那样探究教育学普遍的规律,而是回到教育的起点,回归教育中最本真的问题,它更加注重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为我们破解当前学校教育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本文拟从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出发,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作初步探讨。

一、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观点

现象学是20 世纪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创立的。但真正的现象学教育学产生于20世纪40~70年代。马克斯・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书《儿童的秘密》《生活体验研究》等对理解和研究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强调教育理论必须注意时代的教育实践,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等现象学概念理论和实践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象学教育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直接经验,认为“现象的经验,所以现象学研究经验”经验来自于生活世界,所以你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教育的任务是根植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学生对成长、经验的获得。学生需要完成的是其自身对于生活以及社会的真实理解和感受,以生活为中心,理解生活,把握生活。

现象学教育学领域的知识是参与主体的个人生活经历及其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孩子、文本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马克斯・范梅南教授提出,教育学包括与孩子或学生相处时的区别善、恶的方式,教师的教育学方式和倾向对学生来说有着某种特定的个人意义。他认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就是要理解儿童的经历、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儿童的生活体验。同时,教师应该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具有教学机智。他还指出,儿童需要被认可,认可在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每个儿童都希望自己得到认可,他们通过别人的认可来了解自己。 范梅南将教育学的定义为:“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祖母与孙子女在一起的某种际遇”,即“一个成人和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之间的实际活动的关系”。“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教育学就存在于我们与孩子说话的情境中,教育学就存在于我们每天与孩子在一起的方式之中。”范梅南说:“教育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成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人) 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 李树英认为,现象学教育学有以下特点:①关注课堂的显性情况,更关注其隐性情况。②关注课堂里面的情况,更关注课堂之外学生的生活世界。③关注教孩子学习知识,更关注孩子学会生存。④关注教师的教育机智。⑤关注现象学的理论,更关注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的实践。

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教育学实际上是一门成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学生成长相关的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种新的思考教育学的方式,更加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教育反思。这种新的思考教育学的方式为教育者重新认识儿童、反省自身、理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从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出发,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我们必须要反思的。反思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儿童,即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儿童观。

1.现象学教育学下的儿童观:孩子们到底是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范梅南教授认为,“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他的这一儿童观,不同于西方历史上的原罪说和预成论,他更多的是用一种温情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生活的世界,他说:“今天的年轻一代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而支离破碎,意为不完整,不稳定。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思考一下,当今的孩子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心理学中将孩子生活的世界分为社会、家庭、学校、重要他人。首先,家庭结构变得更加不稳定,离婚已司空见惯;邻居们搬迁愈来愈频繁,且愈来愈缺乏邻里互帮的意识;学校少了人情味多了竞争性。同龄孩子搞起了对立的小帮派。其次,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视、报刊和其他的新闻媒介将性、暴力、、犯罪、战争、全球危机和冲突等很轻易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也就是范梅南教授所指出的“以消费为目的、以信息为基础、以广告做驱动的文化”使孩子与成人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信仰、价值观、、生活条件、理想和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变性、复杂性、多元性、支离破碎、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正是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让今天的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一个偶然经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一代通常必须期望早期压力和不成熟的期望做出回应,这种压力和期望来自与大人。”

2.现象学教育学下的教师角色:替代父母

与孩子密切相关的是父母和老师,重要他人。可是,在当今社会,许多儿童和青年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的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影响很少。“有工作的父母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处在不同分离阶段或破裂的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或对孩子缺少关心的单亲家庭;家庭暴力和对小孩的忽略;贫困不堪的邻里环境;酗酒和吸毒,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校的许多孩子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有许多孩子在各种各样的现代家庭环境中长大,家庭氛围稳定,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常常围绕在他们身旁,与他们进行十分有意义的分享行为和交互作用。尽管如此,这些孩子同样也生活在一个对人类的生存能力和地球的生存发生危机感和绝望的时代。”这正是孩子们生活的现状,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尽管父母亲对孩子的幸福和成长仍然承担着主要的责任,但实际上父母对孩子影响甚微,特别是隔代教养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10 年对中小学生在学校时间的调查: 小学生在学校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6 小时以下)的比例达 51.2%,初中生在学校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8小时以下)的比例达 46.3%,高中生在学校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8 小时以下)的比例达 86.4%。 孩子们在校时间如此长,在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在科技发达,经济发展迅速,不稳定的社会,孩子们甚至面临着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更大的压力和期望,他们必须主动认识到,他们必须对他们的生活作出积极的选择,更需要教师具有“替代父母关系”。

参考文献:

[1]刘 洁.“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7,(1).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8

关键词:课后延伸 环节 课外活动 合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37-01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往往重视了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而把课后的生活体验给忽视了。实际上,在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深化、体验,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有效的活动应该向课外延伸,需要将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让活动回归生活,回归社会。那么,如何做好课外延伸, 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和感悟的机会呢?

1 精心设计课后延伸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设计的好坏,学生是否感兴趣,直接关系到品德教学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所以,笔者总是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后延伸。例如:在教学《去秋游》一课后,在作业设计上,为了使学生化知为能,迁移应用。笔者让学生回家设计一个和家人秋游的计划并实施,然后我们交流秋游感受。通过感受秋天外出游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在教学《中秋与重阳》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利用所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等,举办一次小展览: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秋话团圆”、“探索月球奥秘”等。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渗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生活的甜蜜,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学习《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后,让学生带上钱去市场挑选一些自己需要的商品,并把自己在购物过程中作为一个小顾客的收获、注意事项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记录下来,带回学校进行汇报交流。这种课内外结合的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活动,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总之,笔者通过精心设计课后延伸环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品德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明白的一些道理,可以和各项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如在教学《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一课时,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制定本班的班级公约,并把公约抄写好,贴在墙报上鞭策全班同学把它当成一面镜子,随时对照自己的言行,看是否遵守了该规则。同时与班级管理结合,在班级实行,并定期进行总结评比,评出表现好的学生,在“雏鹰夺星评比”栏中给予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学校班级的规则,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愿意用规则来约束自己。有助于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再如,教学《校园铃声》一课时,使学生懂得了上课铃声响,赶快走进课堂,把书本摆整齐,专心上课。上课时我们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注意听,认真思考不分心,大胆发言。课间在做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同时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把课堂上学到的这些日常规范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认真落实,可以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更加轻松有效。

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宣传、社会服务是思品课外活动的又一内容。如学了《我们的社区》一课后,让学生调查公共设施遭破坏的情况,调查结果对他们触动很大,他们自发地组成了爱护公共设施宣传队,向行人讲解使用办法、宣传爱护公共设施的意义。再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教育学生关心他人,运用集体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 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校内外教育协调、互补

要使学生把思品课上所接受的道德观点消化并吸收,家长的配合时必不可少的。例如学完《爱清洁、讲卫生》后,要求学生每天早晚刷牙、洗脸,每周要洗一次澡,吃东西要洗干净,可这些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学生到底做不做就需要家长监督了,这时应与家长及时联系以便趁热打铁,使学生养成清洁的良好习惯。

针对小学生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例如针对学生乱花钱和盲目攀比的不良现象,除了在《家庭小账本》《钱该怎样花》的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 要合理消费,不向父母提不合理要求外,还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明白孩子随便花钱带来的危害,要求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孩子消费,不能随便给钱,更不能放任自流。这样家校齐抓共管,学生乱花钱和盲目攀比的不良习惯就会彻底改变。

上一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