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2 15:03:45

幼师教案范文第1篇

在新学期第一次接触教案写作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课堂上,和往常一样,笔者先详细讲解了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撰写这几个部分的具体要求。讲完之后,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练习写一份教案,而是先观摩了一个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视频“创意彩条装饰”。在观摩之前,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视频中教师撰写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前期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又包括教具准备和学具准备。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之后,学生开始看视频,要求边看边记录下整个教学的流程。看完之后,笔者留出15分钟时间,请学生尝试撰写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然后请学生来读一读自己撰写的教学目标,最后再出示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请学生比较,找出差距,总结出教学目标撰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笔者又留出半个小时,要求学生尝试写出教案的基本部分和总结部分,然后和原教案进行比较,分析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课后,笔者就留了一道写教案的作业。通过这种视频观摩加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学生书写教案的整体情况较往年有了一定的进步。为了进一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在撰写教案中存在的困难,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师范生撰写教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①教案语言的组织问题;②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差距,经常是“想当然”地设计教学环节;③教学目标的撰写存在较大的问题;④不知道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总结完之后,笔者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了他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在写教案过程中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解决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教案写作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并提出了如下四种策略:

一、对教案教学的反思

当前,多数教师在进行教案教学时都将重点放在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组成部分上。而通过采取了视频观摩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教案写作的格式,知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如何用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把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案实施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就像在静态、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把握了教案写作和教学设计的重点。

此外,还为学生树立了教案格式书写的榜样。虽然在传统的教案教学中,教师也会选择一个很规范的教案文本供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没有观摩过和教案匹配的教学视频,学生对教案的揣摩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因而很难深入理解。通过将教案和视频观摩相结合,学生可以边观摩边看教案,将两者建立起及时的联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教案中教师的指导语,什么是教师的核心提问,什么是教师对本环节的总结、对下一环节的过渡,为什么教案中不要写幼儿的回答,等等。

二、对教案语言组织问题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教案写作语言与一般的人与人交流并不相同,也不同于书面的文字记述,而是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一种具有属于学科特性的讲述话语。学生教案的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组织不通顺,句子主谓宾不完整等文字组织方面的低级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文字组织的基本功较薄弱,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情况时有出现;二是学生对待写教案的态度不够认真,通常是写完就交,基本不检查。文字功底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大幅度提高的,但是学习态度可以纠正,学习方法可以改进。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写完教案之后认真读几遍或者请同桌帮忙互查,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大家都认为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教案文字方面的问题,后来写完读教案修改教案、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三、对教学设计困难的反思

本学期进行的期中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在写教案中存在的困惑,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拿到一个活动主题后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没有思路。即便有时候好不容易想到某个教学环节,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个年龄班,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小中大班幼儿发展能力的差距,而是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教案。我们知道,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实践练习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实现教案写作能力的提升。

那么,怎样能在这种现状的提前下尽可能提高学生教学设计的能力呢?对此,笔者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多看一些幼儿园教学设计的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总结他们在写教案中的困惑后,笔者就为学生列了幼儿园课程设计方面的书单,如《渗透式领域课程》《多元能力课程》《生态式艺术课程》等,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小中大班的课程各读一本,分五大领域进行摘抄并分析教案每一步骤的意义,制作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集锦。这样,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积攒了厚厚的一本教学设计集锦。二是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来给学生训练教学设计,学生亲切地把它称为“教学设计头脑风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笔者会给学生出一个任意年龄班的美术活动的内容,请学生先思考目标,然后思考“头脑风暴”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哪些环节,笔者则一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带着学生逐一分析他们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开始写教案时尝试在自己的大脑中构造出一种课堂教学的场域,即在自己的头脑中主动建构一种对于即将面对的课堂环境的感觉预设,并带着这样的感觉进行教案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四、对利用模拟课堂教学提高教案写作能力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师范生不但要掌握教学设计理论,还要具备将教学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教法课中,一直都有模拟课堂教学的环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设计好教案后,教师就会安排模拟课堂教学,在做中感悟和体会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模拟上课教师说课,然后这个活动就结束了。但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学生在说课时往往会提到在上课时感受到原教案中的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提问不太合适,而由于教师没有强调,所以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再去修改原来的教案。为此,笔者尝试在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后再请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案进行进一步改进。这样,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才能随机应变,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问题。

幼师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音乐;教学技能;范奏技能

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教育作用和意义,作为将来幼儿音乐教育工作主要承担者的幼师生,能否掌握扎实全面的音乐教学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虽然幼儿师范学校对音乐教育都比较重视,但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仍存在技能水平低、训练效率低等问题。将微格教学这样一种高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引入到幼师生的音乐教育技能训练中,是解决当前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面临的某些突出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微格教学的定义

微格教学在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以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理论及系统论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教学技能、技巧为目标的小规模教学活动”。教学技能是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使用微格教学分别对教学技能进行分解训练,能促使每一个教学技能达到优化,以弥补学生教学技能的弱势和不足,然后再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相互作用而形成教学的整体。当每一个技能都掌握以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能力。

2.微格教学在幼师生各项音乐教学技能中的训练步骤

微格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有效地提高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关键是要抓好微格教学全过程所包含的理论学习、示范观摩、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评价和修改教案等环节(如下图所示)。以上环节,环环相扣、联系密切,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培训效果。所以,针对被培训者的实际情况,要落实每一个训练步骤。

二、运用微格教学提高幼师生的音乐教学范奏技能的实施策略

按照微格教学的训练步骤及要求,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可分为范奏、范唱、弹唱、音乐语言等多项技能,下面以范奏技能为例,介绍在幼师生的音乐教学运用微格教学训练手段的具体方法。

所谓范奏,即示范性演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近几年来,随着打击乐在幼儿园越来越受到幼儿的喜爱和欢迎,范奏技能也成为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技能中的重要技能。教学设计例如下:

课题:《范奏技能的实践运用》。教材:音乐微格教学。课型:综合训练课。教学对象:幼师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能了解范奏的类型和方式。(2)引导学生理解范奏技能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掌握范奏技能的应用注意事项。教学重难点:范奏的应用注意事项。课前准备:《敲锣打鼓放鞭炮》曲例,锣、鼓。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范奏的多种类型和方式。

(1)教师向学生介绍范奏的类型和方式。

(2)教师介绍范奏技能的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观察范奏技能的应用要领。

(1)范奏前,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范奏时,教师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向学生示范演奏锣、鼓打击乐器,让学生了解锣鼓打击乐器的音乐以及演奏方法。要求敲锣和打鼓时槌子快速、轻盈碰击锣面和鼓面,符合曲子节奏。

示范:《敲锣打鼓放鞭炮》

教师出示实物锣,示范敲锣动作。

教师出示实物鼓,示范打鼓动作。

师:现在我们播放音乐,大家一起听一听。

教师启发学生分辨音乐快慢。

师:音乐哪里像是在慢慢敲锣?哪里像是在快快打鼓?哪里又像是在一下高一下低地放鞭炮?教师将敲锣打鼓放入曲目中。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师:教师范奏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部分:编写范奏技能教案。

(1)指导学生以《敲锣打鼓放鞭炮》为范例设计教案。

(2)学生共同编写范奏技能教案。

(3)学生分组讨论所编写的教案,教师分头指导。

第四部分: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安排同学分组进各个微格教室。角色扮演要求同各技能一致。

第五部分:对同学试教的范奏技能进行反馈评价。

要求学生依据范奏技能评价表作出对试教同学的评价。(见表1)

第六部分:根据反馈评价修改范奏技能教案。

(1)教师组织各小组组长将每位试教同学的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反馈给试教同学。

(2)要求试教同学根据反馈评价修改自己教案,同时进行课下练习。

(3)安排下周时间进行范奏技能角色扮演,同时作出对试教同学的评议。

(4)试教同学依据评议作课后多次练习。练习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进行讨论评议,将评议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作综合成绩评定。

分析:加强范奏节奏感的培训和范奏方式的正确选择是解决幼师生范奏技能的有效途径。微格教学范例训练中,乐段与乐器的配合,乐器的跟进以及局部的范奏方式为幼师生作了很好的示范。而教师、同伴的反馈评议可以给学生改进自己的范奏技能提供依据,学生通过课下的强化练习,提高了范奏技能。

三、运用微格教学训练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的效果分析

为验证微格教学在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效果,本研究在贵阳幼师选择了两个普通班(每班50人)作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格教学的实验班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相比,在教学技能训练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微格教学法对幼师生音乐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结束语

笔者此次在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所进行的微格教学实训充分表明:将微格教学引入到具体的幼儿音乐教育实训环节,是解决中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习改革问题的关键,在幼师生实习和试讲之前的音乐教学技能(包括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可有效提升幼师生综合运用音乐教学技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晋媛.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2] 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

[3] 穆陟.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系统及其设计刍议[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4] 刘恭祥.地理微格教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9.

幼师教案范文第3篇

由于唱游具有音乐性、动态性、趣味性,因而最符合幼儿年龄、身体、心理的特点,能及时满足幼儿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接受知识信息的愿望。幼师学生在实习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唱游形式,她们不仅将唱游融于音乐、舞蹈、体育、游戏等学科教学中,而且在进行幼儿语言、计算、常识、科学、美术等在常人眼里被认为与唱游并无多大关系的学科教学时,她们也尝试地借用唱游这一形式开展教学,惊喜地发现教学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好。比如:2006级幼师班的一位同学在上小班美工课——《折哈巴狗》,教学目的是教幼儿简单的折纸技能和彩色笔涂画眼、鼻、嘴。这位同学按照《幼儿美术教学法》认真备课,做教学设计,结果在课堂上无论她怎样教折法,凭口讲解、示范,幼儿读枯燥的折纸毫无兴趣。讲解、示范数遍,幼儿仍无法完成作业。这时她无意中想到了唱游的律动,编成了一首歌曲:“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教幼儿们边常边跳。时而两手举在头上做狗耳朵状蹲下,时而两手圈着眼睛作舔舌状,音乐节奏、动作、吐词协调有致。这样一下子幼儿的情绪高涨,哈巴狗的形象在幼儿心中顿变可爱,然后再教幼儿折纸,兴趣倍增,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幼儿们做完了作业,又一次边唱边跳:“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自由下课。这节课上下来幼儿们感受了音乐,又学会了折纸和涂画。

在中班上计算课——《点数1——10》也是如此。她运用唱游中的歌舞表演《十个朋友出来走》,使幼儿们对抽象的1——10数字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幼儿们边唱边跳,精力集中,然后以好奇的目光观察小黑板上的三只兔子,很快找到了每只兔子欠缺部分,并踊跃上台给兔子添上尾巴、添上耳朵、添上眼睛,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标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像这样巧用唱游于幼儿每一学科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对这个幼师班14位同学在铜仁市实验幼儿园实习教学中进行抽样调查,从统计表可见:唱游不仅是幼儿音乐教学的最有效的形式,在幼儿综合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程序中或是用于开始部分,诱导幼儿;或是用于基本内容部分让学生接受信息;或是调节课堂气氛;或是用于结束部分,巩固和复习一课学习的内容;或是贯穿一节课的始终等等,已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每门学科的教学效果。这一结论只是在一种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也许有人认为有些偏激。认为幼儿每一门学科,每一课时选用教学方法都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广泛运用唱游形式会有使幼儿精力分散、教学重点偏离的嫌疑。其实不然,人的大脑并不是单一地接受信息,它的存储系统非常复杂,潜力很大。它是靠联系皮层,按照不同的记忆库相似的信息连接起来,每一部位能够以综合方式共同协作。比如唱游中的歌表演,用于计算机教学时,幼儿们的左半脑在理解歌词,右半脑在感受旋律。歌词理解的过程与教学信息相联系,将与旋律一道进入大脑存储系统。这一教学方式不但比单一的只用左半脑或右半脑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增加知识量,而且记得更牢,印象深刻。因为唱游是幼儿音乐、舞蹈艺术的综合体现,是感情最集中、最激动的表现形式。它融入幼儿每一学科的教学,是调动幼儿大脑的情感中心,大脑感情中心是很紧密地与长期记忆存储系统相连。这样带有高密度情感因素的知识信息,最容易记住。纵观现在使用的每一门类的教材,多是为了幼儿容易接受而采用儿歌、游戏等简单易学的形式编写的。从内容上看与幼师生学习的《新编唱游辅导教材》有着密切联系,这正是唱游的教学形式融入幼儿每一门学科可行性的前提。

2、唱游突出表现了幼师的教学个性

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的成果体现在受教育者的工作质量上。幼师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的是幼儿教学。而唱游在开展幼儿综合素质教学中的运用,最能体现幼师生的各方面素质。那么,幼师生唱游教学就要围绕唱游的实用功能而改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从实习教学这一实践活动,可以看到唱游与幼师教学的其它科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较实用的一门学科。如果说其它文化学科是在于强化幼师生内在文化课素质,那么唱游作为一门技能,在于表现得实用的素质。所以按照幼师唱游教材中谈到的教学方法,单一的灌输唱游中的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儿童舞蹈等内容显然不妥。更重要的是讲解、示范唱游如何结合幼儿特点开展教学,也就是说要传授给幼师生唱游教法、运用方法、幼儿学习唱游的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教学重点转变的原因还在于幼师生在接受唱游这门学科学习时,是在三年制师范教育的第三个学年开始的。她们在师范一、二年级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音乐、舞蹈,具有了相当地音乐、舞蹈基础。如果单一地灌输唱游内容,等同于教幼儿,而不是教幼师生,反而抑制了幼师生在唱游学科的创造意识。现行师范唱游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了培养幼儿,儿童的音乐感而编写的。教学对象改变了,教学目的也随之改变。否则就抓不住幼师生唱游教学的特性。

3、唱游教学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展开

根据幼师生现有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拓宽、强化唱游技能素质的教学模式表现在:

3.1发挥幼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做唱游试讲教学。教师在进行唱游教学前依据唱游教材备课,写出有关唱游内容的规范教案。同时要求每个幼师生预习并设计教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选择一、两个学生按照预习设计教案的程度,大胆表演、试讲。然后,老师及时讲评,并按照教材内容做准确的唱游示范表演,让学生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反复训练,再出示唱游的规范教案,供学生学习。

3.2通过唱游强化、巩固、提高幼师生的音乐、舞蹈素质。幼师生虽然在三年级已具备相当的音乐、舞蹈基础,但程度参差不齐。通过学生表演、试讲发现素质差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个别校正训练而提高外,还要用优生带差生的方法训练,使得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再强化、巩固,基础差得得以提高。

幼师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拟试讲 见习 实习 提高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是幼儿艺术教育教学理论中的一种,是专门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是以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美术学科的有关内容为基础的,学习幼儿园美术教学法,能使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明了幼儿在美术方面的一般水平和发展需求。但是只有好的教学内容而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因此要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美术,就要学习美术教学法。

幼师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但应如何将这些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融会贯通于一节美术课,并且能够真正上好一节幼儿园美术课呢?应该说这个问题是我们教授美术教法课的实质和最终目的。

因此我在教授这门课程时,组织幼师班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模拟试讲。

一、试讲的准备过程——见习阶段

1.教师的讲课必须多举实例。例如:我在讲教学原则中的“兴趣性原则”时,教材的选择要注意兴趣性,这样能够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会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并保持愉快学习的心情。但如何将这一原则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去呢?教师不妨举如下实例:当教幼儿画各种线条时,不妨教他们画“给小动物添画笼子”“在草地上筑篱笆”“我为大海添画波浪”等。教幼儿画圆时,不妨教他们画“皮球”“棒棒糖”“吹泡跑”“车轮子”“太阳公公”“糖葫芦”。教幼儿画三角形时,不妨教他们画“三角巾”“小红旗”“热带鱼”“小帆船”等等。还有教材是“死”的东西,但是教师要采取有趣的游戏形式,将教材处理成“活”的东西,寓美术活动于游戏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以娱乐或玩耍的方式进行,因此在给学生讲教学方法中的游戏练习法时,我给学生举了以下例子,小班绘画课顺着一个方向画圆圈,就拟定了一个亲切而有趣的题目——“熊猫吹泡泡”,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上画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它在干什么?”“哦!原来是可爱的大熊猫它在吹泡泡。”看它还得意洋洋地对小朋友们说: “你看我吹的多好呀,你们会吹吗?现在,我们大家也学大熊猫,用彩笔吹泡泡儿,跟它比赛,看谁吹得又多又圆又好看,好吗?”然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画圈儿:“小泡泡,圆又圆,一个又一个,又多又好看。”最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真正可以吹泡泡的玩具让画完的幼儿或画的认真、画得好的孩子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课堂上有的孩子在吹泡泡、有的在追泡泡、孩子们笑着跳着。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而愉快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会了用彩色笔,画最初最基本的图形——圆形。再有讲教学方法中的情境激励法时,我给学生举了下面的例子:中班装饰画——“宝宝要睡觉”。我先放一段宝宝的哭声,引出宝宝要睡觉这个题目,然后在一张三角形纸的中间先画上一个逗人喜爱的娃娃,再将左右两个角向里折叠成小被包娃娃样,然后在“被面”上用点、线、圆、花、草点缀出美丽的花纹,完成后即可抱着娃娃做游戏,边唱安静的摇篮曲,边哄宝宝睡觉。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幼儿感到亲切而有趣,兴致勃勃地参与作画活动,并力图将画儿画好,以满足他们感情上的需要和好奇的心理。

通过这些教学实例幼师专业的学生们才真正领会到了书本上的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才能逐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2.教师在讲课中多给学生一些锻炼尝试的机会。正所谓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促进学生的练。例如:讲幼儿园美术课的类型时就要及时的按照绘画、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这几部分内容,讲到哪里要求学生动手做到哪里,然后将学生制作的这些作品作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并作为平时成绩加入到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中,以此提高幼师学生自己的专业技能技巧。还有在讲教学方法中的“观察分析法”时,学生们知道了观察法就是引导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观察分析法”的类型,有一般性观察和专题性观察两种。观察事物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等等,这时教师最好当堂给学生演示几个观察的实物、图片或模型等,请学生上前面来做试讲片段。教师通过学生的试讲,了解她是否观察了对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形态等;是否观察了对象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征;是否配合了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讲完后,教师及时给予评价,纠正不足之处。这样循序渐进的点滴积累使日后学生在准备完整的一节美术课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处处陌生了。

3.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中有许多知识性、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如《毛毛学画画》《幼儿简笔画园地》等,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幼儿教育专家来执教的。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收集、下载这方面的信息并利用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在课中穿插这些内容,学生既感到有趣,又能获得课本以外的新营养,新知识。还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优秀幼师的优质课、公开课等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见习观察这些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哪些教学任务,运用哪些教学手段,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写出分析结果、提交书面体会,并在今后的实践中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二、试讲的具体过程——实习阶段

1.发给每一个学生一份全国通用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让学生从中选择一节课作为试讲的内容。

2.学生从教学计划中选出试讲的内容确定讲课的题目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地听几节美术课,如:“折纸课”“粘贴课”“绘画课”“泥工课”等。

3.给学生两周的时间写教案,并把课上所用的教具准备完毕。一个好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教师要多给学生做一些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课的结构,设计教学过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教案的条文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在教学试讲中不要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教案,因为教学的本身是运动的、发展的,课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试讲中善于发挥应变能力,发挥创造性,不要被教案所束缚。还有课上需要的磁带、挂图、实物等教具,教师也要热心帮忙准备,以鼓励带动学生把课讲得更加完整。

4.利用六周的时间进行课堂模拟试讲。每一位学生试讲时,请十名同学做幼儿园小朋友与她配合。班上的其他同学此时必须拿出笔记本认真听课并做听课记录。当这名学生试讲完后,请全班同学各抒己见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以及自己对这节课的不同设想。最后教师做总结性讲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运用的合理恰当;(3)教师的教态是否符合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4)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破;(5)课堂组织是否严密及课的主要优缺点。

三、试讲的改进过程——提高阶段

从全班的第一轮试讲中,我体会到不管是讲得好一点的学生还是讲得不太好的学生,她们的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课堂发挥的不太好,可是课题选的新颖别致,教具也做的颇具独到之处。而有的同学课上的教态自然,声音亲切适中。可是一堂课的结构连贯的不自然,时间分配的也不够合理。针对这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让两名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组成一组。让她们互相取长补短,再准备一节课。同时告诉她们这一次试讲要请学校领导、教务科、就业科、幼教教研室的老师们来听课。因为有这么多的领导老师来听课,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因此准备起来也比上次更努力、更认真。

通过这两次试讲,“学习—讲课—评课—交流”,充分调动了幼师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师学生讲课基本技能的提高,并使幼师学生在课堂模拟试讲的实践锻炼中得到了较大的收获,为幼师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道.孩子越玩越聪明.九州出版社.2007.

[2] 朱复融.儿童智力结构整合法则.重庆出版社.

[3]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姓名: 杜红艳, 女 , 本科, 中专讲师 工作单位: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幼师教案范文第5篇

一、2011级幼师在广东顶岗实习现状

1. 自1997年全国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度以来,广东省只剩下几所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幼师每年也只有几千人,与广东珠三角13000多所幼儿园的需求可谓冰山一角,广东的幼教人才服务机构每年都从外省引进近15000名幼儿教师来填补幼儿园的用人需求,但还有许多幼儿园人才告急。我校通过幼儿教师的顶岗实习带动了就业,也通过就业促进学校招生的发展。

2. 2013年6月15日我校2011级幼师264名学生顺利安排到珠三角各大城市的幼儿园顶岗实习,试用期工资1800元/月以上,占总人数的30%,1500元/月~1800元/月的占总人数的40%,1200元/月~1500元/月占总人数的30%,相对前几届幼师顶岗实习工资有大幅提高,特别一些有特长的同学收入更高。我校的潘美英同学,她学习努力,工作刻苦,表现也很出色,现在带幼儿园舞蹈兴趣班深受学校好评,颜顺荣、陈梦兰等同学带美术、舞蹈兴趣班也深受学生欢迎,当然她们的收入自然比其他同学高很多。

在过去的4个月的实习中我校幼师的实习情况是较为稳定的,每位实习同学在实习期间都给本班的幼儿上课,同时也对珠三角的特色教学(黄金识字、清华英语、奥尔夫音乐等)有所掌握。同学们开始来到广东这边对幼儿园很不适应,忽然面对孩子有点惧怕,但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和示范,尤其都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就及时沟通解决,所以实习学生进步很快。但也有少部分实习学生因为胆子小,放不开,不愿上台练习,导致对公开课不熟练,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得不是很到位,还得多加练习。通过4个月学习后,学生的精神面貌、工作技能、上课方法都得到大幅提升,特别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幼儿园领导对我校幼师顶岗实习的反馈信息

优点是:

1. 农村的孩子较能吃苦,工作也踏实肯干,就是分配到小小班也乐意接受工作。

2. 大部分都能跟同事和睦相处,也能适应广东的气候条件及饮食习惯。

3. 大部分学生自理能力较强,也能积极进取、认真工作。

4. 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写教案及相关教学计划、准备相关教具。

存在问题:

1. 少数同学礼仪礼貌有待提高。

2. 来自农村的孩子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3. 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过于娇气、任性、适应能力较差。

4.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个别学生实习期间常外出上网玩游戏或聊QQ等。

三、教育教学管理改进办法

为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干、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幼教人才,对教育教学作如下建议:

1. 增加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礼仪的教学内容,配以仪表、形体训练,培养幼师心灵美、仪态美。

2. 增设安全防范,自我保护和生理卫生健康课题,培养幼师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

3. 严抓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和各课教学法。

4. 主抓文化基础教学,适当调整相关教学内容,以基础性、实用性的课题为主导,如:语文基础课题开设(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笔画笔顺)辅以实用性的行政公文写作如:通知、申请、教案、教学计划、教学随感等。

5.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加强综合能力的培训。琴法:督促学生勤学苦练(钢琴弹法),纠正指法,鼓励边弹边唱。音乐:要求掌握通俗唱法,了解民俗唱法、美声唱法,把好音乐基础知识关, 如五线谱、简谱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舞蹈:授以舞蹈基本理论,加强舞蹈三要素(姿态、节奏、表情),幼儿舞蹈动作和部分民族舞蹈成品舞,鼓励学生自编舞蹈和体操。美术:重点抓好简笔画、手工制作、教具制作和书法(三笔字)为主要教学容。讲:能用国语和英语讲故事,故事中要注意肢体语言和夸张表情。英语:授以标准的口语(幼儿园)日常用语,幼儿英文歌,以自然、实物、人体为主要教学内容。

四、“校园合作”顶岗实习的收获

幼师教案范文第6篇

1.1活动设计与幼儿的年龄特征不相符

幼师生应在幼儿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数学活动方案,但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特点理解缺乏实际了解,因此设计活动目标时容易过高或过低,对内容难易的处理不恰当.虽然学生在思想上有考虑到幼儿各年龄阶段特点的意识,但因为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也是一知半解,只是按照自己主观的理解设计.例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67%的学生设计的目标仅仅是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知道钟表表面和数字,掌握整点、半点.

1.2活动目标设计不科学

设计活动目标应根据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在整体把握活动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学生平时练习以及目标设计训练,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目标设计定位与幼儿各年龄段不相符,如中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学生表述是:能选择不同的自然物测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测量方法,知道不同的量具所测量的结果不同.这一目标与中班幼儿不相符,目标定的过高;第二,我们现在提倡活动目标涉及三个维度:情感态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而学生在设计时往往比较单一,偏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尤其是数学活动,更应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第三,目标的表述啰嗦,不准确.例如,数学活动《10以内数的比较》,学生表述为: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掌握10以内物体的数量,通过教师的指导感受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会说“x比x多1,x比谁x少1”,这个学生在表述时不简洁,感受一词比较模糊;第四,目标内容之间重复过多,表述不一致.例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6的分解》,有的学生表述为:通过操作玩教具幼儿学会6的分解组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前者是从幼儿的角度,后者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前后不一致.

1.3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问题

学生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看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尤其是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笔者在多年的从教经验中发现五年制幼师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不扎实,有57%的学生的水平达不到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水平,甚至有一些达不到小学毕业生的水平.这些学生因为基础差,底子薄,所以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笔者曾做过调查,84%的幼师生不喜欢开设数学课.因此,幼师生在设计数学方案时,出现诸多错误.例如,在大班活动“认识时钟”中,许多学生将整点界定为3点、4点、8点、10点;半点就是2:30、5:30等具体的时间;还有很多学生教幼儿认识秒针;更有学生这样表述目标中“通过教师讲解,知道整点、半点和秒针没有关系,主要是时针和分针”,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较低.

1.4活动过程设计简单,层次单一,不易操作

学生在活动设计前尽管已经通过观察模仿和单一练习的方式学习,但学生在真正设计教案时,笔者发现学生设计的环节简单,不容易操作,层次感不强,结构零散,整个过程中方法使用单一.以大班活动“认识时钟”为例,幼师生设计的过程如下:(1)教师出示表盘,引导幼儿发现指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钟表(2)提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表盘、数字、指针),和其他幼儿交流发现;(3)教师指导幼儿认识整点;(4)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半点.从幼师生设计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学设计过于简单,环节衔接缺少层次,整个活动都在观察钟表,通过讲授认识整点、半点.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活动重难点,整个活动设计没有凸显出重点,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整点、半点的策略不清晰,没有展示出具体的操作方法.

1.5教学方式重讲授,缺少引导探究和操作练习

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种矛盾决定了数学教育活动要以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为主,辅以操作练习,但在学生所设计的数学教案中大多是以教师向幼儿讲解知识概念以及幼儿的机械学习为主,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能将理解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自身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识到怎样通过创设情境及所提供的教具、学具来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和主动探究.在幼师生设计的大班活动“认识时钟”的活动设计中,教师灌输讲授的较多,幼儿的实际操作少,尤其是向幼儿解释整点和半点.

2提高幼师生数学活动设计能力的对策

2.1提供优秀活动案例,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数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理解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能够理解并转化成教学实践自己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幼儿园优秀视频案例资源库(包括数学活动优秀教案及教学录像),通过分析活动案例和视频,将实践和教学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育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利用分组进行模拟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观念、知识结构及常用教学方法.

2.2增加幼师生练习实践的机会,及时反馈总结

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和模仿所得到的是理论的、间接的经验,而学生的教学技能需要在练习中才能得以提高的,从而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是五年制幼师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实际训练才能加强和熟练.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准备教具、过渡部分等环节中,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教学模拟)才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怎样修改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哪些地方自己容易出现问题.不仅如此,她们存在的更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幼师生自己缺少思考的能力,同时,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师生实践练习的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总结,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活动设计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

2.3密切与幼儿园合作,加强幼师生与幼儿的接触

尽管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案例和练习机会,但学生真正和幼儿接触的机会少,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阶段特征缺少感性经验,提供给学生与幼儿相处的机会,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幼儿的生活学习与发展情况,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式,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以便于学生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能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设计活动目标并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及教学方法.

2.4强化基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幼师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具有严密、规范、正确等特点.这恰恰是幼师生所缺少的,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在课程设置中,幼师生普遍未开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理科课程.当然这和幼师生理科课程普遍基础较差,对这些课程没有兴趣,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听讲有很大关系.虽然如此,我们的教学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担任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师应意识到该学科培养学生素养的任务和意义;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方法.

2.5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提高数学兴趣

学校可以开设第二课堂(数学游戏、数学教具的制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订阅数学知识的书籍和杂志,开展数学知识竞赛.通过以上方式既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和能力,又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发现的兴趣.

幼师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分析;目标;方法;过程

一、《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它是由传统的分科教学法,即: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常识教学法、幼儿计算教学法、幼儿体育教学法、幼儿音乐教学法、幼儿美术教学法整合演变成现在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统称为“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教育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教材及师范生的学习状况

计算教学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在我们教师看来如此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于当前的幼师生来说,理解、掌握仍有一定难度,这是由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等因素决定的。幼师学生层次多为初中毕业,而且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依然较弱,学生接触幼儿活动设计不久,对幼儿园活动的认知尚浅,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真切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集体讲授、小组讨论、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实际组织教学等形式进行教学,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三、“悟―思―研”的学习意识,“迁移指导”的学法指导

计算教法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通过教师的举例、演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探讨、领悟的过程中来,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记”,变为主动的“悟―思―研”,不仅学得有趣、学得有用,而且学得扎实、学得有新意。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为使学生爱学、会学、学好而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教学中要采用了迁移式指导法,所谓迁移指导,就是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举一”要选准,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活动分析,选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与学生要反的“三”有相通性,否则就收不到效果。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都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一操――数字导入、融会新知――顺序梳理、学以致用――教案探究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研究和探讨应用知识。

1.课前一操――数字导入

课堂开始,作为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我安排了手指操。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熟练运用打下了基础。

接着,我以一副图片上的两个6字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此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同时预设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6各代表什么意思吗?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出图片中所包含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基数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掌握哪个6是基数,哪个6是序数。由此轻松进入下一环节。

2.融会新知――顺序梳理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顾生活中幼儿计数的现象:3~4岁幼儿在桌子上摆放10块同样颜色,同样形状的糖果,趁幼儿不注意时,拿走或增加少量的糖果,幼儿发现不了糖果在数量上的变化,幼儿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呢?针对这一现象,学生各抒己见,最终总结出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规律。

3.学以致用――教案探究

学以致用――教案探究: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既要让学生“学会”,又要让学生“会学”,更要使学生“会教”。根据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设计数学教案。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使学生懂得“教”和“怎样教”,为他们今后的教学见习、实习做准备。

参考文献:

蒋荣辉.浅议幼师学生说课[J].学前教育研究,1998(01).

幼师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班主任 幼师生 专业化成长

随着“国十条”和一系列政策群的出台,学前教育的质量受到国民的普遍关注,这让我们幼教工作者憧憬美好前景的同时,来思考如何结合实情培养高素质的幼师生以适合社会的需求?当然这需要政策、法规、地方和学校师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软硬件中,幼师学校的班主任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她是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师生有继续文化课深造,提高道德素质的任务,又必须掌握说跳弹唱画等技能。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自身对于两者平衡的把握,往往顾此失彼。在平时工作中班主任恰当地平衡和引导,可以有力地提高学习的实效。结合几年的班主任经历,我想谈谈以就业为指导,班主任在促进幼师生专业化成长方面的几点建议。

1、重视文化课学习,协调好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

目前幼师生入校成绩差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文化课基础特别薄弱,这使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感到特别困难。于是,部分班主任会选择避重就轻,把培养的重点选在学生的技能课上,希望通过加强技能训练的方式来平移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上,由于长期受到文化课学习的困惑和压抑,面对唱歌、跳舞等这些技能课新颖的内容,好奇心驱使他们刚开始时热情高涨,释放出活泼好动的本性。但是,随着技能课学习的深入,难度会加大,这时有些学生就会出现“掉队”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要维持长久的兴趣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来克服困难,自觉地根据目标调整意识和行为。这一优秀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大脑、心理不断地磨练得到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恰恰是培养坚强意志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说过:“知识被留下来的是素质”,为了顺利地掌握专业技能,使学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是我们班主任在入学开始起就要经常传递给学生的信息。

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有文化课教师,也有技能课教师。我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风,大多前者往往班级学生稳重、细腻,但是在技能汇报时却不太容易调动积极性;后者班级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略显浮躁,这可能与我们教师长期所教科目形成的思维特点有关。创造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和谐关系,平衡自身优缺点,结合实际调整认识,采取策略,保证幼师生的健康成长及顺利就业,是我们所有班主任在管理中都要重视的工作。

2、进行德育教育,实现自我管理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将要从事的职业要求幼师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在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对学校的卫生检查、行规检查等管理工作很不理解,觉得过于严厉、苛刻。班主任如果只是从管理的角度一味压制,不满情绪得不到疏通,那么学生会很快失去对管理者的信任,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将来的管理会更加难以进行。其实,我们只要耐心地帮助学生深刻剖析未来职业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认识到美化自身及周围卫生环境的必要性,认识到教师一言一行的示范性和影响性的道理。学生理解了意图,就会欣然接受管理。学生高尚的职业情操,是建立在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基础上,从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全面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体验生活德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是班主任最成功的教育。

3、安排试讲,进行模拟演练,做好角色转换

在三年的幼师学习生活将要毕业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绘制简笔画、讲故事、唱歌、跳舞、弹琴等从教的专业技能,也学习了幼儿教育心理等知识,可谓万事俱备。但是还有一个细节班主任要重视,就是角色转换,从一名优秀的幼师生尽快地转换成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做教师和做学生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踏出校门之前,条件允许时,班主任要尽可能地对班级中每位学生进行试讲训练。这项工作我觉得最好是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开始进行,可以在自习课或晚自习进行。具体做法是:(1)带领学生复习教育学课上讲过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了解每一个环节的用途和意义;(2)在所学课程内,选择一门课,带着准备写教案的目的,观察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3)学生自己任选一节课,按照前面的格式写一篇完整的教案;(4)上台试讲。

我本人曾在我们班试行了一次,大概前后花费了两个半月的晚自习时间,也突出地反映出很多问题。首先是试讲者的教态方面:不习惯正视学生,着装不得体、阻碍板书,站在讲台上来回走动频繁甚至有人不时地将抬脚蹬在黑板下的墙壁上等;还有些讲课技巧的问题,比如普通话吐字发音不准,在板书时不知道旋转粉笔,不知何时呈现板书,板书布局不合理,前疏后密,安排教学环节时缺乏过渡,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不会把握致使拖堂或提前结束等;还有语速过快,板书潦草等等。尽管我们有教育课程,但是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是在试讲中出现。对此我逐一记录,结束后和试讲者单独沟通交流,及时纠正。同时我欢迎其他同学自愿参与评课,扬长避短。教育实习证明,经过试讲练习的同学能更多地发现问题,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学工作。所以,让幼师生接受有意地训练,掌握讲课的实用技术,便于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更快地适应角色的转换。

幼师教案范文第9篇

一、加强理论的学习,讲究学习的方法

“理论、观念的模糊就会导致行动的盲目” 是教育界的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幼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而现实并非如此,很多教师在学习上常常疲于应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必须形式生动活泼,方法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学习指南时,我们可以这样做:首先,个人节选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其次,研讨,研读相同部分的教师进行研讨,研读不同部分的教师进行互相学习;再次,在自己和别人读后反思并形成文字记载。相信通过反复的学习,教师对指南有了更深理解。最后,通过热烈的讨论,相信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指南的要求和精神,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育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方法更加新颖,教学内容更加合适,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教育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加强观念的更新,讲究知识的引领

幼儿教师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信息量,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阅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传媒、购买各类业务书籍和学习资料,积极参加在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了能使教师读好书,利用好书,幼儿园不妨开展“读书品评会”的教研活动。具体活动方案:组织者会提前一些时间把“读书品评会”的方案拟好,公示在信息栏,方案中各项要求都会详尽描述,教师根据方案要求自行做好一些会议的准备。有些教师为了能更好地呈现她阅读的书籍还会制作PPT,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一本书的概况,经过教师对此书的评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概括能力,也能够提升教师的表达能力,使所读阅读书籍能够直观地呈现在其他教师面前,配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解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出读书后的最深感触和最大启发。教师自身收益很大,还能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思考、共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三、加强自我的提升,讲究专家的指导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组织教研活动中,可以邀请当地较为有名的专家莅临指导。这种“请进来”活动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研活动。专家辅导胜于普通的交流。第一,专家视野开阔,接触的信息量大,在教研过程中能对症下药,会使教师得到教学外的优良信息。第二,专家学识广,理论知识扎实。他们有时说出的观点是教师能感悟却概括不了的,给教师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第三,专家可以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在教师心目中塑造优良的人格魅力,从而起到鼓舞、激励教师的作用,教师就会朝着专家引领的方向前行。

四、加强专业化技能,讲究竞赛中强化

幼儿教师要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比其他教师多,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会。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研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幼儿园可以通过举行演讲比赛、即兴小品表演比赛、教师备课笔记展评等开展教学。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基本功除了艺术上的“弹、唱、跳、画”外,还应提升其“观、学、思、写、讲、演、听、评”等能力。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相信一定会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水平。

五、加强教学的观摩,讲究研究中思考

观摩活动是教研活动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观摩是一种涉及面较广的教研活动,教师不仅可以从自身考虑问题,还能参考他人的思想,使每一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形成彼此的新认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观摩活动可以分成七步走。第一,组内选定观摩课教材。第二,人人设计教案参加评选。第三,年段里进行集体备课,修改完善教案,并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第四,从教研组内推选一篇较为成功优秀的教案进行说课。第五,每个教研组推荐一位教师进行同题异构公开教学。第六,集体评议公开课,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第七。所有参与者进行研讨交流。以上方法让教师从构思、设计、研讨、准备、说课、观摩、评议、交流等不同层次参与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幼师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

要想抓好幼儿体育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并加强幼师学生体育职业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去培养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个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培养幼师学生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专业思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中的重要地位,身体健康与体育的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遵守体育锻炼的保健卫生原则,在锻炼中进行自我监督与评价的能力,避免与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上体育课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在遇到常见的运动损伤时,怎样去解决;在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能突然坐下等等问题,不仅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直观教学法,实例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法重点讲授,还将理论知识带到室外课,通过实践讲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后留作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资料整理,每一次课后让学生做好体育笔记,把体育笔记作为体育考核的内容之一去督促学生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口令、调动队伍的能。

口令是组织教学和集体活动的必要手段。口令指挥能力是幼师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基本功考试内容之一。口令要求洪亮、短促、有力,调动队伍要随机应变。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各种常用基本口令的种类,队列队形变换方法及喊法等。例如,立正、稍息、看齐、踏步―走及立定、齐步―走及立定,行进间原地三面转法等等。待学生掌握之后,运用多种教学法,如分组练习、个别指导、展示比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期末进行口令及常用队列队形考核。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口令、调动队伍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调控、组织课堂教学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将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安排由学生组织教学,让学生们轮流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在一堂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多有1人组织,内容、形式多重复,学生不仅感到枯燥,而且很多都不重视,敷衍了事完成任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把准备活动改由全班学生轮流组织。学生抽签决定顺序。学生课下备课,上网查阅资料,同学间互相合作交流,轮到的学生课前需写好教案,交给老师批阅。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了,也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每次组织教学后教师以及全班学生给予学生及时评价。效果好的,给予表扬,指出优点;效果差的,找出原因,是内容教材不当、准备不足、讲解不明、还是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等等,然后多鼓励学生,提出:平时多观察、多训练、要敢于示范。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组织游戏的能力

体育游戏是幼师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进行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我们在游戏的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教学原则。一年级时,先让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并观察老师组织游戏的过程,课后认真做好记录,使学生对游戏的组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年级时,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及感知游戏的经验后,重点让学生创编游戏。每节课上,让学生根据课的内容、所用的体育器械创编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组织游戏的效果及内容给予评定和考核。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编能力。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创编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美操和幼儿操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会跳简单的几套操,而是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因此,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动作素材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尝试着创编体操,动作编排应按从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原则出发。先每人按规定要求编一到两节,然后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创编一套操,然后逐步发展独立完成一套操的创编。先从简单的徒手操发展到稍有难度的健身操。并将编好的操在全班中进行比赛展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同时她们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每次创编后,老师,同学要给予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及时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创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为她们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注重培养学生幼儿体育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把一个合格的人才推向社会。我校与多家幼儿园建立了实习基地,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在工学结合时期,让学生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做好备课,写好教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解决问题,及时做出反思。从而培养了幼师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总之,幼师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以上只是根据笔者个人教学实践,做的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幼师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智峰 幼师体育教学目标 ,促进幼师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

上一篇:劳技教案范文 下一篇:桥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