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21:25:06

自我价值观总结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1

论文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代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性别、政治面貌等一些背景变量所导致的大学生工作价值观上的差异,研究了工作价值观与择业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择业观提供理性指导,有利于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

目前,学术界对工作价值观还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以前曾有过几种经典、有代表意义的定义,如:1) Super( 1970)认为n1,工作价值观是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求欲及个人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性或属性;2)台湾学者陈铭宗(1994)认为川,工作价值观是工作者认为重要或致力追求的事物、观念或理想等;3)大陆学者马剑虹等人(1998)认为川,工作价值观,即职工关于工作行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等的价值判断体系。综上所述,工作价值观是主体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和对与工作相关的事物、环境、关系、目标、行为等的主观判断。如何

    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工作价值观的分析和研究成为热点。我国也在20年前开始了对工作价值观的探讨和研究。黄希庭通过对全国 7所大学的大学生的择业倾向进行需要结构的调查,将需要结构区分为6个维度,由强至弱分别为:发展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贡献需要、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研究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对于建立与之适应的人力资源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工作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大学生择业打开思路、拓展空间,使个人与企业在双向选择时,考虑各自的工作价值观因素结构,力求达到个人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匹配,有利于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

    一、研究方法如何

    (一)被试选择

    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某师范学院在读本科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378份,回收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通过对360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掌握了大学生对工作价值观及择业倾向认识的第一手资料数据,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量化调研

    1.工作价值观盘表

    该调查采用吴铁雄和Supper的工作价值观量表(s),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量表分为6个维度,依次为:组织安全取向、人际关系取向、自我成长取向、自我实现取向、安定休闲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采用六点式计分,依“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赋予1分至6分。被调查对象作答时,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想法,对每个题项的重要程度做出判断。经检验,总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 8021,其中,人际关系、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安定休闲、社会价值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大于0.70

    2.职业兴趣最表

    该调查采用的是英国职业顾问处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一套职业兴趣量表。该量表与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模型较为接近,将现代职业兴趣分为四类:照料人与影响人、程序与系统、交际与艺术、科学与工程,共包含64个题项。调查结果经检验,总体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 7521,四种职业兴趣类型的信度都较高,最低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接近 0. 7。为了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信度,考察其分半信度系数,其值都在0. 6以上。可见,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适用于本研究。

    二、探究成果

    (一)工作价值观的个体差异

    1.工作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价值观的组织安全和安定休闲维度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女性更加重视组织安全与安定休闲。这个结论与何华敏、黄国隆、胡坚等人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这也是由女性所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以及女性自身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造成的。

   2.工作价值观的政治面貌差异

    对于政治面貌变量,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政治面貌对大学如何 生工作价值观的社会价值维度有显著影响(P<0.01)。采用Scheffe法进行事后检验,得出不同政治面貌的受试者在工作价值观的社会价值维度的差异,存在于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与其它组别之间,而共青团员与其它组别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

    (二)工作价值观与职业兴趣的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程序与系统类型的职业兴趣与工作价值观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的职业兴趣与工作价值观中的组织安全、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安定休闲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 <0.05。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与自我成长和社会价值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科学与工程类型的职业兴趣与自我实现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工作价值观与职业兴趣之间存在相关,但关系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 (三)工作价值观各维度与职业兴趣类型的回归分析

    1.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对“照料人与影响人”类职业兴趣的回归分析

    把工作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自我成长、组织安全与社会价值三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他三个均被剔除。如表3所示。如何

    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从总体上是显著的,三个变量可以解释19.3%的总体差异(R2=0.217,F=10.852;P < 0.001)。  2.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对“交际与艺术”类职业兴趣的回归分析

    把工作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交际与艺术”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只有社会价值与自我成长维度进人回归方程,其他四个均被剔除,如表4所示。

    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从总体上来说是显著的,社会价值与自我成长两个变量可以解释15.3%的总体差异(扩二0. 158 , F二8.634;P< 0.01)。 3.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对“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的回归分析

    把工作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科学与工程”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自我实现维度进人回归方程,而其他五个均被剔除。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

    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从总体上来说是显著的,自我实现变量可以解释11.5%的总体差异(Rz二0.145 ,F=6.693;P< 0.01)。  三、影响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要素

    (一)组织安全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组织安全指工作能带来合理的经济报酬,组织能从制度、环境和前景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安全感。它体现了大学生对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主要包含的是一些保健因素。而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的职业兴趣主要指在工作中能够照料人并影响人。与该类型职业兴趣相关的职业包括医务、福利、教育、商业管理类。组织安全维度的工作价值观能对该类型的职业兴趣产生影响。因为,商业管理类的职位能够提供较好的经济待遇,而医务、教育类的职业一般也都是收人稳定,且福利待遇良好。

    (二)人际关系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工作价值观中的人际关系维度指工作中能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为工作创造人际关系融洽的环境。它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工作单位人际环境的要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维度的工作价值观并没有对任何类型的职业兴趣有显著的预测力。虽然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也包含人际交往的成分,但它反映的是与该类型职业兴趣相关的职业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比如记者这一职业。工作价值观中的人际关系与职业兴趣中的人际关系指代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工作价值观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对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不产生影响。另外,维度的工作价值观对四种类型的职业兴趣都无预测作用,也说明了在现在的职场中,随着竞争加剧,任何职业的人际环境都如何 趋于复杂和微妙。

    (三)自我成长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工作价值观中的自我成长维度主要体现在对工作性质的要求。比如,工作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工作节奏要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在工作中能不断成长。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职业和医务类职业确实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有着特殊的要求,特别是社会福利工作者和演说家等都是出于强烈的个人爱好而选择自己的职业。另外,交际与艺术类型职业兴趣方面,他们对工作性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追求高质量的人生,往往从自己的职业理想出发,投身工作,对经济报酬诉求较少,而对个人才华的发挥尤为重视。所以,自我成长维度的工作价值观会对照料人与影响人,以及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的形成产生影响。

    (四)自我实现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自我实现指工作中能肯定自我、获得信任、挖掘潜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的个体,主要适合于研究与应用类的工作,如生物学家、机械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该类型的职业者大多文化程度较高,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于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但极为重视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可见,此种类型的职业兴趣确实对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的形成有一定的预测力。

    (五)社会价值对择业倾向的影响如何

    本研究中的社会价值维度指工作中能帮助别人、为他人服务,工作能增进社会福利,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福利工作者在这方面表现特别明显,他们的工作无疑具有服务他人、造福社会的性质。而交际与艺术类职业中的艺术家,他们的职业也是能造福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因此,社会价值维度对照料人与影响人,以及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有一定的预测力很好理解,也较符合实际情况。

    四、结论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2

论文摘要: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大一的282名免费师范生和大二的142名普通师范生施测。结果发现:1.免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在总的主观幸福感上无显著差异,农村生源显著低于城镇生源,自我满意因子和社会性行为因子低于普通师范生。2.免费师范生对于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但总的职业价值观无显著差异。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其职业价值观对于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低于普通师范生。

0 引言

为了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培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从2007年起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特殊的经济待遇,特殊的就业政策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解读,然而对其心理特点的研究却尚未出现。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政策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主观幸福感?受特殊就业政策影响的职业选择又体现了怎样的职业价值观?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正在兴起并涉及到广泛的领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量化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系统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价值取向、家庭经济收入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国内外对于职业价值观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主要是围绕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这一核心内容进行,职业价值观可以认为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wWw.133229.coM大多数对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其与个人因素的关系、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和职业行为等方面。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还是空白,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影响?因此,本研究对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运用问卷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作为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一西南大学06级、07级的师范生450人,回收及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24份,问卷回收率,其中07级的免费师范生282人,o6级普通师范生142人,免费师范生中男生121人,女生161人,文科133人,理科149人。因为本研究进行时(2008年5月),免费师范生2007年刚招收第一届,考虑到研究对象、学科和学校氛围的近似性,所以寻找本校上一届的2006级普通师范生作为参照组进行比较。

1.2研究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吉楠,李幼穗(2006)在前人系列幸福感量表基础上自编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量表分为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共41个项目,5点计分,l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8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在0.646—0.868之间,而且总量表的同质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937,重测信度为0.864。吉楠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为效标,计算出它和本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0,p<0.01,相关非常显著,证明效标效度较好,同时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结构效度较好。在本研究中同质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4,分半信度为0.837。

本研究也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ofwell—being,indexofgeneralaffect,campbel,1976),作为效标。研究中总体情感指数的同质信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8,分半信度为0.886。《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campbel幸福感指数量表》的相关非常显著(r=0.395,p<0.01)。

(2)职业价值观量表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构思,测量职业价值观的量表选用于海波(2001)根据高师生的特点,在凌文辁(1999)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基础上编制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问卷》,问卷分为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6个维度,33个题项,5点计分,1代表非常重要,5代表非常不重要。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6,重测信度为0.870,分半信度为0.837,6个分维度的上述信度也较好。经过检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较好。在研究中同质信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8,分半信度为0.881。

1.3测试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在任课老师的协助下由同一主试(作者本人)进行,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当场填写。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等。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424份。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

(1)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从表l得知,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主观幸福感上的平均数分别为137.163±15.212和139.669±13.533,免费师范生略低于普通师范生,但是两者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主观幸福感的具体维度上,自我满意因子上免费师范生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t=—2.157,p<0.05),社会性行为因子上免费师范生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t=—2.439,p<0.05)。

(2)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学科、家庭所在地等方面的差异检验

从表2得知,免费师范生总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学科(文/理科)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家庭所在地上却存在城乡差异,农村生源的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的免费师范生(t=—2.796,p<0.01)。

(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在家庭月收人、专业志愿等方面的多重比较

从表3得知,免费师范生总的主观幸福感在家庭月总收人在3000元以上组略高于1000~3000元组、1000~3000元组略高于1000元以下组,但是这3个组别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免费师范生总的主观幸福感在专业志愿方面,自主选择组略高于调剂结果组,调剂结果组略高于重要他人意愿组,但是3个组别之间也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2.2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

从表4得知,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其中的一个维度物质生活这个因子上,免费师范生要高于普师范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t=2.709,p<0.o1),说明免费师范生对于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低于普通师范生。

2.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1)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

从表5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一0.205,p<0.01),职业价值观得分越低,主观幸福感程度越高。职业价值观的6个维度如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都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中的5个因子如自我满意、消极情绪、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精力都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负相关。除了物质生活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其8个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外,职业价值观的另外5个因子和主观幸福感的8个因子多数存在显著负相关。

(2)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于免费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中只有人际关系这一因子进人回归方程,职业价值观只能预测主观幸福感4.2%的变异量;对于普通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中却是贡献和自我发展两个因子进人回归方程,能预测主观幸福感17%的变异量。从标准回归系数bcta值看,普通师范生为—0.412,免费师范生为—0.205,表明普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要大于免费师范生。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主观幸福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学科、家庭月总收人、专业志愿类型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只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城镇生源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做校标发现结果与上述一致,证明结论有较好的信效度。这个结论可能是因为农村和城市生活环境差异很大,长期的环境影响导致城乡生源的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而家庭月总收人无论在城乡,都无法改变生活的周边环境,所以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大。学科和专业志愿类型差异则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尚未显示出效果。这一结果也和张雯,郑日昌(2004)发现大学生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吻合。同时前人的一些研究也对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形成定论,家庭经济收人高的学生也不一定比低收人家庭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其中的一个维度物质生活这个因子上,免费师范生得分要高于普师范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免费师范生可能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所以才会倾向于报考毕业时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一特殊政策的免费师范生。但是这种差异也可能看成是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因为大一是免费师范生,大二是普通师范生。于海波(2001)研究表明高师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年级差异。所以这一结论还有待于后续研究证实。同时人口学变量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上的差异也有待于后续研究验证。

本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各维度互相之间也多数存在负相关,只有物质生活和主观幸福感及其8个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这可能和前面提到的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尚未形成定论有关。同时发现424名师范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3,p<0.0l)。通过回归分析,免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具有差异性,普通师范生高于免费师范生。

4 结论

(1)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只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城镇生源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生源。

(2)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物质生活这个因子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免费师范生可能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但也可能是年级差异的原因。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3

论文摘要:通过对235名中学教师的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当前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一,多数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趋于基本满意,但尚有部分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二,高、低工作满意度的教师在其职业价值取向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三,除工作氛围因素外,工作满意度其余各因素与职业价值观各因素具有正、负相关关系。

一、问题提出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态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对此进行研究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为学校管理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决定了教师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对教师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和把握教师对工作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其对自身的择业行为和工作情况的影响程度。

依上所述,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价值观涉及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个体的情绪、情感范畴,后者属于个性倾向范畴。从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看,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满意度的结构、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两方面;而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工具的开发,以及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上。总的来说,学者对此两者展开的研究大多是分而述之,少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的。www.lw881.com有研究者曾以中学生为样本进行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研究,发现中学生的价值观与生活满意感存在一定的显著性相关。那么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其职业价值观又有怎样的关系?研究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以及职业价值观,对于教师认识自身、端正态度、确立观念、完善人格、促进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样本来自浙江省杭州、温州等五市各地中学教师。研究中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35份,回收率为77.1%,有效率为87%。

(二)研究工具

1.工作满意度测量

工作满意度测量已被广泛用于工作压力、职业认知等研究,相关的测量工具也较多,一般集中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晋升发展等方面。本研究参考smith的《职工描述指标问卷》(简称jdi)的维度,自编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共分4个维度l9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五点法进行评分。4个维度为工作氛围、工资地位、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经测试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0.71、0.79、0.82,累计贡献率解释了总方差的59.7%。另单列一个项目:即被试对教师工作满意感的总体评价。

2.职业价值观测量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早期研究者super提出了l5项职业价值观的内容。o’connor和kinnance于1961年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性、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创造性等6个维度。larcebeau则抽取了名望、利益、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这些研究都对职业价值观因素结构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参考了rahts的个人价值评估表和《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表》的部分因素,结合研究实际和相关文献,自编了教师职业价值观问卷。该问卷含社会规范、家庭休闲、素养品味、金钱物质、成就自由、地位身份6个维度,每个项目采用五点法进行评分。经测试,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0.82、0.78、0.76、0.70、0.73,累计贡献率解释了总方差的51.5%。

(三)数据处理

测量数据采用sspswin8.0软件包统计处理,主要进行均数差异分析、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价值观的描述分析

从表1数据看,在总数为235(n)名的教师中,有172(n1)名(约占73.2%)对自己工作感到基本满意(≥3),而63(n2)名(约占26.8%)对自己工作感到不满意(<3)。在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方面,教师对各因素认可度较高,尤其是在社会规范和成就自由两个因素上的得分最高,分别达到4.237和4.157分。

(二)高、低工作满意度的中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

表2显示,对工作基本满意与不满意的教师在职业价值观上有着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其中在素养品味因素上极为显著,在物质金钱因素上差异也非常显著,在社会规范、成就自由两因素上也体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家庭休闲、身份地位两因素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

(三)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表3数据显示,工作满意度的工作氛围因素与职业价值观各因素无显著性相关;工资地位与职业价值观的素养品味因素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家庭休闲因素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物质金钱因素也达显著性的负相关;工作本身因素与职业价值观的素养品味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社会规范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成就自由因素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因素与职业价值观的身份地位因素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社会规范、家庭休闲两因素都有显著的正相关。

四、讨论

研究表明,当前中学教师在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内在方面感受较为积极,而在薪水、晋升、领导管理、进修等外在方面感受比较消极。从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整体看,体现出价值观的多元化,但在社会规范、成就自由两个价值取向上表现出较高的认同。

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高的教师倾向于自身的自我完善和严格操守的态度,而低工作满意度的教师倾向于物质索取与自我支配的态度。这从另一角度佐证了一些研究,即教师工作满意度对其职业承诺、工作主动性产生积极影响,而对职业倦怠产生消极影响。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两者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论,工作满意程度对于个体职业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略。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职业价值观通过个体主观认知与职业匹配对其工作满意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可能存在一些交互的影响,这尚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五、结论

(一)多数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趋于基本满意,但尚有部分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

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与工作本身上,但是在工资地位、工作氛围方面满意度较差。

(二)高、低工作满意度的教师在其职业价值取向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高工作满意度组的教师对于素养品味的追求要远远高于低工作满意度组的教师,在对社会规范的追求也要高于低满意度组的水平;相反,低工作满意度组在物质金钱上的追求要远高于高工作满意度组,在成就自由方面的追求也要高于后者水平。

(三)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两者有着较为复杂的影响关系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4

随着社会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处于主流文化地位的汉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甚至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汉族地学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使用汉语,学习汉文化,与汉族同伴交流,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了解藏、汉两族青少年的传统价值观现状,对加强学校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向成都市四所中学、两所大学共发放问卷8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765份,有效率95.63%。汉族390人,藏族375人。男生295人(汉134人,藏161人),女生470人(汉256人,藏214人)。

2.研究工具

采用杨国枢等编写的传统价值观量表,共40个题目,包括家族主义、谦让守分、面子关系、团结和谐和克难刻苦五个维度。采用里克特5级计分法。本研究量表的α 系数为0.90,各维度α 系数在0.65~0.80之间。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描述统计比较

藏、汉青少年传统价值观总体得分均在4.00分左右,说明两族青少年都有较高水平的传统价值观继承性。各维度得分均值差在0.04~0.11之间,除团结和谐外,其余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两族青少年对传统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不一致。

性别方面,男性得分均值差在0.05~ 0.21间,汉族的总分、家族主义、谦让守分、团结和谐得分高于藏族,而面子关系、克难刻苦得分低于藏族。藏、汉族男生的家族主义、谦让守分、面子关系方面存在民族差异。女性得分均值差在0.04~0.29间,汉族的总分、面子关系、团结和谐、克难刻苦得分低于藏族,而家族主义、谦让守分得分高于藏族。两族女生的总体、面子关系、团结和谐、克难刻苦方面存在民族差异。

2.结构比较

(1)藏、汉青少年传统价值观总体结构比较。通过多重比较检验传统价值观的结构,汉族:家族主义>谦让守 分>团结和谐>克难刻苦>面子关系;藏族:家族主义>克难刻苦>团结和谐>谦让守分>面子关系。

(2)不同性别青少年传统价值观结构比较。比较男性青少年传统价值观结构,汉族:家族主义>谦让守分>团结和谐>克难刻苦>面子关系;藏族:家族主义>克难刻苦>团结和谐>谦让守分 >面子关系。

比较女性青少年传统价值观结构,汉族:家族主义>谦让守分>团结和谐>克难刻苦>面子关系;藏族:家族主义>团结和谐>谦让守分>克难刻苦>面子关系。

三、讨论

1.藏、汉青少年传统价值观描述统计的比较

从整体来看,藏、汉青少年传统价值观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两族青少年在继承传统价值观时没有明显的差别,都从先辈身上传承了较高水平的传统价值观念。两族青少年在家族主义、谦让守分、面子关系及克难刻苦上存在明显差异,汉族青少年更重视家族主义和谦让守分观念,藏族青少年则偏重面子关系和克难刻苦观念,这可能与汉族崇尚儒家思想、藏族受宗教文化影有关。

儒家思想倡导集体主义,遵循以国家、社会、集体为重的价值准则,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家族,个体都归属某一家庭,其责任、安全、信念等由家庭决定,每个成员均以家族利益为重,并且对家庭有着情感依赖。这种家族主义的观念,使得汉族青少年养成从小以家族生活为核心的习惯,根植于家族传承精神之中,身负家族的荣辱与责任。另外,儒家思想强调人心之中本有向善的可能和倾向,人们在维护本心的过程中抑恶扬善,形成了中国文化重个体修养、重德治的价值观念。在“义”与“利”之间主张以“义”优先的价值取向,即见利思义、以义制利、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等。因此,汉族青少年的家族主义、谦让守分观念比藏族青少年更为强烈。

而藏传佛教则相反,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觉悟人生,超度他人,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人”,从而把成佛、成菩萨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佛教价值观要求人们轻现实而重来世,与世无争,忍辱负重,无视一切现实压迫与痛苦,主张个体在现世中忍耐、克己、顺从、受难,才能顿出“苦海”。藏族人普遍崇尚佛教,注重施舍,为寻求解脱,能忍受现实的苦难而无怨言,培养出了罕见的吃苦精神。自小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继承这种刻苦受难的价值观念,因而藏族青少年较汉族青少年更看重克难刻苦观念。藏传佛教的人生是在虚幻力量主宰之下的人生,具有极大的压抑性,它否定现实生活的价值,限制人的欲望,要求人们把奋斗目标寄托于来世。在这种宗教人生观念支配下,藏民族在精神上追求超现实的目标,即使在恶劣的社会环境面前,也能够忍受严酷的生存条件,小心谨慎地生活。受这种宗教文化的影响,藏族青少年更加重视自我,看重尊严。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真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B0-0;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8-0009-02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既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又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价值准则,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真理与价值相统一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明确揭示了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即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劳动中,人类不仅懂得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即按照主体的尺度来行动,而且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行动。[1]

客体的尺度,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的表现。它不仅规定着客体本身的变化,而且也是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应反映和遵循的尺度。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映它、接近它、符合于它,主体才会获得成功。因此,这个尺度也规定着主体、制约着主体,从而使主体不断地向客体接近,走向同客体的本性和规律相一致。这个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它所体现的正是真理关系的内容。所以,客体的尺度,也就是真理的尺度。真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来把握世界,通过与谬误的斗争,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

人并非只有真理的尺度,还有价值的尺度。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就是通过改造自然界和社会以及自己的能力来满足和发展自己需要的过程。而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和活动规律,构成了主体内在尺度的基础。这些规定性不仅内在地制约着主体本身,而且制约着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它从主体方面规定着实践――认识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方式,通过需要、目的和效益等环节,展现主体活动的能力。这就是主体的内在尺度外在地使客体发生变化的过程,即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所体现的,正是价值关系的内容。所以,主体的尺度,也就是价值的尺度。价值是以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推动人们的行动,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

真理解决的是是与非问题,价值解决的是值与不值的问题。遵循这两种方式,人类实践必须遵循两大尺度:在是与非问题上,人们必须遵循物的尺度;在值与不值的问题上,人类的选择必须遵循自身需要的价值尺度。物的尺度表现为对现有客观事物的不满足,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但人不能随心所欲,无中生有的创造世界。就是说,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结构、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活动所必须遵守的第一个尺度,即“物”的尺度。同时,人们的一切活动,又必须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本性去塑造客观对象和改变自然对象的形式,使之符合人类的需求。这是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的第二个尺度,即属于人自身的尺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自为性。人类自身不仅仅具有趋利避害、趋善避恶的天性,同时还具有目的性,从而使不同的实践主体对同一实践对象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要求。

人不仅有两个尺度,而且能够把两个尺度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主体的尺度和客体的尺度彼此转化,并和谐一致地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类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意识,并用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科学武装自己,提高自己,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把客体的尺度变成了主体的尺度。同时,人类又始终是在按照自己的本性和需要去选择和改变客体,使客体不断地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主体服务。这两种尺度的结合与统一,是人类活动特有的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一直从事着这样两项活动,一是追求真理,二是创造价值。今天的人类文明正朝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两个过程相统一的方向发展。

科学发展观,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丰富思想内容。无论从真理还是从价值的角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立足于中国国情,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真理的尺度,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大胆地探索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指导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社会主义发展。坚持价值尺度,就是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是运用真理与价值两个尺度相统一方法的典范。

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价值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唯物辩证的发展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是个过程。马克思运用发展的思想方法分析了社会发展的过程,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要解决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辩证法,着重强调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讲政治、思想和文化各方面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应当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发展观上存在着片面性,许多做法带有传统发展观的痕迹,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社会、重总量轻结构、重发展轻环境的问题普遍存在。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单一的政策调整,必须从发展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有效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对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怎么样发展等问题。

从价值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对中国现实社会主义正确分析基础上的,它针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以及社会主义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为依据,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具体表现为:

第一,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主体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科学发展观着力强调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由于人”和“为了人”,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价值取向。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党在社会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各项成就,无一不是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取得的。

第二,确立和诠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内涵着一种强烈的价值追求,即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和手段。这就使科学发展观获得了深厚而广泛的基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

第三,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价值手段。价值手段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方法和措施,是实现价值目标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需要一定的价值手段。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以人为本价值目标建立在统筹兼顾的手段基础上,从而保证了科学发展这一价值目标的可行性。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之,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实践手段。

三、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最高境界

对真理与价值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有胸怀和视野,在一个具体实践过程中,真理与价值是统一的。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增添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所体现的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辩证统一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更深层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我们当今理论的关注点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把中国社会的发展融于世界文明的潮流之中。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的问题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从战略性高度来审视中国的发展问题,体现了重大的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真理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不仅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必将达到一定的目的性。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诸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要求,只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达到。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化,它既体现了人类整体对真理与价值统一的追求,又具有中国特色;既体现了人类追求最高境界的总目标,又具有时代特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最高境界的体现,也为实现这个最高境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6

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规律。只有准确把握和切实遵循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规律,才能有效地凝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场域。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然形成的,是一种自生自发的价值体系,脱离特定社会场域人为地臆造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被人们接受的。同时,任何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时代精神的主观凝练,如果不对散见于社会的进步价值进行科学凝练和积极倡导,就不会有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根据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充分吸纳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经过充分的理论探讨和高度的理论升华才能逐步凝结而成并在社会中普遍流行起来。

概括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需要准确把握和切实遵循以下生成规律。

其一,自生自发性

诚然,价值观是人们的主观价值取向,但价值观却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客观社会实践需要使然。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要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认识和总结,基于人们对正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总结。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基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价值概括,而且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正在进行中的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从发生学上看。价值观的生成具有自生自发性的特点。所谓自生自发性,是指价值观的自然属性和时代属性。从价值观的自然属性来说,人们可以倡导某种价值观,但价值观的生成却基本上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倡导的价值观超越或落后于客观社会的要求,这种价值观不会发展起来,即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价值观的时代属性来说,价值观既是时展的产物,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每个时代都会有符合本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时展了,自然会有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产生。可见,所谓自生自发性,其实也就是价值观生成的实践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特征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应该遵循这一规律。

其二,主观凝练性

价值观是实践和时代的产物,是自生自发的,但价值观又是一种人的主观观念取向,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凝结。而且,人们自发的价值取向通常是分散的、零碎的、不规范的,需要通过理论概括进而凝练成人们能够广泛接受的具有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需要社会精英的凝练、倡导和传播,并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承载。同时,还需要全社会日复一日的坚持,需要一系列诸如“专家解读”、“专题研讨”、“典型示范”、“集体创造”等具体形式和具体措施来支撑。如果没有这些主观活动的承载和支撑,核心价值观是难以在全社会流行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价值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多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群的价值观被扭曲,对客观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对言行不能作出正确选择,从而出现了信仰危机、作风腐败、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提出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反映了中国执政党的自觉意识,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我们既要继承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要从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新的价值观念提炼出来、概括出来,丰富社会核心价值观,使之系统化和体系化,为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精神、制度规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三,制度凝结性

核心价值观的流行,需要倡导、培育和传播,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承载,更需要与相关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将其内容凝结到制度中去。核心价值观如果不与制度契合,如果不能在现行制度中得到凝结,使之成为制度的精神内核,那是行之不远的。

我们知道,任何时代的价值观都是多样的和变化的,而要使这些价值观成为社会的支撑力量,必须实现价值观的制度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20世纪理论家的任务就是,恰当地配置这些价值,并提出可以使这些价值得以调和的制度性手段。”([英]M.J.C.雏尔:《完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3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博大精深,需要千百万人去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这就特别需要制度建设,使制度内含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因此,在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需要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制度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从而使制度的构建和运行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如果一个社会长期处于“价值与制度”两张皮的状态,或处于“价值空置”和“制度空转”状态,就会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渐行渐远,民心就会离散,社会就会混乱。

其四,要素关联性

核心价值观是个体系,其中各个要素必须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社会价值要素的大杂烩,而是社会价值精髓的凝结。如果核心价值观中不同要素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就难以形成综合力量,无法构成内在契合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在倡导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将核心价值观视为一个多边相互连接的价值整体,充分注意到核心价值观不同要素的关联性特征。

最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时,有些人将核心价值观人为地区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也有人特意从三个不同方面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共同理想,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道德准则)。其实,这样做既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也割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要素的关联性。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7

一、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理解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必须要厘清几个概念,比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什么联系?

价值概念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内涵极为丰富。哲学上的价值是指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价值,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在政治领域,就是某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在精神生活领域,就是某种信仰或信念能否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放在艺术领域,就是某件艺术品能否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是人们在处理普遍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其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是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一种观念体现,是人们判断好坏的标准和为人处事的指南,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所在,是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

价值观多种多样,当然也就有正误之分、高下之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也必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核心价值观”就是在这一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支配和影响其他价值观念,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范力量。就如在五四讲话中所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导向。社会性质不同,核心价值观必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所以,在“核心价值观”前面有“社会主义”的限定。也就是说,我们倡导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是其他主义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紧密关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精神的强大、文化的复兴等。且复兴需要多方面动力,尤其离不开精神感召力、文化助推力。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动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的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这一简明概括,既是一种升华,也便于传播践行,凝聚社会共识。

虽然说,“三个倡导”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但他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反映了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内在联系,蕴含着促进国家、集体和个体利益辩证统一的价值原则。这简单的24个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要求,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奉为圭臬的核心价值理念。它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价值观,也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作为一位公民做人的基本修养。爱国是一种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敬业是一种精神,就是要求每位工作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友善是一种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深深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取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引领公民成长进步的旗帜和道德修炼的指针。在正如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自觉践行。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如所言,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个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元多、多样、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是具体利益之争、观念之争,但折射出来的是价值观的分歧。没有一个有效发挥统摄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把人们的思想意志凝聚起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将是不可想象的。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创造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然选择。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此后在多种场合加以深入阐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共识,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百年祈盼。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讲,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离这个目标越近,但任务会越来越艰巨,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否则将前功尽弃。前行的动力来自何处?奋发的精神源自何处?必须有能凝聚全社会力量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支撑,我们才能汇聚起中国力量,发扬中国精神,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如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现,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青年总是开社会风气之先,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风向标。就如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只有将一代代青年的价值观培育好,一代代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好,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有未来,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实现。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五四讲话中用“扣扣子”的生动比喻,阐述了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非常引人深思。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鼓舞下,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学们理想信念坚定,充分信赖党中央,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志向远大,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有着美好憧憬。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强,对自我发展有更多的期待。担当意识强,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参与公益活动,乐于向社会和他人奉献爱心,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就像评价,“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市场经济中不规则行为的负面影响、社会矛盾的凸显、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隐藏在网络文化中不良信息的侵蚀,理想迷茫、信仰缺失、价值扭曲、道德滑坡等不良倾向已经在某些大学生中显现。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发生错裂,表现出明显的知行“二重性”,成为认知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道德修养滑坡,严重的还发生了犯罪行为。这些现象的产生无不是价值观的错位。发生的一些校园悲剧也令我们师者非常痛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将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在投身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育人的工作统领。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

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做好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不能就理论讲理论,做好教学内容与历史、现实的有机结合。要把教学内容同历史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置于历史空间的宏大视野中,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要把教学内容同生动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观点,深刻诠释复杂的社会生活,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要把教学内容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思想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把教学内容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有的放矢。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强教学内容的感召力,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既从理论逻辑上的认同,还要从内心情感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责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施以影响,予以正确的引导。

(二)要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推进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这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对学生的课程实践教学、专业认知实践、实习实训、毕业实训等各类实践教学过程的指导,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敬业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组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风斗、吃苦耐劳的作风。要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倡导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科技发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体察世情社情民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感情,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感受劳动人民的火热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丰盈爱国主义情怀。

(三)要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作用,增强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一定的文化之中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根本之根本。社会主义文化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高层次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本,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体现。高品质的大学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塑造,要用先进的、科学理念指导办学定位,凝练大学精神。要注重物质文化的塑造,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要注重制度文化的塑造,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制度规范。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通过组织开展品位高雅、格调清晰、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受到教育、得到陶冶。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在丰厚的祖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情怀、陶冶情操。要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唱响祖国好、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四)要建立多样化的传播机制,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自我价值观总结篇8

关键词:大学生学员;价值观;积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0-02

一、什么是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哲学思想的基础构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自然或自发状态下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作用,而通过自觉学习修炼养成的价值观也可以使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异化和改变。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三)价值观的作用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四)价值观的层次

任何形式的价值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和满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价值观是人对于事物的价值特性(特别是事物的价值率)的认识,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在于按照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来有效地配置价值资源,因此价值的层次结构在根本上决定着价值观的层次结构。统一价值论认为,一切形式的价值(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动价值)都可归结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而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分为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基本层次,那么一切形式的价值都可相应地分为四个基本层次。由此可见,价值观也分为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基本层次。

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好坏、品德高尚与否,主要就是要看他的价值观的不同层次的取值情况。如果一个人对于反映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层次的事物拥有较高的价值观取值,而且这种取值比较稳定和清晰,而对于反映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层次的事物拥有较低的价值观取值,而且这种取值比较动荡而且模糊,那么他的修养就差劲,品德就低下。

二、价值观对学员学习生活的影响

(一)价值观对学员学习的影响

学员的价值观对其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一个人树立了积极主动、热情向上的价值观,他的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乐于承担学习中的压力,正面处理学习中的各种难题。同时,他也会主动地帮助学习中有困难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同学,引导感染着周围的人,为学习教育创造良好氛围贡献一份力量。反之,如果一个学员的价值观收到不正当的引导,甚至扭曲,他会因此而产生抵制和反抗的情绪,对学习表现出不配合,无热情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他个人的学习活动,还将潜移默化地在学员间形成劣性影响,有些学员心智尚未成熟,盲目跟风,毫无主见,容易受不正之风影响,因而不利于整个部队集体的前进。

(二)价值观对学员生活的影响

正面良好的价值观将在学员生活细节中体现出它的功效。拥有积极价值观的学员往往乐于助人,激情洋溢,对生活充满着乐趣。虽然训练条件艰苦,封闭式生活较为单调,但是他们能够主动调整心态,积极地面对人生阶段中的种种挫折与不如意,甚至将悲观转化为乐观,自我鼓舞,自我激励,严格要求自己,在部队生活中努力成长,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做好准备。

积极的价值观是部队管理的一笔财富,当它逐渐形成一种风气,部队的管理便无形中减少了很多的工作量,每一个人都自觉主动,严于律己,互相帮助,那么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多彩。

(三)价值观对学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价值观是人精神层面的一种观念,它直接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而也对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强烈的影响。价值观不正确的学员,容易出现心理扭曲,在困难面前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更有甚者,产生强烈的抵触和逆反心理,对周边的同学和上级造成伤害。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学员,则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用平常心、主动力面对人生的命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大于那些价值观不正确的学员,更能获取解决问题的能量和帮助他人的力量。

三、当代大学生学员的价值观困惑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困惑。他们一方面觉得集体主义应该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原则,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接受个人主义,排斥整体主义,在究竟应该以个人优先还是集体优先上,理论上不是很清楚,观念上不是很坚定;有的时候强调个人主义,有的时候强调集体主义,动摇不定;观念上承认集体主义,在实际行动和现实选择中,时常以个人利益为标准,知与行不一致。

(二)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困惑。当代大学生已不再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古训所束缚,但是他们又不想做物质利益的奴隶,希望有精神的享受和道德的升华,于是,价值追求到底重在物质,还是精神,经常困扰他们。再次是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大学生有许多美好的理想,他们希望社会公正廉洁,百姓安居乐业,人际交往和谐;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又与之形成强烈反差,两者发生碰撞。于是他们很困惑:按照自己的理想行事,还是迎合现实?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困惑,表现在很多方面的矛盾上。在生活价值观上,一方面强调自立、自强,要走自己的生活道路,一方面又屈从于环境,把人际关系和家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方面普遍地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另一方面往往只限于表面的与众不同,结果还是陷入雷同化、赶时尚。在职业价值观上,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一方面,重视所选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实现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择业面又高度集中,绝大部分择业者选择外资企业、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企业。在道德价值观上,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并崇尚自强进取、勤奋敬业、质朴俭约、诚信交往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对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行为规范缺乏深刻的认识,有崇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倾向。

四、如何培育学员积极的价值观

(一)提高德育工作的服务意识,变“堵”为“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教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员身上。无论是人生价值取向还是道德取向,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但一到现实当中,往往就落空了。这对学校德育的启示是:对学生的教育,不要浮于表面,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无论是制度还是规定,都应该在学生认可的基础上去倡导和深化。曾有人提出,“教育不能做的,是直接塑造人;教育能做的,是间接地帮助学习者,为人的学习和成长服务。教育的塑造功能是有限的,而教育为学习服务的空间是无限的。”因此,学校德育要加强服务意识,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做些解释,少做些硬性要求,少“堵”多“疏”,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律”意识

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内在的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进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境地,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如果学校道德教育使中学生感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只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那么他们就会认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

(三)提供德育实践的机会,变“外化”为“内化”

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大多不是通过上课,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依靠学生自我实在的生活、体验和反思,必须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来正确理解生活的真谛,加强对生活的责任感,一步一步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明转化为人格。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道德理论知识的说教和记诵,而是通过给受教育者提供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的机会,实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表现的内在需求。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才能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标准。

(四)不断探索多样的道德教育方式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亘古不变的、万灵的、特定的德育模式。道德自身的丰富性和层次变化,社会发展带来的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冲突与交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化趋向和道德主体基于生命涌动和创造精神之上的开放的主体性,都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必须不断地探索新的模式。道德教育的方法亦如此,要想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创造新的模式,让学生能感觉到,他们是在真实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亲身体验和实践着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品德规范,而不仅仅是在继承和接收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的一些枯燥的信条。

(五)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家教之道贵以德。由于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齐心协力,共抓学生的道德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能促进学员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境、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能使他们把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带到家庭以外的环境中,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因此,部队学校应该与家庭携手,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首先要帮助家长更新观念,要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在行动上重视道德教育,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也是我们培养干部的目标之一。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部队后所有的问题都由部队来承担,这种思想必须摒弃。其次,还要促进家长营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学员不仅在部队里听从师长教诲,还要在家里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为家庭负起应有的责任。

五、结语

上一篇:普外科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生化室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