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1 21:29:09

科级培训总结

科级培训总结篇1

大家好!受全体班委和同学们的委托,我代表咱们科级三期班做总结,荣幸之至!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期学员向基地的各位老师,姚老师、牛老师、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特别是我们之间无缝隙、愉快的沟通。

两周学习的时间不算长,但浓度很高,因为这是解放思想、积累知识,是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是增进友谊、终生受益的一段时间,2019年4月7-20日,让我们铭记这14天!在这里,我们拓展了思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升华了境界,建立了友谊,学思共进,收获颇丰!最让我感触的有三个“忘不了”。

忘不了党校的精心安排。两周的学习既有理论,又接地气。大到中央精神、“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新战略,小到专业知识、生活养生。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及时的充电,也是理论创新的导航。忘不了老师的授业解惑。每一位老师都是认真准备、耐心讲解、真心交流。既有前沿的理论,又有对实际问题的透彻解析,旁征博引,语言风趣,引论精辟。让我们感受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领导艺术。忘不了热情的兄弟姐妹。我们这个班114名学员,男生97名,女生17名,大多来自不同的单位,学习前部分熟悉、有些认识,我们借此机会相聚、相识、相知,是缘分、是机遇,但更多的是师生情、同学谊,值得回味、值得珍惜!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暂时的告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待我们再相见,还记得你是我的同学,你是我的室友,你是我结缘的朋友……希望我们彼此将记忆珍藏,今后我们保持联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最后,让我们为学习、为友谊话上一个“逗号”,因为它还在继续……祝愿每位同学前程似锦、幸福美满!

科级培训总结篇2

为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强化科技在农业农村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综合素质,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农村干部群众和农业产业升级两项重点,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和涉农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管理知识等主要内容,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扩大覆盖范围,在农村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下大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村干部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经济意识,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切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任务目标: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即组建五个宣讲团,每个宣讲团人员20人(其中常驻宣讲人员5人,可随时进出人员15人),总数达到100人;完成研究农村基本问题、宣讲农业农村政策、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探索农村工作方式、谋划农村社会发展五项任务,其中研究农村问题是根本,宣讲农业农村政策和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是核心,实现培训和提高10万农民一个既定目标,使每名农民至少掌握和熟练运用一项技术,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探索和建立一个培训农民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工作长期化、经常化。

(二)工作重点

一是以农民为重点的涉农技术培训全面展开,广大农民普遍参加培训,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增强;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以村干部为重点的涉农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管理知识培训扎实开展,村级干部的法制观念、政策水平、经济意识大幅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农村科技培训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各项培训制度普遍建立,以农民和农村干部培训为重点的农村科技培训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自觉参加培训、组织培训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培训方式

整合科技、农牧、林业、水务、县社、教育、卫生、司法、文体、就业服务等多方力量,重点从科技、农牧、林业、水务、县社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五个宣讲团,深入到所分包乡镇,进村庄、入农户、到现场,开展全方位的宣讲培训。同时,适时邀请上级领导、农业专家和县内领导,组织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集中讲课,重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训。

工作步骤

此次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从2010年12月份开始,到2011年4月底结束,历时五个月,分安排部署、具体实施、总结经验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0年12月10日前),县政府制定《关于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的意见》,召开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抽调相关人员,明确部门责任,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12月10日—2011年4月20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上级有关领导、农业专家和县内领导,组织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中讲课;五个宣讲团深入到所分包乡镇,采用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赶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和服务手册、相互交流学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广大农民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

(三)总结经验阶段(2011年4月20日—30日),对此次农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认真全面总结,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归纳整理,并据此建立一批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的制度、机制,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县政府把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作为冬春季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性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调整充实领导小组人员和力量,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科技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工作责任制,切实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要求,认真进行安排部署,由一把手直接负责,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切实抓好本乡镇工作开展。各有关部门要服从安排,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主要领导大力支持,主管领导和具体人员全程参与,确保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二)注重实效。“5511”农民培训计划内容多、范围广,要把保证培训效果作为第一要求来抓,采用有效举措,采取适宜方式,因地制宜,因人培训,确保达到培训预期效果。县宣传、广播电视部门要及时进行跟踪报道,宣传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培树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带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培训。

(三)强化督导。县科技、两办督查室等部门要成立督导组,对培训工作既定安排部署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各乡镇、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中流于形式、应付了事的要督促进行整改,确保培训工作按时间要求高质量完成。

科级培训总结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区教育局和市教科所工作部署,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质量为主线,继续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为主题的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服务意识,扎实抓好课堂教学、综合课程、评价改革、农村课改等四项重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把握关键,抓住重点,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1、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切实解决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正确处理“三维”目标达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努力实现“三维”目标达成的整合。落实区“双百工程”,继续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抓好新课程实验教材培训;组织全区性教学观摩研讨;在课改基地校举办教学开放周研讨活动。

2、加强综合课程教研工作。综合课程改革含量高、难度大,要克服困难,积极实践,做好专业引领和教学指导,积极探索综合课程实施的新路子。加强课标、教材培训;充分发挥区科学、艺术中心教研组辐射作用,建立校际教学研究制度,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员、兼职教研员要深入课堂同任课教师一道,开展集体备课,组织教学观摩,认真议课评课,解决存在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丰富充实科学网站内容,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搭建平台。

3、扎实有效抓好课题研究。本着“以课改定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的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完善研究体系,加强课题管理的力度,让课题研究走上科学、有序的轨道,促进教师成为教科研型的专业工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应用性为主,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解决课改实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核心,为新课程的实施和课标的验证提供经验和依据。做好省、市、区级重点课题研究的跟踪、指导、检查工作,协助一线教师解决研究中的疑难,督促各课题组及时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适时地在研究方法上给予指导。对一批本学期将要结题的课题,依据课题立项部门的要求,协助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是本学习课题研究的重点,力争有所突破。

(二)强化管理,措施得力,一如既往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参加基层学校的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活动,结合听课、评课等方式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肯定成绩,发现先进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各校执行《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和《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情况的检查指导,重点检查学校落实省颁课程总结、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完成教学任务等常规工作,并且加强随堂听课工作。本学期继续将撤点并校后的农村学校做为教学指导的重点。

2、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继续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积极促进学生各学科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照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继续开展区、校两级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手段,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促进各学科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各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检验课改成果的重要手段。去年,我区师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重视抓好师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素质教育落实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学科竞赛工作安排,组织好中小学各学科竞赛。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发现人才,促进教学,活跃学生课外活动。搞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交流、评选、汇编工作。同时鼓励、组织中、小、幼教师参加省、市有关教学比武活动,促使我区师生在省、市各项评选、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三)狠抓培训,互相配合,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1、有总结地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工作。为使培训更好为教学服务,我们力求开发潜力,拓宽思路,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做好小教自考报名及助学工作,妥善安排助学培训,努力提高小教自考的毕业率。组织小教大专自考实践环节考核的教师到学院参加考核。做好“双高普九”有关教师培训材料的整理工作。协助抓好小学实验年级教材培训,确保参加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暑假期间,将举办2005年小学初级教师职务培训班和农村完小校长提高培训班。

2、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和工会参政议政作用。学校党支部将按照区教育局党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并充分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目标,增强投身于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以发展为主题,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学校工会将把关心教职工的冷暖摆在首位,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努力为教职工创设温馨的工作氛围。

3、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预期完成。校行政和处室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角色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大胆开拓,勇于进取,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要带头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教育改革理论,深入教学第一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履行职责,加强沟通。教研员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认真学习课改工作的有关文件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密切关注课改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专业引领的水平,以适应课改的需要。树立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增强服务基层的意识,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后勤人员要牢固树立为课改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密切配合各处室,确保课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将坚持不懈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总结生育工作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各处室工作安排

(一)中研室

二月份

1、制定新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编写初中各年级半期考试卷

3、参加市教研室学科会议

三月份

1、筹办2005年中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2、举办课改教学研讨课

3、完成初中数学联赛报名工作

4、完成初中各年级半期考试卷编写工作

5、举办全国初中生物理知识竞赛

6、参加市教科所学科会议

7、下校调研

四月份

1、组织初中各年级半期考试

2、举办课改教学研讨课

3、举办初中数学联赛

4、编写初

一、二年级期考试卷及九年级区质检试卷

5、举办中学综合课程专题研讨活动

6、参加市教科所中考命题指导会议

7、下校调研

五月份

1、召开初中毕业班七个学科总复习教学工作会议

2、组织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3、组织初中毕业班技术班考试

4、完成初

一、二年级期考试卷编写、校对工作

5、组织区

七、八年级初中生写字比赛

6、下校调研毕业班总复习情况

六月份

1、组织初

一、二年级期末考试

2、组织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3、举办2005年中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七月份

1、参加2005年中考评卷工作

2、做好2005年中考质量分析工作

(二)小研室

二月份

1、制定教研工作总结

2、实验教材培训准备

3、编写单元、半期练习

4、征集课改教学论文

5、汇总、整理课标、教材验证情况报告

三月份

1、召开小学教学工作会议

2、举办新课程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

实验教材培训,开展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

3、评选区级教学论文并选送优秀论文送市参评、汇编

4、下校调研《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验意见》落实情况

5、下校随堂听课;参加课改片区活动;课题研究情况调研

四月份

1、重点课题研究情况调研及指导

2、开展区级教学研讨课活动

3、组织评选区级优质课(录像课部分)

4、下农村校听课调研、指导;参加片区活动。

五月份

1、对本学期结题的课题进行结题前的核查及验收工作

2、组织区级教学研讨课活动(实验小学)

3、区级教学论文汇编

4、下校随堂听课;参加课改片区活动。

5、召开小学毕业班教学工作会议

六月份

1、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2、撰写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报告

3、收集本学期实验年级各学科课标、教材使用与实验意见及学生学习情况报告。

4、下校听课调研;参加片区活动。

5、调研课题研究情况,对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及过程性材料的搜集整理进行指导。

6、完成区优质课评选活动。

七月份

1、参加国家、省级教材培训

2、整理、汇总本学期实验年级各学科实验报告。

3、报送省级课题结题报告(建设小学、实验小学)。

(三)培训处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培训处工作总结

2、小学初级教师培训班汇编论文证书打印,论文发放。

3、整理农村完小校长培训材料

三月份

1、2005下半年小教专科自考报考工作

2、组织参加小教大专自考实践环节考核的教师到学院参加考核

3、做好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实验教材培训和小学

3年级科学实验教材培训的通知和继续教育证明发放工作,并做好培训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4、做好“双高普九”有关教师培训材料的准备工作

5、下校听课、调研,了解各校对新教师培训考核情况

四月份

1、2005年上半年小教专科自考座位号发放

2、做好“双高普九”有关教师培训材料市级检查后的整改工作,以迎接省级检查验收。

3、继续下校听课、调研,了解各校对新教师培训考核情况。

五月份

1、整理补充教师培训材料

2、下校听课、调研

3、培训处日常工作

六月份

1、筹备暑期小学初级教师职务培训班工作

2、筹备暑期农村完小校长提高培训班工作

3、学期工作小结

七月份

1、举办2005年小学初级教师职务培训班

2、举办农村完小校长提高培训班

(四)总务处

1、做好第二学期中小学教材、练习、试卷的征订发行

工作,对市区校的练习卷给予送货上门,以及数量的调剂保证教学之需。

2、做好校内卫生工作,优化工作环境,创建文明窗口。

3、搞好各类课改活动的后勤工作,保持场所卫生清洁、茶水供应、使课改活动能顺利开展。

4、资料、阅览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搜集、推荐最新信息供教研员参考,按期做好资料装订、编号造册归档,资料交流工作。

5、加强管理学校店面、住宅租赁工作。催收各项资料款、租金,使资金能及时回拢,确保办公、课改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科级培训总结篇4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干部培训条例(试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培训管理,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县“选学式”干部培训是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知识需求情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集中办班为主导模式,采取组织征集课题或邀请专家讲学与干部自主选择课程参学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一把手”上讲台与“流动党校”下基层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派、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二章调训管理

第四条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省、市、县组织部门调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干部所在单位要服从调训。

第五条按统一规划、经研究确定参加的省市调训,为封闭式脱产培训,参训干部要脱离原单位业务工作,集中精力参加培训。

第三章外出培训

第六条各单位应在每年元月份提出全年培训计划,县委组织部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各类培训班次,下发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一实行调训。

第七条县委统一组织的外出培训,经报名审核参训对象后,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按照确定的培训方案参加培训,不得随意变更考察培训路线。

第八条执行干部外出培训统一审批制度。凡各部门因工作需要,跨单位、跨系统抽调科级干部及其以下干部外出参加理论培训、业务培训、考察学习等各类培训班次,办班前一星期前要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办理请假手续,填写《**县干部培训审批表》,详细填写考察培训费用情况,未报批的县会计核算中心不得报支学习考察费用。

第九条省、市及上级主管部门抽调干部参加的外出业务培训,要填写《干部培训审批表》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第十条培训班结束后一周内,参加外出考察培训的科级干部,要提交考察培训工作总结。

第四章专家讲座

第十一条围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素质提升,定期聘请专家到**讲学。每次开课前提前与专家预约,主动介绍全县经济发展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授课,开展研发式教学培训,提高科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综合能力。

第十二条科级干部参加专家讲学培训时,要提交《干部培训证书》,参训情况列入选学课程的公共课计算学时学分。

第五章选学式教学

第十三条每年年初,由县委组织部征集培训菜单,确定“一把手”上讲台的课程题目及授课人员。审核授课教案提纲后,列出“菜单”,由全县科级干部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并于第一季度开班培训前一个月将选定的参训科目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合理安排场地及参训人员。

第十四条“选学式”培训每季度集中培训4天,第一天为公共课,后三天为选修课。每名科级干部至少学习4节公共课,选修课则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培训,但年底要计算累计学时学分,并强化培训考核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认真落实“一把手上讲台”培训制度,邀请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一把手”当党校“客座教授”,发挥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熟悉的优势,增强参训干部培训的实效性,提高授课干部参与自学的积极性和理清工作思路,增强谋划发展的能力。

第十六条“一把手”授课人员在课程确定后,应统筹安排,按时授课,不得由单位副职领导代为授课。

第六章学时学分管理

第十七条实行学时学分制管理。科级干部全年培训累计学时达到60学时、学分达到80分以上为合格。学时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将与干部年终考核挂钩,扣减相应分值。

第十八条县委党校具体负责全县科级干部的学分备案管理工作,对学员学习期间的到课、考试成绩等情况作出详实的记录,按照学时学分计算办法记入干部本人的学分登记表和《干部培训证书》。

第十九条专家讲学、“选学式”培训公共课每节2学时、4学分;选修课每节2学时、3学分;参加列入年初干部培训计划的外出考察学习,每天按4学时、2学分计算;参加省、市调训每天按4学时、4学分计算;参加省、市调训20天以上的科级干部年度计60学时、80学分。

第二十条凡参加“一把手上讲台”授课的科级干部,每讲授一堂课,按24学时24学分计入个人培训成绩。

第二十一条每名科级干部的培训成绩定期通过“**党建网”予以公布,年终计算累计学时、学分。

第七章培训档案管理

第二十二条全县统一设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科级干部及副科级后备干部建立《领导干部培训证书》登记制度,《领导干部培训证书》平时由个人保管,参加各类培训时交培训单位登记确认,年终交县委组织部审核。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县委组织部是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县委党校具体负责“选学式”培训的学员组织、培训管理、培训结果登记等工作。

科级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江梁艳(198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工程师。(福建 福州 350001)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44-02

2013~2015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地市、县级企业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和岗位适应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司“三定、三考”工作要求,满足我局全员培训和承担部分省公司层面的培训需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为此,福州电业局不断总结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分析梳理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结构

福州局现有一、二、三级兼职教师203人,属于局培训中心管理的一级兼职教师65人,占员工总数的0.6%;其中48人为男教师,17人为女教师,51岁以上4人,46~50岁11人,41~45岁9人,36~40岁13人,31~35岁13人,30岁以下15人,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平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5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69.2%;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30人,其中2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的90%;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47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72.3%;高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32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49% ;“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14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1.5%;具有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16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4.6%。

2.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情况

(1)选人用人渠道多。一是坚持“按需配置、宁缺毋滥、稳步发展”的原则,采用部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兼职教师聘任的职数限制,在全体员工范围内进行兼职教师选聘。二是将专家能手纳入兼职教师网络;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省公司聘任的兼职教师、“海西·电网杯”竞赛第一名获得者、部级竞赛前二十名获得者、局“四个通道”6 级、7 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一级兼职教师;局“四个通道”8 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二级兼职教师。

(2)职责和权利明确。一是明确各级兼职教师的年度达标授课学时,每年安排一级兼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不少于80学时。二是分层分类优化兼职教师管理。培训中心负责局一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二、三级兼职教师的聘任,各部门负责二、三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级兼职教师候选人的推荐。三是组织开展专家人才上讲坛活动。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国网优秀专家人才、省公司“513”人才、各级各类技术能手面向全局员工开设前沿讲座。四是要求兼职教师必须服从培训中心统一调度和所在部门安排,承担竞赛调考集训、培训办班、导师带徒、县公司人员帮带等任务。五是实施“培训者培训工程”,为优秀兼职教师创造外送培训、深造学习、考察、调研的机会,帮助兼职教师开阔视野、吐故纳新、不断学习成长。通过签订企校合作协议与系统内院校合作,聘请系统内专职教师援教,安排对口专业兼职教师旁听,提升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

(3)实施正向激励。一是举办兼职教师聘书颁发仪式,由局领导宣读全体受聘兼职教师名单并为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证书。二是提高兼职教师授课待遇,并按照教龄、职称、技能等级实施差别待遇;给予兼职教师一定金额的书报费补贴。三是评选培训先进个人和十佳培训标兵,在优秀兼职教师中好中选优、树立标杆,进一步增强兼职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落实考核评估。一是兼职教师授课台账归档保存一年备查。二是定期深入基层单位和县公司对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兼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跟踪。三是实施兼职教师动态管理,聘期为三年。聘任期满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予以续聘。考核结果作为国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首席带新人”计划“首席”等专家人才相应年度培训考核的依据。

3.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局的师资数量、结构呈逐年良性发展势头,但总体数量增长速度较慢,跟不上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与企业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要求不够匹配,缺乏年纪轻、高层次、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军人才;不同专业(工种)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部分兼职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历学位层次和教学水平等。

(2)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兼职教师虽然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授课技巧,个别兼职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不适应课堂环境,授课的条理性、系统性差,教学效果不佳。

(3)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兼职教师培训授课的计划、考核、使用、待遇等政策性措施滞后,培训结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部门间认识不平衡,培训工作效果差距明显。

二、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重点专业的师资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

2.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一是通过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兼职教师、聘任在岗的专家人才、返聘离退休专家等途径,不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与企业员工队伍规模相适应。2015年末一级兼职教师数达到105人,占员工总数的1%。二是构建专业梯队。2015年末培养1至2名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3~4名省公司专业领军人才;每个专业培养“双师”素质专家人才1~2名,每个职业工种至少具有2名专业理论兼职教师和2名实际操作兼职教师(理论和实际操作兼职教师可以兼任,但总数不得少于3人)。

(2)素质提升目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15年末“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40%,中级及以上职称(含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80%,高级职称(含高级技师)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少于55%;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5%;一级兼职教师企业培训师格证持证率达40%;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生产技能类一级兼职教师比例达100%;一级兼职教师相应岗位资格证书持证率达100%,从事特种作业培训的兼职教师持有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办法的作业许可证的持证率达100%。

(3)体制机制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有利于“双师”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1.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1)积极创造条件,为兼职教师优先提供在职学历教育机会,支持和鼓励培训管理人员、兼职教师攻读本科与硕士学位,给予经费支持,不断提高培训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

(2)按照“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支持和鼓励兼职教师按照规定条件同时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并给予经费支持,凡取得“双师”(技师和工程师及以上)资格人员优先推荐参加岗位晋升、专家人才选拔,并在其职业能力贡献积分中予以相应加分。

(3)支持兼职教师通过考试取得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的培训考核,取得所教授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经费支持。

(4)将兼职教师学历、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资格等级与兼职教师聘任级别挂钩。

2.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兼职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二是定期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外部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培训,从而保证兼职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够保持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三是定期组织兼职教师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培训,主要包括兼职教师职业形象的训练、开场结尾和主体组织等授课内容呈现的训练、课堂提问、应答、点评、现场应变、控场方法等培训师临场能力的训练。四是支持兼职教师参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和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五是定期组织精品课程、优秀教材讲义、课件评选活动。

3.健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1)职业发展通道。为兼职教师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一是对兼职教师进行分级,根据兼职教师的培训评估效果和培训授课年限进行职级晋升。二是在专家人才选拔和岗位晋升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将聘任兼职教师作为专家人才选拔的基础条件,并明确兼职教师级别与专家人才级别的对应关系。

(2)评估考核。建设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一是健全培训课程监控体系,对于培训课程尤其是周期较长的课程,在课程初期和中期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及时发现在培训进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弥补。二是完善课程后期和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机制,根据培训目标计划明确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对受训人员受训后的收获进行评估,即从受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或者业务技能是否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改善、工作业绩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从而最真实地评估出培训的效果。三是完善兼职教师授课台账,详细记录兼职教师在课程开发、授课学时、教材讲义、题库和技能项目评分标准编制和评奖、培训效果评估、考核结果应用等情况,为兼职教师的使用、培养、晋级提供依据。

(3)考核结果应用。一是作为评定员工年度绩效等级的参考依据或加分依据;二是作为评价部门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的依据,将部门兼职教师素质指标、派员教学、培训效果等指标等列入单位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三是作为课酬津贴兑现依据。

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福州电业局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培训的副局长担任组长,副组长为培训中心主任,组员为各部门行政负责人,负责全局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加投入,完善制度,确保目标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培训中心),办公室成员为各单位培训员。

2.加强宣传发动

科级培训总结篇6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帮助全旗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十七大精神,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旗委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总体要求,旗委组织部决定在全旗范围内举办一系列的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培训班。具体培训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十七大精神;新《》;旗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精神。

嘎查村干部培训班在培训上述内容的同时,增加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法规;农牧业产业化;增加农牧民收入等内容。

二、培训对象

全体科级干部;旗直各单位的党员干部和非党积极分子;苏木乡镇的党员干部和非党积极分子;全体嘎查村(社区)干部,农牧民(居民)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及全体党员干部。

三、培训方式

此项培训活动采取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方式。

旗委组织部和旗委党校负责全体任实职的正科级干部和全旗重点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全旗嘎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其中正科级干部的培训,按照农口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党群及社会事业部门分口培训。

沙圪堵开发区党委、大路新区党工委负责所属的科级领导干部及党员干部的培训;

旗直各党委、总支、支部负责本系统、本单位党员干部及非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苏木乡镇党委负责所属机关党员及全体嘎查村(社区)干部的培训;

嘎查村(社区)党支部负责所属农牧民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企业党组织负责所属的工人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四、培训时间

**年11月下旬-**年1月

1、正科级干部培训班从**年11月下旬开始分三期进行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及人员安排见附表。

2、旗直单位内部培训从**年11月下旬开始,具体培训时间及人员由各单位自行组织,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3、苏木乡镇党委内部培训从**年12月1日开始,具体培训时间及人员由各苏木乡镇自行安排,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4、非公企业内部培训从**年12月1日开始,具体培训时间及人员由各企业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5、嘎查村内部培训从**年12月1日开始,具体培训时间及人员由各苏木乡镇和嘎查村自行安排,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五、培训要求

1、各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次培训活动,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抓好此项培训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于11月底之前报旗委组织部。

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人员,年底前至少完成培训任务的70%,剩余部分必须在**年1月底前完成。每期培训,要做到培训前有准备、培训中有记载、培训后有总结。

3、各地区、各单位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培训工作要与当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与构思**年工作要点结合起来。要结合实际工作抓理论培训,用理论培训促进实际工作,做到两促进两不误。

4、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要求抓好培训工作。旗委组织部将抽调相关部门的同志组成督查组,不定期深入到各单位、各地区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培训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科级培训总结篇7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现实状况,总结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过程中的新鲜经验,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按照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做好全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现状专项调研的通知》(教师司【2008】48号)要求,湖南省开展了“湖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现状”的专项调研。

二、工作进程

1.调查组织 。 湖南省成立了以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同志为组长的调研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葛建中

副组长:廖湘生黄超文

成 员:蒋维加贾腊生胡惠明李再湘

统 计:肖波戴玮

2.调查对象 。湖南省各市州教师科、教师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代表。

3.调查形式 。①座谈会;②专项调研;③问卷调查。

4.调查时间 。 2008年11月25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指示,转发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有关通知和相关问卷调研表106份,至2009年3月5日收回89份调研问卷,随即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开始撰写调研报告。

三、调查结果

1.湖南省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湖南省拥有普通中小学总数18058所,其中农村学校总数13570所。普通中小学教师总人数为496486人,其中农村教师总人数为238016人,公办教师为429389人,特级教师919人,县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含学科带头人)总人数为16516人,幼儿园总数为5516所,幼儿教师总数为31310人。

2.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情况。

(1)设置情况。湖南省有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5个市辖区、87个县(县级市),共设置教师进修学校106所(18个市辖区无教师进修学校,通道县进修学校与通道职业总校合并,醴陵进修学校已撤并)。

(2)资源整合的基本情况。①完成了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电大几个机构之间的整合的有15个单位,占16.85%;②完成了培训、教研、电教几个机构之间的整合的有14个单位,占15.73%;③没有进行机构整合,但经常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的有53个单位,占59.55%;④未进行机构整合,也未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的有7个单位,占7.8%。

(3)教师培训机构基础条件情况。①占地总面积为2442亩;②建筑总面积为825095平方米;③教室配备:普通教室的配备1234间,多媒体教室213个,计算机教室159个,多功能报告厅51个,其他综合型教室465个;④图书阅览室藏书总数为1800685册,订阅杂志5613种,报纸1383种,音像资料161893学时;⑤各机构拥有计算机总数为9075台;⑥配备摄、录、播设备80套;⑦建构了机构自身网站的有53个,占59.6%;⑧本地区实现了“校校通”工程的有44个,占49.4%,培训机构实现了与“校校通”相连的有37个,占42.5%,其中有42个单位为本地区网络体系提供服务;⑨机构中设置了教师培训科85个,干部培训科55个,教育科研室43个,中小学教研室共计230个;⑩机构拥有完全由机构主办的附属学校16所,基地学校23所,实验点51个,未设立实验基地的26个;师资配备方面,各学科配备专职教师的单位占50%左右,而高中阶段配备语、数、外三科师资的单位只占45%,其他学科均在35%以下。

3.干部队伍情况和教师队伍情况。

(1)干部队伍情况。校级领导共382人,其中男性357人,占93.5%;女性25人,占6.5%。按年龄分,56岁以上的占3%,46~55岁之间的占40.1%,36~45岁之间的占44.2%,35以下的校级干部占12.7%。按学历情况分,硕士研究生21人,占4%;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7%;其中85.4%的干部具有高级职称。

(2)教师队伍情况。

专职教师结构:①教职工总数为3296人,专职教师2592人,其中男性占64.6%,女性占35.4%;②专职教师年龄结构相对老化,56岁以上的占7.6%,46~55岁之间的占26.5%,36~45岁之间的占46.1%,35岁以下的仅占19.7%;③专职教师的学历层次也普遍偏低,拥有博士学位的仅有1人,硕士研究生也只有49人,仅占1.8%,绝大部分教师都只有本科学历,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77%;④专职教师中职称情况也不容乐观,拥有高级职称的仅占36%;⑤在专职教师中共有特级教师3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3人,有56.1%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⑥在这些专职教师中拥有16年以上教学经历的有1287人,占48.3%;⑦在这些机构中主持“十一五”省级以上课题的有89项,参与研究的有69项。

兼职教师结构 : 兼职教师总数为1283人,其中来自义务教育学校的有605人,占47.1%;来自高中学校的有407人,占31.7%;来自高校和科研部门的有271人,占21.1%。在这批兼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89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66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577人。

在培训者培训方面 : ①从培训内容上划分:参加教育科研培训的占62.9%,新课程培训92.1%,信息技术培训93.3%,学科业务知识培训75.3%,还有参加培训技巧和中外优秀文化知识培训的分别为49.4%和15.7%;②从培训方式上划分:请专家讲课的占87.6%,下校指导教学活动的占83.2%,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占69.7%,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的占86.5%,运用网络研修的占57.3%。

4.整体作用发挥情况。

(1)在学历培训方面:有84.27%的机构从事专科学历培训,有79.78%的机构担任了本科学历的培训,有4个机构担任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培训,有7个单位未承担学历培训。

(2)在非学历培训方面:①有33.03%的机构开展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共培训4692名校长,其中农村校长3286人,占70.04;②有79.78%的机构开展了新教师岗前培训,共培训新教师11424人,其中农村教师6130人,占53.66%;③有83.15%的机构开展了教师岗位培训,共培训78028人,其中农村教师51695人,占66.25%;④有64.05%的机构开展了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骨干教师8577人,其中农村骨干教师5815人,占67.80%;⑤有62.92%的机构开展了新课程培训,共培训73154人,其中农村教师53571人,占73.23%;⑥有66.29%的机构开展了全员培训,共培训教师116880人,其中农村教师84854人,占72.60%;⑦农村教师中参加3次3天以上集中培训的有44506人,2次3天以上集中培训的有44542人,1次3天以上集中培训的有76959人,有39887人从未参加过集中培训,占总人数的24.03%。

(3)在培训方式方面:有97.75%的机构采用过面授辅导方式,有82.02%的机构采用过现场教学培训过,有73.03%的机构采用过专题研讨培训方式,有21.35%的机构采用过情景模拟培训方式,有46.07%的机构运用过互动体验式培训方式,有65.17%的机构进行参观考察的现场培训,有62.92%的机构采用函授辅导方式进行培训。

(4)在远程培训方面:有50.56%的机构运用光盘教学资源进行远程培训,有64.05%的机构运用网络教学的方式进行远程培训,还有10.11%的机构借助卫星转播方式进行远程培训,在89个被调查的单位中有20个机构未开展远程培训,占22.47%。

(5)在远程培训授课方面(2007~2008年度):在201学时以上的有16个单位,占17.98%,在101~200学时的有15个单位,占16.85%。

(6)在校领导和教师下校指导方面:①校领导下校在31~40天的有98人,占23.56%,领导下校在41天以上的有165人,占39.66%;②专职教师下校指导在51天以上的占32.82%,教师下校指导在41~50天的占19.58%。

(7)在组织送教下乡(校)方面:在101次以上的有5个单位,占5.62%;在51~100次的有7个单位,占7.86%;在30次以上的培训单位有36个,占40.45%;另外还有3个单位从未举办过送教下乡(校)活动。

四、经验总结

1.机构建设与发展经验。

加强研修机构建设,完善教师研修网络。湖南省有15个县级培训机构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措施,构建培训、教学、科研一体化校本研修运行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设了快车道。如长沙市岳麓区充分整合教育局直属的师训、教研和仪器电教职能,构建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指导中心,实行“教研训一体化”。并构建了“以校为基础,以区、片为平台”的三级研修网络:①建立健全学校教研职能机构,区直属学校、教学片成立教科室,配备专人和兼职教研员;重建学校教研组,建立了以学段为单位的学科教研组和以年级为单位跨学科的综合教研组。②加强教研组建设,打造教师专业联合体。教研组在学校教学教研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教研组建设,他们坚持了下校调研制度,每周到学校调研一两天,及时发现学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在教研组建设工作中,他们始终把握以下三方面基本原则:一是以需求为基点,定位教研组目标。他们要求教研组在制定教研组计划时,充分考虑本组教师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确立本组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以目标为牵引,保障教研组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以制度为保障,活化教研组活动。他们要求各学校教研组活动做到“六定”,即:定时间、定时量、定主题、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确保教研组活动制度化、常规化。三是以评价为机制,提高教研热情。他们注重对教研组的检查、考核和管理,每年评选与表彰优秀教研组和先进个人,促进了学校教研组与教师教研主动性的提高。③出台研修管理制度,规范校本研修行为。初步建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研管理制度,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与实施,确保了学校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常抓不懈,规范了校本研修行为,避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创新培训内容、模式与手段等方面的经验。

(1)重视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现实中学校和教师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果隐藏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不被提出来讨论,将无法开启行动研究的大门。”(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P193)针对教学现实,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教师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帮助教师寻找教学问题,引导教师发现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使教师认识到教学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普遍性,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同时要以此作为后续的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

针对现实中一些教师对问题的处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作深入思考的现象,我们要引导教师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问题的价值所在。实践中,可运用“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例研讨”等多种教研形式,组织教师探讨实际问题,发现与剖析教学问题,帮助教师提高对教学问题的认识。

(2)引导教师广泛开展问题教研。问题即课题,当问题的价值被人们认可与提升时,问题就转化成为一个个课题。我们要注意加强“问题”与“课题”的转化工作,帮助教师梳理与提炼问题,将一系列问题课题化,开展“问题教研”。具体做法是:帮助教师把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成可操作的课题,在课题目标的导引下,经由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帮助广大教师梳理与提炼问题,形成课题的同时,还应该组织与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作为教研指导与服务机构,在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区县教研部门应该发挥特殊的作用。我们制定了《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课题指南》,为各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参考选题,并按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规律,认真做好课题立项、开题论证、形成性检查、结题验收等方面工作;提出“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目标和要求,引导教师立足校情,立足学科教学,投身教育科研,追求卓越。

3.农村教师培训经验。

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很多农村教师培训的好经验,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有限的资源,通过科学管理,从而获得较好的培训收益。如新邵县就提供了他们的很好做法,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送教下乡。新邵是一个多山的省级贫困县。为减轻教师的经济负担,解决工学矛盾,进修学校采取送教下乡的培训形式。

(2)走出去,引进来。为了开阔中小学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新邵县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所谓“走出去”,一是选派骨干教师去北京、长沙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师培训机构观摩、考察,以借鉴培训经验,二是选派一线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班主任培训、学科培训,以提高培训者的素质;所谓“引进来”,就是聘请部级或省级专家来讲学,使广大教师能及时接受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时展的脉搏。

(3)进行自主研究,内部提高。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4)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他们依据本县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教材研究与开发。如根据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编写了《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指要》。

该校已形成了如下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送教下乡;二是科研兴校;三是对培训进行调研跟踪,及时反馈信息;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培训者业务水平;五是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优质培训队伍,上挂高等院校、省级名校,下联中小学校,组建一支由教授、专家、学者、名师以及本校的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

4.构建教师进修院校网络平台的经验。

建立问题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将教师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教学问题资源库。建立了个人、教研组、学校、区县市四级教学问题资源库。采取会议交流、竞赛交流、网络交流和文本交流等主要形式实现教学问题资源的共享。教师个人的问题资源库以教学后记、教学札记、教学日记、教学故事、学习笔记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师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集中到教研组或年级组,组内合作研究,经验分享。学校的问题资源库着重收集校内带普遍意义的问题,校内进行研究,成果推广。区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则将各校的问题资源库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提炼为区域性问题,形成教学问题资源库。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本着“服务、引领、指导”的宗旨,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构建和完善了集“研”“训”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平台。与此同时,组织一年一度的校长论坛、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育理论知识考试和两年一度的教育年会,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五、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国家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被“边缘化”。有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把教师进修学校当包袱甩、撤、停、并、转现象确有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

2.政府对培训机构投入不足。财政投入方面:国家和省政府虽制定了比较好的政策,各级财政要将教师工资总额的1.5%用于师训,还有教育事业费、学校公用经费等都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师训,但无法落实到位,等同空头支票,从而造成师资培训无钱,教师进修学校生存都成问题的现状。由于没有经费保障,我们的培训只好向参培学员收取学费,教师的待遇本来就不高,且学员回单位报销难,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参培的积极性。

⒊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性质和定位不明确。它既不是普通中小学,也不像大中专院校;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像单纯的教学单位;它就像悬崖上的一株草,在夹缝中求生存。

4.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进修学校待遇不好,一些优秀人才不愿在进修学校工作,造成内部人才流失,外部优秀人才难引进。师资配备欠专业化。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研究“校本教研”“音体美学科”等方面欠缺有一定专长的老师。培训时,经常要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请求人力支援。

5.在硬件建设方面,校舍陈旧,甚至连“D”级危房都得不到改造;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缺乏,设施设备有待创新。特别是明年新一轮继续教育即将开始,其设备能否满足全县中小学教师的需求,有待研究。

6.师资培训的模式、内容滞后,方法、形式老套。培训机构人员待遇低,积极性不高,学员参加培训要自交培训费,积极性更不高,加之培训机构因经费严重缺乏,培训条件很差,从而造成师资培训的恶性循环。教师大部分是为了评职称,被逼参加培训。各学校及教育行政机构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给予保障,因此,相当一部分人不主动参培,甚至抵触。

以上问题,主要是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支持,培训机构的硬、软件不达标,受训者缺乏动力,经费的落实不及时、不到位,打折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农村教师的培训存在“工学矛盾”“设备欠缺”“教师本身年龄老化”等问题。

六、对策与建议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和对策是:

1.必须明确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定位。教师培训机构应定位为“组织、指导、协调”等,动员全社会关注教师继续教育。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让各级政府部门认识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要转变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观念,积极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2.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师训机构的投入。从人力、物力方面建设好培训机构的硬、软件。各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政策按教师工资总额的1.5%列入预算,拨付给教师培训机构统一管理使用。学校的公用经费应有5%的比例用于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此规定必须由国务院、财政部、教育部发文,并作为当地党政一把手评估的必备条件。

3.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基础的建设。教育要发展必须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师训机构的发展。前者从知识、人才方面保障教育发展,后者从教学能力及教学实践方面保障教育的发展,两者兼顾。国家应制定专项政策保障师训机构的发展,从而发展教师培植、培训基地,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4.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并请国家立法。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应建立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在制度方面,要施行持证上岗制,规范教师进行终身学习,这是从教的必备条件;在动力保障方面,要激励教师不断进取,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建设一支人事制度相对开放的教师队伍。

5.强化管理措施,构建长效机制。构建“由上到下”垂直管理体系,构建“主管部门――师训机构――在职学校”的管理网络,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登记考核评价制度。

科级培训总结篇8

一、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

**年8月,市委组织部在各乡镇办除教育系统外的行政、事业单位采取问卷形式对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调查表600份,收回547份。从调查的情况看:

1、参加组织安排的短期培训:五年内接受组织安排3个月以上培训的干部5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受训人员多数为乡镇一把手和医疗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1月以上培训157人,占29%,受训人员主要为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的公务员;5年内未参加过脱产培训的246人,占45%,主要为事业单位干部和乡镇办年龄偏大的公务员。

2、学历水平及学历继续教育:被调查干部获得大学本科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大专学历185人,占34%;中专学历240人,占44%;高中及以下学历79人,占14%。参加学历提升教育282人,占51.5%。其中进修研究生2人,占O.3%;大学本科76人,占14%;中专及大专学历干部共204人,占37.2%。未参加学历提升教育265人,占48.5%。

3、个人自学:干部每周自学时间8小时以上265人,占48%,8小时以下282人,占52%。学习内容主要为理论业务和学历提升知识。

4、干部危机感:认为自身知识结构基本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79人,仅占14%;不太适应的290人,占53%;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工作178人,占33%。即有危机感的干部达86%。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干部都希望能参加组织上举办的各种培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年干部教育培训完成情况

在市委、政府的重视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有关要求,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780人次,其中县级干部接受上级调训和外出考察学习17人,占县级干部总数的40.5%;科级干部脱产培训5天以上的233人,占科级干部总数499人的46.7%(半个月以上的113人,占22.6%);其他干部脱产培训5天以上的1475人,占科级以下干部7121人的20.7%。共举办各类学历提升班10个,招收新学员542人;全年有290名干部通过学习获得了大专学历214人、本科76人。(**年干训情况详见一览表)。

三、**年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体会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培训职能部门功能三强化,教育培训资源两落实,教育培训工作五突出”的良好态势。

1、培训职能部门功能“三强化”。首先是强化市委组织部门的总揽、服务功能。今年市委组织部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力度,年初根据《**市2003—**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制定了《**市**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赤干训[**]4号),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并落实各培训主管部门的责任,定期采取适当形式对干部培训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纳入了组织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市委组织部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库,全面澄清我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5年来参加培训的具体情况,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强化培训主管部门的主管功能。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各主管部门根据《**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结合本系统、单位干部情况,认真制定和安排年度干部教育培训任务,通过对干部培训任务的分解落实,使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再次是强化培训部门的实际操作功能。以市委党校、市农广校、市职高、市就业培训中心、市计生培训中心以及各乡镇办业余党校为主体的培训部门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干部培训新方法,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培训任务,并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优势互补,较好地发挥了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2、教育培训资源“两落实”。一是落实了先进教学设备。一方面,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市干部网络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加大对市委党校等培训主阵地建设,今年市委党校共投资4万余元为各科室配备了电脑等设备,建成**市委党校局域网并接入了互联网。还在部分教室安装了空调、背投等,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相对较好地落实了教师队伍。加大对市委党校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今年市委党校共选派4名领导干部和教师参加20天以上的脱产培训,占党校现有教师的21%;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学历继续教育,以市委党校为例,现已有本科学历教师15人,占全体党校教师的78.9%;邀请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我市部分领导干部以及专业技术骨干在举办各类培训班中授课,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教育培训工作“五突出”。一是培训对象突出层次性。依托市委党校这个阵地,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依托市委党校、市就业办等培训阵地,由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公务员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等相关技能的教育培训;依托市农广校、市职高、市计生培训中心等培训阵地,由市直各主管部门负责系统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依托市委党校和乡镇办业余党校等培训阵地,由全市各党(工)委负责组织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二是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为主题,注重政治理论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了新《宪法》、中央一号文件、《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及《行政许可法》等党内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还组织开展了学习郑培民、熊平文、任长霞、牛玉儒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卢万里、李真等腐败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征集相关心得体会文章439篇;结合我市“两业一城一市”建设的实际,组织开展了竹产业、旅游业方面的专题学习;结合今年村委会换届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际,组织部分干部考察学习云南、四川等地村委会“海选”和“支部+协会”等先进经验。三是培训教师突出权威性。邀请部分县级领导干部在全市各类培训班讲解领导科学和其他专业知识;加大了聘请部分高等院校专家学者莅赤授课力度。如今年4月市人大举办的人大干部培训班,邀请了西南政法大学莫江平教授莅赤讲解新《宪法》;9月份举办的领导干部读书班,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王瑞璞教授,交通部信息研究所徐如镜总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办公室研究室卞晋平主任等3位同志莅赤讲解《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等。四是培训方式突出多样性。坚持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和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使课堂教育方式实现了“两个互动”(即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和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坚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把课堂培训与外出考察学习结合起来,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推进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如今年举办的3期中青班,有针对性地确定调研课题,组织学员进村入户体察民情,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开展“走进百村”调研暨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远程教育工作等调研活动,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锻炼了干部求真务实的作风。五是培训管理突出创新性。建立了以调训单位、培训部门和学员单位“三位一体”的干训工作管理机制,调训单位按照“五年轮训一遍”的要求主动抓好干部调训;培训部门坚持严格考学,落实逢训必考的要求,促使学员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力求真正学有所获;学员单位主要抓好对学员学用结合的督促检查。

四、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

1、激励约束机制刚性不足。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资源重置、经费渠道不畅,是传统意义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明显缺陷,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符合“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受财政形势的制约,外派学上级调训外,停留于考察学习,无法推进针对性较强的异地办班工作。虽然各级对干部培训明确要求,但部分领导对此项工作仍有“软任务”倾向。有的领导以工作走不开为由,不支持所在单位的一些同志参加学习,或让其他同志代替,难以体现优秀干部优先培训的原则;一些干部认为抓具体业务和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学习,因而参加培训不积极、不主动;有的干部认为参加培训只是为了在政治上增加一种“经历”,只在乎形式上的培训,不珍惜学习机会,不注重通过培训提高自己。

2、培训目标不够明确。一是培训标准过于笼统模糊,对不同层次干部和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干部培训标准没有明显界定,容易造成盲目培训。二是培训内容安排不很科学。“大而全”和“重理论培训轻实践锻炼”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满足干部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本领要求。三是培训方式还有待改进,受培训机构师资能力等因素影响,干部培训方式仍显得较为呆板,大多为不分层次、不分类型的“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四是干部轮训制还有待进一步落实,2000年以来从未参加过脱产培训的科级干部达216人,其中正科级干部51人,占正科级干部145人的35.2%;副科级干部165人,占副科级干部354人的46.6%。

3、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我市干训教师仅限于市委党校现有教员和临时约请的一些领导干部,至今未组建一支较为稳定的授课教师队伍;教师素质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培训干部的人很少接受培训,致使培训教师底气不足,路数不多,创新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干训工作的发展步伐。

五、加强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全局意识,提升培训理念,构建强有力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制。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干部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途径,干训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等观念,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加大经费投入,畅通经费渠道,构建强有力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制。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和分解培训任务,把落实干部培训工作责任制同工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2、全面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增强培训实力。一要注重基地建设。应在资源配置上创新,研究培训阵地整合和培训机构的重组调整,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加快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改善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构建干部教育网络培训中心,加快网络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干部培训工作实现自主性和互动性,以利解决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和其他培训存在的工学矛盾;应克服困难,采取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干部培训中心“联姻”借地育才的方式,开辟新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组织一支稳定的专、兼职干训教师队伍,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师资资源信息库,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通过培训考试后颁发聘书的方式从市委党校、市农广校、市职高教师,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专业技术骨干中选拔人员组成,由市委组织部统一调配管理,并给予相应的授课报酬;要切实加强干训教师培训,把干训教师的继续教育落到实处,还应通过下乡镇挂职锻炼、参与市委政府重大调研课题研究和中心工作等活动,增强实践性,以利教学中更好地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采取聘请客座教员的形式,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吸纳到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中来,定期参与授课和指导。三要探索培训教材创新,结合“两业一城一市”建设需要和干部队伍现状,多购进一些对更新干部观念帮助较大的与时俱进的课本、课件,组织部分授课教师和具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有针对地编写一些符合**需要的教材,使培训教材更具实用性。

上一篇:中医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数控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