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6 04:08:48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高校校医院;满意度;就医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156-04

Investig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operation situation of hospita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N Yin-xuan1 SHEN Ting1 RONG Xiao-chan1 XU Xiao-chan1 ZHANG Bi-xing1 TANG Qi-min1 LI Wen-yan1 SUN Jun-zhong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0,China;2.No.3 Department of Cadre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hospital,and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hospital medical treatment.Methods The data acquir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March the 1st to the 30th day 2016 in the five universities of Guangzhou City was analyzed to establish a service function analysis model of college hospitals.Results Many issues were found in the operation of college hospitals,including high misdiagnosis rate,to-be-improved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poor credibility etc..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aff skills training and provide adequate system guarantee ar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good operation of hospital.

[Key words]College hospital;Satisfaction degree;Hospitalize

高校是我国培养各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校医院又是这个阵地中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构,它为全体师生的疾病预防、诊疗服务,为学校的安全和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高校校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为师生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但随着校医院误诊病例不断被披露,大学生在校就医所遇到的医不对症、医生诊断率不高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对于当前形势,改革迫在眉睫[1-4]。本调查客观、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在校医院就医时对校医院的硬件质量、业务管理、服务态度、医术水平等多方面的满意情况,找出影响大学生在校医院就医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校医院的不足之处,以期对高校医疗服务和校医院的管理者提出合理的建议,促使大学校医院进一步优化,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放心、舒适的就医环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结合定额抽样与方便抽样,选取广州市5所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华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华南农业大学(华农)、华南师范大学(华师)、广东工业大学(广工)。采取偶遇原则发放问卷。发放问卷前确认被调查者为本校学生且在半年之内曾在校医院就医。访问员还对调查者进行简单的检查,督促被访者将没有填写的题目补充完毕。根据样本量的估计,2016年3月1~30日在每所高校中抽取160人为样本。收回问卷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44份,有效率93%;满足建立总体模型和进行分组比较研究的样本量需要。对744个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 Alpha系数为0.905,数据具有较好信度。

1.2研究方法

鉴于调查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其问卷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分析直接决定该研究结果和科学性[5-6],本研究成立问卷设计研究小组7人,严格按照问卷设计方法和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再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具体研究过程见图1。

1.3样本结构特征

样本结构采用SPSS软件对合格问卷录入统计,统计后的样本结构特征如下。性别结构:问卷实际调查五所高校753人,男生380人,女生358人,15名被访者未透露性别。有效性别百分比为:男生占50.4%,女生47.5%。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消减了性别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图2)。

2结果

2.1大学生在校医院就诊情况

大学生选择进入校医院就诊情况调查显示,五大高校的753名大学生中,患感冒选择校医院的大学生为71%,患肠胃炎、咳嗽、运动扭伤选择就校医院的大学生分别占32.6%、34.5%、37.3%,此外,还有患中耳炎、鼻炎、痛经、骨伤的选择校医院就医的,分别占6.8%、8.4%、4.6%、4.5%(图3)。

2.2学生经历校医院误诊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753名受访者误诊的比例占18%,而在彭良清等[7]的一项关于基层医院误诊率的调研中,选取了以误诊病例中常见病、多发病、特殊病以及传染病为调查范围,误诊率为3.73%。与其相比,广州地区校医院误诊率明显较高(图4)。

2.3广州高校大学生对校医院的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分制及权重

建模与分析基于“从客观事实和主观偏好两方面反映大学生对于校医院的满意度”的理念和思路,我们提出了涵盖“硬件质量、业务管理、服务态度、医术水平、选择偏好”五个维度的校医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及权重情况见表1。

满意度=Σ分数×计算权数

2.4五所高校校医院的总体满意度评分

五所高校校医院整体数据结果见表2。

由表2所列A~G共有7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受访者对校医院总体的满意度。五所高校所有样本满意度得分加权平均值为5.95分,整体评价略高于中位数,单项指标满意度略高于中位数;得分最低的是仲恺,最高为广工;其中就诊率在5所高校医院中介于75%~81%。

G(医疗效果)在以10分制为标准的权重分配中所占比重最高,为15%,但总体得分仅有6.07分,得分最低,表明疗效满意度最低,凸显了校医医疗水平的整体低下,也与前文较高的误诊率比较符合。其次还有D(器械熟练度)得分也较低,为6.15分。以上结果表明,校医院在师生中有一定的信任度。但也要看到,五个校医院在总体运行上存在着相似的情形,即每个学校的学生,对其校医院的总体满意度均无呈高分值。

2.5五所高校校医院分项的数据结果统计

在对表1中的A~G诸项因素分析中发现,有些因素分值尤其低下,因此对这些因素需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因素中有师生就诊中的不愉快因素(表3中的因素B)和硬件实力(因素E),因而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区分(表3),其中B4(表3中的医生问诊详细率)的总体得分仅为0.52,在B类得分中得分最低,受访者的满意度最低;B6医务人员解答详细程度和B7医务人员主动提示率得分也

校医院的硬件实力也是影响校医生诊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对表2的分析中发现,该项指标分值也是比较低的。因此,对该因素进行了详细区分(表4)。结果显示,在E1~E5五个因素中,E3(医疗设备)分值尤低,凸显了校医院设备短板。

3讨论

校医院主、客观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校医院满意度,客观因素包括医疗设备、技术培训、科室设置等情况,而主观因素包括校医在问诊时详细度、经验是否丰富、积极性是否高及责任心是否强等方面。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医生诊疗的准确度,同时对误诊率会产生直接影响。本调查显示,师生对于校医院服务总体上还是较为满意的。存在的问题有医疗器械使用熟练程度低、校医生的态度欠佳、工作积极性不高等。从根本入手,对校医院各项不足采取不同对策,对症下药,最终提高校医院诊疗技术,使校医院在整体上得到改善[8]。

3.1导致目前校医院存在不足的原因

①缺少选择和享受公费医疗的优惠,使学生选择去校医院就医,但僵硬的体制使校医院失去了必要的激励和竞争环境[9-10];②高校的工作重点是教学和科研,卫生工作被边缘化。用于校医院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其不能够及时购进医疗设备和对设备进行维护,同时资金不足也使得校医院医护福利待遇较低;③校医院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但医护人力不足,导致校医超负荷工作,在无法得到充分休息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误诊以及态度生硬的情况;④没有正规化、专业化的培训,以及缺乏大量实践的机会,客观上造成了校医经验不足,技术欠缺的问题。

3.2解决问题的建议

①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支持,及时更新医疗设备保证校医院硬件水准,更好服务于师生[11]。②实行医保制度,让学生和教职工能够在享受医疗补贴待遇的同时拥有在几所水平条件相当的医院进行选择的权利[12]。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使校医院不断提高自身水平。③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制定窗口职业形象规范[13]。④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14]:设立监察小组,定期对校医院各科室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定期考核,做到考核常态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⑤与地方医院进行适当的合作和联合,定期派校医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高校校医院需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及职业准则,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在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并定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加强与社会医院的定期交流与合作,在面对患者的不同症状时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2,15-16]。伴随护理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也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改变[17]。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改善目前部分校医院医疗效果不太理想、问诊方式专业化程度较低、误诊率高、就医群体满意度较差等问题。

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国民健康教育中最为有利、最为关键、最为有效的环节[18],因此,校医院良好运行与发展是保证在校师生健康的重要保障。关注校医院的发展就是关注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就是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校医院的改革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君程,刘娅,袁萍,等.大学生对校医院满意度的累积Logit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1):118-121.

[2]刘希洋,芦哲,张洵,等.高校校医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2(11):124-126.

[3]贾腊江,王军.试论高校医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92-95.

[4]赵军虎.高校医院发展思路的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2):81-82.

[5]Cui Y,Fan R,Wang YM,et al.A changing healthcare system model: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attitude,and skill of nursing assistants who attend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China――a questionnaire survey[J].Ochsner J,2014,14(3):328-334.

[6]Kotrotsiou E,Gouva M,Kotrotsiou S,et al.Validation of the Greek translation of the nursing dimensions inventory ques-tionnaire (NDI-35)[J].Glob J Health Sci,2014,6(5):30-37.

[7]彭良清,邵.如何降低基层医院的误诊率(附100例误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4):53-54.

[8]刘丽.高等院校校医院医学检验现状及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4,4(35):74.

[9]门德良,赵嫣红,宋伟,等.山东省高校校医院现状调查[J].中国校医,2013,27(1):68-71.

[10]范垂东,付春颖.高校医院创新社区药学服务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16-118.

[11]杨中东.浅谈如何创建和谐校医院[J].当代医学,2010,16(15):24-25.

[12]谢张伟,邹伟,方柯.高校校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2):81-82.

[13]文秀兰,孙环云,李玉霞,等.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77-79.

[14]郭莉.绩效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293.

[15]唐达.规范医学行为促校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4):466-467.

[16]张毅.高校校医院发展的环境变化与对策[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1):89-90.

[17]乔小燕.舒适护理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09.

[18]徐瀛,李金林,申玮.我国高校校医院的功能定位探究及其建议[J].中国校医,2014,28(7):546-547.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2

1992 年5 月,武汉大学设立我国高校第一个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可谓中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之滥觞。在2000 年9月北京大学等高校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引进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之后,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有了自己的师资、经费乃至制度支持,开始走进民众的视野。目前开设以“法律诊所”方式对外提供法律援助的学校已达50余所,几乎覆盖了国内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和政法院校,并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项措施和内容。其中发展较早也成果较好的有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浙江大学法律诊所、北京大学法律诊所、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诊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诊所、人民大学法律诊所、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中华女子学院法律诊所等。总体来说,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锻炼了学生的法务实践能力,加深其对于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可谓有利无害。但在对外提供法律援助方面,高校法律援助却遭遇了一定的困阻与尴尬,限制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一、当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原因

(一)部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影响力不足,案源稀少

除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等较为知名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许多高校法援机构宣传渠道有限,往往名声不显,仅依赖过去接待当事人的口耳相传或是机构指导老师的推荐。以笔者所在法律诊所为例,学员所接案源多半来自诊所老师转交业务,即作为律师的指导老师有部分不方便接的案子转交给学员处理;另一部分案源来自于诊所学员每星期在海口区美兰区法院接待点的值班,而当事人直接求助于本学院法律诊所而产生的案源反而寥寥无几。即便是有上述非法律诊所渠道的案源,还是会出现部分学员一整个学期接不到案子的情况。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法律援助需求缺口很大,遭遇法律纠纷的贫弱群体面临着无力负担高额律师费的问题,但在需求的另一端,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大部分高校法援机构又面临着门可罗雀的尴尬,既无法实现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价值,亦使锻炼法科学生法务实践能力的初衷落空。

(二)参与法律援助的学生专业知识、实务经验均有不足

在具体开展法律援助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存在学生专业知识、实务经验都有不同程度不足的情况。不同于已经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律师,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成员多半是所在高校法律院系大二、大三的学生志愿者,连基本法律、法规都尚未学全,更毋庸说各地方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学生志愿者几乎是以“边学边用”的方式在开展法律援助,使得法律援助的效率与当事人的信任度降低。另外,在实务经验方面,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学生志愿者的实务经验几乎为零,在有案源下情况下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积累一定的实务经验,而没有案源的同学的所谓实务经验则完全来自于诊所老师的讲授。学生志愿者实务经验不足,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真正接受当事人委托往往捉襟见肘。

(三)优质学员定期流失,机构内部缺少学员间的经验传承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通常与法律诊所教育结合开展工作。现行法律诊所教育的是以定期学员制为一般模式,以海南大学“法律诊所”为例,其经过一年或者半年的培养期所培养的学员由于毕业或者读研等原因离开本校,因此每年的开学阶段上门求助的当事人都几乎是新的一期实务经验非常薄弱的学员。普遍的情况是,学员们空有一腔热情想要帮助当事人,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往往仅仅依据法条与教科书的理论参与法律事务,多有磕巴甚至是帮了倒忙。在这种情形下,与其说学员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不如说当事人为学员锤炼了法务经验,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多一些。当然,国内目前有个别高校通过招纳研究生进入本校法律援助机构,使得学员在学习期完后还在法援机构有一定的留驻周期,一定程度上为当事人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援助资源,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总的来说,学员制使得高校法援机构的教学价值远远大于其社会价值。

二、现阶段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对外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情况

鉴于高校法援机构存在上述不足,一些高校在开展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时做出了一些探索,其中不乏卓有成效者,笔者以母校海南大学所设“法律诊所”近些年所做的探索为例,略谈当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融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情况。

(一)组织参与学员法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拓宽学员实践渠道

海南大学诊所与法学院法律志愿服务协会合作,开设了多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一是万福社区摆点法务咨询,该项目旨在为附近社区提供定期、定点的免费法律服务,拉近了学员与当地居民的距离,同时拓宽了案源。二是琼庄小学法律课堂,该项目旨在通过给小学生讲授基本法律常识实现“从娃娃抓法律启蒙”的理念,同时也使一部分实务经验不足而法学基础扎实的学员得以发挥所长。三是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提供志愿速录服务。另外,诊所还多次在妇女节、劳动节组织学员开展维权普法宣传活动。上述形式的活动既帮助学员更多地接触群众,提高了其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了基层的法治状况,也帮助案源渠道单一的法律诊所拓宽了案源,增强影响力。

(二)积极与有关单位、机关合作,融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高校法援机构应积极探索自身在现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角色定位。就法律援助这一角色定位来讲,海南大学法律诊所与海口市美兰区法院签订了合作协会,在其立案大厅提供咨询、法律文书、接受委托等服务;就志愿服务这一角色定位来讲,海南大学法律诊所与本市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海口市司法局海南省立法常委会议都建立了良好的志愿服务合作关系,使得诊所能最大程度融入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

(三) 加强诊所的经验传承与总结

通过诊所学员换届时的经验交流,组织学员撰写法律援助纪实等方式,诊所帮助学员最快速度了解法务特殊性、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开展工作的技巧、经验,因此近些年新入班学员反映因缺乏经验而使工作受阻的情况大大减少。

三、未来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增强其公共服务职能之展望

(一)高校法律援助与专业科研结合

法律援助本身能够较多地了解基层法治状况,而高校法律院系又负担着就社会民生热点开展法治调研的工作,而开展法治调研为有关部门建言立法抑是建设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必要环节。因此,笔者建议,高校法援机构应充分将本机构法律援助、其他法律相关志愿服务与所在高校法律院系的专业科研结合,改变其仅仅通过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社会的思路。

(二)积极寻求与有关部门的合作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而法科大学生在其中无疑担当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原因在于相比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领域,公民并没有所有“法律援助辩护”的待遇,只能依据生活常识与十分有限甚至是一片空白的法律认知参与诉讼,往往出现不知道、不遵守诉讼程序,甚至是在法庭质疑法律正当性的情况,既严重浪费了司法资源、影响了诉讼效率,也使本人的合法权益无从保障。这种情形下,所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受制于人员、财政等原因,依赖法院、司法局等机关建立上述体系还不现实,反而法科大学生普遍有参与法务实践的需求,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空白。

各机构可以积极与所在县市法制局、法援中心等部门开展合作,联系与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妇联等建立对口合作点,与当地基层法院合作在立案大厅开设法律咨询、与当地消费者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等,拓宽案源,增强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认可度。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体制

针对我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引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政府和高校共管模式。但双方必须在范围和管理权限上合理地进行分工。法制局、司法厅等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机构的设立、工作范围、人员资格等方面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而高校所在法律院系应当安排专人专项负责法援机构的日常工作、内部人事制度、具体操作程序。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广西职业院校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创新 保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08-02

2017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文件,标志着广西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有新措施,高等职业院校质量管理有新型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常态化自主保证新机制。

一、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的意义

(一)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广西改变职业院校管理方式,持续提高办学质量的新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到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同时要求“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要求“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院校要建立内部质量评价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院校绩效考核。”这些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体系建设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具体的任务,是持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新要求。

广西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加强内涵建设的一种制度创新。它要求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建立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它要求职业院校发挥主体作用,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使职业院校发展动力向教教学创新转变,发展模式向产教融合转变,办学状态向全面开放转变,评价体系向促进就业转变,教师队伍向双师结构转变,社会服务向教学培训与应用研发并重转变。

广西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广西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改变职业院校管理方式的措施。广西教育行政部门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广西共有71所高等院校,其中高职院校34所,有80%的高职院校完成办学水平合格评估工作。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广西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合格评估后,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

(二)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广西职业院校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从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2016年广西GDP达18245.07亿元,排在全国第十七位。广西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希望能够有一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推进企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向智能化、信息化、集约化转型发展,适应广西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广西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为广西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持。从大学生就业管理部门了解到,广西2016年高校毕业生数近20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到13万人,毕业生的就业率90%以上。

二、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创新路径

(一)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组织形式的创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阐明了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的背景、指导思想,原则和工作任务。实施方案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的职业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营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质量文化的新要求。阐明了职业院校是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履行办学主体责任,教育质量保证主体责任。职业院校自主建立质量目标,自主建立质量标准,聚焦教师、学生、专业、课程、课堂、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自主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要求职业院校开展多层面、多维度自我诊改工作,将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纳入年度质量报告。要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核心数据,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二)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内容的创新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内容创新,要求广西职业院校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对人才培养全过程数据分析与管理,形成广西职业院校教学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形态,建立“五纵五横”为基本框架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重点是职业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教育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设职业院校质量文化,人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每个教职员工的教学质量责任。直接聚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和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诊断与改进工作核心是根据职业院校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工作要素的诊断与改进。改变过去的办学水平评估重基本办学条件,轻专业建设条件(经费、师资、实验实训)等。

(三)广西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质量检查形式的创新

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要求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和评估,开展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院校绩效考核。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抽样复核,组织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共同参与。在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基础上组织专家检验职业院校自主诊改工作的有效程度。抽样复核结果通过指定网站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的保障措施思考

(一)提高对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认识

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对职业院校全面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整体诊断与改进,是重点推进办学者主体责任,履行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是对广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工作为要素的诊断与改进。更确切地说是对广西职业院校以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为诊改重点,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诊断与改进。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总结和推进广西职业院校办学特色、职业教育现代质量文化特点的形成。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广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广西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使广西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广西行业发展需求。加强质量意识,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转变全体教职工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维方式、教育教学方式、转变院校办学治理方式,重人才培养质量目标、重人才培养质量过程、重人才培养质量数据,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人人有责任,人人自我保证,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

(二)构建广西职业院校全面、全过程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

工作制度是全体教职工工作指南与工作规范。创新广西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要根据办学者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建设。不同办学者的办学理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的侧重要素不同。院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内部质量保证制度的侧重要素不同。例如,广西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合格评估阶段,侧重要素是办学基本条件,教学使用面积、教师与学生人数、使用图书、实验室等。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侧重要素是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聚焦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课程、每一个课堂,是全面的全过程的保障体系工作。例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质量保障体系工作制度有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学院和系部有可量化的、激发创新发展的目标考核绩效制度,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工作状态进行学期、学年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实现持续改进工作。

(三)制定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自我质量保证机制

质量保证机制是职业院校内各质量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自我质量保证机制是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完整且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与人才培养标准、管理制度与规范的自我诊断与改进,自我完善过程,保证质量持续提高。制定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自我质量保证机制,要求职业院校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的管理流程,以“质量目标实现、职责履行、质量保证”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实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工作的同时,将部门诊改结论与部门绩效考核、年度津贴挂钩。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分析的质量监控、质量分析、质量反馈工作,满足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常规监控要求,达到人才培养数据分析与预警管理。使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课程、每一个课堂有质量目标,有人才培养标准,教育教学全过程质量可控。总之,自我质量保证机制要充分体现职业院校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挖掘内部教师、学生潜力,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不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现代质量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2)

[2]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6)

[3]杨应崧.教学质量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健”[J].中国教育报,2015-10-30

[4]张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及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培训,2016(8)

【作者简介】龙伟忠,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立项项目“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探索研究”首席专家。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院校 地方 合作培养人才 模式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蕴藏着深厚的智慧与文明,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省委、省政府于06年在全国率先吹响建设中医中药强省的号角。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地方政府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已形成了从学士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经过53年建设,我校积累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邓铁涛、欧明、王建华等中医药界德高望重的名老专家,汇集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珠江学者、学术学科带头人等医疗骨干。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办学、人才和资源优势,培养更多中医药的铁杆优秀人才,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校于2005年,2009年分别与广州市卫生局、中山市卫生局签署“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合作协议”,由广州市、中山市卫生局委托我校为两市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工作者,使之尽快成长为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8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已圆满结束,其模式探讨如下:

1 实施的培养措施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主要参照国家中管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培养方式而制定。培养周期为3年,研修内容主要包括:

1.1 理论学习

重点学习中医古典医籍,要求在专家指导下精读四大经典,并每年至少钻研2部与本专科相关的医籍,同时我们每年开办2次短期研习班和相关讲座。此外,还开办“中医名家”系列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阐述本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和自己的临床经验。

1.2 医疗实践

在日常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跟师学习,通过每周跟师门诊1个半天,跟师查房1次,系统总结和继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另外对研修对象在继续教育、科研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1.3 考核管理

为了激发研修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每个研修年度都开展考核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包括进修学习、研读医药古籍、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方面。成绩在70分以上者进入下一年度学习,60-69分者限期补齐未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足60分者予以淘汰。三年期满进行结业考试,考核合格者,由我校与广州市卫生局(或中山市卫生局)联合颁发结业证书。

2 取得的成果

2008年,我校与广州市卫生局合作培养的2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已顺利结业,现将该项目研修对象取得的成绩归纳如下:

2.1 理论学习方面

所有研修对象均完成了中医四大经典学习计划,且分别提交6篇以上读书心得;15名研修对象完成了6部与本专科相关的古典医籍的学习,其中6人完成了10部以上古典医籍的学习(1人完成了24部古典医籍学习);17名研修对象完成了参加部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90学时以上),13名研修对象主讲国家或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6学时以上。

2.2 临床实践方面

所有研修对象均完成了跟师学习计划,16人提交了6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跟师心得,其中2人撰写跟师心得达10篇以上;所有研修对象均完成了50份跟师临床病案;18名研修对象完成了在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重点专科进修90天的进修计划。

2.3 科研方面

19名研修对象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共58篇,其中16人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5人发表5篇以上学术论文;19名研修对象获得了共31项科研项目立项,其中市级科研立项16项,省级科研立项15项,其中1人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2.4 医疗方面

所有研修对象的平均日门诊量都有增长,其中14人的平均日门诊量增长率超过10%,2人平均日门诊量增长率达到40%;所有研修对象的区域外患者就诊率均有增加,其中16人的区域外患者就诊率增加超过10%,8人的区域外患者就诊率增加超过30%。

此外,至研修项目结束时,20名培养对象中,有2人入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2人入选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对象。

3 主要体会

3.1 领导重视,单位支持

我校领导和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多次要求我们经办人员要站在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医药强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创新高校与地方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高度,本着共同发展,服务社会的理念,周密准备、精心操作、全力以赴做好研修项目。研修对象所在的单位对研修项目给予大力支持,签于研修对象大部分是单位医疗骨干,单位特意调整研修对象的医疗日程,并优先安排研修对象外出进修学习。

3.2 组织有力,措施到位

为确保“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我们与卫生局经办部门通力合作,制订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大纲、实施方案、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方案;在广州市和中山市卫生系统内通过笔试、专家面试的方式遴选研修对象;在专业对口,双方意愿的基础上,邀请学术思想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专家担任指导老师;隆重召开拜师大会,市府、省中医药局及我校领导到会讲话并作重要指示;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学习班,邀请本专业最知名的专家讲座。

3.3 注重环节,管理得力

俗语说:“细节决定成败”。为加强研修项目的管理,我们统一设计了跟师门诊病历和医案,并为每位学员建立一套跟师档案材料;年度考核总结会议,召集指导老师和研修对象开座谈会,征集他们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认真审理后反馈到以后的管理中;对学业优秀的研修对象及时给予表扬,对学业松懈的研修对象及时给予警示,使研修对象受到鼓励与鞭策。

4 不足之处

首先,少数师生对此项工作的态度不能始终如一,考核中发现,少部分师生一开始时很认真负责,完成的跟师材料质量较高,后期就出现了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形成虎头蛇尾的情况。其次,研修对象由于出差、工作调动等原因,即使经过努力调整,仍存在跟师时间不够等问题。

5 今后启示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医疗保险;大学生;访谈法;分析与对策

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课题编号:JRSHZ-2016-0200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1日

根据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公费医疗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为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体的国家政策性社会保险体系,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到城镇居民疾病医疗保险范畴中,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个人与家庭在面临常规诊治及重特大疾病时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福利待遇以及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河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按照河北省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实施办法》和省政府出台的《河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河北省内各高校与科研机构应积极动员大学生按属地原则参保登记缴费,统一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按照现收现付制原则,每人每年缴纳40元(包括普通保费与大病保费)参保费用,即可拥有一年期医疗保险待遇,学校可视自身情况予以部分或全额补贴。具体医疗保险待遇各市县可依照本地实情做出相应调整,以保定市为例(其余市县部分指标浮动范围10%~20%左右),学生参保后,可在参保地所有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医疗费用支付范围由原来的属于药品目录和诊疗目录中的甲类项目调整为医保目录内的甲、乙类项目;起付标准金为每人每年50元(可累计叠加),报销比例50%,一个医疗保险年度最高限额为300元;住院起付金一级医院为100元,二级医院300元,三级医院500元,第二次及以上按50%支付;门诊大病起付金500元,起付金以上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70%支付;门诊慢性病起付金标准500元,起付金以上符合规定的报销比例为甲类60%,乙类55%。在校生大病保险与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起付与最高限额标准相同,如需转诊治疗及报销,需携带相关材料,于30~90个工作日内进行报销申报与结办。

二、高校实地调研

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医保中心、河北省内部分高校的学生以及校医院进行了专项走访,共获得有效学生资料60份,医务所样本5份,省市级医保政策指南若干。该调研以提前设计的与在校生医疗保险相关的问题为出发点,直接面向被调查者一对一专访,实地观察并记录医务室日常运行与软硬件设施的更新维护,因此调研结果具备较高的精确度。

(一)在校生调研情况。本次问卷调研共涉及包括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等5所大学60名学生,主要询问问题共有5个,包括是否参保、是否了解在校生医保与报销流程、近3年医疗卫生支出金额情况、是否对本校校医院满意、是否对当前医保满意。

在调查中发现,60人中确切的参保人数共有53人,约占总人数的88%,有3人明确表示没有也不需要参保,其余4人不清楚是否参保;在是否了解医保与报销流程中,有8人表示非常了解医保,占总人数的13%,有23人表示基本了解医保,约占总人数的38%,其余人表示不了解或不关心医保,而具体到是否了解报销流程时,只有5人表示对常见病与大病或转诊报销等都了解,有7人表示对常见病的报销比例等方面有所了解,其余等人表示并不了解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关于年医疗卫生支出金额,有51名同学表示每年支出均小于300元,占总人数的85%,6人表示近3年内有1~2年支出大于300元,其余3人表示3年支出均大于300元;在对校医院是否满意的调查中,有42名学生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70%,有11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其余7人表示因身体健康没去过校医院;在对当前医保是否满意的问题中,有34人表示很满意,约占总人数的57%,有13人表示可以接受,其余等人表示不满意当前医保。

(二)校医院调研情况。对校医院的调研方式主要采取对办公或行政人员进行与学生社保相关问题提问,主要问题有5个,分别是对在校生医疗保险的宣传方式有哪些、报销比例与可报销类别、学生医保卡是否能跨校区使用、医疗器材的更新频率以及是否鼓励学生在本校医院进行大病诊断与治疗。

关于对医保宣传的问题,所有的医务室都在办公或治疗场所安放了医保宣传栏或医保常识普及专栏,但只有一所高校的校医院在个别年度通过印刷宣传医保的小册子进行发放,做到了深入至宿舍的宣传;关于保险比例与类别,所有的校医院都严格执行了省市政府关于医保报销比例的规定,同时除按摩理疗等个别服务外,校医院90%~95%的药品与服务可纳入报销范围;关于医保卡问题,为照顾某些医疗器械、质量水平欠佳的校医院,某些签署协议且地理位置邻近的学校医保卡是可以通用的,例如河北软件技术学院的医保卡可在河北大学使用,但华北电力大学则只能在本校使用;在医疗器械更新频率的问题上,两所校医院没有正面回答,另外3所的更新频率大约为10~15年;虽然学生在校医院进行大病诊断或转院可享受费用减免,但所有的校医院都不鼓励学生进行本校的大病治疗,工作人员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河北省的医疗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大病的质量需求;二是校医院受财力、人力资源的限制,无力承担学生大病的诊断医治,故即便有学生尝试去校医院进行大病治疗,工作人员也会鼓励其去二三级医院进行诊治。

三、河北省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虽然相比从前的公费医疗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现今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的模式,无论是保障力度还是覆盖人数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从近些年医保运行情况与本次走访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的医保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保率不足。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参保率是能够最直观反映当前医保建设情况进度的指标,而截至2012年,河北省在校大学生参加医保的比例为46%,本次调查参保结果为88%,无论哪个数据,均小于90%的学生医保参保要求,而距离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医保体系的要求,差距则更为明显。

(二)学生对医疗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所示,只有约半数的学生表示了解医疗保险,约20%的学生表示了解医保报销事项,通过进一步询问,那些表示非常了解的学生大多因自身或亲属疾病,亲自办理过医保报销等手续流程,因此对其认识较深,这也从侧面表明了没有相关经历的学生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医保方面的知识。

(三)医疗保险覆盖面不足。虽然无论是医药产品或医疗服务报销领域的扩大,还是起付金金额的下降,都使得学生因疾病或意外所导致的治疗成本进一步降低,但相较于因社会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大学生医疗需求,如视力矫正、牙齿微调等事项,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依旧不足。

(四)校医院没有完全履行职责。作为地理层面与心理层面与学生最为接近的校医院虽然可以满足常规治疗与报销事务,但在医保宣传、大病诊治等方面则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因整体人数增长与体质差异化等缘故而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宣传力度不足。虽然政府会定期印制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指南,但并未特意开展针对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险宣讲,只以内部发文或政策文件传达的方式面向校医院等校级单位,要求其按期完成学生医保的统一登记缴费等相关事宜,缺少自上而下的统筹宣传安排。而校级单位因财力、物力所限,只能以宣传栏等传统方式在医务室周边进行医保宣传,不能针对宿舍或学生个体进行宣传。根据本次走访调查中对受访者的进一步询问,那些表示了解医保政策的学生大多去过校医院并出于自身兴趣阅读了医保的相关政策,而大部分学生则基本没有接受过关于医保的宣传或知识普及。

(二)学生参保意识较低。大学生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精神状况都处于一生中的巅峰,但由于生活阅历的匮乏导致部分学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及意外事故风险与医保报销的切实好处没有正确的认识,部分学生对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医保呈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如果学校或班级没有切实履行具体到个人的医保登记与缴费,就会有学生因个人疏忽而漏交参保费用,从而不能享有医保提供的医疗保障。

(三)校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无论是常规药物储备还是医疗器械水平,校医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很多学生在医务室不能顺利购买到所需药品,且不了解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流程的情况下,只得自行于药店购药,这样便不能享受到医保对学生群体的补贴优惠,无形中增加了自身与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校医院缺少针对大病的诊断治疗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医院针对大病的保险政策成为空文。

(四)报销材料繁杂,流程繁琐。大学生在医院治疗购药时需先行垫付相关费用,而后依据医院开具的诊断治疗材料与证明在一定期限内向参保所属地学校进行报销申请。但大学生群体因年龄与社会经验限制,部分学生在患病之后无力自行承担起材料收集与报销申请的工作,甚至会因自身疏忽而遗漏保险报销所需的书面材料,导致无法正常申报费用报销。同时,各个市县地区都根据自身情况对医保报销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当地居民享受医保所带来的保障效益,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在异地治疗后的医疗保险转移难度。

(五)没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大病保险政策。当前,河北省内在校学生的大病保险起付金和支付比例与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相同,虽然学生群体发生大病重病的几率小于普通城镇居民,但由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依赖家庭或学校提供的资金,缺乏稳定的自发性资金收入来源,导致其在面临大病重病及意外事故伤害时相较于有工资收入的城镇居民来说抵抗风险能力不足。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一名学生因家庭条件较好,其父母为其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在校生医疗保险的补充,其他学生都没有商业保险所提供的额外风险保障,这也造成了在发生大病重病时,花费超出限额的部分无法得到保险理赔与报销,使得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

五、大学生医保现存问题对策建议

(一)参照外国经验,实行强制参保。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的参保政策与全国政策相同,皆为自愿缴费自主参保。而以德、英、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的医保工作经验丰富的国家普遍施行高校学生全体强制医保的政策,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满足一定学习年限的学生必须在参与医保后才能继续进修学业。河北省可适度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在校生强制或半强制参与医疗保险,从而进一步提高医保覆盖面积,维护医保政策的持续性与可靠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因短视、侥幸心理或缺乏明确的费用缴纳渠道而未能参保的现象发生。

(二)明确政府责任,加强政府对大学生医保工作的支持力度。作为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政策制定者、秩序维持者和资金提供者,政府应在宣传、财政补贴、报销范围等方面切实明确职责,履行义务。在宣传方面,应发挥自身公权力的地位与主流声音的影响,除继续使用传统宣传方式外,也要借助现代媒体或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络讲座等工具,向所有大学生进行医保工作的宣传;在补贴方面,应进一步降低起付金水平,针对学生缺乏经济来源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报销比例,降低经济问题带给学生或学生家庭的风险影响;在报销范围领域,应依照学生的现实需求,扩大可报销药品与服务的类别,设立相对统一的省级报销比例与医药采购途径,通过完善渠道与提高政府在经济投入中所占比例,搭建更加完善的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的统筹制度,减小因不同地区与高校间政策差异化以及异地就医报销所带来的损耗;建立现代电子联网报销网络,适当简化或合并报销凭据,缩短报销流程与审核时间,减少因报销受阻而产生的参保学生流失现象。

(三)明确校医院在医保工作中的定位,提升自身软硬实力。作为参与学生医疗服务报销工作频率最高的单位,校医院应改变只负责普通门诊及感冒发烧等小病治疗的思想,依照政府医保政策的指示要求,勇于承担并有能力承担可能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部分大病重病及意外事故的诊断治疗,这便要求校医院在维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学历及业务能力,及时淘汰落后医疗器械,切实利用好政府及学校的资金实现器械的更新换代。资金欠缺的学校可借鉴河北大学、河北软件技术学院医保卡统一使用的“按片划分”模式,整合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校医院在面向学生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性地位作用;同时,校医院也不能只拘泥于在工作场所进行医保工作的宣传,也应通过印制宣传材料、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努力实现具体到学生个人的医保宣传,从而提升广大学生参保意识,推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崔晓华.关注大学生医疗保险[J].中国保险,2004.6.

[2]尹航.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J].镇江高专学报,2014.4.

[3]李芬.大学生就医行为与医疗保险[J].人口与发展,2010.1.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6

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关于高等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至今尚存在“职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精英教育”亦或“大众教育”的争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就法学教育而言,在全国740家招收本科以上的院校中有615所开设了法学专业,开展高等法学教育,形成了高等法学教育“遍地开花”的“盛世”局面。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供过于求,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法学专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的定位、创办出特色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都经贸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属于财经院校办法学,无法像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以及五所专门的政法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那样,按照学科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需要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后者的需求越来越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法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与原国家教委《深化高校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教高[1990]007)中“文科各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应用型人才方面”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提出了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把法学教育的重点定在两个方面,即“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核心是“运用法律管理事务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可以理解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尤其在诊所教学、专业实习、社会服务等实践环节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积极探索诊所教学

我院从2001年就开始着手对诊所教学进行研究,并先后获批了校级教改立项课题——《法律诊所教育教学思考与实践》和《基于公益诉讼的法律诊所式教学课程体系与法律诊所机构建设研究》。2006年10月我院举办了“法律援助——诊所式教育”论坛,与会者有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建民教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律师。该次论坛对于诊所式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这一时期,我院对诊所教育还处于一种概念上的认知与理论上的探索阶段,尚未真正进入到教学实践环节。但这种探索为该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院领导和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下,《诊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首次被纳入到2005级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包括《诊所课程》Ⅰ和《诊所课程》Ⅱ两部分,分别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共6学分。为了这门课程的开设,我院选派了优秀教师参加了相关培训和学习。2008年起,一批优秀教师参与到了诊所教学活动中来。制定了法律诊所教学大纲、法律诊所章程、法律诊所办案流程以及法律诊所业务档案立卷归档和管理办法等文本。迄今《诊所课程》已经在2005级和2006级本科生中进行了两轮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指导、带领学生参与了多起真实案件的办理。仅2008、2009年两年间,我院法律诊所共办理案件11件,只有1件败诉,其他均胜诉或调解结案。2009年10月27日,中国法学会诊所教育专业委员会来我校考察诊所教学时,同行的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法律与权利项目官员柏恩敬(IraBelkin)先生对我院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办理真实案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实战而不是模拟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训练效果是显著的,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因为通过法律援助的形式帮助了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二)精心组织专业实习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实习是全员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我院向来非常重视实习环节,已经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海淀区人民法院、朝阳区人民法院、西城区人民法院以及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每年六月份,我院都着手组织该项工作:成立以院领导班子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将学生按实习单位分组,每组安排2-3名指导教师。

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中,各组指导教师至少到实习单位两次看望学生,并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除了亲临实习单位外,还要经常与实习学生保持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实习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院实习领导小组也分赴各实习单位看望学生,了解情况。由于组织精心、要求严格,我院的学生普遍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例如,在今年的实习中,西城法院的法官专门打电话给我院指导老师,特别表扬我院在西城法院实习的学生们。而学生们也从实习中收获了很多,正如今年我院优秀实习团队获得者在汇报中所谈到的“…起初的工作理所当然是钉卷、写卷宗目录、贴封条。后来开始接电话、送传票、整理卷宗、打印文件、与当事人的直接接触等。在完成各项不同的任务的时候锻炼了自己的细心、耐心、胆识和谈话技巧。整理卷宗就是一个案件整个的审理过程,凭此了解具体案件的审理程序必然是有益的。与此同时,闲暇时思考案件的判决更是将理论用之于实践的绝佳机会。随着工作逐渐技术含量提升,帮法官写判决,修改判决书里的错字笔误等也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内容,这些对我来说不算陌生的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让庭里的法官们给予我了极大的肯定。不仅如此,从审判庭室到职能部门,对整个组织体系的大致了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实习的学生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说明实习达到了我们所希望的目标。

任何工作的组织安排都要有始有终,实习工作也不例外。每年实习结束后,我院都要召开大会进行实结和实习表彰。总结实习中的经验和不足,表彰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实习团队、优秀实习生以及优秀实习论文获得者。这种总结和表彰,是鼓励也是鞭策,促使我们实习工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热心提供社会服务

我院贯彻了教学实践与服务社会密切结合的原则。我院与丰台区司法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成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我院每学期有计划地选派高年级本科生参在我院教师的指导下,我院参加法律援助的同学在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包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抚养纠纷、赡养费纠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案件。所有案件都组成两到三人的办案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办案水平,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使小组成员共同分享了办案经验。同学们办理案件一丝不苟,得到了丰台区法援中心和当事人的好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刘斌、李佳的郭月月诉张兴国、北京二七机车厂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最大程度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已成为法律援助的经典案例之一。

2007年以来,我院学生多次参加了丰台区法援中心的多次公益普法活动,并获得了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广大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多项荣誉:我院有两位同学分别被评为2007、2008年度法律援助先进工作者,一位同学受害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案胜诉,当事人向我院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同学们在援助他人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毕业后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奏响了序曲。

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虽然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聘请实务届法律人才参与教学

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但我们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更多考虑到了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强调博士学位、强调留学背景、强调科研成果等。这固然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所需要的,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这也是提升学校的层次所必须的。但是,这样的结果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教师的职业生涯都是循着从学校到学校的轨迹,相对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实务实践,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书本、是理论、是法律条文,而难以给学生带来实战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高级人才参与教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通过开设系列讲座、进行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办案等方式参与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与实务届的沟通。使学生能够获得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和锻炼。

(二)依托财经大学优势,与兄弟院系合作共谋发展

我校是财经大学办法学院,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具有较高的地位,发展也比较快。可以充分运用这种优势,整合学校资源,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比如可以用5—6年的时间,培养具有法学和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双学位的人才,也可以考虑将法学和英语、法学和传播学等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展,专业领域得以延伸。这种方式也会大大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法律教育家,当时任教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孙晓楼教授,就极力主张法科学生在学习法律之外要学习其他学科。以笔者曾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了10年人民陪审员的经历,对此感受颇深。比如在审理一些经济案件的时候,就需要一些财务会计的知识,尽管有专家鉴定,但对专家意见的吸纳与否仍然是法官的事情。如果具有相应的财务会计知识,就会大大提高办案效率。

(三)建立模拟环境,进行实验教学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通过建立模拟环境、进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弥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的不足。课堂教学通常侧重知识的传授,专业实习可能只专注于某一类案件、某一个环节。而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法律运行的全过程。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向兄弟院校学习,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在实验室教学方面就做得比较出色。2008年,其法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立项建设部级法学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他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法学实验教学体系,并已经研发出国内首创的实验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角色选择进入模拟环境中,通过完成一步步操作,实现法学教学目的。

结语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7

按照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开展《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的要求,银州区结核病防治所开展了《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一、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4例,其中初治涂阳患者25例,复治涂阳患者12例,初治涂阴患者11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3例。

2016年接收初诊就诊患者1222例,初诊就诊率359/10万。结核病患者初诊查痰率完成70%;HREZ药品使用率91.9%,HR药品使用率105%;结核病患者家属筛查率90%,初治涂阳治愈率92%,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率100%;追踪到位率90%,主动到位率100%;TB/HIV接受结核病筛查率90%;涂阳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5%;病案录入及时率99%,完整率95%;病人系统管理率99%;跨区域流动结核病人信息反馈率90%。卡介苗接种率100%。

2017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7例,其中初治涂阳患者26例,复治涂阳患者17例,初治涂阴患者135例,复治涂阴患者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6例。

2017年接收初诊就诊患者1385例,初诊就诊率395/10万。结核病患者初诊查痰率完成80%;HREZ药品使用率92.%,HR药品使用率100%;结核病患者家属筛查率100%,初治涂阳治愈率92%,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率100%;追踪到位率89%,主动到位率100%;TB/HIV接受结核病筛查率90%;涂阳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5%;病案录入及时率99%,完整率95%;病人系统管理率99%;跨区域流动结核病人信息反馈率90%。卡介苗接种率100%。

2018年截止7月31日,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1例,其中初治涂阳患者14例,复治涂阳患者18例,初治涂阴患者6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5例,其他17例。

2018年截止7月31日接收初诊就诊患者712例,初诊就诊率341/10万。结核病患者初诊查痰率完成80%;HREZ药品使用率92%,HR药品使用率105%;结核病患者家属筛查率95%,初治涂阳治愈率91%,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率100%;追踪到位率90%,主动到位率100%;TB/HIV接受结核病筛查率90%;涂阳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5%;病案录入及时率99%,完整率95%;病人系统管理率99%;跨区域流动结核病人信息反馈率90%。卡介苗接种率96.82%。

二、《规划》实施情况

(一)组织领导和政策开发

1、根据《铁岭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制定《银州区“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确定了银州区“十三五”期间结核病防治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2、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

3、结核病防治机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防治服务。

(二)经费保障

1、2016年、2017年结核病防治经费全部到位。银州区结核病防治所能够按照规划要求合理使用经费。

2、银州区内龙山乡全体农民纳入到农合报销范围,门诊报销比例达45%,减轻了患者负担。

3、民政部门开展了对贫困结核病患者的关怀和生活救助。避免患者家庭发生灾难性支出而因病致贫返贫。

(三)防治服务体系

1.健全服务网络。银州区内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能够按照传染病报告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并将其转诊至区定点医疗机构,区结核病防治所负责普通肺结核患者诊治,并将疑难重症和耐多药患者及时向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痰菌阳性的疑难重症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转诊至区定点医疗机构继续住院治疗,痰菌阴性、病情稳定的患者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全程服药治疗,基本实现普通肺结核患者诊治不出区。

2.稳定防治队伍。银州区结核病防治所负责银州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现有工作人员11人。银州区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津贴政策,对工作期间患结核病的防治人员按规定给予治疗和相应的工伤或抚恤待遇。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防治人员的积极性,稳定防治队伍。做好结核病防治人员和相关实验室检测人员的防护工作,降低防治人员结核病感染率。

3、实验室工作开展情况

完善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操作程序等;开展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评估;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状况良好。由于经费问题,没有开展实验室痰培养工作。

(四)《规划》工作的开展情况

1、常规工作的开展情况

(1)结核病疫情专报报告管理情况

2016年、2017年、2018年截止7月31日诊断病例能够及时上报专报;能够及时录入治疗信息;有季度年度疫情分析。

(2)病人治疗和管理情况 加强对辖区内结核病人健康管理工作,对管理的结核病人实行结核病免费治疗按时对患者进行督导、访视。

(3)抗结核药品管理与使用情况

认真填写门诊日清月结登记本、患者取药登记本、及时核实药品进行帐帐核对、帐实核对。做到药品和账务相符。

六、

(4)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2017年2018年共发展志愿者25名,对10名志愿者进行了结核病宣传知识培训,在2016年、2017年、2018年3.24均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共上报结防信息6篇。

(5)卡介苗接种机管理情况

制定了卡介苗管理工作制度及卡介苗接种人员管理制度;每天监测冰箱温度,有监测冰箱温度记录登记本;设立了卡介苗入库和使用登记;每年对卡介苗接种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求卡介苗接种人员持证上岗。

(6) 学校疫情监测工作,能够每天监测学生疫情;并且对每名学生病例进行现场调查,撰写现场调查核实表和现场调查报告。银州区2016年-2018年截止7月31日共发现学生疫情20例。银州区结核病防治所对发现疫情的学校进行了结核病筛查,共筛查学生和教师2253例。2017年3月银州区结核病防治所对铁岭市求实中学进行了重点监测。2018年对铁岭县二高进行了重点监测,有效的控制了学校结核病疫情。

(7) 重点人群防治

继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健全与艾滋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共同做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筛查、诊治和管理工作。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诊断、报告、转诊追踪、信息登记和治疗、随访服务等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宣传教育。

三、主要成就和经验

1、以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结核病控制策略。

2、加强对疑似病人查痰工作,提高阳性病人的检出率。

3、抓好归口管理,实行双向转诊制度。

4、以宣传为手段,全面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控意识。

5、以民生为根本,努力减轻结核病人的经济负担。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追踪到位率难度较大。其原因:一是医疗单位报告传染病卡填写个人信息不全、地址不详,给追踪增加了难度;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多,流动性大;三是一些病人不理解结核病控制项目。

(二)宣传力度不够,群众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公众对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高,患者及患者家庭受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在主流媒体上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知晓率、参与度,广泛吸纳各界人士做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的志愿者。同时强化人文关怀,消除人们对肺结核病人的歧视。

(二)加强结核防治管理业务培训指导工作,使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知识,规范填写信息,提高追踪到位率。

诊所年度校验工作总结篇8

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集体本课

今年年初以联校为单位成立了教研组,分年级分科目启动了集体备课,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规定了备课要求,做到备教材、备内容、备学情、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方法、备资源、备教具、备程序、补反思。确立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呈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应用提高;激励评价。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创新意识。课堂上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积极互动,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教学成绩有所上升。

2、教学会诊

县教研室在本年度开展了教学会诊活动,我联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选派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参加县上的一级会诊,把好的教法、好的经验、好的教案、好的课件带回来,二级会诊,增大了教科研力度。这项活动我联校高英、李俊平同志受到了县局领导的好评。

3、教学能手评选

联校、中心校高度重视评选活动,分别成立评选领导组,评委组,制定了评选方案,认真严密组织,坚持“全员参与,层层赛讲,好中选优,重在过程,推动课改”的原则。本次活动充分发挥评选的积极导向作用,把评选、观摩、研讨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教研、教改热潮,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真正选拔出了本单位教学工作中师生公认的骨干教师,从而推动了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我联校李俊平、李文红老师本推向县级,参加县级评选。

3、课平活动

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先导,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中小学课堂评价活动,以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 根据我县中小学课堂评价活动总体设计思路,第二周期是第一周期的深入和延续。在具体操作上做到六个坚持,调动校长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今年我联校获创新课指导校长一名,创新课教师两名,优质课教师五名。

4、常规工作

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量大,头绪多,弹性大。我主动与联校其它领导积极配合 ,协调各校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学校常规管理任务。两次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实施、评卷、分析,工作井然有序,四次的登分、评估表、统计表,自己亲自完成 。每年两次的常规检查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制定了常规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把各项工作计划的制定、布置、总结的收集,都记入了考核内容,加大了常规管理工作的力度。

二、基教工作

1、合理安排各校各村教师准确统计当年出生人口数,高质量的填写好一年一度的报表,规范了学籍管理。

2、各校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两操一课活动,学会了新一套广播操,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3、六月五日召开了常规管理现场会,受到县局领导的好评。

三、文体工作

1、组织体测、准时上报

根据国家要求和县教育局的安排,联校成立了体测工作领导机构,抽调对工作负责,责任心强,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成立了测试组,逐校逐年级严格准确测试,高标准圆满完成了体测工作,并按要求准时上报,受到局领导的好评。

2、活动丰富、成效显著

各校按要求积极的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高年级开展了阳光伙伴体育锻炼活动,联校进行了流动验收并摄了像,在联校校长会上进行了放影评比总结。

(2)、开展了低年级跳皮筋活动,联校也进行了流动验收评比。

(3)、五、六年级开展了乒乓球比赛活动,评比产生了各年级的冠亚军,全面评估了各校这项活动开展情况。

(4)、开展了校歌、课本歌曲、自选歌曲三数歌曲比赛,目的是让各校巩固校歌,上好音乐课,丰富校园生活。

(5)、中小学严格严肃开展了冬季长跑活动,于4月份各校选出优秀学生,在中学操场进行了团体冬季长跑活动总结比赛。

(6)、各校成立了合唱队,并积极创办特色学校。

(7)、第三届校园艺术节活动,我联校选送了五副绘画作品,一副剪纸作品,两个舞蹈,一个校园剧。努力高标准完成了此项工作。

上一篇:年度消防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