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礼仪范文

时间:2023-11-12 19:13:39

民族礼仪

民族礼仪篇1

克木人的婚姻是自由的。男女双方在节日活动和生产劳动中认识和了解后,女方可将意中人领回家。如果父母热情款待,就意味着婚事可成;如果父母质问男方:“你来家里干什么?”男方自知婚事告吹,便悄然离去。

克木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到女家的情况很普遍,婚礼大多女方家举行。举行婚礼前,男方要杀猪设宴。但是,杀好的猪必须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守好,若被女家抢去,就要出钱去赎,赎不来,婚事就办不成了。因此,寨里常常发生“抢肉战”,女家“抢”过去,男方又“抢”回来,追得鸡飞狗跳,叫声笑声不绝。

入宴前,新郎新娘隔门对唱,唱好了婚礼继续进行,唱不好婚礼到此止步。因此,这是决定婚礼能否继续举行的关键。待客人入席坐定后,新娘便将屋门关起,新郎手端肉锅,站在门外与新娘对歌,一问一答,十分精练。如新娘听新郎唱得合拍,答的有理,才开门放新郎进屋,宾客才开宴;如新娘不满意,新郎只好吃闭门羹,隔门听音,不能进屋见新娘。

宴席上,大家用吸管吃水酒。水酒是用糯米酿成的,做好后放在一个大坛里封口保存,遇到喜庆或节日,就往坛里灌清水抬到桌上。吃酒时,每人持一根用金竹做成的吸管,大家围着酒坛吸。吸到一定程度又掺水,再吸,再掺水,直到酒味全尽方离席回家。谁中途退席,主人会不高兴。

民族礼仪篇2

关键词:现状;文明礼仪;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41-01

一、幼儿文明礼仪发展现状:

1、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疆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幼儿园8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的幼儿。在幼儿园中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幼儿园中加强礼仪教育,不但能培养少数民族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培养少数民族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还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2、幼儿园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文明礼仪教育,涉及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和学习礼仪。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幼儿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小天使”,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特色,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时,需要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因为有少数民族幼儿,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使教育生活化;如:传统节日上的礼仪教育,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佳节,节日里有很多风俗习惯,春节是汉族小朋友的传统佳节,每个民族都要互相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汉族小朋友要尊重维族小朋友们的一些生活上的风俗习惯等。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儿和尊重幼儿,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要循循善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样示范,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在幼儿园内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教师大会,利用班主任会议、校园广播文明礼仪歌谣和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出专栏、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在幼儿园内和教室里制作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孩子们在上下楼、自由活动或者是来园离园的时间里,都能感受到礼仪的熏陶。使师幼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充分认识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进步对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幼进一步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前,先培训教师,只有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才能为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师文明礼仪用语》使师德规范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成为她们的自觉行为。二是组织教职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制定道德讲堂实施方案,通过听、讲、唱、做等方式学习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观看道德方面的电教片,唱感恩歌曲,学习礼仪,做雷锋式的教师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的行为发生了改变,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关系得到改善。使广大教师成为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2)注重礼仪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幼儿园中我们根据文明礼仪读本在小、中、大班分别制定了礼仪教育计划,每个班级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设了礼仪课程,有步骤进行礼仪常规教育。课堂上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儿歌,将读本中的内容进行有趣的情景练习,帮助幼儿理解《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的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等。充满童趣的礼仪教学使抽象的礼仪道德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利用“教师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学会和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在常规工作中,渗入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开展《我是礼仪小使者》活动,每天早晨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向前来上班、送孩子的家长及幼儿鞠躬问好。家长和其他幼儿受到感染后也会主动问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二是在做操、喝水、入厕、上下楼梯、玩玩具、户外活动等时间,要求我们的孩子要遵守各项秩序,如:能听口令站队、不推不搡、不挤不占、饭前便后洗手、公共区域不大声喧哗、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会说 “请”、“谢谢”、“不用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三是在每天吃“两餐一点”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能安静地将自己的食物吃完,做到不浪费,中、大班的孩子能帮助老师发放碗勺。吃完饭后能将凳子放回原处,安静地把自己的小碗送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喝水或者擦嘴等。四是对幼儿进行交往和公共场所的礼仪教育。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遇到困难怎样去和他人交流,在外面如何跟其他的大朋友交往等。在公共场所怎样不去妨碍他人,爱护公共设备,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等。(4)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和文明班级、文明之星评比活动,争当“文明礼仪小天使”。根据每月主题教育活动,专门组织一节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课,丰富教育教学形式,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是幼儿园的文明礼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每个孩子都乐于当“文明小天使”。通过每个班级的评比和孩子之间的评比,让孩子之间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得到较好提高。(5)加强家园联系,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时,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作为重点给家长讲解,让家长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家园联系栏中,教给家长一些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以“礼仪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和幼儿宣传文明礼仪知识,使文明礼仪教育再一次普及到幼儿园每一个家长和幼儿当中。

民族礼仪篇3

其实,有很多人都能够做到文明,比如:做公共车的时候看见有老弱病残孕让座,上车的时候主动购票;有些年轻人把吃的瓜子皮放在一个小方便袋里,吃完的时候把它扔进垃圾箱;有许多司机师傅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酒后驾车……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有极少数的人不能够遵守文明,比如:在公共场所说脏话,打架;随意扔垃圾,吐痰,吐痰是特别严重的,一方面污染环境,一方面痰里含有某些病原体,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任意闯红灯,这样是很危险的,超速是众多的人因车祸而死亡,与其这样,不如好好的遵守交通规则。

让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做起。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到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服从老师管理;讲文明、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穿越绿化带;得到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在这全中国都在迎奥运的时刻,我们将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愧于未来,无愧这培育我们的美丽校园。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做一个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民族礼仪篇4

关键词: 土家族体育礼仪 历史渊源 特征

1.土家族体育礼仪形成的历史渊源分析

1.1土家族体育礼仪与宗教祭祀的历史渊源

“体育产生于劳动中,是人们对自然神力的虔诚崇拜,因此早期体育活动本身就往往是祭祀活动的构成。因此体育礼仪以祭祀礼仪的形式存在”。[3]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在祈求大自然风调雨顺的同时,也特别崇拜各类神仙,如猫神梅娥(土家族的猎神)、廪君(土家族的祖先)、盐水女神等。此外,以土家的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民间宗教盛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神交流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产生了祭祀性体育。

在这一系列的崇拜之中,产生了“舞刀”、“舞狮”、“三棒鼓”、“舞草地龙”、“板凳龙”等活动。土家族巫师“梯玛”走乡串寨,为土家人主持各种求神敬神的宗教祭祀活动,期间传播了大量系统的土家族古代体育文化,如《梯玛经》、《摆手歌》等。“梯玛”不但传播祭词古歌,而且表演传统的舞蹈,如八宝铜铃舞,即手摇铜铃,边跳边唱,歌舞结合,为其祭祀服务。又如与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相联系的“摆手舞”,是土家最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特别是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者有上万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土家人很注重各方面的礼仪,比如他们不仅在祭祖先和土王仪式中有歌舞活动,而且在其他祭仪中都有歌舞相随。如在祭傩神时,必须演傩戏,唱傩歌;在祭亡人的丧事活动中,必须跳丧,唱“丧堂歌”、“孝歌”,等等。这一方面体现了土家人对神的崇拜,另一方面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宗教习俗文化礼仪。这一系列活动,沿传至今,成为土家族的特色体育项目。因此,土家族宗教祭祀与体育礼仪在古代不可分割,宗教祭祀利用体育礼仪为其服务,体育礼仪依赖于宗教祭祀而存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拥有,形成了一种血肉关系。

1.2土家族体育礼仪与生产劳动的历史渊源

土家族先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长期以来,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身体活动。当时这些基本的身体运动,虽然不能算是体育,但却孕育着体育的最基本因素,是原始体育中的早期体育行为,这种原始体育中的早期体育行为既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又直接地为生产和生活实践服务。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见表1)。山间草地,田间地头,土家先民大多都是就地取材、边唱边演、自娱自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从而也形成了众多体育礼仪规范,形式不拘,风格各异,极大地丰富了土家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如土家族的“毛古斯”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表演艺术,它身披草衣,头戴草帽,通过粗略的情节、简朴的人物对话、简单的劳动动作,并用简单的场次把特定的生活劳动过程较为连贯地再现出来。舞蹈动作简约、朴实、自然,“毛古斯”记述了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劳动与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其中再现了古代渔猎过程,反映了艰苦的农业活动,有人民获得生活资料后的欢乐;也有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愤慨与反抗。但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比较轻松活泼的气氛表现出来的,显示了土家先民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艺术才能。

“肉莲响”是土家先民劳动歇憩时健身娱乐的一种活动。他们以双手进行周身的自我按摩、拍打,同时配合各种身法、腿法,不停地运动,时而扭腰转体,时而蹲腿跳,时而滚翻身体,目的是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强身壮体。

从生产劳动中衍生出来的土家族体育礼仪,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先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待生产劳动的勤劳乐观态度和民族内相处融洽的氛围。

1.3土家族体育礼仪与婚恋习俗的历史渊源

土家族经历了原始的婚姻和家族家庭制度,在漫长的封建领主和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其婚姻习俗虽然与汉族有着共同的部分,但更多的则是保留着本民族的一些特点和较多的原始婚姻家庭制度的遗迹。土家婚姻多以歌为媒,或在“玩摆手”、“女儿会”时相识定情,自由交往,自由婚配。“临嫁不哭闲话来”,哭嫁,是土家族的特有习俗。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要哭起来,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其时间之长、歌词之精、曲调之美,在各民族中都是罕见的,它与《陪十姊妹》、《陪十兄弟》交相辉映,形成了婚嫁的喜庆与忧怨并存的状态。在一系列土家婚恋习俗中,产生了“踩斗”、“摸米”、“拦门礼”、“夺床”等活动。传说土家族有一对自由恋爱的情人被土司王活活拆散,为了纪念他们坚贞的爱情,土家先民便把“倒挂金钩”作为传统节日中的一项重要体育活动,并沿袭至今成为土家族的特色体育项目。另在鄂西土家族聚居区一带,“扭花鼓”是嫁娶和其他喜庆节日盛行的娱乐活动,一般在堂屋里或广场上举行,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具有很好的娱乐和健身作用。从婚恋习俗中衍生出来的体育礼仪,真实展现了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礼仪。

1.4土家族体育礼仪与丧葬礼仪的历史渊源

“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是土家人延续千年的丧葬习俗。在土家人眼里,老人死去是走“顺头路”,称之为“白喜事”。土家族办丧事的形式,主要有坐丧、转丧和跳丧。“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土家坐丧,除亲属哭丧之外,还要专门请歌先生(或称“歌师傅”)来击丧鼓,唱孝歌。转丧又叫“绕丧”,民间通常叫“绕棺”,又名“穿花”、“打绕棺”,它是土家人在丧祭时围绕棺材打转并穿插歌舞的一种祭悼活动形式。跳丧,又称跳“撒尔嗬”、“打丧鼓”,是土家山民的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性舞蹈,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体现出“击鼓踏歌而兴衰”的土家丧葬习俗。跳丧的舞姿以“曲”、“颤”、“悠”、“靠”、“转”而独具一格,除了“跑场子”和“四大步”等基本套路外,多为模仿山中飞禽走兽和一些农事活动。土家人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唱丧歌、跳丧舞来悼念亡人,显示了一种极为超脱的生死观念。载歌载舞的丧祭形式成为土家族体育文化礼仪中的一朵奇葩。

2.土家族体育礼仪的特征分析

土家族体育活动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常与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具有健身、娱乐、欣赏的价值,其特征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2.1土家族体育礼仪具有民族性特征

在山地居住的土家族,生活方式独特,民族体育有着浓郁的民族和宗教色彩,蕴含着本民族、本地域长期沉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民俗民风。由于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地域环境,土家族民族体育礼仪趋向于体力储蓄与自然较量的文化内涵,不仅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内容和民族体育形式,而且民族性格、心态、精神也集中凝聚在土家族体育礼仪的深层结构中,形成颇具特点的民族性。

2.2土家族体育礼仪具有传统性特征

任何体育活动都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环境。特别是民族体育礼仪与民族的历史、风俗、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家族体育礼仪也不例外,它植根于土家族人民独特的生存环境中,然后又作用于这个生存环境。民族因生存发展和维系本民族共同的精神和意识的需要,其思想文化和生活技能世世沿袭,代代相传。由于受传统的思想文化、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生产方式的约束,居住在山区的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礼仪形式是相对固定的,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2.3土家族体育礼仪具有群众性特征

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礼仪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与土家人的心理、生理、生存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的,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其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简易,它不受环境、场地的制约,老少皆宜,利用自然条件对人们的身体和意志品质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强大生命力,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特征。

3.结语

土家族传统体育礼仪基因的形成过程是伴随着土家族礼仪文化的发生、发展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形成的。土家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宗教祭祀、生产劳动、婚恋习俗、丧葬礼仪,以及土家先民的生活习惯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正是由于土家族居住地区生活习俗的明显差异和人文背景的不同,才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体育礼仪,从而使其具有民族性、传统性、群众性、审美性等特征。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应提高土家族传统体育礼仪的文化价值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土家族独特的体育礼仪风采,从而促进人类体育文化礼仪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魏咏梅.对传统礼仪的再认识[J].教育评论,2002,(4):72-73.

[2]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38-43.

[3]马良.从体育礼仪看中国体育文化的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8,(2):41-42.

[4]徐玉良,韦晓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44-156.

[5]段超.土家族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87-123.

[6]周兴茂.土家学概论[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27-105.

民族礼仪篇5

关键词:国际化礼仪;汉语国际教师;中华礼仪;西方礼仪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礼仪。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在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礼仪的国际化在国际间的交往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因而,我们在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的同时,重视国际化礼仪的知识:了解国际礼仪的含义、特征;搞懂国际化礼仪与中华礼仪以及西方礼仪的历史渊源;认清国际化礼仪与其他名族的传统礼仪的区别与联系;树立起正确恰当的态度对待国际礼仪和学习国际礼仪,从而使其为我国的国际交往服务。作为汉语国际推广者的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障碍,在和睦的师生关系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一、国际礼仪的含义和特征

狭义的国际礼仪只要是指正式的、官方的礼仪。而广义的国际礼仪不仅包括正式的、官方的外交礼仪,同时还包括不同国家人民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各种礼仪形式。更详细地定义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国际的人民之间在长期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渐为国际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以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来体现彼此之间的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体系。国际礼仪作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着其显著的五大特征即普遍性、包容性、相对性、传承性和约束性等。

二、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的渊源

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里就体现出我国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另一方面无论是古、现当代的中国,还是近些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全球国际间的交往中都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当今世界流行的国际礼仪许多都明显有着英国礼仪的痕迹,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但是国际礼仪也从中华礼仪中国有所吸收如: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一样也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顺利。

三、对国际化礼仪的思考

(一)各民族礼仪的国际化倾向

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都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倾向。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广泛,也为了确保国际间的交往顺利进行,不得不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进行调整,使其与交往国迎合与全球大多数国家或民族的礼仪迎合。礼仪国际化之后便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分不清本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的界线。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在学习了国际礼仪后便忽视了本国的传统礼仪,因而全球或许会有许多传统的礼仪会因被国际礼仪取代而逐渐消失。

(二)国际礼仪的动态发展

国际礼仪并不是一个界定了的亘古不变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各国都必须永远共同遵守的国际交往准则。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国际礼仪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国际礼仪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国际礼仪还会不断地吸纳一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为全球国际间的交际贡献最大的力量。

(三)认清国际化礼仪

虽然现在国际化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人们对国际化礼仪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常常混淆国际化礼仪、中华礼仪和西方礼仪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学习来搞懂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知道三者之间在长期的发展中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其次,不能将国际化礼仪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传统礼仪而一口否认中华传统礼仪,不能盲目地崇洋,认为西方礼仪优于中华礼仪甚至能取代中华礼仪。西方礼仪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并不是在所有的所谓的西方国家都流行且推行的礼仪。虽然国际化礼仪大多有英国礼仪等西方礼仪的痕迹,但要明白国际礼仪是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

1.对国际礼仪的态度和对其的应用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一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国际礼仪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中华礼仪;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排斥国际礼仪而忽视了国际礼仪的重要性。而是要我们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场合使用正确恰当的礼仪,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因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联系愈加密切,交往更加频繁。作为国际交往的活动行为规范的国际礼仪必然会全面推广和普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是否懂得和遵守国际礼仪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需要将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礼仪传承和发展,是发扬光大而不是盲目地排斥甚至遗弃。汉语国际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汉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在与不同国际的学生的接触中,端正态度,正确恰当地运用国际礼仪。

2.国际礼仪的学习

我国社会活动的范围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拓宽,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同国别的人之间的交往也越加频繁,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去,也有很多外国人走进来。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加强与各国人士的交往,我们要懂得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这种世界各国人民文明、智慧的结晶。。正如李晶教授在其《现代国际礼仪》中谈到的一样“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对于树立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与沟通,增进同世界各国建立长期、稳定、互信、友好的国家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学习国际礼仪时,不是学习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要学习隐藏在形式背后的精髓和内涵。并在学习国际礼仪的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语国际教师也算得上是中华礼仪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同时是国际礼仪的学习者和遵守者。

小结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受到了国际化倾向的冲击。中华礼仪的国际化对中国的国际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华礼仪本身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试从对礼仪的国际化的几点思考出发,引起学界更多学者的关注,从而对国际礼仪的应用的同时将中华礼仪发扬光大。起着文化与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作用的汉语国际教育者更是要不断学习,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做到不卑不亢,发扬中华传统礼仪;另一方面,做到不骄不躁,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

参考文献:

[1]李晶 ,《现代国际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荣建,宋和平. 《社交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李莉,《国际化礼仪的特征》[A].《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6卷第5期.

[4]李晓军,《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与融合》[A].《内江科技》2007年第3 期.

民族礼仪篇6

1 现代体育竞赛的传统礼仪文化内涵

礼仪,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受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辛苦的劳动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财富的总和。传统礼仪文化世代相传,在发展中不断的整合、创新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中的)从采和神韵都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和敬仰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主要就是指人们在现代体育竞赛的交流当中,运动员所体现出来亲善友好、崇尚礼让的文化形态,这其中包含了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上的涵义。精神文化主要是运动员对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对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例如:在男子体操的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刚柔井济”;物质文化,主要就是运动员的衣服等外在的东西;制度文化主要就是运动员参加竞赛时所表现出的行为举止;物质文化是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后得出的结果,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又对精神文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

2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

2.1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是所有参加人员道德知行的路径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注重的是对人的行为和举止进行教化和规范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就是“知行”,在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和演小的过程中,要引导运动员知道仁义、遵循礼仪。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通过赛事,这种传播形式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井且还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同时还提升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增进社会稳定,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

2.2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民族形象的伟大体现

自占我国就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仪,是所有君子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个人形象。礼仪所包括的内在和表象体现在两个为而:一为而的是内在形象,主要是人品、修养、素质和气质等为而;另一为而就是表象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的行为、语舀以及服饰等体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形象是人们在视觉上的形象,是对人的异,格形象的外在体现,因此,只有将内在和表象有效结合,融于一体,这样做刁能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运动员在体育竞赛的赛场上,所塑造出来的形象不只是代表了自己,更是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

2.3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竞赛也在市场化的运作中,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也参与到了国际性和职业性的体育竞赛当中,这时,体育文化礼仪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技能为而的比赛,更是中国的代表,在运动员的语舀、行为和服饰等为而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而貌,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状况、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增进国与国之问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践,井且充分的展现了我国自占被称作“礼仪之邦”的风貌

3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3.1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

3.1.1 重新认识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问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自从西为文化传人我国以来,在我华夏大地卜决速传播,井且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使得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然而,西为国家的体育竞赛利益根本就不能够满足我国现代体育竞赛的发展需求3。因此,在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中,应该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以德服人、崇尚礼让、从容不迫、与人为善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传承下来,使其可以充分的应用于我国现代体育竞赛当中,成为我国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将传承与发扬完美结合

礼尚时宣—将礼仪文化所具有的时代性充分的解释出来,同时因为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明确了为向,不能将其原封未动的传承下去,而是应该以全世界文化多儿化的为向为视角,以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为式作为价值取向,借鉴和汲取各国礼仪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完美的融合到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当中,打开思维模式,创新礼仪文化形式,打破传统的文化传承的禁锢,构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符合国际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不但要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还能够充分体现我国现代化社会决速发展的需要。

3.1.3 从规范化人手,完善竞赛礼仪文化的可操作性

如果将一个国家的法律当成是硬性的规定的话,那么一个国家的软性约束就是礼仪。对此,建立完善的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要从其规范化为而人手,完善竞赛礼仪文化的可操作性,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让人能够容易理解的、容易推行的、容易接纳的、同时还要容易操作的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规范,这具中一定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仁爱、和谐的传统文化理念充分的展现出来。

3.2 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发扬

3.2.1 增强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礼仪素养

教练员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异,德会直接对运动员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尸,质产生影响,会影响运动员在体育竞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和素养。裁判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礼理兼备,这也是保障我国现代体育竞赛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的重要因素。对此,就要求教练员和裁判员必须理解和认识到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时时刻刻都要起到舀传身教的主导作用,促使运动员能够在竞赛中真正地感受到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运动员也要不断的认识和学习竞赛礼仪文化相关的知识,深刻理解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内涵,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品质的素养。

3.2.2 提升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保护意识

提升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保护意识,保护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这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世界文化多儿化为向发展的根本需要。因此,应该根据相应的国家政策,采取积极主动的实际行动,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全员参与的民众路线,从根本上肩负起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问的沟通与合作,动员和鼓励全民积极地参与其中,与社会各界、各院校等通力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井且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长远发展

3.3 扩大竞赛礼仪文化的宣传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决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促使我国现代体育竞赛的传统礼仪文化生存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在发扬和宣传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为而不能墨守成规,要将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例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比较大众性的媒体传播途径,井且还要选择费用较低、容量较大、时效较决的发扬和宣传为式,提升对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播速度,将其影响不断扩大,有效促进现代体育竞赛传统礼仪文化的交流。

民族礼仪篇7

有请主持人 小姐, 先生

主持人从大门一起走到舞台中间,

齐:大家晚上好!

女:今晚就由我和**两个新面孔来为大家主持节目,心情十分激动。你呢?

男:是的,今晚能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非常荣幸,希望大家给予我们最最热烈的支持与鼓励,好吗?(掌声)

齐:谢谢大家。

女: ,你知道今年的 月 号是什么日子吗?

男:当然知道了,这是我们**饭店成立6周年的纪念日。这6年凝聚了创业者的艰辛付出,也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努力。

女:是的,所以啊,在比赛开始之前,郭总有心里话要告诉大家。(郭总讲话)

男:谢谢郭总的讲话,相信我们**的员工都会倍受鼓舞,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女:这次晚会呢,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打跳舞托盘比赛,第二部分是三个店选送的文艺节目。

男:打跳舞是我们**饭店的传统节目,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经过各个店经理的融合和创新,把打跳舞和我们的服务技能之一的端托盘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于是,打跳舞托盘比赛就诞生了。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排练和准备,今晚要在这个舞台上决以高低。

女: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今天到场的评委及嘉宾。他们分别是、、、、、、

现在我宣布评分标准:、、、、、、、、

男:我们比赛的宗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希望各个参赛队伍不要紧张,在从容的心态中才能取得好成绩。首先有请第一支参赛队伍,**店______队。

女:**店的打跳舞一直以其队形整齐、动作新颖吸引着大家!当然这中间凝聚着他们对舞蹈的热爱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相信通过他们的舞蹈能让您感受到这种精神无处不在。有请**店______队!

女:**风味馆是**的起点、是**的源头。他就像一道特色佳肴一样让人念念不忘。接下来参赛的队伍是来自**风味馆的_______!

男:每支队伍都各具特色,就如我们的菜品一样,因为有特色所以与众不同。有请**店_____队。

女:请出最后一支参赛的队伍,**店________队。

谢谢!欣赏完这五支参赛队伍的表演,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了。现在把时间留给评委们,让我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今天晚会的第二部分:文艺演出。

请欣赏**店给我们带来的大合唱《**的故事》

男:“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年关已近,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都在想念着家乡的亲人、朋友,很想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很好,我们将在这个城市为他们祈祷,祈祷事事顺心、顺意!**店后厨 ***为大家送上歌曲《父亲》

女:**,你知道咱们后厨的师傅除了会做菜外,还有什么绝活吗?

男:还有什么绝活啊?

女:不知道吧,让我告诉你吧,是《卖车》

男:卖车?

女:对啊,不信,你看后厨的***、***师傅正在那做起买卖来了。

男:真神,后厨师傅居然还有卖车这绝活。不过,我也有一宝物。知道是什么吗?不知道啊,掌声响起来我就告诉你。好,大家知道打跳舞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舞蹈吗?对,就是纳西族。今晚我也把纳西族小姑娘***给请来为大家助助兴。一曲纳西民歌献给大家。

男:***歌声果然不同反响。我看大家意犹未尽,是不是让她再来一首啊。

女:**有一宝物,我也有一法宝。这就是我们特地为晚会准备的游戏、、、、。首先我来宣读一下游戏规则、、、、

男:看来大家兴致未减,没关系,我们还有同样精彩的节目要送给大家。请欣赏小品《 》由**店表演

女: 最后请欣赏合唱《让世界充满爱》由风味馆为大家演唱。

颁奖时刻:

男:1紧张的时刻终于到来了,3在宣布结果之前,首先有请颁奖嘉宾***为我们颁奖,

女:2是的,打跳舞比赛的结果已经在我们手里了。4.有请,获得**饭店2005年打跳舞比赛暨圣诞文艺晚会铜奖的是、、、、、,银奖的是、、、、、,金奖的是、、、、、、。祝贺我们获奖的队伍,同时也感谢我们的颁奖嘉宾。谢谢~

结束语: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只要我们像歌曲中讲到的,男:让心中充满爱、女:让世界充满爱,齐: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饭店2005年打跳舞比赛暨圣诞文艺晚会到此结束,祝大家晚安。

民族礼仪篇8

关键词:家训;家族礼仪;传统观念

一、本文所研究的家训出处

本文研究的家训收录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的《佘氏族谱》中。这部家谱是我们所见家谱中较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杰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乃至巴蜀地区的家族文化。它们均详细记载了谱叙、凡例、家训、班辈字派、世系谱、世系图、墓志、家礼等诸多内容,且家训篇内容丰富翔实而各具特色,很好的体现了当地家族的一些礼仪规范,为本文家族礼仪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本文从《佘氏族谱・家训》所反映的传统思想观念,对四川家族传统礼仪进行探究。

二、《佘氏族谱・家训》礼仪观念探析

叙永县《佘氏族谱》的家训部分①,很好地反映了儒家经典《大学》中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精神。其中的“修身”、“正心”等基本精神反映了家族礼仪的一些基本思想。关于礼仪,《佘氏族谱》引用了朱熹《家礼・叙》中对“礼”的解释:

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其本也。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礼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其文,尤皆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是亦不可以一日而不讲且习焉者也②。

朱熹认为“礼”有“本”和“文”两个层次。其中“本”是实质,强调“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家族礼仪的核心精神,是贯穿和指导家族管理的原则;“文”是指“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的仪式,家族冠婚丧祭等重大节目的仪式指南。“本”和“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家族礼仪的实体结构。家族礼仪也就在“本”和“文”的规范指导下,族人日日讲习,一日不能废弃。

将上文关于《大学》八个条目的简要含义,与家族礼仪的两个基本层次与叙永县《佘氏族谱・家训》各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窥见叙永县《佘氏族谱・家训》中蕴含的如下礼仪观念:

(一)尊祖观念

追宗念祖,宣扬祖先功德,激励后人,是家规家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家族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人修族谱,立家规,定家训,旨在追念祖宗,弘扬祖先风俗、功绩、优良品德,通过祖先的优良品德。礼仪规范教化族人,人们多将子孙后代的和睦平安,兴旺发达归功于祖先生前所立的功德。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二・爱亲》:

堂前父母,这叫双亲。生我养我,万苦千辛。

承欢膝下,孺慕须真。徒进衣食,孝犹未纯。

由“爱亲”一条可见,叙永“佘氏”家族的礼仪规范非常看重尊敬父母之美德。父母双亲,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成人,子女长大之后,应该尽力尽孝,充分认识并践行“百善孝为先”理念。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三・敬长》:

年长即长,不分辈行。祖和伯叔,悉敬以将。

纳履授杖,追随不遑。兄犹手足,怎敢阋墙③。

“不独亲其亲”的意思是,除了敬爱自己的双亲外,对于家族的其他长辈,晚辈也应该悉心帮助和照料,应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做到“纳履授杖,追随不遑”。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六・慈幼》:

幼子固幼,④。木,方长欣欣。

人无异视,甘必平分。一体钟爱,和气氤氲。

“不独子其子”的意思是,在提倡尊敬家族老人的同时,也应该关心、爱护家族的小孩。小孩是家族未来的希望,年长的人应该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成长。不管是家族内哪一个孩子,都应该平等对待,用和蔼的语气和态度与他们交流。从礼仪角度,要求族人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和蔼对待小孩,乐于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的成长。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十四・奉先》:

先人虽没,奉如神明。四时致祭,疏食菜羹。

或远或近,悉以意迎。毋曰虚诞⑤,不尽其诚。

对于已经离开人世的祖先,佘氏家族后人也应该奉之为神明。“四时致祭”要求后人应年年各季祭祀祖先,供奉菜肴、食品。如果祭祀先祖之时,后辈身在异乡。也应该“奉先思孝,接下思恭”⑥。

(二)忠信观念

爱国、爱民的忠信观,也是佘氏家训中着力宣扬的重要内容。“忠、信、孝、悌”是家族礼仪和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故其家训在当地形成和传播“忠、信、孝、悌”的道德和等级观念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敦孝悌”不仅是《佘氏族谱》家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几乎所有的族谱家训都很重视这一点。这些道德观念也是礼仪规范不断强调的内容。台湾学者陈捷先在《中国的族谱》中指出⑦:

家谱有着睦族治乡与阐扬伦理的特殊效能,六经的微言,子史的奥义,尽在其中,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

这就说明了“忠、信、孝、悌”是各个家谱家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佘氏族谱・家训》亦是如此。其“心训”、“言训”等篇章的很多内容,便体现出了这种伦理道德观。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七・存仁》:

仁之于人,犹果之核。人若无仁,人性终没。

果若无核,果汁将竭。存养之功,匪惟日月。

具备“忠、信、孝、悌”伦理道德的人,首先必当“仁”。“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原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无高低、贵贱之分。而儒家思想在此基础上,把“仁”理解为人们应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仁”在儒家思想中,也是等级秩序的一种体现。孔子曾提出“志士仁人,有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存仁”一条中,佘氏家族认为“仁”对于一个人来说,相当于植物果实的内核,是一个人得以存活的基本“养料”。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十五・恭敬》:

不慢曰恭,不怠曰敬。恭为外荣,敬为内行。

循规蹈矩,若出于性。存发无乖,威义由盛。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那些能在国君和高官面前表现得不卑不亢的人,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这些人也才是值得尊敬的。《佘氏家训》把“恭敬”看作是“不慢、不怠”,要求待人处事,端庄而有礼貌。从而做到守规矩、不张扬。待人处事不卑不亢,这些内容也是礼仪思想永恒的主题。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十六・尊君》:

君王为君,民主总统。名称虽异,天位则共。

吾侪小人,其始仆从。云瞻日就,盍各尊重。

古时礼仪思想非常看重等级秩序,《佘氏族谱》中“尊君”一条就视国君为万物之统帅、天下的主人。它要求家族成员对待君主,如瞻仰日月光辉一般。这些思想有其封建落后的一面,也反映了当时封建思想对四川家族的影响之大,也时时刻刻在人们的礼仪规范中体现出来,比如服装要求,宴请的座次安排等等。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言训条・第二・守信》:

信于吾人,第二之母。欲其勿失,道在谨守。

必诚于心,始见诸口。若不由中,信亦伪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立人之本。佘氏家训的“守信”一条,要求其族人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可见“守信”也是维持古时礼仪秩序的基石之一。

(三)品行观念

巴蜀家谱中诸多家训,对族人的日常行为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品格优异,十分看重封建伦理秩序、礼仪规范等。杀人越货、窃盗财务、耽于赌博等行为均被视为不孝,甚至是不赦之大罪。

佘氏家训的许多内容,都体现出对族人品行的重视。很多条目就族人的品行作了具体而系统的说明。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四・尊师》:

人类有师,先我知觉。勿论何业,兹既受学。

出入门下,泽沾优渥。分同严父,尊之惟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师对于每一个人的进步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佘氏家训中“尊师”一条就认为,家族成员受老师之恩泽,就如同“泽沾优渥”,甘霖普降。老师就像严格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心血去培养学生。所以,家训中“尊师”这一条就要求家族成员能够尊师如父。可见,佘氏家族十分看重尊师之品行,因此才将其作为单独一条列入家训之中。

《佘氏族谱・家训・心训篇・心训条・第十・节欲》:

饮食男女,在在是欲⑧。饮食犹次,男女最酷。

苟纵不接,命难免促。其余获利,亦贵知足。

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健康向上的欲望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但人须对自己加以控制,使欲望得以理性发泄,即人应控制欲望而不能为欲望所控,否则必会招致祸患。佘氏家训的“节欲”条,明确要求其族人自觉地对自己的欲望加以限制。而欲望也是礼仪禁忌中常常提到的对象之一。

清代周亮工在其《书影》卷三中提出:

遐之品行⑨,照耀于一代。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品行对整个家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佘氏家训“立品”条指出,品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具有端正的品行,便是君子,否则便是小人,这也是礼仪思想中对于一个人尊礼与否的评价标准,故族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踏踏实实树立良好的品行,要注重心气调养和身心修养。

以上条目均为佘氏家训中关于品德要求和礼仪规范的内容。由此可见,佘氏对其家族人员的礼仪规范和品行非常看重,所以才希望通过这些告诫,使其族人重视道德,做到懂礼,守礼,行礼且品行过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族人能具备这些优秀的品德,定会使整个家族兴旺发达。

三、结语

“礼”是封建社会永恒的主题,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佘氏族谱・家训》仅仅是四川家族礼仪文化之林中,极为微小的一枝一叶,但它在家训和礼仪规范方面是具有典型性的。

从内容上看,《佘氏族谱・家训》虽没有完全包含中国家训的所有项目内容,但是其所含观念却是大多数家训共有的,如尊君观、守信观、勤俭观等;从编撰体例上看,《佘氏族谱・家训》将家训内容分为《心训篇》、《言训篇》、《行训篇》、《言训篇》几部分,体例系统完备,内容详尽。《佘氏族谱・家训》是四川南部泸州家训代表。它均体现了四川乃至整个中国家训中家族礼仪典型思想观念和基本格局,反映了家族礼仪在四川的完善和定型。

研究以《佘氏族谱・家训》为代表的家族礼仪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家族礼仪文化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行为轨迹,暗含着四川家族思想的的诸多方面。但是如果仅从一两部家族的家训来研究家训文化,断然是无法洞悉家训文化全貌的。同时,如何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家族礼仪文化,如何筛选其中观念的精华与糟粕,以及如何将家族礼仪的精华部分运用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都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岳麓书社,2010年1月。

[3]宋衷等,《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8月。

[4]程维荣,《中国近代宗族制度》,学林出版社,2008年4月。

[5]徐少锦,《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6]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11月。

[7][南朝・宋]何承天,《姓苑》,三民书局,1999年7月。

[8]李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月。

[9]许洪新,《姓氏寻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

[10]陈捷先,《中国的族谱》,[台湾]陈捷先出版社,1985年2月。

[11]安国楼,《朱熹的礼仪观与》,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1月。

[12]叙永县《佘氏家谱》,1929年修订。

注解:

①家训详见附录。

②[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73页

③阋墙:兄弟之间不和。

④“”表示难以辨认的字,下同。

⑤虚诞:荒诞无稽。

⑥[唐]孔颖达正义,慕平注,《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3月,第270页。

⑦陈捷先,《中国的族谱》,[台湾]陈捷先出版社,1985年,第48页。

⑧疑误。

上一篇:名片礼仪范文 下一篇:文明礼仪总结范文